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十篇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十篇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6:13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1

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中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342-01

当我们站在知识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审视当代中学语文教学时就不难发现,在整个社会大力弘扬知识创新,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大量知识信息的大氛围中,中学语文教学却依旧沿袭着近百年来的的老路子艰难跋涉,踽踽不前,致使语文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的疏离的现象愈来愈重。对此情况,语文教学界质疑语言学的无助,呼吁“淡化语法教学”,这种状况,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深思。

1为什么说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

中学语文教育属于言语交往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整个中学语文教育的底座、基石,起着支撑、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作用。无论从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哪个角度来分析,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层面上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必然的、普遍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一刻也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自始自终是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但是,中学语文教学却长期淡化,甚至淡化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在逐渐淡出语文老师和学生的视野,这个问题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言语与语言基础知识

我们知道,言语是指个人在具体情景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是个人意志的体现,呈现的出具体性,多样性,创造性的特征;语言系统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系统,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结构性及稳定性的特征。言语千变万化,其内容无法穷尽;人们的言语是对有限、稳定的语言系统中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自由组合,这些组合要遵守语言组合规范。其规范如同如来佛祖的手掌,无论言语如何变幻,都要符合言语规范,不能逃出“如来佛”的“手心”。从这个角度看,语言系统包含着言语,言语仅仅是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当然,语言组合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它发展变化相对于言语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既要语言内容变化的灵活性,又要尊重语言规范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搞好语言教学。

(二)交际能力与语言基础知识

交际能力的概念是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来的,指的是利用语言资源来表达和理解言语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依据语境和角色创造性地运用的特征。它包括又远不止关于静态语言的规则。具体来说,是由三个方面的能力构成的,即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社会语言能力,把握种种言语功能(如陈述、宣告、发问、表态等)和言语功能变体(不同语体和言语风格)的能力;话语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科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需要传统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内部结构及其基本规律和修辞、逻辑、文体基础知识,而且更加需要现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如语用原则知识、言语行为知识、语用结构知识、语用含义知识、语篇知识和语体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理论支撑。

(三)言语认知与语言基础知识

真实情境中的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言语交际认知的特点是,在交际过程中,受话者总是主动地寻找证据和暗示以领会发话者的意图,而不是编码―传输―解码的电码通讯式的过程,理解不是对静态的语言进行解码,要依赖言语环境的把握。

言语环境除了包括交际双方对交际基本事实的了解外,还包括下列三种信息:词语的信息、关于世界的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实现交际认知,交际双方必须具备语言材料及其规则的知识、语境的知识、语言逻辑推理的知识等。

可见,在真实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言语认知水平,实现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加强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言语认知能力。

2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如何有效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属言语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规范是贯穿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育的一项最根本的任务,体现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任何忽视或偏离社会语言规范的语文教学都会直接导致语文教育质量的下降。

在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个性化的言语活动和社会语言规范的矛盾。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人的个体交往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完成特定的社会交际任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人的个体言语活动仅仅是对社会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这种演绎要遵守社会语言规范。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尊重、鼓励个性化的言语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规范运用语言的能力,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

(二)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促进言语形式教育的有效实施

语文教育以言语形式为本,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通过言语内容,把握言语形式的规律,从而科学、高效地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言语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言语形式的抓手和着力点之一。通过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摆脱盲目的感性摸索、自我领悟的泥沼,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理性的跃进。

在言语形式教育过程中,注意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与言语技能训练的有机整合,为实现言语技能训练的科学化服务。如果离开了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指导,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就会蜕变为简单、机械的操练,变为“磨练”,语文课堂也变为一个大磨盘,学生的言语能力就成为日复一日“磨练”的产物。这种费时低效的语文教学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只有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为指导,我们才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序、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当然,在呈现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时,注意充分考虑其可接受性及示范性,少用过于偏、难的概念术语,尽量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去表述,并紧密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及言语经验。

参考文献

[1]余应源.语文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桑志军.语文教育与语言学的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7).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2

一、为什么说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

中学语文教育属于言语交往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往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整个中学语文教育的底座、基石,起着支撑、促进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作用。无论从中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哪个角度来分析,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层面上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必然的、普遍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一刻也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有效教学自始自终是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但是,中学语文教学却长期淡化,甚至淡化语文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在逐渐淡出语文老师和学生的视野,这个问题值得语言学界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一)言语与语言基础知识

我们知道,言语是指个人在具体情景中的听说读写活动,是个人意志的体现,呈现的出具体性,多样性,创造性的特征;语言系统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系统,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结构性及稳定性的特征。言语千变万化,其内容无法穷尽;人们的言语是对有限、稳定的语言系统中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自由组合,这些组合要遵守语言组合规范。其规范如同如来佛祖的手掌,无论言语如何变幻,都要符合言语规范,不能逃出“如来佛”的“手心”。从这个角度看,语言系统包含着言语,言语仅仅是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当然,语言组合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它发展变化相对于言语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既要语言内容变化的灵活性,又要尊重语言规范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搞好语言教学。

(二)交际能力与语言基础知识

交际能力的概念是海姆斯针对乔姆斯基语言能力的概念提出来的,指的是利用语言资源来表达和理解言语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依据语境和角色创造性地运用的特征。它包括又远不止关于静态语言的规则。具体来说,是由三个方面的能力构成的,即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社会语言能力,把握种种言语功能(如陈述、宣告、发问、表态等)和言语功能变体(不同语体和言语风格)的能力;话语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科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需要传统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内部结构及其基本规律和修辞、逻辑、文体基础知识,而且更加需要现代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如语用原则知识、言语行为知识、语用结构知识、语用含义知识、语篇知识和语体知识作为语文教学的理论支撑。

(三)言语认知与语言基础知识

真实情境中的言语交际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言语交际认知的特点是,在交际过程中,受话者总是主动地寻找证据和暗示以领会发话者的意图,而不是编码―传输―解码的电码通讯式的过程,理解不是对静态的语言进行解码,要依赖言语环境的把握。

言语环境除了包括交际双方对交际基本事实的了解外,还包括下列三种信息:词语的信息、关于世界的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实现交际认知,交际双方必须具备语言材料及其规则的知识、语境的知识、语言逻辑推理的知识等。

可见,在真实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言语认知水平,实现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加强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言语认知能力。

二、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如何有效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教学属言语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规范是贯穿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育的一项最根本的任务,体现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任何忽视或偏离社会语言规范的语文教学都会直接导致语文教育质量的下降。

在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处理好个性化的言语活动和社会语言规范的矛盾。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人的个体交往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完成特定的社会交际任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人的个体言语活动仅仅是对社会语言系统的个性化的演绎,这种演绎要遵守社会语言规范。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尊重、鼓励个性化的言语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规范运用语言的能力,两者相互为用,不可偏废。

(二)现代语言基础知识能够促进言语形式教育的有效实施

语文教育以言语形式为本,言语内容为言语形式服务,通过言语内容,把握言语形式的规律,从而科学、高效地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言语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言语形式的抓手和着力点之一。通过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摆脱盲目的感性摸索、自我领悟的泥沼,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理性的跃进。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初中生对词语、诗词掌握和积累较少,语言能力处于形成阶段,所以语文基础知识始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以语文基础知识为教学的切入点,增强学生的学习理解力,进而提高其语文能力。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师生双方都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与学,只注重诗词的背诵、写作的训练,对字音、字义、字形等基础知识关注不够;忽视对句法、修辞、逻辑等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不能掌握复句的概念,对修辞的作用认识模糊,有的甚至不能在阅读、写作中正确理解、使用标点符号;教师以程式化的方式讲解语文知识,以练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将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能力训练相分离,不能将语文基础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以上种种弊端要求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培养,以文章、写作等知识的讲解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讲解所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去分析文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实现两者的同步提升。

一、帮助学生构建语文基础知识体系

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认识同化的过程,即把新的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学生缺乏合理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就不能实现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同化,就会使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变得困难。所以,教师必须使学生了解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结构,这对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主要由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三部分组成。汉语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短语、句子、修辞等内容;文体知识包括基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的一般常识;文学知识则包括基本课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大纲要求掌握的这些知识用表格或知识树的形式系统地为学生列出来。实践证明,注重引导学生归纳,从宏观地把握认知语文基础知识的整体结构,对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非常有帮助,非常重要。

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时期,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情感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文学常识比赛、成语竞赛、常用字书写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这样动态、活泼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教学效果会更好。

1.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

教师可以对语法、修辞、标点、逻辑等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其概念、不同的语法、修辞、标点的意义有所了解,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训练为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训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2.与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中渗透着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便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掌握。教师讲解课文,不能只注重分析文章,而应结合语文基础知识讲解课文,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语法和逻辑的作用等。同时,应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来讲解基础知识。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欠缺的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写作中常出现的错别字、病句等,在教学中对所涉及的字词、修辞、语法等进行补充,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其使用能力。

3.把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语言、语法、文字、词汇、修辞、句子、标点、逻辑等基础知识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例如,对句子的学习,需要掌握文字、词汇、标点、修辞等,句子的运用也涉及逻辑、修辞,它们彼此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语文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各类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成为知识丰富的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4.合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法。例如,在讲解一个句子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这个句子,对句子的语法、修辞等进行分析,对涉及的词语、生字等通过查字典掌握,然后让学生分析这个句子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分析。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所涉及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5.联系学生语言应用实际,注重实际运用

教学中不仅要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词,那是什么句,还要着重讲用法,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语言应用实际。比如,可以结合作文评改,选择学生最容易出错的语言现象:错字、语序混乱、搭配不当、遣词造句不恰当等,分析原因,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语言基本规律,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学生提升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基础。教师应充分重视基础知识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应遵循实用性、引导性、趣味性等原则,积极设计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借助科学引导,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其语文素养为目标展开教学,通过综合的、与实际相结合、自主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基础英语语用能力文化知识教学模式

基础英语又称英语精读,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词汇的巩固和发展、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主要依赖于基础英语的学习。因此,基础英语的教学在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是依靠讲解课文的内容来传递和处理语言信息,忽略了听说技能的培养,形成了基础英语与视听说的脱节,学生难以将课本上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际交际中,也谈不上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语用能力了。

Leech(1983)认为,语用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既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又包括在一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何自然(1997)认为“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即所谓的符合语法规则,还要注意表达的得体性,也就是在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在基础英语这一重要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既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同时又不忽视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尽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在,我国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都是以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和意念――功能法为指导原则。这决定了“语言教学以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为中心”(黄国文,2000),而忽视语言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使用。学习的内容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篇章知识。换言之,是以语言能力为中心,强调语言使用的准确性。教师的作用在于授业解惑,即传授语言知识(很少涉及英语的社交文化)。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单词语法课文练习”;第二种是“复习新课作业”。在整个课堂中,教师从头讲到尾,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不放过,对重点语法更是倍加重视。学生忙于记笔记,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就更加无从谈起。课后学生刻苦攻读,不辞辛劳地背单词、啃语法,以求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结果是,学生在各方的期待下通过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的及格证书,甚至这也成为学生衡量自己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然而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往往能讲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也很少犯语法错误,但在言谈中却不能很好地注意结合语境,或不顾交际的对象,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他们常常英语的本族人误解,甚至被认为是故意地、恶意地去破坏交际气氛。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建立以交际教学法为核心的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运用优秀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在课堂上运用交际教学法。交际法关注学生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交际”不仅仅指相互间的语言信息的表达,它包括人与人之间一切思想感情的交流,是一种栩栩如生的交际过程。“交际语言教学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交际法不仅注重语言的结构,而且还注重语言的功能”。为此,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材料,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还需设置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只有如此,学生们才能够摆脱“哑巴英语”的束缚,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锻炼运用英语的能力,为走向社会后的交流和交际打下基础。

把交际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来创建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现在共同的理想,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根本保证。研讨式教学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它改变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滔滔讲、学生静静听的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学习能力。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学生要继续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自我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在对已给的文字、史料、图片、实物中去分析、研究、讨论,从而自己去解释、验证、探索有关问题,并且得出结论,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是顺利进行高级阶段英语学习的保证,没有达到合格的英语水平,将会给自身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会阻碍教师进一步地传授知识,进而影响整个教学。因此学生应在多媒体网络的支持下,课前,完成对教学材料中的字、词、句的学习,初步了解篇章和结构和作品的文化、历史和创作背景知识,提高对原文的鉴赏能力。课上,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与讨论,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锻炼自我。

其次,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修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需要一桶水。”基础英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音、语调、音位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听、说、读、写、译诸方面受到过全面系统的训练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教师要具备文化素质和语用能力。何自然等(1986)的语用能力测试表明许多英语教师自身语用、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式上应更加灵活,符合当前形势对人才的需求。教师所在院校有条件可派教师出去进修,多请外籍教师介绍跨文化方面的知识,与中国教师沟通交流。同时教师对中国文化也应熟悉和了解,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做好文化使者的工作。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外文化应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一门外语的掌握和学习,不但受到目的语文化的影响,而且受到母语文化的更大影响。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它所传承的是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使用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文化意识,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使用英语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知识,提高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离不开文化。在教学实践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至少要有四个切入点:结合词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教授文化;结合词语的历史典故教授文化;结合句子导入文化;结合篇章教授文化。因此,要实现文化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作为一名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文化素养,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有意识地解释直接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因素,并做出分析和解释,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解决发展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外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同时,专业的理论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内容。但是,一个好老师绝不能仅仅盯着教学大纲,而应该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外语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最后,加强交际文化知识的输入,避免语用方面的失误。胡文仲(1994)认为,交际文化是指“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社会规范、礼貌原则、社会语言规约等。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要向学生传授各方面的英美文化知识是不现实的,但是基础英语课的课文几乎都可以用作介绍英美文化知识的素材,概括如下:

英美人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如教材《新编英语教程》第三册Unit9的课文“CelebratingnewYear”、第二册Unit12的课文“theirishFamine”等课文内容都能反映以上几个方面的文化知识。

英美人的性格特征、价值观等。英美人,尤其是美国人较为明显的性格特征是直率、幽默。在教材《新编英语教程》第五册Lesson6“myFriend,alberteinstein”里就有很多幽默的句子来表达作者的那种与众不同的性格。

《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渗透在英美人民的生活中,极大影响着他们的语言,如在教材《新编英语教程》第二册Lesson10“theenglishlanguage”就作了大量的介绍。

词语的文化内涵。英语词汇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此语种的褒贬含义与汉语也不完全相同。如fat一词在英语中含有明显的贬义,认为肥胖有损形象、显得愚笨,许多人尤其妇女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胖,所以在交往中应避免使用。而在汉语中,“胖”既有褒义如富态、发福、丰满等意,也可指贬义,如肥胖、臃肿等。

可见,在基础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向学生传授恰当的文化内容。通过文化知识信息的输入和认知,帮助学生扩大文化知识的储备量,正确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增强语用意识,避免不必要的语用失误。

总之,在当今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基础英语教师和研究工作者正在不断努力研究,探索更好、更适合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主要目标和方向,只有当学习者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取得成功时,才会感到学习的乐趣,获得自信,并进一步带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从而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newYork:Longmaninc,1983.

[2]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汉英语用差异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5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的定位是指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双语教学和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都属于二级学科教学,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组成了有英语共性的大学课程教学的整体。在具体安排教学时,必须妥善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

2004年8月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指出,“适宜的专业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双语课课程比例≥10%才能评为a等”,把双语教学的展开情况列入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顺利开展双语教学,首先要弄清楚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

一、双语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定位是指双语教学在大学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即它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的关系。这样的课程教学主要有两类:一是内容有关联的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二是基础英语教学(egp)和专业英语(esp)教学。双语教学和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关系比较简单,都属于某一级学科专业内的二级学科教学,一般属于同一学院或系里的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里有机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以及专业英语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同组成了有英语特点的大学课程教学的整体。三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所使用的课堂语言中,英语都占据重要地位。英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是占支配地位的课堂教学语言;专业英语教学虽然包含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在教学语言中英语当然优先与汉语;在双语教学中要求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2.在教学内容中,英语都是必须掌握的重要部分。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内容是英语语言共核部分,包括具体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等;专业英语教学讲授的内容是专业英语词汇等语言知识和专业文化背景等;双语教学中英语语言的学习是重要内容之一。

3.在教学目标中,英语都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比较流利的交流;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科技文献的阅读翻译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和初步利用口头英语进行本专业科技交流的能力;双语教学的目标包含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在汉语英语文化之间融会贯通的能力。

4.英语在这三者中,都是作为一门技能来掌握的。把英语作为一项技能来学,而不是作为知识来学,从而能使用英语进行流利的交流是基础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专业英语教学中,虽然也讲构词法、句法、修辞手法,但最终是为了使学生能利用英语这一工具来初步读懂英语科技文献,获取一定的专业知识;英语作为一门技能和媒介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更是双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双语教学、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区别主要有五个。

1.性质不同。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双语教学是专业教学。基础英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一般知识,专业英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个专业的英语语言知识,双语教学却是为了通过英语的使用来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

2.教学主要内容不同。基础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英语语言共核,一般而言选材要广、各学科内容要均衡。基础英语会涉及到一部分科技文章,但大多浅显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英语词汇,也不系统讲解专业英语的特点。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是一级学科中通用的英语,是关于专业基础知识的英语语言部分,包括相关的专业词汇和科技英语知识等,强调的还是语言的教学。相对于双语教学,它不十分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而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专业知识,一般属于二级学科,专业性更强,英语和汉语只是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而已。

3.教学目标不同。基础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共核,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一般性质的交流。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科技文献的阅读翻译能力、科技论文(文摘)写作能力和初步利用口头英语进行本专业科技交流的能力。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在某一专业领域内,能用汉语和英语进行自由交流,从而得以了解世界范围内该专业的动态,时刻站在专业的前沿的能力。

4.教师的来源和要求不同。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精通英语即可胜任。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外贸英语等专业英语毕业的学生,不排除粗通英语的学科教师,需要他们精通英语和略懂专业。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同时精通英语和专业的教师,可以是国外学者、专家以及留学回国人员。

5.对学生所要求的英语水平不同。基础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起点最低,大学一入学就开始了基础英语的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英语学习后,学生全面掌握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知识,才可以进行专业英语学习。双语教学要求学生能流利而准确地进行汉语和英语进行专业交流,这意味着他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专业词汇越丰富,这种交流越顺利。所以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最高,学生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根基必须牢固。

由上述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可以看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如果用楼房比喻的话,基础英语就是第一层,专业英语是第二层,双语教学是第三层。离开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三层就是空中楼阁。第一层的宽广度和结实度决定了第二层的宽广度和结实度,二者又决定了第三层的宽广度和结实度。学生要想在双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其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知识必须扎实。当然,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一个学生专业英语和双语课程学好了,反过来会促使他基础英语的学习,进而提高基础英语水平,形成三者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结束语

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深入探索和研究,对双语教学定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清双语教学的性质,从而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学校负责教学安排的单位在具体安排教学时,需要妥善处理好双语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关系,促进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保定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01-201.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6

一、对学生进行基础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过于枯燥

因为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起步相对较晚,且现代基础英语教学受传统基础英语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的授课内容过于枯燥,使得学生无论是英语单词还是英语句子的背诵都只是死记硬背,这样即使能短时间内记住,也不能充分运用。

(二)学生过于拘泥于教材

学生在学习基础英语的过程中,过多地拘泥于教材,不知道变通。认为只要熟记英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语法就可以有效提高英语的掌握能力。由于学生和教师都没有走出教材,没有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进行充分融合,不能真正领悟和掌握英语语言学习的内涵和真谛。

(三)西方国家语言文化的不同

对以英语为主的西方国家而言,人们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通常所谈论的事情都具有一定的国家特点。而对于中国,人们的交际方式和交际内容与西方不同,这就使得在进行英语基础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这一情况,培养学生进行英语基础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的学生在翻译英语句子时,并没有根据西方国家英语语言的环境和表达方式,只是基于自己的汉化理解,使得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和掌握。此外,中西方教育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对同一件事情中西方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观点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英语基础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西方语言交际方式有很大的疑惑性,进而阻碍双方顺利沟通。

二、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思想,不能只是针对英语教材的知识。教师应逐渐将学生转变为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主体部分,不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英语语言的交际,进而有效增强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与此同时,英语教师也应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水平,进而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英语语言教育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要增加一些有关西方文化的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了解英语语言文化,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能力和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

(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外国文化,并且要以学生所学的文化为基础,增强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意识的掌握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西方语言文化意识。对学生进行西方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提升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以下途径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第一,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学生所涉及的文化领域,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对学生的相关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要不断加强文化修养,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水平。第三,在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培养,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三)加深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

在进行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充分学习英语语言。在进行基础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通过学生之间的英语语言交际活动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教师还可以播放西方文学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逐渐加深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理解。此外,英语教师还可以针对英语基础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开展英语口语形式的英语演讲比赛,有效增强学生对西方英语语言文化的意识。

(四)穿插文化教学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英语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给学生讲解一些外国文化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最终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其次,要组织学生对外国文化进行分析及对比,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表现相对较为明显,其中主要表现在不同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的差异性、不同民族之间的管理制度的差异性、不同民族之间所拥有的历史文化特点的差异性、不同民族之间的民风民俗的差异性等。学生只有通过对政治制度及历史背景等对比分析,才能发现文化之间的差异。再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平等的文化意识,并引导学生在母语文化的基础上对外国文化进行深刻分析。教师在对外国文化进行深刻分析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最后,教师在选择英语教学材料时,要结合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情况。教师要将一些外籍资料以及报刊发给学生阅读,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此外,教师要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英文作品进行相关的口语训练,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结语

在进行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部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积极性。还要针对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相应转变,根据时代的发展革新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具有针对化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和领悟的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作者:翁光俊单位: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校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汉语"教学方法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个民族之间往来的日益增多,各民族都感到使用双语的重要性,使用双语的人数日益增多,因为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双语兼通的人才,要比只懂民族语不懂汉语或者只懂汉语不懂民语的单语人才更有竞争力。双语教学它不仅是一个教学技巧、教学技能的问题,还是一项具体操作的工作问题,它本身就是推进汉语教学,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另一个工具。

我校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一个有着36个民族成分的地区,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这5个民族是主要民族,除汉族、回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使用汉语外,其它3个民族多使用本民族语言,我校护理专业生源50%是来自本地偏远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入校以前在原母校接受教育为本民族语言授课,学校过去的做法是将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与其它新生一起安排到汉族班级,教学方法及措施不做另行安排,但经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发现,这些少数民族学生随其它汉族班级学生进行护理专业的学习时,她们的学习情况、质量、成绩让人担忧,为此,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因直接进入汉语环境学习导致的语言障碍而带来的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困难的现状,学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对护理专业少数民族学生从入校分班、班主任管理、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措施等都作出具体安排并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汉语预科学习

为了使入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实行一年汉语预科学习,分别开设基础汉语课程和医学汉语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在基础汉语教学中通过口语交际、阅读、写作和应用、翻译等模块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和写作表达能力,随着教学进度在医用汉语的学习中,针对医学汉语课程词汇量大、课文难度加深、专业术语增多、翻译难度加大等情况在教学中要求任课教师对学生不认识的字、词、句、要单独讲解然后再进行课文内容的讲授,尤其对人体结构、组织、器官及常用医学术语的教学中可适当的采用"母语"进行解释,帮助他们理解意思后进行民汉双语比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达到求同求异、互相补充、双管齐下作用。通过一年的汉语预科学习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汉语和医学汉语知识水平,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护理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2.文化课学习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中职护理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完成一年汉语预科学习后在第二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文化基础课,课程主要是德育、语文、数学、化学、计算机应用、体育六门必修课和其他不同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因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中职护理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文化课才能真正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才能拥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功底,既满足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又为学好医学基础课和临床护理专业知识提供有利保障。

3.基础知识学习

医学基础课是临床课的基础,解剖、生理、生化、免疫、病理等医学基础课与各门临床课联系密切,涉及到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等学科内容,是学习临床护理知识的桥梁,中职护理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在第二年的第二学期开设医学基础课时,因医学基础课程较多,加之在汉语预科学习和文化课学习时由于学生生源、汉语水平以及对基础汉语、医学汉语及文化课的掌握程度不同,自身的学习习惯及目标等使她们在学习医学基础课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从而使她们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和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汉语水平、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及对课程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授课,使学生能听懂、易接受,理解意思,消除恐惧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好临床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4.临床知识学习

对中职护理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在第三年从医学基础知识进入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临床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时因涉及到大量的临床知识和医学术语要学习和掌握,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所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医学术语对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在临床课教学中要针对所学专业课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点、难点进行疑难解答,删除难以理解的内容,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5.选修课学习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语言训练

一、在语言训练实践中巩固语法和词汇知识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程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小学英语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来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实践是教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靠保证。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果孤立起来,语音、词汇、语法任何一项都不是语言,也不能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语音、词汇、语法的使用,都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有意义的句子或篇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可以学会语法点的用法;可以学到流利自然的语音和语调。

二、在个性化教学情境创设中掌握英语知识

语言是一个充满着抽象规则的复杂体系。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了一定自觉接收、储存和加工信息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调整学习方式,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得比较多的东西。学生已经有第一语言的经验,发音器官得到相当训练,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已经形成的语言认知结构对操作英语信息可以得到记忆、对比和监控作用,能加速英语规则的内化过程。所以英语教学不可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而应该重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等情景。以营造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如呈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使他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变语言知识为英语交际的工具。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三、在丰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英语技能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但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过去我们经常说,学习语言知识不是目的,培养语言技能才是真正目的。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侧重于听、说、读、写等技能,而在教学内容中则列出各种语言知识。其实,这是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割裂开来。我们认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教学内容也包括掌握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当然,语言教学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上。要把语言知识落实于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听、说、读、写的质量。在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知识的学习。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储备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之中去。语言交际有口头和书面两种交流形式。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必须通过有声的语言(听和说)或者文字记录的语言(读和写)进行。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实现这两种形式的交流。基础教育阶段,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来进行并得以巩固。同时,听、说、读、写是提高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关系。

四、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开展口语练习,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语言输入。这样,在学生的大脑中输入大量的语言材料再经他们的大脑进行加工,重新组织。变成自己的东西,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果没有语言的输入,语言输出就成为无源之水。在交际教学中,就必须把语言的输入当成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头等大事。教师在进行语言的输入时要遵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原则。视听可以同步进行,比如经常让学生观看英语电视节目、电影等,让学生既看到有情景的画面,又听到真实情景中的英语对话,这样,既提高了学英语的兴趣,又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语言的输入以课堂输入为中心,课堂输入是培养学生课下自学的基础。课堂教学以精读为主,发展学生的口语和笔语能力,巩固扩展学生的词汇语法知识都有赖于精读教学。但是大学生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因此课堂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在操练中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要采取一些有趣的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情景,要求学生按情景进行表演。也可以让学生把将要学的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改编成英语小品进行表演,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把课本知识活学活用,进一步强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9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基础工具上,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理在,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它的工具性,基础性上来,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从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1.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是各学科共有的任务。“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主红,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为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2.要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探索和总结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布鲁姆强调,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所以,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

3.要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成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4.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诘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语言文学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大纲CBi课程英语基础阶段教学

一、引言

当今社会,在中国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英语教育与此同时科学的课程设置对很好地完成英语专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年,成千上万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从14所外语院校以及大约600所综合院校毕业。但是很多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仅仅很好地掌握了英语语言技能而缺少广博的知识积累,这样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northprojectGroup,1998)。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英语毕业生,国家于2000年出台了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新大纲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英语专业2000年版《英语教学大纲》)。正如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所描述的那样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所以在基础阶段90%的课程都是关于语言技能训练。只有在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的部分课程是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课程。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可能会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但是知识面狭窄将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主要障碍,我们应该找到如何在夯实基本功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的办法。

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

当我们绞尽脑汁为我们的英语专业学生寻找出路时,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作为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已经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很多西方国家如加拿大、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Bi理念在于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被认为是将外语同内容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Dupuy,2000;Kasper,2000;Stryker&Leaver,1997)CBi理论认为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当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二语学习条件(Stryker,Stephen&Leaver,1997)课堂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种知识结构的探讨上这种知识结构可以是任何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从严谨的学科知识到学生最喜欢的流行歌星,甚至可以是些话题新闻或电影之类的东西让学生使用目标语而不是用母语来学习学科知识,最终目标语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这种教学理念被认为是发展语言能力更为自然的一种方式,与我们最初学习语言的方式相一致(peachey,1999)

三、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CBi指导的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语言结合课程模式研究

如何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结合起来是我们要考虑的重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最大的作用是沟通与交流同时语言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我们在交流思想,传播文化时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充分利用这丰富的内容去学习语言一定会令英语学习更加有趣、更有成效。我们可以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政治、风土人情、当代大众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人交往的文化课等CBi课程代替基础英语、听力、口语、泛读、写作、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课等纯英语语言技能课程。在学习CBi课程时,我们既可以夯实英语基础又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CBi课程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效果也就更好。

四、结语

把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为依托教学理念结合起来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构想,要想把这一理念付诸于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证实其正确性与必要性。笔者也将继续将此研究进行下去为中国英语专业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Dupuy,B.2000.“Content-basedinstruction:canithelpcasethetransitionfrombeginningtoadvancedforeignlanguageclasses”Foreignlanguageannuals3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Kasper,L.(ed)2000.Content-basedcollegeeSLinstruction.mahwah.nJ:Lawrenceerlbaumas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