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研创新能力十篇科研创新能力十篇

科研创新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51

科研创新能力篇1

关键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产学研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城市正面临着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新竞争。要适应这种竞争所提出的挑战,就必须变革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为城市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城市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对城市创新系统中科技创新行为的衡量,最基本的内涵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科技活动自身的规模与水平的提高,二是科技对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影响力的增强。

所谓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城市有目的、有意识地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借助外部环境的支持,准确识别和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通过开创性地研究开发,科技创新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的能力【1】。

一、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科技创新离不开一定的人力资源、科技意识和物质技术基础,科技活动需要直接的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科技活动产出表现为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形成影响。因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归结为五个: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环境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是鼓励创新的关键。如果一个城市中没有政府对科技意识的重视,不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发展,那么对于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则相当困难,科技创新环境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科技创新环境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它主要包括:

(1)有可能有条件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

(2)科研物质条件,包括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以及科技活动外部物质装备的支持;

(3)科技意识,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创新活动的认可和支持。

2.科技活动投入

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科技活动投入、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结合,被看作是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城市要跟上科学技术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要加大对设备物资的投入,要提高对科研开发经费的支持力度,还要不断壮大有技术而且高效率的劳动者队伍。因此科技活动投入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城市科技创新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必备保障。它主要分为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包括:

(1)全社会以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的水平;

(2)全社会、工业企业、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财力支持的力度。

3.科技活动产出

科技创新最为直接的表现是科技活动产出,这也是科技活动投入的目的所在。最少投入得到最大产出效益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成为各城市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因为若只是一味加大投入力度,而不注重产出效率的提高,则不仅不能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还会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最终导致过早面对资源枯竭的恶性局面。因此科技活动产出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科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目前技术成果成为国家、地区和城市间实力对比的重要方面。科技活动产出也可以从科研技术成果来衡量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

(1)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即论文、课题和实用技术的产出水平;

(2)技术成果的市场化程度,即技术成果在国内和国家间的流动状况。

4.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创新需要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生产力并产生创新效益,在转化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的产业,是代表一个国家、区域和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2】。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的创造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能够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有效提高对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加大科技活动投入的产出强度。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城市进行科技创新的技术动力。高新技术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包括:

(1)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新产品的产出水平;

(2)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劳动效率、附加价值水平。

5.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般来说,社会发展伴随着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提升。反之一个城市科技创新环境的改善、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强、科技产出能力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必然又会带动城市经济、环境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也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还要考虑自然环境改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自然环境不可忽视,目前我国正逐渐增强对环境的重视,实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

(1)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科技促进环境的改善;

(3)科技促进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秦皇岛科技数据研究

三、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秦皇岛市科技创新能力

秦皇岛市科技产出的主要问题是科技财力和人才投入不够,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效率的步伐明显落后于投入【3】。这一系列问题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科技产出能力落后。

秦皇岛市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多渠道增加财力投入、合理引进与利用人才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等措施,使产出尽可能的最大化。除此之外,秦皇岛市要提升科技产出能力,还要加强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目前秦皇岛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还较低,产学研之间缺乏自主合作、市场化推进的协作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品牌工程,促进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行政界限和行业界限,进一步引导科技成果的异地转化、吸收和创新。

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关键有三个方面:

第一,引导和支持产、学、研之间的技术、人才和资产流动;

第二,实行特殊政策,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建立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形成;

第三,在科技计划上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在资助机制上,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加强创新体系的整体集成,发挥秦皇岛市科技力量的整体优势。

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不仅可有效利用资源,相互为对方培养人才,并且可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科技活动产出强度的增加,从而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产学研结合还可以优势互补,通过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市场中介机构的建设,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生产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经验,大力发展技术、人才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技术产权产量,无形资产和科技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使科技创新能够高效率地顺利运行。当前秦皇岛市技术市场仍显得过于薄弱,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恰好可以利用产学研结合来取长补短,壮大技术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科研创新能力篇2

关键词:本科教学;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医学生

国务院于2015年6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这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一定领域具有专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之一。科研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等科研素质又是科研活动的必要前提。对于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将决定我国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能力水平。所以,如何在新时期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日本在生命科学领域成果丰富、成绩斐然。这与日本科技界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的作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与有效措施的落实,使得日本科技领域有较高质量的后继者作为支撑。本文将浅谈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医药卫生实践中的重要性

医药卫生领域的实践需要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疗过程需要一定科研素质,应结合实践,跟踪前沿,这是对我国未来医疗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临床实践中,实验室诊断工作者更需要掌握检测指标的产生和意义及对动态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药物研发领域,更需要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如目前人源化抗体等药物绝大多数都为国外专利,我国需要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药品的研发。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由于相当比例研究生要求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科研素质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把握及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就给医学相关专业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科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甚至缺失。一方面,教师忙于科研工作,缺乏对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某些提前接触科研等活动流于形式,出现短时间内“跟风”,效果有限。本科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划书,课后背书”的学习模式,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缺乏对“什么是科研”的基本认识。

2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针对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教改及创新大赛等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2]。在本科生科研实践环境上,学生以导师制进入教学实验中心进行科研活动的较多;从参与人数上,多以通过选拔,进行科研实践活动[3,4]。即便如此,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及面临大众创新能力普遍亟待提高的形势,仍显得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提升医学领域人才的整体科研能力,这样对更高级人才将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医学高等学校应该全面跟进,开展本科学生及长学制本科阶段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我校为例,药学专业有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学习,参与科室部分实验工作,完成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但由于实习设置在毕业前的半年,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临床七年制在进入临床学习前有2-3个月的全时科研训练活动,以综述形式进行考核。笔者通常为其讲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流程,并鼓励其将综述文章进行投稿。但由于时间短,较难完成完整的工作。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虽开设生物技术、机能、形态等实验系列课程[5],但部分课程限于几种实验原理和操作的学习,并不系统;绝大多数学生不进具体教研室或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故对实验室工作和科研活动的认知几乎为零。为了增强以本科生为主的医学生的科研、人文素养,我校于2012-2014年进行了课余时间选修课的尝试。但从选课情况来看,同学们更关注就业、考研、人际关系、情感等较为实际的课程,而科研相关讲座少有问津,听者寥寥。此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学术会议和讲座。本科学生难以听懂校内讲座,这与教学中科研素质培养的缺位有关。而专业的学术会议更是本科生难以企及的。

3日本大学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初探

我们以日本熊本大学为例,介绍日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方面的培养模式情况。熊本大学于1949年5月由熊本地区的熊本医学校(其前身为1756年建立的“再春馆”)、熊本师范学校、熊本药学院、第五高等中学及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合并后建立,1955年设立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2004年更名为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熊本大学获批2013年日本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RU-22),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全球大学创建支援项目(批准37所)及地区(知识)据点整备项目(CenterofCommunity)。以获得科研经费排序,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熊本大学进入日本大学前20位(研究经费17.44亿日元)。目前拥有7个院系,8个研究生院和20个研究中心以及研究院;8100名本科生和20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47个国家的470名外国留学生(2015年5月统计数字)。我们以该校药学(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模式为例进行介绍。熊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近年每年招收40人,学制4年;临床医学专业招收60人,学制6年。二者理论教学均采用大班授课模式。都会在第3-4学期开展早期接触科研的活动。如:由上届学生进行实验技术讲座及实验室介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科室轮转(可能相当于我国的实验教学,只是地点为各个实验室,而非实验教学中心),并完成百页的实习报告。在5-8学期将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教研室及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熊本大学的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包括:①医学相关本科教学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期,学生都会进入各科室进行实验活动,由教师或博士生等进行指导,感受科研工作,熟悉科研环境与基本流程。这里的实验室并非实验教学中心,而是各个专业的实验室。②药学等专业中,已经进入实验室三年级学生会为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室介绍及基本技术的专题讲座。从学生角度传授经验,对上届学生是督促,更是荣誉,使下届学生更感兴趣。③在科室的实习活动中,即使是本科学生仍然有机会参加日本国内学术会议,且本科生及高中生以下参会免会务费;甚至参加国外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平均本科生每年度1次,硕士生可达3-5次(熊本大学生命资源与研究援助中心(CaRD)为例)。此外,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pBL等形式的教学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考试分为期中与期末考试,题型同样包括选择、判断及问答等。不及格率一般在10%-20%,每年度有一门补考不及格将做留级处理。同学们也更关心分数,除此之外较为关注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情况。同学大都从上届学生及教师授课过程中了解各个实验室和科室的情况,以选择进入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学生白天依旧会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以在CaRD实习的学生为例:早9点至下午4点左右进行理论课学习,晚上及没有课的时间会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自习,并定期安排实验进展汇报。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实验工作也比较敬业。通过在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该专业方向的兴趣,也能够在考研时多一个选择方向。教学内容方面,以医学生物化学为例,所讲的内容与国内差别不大: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及其相互联系等,但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实验课。这可能与较早进入科室有关。可以看出,该熊本大学对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的培养具有“早”和“真”的特点,即:早期进入科室进行科研活动和“真刀真枪”进行科研活动。绝不仅仅是兴趣小组的游戏,而是真正承担科研工作的一部分。

4我国医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启示

4.1学校和教研室/实验室适当提供平台医学相关专业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本科阶段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本科生数量较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近年保持在400余人,全部本科专业学生800-1000人。而各基础科室空间有限,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根据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适当结合“择优选拔”可能会是比较好的形式。此外,科室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科研工作。目前,盲目追求SCi文章使得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高大上”,很多实验对于本科生来说,短时间难以掌握,面对出现的问题更是无从分析。如何设置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课题也是科室相关教师需思考与创新的。4.2实际参与科研活动对本科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应与研究生一致,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可适当降低。不宜采取“兴趣小组”等模拟活动形式。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室的科研活动中,感受实验的失败和收获的惊喜,作为实验室的一员,又有利于其建立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培养其科研精神。考查可以是毕业论文等形式。4.3丰富认知科室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授课教师应注重授课内容与科室科研工作的结合,有意识地提高同学对科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网站信息,甚至微信等新兴工具在科室介绍中的普及。如能建立本科进入科室参加实验工作1-2轮,再通过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形成科室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4.4提供更多学术讲座与会议的机会最后,基础教育中应注重对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引导。在让学生参加讲座前,增加适当的介绍工作或许有助于同学理解讲座内容。并适当为有科研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与资金支持。经济水平及人口基数等因素在高等教育等领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在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教领域的创新实践,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改革探索。通过不断借鉴与探索,相信我们会在医学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中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李冬民,吕社民,孟列素,等.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08,10(4):454-456.

[2]孙利军.现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7,15(6):88-90.

[3]陶怀,陈夏.以“助研计划”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680-682.

[4]孙静,李良.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指导的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60-162.

科研创新能力篇3

>>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刍议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势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工科研究生数学建模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数理统计教学研究论协同创新背景下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调查分析新时期创新型工科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探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军校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思考阻碍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原因及对策产学研合作促进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视野下理工科院校文科研究生培养的突破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张喜瑞,翁绍捷,李粤,等.农业机械化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1,(3):37-38.

[3]朱红,李文利,左祖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74-82.

[4]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12-21.

[5]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76-79.

[6]黄学.论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职责及指导研究生的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1):105-108.

[7]曾凯芳,李洪军.论导师素质与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2):264-268.

[8]章晓莉.浅析导师因素对研究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8(4):63-66.

[9]董帆,傅敏,钟成华.提高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及对策[J].广州化工,2013,41(4):187-188.

科研创新能力篇4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

跨学科研究生属于符合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点,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强弱体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由于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学科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怎样提高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机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要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机制。

1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内涵

从研究生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将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教学环节、科研环节和管理环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监控机制等方面;科研环节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科研环境和导师指导等方面;管理环节主要包括助学方式、考评体系等方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内涵就是从以上三个环节出发,通过安排创新课程、讲授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跟教师搞科研、帮助导师助课、参与考评体系设计等方面加强跨学科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逐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心理素质。教学是处于中心地位,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要把创新课程设置合理,禁止泛泛地教学,要让跨学科研究生自己多思考,勤动手,参与教学中来,开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使跨学科研究生开阔眼界,放宽思路,勤于律己,从而培养出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以科研为重点,让跨学科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宽容的科研创新环境、规范的论文管理制度、精干的导师队伍及规范的导师指导制度,对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是保障,科学的考评体系可以从外部刺激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而有效的助学方式则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使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无后顾之忧。三个环节互相作用,互为补充。

2现阶段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安排不合理很多高校将跨学科研究生看成是本科的延续,是大五年级的学生,因此重视理论教学,安排了很多理论课程,甚至还会抓补考,理论讲述的多,让学生实际动手和参与的机会少,课程安排涉及理论前沿的内容少,没有考虑跨学科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使得跨学科研究生每天都很忙碌,没有时间自己思考问题,虽然有选修课程,但学生能自己选择的机会也较少,基本是指定的课程去学习。2.2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教学内容仍旧偏重于对理论的记忆,甚至还有一些课程在本科阶段已经学过。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已有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思考,这样的本科形式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知识,不用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接收的惯性,不愿意主动去探究知识,主动去获取知识,完全失去了创新的激情。2.3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仍然是照着教材讲授,没有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很好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少组织课堂讨论。当前我国中小生都已开始提倡讨论式教学,但研究生的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记,都是机械的。老师给我什么,我就要什么,部分好坏,最后使跨学科研究生的完全失去了创新思维。2.4科研氛围不好跨学科研究生在参与教师的课题过程中,不会主动思考问题和领取任务,老师布置什么我就干什么,告诉我的任务必须明确,指明整个路径,否则就不知道如何做,缺乏创新的冲动,习惯按照传统思维,上传下达去做事,去思考和面对问题,而不愿意从课题中自己主动去寻找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导致跨学科变成了教师课题的整理者和工具,模仿别人设计一个模型等等,不考虑为什么去设计这个模型,有什么用。最后培养出了较强的模仿能力,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收和承认别人的观点比较容易,提出质疑的情况很少。2.5导师指导制度不规范有的导师由于要承担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和承担课题,因此对研究生课程重视不够,认为已经是研究生了,上课已经不是主要的,不进行教学设计,上课比较随意,忽视培养制度的执行。还有的导师对跨学科研究生指导不上心,忙于自己的课题任务和本科教学工作,对跨学科研究生指导没有详细的指导规划,没有定期检查研究生的各个培养环节是否达到标准。2.6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考试成绩仍然是占考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德育水平、社会实践等还没有系统纳入考评体系,或占得比重很小。考评体系由于只重视死记硬背得理论内容,学生为了考取好的成绩,往往将基本概念和理论学的很好,而没有考虑如何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考试评价体系结果是,学生对于高分沾沾自喜,认为这就是好学生,对考试特别重视,对于课后的思考和问题的挖掘不屑一顾,这样培养出的研究生一旦步入社会,面对现场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2.7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合理目前高校都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大部分院校招生仍然有“在职”和“在校生”之分。,研究生在入学时国家按照公费下拨研究生培养经费。在校学生无论入学后如何努力,学业如何突出,待遇和在职学生没有差别。而对于在职学生,入学时就已经有了就业单位,即使入学后如何不思进取、荒废学业,他们依然可以各门课程合格。不引入竞争,使研究生产生学业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不会激发他们拼搏进取和锐意创新的潜能。

3完善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建议

3.1调整课程设置首先是要对跨学科研究生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选有课题经验的教师讲授,选取现实中实际的科研问题,举例讲解,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其次要开设综述类课程。跨学科研究生往往在本科阶段只是被动接受了一些理论的学习,至于这个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当今有多少人在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都有哪些著名的观点和理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生是很茫然的,缺少对学科前沿的综述能力。因此,讲授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课题成果最为案例拿出来,让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文献综述,怎样收集别人的成果内容,怎样进行归纳总结,怎样通过整理别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确立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最后,再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让学生学习研究论文的撰写,懂得学术规范,这对训练跨学科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3.2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导师在授课时,应该采取问题式、讨论式、启发式和引导式等方法。任课导师应该结合自己做课题的亲身体会来讲授,积极组织和协调学生在课堂上就本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讨论,积极引导款学科研究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带着疑问去听课,建立研讨机制,每个学生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发现的问题,提倡和鼓励解决复杂的问题,鼓励跨学科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教师还应不断将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活灵活现展示科学研究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兴趣和勇气,鼓励学生用外语讲述简单的专业问题。3.3完善教学监控机制对授课教师要成立督导委员会,定期监督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杜绝教师随意调串课程,要求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对一些讨论式的课程应该有专门的宏观规范,不应该和理论授课是一个规范,可以采取过程管理,最后累计计算和评价的方法。对学生,也要指定要求和加强管理,制定考核标准,应建立末尾淘汰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4创设创新能力培养环境首先要鼓励研究生不仅要尊重权威还要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创设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他们懂得学术自由,无政治立场和派别之分。同时任课导师还要对学生的质疑给予解答,并积极引导,不能误入歧途,帮助跨学科研究生知道自己的观点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去的,对跨学科研究生可取的部分要给予肯定。其次,要让学生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特别是学术性较强的国际性会议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再次,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鼓励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建立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涛,陈哲.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7)

2程萍,魏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

3常宝英.关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9)

4何植民,黄挂花,黄霞.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11)

科研创新能力篇5

关键词: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灰色关联度评价;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C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2)01-0077-06

研究与评价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强对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科研院所科研及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显得尤为关键。虽然目前已有―些学者提出了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科研院所的科研内容和特点不同,再加上时展对科研院所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和完善,为科学、合理评价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套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来实现对重庆市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评价,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定性

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全社会提供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科学研究和基础性技术等公共物品的政府协调战略性组织。它多由国家机关或国有资产举办,围绕本地区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所需的公共环境和条件,从事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研究活动。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一般包括:(1)公共基础性科技研究和服务中心;(2)重大全局或局部性社会问题的研究院所和科技服务院所;(3)利用现有资源和资质从事公共技术咨询服务和社会事务监测与评价等业务的组织;(4)区域农林牧副渔业及生态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突发性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服务组织;(5)接受政府委托或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政策宣传与执行院所。其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服务等,研究成果以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其公益性的定位,主要取决于科研活动的服务对象,即主要服务于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行业或事业,它不直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具备生产、经营属性和市场竞争性,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服务,追求多数人的利益而非局部的、某一部门或团体的利益。

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探讨

正确理解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是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该概念的理解均有所不同。毕琳等从技术创新资源的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对应于不同的实现主体,技术创新又有不同的内涵。而对于科研院所来讲,是指将其技术能力与科研需要相结合,通过开发和掌握对相关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从而实现服务于经济社会目的的活动”。徐欢等则从院所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理解,认为“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组织过程,对于科研院所来讲其基本要求是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科研需要结合在一起。从本质上讲,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的价值追加过程和战略优势的形成过程,它甚至不单是新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技术进步的问题,而是实现科研院所作为创新者竞争地位的改观和国家走上科学技术进步、实现技术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鲜德清等则从技术创新活动的性质和目的进行分析,认为“科研院所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并且通过推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是科研院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展的动力”。

笔者认为,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能力应是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其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技术创新资源,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等各种技术创新活动,向政府和社会提供高水平公益研究成果以及公共科技服务。

三、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遵循全面性与规范性、科学性与通用性、客观性与可操作性、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原则基础上,根据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通过反复调查、认真分析和筛选,构建了一套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见表1。其中的其他产出包括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数、植物新品种权授予数、软件著作权数、新药证书数。

科研创新能力篇6

论文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模式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指在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实验设备和相关技术,运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和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本领。一般来讲包括信息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写作能力五个方面。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使学生对已学教材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自发地查阅相关信息,掌握学科整体研究状况及最新进展,与此同时,其自身的思考质疑能力、资料搜索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及耐心、细心、坚持等品质也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高低是高校办学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很多大学都在不断地探索、借鉴和积累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与经验,并逐步构建研究型的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许多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由试点走向推广应用。在这其中,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突破的人才模式逐渐成为各大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点,它们相继以自身的学科特色为基础,大力改革本科课程教学方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素质拓展活动,制定相关的激励制度及政策,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华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在“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学生培养过程管理,完善弹性学分制,坚持严进严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向着多科性、研究性、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迈进。

一、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及分析

毋庸置疑,大学作为高层次的教育平台,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已有学术成果,而且要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殿堂、原创性知识的源泉。华北电力大学在注重夯实本科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原有科研教学的基础上,经过创新,总结出了“合格+拓展”人才培养模式和“四模块”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基本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仿真教学和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四部分);在教学建设、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建立火电机组、核电机组、电网调度等仿真系统;设立了创新人才实验班,探索培养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和良好工程素养的高素质拔尖人才;等等。在夯实基础、拓宽口径的基础上,对专业教育实行分类指导,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扎实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09年,我校学生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Di中国大学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广告艺术大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国家各类奖项共计190项,省部级各类奖项共计212项。2009年,“冯如杯”第五届全国高台人力飞行大赛中,我校的选手获得竞技类一等奖。2010年12月,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北京市二十五所高校参加的“首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中,199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的法学专业击败多所法学名校,获得亚军。

但是,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操作当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统计历年竞赛及、研究相关科研激励政策制度后,笔者发现当前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培养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内涵认识不清,活动参与度不高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科研创新是指在足够资金和资源的保障下,经过专门的立项,由专业的团队所进行的改善现有技术或创造新技术的活动,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没有实力去开展科研,认为科研创新和自己的学习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普遍不重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并对校内外一系列的学术科研活动产生了消极情绪甚至是畏惧感。

2.科研创新成果较少,表现形式单一

笔者分别对我校某学院两个专业、三个年级(大二、大三、大四)进行了“关于大学本科生专业调查”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大四阶段,只有2%的学生发表了与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其他年级学生尚未发表任何形式的专业成果。除了外,大部分的科研创新成果都是以竞赛获奖等级为表现形式,这无形中造成了重结果轻过程、急功近利、短期突击的不良氛围,致使许多科研创新活动周期短,缺乏广度和深度。

3.科研培训规模较小、分布零星,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学校尚未实现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整体性、系统性培养,现有培训规模只限于部分优势专业,缺少专门的辅导机构和场所,创新和实践平台也不健全。另外,作为主体之一,教师在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普遍希望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加大对科研创新的指导,经常或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学术互动。

4.学校的创新激励制度宣传力度不够,普及面不大

尽管我校明确提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制订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未能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长期的宣传和普及,尤其缺少对入学新生科研创新激励、奖励制度的说明。因此,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产生了信息的不对称,致使出现学校苦于培养措施收效甚微、教师苦于科研项目保障不够、学生则苦于参加活动鼓励太少的现象。

究其原因,产生这些问题的首要因素是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长期接受的传统应试教育,在思想上形成了重书本、轻实践的错误观念,直接导致他们缺乏科研创新的意识和积极性,动手能力差,表达能力不强,尤其缺乏自信心。在调查中,将近70%的学生表示由于“自觉水平不够”而不愿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其次,为数不少的高校教师仍然沿袭着课本加课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力度、重视程度不够,只停留在基础性的启示阶段,指导方式呈现出偶发性、个别化、指标化的特征。再次,高校仍旧把考试和及格率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标准,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定位为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创新能力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与此相关的考核验收、评优奖励等配套制度也不健全。最后,学校制定的以科研创新为主题的各项政策措施缺乏统一有效地管理和指导,实践平台多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另外很多活动程序设置复杂、偏重结果、忽视过程。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来,随着个人计算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逐年上升,加之该群体课余生活方式“室内化”的趋势,使得互联网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无形中导致了学生阅读量的大幅下降,信息的繁杂取代了知识的积淀。

二、国内外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当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作为高校改革的缩影,我校在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成绩与不足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国内其他大学在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前进与困扰。随着世界经济呈现知识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创新发明能力、独立研发实力、核心科学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为内容的“软实力”逐渐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各高校在推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完善体系的同时,需要放宽视野,多渠道地更新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要求。

1.国外大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

纵观世界,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西方国家率先认识到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成熟制度。从下列典型国家成熟的培养制度中,笔者找到了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这些大学都以学生自主研究为中心,通过科学的训练课程或方法,把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作为本科教育的基础,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美国以研究型大学为特色,历来有注重本科生科研的传统,从麻省理工1969年首创“本科生科研计划(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yprogram,简称URop)”以来,很多研究型大学都纷纷设立自己的本科生科研项目。在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上,注重体系化建设以及培养的系统性、连续性和衔接性,大学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体系,例如针对新生开设小组讨论课、以顶点课程(CapstoneCourses)为代表的高级研讨课程及包括写作、推理、探究方式等方面的科研方法论课程;组织学生进入课题项目组参与研究生或教室的科研活动;设立大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提供进入企业或研究机构从事实践和科研训练机会;在校、州及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各种组织机构,提供科研活动、计划、经费及研讨会等资助;等等。

德国大学教育理念主要受洪堡的“完人”与雅斯贝尔斯的“全人”教育理念影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完善学生的人格个性,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术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德国大学一项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制度——研讨课(Seminar)处在所有教学方式的中心位置,它包括初级研讨课和高级研讨课。研讨活动完全由学生独立设计,在教授的指导下,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定期聚会,共同探讨新的知识领域,研究高深的科研课题,这种教学方式催生了德国大学在科研和教学上的创新力。

日本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基本教育国策,提出“创造性科技立国”口号,实行“二十一世纪卓越研究基地计划”。日本大学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能自由发挥的良好科研氛围,一般都设有24小时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课题,制订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统筹实验时闻、安排实验用具。这一系列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2.国内大学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比较而言,我国教育界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相对较晚。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托,最初加强的是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世界先进大学的考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人学等一批研究型大学也开始把科研训练引入本科生教育,把科学研究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尽管还存在着固有教学模式束缚、科研创新积淀薄弱、配套举措不够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国大学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部分优秀院校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从1996年至今,清华大学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课外学术科研项目支持计划,主要包括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Researchtraining,简称SRt)、实践调研创新平台、SRt挑战杯专项、累进支持基金等互为补充的支持计划。如SRt项目面向全体本科同学,主要由教师立项,学生全程参与,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SRt挑战杯专项则由学生自主立项,并根据项目的学术背景来邀请指导教师;而实践调研创新平台则面向人文及社会调研类项目;每年支持的各类项目近600项。

北京科技大学实施创新加实践的模式,在校内,学校针对理科与工科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专门建立了大学生自然实验中心与工程训练中心两个校级本科生创新基地,以及土环、冶金、材料、机械、信息5个院级本科生创新基地;在校外,连续4年学校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与1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共建了145个实践基地,覆盖了学校全部的44个本科专业。

在科研训练方式上,北京交通大学构建了纵向覆盖公共、专业基础和专业3个层次,横向跨越科研训练方法课程、科研训练项目实践、学科竞赛3个平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其中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形包含了科学思想发展类、科学研究方法类、科学研究工具类、科学研究规范类、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类课程。

此外,国家于2006年挑选首批10所高校进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试点工作,并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了300多个“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力地推动高校创新人才的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大学生课外学习钻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挑战机会。

三、我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措施的完善

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造就高素质人才的一个有效措施,而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管理决定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程度。华北电力大学在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高校的转变;由单一的、应用型科学体系向多科性、研究型学科体系的转变;由传统的、经验化管理模式向开放的、科学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因此,在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中,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符合学科特色、学生需要的实践教学方案。为了推进学校教育创新的有效开展,本文综合学校的现状和不足,借鉴国内外优秀大学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1.彻底转变教育思路,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

现代高等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我校已经不再把大学生科研活动置于教学计划之外,而是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下一步则需要加大力度,彻底实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教学观念、学生学习思维的大转变,明确地认识到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彻底摒弃以知识传授为主、科研创新为辅的错误认识。学校应提出更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改变大学生科研活动的无序分散状态,帮助学生脱离一味地追求参赛评奖的状态,培养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科研活动。各学院作为学校的主体构架,要针对学院自身的专业特点,区别对待不同年级学生,在学校提出的框架内进一步制订比较详尽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培养目标和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地以工作报告、实地调查、文章、专利许可证申请等形式总结自己研究成果的能力,独立准备报告和公开讲演的能力,参加创造性辩论的能力,使大学生通过参加科研工作使自己获得的知识、能力、技巧,在创新性方面得到逐渐的发展。

2.科学设置研究课程,调整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指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学校不仅要着力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还应该借鉴其他大学的经验,开设有关科学研究知识的专门课程,并将其划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公共课由学校统一安排,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该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想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科研、了解创新,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科研的理论知识;专业必修课由各教研室独立设置,针对各自学科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制订具体的培养目标,如使学生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等。同时,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教学管理进行调整,尤其是要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方法,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

3.有力保障教师队伍,调动教学改革积极性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大学的主体,实践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决定了大学核心竞争力,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和培养水平,因此学校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并及时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引导和指导大学生选择课题、寻找突破口、搜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最后,进一步鼓励教授率先示范,激发中青年教师参与学生科研活动的热情。每位专业老师结合自己学科领域的的一些现实和前沿问题,每学期拟定一个以上科研课题供学生选择;老师指导学生科研,以课时计算应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于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在岗位津贴、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中给予加分;倡导鼓励老师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并给予指导老师相应的鼓励。

4.重点增强学生自主性,设立专门机构和基金

作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象,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科研兴趣以及积极性、行动力是整个培养过程的决定性因素。国外大学特别注意促进本科生选修自己所感兴趣的课程,对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钻研。比如,著名的“伯克利模式”——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本科毕业学分要求为120个,其中学生可以用20个以上的学分来进行研究性工作,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

科研创新能力篇7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26-02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根据《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研招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招收工学研究生人数为165058人,比当年招生人数第二位的管理学人数高出近2.4倍[1]。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在学期间的重要基石,需要国家、学校、老师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该文针对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遇到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对高校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见解,希望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制定培养方案时不仅要科学、合理,并且要注意学科间衔接。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它各个环节上内容要清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统一知识、能力、素质的认识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这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在充分了解、调研国内外著名院校相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总结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历史,作横向、纵向比较,并结合学校内部学科特点及分布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本学科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同时与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将研究生按类别可以分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培养教学和科学研究型人才为主,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根据二者的特点,依据专业及研究方向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方案制定。对于工科院校而言,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体现特色以及学科特点,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即分别制定不同的、体现各学位类型及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传授最新的科研知识

研究生培养阶段,除了学习基础公共课程之外,专业课的传授也很重要,在传授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播,注重方法,讲究策略,紧密结合时展,将科研知识科学系统地传授给研究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传授科研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灌输,而是使研究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创新思考方式,并将知识应用于未来的科研创新研究。

2.1注重科研创新的重要环节

科学研究是根据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的新知识创作的探索性工作,科研创新是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生做科学研究时应注重科技情报的搜集、合理进行科研选题、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科研成果在实践中进行检验[2]。工科研究生学习基础理论时,必须思考和追求理论的应用方法,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又不断积累并结合实际技术,那么会发现处处都有能够去创造的机会。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是科学创新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公共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进入科研研究状态,使其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可以帮助研究生抽取和把握关键技术。自学实践对创新能力培养及知识提升至关重要,它能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于今后的科研创新提供基础。

2.2加强并完善研究生吸取科研知识的环境

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会安排研究生在研一期间学习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为研究生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一个优雅、先进、高科技的授课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应采用最新的知识储备,与时代紧密结合,推陈出新,授课方式应多元化,理论联系实际讲解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把专业知识与科研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明确方法与思路,打破固有规则限制的思维能力及对自身学科领域的个人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有新视角、新观点。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是储备知识强化创新意识的阶段。因此,各高校要给予高度重视,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科研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3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3.1言传身教的指导

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与本科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研究生阶段是重视培养自学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创新性、创造性能力。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指导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更多的应注重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指导研究生,循序渐诱,加强其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一系列课程来完成的。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的能力结构的构成。此外规范的课程教学有利于严谨的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使研究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理解及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运用、创新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3.2科研能力的培养

导师除了对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指导外,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导师给予专业上的指导以及耐心的讲解提示,引导研究生在正确的思路上继续前进,取得实验的成功。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导师在开题、中期、答辩的过程中应对其加以指导,给出意见或建议,对其进行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少走弯路,写出含金量高的论文。

3.3给予生活上的关心与指导

众所周知,在研究生数量与日俱增的近些年,研究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比如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高竞争的状况下,研究生心理以及生活需要导师更多的关注。导师应时刻关心研究生的日常状态,情绪波动,发现异常状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导师不只是传道授业的角色,在研究生的生活中也应扮演知心朋友甚至亲人的角色,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动向,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生导师肩负着讲授课程、指导论文、以及科学研究等科学研究活动,在研究生的培养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强大与否对研究生自身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导师的素质、治学态度、科研能力、指导方式都会对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思维是前提,治学态度和道德素养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证,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3]。导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以及世界观、价值观。所以,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要结合研究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作为导师,应该具有高端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能力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是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

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导师应给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创造一个良好地培养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实现科研成果的前提,建立相应的导师队伍,形成一个教学科研团队。对于研究生多导师少的高校而言,存在着“一导师多学生”的现象,即一位研究生导师指导多名研究生,这样就会出现导师因为时间、精力的原因,无法随时关注所有研究生的现象。因此,会影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4]。鉴于此种现象,高校应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有规划的培养有能力、有资质的年轻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之中,从协导做起,分担导师的工作量,承担起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角色,注重实践,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添砖加瓦。

4提供更多的科研创新平台

4.1校企合作

研究生在在学期间,不仅学习基础理论课程,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研究科研课题,为学位论准备。学校的实验室给研究生提供了实验的便利,为其实验数据的获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是,学生除了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外,我们应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产学研模式不仅填补了实践创新舞台,也发挥了学校先进的设施设备与掌握前言理论知识的师资队伍的绝对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可帮助企业公关难题,利用专业科研能力优势协助企业科研产业化,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研究生提供了学习与实践交流的机会。

鼓励研究生导师走出校门,了解企业需求,开展横向项目研究,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更多平台。不断总结学校与现有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经验,形成可借鉴的固定培养流程,扩大培养渠道。同时,形成以“学院聘请、企业或院所通过、学校聘用”的校外导师评聘制度,大量吸收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来校分担教学工作和研究生指导工作。此外,要在相关硕士专业试点跨学科、校企联合制定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积极吸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深入开展多种研究生培养制度,实行学分互认。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及导师赴海外访问学习的资助力度,加强海外高层次教师的引进,提升我校研究生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同时积极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合作,提升研究生群体的国际化水平。

4.2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研讨会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建立浓厚学术氛围为研究生教育创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术创新。注重学科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导师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学生学术讨论会,由参与课题的学生对课题的科研思路、实施方案、实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讨论,导师指导小组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课题的实施方案更加严密和切实可行。同时,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接触国际前沿课题的机会以及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机会,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独立自由研究,为学生创造全面、宽松的创新环境。

学术研讨会也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活动。研究生参与会议可以通过听取报告、参加学术年会的形式,了解自己领域前辈们的科研成果,多听取来自不同院校的声音,避免闭门造车,与此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结交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研究者,共同进步[5]。

4.3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国际化教育快速发展的今日,建立与海外友好院校学生网上交流平台,增进青年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互信,进一步促进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载体上,鼓励教师承接国际科研项目,并吸纳在校研究生分担科研任务。在师资队伍上,建立与海外高校之间的教师互派互访及轮岗制度,同时扩大师生公派出国访学的选拔范围。

5结语

培养工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学校、导师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在传授科研知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内外的创新实践环节,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不断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应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结合学校长远发展趋势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组织管理机构,出台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调查报告[oL].http:///html/ky/2013yzsjbz/index.shtml.

[2]樊炳辉.浅谈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2).

[3]曾凯芳,李洪军.论导师素质与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科研创新能力篇8

关键词:县域;科技创新;现状;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体现国家实力最关键的因素。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要想具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引领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之,科技创新能力为当今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是增强尤溪县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尤溪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1.尤溪县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1.1强化政策保障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尤溪县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尤溪县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科技经济政策。同时,在推广和应用质量标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创新项目与新水平、专利申报、引进专业人才等方面,也制订一系列奖励激励措施,积极鼓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对经国家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事业单位奖励5万元,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完善、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和成果应用与转化等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

1.2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以首席专家为领头人的技术团队,承担重点技术研发项目,并为重要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首席专家在技术引领、研发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方面的重要作用。

1.3搭建科研平台

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组建研发队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专利技术的新产品。目前,尤溪县已有2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科技研发技术中心。尤溪县的林产加工企业通过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南京林业科技研究院、福建省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通过国家产权局登记注册的共有147项。2016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R&D)投入达5000多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2435万元,占48.7%。有效促进了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能力的提高。

1.4发展高新企业集群

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新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和资金相对薄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6•18”“7•28”等平台,注重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七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产业。另一方面,重点培育高新企业分期、分批对自主研发、基础条件好的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培育成高新技术企业,如柏毅竹业技术开发公司;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研发体系,特别扶持有条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任务的企业,加强内部研发机构建设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如百营木业有限公司。

1.5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一方面,鼓励帮助企业创造知识产权,2009年以来尤溪县共申请专利203件,其中发明45件;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23件,其中发明7件。另一方面,加快培育产品。重点扶持、发展、保护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群体,把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1.6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策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项目为载体,依托“6•18”平台,先后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历大学等科研院校,围绕食品加工、化工、矿业、竹木深加工等开展科技合作,形成了科研项目从立项申请,立项评审、科研过程管理、成果验收等完整规范的科研管理程序。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引导鼓励企业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研发任务,三明市柏毅竹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承担国家创新项目“旋切竹薄片生产工艺关键技术设备”研究,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省域重大项目“抗腹泻大约克新品系种猪选育与开发应用”研究,这些项目突破制约行业发展技术瓶颈,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2.尤溪县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创新意识氛围有待增强

有相当部分企业法人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到位,思想不够重视,小富即安,维持现有产品、工艺、装备多年不变,没有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部分企业生产所需的技术仍偏重以吸收、引进和模仿为主,从而忽视了自主创新。企业的创新意识淡薄,科技兴企的文化理念不强,缺乏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尤溪县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严重阻碍了尤溪县的经济发展。

2.2科技创新投入有待提高

由于企业主体意识不强,科技创新理念淡薄,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风险投资的渠道也很不畅通,导致尤溪县大多数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严重不足,与全县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另外当地政府虽然已出台一系列缓解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大明显。资金的缺乏导致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核心技术或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只能停留在一些低端技术的研发和试生产阶段,一些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因得不到及时的投资而难以形成产业化,一些原来属于高新技术的产品由于资金问题而无法紧跟升级的步伐,正逐步丧失其原有优势。

2.3科技创新人才有待加强

科技人力资源配置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等,工业企业中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与技能不匹配,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国内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全县专业技术人员7000多人,中级职称2800多人,高级近600人,仅相当于一所大学的拥有量,企业中的人才尤为缺乏,如我县100多家纺织企业,没有一名高级纺织专业人才。

2.4科技创新环境有待完善

一是由于尤溪县企业用地紧张的局面没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大大制约了尤溪县注册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发展;二是国家、省、市、县出台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有待提高;三是在政策指导、信息咨询、人员培训、企业诊断、融资中介、人才引进,以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等科技综合服务方面有待进一步做深、做细、做透;四是自主创新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专利保护、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宣传力度等有待加强。目前,全县市级研发中心仅1家,县级研发中心有4家。

3.尤溪县科技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3.1强化产学研结合

一是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运行机制。通过科研体制改革,促使在科研的各个环节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二是支持产学研各方建立更为紧密合作。鼓励产学研各方联办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以扭转企业无适用的成果,科研成果无法转化的局面。

3.2引导企业自主创新

一是引导企业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加快引进吸收和消化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形成自己的品牌,尤其要加强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引导和扶持,支持科技企业增强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培育一批上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二是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帮助企业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3.3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坚持不懈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产品、技术、管理和设备,走出一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捷径。另一方面主攻项目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提升我县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尤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医药、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放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

3.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科研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使其成为既懂得技术又懂得经营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政府要制定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发挥院士及专家团队的高端智脑作用,做好各个院士工作站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实施等各项服务工作,积极促进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3.5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鼓励企业进行科技投入,要促使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激励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采取入股、合作、引资等多种方式广辟资金渠道,大力吸收民间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3.6注重科技载体建设

一是建设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科技创新网络;二是发挥特色基地集聚作用,以竹业、油茶等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集聚优势资源,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三是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做好纺织服务平台,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步伐。

3.7大力改造传统产业

一是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尤其要开发节能降耗、升级换代、市场覆盖面广的新产品;二是引导企业才用新技术、新工艺,尽快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三是引导企业改装设备,用一流的设备生产一流的产品。

结论

总之,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健康平稳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式下,尤溪县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的市场空缺和空间,创新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环境营造和政策激励,激发科技企业寻求机遇,趁势而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夺取创新“话语权”。

参考文献:

[1]陈强,霍丹.德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及特征分析[J].德国研究,2013(04)86-104.

[2]朱深,曲绍卫.我国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行为差异研究[F].新疆财经,2012(03):38-43.

[3]万钢.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复苏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动力[F].中国科技产业,2012(06):20-21.

[4]刘玉栋.淄博市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探讨[F].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06):27-31.

[5]刘海凤.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支撑[F].经济视角,2012(02):10-11.

[6]王志强.以科技创新铸造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F].上海城市发展,2012(03):44-47.

科研创新能力篇9

【关键词】廊坊;科技创新;对策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技创新不但包含科学创新也包含技术创新,一是,科学创新中包含了基础研究以及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二是,技术创新包含了应用技术在研究、试验开发以及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创新。如果从线性的逻辑程序来看,科技创新就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和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的全过程。

我们认为科技创新,就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通过科学研究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并以技术创新促使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科技创新具有风险性、时效性、原创性、整合性和高端性等基本特征。

二、廊坊市科技创新的现状

近年来,廊坊市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把“邻京津、环渤海”区位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集中精力引智力、引院所、引项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廊坊市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约有百余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4.6亿元。截至2013年7月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增至600余家,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1.2亿元,同比增长30.3%,增速全省领先,超过全省平均值(15%)1倍多。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2013年7月,廊坊市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取得关键技术成果130项,申请专利1919件、授权1496件,分别增长25%和67%,取得了10多项国内首创技术成果。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奥集团煤基清洁能源研发利用国际领先、华元机电自主研发的定向钻机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奥瑞视工业无损探伤系统打破国外企业长期垄断地位,创造出了全球首支通用LeD多面发光体灯泡、世界第一块5.7平方米双结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世界首台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智能化乳腺成像检测仪等多项世界第一。

3.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

目前,廊坊市建成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49家,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40家。其中,部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15家。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与2006相比增加了14家。

4.对接京津引向深入

全市9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重点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3家院士工作站、2家部级产业技术联盟。清华(河北)科技园、中科院理化所、热物理所、过程工程研究所、空间科技中心、生态中心、网络中心、大气中心等一批重大中试基地和成果转移中心,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国家实验室、国家热工流量仪器检测中心、教育部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相继落户廊坊,并有多家研发中心投入使用。

三、廊坊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1.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益不明显

从R&D资源数据看出,自2006年以来,廊坊市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创新产出虽有增加,但效果仍不十分明显,总体来看科技产出增幅远远低于其科技投入的增幅。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的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分工不够明确,缺乏统筹的协调配合能力,致使产、学、研未能充分结合,并且与财税和货币政策缺乏一致性,所产生的作用容易相互抵消部分。投资策略之间整合度不够,使资源投入不是过于重复,就是分散在过多的领域。

2.科技创新与生产对接存在结构性矛盾

科技创新与生产脱节是廊坊市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一方面科研人员对企业缺乏了解,不知道哪些创新技术是企业所急需的,哪些技术适合那些企业,对企业接受技术的能力也缺乏切实的了解。另一方面许多科技创新人员在认识上没有真正把满足企业需要放在首位,仅仅是片面的追求科技创新的学术水平和获奖等级,而忽视了科技创新的使用价值。

3.科技创新的中介机构能力不足

一方面是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的服务机构不全,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较好,但是诸如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创新融资服务等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现有的科技中介机构多数都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在运行方式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来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的思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上缺乏创新,运作机制不够灵活;同时管理人员素质也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创新的需要,服务质量偏低。

4.科技创新体系的外部环境不够完善

不正当竞争的存在使得整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进程陷于一种恶性的循环之中。市场竞争规范性差、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得力、假冒伪劣和盗版现象严重、机构企业的创新收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使得创新主体缺少创新动力

四、提升廊坊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1.转变政府角色,建立服务型政府

作为宏观管理层面的城市政府承担着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创新体系,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角色。在高新科技产业中一些产业的创新风险极大,单个企业无力承担创新投资风险,导致企业极力进行“风险规避”,甚至消极地对待政府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显然,在这些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需要政府扮演积极的角色,政府既可以采取风险和利益共享的投资方式,联合企业与研究机构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与研究机构参与”的合作创新;也可以是“政府诱导、企业与研究机构自主”的合作创新;还可以是“政府倡导、企业与研究机构自由”的合作创新。此外,政府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还必须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激发和调动相关单位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激情。

2.建立完善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激励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潜能,促进科技人员创业创新。通过对人才资本的合理高回报、给予社会荣誉等方式建立起良好的机制,以便能吸引住人才,特别是留住高层次人才。让各类人才在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价值,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出来,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潜能,造福广大人民,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为了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必须加强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内在运作机制和外部环境。第一,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信息服务、咨询评估和中介功能,为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提高技术交易成功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完善科技创新成果的工程化服务功能,解决行业、领域中具有共性的难点、重点技术的成熟配套问题,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成熟度,使其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领域。第三强化孵化功能,降低高新技术革新小企业和企业家的科技创新成本,向社会不断地提供成熟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

4.以“四个围绕”为抓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围绕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京津科技资源,加快打造承接京津资源外溢的更高载体。二是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积极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新平台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三是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示范作用大的科技专项。

五、结论

科技创新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廊坊毗邻京津,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并不十分丰富,科技创新必然是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廊坊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人才保障机制、创新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大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将取得辉煌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爱国.山东经济中科技创新的实践与发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2]王林平.对黑龙江省科技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与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8(01).

[3]陶化冶,张鑫,张岩,隋金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拓综合评价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03).

科研创新能力篇10

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津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帮助下,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研发机构及工程技术中心作用明显。但是,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2]。1科技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提高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天津市科技创新环境的现状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面向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政策需要继续健全,已有政策有待继续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技术转移市场建设尚未达到要求;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需要继续加大。2研发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充足的研发经费是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是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首要前提。天津市政府资金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多元化投入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天津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缺少必须的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成为制约天津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3科技创新人才有待进一步培养。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是首要的创新资源。由于天津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在人才竞争方面较为被动,存在着不合理的人才流动限制和人才管理模式,对人才培养力度不够,致使天津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缺乏创新人才,尤其是缺乏具有一流水平的高科技人才,成为制约天津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对策建议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科技创新环境的改进是提高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1加快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与财政补贴法规,为加快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提高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结合天津实际,制定促进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实施条例及地方性科技法规;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多方面加大对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支持力度。2促进高效的技术转移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动新技术、专利和品牌的转让;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利用[3];促进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创造开放的条件实现自主创新,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3重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快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开发的鼓励政策,加强对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和宣传;鼓励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大幅度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和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市场主体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资金不足是制约天津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针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1积极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重点支持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建设、基础性工作和队伍建设。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探索采取贷款贴息、基金制、创业投资风险补偿等多种投入方式,构建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紧密结合的投入体系,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2不断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提高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的监管,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在加强和改进科技经费管理上下功夫,着力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4]。3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同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贷款为补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围绕天津市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方向,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构筑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促进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1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确立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地位,研究制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的政策体系,构建具有天津特色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人才政策体系;在人才引进政策上向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倾斜,多方面创造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到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尽快促进科技人才创新,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度。2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要适应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形成以本专业为主的多知识、多技能的综合性体系[5]。通过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内外部的进修培训,形成统一规划的各层次科技人才培训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团队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的优势,通过具体的科研项目,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素质,在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内部建立起学习型组织。3健全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建立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其创造力、工作效率和内部归属感。完善工资报酬体系,提高薪酬与科技创新人才工作业绩的相关度;建立稳定可行的选拨晋升机制,给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发展机会,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价值;夯实科研基础建设,让科技创新人才有条件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真正使科技创新人才的个人发展融合到组织的整体发展之中。

本文作者:杨士伟工作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