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基层文化的重要性十篇基层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18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重要性

黄河基层单位群众性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治黄事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基层文化活动建设放到管理工作的高度,以此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治黄事业发展。

一、开展基层单位文化活动的前提和目的

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之前,首先要对基层单位文化活动作综合分析与充分了解,对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基层文化活动就是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宣传黄河文化和治黄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形势,促进文化建设,陶冶职工情操,积极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从而鼓舞职工士气,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宣传形势,教育职工,促进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对内向职工及家属宣传黄河事业发展形势,进行系统的形势与任务教育,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治黄使命;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在治黄事业中的主导作用,强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发展、事业进步的推动作用。对外作为宣传黄河文化、黄河事业发展的主阵地和活动窗口,利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通过广泛宣传基层文化活动,展现黄河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崭新精神风貌,让社会了解黄河需求、关心黄河事业发展。

(二)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娱乐健身,陶冶情操,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作用。

由于黄河基层单位工作生活环境相对闭塞,文化活动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坚持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面向职工群众”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基层单位文化活动,加强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基层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管理与投入,丰富基层单位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

(三)充分发挥基层文化活动凝聚队伍,增进友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基层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决定了职工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发地增强集体荣誉感,特别是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更容易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增强队伍的向心力。通过举办黄河防汛抢险知识竞赛和扑克、象棋、军旗、拔河、自行车慢骑等文化娱乐活动,不但能吸引广大职工群众踊跃参加,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而且增进了友谊,团结了队伍,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活动的群众性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主题

(一)突出群众性是活动不变的主题

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工作,基层文化活动要贴近职工,贴近生活,结合本单位的生产实际,真实地反映职工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把职工群众作为开展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心愿,调动他们自觉参与活动的热情,结合治黄工作的实际,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供优质的服务,本照突出活动反映群众性的原则,以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服务于职工群众,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开展文化活动中,要注意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种多样。要继续弘扬黄河文化,发展特色文化、民族文化,以此促进文化活动的全面提升和各项工作的良好运行。

(二)反映生活是活动的重点内容

基层文化活动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交流和体育比赛,不要求在艺术层次和竞技水平上有过硬的指标,而是应以突出群众文化,反映基层生活、展现基层职工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同时,还应不断丰富离退休职工及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积极吸收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发挥老年人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关注黄河发展,继续为治黄事业发光发热。

(三)以自行创作为主要形式

在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鼓励广大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结合基层生产生活实际,多创作反映黄河文化和职工群众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式、朴实的语言反映一线职工的真实情感和真实生活。倡导“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爱国守法”的新风尚,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四)强化活动主体的培养

要注重对基层文化活动的主体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注重对有特长职工的发掘和培养。利用多种形式发掘和培养本单位的文化活动骨干,建立相应的文化活动骨干档案,规范、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培养。充分发挥他们身处基层,与广大职工朝夕相处、荣辱与共的优势,鼓励他们以更加饱满地热情投入到文化生活活动中去,深入观察生活,发现题材、讴歌广大职工在新时期黄河精神的鼓舞下,扎根一线,以基层为家、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风貌。

三、处理好几个关系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有力保证

(一)处理好“四个注重”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基层文化建设这一宏大的工程,关系到治黄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基层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基层文化建设要以“四个注重”为目标,注重职工的民主权利;注重职工的文明素质;注重职工的精神追求;注重挖掘和继承黄河传统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先导,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通过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最大限度地扩展黄河事业发展的文化资源,为实现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处理好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的关系

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是开展好基层文化活动的两个关键环节,没有党政主要领导的行政、资金支持,基层文化活动就没有可靠的物质保障,活动开展起来就步履艰难;同样,如果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职工群众参与的热情却不高,活动缺少了主体,仍然无法开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领导高度重视,真正把开展基层文化生活作为职工队伍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有力手段,纳入到全面管理工作中。需要各方面的积极支持,需要众手托举。要不断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形势,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先进文化占领黄河基层文化阵地,使群众文化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经济;发展;文化

基层群众文化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与我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紧密相连[1]。基层文化的发展程度是衡量我国发展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发展基层文化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丰富基层群众的生活,提升基层群众的素质,有利于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因此,我国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1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1文化活动过于形式化和单一化如今,一些农村文化活动过于形式化,缺乏引导性和亲民性,一些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文化产品的供给,同时一些活动程序比较复杂,导致基层人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大幅降低[2]。基层管理人员应该组织多样化且符合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提高基层人民对活动的参与度。

1.2基层文化建设队伍薄弱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队伍由基层群众组成,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效率低下。

1.3地方政府对基层文化群众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同时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一些文化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政府的资金投入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特色,政府对不同地方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应有所不同,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文化资金投入。

2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1基层文化建设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基层文化能对群众起到宣传、组织、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乡镇文化的消亡是社会的损失。然而如今,由于一些农村原有文化资源不足,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贫乏,因此有很多传统文化得不到保护,最后走向消亡。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能够有效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2.2基层文化建设能丰富基层群众的生活,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基层文化的建设是为民服务,基层群众能够在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够在通过参与基层文化活动中丰富自己的生活,在活动参与中实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政府通过基层文化建设,在农村建立文化馆和图书馆,能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提高基层群众的综合素质能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构建一个与当代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

2.3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能够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通过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能够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基层群众的道德素质,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3.1发展和谐的基层文化发展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促进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创造出满足基层群众需求的文化。要想促进基层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加大政府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调动和号召社会力量解决基层文化建设中所产生的经费欠缺的问题。政府要设定专项经费措施,建立基层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承担一部分基层文化发展的经费。对于农村一些基础文化设施水平落后的情况,需要政府对基础设施和传统的文化活动设施加以改进和提高,使当地的娱乐休闲和知识教育能与现代化水平相适应。

3.2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要想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地方政府需要关注农村生活、看到农村的巨大改变,发挥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把思想道德建设、科技卫生知识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举办各种能够丰富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例如:举办农民艺术节、特色旅游节、文化科技大集、绘画、剪纸、文化娱乐、思想教育与普及科技卫生知识等,使基层文化由原来的单调、枯燥和乏味转变为积极、健康和向上。同时可以引入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内容,加大基层群众的参与度。地方政府要积极开展基层群众所喜爱的综艺晚会等文体活动,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活动品牌,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能够提高文化工作者的领导组织能力,促进农村的文化消费,壮大民间的文化队伍。

3.3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加强对基层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世界已经连成了一个整体,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流入我国,对我国基层文化产生强大的冲击。我们必须认识到基层文化的重要性,在立足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外国文化,在保持我国基层文化的独立性与基层性的基础上对我基层文化不断创新。地方政府要为基层群众建设指明方向,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让人民群众自发地发展和创新基层文化,让基层人民激发农村的活力,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发展、引进、培养优秀的人才,建立稳定的基层文化队伍,加强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管理,丰富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要想加强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养,需要地方政府鼓励群众参与文化培训,支援农村文化建设,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参与志愿者活动,推动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结束语

基层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基层文化建设能够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能够将我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提高我国的凝聚力[3]。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吕晓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研究[J].戏剧之家,2015,65(12):228.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3

论文摘要:当前鉴于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大环境,想要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来完成。我们不仅要意识到其重要性与紧迫性,更要意识到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所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法,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六次全体会议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做了深刻的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见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性任务并提上日程。同时也说明当前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还不能满足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发展的需要,也没有满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加强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

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特色和目标

中国文化现代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就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化,内容异常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提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化服务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可见,当前我国正面临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大环境,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国民意识形态的冲击、理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等等都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分析并准确把握这些问题,抓住其本质,找到解决的办法,对我们的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1、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地位仍处于边缘化

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创造出的奇迹,但这不是我们骄傲和满足的地方,我国经济改革是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但是市场经济有很多弊端,当市场调控失灵时要靠法制制约,可当我们的法制失灵时就要靠人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又要靠人的素养与文化,靠文化在社会成员内心形成一种普遍的认同感来弥补法律规范无法触及的领域。但是一些地方和单位还不够重视文化建设,只停留在开会学习的层面,没有做具体的规划和实践。客观上来讲,文化建设是一个利国利民的远大工程,是一个百年甚至更长久的工程,投入与成效短时间内不一定成正比,因为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人不是物,见效慢。人对一定的思想和观念的认知与吸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文化效益与一些领导们追求的见效快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是没法比。而领导的政绩,职位的升迁往往又着重于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对党中央出台的文化政策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地研读,也没有深入基层,访问考察了解当地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及时领悟到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实质,致使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在很多地方举足不前。致使一些地方政府和人民之间缺少沟通,人民对政府开展的各项工作缺少热情与积极性。所以我们要杜绝"只在房子里作报告、填表格、开会、空喊激烈的口号,而不去接触群众,了解和解决群众中真正存在着的问题。"的形式主义。[1]

2、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领域的冲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与全球化相串叉的新局面,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给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一方面,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利益主体也多元化。同时各种外来的文化和观念杂乱纷呈,涌入人们的生活和冲击人们的思想,人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而社会分配相对不公正现象也在各行各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其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错综复杂化。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名,打着经济合作的旗帜,暗地里推行"思想全球化""和平演变"政策。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从十月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各种攻势,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就与西方国家长期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有密切关系。"[2]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铺天盖地的冲击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意欲统治我们的思想,霸占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控制我们的民族,成为他们的奴隶。"他们始终把意识形态作为颠覆和控制别国、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凭借经济、科技等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加大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2]

三、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实践方法

文化的兴盛可以成为国家兴盛的推动力量,甚至起导向、规约作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也同样推动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因此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必须尽可能自觉地进行,盲目发展经济会带来各种偏失,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则会损害大局,所以找到合适的方法与途径来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是十分必要的。

1、坚定党对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中国先进文化生产力的代表,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上,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构建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引导职能

要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为此我们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引导职能,以人为本,加强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大胆借鉴和吸收外来文明,深入推进社会、家庭的文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

3、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不会自动附在人的头脑中,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和掌握,我们的文化现代化建设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把文化给通俗化,大众化、具体化地传授给广大人民群众,找到人民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但绝对不是把文化搞成庸俗化,低俗化和媚俗化。所以,为了保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强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让他们挑起时代的重任,完成时代的使命。我们的文化人才队伍的使命就是需要把一个思想,一个理念,一种思维方式武装到人们的头脑中。首先,他们的专业知识要过硬,这是成为文化人才的必备条件。其次,他们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对于不同层次的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能够镇定自如,坦然面对,给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尤其是语言的使用,力求满足群众的心理,进行有区别对待,分层次教育。马克思说过"我们叙述的方法自然要取决于对象本身的性质。"[3]

参考文献

[1]孙占元.中国先进文化代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106.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人才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189-01

基层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础,其在提升全面素质,实现文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基层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全面素质提升,还能够为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近年来,在基层文化建设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基层文化建设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这对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目标非常不利,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以实现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为全面素质提升提供动力支持。

一、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不仅需要职能部门来完成工作,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来保证基层文化建设行为能够得以实施,可以说只有充足、有效的资金投入才能够保障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这正是当下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所主要缺失的内容。由于对基层文化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其逐渐成为了无资金支持的工作行为。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后果就是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无法展开,文化建设设施无法的有效进行检修出现安全隐患,种种情况都表明了资金投入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当下基层文化所缺失的关键。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文化馆、社区、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其作为文化建设方面的唯一性职能部门,所肩负着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然而,由于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文化馆、社区、文化站在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时十分困难,他们不仅办公环境极差,而且很多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都存在严重缺失问题,文化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比皆是。情况较为严重的文化馆、社区、文化站甚至成为了‘名存实亡’部门,基层文化建设根本无法实现有效开展。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具有直接联系,解决此问题刻不容缓。

(三)专业人才缺失严重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以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提升全民素质的系统性工作,其要求工作人员要在具有基本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要具有超高的文化素养。但从现在的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来看,专业人才缺失情况极为严重,人员结构老龄化,专业知识结构偏低,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的缺失,更切断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更新与进步路径。另外,由于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待遇与其实际价值出现了严重的不符,很多原本愿意将毕生奉献给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在迫于生活的压力下不得不选择其他工作,而具有专业技术的新型人才更是不愿意投身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来,专业人才的缺失使得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很难得到实质性发展。

二、解决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引入投资保证有序运转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必须要依靠资金来完成自身运转和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目前对基层文化建设投资的不足和缺失情况,导致其出现了基层文化建设难以实现,因此引入合理投资,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序运转势在必行。为此,基层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当地文化的特色优势,通过特色文化建设的推广,来提升上级财政部门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保证补贴资金能够充分落实。另一方面特色文化建设的推广还能够提升社会企业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从而愿意将企业资金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当中,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使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以有效落实。

(二)根据需求做好设施更替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百姓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传统的基层文化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那么将其进行有效更替是必然的。近年来,我国各基层单位已经加大了对设施的更替工作,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想要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全面性变革。在投入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基层部门除了要做好对设施的更替外,还应该加大对社区娱乐演出、图书影视方面的发展,通过与当地文化的有效结合,来保证百姓能够在文化方面有所提高,并能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培养

专业人才是保证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以实施、落实的基础,也是实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实现创新与突破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引进专业人才方面,社区基层单位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提升专业人才的就业兴趣,让他们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提供平台。同时还要为专业人才提供与之劳动相符合的薪金及福利待遇,让专业人才能够在不考虑生活因素的前提下全身心的将自己投入到基层文化工作建设当中,为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基层单位要定期的对基层文化建设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术即创新理念进行培训与更新,保证她们能够以专业的态度和方式来完成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建设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对基层文化建设加以重视。不可否认,当下的基层文化建设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从综合发展角度来分析,只要政府部门、社会大众以及基层文化部门能够对基层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所存在的问题都能够被有效的解决,并成为基层文化建设进步的有效推动力,进一步完成基层文化建设目标,为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长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小明.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思想宣传创新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corporatecultureatthegrassrootsleveltocarryoutthewayandmethod,expoundstheroleofenterprisecultureinenterprisedevelopment,tobetterpracticeoftheenterprisecultureatthegrass-rootslevelprovideagoodexperience.

【keywords】thoughtspromote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D421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之,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以人才竞争为核心综合实力的较量,更是带有不同历史背景的企业文化的比拼。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竞争中发挥的作用,已被海尔集团、Ge公司等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成功实践所验证。因此,以创新精神着力推进大港油田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在基层的有效落实,使企业文化真正下基层、进班组、上岗位、到人头,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努力实现大港油田公司提出的“增储十亿吨建设大油田”目标的实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创新课题。

近几年来,大港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在建立基层特色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使个性鲜明,又易于员工接受的“劳模文化”、“家园文化”、“红柳精神、根的文化”等基层特色文化在五厂落地生根,并与科技兴企,管理创新、人才强企战略相辅相成,齐头并进,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上见到了明显的效果。在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的条件下,该厂连年圆满完成了各项业绩指标,原油产量始终保持在65万吨以上,员工队伍精神饱满,士气昂扬,仅2012年,就有14个方面的工作荣获了油田公司、大港区、天津市的相关荣誉。结合五厂的实践经验,浅谈企业文化在基层落实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就必须让基层干部和员工广泛认同企业文化,切实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的功能。企业文化不是基层额外的工作和负担,而是基层管理的哲学。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加强人本管理、提升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将强化基层干部的带动和增强员工的感性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基层员工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见到了一定效果。

(一)选准提升认识的突破口

基层党支部书记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负责人,提高他们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在基层的落实。为此,我们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海尔公司实地调研,切身感受优秀企业文化的氛围,学习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使其真实感受到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政工例会,采取以会代培的形式,组织基层干部对于企业文化的有关知识和具体建设方案进行了系统地学习、讨论。通过实地调研和系统学习,使基层干部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强了建好基层文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把握提升认识的着眼点

我们认为,要让基层进一步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关键在于引导基层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文化建设的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三项工作。第一,把关建设方案。采油厂坚持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全过程指导,主动带领基层提炼理念、反复论证基层的建设方案。第二,解决现场困难。每周定期召开建设协调会,现场解决基层文化建设问题,并给予资金、技术、人员的支持,调动了基层的积极性。第三,强化典型推动。我们组织召开“企业文化建设现场推动会”,让基层党政领导直观地感受基层文化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使基层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带动了基层整体建设的开展。

(三)抓实提升认识的着力点。

要使文化建设在基层落到实处,仅靠提升基层管理者的认识还不够,关键还要提升广大基层员工的认识。为此,我们强化了文化理念的宣贯和标识的固化。在理念宣贯中,采油厂组织开展了网络大家谈、班组大讨论、文化理念知识答题等活动,采油厂“企业文化宣讲团”还深入到10个基层单位进行专题宣讲,有500余名员工参与到活动中,各基层单位自觉进行了宣贯,作业二区结合四代劳模的工作照和语录制作了宣传画,作业三区将体现红柳精神、根的文化的发展史和先进人物制作成六块图版在作业区范围内巡展,等等。这大大增强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在标识固化中,我们坚持“员工统一着装,基层统一标识,墙上统一展板”,目的是用环境、物品、标识的规范,引导员工思想与行为的规范。如我们对所有基层班组的外墙颜色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进行了统一着色,并将宝石花镶在了显著位置,对所有的抽油机也进行了颜色的统一和标识的固化工作,让员工时刻牢记自己是中国石油的人,在为此骄傲的同时,自觉用中国石油的标准要求自己。

通过以上工作,基层单位营造出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员工每天都能听到、看到、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这为进一步建设好基层文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就必须结合基层的实际,找准切入点,使之有效服务于基层的中心工作。

基于初步的探索实践,我们认为,须搞好三个方面的结合,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独具特色和服务到位的基层文化。

(一)结合员工需求,建设充满活力的基层文化

员工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基层文化建设只有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会活力永葆、经久不衰。我们尊崇员工求美的需要,在建设基层的“求美”文化上进行了初步探索。我厂输注作业区的工作环境较美,员工都愿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这体现了员工对美的需求。我们就从“美”字着眼,引导员工营造环境美、思想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和谐”理念引入到“求美”文化的建设中,引导员工追求人与人的和谐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人与设备的和谐美,保证人不损害设备,也不被设备伤害;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美,建设舒心、健康、环保的工作环境。这些,员工都真心拥护,很快得到了落实。

(二)结合基层单位情况,建设独具特色的基层文化

油田公司企业文化理念是经过系统梳理、提炼出来的,内涵很广。我们认为,不同的基层单位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建设基层文化,也应各有侧重,突出不同的特点。我厂作业一区认为“让每个员工的特长得到发挥和提升”的人才理念在该队最具实用性。为此,该区将践行人才理念作为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比武、分析竞赛、素质培训等活动,为员工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提供舞台,员工参与的热情很高,自学成才的氛围也日益浓厚。我厂输注作业区结合工作需要,组织员工讨论“诚信”理念的具体表现,使理念落实到员工行动中:对上实事求是,既报喜又报忧;对下说到做到,一言九鼎。我厂作业二区有四代劳模和金牌队的历史,我们借此提炼了“人人争先永不满足”和的劳模文化“事事过硬不留死角”的金牌精神,使员工感到自然、亲切,能够自觉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三)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建设服务到位的基层文化

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并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建设基层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服务于基层的中心工作。采油五厂成立以来,原油产量连年持续攀升,生产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在基层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坚持追求业绩,注重实效”的核心经营理念和“员工奉献企业,企业奉献社会”企业精神的宣贯,与“形势、任务、目标、责任”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员工的行为和工作,与完成产量任务、成本指标和实现安全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在有效服务中心工作上已初见成效。在老区挖潜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厂认真贯彻“老区不老、小块不小”的勘探开发理念,突破定式思维,应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在4个目标区开展滚动评价工作,实现新增地质储量776万吨。特别是在港西、港中结合部,应用精细地层对比、地层精确标定、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等技术,滚动井西58-8井获得成功,该井区钻遇明化镇组、馆陶组油层93.2米/14层,新增地质储量259万吨,并在两个月内完成开发方案的编制、现场实施、整装投产,形成日产能力300吨。西58-8井区的发现,不仅扭转了我厂被动的生产局面,为圆满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使我厂更加坚定了在港西油田中浅层寻求更大突破的信心和决心。

在确保老区稳产工作方面,我们有效践行“人井合一”的管井理念,在采油厂适时开展了“我说我井”工作,不仅使员工技能素质显著提高、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工作热情更加饱满,而且为实现自主管理探索了一定经验,保障了老区的稳产上产,使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得到夯实,各项管理指标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躺井率由5.1%下降到了4.62%,单井护理措施落实率由98.4%提高到了98.78%,注水执配率保持在98%以上,分注合格率由78.85%提高到81%。“我说我井”工作在油田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我厂在公司举办的班组地质图件配备与使用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说我井”动态分析竞赛中,我厂有3人参赛,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同时我厂荣获最佳组织单位称号。

此外,我们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向安全生产延伸,努力构建基层安全文化。集中力量对近十年来的安全事故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剖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探寻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总结了做好安全工作的启示,提炼了管理者和员工安全行为准则,汇总了各类安全标识,编成了《安全指导手册》,发至基层班站,让员工自觉学习,基层安全文化的氛围日益浓厚。我厂输注作业区改变了以往无论刮风下雨,只要生产需要就坚持上大罐量油的做法,目前,我们提高了大罐液位计的准确度,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坚决避免上罐量油,把“关心员工安全”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就必须将抽象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让员工严格依照执行,充分实现制度刚性与管理柔性的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基层得到落实,不仅要建设好基层的物质层次的文化,更要建设好基层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员工的行为不仅要靠理念来引导,更要靠制度来约束。从现阶段看,我们的基层物质文化建设已初见端倪,关键是要建设好制度文化。这是全面建设好基层文化的重要保障。

我们认为,建设基层制度文化,首先是要对现有的基层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归类和完善,使制度能够体现文化理念的要求,同时,在建立新制度时,也要将我们的文化理念,融入制度之中,使制度与我们的核心理念、价值观相统一;其次,还要探索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制度,使基层文化建设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6

基层性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行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利于提升我国整体的群众素质,逐步达到基层群众文化的需求,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本文以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及发展问题作为主要探讨方向,深刻的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问题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本就与群众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其所开展的建设工作成绩的好坏,能直接的反映出我国的发展潜力及综合性竞争力[1]。因此,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为现今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需不断加强,找寻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由于基层性群众文化建设与群众的利益具较大联系,且此项工作为一项困难性较大、耗费时间长、要求较高的基本型工作。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需最大程度的进行宣传、推广,充分的将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予以运用,以达到增强基层群众的自身科学素养、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目的。进一步的对基层群众文化内容予以丰富,使其兼具先进与广泛性,加之多种思想教育活动的同步开展,从而有效促使基层群众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文化活动单一

现阶段,我国所开展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多呈现单一、形式化,加之文化商品无法及时供应、活动程序及开展方法复杂,严重导致所开展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要求。对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群众形成了较大的打击,影响其积极性,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另外,现今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多追求于形式化,不能起到引导群众的作用,不仅没有将群众与基层群众文化的距离缩短,而且不利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继续开展。

(二)建设队伍薄弱

多数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都由基层的群众组成,他们本身所具的文化素质并不高,且缺少文化的氛围,加之没有相关的管理及激励性制度约束、管理他们,从而导致文化建设的工作效率低下[2]。这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推进工作很难进行,困难重重。

(三)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需要资金的大力投入,资金投入的力度能直接对文化活动的质量造成影响。若可用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资金不充足,则会导致文化活动的经费不足,文化商品与设施无法配备,直接性的影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及方向

(一)加强基层群众的主动性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其主要对象就是广大的基层群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所获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群众对其的认同及参加度。因此,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时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都需坚持以群众为本的原则。切实从基层群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达到群众的要求为出发点,吸引更多的群众主动积极的参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二)加强基层文化的队伍建设

基层文化队伍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发展的主要执行者,队伍的管理者应不断对队伍建设予以加强,多配备各方面的骨干,创造出良好的文艺氛围[3]。此外,还可聘请专家级讲师,多开展各式培训活动,从而达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同时还可建立一些合理且有效的鼓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加强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

各级政府应定期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进展予以了解,并设立专项型经费,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相关规章予以结合,以确保经费用至实处。各级政府还应加大号召,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使之了解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发展的利害关系,以寻求其帮助与配合。

(四)明确基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在社会经济发展飞速的今天,广大的基层群众需正确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且还应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同时,由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文化流入我国,广大的群众必须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包容和科学化的精神对待此类文化,同时做到始终保持自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次,广大的群众必须始终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态度,多方面的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其中和谐文化在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和谐文化的建设不是一瞬的事,需广大群众遵循一定步骤,有重点的进行推进,进而创造出满足全国基层人民群众文化建设需求的和谐型文化。

四、结束语

不断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基层群众所需做到的客观性需求,也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重要要素。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群众的根本利益,还可增强我国在国际中的发展潜力与综合型竞争力。持续性的抓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是一场持久战。

作者:杨劲娟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

【参考文献】

[1]胡元月.关于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4,20.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7

摘要: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支撑。繁荣基层文化,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创新群众文化活动,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基层文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保障。大力发展和繁荣基层文化,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位一体”,把握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艺术精品不断涌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从总体上看,基层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不相适应。在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还很贫乏,基层文化建设仍然是当今文化事业中的薄弱环节。思想重视不够、资金投入有限、人才队伍薄弱、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办法较少,都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当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从长远来看,繁荣基层文化,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创新群众文化活动,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资金的充足与否关系到基层文化能否持续发展。只有强化资金投入,才能健全文化基础设施,保障各级文化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方面,设立基层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并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支持乡镇、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力争在乡镇一级健全文化站、文化娱乐广场,村一级健全图书室、活动室等公益文化场所。同时,将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惠民资源进行整合,争取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另一方面,拓宽基层文化建设的投融资渠道。由政府牵头,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引入多元投资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支持群众兴办民间艺术团体、民间书屋等,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发展势头。

此外,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扶持民间文艺团体。采取政府扶持和鼓励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方式,设立群众文化发展或创作奖励基金,扶持和资助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民间民俗活动,对能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创作艺术作品的文艺团体和文化能人给予适当奖励。

二、培植文化产业,增强基层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

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基层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推动基层文化速发展。

首先,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注重历史文物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壮大文化旅游业、演艺业和文化娱乐业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体现自身优势与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品牌带产业、以产业促品牌,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带动旅游和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培育,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突出做好文化产业园区与科技、旅游、会展、餐饮、商贸、娱乐等产业的融合,实现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集约式发展,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

再次,着力培育文化市场。积极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培养健康文化消费习惯,围绕文化旅游、演艺、影视动漫等产业,培育特色文化市场消费,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文化消费总量。整合管理职能,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制度建设,加大对低俗、迷信、色情等文化活动的整治力度,维护文化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基层文化发展的根本支撑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是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必须强化工作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到基层服务。

第一,完善机制,配好干部。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基层文化宣传工作特点的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干部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县聘乡管村用”方式配足配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构建覆盖广泛的基层文化宣传工作格局。

第二,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络,制定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对基层文化干部、文化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干部交流,双向挂职锻炼,使基层干部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干部队伍整体结构。

第三,关心和扶持民间文艺人才队伍。要关心重视民间文艺人才,吸收他们参与重要文化项目和工程。重视并解决好农村文化艺人和民间杂耍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

四、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挖掘基层文化发展的不竭源泉

群众文化活动是基层文化持续发展的源泉所在,应不断丰富创新群众活动的方式、内容和阵地。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应始终坚持基层文化建设服务群众的根本宗旨,为百姓提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在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应大力推进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精心组织道德模范、先进文化工作者评选表彰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和广场文化建设,同时,正确引导机关文化,大力培育企业文化,努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基层工作;文明建设;探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使得基层群众文化事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在当前人们生活中,基层群众文化处处可见,它以满足知识需求与精神状态为主要目的,将文艺与娱乐作为主要的内容进而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建设,提高广大人们群众的文化素质,进而培养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一、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当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状况,使社会进一步和谐稳定,加快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现。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当前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追求“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这就要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要与之相适合,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状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

通过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让群众接触认识到新文化、新思想和新理念,这对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抵制一些不良思想和现象,进而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满足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就像群众精神上的粮食,没有这些活动,群众在精神上就会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了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促进群众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家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措施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组织建设

在以往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只是依靠几个到十几个人来开展相关工作,力量太过单薄,使得效果相应较差。所以,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之前,要扩大基层群众文化组织的规模,并完善基层群众文化的相关体制。另外,还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而制定相对应的工作计划,从而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根本性的理论保证。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群众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与活动场所紧密相关,要想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就一定要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相应的政府部门要提高资金的投入,从而建立一些具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第二,还可以通过创建具有文化特色的展示中心,从而让基层群众文化基础建设更加健全和完善。

(三)理顺文化管理体制

群众文化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具体体现。因此,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的职能作用,理顺文化管理体制,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创新文化事业发展理念。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这对于我县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和文化管理体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十部晋升考核指标,建立良性多元的群众性文化资金投入机制。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每年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群众活动经费保障。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参与或捐助群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加强城乡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整体规划,在选址、立项、投入等方而给予优先考虑;第四,改革创新、探索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机制。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提高群众文化的新途径,坚持以公益性为基本原则,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四)提高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这种新时期下,必须要构建一个能够对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做出冷静分析和正确选择的队伍,从而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此外,对其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方式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善,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进行彻底改变,从而达到激发群众积极性的效果。最后,还要吸取外来的一些较为先进的经验,加以改造和学习形成全新的发展计划,促使其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更具有多样性,通过不同层次的文化培养,进而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从而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对文化信念的传承与寄托。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就必须要认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工作意识。因此,国家要加强文化管理和文化设施建设,对群众文化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方法,才能使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越来越好,从而使基层群众文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进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向华.关于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J].山西青年,2016.

[2]金亚美.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基层文化;意义;关系;途径

基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企业文化大厦的基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高基层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都是通过基层贯彻落实。搞好基层文化建设,坚持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激励人、感召人、塑造人,是提高基层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干部职工队伍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只有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培育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体现时代特色、富有创造性的基层文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基层管理升级,促进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实现社区和谐发展。

建设基层文化是融合社区与居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家园,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是影响和带动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基层文化的创建与开展,大力倡导“讲文明、树新风、筑和谐”、“享受文明、享受生活”的共建共享文化理念,形成社区与居民共同愿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建设基层文化是保持基层队伍和谐稳定的可靠保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体制机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价值取向趋于多元,给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以文化的力量教育人、凝聚人、激励人、塑造人,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与基层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保持基层队伍和谐稳定。

二、建设基层文化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一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基层文化建设也是同样如此,这是基层文化共性的一面。同时基层单位由于不同的工作性质、工作思路、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无形中形成了不同的管理风格,这是基层文化个性的一面。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企业文化建设规律,把握时代脉搏,突出自身特点,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作为共性,基层文化建设必须在观念形态、制度行为、物质形态等文化方面,整体推进,全面构建。作为个性,要求基层在学习先进基层单位管理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本单位的愿景目标和职工队伍的实际,以培育形成特色鲜明的基层团队精神为重点,构筑自身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模式,体现自身特色,让职工易于认同,自觉执行,增强基层文化的生命力。

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继承传统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只有继承优良传统,企业文化才能保持延续性,为职工群众所认同。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企业原有文化传统可能与新的形势需要不相适应,只有及时修正和完善,才能反映企业文化时代特点,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因此,建设基层文化,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建设先进的基层文化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挖掘自身文化底蕴,继承自身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和基层实际,用新的视野、新的思路、新的价值观不断创新,积极引导基层人员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使基层文化既根基牢固,又体现时代特点,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一方面,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文化,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法和态度作风对基层职工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主导着企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创建方向。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又是“习惯”文化,企业文化理念只有得到职工的高度认同,并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和良好习惯,所形成的氛围才是企业文化。基层领导要掌握好新的管理理念,担当基层文化建设的排头兵,准确把握现代管理理念和基层文化建设的要领,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积累、总结、提炼既有本单位优良传统又有时代特征的基层文化理念和团队精神。同时,要发挥基层职工的主体作用,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化活动载体,吸引职工积极参与到基层文化创建活动中来,使所提炼出的管理理念、团队精神能更好地引起职工的共鸣,容易被职工理解和接受。

三、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教育引导,营造基层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应在激发动力、营造气氛上做文章。首先,要教育和引导职工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与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来,使基层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基层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其次,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创建经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基层干部到一些基层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单位参观学习,直接感受基层文化对基层建设的重要作用,对照先进找差距,增强干部职工建设基层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第三,要通过宣讲,利用网络、简报、黑板报,组织知识竞赛,办班培训等形式,组织基层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企业文化理论知识,宣传基层文化建设先进经验,增强干部职工建设基层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建设活动,将广大职工吸引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来,切实形成基层文化人人懂、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加大投入,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条件。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高回报率。搞好基层文化建设必须舍得投入。一方面,要加大人才投入,要重视选拔选好、培养好、使用好基层干部,把基层文化建设的成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物质投入,完善统一使用基层文化识别系统,改善基层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增强基层干部职工以队为家的归属感。

基层文化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胜利油田;基层文化建设;思考;实践;蒲公英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面。而作为胜利油田众多基层单位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了广泛关注,基层单位文化建设对胜利油田的生存发展尤其是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此,有必要对胜利油田基层单位文化建设做进一步阐释。

1胜利油田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特征

胜利油田发现开发50余年,产油10多亿吨,形成了胜利文化的核心内涵:创业、创新、竞争、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胜利油田基层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军事半军事化文化[1]。这是由军队文化与产业文化的需求相结合而产生的,有众多的军人专业复员后陆续成为石油人,是基层单位的重要人群。通过这些人带来的军队文化,决定了石油人敢打、善打硬仗,连续作战,不怕艰难困苦,自然条件适应力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②混整文化。胜利油田很多基层单位具备劳动力密集,员工们来自五湖四海,几乎都能找到全国各省市区的人。加上用工形式的多样性,也带了文化差异;而胜利油田人转战南北,把不同工作区域的文化与本身的文化不断进行混合、碰撞、整合。③奉献文化。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气魄,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牺牲精神,形成了以苦为荣为国分忧献石油的奉献情怀。④榜样文化[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有影响的有大庆铁人王进喜、新时代铁人王为民等,包括身边的模范人物都激励着基层单位的员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成为不断的追求。⑤精细文化。胜利油田部分基层单位具备资金密集,高投入、高风险,未必是高收益。因为油藏的不确定性,导致勘探开发计算投入产出比,必须算清每道工序每个细节的比值,精打细算过日子。⑥科技文化。胜利油田部分基层单位具备科技密集特征,用先进的科技理论手段作为支撑,确保勘探开发稳定持续发展。⑦开拓进取文化[1]。勘探开发的不确定性注定了其开拓精神的产生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素质。⑧感恩文化。胜利油田众多基层单位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构筑心灵家园,回馈社会,感谢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凝心聚力谋发展。

2胜利油田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胜利油田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将基层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而脱离企业管理实践[2]

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2.2文化政治化[2]

完全以贯彻中央及上级的指示精神为主,过于注重政治思想教育,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又疏于对其赋予新内涵,做出新阐释,对员工的教化力不够,导致风险意识差、竞争意识差、效益观念差。

2.3注重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内涵,导致文化肤浅化

建设基层文化的热情很高,但不能引起员工共鸣。基层文化建设宣传口号化,员工仅仅是喊口号却不理解其深刻含义,导致基层文化成为形同虚设的泛泛理论。重形式而轻实质现象严重,使文化在一个浅层次和有形的区域内动作,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4文化建设缺少整体战略意识

不少文化建设处于无序化、盲目发展的局面,没有相应的组织和必要的制度,没有与石油企业战略相匹配。

2.5缺乏个性化

有些基层单位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具体环境和员工的个性发展情况来建设单位的企业基层文化。同时,基于基层文化表象化的误区,基层文化建设多是盲目短暂的,没有相应的组织和制度来与长期的基层文化战略相匹配,缺乏持续发展的机制。不从实际出发,随意嫁接,盲目效法或照搬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造成脱离实际,内容空泛,流于形式,没有反映出石油企业的独特经营理念。

2.6忽视了基层文化的创新

基层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其实,每一个基层单位的发展历程不同,基层单位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

3胜利油田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基层单位文化建设一定要植根于基层单位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孕育基层文化的土壤。成功的胜利油田基层文化,比如“狼文化”、“钻头文化”、“鹰雁文化”、“红柳文化”等具有自己鲜明特征,富有时代气息。

①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建立员工对基层文化的认同感。基层单位内存在一种片面的认识,即认为基层文化是高层文化。企业管理者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到它是大家共同创造,来自员工群体,从而使基层文化的实施较易受到全体员工的欢迎和接纳,只有得人心的基层文化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②基层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物力、财力作保障[3]。基层文化建设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装饰品,它扎根于员工溶于企业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有灌输性,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如企业形象策划,各种庆典,群众性活动等等,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

③建立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基层管理制度。基层文化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制度在实施。企业制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之间是一种互为基础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良性的循环关系是两者保持统一、和谐、互相促进的关系,非良性的循环关系则是两者割裂,甚至矛盾的关系。

④基层文化建设中造就典型和榜样。优秀基层文化一般都较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

⑤基层文化建设中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头做好示范作用。领导示范就是企业领导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要让员工知道,领导不仅仅是企业文化的提出者,更是企业文化的杰出体现者。领导示范在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建设中,首先领导要能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基层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同时依据目标要求制定年度计划,突出重点。其次领导自己要相信基层文化的作用,把建设优秀的基层文化作为信念,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追求,推崇,传播和捍卫,以影响、带动基层文化在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⑥基层文化建设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和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3]。文化网络是企业进行文化宣传教育,沟通联络及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宣传方式,也体现在企业各种行为的成效中。此外,文化网络还必须在制度建设,产品设计,厂区规划,标志,商标,广告等方面体现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根本措施。企业文化的推行结果,能够为企业员工和社会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这是检验其成败的标准。

4基层文化建设的实践:蒲公英文化

井下试油10队组建于1968年8月,是众多胜利油田基层单位中的一员。试油10队随着井下作业公司1993年外闯大港油田作业市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部市场工作经验。历经几十年的风霜雪雨,试油10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好自己的事情,把一口口优质完工试油作业井交予甲方,赢得了甲方的认可和信任。尤其是2007年外闯东北勘探试油市场,面对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甲方严格的施工要求,10队人更是以自己的技术优势、队伍优势、装备优势,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赢得了甲方工区示范标杆施工单位,并推广到全工区其他施工单位学习。甲方称赞10队“不愧为大油田来的正规军!”、“胜利井下铁军就是不一样!”。三年三个大台阶,牢牢占领并先后开拓了试气、试油和作业市场。

按照基层文化建设思考的要求,发动试油10队全体干部职工,共同总结提炼具有自身特点的试油10队文化。试油10队人就如同施工井场随处可以见到的蒲公英那样,不苛求高大、争艳,以顽强的品格、坚毅的性格、默默奉献精神、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装点着原野,给人们带来春的信息。凝练出的团队精神:“顽强、坚毅、奉献、生生不息”代表着团队的价值取向,符合40多年风雨路程,贴切实际工作。

顽强:蒲公英具有顽强的品格,不畏恶劣环境,克服困难,始终不断发展壮大;意味着试油10队人具有直面困难、不畏困难、战胜一切困难的品格。

坚毅:蒲公英具有坚毅的性格,选择了生存方式,始终不移地完成一次次轮回;

意味着试油10队人选定了试油作业,就会一如既往地坚定有毅力干好的性格。

奉献:蒲公英具有奉献的精神,是用它的博爱和全身心的付出装点大地;意味着试油10队人对试油作业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

生生不息:蒲公英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指蒲公英向往自由追求无拘无束不断变化或新生事物发生没有终止;意味着试油10队人面对不断变化的试油作业事业追求完美没有终点。

文化格言:“乘风远上,落地即生”昭示着试油10队人随时听从召唤,无论什么样的环境,只要需要,就会一如既往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不争芬芳与娇艳,播撒绿色亦春天”预示着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沐浴阳光雨露,奉献一生装点人间”、“每名试油十队职工都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传承着蒲公英文化”、“每口施工井都是试油10队职工在各个油区精心培植的蒲公英种子,种子质量关乎开花、结果、传承蒲公英文化”、“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每件事情都是下道工序、下个环节、下件事情的种子,种子质量是传承蒲公英文化的基础”等展示着试油10队人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行为规范执行、队伍稳定等诸多方面的指导性格言,为试油10队大踏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蒲公英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长在荒郊野外,沐浴着阳光雨露,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生存、发展和传播。这像极了我们的石油工人,像极了我们的试油10队,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们的家,就有我们挥洒汗水,为国夺油的身影。

参考文献

[1]李敬良.培育油田企业文化的探讨.管理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