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十篇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十篇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44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1

长春中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护士护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该文重点介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概念,从而提出有效培养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

http://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护理;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3(b)-0121-02

[作者简介]周舫(1971.11-),女,吉林长春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工作。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发展的驱动力,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些能力都被要求在护理护士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独立判断问题所在,并独立实施相关措施,成功解决问题是护士的职责所在,这决定了护理护士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护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批判性思维是指一个人对现象和事物的判断的过程中,不断的分析和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想法,平衡其利弊,最后正确认识事物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决定。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所有的变化情况作出理性的判断。护理学科的批判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对病人综合情况的考虑,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推理过程。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界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护理教学中的关键。

1护士批判性思维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护士批判性思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这段期间,主要出现了几种主要的观点。早在1964年,沃森和格拉泽提出,护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是知识和态度的总和,至今这个概念仍然被广泛引用。随后,众多学者对该定义做出了阐述和发展。如批判性思维护理问题的反思和推理,找到多种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或解决护理问题,做出决策思维过程等等。为护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判断性思维的发展[2]。

国内一些学者对护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也有界定,如陈保红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保健决策和有意义的自我调节过程,其中反映出的判断推理过程包括一系列的部件,这些部件需要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并共同参与护理决策。

2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2.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护理教学中,根据各种批判性活动的特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但增加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应当做更多的课前准备,应对学生所提的各种问题,如果问题不得要领也要鼓励学生开口。学生应积极思考,查资料开阔自己的视野,随时准备回答老师或学生的问题[3]。如学习胃大部切除术护理时,有学生问:瘢痕性幽门梗阻患者术前能否用温水洗胃?如果不能用温水,那要用什么水,和温水有什么区别?在这个有点不得要领的问题上,老师应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形成,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但在课堂上,更多的问题都应具有挑战性,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启示。对于在疑问中迷失的学生,老师应正确的引导其回到正轨上,帮助他们直到他们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止。

2.2讲授转向自学,发展主动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老师缺少积极性而学生也习惯于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引起人们的思考。被动的教学捆绑了学生的想象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主动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护理教育更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因为护理更注重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护理措施的合理性。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护理个案,护理计划无法启动。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并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这些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推理能力,主动为学生提供参考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意识[4],如收集护理历史常见问题和参考个案等。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病人的健康问题有哪些?该采取什么方案解决?我能为患者做些什么?进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遇到具体情况时能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为他们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在实践中验证批判性思维

完成初步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后,检验效果必须要经过实践。在深入教学时,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挑战出版和教师的观点和意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如“注射原则”中的“无痛注射技术”,学生对其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把“无痛注射技术”改为“缓解疼痛的注射技术”更为合适和贴切,应对其进行验证:方法一,反复试验,学生自己体验注射时的痛苦,发现痛苦是不一样的;方法二,学生临床调查169例患者,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痛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临床实践知识,让学生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实用,获得思维能力,并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相辅相成,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4“角色扮演”有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更有利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以医疗活动或者医疗行为为题材设计一个简短的小品,反应护理现象及其影响,然后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对医疗人员的服务和医院的医德有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护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5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创造利于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氛围

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是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理人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行为。一个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至关重要。高等护理教育的学生必须形成一个理性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讲授知识的传统角色,要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形成一个学习小组,在这个小组内担任领导者和组织者,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融入到学生集体中,其次建立平等的教育氛围,最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充分灵活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平台[5]。

2.6改革教学评价,激励批判性思维

对于教学评价,学生都有着其独特的见解,通过学生对教学的准确评价,能够督促学校教育的改进和完善,并且也是对学校教学模式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除此之外,如果将学校的教学评价做以改变,彻底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也同样可以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很大的作用和帮助。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学评价来约束学生,这样不仅会约束学生的行为,同时也会逐渐约束学生的思维。真正的教学评价是应该让学生们发散自己的思维,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是统一的、制度性的思维模式。要想彻底的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式,就一定要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不能再以传统的教学评价来约束学生,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学校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尤其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护理专业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而且对于一些某方面尤为突出的学生或是某方面较差的学生都要设置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待护理专业的学生的每个阶段的护理特性都要做出特殊的评价方式。护理专业的学生注重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6]。所以,对于只懂得学习理论知识并且考得满分的学生并不能给予最好的教学评价。护理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护理好病人的学生,所以,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是灵活的。灵活的教学评价不仅仅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评价内容作出肯定或质疑,学生有符合其自身的评价标准,那么他就可以对事物有批判性的思维。所以说,学校要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激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http://

参考文献

[1]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J].教育研究,2010(5):235.

[2]章雅青,李丽莎.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8):351.

[3]李晓松,李希滨.护理专业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8(1):125-126.

[4]卢桂芳.护理实习生批判性思维自信心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国外医学,2008(8):453-454.

[5]杨朔眉.护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护理杂志,2012(4):116.

[6]陈保红.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等护理教学模式初探[J].山西护理杂志,2011(8):324.

(收稿日期:2013-11-26)

《科技创新导报》稿件要求及投稿说明

稿件要求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

3.所有文章标题字符数在20字以内。

4.http://

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

7.图片要清晰,注明图号。

投稿说明

1.来稿一律使用word排版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以2700字左右为宜,并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严禁抄袭,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欢迎投稿。

2.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媒体,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2

1评判性思维的课程设置

鉴于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学科中的重要性,护理教育者必须评估护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换句话说,在设置与评判性思维相关的护理课程时,护理教育者必须注重课程内容的质量、组织方式以及学生如何吸收及评价这些知识。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不能单纯依靠抽象的理论知识或短时间的临床实践,学生应主动参与评判性思维的训练。例如,老师可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易行的护理操作,并让他们分析操作中包含的护理知识和关键的概念,逐渐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和情感倾向。通过练习,护理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辨证分析的思考能力,并且使评判性思维变成一种日常的思维习惯。正因如此,美国护理联盟要求所有的护理课程都应包含和注重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将评判性思维设置成一门独立的课程,融合了有效的评判性思维教学方法的护理课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考能力。正如Conger等所说,学习知识不止是获取事实,更是一个通过主动审慎的思考和理解以获得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的过程。

2评判性思维教学过程中的困境

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教学工作,有很多的教学困境。第一是教育工作者本身评判性思维知识的缺乏。如果老师不能评判性的思考,他也无法培养和传授学生高水平的评判性思维;反之,如果老师不固守陈规,信任和重视学生的观点与想法,愿意接受学生的质疑和挑战,则他的学生更容易学习和领会评判性思维的技巧和倾向。Facione等认为,角色示范对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尤其是评判性思维倾向十分有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然而,评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多维的概念,护理教师应认识到评判性思维的不同组成部分,包括思考的策略和技巧、相关知识和使用评判性思维的倾向。护理教育者应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并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第二,传统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发展。研究证明,死记硬背,课堂教学和老师的绝对权威不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的技巧和能力。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国内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不愿提出问题,质疑老师的观点。很多学生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缺乏自信,害怕犯错或是太专注于正确答案。因此,我国的护理教育者应适当改变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评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mangena等研究指出,参加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比上课或记笔记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他们提倡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因为学生的兴趣是学习评判性思维的基础。最近的研究表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导向学习法,概念图、询问法、反思写作、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

3.1问题导向学习法(pBL)问题导向学习法是目前在护理教育中最被广泛研究和运用的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国外许多护理和医学课程都已运用问题导向学习法,以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演绎推理、独立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能力。tiwari等纵向研究表明,采纳pBL学习法的护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明显高于普通课堂教学的学生(p<0.01)。pBL组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经历是非常愉悦的,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能。而普通课堂教学的学生认为他们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极度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ozturk等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表明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的确对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卓有成效。

3.2反思性写作指的是学生将其参与过的活动,例如课堂阅读、临床实践、小组讨论等内容记录下来,并反思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反思性写作可以给予学生相对充分的时间以供他们不断地总结和回顾所学知识,纠正学习中的误区和偏差,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护理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内容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学生恰当的建议。国外学者认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反思性写作对于评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因而推荐护理院校应在护理课程中加入反思性写作的内容。naber等研究表明,观察组学生在完成6次反思性写作的作业之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比对照组学生有了显著提高(p<0.05)。因此,研究者们建议,反思性写作可用于培养或评估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方法,从而弥补传统考核方式不能衡量学生评判性思维的缺陷。Fonteyn等研究也显示,相比于写普通的护理计划,学生更愿意完成反思性写作的作业,因为他们认为这种作业能引导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3.3概念图是一种应用于护理或其他学科中的评估学生思维过程的学习方法。概念图是根据ausubel的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理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和不同之处,从而达到对这些知识的长期记忆。简单来说,概念图是一个促进学生将新接触的知识与以往所学组织联系起来的知识网络,通过这种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实现从记忆知识到自我思考的转化。除此之外,概念图能够减少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差距。研究表明,使用概念图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评判性思维的水平。

4小结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3

关键词:思维方式物理学习批判性思维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批判性思维是指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人才是立国之本,物理课堂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批判性思维的简述

物理教育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培养场所,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物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都需要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并在培养批判性思维上有其独到之处。在物理教学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科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廓清迷雾,批判性思维是探究的核心工具。它是科学真理助产士,是新思想催化剂,是我们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有力的资源,批判性思能能使我们严禁、镇密、清晰。批判性思维主要具有如下四个特征:理智性,批判性思维是理性思维。批判性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特征,精确性,批判性思维是精确思维。严谨性。我们应该注意批判的恰当性和准确性。对现存的思想观点进行审视,取其精华,依靠理性的力量征服人,借助精密的观察、实验取得可靠的信息;在进行批判性思维时,理性对待被批判对象,力求做到恰如其分,严谨求实,受到批判性思维的检验。

批判性思维具有以下一些原则:明晰洞察自我中心或群体中心原则,独立思维原则,换位思考原则,怀疑论断的原则。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独立思维,群体中心是个人中心的发展,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换位思考,直到我真正了解并清楚此论断,提醒我们对我们拒绝事实的倾向保持警醒。

2物理教学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教学首要目标之一,科学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具有同一性,都有使用经验证据,练习逻辑推理和对假设持怀疑态度的基本原则。

经验证据是一个人能看到、听见和触到的证据,经验证据最一般的替代品是权威证据,经验证据可以被重复,有必要检验每一个权威的可靠性。科学论断需要经验证据支持,权威知识是人类的最普遍的知识,科学是唯一的阐明可靠知识的方法,权威证据是可靠的证据,等同于经验证据,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反对盲目的权威,去判断我们相信的东西就是可靠的事实;练习逻辑思维,持怀疑的态度。逻辑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怀疑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科学家和批判性思维者总是使用逻辑推理,不断地质疑你的信念和结论是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共同基本原则。逻辑允许我们正确推理,并不断地检查证据、论断。初中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表现为虽然学生具备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但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本身所知甚少。他们的思维灵活,想法多样,但学生对批判性思维这一名词不够理解。而如果学生知晓这一名词,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批判性思维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希望进行独立思考并渴望发表自己的见解,反映出学生对批判性思维持欢迎态度。但课堂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较少,老师在课堂上未使学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与精神。

综观批判性思考的问题,在于训练学生观察的品质与深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联系生活实际,整合分散的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将知识与生活现象相联系,鼓励对事物的反思与逆向思维。因此,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增加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内容,让批判性思维明确出现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充分体现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的性质,应进一步增大批判性思维问题。

物理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学生成长的要求,培养个人用理智去判断事物。初中物理课堂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场所,当帮助学生用他们自己生活的实例来理解物理。

3初中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教师在概念分析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把混淆知识有针对性设计成概念辨析题,抓住学生的薄弱点,学生在概念评析后应能得出正确选择;在公式运用中启动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交流合作中增强学生的表述能力,可以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适当采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上有所收获。分析思考、组内讨论之后形成小组共同意见,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表达,使得学生注意尊重他人的看法,加强学生间交流、合作,培养了科学方法;坚持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这些能力和素养将会令学生终身受用;在错误评析中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典型的错误进行质疑,引导学生从各种复杂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引导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在方案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课堂气氛,要求学生分别设计解决方案,为学生创设一个解决方案的契机。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在问题的提出阶段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的质疑、猜想与破除能力。将学生的关注点导向信息与资料的收集上来,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让学生自己从中提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与信息收集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提高他们思维的广度与深刻度;在方案的设计阶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与逻辑性,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逻辑性与严密性的训练;在实验的操作阶段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原因排查;在交流与评估阶段对自我的论断进行反思,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养成严谨做事,反思自我的习惯。最后,在归纳总结阶段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初中物理理论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让学生在探究物理问题中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更适于启发学生的批判精神。

参考文献

[1]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8.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4

首先,正确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为重要,是密不可分的,社会的需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的发展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物理学能够得以发展,又与物理学家们创造思维能力是分割不开的,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正确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物理教学的关系。初中物理教学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培养能力。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在培养能力中传授知识,二者相辅相成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核心和高级形式,它是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目标之一,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涵盖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且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和通过学生的自觉努力来实现。

再次,正确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需要有效的培养方法。

1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意识

纵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物理学家们在探究物理过程中展现出的物理智慧和物理方法的历史,因而,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结合物理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件。如在学习“密度”的概念时,介绍阿基米德对“王冠之谜”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家解决问题的执着的精神、求是的态度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思维的重要性:在学习“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的知识时,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地、大胆地进行创造思维,甚至会立志终身为之探索。

2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习惯

在物理教学中,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要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性地学习。

2.1培养创造记忆,记忆是创造的基础和前提。一种新的发明或发现,总是以前人的成果或自己以往的研究为前提,有良好的记忆效果才有较高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培养理解记忆,如在“功”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功是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是一过程量等这样的角度去很好的分析和理解,克服死记硬背现象,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功的概念。从科学性和实践性方面看,理解记忆是一种优化的记忆方法,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理解记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2改进方法,形成创造思维习惯。从学生开始学习物理时,就要指导他们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改进学习方法,着眼点放在学生创造行学习,如在教学生观察实验的同时,教会他们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把客观现实与物体内在的规律联系起来,改变那种只不过记现象、事实和结论,而不去学习和掌握得出结论的方法,从而培养创造思维习惯。

2.3改进教法,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创造思维的培养问题时指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自古以来,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有两种,一是注入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被动学习,不上创造思维的启发。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事物的过程,所以教学方法与培养学生能力一致,以利于培养创造思维,教学中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实行优化组合、灵活运用,以适应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3正确认识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与实践

3.1开放实验,提供创造条件。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应该在有计划地完成教学内容所需做的物理实验,同时开放实验室,有组织地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成功了,总结成功的长处:失败了,寻找失败的原因,直至成功为止。并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小制作和模型制作,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原理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创造能力。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5

摘 要:物理教学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就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与生物学、化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物理学不仅本身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顺应时展的潮流,物理教学应着眼于造就一大批开拓型、创造型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科学发展的需要,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基础,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好准备

现代教育要求: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对知识的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创造性应用能力,而这都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为此,要注意做好:

1、注意培养学生读、思能力

所谓读,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课本,钻研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主动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难点,掌握重点。

所谓思,就是培养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规律、现象的一门科学,观察能力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前提,要会观察周围的各种现象,发现其内在的问题,为此,可加强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特定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有观察的直观形象的对象,可看到研究对象从出现、发展到消失变化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动手能力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只有强化这种能力,才能为后边的实验教学的开展,各种自然现象的再现,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才能为后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好准备。

二、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改革中,要真正实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1、注意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注意采用灵活、科学的管理措施,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实践性的作业,改进和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博才多艺,满足时代进步的需要,教学中,要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上,使学生具有获得点石成金本领的愿望和思维。

2、注意采用创造型的教学方法

⑴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上;

⑵要引导学生把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如“密度”、“比热”、“电阻”三个概念的理解,如果突破“密度”概念的理解,建立起正确的牢固的观点,对后面两个概念只要通过类比,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当学生学会了这种知识、方法的迁移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⑶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又能使知识纵横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还能加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如:滑轮一节的教学,可用杠杆平衡原理来分析、讲解,也可以用力的平衡知识来分析、讲解;还可以用功的原理来分析、讲解;再如测物体密度,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定,也可以根据其定义测定,还可以利用浮力知识、压强等知识来测定,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如在加以良好的引导,将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如用力的平衡、杠杆平衡原理、功的原理来分析定滑轮最简单,而用力的平衡来分析滑轮组最容易理解,在用不同方法测定密度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哪种方法误差最小,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⑷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意识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有思维结果,所以,物理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之中锻炼思维能力。为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①启发学生实验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动的触发剂,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但是,如果单纯由“实验”的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能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保持兴趣的活跃性,保持兴趣的生命力、创造力,就要善于应用种种诱因,比如在压强知识的学习中,首先从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意义,再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如:ⅰ、在气功表演“睡钉床”的节目中,钉床上的钉子如果只有一根,情况会怎样?ⅱ、生活中如果大气压强消失了,我们及我们自己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来促进学生的观察、思考,而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验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造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兴趣引导下,完成创造思维的培养。

②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就要特别重视对其思维逻辑性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走入正确的轨道,才能使思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中各种现象的属性、联系,再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地知识体系,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劳动”来取得这些概念,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形式这些概念,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在教学中的这种坚持让学生给概念下定义,让学生推导实验的结论,实际上就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的逻辑能力,而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健康发展,才能让思维有生命力,从而为以后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做好准备。

3、倡导创造型的学习方法

经过上述创造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但在学生学习方法上,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根据不同情况,要求学生在较少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东西,收到较好的效果;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要善于用已知求未知,同中求异,稳步中求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意用不同方法探索解题思路,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思维过程的灵活性;要通过灵活多变的练习,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不满足于一个思路,一种解题方法,提倡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做,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开拓思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度;要在学生中提倡多思善疑,于无疑处见有疑,对典型问题的解决或思路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是前所未有和独创的想法、解决;不满足于只会解一道题,而要通过解一道题的训练,掌握解一类题的方法,总结出一类题的规律,在把这些规律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触类旁通的境地;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的训练,将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三、搞好求实创新的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着力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主要是指能产生新设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产生新成果的创造技能,而创造思维又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创设一个能够刺激学生创造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向、多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通过班级建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多种形式,搞好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思维的训练,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和思维都按照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一般规律进行,并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信息上表现出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独创性、灵活性和敏捷性,还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辅以自学辅导,组织交流讨论,设计探索性实验,智力竞赛,物理板报,小论文答辩等训练思维的多种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课堂上我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争论、辩论,从不轻易给予现成的结论,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并强调讨论不准重复自己,不准重复他人,不准重复书本,还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共同的规律,加倍注意违反常规的新异现象,大胆选择角度提出新思路,促进其创造思维的发展。

另外,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注入无尽的活力,在课外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在一起,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同时,课外活动还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加速了学生特长的发展,获得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得到的成长空间,克服了把学生拴在死啃书本的怪圈里,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现象,给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最具活性的平台,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启发、诱导、提出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巧妙地给学生活动指点迷津,并在关键时刻给予正确的指引,使学生在自然、自愿、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使学生打好基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不仅将知识学牢学活,而且能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并能多方面培养学生自身实际能力,真正做

到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6

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还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地拓展和创新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也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中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思维的含义及其结构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性所作出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北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创造性的思维结构包括发散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四个要素,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分工,相互配合,发挥不同作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构成思维的核心或主体;发散思维用于解决思维的方向性;辩证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思想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案例资源

1.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案例

发散性思维是从同一材料来源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从不同方面去思考、想象、产生许多独特的新思想。在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中,“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与地形地貌和交通线路的关系”这个案例有明、暗两条线。明线讲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暗线则讲水源对该地区聚落分布的决定性影响,同时还涉及交通、农牧业等内容。这个案例活动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案例

形象思维指运用表象、直感、想象等形式,对研究对象的有关形象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整合、转化等加工,从而从形象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及规律。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进行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手段,在教材中,培养形象思维的资源举不胜举。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案例

逻辑思维是人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为操作的基本单元,以判断、推理为操作的基本形式,以辩证方法为指导,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理性思维过程。在必修1《地球运动》章节里,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比比皆是。如“根据行星基本数据资料,讨论除地球之外,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中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手头提供的资料——行星基本数据,通过分析、思考、推算、联想、判断、纠正、创新,最终找到答案,进一步运用形象思维巩固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案例

辨证思维是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要求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从而把握客观真理,更正片面思想,确定正确的思考方向。如在必修2《城市与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节中,辩证思维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教师应利用地理事实,充分说明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人口既要繁衍又要控制,资源既要利用又要节约,环境既要改造又要保护等辩证关系,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展。

三、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个词:求异、逆向、多向、辐射。如在《田纳西河的治理和开发》一节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协商如何治理田纳西河。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身临其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各自扮演的角色眼光,运用求异、逆向、多向思维,以新的角度、新的观点拿出自己的方案。扮演电力部门人员的学生说,这里水能资源丰富,我们打算建造水电站;扮演农民的学生说,我们打算在上游的山坡上种植果树,在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粮食作物,还可以在电站旁利用发电的余热种植蔬菜;扮演企业家的学生说这里电力及各种矿产资源丰富,应考虑到在这投资建厂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方案,发散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2.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把枯燥的文字、图片转化为容易接受的地理信息,达到培养形象思维的目的。在中国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枯燥的行政轮廓图感到头痛,这时教师可以运用通过观察、联想、想象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盛产热带水果菠萝,其行政轮廓图像一只菠萝;陕西有兵马俑,其行政轮廓图像兵马俑中的跪俑;甘肃像哑铃等。兵马俑在炼哑铃,嘴里还叼了宁夏这架战斗机,这样陕西、甘肃、宁夏三个省的轮廓和方位都可以记住了。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

逻辑思维一般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多种心理加工而成。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鲁尔区为例》,教材的编排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如能依此设计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一:出示鲁尔区交通图、周边矿产资源图。

师问: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为什么被称为德国的工业心脏?

(问题可以延伸到工业区位因素,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学生经过分析、对比工业的区位因素,综合、概括得出答案,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训练)

环节二:教师继续问:当时的鲁尔区可能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生答:有煤——煤炭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附近有铁——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严密的推理过程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三:教师再问:你们认为这样的工业体系是否完善?

……

教师的一连串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推理过程。学生整节课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也是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培养过程。

4.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如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类问题:评价(分析)该地区农业(工业)生产的条件。问题的解答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维锻炼,促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本区域的实际自然环境特征出发,结合区位影响因素,强调优势与不足,及时纠正学生思维活动中的不合理因素,给予肯定和帮助,促进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的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个性特长,把培养学生思维的教育巧妙地融入教学之中。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7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学生一生受用的东西。要从思维的品质、方式、方法等方面来潜心引领方可成就学生最终的思维智慧。创新思维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创新思维中的各要素是密切联系、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用身边的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时期,接受能力强,对周围事物好奇心重.因此,物理教师应利用这一点,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加强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如何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极其重要.人生来就好奇,对身边的一些事物和现象都想知道为什么.在常态的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不断纵深理解、全方位理解的习惯,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所有内涵及外延要有全面精准的理解;在常态的物理现象分析上要引导学生养成由表及里、层层剥壳的递推式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纵深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张开思维的双翼,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手脑并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培养学生在看书、做题等学习过程中养成很抠推理细节的习惯,让学生在一次次严谨的推定论证中学到深刻的思维.这样,就不会再轻易出现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了。培养学生开发物理错题的习惯。剖析自己的理解以及分析过程中的细节,对所出现的错误进行特别的对比、归因和概括,学生自己会发现许多问题的要害和规律,这既是对思维活动的修正、批判,也是思维活动的再深刻。

三、打破常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物理教学是学生探索物理新知的过程,更是学生培养、演练创新思维的过程。抑制、淡化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思维的培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教师一定要恰到好处地扮演好“主导”角色,要让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好地为凸显学生创新主体作用服务。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勇于创新.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台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尝试,拾级而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引发其对知识的兴趣,更要创建一个和谐、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一个压抑、死板、严肃的教室中,学生的心情受到压迫,思绪不敏锐,难以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提不出新颖的科学问题.因此,创建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的证据及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作口头陈述.探究过程比探究结果更重要.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认真听取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表现在敢于提出问题.有的学生习惯了填鸭注入式的教育方式,懒于动脑筋想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使学生获得质疑的自信.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辩论习惯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8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性

1引言

创新型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对科学执着的追求热情,更需要的是要有科学的思想和创新性思维。因此,对于每一位物理教师,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此,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经验,对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教育进行了浅析。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广泛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但是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建立宽广、扎实的知识基础,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做好准备

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就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宽广、扎实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研究对象的整体入手,对物理事物进行全方位考虑,并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物理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由单向型向多向型转变。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观察周围的各种现象有助于发现内在问题,因此,要加强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特定的物理情境,让学生有观察直观形象的对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强化动手能力,能够为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基础,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做好准备。

2.2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一旦对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投入满腔热情,并能主动探索更广、更深的知识领域。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将教学置于有趣的活动当中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求知欲望。

2.3加强习题的变式训练,培养创造思维

通过一题多解,学生可以从多途径、多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解题的思路。学生对不同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能从对比多种解法的过程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的规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1精心准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堂教学不仅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创造力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准备课堂提问,设计一些有梯度、有层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并培养创造能力。

3.2设计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去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思路,不局限于“标准答案”,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并从中提出多种富有新意的方案方法,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3.3自编习题,应用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自己编习题是一种很巧妙的方法。命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性地应用知识提高创造能力的过程。组织学生自己命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知识,还能令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在讲解完例题之后,让学生自编习题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编题的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

3.4重视实验研究,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的探索与创新,设计问题情境,呈现出知识获取的整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4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些认识,希望大家进行批评指导。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夯实基础、趣味教学、一题多解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精心设问,设计创意、自编习题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创造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任务,我们一定要努力担负起这个任务,为创造性而教。

参考文献:

[1]蒋智勇.中学物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2001,

(07):11-15.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9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必须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因为思维品质如何将直接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强弱。(1)培养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中其它解法,并对比哪一种最优,怎样分析的,有没有不足之处,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类比,拓宽思路,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2)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3)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借助形象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教材例题中前面的多是为学习新知识起铺垫,后面的则是为已获得的知识的巩固、加深。因此,对前面例题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原理理解清楚,对后面例题教学则应侧重于实践。之后的练习应进一步加深、拓展、发散。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示,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对所学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对照、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的过程中来。教学中要重视下思维过程的组织。

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很多种能力,包括运算能力、判断能力、定量思维、提炼数学模型能力、对数学解的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这些都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按照逻辑思维规律,运用逻辑方法,来进行思考、推理论证的能力。数学中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根据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由数学的极度抽象性决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本身得到,而且这是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在传授数学知识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形示,作出示范,潜移默化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宽广途径。

第一,提供感观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从具体的感观材料向抽象的理性思考,是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逐渐加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观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观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

第二,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个别,即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因此,一要加强基本练习;二要加强变式练习及该知识点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的练习;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和拓展联系;四要加强实践操作练习。

第三,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特点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形成一定的结构,结成一个整体,从而促进思维的系统化。例如讲二元一次方程时,可将方程的所有知识系统梳理分类,在学生头脑中有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

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

第一,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多方思维的好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面对各种题型游刃有余,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只会某一道题。

培养理性思维的方法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素质教育;科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刘晓芳,女,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学

一、高中生思维方式存在的缺陷探究

(一)高中生的思维方式的倾向特点分析。

首先,高中生思维方式缺乏主体性。高中生长期在课堂中形成依赖的思维方式,独创性表现不明显,批判意识不强,依赖课本、老师给予的答案,缺乏主动思考,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满足于现成结论,对别人的意见容易相信,盲从。特别是现在混杂于网络文化之中,各种信息对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其次,高中生思维方式具有片面性。相当多的高中生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思路狭窄,不能用科学的视角去分析解决问题,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高中生遇到问题缺乏理智,思想方法上较多片面性和表面性;思维方式单一,很难形成系统的思维程序。高中生思维虽初步形成辩证性,但仍比较片面,看问题大多流于事物的表面,不够全面。不少高中生容易被网络上的思想观念影响,思想偏激,不能辩证的分析问题,易受错误思想的影响。

最后,高中生思维方式呈现无序性。高中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无法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认识事物呈现颠三倒四的混乱现象,即思维方式的无序性。高中生要学习的课程知识很多,知识积累不断增多,但是却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存在无序的混乱状态。身处知识信息时代,高中生接触到的信息除了课堂上传授的之外,也有从网络等课外途径掌握的知识,但是高中生却不懂得有序地处理自身掌握到的知识,思维逻辑也不够清楚,容易混淆学到的各种知识。

(二)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存在原因分析

在高中教育阶段,紧抓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首先,学校不重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并不需要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认为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就能够自然的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学校也仅是从最快出成绩的目的出发,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校园文化中都不注重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学校从升学率出发,只要求学生学需要考试的内容,对于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这些隐性的知识只流于形式。实施新课改后,思想政治学科中的《科学思维常识》这门课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到了相关方法,但是绝大多数学校不安排课时学习。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主要阵地的作用已经被忽视。校园文化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学校对此也只是流于形式。

其次,教师欠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理念。大多数教师仍然是“重知识传授,重智育程度;大量讲授显性知识,重记忆轻分析,重具体轻抽象,重结论轻推理;忽视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严重压抑学生积极性;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对教材的整体感知、整体联想及整体思维的意识”[3]。作为教书育人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科学思维素养,不开展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为此,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更严重的是影响了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最后,高中生自身忽视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否得到很好的培养关键在于高中生自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不变的,而方法和方法的应用则是灵活的、活跃的、更富有创造性的,方法的学习比单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高中生没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机会,不愿意花费任何的时间培养思维方式。在课堂之外,高中生也没有积极参与开发科学思维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利用这些机会提升。

二、培养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对策研究

(一)学校应大力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应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学校应安排学生学习思想政治选修课《科学思维常识》这门课程,让学生学习科学思维方法。此外,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求教师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教师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提高高中生科学思维能力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就十分重要。学校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充实现代教育思想。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创设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的氛围,让高中生充分的置身于其中,并得到锻炼。此外,还要注重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这是学生思维方式得到锻炼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