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篮球教学的反思十篇篮球教学的反思十篇

篮球教学的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19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1

今天我在三年级上了一堂体育课,指导学生学习《小篮球》。本课以篮球为主教材,以教学比赛为辅助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活用”、“乐用”,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本课的设计,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同时寓环保教育于课堂,把课堂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一个是拍球游戏。第二个游戏是过头顶传球接力比赛。在拍球游戏中,我提出了“怎样玩大家都高兴?”的要求让学生进行拍球练习,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有些组玩的并不是很开心,甚至出现了一些厌玩的、哭鼻子的。在这时我及时的进行了调整,了解了这些组不开心原因后,鸣哨让同学们都停下,重申了今天游戏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说说看,怎样玩才高兴,怎样玩又不高兴了。经过讨论后让同学商量继续玩,从而重点教育了学生玩时与他人分享的精神。但是,这堂课还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商讨的,也希望自己能在他人的指导中不断的进步。

课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尝试、去发现、去解决问题,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渗透到知其意、明其利、乐其趣的自主性活动中去。由于我让学生体验自然跑篮练习,学生们的动作没有了统一,显得步调不一致,感觉有点乱,但学生们练习的比较认真,而且积极性较高,所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课堂气氛,延续篮球课的教学,进行篮球教学比赛。在游戏比赛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运球技术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意识和合作行为。促进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篮球运动是一项受广大青少年所热爱的运动,但也有部分同学不太喜爱,这就出现了课堂上有部分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新知识。为了使积极主动练习和被动接受运动技能传授的学生能做到有机的统一,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自由组合,同时增加了被动接受这一部分学生的表现机会,以提高他们运动的兴趣,使积极主动与被动接受得到了统一。

由于有一部分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篮球运动技能,他们非常热衷于在其他同学面前来表现一翻,使得部分初步接触篮球运动的一部分同学由于技能的差异,而羞于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除了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以外,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后一部分同学的个别辅导和热情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在示范表演时除了让他们也进行表演外,更多的是鼓励和表扬的话语。同时对前一部分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不至于产生骄傲情绪。整堂在教师的主导下,熟练掌握与初步接触也得到了统一。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2

摘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篮球比赛中,球员不但要灵活的运用各种战术,而且还要注重提升篮球的运动意识。本文主要以高校篮球教学为研究对象,对高校篮球教学中的运动意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运动意识

一、篮球运动意识的含义和作用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集体竞技性运动,在运动中不但要求球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篮球技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篮球运动意识。而所谓的篮球运动意识指的是球员在篮球活动的过程当中,通过自身大脑思维产生的对篮球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它是球员对篮球活动规律的正确合理认识,是球员根据球场实际情况综合自身身体感官和思维判断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一个球员在篮球活动当中具备了良好的运动意识,就能够根据赛场实际变化,及时的调整战术并灵活的运用自身技能,主动寻找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点,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篮球运动意识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投篮意识

投篮意识指的是球员在训练或是比赛当中,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正确选择投篮时机进行投篮。它是球员身体自觉性和心理主动性的统一,它的作用是能够保证球员在正确的时机,选择最佳的投篮方式进行投篮,保证较高的命中率,为比赛的胜利打好基础。

(二)传球、接球意识

传球和接球意识是一个团队配合完成的过程,指的是在篮球活动中进攻和防守双方的联系,为完成整体的战术创造条件,在活动中球员随时准备接过队友的球,然后寻找合适的机会传给另外的队友。这样才能在传球和接球的过程中寻找合适的战机,进行得分。传球、接球意识是衡量一个球队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准。

(三)突破意识

指的是控球队员在进攻的过程当中,根据自身的脚步和技术选择合适的方式超越对手。突破意识不仅是个人技能的展现而且还是整个球队战术的基础。是否具有突破意识是衡量一个球队和个人实力的重要标志。也就是说当某一球员接球后由于对方防守队员距离较近,自己没有机会进行投篮时则选择突破上篮或是在上篮的过程当中将球分给队友,给队友创造更多的机会,寻求得分。

(四)防守意识

防守意识主要体现在在篮球活动中球员正确的运用、封锁、堵截、抢断、夹击、补防等篮球技术,与队友相互配合,针对球场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一种战术。在日常的训练当中除了注意个人技能和球队的协作提升外,在防守有意识上也要提出更多的要求,主要包括:积极进行抢位进行防守的意识;丢球后立即进行防守的意识;对运球人进行防守,可以根据运球人技术特点采取灵活的措施进行防守。总之,要做到更好的防守,必须合理的控制对方控球,并且根据有力时机进行抢断,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无球队员的防守。

二、高校篮球教学中运动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运动意识的重要前提。在高校篮球教学当中,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一定规模的篮球比赛进行观摩,并展开竞争性的比赛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将观摩比赛假设为实际训练,将自己的意识融入到比赛当中,认为自己就是比赛中的一份子。并根据球场实际的变化,根据自己的思维做出应对。另外高校篮球教师还应该注意两个以上的动作衔接的训练,同时还应该培养球员用余光进行观察的能力。

(二)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

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综合反应。作为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间接经验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校篮球教学当中要想积累间接经验,应注意教练的理论传授,使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总结前人的经验;系统的学习相关专业理论。

(三)基本战术训练与篮球意识训练相互结合

在高校篮球教学的基本技术训练中,高校篮球球员不是单独的去练习技术性动作,而是要将篮球运动意识贯穿其中,把基本的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运动意识相互结合。这样才会在练习基本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篮球技术的运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篮球意识的培养。

(四)战术思维的训练

球员在比赛中只有对球场的实际情况经过自己的思维并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此,在高校篮球教学当中,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勤于思考,将练习与想象相互结合。这是激发战术思维的重要手段,对形成和提高篮球意识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

(五)注意把握篮球比赛的节奏

要加强球员的节奏意识,必须使全队的思想达到统一,使反应和行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高校篮球技术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比赛节奏提出明确的要求。自己球队的节奏一定要把握好,不要跟着对方球队的节奏走,那样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只有把握好赛场的节奏,球员在比赛场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六)反应能力的培养

篮球场上的变化转瞬即逝,这就要求球员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作出较快的反应,否则就会遗失战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通过各种变化信号,运用多种方法刺激运动员,采取多变的对抗条件进行训练,以提高队员的反应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运动意识直接关系到篮球水平的提高,篮球运动意识是属于运动心理学的范畴,它的培养和提高,须与篮球技术、战术、球员素质和智力多方面相互结合,在教学的训练过程中要充分调动球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全面发展和提升观察力和思考力;训练时要狠抓基本技术,结合实践,加强对抗性训练,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锻炼球员的篮球意识和实战能力。在培养球员篮球运动意识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狠抓基础技术训练,结合实践加强对抗训练,在复杂的条件下锻炼运动员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二,技战术的每个细小环节都要规范到位,并且养成良好的练球习惯;第三,让队员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每次比赛、训练后都要有心得体会;第四,让队员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比赛、感悟比赛,开拓球员的视野。

参考文献:

[1]王春利.浅谈篮球意识的培养与训练[J].科技经济市场.2009(04).

[2]陈文.如何在高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J].考试周刊.2011(33).

[3]王震.浅析篮球进攻意识及其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3

论文摘要: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对于篮球运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篮球教学与训练实践谈几点有关篮球意识培养的方法,以便为篮球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

第16届亚运会刚刚结束,从所有比赛可以看出,世界篮球运动是向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强对抗的方向发展,表现为队员高度与速度的统一,既有技术特点又很全面,智力和体力并重,攻守趋向平衡。“现代篮球”运动员要想挤身于强列之中,除具备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十分重要的、在高超的篮球技、战术中表现出来的“篮球意识”。它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和战术行动的合理性、实战性和实效性,战术意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篮球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所以说,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对于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及其训练也就想得尤为重要。

一、篮球意识涵义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需要经过教练员长期地、系统地、潜移默化地熏陶与训练,以及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自我提炼加工的过程。它随着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产生,也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和在比赛中经受磨练而积累提高升华。篮球比赛的特点是攻守转换频繁,场上对抗争夺激烈。因此要求运动员要有精湛而全面的技术及应变能力,在能全面观察场上情况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情况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及时采取恰如其分应变措施,即合理运用篮球意识能力,这就要求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务必重视篮球意识的培养,这对于篮球运动来说非常重要。

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篮球意识培养

(一)强化技术教学与训练,渗透篮球意识

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要有正确的讲解、示范、更应讲明关于动作运用的目的性,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规律,使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技术在比赛中应如何运用。这样就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练中想、想中练”想练结合,学生不断获得反馈信息,日积月累,使思维和技战术意识不断提高。在初步掌握技术的动作后,要及时进行对抗练习和动作组合练习,这样对技术动作完成的稳定性,实用性及技巧性和篮球意识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篮球意识是在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过程中科学地、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而篮球意识也渗透在训练其中,在技术与战术的发展过程中,篮球意识也得到很好的培养与发展。

(二)关注视野训练,提高观察能力及其应变能力

在正规的篮球比赛中,比赛瞬息万变,绝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主要用眼睛的余光来观察场上的变化,捕捉战机,及时应变,如观察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移动速度、方向、角度、节奏、球的落点、配合的路线、攻守特点等等。所以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视野训练,具体可用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来培养学生的余光观察能力,比如在运球技术时,要求学生用余光照顾球或不看球,观察的重点是场上双方全面的攻守情况;在联系传接球技术训练时,可采用多人快速传接球练习,要求用余光观察接球人及其防守情况,接球后立即将球传出,并要求传球及时、准确到位。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性技术衔接中,特别要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极为重要。另外,无球队员还可以利用策应、反跑等技术,准确观察场上的位置,随时跑出空挡,接球进攻,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在良好的视野下才能完成,这也是提高篮球意识的重要方面。

(三)完善教学与训练过程,发展学生判断力、协调配合能力等,促进篮球意识的提高

在篮球运动中,诸多技术、能力都是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而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与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基本技术中的每个动作方法都有其特点、应用范围、条件及规格标准,在比赛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战术价值。这些既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技术训练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篮球比赛激烈多变,每个技术动作在运用方式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不同条件下都可能千差万别。所以,要重视从技术动作个性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对抗因素和对抗条件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运用真假技术的变化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完善训练过程,还要有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同时,要使技术动作具有对抗性、应变性和实效性,以简练适时的方式去解决临场的各种具体问题。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规格标准的技术动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技术运用的特点、范围、条件及变化规律,为在比赛情况下合理地运用与应变技术、创新发展变异性个性绝招技术打下物质基础。同时,不断培养学生在各种攻守具体情况下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积累技术运用与应变的实践经验,就能使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分析判断及时、准确,应变合理,运用有实效,达到在技术动作的运用训练中既掌握动作应变方法又培养应变意识的目的。

(四)加强心理训练,促进篮球意识的提高

在篮球训练中,学生的篮球意识是在教师的基本技术、战术传输和教学比赛实践中,通过大脑分析、判断、推理的积极思维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能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能力,是学生心智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的篮球意识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篮球意识是随着在教师的技、战术训练下而逐步形成的,加上认知训练、意志训练和心理调整训练等一般心理辅助训练,可以使学生的篮球意识结构要素的心智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为篮球意识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有目的的心理辅助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觉的反应速度。而专门化知觉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应在训练中加强学生的球感和临赛感觉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创造临场时的良好心理环境,为在正式比赛中的正确意识活动作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并利用学校的各类篮球比赛,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篮球意识的有效手段,即通过赛间、临赛的心理训练,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的状态,保证学生在比赛中能在正确的篮球意识支配下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有利于篮球意识的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4

(皖南医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摘要:高校篮球教学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良好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良好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皖南医学院学生在篮球课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反馈在篮球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于篮球技能的掌握.

关键词:篮球;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84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88-03

1研究对象

皖南医学院临床系大三学生.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3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探寻反馈的价值,为更好地进行篮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

4研究内容

4.1反馈的概念及在教学过程中反馈的分类

反馈是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反馈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不断地获取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

按照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周期划分,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全年学习、周学习和课时学习,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各个周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一方面的发展促进另一方面的发展,周期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在篮球教学中一方面的改变引起另一方面的改变,基本功扎实才能在比赛中展现良好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化教学理念,使各个教学周期之间实现连续性和递接性.

在本次调查中将临床系的学生按班级分为传统教学和反馈教学两种,将每一种再进而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共四组,在教学中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按照传统的授课制,教师的教为主体,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教下进行,学生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解答,但是在课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对于课上问题的反思较少.反馈组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反馈也包括教师的反馈,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分析比较两组学生之间的差距,在比较的过程中传统组的男生和反馈组的男生进行比较,传统组的女生和反馈组的女生进行比较,本次调查由相同的篮球老师对四个班级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用两种教案进行教学,一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练习,另一种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比两组学生在期末测试中的成绩.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将反馈分为,诊断性反馈、形成性反馈和总结性反馈三种,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反馈,使教学不断推进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诊断性评价主要用于教学开始阶段、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教学进行中期阶段,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某一课题的尾端.这三种反馈信息是教师和学生同步进行的,每一阶段中找出适当的方法应对下一阶段的学习.

4.2教学前的诊断性反馈

篮球运动基本技术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投篮、运球、传球三大技术,高校篮球普修课教给学生的主要以基本技术为主,在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投、传、运三个方面进行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分析两种教学方法哪种更适合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反馈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反馈进行,反馈教学中通过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教师一起进行改变,转变自身的被动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而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教为主,教师通过不断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不断的教学改进,使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篮球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将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清楚,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能根据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男生在大学之前还是接触过篮球的,只有5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这个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数在大学阶段学习篮球的原因是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在宿舍内观看篮球比赛,慢慢喜欢上篮球,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64.58%的男生以前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篮球,有35.41%的男生觉得篮球打得还不错,在我国校园中篮球的普及程度相对较高,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中或者是在假期中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就是篮球,这一方面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女生对篮球的接触程度相对较低,有51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占所调查学生的78.56%,11人接触过篮球,只有3人觉得打球还不错,女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篮球并不是很多,一方面是现阶段的篮球教学在中学阶段的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女生在平时的假期中很少去篮球场主动打篮球.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选择篮球的学生中男生大部分都接触过篮球,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女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篮球.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反馈组的学生与传统组的学生在入学前的准备程度上相差无几,大部分男生之前都或多或少接触过篮球,而女生接触篮球的较少,在调查的学生中有7.69%的男生从没接触过篮球,63.46%的男生之前接触过篮球,自我感觉打球不错的男生占25.85%,女生方面有高达79.37%的女生没有接触过篮球,接触过但是打球不多的女生占12.69%,自我感觉打球不错的女生只占到女生总数的7.94%,通过两组学生之间的对比我们发现两组学生之间在基本功上面相差不大,可以作为参照组进行对比.中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相差不大,大多是集中在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因此进入大学前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差距不大.

4.3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纠正,力求使教学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和完善.在教学中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师的讲授和示范下进行学习与练习,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学生向教师进行询问,并解决问题.在反馈组的教学中每节课进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上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并一起检查问题解决情况,这样每节课都进行检查与纠正,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

4.3.1改进和强化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反馈,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侧重点改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动作.在运球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球时对球的控制能力较差,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教学中增加对这部分学生运球技术的练习,运球是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增加运球的练习对于后面传球和投篮的学习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球性.

强化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的技术的过程中,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需要三个过程,动作的泛化、分化、巩固和动作自动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重点技术动作的反复强化使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从开始学习时的泛化到通过进一步练习的分化,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通过反馈实现对技术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信息媒体技术来实现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在教学中由于自身对技术动作的反馈只来自本体感受,对于技术的外观了解并不多,篮球是一项给人带来观赏性的运动,在进行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动作技术掌握得越完美,动作就越漂亮.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手机摄像机将学生的动作记录下来,课后学生自我观看动作,反复推敲,再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

4.3.2反馈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在学习中基础相似的学生掌握技术的快慢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和学生的自我感觉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定步,在教学中掌握技术动作比较快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要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定步高一点,而技术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降缓学习进度,在教学中增加前面动作的练习次数与质量,不要急于求成,在篮球教学中的学习是运球、传球、投篮(包括上篮)三个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开始之前获得的反馈信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技术基础,为学生确定适合的教学步骤,宏观上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相同,但实际的教学及训练中,不同学生的训练内容及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学生在教学中不同内容的训练量也有所不同,基本技术较差的学生在教学中还是以运球为主,运球技术掌握的好将会对传球和投篮技术的掌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4总结性反馈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结性反馈主要用于某一学科结束之前进行,在进行过程中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当某一学科即将结束时,要分阶段进行总结,例如在运球教学结束之后先对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对于运球技术的掌握情况,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掌握技术较差的学生需要在这方面再加强练习,通过对运球技术的掌握情况预言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的成功的可能性,运球技术掌握较快的学生在下一阶段的传球教学中掌握较快的可能性较高,相反运球技术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在下一阶段的传球技术中学习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判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与培养,使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改变被动的局面.

篮球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把球投进对方的球篮,并尽量阻止对手往自己的球篮投篮得分,在教学中投篮动作是篮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篮球动作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动作不协调很难掌握良好的投篮动作姿势,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不断进行总结性反馈,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发现在投篮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在学期结束时采用的评价方式是运球上篮、投篮,运球上篮的具体要求是学生从中线与边线的交叉点运球上篮,进球后抢到篮板球运球到开始位置的另一侧,脚踏中线后再次运球上篮,这个过程中上篮不中需要补篮,直到上进为止.投篮的要求是学生从罚球线位置投篮,自投自抢.运球和上篮在考试中各占50%,因为本次调查要求的是客观评价,因此在考试中没有设置传球这种评价方式较为主观的方式,而是只采用了投篮和运球上篮这种比较客观的评价体系.

如上表所示运球和投篮在考试中各占50%的比重,这主要是考虑到本次的测验需要的数据是客观的,而不是通过主观的评价得分,在跑篮的考试中学生在运球过程中不可以出现走步、两次运球的现象,出现一次违例,考试时间成绩增加一秒钟,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和一名协助的学生一起测量,两个测量成绩相加之和的平均数即为学生的分数,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确保考试成绩的准确性.

经过一学期的篮球学习,在期末测验中通过数理统计得出表四的数据,从数据上面来看反馈组的成绩明显要好于传统组的学生,投篮方面传统组的男生投篮考试的平均分为33.7分,反馈组的男生投篮考试平均分为35.7分.传统组的女生投篮得分为31.1分,反馈组女生投篮得分为31.7分,反馈组高出传统组女生0.6分.反馈组男生跑篮得分为39.1分比统组男生高1.8分.传统组女生跑篮平均分为37.1分低于反馈组的37.9分,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反馈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投篮还是跑篮方面,其得分均高于传统组.

反馈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学生的学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探索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将教师的教视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5结论与建议

5.1基础相差无几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篮球学习,反馈组学生的成绩明显好于传统组的学生.

5.2反馈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增加反馈教学方法的运用.

5.3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反馈教学方法,以利于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勇,王莉敏,刘文燕.多元反馈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凯里学院学报,2014(06).

(2)张东东,宋汉君,扈清云,王培军,欧叶涛,韩曦,陈乃峰,尹兴忠,钟堂武,梁衍锋.基于医学教育特点,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阶段性反馈教学[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05).

(3)高原.利用多元反馈信息优化高校体育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4)武笑玲,高茂章.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反馈教学法”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2).

(5)韩洋,许琛.DV即时反馈教学法在我校蛙泳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0).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5

关键词:篮球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99-01

1.思维及思维能力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一般规律性的概括性的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思维包括发散型思维,其特点是从既定的信息中孕育出新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并由此导致思路的转移和思想的跃进。集中型思维,它是指以一个中心目标为归宿,要求从发散思维中产生出来的众多的思路和信息汇集于这个中心点,通过比较、筛选、组合、论证,从而得出在现有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正向思维是依据事物都是一个过程这一客观事实而建立的。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都从过去过度到现在、由现在走进未来。逆向思维是指与常规思维反向的一种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在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思维活动中所凸现出来的能力。各类思维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过程,通过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篮球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诸多思维能力,是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2.发展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能力

直观动作思维是思维的任务并具有直观的形式,而解决问题依靠实际动作来进行。直观动作是思维动作的基础。没有清晰的直观动作和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行成完整的动作概念。篮球教学中要抓好各项基本功练习。首先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或其他教学方法,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该动作的正确的运动表象。如利用直观教具,模型,教学挂图、幻灯、投影等教学法,从而获得该动作的整体反映。其次,是让学生感知动作。例如:教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时,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然后原地徒手慢速跟着教师体会股肌肉用力的顺序,逐渐过渡到传接球的练习。当学生练习到一定次数,基本掌握了动作要领,教师再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再教行进间传接球,体会传球的时间、速度、空间、力量、角度、方向及距离感。最后教防守和双手胸前传接。通过这一系列练习就会使他们对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的直观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培养发散思维及动作操作思维能力

篮球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篮球动作技术;二是让学生在比赛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所掌握的篮球动作技术。篮球教学过程的进行主要是通过教学与训练过程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维,努力训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而观察和思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两个重要环节。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普及,并不断补充与完善。攻防对抗的速度、力量、准确和技巧性全面提高。拼抢程度更加凶悍激烈。篮球教学中,思维的运用尤为重要,发散思维的运用是较恰当的。可以使学生思路活跃,思维敏捷,办法多而新颖,能提出大量可供选择的方案、办法或建议,特别能提出一些别出心裁,完全出于意料的新颖见解,使问题奇迹般地得到解决。动作操作思维能力是通过学生运用练习过程中对动作产生感知以及头脑中形成运动表象,对正确的动作进行操作强化过程。思考可以引起人体相应机能变化,“想练结合”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能够加强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选择性扩散能力的发挥,有助于肌肉产生正确的感知。因为肌肉感觉可以通过不断的“追思”加强化,使暂时性联系更加巩固。国外曾做过这样的实验:a、B两组同样程度的大学生进行投篮练习,要求a组学生每一次投篮前先想正确的投篮动作,并在内心描述正确动作要领,教师指导和纠正错误动作。而B组则不提任何要求,让他们独自练习,30mn结束后立即测验,结果发现a组命中率平均提高20.6%,而B组则为3.5%。又如:我们在投篮练习中,会经常投出“空心球”,这时肌肉细胞会产生感觉,传导到神经产生感觉,反射性引起冲劲。这种感觉和完成这次“空心球”的动作及具体各部位的肌肉感觉都有直接关系,应马上“追思”即思维,想这时的感觉,这样能使这一暂时性联系再次接通,即等于再一次强化了动作,马上再投,效果更好。对投不中的也要及时分析,是技术动作问题,还是肌肉用力大小问题,对错误动作进行及时消除。边想边投,反复强化,使投篮动作定型,并自动化。由此可见,边操作边思维是提高篮球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重练轻思维会养成学生机械模仿习惯,限制了思维能力的提高。

4.运用概念术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篮球存在问题创新构思

一、引言

篮球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共同课的一个重要科目,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传统的篮球课教学,大多以技术与技能教学为主,突出基本动作教学,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当今,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校体育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广泛兴趣,充分发挥篮球课程的优势,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策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是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高校体育篮球课程存在的问题

1.教学指导思想、指导观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一致性。

高师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为体育工作培养专门人才。今后的体育专门人才应该符合新世纪实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对受教对象综合能力的培养,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突出健身性则是一个核心。受传统教学思想和竞技篮球训练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思想强调大而全,篮球普修课只注重对学生技战术的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为技术规范和战术方法而教,使学生为应付技术考核和理论及格而学,忽略了全面育人的教学目的,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技术、战术方法,只能照搬教材,不能适应社会多向、多层次的需求。传统教学过程重竞技、轻健身;重模仿、轻创新;重传授技术、轻培养兴趣。此种模式的教学,过于强调篮球运动的正规性与技术、战术规范性,而忽视或轻视了篮球运动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与健身性,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基础性教育,更谈不上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很显然,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或者说二者之间产生了错位。现行的这种教学目标不加以调整,培养的人才将不能适应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且会严重阻碍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

篮球课程是将职业化和正规化的技、战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是按照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再练习的传统模式进行。当学生毕业后,将此内容和方法,用于学校运动队的竞技训练或许还能有所作为,但如果用于体育教学,就显得缺乏针对性和不切实际了。普通学生无法通过时数有限的体育课,掌握本应属于职业或专业球员所具备的运动技能,更无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有限简单技术进行教学比赛。即使可以比赛,也是低水平的。学生参加这种低水平、低质量的比赛,尽管身体可以得到一定的活动,但这种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心理满足感是可想而知的。这说明现行的篮球课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3.教学手段单一,现代教学技术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运用不够。

现行篮球教学一般都以教师亲身示范、讲解和图解为主。而体育教学是一项模仿性极强的教学,要求直观、形象、生动得体、动作表象的建立和动作概念的形成,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与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师由于受年龄、身体素质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时很多技术动作难以做到标准规范,学生对动作表象和动作要领不能清晰完整掌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克服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某些难以言表和教师不能直接示范的动作技术等,有时一些较难的动作可以通过反复播放慢放或定格来学习。从信息学理论来看,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反馈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观察、分析、归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向学生反馈,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的注意力较分散,学生很难得到及时、准确的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在练习时,对自己的动作心中没有底,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定型,就不利于教学。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则可以通过教学媒体及时将信息准确反馈给学生,以强化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提高运动技术。

4.教学模式没有跳出传统的圈子。

在传统的教学指导观下,篮球普修课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专项技术能为主;教学内容涵盖了篮球运动的全部,从各种技战术到规则和裁判法;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书本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考试项目为中心”;成绩的考核以技术规范和专项达标为依据。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教,而淡化了学,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机械地为动作规范而练,为应付考试而学,结果造成了学生能做不能说,能做不能用,这与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质量的要求不尽相同。

三、高校体育篮球课程的创新构思

1.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面对高校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局面,应该重新审视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从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个性需要实际出发来设置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发展。教学内容应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运动练习方法、运动动机、活动方式、运动经验”为中心转移,教学内容的深度应突出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积极自觉地参加篮球课学习,掌握篮球练习方法,养成自我锻炼习惯,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以坚持篮球项目为主要健身运动的锻炼习惯。因此,对于篮球课程内容改革必须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与方法,即对庞杂的篮球技术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使之更方便他们进行健身活动。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基本技术动作教学,在技术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只重视技术动作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基本技术动作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基本动作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如适当安排一些教学比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动作及协调配合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实践练习与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打破过去理论课与技术动作教学相脱离的现象,突出基本技术原理及其分析方法,强调简单战术的运用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如进行一些简单战例分析,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实践中,掌握篮球战术的具体运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实践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篮球课程教学方法。

篮球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关键在于加强实践练习,在移动、对抗中运用技术、开发智能、加强合作,提高竞争意识和能力。因此,改革篮球课程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突出技术组合练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增加攻防技术练习的比重;教学重点应侧重技术、战术意识与运用,注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战术运用方面的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创新意在结合篮球运动特点,采用大量的比赛法和实践练习法培养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竞技项目,该项运动的突出特点是在攻守对抗中具有集体性、多变性、激烈性和综合性。教学创新就要结合篮球运动特点来培养学生的多种品质和体育意识。篮球的集体性表现在篮球运动要求参与者在实践练习或比赛中,必须齐心协力和密切配合、互相帮助,这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拚搏精神。篮球课程教法创新和教学创新一个突出点就是通过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与技战术分析,培养学生竞争协作能力,承受困难和挫折能力,战术分析能力,以及组织与管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形式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心理相容性等因素,按均衡、自愿的原则进行教学分组,并在竞争与合作的动态过程中再实行重新分组,这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运用教法时,应广泛采用比赛法并通过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创新与拓宽篮球课程教学手段。

传统篮球课的教学手段通常是以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以及教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等固定教学手段进行周而复始的教学过程。在高校体育教育新形势下,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将语言与动作、动态与静态动作、分解与完整动作加以完美的结合,也难以使学生的感官系统充分得以调动,不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和分析动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实践需求。对此,为提高示范动作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和清晰性,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各种感官及感觉功能,以便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使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加快掌握动作技能。要创新和拓宽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入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摄像、放像、幻灯、投影和多媒体课件作为篮球课程辅教学,在设计Cai课件时,应重点突出各动作环节的三维效果,采用动画的形式,从前、后、侧、俯不同方位向学生展示清晰、准确和逼真的动作过程,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之不足。

4.构建篮球课程新的考核方式。

篮球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和组织形式的灵活多样,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篮球考核系统,通过考核对学生篮球课程学习作出合理、准确的学习评价。篮球课程考核主要有以下几点构想。

(1)公布考核办法

开课前,向学生公布篮球课程的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以及不同级别和成绩的相关学分,让学生知晓篮球课必须通过的考核内容。

(2)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内容

在体育课考核时,学生可以选择篮球项目不同的内容进行考试。在设定考试标准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设定不同的考试级别及其标准。教师应通过学生自由选择考试的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多项内容学习和多项锻炼,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培养多方面体育兴趣,达到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体育考试成绩。

(3)设定相对宽松的考试时间

对学生技能与素质方面的考试和测试,可以不设定固定时间,在整个学年中均可为学生提供考试时间,只要在篮球专项开课内,学生就可在不影响专项教学的前提下,请老师为其进行专项技能和素质的考试与测试。

(4)充分运用网络系统进行专项考评

教师可在网络上设立理论考试题库,题库可以信箱形式设置在学校的网页上。学生可以通过信箱选择相关的专项理论考试题,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然后以邮件方式交卷。教师可通过网络档案检查和统计学生在专项技能、素质方面的提高情况,统计学生参加篮球专项学习状况及运动时间,并将其作为教师评比考核成绩的参考。高校篮球普修课教学改革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转变教学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以社会的发展为依据,在篮球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考核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红萍.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体育科学,2006,(1):71-73.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7

关键词:高校,篮球专选课,批评性思维,培养

 

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主题定为“大学创新与服务”,设计的主题中有“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创新”。可见,“创新”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它将是我国高等教育今后需重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创新的前提条件,体育院系学生因其自身的特点与批评性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体育各个专业方向的推进发展,在篮球方向推行批判性思维也日益显得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对篮球专选班学生培养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1.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

1.1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和内容

批判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批判一词英文critical源于古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指向的进一步的结论”。

按照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思尼斯观点,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免费论文参考网。其主要内容分为论证的分析和澄清以及其前提和推论的评价。

批判性思维是怀疑的、分析的和批判的,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需要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它以一般的逻辑思维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不可缺少的一环。学者们对对批判性思维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异,但一般认为,批判性思维主要由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精神两部分组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抓住中心思想和议题;判断证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推理的质量和逻辑一致性;从多角度考察合理性;评价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预测可能的后果等。批判性精神是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识和倾向。具体的说批判性精神有五大要素:独立自主;充满信心;乐于思考;不迷信权威;头脑开放;好奇心。

1.2批判性思维与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

近一二十年,批判性思维教学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众多的大学,甚至一些中小学纷纷设置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来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使这项工作制度化。然而,我国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缺乏对批判性思维有目的的训练,以至于我国高校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普遍较低。篮球专选课的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唯令是从”现象,学生在技战术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思考和质疑。免费论文参考网。

2.高校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2.1在篮球的技、战术学习过程中需要批判性思维

在大学阶段,是篮球专选班学生学习、掌握、运用技战术的关键阶段。在此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往往教师的教学方法及节奏不一定适宜每位学生的学习,这时需要学生提出大胆的质疑。

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常首先让所有同学了解整个动作的结构,然后再分解练习每个环节,例如:在学习行进间高手投篮的过程中,最后的“球出手环节”为:辅助手离球,投篮臂充分向球篮方向伸手腕前屈,用食中指力量柔和的将球投出,但练习中往往出现很多学生手臂直接发力,手腕未控制而导致投篮不中,这时,学生可以大胆的提出进行“球出手环节”的针对性练习,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建议而采取相关的练习,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战术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认为不合理的环节及时向教师提出疑问,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到战术的精神,把战术学习的更加扎实,也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免费论文参考网。

2.2在篮球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争议性问题需结合批判性思维解决

当今在体育教育训练学界还存在很多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一种理论、学说或观点经资深学者或知名专家阐述后,很少受到他人的质疑。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温良、谦虚的学术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的研究学者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没有勇气和信心去解释、分析和评估他人的观点,也就难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自我校准。

篮球的理论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在《球类运动――篮球》教材中,篮球运动的起源该书观点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当时受启发于当地青年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将篮球运动发明的背景及发明过程解释为青年摘桃扔入桃筐过于简单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片面的观点直到篮球运动传入中国110周年后,才有专家撰文写到:根据本人200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亲自对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考察发现,当地并没有桃树,多为枫树,故“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存在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这些观点与奈史密斯博士自己撰写的著作《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Basketball----itsoriginanddevelopment)中阐述的篮球运动发明的背景、发明过程相矛盾,这种观点无法解释篮球运动的核心问题---篮球运动伊始确立的“准确性”原则,它至今仍是该项目的核心所在。再例:本书的第一版(1988年)和第二版在“突破”的技术章节中,都将突破的动作方法分为四种:1.运球交叉步持球突破;2.运球同侧步持球突破;3.交叉步持球突破;4.同侧步持球突破。这种划分方法显然是不合理的,突破技术属于运球技术的一种,无论是原地持球突破还是运球移动中突破都是运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交叉步突破和同侧步突破都属于原地持球突破,上述分类方法误将两种突破方法分别划分到原地持球突破和运球中突破,从运动学结构和实战情况来讲,运球中是不存在交叉步和同侧步突破的,而且,四种分类方法的前两种方法的名称本身就是语法错误。就是这样的错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从第一版至该书2001年第三版),没有专家和学者对其提出质疑。

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对批判性思维和批判精神的重视,对所接触地理论怀有批判精神,要打破“唯书、唯上”现象,对其进行质疑、解释、讨论、多角度考察,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2.3高校篮球专选生未来工作需要批判性思维

高校篮球专选生的工作基本上定位于各级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具体工作包括篮球课程的教学、篮球队的训练及科研方面。

2.3.1在篮球教学和训练方面,篮球技能的传授和篮球理论的讲解是最基本的工作,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如何对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同时增加新颖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有些学生需要克服惰性;有些学生需要克服学习某种技术或动作时产生的恐惧、紧张情绪;而有些学生由于素质较差在体育课上表现出自卑情绪。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分析、解释和判断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这些引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2.3.2在科研方面,批判思维是创新的前提条件,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通过批判性思维,可以发现问题,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为获得知识提供创新平台。

3.对高校篮球专选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3.1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融入篮球专选课的教学过程中

3.1.1在篮球专选课的技术教学过程中,力争营造平等、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大胆表述个人意见。以使学生据自身情况自主的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3.1.2在篮球专选课的战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战术思想布置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自主考虑战术的关键点和利弊,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敏捷性和判断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战术意识。

3.1.3在篮球专选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讲座形式,应着重介绍该理论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而不必强调理论的权威性和认可度,并多设置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和见解。

3.2改进高校篮球专选班的期末考核体系。

3.2.1可制定相关制度,如:学生如提出的问题根据质量可直接在期末考核中得到相应附加分等,以鼓励大家积极思考。

3.2.2在诸多考核方式中,技术考试、论文与平时表现相结合是一种较好的考查方式,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3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3.1拓宽知识面。篮球专选教师对论证逻辑、非形式推理、形式逻辑学、逻辑与辩证法等课程进行了解,可以首先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所运用,进而使学生提高这种能力。

3.3.2提高认识。在篮球专选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高校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潜在和长效功能,时刻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武宏志.何谓“批判性思维”?[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4:1

[2]]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3]高等教材编写组.球类运动-篮球(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29-130

[4]谭朕斌.对篮球运动起源的考证-纪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110周年[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4:7

[5]黄芳.批判性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132

[6]张明.篮球专修课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的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3

[7]周曦.篮球专修课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篮球意识的探索[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8]郭斌.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8

摘要:所谓篮球意识指的是篮球运动者在大量的篮球运动中通过大脑积极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机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规律的心理素养。运动者具有良好的篮球意识对参与篮球运动将产生积极作用。笔者在文章中基于自身多年的篮球教学和篮球训练经历,简要地论述了对学生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以供广大同仁们参考,共同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篮球教学与训练;篮球意识;发展与培养

通过对大量比赛现场及视频资料的分析研究,当今世界的篮球发展方向是强对抗、高超技巧、高空优势以及高速度,要求运动员的速度与高度并重、体力与智力并重,技术既要全面又要具有特点,进攻与防守趋向于平衡方向发展。篮球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大比分,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及顽强勇猛的战斗作风外,笔者认为还必须具备在高超战术、篮球技巧中反映出来的且又十分重要的篮球意识。这种意识将直接影响其技术水平的发挥程度,以及其所采取的战术行动的实效性、实战性和合理性。因此,笔者认为在篮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尤其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一、简要分析篮球意识的涵义

所谓篮球意识指的是篮球运动者在大量的篮球运动中通过大脑积极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机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规律的心理素养。形成篮球意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篮球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地、长期地且潜移默化地训练与熏陶,同时也需要学生自己在大量的训练与实践中进行自我提炼与自我感悟。所以说,良好的篮球意识是在学生形成一定的篮球技能后,进一步发展篮球战术与技术,且经过大量的运动实践后逐渐形成的。篮球比赛的基本特点就是高强的对抗性和频繁的攻防转换,所以要求运动员除了具备全面而精湛的技术外,还能够在观察场上变化情况下,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预判,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加以应对。判断是否正确、预判是否准确就可以反映出运动者的篮球意识能力如何。因此,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行为。

二、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具体措施

1、在强化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积极渗透篮球意识。老师在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正确的科学的示范与讲解以及讲清楚技术动作的目的性是最基本要求的,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还是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思考,积极探讨其运动规律,使学生充分明白如何在实战中运用相关技术动作。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积极练习,进而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与思考中日积月累,形成和发展其思维与技战术意识。在学生初步掌握篮球技术后,要及时组织他们进行动作组合练习与对抗练习,有利于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加具有实用性、稳定性和技巧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其篮球意识。学生形成篮球意识必须是有步骤的、有计划的,而且还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将其渗透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使其在发展技术与战术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2、强化视野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变处置能力。篮球比赛,场上很多变化都在瞬息之间,时时都需要运动员在场上用眼睛的余光对场上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及时捕捉战机,做出及时的应变。如观察对方运动员的攻守特点、配合的路线、球的落点、节奏、角度、方向、移动速度以及面部表情等等。因此要强化对学生的视野加以训练,对学生的余光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学生在运球时,要求其不看球或是用眼睛余光看球,但观察重点是场上己方和对方状况。又比如,在进行传球训练时,练习方式可采用多人快速传接球方式,要求学生用眼睛余光对接球人以及场上防守状况进行观察,接球后就可以快速地把球传出,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传球必须准确到位和及时。在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技术组合衔接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运用技术应变能力相当有效。此外,对无球队员来说,还可以利用反跑、策应等技术,对场上的位置进行准确观察,及时跑出空挡,随时做好接球进攻的准备,所有这些都必须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视野才可能实现,这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篮球意识的意义所在。

3、对教学与训练进行进一步完善,通过发展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在篮球运动中,大量的能力与技术基本上都是在教学和训练中形成和发展的。在训练技术动作运用在实战中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运用技术中所表现的应变能力。不管哪种技术动作都有其自身特点、适用条件以及适用范围,在实际比赛中都有着独有的战术价值。认识到这些价值所在既是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实施有效的意识活动的基础前提,同时也是通过技术动作训练对学生进行篮球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快节奏是篮球比赛的重要特点之一,场上情况瞬间变化,不管哪种技术动作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地运用,同一动作在不同条件、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中的运用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要从平时的技术动作训练中进行,充分利用对抗条件和对抗因素对学生的篮球意识进行有效培养,还要充分利用真假技术动作对学生的篮球意识进行培养。为此,笔者认为就必须对训练过程进行必要的完善,既要有基本技战术训练,还要有实效性、应变性和对抗性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处置临场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加入实战运用训练内容后,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充分掌握各种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更加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技术的运用特点、运用范围和运用条件以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升临场运用各种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攻防环境下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的篮球比赛中进行准确及时的分析与判断,进行合理地应变,使其技术动作更具实效性。

4、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所谓篮球意识指的是篮球运动者在大量的篮球运动中通过大脑积极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机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规律的心理素养,集中反映了学生的心智能力。因此,发展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篮球意识,老师精心设计的技战术训练,同时,还要对其施以意志训练、心理调整训练和认知训练等一系列的心理辅训练,使学生的心智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改善,为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利用这些具有较强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心理辅助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感知反应速度得到有效提高。而这些专门的知觉能力训练,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加强学生的临赛感觉和球感训练,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和发展,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其具备调节心理的具体方法。

综上所述,学生的篮球意识是经过长期训练与培养而形成的,这种意识其实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具体反应。外界因素能够对篮球意识产生刺激而使之得到提升,但它不能促进篮球意识的形成。篮球意识是运动员在面对瞬间变化的情况时所产生的应变想法,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因此,篮球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为之做出大量的努力才可能形成。(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9

分数”。

背景介绍:“百分数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百分数整个教学单元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运用它解决百分数一系列问题。所以,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始终抓住“百分数的意义”这一主线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案例描述:师:你们喜欢打篮球吗?喜欢的人举手(都是男生),水平高不高?我们班谁打得最好?(王治)为什么?生:他3分进球的命中率最高。师:什么是命中率?(生说不清楚)师:我们来看张表(表略),看看谁的投篮成绩最好?(出示书上情景)同桌相互说说看。谁愿意来说说看?生1:我认为是张小华最好,因为他失球率最少(误认为失球次数最少),李星明失球9次,张小华失球7次,吴力军失球12次。生2:总数不一样,不好比。师:有没有反对意见?生3:假如都投300次,李星明投中192次,张小华投中195次,吴力军投中180次。张小华投中次数最多,所以他的投篮成绩最好。生4:还可以看看他们的命中率。师:什么是命中率?生:(支支吾吾,不怎么说得清)师(引导):就是看看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口答)16/25,13/20,3/5。师:你能很快比较出谁的分率大一些吗?有什么好办法?生:通分。(尝试通分比较)16/25=64/100,13/20=65/100,3/5=60/100(得出:张小华的投篮成绩最好)比较后引入百分数。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分析与反思:从该案例的描述中,我们已清晰地看出该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关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这一过程,从中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写分数、读分数。应该说,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比较到位。但细细阅读学生的发言与反驳,对于“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这一环节,学生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体验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又促使我进行了深入思考:

(1)理解学生要全面。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储备,考虑问题的思维层次肯定不一样。如对于上面所创设的情境,浅层次思维的同学会考虑进球总个数谁最多(或失球总个数最少),谁投篮水平就高;思维层次略高一点的会考虑某人的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数,谁大就谁的投篮水平高。

从上面来看,学生也确实出现了各种思维层次。第一个学生说只要看失球次数最少的时候,马上有一学生反驳:不对,他们的投篮总次数不同,不能直接比失球次数。(多有价值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单一地考虑问题走向思维的整体考虑)于是,就假设投篮次数都为300次,李星明投中192次,张小华投中195次,吴力军投中180次。张小华投中次数最多(失球次数最少),所以他的投篮成绩最好。通过这样深入全面的解释反驳,答案与前者一样。这样的说服力有多大?我想那个第一个回答的学生肯定会想:你的答案还不是与我一样,何必这么烦呢?因为学生往往更重视结果的正确与否,而会忽视方法过程的有效思维。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提升价值,突出百分率的实用价值,更激发学生间的思维矛盾冲突,教师合理利用书上的文本资源把数据稍作修改,效果会更好。

(2)合理运用教材。淡化对教材的依赖,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创造,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个性化的加工,根据学习需求,合理地进行增删、归并与替换,这样才能实现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同时,也才能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处于不断地成长”之中。

教师可把数据稍作调整(表略):李星明:投中17次,失球8次,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17/25=68/100。张小华:投中13次,失球7次,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13/20=65/100。吴力军:投中33次,失球17次,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33/50=66/100。

学生在教师巧设的“圈套”里,各种思维层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这样,能让学生在不断地反驳、辩论、说服、解释中,思维一点一点走向深入,真正体现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感受到数学的有用价值。

在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之后,学生利用转化思想,想出了多种计算方法。其中“24×10+24×6=384”的出现,为竖式计算的教学作了充分的孕伏。最后,通过由此及彼的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本课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式题。利用教材作多角度的发散,这是一种提升,也为生命体往纵深处“攀跃”创设了条件。

篮球教学的反思篇10

【关键词】兴趣高中生篮球教学影响

高中阶段学生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篮球课程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兴趣教学在这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怎样培养高中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乐的心境有益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篮球课程学习

在篮球课教学中,学生是不是能以愉快的心情参与篮球体育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取决于体育老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课前设计。我们知道,每一位学生都有喜爱的运动项目,对于观看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比赛时,都会兴奋不已,对亲身参与到这个项目的比赛之中,会感到乐趣无穷,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教师强制,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

二、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只有对篮球课发生了兴趣,才会表现出对该课程积极的情绪,进而在喜欢上篮球课,最后把这个活动形成行为习惯。若缺乏对篮球课感兴趣,就不可能对篮球产生爱好,也就不可能对篮球课有持之以恒的兴趣和爱好。反之,随着对篮球运动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程度的不断增长,学生们习惯性也就越强,坚持进行篮球训练的时间也就会越长。在篮球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使学生充分认识篮球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学习中;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形成对篮球练习的兴趣,养成长期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也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基础。

三、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动力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练习方法和教学内容。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体育教师尽可能地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引导学生对篮球产生兴奋的心理,同时让学生对篮球产生正确的认识,调动他们对篮球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兴趣,保持对篮球练习的持久性。

四、保持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

当学生练习篮球的兴趣养成后,并不是永远都会保持持久,如果不能够坚持经常锻炼,对篮球的兴趣也会逐渐减退,直至消失。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不同的练习要求,以维持兴趣的长久性:对于运动能力低的学生,在要求上就要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在篮球练习中能够有一定的成功感,否则,要求高了,就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从而挫伤他们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本已获得的练习兴趣退化;而对于运动能力较高的学生,在要求上就应该相对高一些,在动作上加大一定的难度,增强他们练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去追求,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快乐与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获得的兴趣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坚持篮球锻炼,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五、合理运用评价,提供篮球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下,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评价,科学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心灵上的解放,学生可以放下一切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生学习篮球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评价,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同时加强学生的反思,可使学生在反思中激发进一步练习的兴趣,巩固练习的内容。除用适当的激励评价外,体育教师还要善于抓住学生在篮球课中的闪光点,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状态,及时发现,及时鼓励,会更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爱学、勤学,有利于锻炼习惯的养成。

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点,同时也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并以此感染学生,因为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新课程下的教师不再是单纯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如果体育教师只是一味地去教,而学生却没有兴趣来学,那么就不会达到这个目的。因此,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时就要不断地去了解学生,要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去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学生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情感传递,学习篮球的兴趣便油然而生。体育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养成良好的篮球运动习惯。

总之,在高中篮球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手段不断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用情去感染学生,用爱去激励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用“心”去参与篮球学习,让他们真切地感到进行体育锻炼是心灵的需要,是学习和生活压力的释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