首页范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十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十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4:10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1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燕赵文化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作为走向世界的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对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翻译的研究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突出了传统特色文化价值与魅力,促进了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有助于提高我省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实力,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提供实践指导。

1.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中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文章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侧重翻译技能与技巧的应用,如选择翻译规范程度、译文质量与认可度、翻译人员个体差异对文化内容的影响等;第二,以语言实际使用为契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功能与特点,结合具体语境,采用辩证的方法展开外宣翻译。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翻译应将归化和异化策略统一。第三,基于目的文化产业的实际,注重体验式外宣翻译。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翻译,常常采用易于读者接受与认同的目标语,在译文中体现原文化的思想。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和翻译多为宏观研究,从翻译实质、目的和技巧的角度阐释翻译问题。注重翻译策略的同时却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本文借助西方学者提出的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和相关翻译技巧等研究成果,从语言和文化差异出发,研究跨文化视域下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具体分析翻译中出现的不同文化信息问题。

2.跨文化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体现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或项目名称的翻译集中体现跨文化意识。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北省拥有大量文化遗产,无论是保定直隶总督署、邯郸赵王城遗址,还是吴桥杂技、衡水内画,无一不饱含古今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中许多名胜古迹的名称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常常与朝代名称或历史事件相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存在较大差异,简单直译或仅从字面的解释难以达到预期反应和效果,不易被理解和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者需保留中国文化本色和非遗项目的异域特色,树立跨文化意识,通过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展示历史典故,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海外宣传与传播。

此外,跨文化意识还应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的语言描述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描写多引经据典、措辞华丽,语言概括能力较强。翻译时,译者选择文化词汇应考虑目标语读者不同的思维习惯及审美心理,在介绍历史人物时,可适当补充人物背景介绍,通过意译方式使目标群体更易理解并深入了解中国历史。针对不同文化间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译者在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信息时需将跨文化意识渗透其中,巧妙避免跨文化冲突,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

3.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现状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深入和“一带一路”的提出,河北省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在我省举行。全省各地、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与县域文化产业布局,实施“一县一业”策略,打造出例如吴桥杂技、曲阳石雕等一系列县域文化品牌。我省源远流长的原始、古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众多内容丰富的原生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学习,仅张北县草原摇滚音乐节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余万观众,外宣翻译在县域文化产业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然而,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与中外文化沟通桥梁,在此领域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课题组收集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其中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只有少数传统手工艺品的资料介绍外宣英译,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等。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发现,各地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时,翻译工作一般由外聘译员完成。尽管外请译员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字翻译经验,但对民族、民俗文化却了解甚少,不能完全理解并表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由此可见,当前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还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

4.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是并未充分重视现代化翻译手段与应用平台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对于河北省非遗文化产业项目阐述、背景介绍大多单一使用中文。例如,集中展示河北省多种县域民俗文化的电视宣传片中,大多数都只有中文介绍,并未配有英文字幕或制作英文版。在网络广泛使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使用互联网了解河北省文化旅游项目并将其作为其旅游、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除部分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在其官方网站上设置了英文模块外,部分文化产业项目并没有相应介绍。例如,河北新闻网对于河北省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并没有相应的英文介绍,这将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又一瓶颈。

二是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与文字资料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的大量需求。从项目组收集到的外宣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非遗文化产业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不容乐观。外宣翻译需求和现有高水平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不成比例,文化产业专业翻译人才稀缺。项目组走访了文化局、旅游局、博物馆和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品销售种类比较丰富的商铺后发现,采集到的多是一些不利于保存的零散资料图片或是对某一类艺术品的笼统介绍,无法深入艺术品发展历史、制作工序、工艺特色、文化价值等细微方面。甚至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只是简单的名目列举,缺乏详细的文字描述。编辑成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物较为有限。目前尚未实行有效的外宣翻译人才引进机制支撑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外宣翻译中存在漏译误译现象。例如,在对于河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的网络宣传中,虽然在其官网上设置相应英文版快,但与中文介绍进行对照,其内容被大幅删减,外宣翻译过于简单,未能详尽介绍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是在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外宣翻译中,未能充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作用。中西方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策略不完全符合翻译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相同词汇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联想,所表达感情会有所不同。译者在翻译的同时,多局限于语言本身,表达方式受制于汉语思维模式的束缚,没有对原文隐含信息深入理解,忽略背后文化内涵,导致原语文化词汇处理不当,译文过于片面,不够简洁规范,错译、漏译等现象时有发生,欠缺对目标群体思维、文化等审美差异的考虑,不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影响译文的信息传递。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由于译者知识面和专业素质有限,或缺少相关可供参考的工具书,或在此领域没有可咨询的专家,在未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文化信息的情况下,对其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文化误译;从语言表达角度上,因文化空缺造成文化词汇不对应,或是在翻译旅游外宣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时使用了不恰当的翻译策略或方法,这些都会导致文化误译现象的出现。

5.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到外宣翻译在提高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利用网络平台不断丰富外宣翻译形式和手段。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英文版)建设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采用超链接技术适当添加背景介绍或注释解释,搭配地图、视频、公文等内容。在介绍项目本身的同时,阐述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通过开通公众平台或社交媒体向海外介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相关宣传网站上设置英文模块,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外宣翻译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制定相应评定体系和质量标准,杜绝误译现象。

第二,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更离不开我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应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出版,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调研,进行文化遗产翻译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讨活动,探索出一套适合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标准。由政府主导,对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给予纠错、更正,组织相关部门专门负责翻译工作和译文质量的审核,请专家和学者一起研讨难度较大的外宣资料翻译。

第三,省内各高等院校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考虑地方因素和地方特色,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开辟民族文化知识课堂,结合地区对外翻译宣传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能真正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解决专业翻译人才紧缺问题。

最后,培养跨文化意识,坚持“文化自觉”的原则,将归化和异化有机结合。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原文所处文化背景及情感倾向;积极了解外国文化、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受众的思维模式。在内容上,忠于原文文化内涵;在语言翻译层面,遵循目标语言语言习惯和习俗,能够准确传递原文信息。

综上所述,作为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文化产业对外翻译工作的研究,不仅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而且以旅游为媒介既能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壮大,彰显其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更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增强我省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凡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Bell,Rogert.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theoryandpractice[m].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2010.

[2]胡兴文.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向受众的翻译出版路径[J].中国出版,2014(9).

[3]赵春丽.河北省文化产业外译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4(3).

[4]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13.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2

关键词:英文网络外宣;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01-02

外宣是指“借助现代化传播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手段,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客观、真实地向远距离的或来华的外国人和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台同胞介绍旨在反映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政策、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争取世界人民的了解、信任和支持,改变他们对我国的思维定势,在海外树立起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1]当今世界,互联网是信息传播最有效的手段,网络外宣作为外宣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借助于互联网能够迅速传播信息文化。

随着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临近,南京将迎来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旅游网页作为外国人了解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赛事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活动,对主办城市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经济效益[2]。借助于英文网络外宣的平台,不仅能够促进南京旅游的大力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也能加深国外游客对南京城市形象的认知度,扩大南京城市形象的国际影响力。

一、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现状

(一)南京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一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87项,①第二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共27项,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代表作共7项。②其中,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2项――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秦淮灯会、竹马(高淳东坝大马灯)、南京白局、锡剧、古琴艺术(金陵琴派)、南京剪纸(金陵剪纸)、龙舞(溧水县洛山大龙)、扬剧。在这12个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金陵刻金印刷技艺、古琴艺术、南京剪纸被列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英文网络外宣现状

官方网站具有权威性,制定力;官方信息也是最具权威,正确的信息。因此课题小组经过对众多有关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外宣的网站进行仔细甄别与筛选后,最终决定以中国南京网―南京市政府官方网站,南京旅游网―南京市旅游委员会官方网站以及第二届夏季青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为例来浅析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的现状。

1.对中国南京网的分析

中国南京网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文介绍比较全面,囊括了“名人荟萃”、“书画刻碑”、“民风民俗”、“说唱艺术”等项目,项目之下又有对具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详细介绍,而相对应的英文翻译却没有。该网站的英文版也没有专门开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外宣介绍板块。

2.对南京旅游网的分析

用英文介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有:南京白局、秦淮灯会、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和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其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未做介绍。但在对上述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英文网络外宣时采取了图文结合的形式,图文并茂,有利于国外受众的接受与理解,能够较好地激发国外受众的兴趣与激情。

3.对青奥官网的分析

该网站更加侧重于对青奥会的宣传与介绍,没有对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多的英文网络外宣,只有一张关于“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的滚动图片,除此没有其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外宣。

二、南京旅游网络外宣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网站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的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南京政府在很多方面已经作了努力,但是南京的旅游英文网络外宣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外宣问题尤为突出,亟须解决。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外宣不够重视

上述网站对旅游景点英文外宣的工作做得很到位,每个旅游景点不仅有详细的英文介绍,有很多图片以及视频解说,还有地图及路线供参考,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与宣传却少之又少。大多数网站仅仅介绍了几个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没有介绍,且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介绍也不是面面俱到,详尽完备。因此得出结论―南京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内容不够全面

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淮灯会的英文介绍里面有这样一段话:①“traditionallythelanternswereconstructedofthinstripsofbambootoformaskeletonshapeforthedelicatepapertobestretchedover.asaninheritorofthenanjingConfuciustempleQinhuaiLantern,GuYeliangstateslittlehaschangedoverthehundredsofyearsthatlanternhasbeenmadeinthearea.”第二句话中出现了人名“GuYeliang”,且该人名在整篇的英文介绍中多次出现,却没有具体介绍其具体身份。虽然这种处理文字的方法体现了“信息的简洁性”,但会导致外国受众对信息的理解不够全面。即使是中国读者在看到“GuYeliang”(顾业亮)这个人名时也未必知道其具体身份。因此,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网络外宣内容并不全面。此外,关于秦淮灯会的介绍中有且只有一段介绍“灯彩”的视频,但是却没有关于“秦淮灯会”(比如灯会现场盛况)的宣传视频,因此不能让外国友人更全面地了解秦淮灯会。

(三)网络外宣的形式手段不够丰富

上述网站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形式上基本上都是采用网页页面文字加图片的形式。然而利用视频进行宣传的例子并不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涌现出微博,SnS社交网站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介,这些新媒介的追随者众多。从媒介特性上来看,“微博”比传统的网络工具更加具有即时性、精悍短小、“病毒式传播”、亲和力强的优势。但是南京旅游委员会对“官方微博”的应用就显得有些滞后,仅仅开通了中文版的腾讯微博,却没有考虑到风靡国外的“Fancebook”、“twitter”等外媒微博平台。这可以看出,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的形式手段过于单一化。

三、关于改善南京旅游网络外宣的对策

(一)政府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

当前,南京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对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网络外宣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青奥会的临近,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不仅仅关系到南京旅游业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南京的城市形象,南京政府对旅游英文网络外宣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政府要组织成立一个独立的外宣机构,招募社会既懂外宣又懂网络的复合型人才,做好网络外宣翻译的基础工作;再者,政府要从南京的实际出发,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英文网络外宣长期规划;此外,也应该考虑整改和相关奖罚措施,合理分配资金、技术等资源,开展相关立项工作[3]。只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的质量和效果才会真正提高。

(二)英文旅游网站建设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采用超链接技术适当添加背景介绍或注释解释

很多出现在英文旅游网站上的中国历史名人对普通中文读者尚有不熟悉之处,对不懂中文的一般海外受众可能是闻所未闻[4]。缺少相关的注释介绍很可能会导致国外游客在浏览英文旅游网站时因无法理解而失去兴趣,严重者可能会对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解错误,产生误会。因此,必要的背景介绍或者注释解释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为了避免因为篇幅过长而削弱外国游客的兴趣,可以采用超链接技术,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介绍或者注释解释,从而促进他们对相关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

(三)旅游网络外宣要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和手段

只有单一文字或者图片的旅游网站很难引起游客的兴趣。而当前南京有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网站就只有文字介绍,这很不利于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网络外宣。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网站设计出发。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的英文网站,全面的网站宣传形式需要搭配内容的文字介绍、地图、图片、视频、公文等。此外,我们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网页的外宣,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丰富英文网络外宣的手段。比如国外一些年轻群体,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等才是他们经常使用的,而关于南京旅游的宣传在这些社交媒介上很难看到,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国外常用社交平台宣传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更能促进南京旅游的发展;此外,虽然在当下很流行的微博上出现了南京旅游委员会的中文官方微博,但是对应的英文版微博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在青奥会的重要契机下,做好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意义重大。旅游英文网络外宣不仅能够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更能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提升南京国际形象。尽管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但是只要政府加强重视,不断完善旅游英文网络外宣的形式手段,相信南京旅游英文网络外宣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王继慧.当前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9(2):112.

[2]吴国生,王红.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价值意义解析与青奥会展望[J].运动,2011,(2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3

关键词: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对于这种情况,联合国从上世界八十年代开始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自此,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非遗的申报热潮。我国各地也都在积极申报非遗,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2017年底,我国共有34个项目被联合国家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遗名录,至此,我国业成为了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也在日益增长。文化旅游成为当今旅游业举足轻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各个地方的非遗项目也成为一项热门的时尚旅游活动。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河南少林寺的音乐大典,这都是非遗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这种适度的开发,可以繁荣当地的旅游市场,同时也会为非遗项目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这样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然后,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遗遭到了猛烈的冲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诸多难题。面对宝贵的非遗资源,如何能在保护的基础上协调和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实现“帕累托最优”。遗产地旅游开发不同于一般旅游资源开发,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遗产地旅游如何进行开发等成为了非遗旅游开发的一大难点。本文在分析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问题,尝试探讨开发思路与策略。

一、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扬州,这座运河城市的历史可以追述至公元前486年,至今已经超过2500年。悠久的历史、便利的交通、商贸的繁荣,使这座城市不仅有繁荣的物质文明,也有丰富璀璨的文化资源。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就是其中之一。扬州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扬州这座古城几度繁荣。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兴盛。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曾经在扬州生活,留下许多名篇。唐朝诗人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句,每年春季也给扬州带来一波旅游高峰。我们去扬州,不仅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街巷,精巧秀丽的私家园林,还可以体验闻名中外的扬州“三把刀”,欣赏扬州评剧、清曲、弹词等。目前,扬州市拥有世界的非遗项目3个,部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61项,市级非遗项目206项。扬州非遗项目涵盖类别非常广泛。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具体如下表1所示。总的来说,扬州非遗资源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浓缩了扬州这座古城2500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蕴含较高的美学价值。再者扬州非遗资源具有较强的科考价值,可以作为历史、文化、民俗、文学、人类学等领域专家的考察对象。

二、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1、强调非遗旅游产品的观赏性而忽视参与性。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旅游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个性化。非遗旅游资源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游客只是简单的观赏,是很难体会其中的价值的。现在扬州的非遗旅游资源很多以博物馆陈列的方式来进行展示。如扬州八怪纪念馆、南柯一梦传说扬州市文化馆、扬州琼花与琼花观传说广陵区文化馆等。这种陈列式的参观,再加上解说系统不完善,会使游客兴趣大减。目前,很多游客对于非遗,会有一种过于僵化、呆板的印象,这对于激发游客的旅游意愿是非常不利的。2、偏重物质化展示,忽视对文化内涵的挖掘。扬州非遗资源内容较为丰富,种类众多,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扬州的非遗在许多方面提现出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但是在旅游开发方面,多数只注重对非遗物质化的展示,而忽视其文化内涵。扬州许多景区对于非遗的展示呈现出同质化、简单化的倾向,并没有去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因此,许多产品主要展示出的就是观光功能,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并且没有形成文化衍生品。3、非遗宣传工作不到位。扬州非遗资源丰富,但是在宣传方面,力度明显不足。至今,我们去网络上进行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索,只能在扬州门户网站群的旅游与文化专栏下面找到部门内容。相较于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丰富的城市苏州就落后许多。苏州在非遗的宣传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苏州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作为一个非遗的官方网站对外进行宣传。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在2015年对外开放,包括山花博物馆、苏作博物馆等。此外,在2016年4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也正式开放。文化遗产馆分为光耀历史的一刻、市井生活的一天、岁时节令的一年、人生礼仪的一生、生态苏州的一城五个主题厅来多方位、多视角地演绎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苏州非遗对外展示和宣传的门户。扬州相较于苏州,对外宣传工作不到位,这不利于本地市民和游客了解扬州深邃的非遗文化资源。4、部分非遗项目存在传承危机。非遗是一种活态文化,这种文化能否传承下去主要靠继承人。扬州非遗项目众多,但是不少项目由于市场需求不多而出现了没有人愿意去学习的窘况。如扬州剪纸,这门手艺在张家已经传承了300年,其当代继承人张秀芳就表示怕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这门手艺在她这一代断档。非遗由于文化性较强,所以对传承人的要求不仅是有意愿要学,还要传承人具备文化素养、动手能力以及领悟力。扬州其他非遗项目也面临着这样的危机,如掌握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的仅有两位老人,扬州琉璃灯制作技艺仅剩一位家传艺人在业务时间进行创作,扬州绒花制作工厂现在已经倒闭。许多扬州非遗项目都存在着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5、部分非遗责任主体申报积极性不高。由于非遗申报需要大量的投入,这需要在前期花费时间和金钱,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责任主体不愿意配合。再者,非遗项目保护责任主体也担心即使申报成功了,政府的扶持资金却不能到位,这也影响了他们申报的积极性。还有一些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状况欠佳,无法由个体企业承担申报工作,而由企业协会来承担。

三、体验经济视角下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1、旅游产品突出体验性,提高游客的积极性。体验经济时代对我们开发扬州非遗旅游产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验经济要求我们在对非遗产品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产品的参与性。不仅要注重企业和游客之间的互动,也要调动游客的积极性,让游客和游客之间进行互动。我们应该改变现在单一的博物馆式的参观模式,可以引入一些动态的过程来增强趣味性。我们可以引入参与性的活动或者舞台式的表演来吸引旅游者。比如对扬州剪纸这项非遗产品的开发,我们可以请扬州剪纸艺术的传承艺人到现场进行表演,或者可以开发扬州剪纸技艺学习活动来增强旅游的趣味性,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还可以让参与剪纸学习的游客在学习结束之后,进行剪纸比赛,最后对他们的“成果”进行排名,对优胜者颁发证书。总之,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满足游客参与、体验、学习的需求。2、深入挖掘扬州非遗文化内涵,设计非遗旅游线路和旅游纪念品。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较高的价值,具有扬州原生态文化的基因,同时代表了扬州鲜活的原生文化。我们在对其进行开发的时候要注意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这对于丰富我们的旅游产品,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都有重要的重要。同时,在对扬州非遗开发之时,我们除了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还应注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如我们可以和旅行社、学校、艺术协会等合作,以扬州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为主题,设计非遗旅游线路和非遗旅游纪念品,开发研学、亲子、艺术爱好者等特色线路。这样的产品推向市场,可以使得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3、多方位宣传,加大非遗宣传力度。在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方面,应该借势借机,抓住一切有力的机会,加强非遗产品的宣传。如政府可以利用开展“烟花三月旅游节”、“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节日庆典的契机,充分展示扬州地方文化特色,加大对扬州非遗的宣传。政府还可以鼓励非遗传承人或者民间艺术表演团体,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盛会,进行非遗文化的展示和表演,这对于宣传、推广扬州的非遗文化也有重要的作用。再者扬州还要加快非遗数字化建设。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开发便捷的数字化平台,做好非遗的资源库,对非遗的资料进行积累,保存。在这个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整合,建立专门的扬州非物质文化网站,以加大对扬州非物质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4、培养和保护扬州非遗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扬州非遗保护的主体。我们应该强化非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不断改善传承人的待遇,同时还要增加扬州各类院校从事非遗文化的教育工作者,壮大扬州非遗的传承队伍。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扬州应该对各项非遗的传承人进行评估、确认和保护,建立传承人技艺资料库的保护制度。同时,扬州还应不断去改善非遗传承人的待遇。如淮安和徐州都已经明确民间艺人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等方面享受实业单位人员同等待遇,有特殊贡献者循序破格提升。杭州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并且给学习传统技艺的年轻人发津贴,这些都是值得扬州去学习的。扬州也应该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再者,扬州应该整合职校、高校的教育资源,为广泛培养非遗传承人打下坚实的基础。5、多渠道筹集、利用保护资金。扬州应逐步完善非遗旅游融资体系。政府可以采取招标、转让的方式,把非遗景区进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引入企业进行经营,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并且利用自己的经营收入开展保护工作。同时,对于资金的使用状况,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信息系统,让大家可以随时监督非遗资金的使用情况,最终形成一个政府调节,行业自律,企业自主经营的新型旅游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沈娟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扬州样本[J].群众,2016(10):52.

[2]徐晓庆.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24-25.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4

关键词:区域非遗;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职学生;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09-03

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浓郁的地方特征,是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办学基础,在培养技术性人才之外,理应担负起传承地方文化、以文化育人的职能。

六安地处安徽西部,现保存973项“非遗”项目,涵盖15个“非遗”资源类别,其中庐剧、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大别山民歌、抬阁肘w、舒席制作技艺、柳编制作技艺和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7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借助地域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既有利于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又有助于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爱国热情。鉴于此,笔者以六安市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并辅以访谈调查法,就高职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25份,回收率为96.15%。参与问卷调查者女生人数为182名,男生人数为143名。其中本地人群305人,在城市生活33名,在县城生活42名,在乡镇生活109名,在农村生活121名,样本选择及比例基本符合现实,确保所得数据真实有效。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情况

(一)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知晓程度与了解渠道

表1显示了14个入选国家、安徽省及六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遗项目,其中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选择最多,分别占全部选择的18.4%和17.76%,民间竞技“显杨冲叉”和民俗“邀大岭”选择较少,分别只占到1.42%和2.96%,可见地方特征鲜明且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最被人熟知。

表2展现了受访者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的主要渠道,结果呈现多元化。通过电视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主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也占据了一定比例,可见受访者大多通过间接方式来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亲身参与皖西非遗活动比例较低。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

结合表3、4、5数据来看,87%的受访者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好感,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有用。49%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30%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能够帮助自己“融入地方文化,认同感加强”,14%受访者认为了解皖西非遗可以“增强地方自豪感”。可见,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喜爱的,虽然对皖西非遗总体认知度不高,但对大部分学生对其价值是认同的。

(三)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知

统计显示,93%的受访者认为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重要,86%的受访者愿意参加皖西非遗文化保护活动。可见高职学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传文化承状况比较关注,参与愿望较强。

表6显示,高职学生对亲身体验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兴趣,愿意通过直接方式了解非遗。观看宣传片、听讲座、主动向他人宣传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说明高职学生有主动了解皖西非遗的愿望,对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较高。

表7显示了高职生对当前皖西非遗保护面临阻力的看法。受访者群体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强是普遍现象,在宣传上政府主导作用缺失,没有很好带动公民保护意识。“年轻人不喜欢老旧的事物”“外来文化冲击”“传承人少”三个观点的选择表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与表现形式缺乏生命活力,覆盖范围小,影响力弱,不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成长需求。

受访者群体普遍认为在学校设立非遗课程与政府宣传同等重要;21%的受访者认为须加强政策立法保护,严惩破坏行为;16.6%的受访者认为开展公益活动、增强校园参与度也是非遗保护工作改进的需要;15.2%的受访者认为须充实校园科研,培养传承人。

二、高职学生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点

第一,普遍关注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参与及保护意识强。高职学生对皖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肯定态度,认同非遗价值,愿意亲身参与宣传保护,积极关注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及传承状况,重视非遗文化传播中学校和政府的教育宣传作用,展现出主动参加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良好愿望。

第二,缺乏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认识。如在最熟悉的皖西非遗项目调查中,虽然有36.16%的受访者选择了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和霍山石斛炮制技艺,但在访谈中发现,部分受访者只知晓商品化的六安瓜片和霍山石斛,对其背后的列入遗产名录的制作技艺知之甚少。受访者大部分只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对其具体内容、表现形式、文化特色缺乏细致了解,理解流于表面。受传播力度和本身知识结构限制,高职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限于感性认知,缺乏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和学习。

第三,地方文化认同感较高,彰显文化自觉精神。从高职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来看,均对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持赞赏态度,体现出对当地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主动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自觉精神觉醒的一种体现,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能焕发生命力。

三、皖西非遗融入地方高职校园文化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是打造高职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把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当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能建构特色校园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又有利于扩大区域非遗文化影响,加强保护与传承。

(一)开发课程,构建非遗教育课程体系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组织专家学者开发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把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引入课堂,建立具有地方民间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专业特色设置非遗课程。如皖西文化类课程可纳入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的种植与炮制可与农学类专业挂钩,翁墩剪纸、长集皮影戏可与美术动漫类专业共同开发课程,皖西非遗嵌入高职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还有利于其本身的传承创新,扩大影响力。

(二)发挥社团功能,培养文化自觉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之一。通过参观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学术讲座、民间艺术家作品展、非遗知识讲座、民间艺术家授艺传艺、家乡非遗文化展示与民俗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悟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激发对家乡文化传统的深层情感。

(三)善用互联网,增强非遗传播力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与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相比,互联网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与个性化优势更受年轻人推崇,用互联网渠道传播非遗效果更佳。但从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看,点击率高的信息更易引起关注,因此增加非遗信息重复率是增强非遗吸引力的有效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宣传非遗文化,增强信息重复率,培育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在传播工具的选择上,可借助官方网站、校园BBS、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大学生常用的媒介进行宣传,善于使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传播方式来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参与热情。

(四)创新载体,提升非遗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显性表现。由于非遗文化传承以人为本的特性,大多数非遗项目以家庭式、作坊式形态显现,传承人年龄偏大、内容和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缺乏当今社会生产、生活基础,难以被年轻人所接受。因此把非遗引入校园,既要保留原始内容,也要在形式上进行适当地加工,把古老的文化在现实中变得鲜活起来,让其符合青年人的思维特点,更富有时代感,从而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陈连锦.“非遗”教育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活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乔海燕.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z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3]陈浩.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以福建非遗文化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4).

[4]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校园中的传播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07).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5

一、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历史上,湖北省荆州市一直是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璀璨的楚文化的发

祥地和传播中心。悠久的楚文化、卓越的文人墨客加上勤劳淳朴的人们在荆州这块热土上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湖北省目前尚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荆州市也无立法权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湖北省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于地方法规缺失地步中。近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富市”的战略目标,以期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根据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荆州目前共有马山民歌、鼓盆戏、荆河戏、鼓、说鼓子、荆州市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荆州市铅锡刻镂技艺等7项非遗。此外,荆州市还有,挑担围鼓、五虾闹鲇、汉滩小曲、跳三鼓等14个省级非遗项目,以及32个市级项目。目前,荆州共有部级非议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个,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个。

在注重部级、省级非遗申报的同时,荆州还在以下方面对非遗保护作出了一定努力。第一,地区性的学术团体组织从事非遗保护研究工作。学术机构对于非遗保护非常重要,他们是非遗最好的整理者、宣传者及发展者。学术机构尤其是具有较强学术优势的大学从事非遗的研究开发保护具有先天优势。荆州市政府及相关机构联合依托本地高校长江大学已连续举办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论坛,分别就传承人的保护与荆楚民歌传承进行了学术研讨。第二,支持非遗宣传增强社会群体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当前,“非遗日”荆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进高校活动已基本形成机制,这有利于让学生及普通市民了解这些文化精髓,让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第三,在既有职能部门基础上形成具体负责非遗保护的专门机构。宣传部、文体局、宗教局、旅游局等职能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对非遗保护均有一定职责,但部门及人员的分散在具体工作中很难形成合力。2010年6月23日,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其主要负责审定市非遗保护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在今后的非遗保护中负责项目咨询、论证等工作;指导荆州各县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并对各县市申报的非遗名录项目进行评审;提出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同时提出申报省级和部级非遗名录推荐名单,并从各方各面加强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二、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指具体非遗项目的系统掌握者,并对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的自然人或自然人群体。非遗的产生、传承和发展主要由其载体即传承人来完成的,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非遗就失去了其文化魅力与存在价值。

湖北省目前尚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荆州市也无立法权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湖北省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于地方法规缺失地步中。目前,荆州市并未在地方财政上对部级或省级非遗传承人给予有效的物质支持,也并未建立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

(二)非遗保护的宣传理念不正确

荆州市明确提出“文化富市”的口号,文化产业属于朝阳产业理应得到各地政府重视,但是若将非遗不加区分的列入这一政策范围之内,则将不利于非遗保护。众所周知,非遗最大的威胁是市场经济和新型“文化”,绝大多数非遗是不适合纳入产业商业范畴的,依靠非遗发展经济的初衷背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宗旨。

此外,非遗保护宣传多流落于形式。如前介绍,宣传推广非遗的重要活动即是在非遗日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的保护宣传理应是常态化行为,一年一次的推广不能起到扩大影响的作用。

(三)对代表性项目非遗的申报投入不够

非遗申报是荆州非遗保护的中心工作,通过申报既能获得更多的国家及省级相关支持的同时,也宣传了荆州非遗。申报的基础性工作是本地区现有非遗进行发掘并系统整理,非遗申报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于非遗的完备性。

荆州对本地区的非遗的发掘整理的力度显然不够,属于荆州的重要性非遗正被临近兄弟城市所申报。以部级非遗荆州花鼓戏为例,荆州花鼓戏是在江汉平原民歌中的渔歌、秧田号子、硪歌、车水锣鼓、监利丧鼓和民间器乐“十样锦”以及“闹年”的彩莲船、蚌壳精、踩高跷等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由清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剧目和声腔艺术、表演程式、锣鼓经。据统计,有64个小戏、18个水半本和60多个折子戏。荆州花鼓戏是江汉平原孕育的地方戏曲,它旧称“沔阳花鼓”;1954年,湖北省戏剧工作室将江汉平原的花鼓戏命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5月,荆州行署文化局将该剧种定名为“荆州花鼓戏”。作为荆州的重要非遗,荆州市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整理申报,而由临近的湖北潜江市申报成功,其非遗还被直接“荆州花鼓戏”冠名。

(四)非遗保护的地方性机制尚未正式建立

非遗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一大批从事非遗研究保护的机构,需要适当的非遗研究保护的程序制度,更需充足的经费作为非遗保护和研究的基础。荆州的非遗保护机制已落后于兄弟城市,主要表现在:首先,非遗研究和保护的机构有限。前已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其职能主要集中于非遗申报,并不能对研究整理保护发挥关键作用。相关民间非遗研究团体属于自发建立,甚至都没有“合法”身份,如长江大学作为荆州非遗研究中最为主要的学术机构,其非物质文化研究会的性质是学生性社团。其次,非遗研究保护的程序制度缺失。荆州市没有出台相应的规定对非遗保护进行明确,非遗的研究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必须在严格程序指导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三,荆州市政府一直未对非遗保护给予明确的财政资金支持。

三、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政府在非遗保护中核心地位

非遗保护固然是全社会的大事,但地方政府理应在非遗保护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非遗是属于世界的,但绝大多数的非遗首先是属于地方的,地方性是非遗的内在属性,这决定了地方政府理应是非遗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明确政府在非遗保护中的核心地位,非遗的保护才能取得根本性进展。

首先,政府应作为非遗保护的倡导者。非遗保护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政府理应是这一利国利民政策的积极宣传者。尤其是针对即将灭绝的非遗,政府更应当加大倡导力度。总之,倡导非遗也应制度化、常态化,使其逐渐深入人心,从而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共同传承非遗。其次,政府应作为非遗保护的实施者。非遗保护需要极大人力财力,非遗自身特点决定非遗保护多不适宜采取产业化方式,也不可能完全由其自由发展,而只有通过政府主导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第三,政府还应作为非遗鉴定者。当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是中国社会重构自己的公共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性只有置于近代以来的历史过程之中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我们必须承认,并非所有的非遗都是值得保护的,部分非遗甚至与人权之间存在冲突。有些植根于文化实践的非遗严重违反和损害了基本人权,例如有些国家或地区的强制婚姻、女性割礼、繁重服饰等就侵害了妇女基本人权。女性割礼因限制损害其他人权现已被国际组织要求废除,而具有类似文化的日本民族表演艺术歌舞伎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现代文明发展带来的如何取舍非遗的问题是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有违人权和现代文明的“非遗”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进行干预,引导并通过法律的手段摒弃它。政府理应是文明非遗的权威确定者,其必须在传统和现代文明之间做出适当判断。

(二)重构非遗保护的理念

荆州市提出的“文化富市”的口号显然不符合非遗保护。支撑非遗保护的观念应是文化多样性,而不是商业利益或政治因素。我国热衷于对包括非遗申报的最大动因是商业利益,业界多认为,列入遗产名录就会像一块“金字招牌”为地方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地方当局在申遗成功后所考虑的不是如何更好的保护“非遗”,而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一“称号”获利,不会顾及是否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发展。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沙》音乐剧连续上演621场,该事件再次表明,地方“非遗”的终极目标是形成产业和商业,这种理念若得以发展显然会使许多不具有明显商业利益的“非遗”被排除在保护之列。在“发展”的口号下,急功近利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而牟取更多的“暴利”,长此以往势必糟蹋文化遗产本质,加快这些珍贵文化的消亡速度。

(三)倡导非遗保护的全民性参与

人民群众是非遗的主体,他们既是非遗的拥有者也是非遗的享受者,鼓励全民性参与非遗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核心。首先,应当鼓励学术性团体参与非遗的研究整理。荆州市具有较好的非遗研究外部条件,市内高校林立,人文学科研究底蕴丰富,在适当的鼓励机制下必将使得非遗的研究取得更大进展。此外,应当鼓励全民了解非遗。非遗在社会中的影响正成衰萎之势,情势不加扭转必将危及非遗的生存,而非遗的价值也必须在传播中才得以实现。

(四)建立完善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支持制度

认定是非遗传承人获得支持的前提,相对于被认定部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荆州还有更多的或许更有价值的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因未能被认定而未能获得资助,无疑是一大缺陷,适度扩大支持的扶持面是很有必要的。作为文化遗产大市的荆州理应建立市级非遗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给予必要的物质保障。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6

本文阐述了以媒体传播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作用,探讨了运用电视手法制作专题片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指出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弥补文字所带来的视觉缺失、声音缺失等所不及的更多感官的冲击,为研究者提供更多视角的研究课题,也可提高受众人群的兴趣,达到全民性参与保护的作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途径;现代传媒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也是少有的。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目的在于文脉的延续、优秀文化的复兴和再创造。

现代人民群众对于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使得现代传媒的品牌形象,品牌价值也越来越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已作为中国五千年底蕴的文化品牌,包括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广泛和众多,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电视媒介能够更好地传播,让不同阶层的受众人群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接受、吸收相关知识并做到延续中华文化文脉的自觉,达到对本土文化的自觉保护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全民性的工作,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一、以媒体传播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各个领域,整体可以归纳为动态和静态两种。传统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通过古籍文献,即文字描述的表现手法来展现。通过出土的文物、遗址等具体的实物对研究者以及受众人群提供可供研究或了解的相关知识。文字的优点是有依据,不足的则是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解读的角度不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主要依靠读来理解,难免会有局限性。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媒体的运用可使听觉、视觉融合为一体。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捕捉到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资料,这样可以弥补文字所带来的视觉缺失、声音缺失等所不及的更多感官的冲击。为研究者提供更多视角的研究课题,也可提高受众人群的兴趣。因此,收集更多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类、影音类资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的科技进步之快,使得更多的人们接受事物的方式由以前的书本转变为电视网络、移动媒体接受新事物的方式。运用电视拍摄的手法来制作一些关于美术专题片,建筑类专题片以及各艺术种类的宣传片、纪实片等,是现实可行的,拍摄后根据文献配写解说词,根据分类整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去传播,尤其是通过电视、网络类、移动传媒类等,例如:地铁、移动公交车、传播媒介,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多的途径,也让更多的民众来真正理解中国本民族文化精髓,进而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保护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再是研究者们极力地在保护,而是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贵之处,进而发动全体人民群众自觉地去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也是充分运用电视传媒手段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一种优势。

二、以媒体传播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运用电视手法制作专题片

电视专题片制作是对现在时或过去时的纪实,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给予集中的、深入的报道。电视专题片形式分类很广泛,从风格上可分为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意与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从内容上分为城市形象专题片、企业形象专题片和产品形象专题片;从文体上分为新闻性专题片、纪实性专题片、科普性专题片与广告性专题片。无论选取那种形式,专题片的制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形式要素,例如创意片头、画面与解说词的完美搭配、后期剪辑制作、音乐的选取等等。

首先,专题片片头的创作包装可以是创意的,创意是灵魂,但不能脱离专题片内容本身。一部专题片的制作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是电视的形式,内容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的某一门类为内容载体。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画面内容为基础,是专题片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给观众以更多的信息量,它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画面进行补充和提高,弥补画面所不能表达的内容,并根据画面与文字语言在形象上的逻辑关系创造词与画交融的意境,彼此烘托,产生共振,使画面的含义获得再一次的升华,成为观赏者享受的文化盛宴。

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片,需要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精选一部分作为重要的代表,来进行宣传片的制作。提倡不同的群体拍摄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持续拍摄动态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资料。由此,可以记录不同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那些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同时,提倡尝试更多的电视栏目制作,可以是短小精悍的创意片头,也可以是展播类等等栏目方式,融合非物质文化的内涵,建立艺术资料库,丰富和充实除文献、出土实物之外的更多视觉资源,记录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某一阶段的状态,具有一定的紧迫性。经过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片的制作长期积累后,整理分类为例如记录片、科普片、创意片等,建立相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数据库。

应根据受众群体制作各种片子,目的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地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得到保护。不再仅仅是研究者、国家政策的抢救性保护,需要动员全民来保护,那么就要先要让全民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了解熟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电视、交通、地铁等移动传媒手段,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普及到每一处,才能让群众有意识的去对某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关注,最终自觉的对其进行保护。

三、以媒体传播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一是记录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以后的研究人员提供更详实的生动资料。

二是对大众起到科普宣传作用,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再仅仅是研究人员的专利。

三是包装创意的作品,带有本民族符号的作品,内容、内涵更充实,有利于对外的传播并起到宣传作用。

四是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储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更多可利用的元素去开拓创意产业,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孔令顺.中国文化的电视化表达[J].现代传播,2009(3)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7

一、从政府层面,加强引导,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一)《非遗法》出台,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011年国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政策上升到了国家意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上升到了法律制度,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到了法律责任,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长期、高效运行的坚实保障。从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二)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非遗保护中长期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是保护工作有序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各项工作切实推进的有效保障和客观依据。苍南县非遗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以融入现代生活为导向,强力推进非遗生态保护体系、传承发展体系、宣传展示体系和保护制度体系的建设,继续搭建各种传承和展示平台,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努力扩大社会参与,扩大传承人群,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促进苍南非遗保护事业的转型升级和深化提升。

(三)多种保护措施并举,非遗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决定了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的多样性。在保护工作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种方式:非遗以项目为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保护工作前期,以建立项目名录、保护项目为主要抓手;非遗主要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进行传承,因此把传承人的保护放在关键地位;非遗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尽可能运用生产性保护等积极保护的方式。非遗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把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非遗特有的项目特点和传承规律,要求我们区别对待,分类制定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为我县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完善,保护传承新格局逐步形成

首先,普查是非遗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8年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县共收集7万多条线索,精心制作了6000多个项目调查表。并在2012年进行信息化录入,上传到省非遗数据平台进行保护。为做好普查成果的整理利用工作,我县成立了非遗保护工作小组和非遗专家库,不断挖掘、整理我县的非遗资源,并录入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的资料,建立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其次,项目保护体系建设、传承人保护和基地建设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县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地的申报,进一步完善了非遗保护体系,壮大了队伍。我们在保护非遗本真性的前提下,对濒危项目开展了抢救性工作,全面记录、整理和保存了相关资料。截止2016年11月,我县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3项、省级24项、市级99项;部级传承人1人、省级18人、市级76人;省级非遗传承基地7个、市级13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民俗文化村2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体系基本形成。

(五)非遗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多彩,非遗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传承者。民众保护意识的提高,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近年来,我县利用各种文化场馆、广场举办了大量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文化礼堂和“文化遗产日”期间的非遗系列活动已形成品牌。近几年,集中展示的非遗精品和运用非遗元素开发的各种衍生品,更让民众们更真切地体验到非遗的魅力,也展现了非遗传承的空间和潜力。非遗走亲,以“非遗”为载体,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互访,加深了不同地域间文化内涵的了解,非遗“互访”构建起了“相熟、相融、相亲”的非遗工作交流格局。

(六)推进硬件设施建设,打造非遗宣传主阵地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展示中心和传承基地,组织经典非遗名录的展示展演,开展特色传承活动,宣传非遗阵地的作用不容小觑。“历史与人文并重,民族与民间同在,传统与现代交融”,这是我县非遗馆的明确定位。苍南县非遗展示馆,历时四年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展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使用面积1700平方米,分序厅、古韵、遗风、巧技和尾厅五部分,共展出了我县的国家、省、市、县各级项目60余项。是一个了集展示展演、收集收藏、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传承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2015年初开馆后,接待过一大批各地领导、专家和学者,累计参观人数达几十万人次,群众好评如潮。“十二五”期间,我县还建设了乡镇非遗馆和民间艺术馆十余个,这些展馆每年均不同程度开展展示、展演活动,是县非遗馆的有力补充。

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内容既丰富又复杂,这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坚持科学的保护理念,落实保护措施,挖掘现实价值,扎实有效地推进非遗保护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用发展的眼光,理顺思路,处理好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一)保o与利用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在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使之世代传承,是当前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重要特质,再深入发掘非遗的多重价值,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所以,在利用开发的过程中,要牢记“保护重于利用”,保护是利用的保证、基础和前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为当代人服务。

(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我们今天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认可、尊重和弘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发展、衍变的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要全面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借鉴、w习其他地区在保护非遗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手段,充分吸收有益成果为我所用。

(三)保护与旅游的关系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发挥与旅游的优势互补作用,又要注意处理好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关系,处理好非遗表现形式与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品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基础上,组织非遗项目进入旅游景区,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千秋万代的事情。非遗保护工作的长远性,决定了我们要采取稳健扎实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结合的发展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传承、传播,主要依靠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担负着“传”与“承”双重任务,作为传承人,传承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因为,在传承人身上承载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或知识,更是本地区历史、文件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三、从传承人角度。明确职责,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一)鼓励传承人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传承人的保护与传习是促进非遗活态传承的关键。目前,我县共有部级传承人1位,省级18位,市级92位,县级163位。另外,还有市级非遗传承团体2个,市级非遗传承群体5个,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非遗传承人梯队。为确保传承培育有所作为,有效地促进活态传承,我县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推行师徒传承协议制、传承基地责任制,鼓励老一辈传承人积极带徒授艺,对成功收授一位新徒弟的老艺人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并帮助学艺成功的新传承人,添置道具工具等。希望我们的传承人自觉承担传承义务,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后继人才。另外,如何将传承人的概念拓展至传承人群,意在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传承人的传承,这将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鼓励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公益性活动,确保传承常态化

县内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方面,积极为部级、省、市、县级和其它民间艺人开展传承、演艺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并经常性开展非遗下基层、进社区、进校园、进文化礼堂,参加文化下乡巡回演出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各种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确保非遗传承有序开展。县外非遗宣传、交流活动方面,历年来,组织过优秀的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年味温州等省、市举办的一系列非遗交流活动,组织过新编单档布袋戏剧目到周边各县、市演出等。非遗媒体传播方面,传承人们积极参与各级电视台非遗专题栏目、非遗数字电影《夹缬之恋》、县电视台《文化苍南》“走进非遗”等节目的拍摄,通过媒体渠道进入了公众视野。电影、电视、互联网为非遗传承助力,使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

(三)鼓励传承人不断创新非遗保护方式,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只有民众认可非遗的魅力,才能给非遗传承提供更广的空间和潜力。因此,我们要推进创新,努力使非遗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项目,比如单档布袋戏、提线木偶戏、渔鼓、温州鼓词等,可以通过新编、改编剧本,融入现代元素,大胆尝试设计新动作,加入特技,结合现代的灯光、舞美等方式,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观效果。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比如夹缬、夹苎漆器、矾塑、钩绣等,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与转化,将开发的创意作品和衍生品,变为生活用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比如道教音乐、畲族民歌、布龙舞、马灯舞等,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演出的制作,结合网络宣传,汇聚更多受众的目光。总之,只有不断创新非遗保护的方式,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才能真正与人们的经济、生活紧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望真正活起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8

,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启动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工作,进展顺利,成果喜人。

一、所开展的工作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传承活动的开展,我馆在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工作:

⑴收集、整理民间壮剧田野调查资料和各乡镇上报民间故事,录入成电子文档。

⑵为使我县的非遗工作顺利申报成功。今年4月有幸邀请到我省非遗专家组一行3人。到我县剥隘坡芽村、归朝后周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会上专家组的几位老专家,对我县即将申报的4个省级非遗项目及非遗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⑶在非遗的申报工作中,我馆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乡走村串寨,收集资料,认真反复修改“坡芽歌书”、“××瑶族度戒”“××彝族跳宫节”“××壮族珑端节”四个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坡芽四位传承人的申报材料,并制作好文本申报光碟、照片申报光碟、装档、录入电子文档。同时,得到广电局领导的大力协助,制作一系列非遗申报光碟。

⑷配合中央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组到坡芽拍摄《情爱密码》专题片,配合广电局拍摄坡芽歌书宣传片。

⑸撰写“××民族概况”的调研报告上交宣传部并上报文山日报。

⑹今年3月剥隘陇端街、归朝孟村陇端街;5月板仑龙迈、里达里地的彝族跳宫节活动,我馆分别抽派辅导人员前往辅导节目、并做好收集资料等工作。

⑺整理、修改3个已获得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材料:《跳宫节》、《坡芽情歌》、《珑端节》,报送到文山州文化局,并逐级申报为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县政府始终把通过宣传教育来增强全民保护意识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是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宣传活动为载体,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

二是通过举办展览、开展专题演出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加强宣传和展示,增强全民抢救保护意识,达成社会共识。

(三)加强民间艺术队伍的培养。我县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专家下乡,积极发现辅导培养民间艺人,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举办培训班,—方面培训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另一方面也培训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经费支持。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但大多分布在农村,对它们的全面普查建档,需要一定的经费,这其中还有很多项目濒临失传,需尽快调查挖掘,进行传承保护,普查专项经费困难制约了普查工作的深入全面系统细致规范的开展。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开发等工作同样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我县财政又十分吃紧,经费方面十分困难,这成为制约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的最大问题。

(二)缺乏专门机构及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也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内容丰富,含盖面广,开发保护工作量大,需要有专门的工作机构来负责。我县虽然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至今还未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仅靠文化部门兼管,缺乏力度,致使传承、保护和申报、利用工作进展缓慢。

(三)缺乏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概念,人们对非物质文化不了解、不认识、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忽视管理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失传和消亡。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生活在充斥着网络、选秀、圣诞节的环境中,丧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之逐渐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

四、下一步计划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认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保护的社会氛围,丰富“文化遗产日”活动内容,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报道,例如通过建立××县非物质文化网站,来扩大对外宣传,与世界接轨,从而提升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鼓励各种传承方式。一是鼓励个人、家庭、群体传承方式。对于一些被特定的个人、家庭、群体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也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授予这些保有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有证书、称号,建立传承人保证制度,对他们进行生活和其他补贴,并要求他们做好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二是鼓励学校教育传承方式。这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三)大量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不仅提高艺人的积极性,还使广大群众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和深厚内涵,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达到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的目的。

(四)开发文化产业。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和组织、辅导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展览、展销活动,扩大民间工艺品的影响,开拓民间工艺品的国内外市场。开展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选择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寨(能集中反映原生态文化的、建筑风格有特点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特色的,如坡芽、牙牌等),建立保护区加以保护和利用开发,实施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

(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整理建档,按照全国统一的编码进行登记并分级建档,形成资料库。并采取数字化与网络化等保护方式,利用音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记录,利用光盘等存储介质或建立数据库进行保存,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资源共享。

(六)、加强农村文艺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建立新的农村文艺队,恢复老文艺队,以奖励的方式给予文艺队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帮助解决服装、道具、剧本和辅导等问题,大力扶持优秀文艺队,让其起到带头作用,发挥文艺队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9

“世界遗产”(world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内涵和外延不同的两个专有名词和各有评价标准的两种遗产类型,共同点只在于,它们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宣布、在国际层面上加以保护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作为热门词汇,比较容易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是一种统一的世界级的遗产;所以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宜谨慎使用“世界遗产”汉译词通称worldHeritage和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这两种遗产类型。

关键词:

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保护与利用

收稿日期:2010-11-09;修订日期:2010-12-28

基金项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产品研究》(Cw0917);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CLa601)资助。

作者简介:

梁保尔(1953-),男,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遗产旅游、旅游文化。张朝枝(1973-),男,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与遗产保护、旅游规划与管理。

1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1987年、2001年起分别有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公布的《世界遗产目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词汇。本文2010年底用“谷歌”搜索引擎①,以“世界遗产”为主题词搜索到112万条记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词搜索到119万条记录;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作检索②,以“世界遗产”为题名的有1703条记录,为主题词的有4537条记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名的有6304条记录,为主题词的有26391条记录③。与此同时,以英文法文两种文字围合的“世界遗产”徽

记也无可争议地成为优质旅游资源的身份标识(见图1)。

“世界遗产”(world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遗产目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时使用的一种专有名词,有特定的涵意。然而我们发现,学术界在一些场合使用时,往往以“世界遗产”通称两种类型的遗产,如罗哲文《世界遗产大观》

罗哲文.世界遗产大观[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69.

列有“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章节,刘红婴《世界遗产概论》

刘红婴.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2.

列有“世界遗产类别五: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章节,且此类现象亦非个案

如孙克勤《世界遗产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26209.)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章节并列,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25.)将这两种遗产并称为“中国的世界遗产类别”等。

。这样一来未免令人感到有些困惑:“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遗产类型究竟是同属一个范畴还是分属于两个独立的体系?倘若是分属两套独立体系的话,那么这两种遗产类型的主要区别何在?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作一些梳理工作。

2两种遗产归属两种不同的体系

“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都属于UneSCo宣布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第1条。

的遗产保护项目,然而研究发现,这两种遗产,其内涵和外延并不属于一个统一的范畴。

2.1有两份独立的公约文本

UneSCo第17届会议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规定,由“政府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委员会”制定、更新和出版《世界遗产目录》。这份《公约》将“世界遗产”定义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个大类,1987年起增列“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1992年又增列“景观遗产”,总计为四个类型。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世界遗产”应指入选《世界遗产目录》的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自然遗产”之外,“文化遗产”还应涵盖“文化景观”以及“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的文化遗产部分《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第45-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41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第2条。

UneSCo第32届会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规定,由“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编辑、更新和公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份《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个类别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第2条。

。但UneSCo2001年起在宣布入选项目时,又划分出一个“文化空间”的类型(参见表5),曾一度引起了学术界很大的争议(参见本文3.3叙述)。入选这份《名录》

的遗产保护项目通常就被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径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强调是一种所谓“国际”级别的遗产类型。

由此可见,“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泾渭分明,是由两个不同的遗产委员会独立宣布的两种类型的遗产保护项目体系,UneSCo因此为两个相对独立行使权力的“本公约的最高权力机关”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第4条第1款。

制定了两个独立的标识(见图2)。

2.2有两套不同的遗产目录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了两个相应的目录,一个是《世界遗产目录》,另一个是《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UneSCo最新统计显示

UneSCo官方网站http:∥。

,2010年第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结束时,《世界遗产目录》收录项目总数达911项,包括: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704项、自然遗产180项、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27项;2010年在册的濒危遗产项目总数为34项。自1987年至2010年,《世界遗产目录》先后收录中国项目达40项

限于篇幅不再一一罗列,可参见“维基百科”相关条目。

,包括:文化遗产26项、自然遗产8项、自然和文化混合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中国的“世界遗产”2010年总量位居世界第三(意大利44项、西班牙41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建立了两个相应的目录。一个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另一个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UneSCo最新统计显示

UneSCo官方网站http:∥。

,2010年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结束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收录项目总数213项,2010年在册的急需保护项目总数达16项。自2003年至2010年,这两个目录分别收录中国项目28项和6项,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总量达34项

UneSCo官方网站http:∥。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即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种目录而论,其性质亦大相径庭。《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的项目均须已载于《世界遗产目录》中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第10条。

。如1995-2003年被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1978年第一批《世界遗产目录》收录项目;1992-2004年被列入《处于危险的世界遗产目录》的柬埔寨“吴哥窟”是于1992年被《世界遗产目录》收录的项目(便于“吴哥窟”及时接受国际援助)

Google译自UnSCo官方网站的2010年《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在册的35个项目名单以及经整改已陆续解除濒危的25个项目名单。

。而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则未必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已列入项目,如中国2009-2010年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6个项目,皆为UneSCo当年的新增项目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前一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其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

3两种遗产执行不同的标准

3.1遴选标准不同

UneSCo《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以“突出的普遍价值”为准绳拟定了10条遴选标准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第77条对世界遗产的遴选做了规定:()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只须符合其中的一条或多条相应的单一标准就会被认定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而入选《世界遗产目录》,如“奥斯维辛集中营”、“九寨沟国家风景名胜区”是符合一条文化标准或者自然标准,“莫高窟”、“三江并流”是符合全部文化或者自然标准而入选(见表1)。“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则必须同时满足双重标准才具备入选《世界遗产目录》的资格,如“武夷山”、“泰山”同时满足了文化标准与自然标准,特别是泰山同时以7条标准入选,在《世界遗产目录》中十分罕见(见表1)。“文化景观”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在于文化,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遗产,这也可以从“庐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入选标准上予以识别(见表1)。

UneSCo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设立具体的遴选标准,只是表述了一些基本特征或要素,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做了若干限定,如“各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保管者”、“能够确保文化特性永存”

《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89)第1条。、

“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引言。

。各缔约国在此基础上都建立了庞大的名录体系。以中国为例,截至2010年,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7万项之多

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副司长屈盛瑞在2010年11月23日召开的新闻会上所的通报,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中,有1028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10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186项“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77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中国民俗学网http:∥)。

,国务院并为之制定了6条遴选标准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第6条:1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2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3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4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5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6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主要涉及候选项目的杰出创造力、世代相传、文化认同、高超技艺、见证传统、濒临危险等“突出的普遍价值”。这些遴选标准对各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3.2类型标准不同

本文将已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各种类型的遗产项目尝试着排列了一份比较直观的通表(见表2):

本表综合了两个板块。第一板块,参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首先区别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个大类;参照《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再分列出“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两大类;参照《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06)第2条:“本办法所称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部分”的口径,继而将“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拆分为“(文化部分)”“(自然部分)”两部分列入相应类别。第二板块,参照《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作”条例》(1998)二分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五分法和《部级非

4.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第31条:“应把在本公约生效前宣布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遗产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1/2003)(第一批《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公约》2003)

1.民间和传统表现形式(注)

《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89)第1条:“宣布的目的在于奖励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优秀代表作品,这一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场所或民间和传统表现形式)将被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条例》1998)

(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第3条。

(《公约》2003/《暂行办法》2005)28+6项

2.文化场所

《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89)第1条。

(《条例》1998)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第3条。

(《暂行办法》2005)(如妈祖信俗、端午节、麦西热甫等)

2.自然遗げ(《公ぴ肌1972)

.文化与自然混ず弦挪(自然部し)(1987增列)

1.自然面貌

2.动植物生境区

3.天然名胜

4项

(总计8项)

资料来源: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7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98)、《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06)等并参考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293页图表归纳整理。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六分法拟定。通过一种通融办法,把UneSCo宣布的两种体系的遗产类型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显示其相互关系,这样似乎比通称为“世界遗产”更妥帖、更容易理解。

相比较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要比“世界遗产”复杂。

第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第12条。

:“为了使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确认以便加以保护,各缔约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拟定一份或数份关于这类遗产的清单,并应定期加以更新。”因此《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这种特殊的“清单”性质,旨在为中国项目前赴后继地跻身《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或《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热身”。很显然,部级项目和世界级中国项目之间有稳定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部级项目处于一种预备状态,随时可向UneSCo申报“国际一级”的项目。限于篇幅,兹选取两批被收录的中国项目列表,以便说明世界层面与国家层面两个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3):

第二,除了UneSCo的分类之外,还有一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性分类,即《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

(2006-2008)的十分法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Z].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316.

(2007)的十六分法,这两种分类也有一个明显的对应关系(见┍4):

从表上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中并没有建立对应的类别,而只是在“民间知识”下设一小类;二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类)分类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类)、《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6类)的分类不能完全对应。

3.3类型分歧不同

在“世界遗产”分类中的“文化景观”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似乎难以截然区分。对于这个问题不妨这样理解:其一从遗产性质而言,它是人类学的一个概念,代表的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文化遗产/遗址”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联合工程”

韩锋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一文中认为,“文化景观”在于“展示人类社会与聚落在自然环境的物质性制约或机会下以及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内在和外在持续作用下的演进,突出强调人和自然之间长期而深刻的相互关系作用”(见,200918)。并参见UnSCo《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第47条。

;其二从遴选标准而言,“文化景观”的入选项目只须满足符合文化标准的一条或多条标准,而不必涉及其他的自然标准;其三从类型划分而言,它主要包括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园林、公园)、有机进化的景观(残余物景观、持续性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自然因素、宗教、艺术、文化)三类。所以说,“文化景观”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应该在于文化方面,或者说,“文化景观”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遗产,这也可以从“庐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入选标准上予以识别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与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景之中,激发了无数艺术家以美学的态度看待自然,开拓自然文化。

(参见表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中关于“文化空间”(“文化场所”)的分类有颇多争议。起因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分为五类,而实际宣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却多了“文化空间”的类别(见表5);与此相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明确有“文化空间”的类别,而实际上在国务院两次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却难觅其踪迹

参见相关文献。

――于是便引发了关于“文化空间”的学术争端。

从源头而言,《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文化空间”概念来源于《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UneSCo,1989)“文化场所”

《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89)第1条:“这一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场所或民间和传统表现形式)将被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文化场所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以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把“文化空间”解释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3条:“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王文章认为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8,30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本身就不是一种逻辑的分类,难免会出现一些跨类现象。乌丙安认为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认为,“凡是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在确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举行传统的大型综合性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形式。……传统节庆活动、庙会、歌会(或花儿会、歌圩、赶坳之类)集市(巴扎)等等都是最典型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

,传统节庆活动就是最典型的文化空间。但这些解读听起来仍然有些费解,关键在于要解释清楚“文化空间”为什么是“非物质”的。相对而言,向云驹的解读比较透彻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20091026,《再论文化空间》20100101,见中国民俗学网http:∥。。他认为,“文化空间”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其存在的核心价值和理论依据在于它完整地、综合地、真实地、生态地、生活地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是“人类学”的概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类别、样式之一的文化空间,首先必须有实在、实有的场所,这个场所必有物的存在(桥、民居、村落、庙宇、街道、广场等等),或有固定的(如物的永固性)时间周期;其次,这个空间必与人的身体的栖居和精神的栖居相关联,才成其为“文化空间”。栖居必然建造,建造是人在场的象征和天然成分。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是有人在场和出场的空间。因此,有人在场的“文化空间”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空间”,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如果没有活的人在场,“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话,那就只能是文物、古迹和遗址(“文化遗产”)。向云驹的解读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文化空间”的释义作了必要的注脚。

4结论与讨论

4.1本文结论

“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在官方文件《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和《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中正式命名、因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而入选《世界遗产目录》、由UneSCo和国实施保护的遗产种类,英文名worldHeritage,汉译名“世界遗产”,包括了“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四个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在颁布的官方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中正式命名、因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而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UneSCo和国实施保护的遗产种类,英文名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汉译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有UneSCo官方的中文文本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39条“有效文本”:“本公约用英文、阿拉伯文、中文、西班牙文、法文和俄文拟定,六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这一文本将目录译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加“人类”二字,以表示这是一种“在国际一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4章:“在国际一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可知,“世界遗产”(world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是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的两个专有名词和各有评价标准的两种遗产类型,共同点只在于,它们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宣布、在国际层面上加以保护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作为热门词汇,社会层面通常的兴奋点在其UneSCo“出身”,比较容易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是一种统一的世界级的遗产;所以,讨论学术问题时,为避免产生歧义起见,宜谨慎使用“世界遗产”汉译词通称worldHeritage和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这两种遗产类型。

4.2问题讨论

两个《公约》的根本宗旨在于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05)第79-95条有关“完整性和/或真实性”条款内容。

。国家为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第3条“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贯彻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第二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表”分列了8个资源主类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第4.3条款,见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http:∥。

,其中的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等类别多与“世界遗产”(自然、文化)有关,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等类别则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换言之,本文讨论的两种类型遗产的“合理利用”与旅游吸引物有着有高度的相关性。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为例。旅游通常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旅游要素进行生产性传承,如昆曲(人类2001)(国家145Ⅳ1)

人类、国家、国家三推分别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人类2005)(国家101Ⅱ70)、京剧(人类2010)(国家172Ⅳ28)等

参见表3。

是通过旅游“娱”的要素的发挥、通过剧场演出和票房收入解决一部分传承发展中的问题,这是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购”的要素的发挥,使濒危手工制作技艺在各类旅游摊档令人爱不释手的小商品形态中保持“活态”,如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国家898Ⅷ115)、龙凤旗袍、亨生和培罗蒙奉帮裁缝(国家三推Ⅷ6)、上海鲁庵印泥(国家917Ⅷ134)、曹素功墨锭制作(国家三推Ⅷ73)、油纸伞、西湖绸伞(国家923Ⅷ140)、嘉定黄草(国家830Ⅶ54)等;第三种方式是直接嵌入现实生活,成为居家旅行、日常用度的趣味盎然的选择,最典型为“吃”要素的发挥,如存续我国城市历史文脉的“老字号”项目等(见表6)。

令人瞩目的是,在2010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睦、味觉上的美好体验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平衡的“法国美食大餐”(人类2010)首次以一国美食而被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参见UneSCo官方网站;并参见《文汇报》2010年11月20日报道《法国大餐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国美食大餐”是庆祝个人或群体生活重要时刻,如:出生、结婚、生日、纪念日、庆功和团聚等活动时的一种实用的社会风俗,通过节日盛宴,法国人聚集在一起享受独特的美食艺术。“法国美食大餐”的入选,对旅游资源而言,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遴选将逐渐从诸如中医针灸

王乐,吴越.申遗后针灸精髓如何传承[n].文汇报,20101125;吴越,王乐.如何让老外弄懂活血化瘀[n].文汇报,20101227.

(人类2010)(444Ⅸ5)、中国活字印刷术

任思蕴.活着――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前世今生[n].文汇报,20101207.

(人类急2010)(国家918Ⅷ135)、中国书法

莫三相.汉字书写――怀恋中国人的文脉载体[n].文汇报,20101227.

(人类2009)(国家839Ⅶ63)之类主要依赖于诠释系统予以转化的项目趋向于开始关注存活于现实生活中的通俗旅游吸引物了,这对于旅游资源利用和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鲜活的信号。オ

(鸣谢:谨对上海师范大学张萍、姚小梅所承担的资料整理工作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罗哲文.世界遗产大观[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69.

[2]邹启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北京:大象出版社,2006:8.

[3]刘红婴.世界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2.

[4]孙克勤.世界遗产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26209.

[5]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25.

[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8,293,300.

[7]冯骥才.符号中国[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上卷22、136;下卷200、202、210、220、270、302.

[8]张朝枝.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旅游科学,2008(1):1.

[9]任思蕴.活着――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前世今生[n].文汇报,20101207.

[10]莫湘.汉字书写――怀恋中国人的文脉载体[n].文汇报,20101227.

[11]王乐,吴越.申遗后针灸精髓如何传承[n].文汇报,20101125.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方式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传播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措施确定为:“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和传承。”①“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是基础性的工作,“弘扬、传承”是保护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进行“宣传”。宣传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就是传播。任何一种文化必须要通过传播和交流,才能获得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须在不断的传播和交流中获取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完成。选择有效的媒介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将会更有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和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性”、“多样性”和“活态性”等特征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需要对传播媒介进行精心的选择。在所有媒介中,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有着独特的作用。

互联网扩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样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多样性。按照《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归纳为十大类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在这十大类之中又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具体内容和样式。这样多的内容和样式,传播媒介的容量是难以承受的。就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而言,用某一种传统媒介进行详尽、全面而又系统的传播就不可能,因为它的容量有限。但是互联网却不会受容量的限制,它的超大容量可以完整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指出:“要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起档案和数据库。”②从传播学角度讲,互联网媒介扩展了传统媒介的可保存性和可查阅性特征(许多报纸和杂志也利用互联网的这一优势,专设了电子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如遗产分布、遗产种类、遗产代表作、传承人、保护方式、传承方式等)进行数据化处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教育网站、在线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让数据资源库和网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平台、基地、中心,让受众通过这些平台、基地、中心,方便、快捷、灵活、自由地了解、认识各种内容和样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联网扩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空间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在传播时,不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空间。华夏五千年文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样式,这些内容和样式像珍珠一样散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名录的分布情况看,全中国(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而且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不断深入,根植于各地和各民族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被进一步挖掘出来。要想让国人更多地知道和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传统媒介来完成这一任务,由于受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当然还包括经济条件、交通条件等)的影响,在操作上是很难行得通的。但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就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如对于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我们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新疆(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歌舞热烈奔放,内蒙古(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歌舞辽阔雄浑,(以藏族为代表)的歌舞高远空灵,东北(以朝鲜族为代表)的歌舞轻盈飘逸,西北(以陕西为代表)的歌舞苍凉凝重,江南(以苏杭为代表)的歌舞清新典雅,西南(以云南为代表)的歌舞轻快热烈,等等。随着互联网的技术越来越提高和使用互联网的受众越来越多,如何更进一步认识互联网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功能,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例如,在旅游网络宣传中,对许多景区和景点都有其文化景点的介绍,建议在以后的宣传内容中,进一步加大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介绍,这样即使许多人并不一定实际到达某一旅游目的地,也可以通过其网上信息,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样式和内容。使人们通过互联网,缩小其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间接地了解和认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联网扩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对象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虽然诞生不久,却立即成了最主要的媒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报告》的数据:2005年全国网民已达1亿,网民每天使用互联网的平均时间达2.73小时。③又据2009年统计:中国的网民已超过了2.5亿,2010年将超过3亿。④具体分析互联网在传播学上的特点,归纳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互联网已被各种受众接受,成为人们选择接受信息的主要方式;二是年轻人上网的时间多于年长的人;三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上网时间多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利用互联网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受众面得到扩展。各种职业类型、各种知识结构的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认识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进一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人们更为普遍地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基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全体民众的认知为前提的。(2)知识群体通过互联网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将会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因为在任何社会中,知识群体是社会文化最重要的代表。他们的文化观,直接影响着某个时代的文化潮流,一旦知识分子通过传播接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将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重要的直接保护者和传播者,通过他们的努力,将会使更多的民众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3)青少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传播者和传承人。当下,在普遍的西化趋向、哈日哈韩潮流中,青少年对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产生了自卑的民族文化心理,丧失了最起码的文化自立的信心。而随着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样式的逝去,民族文化的淡化,民族的记忆就这样慢慢地泯灭,民族的文化基因就这样慢慢地消失。因此,通过青少年非常喜爱的互联网对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教育,能够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从而唤起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国家的自觉性,使之最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人。

互联网扩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形态文化,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它是由民众在社会实践中和艺术活动中长期积累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艺术创作等构成的,民间文学、戏曲、舞蹈、音乐、绘画和工艺品创作均属此类,它通常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固定下来,播于四海,传于后世。另一类是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行为文化,它是以民俗民风形式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已形成习惯定式的民俗文化就属于此类。”⑤这两个类型的文化,用传统媒介进行传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用传统纸质和广播媒介进行传播,很难反映出其形态;用电视媒介进行,由于信息短暂,不能持久,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容易被受众很深刻地领会和接受。而互联网是集电脑、声像、通信等现代技术和传统媒介于一体的新型媒介,从传播技术角度看,吸收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放机、电话机、打印机、照相机、传真机等机器特性;从传播功能角度看,又几乎吸收了传统媒介(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的媒介功能。“网络媒介则既有印刷媒介的可保存性和可查阅性,又具有电子媒介的新鲜性和及时性,还具有自身的图文阅读性和音像视听性。”⑥所以,对于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样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能够取得比其他媒介进行传播的更佳效果。例如:对民间戏曲的传播,如果仅用印刷媒介进行传播,虽然可以对其进行详细的文字介绍,但由于缺乏音像展示,人们很难体会其真正的艺术形态;如果仅用音像媒介进行传播,虽然对其可以感到其形态魅力,但这仅限于感性认识,对于一般的观众或听众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文字介绍,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比较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文化价值和内涵。而互联网可以集两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在传播的具体过程中,可以兼顾两者同时进行。

互联网扩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平台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表明它是一种“活态”文化。这种“活态性”,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口头传说和表达及其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以及传统工艺技能等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主要是通过人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展示出来,直接传达给受众(或物体)。在传达给受众时,往往还会产生互动。互联网充分的交互性,是比较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的,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平台。“过去的人际传播是‘点对点’的‘对话式’双向传播,大众媒介是‘点对面’的‘独白式’单向传播,网络媒介为人类传播活动提供了第三种传播形式――电子‘交互式’的网络传播。这种传播既综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又不是两者简单的整合和延伸,而是一种全新的创造。”⑦“互联网在传播过程中构建起的互动性强的感知环境、营造出的融合性强的文化氛围,可以增强受众接受的效果。”⑧“口传身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方式,其原有的传播方式也主要是以“点对点”的“对话式”双向传播为主,这种方式从好的角度讲,它最可能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但是从传播范围来讲,却非常不利于其文化价值的广泛传播,人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与这种传播方式的不足很有关系。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环境,为传播者和受众提供了更大的信息交流和互动的平台,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能够在“活态”中完成。虽然这种传播与真实的“活态”传播有一些“差距”,但这个虚拟的“活态”状态与原有的范围更大更广,使受众的面更大,传播的范围更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内涵的宣传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使更多的人们在“接近”原真性的基础上,对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识、体验,使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者,有些可能成为接受者,有些可能成为捍卫者,有些还可能成为传承者。

互联网媒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渠道、手段、方法、平台,能够使来自不同区域的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样式通过互联网进行比传统媒介更有效的传播,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范围,更有效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了解和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提供了更好的传播途径。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年10月17日。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05年3月26日。

③郭良:《互联网的影响:网络与媒介使用》、《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影响报告》,http//tech.省略/other/2005-07-06/1855656081.shtml

④朱海松:《新媒体的终极形态:未来没有媒介只有网络》,info.省略/2009/10/201827136251.shtml

⑤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价格与市场》,2003(3)。

⑥⑦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传播学》,《第六章大众传播媒介的现状》,《第二节网络媒介》,xdjyjx.lnnnu.省略/xstd/gdzp/010/index.htm

⑧谭宏:《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思考――基于“拉斯韦尔5w模型”的分析》,《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