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文化差异十篇社会文化差异十篇

社会文化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19

社会文化差异篇1

关键词全球化渊源文化差异

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阶段等有很大差异,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构成了交相辉映、多姿多彩的整个人类文化。下面就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和产生的根源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中西方社会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古代中国是封闭式的大陆型自然地理环境,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古代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人与自然的明显对立,习惯于从总体上认识事物。而英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山呼海啸、动荡不安、气候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构成了英美民族注重空间拓展与武力征服,以及强烈的战胜欲和征服欲。西方人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对立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与、神话寓言有关的特定词汇。中国人常用与“三教九流”相关的话语来表达思想,如:“阿弥陀佛”(无量寿佛)、“天诛地灭”、“抱佛脚”、“悟”、“无常”、“道”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国家,受基督教、希腊神话和伊索寓言的影响,有许多源于其中的语言文化,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tohell(下地狱去),还有theBabeltower,adam’sapple,goldenfleece,midastouch等。

受中国宗族等级制度和礼教的影响,强调谦虚、褒扬和长幼尊卑的中国心理文化导致许多敬辞和谦辞以及关系详实的亲属称谓词,如:您、贵国、令尊、奶奶与外婆等而其英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西方人崇尚平等,往往直呼对方名字或以mr.、mrs.、ms.、miss等表尊敬,简洁而笼统,如aunt,uncle等。

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中国面临太平洋,在东北半球,“东风”即是温暖的春风,有“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之说,源于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一个著名习语“东风压倒西风”,其固定译为theeastwindprevailsoverthewestwind。这里的东、西风是征对中国而言。中国人还常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英国面临大西洋,属西半球的海洋性气候,故报春的是“西风”。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桂冠诗人Johnmansfield在《西风歌》中都对西风进行了讴歌。

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或联想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不同事物表达相同语用意义。从方向相反的角度表达同一信息,如:中国人出于礼貌在请对方先走、先吃、先做某事时常说:“您先请!”,与此相反,英美人士却说:“afteryou!”。

不同的民族对同一事物的属性特征的认识往往有异同之处,产生了许多迥异的联想。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情感态度及其深层的不同文化内涵。汉语“龙”的英语对应词是dragon,不过两者的联想意义并不等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龙是希腊语演化而来的,龙在中世纪是异教徒,是罪恶的象征,“撒旦”被比喻成thegreatdragon,后来此词喻“邪恶、残暴、凶残的怪物”。而在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中,“龙”是“皇权”、“吉祥”和“力量”的象征。百姓当之为神灵,自称“龙的传人”,有关龙的汉语很多,“生龙活虎、龙飞凤舞等美好形象。

在中、西民俗文化中,东方十二生肖不同于西方十二星座。鼠mouse、牛ox、虎tiger、兔rabbit、龙dragon、蛇snake、马horse、羊sheep、猴monkey、鸡rooster、狗dog、猪pig;theram白羊座、thebull金牛座、thetwins双子座、thecrab巨蟹座、thelion狮子座、thevirgin处女座、thescale天平座、thescorpion天蝎座、thearcher射手座、thegoat摩羯座、thewatercarrier宝瓶座、thefishes双鱼座

社会文化差异篇2

西方世界自工业革命之后,开启了工商文明的时代,人类学在其中发挥了推进器的作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地跨出了五千年的农业文明时代,正在步入工商文明时代。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不同的学科都在为之展开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探索,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类学也不能置身度外,这门以人类及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业学科在发挥着其特定的作用。

近几年来,以施政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即应用人类学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工商人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人类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学与社会营销

人类学以参与观察为基本方法,以文化相对主义的“文化之眼”去推动社会营销的文化之手。对人类学家来说,所有社会营销都必须具备文化契合性,而所谓的文化契合性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自愿行为。因此成功的社会营销——无论是商品,服务,还是对社会有益的观念、制度的安排、组织的建构等等——都取决于对个人和文化环境的理解。若要成功,社会营销的基点就要契合于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信念和价值观。在社会营销中,就是要减轻或解决某些负面的影响,或者解决社会的某一部分问题,鼓励人们为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改变不健康或其他无用行为。

社会营销乃是或多或少地将公共物品的益处延伸到整个社会。因此,社会营销者试图引起的有利变化通常包括改变个人的文化模式,包括根深蒂固的共享想法和价值观。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就需要人类学家在社会营销中识别出特定人群的文化模式。人类学有识别和利用人们知识,信念和价值观的独特功能。这主要是根据民族、年龄、性别、宗教、受教育水平、特殊兴趣和很多其他具体的文化因素来确立的。这意味着社会营销的设计和执行者可以通过人类学家的帮助,去识别具体新行为的潜在早期接受者;学习如何最好地创造行为变化以使接受率最大化;说明什么单词、词组和图像适合描绘行为变化,此行为的效益就能清楚被理解,其提倡的改变也尽可能不具胁迫性;帮助选择和训练那些在与自身文化不同的特定文化中,最能移情和最高效的变革推动者。从而使得社会营销活动设计者建立了一种普遍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由和平、安全与危险、不安对峙而构成,清楚地反映了塑造个体行为时文化模式的重要性。

问题识别是社会营销者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前提。人类学对问题的识别是在参与中展开的。这种参与方式是基于对可得数据、行为理论现有文献和解决类似问题的最佳项目实践的全面评估。同时通过详细的swot分析,帮助社会营销者找出影响社会正常运行的因素。

背景调查是社会营销的核心前提。一个具体的社会营销策略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区分社会或文化群体,还要关注不同细分群体的亚文化差异。其实这样的背景调查就是对其文化背景的调查。这是人类学家最擅长的工作。人类学家在实践中进行关注群体,参与观察,文献研究,被调查者采访和调查等活动。由此识别出相关的文化模式,凝练出在一个社会或文化群体中的不同子群体差异。

在背景调查和目标受众定位之后,社会营销专家可利用研究结果设计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人类学视角下,解决方案必须具备文化契合性。社会营销专家为了避免代价高昂的失误,在大规模实施解决方案之前需要检测设计方案的功效。例如,当社会营销者鼓励人们进取或者提升生活品味时,或者是一种特定活动取代另一种不良行为时,社会营销者就需要倚重人类学家所了解的文化契合度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旦社会营销者在完成方案设计后,就需要有效执行解决方案,在其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许要有人类学家的参与指导。因为在方案的实施中需要提高目标受众对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方案的认知,需要鼓励目标受众产生对解决方案的需要,无论是行动,还是服务,都是如此。要完成这两项任务,社会营销人员必须选定用于向目标受众传达解决方案的渠道。选取何种渠道都取决于信息的潜在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只有信息渠道都吸引人并且具备文化契合度,社会营销者在实施中才会大有作为。

社会营销的绩效取决于评估机制的科学性。所谓评估就是判断现存问题是否正被适当解决或者已被满意解决。在社会营销的具体项目中,有时会多次使用和其他社会变革项目相同的方法和测量值,来监控和正式评估大多数社会营销项目。人类学家可以根据社会营销的具体项目,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制定出不同类型的评估方案,收集不同种类的数据,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形成性评估、结果评估和总结性评价。作为社会变革策略,社会营销要伴随着鼓励人们朝公正方向的变化。

人类学视野下的多元文化管理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管人们是否愿意,不同的人种、地域、文化已经被放置到了同一个平台上。具体表现为一个企业组织内包含不同肤色、文化背景、心理偏好、行为模式的人;市场又把各民族的消费者组装到一个“卖场”中,产品的质量之外的,诸如外形、色彩,品味等,这些因素成为不同背景下消费者接受或是排斥的关键因素。由于跨文化经营至少有二种文化在企业中并存,这就很有可能因文化的差异引致文化冲突进而导致经营绩效受到影响。事实上,大凡跨国公司的重大失败,几乎都是仅仅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所招致的结果。跨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组织走出国门的最大瓶颈。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文化形式越来越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尊重的要求及因文化而产生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因企业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与误解在跨国企业内部越发凸显。企业组织覆盖着不同文化,但却不意味着跨越了不同文化,跨文化管理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文化深深根植于组织成员的生活中,它在各种各样的日常活动中发挥着深远的影响,这些日常活动包括决策的制定、资源的分配、职位晋升和适当的行为举止。因此,文化可以对产出发挥深远的影响,这对组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些产出包括:工作满意度、营业额、生产力和盈利能力。实现组织价值观和员工价值观之间的良好契合不只要求组织雇佣与其组织文化相匹配的个人,还需要组织通过解聘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员工来维持其组织文化。对于大多数组织来说,这是一个建立和维持组织文化稳定和秩序的不断努力的过程。因此,管理者需要了解文化变量要如何有效地提高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人类学研究发现当人们面对不能理解的互动时,他们倾向于解读成其他的含义,诸如“不正常的”、“怪异的”、“错误的”。毫无疑问,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任何商业组织的员工都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组成的。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存在的地方是相互理解和建立积极友好的工作氛围的第一步。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在对文化差异的管理时必须注意两个重要方面:其一用文化差异的观点去质疑自己假设的“正确的”做事方法;其二将文化差异作为契机去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文化作为无所不在的现象,在具体的社会营销过程中可以呈现出四种形态。首先,在生产过程或由于服务网点遍布全球而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的情况下所形成的问题。

其次,它运用于组织劳动力中整合不同文化共同体员工的管理。第三,它指的是一种关于劳动力的非正式的概念、态度和价值。第四,它反映出管理人员运用正式的组织价值观和实践作为无形的凝聚力来保持职员团结的企业文化,并使企业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去适应快速的变化和全球化竞争。

在特定社会营销的项目中,其组织文化通常是其创始人或其他高层管理者的设想、价值观和理想的反映。从管理观点来看,随着人们参与一整套共同的准则和价值观,他们会以最大程度的与管理者进行基础合作的方式表现。通过帮助组织成员间建立和维持有效的工作关系,文化能够最大程度地加强内部组织整合。而一旦个人主动了解文化的准则和价值观并将其内在化,直接的监督会变得不重要,因为共享的准则和价值观会控制个人行为并激励员工。根据这一系列的推论,文化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系统并减少对正式控制的需要,因为个人内在化的价值观随后会直接地作用并引导他们的行为。

事实上,有大量的研究机构正在识别在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中,一个国家表现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社会规范的显著性。一个组织或个人能多大程度上有效地处理文化差异是由其文化智商决定的。事实上,文化智商已经成为在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方面的一个热点话题,它指的是理解个人文化背景对其行为的影响在有效的商业运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文化智能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在任何环境和社会背景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文化智商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作用的能力。提高一个人的文化智商关键在于文化差异的有效管理。具有文化智商的管理者能够利用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个体之间由于不同文化价值观而产生的问题和冲突。

作为人类经常面对“他者”与“自我”的生存本能问题,我们需要以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和开放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和接受这些差异。因为我们都需要食物、住所、爱、仁慈、某种信仰等。如果我们总是自以为是,那这可能难以实现,所以要学会停下来倾听,认真地倾听。人类学家常常是通过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度/女性度和长期定位等五个维度来区分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如此一来,我们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我们可以保留不同的看法,从而使我们明白更重要的是接受它并使其有所进展。

在社会营销过程中,一个组织如何克服这些不同的影响,同时加强对一个更广泛和深入的价值共享体系的共同承诺,是十分重要的。显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所存在的关键差别,通过相应地调整行为,个体能够更有效地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此外,通过对国家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管理者可以确保他们的行为不违反根本的民族文化中的普遍观点,从而使他们可以识别出一些共同点并开发出一个核心价值的共享集合。

在当今的世界几乎每个商业组织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们的员工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一般的商业公司经常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起多元文化团队。在多元文化团队中的文化差异可能使团队成员在有机会建立互信度之前造成一些误解。研究表明,构成信任的要件,如沟通的有效性、冲突管理和融洽关系和生产力有着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建立信任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创建和发展多元文化团队。多元文化团队的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在不同的人之间建立信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建立信任的方式和自己对信任的理解。

社会文化差异篇3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ocialstratificationofgenderinequality,andstratificationoftheformationofsuchsubjectivefactors.women'sconsciousnessoftheclassadvancementisessential.

关键词:性别差异社会分工

Keywords:genderdifferencessocialdivisionoflabor

作者简介:颜婷婷,女,河南省新乡市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政治上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地位,但在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性别因素与社会分化的相关性显著增长。在进行社会分层时,妇女地位失衡,部分妇女的地位甚至出现了边缘化。对男女两性在社会分层中地位的研究,既是社会阶层分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有关社会平等的一个重要问题。

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1]李强也在《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一文中对社会学的分层概念及本质作了明确的说明。他认为,“所谓分层,是对于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观察角度,也就是说从人们社会地位垂直变化的角度观察社会。分层的本质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的关系。”[2]而性别分层是指以性别视角研究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旨在揭示社会分层结构,特别是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两性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以及将女性群体边缘化、弱势化的地位排斥现象。[3]

当前中国社会的分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二是当前的阶层分化当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党和政府组织掌握着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个人在国家组织系统中居于什么位置对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有着重大的影响。[4]

在这样一个等级性的社会阶层结构当中,性别的分布是:一,最具优势地位的阶层,都是以男性为主;二,在中间阶层,较高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男性比例较大,较低等级的专业人员和办事人员,女性居多。第三,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中,男女分布比例比较平均,产业工人中男性比例高,无业失业半失业人群中女性比例远远高于男性。

现阶段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首先,在招聘广告中明确注明性别、年龄,或者在聘用中明确规定某一性别。其次,即使就业招聘标准未对某一性别进行限制,但在考试和录取中会优先选择男性。第三,女性的二次就业相当困难,常常因为婚姻和家庭被雇主拒之门外。生育怀孕往往使女性就业过程出现中断,导致失业。

形成这样的性别分层状况,客观因素必然起着决定作用,长久以来劳动的性别分工、社会的性别结构和科层制的体制建构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都固化了女性的边缘地位。但对这种社会性别文化的主观认同给妇女主体地位的确立造成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因为它是潜在的、无形的,由世俗所支撑、经大众传媒加以放大并模式化,且得到不少女性的认同,它使女性屈从于这样的社会分层,加深了女性的从属地位。

社会性别作为社会的构成,指的是通过社会学习获得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的一套规范的期望和行为。它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内容。[5]社会性别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受社会文化的教化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正如西蒙・德・波伏娃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女性的从属性是社会塑造出来的。社会性别文化对个体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一种制造者与被制造者的关系,个人的身份及特性都是被文化权力塑造出来的。性别角色观念是性别观念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扮演性别角色的模式依据,它包括针对不同性别的角色期待和刻板印象。[6]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文化的等级含义不断被发掘,被各种文化生产者生产,从而不断巩固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观念。与此相应,构造了诸如男性属于工作等公共领域,而女性则囿于婚姻家庭生活等私领域等角色期待,以及男人自立、乐观、精干,女人善良、娴淑、温柔的阳刚、阴柔的两性人格特征。强调男性主体地位的性别角色观念通过强大的伦理、道德、风俗教化和一些针对女性的社会排斥政策制度,培养了男性重工作事业而女性重家庭生活的价值取向,以及男高女低的成就动机。虽然社会变迁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男女迥异的性别观念,但“重男轻女”的社会性别文化及相应的性别制度背景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性别分工和角色期待,塑造新型性别角色模式,提升女性的自我评价和成就动机,并在制度政策上切实地赋权于女性。

女性长久以来接受着这样的教育,在这样的氛围下熏陶,这样的性别角色观念已经深深地内化到她自身。当今大多数女性的生活与家庭联系的更为密切,她们把生命相当多的时间用于照顾家庭,当女性的自我追求与外部追求发生冲突时,她们被要求要顺从,她会选择家庭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因此我们在强调提高女性地位时,应该注重,这种改善不仅来自于外部,更来自于女性自身,两性平等的实现也取决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我们应注重构建现代的女性主体文化,女性的主体文化的核心是自主、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价值意识,寻求解放的女性必须确立自我价值意识、自我发展意识、自我超越意识。从心理层面讲,现代女性应克服依附、顺从、自卑、自贱的文化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理论角度讲,应在不断完善性别文化的过程中,从女性的特点出发,研究女性权利实现的法规、政策、方法和途径,建立并完善女性主体文化的内容。女性首先学会自我评价,女性的身份获得重新定义,性别权力关系也将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2]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4]张宛丽:《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浙江学报.2004年第六期

社会文化差异篇4

关键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也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性文献。《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做出的更加深刻的解读,是对我们党不懈奋斗目标在新形势下的高度概括。本文依据《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原则,从多民族国家、多样化世界的视角,对“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和实践做若干思考。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明观

《决定》提出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一个重要观念,是对当代世界正在形成的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是构建社会和谐、实现创新型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观念方面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的新的文明观。这种文明观无论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还是多样化世界,都揭示了处理族际关系、国际关系、乃至于各种纷繁事务的新境界。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而试图消除差异、排斥多样的实践也充满了古今中外的社会历史。其中,民族问题即是突出的例证。民族是具有稳定性的人类共同体形式,经历了复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民族在现实表征中展示了诸如语言、聚居地、经济生活、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是多民族国家、多样化世界中表现人类文化差异性最重要的载体。在一个国家中,民族成分的多样性,展现了广义文化范畴的差异性(异质性),这种差异性群体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就是民族关系,这种差异所引起的矛盾就是民族问题。就当代世界而言,民族问题始终是多民族国家内部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时至今日,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宣称已经解决了民族问题。那么,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理念,是消除差异实现同一?还是尊重差异构建和谐?

人类世界是一个种族纷呈、民族大千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差异和矛盾的社会。人类是统一的,其统一性在于物种的单一性;人类是多样的,其多样性在于文化的差异性。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对异己种族的歧视和灭绝的行为,对异己民族的征服和压迫的实践,可谓俯拾皆是。“消除差异”的观念可谓延续长久,影响至今。总之,在人类社会处理族际关系、国际关系方面,消除差异、排拒多样的观念是根深蒂固,其付诸实践的例证亦比比皆是,但其注定是失败的。就20世纪的现代历史而言,希特勒帝国的种族屠杀、美国的“熔炉”同化、苏联的“俄罗斯化”、南非的种族隔离、墨西哥的“一体化”、保加利亚的“马其顿化”,等等,都属于失败的例证。那些在文化表征方面受压抑、被同化的少数民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民族复兴的运动,在恢复、重组、再造中呈现了新的多样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巴斯克语复兴及其民族意识的强化,即是突出的例证。而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生活和大众文化的同一性,也在更大范围导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差异性的回归运动。正如奈斯比特所说:“我们的生活方式越趋同一,我们对更深层的价值观,即宗教、语言、艺术和文学的追求也就越执著。在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的情况下,我们将愈加珍视从内部衍生出来的传统的东西。”(注:[美]约翰·奈斯比特·帕特里夏·阿伯迪妮著、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2000年大趋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从族际关系的文化视角看是如此,从国际关系的政治视野看也不例外。就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及其影响而言,“苏联模式”在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强力推行,制约了这些国家从自身国情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多样性,其结果是导致了这些国家被迫“共享”“苏联模式”弊端的恶果,一损俱损。苏联解体后,美国试图遏制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依仗其军事势力推行全球霸权、试图用美国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影响世界,但遭到的抵制也前所未有。以至于亨廷顿抛出了“文明冲突论”来混淆人类统一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辩证关系,以确立“不同文化的大主体之间理所当然是不和睦关系”的逻辑,“它创造出了敌人的形象,产生了对行动的刺激,使军事和经济的机构合法化,用结构上威胁和总体上不和睦的跨越式观点激活政治行动的资源”。(注:[德]约恩·吕森著,綦甲福、来炯译:《历史思考的新途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页。)依据这种逻辑的实践,最新近的例证莫过于美国所谓“改造伊斯兰世界”的霸权行径。其结果不过是再次重蹈“越战”泥潭,深陷伊拉克战乱不能自拔。“文明冲突论”并没有揭示文明多样性形成、发展和互动的关系,而是通过冲突的必然性来为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在人类社会中所占据的中心、唯一地位辩护,其本质是对文明多样性的否定。这一点,我们从亨廷顿有关美国的“文化冲突论”中是不难体味的。因为,亨氏的美国“文化冲突论”不过是企图使美国重返“盎格鲁-撒克逊”的“核心文化”同一本源,重铸“白人至上”的“美国价值”同化“熔炉”,唱响的是种族政治的挽歌。(注:参见拙文:《民族认同危机还是民族主义宣示?亨廷顿〈我们是谁〉一书的族际政治理论悖论》,《世界民族》2005年第3期。)

文明多样、文化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对待“差异”和“多样”的观念与实践问题。事实上,人类对自身文化多样性的认识一直处于非文明的状态。惧怕差异、污名差异、排斥差异、消除差异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意识,由此而引起的矛盾、冲突、战争几乎充满了人类历史。作为这种实践的一些理论和观念,也自所谓“地理大发现”以来在世界上大行其道,诸如西方人的“环境决定论”对多样性文化的优劣评判,“种族主义”对体貌特征进行的人种优劣鉴别,乃至“欧洲中心主义”和美国至上观念至今仍表现的傲慢,都在挑战人类的统一性和排斥文化的多样性。

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提出,无论从文明多样、文化差异的角度讲,还是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多样化的角度看,都是一种新的文明观。这一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认识的产物,是面向全人类的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他们所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察和研究是极其深刻的,对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预言,对人类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建立在发现和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必然规律产生的科学预见。无产阶级革命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开启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并在实践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种探索虽然充满了征途上的艰难和曲折,展示了阶段性的成就与挫折,但是马克思主义面向全人类的科学性并未因此而失去其真理的光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实践,即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导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正如西方世界评价人类社会第二个千年中的伟大人物时必然包括马克思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不容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冷战思维的干扰所能否定的。因为它是面对全人类。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同样需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就。

20世纪90年代,苏联控制的“社会主义阵营”随着其自身的演变和解体而分崩离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真实性似乎也不复存在。西方世界有关“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等纷至沓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来自西方的另一种认识:“自马克思主义陷入低潮后,任何政治思想都未能提出复杂的思维和远大的目标。”(注:[法]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著,马胜利译:《地球·祖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6页。)帝国霸权在历史上不断失败的记录表明了它在当今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主流趋势下的陈腐和不识时务,所以它也不可能在“复杂的思维和远大的目标”方面为人类社会指明方向并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地位。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却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明观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新境界,其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观念是这种文明观的核心价值内容之一。

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大千的世界来说,其基点是立足平等。各民族无论族体规模大小、社会发展程度如何、文化差异多大,都具有平等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石,也是科学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平等,是由人类统一性所决定的。然而,在实践中,即便是生物学为人类的统一性提供了足够的科学依据之后,“人们虽然承认人类的统一性,但同时又倾向于把它分隔为高低不同的种族。民族权利虽然受到承认,但一些民族却自认为高人一等,并赋予自己指导或统治全人类的使命”。甚至可以说“生物学对人类统一性的确认丝毫未能削弱对人类进行优秀种族和低劣种族的等级划分”。由此决定的文化观、文明观也是如此。以致于在世界近代历史中出现了“最优秀的土著文化在最劣等的西方文化冲击下陷于消亡”的种种悲剧;(注:[法]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著,马胜利译:《地球·祖国》,第8、49、79页。)即便是当代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出现的“形形色色乔装打扮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复兴”,仍在试图证明“工业化、现代化和西化必定是相互联系的”规律。(注:[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3页。)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其所展示的有关多样化、差异性必然导致不能相容的冲突,正是这些反人类、反文明、反平等思潮的集大成者。其目的就是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和民族(nation)设计“现代化=西方化=美国化”的前途,使非西方世界永远在自卑、屈从、感恩中附属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原则。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使各少数民族在实现政治平等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平等。平等是实现人权的基础,人权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权利,都需要平等的支撑,因此平等观念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权的实现程度。中国在人权事业方面强调生存权、发展权,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抉择,其目的是通过生存保障、发展成效,为实现充分人权奠定社会物质基础和社会和谐氛围。就现阶段中国民族问题的主题而言,少数民族在发展进程中普遍面对的问题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挑战。因此,缩小和消除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实践中保护、发展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面对的根本任务。

在经济发展方面,无论对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物质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模式、生活水准呈现了全球化扩散的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明成果。这一点从中国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不断融入国际经济运行机制的进程中不难体会。但是,在文化发展方面,国际社会、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通过大众化、流行化等方式,对发展中国家正在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植根于本土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普遍出现了流失现象和传承发展的困扰。所谓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在观念、形式、内容和适应性等方面普遍发生,民族虚无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并存。甚至也陷入了“西方人典型地认为,科学-技术文化的实体和力量是实在的,而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力量则不是实在的”误区。(注:[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5页。)中国也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对待这些现象,事实上还是要从观念上解决“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问题。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这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民族观的集中体现。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等体现民族特点的因素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是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基本内容。而缩小和消除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则是实现充分人权的物质基础保障。

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尊重差异”,并不是遵循文化相对主义而导致固化、甚至扩大差异。文化相对主义虽然承认不同文化所享有的独特价值,但是某些文化相对主义论者却反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共同价值和在交互影响下的发展,甚至主张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冷冻层”或纳入博物馆的范畴而固化其“原汁原味”。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进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彰显和延续,发展需要吸收和借鉴,任何封闭或故步自封的文化必然处于停滞状态,而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

同样,“尊重差异”也不意味着效法西方移民国家倡导的多元文化主义。对西方世界来说,“从1970年代开始,在移民群体的压力下,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国都放弃了同化主义模式,而采取了更为宽容和多元化的政策,允许并实际上支持移民维持他们的各种族裔传统。”(注:[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群体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与公民权》,台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美国虽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但是相关的法案和实践并不亚于其他国家。实践证明这些植根于西方社会政治多元化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虽然“增加了整合性群际交往的机会和可能性,但也增加了来自不同群体的人们之间发生冲突的场合和可能性”。(注:[美]彼得·布劳著、王春光等译:《不平等和异质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页。)而这一具有双向可能性的进程,究竟哪一种可能性成为主流,至今在欧美国家也难以做出准确的判定,引起的争论比比皆是。因为即便是在最有能力融散和同化族类群体的城市环境中,“不同的族性集团经常占据着划分明确的街区,这已经限制了他们彼此间的交往”。(注:[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惠斌等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因此,多元文化主义在西方社会虽然一定程度地体现了少数族裔、土著人的地位和权利,但是多元文化主义植根的社会政治多元化基础,也必然导致了族裔、女性、同性恋等各种社会群体之间“差异政治”意识的对立和各自内部“认同政治”意识的强化。亨廷顿有关美国“文化冲突论”的重要立足点之一,就是对多元文化主义的批判。当然,对亨廷顿来说,这种批判是出于对美国所谓“盎格鲁-撒克逊”的“核心文化”地位的维护,目的是重构“美国价值”的同化“熔炉”。无论如何,这些国家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实施效果,尚不足以为人类社会文化多样性观念的丰富与完善提供借鉴,也不是中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参照系。

“包容多样”,也不意味着容忍、放纵任何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因素。无论是意识形态、文化表现,还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是如此。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与团结等方面也不例外。从意识形态和社会信仰体系来说,我们党历来倡导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时也确定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方针。《决定》进一步指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是从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信仰体系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际的科学把握,也是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理念中对宗教信仰的社会功能形成的科学认识。因此,尊重各种宗教信仰,使各种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通过发挥宗教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而言的,其前提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广义的文化范畴、思想道德领域也是如此。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形成、发展的背景和过程,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与现代文明社会共识准则不尽相容的观念和形式。例如,从人权、现代医学、人类健康标准的角度看,某些民族传统文化中存留的对人体或妇女某些部位或器官的损毁习俗,固然为相关民族某种程度地作为传统而自我认同,但是却违背平等、人权和生存健康的原则。这类问题,虽然在西方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中争论很多,但是这类文化习俗除了在人类文明史进程中具有历史遗迹的意义外,绝非现代文明社会应予尊重和包容的范畴。因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包含了不平等、不文明的因素,需要通过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人权等事业的发展而逐步改变,这同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

人类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体,承认人类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类的多样性,反之亦然。承认人类生物学意义上及其许多与生俱来的共性是从人类进化的过程而言的,承认人类多样性则是从文化创造的进程来看的。因此,如果我们只看到表象差异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就会陷入否定人类统一性的泥淖;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统一的同一化和普世化,就会落入否定人类多样性的陷阱。例如,目前世界范围存在的一些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恐怖主义势力,虽然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不尽相同,但其共性特征都是将差异性加以极端化。统一的人类和多样的文化,需要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多样性中认识到人类与生俱来和不断增多的共同性,需要通过对差异(多样性)的协调,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感受到人类社会多样性的统一。因此,面对人类社会的民族大千世界,需要一种新的理念来认识统一与差异的辩证关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就是这种新的理念。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的实践是有前提的。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出发,这种前提在国际关系中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种前提在族际关系中就是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以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集中体现了这一根本利益,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从民族-国家时代的国际关系来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以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平、发展、合作”集中体现了这一根本利益,是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基本准则。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观,无论对于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还是处理国际的国家关系,都展示了一个和谐共容、和平共处、互利发展的新境界。

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观

“差异”和“多样”是产生矛盾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发生矛盾的必然性。关键是如何对待“差异”、怎样看待“多样”。“尊重差异”是实现和谐共处的前提,“包容多样”是实现互补创新的保证。承载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题中之意。“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同样是实现民主、平等、公平、正义、诚信需要遵循的原则,也是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调动一切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因素的基本保证。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充满活力”、“团结和睦”、“公平正义”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创新型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对社会生活多样的包容是培植创造性的温床。“历史表明,哪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哪里文明就繁荣兴盛;而不能容忍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并不能与之合作,文明便衰落。”(注:[意]L·L·卡瓦利-斯福扎、e·卡瓦利-斯福扎著,乐俊河译,杜若甫校:《人类的大迁徙》,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4页。)人类社会的现实发展也将继续证明这个定理,这也是文化多样性日益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原因。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多样性的差异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文化的隔离、排斥、毁灭不仅是对文化生态的破坏,而且也是对发展、创新的遏制。

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发表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其中特别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注:范俊军编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从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这一比喻出发,笔者曾多次强调了文化多样性是维护人类和平的基础。使文化多样性的差异构成文化生态中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只有通过“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观念确立和实践才能实现。“在这个世界上,承认那些产生不同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基本前提具有同等合法性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就使得各种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成为可能:这是在一个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上保持和平和生存下去的基本的先决条件。”(注:[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第125页。)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发展,交流需要平等互利的社会氛围,这种社会氛围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和谐观的基本立场。

从人类社会的演进历史中不难看出:“真正的创造性并不导致一致性。”(注:[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第121页。)而创造性的依托只能来自多样性的交流。各民族之间的人文差异是各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中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产生的创造。每一个民族不论族体规模大小、社会发展进程快慢,他们的创造都属于人类的创造,正是这种多样化的创造才使每一个民族都向人类社会展示了各自的优长之处,才使人类文明历史展现出多姿多彩的交相辉映场景。但是,文化多样性的观点强调的多样性并非各自孤立的多元性,如果借助生物多样性对维护生态平衡不可或缺作用的理解,文化多样性注重的是多样性的价值及其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编织了有机的人类统一性,而且它“并不妨碍统一化和再次多样化的进程在更广泛的层次展开”。(注:[法]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著,马胜利译:《地球·祖国》,第53页。)而这种展开就是创新性的发展。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一个世界观、思想方法的问题。“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目的是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统一不是同一,统一不意味着单一的色调。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重大变革,它要求人们以全人类的视野对多样性进行思考,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对一个国家是如此,对整个世界也是这样。现代化可以产生经济生活的共同性水准,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同,但并不意味着现代化的进程必然要导入“西方化”或“美国化”的同一轨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是一个关系到方法论的实践课题。社会和谐、国家统一,需要整合各种利益关系,诸如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整合,并不是要求信仰、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同一化。同一化的统一,是消除、排斥差异和多样的理念,而“整合则是各个组成部分在共享和互利秩序中的协调”,这种机制中的“整合是多样化的补充,而不是它的否定”。因为这种“整合关系到已经形成的团体和实体:它们倾向于建立彼此间更紧密和更共生的关系”。(注:[美]e·拉兹洛著、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第136、135页。)事实上,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及其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实践,就体现了这种新境界。香港、澳门虽然在社会制度方面保持了原有的体制,但是从中国维护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中华民族的统一而言,却实现了和平回归、和谐发展的祖国统一大业。因此,“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观是一种高度政治智慧的体现,也是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伟大创举。

社会文化差异篇5

关键词:语言;日语;性别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iX(2015)08-0255-02

引言

语言、性别、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性别的不同使语言使用者在社会和家庭角色中自然而然地会将自身的性别差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到语言中。决定这种性别差异的不仅仅在于社会根源,同时,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并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此可见,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是社会语言学有别于其他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显著标志。在日本,受到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女权运动的影响,女权运动先后掀起两个较大的波潮,日本女性反对男权、走出家庭的声浪越来越高,社会角色的转变势必会反映到语言实践中。然而,一直以来,利用社会语言学理论研究日本中女性用语的文章甚少。社会语言学领域对日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研究涉及了语音、词汇、句法、语言行为与模式、认知能力及言语选择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就日语中的女性用语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日本女性用语的特征及其根源,主要探讨的是说话人因性别差异而做出的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上的选择。

一、日语中的女性用语

众所周知,日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所谓女性用语,指的是女性常用的语言及其相应的表达方式。日语中也有相对应的男性用语。语言中存在的鲜明的性别差异是日语有别于其他语言的明显特点。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日本自进入阶级社会起,男性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掌握大权,由于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男权”、“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不参与社会活动。并且,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理想的女性形象是温柔、感性和善良,而对男性的理想形象中多包括坚强、冷静和果断的性格特征。基于这一出发点,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说话方式及言语行为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有语言学家认为,男女两性成长在不同的社会语言亚文化背景下,他们从小就要学习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举止和交际方式,这种文化背景则是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日本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对其言语行为的种种限制,使其在语言表达方面出现了差异明显的女性用语。

日语中女性用语自平安时代就产生了,只不过那个时代的女性用语多是忌词。中世是女性用语的发展期。室町时代在女官中产生了“女房词”,成为现代日本女性用语的基础。到了江户时代,在幕府的文化政策下,出版业的发展推动了女性用语的发展和繁荣,女性用语也由食物和餐具用语,扩大到女性在家庭中的一切活动用语,女性用语进入全盛时期。进入江户时代,出于对女性柔美特征的追求,女性用语以“女房词”为核心,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江户后期,出版了很多钟对女性的教养、礼仪规范的书籍。但随着女性意识的提高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女性用语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衰退期。

二、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日语女性用语的特征

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使女性的言行受到社会因素和传统文化的种种限制,从而在语言表达方面出现了差异明显的女性用语。现代日语中女性用语的主要差异表现在语音语调、词语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其中词汇方面男女用语差异表现最为明显。

1.音质差异明显。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男女的发声器官是有差别的。男性的声带比女性的长、厚,且松弛,这样的差异必然导致了男女性别在音质上有所差异。日语中,男性普遍较多使用舌前音,音质含混模糊,咬字不清,而女性的语音柔美、清晰,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

2.音域男高女低。音高是指发声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音的高低与声带的大小、粗细、长短、松紧有关。由于男性的声带长且厚,所以发音的平均音高要低于女性。而且南于社会因素、语言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影响,在实际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女性在讲话时往往会人为地降低调门。但男女性别平均音域的高低确实与其在生理特质上的差异有着自然而然的联系;而语调的变化又与音域的高低有着必然的联系。研究表明,女性在语调上的变化范围比男性更为宽阔,更为经常地使用超高和超低调型,因而使得其音域的变化更富有起伏感。

3.在日本,男性处于统治地位掌握大权,精华理直气壮、发音粗糙模糊,在非正式场合经常使用一些不规则的语音变体,如“”等。而女性处于从属地位,地位卑微,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使其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她们不能在社会工作中取得荣誉和地位。于是,日本女性在语音上追求优雅、规范的语音变体,通过高雅的、清晰易懂的标准音和优雅的举止获得声誉,博得人们的欢心。社会地位的差异致使女性说话时句末多用升调,回答问题时也经常带有疑问或征询的升调;男性则使用语气坚决,肯定的降调:

4.词语运用。古代日本时“纵向社会”是个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有着严格的身份制度。人们必须根据自己所处的阶层和身份来采取相应的言语行为。处于统治地位的男性经常使用一些傲慢、自大、粗俗的词语,甚至是俚语或诅咒语,以显示其社会地位的优越性;而女性由于社会歧视使她们无从发挥自己的才能,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只有依靠她们的仪表谈吐博得荣誉。因此,日本女性除了最求优雅、规范的语音语调外,还特别重视使用礼貌,文雅的词语。由于社会环境和传统理念的影响,日本女性从小就被要求讲话要有教养,语音要准确、语法要规范、举止要文雅、禁止使用俚语和诅咒语言。这是社会观念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特别角色规定,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社会言语行为的正确性期望比男性要高。社会期望迫使女性在说话和接人待物的过程中,比男子更加意识到使用礼貌、规范语言的必要性。

5.人称代词、感叹词、终助词。男性常用的人称代词,如“偻”、“俺”等,显得比较傲慢、粗俗,部分词语带有轻蔑或近乎责骂的口气。与此相比,女性经常使用的人称代词,如“

”、“”等显得随和亲密、礼貌客气。较之男性经常使用的语感强烈,甚至粗俗的感叹词或终助词,如“”“”等,女性一般使用“”“”等语感柔和的感叹词或终助词。女性一般要比男性更多的使用郑重礼貌的人称代词,尤其是使用敬语称谓时,即使是夫妻间的相互称谓上也有明显的差异,丈夫称妻子是使用是上级称呼下级时经常使用的称谓词“”,而妻子则是用郑重礼貌的称谓次“”。

6.女性偏好使用情感词语。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女性在言语活动中喜欢使用诸如语气词、感叹词和夸张词作为情感的表现手段,以使自己的言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男性和女性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女性比男性更易于产生情绪波动,也更易于受情绪的感染而影响自己的言语行为。因此,在交谈中,女性对情绪的控制力不如男性,更易于动情,也更易于通过言语表露情感。据统计,女性使用感叹词的频率是男性的两倍。

7.性别用语随时代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也跟着变化,性别用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代表日本近代文化的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作品《三四郎》,分析里面的人物和语言对话,分析作品中男女人物在明治时期(1868-1912年)的对话,我们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明治时期的日本社会,显然存在着各个阶层。各个阶层都会有自己所属的言语,因此一听到对方说的话,便知道他所属的阶层。这在日语中我们暂叫做[位相]。它并不一定只在男女语之间存在,因为时代的不同、阶层的不同,说法也不一样。

三、日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与结论

社会文化差异篇6

关键词:差异度;topSiS法;城乡统筹;指标系统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以来,对于城乡统筹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大量专家学者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但是针对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差异度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并且在评价指标复权上要么采取主观复权,要么采用aHp法,致使评价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评价方法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城乡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通过差距的计算以求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城乡发展中的差异性。

2、系统性原则。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差异度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城乡发展差异度;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社会发展差异、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第三层是在第二层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是具体指标层。(表1)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便捷程度,使所有数据具有方便可靠的数据来源,对于难以获取的用相关的指标代替或者尽量舍弃。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层指标值的确定:首先计算城乡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系数,然后转化为具体指标层的相对应指标的指标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代表城乡之间i指标的发展差异值,ai代表农村的i指标值,bi代表城市的i指标值,ai/bi(或者bi/ai)代表城乡之间的差异系数,所以Xi值越大代表针对i指标的城乡之间的差异越小,反之,则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

二、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topSiS法的基本原理。topSiS法是一种距离综合评价法,通过测度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评价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排序。它的的优点在于利用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评价对象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且测度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假定这个理想解,即以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作为理想解,通过测度各年份指标值与理想解的距离,从而确定与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距离。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骤。假设有n个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p个评价指标,p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向量w=(w1,w2,…,wp),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

Step1:列出对n个评价对象的p个指标的数据矩阵a:

Step2: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本文涉及的指标都属于效益化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越靠近理想解,城乡差异越小。对a矩阵中数据进行规范化:

三、改进的topSiS法在重庆市城乡差异度评价中的应用

(一)子系统差异度的计算。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理想的状况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本文以重庆市1999~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城乡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为理想目标值,即引入指标评价的最理想解Z+=(0.9,0.995,0.95,…,0.99)。应用topSiS分别求取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各年份差异度,(各子系统的指标权重见表1)。

Di+(经济)=(0.681,0.691,0.699,

0.742,0.722,0.557,0.655,0.676,0.619)

Di+(社会)=(0.417,0.428,0.568,

0.531,0.483,0.489,0.574,0.633,0.673)

Di+(居民)=(0.768,0.782,0.789,

0.815,0.842,0.848,0.845,0.859,0.878)

(二)城乡总体差异度计算。在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差异度基础上,差异度的最理想解为:(0,0,0),应用topSiS法计算城乡总体差异度:

Di+=(0.591,0.602,0.660,0.666,

0.600,0.648,0.663,0.698,0.705)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重庆城乡总体差异度比较大,并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重庆市确立为城乡改革试验区之后,上升的趋势明显减缓,这与重庆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背景条件下进行改革是相吻合。在2004年差异度出现了一个低谷,主要原因是由图1所示的经济差异度和社会发展差异度的降低造成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收入差距的减小也验证了这一点。(图1)

2、重庆市城乡居民的差异度总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处于上升趋势。重庆市城镇居民尤其是主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人口素质等发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综合差异度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进而促使城乡综合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

3、重庆市城乡经济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转化,这种较高的差距水平将会逐渐减小。

4、城乡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总体差异度仍然较高。虽然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保险向农村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缓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寿康.topSiS价值函数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

[2]张颖超,卢艳.基于改进的aHp―topSiS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

[3]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4]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6]HwangCL.YoonKmultipleattributedecisionmaking:methodsandapplications[m].1981.

[7]郭翔宇,颜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杨建涛.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王丽娟.城乡统筹发展的系统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社会文化差异篇7

男女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早已得到人们的公认,但男女在语言上的特点和差异,研究得却很少。Jespersen是最早注意语言性别差异的语言学家之一,其《语言》(1922)一书中的整整一章都用来描述女性语言与男性语言的不同之处,吸引了语言学界对此话题的注意。

一、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现象的具体表现

从语言的各个层面来仔细观察,男女两性用语确实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将主要从语言结构、言语表达风格的变异,以及语言能力的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音层面的差异

在语音上,男性喜欢使用非标准的语音变体,而这种语音变体在社会中不易被人们接受。而女性更喜欢使用标准的、易于被人们接受的发音。总的来说,女性与相同年龄、教育、社会阶层和地区的男性相比发音较标准、规范。

在语调方面,女性说话时多用升调,语调变化多,富有感情色彩。相反,男性讲话时多用降调或平调,语调变化少,感情色彩较淡,语调平淡严肃。

(二)词汇选择的差别

词汇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女选用词语的不同。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使用夸张词语、强化语、色彩词语、闪避词语(hedge)、委婉语等。研究表明为了强调某一效果,女性偏爱某些带有夸张意味的词,由于女性较多地使用这些词汇,因此普遍认为她们在谈话中更有礼貌,更有合作精神。

二、英语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往往是若干因素交织在一起。有些现象可以找到原因,但有些目前还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将主要从社会地位、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来阐释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

(一)社会地位的作用

不同的社会地位是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男女两性在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地位的差别,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差别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在英语语言国家中,当妇女的社会地位不如男子牢靠,而且通常比男子低一些的时候,她们可能更加需要在语言上和其他方面来表明并保障他们的社会地位。她们也可能更强烈地意识到这类标志的重要性。男子的社会地位可以用职业、牧人或其他能力来衡量;而对妇女的评价得看她们的外表,其中一个重要反面就是语言。

男女语言能力的差异,除生理心理因素外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在经济和文化都相对发达的城市,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差别不大,女性特有的语言能力得到较充分的发挥,造成女性在外语专业上居于强势。而在欠发达地区,男性的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均高于女性,男性外出接触新事物新观念的机会比女性多,是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角色。所有这些都使男性得到比女性更多的学习机会,也促使他们积极地学习第二语言,结果表现为男性语言能力方面优势。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

男女的社会分工和文化角色的差异往往造成语言使用的某些差异。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男女两性的社会分工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在人们的意识中已形成固有的模式:男主外,女主内。这使得他们使用的语言也会在某些方面反映这种差异。如男女说话涉及的主题不同,男人谈论生意经、政治、体育的多;而女人谈论社交生活、吃什么喝什么、家里有什么麻烦的多。男性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在语言中的优势:用词可以粗鲁新奇,可以不合语法而不怕受人指责。女性依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决定了她们在言语交际中通常遵循合作原则,语气温和礼貌,用词文雅标准。

(三)社会价值取向的制约

在男女的交谈中,尤其是在社交场合,男性说得多,占用时间常,而且往往控制话题。在男女交往中,女性常常在心理上处于劣势,形成不平衡的心理倾向。因而她们追求语体的高雅标准,比男性更自觉地使用礼貌语,力图通过言语达到同男性的平等。男性则常常把自己摆在优势的位置上,言语中透露着优越感,言谈中力求突出和显示自己,较多地打断别人说话。男性一般不太在意是否应该使用礼貌语体和委婉语,较少顾及谈话气氛是否和谐。两种性别交往中心理因素的这种差异,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关系。

三、结语

社会文化差异篇8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差异消费

1多元共生性的后现代特征与差异消费的形成

差异消费是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无差异消费则是现代主义的概念。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向多变,强调他人,崇尚非标准,多样化与分散化;在知识论中主张知、情、意相互融合,崇尚个体、边缘、地域,局部……后现代主义这样的主张与追求将现代主义追求标准化、系统化,崇尚理性,否定情感参与,在知识论中主张知、情、意严格区分的“精英主义”完全消解否定。随之而来,现代主义的无差异消费时代得到终结,差异消费时代兴起。具体追溯到差异消费形成的后现代社会根源——主要是由后现代社会的多元共生性来决定的。

多元共生性:与现代主义强调的中心性和一元性相反,后现代注重对立面的消失。多元的共生正可以通过互参性和差异性而互释其意义,并通过差异而表现出独立不倚的质素。多元共生是一个差异同一的概念。那种一味强调“差别”而无视统一,事实上只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在后现代消费时代正是拥有了这样多元共生的一种平和的心境,秉持了更加宽容的消费态度和更为宽广的消费视野而又相对个体体验的消费实践。“不一定”是时下最为时髦流行的话语,差异性也就是在此“不一定”之中产生。后现代的多元共生性概念,取代了现代主义普同性,“差异消费”的概念得以形成。

2差异消费

由德希达提出,他认为现代主义与前工业化时代,经济现象中的生产是以实体生产的一、二产业为主导,消费则是以生产者主导的无差异消费、物质消费为主。但是在后工业时代与后现代情景里,经济现象中的生产是以知识、文化、意义为生产的三产业(服务业)为主,消费自然以消费者欲求的差异消费、知识消费为主导。

星野克美于《符号社会的消费》一书中提出相关于消费文化现象的观点:消费形态转向成为物品感性消费和意象消费的文化现象。消费不再只是经济的行为,以物品价值为使用目的,已经转变成为如何具有新差异性的符号价值。

因为人对物的消费,是一个交往的过程,不仅仅是用一个东西,人对物的消费实际上是一个意义再生产的过程。人们通过消费一定的物品,来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获得一定的需要。拿手表来说。手表的原始功能是计时,但是手表在设计策略中,它创造了一种关联——即手表和身份、地位、品位的关联,由此手表就变得不再普通,就不再只是一块普通的计时工具,手表的原始功能正在消散。由此当你消费一块手表的时候,你就不仅仅是在消费手表计时工具本身,而是在消费附加在手表上的其他的文化价值和其他附加的意义。

这里牵涉到一个“景象社会”的概念——简单说就是商品变成了形象,或者叫形象就是商品。我们都知道不同品牌的手表之间的差价是很大的,这个差别是怎么造成的?这并不是这个物的使用价值,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交换价值,它们的符号价值是不一样的。所以景象社会的理论实际上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我们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

显然,消费形象之间会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风格、情趣和品位等多方面的差别,这些差别显然会迎合和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差别化的身份、地位和趣味。由此差异消费,可以从设计专业的术语中来定义就是:产品和服务要有特色、设计上要有文化特色,以克服现代工业社会里的“无差异消费”,进入满足小众市场的后现代差异消费。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除了价钱因素以外,后现代市场里产品主要的竞争力来自于作者与作者(设计师)所处的文化脉络所呈现的特色。譬如,我们买美国货、欧洲货主因已经不仅仅是美国货、欧洲货多好、多坚实、多小巧(因为跨国公司盛行之下很多外国货已然在东南亚或非洲国家生产);主因而是美国、欧洲货所呈现的美国文化意象或欧洲文化意象。

以观光业来说明差异消费就会更加容易理解,例如上海市如果要成为观光的重要据点,那么除了五星级饭店、环境优美的市容以外,有没有独特风格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上海市与纽约、东京、香港都差不多,又何必来上海观光呢?观光消费就是典型的差异消费。差异消费是后现代生活形态的一种表征:差异消费现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呈现为后现代生活形态多元化和差异性的一种表征。

3后现代差异消费与设计的互动关系

(1)差异消费对于设计学科的明显影响。

显然,设计适时反映当下时代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与流行现象。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的商品,其设计都是反映社会价值的一种表现,但这种社会价值也同时是存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人所秉持的价值观的集合体。后现代的差异消费现象与设计的表现相互反映,后现代的差异消费现象也同样存在于设计的现象中。

由于全球经济市场的变动,后现代主义的生产者导向、消费市场的变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后现代社会里,经济体系逐渐从“生产者导向”走向“消费者导向”,意味着工业产品消费已然从产品的功能满足进入到消费者对“产品意象的心理满足”。依此,现代主义设计所强调的“形随机能、与合理(高效)主义”已经被渐次超越,被一种产品意象的心理满足、风格差异消费所取代。这样在推向后现代消费者导向的市场新趋中,凸显了设计市场行销形态的改变。

①表现为将设计转向为以消费者沟通、互动为目的特色。设计的沟通性即设计专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会趋于更加细致,通常也有所谓的“消费者使用者中心”这样的设计理念出现。不过,沟通性的趋势是比使用者中心更为复杂且更为精致的概念。诸如:网站网页设计里,就很强调动态画面与选择性点入;此外,一个成功的网站之所以吸引人,往往是因为经营者随时能调整更新网站内容,而又不失原设立主题,所以小至计数器、留言板、讨论区的提供,大至网站登入的个人化招呼、留言板的自动回函、网上购物付费系统等都是为了增加沟通的互动性。

②差异消费的概念对设计最大的冲击在于催促了民族风格与地方风味的兴起,特别是在网络、资讯消费与资讯流高度发达之后,追求“差异”的需求更为明显。而风土、语言、民族性,将成为提供差异的最终源头。

③如果从与现代设计的差异来看,差异消费对于设计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和结果就是“希望设计能够有更丰富的表情与意象”。这就是设计业界里所称的设计语意学派。而这些设计的表情与意象并不是毫无缘由的,而是透过设计者对设计产品与消费受众之间相互关系的体会和认识形成的。消费转化为各种差异化的符号为媒介的一种文化行动。从符号学传播学角度来看,新的设计策略遂转向对符号价值的差异性的追求。

譬如,二战后冒出的众多新生事物,诸如新生的家电用品、通讯器材、个人电脑等,这些具有新功能与新形象的产品的建构都需要一个实质的意象。新时期的材料科学与电子学科的迅猛发达,许多新旧事物越加趋向轻薄短小,促成新旧事物都需要一个“新形象”,这些新生事物更加促成了“物品辨认的需要”与“表情的需要”。

这样使得在设计策略中产生市场分化的现象,将分别区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市场组成,各类市场存在着不同的偏好,最重要的就是影响设计本身的形式与内容,针对特定市场表现才能掌握全盘的影响力。转贴于

(2)设计对于差异消费的反动。

商品要获得最大市场,就必须迎合群众,而为了继续扩大市场,就必须同时改变更多的人的欲望趣味使他们变成群众。现代社会不仅设计商品,设计消费,而且设计群众,这样地多重地设计,对人们的生活经验的破坏和重新建构是不可估量的。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把由大众传媒引导的消费概括为“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由此可以看出大众消费文化显然密切相关于现当代都市的,密切相关于现当代大工业的,是一种受制于现当代传媒介质下大批量生产的现当代文化形态和处于消费时代,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并且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现当代文化消费形态,是一种现当代工业和市场高度发展后的产物。

所以不管设计策略如何地在理性上去细分市场,原本都只是差异消费本身的需求而已,而最大占有市场的资本本性却决定了设计只能是在不断地作“圈地运动”——把尽可能多的人们变为自己的市场里的群众。

比如说电视频道的细分,有电视剧、电影、戏剧、曲艺、体育、新闻、娱乐、综艺、军事、科技、教育、人文、历史、农村等等各种各样的频道,而且每个频道又有更为细分化的节目和栏目。这些细分的频道细分了节目也细分了群众,当然也就细分了消费群体的广告目标群。因此,设计策划的细分市场化只能是一方面满足了群众的差异性消费的选择性,另一方面也把群众圈进了这些预先设计好的圈子中。由此可见细分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细分走到最后却成了对于差异性的反动方式的一种。

譬如,我们满目可及的策划设计正在通过娱乐新闻(“天气预报”)、春节联欢晚会、时尚指南、娱乐指示、肯德鸡、麦当劳、超级市场、肥皂剧、流行、奥斯卡风向标、信用卡、留言电话、软饮料、体育比赛、排行榜、广告、传媒等等可以触及的任何范围和方式来使更多的人们成为群众,从而使得群众们高高兴兴得到了各种现代化的消费享乐。但是群众们也会发现别的人也都有拥有了这些,即使有些没有得到的东西,那也是早已看得烂熟的东西,意义早已经被消解剥夺了。这也就如俗话说的好那样——“没吃过猪肉我还没见过猪跑吗!”。

由此,就设计言,其一方面迎合了差异消费的导向;另一方面,对于差异性而言,设计本性上来说就是差异的反动和灾难。这就是矛盾差异消费与设计二者的关系,当然对于二者我们也完全可以持乐观的态度,毕竟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前行的。

参考文献

社会文化差异篇9

关键词:BBC与CCtV;文化差异;中西传媒;传播理念

传媒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从传媒出现以来,都一直受到各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不同文化所诞生出来的传媒在报道信息时都有着不同的形式、内容、理念和倾向,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媒体传播的信息。信息媒体在如今这个信息时挥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传媒在被文化影响的同时,反过来也在影响着文化,在报道信息的同时也在发挥着自身引导社会舆论、传播信息、促进社会进步等社会功能。因为历史、环境、人文等多个因素,中西方文化在观念上相差甚远,进而导致我国和西方国家的传媒功能和传播理念都不一样,BBC和CCtV分别作为中西方传媒代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西传媒传播理念的不同。

1BBC和CCtV的简介

1.1西方的BBC

BBC全称为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大的新闻传媒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媒体之一。BBC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经营媒体,而是一个在西方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诞生出的传媒,它服务于整个商品经济,在很长时间的一点时间内,BBC都垄断着英国的电视。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传媒业开始逐渐商业化,并且在这个商业化浪潮中传媒业的组织结构也在潜移默化地私人化。越来越多的私营传媒涌现且在商业化浪潮中逐渐繁荣发展起来,打破了BBC垄断的地位。BBC在这个浪潮中陷入了很多危机,如主持人性丑闻等危机,作为公营传媒代表的BBC来说,其传播方式、内容形式等一系列的改变是必须的,西方传媒就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潮流中诞生的,具有极强的商品经济的特性。一个媒体的传播理念是要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制度,以及政治制度所决定的。西方新闻媒体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物,自然是倾向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并在传播新闻信息的理念中是维护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但由于西方传媒的政党性没有经济性来的强烈,进而促使西方传媒如BBC在报道新闻事实的时候是在追逐经济利益,并且为了不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西方传媒一直在变革以寻求受众的关注。

1.2我国的CCtV

CCtV全称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是我国传媒业的领头军,属于体制内的事业单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所以中央电视台也一直秉持公益报道的理念,尽力打造CCtV品牌影响力,用品牌的力量去实现信息传播的推广、国家品牌的培育。同时CCtV是我国的新闻报道舆论阵地,在引导舆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谐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在我国,传媒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传媒业的市场受严格监管,而对传媒行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运营来说,不单单要看这个传媒组织的经济效益和盈利,更要看是否发挥了传递信息的功能性,其社会效益和社会效应如何。我国传媒必须要牢牢记住自身作为媒体去传播信息的作用和功能,党的领导,顺应国家的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CCtV在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一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发挥了其喉舌作用,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BBC和CCtV在传播理念上的差异

中西传媒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两者在传播理念上有差异与文化差异有着紧密的关系,以BBC和CCtV为例,两者在传播理念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语言表述方面的差异

语言是一个文化最直白的表现,也是一个文化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精华,语言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着,历史进程不同使得地区文化差异增大,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就在于此。在商品经济社会,每个人都在追逐利益,但是很多人也会被利益所戏耍,从而陷入个人经济危机甚至市场经济危机,而西方传媒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里去探求人的生存状况和物质社会的浮躁。中华文化一直重视礼节,这个在中文中就很容易找到例子,如您、令堂、令尊、家父等等,关系不同、等级阶级不同、年龄不同,在中文中都有着详细的称谓,但英文就不同了,称谓只有you、i、he、she等单词。CCtV中的新闻报道在报道人物传记时就会重视人物时称谓,但是BBC在报道信息时就不会过多重视人物称谓,而会更重视信息的详细性,以及经济信息的即时性,不同制度让中西方媒体在传播理念处处表现出差异,而这些种种差异,使得中西传媒进行信息传播的时候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

2.2新闻内容风格上的差异

社会是信息传播的基本环境,如上文所言,社会环境对于传媒发展的传播理念有着决定向的意义。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的国家体制、制度、经济、政体都不相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本质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汶川地震等灾难性的报道上,以CCtV为代表的国内媒体更加注重在内容上传播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如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抗险情,而以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则更加注重灾难所带来的伤害,诸如伤亡人数、财产损失额等,这些往往给人带来沉重的打击。此外,CCtV在报道上就会重视政府的即时政策和法律条文,并且传播信息方面更侧重于民生以及政治新闻等。BBC在报道上就会去追求手中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信息上更重视接近受众。而传媒作为信息时代强大的“武器”,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发挥的作用都不一样,社会环境不同、致使社会经济的不同。在文化差异的影响下,BBC和CCtV传播理念的不同在内容风格上表现各异。

2.3报道思维上的差异

新闻报道的中西差异还会体现着报道思维上,新闻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所以无论是我国媒体还是西方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都会注意新闻信息的真实性,遵从新闻职业原则去报道。真实性得以保障,但在报道思维上中西差异就十分明显了。我国的媒体在采访报道新闻时都倾向于归纳新闻事件,从事件整体出发进行报道。CCtV在报道会议时会总体介绍有哪些参与者,以及会议主题是什么和结果。西方媒体在这方面就不同了,讲究对事件进行分析报道,通过媒体向受众传递事件的还原过程,并提出些许媒体的观点帮助受众理解。

2.4报道主体上的差异

中西传媒差异还体现在报道主题上的不同,CCtV在报道一些社会新闻时,会很明确阐述整个报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原因,报道主题是新闻事件本身,并且就事件进行合理的分析,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报道时会重视新闻事件主题的共性,从而扩大到一个群体,向人们传递这个群体的消息,并且在报道后有一定可能在网上引起热潮,如教师群体、外卖小哥群体等等。BBC在报道上更倾向于报道新闻的个体,大量对新闻事件主体的采访,突出个人,通过对事件任务的报道来反映新闻的背景或者结局,认为这种报道更能够吸引受众并贴近受众。

3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简单分析,不难看出不同文化对媒体的新闻报道有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新闻传播理念是在传统文化价值观下诞生和发展的。而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和经济发展、国家制度、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经济、制度都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就是指这些因素在对媒体的传播理念上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决定性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创新,中西方传媒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都会受到文化创新带来的传播理念变革。中西方传媒只有在文化创新中发展,在变革中做到报道实践,进而使得传播理念才能得到真正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杜艳如,王晓玲.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7-68.

[2]陈亮.中西方媒体报道信息不对称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5(77):21.

[3]叶馨.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文化义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2(5):122-124.

[4]黄剑,戴丽华,涂雨晨.中西文化差异与理解的融合[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6):26-30.

[5]单波.中西新闻比较的问题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9):33-49.

[6]李丹洁,吴相如.中西文化价值观念差异与新闻写作比较[J].旅游研究,2008,19(3):64-66.

[7]袁艳,王金礼.中西新闻报道观念的差异及其文化成因[J].湖北社会科学,2004(7):49-51.

社会文化差异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luck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talkingtoyou!”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areyou!”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