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十篇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十篇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4:20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1

关键词:数字校园信息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31-0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标志之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园网络设施。学校信息化组织机构基本健全,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得到基本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中职学校虽然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但大部分学校、特别是部分民办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加大建设力度。主要需要改善的是:

1、网络运行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需要加强硬件投入,建设更加先进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2、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充实;

3、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

4、信息网络技术需要进一步推广应用。

一、中职学校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在“系统一体化、内容模块化、使用经常化”的原则下,紧紧围绕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服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重点,通过自主研发与购买等手段,搭建先进实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以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应用系统平台、数字化图书馆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建设彰显本校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并且全面提升学校师生信息化水平,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扩大学校服务社会职能提供服务。

二、中职学校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该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与应用并重服务教学、效益优先”的建设思路,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管理、服务等活动移植到一个数字空间环境下,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内外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校园,解决传统校园信息孤岛问题,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

三、中职学校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及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应该结合数字化校园的需求、目标、学校规模大小、财力和应用程度来确定。也就是说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建设的内容也因此会出现同样基础的多样化发展。原则上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校园由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应用系统平台、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人才队伍和规章制度建设等组成。

1.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网络环境

为保证信息网络技术的顺利推广和应用,各中职学校应该加大硬件投入,更换或添置校园网络设施,规范网络布局,拓宽无线网络覆盖区域。建立先进稳定的硬件支撑环境,光纤到达校园内各主要楼宇,有线网络实现全部覆盖,扩大无线网络覆盖面积。将现有的网络硬件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补充校园网络服务器及存储设备,为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信息化管理做准备。

2.校园信息应用系统平台建设

2.1教务管理平台

针对现代教学管理的需要,采用自主开发和对外合作的形式,建设有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网上选课系统、课表编排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网络考试系统、教学事务、教学考评、教材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等系统,为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实现办公无纸化、自动化。

2.2网络教学平台

服务与支持学校各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库、实习实训视频库、虚拟实验室、远程教学、电子备课、课程教案库和精品课程建设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重点,搭建好公共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一个集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上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服务。

2.3数字化服务平台

主要功能是为教职工、学生在校内的消费、身份认证等管理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校园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它可以作为借书卡、上机卡、就餐卡、医疗收费卡、洗澡卡、购物卡、门禁卡、乘车卡等。它的广泛应用,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学生校园生活中,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3.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

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是指保证计算机系统自身的安全、保证计算机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和保证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其主要目标是保护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大多数学校对信息安全重视不够或者技术不到位,不能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各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信息保护的七层模式,构建安全的保障体系,即通过信息保护、管理操作保护、物理保护、硬件保护、通讯网络保护、软件保护和数据库保护等手段,加强计算机系统安全。但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安全保护技术的提高,才是信息保护最有效的手段。

建立严密的数据安全服务体系,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以及关键部门的安全,根据实际需要新增网络管理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认证系统、监控系统等,全网(内、外网)统一监控、报告及时,防范网络病毒、抵御网络攻击、故障隔离,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到有网可用,且速度较快,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安全高效运行。

4.中职学校数字校园信息化的推广是难点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单纯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管理问题、人才队伍建设和规章制度问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建网是基础,用网是目的,管网是保证,要建立职能机构,形成分工合作,完善制度很重要。通过项目建设本身的实践和锻炼、技术骨干培训、技术交流研讨等方式,培养一支基础扎实、技术实力强、网络运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为数字化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可靠运行奠定人才基础。

首先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校长为首的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成立由学校主管领导牵头的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工作组,负责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其次健全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政策来规范,引导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2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校园财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技术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财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如何建立高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监督和决策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者急需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数字化校园无疑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解决了一个技术上的难题,借助数字化校园平台能够实现高校财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从而提高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数字化校园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1.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实现财务信息资源共享。以往由于高校规模庞大,机构设置复杂,统计数据来源渠道多,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又没有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等问题,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孤岛”存在。财务部门又考虑到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等原因,使财务信息不能随意共享交换。而数字化校园不仅规范了信息来源的格式,而且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又为财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使财务信息的相互共享交换成为可能,同时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加快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2、数字化校园给“校园一卡通”提供了流通平台,通过“校园一卡通”,对校内各部门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信息统一管理,省去了各部门信息的重复录入工作,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学费的收缴、各类工资津贴的发放、校园内的各种消费都可以通过一卡通来完成,大大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消费者可以通过校园网、银行、电话随时查询自己的消费明细,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更正、修改,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改善了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专属的财务网站和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通过财务网站,财务部门不仅能够相关的财经法规、财务制度以及校内各类财务管理办法,还可以办公指南及业务流程,方便了校内教职工办理相关的财务业务,从而提高了财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办公效率。通过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可以查询教职工的工资、岗贴发放情况以及公积金缴存情况,还可以查询部门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学生还能够查询学费缴纳情况以及欠费金额等等。

4、通过数字化校园,可以实现校园内一切与财务相关的工作的电子一体化办公,从而实现各类财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如校园一卡通管理、工资管理、公积金管理、各类财务收费管理、部门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水控电控管理、医疗经费管理等,大大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对教育事业经费的统筹管理,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运作效益。

三、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采取的措施

1、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校园内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然而由于这些资源是分散在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所以如何把来自于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是实现信息资源优化共享的关键。建立一个跨部门、跨组织的信息系统,可以把高校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人事处等相关部门连接起来,允许高校财务部门与这些部门及时和弹性地分享信息,,极大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2、统一标准

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统一标准和模式,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本校专业、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与全国高校的数字化建设相协调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特色建设。

3、建立并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

财务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带来很多管理上的实际问题。通过规范相关财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内控管理,在财务部门内部保证财务信息系统的各项安全措施有效执行。包括岗位分工及人员权限、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数据备份与恢复、电算化档案管理、病毒预防及灾难防范等,都应该制定出明确的工作条例或工作制度。在制定这些制度时,应该充分体现对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制度制定后,只有有效执行、严格落实才能对工作起到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4、实施全面的技术控制

运用防火墙技术、组合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以及ip地址集中管理,设置电子屏障,验证身份,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许可权,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保障高校财务数据的安全。另外,由于财务内部信息系统是高校极为重要的核算和内部管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极高,最可靠的方法是内外网络分机工作,物理分离。

5、做好财务信息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现,所以,财务信息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显得十分重要,许多高校专门设立系统管理员岗位,由专人对财务信息网进行管理和维护,对不同人员根据其身份设置不同权限,使每个用户登录后只能进行与之相对应权限的操作。同时正确应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也是网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曼嘉.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金融经济,2010(07)

[2]薛勇.浅谈高校财务管理信息与查询平台建设.经济师,2011(01)

[3]谢安国.数字校园系统对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人才,2010.03

[4]于立.浅议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陇东学院学报,2009,20(02)

第一作者简介:

许佳(1983-),女,宁夏人,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助理工程师,现任西安科技大学财务处系统管理员。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3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财务信息化;基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压力与挑战,中国高校财务管理必须加快信息化应用进程,推动管理的变革,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网络环境中的财务信息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支持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发展,扩展学校的活动领域,其效益实质是网络技术效益和财务管理效益的双重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约资源和成本、扩展会计信息范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财务决策能力,从而完成学校的各项财务管理目标,增强学校的管理能力。

1数字化校园与财务信息化管理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学校资源得到得到充分优化和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课件、讲义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化空间,以拓展实现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校园的运作效率,扩展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学、管理等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其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须坚持“先进性、园解决方案实用性、开放性、标准化、可靠性、稳定性、可扩展性、易升级性、安全性、保密性、易维护性、可管理性”的设计原则。

高校财务信息化是高等院校根据自身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通信等信息化手段,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实施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同时对现有的财务运行模式和各种财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将财务信息有效集成和优化,以建立能够及时收集各种有效、相关的财务资源,提供准确、综合的财务信息和强有力地支撑高校财务决策,以提高高校各种经济资源使用效益的综合系统。财务信息化管理是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化管理来装备高校财务运行,建立信息综合系统,使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让财务管理体系达到科学、规范、高效的目的。

2数字化校园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环节之一,其程度高低是衡量一个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数字化校园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充分实现财务信息共享

由于高校规模大,机构设置复杂,统计数据来源渠道多,整个高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开发规范,各个信息管理系统缺乏数据接口,各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增大了同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难度,导致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孤岛”存在。财务部门要考虑到财务信息安全性和机密性等原因,使财务信息不能随意共享交换。而数字化校园不仅规范了信息来源的格式,而且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又为财务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财务信息的相互共享交换成为可能,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加快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2.2数字化校园给“校园一卡通”提供了流通平台

“校园一卡通”是按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进行设计实施的,其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又为财务数据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校园一卡通”对学校内部各部门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使得财务信息的互联共享、交换成为可能,是财务管理从事后到实时的转变,也提高会计原始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避免财务信息管理中的重复性劳动,简化了部分财务工作流程,提高了学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整合度。学费的收缴、各类工资津贴的发放,校园内的各种消费都可以通过一卡通来完成,减少了缴费环节流程,控制了现金的流动,既为师生提供了便利,也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强了管理。学校师生还可以通过校园网、银行、电话随时查询自己的消费明细,即时发现问题并通知财务部门更正、修改,确保了财务信息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而改善了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3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专属的财务网站和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

通过财务网站,财务部门不仅能够相关的财经法规、财务制度以及校内各类财务管理办法,还可以办公指南及业务流程,方便了学校教职工办理相关的财务事宜,从而提高了财务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通过财务综合信息查询平台,可以查询教职工的工资、岗位津贴等发放情况以及公积金缴存情况,还可以查询部门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学生还能够查询学费缴纳情况以及欠费金额等等。

2.4通过数字化校园,可以实现校园内一切与财务相关的工作的电子一体化办公,从而实现各类财务信息的一体化管理

如校园一卡通管理、工资管理、公积金管理、各类财务收费管理、部门经费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水控电控管理、医疗经费管理等,大大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利于学校对教育事业经费的统筹管理,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运作效益。

3基于数字化校园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3.1建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在数字化校园下学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外延大为扩展,形成融合了会计核算管理账务信息和校园卡系统的有用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来共同支撑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融合和利用来自多方面的管理信息,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由原来因具体业务而设的单一功能管理变成了在统一信息平台上、以功能模块形式构成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财务信息处理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等。

财务核算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学校预决算编制系统、日常资金核算系统。预决算编制系统主要是从预算到年终决算,对实时预算全过程的预算控制,掌握每个阶段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每个项目跟踪管理并及时准确地为决算做好基础工作,提升学校财务管理质量。日常资金核算系统主要用于学校财务前台核算和日常事务的处理,包括报账系统、工资系统、学校收费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最终形成电子报表和预算分析系统。该系统是在按会计核算规范进一步完善科目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参照校园数字化标准的规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收支账目的项目信息,使得任何一笔账目记录既对应相应的科目,又附带了相关的管理信息。

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化校园的一项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学校内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然而由于这些资源是分散在学校各个二级学院、职能部门,所以如何把来自于各个学院、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是实现信息资源优化共享的关键。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系统应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收集和加工处理财务业务数据,二是为财务管理者提供各种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即借助基于数字化校园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通过“校园一卡通”对学校内部各部门业务管理子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跨学院、跨部门的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授权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把高校财务部门与学校各个二级学院、职能部门连接起来,允许高校财务部门与各学院、各部门及时和弹性地分享信息,极大地实现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并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加工,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服务,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为领导者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采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校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同时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的管理过程。它是以财务管理信息处理系统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建立有效的财务数据的财务数据仓库,全面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运用各种预测方法对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为学校管理、融投资和日常资金运行管理等决策提供各种信息支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3.2建立并完善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

财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是一个包含管理体制、内控制度、操作流程、规范程序的综合体系。它的目的是为财务信息化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制保障,使信息化工作能够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高效化。通过规范相关财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内控管理,在财务部门保证财务信息系统的各项安全措施有效执行,包括岗位分工及人员权限、计算机软硬件操作、数据备份与恢复、电算化档案管理、病毒预防及灾难防范等,应该充分体现对系统和数据安全的保障。制度制定后,只有有效执行,严格落实,才能对工作起到促进和制约的作用。

3.3实施全面的安全技术控制

运用防火墙技术、组合加密算法、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以及ip地址集中管理,设置电子屏障,验证身份,防止外部非法用户访问,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许可权。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御体系,保障高校财务数据的安全。另外,由于财务内部信息系统是高校极为重要的核算和内部管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极高,最可靠的方法是内外网络分机工作,实行物理分离,充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3.4做好财务信息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现,所以,财务信息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就显得十分重要。许多高校专门设立系统管理员岗位,由专人对财务信息网进行管理和维护,对不同人员根据其身份设置不同权限,使每个用户登录后只能进行与之相对应的操作。同时正确应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也是网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要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需要学校从上至下的各个管理环节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高度协调一致,这样各个部门之间信息才能得以顺利连接和共享;领导层着出的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才能得到保证;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高效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使学校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在管理理念、机制创新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不断整合,从而达到提高高校财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这将使高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探讨[J].会计之友,2009,1(上).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4

1数字化校园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1.1简述数字化校园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校园数字化建设在逐步加深,网络信息技术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按成校园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输等工作,并且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技术服务等等。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能够加速校园信息的传递、拓宽教学空间、提升资源利用率,进而大幅度的推进校园建设的进步,改善传统校园运行模式,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校园教育水平和管理质量。

1.2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

科研管理工作是每个高职院校都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它能够推动校园的发展和进步,改善校园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而增强校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科研管理和科研建设缺少认识,校园中没有专业的科研人员,教师的科研素质也有待提升。在管理方面,科研管理工作落后于时代,工作过于形式化,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却没有实现管理目标,进而导致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落后,无法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也要实现数字化、信息化,但由于对科研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大部分院校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并不大,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与时展脱轨,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2数字化校园的高?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2.1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诸多行业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从而推动了行业进步和发展。高职院校包含了多项专业,科研项目涉及了多个领域,所以科研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校园在对科研工作的投入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参与到了科研工作之中,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随之提高。不过,随着发展和建设,人们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只有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推动科研管理工作更进一步。

除了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之外,信息技术也要不断的更新和进步。现如今,大部分科研管理人员仍旧只掌握着传统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仍旧依赖于传统的办公软件来实现,这些工作软件和工作模式已经脱离了时展的脚步,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源的浪费。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工作内容和管理数据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应用技术逐渐出现弊端,进而导致管理质量和效率受到影响。从效率角度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对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从规范角度看,信息技术能够更进一步规范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更加简便快捷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2.2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所谓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将数字化作为校园发展的核心,实现环境、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数字化,并且建立一个用于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训练、科研的三位一体,进而促进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建立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拥有独特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但是这些管理体系仍旧存在漏洞,无法满足学校每一个部门的要求。如,人事部门负责报表的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该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了解校园中各个教职员工的信息,但是科研处也需要通过人事处了解校园职工的信息,并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的共享和获取。然而,数据库之中的信息可能存在错漏或相同信息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导致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可见,高职院校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需要升级和改进,运用新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整理和共享,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设一个多功能的服务平台,能够为管理、决策等工作提供信息和服务。科研管理系统不仅仅要满足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还要满足科研活动的宏观要求。工作人员、教师职工都能够通过科研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查询、业务的申报,通过网络技术来完成管理工作,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目标;其次,建立专门的科研管理平台,统一业务项目,实现门户一体化。其中包括人员管理、经费申请、论文收录、科研考核、项目跟踪、总结统计等多个方面。通常,科研工作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复杂且繁多。所以科研管理工作不仅仅要满足各项功能需求,还要注意细节的建设和划分,如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系统要对校园的各项科研信息进行接入,从而确保两个系统合理对接。在高职院校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信息化将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技术,改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校园建设的数字化,科研管理的信息化。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5

东营市胜利第十三中学成立于1973年,是省级规范化学校,东营市教育现代化学校。学校现有49个教学班,学生2475名,教职员工190名。学校拥有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阅览室、运动场、风雨操场等,场地、设施均按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配备。

学校信息化特色经验

1.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

学校于1986年开设计算机教育与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2003年建成校园网,至今所有班级配备了班班通设备(电子白板、一体机、多媒体、实物展台),教师配备高配置计算机,以学校网站为主的资源平台整合外接资源和教师自建的题海宝库、教案学案、课件资料、教研天地等,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学校有微机教室3个,学生机近226台。学校建有高质量的现代化视频录播室、视频编辑展播室、机器人室,校园监控含42个点,覆盖整个校园,满足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

2.信息化应用的情况及成绩

(1)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面

学校在从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七个年级共44个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根据学生特点、学习任务,全体信息组教师团结协作,中考信息技术连续三年优秀率达95%,高中学业水平信息技术考试合格率居同类学校第一名。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在2013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奥赛复赛中4人获奖,在2014全国青少年信息奥赛复赛中8人获奖,学校获山东赛区优秀参赛学校称号。

(2)信息技术辅助管理方面

学校的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已渗透到学科教学、教研、电教管理、学校宣传、资料管理、教育培训管理等各个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的水平更上新台阶。

(3)信息技术教研活动方面

在认真做好信息技术教研的同时,学校信息组执笔的“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第一批已结题,同时学校获得“第二届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理事会”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学与教方法的研究》也已顺利结题。周爱红老师的论文获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百佳论文”评比一等奖。袁红波老师的论文在第二届全国微课程优质资源展示会中获得三等奖。

学校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1.资源建设(学科专题网站)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传教学资料,开展集体备课,最大化地发挥集体智慧,提高上课效果,实现师生互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最大化的有效学习。

2.视频新闻(德育)

学生的思想教育始终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把学校发生的重要事情、活动,通过视频、图形、声音的形式立体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悟教育,开辟德育的新途径。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6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门户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216-01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是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给高层应用平台的建设提供条件而且可以给用户提供基本的资源共享。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根基。我国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采用的是“统一f7户+多应用系统”的模式,此模式的重心是“一个基础平台+门户+n应用系统”,其中基础平台就是数字化校园应用,门户就是同意身份认证系统而应用系统则包括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平台、数字校园门户(portal)。

1我国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猛烈的冲击着高等教育行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高等院校应该大规模的进行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高投入地响应这种冲击。我国的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大体上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校园的网络建设为中心,把构建校园网络的硬件平台作为校园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二个阶段是在校园网络建设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校园网络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之中,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时现如今绝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模式,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时校园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第三个阶段是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重点,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利用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借助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从环境到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其中环境包括教室、设备等,资源包括课件、图书、讲义等,活动包括服务、管理、教学等。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合并进而形成一体化。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是在普通的校园模式的基础上建筑了一个数字空间,通过这个数字空间形成统一的用户管理、权限控制和资源管理的体系,它的主要的效果就是扩大了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提高了传统教育的水平和效率。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也是高校信息化的主题之一。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的工作,高校的办学水平是它的总体的教育水平。数字化校园是评价我国高校总体管理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地位和形象的标志,它代表的是高校总体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高校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重点工作。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的数字化建设处于第二个阶段的不同程度,少部分的大学应经进入或者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

2对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的分析

大学校园里信息技术的高级阶段就是高校数字化校园这个阶段,此阶段要以整体、分层次化的观点对高校进行信息技术建设,为了更有效地排列和分组校园网络上的信息,高校数字化系统允许学生和老师迅速在校园网上搜索到他们需要的资料。并且,数字化校园系统还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在网上进行信息与资源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让管理人员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地信息。它是以先进的工具和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据,从而真正的实现了大学数字化校园平台系统的所有资源的数字化,并最终形成一个数字空间,它是对现实校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扩展。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要先拟定建设目标、分析出设计原则、制定出设计路线、最终规划出技术路线。

2.1建设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应用支撑环境和计算机网络,使得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学校生活、大学教育、大学管理和其他领域。它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和老师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研究和教学工具,从而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2.2设计原则

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要遵循实用、可靠、可扩展、开放和先进的原则。其中实用指的是有人性化、实用、简单的特点,通过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和信息服务满足对信息服务的需要;可靠性指的是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设计性能的要求;可扩展性指的是数字校园建设应该循序渐进,不断的扩大;开放性指的是技术的采用、系统的结构、平台的选择应该是开放的、标准的;先进性指的是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并考虑其他相关管理需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2.3技术路线

应用集成、硬件集成和数据集成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进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总体结构设计时要全面的考虑建设的整体性、灵活性、成熟性和稳定性,进而让数字化平台展现出安全、合理、高性能、可扩展性等的特点。

2.4体系结构

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是应用支撑平台、网络基础设施、数字化校园用户、标准规范、业务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组成。其中应用支撑平台是数字校园的传输平台;网络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的硬件基础;数字校园门户是数字化校园的门面;业务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信息安全体系是保护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包括系安全审计、系统安全、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等。

3结语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推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学院和大学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应用服务并且完成了此阶段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高校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平台建设将应是这一阶段的重点的建设目标。在实现高校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前提下,下一阶段的目标将会是要进一步完善大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内容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涛.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S1).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国家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要求以标准化校园网建设为基础,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快提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水平,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引导广大师生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职学校抢抓机遇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职教品牌、增强产业发展的必要推手,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重要体现。

一、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实现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也比较多。先建什么?后建什么?建设重点在哪里?应该结合数字化校园的需求、目标、学校规模大小、财力和应用程度来确定。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校园由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应用系统平台、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人才队伍和规章制度建设这五部分组成。

(一)校园网络基础平台建设

建设与完善覆盖整个校园的高速主干网(校园骨干网使用千兆以太网,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把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等办公场所的网络连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速通畅的教学办公网络;建设校园无线上网工程,架设可移动的小型无线网络,方便办公楼、教学楼、校园广场、报告厅及大型学术会议的网络应用;将现有的网络硬件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补充校园网络服务器及存储设备,为校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信息化管理做准备。

(二)校园信息应用系统平台建设

1教务管理平台。针对现代教学管理的需要,采用自主开发和对外合作的形式,建设有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网上选课系统、课表编排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网络考试系统、教学事务、教学考评、教材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等系统,为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提供简便、快捷的网络化信息服务,实现办公无纸化、自动化。

2网络教学平台。服务与支持学校各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库、实习实训视频库、虚拟实验室、远程教学、电子备课、课程教案库和精品课程建设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重点,搭建好公共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一个集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上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服务。

3数字化服务平台。主要功能是为教职工、学生在校内的消费、身份认证等管理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校园一卡通”可以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它可以作为借书卡、上机卡、就餐卡、医疗收费卡、购物卡、乘车卡等。它的广泛应用,使数字化、信息化气息渗入学生校园生活中,让师生员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根据国家示范性学校发展规划,继续加强电子图书、图书管理系统、文献资源库建设,全面升级图书馆现有软硬件设备。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化图书馆最突出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操作电脑化,传递网络化,信息存储规范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数字化图书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而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资源中心,中职学校应该把握好资源的利用问题,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积极开发知识资源,树立创新精神,建设有特色的数字化图书馆。

(四)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

建立严密的数据安全服务体系,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以及关键部门的安全,根据实际需要新增网络管理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认证系统、监控系统等,全网(内、外网)统一监控、报告及时,防范网络病毒、抵御网络攻击、故障隔离,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到有网可用,且速度较快,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安全高效运行。

(五)人才队伍和规章制度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单纯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管理问题、人才队伍建设和规章制度问题。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建网是基础,用网是目的,管网是保证,要建立职能机构,形成分工合作,完善制度很重要。通过项目建设本身的实践和锻炼、技术骨干培训、技术交流研讨等方式,培养一支基础扎实、技术实力强、网络运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为数字化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可靠运行奠定人才基础。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要推动校园网全面发展,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只有领导对数字化校园非常重视,各种发展规划才能落实,资金才能顺利到位,机构才能配置合理,才能调动起全体师生员工,提高认识,全面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另外,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成立以校长为首的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成立以学校主管领导牵头的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工作组,负责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推动数字化校园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平台作用

职教研究所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平台,承担着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宣传、组织、监督和理论指导的义务。首先,职教研究所应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宣传机构,职教研究所通过积极宣传数字化校园建设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教学效率、教师信息化素养等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热情,强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队伍。其次,职教研究所应发挥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组织和监督的作用,职教研究所应积极组织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专职人员,然后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项具体任务分配给各个部门及专职人员,并监督各负责人认真、高效地完成任务,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顺利实施。第三,职教研究所作为学校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指导机构,有义务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数字化校园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提升。

(三)以微课堂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微课堂的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微课的建设促使课程资源的信息化整合,达到节约学习成本、提高学习质量之目的。首先,学校教学要想成功地搞好微课,必须要具有完善的网络条件。学校必须全面开通校园网,这样才可以充分共享网上资源,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校内服务器也已应该提供丰富的学校内部网络教学资源,一律实行现代网络化办公;投影仪、“三线”等已走进每一间教室,切实实现“班班通”,真正地实现校园高效率的网络化管理。这样也能够利用优秀的微课惠及到全校的学生,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总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可以推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反过来,微课的不断发展也可以推动校园网络的进一步优化,教师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升,同时促进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建设。

(四)以课题申报为推进,加强理论研究的支持

要想使数字化校园建设上水平,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作为中职学校,应加强数字化建设的理论研究,鼓励教师申报有关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校本课题,撰写有关科研论文,将研究成果渗透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去,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例如,我校在2013年校本课题的申报中就有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的课题申请,如基础教育系的沙伟泉老师关于《校本微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信息技术系的孟建波老师关于《学校网站建设及优化》等。我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要以课题申报为推进,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五)逐步提升学校办公自动化水平

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学校领导以及各职能部门提供了基于校园网的协同办公环境,使学校办公逐步向电子化、无纸化方向迈进,实现管理(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评估校产、后勤服务)现代化。

(六)强化资金投入,完善保障制度

网络是花钱的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网络建设更是如此。网络设备价格昂贵,网络应用开发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必须有资金保证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再好的设想,到最后只能是一句空话。另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政策来规范,引导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总之,数字化校园建设应从应用建设开始,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展开。确保建设过程中校园网络基础平台、校园信息应用平台、校园网络安全以及人才队伍和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步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只有不断努力和改进,数字化校园才有生命力,才能将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不断提高和巩固。

(作者单位: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建宇,徐伟刚.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与设计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8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0-7342-02

1国内高校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

校园数字化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地域活动中的众多信息孤岛,通过校园的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高速、优化、整合和共享。数字化校园就是以校园计算机网络为主要技术基础,利用各种信息通讯技术工具和手段,实现整个校园从硬件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到组织活动的全方位数字化建设[1]。简单来说,数字化校园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里实现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资源数字化、用户终端智能化。

数字化校园主要建设目标就是搭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扩展性强、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目前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网络基本具有以下条件:存在多校区的高校在校区之间用光纤连接,整个校园网络主干千兆/万兆,百兆到楼层/桌面,光纤internet出口。基于校园网的各种应用有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远程访问、Ftp服务、文件共享、门户网站等。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在有线校园网的基础上,利用wLan技术实现无线校园网。

2国内高校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不但打破了传统校园的地理空间和时间限制,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使学习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而且为校园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但是数字化校园能否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信息优化中发挥作用,能否使校园网络、多媒体和资源信息得到高效利用,这才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真正目的,也是衡量校园数字化先进程度的主要标准。国内高校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信息交流提供了帮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数字化校园的运行效率。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2.1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认识上的模糊,存在“重硬轻软”现象

许多高校以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建网站、架网线、接终端、搞预算,以为数字化的主要任务是硬件设施购置、安装和运行,把校园数字化的目的和手段混淆起来;或者以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机器,而把人和管理放在次要位置,倒置了“有”和“用”的关系。钱可以买来先进的设备,但买不来良好的应用,钱可以买来高端的校园网设施,但买不来真正的数字化校园。

2.2在基础建设阶段缺乏整体规划,在后期资源信息整合与利用阶段欠缺信息规范

由于国内高校在管理、决策执行体制上的缺陷,导致许多高校在校园数字化建设初期规划中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些规划方案有的由校教务处提出,有的由网络中心、电化教育技术中心提出,有的由学校所属的远程教育学院或图书馆提出。由于各部门在提出规划方案过程中不免要从自身业务或部门利益出发,或者由于规划人对于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上的情况不太熟悉等,这些都难免造成规划的零散,导致规划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统一性,直接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质量和后续发展。

2.3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意识有待提高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人们对信息的认识,信息知识及应用技能的掌握,这对人们理解信息,利用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校内有些教师、学生,良好的信息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不良的信息习惯和偏低的信息素养将大大阻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研究表明,在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难度和障碍最大的工作就是教学信息化问题。在中国高校中,关于各高校教师信息技能准备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科教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是很熟练[2]。

2.4在管理上缺乏协调,分离的服务模式导致系统不能共享

学校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业务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数字化校园中承担的服务角色不一。如果学校在管理上缺乏整体协调,就难免造成各部门在数字化业务中各自为政和服务模式的分离。而这一管理现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无法共享或者无法有效共享。

3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相应策略

3.1从管理入手,解决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校园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部门包括校网络中心、远程教育中心、教务处、图书馆、基建处、学生处、宣传部等等。如果在建设规划中采取单兵作战,上述问题从根本上无法得到解决。所以,为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理性、有序、健康的向深入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建立一支专门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成立独立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它是“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日常办公机构,负责制定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规划和阶段性规划。各院、系、中心、职能部门指定专门负责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专职或者兼职老师。

3.2从优化整合校园信息资源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建设关键是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和各种管理服务工作的效率。

每个高校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它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文化知识和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分散在学校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使其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得到充分利用。按照形式,可以把校园信息资源分为:多媒体教学资源及教务管理信息,学生管理信息,校内教学科研活动信息,对外交流信息,后勤服务信息,招生就业信息,财务信息等。

实现信息资源优化共享的关键是如何把来自于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针对目前国内高校机构分工和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实行校园信息有效管理的方案是建立专门的校园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执行中心。这个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在校园数字化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后全面负责校园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为实现信息共享服务。具体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建设(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校园视频资源库、自主型网络课程库、讲授型网络课程库、精品课程库、教师教学网站群、专业课程资源库),数字化书刊资料系统建设(校内图书馆业务数字网络化、网上查询借阅、书刊信息互联等),教学信息站点建设(以校内教学和学术活动为主),远程教育系统建设以及校园后勤服务咨询网站等。各子系统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选择针对性地逐个建设。

3.3从技术总体设计思路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运用适当的策略保证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一要总体规划、分布实施、逐步推广;二要内合外联、资源共享、优化配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和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三要继承改革、创新试验、形成特色;四要抓住重点、加快发展、形成优势。

4结束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在当今数字时代的必然目标,在有线校园网的基础上,拓展为无线校园网,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建立基于虚拟化的数据中心等均是今后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趋势。数字化校园非一日一时可以建成的,需要统筹规划、逐步实施,日臻完善。数字化校园工程是建设一流的开放性大学的标志性工程,是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研究型基础性工程,也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9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问题;措施

0引言

在高校里面,使用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以及通讯工具,将校园中每一种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最终构成一个数字空间就称之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校园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拓展。

1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具体内容

高校使用网络、计算机、通讯技术等媒介,构成能为高校教学、管理、研究各方面服务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就是我们所说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结构。通过此结构,可使老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获得紧密的联系,高校也能依靠构建的网络信息体系与外界沟通,进而促进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进步。

1.1教学管理体系

作为一个拥有多方位信息的综合管理体系,高校的教学管理体系涵盖了教务公共信息维护、教师资源、学生、教学安排、排课设置、选课、考试、教材、成绩、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毕业学生离校就业等方面的管理。另外,还包括了老师网上输录成绩、学生各项信息查询等方面,这样一来,对高校实现自动信息化教学是有极大推动作用的。

1.2教务管理系统

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一般来说是以互联网B/S管理为主要方法的,通过数字化处理方法用一个账号对高校的教务进行管理控制。另外,对于教务管理系统,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使用,使校园的教务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灵活性。

1.3办公自动化体系

运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是高校办公自动化体系的主要手段,可使办公的效率得到大力提升,让高校里的工作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共享信息,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使高校的管理、决策工作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1.4校园一卡通系统

非接触iC卡技术以及数据库是校园一卡通体系的核心内容,而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则是其手段。通过此系统,可使校园中的各项设施构成一个体系,让学生以及老师获得更为方便、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们只需要持一张卡就能顺利进行图书借阅、开门、就餐、考勤等活动。

1.5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

此体系能对网络里面的所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控制,用户只需要依靠此服务体系就可对信息进行查找、获取了。另外,高校信息资源管理的一大主要构成部分就是高校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体系,其可使高校的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

2建设完善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相应措施

2.1全面规划、统一领导

建设数字化校园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规划,可以说工程量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领导的管理和重视就成了该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与领导需要紧密联系,组建出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小队,继而进行全面规划、统一领导。要对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长远目标以及步骤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出不同时期的建设重点、建设方针以及建设标准。另外,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模式得到提升,老师和学生能从中得到便利。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部门都需要统一听从指挥,相互协调帮助。学校规划管理人员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建设方案,一旦出现了问题需及时采取措施修正。依靠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领导,信息资源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2投入建设资金,完善基础设施

可以说,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而建设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建设的成本。其中,硬件建设包含了宽带、多媒体教室以及机房等,而软件建设则涵盖了各种信息资源。另外,为了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质量、推动学校教学水平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建设之前就需要统筹兼顾,以保质保量为建设标准,使投入的资金得到最合理的使用。与此同时,要加强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使高校数字化网络信息体系的质量得到保障。

2.3提升建设队伍的专业素质

为了使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得到推进,就必须对建设队伍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技能进行提升。学校首先应积极引进高素质建设人才,并按时对建设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让他们能更好地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进行管理和组织。另外,学校要号召全体师生加入到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工作中来,让他们献策献力,使网络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因此,学校不仅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还需要对全校师生进行指导教育,继而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2.4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安全管理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由一个安全科学的系统来进行维护、保障,而在对其安全运行进行保护的时候,也需要限制约束数字化校园用户的一系列网上行为。所以,就需要采取网上监督管理、身份识别、网上杀毒等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控制管理。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安全区域、防火墙等对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进行保护。另外,还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网络救急方案,旨在对数字化校园网络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控制、解决,使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得到安全运行。

2.5建设完善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系统

资源丰富、先进科学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核心目标。为了使该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达到标准,就需要思考到以下几点:首先,建设原则要体现出科学性、可操作性,要对所有的信息资源进行选取编排;其次,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教学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针对性的选取;再次,学校要积极开发内部的教学资源,让其能与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设施相结合;最后,要对数据库里面的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划分,对不同层次的教学资源进行区分,继而使高校的信息数据库得到优化,拥有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这样一来,也就能更好地进行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了。

3总结

总的来说,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是十分复杂、繁琐的,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把握全局,深入分析每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使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维护体系建设等得到保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革新,使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渠;高校数字化校园整体构建策略与实施[J]山东师范大学;2012(12)

[2]万里鹏;陈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10(03)

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面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目的,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机制和服务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我区教育信息化“五大体系”建设,即建立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及社会的教育网络互通体系;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融通的资源共享体系;建立面向现代化教育、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各类应用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教育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运行保障体系。力争到2015年,使我区成为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地,教育信息化主要指标达到库区领先、全市一流水平。最终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二)具体目标

到2012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合格率达到85%以上,并实现以下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区教育骨干网,95%的学校接入教育骨干网;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达到70%,中职学校校园网建设达到9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达到80%以上;学校上网率达到95%;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达到12:1,中职学生计算机比达到6:1。

——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基础教育、中职教育、终身教育和教师教育四大资源库,教学资源对学校的覆盖率达100%,教学资源对学科的覆盖率达80%,其中优质资源占30%,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5%以上,并与市区图书馆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教学应用水平。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多种教学模式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环境等各类教育教学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95%。

——信息化人才培养。着力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达到100%,全区教师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达100%。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率达到95%。培养造就一大批信息化人才。

——管理与服务水平。建立区级教育数据中心。实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间管理信息分级共享。建立教育政务系统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覆盖学校率达95%,学校实现电子校务管理达90%。基本实现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教育信息化服务。

到2015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合格率达到100%。并实现以下目标:

——基础设施市内一流。建成连接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教育骨干网,学校上网率达到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齐备,中职、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均高于市平均水平,校园网建设达到100%,中小学“班班通”和职业学校“室室通”建设率达到100%;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达到市内领先水平。

——优质资源市内一流。建立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开发、引进一批高水平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优质数字化教学和学生学习资源,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化应用市内一流。引进、开发一批教育教学和管理应用系统,使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应用率达到100%,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市内领先。

——管理服务市内一流。建设全区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管理系统,实现全区教育行政管理、校务管理信息化;搭建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政府为民服务的网上窗口,实现教育信息化服务。

——信息化人才质量一流。加强师生信息素质培养和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探索并实施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我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使我区教师、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名列全市前列。

三、主要任务

主要任务是实现“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校园信息安全”五个一体化建设。

(一)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构建覆盖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的骨干网,使信息资源通畅到达管理和教学终端。包括:区教育城域网升级;学校校园网建设;学校“班班通”、“室室通”建设;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建设;区数据中心建设,社区数字学习港建设等。

(二)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

建设全区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社区及继续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博物馆,虚拟艺术馆、教育动漫建设等。

(三)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

建设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育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校务平台,包括教育机构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以及其他教育业务管理等;建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支撑系统。

(四)校园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

以区“校安系统”为基础,构建覆盖学校的统一的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

(五)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

建设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建设在校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建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网络服务系统。

四、创建规划

我区“数字校园”建设将用5年时间逐步完成,初步规划:

――年:全区20%的中小学、50%的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1年:全区50%的中小学,100%的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重点中学,70%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

――2012年:全区80%的中小学、90%的中等职业学校建成“数字校园”;教师进修学校建成“数字校园”;

――2013年:全区85%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4年:全区90%的中小学建成“数字校园”;

――2015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建设成为“数字校园”。

五、评估验收

区“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每年举行一次,验收合格的学校由区教委、区经信委、区科委联合授予“区数字校园合格学校”称号,并在合格学校的基础上,评选全区20所区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每三年对合格学校和示范学校进行一次复查验收,复查不合格的,根据情况分别给予黄、红牌警告直至摘牌(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区“数字校园”考评指标体系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五大类,考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与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资源库与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师生信息素养培养、教育电子政务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六个方面,总分值为100分,学校得分在80分以上认定为区“数字校园”合格学校。

六、工作措施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区级信息化建设和学校信息化建设两个层面,涉及基础设施、信息资源、重大应用、标准规范、法律法规、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各个方面,渗透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超常规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才能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区教委、区经信委、区科委等有关部门将联合成立“区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区数字校园建设专家指导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委,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检查指导,组织评估验收等工作。“专家指导组”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的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参与“数字校园”评估验收工作。“数字校园”建设日常工作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负责。

各学校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切实把“数字校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层层目标工作责任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市对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并逐步加大“数字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实施教育城域网升级及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教育电子政务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中小学“班班通”、中职学校“室室通”工程、信息化人才培养工程、网络教育及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校安工程、重大技术攻关工程等工程,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

各学校应将“数字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纳入教育事业年度预算,并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各校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采取政府投入、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设备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机制,通过体制、机制、手段和政策的创新,“以市场换资金”、“以政策换投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拓展融资渠道。

(三)强化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数字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多,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或超标准盲目建设造成浪费。为此,各学校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时,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决策制度”、“学校信息化项目立项、监理、初验、终验的全过程项目监管制度”、“招投标及纪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各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重大项目建设方案、年度工作计划,需报“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由区技术管理部门和学校共同制定,并由区技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评审通过,区教委立项建设。

(四)加强培训,打造人才队伍

“数字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各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要将人员的培训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之中,纳入评先评选和职称评定之中,用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各学校要特别重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吸纳优秀大中专毕业生、高级管理维护人员进入学校。同时,要妥善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确保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原则上,每所学校有1—5名高水平信息技术人员。

(五)强化责任,建立奖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