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基本特征十篇文化基本特征十篇

文化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04

文化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日本文化开放性主体性混杂性

若将中国文化看成是“原生的”、“创造性”的文化,那将日本文化认为是“继发的”、“摄取性”的文化也不为过。正是这种特性使日本文化具有了开放性和主体性。

东亚文明圈或儒教文明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圈、西亚和中东的伊斯兰教文明圈、南亚的佛教文明圈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圈。其中,历史最为悠久、范围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成果最为辉煌的当属东亚文明圈的核心――儒教。儒教文明圈发祥于中国,形成、完善于中国。中国作为东亚传统文明的核心,对周边各国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明是以汉族为首的中华民族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历经漫长的历史,不断地与大自然相抗争之下形成的文明的结晶。中华民族创造出独立的、自主的、独特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直至所谓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时,才具有了根基。在历经秦代和汉代之后拥有了最终形态。之后,虽然在宋代、明代时有所变动,但是并未跳脱出原有的范畴。中国文明源于自然,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所以被称为“原生的”、“创造性”的文化。此类文化一旦形成并且定型,就表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与周围相异的古代文化抑或文明圈的文化交流、对峙,甚至起冲突时,亦能够发挥强而有力的主导性和自主性。关于中华文明的这些特性,英国的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提出:中国和西方邻国的交流和融合超乎想象之多,但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中的精髓并没有随之改变,而是保持着自发性延续至今。

中国文明的自立性并不仅仅表现在“原生性”这一点上,而且体现在相对的“单一性”特征中。从古至今的中国传统文明,从定型以来,历经了与多民族间的战乱和动荡。在世界的大舞台上,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宗教文明和文化要素,虽也产生了形形的冲突,但中华文明的主体和基本构成并未发生太大改变,逐步繁衍传递了下来。在历史长河中,虽然曾被文化相异的其他民族侵略,并曾一度被支配,但是中华文明保持着其傲人的身姿传延至今。相反,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被伟大的中华文明所同化,或被排除出了东亚文明圈之外。和中华文明并驾齐驱的外来文明与中华文化的冲突也大致如此。例如,对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的佛教。佛教于东汉时期自印度传至中国,经隋、唐到达了鼎盛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喜好,佛教曾一度被重视,甚至超越了儒教,但最终仍被抑制。佛教虽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终究还是儒教的附属物。此外,伊斯兰教亦是如此。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至中国,宋代、元代之后渐渐发展,明末清初时期出现了伊斯兰教学者,伊斯兰教教育也大为盛行,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其影响虽然遍及中国的广大区域,但仍然无法对抗中国文化的核心――儒教,也未能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民族文化。归根结底,伊斯兰教在中国能够存在并得到发展,源于它的存在并未对儒教造成威胁。另外,和儒教文化天差地别的基督教也在唐代传至中国,也未能造成大的影响。基督教在元代、明代、清代曾数度在中国进行宣传活动,但也数度被中止。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排他性之强确实惊人,这也体现出了中国文明的“原生性”和“持续性”。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周边性”

与中国文明的“原生性”和“持续性”相比,日本传统文化则具有“开放性”和“周边性”。日本文化作为周边文明,从古代起,经过漫长的年月孤立地发展至今。古时的日本,是位于东亚的一座孤岛,独自地发展着自己的文化。e.o.ライシャワ在其所著的『ザ.ジャパニ`ズ中提道:“日本农业文明的产生比起欧洲、中东、印度、中国落后了几千年。”如果没有外来文明的话,日本文明的发展将是另一番境况。在公元前三世纪以前,日本列岛一直保持着当地文明――绳文文化。绳文文化是原始的采集文化和旧石器时代的文明,持续了约8000年。如『ザ.ジャパニ`ズ记载:“在我们的祖先孤立于日本列岛,长期停滞在石器文明止步不前的同时,大陆的汉族早已经迎来了金属时代,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汉族的发展令人瞩目,影响力也涉及我日本列岛,给日本带来了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随着大陆稻作文化圈的民族携带着金属登陆日本列岛,日本就由原始的采集文化进入水田农耕阶段,由旧石器时代进化到铁器和青铜器并用的时代,产生了灿烂辉煌的弥生文化。绳文文化和弥生文化的融合使得日本民族得以诞生。日本文化自身的自然进化,历经了缓慢的形成过程之后,随着弥生时代来自先进的大陆外来文明的渗透而中断。由于本土的绳文文化和大陆先进文化的巨大落差,日本并没有抗拒外来的先进文化,而是兼收并蓄、纳为己用。而且,由于引进、吸收了外来文明,日本列岛迎来了质的飞跃,日本在摄取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就具有了开放性这一特征。根据开放性,日本将华夏文明、朝鲜文化、印度文化、南蛮文化、荷兰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本国文明。其过程,可分为以下三大时期:公元645年,大化改新前后对中国隋唐文化的摄取;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欧文化的摄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美国文化的摄取。

(二)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日本文化并不仅仅只具有摄取外来先进文化的开放性,同时,也具有消化、改造、同化吸取的外来文化的主体性。日本外来文化的摄取不是仅限于模仿,而是在考虑到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的一种选择、一种学习。因此,日本文化也具有主体性这一特质。

首先,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体现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主导性方面。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日本皆选择了当时全世界最为先进的文化。例如,公元5―6世纪,中国不仅是古代亚洲文明的中心,而且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所以,日本将中国隋唐的先进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挪为己用。又譬如公元18―19世纪,欧洲作为世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成为了近代文明的中心。日本就由欧洲引进了近代学术和近代思想,以及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二战后,美国作为世界现代文明的典范,成为各国的憧憬,日本也迅速引进了美国的议会民主主义制度和管理科学,将美式生活模式普及到全国。

其次,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体现在吸收外来文化时的选择性方面。日本总是吸取世界当时最先进的文化,而且是对本国发展有益的、能够适应本国国情的文化。例如,在古代吸收中国文明时,日本引进了隋唐时期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却抵制了难以在日本实施的科举制和宦官制。中国的科举制虽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但不能适应日本固有的身份制和世袭制,所以日本放弃了科举制。

再次,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体现在其融合性方面。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日本并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而是表现出了极强的融合性。日本在改造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将外来文化日本化。例如,日本通过改造汉字,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也就是,以汉字的草书为基础创造出平假名;以楷书为模板,创造出片假名。此外,对传至国内的佛教进行改造,融入日本的固有思想,创造出“现世佛教”。而且在吸取中国儒学思想的过程中,将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改变成以“忠”为本的日本儒学,应用于日本天皇制度。

最后,日本文化又具有对固有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例如,起源于中国,却因为战火而失去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茶道、花道、宫廷音乐等,日本将这些国粹依样保存,流传至今。

(三)日本文化的混杂性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又使日本文化具有了混杂性。在日本文化中,古与今、和与洋、洋与洋的文化要素在统一的文化体系中并存。在明治文化中,作为神话传说中“神的子孙”的天皇既是政治上、宗教上的权威,又在近代的范畴中的议会上体现了其地位。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既有洋室、洋服、洋食、洋乐,又有和室、和服、和食、邦乐。即使同为外来文明,各国的文化在日本文化中也得以并存。例如,英国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进化论,法国的天赋人权论,德国的国家思想体系、观念论,等等。

日本文化的混杂性在日语中体现无遗。以下类似的广告在日本随处可见:「シャ`プなラインが、プ`マらしいスタイルのこちら。フリ`クライミングシュ`ズをモチ`フにしたデザイン。现在的日语中,除了汉字之外还包括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外来语。有人断言,一百年,或两百年后,日语将有70%或者一半将由外来语构成。也有人称日语为“无国籍语言”。日本文化的混杂性特征使得日本文化又被称为二重文化、混合文化、混血文化、杂种文化、合金文化。

参考文献:

文化基本特征篇2

【论文提要】图书馆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图书馆馆藏文献与建筑文化的审美功效,图书馆制度文化与图书馆精神等几方面简略分析了图书馆文化的基本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它传承与融汇了人类几千年文化与文明的精髓,同时又集中展现了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与方向。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人才精神道德奠基与素质行为养成的必备条件,因此,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新世纪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校园文化是校园场域内全体学校人员所具有的特定的价值标准、精神追求、基本信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与行为规范等的精神与物质的总和,是校园这一特殊群体的文化自认和生活状态,它们真实的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研究、制度规范、建筑景观、行为风尚之中,面对社会主流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且独具社会影响力的亚文化状态。

大学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柱性载体之一,是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高地和窗口,是大学人才成长的特殊课堂。图书馆文化内涵的充实丰富与积极呈现,图书馆文化功能的与时创新与影响辐射,都关系到大学校园优秀文化整体风格的形成。因此,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必须优先建设好大学图书馆文化。

一、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与建筑布局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

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物质文化形态集中表现于图书馆的文献收藏与建筑的审美功效,它是大学校园文化物质形态的特殊组成部分。

图书馆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库,传承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记载着人类和民族发展的脚步和印记,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知识恢弘大观的积淀与收藏。图书馆的文献收藏集中体现了图书馆的文化积淀厚度和文化传承历史。图书馆通过所拥有的各种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文献收藏体现了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大学文化的知识价值和美感,为大学校园文化创造了一种浓烈馥郁的书香氛围和知识气息。馆藏文献的积累和传承,经过岁月的积累,慢慢融合成大学校园文化的一种以文字为主要手段的符号记忆,并逐渐衍化成为大学文化整体不可分割的知识成分。

珍藏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建筑历来被看作一种建筑艺术瑰宝,一种文化的标志和符号,因此,图书馆建筑往往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作为大学文化精神和传统的外在体现,同样,大学图书馆也是大学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特殊文化符号。图书馆建筑既是服务读者的空间,又是浸润读者的审美作品。建筑文化包括建筑形式和景观设计。建筑造型布局和景观环境设计以相互映照、相得益彰的表现形式构成图书馆建筑文化的使用和审美的主体。大学图书馆建筑在结合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审美心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征风貌的图书馆建筑形式和审美元素。如图书馆建筑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体现“科学与技术”美感的电子设备和现代设施等等。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体现大学文化民族与世界结合的文化“传承与吸收”精神,体现大学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和开放性。图书馆建筑文化通过空间分割、室内布置、设备配制、环境营造、给读者创造了一个怡人方便的阅读和思考空间,将地域文化特色、时代精神风貌、民族审美心理“润物细无声”地以特有的文化方式影响和陶冶读者,展示大学文化的魅力。

二、图书馆制度文化的人本关怀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构成

图书馆文化的制度创制与管理的人本关怀,是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在图书馆的延伸,是图书馆文化精神赖以生成和体现的规范性制度保障。图书馆制度文化是图书馆文化的行为内容。图书馆人的行为受精神因素的支配,并转化为具体细致的工作规则、管理制度与职业行为规范。这是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为目的,强制性要求图书馆职工和读者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文化现象。因此,图书馆制度文化一方面构成了图书馆人的行为的习惯与规范,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图书馆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变迁。

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是图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合理的规章、科学的管理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制度文化是一种以人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最终服务对象的管理方式。它的终极目标是把图书馆建成任何读者都可以在这儿找到阅读的快乐和智慧的启迪,每个管理员都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图书馆制度文化的人本关怀,成为图书馆精神的本质体现。

图书馆制度文化是以图书馆的公共权利为依托和基础而形成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带有刚性的权威性,以调节和规范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文献利用关系,对图书管理者和读者无疑都会形成制度的天然“冷漠”与“权威”。而图书馆的人的活动又带有大量的个人行为色彩,其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习惯养成、文化素质都呈现个人的独特性和随机性。因此,图书馆制度文化在严肃、权威的基础上,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细节处体现人本关怀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人本关怀既从原则性上体现制度的合法性,又从灵活性上体现制度的情理性。离开了以“人本关怀”为出发点的个体性和灵活性,图书馆制度文化将失去动力和活力,反之,又影响制度文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图书馆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必然写照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大学价值观、科学观、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是大学场域所有成员共同的文化根基。大学精神面貌的塑造就是大学文化面貌的写照,图书馆精神也就是大学精神的必然写照。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图书馆本质的反映和表达。它是图书馆组织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培育、积累而形成,并为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所共同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主导意识和积极心理状态,它集中地反映着一个图书馆的精神价值本质和行为准则的个性特色。图书馆精神是形成图书馆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图书馆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图书馆精神积淀了图书馆个体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并使这种传统和理念融汇在全体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与人生价值追求上,并且体现时代特征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上。图书馆精神是时代意识、大学环境与图书馆文化个性相互结合的群体精神追求,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群体健康人格、向上心态的外化,以及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的集中表现。图书馆精神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构成完整的精神体系。图书馆的科学精神崇尚科学的真理性与技术的效用性,主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而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则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的图书馆。

图书馆精神对图书馆工作具有鲜明的导向和规范作用,以把握图书馆的办馆方向和服务行为。图书馆精神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是图书馆文化传统的深厚积淀,并成为全体工作人员的心理黏合剂和事业心的不息动力。所以,培养图书馆精神,塑造图书馆的人文与开放形象,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文化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文化特征

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对21世纪企业文化发展趋势提出如下论断: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在下一个10年内,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纵观当今国内企业,凡是一个卓有成效的企业,无一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底蕴,是企业的灵魂,它像无形之手,支撑着企业稳步发展。

企业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时地演化着自己的形态。一方面,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代,其文化也有不同特点。每一个时代的企业文化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特点和风貌,反映了它们产生的经济和政治条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日益发展,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竞争合作、效率优先等都将成为未来企业文化的主旋律。可见,时代特点造就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反映着时代风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革命和网络经济使市场呈现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在充分认识时代背景、深入考察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经济之后,不难发现,无论是基本的价值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准则,新时代企业文化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工业经济中传统企业文化模式。新时代企业文化至少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创新文化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对竞争而言,不创新,即失败(死亡)。要让企业能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优秀企业与后进企业的差距,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的差距。

先哲老子曾说:“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孙子曰:“不可胜在己,可胜在人。”只有首先“自胜”,才能“胜人”。企业最大的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只有认识自我,才能战胜自我,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战胜一切。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超越自我。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说:要进步就必需要求变,要完美就更须不断求变。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令企业经营环境一夕数变。为了在严酷的竞争中追求生存发展,进而谋取安身立命之地,企业只有不断随势而变,适应外界变化的环境。

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剧烈变动的时代,成功者往往是那些突破传统游戏规则,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敢改变游戏规则的人也就是在思维模式上能迅速改变的人。当创新成为一项组织例行功能后,意味着组织具备了创新的文化,也象征着竞争对手无法抄袭的竞争优势。

企业的发展需要理念的不断创新(内力需要),时展的要求促使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外力促进),新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确定性来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倡导“自主创新”是关乎国家发展强盛之大计,已成为上下之共识。“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而企业的自主创新则构成了国家自主创新最重要的微观基础。

二、速度文化

这个世界上充满着变化,“一个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速度就是一切”。传统竞争因素的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而新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时间竞争。新经济中的现代企业已没有决策大小的问题,只有速度快慢的问题。无怪乎,美国思科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不再是大吃小,而是快吃慢”。

首先,企业速度文化的精髓在于发现最终消费者,并能最先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其次,企业速度文化强调的不仅是流程再造,或创造崭新的管理和运行流程,更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充分发挥知识和智能效率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快速变动的商业环境中提供企业员工最快速的反应机制,让员工充分发挥潜力,主动掌握不断流动的信息所透露出的商机。

在高度市场化的社会,如果想站在潮头,开放和迅速必不可少,比如微软公司借助于大众传媒,使整个世界都在了解比尔·盖茨的思想和观念,公司在聆听市场的同时也被市场捕足。

三、虚拟文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模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企业必须在以多变和不确定及全球化趋向为特征的市场环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产生了一种动态的组织机制-虚拟组织,它使企业能够集中面对以时间为基础的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

《商业周刊》在1993年2月8日的封面报道中把虚拟企业定义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运用技术手段把人员、资产、创意动态地联系在一起。通俗地讲,虚拟组织指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它不具有法人资格,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而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因此可以在拥有充分信息的条件下,从众多的组织中通过竞争招标或自由选择等方式精选出合作伙伴,迅速形成各专业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实现对外部资源整合利用,从而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

虚拟企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动态合作的形式去谋求迅速响应市场机遇(即市场需求)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虚拟企业是利用信息技术动员各种优势资源临时聚集成为事业共同体,实现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具竞争力(即有更好的质量(q)、更低的价格(c)、更佳的服务(s)、更符合环保要求(e))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去夺取竞争的胜利。因此,虚拟企业的本质是以实现机遇为目标的合作竞争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同时需要关注地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需要企业员工形成共识、一致努力才会发挥作用。而虚拟企业的存在短期性以及员工工作地方的分散性和成员的复杂性,使其企业文化形成比传统企业要困难。

四、学习文化

毫无疑问,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

传统组织的学习,通常是自生自灭,顺其自流,很少有成果。(法)法希尔说: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我要学”的终身学习,学习目标是不断提升人生价值,追求持续增强学习力,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对人知识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因而必须是体现工作、学习真正一体化,即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强调学习要有创新成果,这就是要求学习后必须有新行动;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在人人自觉学习基础上强调团队学习,通过深度会谈,形成向上发展型共识,提升团队决策智商,将分散在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巨大的知识的推动力量。

五、团队合作文化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裨将),顶过一个诸葛亮”。滔滔江水,滴水聚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个人只有融入到一个出色的团队中才能焕发出闪亮的光彩,而一个能不断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空间的团队才能有活力,取得更大的发展(团:把人才紧密融合在一起,谓之团)。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学识、精力有限,只能往专而深发展(专才),难以深而博(通才),每一件事,每一件产品均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在社会分工方面,“个人性逐渐消失,整体性逐渐凸现”,要“合作,合作,再合作”,或者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水桶原理告诉我们:贮水量取决于水桶最低那块木板的高度。如果把水桶比喻成团队,木板比喻成团队成员,那么团队效能取决于最矮的“木板”,即其效能是每个人之间的乘积关系,而非加减关系。

Ge(通用)、惠普、摩托罗拉、联邦快递公司、强生公司团队方式已是它们的主要运作方式。团队高效率性可行方式,有助于组织更好地利用员工的才能,尤其在多变的环境中,显示其灵活性、迅速性,提高民主管理气氛。

六、竞合文化

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告诉我们:让人活,自己才能活;合作高于竞争。

我们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而非战场。旧观念认为:商场是战场,是竞争中的企业,企业各部门等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新观念认为:商场是生态系统,商业由各种共生关系组成,其目的在于开发市场,建立共生互惠关系——企业的经营精心安排,以使人人受益,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文化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基本特征

myHezhenfolkcultureandthefundamentalcharacteristicsoftraditionalsports

ZhaoDelongCuiXiaoliangCuiXingheetal.

abstract:thedocumentsandmaterials,studyvisits,fieldobservationofthenortheastChinaHezhenbasiccharacteristicsoftraditionalethnicsportshavebeenstudiedandverified.FoundthatminoritysportsHezhenformationandmodeofproduction,military,customs,culture,worshipandculturallifeiscloselyrelated;inperspectivepointofviewoutsidetotheinsideofthedigoutHezhenpossesstraditionalsportsofethnicminoritydiversity,blendingsexandHanphotoofthreedifferentlevelsofthebasiccharacteristicsoftheculture.

Keywords:HezhentraditionalsportsBasiccharacteristicsofcultute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9-0140-02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族群大、人口密集、文化背景相接近,这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间的不断撞击、交汇与媾合锻造出了极具民族风情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使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个性,然而也因此远落后于现代文化的潮流。在经济、交通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大幅度改善的今天,赫哲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构建科学理论框架提供素材,并为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赫哲族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及有关文化现象。

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地观察法和比较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赫哲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

2.1.1源于生产劳动。狩猎与农事是少数民族生产方式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因而也成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最主要的反映内容。以狩猎为起源的体育项目主要围绕着跑、跳、投、攀、射、骑等活动展开。赫哲族人民为了生存、生产和自身进步的需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独具地域特征和渔猎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赫哲族民间流行及传承至今的民间传统体育游艺项目多达数十种,其中除北方民族共有的溜冰、滑雪、拉杠、射箭等项目外,还有独具本民族特点的叉草球、摔跤,杜烈其,赛桦皮船,赛雪橇,打冰磨,挡木轮,拔大葱,玩嘎拉哈等传统体育项目。

2.1.2源于古代军事。赫哲族居于边陲地区,地处国防要冲,更由于历史上各统治阶级间的相互斗争和民族矛盾,致使赫哲族少数民族人民不得不拿起武器投身于战斗。正是这样的历史条件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尚武精神,在长期的战斗中,赫哲族少数民族人民积累下丰富的持械或徒手格斗的经验,并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各种带有军事体育色彩的体育项目。

2.1.3源于民俗。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有不少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由民风民俗演变而成。作为渔猎民族,每个赫哲成年男子都应是优秀的猎手和渔夫。作为一名优秀的猎手和渔夫,则应熟练地掌握追踪野兽、滑雪、划船、射箭、叉鱼、扎刺(用长矛)、打绳结、结网等技能。这些技能的形成,除了生产劳动的实践外,通过体育项目与民间游戏加以培养训练则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2.1.4源于文化崇拜。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化崇拜可根据崇拜的对象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又分为天象崇拜(日月星辰)和自然物崇拜(土地、山川、河流等),而图腾崇拜则是在自然崇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氏族社会的信仰形式。赫哲族少数民族群众至今仍保留了一些图腾信仰习俗。如莫日根赛,这是一种从山顶向下滑雪的游戏。每个参赛者都必须从山顶向山下滑行三次,如果每次都成功,没有跌倒,便被称为“莫日根”;如果跌倒一次,称为“莫日根堪”(准英雄);如果跌倒两次,则称为“滑雪手”;如果三次都跌倒了,则意味着将灵魂丢在了跌倒处。失败者需再滑行三次,从最后一次跌倒处抓起一把雪,如果成功了,没跌倒,则意味着以找回了自己的灵魂。如果失败者拒绝再滑行三次以找回自己的灵魂,他便被认为是没有灵魂的懦夫。此外,“叉鱼赛”、“打绳结赛”、“跳冰”、“抛绳赛”、“划船赛”、“射箭赛”、“投标枪”、“跑独木桥、走塔头墩、撑杆跳高跳远”等都是与生产劳动技能有关的体育项目与民间游戏。

2.1.5源于文化生活。还有一些项目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需要而产生的,他们均带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对场地要求不高,易于组织开展。如叉草球,这是赫哲族较为独特的游戏。游戏前先用草捆好一个长约10厘米,直径为4~5厘米的草把。两队间距离为25~30米,双方力争叉住草把向对方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叉草把”发展成“叉草球”,加以规范化,成为一项重要的赫哲族体育项目。

2.2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2.3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性表层特征。

2.3.1讴歌了民族历史。赫哲族传统体育以人类身体文化为表现形式,其动态变化亦步亦趋地反映着本民族从产生到发展这一完整历史过程。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带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例如:藏族的“顶杠游戏”最初就是对征服敌人后为自己的战士分封土地,用以决定土地多少的一种方法,传承至今成为深为赫哲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

2.3.2展现了民族经济生活。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造就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的不同,每个民族的体育项目都体现着各自生产方式的鲜明特色。如追鹿游戏这是对猎鹿活动的模仿,以训练追踪能力。此游戏在冬季举行,燃起一堆篝火作为“追鹿”游戏的起点和终点,根据协议,以距离起点5-7公里远的某处为折返点。这都与本民族的生产劳动方式有关。

2.3.3凝聚了民族文化艺术。民族传统体育以其独有的,以身体文化为基征的表现形式将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曲折悲壮的民族史诗,亦或是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对生活美好愿望的歌曲凝于一身。传统体育活动常在节日聚会时进行,载歌载舞,纵情游戏,具有很强的文化娱乐性。追根溯源,其实音乐、舞蹈、戏剧、诗歌、杂技等文化艺术与体育竞技原本就出于一胞,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就是集民族文化之大成,所以今天的民族体育项目中有许多仍保留着原始艺术活动淳朴古拙的遗风。

2.3.4强化并发展了民族。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板块,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都反映了这个内容,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宗教活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祭祀的痕迹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健身娱乐特征的逐日增强。民族就是这样蕴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一方面因体育项目的不断继承而终得以保存和强化,另一方面则随体育项目的不断演变而得到修改和发展,使我们的文化本源不致因时代的变迁而终被摒弃于古代文明的废墟中。

2.3.5传承了民族原始教育特征。“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但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师,教育是自然形成的,其手段主要依靠言传身教,大量进行身体模仿练习,反复进行各种蕴涵着体育萌芽的游戏。这在目前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均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正是在这些集民俗文化、身体活动、自然常识与劳动常识于一身的实践活动当中,年轻一代的少数民族人民掌握了生产与生活技能,而本民族文化传统也就随之完成了传袭、教育的使命。现代少数民族教育虽不再以体育形式为主,但老一辈仍向青年一代传授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将本民族精神与个性通过体育文化的形式一代代延续和传承下去。

2.4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涵摄性深层特征。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乃至于整个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的文化底蕴必然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它的文化特征首先反映的也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底蕴里孕育、培植与发展起来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其深层特征可归纳如下:

2.4.1重德崇礼的特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对品德操守和行为规范有着严乎其严的要求。“重就诺,轻生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勇无礼则乱”、“练武先练心,百艺德为首”他们的体育项目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于本民族英雄的纪念与崇拜,这种种迹象都指向同一个事实,就是在以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对传统道德的遵守与看重。“重德”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沉而凝重的一面,而“崇礼”则是古代少数民族区别于原始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2.4.2民族浪漫主义特征。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料中,有一个重文轻武的过程,因而导致了其内敛、压抑的民族个性。而赫哲族居于偏远山区,以渔猎或农耕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他们终日进行身体劳作,是以养成朴实、率真的审美观,其文化艺术也主要通过舞蹈、游戏以及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直观外露的形式来表现。可以说,能歌善舞是赫哲族的代表个性,而这种浪漫主义精神则渗透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中,成为其基本特征之一。民族浪漫主义特征更象是一枝奇丽的花朵,使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结束语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以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为背景,并体现这一地区不同民族人民所共有的思想感情、智慧和意识行为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复合型文化形态。其特征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文化累积过程中的一个个独立认识,而应看作是以涵摄性深层特征为核心,通过文化交融性的选择性整合,最后由多元性表层向外一步步辐射、膨胀而成的有机体。作为文化交融性和深层特征的涵摄性,是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对华夏文化的继承基础上又独立发展起来的,区别于中国其他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代表。通过对它的透视分析,可以为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提供文化战略,为构建整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理论框架提供重要素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东北地区赫哲族体育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东北地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突破口,使我东北地区赫哲族群众的体质状况得到全面、稳步的提高。以此为切入点,还可将具有独特民族个性的东北地区赫哲族传统体育的优秀项目推向国际舞台,加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通过社会影响乃至于国际影响的扩大反作用于自身,使其主动与现代文化的发展潮流合拍,对东北地区赫哲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7~87

[2]董锡玖.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57~86

[3]盛琦、丁志明.中国体育风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55~219

[4]全国民族院校体育教材编写组.全国民族院校体育教材[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1~4

文化基本特征篇5

论文摘要: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考察了南海17个地方地名词汇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认为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名词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保留至今,成为历史文化的见证。

 

一、南海的历史地理概况 

 

南海地处珠三角腹地,曾是历史上古南越族的聚居地之一。南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南海秦时设郡、隋时置县。一直到1992年,南海撤县设市,并于2003年作为“南海区”融入大佛山。后来为促进该地区的发展又把区域整合为2个街道办事处和6个镇,这8个镇(街)共包含大沥等17个区域。本文将对这些地域的现行地名进行考察,以地名这扇小窗窥探当地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南海地名词汇的特点 

 

地名是用来指称特定位置上特定类型的地理实体,属于词汇系统中的专名。本文以《南海区政区图》为依据,探究南海17个区域地名的用词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一)地形地貌地名 

南海地名中有很多是描绘当地的地形地貌的,而且以平原、河涌、沙滩、山丘为主。这一类地名中通常含有由“江”“冲”“涌”“山”“岗”等词或语素组成的通名,如“九江”“泌冲”“华涌”“狮山”“松岗”等95个地名。 

上述地名至少反映了以下两大类地形地貌:一是与水有关的河流、沙滩、池沼、水沟,这多与河网地区的开发有关,这类地名通常带通名“江”“冲”“涌”等,表示当地某种地理性质或类型是河流、水沟、小溪流居多;一是与山有关的小山丘、山岗、山峰、山岭,这类地名通常带通名“石”“山”“岗”“峰”“岭”等,而且通名可放在专名之前或之后。在上述两类地名中,通名带“沙”“岗”的占了多数,说明南海的地形地貌特征以河道、冲积平原形成的沙地、小山丘为主。 

(二)经济地名 

南海夏季雨水充沛,农、林、渔业发达,因而传承了大量与农、林、渔、手工业等相关的地名,而且颇具岭南特色,如:“莲塘”“荷村”“芦塘”“梅圳”“甘蕉”“大谷”“西樵”“上柏”“下柏”“松岗”“林岳”“草场”等,有的地区还直呼其名为“渔业”“官窑”。这些地名都记载了昔日南海农、林、渔、手工业的发达状况。此外,有些地名还反映了该地区人们浓厚的商品经济意识,诸如“金利”“平胜”“金沙”“银滩”等地名,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南海的经济发展。 

(三)吉祥地名 

在南海有不少反映人们追求安定生活、吉祥如意的地名。因为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里,并把语言符号看作吉祥的象征,于是就产生了诸如“太平”“民乐”“和顺”之类的地名。有趣的是,在这类吉祥地名中,专名用表示动物的名词指称的地名较多,这些词所描绘的动物既有理想中的,又有现实中的。如象征吉祥如意的龙、凤,人们取龙凤呈祥之意;此外还有狮、象、鹤等,它们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喻意,象征吉祥、兴旺、长寿。这类地名有“龙头”“凤岗”“狮山”“象岭”“鹤峰”等。 

(四)姓氏地名 

姓氏地名不仅南海有,其他地方也有。但南海的姓氏地名别具一格,它以姓氏作专名,以语素“边”作通名,“边”含有边境、边界之意,是此地与彼地的界限,如地名“谢边”,“谢”代表姓氏,“边”表示特定的地理性质或区域范围,从“谢边”这个地名我们可以知道此地居民大多是谢姓人家。像这样的地名还有曹边、钟边等,其他地方的姓氏地名一般是在通名“村”“庄”“店”“镇”前冠以姓氏,有的还在姓氏后加“家”,以表示同一宗族,如范村、高家庄、王家店、赵家镇等。南海姓氏地名以“边”作为通名正是其独特之处。 

(五)数字、方位地名 

南海的数字地名所采用的数字有三、五、六、七,百、万等,有些表示当地某种地物的数量,如“三山”“七圃”等,有些则是表示一种概数,形容地物数量之多,如“万石”等,这些地名都是具体的、形象的。方位地名则显得有点复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专名直接使用方位词,且放在通名前,如:东联、西樵、南海、北沙等;二是方位专名放在通名后,如:河东、岭西、烟南、崇北等;三是用不同类型的方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里外等或方位词与数词组合在一起表示地名,这些地名所在的地理位置往往是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区域,如:上东、下东;上西、下西等;四是在同一个大的区域,由于其所在地方位的不同而分为若干更小的区域,并由此衍生出以该大区域地名的通名冠首的小区域方位地名,如大区域地名“大沥”衍生出小区域地名“沥西”“沥东”等。 

(六)底层词地名 

底层词的形成涉及语言接触的留存问题。古南越的底层词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引起陈柏辉、李敬忠、欧阳觉亚、宋长栋等学者的关注,并不断有研究成果问世。如很多学者都注意到底层词地名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名在前,专名在后,并运用了大量的史料、语料证明南越底层词与壮侗语词汇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六”“罗”等是壮语lu:k、na的对音,原义是“山地”或“水田”,这类地名在南海也有,如“六联”“罗行”等;“洞”原义是各种山,如“洞边”等;还有“塱”原义是冲击平原、低地,也写作“朗”,如“塱沙”“朗星”等地名。

三、地名词汇所蕴含的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语言与文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萨丕尔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南海地名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含有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反映了形成这些地名的自然和人文的各种条件。 

(一)反映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的变迁 

从以上对地形地貌地名特点的分析,我们得知南海地处平原和丘陵地带,由于其靠近沿海地区,因而河道众多,河网开发频繁,地名也就多以地形地貌来命名,并且大部分都与山或水有关。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秦时的南海郡包括的地域范围要比今天的南海大得多。它包括“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等六县,曾有过海,但今天的南海地名中含有通名“海”的地方实际上没有海。在先秦典籍中,“海”多为地域名而非水名,如《尔雅·释地》中指出:“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秦代“南海”泛指岭南地区,秦在岭南置三郡,南海郡为其中之一。这些地名都较好地保留了当地昔日的人文地理特征和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记录了岁月的沧桑变化。 

(二)反映经济发展的进程 

经济地名是经济地理实体的名称,它随着经济实体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它们的发展而演变。经济地名较好地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进程。在南海的经济地名中,以反映农、林、渔业为主,手工业占少部分,这恰恰反映了我国古有的经济特色。几千年来,我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其次,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又必然导致了经济形式以农业家庭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形式为主。因此,在历史沿用下来的南海经济地名中,农、林、渔业地名较好地反映了过去南海的经济形式。 

(三)反映追求安定、趋吉避凶的心理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注重吉祥文化,吉祥如意在人们的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人们追求自由、安定、幸福的生活,并把语言符号当作健康、吉祥、幸福、财富的美好象征,认为说吉利的话、选一个吉利的日子办事就会顺顺利利,给自己带来好运气。这种心理和美好的愿望也体现在南海的地名上。吉祥地名的产生无疑透露出人们趋吉避凶,追求安定、兴旺、幸福生活的精神文化信息。 

(四)反映重宗族的心理 

宗法制度在古代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其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制约关系告诉我们,宗法制度的消亡并不意味着人们重宗族的心理文化也随之消失。精神文化是最深层、最稳固的文化,它可以通过风俗习惯、地名词汇等保留下来。古代社会最基层的组织是家族单位,经济上一直是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生产很不发达。因而形成了聚族而居、几家几户即可构成一个村落的特色,并且同一个村子里的人绝大部分都同属一个姓,也即同宗同族,于是才产生了如此多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并且以“边”作为通名划分村落范围的界限。 

文化基本特征篇6

主题词:《阿姐鼓》流行歌曲中国文化90年代

由何训田作曲,朱哲琴主唱的《阿姐鼓》唱片,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它在世界流行乐坛产生的出人意料的卖座,不仅为进入90年代以后,日益落寞的中国流行歌曲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而且为始终困斗于内陆的中国流行歌曲"走向世界"架设了一条高空索道。无疑,《阿姐鼓》已经成为90年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现象,从这个现象,可以透视出20世纪末期中国文化的可能与困惑。

我们以这张唱片中的首领(主打)歌曲《阿姐鼓》为主要分析对象,以下除特别说明外,称《阿姐鼓》,即单指歌曲《阿姐鼓》。

一、从记忆到寻找

《阿姐鼓》,是从"我"关于"阿姐"的记忆开始的:

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

在我记事的那年离开了家

因为"阿姐从小不会说话",而且"在我记事那年离开了家","我"对"阿姐"的记忆就近似于无记忆。换言之,"不会说话"和"离开了家",作为"我"关于阿姐的记忆的全部原始材料,构成了对这个记忆本身的两个基本的否定性前提。在这两个前提下,"我"对阿姐的记忆是一个被原始性地禁锢的人生奇点:一个没有语言而且一开始就终结了的生命。

《阿姐鼓》是90年代文化的一个隐喻。这个隐喻暗示了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记忆是从无记忆开始的,记忆就是记忆的丧失。在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从80年代进入90年代,是一个长期封闭的社会从初步进行改革开放走向改革开放的深化的进程。虽然,"改革"仍然是一个远未完成的社会计划,并且每一次具体措施都面临着重重阻碍,但它向各层次各角度的加速延伸,已经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社会动力,同时,也就构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心理动机。企业生产,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个体劳动,由"大锅饭"中的"铁饭碗"改变为市场经济中的"合同工",而且,这不仅是经济生产行业改革的措施,而是全社会体制改革的总趋向──在今天,"下岗",已经开始触击到每个在岗公民的神经。也就是说,改革的深化,打破了已经根深蒂固的个体对集体或国家的稳定的依赖感,取而代之的是必须自足自力的"个人"观念。另一方面,面向世界的开放,把一个无限的世界天地推到人们的面前,面对这个无限的天地,个人所获得的自由和他所面临的失落,是等值的。改革逼使个体确立"个人化"的自我意识,开放把"个人"投入大世界的无限性中。正是个体被带入这种个人化存在的无限性,使他的自我记忆失去了根基,从而原始性地成为无意义,无内容,即自我丧失的精神癔症──情结。

"我"关于阿姐的记忆,因为无内容,是一个不能展开的情结,它必然发展为同样无意义、无内容的思念。"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想啊,阿姐,呀",这种空洞的思念,只能是自我无限欲望的冥顽的表达。因此,所谓"一直想到阿姐那样大,我突然间懂得了她",是"我"布下的一个自我掩饰的虚假的叙事策略。因为,从无内容的记忆衍生出来的思念,是不可能达到对阿姐的理解的──阿姐是永远的记忆之谜。所以,在这个叙事策略中,自我掩饰是双重的:一方面,掩饰了"我"的欲望,另一方面,又掩饰了"我"的欲望本身的空洞。这个双重掩饰,使"我"对阿姐的记忆和思念,成为对阿姐的再度魅化,是为"从此我就天天天天的找啊"铺路的。它使"我"的寻找有一个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根据,或来源。

无内容的记忆必然成为无边的思念,成为无可终止的寻找。在这个意义上,《阿姐鼓》的记忆的主题,直接产生了寻找的动机。从记忆到寻找的转化,是80年代文化给予90年代文化的一个重要遗产。在多重意义上,我们都可以认定80年代是思想解放的时代。思想解放,以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对于社会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消除沉重的历史记忆。90年代文化与80年代文化相比,是轻松、平和的,究其根源,就是历史记忆的淡化,甚至泯灭。因为缺少历史记忆,更准确地讲,原始性地丧失了历史和记忆,寻找必然成为90年代文化的基本主题。寻找的动机来自于从历史联系中解放出来的无限增殖着的欲望。欲望之海,在静谧的午夜仍然是万流涌动的。我们所看到的轻松与平和不过是失去历史关联,也就是无记忆的寻找先天性地失重之后的悬浮形态:没有深度的平滑和没有触击的碰撞。

二、时间:碎片的循环

在《阿姐鼓》中,记忆、思念和寻找,很自然地被编织在有序的时间链条上,先后展开。记忆产生于阿姐离家前,思念开始于阿姐离家后,寻找则是"我"长到阿姐那样大之后。这个顺序,不仅展现了三者之间先后承续关系,而且展现它们的因果关系。但是,因为前提的虚无,即"我"对阿姐的记忆就是无记忆,是记忆的丧失,这个线性的时间关系缺少内在联系,而必然破裂,并且无结果。因此,《阿姐鼓》的时间展现了一种异变的时间逻辑:记忆的丧失和无边的思念,意味着时间的断裂;冥顽的寻找则把破碎的时间纳入无意义的循环。这种时间逻辑,是由多次变调和转调中被加长的过渡来表现的。也就是说,由于过度的曲调切换,音乐与叙事的统一体被解除了,音乐不再是对叙事的表现或补充,而是对叙事的割裂:可以无限循环的割裂。反之,也可以说,无历史联系性的叙事本身只能是相互无关联的片断,同样无关联的音乐片断则是胶合它们的粘剂。

90年代文化的时间性,正表现出这种无整体性关联的片断化和片断的无意义重复。因为,失去了记忆,也就是说,从历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寻找被赋予无限性而绝对化了。寻找的绝对化表现为,不仅寻找原则上解除了先在的制约(原则上一切都是可以的),而且寻找在根本上不再有任何既定的方向。在这种绝对化中,寻找成为真正的个人行为,而且是面对世界无限性的个人行为。在80年代的潮流涌动之中,追随或者反对,人们总是围绕某个或某类主题而动;因此,80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时代。转进90年代之后,整个文化失去了基本主题,仿佛是一次盛大的夜宴之后,满街散游着兴尽寻归的醉客。多元主义,这个后现论祭起的口号,成为醉客们随遇而安的的托辞。时间,就在这里消逝了,或者,被打散为相互无联系的片断。每个人都在努力,但每个人的努力都是重复着投入无限虚无的徒劳:整体不再与个人打照面,而发展变成为完全抽象的,与个人漠不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说,正是基本的时间感的破裂,导致了90年代文化精神的普遍疲软;因为在缺少内在联系的时间片断中,生命对于个体必然是一种"不可承受之轻"。这种"不可承受之轻",使个体不可逃避地精疲力尽。

在缺少文化历史向度的意义上,90年代的时间性是一种停滞。无疑,经济在巨度增长,社会在超速发展。但是,文化,特别是文化心理,却在一种涌动的样态中停滞着。这种停滞的心态,不仅表现为对"进步"的根本性怀疑和厌弃,而且表现为一开始就摆出了一种世纪末情态:跨世纪的欲望冲动。一切都为了21世纪,这成为不言而喻的公理;仿佛20世纪的最后10年不是人类生命的一个必经历程,而是一个可以忽视,应当尽早跨过去的多余的年代。这种超历史的冲动,在表面的激情下面,掩盖的是争先恐后的现代人的虚弱。90年代文化就是这种虚弱涂抹出来的缺少生气的幻象。

以经济学家的头脑来衡量,一个年代为一个世纪作准备,当然是低成本高利润的。但是,这种投资留下的空白,当然也是不再能够填补的。这个空白,就是社会文化心理被超前预支之后的精神空白。在《阿姐鼓》中,阿姐、老人与"我",三个人物构成了一个凝固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阻止了"我"进入历史文本的可能。结果,在这三角形的静止的对应关系中,阿姐、老人与"我"都被抽象为可无限重复和替代的空白质点:在歌曲的结束段中,祈祷变成了摇滚乐的狂欢,不仅老人,而且阿姐和"我"都消逝在这个狂欢中。这,就是90年代文化的精神空白的表象。

对于这个空白的表象,碎片涌动的时间停止了。

三、阿姐:距离,或者死亡

"阿姐鼓",在的文化传统中,意味着一面以纯洁少女的皮做的祭神的鼓:人皮鼓。这是现代早已废除了的酷刑。歌曲《阿姐鼓》则以这个被废除的酷刑为叙事文本(背景)。对于这个文本的处理,歌曲的创作者采取了双重立场:一方面,以传统的宗教教义,即"生死轮回"观念来稀释少女牺牲的残酷;另一方面,又以现代人对这个传统的超越感来审美化地远眺这个残酷。因此,"阿姐鼓"在歌曲中幻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如梦的死亡历史的审美风景,在这个风景中,前现代的蒙昧残酷因为晕染了当代文化诗学的光辉而炫耀人心:悲惨消逝的阿姐在美丽的鼓声中重现了!天边传来阵阵鼓声

那是阿姐对我说话而且不仅如此。

在鼓声中重现的阿姐,获得了语言和美:阿姐在音乐中复活。与前面唱段沉郁的叙事风格不一样,以现代吉它伴奏的这个唱段,是极富抒情风格的轻悦意味的。如果说,前面唱段的叙事风格携带着古老生死凄迷的高原寒意,那么,这个唱段就表现出90年代中国大陆西式的明丽恬腻的夏夜情调。这是《阿姐鼓》中发生的生与死的转换,这个转换,把死亡展现为一种诱惑──音乐的美学力量让我们不得不接受:死亡产生了美。在这里,我们看到创作者对待"死亡"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死亡"被直接作为叙事的内在动机,另一方面,"死亡"又被推向远景,被淡化,甚至消除。也就是说,歌曲表现出创作者"倾心死亡"和"逃避死亡"的双重态度。这个双重态度,使创作者只能在一定距离上"接受"死亡。对于创作者,"阿姐鼓"所包含的死亡,具有时间(古代与现代)、空间(内地与)、文化(汉文化与藏文化)三大距离。这三大距离,使"阿姐鼓"的死亡意义不仅如高原的空气一样稀薄,而且变成了纯粹的神秘迷人的审美景观。因此,可以说,对于创作者,"阿姐鼓"的死亡意义的真正价值(魅力)在于它是一个超距离的死亡。距离,在这里起了绝对作用。进一步,可以说,在歌曲中,死亡的意义,就是距离的意义:因为死亡构成了对于生存的绝对距离。所以,创作者对死亡的双重态度,是以距离的绝对意义为指向的。在《阿姐鼓》中,距离是真正的灵魂,正是这个灵魂的主宰作用,使传统宗教的"生死轮回"教义,得到了当代文化诗学的唯美主义注释和认同──生与死是平等的,在距离产生美的意义上。我们前面说"死亡产生美",不过是指出了距离的美学力量的一个特殊现象。"阿姐鼓"在90年代文化中的美学意义就在于此。分析歌曲可以得知,整首歌曲,无论词、曲,还是配器和演唱,都在时间、空间和文化三大距离上保持着不即不离的"适度"。实际上,既不是生死,也不是亲情,而是距离本身,构成了《阿姐鼓》的深层,即真正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生与死,情与爱,过去与未来,都是在回忆、思念和寻找诸形式下,随需要搭配的可变元素──这些元素的意义决定于合成距离美感的配方,而不是它们本身。

为什么距离本身被主题化?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面对90年代生活的一个基本趋向:随着社会技术的现代化程度扩大,生活的时空距离正在缩短或消除──既有的距离被空前压缩了。距离压缩,增加了生活的自由度,但同时,也把距离缺失或无距离的生存压力强加于人们:距离缺失,使一切都失去了历史关联和意义深度,而成为直接的给定物或现成品;无距离的生存压力,就是无限增殖的现成品对人的压力。现成品之所以形成对人的生存压力,是因为作为直接的给定物,它的无限增殖加强了生活的物质密度。现代化的高物质密度的生活,使人们先天地丧失了作为主体自我的情感空间。因此,非距离化,即生活的直接性增殖,使物的因素被绝对化了,而人的因素被挤压掉了──因为没有与物的距离,人本身就完全被同化于物。可以说,90年代生活的重要特点就是把这种非距离的直接性赋予个体,而个体在自由与压力的二律背反之中承接这个直接性:一方面,因为自由度的增大,欲望空前扩张;另一方面,因为物质密度的压力,而感到情感失落。因此,重建生存距离,为情感赎回被剥夺的空间,就成为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正是适应这种心理需要,在90年代文化中,距离从背景中走出来成为主题。90年代文化的距离化趋向,是与90年代社会生活的非距离化逆道而行的。这种逆道而行,使90年代文化必然具有虚幻性:距离是在它被消除的基础上通过文化技术虚构的。但是,90年代的情感生活需要这种虚构。《阿姐鼓》的成功,就是这种虚构距离的成功。通过距离的虚构,情感摆脱了高密度的现实挤压,在虚拟的距离上展现为一种超现实的真挚或纯情。距离决定了情感的价值,或意义。前面我们指出,"阿姐鼓"对于创作者的三大距离,这三大距离对于90年代文化具有普遍意义。这首歌对距离的虚构性表现在,它的一切处理都是为了把情感体验放置在一个对现实的否定性距离上:它同时阻止我们进入"阿姐鼓"的历史现实和我们自身的当前现实。正因为如此,阿姐是一个没有任何现实(具体)内容的形象,而"我"对阿姐的情感,相应地展现为不可定位的距离的游戏。在90年代文化中,"阿姐"(姐姐)逐渐变成一个非常流行的抒情对象,其光彩甚至压倒了传统的"母亲"和"情人"。究其原因,当是阿姐在现实生活中的天然距离,使她比母亲和情人都更能满足90年代情感对距离化的需要。在现实中,阿姐是与距离和死亡天然相联系的,因为阿姐就是一个为了离去而出生的人──她的自然归宿是出嫁。所以,"阿姐"意味着与生俱来的情感的必然失落,同时也意味着情感的非现实性:它只能是在回忆、思念和寻找等非现实形式中的距离的运动或游戏。"阿姐"成为一个抒情热点,而且这个热点直接勾连着距离与死亡的运动,是90年代情感失落,并且企图通过距离的虚构游戏摆脱困境的文化体现。在其中,我们看到的是90年代情感的虚弱和它虚幻的本质。

对于90年代文化,"阿姐"的情感意义是,它处于一个同时被渴望和被逃避的距离上。这,就是90年代情感的本质特征。

四、语言祈祷音乐

90年代的流行歌曲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潮流:民歌化。与现代流行歌曲相比而言,传统民歌作为口头的"历史",是以叙事性见长的。民歌的素朴性就来自于它的基本的叙事风格。80年代的流行歌曲因为有一个时代的激情支持而极具抒情性。民歌化,是流行歌曲面临90年代情感跌落,试图以模仿或翻制民歌的叙事风格来填补情感失落的空白的策略行动。在文化的整体背景上来看,流行歌曲的民歌化,表现了90年代文化面临现实情感资源的匮乏,转而在民歌所叙事的历史或传统背景中发掘情感元素的趋向。民歌化,赋予流行歌曲类似于民歌的叙事风格。但是,因为它的情感取向,即基本的抒情风格,流行歌曲又不能真正达到民歌叙事的素朴性,而是把民歌的叙事风格和题材转用为抒情手段。这就是说,在流行歌曲中,叙事被虚拟化了──它是似是而非的。叙事的虚拟化,把民歌叙事的素朴性转化为流行歌曲的喜剧性。

《阿姐鼓》是90年代流行歌曲民歌化潮流达到高峰时期的作品,完全成熟的作品。它的成熟性表现在,它不仅极大限度地动用了民歌的叙事风格,而且使这种叙事风格极其自然地,也是完全彻底地被同化在流行歌曲的抒情风格中。这种成熟性,无疑来自于创作者对距离的美学力量的充分把握和发挥。但不止于此。这支歌曲的创作触击到了在当代文化背景上语言与音乐的关系的嬗变:表述性的语言失去了表现力,只有化解为非表述性的音乐才能实现它的表现意向。也就是说,当代语言的去势变化,逼使语言向音乐嬗变。《阿姐鼓》6次重复"说话"这个词,两次是叙述"我的阿姐从小不会说话",两次是叙述"一位老人反反复复说着一句话",两次是叙述"阿姐用鼓声对我说话"。由此可见,这6次都是对语言(说话)的否定性表述。这种否定性表述,把语言的可能性压缩到最底程度:临界点。正是通过对语言的临界化使用,《阿姐鼓》在运用民歌的叙事风格的同时,直接把叙事转化为抒情,把语言转化为音乐。作为高峰时期的代表作,《阿姐鼓》极大限度的发掘了民歌资源对于流行歌曲的潜力,同时也就把这种潜力耗尽了。

在《阿姐鼓》中,语言向音乐的转化,是以祈祷为中介的。祈祷作为宗教的一种基本仪式,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活动:它同时包含着对语言生命力量的迷信和否定。一方面,祈祷者相信语言具有通神的力量;另一方面,语言的通神力量不是来自于语言的自然形式,而是来自于语言的仪式化行为。祈祷是一种仪式化的语言活动。仪式化,使语言被音乐重新组织和规定。越是古老的宗教,祈祷的音乐属性越浓厚。宗教的祈祷,完全在"唔嘛呢叭咪哞"六个不具词义的声音之间反复循环,可以说是一种前语言,或超语言的音乐行为。《阿姐鼓》不仅运用,而且强化了祈祷的音乐意义──它把祈祷夸张为摇滚歌唱,变成音乐的不顾一切的自我狂喜的忘川:阿姐、老人和"我",乃至人和世界都被消溶在其中。歌曲的结尾是,音乐的狂欢接受了语言,也接受了一切。在歌曲开始时出现,而且始终萦绕在歌曲的旋律上空的无字女高音伴唱,可视为阿姐的冤魂在高原的苍穹下的永恒泣诉,也可视为在茫芒宇宙间忽然意识到与生俱来的孤独的90年代个体自我的深刻悲歌──无论怎样,在与沉积着历史悲欢的鼓声和流溢着现代苍茫的电子乐的呼应中,它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动机。但是,在结尾中,这个动机完全消逝了。或者说,它被完全溶解在流行音乐的喜剧性的狂欢中。就此,我们也许只能说,在90年代文化背景上,所谓感动,不过是流行音乐配制喜剧欢宴的一个佐料──当然,它完全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佐料。

文化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 企业招聘;胜任特征模型;企业文化;心理契约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文化理念、胜任特征模型和心理契约是人才招聘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企业招聘要在组织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下进行总体设计,并建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招聘流程,以与应聘者建立起稳固的心理契约。企业文化框架解决的是应聘者个体与企业群体之间的适应性。胜任特征模型可以解决应聘者个体和企业岗位之间的系统匹配性,建立心理契约是尝试在企业和应聘者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框架——最基本的招聘理念

企业是人的企业,企业员工在共同完成经营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行为模式和共有价值观,这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和制度约束共同维系了企业的日常运营,高度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具有良好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而与企业价值观相去甚远的员工则很难对其进行组织化。所以,从企业文化视角看,企业应致力于寻找、录用那些认同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观吻合的人力资源。

1、企业文化与招聘的交互效应。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古人云“上下同欲者胜”。事实也证明,所聘人员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底蕴、文化认同一定程度上比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更重要,与企业有着相同理念、相同价值观的员工更容易理解企业使命,更愿意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只有员工接受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才能“上下同欲”。nordstrom公司联合主席Brucenordstrom曾说过:我们可以雇用友善的人,然后教给他们如何卖东西。但是,我们不可能雇用销售人员,然后教他们如何友善对人。招聘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那些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一致的应聘者。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之一的人才招聘活动,在由企业招聘人员组织实施时,企业文化烙印会潜在地影响其招聘行为。除此之外,企业文化对招聘的影响还体现为过滤和指导的功能。面对众多应聘者,应用企业文化标准来筛选,可以有效地过滤那些与企业文化不相吻合的求职者,而将认同本企业文化的人纳入选拔范围,以达到留人又留心的目标,实现人力资源招聘的良好效益。在招聘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展示企业文化,帮助应聘者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与自己的求职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对比,为其职业取舍提供依据。

招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通过招聘窗口向社会和应聘者传播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企业通过甄选过程对应聘者进行精心考察,把好人力资源的人口关,以保证被雇佣者有能力适应企业的文化,为巩固企业文化打下价值观基础。企业通过招聘途径,广泛吸引人才,可以录用企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为发展企业文化引进创新的种子。

2、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理念。企业文化影响和规范着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人才在行为上寻求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达到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招聘中应将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作为企业招聘的基本标准。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活动,并不意味着采用另外一套招聘方案,也并不需要另外开发特别的招聘方法,而是要在原有的方案中加上企业文化认同这一约束条件。最主要的是在测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企业文化的视角予以识别,要在招聘的各个环节贯彻企业文化的意识。比如情境模拟,就可以选择以本企业实际案例改编成考题,而不是采用一般通用案例。

企业招聘的目的在于补充人力资源,提升队伍素质,提高组织效率。人才招聘的基本原则是人岗匹配,要求在工作分析基础之上建立各个岗位的能力模型。人才招聘最基本的原则是招到合适的人,应聘者的能力水平适合岗位要求就行,并不要求招到的都是能力最强、最优秀的人才。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招聘标准,不再局限于“人岗匹配”,而是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四个匹配”。合适原则也突破原有定义,扩展为能力适合岗位要求,价值观适合企业文化。具体而言,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招聘甄选标准:一是个体素质与岗位要求匹配;二是行为风格与企业风格匹配;三是个体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匹配;四是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成长空间匹配。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的匹配,才能真正实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企业选到合适的人,个人进入适当的企业,实现个人、岗位、企业的最佳结合,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需要企业清晰界定和明确阐释文化内涵。如果企业自身没有清晰的文化战略规划,所有基于文化的管理就将无从谈起。招聘过程中,应把企业对员工行为有明确要求的文化特征列为考核点。基于企业文化的招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招聘人员的操作,选好负责招聘的人员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环节。企业招聘人员不仅要贯彻文化策略,制定招聘方案,甄选应聘者,而且还要亲自传递、体现出企业文化,是应聘者第一接触和体验到企业文化的具体承载者。招聘者的言行举止是传递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其着装、精神面貌代表着企业的风貌,其态度代表着企业的态度。招聘者给人的感觉应热情、友好、大方,具有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二、胜任特征模型——最有效的招聘标准

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招聘方式更科学、更有效,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变。但无论是对胜任特征概念本身的定义,还是对其内容结构的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胜任特征的本源意义也说明其具有鲜明的行业、企业、岗位特性,没有一个万能的模型可以通用。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这一方法。

1、胜任特征模型与企业招聘。传统的人才招聘是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对照岗位说明书关于能力的要求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而没有或者难以考察应聘者的内在深层次动机和个性特质。从招聘效益上来说,也很少着眼招聘进来以后的工作绩效问题。针对传统招聘的这一不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c.麦克利兰(DavidcmoClelland)提出了胜任特征概念。胜任特征是指个体具有的、为了达成理想的绩效以恰当的一贯的方式使用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性动机、特质、思维模式、心理定势,以及思考、感知和行动的方式。而与之相对应,针对某一职务类别、工作团队、科室、部门或组织的绩效达标者或成就卓越者所需的胜任特征的书面描述,被称为胜任特征模型。

与传统的人才招聘不同,基于胜任特征的选拔并不是针对岗位能力要求,而是重点考察个人内在特征,试图为企业找到具有核心动机和特质的员工;并明确描述符合组织成功要求的可以量化的员工产出或结果,从员工工作绩效角度人手来定义能力等级与水平。这种结果导向的人才招聘方式,促使企业决策者在做出录用决策前对员工未来绩效结果进行量化说明,这使得选拔更有效。很显然,如果一个人拥有的或可能拥有的胜任特征与其职务或工作角色相匹配,他就更可能做出成绩来。因此,被雇用的人也就不会轻易地离职(wood&payne,1998)。基于胜任特征的选拔也提供了一些证据来判断一个新员工是否能很好地与组织文化相匹配(Guinn,1998)。据对1000多家北美公司的调查结果表明,在那些使用基于胜任特征的招聘策略的组织中,36%的组织的员工离职率比以前低了,43%的组织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o’Daniell,1999)。

文化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语音转换;基频;mel倒谱系数;共振峰

1引言

语音转换技术作为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分支,指的是通过研究人的发音机理以及语音特征参数特性,保留说话内容不变,通过改变源说话人的个性特征使之具备目标说话人的个性特征的一种技术,它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价值。

说话人特征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⑴音段特征。音段特征主要描述的是语音的音色特征,每个人由于性别、年龄、喉部和声道构造的不同,因而具有各自不相同的音色。语音的音色与声带的振动频率、发音器官的送气方式和声道的形状、尺寸密切相关,表征音色特征的特征参数主要包括共振峰的位置、共振峰的带宽、频谱倾斜、基音频率、能量等;

⑵超音段特征。超音段特征描述的是语音的韵律特征,语音的韵律特征指的是语音所显示出来的抑扬顿挫的特性,表征语音韵律特征的特征参数主要包括音素的时长、基音频率的变化等,对于说话人来说,超音段特征主要受社会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容易随意的改变;

⑶语言学特征。语言学特征与人的生活环境、成长过程和个人习惯有很大关系,其主要包括习惯用语、方言、口音等,随意性很大,不易对其建模,所以该特征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不同的语音工作者对影响语音个性特征的声学参数对语音个性特征的贡献大小进行研究。有的人认为基频贡献最大,共振峰次之;有的人则认为频谱包络的贡献最大;有的人认为共振峰频率贡献最大,基频次之。从上边的研究结论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研究者的研究结论都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即每一个声学特征参数都无法代表人的全部的个性特征信息。

本文基于语音信号个性特征,主要针对超音段特征和音段特征的特征参数基频、mel倒谱系数和共振峰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它们各自的性能。

本文研究语音转换参数的思路:

参数不仅能正确表达人的语义信息,还要能充分体现个体之间较大的差异;

2实验方案制定思路

本文制定的实验方案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制定:

⑴语音特征参数能充分体现异性之间个性特征的差异;

⑵从目前存在的语音转换结果我们得知异性之间的转换成功率略高于同性之间的转换,所以本文制定实验方案来研究基频、mel倒谱系数和共振峰哪一个参数能更好的体现同性之间的个性特征差异。

3实验方案的制定

方案一:一男一女说同样一句话。

方案二:三名女性说相同的一句话。

注:由于录音人员并非专业的录制人员,录音难免存在些许误差。

录音环境:实验室,噪声大约30分贝。

录音设备:笔记本电脑,windows7系统,酷睿i5处理器。

4实验结果分析

4.1基频实验结果分析

人在发音时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将声音分为浊音和清音,浊音携带者语音的大部分的能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清音类似与白噪声,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发浊音时声带振动每开启和闭合一次的时间就是基音周期(pitchperiod),它的倒数称为基音频率(pitchfrequency)。

本文运用软件分析基频的步骤为:首先按照实验方案录制语音,将得到的语音分别进行基频分析,得到基频初步取值;由于基频取值容易出现很多奇异值,所以需要对基频结果进行分析校准,从而得到准确的基频变化曲线。

本文对基频结果进行校准的原则:声带运动速度的变化是近似平滑的,突然大幅度的起落、跳跃变化都可能是错误的基频值;语音的清浊交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即短暂的清音段和浊音段都可能是错误的。

本文对基频结果进行校准的方法:通过观察初步得到的基频曲线,对于一些基频取值可能是错误的点所对应的的时间做窄带语谱图,通过计算该时间窄带语谱图的基频值来对原来的基频曲线进行校准。

图4-1是由方案一得到的基频变化曲线,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s),纵坐标表示基频取值的变化范围(HZ)。从图a)、b)我们看到基频变化曲线开始都存在一定距离的直线,那是由于录制语音的环境存在一定的噪声造成的,众所周知,噪声是没有基音周期的,所以其基频的变化为一条直线。通过对图4-1中a)、b)两个分图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一男一女不同的两个人,用相同的一句话进行实验时,基频变化曲线的变化轨迹以及变化范围均不相同,其中男声基频变化范围主要在100HZ~200HZ之间,女声基频变化范围主要在100HZ~300HZ之间。这说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说同一句话,异性之间的基频的变化不同。

图4-2是由方案二得到的基频变化曲线,横纵坐标的表示与实验一相同。通过对图4-2中a)、b)、c)三个分图的分析对比得出:三个女生用近乎相同的语速说相同的一句话进行实验时,女一、女二、女三基频变化范围均在100HZ~300HZ之间,其中女一基频变化范围整体偏高,女三基频变化范围整体偏低,且三个女声的基频变化曲线的变化轨迹均不相同。

通过对图4-1、4-2分析得出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基频是区分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个性特征的重要特征参数,它随着时间的变化模式也反映了语音中的声调和语调的变化,而声调携带着对辨识语意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基频可作为语音超音段特征即语音韵律特征转换的特征参数。

4.2mFCC实验结果分析

mel倒谱系数(melfrequencycepsrumcoefficient,mFCC)是在mel标度频率域提取出来的倒谱系数。它将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和语音的产生机制相结合从而从人的声音提取出的能量分布谱。

在实际应用中mFCC倒谱系数计算过程如下:

⑴将信号进行分帧、预加重、加窗等预处理;

⑵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其频谱;

⑶求出频谱平方,并用m个mel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并将每个滤波器频带内的能量进行叠加,第k个滤波器输出地功率谱记为x'(k);

⑷将每个滤波器的输出取对数,得到相应频带的对数功率谱,并进行反离散余弦变换,从而得到L个mFCC系数,一般L取12~16个左右。mFCC系数如式4-1所示:

本文通过计算12个mFCC系数对语音特征参数mFCC进行分析。

图4-3是由方案一得到的mFCC变化曲线,其中横轴表示时间(s),纵轴表示mFCC频率(HZ)。通过对图4-3中a)、b)两个分图的分析对比得出:一男一女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以近乎相同的语速说相同的一句话进行实验时得到的mFCC特性变化曲线不同,这说明当异性之间说相同的话时mFCC可以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区分。

图4-4是由方案二得到的mFCC变化曲线,其中横轴表示时间(s),纵轴表示mFCC频率(HZ)。通过对图4-4中a)、b)、c)三个分图的分析对比得出:三个女生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以相同的语速说相同的一句话进行实验时得到的mFCC特性变化曲线不同,这说明mFCC当同性之间说相同的一句话得到的mFCC变化轨迹虽然不相同但是变化规律却出现了类似。

通过对图4-3分析得出mFCC可以很好的区分异性之间的个性特征,但是在对图4-4进行分析研究的时候发现三个女声的mFCC变化曲线变化规律相似而且mFCC不利于后期语音的合成。

4.3共振峰实验结果分析

声音在经过共振腔时,受到腔体的滤波作用,使得频域中不同频率的能量重新分配,一部分因为共振腔的共振作用得到强化,另一部分则受到衰减,得到强化的那些频率在时频分析的语图上表现为浓重的黑色条纹。由于能量分布不均匀,强的部分犹如山峰一般,故而称之为共振峰。

在语音声学中,共振峰决定着元音的音质,反映声道谐振特性的重要特征,它代表了发音信息的最直接的来源,且人在语音感知中也利用了共振峰信息。

图4-5是根据方案一得到的共振峰曲线,横轴代表的是时间(s),纵轴代表的是共振峰频率(HZ)。通过对图4-5a)、b)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一男一女用近乎相同的语速说相同的一句话进行实验时,产生的共振峰的个数是相同的,均为四个,但每一个共振峰的变化轨迹是不相同的。

图4-6是由方案二得到的共振峰变化曲线,横纵坐标的表示与实验一相同。通过对图4-6中a)、b)、c)三个分图的分析对比得出:三个女生用近乎相同的语速说相同的一句话进行实验时,共振峰变化曲线的变化轨迹均不相同。而且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女一、女三的共振峰为四个、女二的共振峰则有三个,这是因为每个人受自身生理如鼻孔、咽腔、口腔大小的影响都有自身的共振区,从而造成共振峰分布的位置和个数不同。

通过对图4-5、4-6分析得出,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下同性和异性之间共振峰的变化轨迹均不相同,从而我们可以得出依靠共振峰分布的位置可以有效地区分不同的人的,所以共振峰可作为语音转换中音段特征转换的特征参数。

5小结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基频、mFCC、共振峰对于区分不同人之间个性特征的作用,为语音转换特征参数的选取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文献]

[1]韩纪庆,张磊,郑铁然.语音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李波.语音转换的关键技术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3]孙卓,岳振军,宋巍.基于LpC及其残差激励模型的汉语语音转换技术.军事通信技术第28卷第2期.2007.6.

文化基本特征篇9

针对传统的多融合特征方法对图像特征提取准确率不高的缺点,本文运用了串行特征融合和并行特征融合的结合的思想提出本文的m特征提取方法,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基于核函数组合的多特征融合分类模型。对图像颜色、纹理及形状特征中的显著特征提取出来并采取本文融合方法获得了本文需要的融合特征即m特征。基于以上的思想基础,本文设计了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的算法效果达到提取较高准确率的语义。

【关键词】图像语义m特征多特征融合

目前,就图像特征级的融合而言,研究成果较少。其实,图像特征级融合在信息融合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的融合方法的优点是既保留了参与融合的多特征的有效鉴别信息,又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冗余,实现了可观的信息压缩,从而有利于图像的实时处理本文考虑到颜色与纹理、形状特征的互补性和紧密联系,希望通过综合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性对图像进行分类。本文提出一种核函数线性组合的方式获得这些特征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处理的结果来生成最终的融合特征,以下简称为m特征。

1多特征融合方法概述

图像的多特征融合策略总体可归纳为两大类:串行特征融合和并行特征融合。串行特征融合出现时间先于并行特征融合,串行特征融合,也即特征层融合指的是将图像的n个特征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特征向量,然后选择合适的分类器进行分类处理。

由于单个特征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图像信息,因此对每个特征分别进行分类器处理后,得到的信息并不准确,甚至千差万别,导致在结果融合时,图像的识别并不可靠。所以,本文综合这两种多特征融合方法提出了了一种核函数组合方法来提取m特征。

2m特征提取算法

近几年,为了使图像语义特征提取更加能准确表达图像语义,核函数的选取至关重要。目前最好的选取办法是采用线性函数与非线性函数的组合来创建一个新的核函数。本节主要内容是综合考虑特征提取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综合特征提取算法。

具体说来,对于任意图像样本x,fi(x)表示从图像样本中提取的第i种特征。

对于本文提到的三种特征使用χ2核函数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对于两个直方图S1=(u1,...,un)和S2=(w1,...,wn)可以定义两者的χ2距离为:

上式就是通常的χ2核函数。其中参数a,是通过交叉检验的方式来获取的。然而文献[4]告诉我们,在经过样本训练后,a可以直接取χ2距离的均值,这是因为通过此方法求出的a值与交叉检验的方式得到的值结果相当。

为了更好的提取m特征,本文将采用特征核函数的组合核函数来表示,具体式子如下所示。

其中k即为上面提到的RBF核函数,km为第m种特征对应的特征核函数,m为全部特征的数目,σm为第m种特征对应的特征核函数的组合系数。很明显,现在的问题转换成了求解最优的组合系数σm问题。

3问题的描述与求解

问题:

即:第一步是考虑固定σm情况下,对ω和εi进行优化;第二步,固定ω和εi,对σm进行优化,两个步骤反复迭代直到收敛。

本文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将公式(5)最优问题转化为约束最优化问题:

由于σm固定,因此式(11)是一个标准的SVm对偶形式,其使用的核函数为组合核函数k(xi,xj)=∑mσmkm(xi,xj),这样就可以利用标准的SVm算法来求解最优的αi*。在获得了最优的αi*后代入

4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实验还进行了不同特征在Corel图像集上的分类性能的比较,见表不同的核函数对于不同特征的平均分类准确率比较。从统计图6中不难看出,实验选用的几个图像特征都是Corel中几个性能稳定,易于区分的特征(如颜色直方图:a;纹理特征:B;形状轮廓线:C),因而有利于研究特征融合方法是否能真正提高分类性能。

从以上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到:

(1)单一图像特征通过不同的优化的核函数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分类性能,而如果选择一个高效的单一图像特征,不仅自身可以提高识别率,使分类更加准确可靠,还可以促进特征融合后整体性能和准确率的提高。

(2)多融合特征方法进行图像分类比单个特征效果好。

(3)本文提出的m特征提取方法取得了最高的分类效果,选取的核函数RBF也是在分类效果最好的。因此,本章提出的m特征提取方法来进行分类提高分类精度和效率得到了实验证明。

5本文小结

在图像语义提取中,有效的特征描述方法和表达形式能够大大提升图像语义提取精度和效率。本文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的介绍了目前图像特征融合的各种方法,并比较了各自的突出优点和实际的应用。然后在针对核函数的构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核函数的组合优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特征融合的分类模型。最后在Corel图像集中选取几类图像,并将算法应用于这些图像,在经过和已有算法的比较基础上,验证了本章算法的可行性,表明本章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率和分类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显,王宏琦,张正.基于对象的Boosting方法自动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建筑物目标[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31(01):77-181.

[2]万华林.图像检索中高层语义和底层可视特征的提取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2002:45-49.

[3]邵虹,崔文成,张继武,赵宏.低级特征和语义特征相结合的医学图像检索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4,9(02):220-224.

[4]黄晶,倪林.基于颜色块的半径和角度直方图的图像检索[J].计算机工程,2008

[5]黄国祥.RGB颜色空间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作者简介

王凤姣(1987-),女,湖北省黄冈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为图形图像等。

文化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本体概念检索矢量检索模型

〔分类号〕tH18

ResearchonVectorRetrievalmodelBasedonontologyConcept

nieHui

Departmentofinformation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LongZhaohui

LingnanCollege,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abstract〕Forobtainingadocument'sfeaturevalueofvectorspacemodel,thispaperpustforwardanapproachforevaluatingdocument'sfeaturevalue,whichisnotbasedontermspacebutconceptspace.thismethodissupportedbyfieldontology,andthewordsofdocumentarefirstlymappedtotheontologyconceptspaceaccordingtotherelationshipsofeachother.then,unlikenormalstatisticalmethods,theweightoftermiscarriedoutintermsofthematicconceptualvectorretrievalmodel.Sincedocument'sfeaturevectorisconstructedinthelightofsemanticcontentofDoc,theexperimentresultsindicatethattheperformanceofconceptVSmisbetterthannormalVSm.

〔Keywords〕ontologyconceptualretrievalvectorretrievalmodel

1引言

目前文本检索最常用的是基于关键词的矢量空间模型,该模型利用出现在文本中的某些关键词语及表征关键词重要性的权值构成矢量,表达文本与查询需求的语义内容[1],并采用矢量内积计算文本特征矢量与查询矢量间的相似度,以此给出中选文本的排序。由于矢量空间模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内容的特征描述,又以词匹配策略为检索机制,因此往往存在某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矢量空间模型以文本中出现的词形表达文本的语义内容,其相关性判断只是词语的字面匹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情况难解决;②缺乏具有语义特征的规范词汇集,抽取索引词的方法建立在语法基础上,索引关键词语表达语义的能力有限,致使文本的特征矢量并不能有效地代表文本的语义内容。另外,因为没有具有语义特征的规范词集,检索请求的矢量描述随意且不精确,也不能有效代表用户的信息需求[2]。这种检索模型的性能自然不佳。

在检索机制中引入语义处理技术,是文本检索智能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即针对矢量检索机制中的语义处理展开研究。为了使构造的特征词矢量尽可能准确地反映用户查询或文本原义,我们将文本及查询表示为概念的矢量表达,化传统的矢量检索模型为基于语义的概念矢量检索模型,不仅能解决一义多词和一词多义等问题,而且经过语义处理的文本特征矢量与查询矢量更准确地表达了其内容的原义,沿用矢量内积的方法计算得到的相似度也更能体现文本间的语义关联。另外,大量研究表明,本体作为表达语义的基础是合适的[2]。基于此,在本体支持下,我们构建领域知识的概念空间,利用本体概念间的相等关系、同义关系、上下位关系及其他相关性归纳融合文本词条,重构本文及查询语句的特征描述,实现基于概念空间的矢量检索模型。

文章的第2部分给出矢量检索模型的一般定义。第3部分探讨在本体支持下的文本及查询的概念矢量表达及概念权重的计算方法,给出概念矢量模型中的相似度计算。第4部分与传统矢量检索模型进行比较,实验分析该方法的检索性能及效果。

2矢量空间模型

传统的矢量检索模型,以词形为基础选择索引词,再运用一定的项加权策略(通常为tf-idf)设定索引词的权值,构成文本及查询的特征矢量。一般情况,文本被表达为词条(term)空间中的某个矢量t{ti,dtij},

公式(1)中的tfi为词条ti在文本dj中出现的频度,表示一个词出现在文本中的次数,其值越大越能体现文本的特征。但如果一个词出现在多个文本中,特别是不同类型的文本中,则该词的特征表现力不强,应抑制tfi的作用[3]。因此,增加权控制log(n/dfi),n为文本集的总数,dfi为包含词条ti的文本数。dtij随dfi值的增大而减小,特征表现能力减弱。

可见,传统矢量模型评价一个词在文本中的作用主要考虑的是孤立词本身出现的频度tf[3],因为没有对表征内容的词条进行进一步的基于语义特征的规范与融合,由此构造的文本特征值难以有效地反映本文的语义内容,检索性能难保证。另一方面,索引词条数量庞大,使得基于词条频度的文本特征向量维数过大,导致实际匹配计算产生困难。

3本体支持下的文本特征描述

为了使构造的特征词矢量尽可能准确地反映用户查询或文本原义,同时降低特征矢量的维数,我们在构造矢量的过程中引入本体。本体,尤其是领域本体,是对领域知识的规范定义,具有概念化,明确,形式化和可共享的特点,它将领域知识抽象为概念、关系、实例等一组元素,以概念关联建立起领域的知识体系,其核心为一组描述领域知识的规范术语。由于规范的术语概念不受词汇语种、多义性和歧义性的影响,利用概念的抽象性将数个同义词条归结为同一概念,以概念来表征文本特征,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其本质内容[4]。

3.1词条-概念的映射

首先我们要探讨的是词条空间-概念空间的映射,借助本体中的类属关系及同义关系,将一组有关联的索引词条映射到本体的某个概念上。

文本的预处理。采取排除法,剔除对表达语义内容无贡献的虚词、助词及普通词,将语义处理的对象定位在一组表征内容的实体词上。

映射。利用本体概念间的各种关联描述,以一定的映射规则,将表征文本内容的实体词条映射到领域本体的概念空间。规范流程如图1所示:

构建“词条-概念”的关联矩阵tC。经过规范,建立起概念与词条的对应关系,由此生成“词条-概念”的关联矩阵tC。设k,m分别代表概念及索引词条的数目,有

(2)式表明,当ti为描述概念cj的规范词条时,对cj的表征程度最高,为1。当ti的近义词为描述cj的规范词条时,表征cj的程度在0-1之间(a的取值根据ti的同义词与cj的关联程度设定,若简化处理,a的经验取值为0.8左右。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所采用的同义词典或词汇本体量化词条与概念间的相似度或关联度,并依此进一步细化a)。关联矩阵tC将文本中的一组索引词条映射到本体中的某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基于概念的向量空间模型。

本计算模型,我们只考虑了类属关系和同义关系的概念融合,事实上本体词汇的关联丰富多样。对复杂的情况,更合理的处理应该依据本体定义中具体的概念关联,量化词汇间的语义相似度,并以此为度量的标准,建立映射关系及关联矩阵。

3.2构建概念矢量空间模型

得到每个词条所对应的概念后,我们建立概念基础上的文本特征矢量。文本di被描述为一组概念C{cj,dcij},cj为概念,dcij为cj的权值,表征cj对文档di的特征描述程度。设文本的数目为n,m为特征词条的数目,k为概念的数目。则:

dcij表示文本di中概念cj的特征权值.该公式的意义为首先将文本集映射至特征词条空间,即建立文本-词条关联矩阵Dt,dtij表征文本di中词条j的特征权值,求解方法采用传统的tfi×df。再利用词条空间到概念空间的映射,即建立词条-概念关联矩阵tC,tcij的求解见公式(3)。由(1)(4)式得:

基于同一概念空间的矢量描述,经过归一化处理,我们以两个矢量的夹角余弦衡量文档与查询矢量的语义相似度[5]。

4实验与分析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领域本体概念的矢量空间模型,因此实验建立在已构建的领域本体之上,测试数据选取的是受限领域的相关文本。

实验一:选用protégé3.0为本体开发工具,参照相关的计算机词典及《中国规范主题词表》,手工建立了一个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术语本体,涉及领域概念术语约50个。层次化的本体结构规范了概念的描述及概念的类属关系(术语本体结构的部分内容,见图2),同义词典进一步明确了概念的规范用词及同义关联。

实验二:选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相关科技文献。为了更清晰地明确主题,我们取文摘部分为具体的测试文本。经过文本预处理,抽取文摘中的相关词条为索引,建立以词形为基础的矢量空间模型。进一步,将抽取的索引词条映射到本体的概念空间,化传统的矢量空间模型为概念矢量空间模型。对这两个模型,统计词条频度与概念频度的分布,进行分析比较,(见图3)。

图3为期刊论文“基于弹簧质点模型的二维/三维映射算法”(软件学报,1999年02期)文摘部分词条频度与概念频度的分布图。全文抽取索引关键词,映射至术语本体的相关概念。如图,经过概念的融合与归纳,矢量空间高频义项的分布得到加强并趋于均衡。比较看出,一般词条统计下的高频词少,最高频度集中在0.6附近,占词条总数的23%。而概念统计的平均义项频度就达到0.6,高频概念集中在0.9附近,占到40%。这说明,一方面,基于本体的词条-概念映射法则不仅过滤了一部分领域知识外的低频词,另一方面,相当部分的低频词条通过语义关联抽象为概念,文本中的语义内容得到了有效的归纳与提炼,高频概念频度增加,由此生成的文本特征表达更符合文本的实质内容。

实验三:检索性能的评测与分析。我们选取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有关文档50篇,利用实验一建立的术语本体实现基于本体概念的矢量空间模型。依据给定的查询语句,检索并返回相关的文本。为评测检索性能,我们将检索结果与传统的矢量检索模型进行了对比。图4显示的即是准确率与召回率曲线(本实验中映射函数的参数,设定为0.8)。从中可以看到,基于概念的矢量检索模型的检索效果明显优于面向词条的矢量模型。因为,经过概念的融合与归纳,文档的矢量描述有效地表达了文本的主题内容,语义内容更明确,检索性能得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概念检索建立在领域本体基础上,同时评测数据也为受限领域的相关文本,因此检索性能与领域本体的定义有直接的关系。但在同一个测试环境中,对于大多数查询,概念矢量模型都具有较之传统矢量模型更好地表现。个别例外的产生多是由于构成文档的词条关联丰富,采用简单的上下位及同义映射所获取的文本特征矢量不足以表达文本的真实语义,从而影响到最终的检索结果。因而,利用本体概念间的语义关联更细致的刻画词条-概念的映射关系,可以进一步优化细化模型,获得更好的检索效果。

5结论及未来的工作

本文针对传统矢量空间模型文本特征值的计算,给出了将文本的评价由基于语法的词条空间转化为概念空间的方法和策略。考虑到本体在语义检索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利用了本体概念间的各种关联,以一定的映射规则,将词条映射到本体的概念空间,构建出词条-概念的关联矩阵。而基于词条统计的文本特征矢量经过词条-概念的矩阵变换,实现了词条特征权到概念特征权的转换。该方法用概念统计和语义归纳替代传统的词频统计[6],从语义层次构建文本的特征矢量。理论和实验证明,较之传统的矢量空间模型,这一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检索效果。下一步工作,我们将利用本体的语义关联,计算本体概念间的语义相关度,进一部细化词条与概念间的映射关系,优化检索模型,以期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军,金千里,徐波.面向文本检索的语义计算.计算机学报,2005,28(12):2068-2077.

[2]宋峻峰,张维明,肖卫东,等.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模型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2):190-197.

[3]罗三定,陆文彦,王浩,等.基于概念的文本类别特征提取与文本模糊匹配.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6:97-104.

[4]张敏,宋睿华,马少平.基于语义关系查询扩展的文档重构方法.计算机学报,2004,27(10):1395-1401.

[5]KarypisG,Haneui-Hong.Conceptindexing:afastdimensionalityreductionalgorithmwithapplicationstodocumentretrievalandcategorization.[2007-01-24].glaros.dtc.edu/gkhome/fetch/papers/cicikmoo.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