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律事务专业优势十篇法律事务专业优势十篇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9:36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1

律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仅是因为律师的人数众多,更在于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律师的身份相对灵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较为活跃,我们在一些影响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事件中都可以看到律师的身影。据司法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执业律师27.1万多人,全国律师事务所规模已达2.2万多家。共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65家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内地设立了330家代表机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律师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律师行业的发展却大大落后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北京法律服务市场为例,2014年全市24390位律师分布在2000家律师事务所中,其中94%以上是50人以下律师事务所,行业集中度很低,很难形成专业化优势。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方面,社会大众大量法律服务需求陷入找律师难,找合适的律师难上加难的困境;另一方面,大量年轻律师由于缺乏客户委托而生存艰难。更有甚者为了获取业务收入与社会知名度无底线地炒作案件与自身,对整个律师行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律师行业迫切需要创新与变革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只有打破原有的行业发展模式,构建起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业务发展模式才能解决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的缺乏专业化规模化、无序混乱发展的局面。

“互联网+法律”的出现为传统法律服务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了一次巨大的机会,通过“互联网+法律”这一全新业务模式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法律服务行业的升级,必将推动法律服务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大大拓展法律服务的广度、深度及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互联网+法律”首先解决困扰律师多年的法律服务专业化问题。做专业化律师是每个律师的执业理想,但是现实中真正的专业化律师非常少,因为只做单一领域的法律工作不足以让律师获得足够的收入与发展空间,最后为了生存只能各种业务都接,成为一个万金油式的律师。“互联网+法律”为真正的专业化律师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在互联网上律师们可以构建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便捷的网络平台又使得真正的专业律师能够被人们迅速发现和识别,在某一法律专业领域做到极致的律师将来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成为该领域的权威人士与意见领袖。再进一步,“互联网+法律”也会推动整个法律服务产业的专业化进程,随着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化,专业化优势除了个体律师的努力外,还将来自于行业的分工与细化,法律服务产品的研发与最终服务的推广、提供也将更加独立,形成行业整体的专业化与竞争优势。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2

关键词:外聘律师;企业管理;风险管控

一、外聘律师的优势与局限性

外聘律师的优势在于有较多的法律实务经验和司法实践经验,因与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可能对企业的各方面问题会有比较客观的看法和观点,并且可以利用自己所执业的律师的集体智慧,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法律服务。

(一)法律服务更专业、更优质、更细致、更全面

首先,外聘律师可依托其所在律师的资讯、资源优势,发挥律师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协作优势处理法律事务,且具有更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诉讼经验,能够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从而实现法律风险最小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

其次,律师有关于律师办案责任制度、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律师也受行业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这迫使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业务水平更专业、质量更优质。

再次,律师提供的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日常管理、战略发展等各个阶段,接触和处理的案件种类繁多、纠纷重大复杂,这相应地也使律师练就了应对各类案件的工作技能,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

(二)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拥有自己的外聘法律顾问是企业领导人和决策者有法律意识、现代意识和前瞻意识的表现,也是一个企业成熟、稳健、规范的标志,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的商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商业信誉。

国际上所有的知名公司无一例外的都聘请资深律师担任公司的首席法务官(CLo),首席法务官是与公司财务总监(CFo)并列的高级核心人员,在公司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次级的公司也聘请律师担任公司的专职法律顾问,为公司的经营运作出谋划策。企业聘有律师首先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律师在世界各国都是高收入阶层,一个企业能够聘请自己的律师本身就说明企业的实力所在。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企业拥有大量的、重大业务需要律师从法律方面予以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能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企业拥有自己的外聘法律顾问,客观上能使伙伴或者对手在与自己合作或竞争时会有所顾忌,不至于随意违约或者肆意采用非法手段。在出现纠纷时,外聘法律顾问可以以律师的名义出具《律师函》等法律文书,既可以及时收集证据,又可以给对方施加一定压力,便于很多原本需要通过仲裁或者诉讼才能解决的问题,得以及时在诉前化解,有利于节约成本。

如上所述,外聘律师具有企业内部法务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和价值。然而,如果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缺乏沟通与配合,则可能因缺乏管理经验、对企业的实际业务操作和企业的真正需求缺乏了解等原因,导致事倍功半,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外聘律师与企业内部法务只有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保证企业在风险最小的限度内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外聘律师的几个风险

(一)选聘过程中的风险,主要风险点

1、未明确外聘律师所的选择标准,缺乏必要筛选,导致鱼龙混杂。

制度应对:一种方法是在制度中对选用律师的基本标准做出规定,该标准可以综合行业排名、执业律师人数及与企业合作经历等确定,只有符合相关标准的律师方有资格参加选聘:另一种方法是由法务主管部门综合考量律师事务及其执业律师的专业能力、工作质量、项目经验、服务费用等因素,建立公司外聘律师备选,相关部门(单位)在需要选择律师时,在备选库范围内展开选聘。

2、未明确外聘律师的聘用程序,导致选聘程序不公开,存在暗箱操作。

制度应对:应在制度中明确选聘程序,对于一定金额以上的聘用安排,应当规定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组成评审组,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选聘。

(二)管理过程中风险,主要风险点

1、未明确外聘律师的主管部门,导致管理混乱。

制度应对:应在制度中确定外聘律师的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外聘律师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同时明确主管部门及业务部门的相应职责。

2、管理宽泛、法务主管部门与律师权责不明。

制度应对:制度中明确企业的内部法律顾问在相关项目中仅为协助和配合作用。内部法律顾问的协助配合不转移聘用律师的义务。同时在聘用合同中明确外聘事务所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其中应当包括及时通报工作情况,遇到重大法律问题积极沟通等相关义务。

3、少数欠缺职业道德的外聘律师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出发,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非诉讼的问题诉讼化,把短时期能够解决的问题拖长。

制度应对:制度中明确企业内部法律顾问有权对项目推进进行监督,并在聘用合同中将律师所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确定为违约行为,规定相应的违约责任感。一旦发生相关情况,企业可终止与该律师的聘用合同,并要求赔偿。

4、少数欠缺职业道德的外聘律师利用项目过程中掌握的企业核心秘密对企业进行要挟或泄密。

制度应对:首先,应在制度中明确备选律师的选择标准,尽量选择行业内口碑良好,服务受到广泛肯定的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其次,应在聘用合同中约定外聘法律顾问的保密义务,并明确其保密责任不因法律顾问聘请合同的终止而免除。

5、管理中缺乏公平、公开的竟急机制,优胜劣汰难以得到体现。

制度应对:制度中应明确对律师的考核办法,要求被提供服务的部门(单位)及时对相关事务所的服务太度、服务成果、响应时间、专业能力等做出评价,定期汇总量化考核的情况,并由外聘律师的主管部门对相关各务所的服务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事务所的备选名录做出及时调整。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3

   论文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律师着力点

   为认真贯彻落实******等中央领导同志2011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律师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于2011年4月1日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律师工作职能作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贯彻落实******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律师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

   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有自身独特优势,如对社会利益差别的认识优势、广泛参与的执业优势、相对中立的执业优势、精通法律的专业优势等。本文根据全国律师协会《意见》的精神,就如何发挥好律师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这些优势,为社会管理创新做出律师行业的贡献进行探讨。

   一、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出新的着力点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意见》指出,要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找准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结合点,为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社会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继续做好各类法律顾问工作

   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职能,促进政府依法决策。一是要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农村征地、城市房屋拆迁、社会保障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积极开展调研,及时发现和反映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协助政府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对机制。二是要协助政府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决策等进行事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三是要建立健全律师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集体讨论制度,积极为政府和职能部门处理重大涉法事件提供法律论证和法律咨询意见。四是要通过陪同党政领导接访、下访、把握涉法信访案件的特点与动向,并找出涉法信访问题的原因,帮助政府有的放矢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化解社会矛盾和正确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建议。

   要深化企业法律顾问工作,一是要通过以案说法、专题讲座等形式,进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帮助企业运用法律手段防范企业经营与规范治理方面的风险和漏洞,要引导企业通过合法的程序和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三是要全力帮助企业进行“法律体检”,制定相关服务措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要在做好各类法律顾问基础上,推动律师参与解决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依法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二)积极参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要积极参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具体而言:

   律师办案要坚持调解优先原则,要把“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办案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促使当事人和解的方式与途径,通过诉前调解、庭内调解、庭外和解及其他非诉讼手段,积极做调解和疏导工作,引导当事人更多地通过调解和其他非诉讼手段消除纷争,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以有效疏导、分流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要通过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积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律师在参与涉法涉诉信访中通过向来访者解答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以及参与重大疑难信访事项的法律论证等,从法律角度进行利害关系分析,引导信访当事人依法、有序、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劝导信访当事人息诉罢访、化解矛盾。

   要通过具体个案研究形形色色的矛盾、纷争以及信访问题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善于发现制度、机制及工作方法中的问题与弊端,向党政部门提出完善制度与机制、改进工作的建议,通过为党政部门提供事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及法律论证和法律咨询意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

   (三)面向基层,做好服务民生工作

   ******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要按******同志上述讲话要求,面向基层,做好服务民生工作。

   一要积极参与法律服务走进农村、走进社区。律师进农村、进社区,一方面有利于搭建起村委会、社区与村、居民之间更为有效的沟通平台,让民众通过这个平台有序表达诉求,并通过这个平台协调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民生改善;另一方面律师深入农村、社区,了解民情民意,掌握民生诉求,通过为民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服务,为社区管理提供更加有建设性的意见,也可以有效提高社区的民主管理水平,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创新民主参与方式,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律师走进农村、社区,要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好法律法规的宣传员,强化市民法治观念;当好居民涉法事务的服务员,满足群众法律需求;当好社区管理的参谋员,提高基层民主自治水平。

   二要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扶助弱势群体。弱势群体能否有效、及时地实现自己的正当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能否得到维护,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安定。律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援助与扶持,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以及拖欠民工工资等事由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处理中,律师应当帮助弱势群体整合、梳理并恰当调整利益诉求,引导弱势群体用理性的、合法的的方式解决纠纷,防范这类纠纷恶化,尽量减少和降低纠纷所形成的负面影响。

   三要进一步扩展律师的公益性服务职能。要从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状况出发,向低收入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困难群众主动减免服务收费,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让上述群体能请得起律师,打得起官司,也使律师业获得更为广泛、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四要积极参与普法活动。普法也是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律师除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刑事辩护、诉讼、调解、参与涉法信访等方式进行普法外,还可通过参与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办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节目,直接向大众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建议。

   (四)积极服务政府经济建设中心工作

   律师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准确把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为本地党委政府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以及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法律服务。要围绕政府重点工作以及新兴产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知识产权等重点建设项目、重点领域组织专业律师服务团队,开展全程式、全方位的专项法律服务。

   具体到浙江省,国务院先继批复同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等规划,律师要了解这些改革、试点的内涵,不断更新理念、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和能力。要通过对企业的走访、调研,了解、掌握企业参与改革试点的前沿问题,收集对律师服务的的最新需求,不断提升律师服务的针对性。

   二、推进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常态化的若干建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律师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切实服务好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

   律师工作作为政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具有独特优势与作用。律师要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责任,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加大培训力度

   律师协会要以科学发展观及律师队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职业道德及执业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律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高素质律师队伍。同时,围绕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涉及到的法律政策、方式方法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质量。

   (三)要加强考核与奖惩

   律师协会要把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绩作为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律师事务所、律师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以激发律师事务所与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热情,增强律师事务所与律师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广泛宣传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4

关键词:高校农民工 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以保障实现其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司法公正机制,健全人权及社会保障机制的一项法律制度。农民工是我围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尽管他们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他们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比如雇主拖欠民工工资、民工超负荷劳动、民工遭遇工伤事故而得不到应有赔偿、休息权受到侵害、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等。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普遍较低,当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后,许多农民工不会用法律程序来维权,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往往不知道如何收集、保全相关证据,同时也往往无法掌握有利证据,特别是作为证明劳动关系的最重要证据的劳动合同。对于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社会上的法律机构就应该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通过法律来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

一、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把农民工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之后,我国各地法律援助部门都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规定,对涉及农民工权益的案件放宽审查标准,只要提出申请,都给予相应的法律援助。这些有效措施的实施,比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条件要求较高、审查程序繁琐、法律援助范围较窄等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1、宣传不到位,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不强。在实践中,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我国的一个新生事物,对其宣传的力度还很不够,致使很多农民工对其缺乏了解,或者根本不知道法律援助制度的存在。目前多数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很多人尚未形成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思想。大部分农民工在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使用暴力,很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2、法律援助经费欠缺,妨碍法律援助服务的发展。有不少地方法律援助经费基本没有保障,在法律援助经费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大幅增加,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或本又普遍较高,各地法律援助机构面临更大的经费压力。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解决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也面临困难。3法律援助人员不足,办案质量有待提高,无法满足农民工维权案件的需要。法律援助人员现状根本无法满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尤其是在农民工输入地。部分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难以适应对农民工提供专业化法律援助的需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农民工实施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4、维权成本高。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通常涉及劳务输入、输出两地,如果异地协助机制欠缺往往就会导致法律援助申请人和办案人两地奔波、疲于奔命,致使农民工维权的成本较高。

二、高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服务独具的优势与意义

根据我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八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钵、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高校法律援助组织是我国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鼓励和倡导下,各高等学校利用自身资源设立的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学校设立,面向社会开办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组织。高校开展的法律援助活动是我国法律援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司法公正、完善社会弱者扶助体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可以更好地利用高校的资源和发挥其目身独具的优势。

1、独特的人才优势和知识优势。我国高校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人才资源,许多高校法学院教师理论知识深厚渊博,具有较高的专业职称,很多人具有律师执业资格,具有独立承办重大疑难条件的经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办案技巧的指导。高校法学院无疑是一支高素质的法律援助力量,有着较高的社会信誉。高等院校还拥有大批热情洋溢愿意充当法律援助志愿者的高素质的大学生。他们经过理论学习和经过相关的培训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可以担当起法律援助的责任。高校风气纯洁、崇尚公正的形象更能吸引更多的求助者。为贫困人口建立的法律援助制度需要为数庞大的法律人才支持,高校的法律人才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法律援助供求紧张的局面。

2、运作机制灵活,服务成本低,质量高。高校法律援助潜力是巨大的,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以学生为主,通过法律援助的实践活动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一般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也无需支付工资,能低成本实现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的援助作用。高校在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探索中应走一条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学生实践和科学研究四位一体、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法律援助运行模式。而且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社会性组织可以拥有更多机会和渠道去争取社会团体、企业等的赞助来筹集资金。从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看,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北京大学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复旦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西北政法大学法律服务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研究中心刑事法律援助部等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是适应现阶段社会法治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我国法律援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司法公正、完善社会弱者扶助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法制建设,完善社会弱者扶助体系。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提前化解了社会矛盾,它对于促进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弱者扶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中国的法律援助事业增添力量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2、能满足社会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学校设立,面向社会开办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法律服务,集宣传、研究、咨询、司法救助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组织。据调查,高校法学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愿意参加法律援助活动。充分发挥这一人力资源的优势,对缓解目前我国法律援助供求矛盾的状况意义重大。

3、有利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法律援助可以解决农民工因为无钱而无法维权的窘境,帮助他们解脱困境。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通过普法宣传、讲座、社区咨询、街道服务、校际合作、诉讼等多种形式为社会提供无偿法律服务。通过普法宣传活动的开展,更好地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这种直接的法律帮助也起到了宣传法律、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的作用。同时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有助于维护其在城市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劳动收入,逐步实现脱贫致富。高校在参与农民工的法律援助过程中,依靠学校的人才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对进城农民工进行现代观念、文明准则、法制观念和城市意识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4、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法律援助这个平台为参与法律援助的高校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社会的机会和实习场所,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避免了书本知识和实践的脱节。高校法律援助运行模式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它进行深入地探索和实践,必将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不仅能锻炼一个法律职业人的各种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组织、协调、管理的综合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毕业以后将更为关注社会公益,从而达到一种良性的社会循环。

三、促进高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思考

1、加强专业化建设与人员业务培训。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应选择并确立一些专业法律服务项目,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服务的水平,保持优良的法律专业服务品质,赢得社会的充分信任。要特别注意结合本校的优势,组织动员法学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让其发挥骨干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和学校资源开办专门的实践法律培训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此外还可广泛吸收社会上的优秀志愿者,适当引进法律专职服务人员,包括热心法律援助事业的律师、教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壮大充实法律援助服务队伍。

2、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提供经费保证。资金问题是法律援助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缺乏资金是目前制约法律援助工作顺利开展的最大障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首先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力支持。其次是通过其他渠道募集援助资金。比如利用自身特点争取本高校的拨款;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捐助,宣传和发动社会的富裕人士和企业单位捐助法律援助资金。再次,高校的法律援助工作者特别是参与的教师,可以通过科研立项,申请专项资金。总之,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途径来缓解资金困难。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5

【关键词】法律诊所;财经院校;河北经贸大学

一、法律诊所运作模式概述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现在推行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是一个舶来品。以高等院校深化法律教学改革为背景,法律诊所运作模式作为一种国外先进的法律教学方法,迅速得到了法学界、教育学界教授、专家们的青睐。自2000年被引进到我国以来,法律诊所运作模式在高等院校迅速得以推行,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本土化。在此,我们有必要厘清法律诊所运作模式的内涵、起源、特点,以便后面对其发展状况、改革方向作更为深层次的探讨。

(一)法律诊所运作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法律诊所是诊所式法律教育兴起的直接产物,也是其得以产生、发展的主要阵地。20世纪60年代,诊所法律教育首先诞生于美国,它体现了美国法律职业界、法学院校打破旧的苏格拉底教学模式的愿望。当时美国的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对社会上盛行的各种体制进行反思。具体在高校中,原有的案例教学模式、法学课程设置首当其冲,甚至有些较为激进的师生认为部分法学课程的设置是“无的放矢、愚蠢荒谬”的。i其次,美国的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聘请律师、享受专业的法律服务已经成为了富人的特权,成为一种“有钱人的游戏”。基于此,美国优秀的法律人文化传承就激励莘莘学子积极投身于法律援助的队伍中,而法律诊所则是这种思想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中得出的果实。再次,历经社会的改革与变迁,实用主义、现实主义开始成为美国法律界的主流价值选择,那种形而上的唯理论逐渐被法律界所摒弃。法律本身就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将其“束之以理论的高阁”,那么只能是纸上谈兵。为克服这一弊端,以弗兰克为代表的一些法学家、法律实务界人士开始致力于打破“法律规则原教旨主义”,积极推动法学理论、法律规则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由此,法律诊所运作模式又被注入了新的催动力。反言之,又因为该模式本身具有的互动性、先进性,其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均受到了欢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西兰、印度、日本等国的法律诊所运作模式在本国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法律诊所运作模式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法律教育,法律诊所运作模式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而也正是这些特点,促使作为“新事物”的法律诊所在社会多元化的价值选择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新型法律教育模式。总的来说,法律诊所运作的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颇有自身特色:1.实践性法学本身就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之中,那种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法学学习及研究方法只能是徒劳无功。优秀的法律人必须掌握复杂的法律论证及推理能力,他们不仅要能够将一般的法律规则恰如其分地嵌入实际案例中,同时,也要从作为“个别”的纷繁复杂的实际案例中推导出一般性的法律原理、法律规则。法律诊所运作模式就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这一要求,法学院的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在法律诊所中接触到现实的案件当事人,能够从源头上接触一线法律案件,这些均能促使他们不断提高分析案件的专业能力,在实践操作中锻造自己的法律人思维。2.能力性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而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原理、法律规制解决实际案例的能力。执法、司法都是法律运行的重要环节,法律重在执行,因此,在法科学生的培养阶段,有重点、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美国现代实用主义法学代表人物、著名大法官霍姆斯也曾经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诊所式法律教育可以使法科学生在学校时就能不断地接触鲜活的法律实例,逐步培养他们挖掘案例中蕴含法律知识的能力,避免学生在进入法律行业后,出现无法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案例中的尴尬局面。3.互动性法律诊所运作模式可以说是萧伯纳的“苹果思想论”运用到实践的典型。“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在法律诊所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均能最大限度地进行思维上的互动。而正是在这不断的交流、互动中,学生的思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锻炼。ii在传统课堂式法律教育中,任课教师只能是在宏观上调控课堂整体的氛围、把握授课的整体进度;法律诊所运作模式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是课堂的主角,大家能够针对某一具体的案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他人的观点,畅所欲言。由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财经类院校法律诊所设置的意义

(一)培养法律经济复合型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人力资本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财经类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色,发挥平台优势,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法律经济复合型人才。法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包容性,这也就注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经济生活,法学学科的建设必须扎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壤,并汲取本土文化的营养。在现代法学的发展中,金融、会计、税务、公司等涉及国计民生众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出现与法学水融的趋势。在高校毕业生求职方面,懂财经、会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正在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法律诊所运作模式恰能以该复合型人才的缺口为契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景教学、注重经济类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在法律诊所内部成立金融类诊断室、会计类诊断室、公司类诊断室等,iii诊所负责人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兴趣爱好等因素“对症下药”,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教学。

(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法律诊所能够在模拟演练中让学生感受到较为真实的法律职业特色,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的灌输。在法律诊所运作模式下,学生可以将自己学习到的法律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案例之中,从个案中挖掘其中蕴含的一般性法学理论。加之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法律诊所模式下职业道德的建设可谓是“事半功倍”。iv在法律诊所运作模式中,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更是能够让法科学生体会到法律职业的神圣、法律人对于社会正义的孜孜追求、内化在法律中的人文关怀。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同时,广大法科学子也能够逐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些都为其日后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法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优化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

财经类院校开设法律诊所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配置。一般来说,财经类院校所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力较为雄厚,而财经类院校法律诊所的开办恰能依托本校的资源优势,扩展学生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储备,既节约了教育成本,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河北经贸大学社会管理德治与法治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均是在整合学校内部资源的基础上设立、发展的。因此,民商事法律诊所、刑事法律诊所等也可以充分利用本校优势资源,吸引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参与,一方面壮大了诊所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对本校各学科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河北经贸大学法律诊所样本分析

河北经贸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的多学科性财经类大学。结合学校财经学科的优势,河北经贸大学民商事法律诊所发展劲头良好,其成立于2014年5月,是河北经贸大学批准的实验教学项目。民事法律诊所由法学院多名优秀导师带队,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在其办公地点河北经贸大学模拟法庭内部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民事法律诊所已经初具规模,其特点如下:

(一)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

在法学院的支持与指导下,河北经贸大学民事法律诊所制订了诊所章程,包括总则、名称与住所、职责与制度等,并且较为细致地确定了会长职责、秘书处、企宣部、组织部、网编部、财务部、纪检部工作条例等。“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诊所以章程等具有内部约束效力的文件,对所有成员进行了职责上的约束。诊所内部办事、协调机构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在工作条例中,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直接上级、所属单位、成员职责、工作细则等均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另外,民事法律诊所在内部设立了成员激励制度,制定完善了优秀学员的评选标准,以正态引导的方式刺激学员投入到法律诊所事务的经营中来。

(二)日常工作与对外服务

民事法律诊所十分注重日常事务的管理,立足点滴,培养学生的法律人意识、法治思维。民事法律诊所在模拟法庭办公室设有值班制度,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研究方向的不同,周一至周五值班工作由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同时微博、邮箱、电话正式开通,接受校内外人员的法律咨询。校内活动方面,民事法律诊所每月定期组织开展模拟开庭,通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角色的扮演,使学生获得切实的法律职业感受。在法律学习“走出去”理念的引导下,民事法律诊所定时进社区,在公共场所设立咨询点,将民事咨询带入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帮助。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水平。

(三)受案管理与信息交互

河北经贸大学民事法律诊所建立的目的,是在法律诊所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为弱势群体义务调解争议与纠纷,解决法律难题。为了提高服务的质量,其内部建立了完善的案件受理登记备案制度。在信息交互方面,2014年12月河北经贸大学民事法律诊所微信平台正式开通,使得民事法律诊所的受众渠道更加广泛。2015年5月河北经贸大学民事法律诊所网络编辑部正式成立,主要负责民事法律诊所的各项网络宣传和网上信息的咨询接待。同月,河北经贸大学民事法律诊所正式加入中国法律诊所网,在信息交互、资源共享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业务类型与活动统计

自河北经贸大学民事法律诊所成立以来,共组织值班85次,各组成员表现活跃,积极进行案例讨论。共接待来访人员20余次,其中包括财产纠纷案件、交通肇事案件、侵权纠纷案件等多类案件。网上接收案件20余次,对于不同类型的案件,经法律诊所成员的共同讨论,给予来访者认真的答复与建议。v民事法律诊所内部举办活动9次,例如,12.4普法宣传活动、模拟开庭之未成年人抢劫案、观看法律电影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

四、财经类院校法律诊所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一)实务型教师相对缺乏

法律诊所运作模式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实践智慧”,因此指导教师的法律实务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应做到将社会层面上的典型案件最新动态、法律适用规则引入到法律诊所教育之中。纵观当下,法学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法学理论的研究、教授,法科学生在课堂上接触最多的也是系统理论的学习,这就有可能造成法律教育重理论而轻实务、实务型教师缺乏的畸形局面。随着全国范围内法律诊所规模的不断壮大,这种“供需矛盾”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律诊所运作模式的发展。针对此问题,学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一是引导教学理念改革,注重法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务的对接、任课教师与法律实务界人士的学术交流。二是以聘用有经验、有能力的律师来法律诊所中当客座教授。三是学习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学长辅助学习制度”,建立长久的高、低年级对子辅导机制,由具有经验的学长、学姐担任法律诊所的教辅工作,致力于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vi

(二)经费与案源相对缺乏

财经类院校突出的优势专业一般为经济类、管理类,其中部分院校法学类专业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专业受重视程度也远远比不上重点综合型大学、政法类大学。在后二者中,法律诊所的运作往往能得到多元化的经费支持,比如美国福特基金会。在法律诊所运作过程中,办公场地、指导教师薪酬、案件受理的正常支出等均需要考虑,而依据法律诊所的性质,其多为志愿性无偿服务,一般不向案件当事人收取报酬,因此,在经费问题上就时常“捉襟见肘”。另外,校园内设置的法律诊所宣传能力有限,案件来源上也是相对匮乏。在破解上述困境中,法学院可以考虑整合教学计划,依靠法律诊所的平台,展开各种涉及公司、会计、金融法律事务的课堂授课,以此获得部分学校财政的支持。在相对成熟的法律诊所运作模式中,涉及学校方面的法律事务可以交给法律诊所处理,由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带队处理,在拓展案源的同时,也为法律诊所的运作争取了部分经费。另外,取得社会的支持。法律诊所可以和当地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和社区组织等建立长久合作关系,以获得较为充足的法律援助案源。vii

(三)参与学生权责不清

法律诊所业务中有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法律援助,而法律援助事务的中坚力量就是律师队伍。根据我国《律师法》及其相关制度的规定,律师行业有严格的准入条件,而法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均没有以律师身份从事法律事务的资格,学生只能以公民人身份出庭,享受不到律师办案的便利。在此,可借鉴美国在保障法律诊所学生参与案件权益中的做法,对学生在办案中的权限及指导教师的责任做出相关的法律规定。比如,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条例》、相关配套具体实施办法,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明确法律诊所学生办案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诊所教师的责任等规定,为诊所学生提供法律援助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也为诊所法律教育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律诊所作为新型法学教育理念的产物,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法学界、教育界的持续关注,其也在不断突破已有的法律教学方式。我国积极引入法律诊所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其本土化进程。新形势下,财经类院校尤其应结合自身优势“量体裁衣”,发挥平台优势,逐步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诊所运作模式,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法律经济复合型人才。

注释:

i陈建民:《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审视诊所法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第281页。

ii左卫民、兰荣杰:《诊所法律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研究》,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3期。

iii王喆:《论诊所式法律教育与财经院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载《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2期,第164页。

iv潘志学:《法律专业实施诊所式实践教学的条件和步骤》,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15期,第12页。

v数据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民事法律诊所白皮书》。

vi王菊英:《诊所式法律教育本土化的思考》,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3期。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6

规范日常管理。在律师所开展规范法律服务建设管理,明确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合伙人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律师事务所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案流程的各个环节,强化监督检查;按照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公示。

二、加强对律师的投诉查处

为维护律师及投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区司法局建立律师投诉处理制度,对投诉进行登记、建档,一案一档。按照《律师法》、《公证法》、《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大对投诉案件的查处,加大投诉查处力度。对群众投诉律师及公证员的问题有专门的投诉处理登记表,有工作制度,建立了违纪违规查处机制。

三、加强律师党建工作

区司法局深入开展律师党员志愿者和谐服务行活动。区司法局党组进一步加强完善金汉都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区律师联合党支部二个党支部建设。加强律师党员在“和谐”建设中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律师党员工作台帐,在组织党员律师填报志愿者登记表,开展法律服务志愿者活动。

四、组织开展“双促双助”活动

按照省厅明确的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区“三区建设”战略目标,深入细致谋划服务思路、创新服务举措、构建服务体系,充分彰显司法行政职能和法律服务优势,扎实做好“双促双助”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各阶段的工作。细化落实,努力在“实招”和“实效”上取得进展。一是开展一系列走访摸排活动,3月,走访我区“三重一大”重点项目、企业,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法律服务,并确保优先办理、优质办理。了解辖区企业发展情况,征求企业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和建议。二是重点搭建“双促双助”平台载体,引领公证员、律师专业服务队伍对企业进行结对服务,引导处所认真办理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法律事务。印发“法律服务联系卡”、“法律服务咨询函”强化与企业的联系,对收集的法律事务科学分工,分类处理,限时解决,并坚持当事人对所办理法律事务的满意度回访调查;三是整合法律服务工作资源,提高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的绩效。形成一批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经典案例,为企业发展壮大增添力量;四是健全和完善区政府法律顾问团,积极参与政府重大决策的法律论证,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八是加强法律服务与社会矛盾调处工作的密切协作,防范和化解企业矛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通过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诚信机制。五是法律咨询答疑,利用法律服务专线,及时解决企业的各种法律问题。发挥法制宣传职能优势,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园区行,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工程及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通过“组团服务”、“强强联合”、“重点帮扶”等形式,深化“双促双助”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引导法律服务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为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服务。

五、积极实施法律援助

及时接受指定,向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援助对象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树立律师工作良好的社会形象。

六、提高公证服务能力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7

一般而言,法律服务是具有“地域性”的,也就是说,企业或者个人在遇到法律纠纷或者法律疑难需要律师帮助时,往往选择当地的律师,因为当地的律师不但拥有当地的人脉资源,还可以及时掌握当时的事实情况。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北京或者上海等大城市的律师事务所为企业提供高端的法律服务,因为很多涉外或者专业的服务只有大城市的专业律师才能胜任。据悉,北京上海的大型律师事务所都承接了大量异地法律服务项目。如何为外地的企业提供异地法律服务成为很多的律师事务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总结了自己在异地法律服务方面的经验,将异地法律服务分类为“静态的服务方式”与“动态的服务方式”两种。“静态的服务方式”是指律师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特快专递等方式为企业的日常工作提供的“非现场”法律服务。这些法律服务通常包括出具《律师函》、《法律意见书》、《合同协议修改文本》、《电子文档备忘录》等等。因为采用了文字化、固定化的形式,所以他们将其定义为“静态的服务方式”。其实,律师在为同一城市、甚至同一楼宇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也经常采用这种“静态的服务方式”,因为很多法律事务并不要求律师在场,只要遥控就可以了,以这种服务方式提供的法律服务占异地法律服务总量的70%以上。在“静态服务”提供方面,本地的律师事务所并不占优势,北京上海的律师事务所能够给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法律服务,价格也高不了多少。电子通信业的发达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也助成了这一优势,外地企业也愿意获得高水平的静态法律服务。

“动态的法律服务”是指对于客户的重大合同、重大谈判及其他重大涉法事项,律师事务所派人前往相应地点,采用包括《律师实地尽职调查》、《实施考察及同步顾问》、《直接参与实地谈判》等方式提供的法律服务。因为这些法律服务对企业意义重大、律师要实时参与,及时做出判断,所以一般企业认为当地的律师具有绝对优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动态的法律服务”都是高层次的法律服务,更需要大城市律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将所有的法律服务分为三部分:其中百分之七十的法律事务是日常法律事务,不需要律师到场,这就是静态的法律服务;百分之二十九的法律事务是较为复杂的,需要律师进行一定的创造性劳动;剩下百分之一的法律事务是极端复杂的,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需要律师极深的法律功底和高超的操作技巧。动态的法律服务基本上属于后面的百分之二十九和百分之一,需要非常专业的律师服务。聘请北京上海的律师虽然会增加了费用,但相对于巨大的商业利益而言,专业的法律服务还是首选。更为重要的是,在提供动态的法律服务过程中,现场律师的“动态法律服务”往往需要律师事务所的其他律师的密切配合,需要很多人在总部提供同步的法律支持。很多地方的律师事务所在这方面与北京上海的律师事务所有很大距离。为了给用户提供异地法律服务,大型的律师事务所会针对每一个异地法律服务项目都组成了项目团队,由这些项目组同时为客户提供动态和静态的法律服务。在遇到关键法律争端时,某些高端律师事务所还可以动用律师事务所外以及国外的专家队伍,从学术的和前瞻的角度为客户提供服务。

理和律师事务所认为,异地法律服务的精髓是“诚信”。因为是跨地域服务,所以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讲,他们面临的律师都是“生人社会”的个体,不再是像本地法律服务那样所有的律师都是朋友亲戚或者朋友亲戚介绍的熟人。在生人社会,诚信非常重要。在信用调查不起作用的中国国情下,企业更信任品牌,这就是为什么在异地法律服务中“强者愈强”的原因。如果能够诚信为本,在某些领域和行业树立律师事务所的品牌,并能够组织灵活的律师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服务,那么,任何律师事务所都可以提供全国性的法律服务,高端律师服务的竞争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赵宏瑞徐海凌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8

农林院校参与农村法律援助的必要性

(一)农村法律援助是农林院校社会服务的使命之一高等农林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科类自然形成的分工,横跨教育、农林业,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农林院校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形成了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农林院校不仅培养高水平的农林科技人才,进行农林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同时还深入农业一线和农民中间,开展社会服务,引领农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改革的快速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成为整个法治国家建设的基础。农村法律援助成为教育农民自觉守法,引导农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重要基础,成为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对农林院校提出的新使命。服务社会是农林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适应社会需求,开展公益性的法律援助,是农林院校自身具有的潜力和可以发掘的新的增长点。农林院校具有公益性援助机构的特点:农林院校与农村法律援助具有横向联系的专业结构,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与“三农”密切相连,可以开展专业性指导;农林院校不依附于决策机构,保持着研究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农林院校具有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信息敏感性,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强有力的情报资料系统[6]。农林院校如果不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农民法律需求的问题,就失去了根本,抛弃了核心。(二)农村法律援助是农林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在法学专业成为大多数农林院校拥有的专业的背景下,如何在与综合性大学、法学类大学的竞争中形成特色,是一直困扰农林院校法学专业发展的问题。要形成优势和特色,首先要对人才培养做出准确定位。专业的产生源于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要选择目标服务对象。农林院校法学人才培养必须同中求异,定位于服务本行业领域,即“三农”领域,以此为突破口,选择人才培养方向。农林院校非农林专业的发展规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林专业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知名度、师资队伍、发展经验,深刻挖掘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尽量体现农林特征,满足“三农”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形成有别于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特色;第二阶段,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和物力时,密切追踪本专业和相关主页发展的前沿,形成交叉学科,在交叉学科中占据领先地位,实现从跟随者到领导者的跨越[7]。同样,农林院校法学人才培养也需要一个从跟随到领先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载体来实现和体现这种特色。参与农村法律援助,农林院校法学学生具备领先的条件和渠道,具备形成交叉学科的基础,这是形成特色的潜在性。农林院校应抓住这种新的需求,长期坚持探索,逐步积淀为实践教学特色乃至人才培养特色,以及相配套的制度特色、文化特色。(三)农村法律援助是农林院校学科建设的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农林院校学科发展的路径,应该坚持服务”三农”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向,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只有付诸于实践,才能深入研究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出有价值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农林院校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局部、学校区位及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互动效应。农林院校法学学科是农林院校的新学科,时间长的也不到十年,影响力远远低于涉农学科。法学学科可以在农村法律援助的过程中锻炼学科队伍,发现研究课题,获得社会支持。开展农村法律援助,还有利于农林院校其他学科的发展。目前农民的法律需求和我国的涉农法律体系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涉及的学科门类比较广泛。开展法律援助,不仅需要法律知识,还涉及农业种养殖、土地管理、农村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食品卫生与安全、动植物检验检疫等学科,这些学科多属于农林院校的优势学科。在法律援助过程中,能够促进法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通过优势学科带动新兴学科,新兴学科改造优势学科,提高农林院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农林院校参与农村法律援助的设想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9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民族地区法学教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83-05

[作者简介]阮丽娟,田开友,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随着法学专业在我国高校的蓬勃发展,民族地区高校(本文所称的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指建在民族地区的普通高等综合性大学,而非学院,也非单纯的民族院校;所谓民族院校是指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在内的13所普通民族高等院校)日益成为法学专业办学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起了民族地区法学人才培养的重任。从我国目前的专业招生情况看,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地区的一些重要综合性大学基本上都开办了法学专业。由于区域劣势和基础弱势,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建设基本上是在复制和模仿中东部地区重点大学法学专业的内容和形式。在经历了简单的模仿与复制阶段之后,如何建设“特色鲜明”的法学专业便成为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重要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基于此,研究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选择有效的路径构建特色法学专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科学定位:确立适应新形势的法学专业建设目标

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构建具有特色的法学专业,首先要确立其建设的目标,也就是法学专业的办学定位问题。一般来讲,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办学方向、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其作用为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办学行为,以提高办学能力和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高校办学定位的形成主要源于三种需要,即国家高等教育布局的战略需要,高校所在地域、归属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自身突显其办学精神的表达需要。与那些为了国家重大战略而设置、办学实力雄厚、渊源久远的高校相比,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着重关注国家发展中的区域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社会经济问题,应树立起服务地方、面向民族、扎根基层的办学理念。基于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建设法学专业时应将服务民族地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作为建设目标。

吉首大学是一所办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武陵山片区的民族贫困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其法学专业创设于1996年,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普通全日制专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普通全日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6年,法学专业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同年获准开办法学理论硕士点。2011年,该专业被确定为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尽管该专业为湘西地区培养了近千名的法律专业人才,但由于长时间定位不明确,痛失了许多发展壮大的机会。因此,考虑到地方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需要,吉首大学法学专业的建设目标应定位为: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为武陵山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服务,建设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武陵山片区法学教育、研究与服务中心。

二、汇聚内外力量开放办学:化解法学专业建设的区位基础弱势

从我国高校整体布局来看,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多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中东部相比,民族地区办学经济资源极其短缺,而且民族地区高校在长期办学中普遍养成的等待国家援助、依靠上级拨款、索要扶贫资助的“等靠要”被动办学思想十分严重,很少主动去利用社会资源合作办学,也不太关心学校已有教学资源的整合。为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化解民族地区地方性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建设的区域劣势与基础弱势。

(一)借助外力,打破封闭办学的格局

1.通过与支援高校的合作,实现教学、科研、师资与管理资源的共享,进而推动法学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计划”,各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目前都已成为重点大学对口支援或共建单位。那么,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建设就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一国家政策,开展与支援高校的深度合作,在法学专业建设尤其是法学教学课程、科研平台、联合招生以及师资培训上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支援高校的优质办学资源向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开放与共享,以优化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法学专业的结构。

2.深化“学校+实务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地方社会资源。地方高校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地方高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地方社会资源的有力支持。基于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打破高校作为单一教育主体的常规,将高校、实务部门教育资源有效系统地融合起来。根据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若干意见》)的要求,为培养高质量的法律人才,高校与实务部门应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的“高校+实务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和运行模式。此种联合培养机制体现的是高校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深度拓展“学院与司法部门共建”、“学院与企业共建”、“学院与政府部门共建”等社会合作教学模式。这既能促进学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乃“双赢”的结果。

(二)依托校内资源,加强以法学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共建共享

为实现服务地方建设目标,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加强法学专业与其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专业的互动合作,整合多层次开放式办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建设在化解区域基础弱势方面,应与湘西州、张家界、怀化及其他周边地区的司法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实务部门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探索与法律实务部门密切合作的培养机制。应充分利用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师大等对口支援单位的法学资源,以及与体育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民族学、哲学、医学等专业建立共同申报课题、互派教师定期开展学术讲座等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交叉问题的研究。

三、面向西部基层:克服法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劣势

截止到2007年,我国共有927个普通高校(含独立学院和分校)开设了本专科法学专业,占全国普通高校的42%。2010年招收法学本科学生486750人,专科209995人,法学硕士生25801人,法学博士3529人,法学硕士研究生在校人数达到7.7万人。与法学教育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持续低迷的就业率。从2002年开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即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当年在全国214个学科专业中,法学专业就业率排在187位,2005年则成了倒数第一,此后一直名列榜尾。而另一番图景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的民族地区法律职业人才十分短缺,法官、检察官、律师断层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截止2007年,青海全省法院有58%的法官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西宁和海东地区,青南地区仅占17%,其中还有87%的基层法院法官人数仅为3~4人。到2007年底,贵州全省1500名律师中,仅贵阳市就有700余人,占全省律师人数的一半。更令人惊讶的是,目前贵州全省有6个县没有一名律师,有36个县的律师事务所没有达到“三人一所”的法定要求。新疆自治区2002年有法律职业从业者13000余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7%。其中,全区5400名法官当中大专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有4231人,占78.1%;全区6000余名检察官当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3864人,占64.8%;全区1600多名律师当中,大专文化的1183人,占74%。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法律人才紧缺和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的局面并存。

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若干意见》中倡导将卓越法律人才实行分类培养,即应用型与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和西部基层法律人才三种培养模式。其中,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因而,此种人才的培养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以及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突破口。在该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为适应西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需要,结合政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培养的是一批具有奉献精神、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

基于此,考虑到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欠缺、国家投入少、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地处偏远区域等因素,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选择西部基层应用型模式。在这一模式的指引下,民族地区高校(综合性大学)应尽可能将培养的法律人才留在民族地区和西部基层。这样既可以化解法律人才因供大于求造成的法科生就业压力大和西部基层、西部民族地区法律人才紧缺的矛盾,又可以较好地解决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问题。基于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及特色建设应当考虑契合民族地区和西部基层的社会需求,培养过程中应对各个培养环节进行特色设计,并副之以正确的就业政策引导,以保证培养的法科生真正为西部基层和民族地区的社会所需求,真正符合西部基层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扭转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人才的竞争劣势。

四、苦练内功:合理选择法学专业建设措施

要想实现上述法学专业建设目标,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还应苦练内功,选择合理的措施建设法学专业。

(一)采取合理的人才培养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法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课程、职业技能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等4个课程模块。人文素质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职业素养。专业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通过精简、整合等方式对原法学专业16门主干课进行整体优化,重点突出三大实体法以及三大程序法的教学,增设“民族法学”、“民族法律政策与公共治理”、“区域法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等特色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本技能,应开设“社会调查方法”、“法律诊所”、“司法实务”、“政府法务”、“非诉讼程序(aDR)”等实践实训课程。社会管理创新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法律实践和社会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可开设“法律实务与社会管理创新”、“民族地区危机管理”、“跨区域公共治理”等特色课程。

2.变革培养环节。针对4年制法学本科教育(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涉及的法学专业建设只讨论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可按照“2.5+0.5+0.5+0.5”模式实施。前5个学期为人文素质课和专业课实施阶段,第6个学期为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课程和社会管理创新课程教学的阶段,第7个学期为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实践教学阶段,第8个学期为在联合培养单位进行岗位实践教学阶段(含毕业设计)。

3.革新教学方法。为落实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线”,大力推广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诊所教学法、讨论法、发现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4.强化实践教学。借鉴国外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提高和实践环节(能力的培养)等优点,全面革新实践实训环节,突出法务实践实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这是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关键举措。在校内,学生通过模拟法庭演练、法律实务等课程完成基础技能培训,然后进入法律诊所直接从事法律实务。在校外,实施“专业实习+岗位实习”的法务实践实训模式。其中,在专业实习阶段实施“分站式”专业实习模式,学生分别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进行“三站轮动式”专业实习,以培养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及其熟练程度。岗位实习阶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岗位进行针对性实习,培养其较强的从事政法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村镇社区等法律工作的能力。

(二)建成良好的师资队伍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根据《若干意见》精神,法学专业需要通过教学方式改革及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等途径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双师型”教师的考评制度和奖励机制。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现行的做法是,通过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等渠道,建设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法学师资队伍;聘任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务人员到学校担任授课老师,派遣优秀教师到实务单位挂职锻炼,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速度,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考虑到区域性、地方性和民族性,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培养西部基层卓越应用型法律人才时,应加强法学教育与实践部门的良性互动,将法学教学研究成果通过建议、讲座、顾问等方式运用于民族地区的人大、政府和公检法司等机关,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研究课题,继续派员到司法机关挂职锻炼,鼓励教师考取法律职业资格和从事兼职律师实务,从地方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等法律实务部门聘请一定数量的业务骨干作为法学专业兼职教师。

(三)有效建立法学专业建设保障体系

法学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及其措施的落实需要有效的保障体系来维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进行法学专业建设时,应构建以下保障体系。

1.规范法学实践基地的运作。“法律的生命力一直并非逻辑,法律的生命一直是经验。”现代法学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而这种实践性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反过来,实践教学基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法学专业,不但要建立正规的法学实践教学基地,而且要加强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基地评估与考核制度、基地人才培养制度、基地经济利益补偿制度、基地监督机制的制定和完善等。对每个基地都应指派专门指导教师,与基地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或其他实务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并进行严格的实习考评。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实习不流于形式,才能真正发挥实践基地的实践锻炼作用。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能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共生”的环境和条件。民族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法学专业建设实践中应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运行管理机制,并积极发挥专业运行管理机制的保障作用。具体思路是,以完善的专业建设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专业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以良好的学术管理体制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以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检测专业建设的效果。

(四)对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建设的启示

1.人才培养措施。吉首大学为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增强专业活力,培育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功能,制订并实施了《吉首大学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作为校特色建设专业,法学专业在培养环节、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为解决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应针对性地开设“武陵山片区法律社会学”、“武陵山片区习惯法与法律传统”、“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专业特色课程,以及“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法律问题”等专题讲座,调整与充实法学教学内容。同时还应出版与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法律问题高度相关的法学专业特色教材等。

2.教研教改方面。为完善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机制,强化科研与教学的互动关系,以科研推动专业建设,吉首大学法学专业应至少围绕武陵山片区的区域法律协调、反贫困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习惯法与法律文化以及法制宣传与法制教育等5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展开科学研究。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吉首大学法学专业自创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位、学缘、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学术梯队。目前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6人。但学校地处西部民族地区,对外交流受到诸多限制,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队伍建设上难以短期大量引进高水平师资加盟,青年教师较多,高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很少。因此,需要加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的力度,有计划地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并有一定学术成果的优秀青年教师,突出培养“双师型”教师。应积极参与地方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活动,并从湘西州人大、州中级法院、州检察院等法律实务部门聘请15名左右的业务骨干作为法学专业兼职教师。

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继续完善现有的律师教育学院、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刑事侦查实验室、省部共建的文化产业管理综合实验室(法学共享)、公共管理实验室、案例分析室等校内实训基地。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配备专门实验人员,引进法学实验教学软件平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强化与设置在吉首大学所在地区的相关研究基地(如国家体育总局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基地、湖南省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民族教学基地、湖南省差异与社会和谐研究中心、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等基地)的合作。另外,为落实“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应加强并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促进实习基地的教学管理、带教水平和学生的实习质量。

法律事务专业优势篇10

在目前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已逾700所,在校学生超过30多万人,发展规模太快,法学专业也成为毕业生最难找工作的专业之一的情况下,农林院校开办的法学专业与综合类、政法类高校举办的法学专业相比,在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法律氛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距离,其面临着求生存、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毕竟从事法学研究的人员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应参加实际工作[1]。本文就以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法学专业的改革实践为例,来探讨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利用农林院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确立“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团队式”的办学组织形式和“实务型”的教研模式,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并逐步提高农林院校法学专业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1“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飞快,对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需求旺盛,迫切要求理工类、行业类强势高校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理工科专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建立法学与科技相结合的“交叉性”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部分理工类、行业类院校已采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如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依托学校的理科实力并针对该校科学技术专利与产权等领域问题较多的特点,即以发展科技法、知识产权法等为定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依托强大的理工科及自然科学技术文化优势,以发展航空法为特点,以培养掌握一定的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

东北林业大学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林业院校,现在也致力于综合性大学的建设,法学教育一方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兴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另一方面为林业行业培养其所需的法律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充分体现林业的特色,在讲授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环境法基本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林业生态保护法、林业法、林业环境管理法等选修课程。此外还设置了刑事侦查技术、房地产法等体现跨学科特色的专业方向,同时专门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特色研究机构——环境资源法重点研究基地。以后还要逐步设置法经济学、法社会学、交通法学、科技法学和电子商务法等有特色的课程,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学生进行知识交叉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实务型人才的需求。

关于“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体现在“精神的交融”和“知识的交叉”等多个方面。现行比较好的交叉性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双专业叠加模式,有的称之为“3+2”模式,即理工科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3年的本专业知识之后,经考试转入法学专业修读2年法学专业知识。如东北林业大学目前实行的是法学双学位制,非法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2年的本专业知识后,如成绩优秀即可选择攻读法学第二学位,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2年的法学课程,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即可获得法学学位。法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攻读外语、计算机、会计等第二学位。事实上,这样的培养模式既符合理工类、行业类院校法学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规律,也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现代大学里学业的竞争正逐步转向基于多元智力的复合能力竞争。学习已经并正在突破传统知识教学的框架而成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方式,能力建构的理念已经上升到与传统的学问修养并驾齐驱甚至更高的地位。所以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筑与时展趋势和特点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知识交叉的特色培养还可通过优化法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交叉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来实现。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在院校理工科方面的学科优势,通过通识基础课程平台,拓宽学生对理工类课程的必修或选修面,从而加强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及其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注重设置交叉性的专业课程。当然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不应当让学生陷入无止境的课程学习,所以各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法学专业课程。

2“团队式”的办学组织形式

农林高校要确立“交叉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团队式”的办学组织形式。如果仅靠单个人的孤军奋战就无法适应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复合知识的人才培养。在此,东北林业大学优势专业如林学、野生动物保护、材料学等专业有着成熟的团队式教学组织形式可供借鉴,如按照学科专业组建一批有学术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教学改革建设和学术研究的作用和团队整体协作的力量,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的法学专业,这样的团队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团队,按照法理学、刑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环境法学和国际法学等传统学科建立若干教学团队;另一类是在新兴的法学边缘学科和法学交叉学科等领域,建立有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参与的几个有特色的创新团队,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团队就吸纳了林学院和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专业教师。教学团队分别由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领衔建立“负责人——主讲教师——助讲教师——教学助理(研究生)”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此,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入本科教学第一线,负责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以教学团队为单位进行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改项目申报、研究等工作,形成配置合理的教学梯队。如行政法学教学团队就在2008年成功申报上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学术团队则通过组成课题组共同申报、承担科研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学术水平的提升与学科的发展。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团队就申报上多项国家林业局、省部级课题,为我国林业法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2010年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申报上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法学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众所周知,法学与理工科有很大不同,在采取“团队式”的办学组织形式时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团队式”可能更主要适应于教学和课题申报这两大块。教师队伍因为存在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差异,“团队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各专业领域的教师之间扬长避短,互促学习,而且学生也能从不同教师的教学教法中掌握知识及学习方法;不利之处是有时课程衔接不是很好,连贯性较差,这就需要团队里的教师多交流、多切磋。至于课题申报,“团队式”也非常适宜国家各类法学课题的申报,不宜采取“单打独斗”式申请及研究,这样会在申请的数量和完成的质量上受到很大影响。当然“团队式”的研究模式同时鼓励出个性化,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研究专长,真正做出有影响的课题成果。

3“实务型”的教研模式

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耶鲁大学校长雷文曾经特别指出: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3]。大学教学最根本的方法应该带给学生心灵自由的飞翔,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起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为了培养应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需要借鉴理工科“重实验、重实训、重实效”的综合实践教学方式,构建包括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诊所式教育、实训实习等多环节、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强化学生法律操作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更迭频繁,各类法律纠纷层出不穷。基本上,目前农林院校,特别是东北林业大学的法学教师都有或多或少的实务经验,这些教师将法律实践融合在教学和科研中,形成“实务型”的教研模式。“实务型”教研模式有利于培养和训练法学学生的法律技能,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最终促进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发展。采取“实务型”教研模式,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法律职业经验,并将法律实务与科研、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甚至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务工作者共同承担教学。这些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将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因为教师会将实践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带到课堂,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大大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设想,讲解创新思维的全过程,将教师研究性的教学与学生研究性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也可以是对法律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分析与思考。

“实务型”教学方式的关键是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尤其是强化模拟法庭功能,甚至引进真实法庭审判活动,丰富诊所式法律教育内容。实际上,模拟法庭就是一个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综合性法学实验室。通过模拟法庭教学方式,采用实战式演练,选取实际案件和案卷材料,在不同教师的指导下分别承担原告、被告和审判人员的角色,在庭审前各组互不交流,不进行“彩排”,直接进行庭审对抗,以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见当事人、审查证据、法律文书写作、口头表达、辩论技巧、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训练。

东北林业大学的模拟法庭设备比较优良、完备,经常邀请法院将真实的庭审活动设在模拟法庭进行,既有利于学生就近观摩实际的法院审判活动,又能解决部分法院审判活动场地紧张的困难,更能促进学生与审判实务人员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可谓一举三得。东北林业大学还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诊所式法律教育,这是一种在行动中学习的情景式教学方法,它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的过程,缩小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4]。该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导,学生直接参与教师承办的案件,从而锻炼各种能力。

此外,东北林业大学多年来一直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优化实习实训的效果,使学生通过在检察院、法院等法律实务部门的实际视察和操作,将课堂上所学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