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亲子阅读指导策略十篇亲子阅读指导策略十篇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7:21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1

一、小班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查阅文献,笔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所在市的三所幼儿园小班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在亲子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亲子阅读的材料选择不当

亲子阅读需要一定的材料,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书籍出版的速度也随之加快。我们可以看到,在以新华书店为主的各类书店里,儿童读物成千上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儿童读物市场,家长们有的挑花了眼,有的无所适从。在阅读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大部分家长往往不会过多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而是习惯性地从自身喜好出发,代替幼儿的想法,也有一些家长过多注重幼儿的喜好,无科学判断等。

2.对亲子阅读的理念认识有偏差

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由于大多数家长都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儿童心理学,所以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家长都有开展早期阅读的意识,但缺乏对亲子阅读的内涵和价值的理解。在阅读时,很多家长把早期阅读简单地理解为早期识字,过多强调对儿童的手段、工具的信息和知识的阅读活动,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片面地追求识字率,让孩子们开展了学习性的“工具型”阅读,并忽略了培养孩子的情绪、整体阅读能力及兴趣和习惯,仍然有许多家庭读书指导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家庭亲子阅读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家长很容易用自己的喜好来教孩子阅读,并没有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过分强调文字阅读,过度追求“结果”,而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会被忽略。因此,缺乏合作、对话及互动的亲子阅读,不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较难提高亲子阅读质量。

3.重计划,轻坚持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生说过:“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亲子阅读是一样的,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天或两天就可以的,而是长期坚持的结果。调查显示有超过九成的家长在开展小班儿童阅读时缺乏规划,制订的计划缺乏持久性。

4.重知识,轻能力

对于阅读的意义的理解,有些家长会带着一种功利的目的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例如,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再阅读,让孩子回答。在阅读活动中,让孩子们回答、复述、练习,把学习知识作为亲子阅读的主要方向,忽视儿童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获取原本应该是快乐的,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学习让轻松的气氛变得非常紧张,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失去阅读兴趣,不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小班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

1.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图书资料

孩子阅读兴趣的有无、阅读能力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和图书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适宜的图书应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的、迎合孩子兴趣的读物。根据小班孩子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色彩鲜明的图书,同时还要装订牢固,纸质较厚韧,便于孩子翻阅。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集中注意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他们不太注意细节,等他们再大一点时,图书的故事情节可以相对长一些、复杂一些。此外,还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知识类的故事书,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利于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进一步的发展。

2.持之以恒,让孩子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自主阅读。在趣味引领的基础上,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积累了一些阅读经验,潜移默化中也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这时,我们要敢于放手,鼓励孩子自主独立地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父母对提问策略进行合理设计,巧妙地通过肢体语言来引导孩子把重点放在阅读上。我以绘本阅读作为例子,展示亲子间的互动:

在阅读故事之前,父母或孩子会带出图画书,双方指着书的封面,就书名、作者及画面稍做谈论。其次,打开绘本,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如果故事中有相同的语言反复出现,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猜测即将发生的故事情节。在共同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偶尔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阅读结束后,父母可以用提问题的方法,以帮助孩子们记住故事,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尝试引导孩子将熟悉的故事和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表达出来。很多故事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在阅读结束以后,要对作品中有悖于孩子知识经验的人物和事件的发展提出问题,引发孩子思考质疑,接受教育,让孩子大胆发挥自己想象,续编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篇章。也许,孩子们的故事不是那么合乎逻辑,语言还很稚嫩,但不管怎样,都应该给予鼓励,这始终是他们的“成果”啊!这种阅读后的创造过程,为孩子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与发展。

3.家长要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成长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2

【关键词】幼儿;亲子阅读;家长

幼儿阅读对于幼儿后天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奠基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注意到对于孩子们早期阅读活动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家庭足够的重视。很大一部分的家长认为开展早期阅读对于2—3岁的幼儿来说有点过早,也有一部分家长认识到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仅仅把早期阅读理解为认识几个简单的汉字、会说几首简单的儿歌。如何指导家长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发展的特点,给予幼儿科学合理的早期阅读的指导,就是我们本文的首要目的。

一、阅读的方法我先知

先知即引领家长了解阅读本身是一种互动游戏,应让阅读变成幼儿的本能。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培养、激发家长对亲子阅读的了解和兴趣,采取相应的策略并找出适宜的阅读方法,促进其兴趣的形成,达到阅读的方法我先知。

(一)多姿多彩的家长课堂

做为一名幼儿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协助家长了解亲子阅读的方法;首要目的就是帮助家长树立幼儿正确、科学的幼儿阅读观。通过开展家长课堂,引领家长参与幼儿园阅读活动,了解了教师指导语及阅读小策略,激发了家长对幼儿阅读的关注,真正发挥家长课堂的作用!

(二)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我们都知道幼儿在阅读时,兴趣是首要具备的条件,是孩子的老师。而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学习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要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幼儿园阅读环境的创设。如:温馨、和谐的阅读氛围;安静、开放的阅读空间;科学、舒适的阅读方位。精神环境对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形成是有很大帮助的,从幼儿生理行为习惯来分析,2~3岁是幼儿开始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开端,这时候如果我们加强对幼儿认知世界的环境氛围的营造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帮助。

(三)安全、丰富的物质环境

大量图书的提供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家长、老师应充分并合理的利用家庭、幼儿园现有的活动空间,在图书的选择上应以幼儿兴趣为主;并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充满游戏化、动态化的绘本;图书的种类要丰富,应提供不同类型、层次的图书,并根据幼儿兴趣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图书的种类;图书的摆放应易于幼儿取放、触手可及。

二、焦点的问题大家谈

焦点常被比喻是事情的关键所在、是人们争论、关注的集中点。每次亲子阅读活动后,家长们都会围在一起讨论阅读过程中困惑的问题,我们便把家长们的困惑收集起来变成每日活动后的焦点话题。通过说焦点、议焦点、解决焦点、变焦点为下次活动重点等方式,给家长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及展示成果的舞台,交流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鼓励家长展示、交流阅读活动的成果;在全体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经验的共享。

三、好听的故事大家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又不是真正的老师。通过“好听的故事大家讲”这个环节,不同层次、文化水平的家长均可扮演老师的角色,变原来只面向个体讲为面向集体讲,变原来对单一的问题回应为集体的问题应答,提高了家长们回应孩子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及时、又适时的聆听孩子阅读愿望的方法。

四、亲子阅读活动中指导家长有效策略

(一)如何指导不同层次、文化水平的家长

家长是幼儿学习的第一桥梁,因此对于家长的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指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与家长交流时的态度问题,年轻的父母对子女期望值很高、付出很大、但往往收获很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不具备一定的经验,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缺乏耐心,恒心。所以对于一些年轻父母,我们抱着循循善导的态度,秉着了解在先、方法在后、肯定紧随的思想,协助他们做好孩子的阅读活动。而年长一些的父母相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易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教育问题会存在操之过急的心态,我们抱着尊重为先、建议在后、鼓励紧随的思想,采取更为谦虚、恭敬的指导,并用实际的事例向他们说明原因。

(二)如何更好地调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在亲子阅读活动中,孩子除被动接受外,同时也应有主动学习的机会。如何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及调动学习兴趣是阅读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应该在阅读材料上下功夫,对于2~3岁的婴幼儿而言,并不一定要求特别讲究阅读物阅读,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索取任何婴幼儿感兴趣的资源进行阅读。在生活中,孩子们会对许多的事物产生好奇、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准确地把握婴幼儿阅读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引导。

(三)如何向孩子提问以及如何应对孩子的提问

2~3岁的婴幼儿进入阅读情境需要教师、家长特意创设一些问题,将婴幼儿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2~3岁婴幼儿的思维非常具体,且生活经验有限,所以在情境中提问题时应尽量将问题提得小而具体,贴近生活,且带有一定的启发性,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激发幼儿产生想阅读的欲望。在应对孩子的提问时,不能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应该经过耐心的思考后,变直接解答孩子的问题为与孩子一起探讨,共同得出结论,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以一种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回答孩子的问题。

(四)充分挖掘图画书的教育价值

我们应该充分把握、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提高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许多的读物本身带有游戏性,教师指导家长及看护人仔细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设计有助于婴幼儿阅读效果的游戏,在读物以及游戏中逐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五)指导家长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对于2~3岁的婴幼儿而言,并不一定要求特别讲究阅读物阅读,完全可以在生活中索取任何婴幼儿感兴趣的资源进行阅读。在生活中,孩子们会对许多的事物发生好奇、提出问题,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及时准确地把握婴幼儿阅读的契机,对孩子进行引导,即紧贴生活资源,丰富婴幼儿阅读的内容。

亲子阅读活动应体现出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我们在从事亲子阅读活动中应该留心生活,生活是一切兴趣的根源。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使得我们的阅读更加贴近生活,并且在生活中用游戏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实现幼儿阅读兴趣最大化。

文献参考:

[1]蒋静.早期阅读教育中读本的选择和价值[J].学前教育,2008(6)

[2]余珍有.日常生活中的早期教育阅读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10(1)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3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步骤

研究目标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幼儿园前阅读教育课程的建设策略。

研究内容了解幼儿阅读现状、对其阅读材料进行甄选以及探索幼儿园前阅读教育策略等。

研究步骤研究步骤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课题进展情况

为了使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开题论证会后幼儿园代表教师认真学习了相关专家意见,进一步修订了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组织实施,并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的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按期完成阶段性研究任务。

阶段性成果及应用

通过调查,初步明确了幼儿阅读的现状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幼儿园围绕“幼儿阅读的条件,幼儿阅读的兴趣、习惯、方法,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喜好”等方面对家长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了解了当前幼儿的阅读现状。

初步制订了3-6岁幼儿阅读发展目标在课题研究实施中,幼儿园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的文献学习,对3-6岁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和早期阅读教育的独特要求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特别是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前阅读的不同要求做了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提炼、归纳、探讨,初步制订了《德才幼儿园3-6岁幼儿前阅读教育目标》。

形成了3-6岁幼儿阅读材料的挑选策略针对幼儿自主挑选阅读材料的倾向,通过调查、学习、查阅、观察对比,展开了认真地分析、研究和归纳,形成初步的幼儿阅读材料的挑选策略。

形成了幼儿园前阅读环境创设的策略

在研究中,幼儿园根据幼儿期以无意式注意为主、对事物的主动趋向性往往从好奇开始的身心特点,幼儿园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方面着手,整体阅读环境创设的出发点在于让阅读走进幼儿的一日生活,发展幼儿阅读的自主性。

创设温馨、丰富的物质环境幼儿园户外场地的阅读环境为幼儿提供了阅读的童趣标语、文字、标志。如:游戏区各种大小型玩具各部位的功能,观赏区、沙水池旁的温馨提示语,各种花草、树木、植物的名称,都用图文方式标志出来。大门柱子、操场墙壁都配以生动图画,用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进行装饰。使整个幼儿园的外部环境犹如一本可翻阅的大书,努力创设书香氛围,激发幼儿阅读欲望。

营造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精神环境主要是指阅读氛围,这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幼儿生活在一个喜爱阅读的环境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在研究中,幼儿园从心理暗示、行为暗示和阅读成就动机的形式三方面着手,努力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

探究前阅读教育的特色活动策略

为了探索“自主阅读”“集体阅读”和“亲子阅读”三种形式下的不同教育策略,幼儿园做了这样一个尝试:以幼儿园一年一度的四季特色活动“春花烂漫读书节”为契机,探索了特色活动策略,充分创新阅读特色活动,拓宽研究新思路。

在总结每年一度“读书节”经验的基础上,为了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广泛阅读、持久深入的阅读,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园引导幼儿不受阅读材料上文字、画面的束缚,通过“说、学、唱、演”等情景交融的方式,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表现,努力打开幼儿阅读的非语言通道。尝试开展了“亲子儿歌童谣秀”“寻找故事大王”“自制绘本展览”“亲子童话剧表演”“宝贝图书推介会”等特色阅读活动。将阅读与表达结合在一起,将文学作品与艺术表现融合在一起。孩子们依据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使用教师提供或者亲子自制的道具,创造性地再现故事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等,从而体验创造与表达的乐趣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讲述和表演能力。

需要改进的问题

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有关幼儿前阅读的心理学研究是值得教育者继续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幼儿前阅读的核心能力――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取得更有价值的成效。

需要做更深入的提炼在实践中虽然初步取得了一些收获,但是提炼还不够。幼儿园教师受到专业水平的限制、研究精力的缺乏使得无法形成一种良好的研究氛围,课题组部分教师出现“参而不与”,只扮演“从属者”角色。幼儿园还要进一步提高例会工作质量,增强科研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4

[关键词]立体阅读 全员阅读 有效性

一、活动设计

本活动着手研究的“立体阅读”是把家长、教师一同吸引到阅读儿童文学的大潮中来,并且把阅读的视角伸向纸质阅读材料的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把阅读的范围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打造书香共同体。活动倡导的“策略”。指的是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读者在阅读时使用的方法和随之学习到的阅读能力,利用策略让学生不仅爱上阅读并且学会阅读。

二、活动研究的过程 (一)授之以鱼――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英国当代著名的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说:“广泛、如饥似渴、不加选择地阅读是培养辨识力和阅读品味的土壤。”爱上阅读,有书可读是本活动的第一步。

1.构建阅读体系

(1)计划体系:每学期制订《剡山小学“沐浴书香快乐成长”阅读行动计划》,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每学期突出重点。如2010学年第一学期的阅读行动重点是“激发兴趣。亲近书香”;2010年第二学期为“学习策略有效阅读”;2011年第一学期为“畅游书海凸显亮点”。从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层次的提升、阅读策略的习得逐渐过度到形成本校阅读行动的特色。

(2)指导体系:组建“一会”“三室”:“阅读行动”委员会、教师“阅读行动”办公室、学生“阅读行动”办公室、家庭“阅读行动”办公室,构建“剡山阳光读书活动”网络频道,学生、教师、家长“读书总动员”。

(3)评价体系:“书香小队”、“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等先进集体的评比、“阅读之星”、“读书积分卡”等评价体系的建立。

2.开发阅读环境

(1)编制推荐书目,保证读物的质量

以学期为单位,编制《剡山小学推荐书目》。利用最合适的阅读时间――每个寒暑假前颁布。书目的选择考虑到图画书与文字书、中外作家、文学与科普、经典与时尚的平衡。大量参考冰心儿童文学奖、纽博瑞、安徒生奖等国内外儿童文学获奖丛书。书目分必读书、选读书、推荐订阅的报刊杂志、影视作品等,给予学生充分的选书权。

(2)建立四级书库,保证有书可读

在市内各大书店如新华书店、国商书屋建立剡山小学“阳光书柜”,按年级推荐书目整理书柜,方便学生购买;

充实更新学校图书馆。由课题指导组成员出面选择购买优秀童书;

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制订“好书漂流”制度;

建议家长支持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建立家庭小书库。

(3)开设读书课程。保证阅读时间

营养早餐:每天早晨到校,可以自由默读10分钟左右童书,然后开始早读。提倡老师利用这段时间为学生读5~10分钟的书。

课前吟诵:语文课前2分钟,开展经典古诗词、儿童诗诵读,每日更新。

午间阅读:每周二、四中午12:20--12:50,为规定阅读时间,语文老师进教室开展班级读书会,可以持续默读、聊书、讨论、读后感交流等。

家庭阅读:睡前提倡读20分钟“晚安书”,低年级让家长朗读,高年级自己阅读。

特色阅读:开设“说时事、谈人生、论生命”课程,由教导主任、校长亲自担任该课程教师,每周一次给五、六年级学生开课,教育学生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

(4)拓展阅读时空,增加阅读信息量

时尚的阅读方式不仅需要“纸质阅读”,更需要用网络阅读、视听阅读等新兴方式来充实、补充。活动提倡学生看《新闻联播》、《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有益身心的电视节目。观看改变自优秀童书的电影作品。同时上儿童文学网、中国少年雏鹰网、蒲公英儿童阅读推广网、红泥巴村等网站浏览。并且要求学生订阅适合自己年段的报刊、杂志。

(5)组织专题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大作家进校园

2007年起,学校已先后邀请台湾童书皇后管家琪、动物小说家沈石溪、胖叔叔董宏猷、科幻作家张之路来校引领阅读。本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有幸邀请到中国儿童文学创作领军人物曹文轩来校做了“纯美阅读分享经典”的讲座,“大头儿子妈妈”郑春华、“阳光姐姐”伍美珍相继光临剡山讲座、签名售书,一次次点燃了孩子们的阅读激情,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主题活动

“故事大王”比赛、“绘本创作能手”评比、故事接龙比赛、好书漂流、piRLS阅读测试、读书成果三项评比(读书卡、读书小报、读后感)等活动的开展一次次把阅读推向高潮,爱书的热情持续不退烧。

(二)授之以渔――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从活动研究初下发的调查表反应出来的数据中,我们得知:参与调查的2532名学生有1977名在阅读时没有使用方法,即使选择有方法的学生,他的方法也无非是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而已。这说明学生喜欢上了阅读,但并不一定懂得欣赏文学的方式。一个成熟的读者在与文本活动的时候会使用许多不同的策略。这种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时使用的方法和随之学习到的阅读能力。如果只倡导阅读而忽视引领。这样的阅读只能是说是“重数量轻质量”的低效阅读。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就是让课外阅读进军课堂,这一载体就是“班级读书会”,它的开展能让学生从阅读各类书面文字数据的实作中,逐步发展起阅读能力。课题组成员潜心研究,把学生的阅读分“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根据不同的阶段,利用不同的策略开展班级读书会。

阅读前,主要研究阅读兴趣激发的策略,采用了预测、意见调查表、概念图等方式;阅读中,研究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如整理、图示、文学地图;阅读后。研究阅读回应习得的策略,有范恩图、回应日志、聊书、群文阅读等。

(三)与书共舞――书香共同体构建的策略研究

没有教师对于阅读的热爱,就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没有家长与孩子的共同阅读就很难形成共同的精神家园。所以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成为儿童读物的第一读者,这不仅可以随时对孩子的阅读进行监控,掌握他们的阅读动态及时做出指正,而且在共读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能让教育实现事半功倍。

1.聆听大师的声音

学校先后邀请儿童文学博士王林、浙师大儿童文学教授方卫平、著名童书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梅子涵对教师、家长进行儿童文学教学专项讲座。派出研究组教师赴扬州参加“亲近母语‘组织的儿童文学培训,赴千岛湖参加首届班级读书会骨干教师研习班。

2.同读活动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5

【摘要】阅读可以发挥幼儿的潜能,并扩展其认知范围,有助于幼儿提高其语言、思维、想象力等,但是幼儿阅读离不开家长的参与,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父亲并没有扮演好自身的角色,部分父亲甚至不能够为幼儿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造成亲子阅读收效甚微,因此,幼儿教师如何促进父亲参与亲子阅读成为教育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幼儿园内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现状,并分析了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好处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教师促进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父亲参与;亲子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129-02

亲子阅读是拉近父子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父亲发挥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父亲参与孩子的阅读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因此,提高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论述,笔者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幼儿园调查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了一定区域内幼儿园的幼儿父亲作为调查目标,通过向孩子父亲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研究,其中对幼儿父亲总共发放了260份调查问卷,其中回收了245份卷子,去除无效的调查问卷总共获取了237份调查问卷,因此,此调查具有代表性,再者采用访谈的方式,通过走访少儿图书馆、图书馆少年馆等,并对部分家长进行采访,以了解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情况。

2.问卷调查内容。问卷调查采用闭卷的方式,调查目的是了解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并深度调查父亲对于参与亲子阅读的看法,并设置了不同的选项以便于了解父亲不能够参与到亲子阅读中的原因,同时给调查者足够的纸面空间以便于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总之,调查问卷涵盖了亲子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相关建议等内容,旨在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全面了解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度,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幼儿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亲子阅读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父亲角色的缺失、父亲对于亲子教育认识不足、亲子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亲子阅读的效果,下面结合数据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调查问卷内容汇总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1.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角色缺失。本文调查问卷涉及的幼儿年龄为3岁以上,其中3~4岁的孩子有48人,4~5岁136人,5~6岁32人,6岁以上21人,通过对于237为父亲进行调查问卷显示,只有大约2.11%的父亲会完全参与到亲子阅读中,父亲在一周中参与次数大多集中在3~4次,但也有6.33%的父亲根本没有参与到亲子阅读中,同时通过幼儿的反应显示,即使是参与到亲子阅读中的父亲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对于阅读投入的精力也不够。

2.父亲在孩子阅读方面缺乏阅读策略。部分家长为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经常陷入困境,因为家长不能够及时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也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因此,选择阅读教材时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读本,从而不能有针对性地锻炼孩子的能力,通过在少儿图书馆、图书馆少年馆的采访显示,父亲选择的阅读文本涵盖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其阅读文本包括期刊、报纸、漫画纸质图书等,不同的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阅读教材,但是缺乏相应的阅读策略。此外,孩子由于天性活泼,很难长时间的阅读一本教材,也不能在座位上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还存在破坏图书等现象,从而让家长参与亲子阅读的耐心降低。

三、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好处

1.增强孩子的知识储备,提高阅读兴趣。父亲参与到亲子教育中,可以让孩子在亲情的依靠下更好地学习知识,并扩展知识视野,父亲的思维方式较为成熟,更懂得如何去引导孩子进行阅读学习,在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当孩子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后,孩子就会对这个事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提高这一阶段的阅读效果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并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实例。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本文调查的某幼儿园内有这样的一个例子,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由于其父亲工作较忙,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有太多的精力照顾,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性格内向,其他的孩子展示和父亲互动的阅读内容时,小男孩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低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其父亲进行积极沟通,让父亲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亲子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男孩逐渐更加自信,同时其成绩也逐步提高。

四、教师促进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策略

通过调查显示,当前在亲子阅读中父亲的参与度不强或参与效果较弱,这严重违背了亲子阅读的初衷,同时教师作为孩子教育的关键角色,应当在促进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中承担起相应的义务,通过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父亲对于亲子阅读的重视程度,并提高参与效果。

1.教师应当纠正父亲的认识误区,提高父亲的参与度。教师应当通过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和孩子父亲进行良好地沟通,除了讨论孩子学习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让父亲认识在参与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并鼓励其切实地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父亲,教师应当帮助其指定相应的阅读方案,保证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父亲参与的快乐。此外,要把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作为基本的作业题目,并要求孩子和父亲共同填写周阅读计划和阅读成果,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增强部分父亲的重视程度。

2.教师要帮助父亲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由于不同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不同,因而选择合适的教材至关重要。当前随着网络的发展,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儿童阅读素材,选择教材时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教师要和学生的父亲做好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其学习状况,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阅读教材。此外教师在设置教材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保持孩子对于教材的好奇感。

3.教师要帮助学生的父亲选择科学的指导方式。部分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效果不佳,这是其指导方式不对,尤其是过度追求功利化的阅读会束缚孩子的思维,从而影响了其个性的培养,因此,教师让为父亲树立正确的参与观念,一定要把维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放在第一位,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权利,不要在阅读上给孩子设置任何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父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融入到亲子阅读中,这样既能增强孩子和父亲的关系,还能拓展孩子的思维想象力。

总而言之,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孩子的性格形成的过程,父亲角色的淡薄容易造成幼儿性格的弱化,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性格、心理、道德素质、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引导父亲积极地参与亲子阅读,并为父亲提供良好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静静.浅谈亲子阅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益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9).

[2]庄瑜.让更多的父亲进行亲子阅读——浅谈教师如何促进父亲参与亲子阅读[J].阅读教学,2009,8(3).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6

【关键词】亲子阅读;早期阅读;家长角色

亲子阅读是早期阅读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以读物为载体,亲子间共建意义的活动。亲子早期阅读注重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传递,强调父母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分享,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阅读习惯为主要目的。在亲子阅读中,幼儿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家长则占有主导地位,家长对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直接影响到阅读活动的质量。

一、家长在亲子阅读中的角色“错位”

角色定位是建立在角色认知基础之上的,角色认知是指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职责和功能的认识,角色认知的失调是导致亲子阅读活动开展低效的重要因素。

1.“识字启蒙者”

“识字启蒙者”的家长以追求高识字率,推行“工具式”阅读是其典型特征。他们认为阅读是帮助幼儿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和工具,亲子阅读的首要目的在于教会幼儿识字,为后期的阅读打下夯实的基础,阅读活动也就成了枯燥无味的识字教育、知识教育。

2.“布道者”

“布道者”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幼儿知识学习、品德塑造上有着不可懈怠的责任,亲子阅读正是传授幼儿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引导幼儿向着“真理”、“美德”发展的重要途径。这类家长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对幼儿“施压”,通过“你知道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等问题,引导幼儿往自己预设的价值方向发展,以确保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教育。

3.“代读者”

“代读者”的特征是独揽阅读的责任,在阅读活动兼主体和主导地位,孩子则是他们最忠实的听众。这类家长常常认为幼儿由于识字水平的限制,不具备阅读的能力和技巧,有的家长即使在孩子有能力独立阅读的情况下,依然延续“代读者”身份。然而,只有幼儿能够独立阅读,才成为真正的阅读者,家长过分地代读,幼儿无法完成“依赖式阅读”向“独立阅读”过渡。

4.“旁观者”

“旁观者”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就是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创造条件,自己是孩子阅读活动“局外人”。这类家长认为亲子阅读就是“看着、守着”孩子阅读,孩子自己在故事的王国里,自己没必要参与到其中,只有在幼儿发出请求,或者是在闲暇的空隙与幼儿短暂的交流,然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世界”。

二、亲子早期阅读的特征分析

1.亲子阅读是幼儿、家长、图书三者互动的过程

幼儿、家长、图书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幼儿是图书的主人,图书是幼儿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则是让幼儿感受到图书生命的“传递者”。因此,在亲子早期阅读过程中,必须在幼儿、家长、图书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突出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幼儿不仅是图书的阅读“主人”,也是亲子阅读活动围绕的“主体”;另一方面,成人在阅读活动中充当有“有协助能力的人”,幼儿在选书、阅读、回应过程中依赖成人的协助,只有在于成人的互动下,幼儿才能领悟图书的“生命意义”,感受亲子间的亲密情感。

2.幼儿是亲子阅读的主体

幼儿始终是亲子阅读主体,幼儿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幼儿是图书的“主人”,家长是协助幼儿有效阅读的“成人支持者”,图书的选择、支持策略,都是围绕幼儿展开的。首先,发展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以幼儿为主体的集中体现。亲子阅读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目的,而是引导、激发幼儿的兴趣为起点,最终唤起幼儿阅读的主动性,只有成为主动的阅读者,幼儿才真正学会了阅读。其次,3-8岁是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学会阅读,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学会独立思考,成为一名自主阅读者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3.亲子阅读是情感的阅读

亲子阅读中体现出的情感性是最原始、最自然,也是最持久的。“念书给孩子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的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一个充满温暖的幸福时光。”亲子通过阅读相同的读物,产生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交流与对话,增进亲子间的情感。首先,亲子阅读是爱的传递过程,父母的一句言语、一个眼神无不弥漫着父母的浓情厚意,使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幼儿对自己的依恋,拉近了亲子间的情感。其次,父母与孩子在阅读过程中真实、坦诚进行交流和对话,在亲子之间建立起来相互的理解与信任。最后,父母的在阅读中的情感表露,营造了宽松、和谐的阅读心理氛围,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有重要意义。

4.亲子阅读是分享的阅读

亲子阅读是一种分享的阅读,是亲子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坐在一起分享图书的状态,也是亲子对故事的意义建构过程。

三、亲子阅读中家长角色的重构

1.家长是阅读环境的创设者

阅读环境是维系阅读活动的生态土壤,家长作为阅读环境的创设者,需要从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着手。物质环境是亲子阅读活动开展的前提,需要创设丰富的、适宜的、多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阅读环境。营造宽松、支持、愉悦的阅读心理环境保障阅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一是鼓励幼儿的自主行为,如为幼儿提供书写、绘画工具,允许他们参与成人的阅读,甚至在报纸或杂志上完成“涂鸦”活动。二是在阅读过程中,要提供开放性的提问环境,鼓励幼儿探索知识,说出自己的看法。此外,对孩子萌发的想法要持保护、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2.家长是亲子阅读的引导者

正如柯南(1994)指出那样“幼儿虽然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知图书的某些画面的意义,但要真正读懂图书却是困难的”,他们仍然需要“有能力协助的大人”来传递故事的意义,家长作为“协助者”,其重任在于“引导”。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了解幼儿的学习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为幼儿选择适合的图书和指引方式。其次,家长作为引导者,担当着引领幼儿共同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家长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提问策略、评价策略、反馈策略等。如家长运用语言交流和肢体动作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读物;通过复述策略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回忆故事情节;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故事的节奏。

3.家长是幼儿的合作者

亲子阅读是家长与幼儿围绕亲子读物开展有效交流的阅读形式,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的阅读创造。首先,亲子合作的前提是平等,家长必须充分尊重幼儿,实现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对等”关系。其次,加强阅读过程中亲子间的互动,通过简单的“亲子对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故事、情感的分享,实现对图书的创造和再创造。最后,家长在亲子阅读过程中,要学会聆听,尽量把更多的主动权留给幼儿,让幼儿来带动成人启动阅读。

4.家长是阅读活动的示范者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对象,他们的阅读行为和态度都深深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喜欢阅读,而且乐于追求阅读的乐趣,那么孩子更倾向于喜欢阅读,并且在阅读能力上表现更为优秀。家长作为示范者,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亲子阅读活动中,建立主人翁意识,从阅读的“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共同与孩子建构故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真美.在绘本花园和孩子共享绘本的乐趣[m].台北:远流出版社,1999.

[2]松居直著.刘涤昭译.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m].山东:明天出版社,2007:17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7

[关键词]幼儿;亲子共读;指导策略;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7-0033-02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生长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与书本不断对话,逐渐学习独立思考。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比较容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但是学前儿童缺乏自主阅读文字的能力,所以成人的伴读和指导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幼儿的早期阅读是幼儿教育中缺失比较严重的一个方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托园本课程,积极开展亲子共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应遵循的原则

(一)游戏性原则

有趣的亲子共读活动可以让幼儿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产生愉快的内心体验。因此,笔者在亲子共读活动中注重提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例如:在亲子小剧场活动中,指导家长依据幼儿的兴趣,可选择故事表演,可选择自制图书展示,还可选择童话剧的表演;在亲子共读专题研讨活动中,家长可以在教师的协助下,主动与其他家长自主结伴进行阅读活动的交流。

(二)渗透性原则

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不应拔苗助长,刻意追求幼儿的识字量,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悄然渗透是为捷径。日常生活中当幼儿对一些事物产生兴趣时,家长要抓住时机进行指导。如看到路旁醒目的广告牌、商店招牌、路标时,幼儿可能会被吸引,此时,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以此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丰富其阅读经验。当幼儿遇到不认识字、看不懂图画等难题向家长求助时,家长应积极和幼儿交流,与幼儿一起找资料、查答案,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给予幼儿探寻知识的快乐,又能增长幼儿的知识,一举两得。当幼儿发表自己对读物的观点时,家长应加以肯定;与幼儿一起看书时,家长要重视彼此的互动,可适时提问、交流、探讨故事内容。这些潜移默化的渗透是最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提高的阅读方式。

(三)全面发展原则

亲子共读时,除了强调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应注意对幼儿心理、人格品质的全面培养与锻炼。一些经典的绘本图书,如《花婆婆》《月亮的味道》等,所蕴含的关爱世界、团结协作、美好梦想等人文精神既开阔了幼儿视野,提升了幼儿的表达水平,又丰富了幼儿内心的精神世界。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力出众的孩子才是教育的理想。

二、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的策略

(一)交流沟通,唤醒家长开展亲子共读的意识

笔者设计了《亲子共读调查问卷》,选取了园内95个家庭,对幼儿家庭阅读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家庭亲子共读现状及家长对开展亲子共读的想法和建议,为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打好基础。同时,组织家长恳谈会,请来省、市教育专家进行亲子共读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办园理念、办园特色、培养目标,从而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目标,主动支持配合幼儿园的亲子共读课程研究。每周我园的“阅读时光”活动,笔者都组织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阅读和游戏。通过活动,孩子和家长更亲近了,与教师更熟悉了,也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一年下来,我班家长的亲子共读意识明显增强,主动请教师推荐书目的家长明显增多。

(二)互动体验,激发家长开展亲子共读的兴趣

笔者定期邀请家长观摩班级读书活动,既增强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又让家长了解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体会教师工作的艰辛。同时,在幼儿集体活动时,让家长找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有效增强了家长参与亲子共读的兴趣。例如:在开展六一亲子剧场表演之前,我班组织了亲子自制表演服饰比赛活动,每位家长都不甘落后,制作了精美的参赛服饰,在六一亲子小剧场的表演中一展风采。为了鼓励家长和幼儿的积极性,我班每学期都要向家庭颁发“妙手奖”“巧手奖”“能手奖”“表演奖”及“创作奖”等不同类型的奖项,大大提高了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活动的热情。

(三)搭建平台,提升家长开展亲子共读的能力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如:小班围绕“我家小书柜”主题活动,开展了家庭互访活动,教师先邀请一些比较配合的家长设计“充实家庭小书柜”方案,科学指导家长布置家庭阅读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活动当天,我们邀请其他家长带孩子一起去参观访问这些家庭。在参观之前,每个家庭都发放一张记录表,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布置和感想。参观完毕,大家现场交流,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他人分享,从而促进大家一起思考如何让家庭成为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良好场所。

三、家园合作开展亲子共读的形式

(一)亲子晨读

幼儿园为亲子晨读提供方便,利用家长早上送幼儿入园的时机,请家长与幼儿在公共亲子共读区、幼儿图书室或是班级的图书角与孩子一起读书。也可以是一起观赏教师精心布置的好书推荐区,了解最新的优秀图书,让幼儿园的早期阅读环境充分发挥作用。还可以动员家长在家养成早晨与孩子一起看书的习惯。久而久之,亲子晨读成为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营造了幼儿园浓厚的阅读氛围。

(二)家园阅读档案袋

笔者为每位幼儿都建立了一个“家园阅读档案袋”,对幼儿看书、借书等活动进行记载,在档案袋中设有阅读意见反馈、阅读、方式、时间的记录等项目,用于记录亲子共读过程中孩子和家长的互动过程,帮助家长和幼儿共同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亲子读书日

每月一次的“亲子读书日”,在“爸爸故事会”“亲子共读剧场”“图书交换角”等环节中吸引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参加阅读活动,并互相交流指导亲子共读中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好方法。

(四)自制亲子阅读读本

为了培养幼儿阅读过程中的兴趣,推动家长参与幼儿阅读,笔者尝试进行亲子自制阅读读本活动,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利用破损或脱页的图书,共同进行重新创作、整理、剪贴和制作,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对画面进行阅读理解,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最后装订成册,形成阅读读本。

一年来,在亲子共读中,孩子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锻炼了语言能力,提高了记忆能力,亲子共读的过程加深了孩子和父母的情感交流,家长普遍反映幼儿在家阅读的兴趣比以前浓厚了,基本上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阅读能力提高了。今后,笔者将坚持不懈地将亲子共读活动开展下去,向家长积极宣传参与亲子共读的重要意义,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指导模式,使家长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促进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8

一、亲子共读中的误区

经问卷调查发现,32%的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就是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书籍。其实,亲子阅读不局限于阅读书籍,是亲与子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是个双边活动,要相互交流,相互提问,激发思索,质疑释疑。不能满足于阅读、聆听、记忆,还要促进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双向互动,才是亲子阅读。

通常家长喜欢为孩子购买故事书籍,认为亲子共读就是读故事书。其实亲子共读的内容很丰富,包括童话、寓言、神话、道德故事、唐诗、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谜语、名著、科普知识等,这些儿童读物都是孩子的精神食粮,不可忽视,不能偏废。

调查中40%家长认为亲子共读只适用于幼儿,现在孩子上小学了、会自己认字念书了,就应让孩子独立阅读,否则会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其实,亲子共读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它的本质在于分享阅读的快乐。家长应当鼓励孩子独立阅读,亲子共读正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习惯的良好方法之一。

二、亲子共读的指导策略

1、营造阅读环境,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是物质上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孩子的阅读活动。物质上就是让家长与孩子阅读时要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与孩子亲子共读。孩子置身于一个相对独立、安静而又舒适的空间进行阅读,无疑是一种享受。所以,家长们要为孩子建构一个书窝,为孩子营造舒适惬意的阅读环境,吸引孩子进来阅读。

其次,亲子共读要有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习惯。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如早晨、中午、入睡前,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美国教育家霍勒斯曼说:“假如每天你能有15分钟阅读的时间,一年后你就可以感受到它的效果。”

最后,在精神上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孩子的阅读活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阅读兴趣的有无、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否,一定程度上和图书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选择好图书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当前发展水平的。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三、四年级要扩大知识广度:五、六年级要了解名家名篇,可以在这一阶段帮助孩子给孩子提供一些名家的作品,比如冰心、朱自清、老舍等作家的散文。

2、开展示范教学,让家长习得亲子共读的指导方法

从专业素质来讲,教师与家长之间比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具有执教活动的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指导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住小学生的活动心理,了解小学生阅读的能力与特点。教师可以开展示范阅读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书本,利用一些可行的指导策略和孩子互动来完成集体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家长面前,把平时对阅读活动的一些想法与指导要求间接的告诉家长,让家长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展示平台,了解教师对阅读活动的一种理解,从中借鉴的一些好的方法,使家长能够开展更为有效的亲子共读。

3、创设助教平台,提升家长对亲子共读的指导能力

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通过以亲子共读助教为活动的载体,为家长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在创设这个助教平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要了解一些家长的文化素养,了解他们在进行亲子共读活动中的情况;挖掘一些比较有自己独特的指导想法,请他们在集体亲子共读活动中进行展示与示范,使这些家长中把好的阅读指导方法和经验对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并起到推广和促动的作用,使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得到了良好的沟通,并有效的提升了家长对亲子共读的指导能力。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家长间的指导交流,于是,请新宇母亲来为本班学生及家长一起开展阅读指导活动。新宇母亲准备了一个故事《我的爸爸是焦尼》并制作了幻灯片,接着随着幻灯片的播放开始讲故事。在讲述的故事的时候还通过画面对学生进行了提问,设疑,并让学生猜测猜焦尼的父母最后是否在一起。其实,猜测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它令故事充满了悬念,让学生都获得了阅读的快意。学生和家长们听得非常认真,大胆质疑,这位家长的阅读展示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好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反思与触动。

4、通过家校互动,让孩子感受阅读乐趣

通过开展家校互动活动,更能增加学生、家长、教师的亲和关系,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如班级可以开展一次亲子共读成果展示会,提供孩子和父母共同展示的机会,比如亲子剧本大展演,亲子朗诵会擂台赛、亲子手抄报比赛、亲子日记交流等孩子们喜欢的形式。如在亲子共读《小狮子抓痒》互动活动中,几个家庭共同扮演角色参与故事的表演,使孩子与父母、家庭与家庭、家庭与教师的情感牵连了一起,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博大的爱以及阅读的快乐;在亲子共读《小脚踩大脚》活动中,首先,教师用亲子活动“小脚踩大脚”游戏导入,当学生的小脚踩在父母的大脚上,走动时候,学生获得了愉悦的感受,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感受了亲情;在亲子共读《我的手形书》活动中,孩子和父母共同制作自己的手形书,并且进行绘制,再将手形书中绘制的内容和父母一起共同商量编成儿歌或者故事说给其他的家庭和伙伴听,让学生体验了亲子共读的快乐……这些活动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记忆力,激发读书兴趣,并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情感,让孩子与家长在掌声和鼓励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与幸福。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9

【关键词】亲子阅读阅读活动幼儿园活动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8-01

近年来,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的教育观念不断深入,家长们逐渐认识到了阅读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教育方面,大多数家长不具备切合孩子自身的科学教育方法,因此就需要借助幼儿园的帮助,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亲子阅读教育。

一、创建多元化的阅读环境,开拓亲子阅读空间

无论对于幼儿还是家长而言,早期阅读角度都需要人为的推动与激励,幼儿园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励双方参与到亲子阅读的活动中去。对此,幼儿园可以在园内的可利用空间中,设置相应的亲子阅读区域、亲子书吧、阅读长廊等,在这些区域中铺设舒适、柔软、符合孩子内心需求的卡通地毯,设置小沙发,放置色彩艳丽的各式靠枕,并将书籍放置到孩子触手可及的位置,使孩子能够进行自主性的阅读选择。在阅读区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环境的多元化不仅能够起到激发孩子与家长阅读兴趣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阅读空间,使孩子了解到阅读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的。

由于现在的书籍种类多样,家长对于选择怎样的书,往往会心存疑问,对此,幼儿园可以采用“好书推荐”的方式,进行书籍的选择。通过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了解彼此孩子之间的阅读特点,进而开阔自身视角,使自身对儿童书籍的了解更加广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诉求,选取孩子喜闻乐见的书籍种类,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推进亲子阅读的发展。同时在幼儿园的阅读区域中,也可依据家长之间的交流心得,对阅读区域中的书籍进行种类的筛选与布置,保证幼儿园与家长能够在亲子阅读教育上保持相同的步伐。

二、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倡导多途径亲子阅读

对于幼儿教育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教育需求,单纯、死板地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并不能激发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相反却会导致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朝向减弱的方向发展,为了应对眼下出现的阅读教育问题,幼儿园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推进孩子的亲子阅读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开展班级阅读交流、“大带小”阅读和“故事妈妈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逐步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身的阅读感受、或者心爱的故事情节。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孩子能够在交流中表达自身的感受,说出自己的心声,同时展现出阅读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孩子加入到亲子阅读的队伍中去。

在绘本阅读中,“班级”的存在会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进行更多的交流。因此我们尝试打破原有班级的固有界限,采用“跨班式”的阅读形式,由孩子自行选择对口的班级,再由老师进行统一的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内,让孩子在对口班级中进行阅读交流。在一次跨班阅读活动结束后,阮奕杰妈妈走到我身边说道:“陈老师,阮奕杰昨晚回来可开心啦,他说他故事讲的好,小六班的弟弟妹妹都鼓掌。”随之吴东凯妈妈说:“是呀,陈老师,吴东凯说他还要去给弟弟妹妹讲故事,昨晚要我们一起准备故事。”李心洋妈妈:“弟弟说她真棒,喜欢听姐姐讲故事。”……昨儿孩子抱着绘本兴高采烈地出发,声情并茂地给弟弟妹妹讲故事的情景又浮现眼前。由此可见,跨班式的阅读形式,可以令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表达空间,使孩子在自信心增强的同时,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阅读。

三、巧用家园交流,传递亲子阅读方法

教育绝不仅仅只是家长的责任,当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一刻起,幼儿园就与家长共同承担起了幼儿教育的重担。在家中,家长需要在引导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在幼儿园中,教师也应当教给家长正确的阅读指导方法,提高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水平,家园协作,用心经营,让家长成为幼儿早期阅读的伙伴,共同提高阅读的兴趣。

例如幼儿园在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组建“家长故事团”,来更好的完成阅读教育工作。在每一周的指定时间内,在幼儿园的统一安排下,家长故事团的成员可以有计划的在课堂中向孩子讲故事,并向孩子们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其他家长自愿旁听,从而使孩子在往后的亲子阅读过程中,能够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

在我园“家长故事社团”举办一个多月后,我在问卷中看到家长对指导幼儿阅读的方法的多种变化:“故事接龙”法,孩子讲一页,家长讲一页或者孩子讲前半部分,家长讲后半部分;“猜猜说说”阅读法,有的孩子喜欢猜想,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他。许多故事情节可以多方向的发展,有时讲述开头让他猜测故事情节,有时候让他创编结尾,渐渐地孩子爱思考,会思考了。还有“配乐阅读”、“排图阅读”、“分角色配音阅读”等等,阅读的方法在不断地创新,家长们还学到许多阅读的技巧如从玩开始、按序阅读、联想画面,关注画面细节、表现与表演、反复与互动……家长们有时总是喜欢聚在一块儿聊聊自己在亲子阅读的体会,大家互相介绍自己的最新方法,有些家长还邀请能力强的家长做他们的导师,给他们的亲子阅读“把脉、诊疗”,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通过“家长故事社团”交流,家长对如何开展亲子阅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往往可以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促进幼儿阅读的提高。

综上所述,亲子阅读是孩子在幼儿阶段的一种最佳的阅读方式,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发展都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机构,应当发挥好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家长携手,通过合适的方法与途径,为孩子营造更加多元化的空间,进而激发孩子对于亲子阅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鑫.开心阅读放飞思想――“开心果”亲子阅读活动[J].图书馆杂志,2014,04:103-106.

[2]林凤姐.促进亲子阅读的指导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03:70-72.

[3]骆风,罗舒薇.亲子阅读中的家庭道德教育调查研究――以广州市3~6岁幼儿家庭为例[J].唐都学刊,2015,02:15-19.

亲子阅读指导策略篇10

[摘 要]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策略已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从创新教学模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方法和加强语文思维能力训练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可有效改变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素养。

[关键词]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13-01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受制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和应试教育导向的影响,致使语文教学出现机械化学习现象。因而,如何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改变语文教学策略成为当前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语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完成知识的量化转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因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语文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领会新课程标准,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标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代表的课程改革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运用生成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学习情境中使学生的文学素养获得提升。例如,在学习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供学习小组思考和讨论:《背影》这篇散文传达了几个主题?有的小组提到“文章传递给我们最大的主题便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有的小组提到“是作者对于父亲的爱”……学生筛选主题,明确各小组的研究内容后,教师继续引导:“文章中哪些字眼能表现出你们小组提出的这个主题?”这时候需要学生精读文章。有的学生指出“父亲买回橘子之后心里很轻松的样子及扑扑衣上的尘土等,将父亲爱子的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候教师可以实时点评“作者开始理解父亲的处境及处事的不易,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传达出的忏悔、愧疚之情”,并进一步引申出文章中所蕴含的“怀念”“哀怨”这两种情感。最后教师将主题升华,让学生讲一讲父母做过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或者自己将要做什么事情来表达对父母的爱。让文章的主旨在实际生活中升华,可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的心灵。

二、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积累阅读常识,鼓励交流互动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课内外多留些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文学素养,循序渐进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一方面,教师要选择充满趣味性的和富含文化底蕴的素材作为课外读物,要求既贴合教材内容,又高于当前教育水平,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固定组织学生阅读某一系列课外读物,并定期交流讨论收获。例如,教师可以贴近教材内容选择《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一系列优秀文学作品,在交流中开阔学生眼界,增强他们的综合文学素养。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提升语文教学感染力

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信息化时代语文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趋势,围绕信息技术展开教育内容。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先搜集相关图片与视频,再结合舒缓的音乐和抒情的朗读,在视觉和听觉上形成冲击,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画面。在课外阅读层面,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化平台或交流工具在课下深入分析交流。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不仅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作者的情怀,还可以实现学生思想情感认知的升华,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感染力。

四、加强语文思维训练,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