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十篇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十篇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37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1

近年来以芽袍衣壳蛋白为分子载体,通过芽袍表而展示技术将外源目的蛋白展示在重组枯草芽袍杆菌芽袍表而,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芽袍抗体和酶制剂已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芽袍的结构相当复杂,中心部位为核芯,含有原生质体,被芽袍膜包裹;核芯外而为皮层,成分为肚聚糖,再往外是一层或者数层蛋白质组成的芽袍壳,最表而为芽袍壁。B.subhfis芽袍中约包含25种衣壳蛋白,而本研究前期已利用CotC为载体成功将海藻糖合酶展示在芽袍表而。但是由于芽袍易受萌发剂刺激而萌发,当芽袍萌发时首先会释放2,6-毗咤一梭酸钙CCaz+-dipicolinicacidCaz+-Dpa)和大量离子,然后袍子皮层内的肚聚糖被水解,皮层水解会逐渐补充袍子核内的水分,最后芽袍恢复酶活力,导致衣壳蛋白被降解脱落,而海藻糖合酶相应脱落后也会被一些蛋白酶类降解,因此不仅失去了固定化酶的目的,还降低了海藻糖合酶酶活,加大其回收难度。所以,弱化芽袍萌发,钝化芽袍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感知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枯草芽袍杆菌芽袍萌发中的两个关键皮层溶解酶基因cwlJ和、ieB基因作为敲除对象,实现抑制芽袍萌发的目的,构建芽袍表而稳定展示海藻糖合酶的工程菌,提高芽袍的稳定性和利用率,更加高效稳定的表而展示海藻糖合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含有海藻糖合酶基因的枯草芽袍杆菌168(以下简称B.subtifis168-tres):本实验室保藏;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质柳piC9研口含有博来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piCZaa:杭州宝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限制性内切酶:日本takaRa宝生物公司;卡那霉素、博来霉素、ezup柱式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高纯度质粒小量快速提取试剂盒:艾德莱生物公司;其他试剂均属于国产分析纯。实验所涉及引物见表1所示。

LB培养基:酵母浸粉5g/L、蛋白胨10g/L,氯化钠10g/L,pH7.0-7.4。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g/L、玉米浆10g/L,酵4浸粉3g/L,naCi6g/L,K2Hp043g/L,mnS040.3g/L,mgS042.4g/L,pH7.0-7.4。

菌体增殖培养基:酵母浸粉5g/L、蛋白陈10g/L,氯化钠10g/L、山梨醇91g/Lo

电转缓冲液:甘露醇91g/L、山梨醇91g/L、甘油100g/10

菌体复苏培养基:酵母浸粉5g/L、蛋白陈10g/L,氯化钠10g/L、甘露醇69g/L、山梨醇91g/L。

葡萄糖需在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15℃灭菌20min其他培养基均121℃灭菌20min。

1.2仪器与设备

Sw–CJ-2FD型双人单而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wFJ72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5804R型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438℃型电转仪:德国eppendorf公司;Gnp-9080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梯度pCR仪: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mD2000核酸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美国BioFuture公司;ZQYZ-CS型恒温振荡培养箱:上海知楚仪器有限公司。

1.3实验方法

1.3.1重组同源性片段sleBl-kmr,cwiJ1-zeor的制备

用ezup柱式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B.subtilis168-tres菌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senucleicacidDna),并以此为模板,sleBF1和sleBR1为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isechainreactionpCR)扩增,获得长度为592bp用于敲除sleB基因的同源臂sleBl;使用高纯度质粒小量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ppiC9k质粒,以此为模板,sleBF2和sleBR2为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502bp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km`;使用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胶回收所得的sleB1片段与kmr片段为模板,sleBF1和sleBR2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pCR扩增条件为:(1)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ec,57℃退火30s,72℃延伸3.5min,5个循环;72℃延伸2min;(2)95℃预变性5min94℃变性30s,56℃退火30s,72℃延伸4.5min,30个循环;72℃延伸10min,4℃保存,扩增得到长度为2094bp的同源重组片段sleBl-kmr,并使用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进行胶回收,保存于-20℃备用。cwlJl长度为451bp博来霉素抗性基因片段为1205bp,cwlJl-zeor片段制备方法同上。Bacillussubtifis168-tresosleBΔcwiJ工程菌构建流程见图1。

1.3.2回收产物的酶切及浓缩

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酶切sleB1-kmr和cwLll-zeor基因片段,并向酶切产物中加入1/10体积3mol/L醋酸钠和2.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置于-20℃冰箱冷却20min,然后12000r/min离心5min得沉淀;加入300μL体积分数为75%乙醇重悬沉淀,12000r/min离心5min后除去乙醇,37℃风干30min最后加入15-20μLddHZo重悬Dna。使用核酸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回收Dna质量浓度,并最终获得质量浓度在200-500ng/μL之间的Dna溶液。

1.3.3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挑取新鲜LB固体培养基表而的B.subtifis168-tres单菌落,接种于10mL菌体增殖培养基中,37℃,220r/min培养12h;将上述菌液转接到50mL菌体增殖培养基中至菌液初始oD600mm=0.2,然后37℃,220r/min培养菌体至oD600mm=1.0;将菌液转移到100mL离心管,冰浴10--15min后,4℃,8000r/min离心5min,收集菌体;离心后的菌体用预冷的电转缓冲液洗涤2--3次,并使用1mL电转缓冲液重悬菌体,制成枯草芽袍杆菌电转化感受态[mo;将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每管分装100μL,-80℃保存备用。B.subtilis168-tresasleB感受态的制备方法同上。

1.3.4电转化

将回收片段sleBl-kmr与B.subtifis168-tres感受态混合均匀,然后加到2mm电转杯中预冷5min,并使用电转仪在2000V,5ms条件下电转化,电转完成后立即加入500μL菌体复苏培养基,37℃,180r/min复苏培养3h后涂布在含卡那霉素(25μg/mL)的LB固体培养基中,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d,筛选出抗卡那霉素的菌株。将cwlJl-zeor与B.subtifis168-tresΔsleB感受态电转后,筛选出抗卡那霉素和博来霉素的菌株。

1.3.5阳性重组菌株的鉴定及传代培养

挑取阳性转化子接种到含卡那霉素抗性的液体LB培养基中,37℃培养过夜后8000r/min离心并收集菌体,提取重组菌Dna,并以获得的基因组为模板,sleBFZ和sleB凡为引物进行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pCR产物,获得阳性重组菌株B.subtilis168-tresΔsleBo重组菌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的获得方法同上。用LB液体培养基将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在37℃,200r/min的培养条件下传代15次,做菌落pCR验证。

1.3.6B.subtif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芽抱形成检测

将原始菌株B.subtilis168-tre对口重组菌株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以1%的接种量分别接种在发酵培养基中,置于37℃,200r/min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48h,每隔4h取样,同时利用芽袍染色法对芽袍染色,置油镜观察,芽袍呈绿色,菌体成红色。观察10个视野的营养细菌与芽袍数,产芽袍率=芽袍数/(芽袍数+营养细胞数)x100%。

1.3.7B.subtif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在LB培养基中芽抱萌发验证

分别将发酵48h后的重组菌与原始菌菌液80℃水浴20min,立即冰浴,将菌体稀释后涂布在LB固体培养基中,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0h,用平板计数法记录芽袍萌发结果。

1.3.8B.subtif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在麦芽糖转化体系中芽抱萌发验证

分别取5mL发酵48h后的重组菌与原始菌菌液80℃水浴20min,立即冰浴,与10mL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终浓度30%的麦芽糖浆混匀后制备成海藻糖合酶的反应体系。将此反应体系置于25℃恒温水浴振荡摇床中反应12h,每隔4h取样涂布在LB培养基中,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0h,用平板计数法记录芽袍萌发结果。

1.3.9B.subtif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在麦芽糖转化体系中海藻糖合酶酶活检测

分别将发酵48h后的重组菌与原始菌发酵液8000r/min离心20min,弃上清,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2次后并悬浮,加入溶菌酶使其终质量浓度为2mg/mL后t-37℃放置30min破坏营养细胞,后经8000r/min离心10min,烘干,称量干菌体质量,最后用去离子水悬浮制得芽袍悬浮液,将5mL芽袍悬浮液与10mL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终浓度为30%的麦芽糖浆混匀,制备成海藻糖合酶的反应体系。将此反应体系置于25℃'恒温水浴振荡摇床中反应12h后,室温,1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进行高效液相色谱C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转化体系中海藻糖。

HpLC测定色谱条件:HypersilnHZ色谱柱(300mmx4.6mm、5μm);流动相(乙睛冰=3:1,V/功;流速1.0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波}}589.3nm;进样量10μL;柱温:40℃。

海藻糖合酶活力定义:在25℃,pH7.5条件下,每分钟生成1μmol海藻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U)。

2结果与分析

2.1基因敲除片段sleB1-kmrb勺构建、电转化及鉴定

以B.subtilis168-tres菌体的基因组为模板,sleBF,和sleBR,为引物进行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2a。由图2a可知,在600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理论长度592bp相符,表明已成功获得同源臂sleBl;以质粒ppiC9k为模板,sleBF2和sleBR2为引物进行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2b。由图2b可知,在1500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理论长度1502bp相符,表明成功获得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片段kmr;以胶回收制得的sleBl片段与kmr片段为模板,sleBF,和sleBR2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得基因敲除片段sleBl-kmr,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结果见图2c。由图2c可知,在2000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理论长度2094bp相符,表明基因敲除片段sleBl-kmr构建成功。

通过乙醇沉淀法浓缩酶切片段后,测得Dna质量浓度为395.63ng/μL。将10μL回收片段与100n.,LB.subtifis168-tres感受态细胞混合并电转,用引物sleBF2和sleBR2对含卡那霉素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基因组进行验证,结果如图2d所示,表明sleBl-kmr与sleB发生同源重组,完成sleB基因的敲除,获得B.subtifis168-tresΔsleB重组菌。

2.2基因敲除片段cwlJl-zeor的构建、电转化及鉴定

以B.subtilis168-tres菌体的基因组为模板,cw1JF1和cw1JR1为引物进行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3a。由图3a可知,在500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理论长451bp相符,表明已成功获得同源臂cwlJl;以质粒ppiCZaa为模板,使用引物cw1JF2和cw1JR2进行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3b。由图3b可知,在1200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理论长度1205bp相符,表明成功获得博来霉素抗性基因片段zeor;以胶回收制得的cwlJl片段和zeor片段为模板,cw1JF1和cw1JR2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得基因敲除片段cwlJl-zeor,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结果见图3c。由图3c可知,pCR产物,发现在1700bp左右出现特异性条带,与理论长度1656bp相符,表明基因敲除片段cwlJl-zeor构建成功。

通过乙醇沉淀法浓缩酶切片段后,测得Dna质量浓度为378.26ng/μL。将10μL回收片段与100n.,LB.subtilis168-tresasleB感受态细胞混合并电转,用引物cw1JF2和cw1J凡对含km和zeo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基因组进行验证,结果如图3d所示,表明cwLll-zeor与cwlJ发生同源重组,完成cwlJ纂因的敲除,获得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

2.3 B.subtif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传代培养验证结果

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第5,10,15次传代后的菌落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见图40由图4可知,第5,10,15次传代在1500bp和1200bp都有条带产生,与icm和zeor的理论值相符,表明重组菌的遗传稳定性并未发生变化。

2.4sleB,cwlJ基因双敲除后对芽袍形成的影响

通过显微镜计数法计算原始菌株B.subtilis168-tres与重组菌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芽袍率,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重组菌株比原始菌株生长迟缓约4h,但两株菌在48h后的芽袍形成率都约为88%,证明敲除sleB和cwlJ基因后会使菌体生长时间延迟,但芽袍形成率未发生变化。

2.5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在LB培养基中芽袍萌发验证

通过平板计数法对原始菌株和重组菌株芽袍萌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见图6。由图6可知,B.subtifis168-tres芽袍萌发数为4.9x10CFU/mL,B.subtifis168-tresΔsleB芽袍萌发数为5.3x104CFU/mL,B.subtilis168-tresΔcwlJ芽袍萌发数为2.1x107CFU/mL,B.subtifis168-tresΔsleBΔcwiJ芽袍未见萌发。

2.6 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在麦芽糖转化体系中芽袍萌发验证

通过平板计数法对原始菌株B.subtifis168-tres和重组菌株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在麦芽糖转化体系中的芽袍萌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见图7。由图7可知,原始菌株在麦芽糖转化体系中转化4h,8h,12h,16h后的芽袍萌发数都为4.8x108CFU/mL左右,而重组菌株芽袍在各个时段一直未见萌发。

2.7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在麦芽糖转化体系中海藻糖合酶酶活检测

为了证实B.subtif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海藻糖合酶酶活是否有所提高,利用HpLC对重组菌芽袍悬浮液进行海藻糖合酶检测,结果见图8。由图8可知,用B.subtifis168-tres原始菌芽袍转化测得的海藻糖合酶酶活为5.83U}用B.subtilis168-tresΔsleBΔcwiJ重组菌芽袍转化测得的海藻糖合酶酶活为10.42U}重组菌比原始菌酶活提高了78.7%,这表明敲除、ieB和cwlJ基因后弱化了芽袍萌发,成功提高了芽袍表而展示海藻糖合酶的稳定性。

3 结论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2

内容提要:对盗牌索钱行为的刑法评价,有盗窃罪、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敲诈勒索罪等几种观点。基于盗窃罪、敲诈勒索罪、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构成要件理论,运用法律解释方法进行详实的分析和讨论,论证出此种行为既可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亦可构成敲诈勒索罪。并基于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和充分评价原则,运用牵连犯理论,对敲诈数额达起刑点的应实行二罪并罚。

一、案 例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期间,朱某趁夜深人静之际,多次携带螺丝刀等作案工具,选择停放稍偏僻的轿车,卸下牌照后藏匿于车辆附近,并留下联系方式要求车主向其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100至600元不等,车主汇款后即告知车牌藏匿地点。至案发,朱某共窃得车牌近20副,并以撬盗的车牌为要挟敲诈勒索人民币3000余元。

二、基于盗窃罪构成的评价分析

1.车牌能否成为盗窃对象?车牌的可支配性、法律属性特征毋庸讳言,车牌需要制作材料费、人工费及补办登记手续费等费用,亦具有经济价值(对车主来说尤其如此)。故可成盗窃对象。

2.车牌可否估价及如何估价?车牌虽非随登记车辆不得单独交易,但即使是禁止流通物品甚至是非法物品如毒品亦可作为盗窃对象进行价值或数额认定,车牌无理由成为可估价物品的法律禁区。估价时,是应以材料费、人工费等实际成本费(盗窃对象的实际价值)还是补办车牌费用(车主直接损失)来计算?笔者以为,应以费用较高者为准。www.133229.Com

3.车牌是否符合“非法占有目的”之主观要件?盗窃中“非法占有目的”是指非法排除他人对财物的占有,以所有意思对财物进行使用或处分。在撬盗车牌勒索财物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并非意图占有窃取的车牌,只是将窃取的车牌作为敲诈的筹码,在敲诈未果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对藏匿的车牌废弃不管,并不作销脏处理。故为索钱而盗牌的行为不符合盗窃中的非法占有目的,难以构成盗窃罪。

4.敲诈行为是盗窃后变现价值的附属行为吗?

第一,行为主辅问题。(1)从生活经验判断,手段行为只是辅助目的实现的,盗牌是辅助敲诈的,敲诈不是盗窃的附属行为。(2)在行为人的意识中,意在勒索钱财,而非非法占有车牌,亦属勒索为主、盗窃为辅;(3)行为的主辅并不决定行为的定性、定罪及量刑,对数个行为皆应定性,后综合考评整个行为及各个行为的社会危害大小,运用罪刑相当、罪刑公平等原则进行定罪量刑。

第二,获利变现问题。从非法占有目的的获利方式看,盗窃虽既可通过对盗窃对象的使用(含占有、使用、收益)而获利,亦可通过对盗窃对象的处分而获利,都是直接指向盗窃对象本身的,且此种使用或处分变现系盗窃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应有之义(当然结果),不会扩大盗窃所侵害法益的范围和程度,属于事后不可罚行为(或吸收犯中被吸收行为),无需另行进行刑法评价。然盗牌索钱中,获利方式并非直接指向盗窃车牌本身,亦非法律意义上的使用或处分,而是采用了以车牌为要挟这一带有一定强迫性的方式,且是针对所盗车牌以外的财物,对新的法益造成了侵害,非盗窃中应有之义的获利变现方式,已非事后不可罚行为,对这种行为应另外进行刑法意义评估。这也是非法占有目的在盗窃罪和敲诈勒索罪间的区别之一。故不能简单地认为,敲诈行为是盗窃后变现价值的附属行为。

5.盗牌自用或出卖行为如何定性?盗窃车牌自用或出卖符合盗窃罪非法占有目的等主客观要件,经鉴定评估数额较大的,可构成盗窃罪。但如盗窃车牌可成立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则存在法条竞合。在法条竞合时,有特别优于一般、重法优于轻法等适用原则,综合案情考虑,此处应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宜定为盗窃罪处罚。

6.起初盗牌目的为自用或出卖,盗牌后变为敲诈勒索,如何定罪?此明显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应分别定罪并数罪并罚。

7.盗牌(包括勒索、自用或出卖)当场使用暴力或使用暴力威胁等可否转化为抢劫?刑法之所以规定转化犯,乃因行为由和平而暴力导致的行为危害性陡增,对行为否定评价和惩戒改造的程度亦当相应提高。盗牌当场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的,亦应如此。故如定盗窃罪的,则可转化成抢劫罪处理;如定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因刑法只规定抢夺(无抢劫)国家机关证件罪,则将车牌作为一般公私财产转化为抢劫罪处理。此处如为了索钱的非法目的如何理解?笔者认为,如当场采取暴力的则可认为行为人对车牌本身亦有非法占有之直接目的。

8.一个悖论:在盗牌自用或出卖中,行为人没有进一步扩大侵害法益或侵害新的法益,若能定盗窃罪最高处罚可达无期徒刑;而在盗牌勒索中,侵害了新的法益,产生了新的违法犯罪行为,因难定盗窃罪,即使数罪并罚,最高处罚亦无法达到无期徒刑。此种情形虽在实践中出现概率甚微,但理论上存在可能,亦有探讨价值。笔者浅见,能科以如此苛刑,其行为必然极其猖狂,数量亦非常惊人,自用或出卖不但对私人财产侵害极重,而且对社会秩序特别是车辆管理秩序的侵害非常严重;而索钱对私人财产侵害同重,但对社会秩序管理侵害则相对稍轻。两相权衡,前者实害性更大,刑罚理应更重。此说虽有道理,但也回避了对法益侵害扩大的论理,说服力难谓完满,有待进一步探究。

三、基于敲诈勒索罪构成的评价分析

1.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撬盗的车牌相要挟,强行索取他人财物,如果达到数额较大的起刑点的,符合敲诈勒索罪的主客观要件,应可成立。

2.单次达不到数额较大,可否累计计算?从刑法正义、行为可罚性和行为人危险性来看,多次敲诈勒索的数额应可累计计算。对于累计计算,刑法和司法解释(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偷税、盗窃、挪用公款等)有规定,司法实务亦有实行,刑法还有“多次盗窃”入罪的规定。但对于单次不构成犯罪的应有追诉时效限制。笔者认为,不构成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其追处的时效是六个月,在刑法上的时效限制理应更严厉,但至少不能低于此限制(不得多于六个月)。这样就可实现法律体系间在法律实践上的协调。否则,就会出现一违法行为不得治安处罚却可刑事处罚的尴尬局面。当然,如何累计计算可按时效中断处理,即未被发现的前一敲诈勒索行为发生六个月内又敲诈勒索的,前一行为的时效自后一次行为发生之日起重新计算,依此类推。司法实践中通常的处理方式是,一年内的可累计计算。这种方法有简单化的倾向,且欠缺追诉时效的考虑。

四、基于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构成的评价分析

1.主观上是否符合本罪?

第一,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对盗窃证件的目的在所不问,是否非法占有无关紧要,故不欠缺构成的目的性要件。

第二,是否符合明知盗窃对象为国家机关证件之主观认识要件?此处的明知只需要是一种概括性的认识,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车牌是国家颁发或制作并有一定公共信用或公共管理之证明作用即足矣,并非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白无误地认识到车牌属于国家机关证件。故认识要件上亦不存在构成障碍。

2.机动车牌是否属于国家机关证件?这是能否构成本罪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机动车牌应属于国家机关证件范畴。

第一,从法律解释看,车牌可包涵于国家机关证件的外延之中。法律概念的外延可分为核心部分、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解释中通常基于刑法正义、行为可罚性、立法意图等考虑,而对概念作出限缩解释、字面解释和扩张解释。所谓国家机关证件是指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制作并颁发的用以证明身份、经历或其他有关事项的证明文件。就通常理解来看,车牌不属于国家机关证件的核心和中间部分,但运用扩张解释可纳入边缘部分。车牌除了具有是否悬挂标明登记与否、色彩(黄、蓝等)区别车辆类型等直观性的标志作用外,还有以文字内容表明合法登记身份、车籍等证明作用,如“沪”证明车辆的注册籍、字母加数字证明合法身份登记号等,这些已超出了标志所能起到的作用,足使车牌成为国家机关证件,且此并未超出国民可预测的“文义射程”范围。这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漏洞,又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在日本司法实务中亦有类似的判例,如将国营铁路的铁路站牌包含在日本刑法第155条第3款规定的伪造、变造无印公文罪中的无印公文之内(大判明治42.6.28刑录15辑877页)。①

第二,从社会形势来看,盗窃车牌行为具有纳入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刑事可罚性。司法需独立,但不能孤立,除了利益衡量、政策考量等外,还需要对社会形势进行估量,此可因应形势之需并更充分实现刑法应有效果,且能照顾国民法律情感。近年来,此类违法行为频发,社会影响恶劣且较广泛,违法行为人常利用索要数额较小难以入敲诈勒索罪而肆无忌惮作案,国民对此多有怨恨。基于行为社会危害性之本质和行为再犯可能性之预防,此种行为纳入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进行评价和惩罚更能显现刑法应对社会变化之实际功效。

第三,从侵害法益和立法目的来看,盗窃车牌行为严重侵害了国家机关的公共管理,妨碍了国家对车辆的管理秩序,与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行所侵害的法益相同,定性该罪符合立法目的。

3.几点讨论:

第一,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以下简称四机关规定)相关条款的有效适用性。有人认为:(1)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两高解释)第1条明确将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而提供或者出售车辆号牌(包括伪造、变造的车辆号牌)的行为规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这否定了四机关规定第7条买卖机动车牌证可以按照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定罪的规定,也就是否定了可以将机动车牌证视为国家机关证件这一理解;(2)两高解释第2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累计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显然,两高解释将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纳入了国家机关证件罪的范围,而将车辆号牌排除在了与机动车相关的国家机关证件范围之外;(3)因四机关规定的相关内容在以上两点均与两高解释相抵触,根据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的规定》所明确的新司法解释的效力优于旧司法解释的原则,四机关规定的相关内容应予以废止;(4)四机关规定的范围是适用于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只有在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中的伪造、变造、买卖机动车牌行为时,才将车牌纳入国家机关证件,盗窃车牌则不得适用。

对此问题,笔者认为:(1)两高解释第1条与四机关规定第7条两者的适用范围是基本不同的,只有在明知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而提供或者出售盗窃所得车辆号牌这一点上是相关联的,对其他盗窃车牌情形则两高解释没有规定,更无所谓的否定。即使是在相关联的一点上,也并不就是非此即彼的竞争适用关系,还存在数罪并罚的可能。根据法律解释原则,即在对法律进行理解时,应尽量使法律体系相互协调,尽量避免导致相互间矛盾或无效的理解。故此种情况下,不能轻易断定相互抵触而否定甚至臆想废止其中之一的效力。况且两者的制定者不同,而四机关规定的内容更为明确具体;(2)两高解释第2条对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的伪造、变造、买卖行为进行了规定,对机动车其他证件等并未规定,这是不是排除其他证件为国家机关证件呢?解释只对可确定的适例作了明确列举,但这不能使国家机关证件成为一个排他且外延封闭的概念;(3)司法解释具有规范性,但语言及其表达具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特别是规范解释名称的概括更是如此。因此,简单地根据规范名称来划定适用范围就显得过于教条和僵化,将“车牌纳入国家机关证件”的适用范围仅局限在查处盗窃、抢夺机动车辆案件反而会使得刑法概念、罪行处罚出现体系上的不协调、不一致。

第二,立法目的之探知。在危害国防利益罪章和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章中,对盗窃、抢夺车辆牌照的行为均未做规定,如何理解立法意图?

笔者揣摩,立法有意不规定②的意图无非两种:此类行为危害性未达到刑事处罚的入罪标准而无须规定;抑或暂不规定,留给裁判者根据刑法正义等理念,综合考虑行为实害、社会形势等情形,充分运用法律解释等方法进行自由裁量,待时机成熟再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从有关车牌的相关立法条款及行为的实害性来看,后者更为合理,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盗窃武装部队车辆号牌行为入罪的明确规定就可充分说明这一点。因此,根据社会形势和行为危害性,行为纳入刑事处罚符合刑法正义且罚当其罪、罪当其刑时,在不违背罪刑法定的前提下,就应充分运用法律方法来避免不必要的漏洞,从而更有利于刑法目的和功能的实现。此处将机动车牌扩张解释纳入国家机关证件即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9号)第2条第2款将伪造、变造武装部队车辆号牌行为解释纳入非法生产武装部队车辆号牌行为之中(刑法修正案(七)修改并增加了伪造武装部队车牌行为罪条),亦彰此意。

第三,刑法概念的统一性和相对性。有人认为,从刑法第375条第1款(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罪条)、第2款(非法生产、买卖军用标志罪条)及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可知,汽车号牌属于标志,尽管盗窃武装部队证件罪与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在行为对象的制作主体上有所区分,但是刑法分则中对于证件和号牌的规定含义应该是一致的。故车牌不是国家机关证件。

笔者认为,刑法概念含义应当尽量统一,但这也具有相对性。到底是采统一意义还是作相对解释,关键要看解释是否符合刑法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的协调性。如果对概念作统一解释,违背了刑法公平、罚当其罪等原则及立法目的时,或使得刑法体系或条文不协调时,则不能固守统一含义。即使是同一选择性罪条中的概念亦如此。如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条中,因刑法对盗窃、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已作规定,故盗窃、抢夺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就不包含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而因刑法对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毁灭未作特别规定,故毁灭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就包含了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就机动车牌来说,亦体现了同样的道理。因危害国防利益罪章和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章针对车牌的各种行为进行了选择性的区别规定或不规定,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既有概念统一的,亦有不统一的情形。如因刑法对买卖武装部队的车牌行为作了特别规定,故买卖武装部队证件中的证件就不包含车牌;而因刑法对买卖民用车牌的行为未作规定,故买卖国家机关证件中的证件就可包含车牌。又如因刑法(修正前)对盗窃车牌包括武装部队车牌的行为未作规定,故盗窃国家机关证件或武装部队证件中的证件又都可包含车牌。这种对概念的统一理解与相对解释正是基于各章规定的差异性从刑法整体所作出的判断,恰恰体现了概念体系的协调性,恰恰是体系解释的结果。

第四,一点余论:盗窃非机动车牌照可否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非机动车牌与机动车牌在公共信用、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属性上应该是一致的,盗窃行为应可成立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但两种牌照所承载的对象属性、信赖程度、管理等级、刚性要求等是有较大差别的,特别是在实践处理及实践必要性中体现的弹性更显径庭之别,导致两种行为对社会的实际危害有大小不同,这必然要求在两种行为的入罪标准上亦应显出相对应的差别。比如盗窃机动车牌数量的起刑点可参照伪造行驶证三本的司法解释定为三副,而盗窃非机动车牌的起刑点可定为十副。

五、结 语

1、牵连犯的定罪处罚。对于牵连犯的定罪处罚,观点分歧,除法律明确规定外,或采一重罪认处,或采数罪并罚,或区别情形而定。笔者比较认同这样一种区分情形分别处理的观点:以“罚当其罪、罪刑相当”作为评价的基本准则,既不得违背禁止重复评价的原则,又要遵行充分评价的原则;对于数个牵连行为分别成罪,且其中无一罪构成要件可完全评价整个行为全部入罪要素的,对超出部分必须适用他罪构成要件才能予以充分评价的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对其他牵连犯特别是存在必要手段或必然结果关联的牵连犯则从一重罪从重论处。③

2、本案定罪处罚。本案中,定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则对敲诈勒索行为漏为评价,定敲诈勒索罪则对盗窃车牌行为漏为评价,显然从一重罪(从重)论处违背了充分评价原则,也违背了刑法公平原则。现举一例说明之,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进行诈骗,乙拾得国家机关公文进行诈骗,两者诈骗数额均特别巨大,如按从一重罪论处,两者均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对甲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这一独立成罪的行为不予评价或降格(或矮化)为一个酌定从重情节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公平或过于随意的。故对朱某应以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敲诈勒索罪实行二罪并罚。

注释:

①[日]大谷实著:《刑法讲义各论》(新版第2版),黎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9页;[日]西田典之著:《日本刑法各论》(第三版),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3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R54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022-02

effectofapoe-geneKnockoutmiceandResearchofatherosclerosis

niesaiZhaoshui-ping(auditing)

(Cardiologyof2ndXiangyaHospit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Hunan-changsha,410011)

[abstract]apoeisanimportantcomponentofplasmaalipoproteins,andplayssignificantrolesinlipoproteinmetabolism.theabsenceormutationofapoemayinduceabnormallmetabolisminvivoanddysfunctionoforgans,andthenleadtoaseriesofdiseasesandcomplications.apoe-knockoutmiceisoneofthebestmodelsforresearchonmechanismofatherosclerosis,whichbecameapopularmodelusedinstudiesonvulnerableplaques.thisarticleexplorepathologiccharacteristicsofatheroscleroticplaques,highfatdiet,aerobicmovementandapplicationinpharmacologicalresearchaboutapoegeneknockoutmice.

[Keywords]apolipoproteine;Geneknockout;atherosclerosis;mice

载脂蛋白e(apoe)于1973年发现,与已知氨基酸序列的载脂蛋白相比,其精氨酸含量较高,故曾称为富含精氨酸的载脂蛋白(aRp)。1975年,Utermann建议根据字母顺序将其命名为apoe。1992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生化遗传和代谢实验室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病理遗传实验室应用胚胎干细胞基因敲除技术,成功培育出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1]。载脂蛋白e作为配体,有助于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因此,缺乏apoe则会导致血液循环中脂蛋白代谢障碍,易于沉积动脉壁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apoe基因敲除小鼠易形成严重高脂血症及aS病灶,所以广泛应用于aS的研究。

1apoe基因敲除小鼠aS病灶的病理特点

对正常饮食下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进行观察[2],发现血浆总胆固醇(tC)含量比同期正常小鼠高4-5倍,随着时间延长,可出现不同的病变特征。5-6周时动脉内皮上有单核细胞黏附,并向内皮下移动;10周时脂质条纹形成;15周时可见斑块形成,其内可见泡沫细胞和平滑肌细胞;20周时则有胶原和弹性纤维包饶的平滑肌细胞组成的纤维帽覆盖在坏死核心表面,形成成熟的斑块。随着时间延长,可出现钙化、增生的纤维帽,8个月左右冠脉动脉口处由于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形成严重闭塞。这种小鼠虽然病变严重,但仍能在一般条件下存活。

将apoe基因敲除小鼠分为低脂饮食组与高脂饮食组,分别在6、8、10、15、20、30、40周时,观察血管组织形态变化,发现aS各阶段的病理表现均存在于这种小鼠,与其他aS小鼠模型比较,apoe基因敲除小鼠不仅能够在瓣膜基底,而且能够在所有胸腹动脉中形成广泛的粥样硬化病变,如:主动脉分支、颈动脉、肺动脉等。所以,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aS病变发展同人类极其相似[3]。Cullen[4]研究认为,因为动物本身的特性及诱导斑块破裂和检查手段的限制及不确定性,使其不能够准确的反映或代表复杂的人类粥样硬化斑块,而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自发破裂与人类的形似性更好。

42-60周龄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头臂段动脉存在富含胶原的纤维脂质斑,斑块内有坏死核和出血及被包埋的多层损伤,认为后者是由于反复斑块破裂后修复所致[5]。早期的钙化,对斑块破裂有促进作用,斑块在不同密度组织的交界面最易破裂;而当钙化融合后,这种交界面减少,破裂发生率也降低了[6]。因此,钙化对于斑块破裂是把“双刃剑”。

2膳食和遗传背景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S病灶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中,经常用高脂饮食来诱导或加快aS的形成。已知不同剂量或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加用或不加用胆固醇等,对于模型小鼠的血脂水平,或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认为,动物模型发生和形成典型的aS病变,血胆固醇水平至少持续保持在300mg/dL以上。应用最多的是Getz等[7]认为的西方膳食(western-typediet),包含有21%脂肪和0.15%胆固醇的膳食,可以使apoe基因敲除小鼠胆固醇水平短时间内达到并持续保持1500mg/dL(38.79mmol/L)以上甚至更高。且研究发现,西方膳食与18%脂肪和0.25%胆固醇的膳食相比,在增高血脂水平及在主动脉弓部或无名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作用相似,同时0.15%和0.5%胆固醇的膳食,在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损害形成上没有差别。

有研究表明,尽管apoe基因敲除会导致高脂血症,但不同基因表型或不同遗传背景决定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形成的aS严重程度。给予相同的高脂饮食,杂合子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血脂水平与野生型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别,但aS损害面积是野生型小鼠的10倍左右,而对于纯合子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血浆胆固醇水平会更高(>2000mg/dL),大动脉的aS损害面积是杂合子apoe+/-的50倍。比较C57BL/6和FVB/nJ来源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发现给与相同膳食,FVB/nJ背景的小鼠血胆固醇浓度相对较高,C57BL/6背景的小鼠主动脉aS损害面积是FVB/nJ背景的8倍[8]。

3apoe基因敲除小鼠斑块产生机理

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血浆中总胆固醇浓度明显增高,三酰甘油水平亦比正常小鼠高68%,并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但其高密度脂蛋白(HDL)却只有正常小鼠的45%。正常小鼠的胆固醇主要存在于HDL中,而apoe主要存在于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但是敲除apoe基因后,胆固醇就不再主要存在于HDL中,而是在VLDL[9]。此时VLDL中大量的胆固醇就不能从小鼠体内降解,而在体内蓄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利用apoe基因敲除小鼠研究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中间密度脂蛋白(iDL)的致动脉粥硬化作用,并从形态学方面证实,该模型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VLDL和iDL从体内清除的延缓。并有研究显示,VLDL和iDL作为导致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以不依赖apoe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使之在动脉壁损伤处转化为泡沫细胞。

4apoe基因敲除小鼠与aS的干预研究

利用此动物模型,可观察各种抗aS治疗措施的疗效。已发表了许多相关研究结果,大致可分两大类干预方法:降脂和非降脂措施。

4.1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利用此动物模型,Johnson等[10]观察到,普伐他汀(40mg/kg.d)可减少早期(9周)斑块的破裂,而且在不稳定斑块形成后依然有效,但与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无关。taral等[11]研究显示,辛伐他汀具有抗炎、抑制钙化及稳定斑块的作用。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仍然具有争议,不同的研究结果皆然不同,有解释认为与给药方式不同有关。但高、低剂量辛伐他汀的调脂效果差异不明显,这可能与应用时间较短有关[12]。晏沐阳等[13]研究显示,辛伐他汀的应用可以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降低血清中LDL-C和tC的水平,同时还有他汀类药物降低炎性反应,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等独立于调脂以外的作用。

4.2非他汀调脂药物的作用

Zhang等[14]给予apoe基因敲除小鼠口服普罗布考(0.5%,wt/wt),发现该药在降低血浆tC的同时,使高密度脂蛋白(HDL)和apoai明显降低。然而,主动脉aS斑块发展的速度比非用药组明显加快,面积约非组的2-4倍。组织学分析,普罗布考组小鼠病变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而非泡沫细胞,通常认为这种现象与局灶性炎症反应和动脉瘤扩张有关,而且给予高脂饮食的正常小鼠,普罗布考亦可加快粥样病变的发展。提示通过普罗布考降低血浆tC并非抗aS的有效措施。

4.3非调脂药物的作用

Bourassa等[15]研究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对aS的影响。发现内源性雌激素较外源性雌激素能明显减轻aS病变,这种现象可能与内源性雌激素影响血浆脂蛋白的水平有关。治疗糖尿病药物罗格列酮可以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同时减少新生内膜的形成,具有直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6]。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拉西地平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和血管活性作用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17]。非洛地平及厄贝沙坦可能是通过阻断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18,19]。而单独运用哌唑嗪(7.5mg/kg.d)既未能明显减缓小鼠aS的发展,也不能有效降低血压;氯沙坦(20或30mg/kg.d)除轻微降低血压外,对aS基本无影响。然而,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小鼠的aS斑块和血压都有了显著的降低,但以上方法在用药过程中对血浆tC都无明显影响[20]。

4.4有氧运动的作用

napoli等[21]研究了中度有氧运动(游泳)联合代谢治疗(含1.0%Vitamine普通饮食、含0.05%VitaminC和6%L-精氨酸饮水),对6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长期的作用,发现,任何一种治疗都可以缓慢aS的形成,并联合治疗与单独任意一种干预方式相比,更能明显的减少aS损害和自发斑块破裂率,以及提高生存率,认为早期干预是必要的,有益的。在跑台上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tC、tG和LDL-C和apoB水平显著降低,aS斑块面积明显减少,有氧运动和低脂饮食两种结合的作用大于单独有氧运动和低脂饮食的作用,两者可以起协同加强的作用[22]。

apoe在脂质代谢、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但是apoe在这些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尚需要进一步研究。然而,apoe基因敲除小鼠所致的aS模型缘于遗传因素损伤,其病变更接近人类aS,相对于进食高脂饲料而发生aS的动物具有自然发生、渐进发展、病理形态典型等特点,为研究aS发病机理和干预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开拓了广阔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plumpaS,SmithJD,Hayektetal.Severehypercholesterolemiaandatherosclerosisinapolipoproteine-deficientmicecreatedbyhomologousrecombinationineSCells[J].Cell,1992,71(1):343-353.

[2]SunnyH.Zhang,ReddickRL,piedrahitaJa,maedanetal.Spontaneoushypercholesterolemiaandarteriallesionsinmicelackingaopolipoproteine[J].Science,1992,258(10):468-471.

[3]Yutakanakashima,audrewS,plump,elainew,Raines,etal.apoe-deficientmicedeveloplesionsofallphasesofatheroslerosisthroughoutthearterialtree[J].arteriosclerosisandthrombosis,1994,14(1):133-140.

[4]Cullenp,BaettaR,RellostaS,etal.Ruptureoftheatheroscleroticplaque:doesagoodanimalmodelexist?[J].arterocthombVascBiol,2003,23(4):535-542.

[5]Rosenfeldme,polinskyp,VirmaniR,etal.advancedatheroscleroticlesionsintheinnominatearteryoftheapoeknockoutmouse[J].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2000,20(12):2587-2592.

[6]abedinm,tintutY,DemerLL,Vascularcalcification:mechanismsandclinicalramifications[J].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2004,24(7):1161-1170.

[7]GetzGS,ReardonCa,Dietandmurineatherosclerosis[J].arteriosclerosis,thombosisandVasularBoilogy,2006,26(2):242-249.

[8]ReardonCa.GetzGS.mousemodelsofatherosclerosis[J].CunopinLipidol,2001,12(2):167-173.

[9]JawienJ,nastalckp,KorbutR.mousemodesofexperimentalatherosclerosis[J].Jphysiolpharmacol,2004,55(3):503-517.

[10]JohnsonJ,CarsonK,williamsH,etal.plaqueruptureaftershortperiodsoffatfeedingintheapolipoproteine-knockoutmouse:modelcharacterizationandeffectsofpravastatintreatment[J].Circulation,2005,111(11):1422-1430.

[11]taralp,mehdiS,DeepakB,areviewofhigh-dosestatintherapy:targetingcholesterolandinflammationinatherosclerosis.eurHeartJ,2007,28:664-672.

[12]BlackburnDF,DobsonRt,BlackburnJL,etal.Cardiovascularmorbidityassociatedwithnonadherencetostatintherapy.pharmacotherapy,2005,25:1035-1043.

[13]晏沐阳,翟永志,彭勃等.辛伐他汀消退老年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观察。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5):163-363.

[14]Zhang-SH,ReddickRL,avdieniche,etal,paradoxicalenhancementofatherosclerosisbyprobucoltreatmentinapolipoproteine-deficientmice[J].J-Clin-invest,1997,99:2858-2866.

[15]Bourassa-pa,milospm,GaynorBG,etal.estrogenreducesatheroscleroticlesiondevelopmentinapolipoproteine-deficientmice[J].proc-natl-acad-Sci-USa,1996,93(19):10022-10027.

[16]LeviZ,Shaisha,Yacovn,etal.Rosiglitazone(ppaRγ-agonist)attenuatesatherogenesiswithnoeffectonhyperglycaemiainacombineddiabetes-atherosclerosismousemodel[J].Diabetesobesmetab,2003,5(1):45-50.

[17]KyselovicJ,martinkap,BatovaZ,etal.Calciumchannelblockerinhibitswestern-typediet-evokedatherosclerosisdevelopmentinapoe-deficientmice[J].Jpharmacolexpther,2005,315(1):320-328.

[18]姚瑞,程翔,廖玉华等.非洛地平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的影响。临床心血管杂志,2008,24(9):698-701.

[19]姚瑞,程翔,廖玉华等.厄贝沙坦对高胆固醇饮食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naD(p)H氧化酶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10)1289-1292.

[20]makaritsisKp,GavrasH,DuY,etal.alphal-adrenergicplusangiotensinreceptorblockadereducesatherosclerosisinapolipoproteine-deficiemtmice[J].Hypertension,1998,32:1044-1048.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4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敲诈有偿新闻

今年2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购物导报》记者李德勇等真假记者“组团”,假借舆论监督名义进行新闻敲诈的事件。20日,新闻出版总署责令《购物导报》社停业整顿,并依法吊销李德勇记者证,将其列入新闻采编不良记录,终身禁止其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中国记协对李德勇等“黑记者”实施新闻敲诈的卑劣行径予以严厉谴责。21日,李德勇、王利平(李德勇前妻)等5人已被刑事拘留,李德勇的侄儿在逃。李德勇等“黑记者”公开藐视法律法规,肆意践踏舆论监督的卑劣行径,在全国新闻界激起了强烈的公愤。

舆论监督,是一个严肃而又带有某种神圣感的概念。因为它是指媒体和记者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不良行为进行公开批评,以引起公众关注,促使问题解决,推动社会进步。它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却具有一种放大了的精神和道德的力量,是社会正义、人间公理的代表与象征。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打击邪恶势力、去除消极因素,推动时代进步的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舆论监督理应得到全社会的敬畏和尊重,决不容许任何人的亵渎和践踏。但是近几年来,有一股阴风吹向新闻界:少数媒体和记者竟然将舆论监督变成了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工具。他们置新闻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于不顾,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脑后,抓住人家的一些把柄,以新闻采访、公开曝光、编发内参等手段相威胁,实施敲诈勒索。农民日报陕西记者站原站长江彦博,以发表负面报道相要挟,先后向陕西各地12家单位敲诈65.6万元。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原站长孟怀虎,以写批评报道为由,要挟石油公司出钱“消灾”,最终敲诈得到35万元。中国食品质量报社原四川记者站副站长汪启明,以对某食品公司所谓“注水肉”问题进行曝光为由,敲诈该公司3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办理新闻报刊领域群众举报案件556件,其中记者收受钱财、敲诈勒索案件76件,有近百名媒体从业人员因存在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被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列入新闻从业不良记录,其中有20多名记者被判刑。李德勇将作为又一个反面典型,被推上新闻职业道德和法律的审判台。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些记者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到地方找岔子,比如土地问题、环保问题、食品问题、拆迁问题等等,抓住人家的把柄后就找企业或者政府,他们并不是要促成问题的解决,而是把抓到的问题当成出价的筹码,动辄张口就要敲诈几千、几万、十几万或几十万,让企业或者政府出钱做广告、订报纸,有的干脆直接要钱装入自己的腰包。而有些地方和单位因为害怕媒体曝光,也愿意出钱把事情“摆平”,将问题捂住。于是就变成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某些记者的新闻敲诈就会屡屡得手。

搞新闻敲诈的无良记者,是记者队伍中的败类,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给社会上的腐败暗流推波助澜,严重污染了社会的政治环境,而且也损害了新闻媒体为国为民、公平公正的形象,使其公信力大打折扣。他们的新闻敲诈行为,也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反面的示范效应:一是媒体的记者之间相互传染,相互仿效,形成群体性。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李家洼煤矿新井发生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后,有多家媒体的工作人员相互通气,结伴前往“采访”。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记者任志明、王月新、农民日报社河北记者站站长李俊奇、消费日报社河北记者站副站长蔡国海、网络报社工作人员关键、中国现代企业报编辑部通讯员高飞、大众阅读报社记者李红强、王耀东、河北经济日报社记者刘巍、县域经济通讯主编秦飞等8家媒体的10名工作人员,先后以公开曝光相要挟,向有关领导和矿主实施敲诈,索要几万、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元不等的“封口费”、“赞助费”、“课题研究费”和“广告费”。为隐瞒事故,由县委县政府个别领导指使,矿主只得出钱“私了”,成就了一笔笔肮脏的交易。

新闻敲诈,主要表现为真假记者和个别媒体,以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名义,对一些违背国家政策和社会道德的行为主体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和现象。它不仅仅是一种不正之风,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犯罪。它的实质是新闻敲诈者与贪官污吏等社会黑暗势力之间的狗咬狗,是分赃过程中的一种利益争夺。新闻敲诈不可能消除社会黑暗的根源,只是局部增加了社会黑暗的经营成本,反而扩大了社会的黑暗面。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为了打击犯罪,整肃新闻界的不正之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央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等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自去年5月15日至8月15日组织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针对当前的情况,为进一步保持媒体舆论监督的严肃性,还新闻界一个风清气正的采访环境,痛打新闻敲诈这条“落水狗”,铲除滋生“李德勇们”的土壤,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注意抓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厉打击

必须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要严肃治理基层反映突出的问题,对于查实的严重违法违规报刊、网站和记者站,对一些真假记者卑劣的新闻敲诈行为,应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在执行法律规定的问题上,当然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新闻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必须配合公检法机关,加强对各种各样新闻敲诈案件的查处和督办,针对煤炭、医疗、环保、食品等事故多发行业和城市郊区、乡镇等案件高发地区确立一批重点督办案件,一定要将那些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以造成严厉打击假记者站和假记者搞新闻敲诈的强烈氛围。还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已经查处认定的非法记者站、假记者和非法报刊的负责人,应列入“黑名单”,采取合法曝光的方式,向社会公布,以有效地限制这些不法分子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对其进行防范、监督;要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公安、新闻出版要形成统一合作的机制,以不失时机地打击新闻敲诈行为,惩治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

二、严格管理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有偿新闻和新闻敲诈现象,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各新闻单位要切实加强对记者队伍的管理,在加强对记者队伍正面教育的同时,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更要在发现违纪违法案件时进行严肃处理。各媒体要针对记者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关心和爱护记者队伍出发,进一步严肃纪律,保证记者各项新闻采编活动的规范和合法。要严格按照《关于开展规范报刊社记者站管理专项工作的通知》(新出报刊[2006]428号)精神,对照《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关于新闻采编从业人员管理的规定(试行)》等法规,对本单位的管理制度以及驻各地记者站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逐一纠正存在的问题,并将各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对于擅自组团采访,抓住基层单位工作瑕疵或个别问题,编造夸大其词的批评稿,诈取钱财的编辑记者,要坚决予以清退,并报新闻出版总署依法作出限业或禁业处理,防止有不良记录的人继续违规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对涉嫌敲诈勒索违法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严肃追究其刑事责任。要通过检查管理制度和记者站的管理情况,使记者站真正发挥好在基层的新闻采编功能,切实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记者站管理机制和模式。

三、大力宣传

近几年有偿新闻和新闻敲诈案件的多发、频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公众、基层一些部门和企业的干部,对于新闻出版法规、新闻采编政策和记者采访资质的相关知识知之甚少,所以他们对真假记者的鉴别和区分,对有偿新闻和新闻敲诈的识别,对罪与非罪的界限,思想上并不明确,这就使他们疏于对有偿新闻特别是新闻敲诈的防范,自己一旦碰到具体的违法犯罪人员,往往不敢打击、不会打击,反而处于不知所措的境地。因此,要大力加强社会宣传,宣传新闻出版和报刊知识,宣传有关接待记者新闻采访的常识,宣传有关记者采访的法律法规,宣传真假记者的甄别方法,宣传如何识别和抵制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和新闻敲诈,以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媒体素养,不让假记者站和假记者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不让从事非法活动的记者胡作非为。要告知社会公众,随着新版记者证全部上网向社会公开,一般的单位和群众都可以通过“中国记者网”了解新闻单位和记者的情况,这既可保障真记者的正常采访权利,又可有效打击假记者站和假记者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了彻底铲除真假记者搞有偿新闻和新闻敲诈的违法犯罪行为,我们的社会宣传应该使基层干部认识到:只有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各种各样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并诚恳欢迎新闻单位派人进行正常、合法的新闻舆论监督,以不断地改进工作,才能使那些企图利用舆论监督来实施新闻敲诈的“李德勇们”无计可施、无空子可钻。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5

何为索贿?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中对索贿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索贿的实际含义是要求对方提供贿赂,如果是勒索,则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但这已经不属于受贿罪的范畴。这种观点认为索贿即为要求对方提供财物,而不包括向对方勒索财物,若对方基于恐惧等心理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则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敲诈勒索罪。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敲诈勒索,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的行为。这种观点认为,索取财物即利用职务便利敲诈勒索,平和的要求、索要等行为不是索贿行为的应有之义。以上两种观点均不当缩小了受贿罪的范围,第一种观点将索取单纯理解为要求,而将勒索财物的行为排除在受贿行为之外,一方面,这种观点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因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这就表明,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获得了不正当利益的是行贿,相应的国家工作人员则构成受贿,法律肯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勒索财物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另一方面,因为受贿罪的法定最高刑远高于敲诈勒索罪的法定最高刑,若将勒索财物的行为排除在受贿行为之外,而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会造成重罪轻罚,违背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

第二种观点,将索取狭隘的理解为敲诈勒索,则有违立法原意,相当程度的缩小了索取型贿赂犯罪的范围,造成对索取型贿赂犯罪的放纵,因为不管是要求、索要还是勒索,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在他人有求于自己的职务行为时趁机提出的非法要求,它们之间只有程度和主观恶性之间的区别,并没有本质的差异,都同样侵犯了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都是对受贿罪所保护法益的侵害。笔者认为,所谓索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基于对方有求于自己的职务或职权,而趁机向对方要求、索要或勒索财物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要求、索要、勒索等行为都是索取型受贿罪的行为方式,这几种行为方式之间除了反映行为人主观恶性和索取行为的轻重程度存在差别之外,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索取型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等罪虽然有主体、客体等方面的区别,但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国家工作人员向对方索要财物是否是基于对方有求于自己的职务或职权,若国家工作人员非是基于对方有求于自己的职务或职权而向对方勒索、索要财物则构成敲诈勒索罪、诈骗罪等犯罪。如某卫生局长在下班回家途中,抓到一小偷,该卫生局长以将该小偷扭送至公安机关相要挟向该小偷索要人民币10000元,小偷给予该局长10000元后,该局长将小偷放回。因该小偷并未有求于该卫生局长的职务或职权,只是纯粹出于惧怕被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心理而给予该卫生局长财物,卫生局长向小偷索要财物的行为,完全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对该卫生局长应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而不应认定为受贿罪。

二、多次的认定

《刑法》中的多次一般是指三次以上,一般不存在争议,但是对多次索贿中次数的理解和适用上,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上均存在不同理解。笔者认为多次索贿主要包括四种情形:一是因同一事由向同一人连续索贿三次以上;二是因同一事由向不同人连续索贿三次以上;三是因不同事由向同一人连续索贿三次以上;四是因不同事由向不同人连续索贿三次以上。有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只要向对方连续索贿三次以上,不管是否为同一事由,也不管对方是否为同一个人均应认定为多次索贿,笔者认为多次索贿的次数必须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来进行认定,多次索贿的四种情形中,前两种情形应认定为一次,后两种情形应认定为多次。

第一,众多周知,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独立的意识支配,故意犯罪是在犯罪故意支配下实施的犯罪行为。不管是因同一事由向同一人连续索贿三次以上还是因同一事由向不同人连续索贿三次以上,这两种情形的犯罪故意、犯罪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在同一个犯罪故意和犯罪目的支配下实施的一系列连贯的索贿行为,三次索贿行为仅是自然意义上的三个行为,但在刑法规范的评价上应该认定为一次,这种情况下不能对行为人适用多次索贿的规定;后两种情形都是基于不同的事由在不同的犯罪故意和犯罪目的支配下实施的连续索贿行为,应评价为刑法规范上的多次。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6

一,诉讼诈骗的定性分析

所谓的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通过伪造证据或隐瞒真相并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利用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在对人民法院的法官进行蒙蔽的情况下来不法获取他人财物或免除自己债务的欺骗性诉讼行为。例如行为人利用他人还款后未收回的欠条起诉他人归还已经还付的欠款行为即为诉讼诈骗行为中常见的一种。由于此类行为是在欺骗人民法院并利用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和执行权的基础上强行占有他人财物,所以其危害性极大,不仅对受害人的财产进行了不法侵夺,而且对人民法院的声誉和司法权威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对于这类行为的定性,实践中有较多争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论点:

观点一,诉讼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认为诉讼诈骗属于诈骗罪中的三角诈骗行为,即行为人诈骗的财物所有人和被诈骗对象并非同一主体,并指出,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的实施诈骗行为—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上的损害。其中的“对方”不一定是被害人,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处于可以处分财产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①在诉讼诈骗中,人民法院处于被欺骗地位,通过人民法院的被欺骗取得了被害人的财产,是三角诈骗中的一种,应该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持该论点的逻辑基础未为虽然诉讼诈骗行为在刑法上并没有予以明确规定,但是可以通过对刑法中诈骗罪的的合理解释来将其归入该罪中。

观点二,对诉讼诈骗进行具体分析,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10月14日《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的答复》中认为:诉讼中有伪造其他单位印章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以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处罚;如果有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无以上行为的,则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处理。②此观点认为对诉讼诈骗行为本身不予以定罪处罚,仅依其手段行为所触犯的罪名定罪处罚,即仅在伪造了印章或指使他人作伪证时构成相关犯罪,如果没有以上行为则不能按犯罪处理。只能进行司法拘留或者罚款。该观点的基本点是根据罪行法定原则,该罪在刑法上没有明确规定,同时不宜进行以解释的方式进行归罪。

观点三,认为是特殊的敲诈勒索罪,其理由为,敲诈勒索是采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强迫他人交付财物,而威胁、要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诉讼欺诈是借助法院判决的强制力迫使被告交付财物,而不是骗取被告的财物。实施诈骗是利用被害人的弱点(如贪小便宜或缺乏警惕性)行骗,而法官富有审查案件事实辨别真伪的职责,且有专业技能,行为人搞诉讼欺诈得逞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即使一审判决原告胜诉,被告也会提出上诉,争取改判;即使二审判决原告胜诉,被告还可以请求检察机关提起抗诉,仍有获改判的机会。把诉讼欺诈看成是敲诈勒索的一种特殊方式、方法更为恰当。③

观点四,认为根据罪行法定的原则,诉讼欺诈不构成犯罪,因为诉讼诈骗所诈骗的对象是人民法院,但是不法财物的取得却是其他人,同时侵犯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被害人的财物,不符合诈骗罪或其他任何刑法现有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但诉讼欺诈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应另设诉讼欺诈罪。

对于诉讼诈骗的定性,笔者认为应将第二种观点和第四种观点结合起来处理此类行为,即:诉讼诈骗行为根据罪行法定原则和目前的刑法规定,不构成诈骗罪或敲诈勒索罪等,如果在诉讼诈骗过程中有伪造公文、印章行为的只能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处理,如果有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以妨害作证罪处理,如果行为人没有以上行为则只能对其进行以妨害诉讼秩序为缘由的司法拘留或罚款。同时,立法上应对诉讼诈骗行为单独设立罪名,如单设“诉讼诈骗罪”以解决此问题。理由如下:

首先,诉讼诈骗行为不符合普通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在刑法上被归入财产类犯罪中,对诈骗罪处罚和量刑的罪责基础均在于诈骗行为对他人财产的侵犯,即使诈骗行为中有方法的不同或者对他人的利用以及对第三方的欺骗,但是均不涉及对其他法律权益的损害,即为单一客体。同时,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被害人(包括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以及其他占有人)基于被欺骗自愿交付财物的行为,这种基于被骗交付财物的自愿性也是诈骗类犯罪罪区别与其他罪的通说基础,而诉讼诈骗所欺骗的对象是法院,法院并不是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占有人,对于财产所有人来讲,财物的被侵夺其原因不是自己被欺骗,而是基于法院被欺骗后用国家强制力强行将自己的财物执行与他人。人民法院对被骗财产并没有所有权,也没有任意处分他人财物的权力,只不过是基于受欺骗以生效判决为基础强行将他人财物执行与行为人,这与诈骗罪的特征显然不符。同时也不宜将诉讼诈骗归入三角诈骗的行为类,三角诈骗只是诈骗方式的不同,其他特征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三角诈骗的直接被欺骗人虽然不是行为的所有人,但此人也应该是财产的管理人或合法占有人,而且财产的所有人并不对此知晓,否则诈骗也不能顺利实施。有人将此解释为诈骗行为“间接正犯”④,即通过欺骗人民法院来取得他人财物的过程中法院就变成了间接正犯中的被利用者角色,但该解释的一个疏漏在于对间接正犯的理解的偏差,应该说间接正犯利用他人所实施的犯罪绝大多数都是欺骗实际行为人来实施的,但是构成的罪却各不相同,例如一个意图投毒杀人的人将毒药谎称是治病的药让被害人的家人给被害人服用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欺骗一个年幼无知儿童去盗拿他人价值较大的财物则构成盗窃罪,其中均有欺骗行为,但却因行为目的和被利用人的行为方式不同而罪名不同,间接正犯的罪名确定在于利用者的意志因素结合其促使被利用者实施行为方式的结合,不能仅因为对被利用人的欺骗意志而归为诈骗罪,否则绝大多数的间接正犯犯罪行为均可被定为诈骗罪。同时,诈骗罪(包括三角诈骗)的侵害法益只是他人的财物所有权,而诉讼诈骗所侵害的是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双重法律权益,所以这也与通说的诈骗罪只侵害他人财物所有权的单一客体情况相去甚远,而且对人民法院的诉讼秩序,即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声誉的侵害往往更严重,在对该类行为的归类上决不能归入以侵害财产为犯罪客体的诈骗罪中,从罪、责、刑相适应的角度看也不应用仅凭数额定罪量刑的普通的诈骗罪来处理,例如,行为人利用人民法院诈骗了他人数额较小的财物,但是对人民法院权威和声誉造成的极大负面影响以及诉讼资源的浪费远较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如果定诈骗罪,往往没有办法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即使追究也会因定性为诈骗罪造成罪、责、刑不相符的情况,同时如果定性为诈骗罪就会出现把对人民法院诉讼秩序的侵害该法律权益为侵犯财产的法律权益所吸收,出现犯罪侵害权益保护本末倒置的情况,所以诉讼诈骗并不应归类或解释为普通诈骗罪。其次,诉讼诈骗行为也不应定为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使用威胁、要挟等方法,勒索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⑤该罪的着重点在于对受害人的精神强制,如以揭发被害人的隐私相威胁等,即受害人交出财物是基于法外力量的威胁,而且该威胁是违法的,而不是人民法院审判和强制执行力的威胁,更重要的是敲诈勒索的威胁方式并不是直接强行占有财物或利用他人强行占有财物,而是基于内心的恐惧“自愿”交出财物,否则就是抢劫行为,但诉讼诈骗确是利用了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力为基础编造假象强行由法院执行到他人财物然后交与行为人,这与敲诈勒索理论在侵害的法益和客观方面等均有本质区别,该观点的偏差在与将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和强制执行力看作对财物所有人的威胁,而没有看到诉讼诈骗的得逞往往在于人民法院公开的执行行为,该行为并没有对被害人造成恐惧心理,自愿交出财物,而是其背后的国家强制执行权以及执行行为。持该说的观点基础同样着眼于用间接正犯的理论来解释,但间接正犯区别与实行犯的仅在于利用行为,除此之外的要件必须符合该犯罪构成,否则会导致违反罪行法定原则。

我们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即第二种观点中可以发现一个隐含的观点,即该行为不能归入诈骗罪等侵害财产罪类中,在诉讼诈骗中凡是其行为符合妨害司法罪的或伪造公文、印章罪的依其触犯的相关罪处理,如果没有以上行为,则不能定罪处罚。但是对于此类行为,因为其侵害的不仅是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而且即使人民法院发现错误后对此进行了纠正,对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声誉的损害却是无法估量的,主观恶性以及社会危害性远比普通诈骗罪或敲诈勒索罪的危害大的多,对其仅给予司法拘留、罚款或依其行为所触犯的罪处罚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仅依手段行为定罪的“解释”实为认为对该行为不能归入其他罪的原则基础上退而求其次的一种选择。在立法上有必要对此予以单独定罪量刑,对因为诉讼诈骗行为而导致人民法院判决的得出作为犯罪的既遂,而意图诈骗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的情节。鉴于该类行为侵害客体的双重性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该罪的法定刑也应比诈骗罪或伪造证据罪处罚的法定刑略重较为合理。

二,“诉讼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和罪责分析

诉讼诈骗应予独立定罪的原因在于其独有的犯罪构成要件和应予刑事处罚的社会危害性,诉讼诈骗行为构成诉讼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为:1,行为人主观上是意图通过对人民法院的欺骗、蒙蔽非法获取他人的财物,意志因素是对他人财物的非法占有,意识因素是对人民法院在诉讼中进行欺骗。2,行为人主体上应该是民事诉讼的原告方或被告方或和一方共同实施伪造证据骗取他人行为的案外人,多数应为原告,被告作为主体应为在提起反诉的情况下成立。3,侵害的法律权益,行为人通过伪造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实施诈骗侵害的法律权益是人民法院的诉讼秩序和他人的合法财产权益。但鉴于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声誉的重要性将该类行为归入妨害司法罪中较为适宜,即不以数额而以情节作为定罪的基础。4,本罪的客观上表现为,伪造证据或指使他人做伪证,以期意图通过蒙蔽人民法院来不法获取他人的财产,伪造证据包括伪造本不存在的证据或使用本该作废的证据等行为,如还款后应交还的欠条或涂改证据。欺诈行为的前提是侵害对象与行为人没有任何债务关系存在,包括已过诉讼时效的债。

建议对诉讼诈骗行为单独定罪量刑的根本出发点在于该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构成要件的特殊性,故对此行为必须予以刑法规制。诉讼诈骗行为严重侵害了人民法院的诉讼秩序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是市民交往中对诚实信用规则的最大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是市民社会中的首要原则,也是民事法中的“帝王原则”,对于严重的诉讼诈骗行为,如果仅以妨害民事诉讼为由予以相应的司法处分必然违背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例如某人利用他人还款后未收走的借条又进行起诉,对方因为提不出反驳的强力证据致败诉,如被执行,则不仅两次启动法院的诉讼活动,而且对当事人的权益很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唯一的途径是寄希望于上诉或再审。但是如果上诉没有成功或没有其他新证据启动再审,则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甚至不亚于被抢劫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其他类犯罪行为受害人本可以通过司法机关来寻求正义,但是诉讼诈骗一旦成功,则很难寄希望于司法机关挽回损失,被害人必然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度降低,对社会道德、法律规则的极大不信任,甚至造成对诉讼诈骗行为的变相鼓励,结果会导致经济交往中诉讼诈骗行为的有增无减,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正常流转,也会对以诚实信用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规则造成潜在的破坏。即使人民法院通过再审或上诉审对此行为得以识破,对人民法院司法权威和声誉的损害也是现实存在的,同时对人民法院的诉讼资源也造成极大浪费。这种危害的结果远较普通诈骗罪严重,对其单独定罪量刑也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然要求。如果对其仅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或者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予以处罚,不但违背犯罪构成基本理论,容易造成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混乱,而且也有违刑法的结构体系。所以将其单独定罪量刑符合刑法对社会的调整要求和刑法滞后的完善。

参考文献:

①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112页。

②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3年10月24日《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③王作富:《恶意诉讼侵财更符合敲诈勒索罪特征》,《检察日报》2003年2月10日第三版。

④“间接正犯”是由日本刑法引入的一个概念,与“正犯”(实行犯)相对应,即利用他人(如精神病人、儿童或被蒙蔽不知情的人)实施犯罪,被利用者不构成犯罪,利用他人的人构成相应的犯罪,如利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杀人的行为该利用者即构成故意杀人罪,但被利用者不构成犯罪。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7

做历史选择题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答题技巧,提高准确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历史选择题的技巧套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选择题的分类选择题试题组成一般由题干(主干语、中心词语、条件限定语)和备选项组成。

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常考题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文字材料型、图画型、表格数据型、概念型、因果型、结论型、比较型、探究型、逆向型、组合型、程度型。

不同类型的题目有相对独特的特征,同时,可以采用相对不同的解题技法来作答。

但做题的第一步是审好题。如何审题?

(1)审题干:要做到“四审”,有的放矢。

第一,要明确题目结构,找出关键词语,确定答题方向;第二,要界定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以明晰答题范围;第三,要弄清题目的基本类型,结合相应的答题方法进行思考和把握;第四,要明确涉题概念、理论和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审备选项:要“四推敲”备选项,对症下药。

第一,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基本常识;第二,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推敲备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第四,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对立、因果关系。

高考历史六类选择题技巧组合类选择题

考查能力:考查考生对多个历史事件的甄别、判断、解读能力。

命题特点: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

典题例证:

(广东省梅县2013届高三历学期期中测试.t16)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是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②“深挖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挖三尺三,麦秸做扁担”③“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④“骑着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①②③D.②①④③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革委会”是“”时期的特有产物,②是“大跃进”时期农业产量浮夸的具体体现,③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之后,④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制确立后农村的巨大变化,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①④③,故答案选D。

此类题型解题技巧:

1.排序型选择题。

确定首尾法。在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确定哪一个排在首位或末尾,可降低难度;也可以通过确定某两个或几个小项的位置关系,来提高解题效率。

2.排除型选择题。

将正确或错误的选项固定或排除,只要排除某一个小项,答案即可得出,即使对其他选项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也能答对。

叙述型选择题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说明型选择题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比较型选择题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评述型选择题

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开放型选择题

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等。

根据设问做答的“五字诀”──述、论、析、比、评“述”,即叙述。答题时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表达,但要注意的是:(1)题目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涉及,不必展开,更不可遗漏。(2)对于概括性较强、时间跨度较大的,要先划分历史阶段,再按阶段回答问题。

“论”,即论证。论证首先应该判断观点和论题的正误,标准有两个:一是实践的标准,二是理论的标准。论证要摆事实,讲道理,首先要用充分的事实证明观点和命题的正确或错误,然后要做出相应的说明、结论或总结。答题强调列举史实要充分和全面,说服力强。

“析”,即分析。一般先要回答“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回答“为什么”。要求考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把历史现象、时间、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去分析其原因、背景,揭示事物的本质,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从而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比”,即比较。对于有比较项目的问题,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比较;对于没有给出明确比较项目的问题,很多考生往往不知道比什么、怎样比,答题无从下手。掌握下列方法和原则就可以比较完整的进行比较。

方法:以一个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列出相关的项目;然后与另一个对比。

原则:(1)比较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背景、历史条件和目的。(2)比较历史现象的内容、特点、特征、性质、实质。(3)比较事物成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地位、影响、经验和教训等。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8

a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_个公式:信息交流的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所以说,最不会说谎的还算是身体。而日常可见的敲门声中,就蕴含着许多秘密。

人动作的轻重缓急与内心力量的强弱和控制是息息相关的,敲门的强度、节奏、时间等,能从侧面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此时的情绪和期望等。敲门声的每个细微差别,都能显示敲门的人的不同性格和心理特征,如果你能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在他走到你面前的时候,一眼看穿他的伪装。除目的急切程度的影响,敲门声分为三种。

从强度上来说,敲门声响亮,这种人一般比较自信、内心力量强大。而敲门声细若游丝、生怕吓着门前蚂蚁的人,相对不自信、谨慎,在交往中比较消极、被动。敲门声的响度还跟敲门用的部位相关,要是用手掌把门擂得“乒乒乓乓”山响,甚至拳脚相加,这人不是来寻仇或打架的,就是以财势自恃,居高临下、看不起屋主。

从敲门时间的长度来说,屋主不应答时坚持敲很久,这人一般意志力强,做事不折不挠,但也可能偏于固执、不善变通。敲两下,停一阵又敲一阵,这种零零落落的敲门者一般心思缜密,很能考虑外在环境中的各种条币牝,但也可能因为思虑太多而遇到无法决断的问题。

从节奏上说,均匀地敲两三声,这人一般宥良好的修养和习惯,在平时也非常懂得自律和自我控制。这种情况也常出现在求人办事或表示敬意时,比如下属来敲上司的门,或者推销员敲屋主的门,此时对敲门声的控制就是印象管理的一部分,所以会尽量显得有礼有节、不逾矩,而极其亲密韵人就不会这样,比如许多人推开伴侣的房门是不敲门的。还有一种人,能敲出带“花”的、音调欢快的“鼓点”,这种人基本属于乐天派。另外,敲门声缓慢、敲两声就停下了,皎门者可能是比较疲惫或沮丧。

(心理医生 朱果勤)

如何克服孤独感

Q 人人都有独处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会感到孤独,而有的人则不然呢?(许宁)

a 孤独感乃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当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行事:耽于梦想,而又不可能实现;和亲人分离或经历亲人死亡的打击;内心有难言的羞耻;被排斥于你想加入的团体之外;被他人嘲笑或轻视;处处和他人意见不和而不能融洽自然地相处;不敢向他人吐露,心事,因为害怕会被人嘲笑,泄露自己的秘密,受人冷淡而得不到同情;被父母限制了自己的活动和交往;新的环境改变了你的生活;铸成一生中的大错而悔恨不迭或自惭形秽:对别人做的一切都不感兴趣或不想去做;无聊空虚,不知该做什么;怯于和他人交往或交谈;觉得“没人理解我”时,孤独感就会悄然而至。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习惯,就会变得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变成孤独症,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

以下是克服孤独感的一些方法,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认识到除自己外,还会有其他人有孤独感,每天应至少拿一点时间试着去接触他人。要培养自己对他人生活或事件的兴趣,可以先从某一个人开始,这样就可以使交流更容易些,逐渐消除自己的封闭习惯。帮助他人会使你感到自己被人需要,这样会减轻你的孤独感。邀请别人和自己一起做事,譬如说一起活动,就会使你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同伴。信任别人这样,你就会发现你交上了一个知心朋友。如果发现这种信任是可靠的,你就会感到非常快乐。努力参加集体活动,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和他人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责任和痛苦,这对有些人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你一旦鼓足勇气去参加一个活动,你就会找到使你感兴趣的东西,还会发现一些你所喜欢的人,友谊也就随之而来。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9

关键词拖拉机;故障诊断;程序

1识别现象

识别拖拉机故障现象的手段,主要靠个人的五官进行感受。例如利用眼看来识别排气是否冒黑烟,油、水是否渗漏,零件是否变形,仪表读数是否正常等;利用耳听来识别有无敲击声、爆燃声、擦碰声、漏气声等;利用鼻嗅来识别在排烟中有无机油味,导线和摩擦衬片有无烧焦味等;利用手感来识别壳体温度是否过高,紧固件是否松动,作用力(例如气缸压缩力、皮带张紧力、离合器踏板操纵力等)是否正常等。

识别故障现象时,一要真切,二要全面。例如当发现排气冒烟时,一方面,应当识别是连续冒烟还是断续冒烟,是冒黑烟还是冒蓝烟或白烟,烟雾中有机油味还是有柴油味等;另一方面,识别在冒烟同时是否伴随有其他征象,例如排气管“放炮”、温度过高、转速增高、“喘车”、“敲缸”等[1]。故障现象识别不清,不仅影响故障的诊断效率,还会造成错误诊断。识别故障现象时必须熟知机器正常工作的各种征象,注意诊断时间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例如,机器内部发出的各种不同敲击声,由于其产生特点、传递途径和传播速度不同,往往影响听觉判断,导致误判。此外,及时预见故障征象非常必要。当对故障现象进行识别时,应尽量避免使机器在故障状态下运转时间过长,对于可能引起机器发生事故而损坏的故障现象,例如机油压力过低或机器有异常响声等,则必须在故障出现的最短时间内获取故障的主要信息,然后使发动机熄火,再进行深入、仔细地检查[2]。

对故障现象的识别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人五官的感受能力。感受能力虽然与生理状况有关,但更大程度上依靠于训练。驾驶员如果对自己驾驶的拖拉机的各种正常现象非常熟悉,一旦遇到异常情况发生,就能立即察觉。至于如何准确辨识各种异常现象,主要是靠个人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2分析原因

一是抓住故障本质,结合机器构造原理进行分析。例如,发动机过热,分析其原因有2点:①喷油时间不恰当;②冷却水量不足冷却系水垢过多、燃烧严重积炭等。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选出当前最大可能存在的故障因素,优先进行检诊。例如对上述发动机过热故障征象,如果机车刚结束高号保养(清除积炭,清洗冷却系等),则可剔除后3个故障因素,而喷油时间太早或太晚是最大可能的故障原因。如果这一故障是在临近高号保养前出现,则后3个故障因素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三是在分析故障原因时,应当考虑到不同故障因素的产生特点和出现几率。一般属于安装调整不当或操作失误的故障因素,大都是在保养维修之后出现,而属于技术状态恶化的故障因素,则大都是在长期使用之后出现。另外,还要注意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的影响差别。例如,从故障机理上分析,燃油品质不良和空气滤清器堵塞都会引起发动机排气冒黑烟,但是在多缸发动机上,如果只是个别缸出现排气冒黑烟现象,则上述这2个故障因素不能认为是该故障征象的形成原因,因为它们是对所有各缸工作情况都产生影响的共性因素。四是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分析。本着由整体至局部、由系统到分支的逐层分析结构原则,进行故障分析。

3检查判断

对分析出来的故障原因逐一进行检查和判断,从而查明故障征象真实成因的操作程序,称为检诊。对故障原因进行检诊时,为了提高检诊效率,减少误差,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按故障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排序,依次对各故障原因进行检查;二是按系统分段,由表及里,逐一筛选;三是尽量不拆卸或少拆卸机器的零部件[3];四是尽量利用感官或简易器具进行检查。检诊中,对每次检查结果及时进行推理判断,决定取舍,按“筛选法”原理,将故障征象的真实成因查找出来。

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基本原理篇10

abstract:theparallelseismicmethodisamethodofpileintegritytestingbyusingwave.ithasthecharacteristicsofsimplicityofoperatorandnon-destruction,soitiswidelyusedinpiletestingofexistingbuildings.thispapercombineswithpracticalengineeringtoresearchpileintegrityofexistingbuildings.theusefulconclusionsaredrawnbyconfirmingtoprovideameaningfulreferenceforsimilarprojects.

关键词:旁孔透射法;既有建筑;桩基检测;桩身完整性

Keywords:parallelseismicmethod;existingbuildings;pilefoundationtesting;pileintegrity

中图分类号:tU7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174-02

0引言

在我国大量建设工程中,桩基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工程质量和性状是保证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因素。桩基属地下隐蔽工程,无法采用简单、直观的方法对其长度及质量进行检测。在既有建筑中,由于既有建筑的存在,对检测基桩的完整性更是困难,随着科技的进步,反射波检测桩基的完整性得到普遍的应用。

旁孔透射波法是在反射波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方法。反射波法利用的是反射波,旁孔透射法利用的则是折射波(或称透射波)携带的信息。该法是在桩顶面(或与桩顶联结的承台、桩帽等上部结构)上用手锤垂直敲击产生压缩波(p波),并沿着桩身向下传播,遇到周围土层进行透射,在桩旁边事先钻好的孔内放置传感器来接收透射波信号,由此读取不同深度的波时并绘制初至时间-深度关系图。当传感器低于桩底时,则声速将会改变,将在时间-深度图上显示一个拐点,进而由时间-深度图中直线斜率发生变化的位置来推断桩的长度[1-3]。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证明,旁孔透射波法可以很好地检测既有建筑物下基桩的长度。

1工程概况

沈阳市某住宅楼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层,总高度70.30m,室内外设计高差0.450m,住宅楼东西长51.4m,南北宽17.25m,建筑总面积约为14500m2,剪力墙结构形式,基础形式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由于房屋倾斜,为查明原因,选取该试验场地既有建筑下面的桩1#桩进行了旁孔透射法测试,判断桩身完整性。

2仪器设备

本工程采用武汉中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R-Sw/pSt测试仪(图1)。该仪器由计算机及屏幕显示、信号接收部分、放大处理部分、aD转换部分、存储部分组成,集数据采集、存储、显示、分析为一体。配套设备:井中三分量检波器、触发速度计、手锤、充电器、黄油等。

3试验方法及要点

本次检测,在桩侧钻1个与桩轴线平行的孔,钻孔直径一般为75mm~130mm,深度宜超过预估桩长5m,为了应力波的有效传播,钻孔与被检测桩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1.5m。在孔内放置测管,测管一般为pVC管,测管与孔壁之间采用细砂填充,然后将井中三分量检波器放入测管底(图2),通过力锤在被检测桩顶面敲击产生应力波,应力波通过桩身向桩底传播,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应力波向旁侧土层透射,测管中的三分量检波器接收信号;每隔0.5m向上移动一次钻孔中的三分量检波器,在不同深度三分量检波器分别接收力锤敲击产生的信号。旁孔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示意图(图3)。

旁孔透射法由于在既有建筑外进行钻孔,简单易行且减少了对既有建筑的损害。因此旁孔透射法在既有建筑基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试验结果及分析

4.1波速计算

c=■(1)

式中:c―受检桩的桩身波速(m/s);

ΔL―两测点之间的距离(m);

Δt―两测点初至波分别到达时间的差值(ms)。

4.2桩长的确定

图4(a)为桩长计算示意图,由时间-深度关系图拟合成两条直线,波在桩身中的传播速度与波在土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两条直线斜率发生变化的位置为介质发生变化的位置,即为桩底深度。目前桩底深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有3种[4-6],如图4(b)所示。第一种方法交点法,将两拟合直线的交点作为桩底深度,此方法由于柱孔距的存在,会造成柱底深度偏大,但该方法无需进行深度修正,操作简单,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种方法平移法,为消除柱孔距对结果的影响,将上段拟合直线l1平移至原点即直线l1′,l1′与直线l2的交点作为桩底深度,该方法在理论上消除了桩孔距的影响,但当激振点与地面有一定距离时,会导致得到的桩底深度较实际值偏小。第三种方法校正法,通过建立基于射线理论的桩-土简化理论模型,由桩底深度校正值LR对桩底深度初值L1(即交点法确定的桩底深度)进行校正,得到桩底深度L3。本文选择交点法确定桩底深度。

敲击位置的不同会对桩底深度的确定造成影响,本次试验中分别进行了室内和室外敲击测试,敲击波形图如5所示。运用桩底深度确定方法中的第一种方法及室内外所测波形的特性进行综合确定,得出桩长约为8.12m。

5结论

本次试验采用旁孔透射法对既有建筑1#桩进行测试,并分别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敲击,从敲击波形图及结合桩底深度的确定方法,综合判断既有建筑下桩的长度约为8.12m。目前旁孔透射法测试法能够较准确的测试桩身长度,但由于现场的条件及敲击频率的选择问题,对桩身缺陷的识别较困难。

参考文献:

[1]黄大治,陈龙珠.旁孔透射波法检测既有建筑物桩基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岩土力学,2008,29(6):1569-1574.

[2]高峰.桩基工程动测技术与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3]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张敬一,张理轻,陈龙珠,等.激振方式对旁孔透射波法检测既有工程桩的影响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35(2):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