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十篇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十篇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0:41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1

【关键词】家教市场博弈论智猪博弈囚徒困境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042-03

一背景分析

中国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针对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早在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曾下达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随后,社会上“减负说、减压说”成为热门话题。然而,就在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开始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一线城市中的家教市场却开始升温。大多数家庭开始为孩子请课外辅导老师,部分家庭在经济较差的情况下,宁可省吃俭用也要不惜代价请家教为孩子课外辅导,以求得孩子在学习上成绩的进步与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东部的一线发达城市“补课热”现象更是引人关注。有关数据表明:当下的家教市场,每年都有四五百亿市值。在北京、上海,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都曾请过家教或参加过社会辅导课程。与家教有关的领域,已然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为了孩子的成绩,他们选择家教;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因材施教,保证每个孩子快乐地学习。但在中小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师少之又少。家长和学校的综合因素使众多教育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至今,十多年来,家教市场屡次升温,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学校减负、课外辅导却风靡全国,这一现象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博弈论的观点和基本要素

博弈论,也常常被称作“对策论”、“赛局理论”等,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2005年,因博弈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伯特·奥曼教授给博弈论下了一个定义:所谓博弈,就是策略性的互动决策。在任何一个博弈中,都需要最基本的三个要素:一组局中人、局中人可以采取的行动、局中人可以得到的盈利。这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目前,博弈论已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同时,在生物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中也都有广泛的应用。既然博弈论主要研究决策中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而家教市场中的市场参与者都是要做出选择策略、处在一个博弈情境中,所以,本文想借助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家教市场的一些现象。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家教市场,其市场参与者有以下几方:学生家长、学生、中介机构以及家教教师。这四方参与者,在进入家教市场前,都是有理性考虑的,每一方参与者的目标也都是最大化其利益。作为学生家长,他们希望支付了中介费给中介机构、支付了报酬给补课教师之后,能看到孩子成绩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希望在家教老师的帮助下成绩有所提高,但不希望牺牲所有的休息时间,所以学生喜欢既专业又有经验的补课老师;家教中介机构,希望获得好的收益、建立知名的品牌,所以要求补课教师有着优越的教学技能,但他们又希望有较低的成本,所以不想雇佣优质的教师,因为优秀的教师工资更高;补课教师,希望获得经济上的收益,在时间花费上,投入产出能成正比。这些道理显而易见,但是,任何一个简单的现象背后,都有其值得思考的地方。家教市场上各方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与行为决策是一种博弈关系。从互动关系看,教师的行为影响家长的行为,中介的行为也影响家长的行为,家教市场上,有一部分教师从事家教行业,所以中介机构也影响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受家长和教师的影响。从利益追求的动机看,教师、家长、中介机构和学生都是有着自身利益追求的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其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尽管事实证明,在社会关系的互动中,每个人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存在一定范围的人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奠定权力基础。下文中,将会用博弈论模型来探究家教市场中家长和中介机构的行为。

三家教市场中,家长行为的博弈论分析

1.家长行为的理论基础及分析过程

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例子。其内容如下:假设在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猪圈的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钮谁就需要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猪食槽边,则大猪、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大猪和小猪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会选择等待。

在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和学校共同负担着孩子的教育责任,按常理来说,理应是中小学教师免费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补课,但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教师开始推卸补课责任,一味地只是“一刀切教学”,一般课程讲完后,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不关注成绩落后的孩子,将成绩稍微落后的孩子推给其家长。这种倾向实际上是把孩子教育责任完全转嫁给了家长。在这样的一个情景中,假设有一个孩子成绩明显地落后于其他孩子,在这个教育情境中,将其抽象为博弈论模型:那么孩子的家长扮演了大猪的角色,而学校的任课教师则扮演了小猪的角色。

假设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成绩取得进步,是10个单位的获益,在模型假设中,家长和学校任课教师都可以选择操心这个学生,或者不关心这个学生的学习。而帮助学生成绩进步肯定要付出一定成本(可能是时间、金钱或者精力)。如果:

第一,两方都去关心孩子的成绩,然后等待学生成绩有起色,则家长因为与学生的亲属关系,获得8分利益;教师只是因为职业要求,获得2分利益;除去各自花费的时间、精力,家长获利为6,教师获利为0。

第二,若家长全权负责,保证孩子成绩进步,那么教师课余时间就可以休息,做自己的事情,家长因为时间、精力等付出太多,只获得6分利益,教师获得4分利益,教师没有任何成本,得利为4,家长划去成本,得利为4。

第三,若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帮助学生补课,家长完全不用操心,则家长获得10分利益,而教师出力不讨好,惹得学生厌烦,还付出了2个成本。

第四,家长和教师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成绩不会进步,大家都不获益。该博弈的赢利见表1。

表1家长教师的“智猪博弈”

观察这个博弈,可以发现,教师有优势战略——一个学生在班级里成绩不优秀,无论家长关不关心该生的成绩,教师不关心总是最合适的(这是纯理论分析,可能与现实生活不符合)。但家长没有优势策略,因为孩子是自己的,自己不管说不过去(别人也不会帮你管孩子)。

经过两轮的策略剔除,我们得到的策略组合是家长操心,教师不操心的(4,4)组合。这个组合是一个稳定的结果,其前提是:理性的人永远不会选择其劣势的策略。这样看来,家长花钱请老师给孩子补课的缘由就明朗化了:在一个假设的博弈论模型中,家长只能选择操心(从常理来说,也是说得通的)。但家长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只能花费金钱去家教中介请家教老师给孩子补课,以换取孩子成绩的进步,而孩子的教师也从中得到了好处,毕竟该任课教师没有付出什么努力,班上的学生成绩就进步了,该教师的工作量更少了,工作就更轻松了。在经济学里,小猪的行为是“搭便车”现象;在该假设的模型中,教师的行为也是“搭便车”现象。但在教育中,教师搭了家长的免费班车,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探讨如何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

“搭便车”行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缺乏产权界定或产权配置的无效率有关。可以设想,在这个“学生成绩不理想、家长和教师采取不同行动”的博弈模型中,我们人为地强加一个法律规定:学校任课的教师必须为学生的不理想成绩负责,否则就扣除部分工资。如果这样,那么教师不给学生提供无偿补课的情况就会减少,而且教师也会更有动力去工作。因此,明确的产权界定和保护有助于抑制“搭便车”行为,而对待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困境,学校应改革制度,将责任划给教师,而不是转嫁给家长。

提倡改革现有的教育制度,这一呼声也是由来已久,但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也可以用“智猪模型”来分析,那就是由于教育制度改革中没有“大猪”:改革是要有成本的,成功的改革是要有核心人物或是强大的力量来推动;其他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缺乏动力的免费搭车者。但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没有“大猪”,每个小组织都想搭便车,结果就陷入了“囚徒困境”(下文中将提到),致使中国教育一直争议不断。

综上所述,跳出“教师不管学生成绩、家长支付金钱请家

教老师帮孩子补习功课”的怪圈,归根结底是要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而教育制度要从根本上有所完善,政府、教育部必须充当“大猪”,充分体现其地位优势;另一方面,在教师队伍中,也要进行理念重塑,要求任课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做到真正地负责任。

四家教市场中,中介公司之间竞争行为的理论基础及分析过程

1.中介广告行为的理论基础及分析过程

博弈论中还有一个著名的模型那就是“囚徒困境模型”,具体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有一种特殊博弈:两人被分离审查,不允许他们之间互通消息,并交代政策如下:如果两个人都供认,每个人都将被判处2年监禁;如果两个人都拒供,则两人都被判处半年监禁;如果一个人供认而另一个人拒供,则供认者被认为有立功表现而免受处罚,拒供者将因罪名以及抗拒从严而被重判5年。它主要说明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了个人的最佳选择,而并非是团体的最佳选择。

目前,市场上家教中介和培训机构数量繁多,家教市场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造成了家教中介之间竞争激烈。有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家教中介(或培训机构)大做广告、广泛宣传以抢夺市场。借用“囚徒困境”的理论分析市场主体商业广告行为的决策,这已不鲜见,下文中将同样借助该理论分析家教市场中家教中介的广告策略。

假定家教中介a与家教中介B都面临着做广告和不做广告的战略选择,如果两方都不做广告,它们将平分市场份额,并由于广告费用减少带来的低成本而分享相同的高利润。如果两个中介都做广告,他们也将平分市场份额,但广告费用的高成本将带来较低的利润回报。第三种情况,如果一家中介做广告,另一家不做广告,则做广告的家教中介将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见表2)。两中介的利润收益用数字表示为从2~10,10为最大的收益。在市场收益矩阵中,列为中介a的行为策略,行为中介B的行为策略,矩阵中第一个数字为a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为B的收益。

表2家教中介之间的广告博弈

从表2可以发现,这个案例与“囚徒困境”模型有很多相似之处,双方可作如下分析:如果对方不做广告,那自己做广告获利为10,自己不做广告收益为8;如果对方做广告,那么自身做广告获利为4,自身不做广告获利为2。结果是中介双方均做广告,而双方的收益都为4,而不是8。这就是双方都想自己利益最大化,反而出现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2.探讨如何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

在这种集体决策出现囚徒困境的情况下,要走出“囚徒困境”,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囚徒困境”可以重复多次,如果这个多次足够长,那么彼此之间可能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的利益,合作便可以达成。

家教中介要想削减广告成本,可以彼此进行商业联合、长期合作,来达成各方均不做广告的共识。导致中介机构广告大战的主要原因是争取学生客户,但是,没有正确地看待该行业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每个中介机构都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品牌和师资力量,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单单漫天地做广告。为此,家教中介要发展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恶性竞争。当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只要有一方稍微违背了规则,那“囚徒困境”只会愈演愈烈。因此,行业内必须建立一种信任机制,任重而道远。

五结论及意义

家教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教育现象。家教市场的繁荣兴盛可以反映出当今中小学教育体制中的不合理部分。首先,在帮助成绩不理想学生成绩进步的问题上,中小学教师们“搭了家长的便车”。家长把学生放到学校,希望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但在孩子成绩落后的情况下,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进行无偿地补课辅导,无奈之下家长只好支付费用给家教中介,请家教老师给孩子补课。另外,家教市场上,家教中介之间也是陷于困境之中:广告战烽烟四起,家教中介处于“囚徒困境”,除了做广告没有更好的选择;然而,广告大战也会加大家教选择的难度,会让家长们无从选择,因此,如何走出该困境,让家教市场运行地更合理有效,是可以继续探讨的问题。

在家教市场这个新兴的特殊市场中,所有的参与者,都在进行着策略选择,验证着多个角度的博弈论知识。如: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博弈、家长与家教老师之间的博弈、学生与家教老师之间的博弈、中介与家教老师之间的博弈等。笔者只是接触了博弈论的几个知识点,仅粗浅地简单谈了两点,也就是“家长行为选择”和“家教中介广告战”,望有识之士深入探讨家教市场的种种现象,力求得出有效的理论,指导家教市场真正地为教育进步、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毅.从家教热看家长面临的困惑与选择[J].社会,2001(7):22~24

[2]

[3]http:///view/18930.htm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2

关键词:生活化;阅读教学;策略

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生活是最好的、最有意义的教学情景。

语文教学需要生活化,阅读教学需要生活化。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大语文观”理论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充分营造生活氛围,创设生活情景,让阅读教学与生活相沟通,从而达到我们的阅读教学目标,即进行生活化阅读教学。

那么,进行生活化阅读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课前观察了解,联系生活

有的文本中一些人和事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有一定的时空差距,学生往往认识不全面,甚至出现偏差,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去亲近生活,指导他们留心观察、聆听、感悟……

策略二:以文本为蓝本,还原生活

受生活所限,学生的直接经验在阅读不同的文本时往往显得比较苍白。我们应当寻找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的生活充实文本内容。

1.模拟场景,还原生活

如《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教学片断采撷:首先,欢快的音乐响起来,图片演示玫瑰怒放、蜜蜂忙着采蜜……教师借助课件虚拟了小鹿的玫瑰花给大家创造了幸福的场景,还原了文本生活内容。接着,学生想象小动物们看见玫瑰花后的动作、语言,仿照5~7自然段来说话,使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体会了文章的中心,同时也经历了一次童话世界的漫游。

2.补充资料,再现生活

如《怀念母亲》的第2自然段的教学,教师为了引领学生感悟作者的爱、悔、痛、恨,不失时机地先后两次补充季羡林的《赋得永久的悔》片段,再进行练笔――“作者的补白”,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写下作者的心声。这样通过揣摩重点语句、补充资料、补白练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地感悟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策略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生活

教师可以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再现场景,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如《慈母情深》重点句“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的导读,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品读:学生自由品读后谈感受――学生想象母亲的背是一个怎样的背,并带着想象读句子――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生活,把课桌当作缝纫机,弯曲着脊背。学生在演绎中感受那头昏目眩,感受母亲劳累与艰辛。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感受母亲的工作是那么枯燥,那么乏味。

策略四:唤醒生活经验,反思生活

我们要唤醒学生生活经验,链接与教材之间的联系,然后进入充满生活灵性的阅读教学殿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创设或生成一些类似情境,引领学生回忆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内化,语言实践。

如《葡萄沟》一课的教学,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后,教师设计仿写练习:临海素有“江南桔乡”的美誉。请你模仿课文的写法,向大家作介绍。学生聊起蜜桔,心中油然而生自豪感。可是对蜜桔的生长过程知之甚少。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课件演示桔树开花、结果、丰收的过程,学生迅速将单调的仿说变成了“角色演说”,实践了课堂人文思想与课文内容人文思想的结合。

策略五:推荐课外阅读,走进生活

一堂课的终结,往往是另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始。教师可以推荐与文本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如学习了《找春天》,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描写春天的经典诗文进行课外诵读;学习了《怀念母亲》,教师可以推荐季羡林的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寸草心――我的母亲》。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教材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可以是与文本同一主题的群文阅读,可以是同一人物的生平故事阅读,还可以是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的阅读欣赏。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让阅读教学与生活很和谐地接轨,把生活融入阅读教学中去,学生学会了用语文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那也就达到了“真正的”语文教学之境界。

参考文献:

[1]刘云生.在文本与生活对处感悟.小学语文教师,2008(10).

[2]李秀香.课文内容与生活融合的尝试.小学语文教学,2008(10).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3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1.认识不到位,公开课“作秀”。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课堂热闹气氛。因此,在公开课、评比课等教学中不得不用,否则给人以“教学观念落后”的感觉。所以设计大量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之间竞赛表演等。如阅读教学中,针对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组内互相疑释,最后小组间针对类似trueorfalse进行辩论。公开课或观摩课后又恢复以前“一讲到底”的常态课。再如有些教师为了给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放任式教学”。

2.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则无章可循,随意性大。小组合作学习人员搭配不够合理。上课时,往往凭主观随意的按前后左右座位自然分成两人或四人小组,达不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效果。如教师会说now,boysandgirls,pleasedisscusswithyourgroup,i’llgiveyoufiveminutestopractice,pleasetryyourbest.时间到了教师会说ok,timeisup,stophere.letiscontinue.再如,没有建立组内合作学习的有效的机制,小组中没有明确的分工或任务分配不合理。

3.没有关注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教师应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而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没有意识或忽略这一环节。因此,常常出现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合作学习,不仅低效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如在合作学习前,教师应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合作,怎样互相协调,互相尊重。如应强调小组组长在发言时,别的成员尤其学困生的参与、倾听、参与、关注,而不是一名旁观者。

4.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包办代替,从学生任务的设计,小组任务分工,如何合作与讨论,都是由教师的一手操办,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只能被动地接受问题和任务。再如,教师在课堂让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时间关系,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想法和意见或没有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就被老师匆忙的教学节奏打断了,马上进入下一的环节教学任务。另外,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应有一段自我整理,自我内化的相对安静的时间。

5.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设计不合理,无时间和次数控制。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时,要么太简单、太具体;要么太空泛,主题太大。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内容机械化、僵固化,任务没有问题和思维量。如在新授单元对话时,教师往往先和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做对话示范,然后布置两人或三人小组练习单元课文对话,每个小组成员只能机械照搬教师提供的对话,形成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没达到学生思维的交流与碰撞。而合作学习任务太难太空泛,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表达,有的学生会不知不觉地使用汉语交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一定难度、开放性、有价值的内容。同时,合作学习应在适当的时机和次数的控制。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和形式化。

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策略

1.建立合理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学生组成,应由在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性、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学生组成,以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如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时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习小组组建后,要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领导、组织、协调能力。

2.进行培训,突出学习策略和小组目标。首先做好小组长的培训,明确责任和作用。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学角色,至关重要;要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反馈小组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同时,小组成员培训是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如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困生的学习,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只有小组团队整体优秀了,自已才是优秀的。另外,要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策略,如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协调,学习中的合理分工。另外,还应制定小组的奋斗目标、章程、组名和组训,要求每个成员自觉遵守,同时也为成员间的互相监督创造依据。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小组成员才有了方向。

3.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监督、评价和竞争机制。建立组内合作学习的机制是合作与探究真正有效的重要保障。抓好课堂纪律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充分发挥纪律小组长的作用和落实小组内的互相监督机制;再次,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要经常进行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另外,评价要及时的进行反馈与分析。教师还要灵活的采用有效的奖励方式来促进合作学习,往往开始阶段学生热情很高,参与的积极性强,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就“降温”了,可采用口头表扬、经验介绍、颁发证书、评选优秀组长和荣誉小组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提高整个小组的“综合实力”。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要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如小组会话比赛、听力竞赛、单词接龙竞赛、段落记忆竞赛、快速阅读理解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再次,学习小组在课外也应开展相应的合作学习,课内与课外要有机的结合,互相补充。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4

关键词:试卷讲评动态策略

可以说,每一次考试的过程就是学生实战的过程;每一次试卷讲评的过程都无异于教师一次高效的教研活动,教师学生间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的过程。

那么,如何构建多元动态的试卷讲评课堂呢?

由于校情、学情不同,学科又有差异,我们很难统一模式,按照一个流程,照方抓药式地程式化,但课堂的总的基调应该是建构那种“有针对性地讲评、有目的性地强化、有指向性地拓展”的试卷讲评课,营造那种以生为本的具有动态结构特征的课堂模式。

策略一:“哪壶不开提哪壶”,让学生的求是思维动起来

考试是为了查漏,试卷讲评是为了“补缺”。注重挖掘考查内容的易错点,给学生以警醒;注重揭示考查内容的易漏点,给学生以提醒;注重找出考查知识的易混点,还学生一个清醒。

测试结束后,大部分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和试题的答案,“求是思维”情绪比较高。教师一定要抓紧时间批阅,迅速统计好数据,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根源,分析学生需要何种帮助,讲评才会击中要害。例如,在一次思品考试的一道单项选择题中,一个学生将“让全体人民均等享有改革开放的繁荣成果,作为正确的选项”,究其原因,学生没有看清享有改革开放繁荣成果前的限定词“均等”,而错误地做出选择。因此说,反馈信息统计错误频率、查明错误原因是上好讲评课的前提和基础(查明哪壶不开的问题)。

策略二:培养小老师的兵教兵术,让学生的换位思维动起来

如何真正调动起学生,让学生真正高效率的参与到课堂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我的想法就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走向共同富裕”,培养小老师,让一部分学生与老师换位,不仅自己会做,还要会讲给别人。每次考试下来,谁分高谁就是小老师的培养对象,培养小老师的解题思路,方法,答案的标准,教师引导“小老师”的头脑中要装着“四个例子”:在讲解试卷的重点、难点时,举不出实例,学生就没有真正理解;举不出特例,学生就没有全面理解;举不出典例,学生就没有深刻理解;举不出反例,学生就不会融会贯通地理解。同时小老师负责归纳统计学生的错误思维的反馈,出什么错,错在哪?为什么错?每次考试的小老师不是固定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争当小老师的机会愿望。

策略三:“滚雪球”、“一拖n”式互助术,让全员互动起来

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关注张扬个性的同时,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均等的学习空间、时间和机会,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因此,学生接受到小老师的指导,要学以致用,小老师教会学生1,学生1就要去教会学生2,学生2负责教会学生3┄┄,以此类推,“滚雪球”、“一拖n”式互助,而第一任老师要负责检查,检查方式是学生给老师讲,同时,小老师要负责整合教学方法,解题方法,发现生成性教学资源,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资源的闲置,空转,教学相长,层层互动,整体推进,共同发展。

策略四:“走组式”的领头羊术,让学生的再造性思维动起来

在小组中让“羊群蹦出个骆驼”,来挑战全班的共性问题、个体的疑难问题、组内未曾解决的问题、探究中生成性的问题。打破组内界线(即走组式),充分地展示交流,让所有的羊向骆驼质疑、发问,激起学生的再造性思维,达到师生、生生、个体和群体、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综合互动,最终将相同知识进行归纳,相似知识进行迁移,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拓宽知识的宽度、广度和深度,真正达到共振效应。

策略五:“孪生试题术”、“孪生试卷术”,让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动起来

我所谓的“孪生题、孪生卷”就是设计与原题相匹配的试题,分别在题设、题问、解题方法、考查的知识点、知识点变通、思维切入的角度、答案等处有很多呼应的地方,题号和题量基本一样,考查功能一致,但题目似曾相识。这样,可以作为二次过关回授反馈用,让学生真正领会“考后满分“的精髓,既可以走出题海,又能欣赏到教学成绩如同芝麻开花节节攀升的欣喜景象。

新课程理念下,应该说,教育教学的智慧潜藏在无数的教育教学的细节中,细节决定成败。尽管我们不能统一模式,但我们心中要有法,脑中有纲、有套路。事实上,本文所讲的五大策略也即试卷讲评课操作流程:错题归因反思内化(哪壶不开提哪壶)——点拨指导(培养小老师的兵教兵术)——交流展示(“滚雪球”、“一拖n”式互助术)——成果提升(“走组式”的领头羊术)————变式训练、矫正补偿(孪生试题)——二次过关(孪生试卷)——整体反思。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5

1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要求。由于新课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课程形式的开放性、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课程理念的先进性,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更新、充实和扩展原有知识,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农远工程”的适时出现,犹如雪中送炭,给我们农村贫瘠的新课程教学资源、学科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随着“农远工程”的实施,各学校配置了一套光盘播放器材、一个多媒体小平台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并用aDSL连上了宽带网络,使学校转轨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路上来,这对我们教师迅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捷径。通过“农远”教学光盘的专家讲座、课例示范、分析教材,大大提高了我们教育教学、科研、听评课等能力,使我们的教师能迅速地适应新课程教学,掌握新课程的有关教学技能技巧,及时地补给了我们农村学校对新课程教学上的教师培训、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的探求等的缺陷,活跃了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教研氛围。

2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身准备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农远工程”实施的形势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做这样的自身准备――

第一层面:教师要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和技能。掌握windows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能进行word文档简单的文字编辑处理;掌握信息检索、加工和利用的有效方法。

第二层面:要求教师利用“农远工程”设施,掌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数学教师能根据课堂实际,选用、穿插符合自己班级的数学教学资源。

第三层面:教师能利用“农远工程”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开拓数学教学资源。

第四层面: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进行最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3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农远工程”五种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策略1】数学专业化理论学习。“农远工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且适合我们学习的数学资源,还有广阔的网络资源;使我们的数学教师能很方便地开展理论学习。因此,教师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中,会用上平时学过的一些理论知识,还会去网络上下载一些理论知识,这些都会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东西。

【策略2】利用城镇下送的优质资源。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早已采取多种渠道辅助农村教育发展,如资助教学设备、教师支教、送教下乡、城乡学校结对子等形式。而“农远工程”的实施,更是向农村薄弱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基础教育均衡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它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尤其是解决师资短缺的重要工程。

【策略3】学校间相互合作交流。经过几年的“农远工程”实施,我们邻近兄弟学校在“农远工程”上也摸索出了适合自己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做法。如在学区的协调下,进行以片为单位的联谊校活动,各学校教师共同参加学习。有时还联合邀请专家学者前来指导,这是一种让教师直接观摩学习,最实惠最经济且很有实效的一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6

关键词:课堂策略;学习能力;学生

教学行为分为很多种,但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则是课堂讨论,这种教学行为能够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增加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更能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学生在相互的交流中,互相发表自己的意见,锻炼自己的思维分析能力,增强竞争意识,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在优化课堂策略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形式上的学习方法,却忽视了现场的方法教导以及对学生的目标要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失目标,无法形成有组织的学习局面,同时还会出现不同性格学生的表现程度不同的情况,一般沉默寡言的学生发言的机会比较少,而性格活泼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较多,更有许多学生完全不发表个人的意见,只是随大流。因此,教师要想运用课堂优化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一、分组和分工要明确

课堂优化策略包括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这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率的前提,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并且公平竞争。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配,也要根据能力以及成员间的性格进行组合,这几个方面的因素都需要贯彻“互补竞争”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之间大致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能加强班级内部的学习竞争力,从而增强动力以促进合作。例如,教师可以将学习小组划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代表一位同学,模块一是小组长,模块二是记录员,模块三是汇报员,模块四是资料员,教师在挑选小组长的时候,要挑选那些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人,不能故步自封,要懂得创新。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各司其职,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不能有个人中心的现象,也不可以出现学生搭便车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目标和指导要科学

课堂讨论虽然是优化课堂的一种方式,但是不能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专门挑出来,作为有价值的内容供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自己搜集素材,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探讨交流,才会明白各自的不足之处,从其他人那边汲取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在指导的时候不能一蹴而就,要让学生自己慢慢摸索,因此不可以在讲解的时候将所有要点说出来,要多倾听学生的观点,在学生走入误区的时候,要立刻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加深解说的说服力,最后综合各个小组间的意见,将之记录下来。

三、运用和调节要适时

课堂优化的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每个问题的难易程度来选择运用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表现的机会,有所收获。学生发言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调节,比如将机会留给一些发言不够积极的学生,或者让整个小组进行组内发言,从而提高小组的讨论积极性。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调节,整个课堂就会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学生的参与度会逐渐降低,这样就无法达到课堂讨论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实时倾听学生的言论,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在大方向上进行调控。

四、鼓励和评价要积极

每个人在付出努力后都渴望成功,与他人分享喜悦,更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他人的认可,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都要适当地表现出对努力学习的学生的赞同,特别是对于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他们在得到老师的认可之后会更加自信,在下次的学习中会付出更多的精力,获得满足感。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观察学生的成果,鼓励每一位学生,肯定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成功后,思维会处于亢奋的状态,思维的活跃度会更高。但是,当某一位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答错了,引得整个课堂捧腹大笑,这时候教师必须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以肯定,不能在行为和言语上露出一丝嘲讽,这样可能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造成重创,只有积极的鼓励和评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位学生都是班级的一分子,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从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入手,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掌控全局的同时把握好时机,真正从策略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7

关键词:备课转变设计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推行,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就是数学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不应是由老师独自策划的、预定的剧本,而是由师生交往互动,共同生成的过程。”因此,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质疑:既然“课堂是由师生互动生成的客观实在”那“主观预设的教室”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多大的作用?实际教学中的教案反过来束缚教师思维,约束课堂生成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对待?

从现象中应该看到,随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从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等观念的深入人心,上课仍目无学生,死报教案的老师已不多见,教案在课堂教学中“模板地位”却已动摇,并不代表“写教案”这个过程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削弱,它却预示了另一个相反的信息:新课程理念下,未知的、随机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改进备课方式”,让备课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教学设计之定位:“教案”走向“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彩的“设计”仍无异于“0除以任何数――没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努力改变以往为“教”而“写”(教案)的潜在意识,将主要精力用于主体学习的“学案”预设。在设计中突显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质性环节:1.明确学习目标。了解本课学生要学什么,学会后将知道什么,能做些什么。2.知识链接。分析学习这节课需要哪些生活经验,还需补充什么。3.活动设计。针对各知识点可准备或设计哪些相对应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探索、交流、体验的情境。4.质疑问难。教师还需补充哪些问题。5.应用衍射。生活中有哪些与新知对应的实际情景,课堂中可做哪些事情对学生进行渗透或暗示。

其次,教学设计改革之着力点:从“框架设定”到“构建策略库”。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教师教学的成〔⒎强此对既定教案执行的如何,而应看他能否根据具体情境快速调用与学生学习相匹配的教育策略灵活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设计教学时,要突破“对课堂框架进行程序设定――这节课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进行什么环节,这一环节到下一环节应如何过渡”等传统备课模式,进行假设型备课,着力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测,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库,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包括:1.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什么情境下适宜采用集体讲解?什么情境下适宜采用小组学习?什么情境下适宜采用自学。2.同一个问题学生学生反馈容易时,该怎样调整?如果反馈过程时又该怎样调整?3.某问题准备请一位同学回答,还是请几位同学回答?学生答对了怎样回应?答错了可能是什么原因?怎样纠正?学生还没想好怎么处理?4.对于“特殊学生”采用什么方法能获得较准确的反馈信息?观察表情?个别提问?课堂作业?抑或上黑板板演?除了这些这些针对每一节课中具体问题的应对措施外,策略库里还应包括每节课都考虑的公共策略。

最后,教学设计之价值指向:从“服务一课”到“服务终生”。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总是非常明确地指向某一节课或几节课。因此,不少教师上完课后,常常教案一丢,如释重负,似乎课上完了,一切都结束了,其实,新课程理念下的“写教案”其功能不仅指向它所对应的某一节课或某几节课,更应指向今后的教学活动。更确切些讲就是我们写教案的过程实质上是以每节课的知识为载体,建立学生成长学习链,同时又是指向提高教学艺术经验总结和知识积累的过程。因而课上完后,我们应对预定教案进行反思补充,对已有经验进行总结提升,让“预案+反思”的备课形式成为我们进行“备课终生”的重要模式。

参考文献

[1]林彩英.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8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英语国家概况》课堂教学策略培养

21世纪的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元认知策略的提高上。在英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外,还应重视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本文将结合《英语国家概况》这一课程的教学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与学习策略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在《认知发展》一书中提出了元认知理论(metacognition)。其概念就是认

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并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监控,制定相应计划。而元认知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

o’malley&Chamot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者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主要内容为重复、利用资源、利用肢体语言、翻译、归类、记笔记、演绎、重新组织、利用语境、利用关键词、迁移、推论和精加工等;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为了成功学习一门外语而不断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采取的管理步骤,是指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即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整和自我管理。社会情感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包括合作学习、澄清疑问等。[1]元认知策略主要分为三种: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控策略和元认知调节策略。

2.学生当前元认知策略使用调查研究

2.1实验

本次调查的100位受试者为某农业大学2005级英语专业学生。采用的测量工具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RebeccaL.0xford编制的学习策略问卷――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该量表分别测量6类语言学习策略,共50个项目,其中9个项目为元认知策略。该问卷采用莱克特(LikertScale)五级记分制,每个项目后有aBCDe五个选项。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项目的论断,表明自己的态度。最后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

2.2结果与讨论

结果显示受试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平均数为3.13,标准差为0.52。表明学生整体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为中级,即有时使用。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缺乏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另一实验实数据还表明元认知的使用频率与英语学习的成绩成正相关,这说明有效的英语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元认知策略。[2]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但需要元认知训练与语言教学任务有机融合并贯穿始终,而且需要教会学生有效使用元认知策略。

3.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Casanave(1998)指出元认知策略意识是有效建构语言理解监控的基础。[3]能否成功地运用学习策略,取决于学习者是否具有根据任务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需要来选择和转换策略的意识和灵活性。只有当学生对所学语言的特点和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制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学习目标,最终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当前我国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学习英语很难,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笔者认为,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下面笔者将通过《英语国家概况》这门课的教学以及元认知的三种策略对此提出一些建议。

3.1元认知计划策略

做学习计划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定的计划可分为很多不同的阶段,可以按学期定计划,按单元定计划,按课程定计划。最好是做到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这些都是元认知策略培养的基础和前提。

3.1.1长期计划

由于英语国家概况是一门知识性课程,涵盖的内容可以扩展得十分广阔,所以在开始学习前明确自己要学什么以及怎么学非常重要。对此,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期计划,例如:

①学期结束后,要能够了解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

②期末时要能够用英语介绍这些国家,时间达到5分钟以上。

……

通过这些计划的制定,学生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这个学期的学习目标,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3.1.2短期计划

学生可以制定相应的短期计划。短期计划一定要根据教师上课的要求来制定,并且要有助于长期计划的实现。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加入相应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制定短期计划。例如,老师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在每个单元开始前都安排一个小组到讲台上来介绍即将学习的这个国家。这样不同的小组就会在接到任务后积极主动地展开讨论,计划如何完成这个单元的任务。例如由谁负责搜集资料、由谁负责制作ppt、由谁负责演讲,等等。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单元的短期计划也就大体成型了。

通过这个短期计划,学生不但完成了老师的课堂要求,还为实现长期计划奠定好了基础。

3.2监控策略的培养

在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元认知策略,完全实现自我管理之前,监控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监控可分为教师监控、小组监控和自我监控等。教师监控可以通过课堂评估进行,小组监控则由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和组长检查进行。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养成主要是自我监控,对于学生的自我监控可采用如下方式:

3.2.1学习方法对照表

由于学习的自我监控过程大多是自动产生的,所以学生大多数情况下意识不到自己对于学习过程的监控。这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设计一份学习方法对照表,在对照表上列出一系列有关于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对照表上的问题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例如,在学习英国历史的时候,让学生阅读课文15分钟,并自己拟定学习方法对照表。学生的对照表可以包括下面类似的问题:“我的阅读方式是什么?”“我为什么这么阅读?”“对于该类主题该如何阅读?”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是如何阅读的,并对自己拟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在阅读时使用了什么样的学习策略,也就是对这个学习过程进行了自我监控,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在学习当中自我监控的意识。

3.2.2小组活动

小组监控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策略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如在前面提到的小组活动中,如果负责搜集资料的同学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就会影响到后面负责制作ppt、负责演讲的同学,所以他一定会按时完成任务。在整个小组中,学生除了受到组员们的监控外,自己也会对自己有所要求。由于人都有自尊心,所以一旦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学生会很快意识到,并且积极想办法进行补救,而这也是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3.3调节策略的培养

对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运用合适的调节策略,是师生共同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不仅老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也要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调节策略。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校正他们的学习行为,补救他们理解上的不足。

3.3.1沟通交流

在学习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策略。比如,前面提到的小组活动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自我调节环境。在小组活动准备阶段,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组员们进行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在课堂上作演讲的时候,更可以深入地与老师以及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3.3.2学习小结

在结束阶段学习任务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小结,通过培养学生写学习小结的方法鼓励和帮助学生评估、反思、回顾和检查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自己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评价,如:我是否达到了原定的学习目标?我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哪些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他同学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4.结语

元认知策略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还包括有意识地运用和调节在不同情景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目标,重视、帮助学生总结评价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策略的应用练习,从而促进学生对策略的学习和使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上需要注意的是,策略的运用并不是使用得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策略的使用因人而异,应照顾到学生个体年龄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用恰当的教学材料。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还要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策略。学生只有有效使用元认知策略,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o’malley,J.m.&Chamot,a.U.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137-138.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9

【关键词】课外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策略英语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15-02

1、研究背景和目的

笔者所在的学院从2010年9月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改革后,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同一个行政班中,高起点与低起点的学生经过分班后,在各自教学班上课,缺乏合作交流的机会;由于分层教学上课时间冲突等原因,导致目前只能实行大班化教学,课堂内很难实现有效互动。此外,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活动在课外进行。由David提出的合作学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但是至今对于课外合作学习的研究还较少。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笔者将“跨教学班、同行政班”英语课外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到英语分层教学改革中,旨在提高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效果和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的实验对象是笔者所在学院的2012级新生,根据英语摸底考试成绩,分为a班(三级)、B班(B级)两种不同层次的班级,同一个行政班学生分别在各自的分层教学班上课,课外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个学期的“跨a、B班”间的课外合作学习。课外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1)小组集体预习。(2)寝室英语角。(3)英语作文同伴纠错。(4)合作阅读英语课外读物。(5)写英语合作学习日记。(6)教师的监督和辅导:教师定期查阅学生的学习日记和合作学习成果,听取小组组长汇报学习情况,并经常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及时辅导并协助解决。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突出了不同起点学生之间的互动,让较低起点学生能够解惑,让较高起点学生能够反思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自主性和积极性。解决的关键问题:(1)“跨教学班、同行政班”课外合作学习模式是否能明显提高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效果。(2)比较a、B班不同起点的学生在课外合作学习实践前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度差异的对比研究,得出改进教学的启示。

2.2研究方案和实施

(1)2012年9月:一年级新生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分成a、B两种层次的教学班级。

(2)2012年10月上旬;准备工作。

①合理分组。建议:每组4-5人,由同一个行政班中a、B班各2-3人组成。采取在任课教师指导下的自愿分组原则,可以寝室为单位,也可以晚自习时座位相邻的同学为单位进行学习。

②确定组长,合理分配组内角色和任务,教师进行专门指导。教师应选择那些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协调组内活动的学生充当组长,对组长进行专门的指导,并协助组长给每位组员分配一定的角色和任务,让每位成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都承担起学习责任。

③合作学习策略培训。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合作学习意识培训,让学生了解并充分利用课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④制定小组计划。教师制作的《小组合作学习计划书》模板作为参照,根据本组成员的时间安排和学习需要制定小组学习计划,包括小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制定得比较具体。

(3)2012年10月中旬-2013年1月上旬:“跨教学班、同行政班”课外合作学习实践。具体实践内容:

①小组集体预习。学生将按照以下步骤开展预习:通读课文内容,划出各自难点;小组成员互帮互助解决难点。划出小组中没有人能够解答的内容,上课向教师提问。

②寝室英语角。小组以寝室为地点,以课堂上教师布置的没有时间解决的口语练习作为话题,用英语交换看法或展开讨论,合作完成口语任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小组里a班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带动其他B班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带动大家一起说英语,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指出错误和缺陷,达到共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目的。

③英语作文同伴纠错。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英语作文,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同伴互评纠错,之后集体上交作文本。为了让学生在合作批改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上课时教师把一名学生的习作展示在ppt上,在课堂上教师先向大家讲解批改标准,然后引导大家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课后再让学生互相按照提供的批改标准进行初评。但是,学生们在批改过程中仍然会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判断的准确性会因为个体的英语能力差异而受到影响。因此r教师应该经常对每个小组进行监督指导,密切关注各组的批改情况,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要因为害怕出错而放弃纠错。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从他人作文的问题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教师对同伴互评的作文成稿再进行教师反馈,对于互评中存在的错判、误判等现象予以纠正,在课堂上抽出时间对于初评的结果进行全班反馈,学生针对同伴和教9币的两项互评结果修改作文。

④合作阅读英语课外读物。小组成员合作阅读教师推荐的英语课外读物,在相互影响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互帮互助中扩大自身的词汇量、阅读量。以合作阅读2istCentury为例,要求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版面的内容,在课外共同阅读和讨论,概括文章的大意,找出新词、新句型或好词、好句,通过查字典理解内容,并要求阐述本小组对所负责的版面内容的一些看法或意见,最后在英语课上向同学和教师汇报学习成果。

⑤写英语合作学习日记。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课外合作学习的内容、方法,总结自己与同学合作学习后的感想、感悟和体会。教师要经常批阅学生的学习日记,通过研究日记,既要了解关于小组合作方面的进展情况,又要了解学生英语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情况。此外,还要比较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频率是否有显著提高。

⑥教师的监督和辅导。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经常了解小组各成员的参与情况和活动进展情况,并对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给予课外辅导。

(4)2013年1月中下旬:数据收集。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即课外合作学习调查问卷,选取不同专业共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课外合作学习的反馈意见和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定性研究即访谈,从a、B班各随机抽取5名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教学改革效果。同时辅之以个案研究,从a、B班各挑出5名学生,研究其1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日记,更加深入地探究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度上的变化。

3、结果和讨论

此次实践活动结束时向参与的同学随机发放Ⅸ课外合作学习反馈意见和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表,共发放了200份,在任课老师的认真协助下,收回全部问卷,其中193份为有效问卷。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合作学习,觉得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很充实”的占87.o%,“在进行小组活动时,你表现得非常活跃”的占81.9%,“认为课外合作学习能激发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占85.5%,“通过课外合作学习,你的责任感增强了”的占73.1%,“希望和来自不同教学班级的同学有更多的合作和交流”的占73.6%,“你有问题时,经常自己冥思苦想,不愿意请教他人”的仅占11.9%。此外,根据此次教学实践实施前和实施后学生学习策略使用频度的对比,结合研究学生的英语学习日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课外合作学习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外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由于课外合作学习模式本身渗透了各种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从不自觉、无意识到自觉、有意识地运用合作学习策略,从而使得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等各项英语语言技能成为可能或必然。此外,在当前高职院校扩招且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本院2012级新生在2012年12月的英语等级考试初次通过率不降反升。

访谈结果表明,对于课外合作学习,学生们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接受的过程,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课外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减少厌学情绪,特别是让B班基础不好的同学重新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由于小组活动都是责任明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原先B班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与a班同学的合作,现在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a班成绩好的同学也体会到在帮助同学的同时,自己其时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外合作学习更利于他们独立思考,按照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课外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小组成员学习进展情况的关心。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有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在团队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自我完善的欲望。同学们都表示,比以前更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如何去了解别人,更愿意帮助别人,一些以前不擅长与他人沟通的学生都表示通过课外合作学习,自己与同学、老师交流的次数增多了。上述变化表明了跨教学班的课外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同伴之间的融洽关系,增加集体凝聚力。

4、总结和启示

如何给小学生补课策略篇10

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除了地区与地区、校与校之间的优质均衡发展,其本源应该是所有孩子都能优质均衡地发展。可是现实是同龄孩子间发展的差异非常大,这个差异造成的原因之一是孩子与孩子间的先天差异。就某一个孩子而言,其发展水平达不到优质,甚至个别孩子在学校教育中被忽视,遭放任,而智力超群的孩子发展受限制,他们“吃不饱”。“因材施教”落实很不理想。

随着形势的发展,部分学校生源减少,而师资充裕,办学条件又比较优越,故教育行政部门启动了小班化教育改革的试点。其根本目的在与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即“让每个适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让每一个适龄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是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亦可称之为核心价值取向。也正好与我校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孩子播种希望”吻合。

因此,小班化教育改革的策略便是“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即重视“扬长”,适当“补短”,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尽可能大发展、提高或进步。

具体策略一:全员关注,全员参与。

全员关注,是指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们时刻关注着自己在学校学习、生活的。

全员参与,是指在课堂上还是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任何一个时段游离在任何一个活动之外,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或活动中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或活动。

具体策略二: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因为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是客观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然后在主观上要充分利用这个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学有余力或学有所困的学生应该“开小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该增加学习内容与难度,适当拔高学习要求,让他们在富有挑战性的情况下学习,在攀登知识高峰中体验快乐。而学有所困的学生应该加强个别辅导,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形成基本的学习经验与思想方法,感受成功学习的喜悦。当然“中间”学生也不能忽视,要鼓励他们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而努力。

因材施教另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与策略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扬学生之长上,而不是补短。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就一个孩子而言,其各种智能是有差异的,智障儿童舟舟成长为乐队指挥的个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可是我个人以为,如果舟舟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下,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乐队指挥,他的父亲是他成长为乐队指挥的伯乐与导师。再比如有的孩子先天的“五音不全”,如果老师硬是要辅导他把歌唱好,这绝对是徒劳。而古今中外的名家在成长道路上数学差劲而文学或艺术突出的事例更多了:朱自清考北大时数学0分而被破格录取;钱钟书19岁考清华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伟大领袖,也是文史功底深厚而理科糟糕;大家熟悉的青年作家韩寒也是偏科的,他酷爱写作、赛车与音乐,而高一时因七科不及格留级后主动辍学。

更加奇特是的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代数几何学家厄而米特(CharlesHermite),他无疑是一个天才,一个奇特的天才。一方面能够以非凡的洞察力给出五次方程式的通解,一方面在数学的考场上似乎永远也考不及格。

大学入学考试重考了五次,每次失败的原因都是一样的——数学考不好。他的大学读到几乎毕不了业,原因也还是一样——数学这一科拖了后腿。大学毕业后考不上任何研究所,因为考不好的科目还是数学。

数学是他一生的至爱,但是数学考试是他一生的恶梦。不过这无法改变他的伟大:课本上“厄尔米特矩阵”是他先提出来的,这对于海森堡(Heisenberg)1925年创建的量子力学关系重大;而厄而米特多项式和厄而米特函数在求解薛定谔(chrodinger)波动方程也特别有用。这都是他在研究数论问题时搞出来的,谁也不会想到许多年后会在物理上得到如此意想不到的应用。这大概只能又归之于数学在自然科学上那种“不可思议的有效性”(unreasonnableeffectiveness)了。

人类一千多年来解不出“五次方程式的通解”,是他先解出来的。大家知道,阿贝尔(abel)在此前很多年就已经证明,一般的五次方程不能用只包含四则运算和根式运算的函数求解。厄而米特却惊人地证明五次方程可以用椭圆函数来求解。对数的“超越数性质”,全世界,他是第一个证明出来的人。

我们基础教育为什么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呢?关键是我们对学生的“短”补得多,从而一次又一次地揭学生的“伤疤”,让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和老师非常失望。这个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升学制度:硬是要看每门功课的成绩,合格甚至于优秀才行,归根到底是我国人口众多而优质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尽管如此,我们实施小班化教育,还是应该重点指向“扬每个学生之长”,适当地“补短”。

具体策略三: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除了老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扬长补短外,发挥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有效的策略。所以在小班化的情况下,我们要有意识地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内,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因为组数比较少,所以教师按组辅导的机会与时间就比较多,尽快地让组内的学生之间把握互助学习,以求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差同学帮扶结对,自觉性强、善于督促别人的学生帮助自觉性差的学生;善于表达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