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资源保护建议十篇旅游资源保护建议十篇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9:52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1

关键词:文化旅游;保护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7日

文化旅游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以人文旅游资源为载体的、集合历史遗迹、人文风情、社会习俗等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而作为文化旅游载体的文化旅游资源则成为发展人文文化旅游中重要的开发和保护对象。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则成为其中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一个部分,民族文化旅游以其原创的、独特的和充满异族风情的人文特色吸引着众多寻求文化享受、满足自身精神需求和进行文化探索研究的游客学者。在我国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文化以区别于汉族文化的多样性、非凡性和独创性,成为目前民族文化旅游的主体部分,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维持民族地区经济稳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文交流都有巨大的社会意义。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在取得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原因导致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成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现状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以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且能被打造成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进行深挖掘,成为当前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但选择性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是应对在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而产生的,由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且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有些甚至濒临灭绝,因此解决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一)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实践措施。目前,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在保护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立生态民俗村、建造民族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多民族性以及近些年来民族文化状况的恶化,使得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其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我国首先在立法方面制定相关法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3年8月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同时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强化国民文化保护意识,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同时,国家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找文化传承人,鼓励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支持民族文化传承等。各地政府与民间团体也进行了一系列民族文化保护的实践活动,尽管现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仍以开发为主,但各地的保护活动也在进行,如各地成立生态民俗村落、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形式,通过这种文化模式推动民族文化形式的永久化保存,生态民俗村的建立加强了民族地区村民的民族文化意识,进而也强化了其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心理;而民族生态博物馆将有关于民族历史的文物等进行某种形式的展出。目前在我国许多民族地区建立有博物馆,融水苗族也设立了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此外在云贵等多民族省区都设有相应的民族博物馆。民族生态博物馆作为保护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民众了解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具有现实意义。

民族文化保护的最根本力量在于少数民族民众。首先,目前在一些民族文化保护较好的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由于长期接触学者、文化保护工作者,对于本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各地对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众的文化保护教育和文化保护宣传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少数民族群众亦能自发进行民族文化创造性保护,这也是提倡的做法。其次,学术界在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地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对于开展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二)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中的问题。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过程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开发轻保护。重开发、轻保护仍然是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或者政府和开发商将文化资源保护仅限于书面口号,而不做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当前经济利益驱使下,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文化保护思想薄弱,采取不作为的态度,民族文化保护被忽视。

2、保护主体单一。根据调查显示,42.86%的受访者认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政府文化部门应负更大的责任,28.57%的受访者认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取决于政府领导的意志,将近71.43%的人认为文化资源保护关键在于政府的力量,而民间团体组织和民主的参与度仅占28.57%。在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中,政府、民间团体和民众都是其参与者,政府无法承担起所有的文化资源保护责任,在政府的引导下,更需要的是民间组织团体和社会民众的积极参与,当地的旅游开发商、游客、居民都是进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直接主体。

3、盲目抵制商业化。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作为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重要载体,必然在其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商品化的特征。如果盲目抵制商业化,保护“原生文化”,那么民族文化便无法进行传播;且民族文化作为落后地区少数民族人们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投资兴建缺乏规划。在民族文化保护过程中,为防止民族文化的异化,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各地纷纷建立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保护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统一的规划,民俗村亦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民俗村的形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地方,然而各地不论其效果如何、成就如何,盲目投资建立民俗文化村,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也起不到保护作用。

二、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建议

(一)加强民族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山地丘陵区域,其地形因素使其交通和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交通不仅是制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亦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的居民因其地理环境的长期限制,非常渴望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所以,加强交通的可入行、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一方面为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基础,更促进了其对外沟通交流。

(二)提高民族文化旅游层次,加强文化旅游创新。为避免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盲目性,以减少对民族文化的损害,向游客提供更加深层次的体验与服务,所以在民族文化开发过程中要提高民族文化旅游层次,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改进与创新。在关于当地如何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调查分析显示:64.3%的游客认为应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57.1%的人认为应该突出打造品牌。突出打造品品牌,提高旅游文化产品的层次,找准民族文化定位,开发不同层面的民族文化资源,设计更为全面的民族文化产品和线路,丰富文化旅游的形式和层次。加强文化旅游创新,在开发上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对于尚未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积极有益的开发;进行资源开发和保护理念的创新,提高文化体验和文化服务质量,使文化内容不流于其表,得到更好的呈现。

(三)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应兼顾少数民族群众的利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利用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他们应该成为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主体,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首先,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模式,发展社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使民族村寨能成为发展文化旅游、进行文化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居民开展民族风情体验等文化活动;其次,民族地区的居民是文化的活的载体,政府应积极扶持民族地区进行文化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如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民族歌舞的学习、民族餐饮等经济活动,带动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再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应正确引导民族地区居民开展民族旅游相关培训,如进行民族文化旅游知识普及,培养少数民族导游、讲解员,引导少数民族进行文化旅游创业等活动,鼓励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管理人才。

(四)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法制化。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涉及的利益不仅包含经济利益,更包括少数民族地区能否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同分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开发都带有着极大的不规范性,民众保护意识的缺失和法律法规政策上的松散性使得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出现了无章可循的局面,导致了开发过程中的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法制化的建立可以明确规范和约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政府和相关文化旅游部门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法规制定,涉及资源开发的程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禁止事项和可为事项,并制定相应的惩奖措施。规范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流程,明确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在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之外,还要进行具体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如景区的管理制度、游客的管理、景区资源的保护等,利用现代科技对于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如建立生态博物馆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规范文物管理;积极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的继承人等。

(五)加强科学普及,提高民众自觉意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但是其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中,其消亡具有自发性和不可逆性,加强少数民族自主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极为重要。应向少数民族群众强调文化旅游经济过程中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众保护文化的自觉意识,抵制文化侵蚀和文化破坏,保持民族文化的纯正性。加强游客的教育,使游客自觉尊敬少数民族文化,树立文化保护和生态保护意识,减少对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破坏。

(六)坚持保护性开发,走可持续新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发展方向,树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能建立有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景区,更能建立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得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在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民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只有得到合理的保护,进行持久的传承与创新,才会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创造不竭的动力,才会为少数民族群众谋求长久的福利。坚持科学发展观为主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要树立“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民族文化开发保护意识,必须在开发过程中杜绝破坏性开发,注重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的发掘、保存和提高,实现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最优化和持续化。

总之,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有了较稳定的发展模式,但是其在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民族文化旅游区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足,开发过程中的问题严重。因此,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应兼顾少数民族群众受益的权利,将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民族文化保护为主,进行科学有效的可持续的保护性开发,以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少数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必须同时发挥政府、社会力量以及当地群众的力量,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团体与民众配合,形成全民参与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旅游的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2

论文摘要: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存在以牺牲旅游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旅游大发展的众多问题。本文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对策。

旅游,从个人活动、群体行为发展到当今的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活动等的社会生活方式。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为旅游业利用而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自然事物。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资源处于基础地位,既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实践中吸引旅游者的直接条件和因素,更是旅游消费的客体对象。不论是文化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之上的。

一、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1.旅游开发对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的影响

非生物类旅游资源包括水体、大气与气候、土壤与岩石等,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又是构成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最基本要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车辆、物资等大量涌入旅游地,旅游区出现了水质恶化、大气污染、土地板结、岩石(山体)坍塌等现象,这些对旅游资源构成了严重威胁。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尤其表现在水体资源与环境方面。

2.旅游活动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地球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但可以单独成为人类的旅游产业开发和利用对象,而且还与非生物类旅游资源组合,构成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托或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系。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旅游地生态系统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同一体。与其他生态系统构成因子一样,一方面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演变同样也必须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美国生态学家哈定和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可得出三个结论:

1.旅游地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事物(包括旅游资源及其各个构成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也不是孤立的。

2.旅游活动不能对旅游地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旅游活动影响旅游资源与环境后会产生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这三个基本结论给我们提出了对旅游活动进行管理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在旅游地这个生态系统中,由于旅游区划而对旅游资源进行的分割构成了不同类型的景观单元(即斑块),这些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随着生态过程的作用而不断改变。

三、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通过立法建立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对旅游活动的规范管理,是当前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必须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遵循资源与环境演变的自然科学基本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达到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

1.旅游规划制度

旅游规划是指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手段,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与物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区域旅游资源的经济开发目标,实现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2.旅游资源与环境影响的评价

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为美国所创设。《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对环境质量具有重大作用影响的联邦建议、立法方案和重大联邦行动都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包括该建议或行动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拟议中的行动选择方案。实施这一制度是对传统决策机制的变革,是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法,并已成为国际环境管理一种惯例。

3.旅游容量控制制度

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和首要条件。旅游容量控制制度,是指从这一制度出发,根据旅游承载能力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对进入旅游区(点)人数进行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在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旅游目标方面十分重要。

4.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

旅游资源与环境共同构成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保护资源与保护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普通地区相比,旅游区的环境要求更高。因此,要建立环境资源与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旅游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消长情况的监测,并按照更加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做好旅游区的环境治理工作,保证旅游地的优良环境,给游客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贵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3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内涵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

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5]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6]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7]司金銮: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1(5):29~32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4

【关键词】贵州生态旅游科学发展观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之后,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但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界定,对生态旅游的内涵也众说纷纭,具有代表性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由墨西哥专家提出的:“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和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游览古今文化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受旖旎的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二是由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的:“即有目的地了解自然区域的文化与自然知识,注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经济条”。三是由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提出的:“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以上定义可以概括出: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一种是对保护自然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与同传统旅游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普通行为过程,按照环境哲学的原理,更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状态。

二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一)生物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我省有部级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3个,地市级22个,县级96个;全省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蕨类植物700多种;我省已记录的脊椎动物921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8.3%。据有关文献统计,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在我国各省中名列第四。

(二)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贵州喀斯特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按贵州喀斯特地貌景观分布,全省共分为以黔中区为重点,黔北、黔南、黔西南、黔西和黔东各具特色的六大板区。喀斯特发育特征与桂林地区相近,峰林、峰丛密集,溶洼幽深,暗河、伏流发育良好,随处可见奇峰、异石、山泉、飞瀑、湖泊池沼、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具有喀斯特特点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三)红色旅游文化灿烂悠久。贵州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其主要以长征文化为背景,从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九军在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7个县,建立了滇黔桂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黔北革命根据地和黔西革命根据地。召开了挽救党、红军和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著名的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重要会议,进行了四渡赤水、抢渡乌江、娄山关战役等,成为长征的重要纪念地。

三制约贵州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某些开发者在利益驱使下,尚未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评估和规划,便盲目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严重损害了旅游环境质量的生命力和多样性,从而丧失其应有的古朴、自然的生态格局。

(二)对贵州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缺乏宣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态旅游资源宣传机制有待完善。我省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不少的风景名胜区在国内乃至世界在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宣传机制,未能达到现代生态旅游立体化的宣传要求。第二,生态旅游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游客推动,更要注重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为此,必须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树立生态环境意识,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三)生态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色。我省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仍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在生态旅游产品中普遍存在结构单一的现象,难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同时,生态旅游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加剧了市场竞争,尤其是恶性价格竞争。

四促进贵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坚持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普通行为过程,按照环境哲学的原理,更强调的是一种和谐状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坚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生物、地质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调查,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法制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我省在旅游景区的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因此,要建立健全宣传机制,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大力倡导生态旅游。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和法规,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不良行为,为我省生态旅游走向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提供保障。

(三)以市场为导向,强化生态旅游产品建设。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中,要立足我省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实施精品战略,在市场上树立起贵州生态旅游的鲜明形象,推进生态旅游发展。一是注重市场调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分析旅游市场动态,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二是依托区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品牌。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旅游产品是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的产品,其中主要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旅游产品的质量,因此,只有把旅游产品的配套设施完善好,才能提高旅游产品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我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清.石金莲.刘金福.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法律问题;建议

一、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旅游业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但是,传统旅游业正在重复着“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据调查,到上世纪末,旅游活动的开展已使全国22%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受到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退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二)生态旅游是全球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传统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首先在发达国家蓬勃兴起。它是指人们在欣赏、感受生态美景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活动。其本质是尊重生态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真正的生态旅游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过程,还是在经营过程,都与保护生态密不可分。

着眼全球,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也十分关注。迄今为止,我国已经设立了l700多个自然保护区,各级森林公园已覆盖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预计,生态旅游取代自然风景观光旅游只是时间问题。然而,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初衷相悖的生态破坏行为。这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首先要从法治上找原因。

二、当前我国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一)立法上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国既没有一部旅游基本法,也没有一部生态旅游专门法,有关生态旅游依据的是其他非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二)执法管理上的问题

与立法上的缺失有关,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生态旅游执法管理机构和执法管理队伍,有关生态旅游的执法管理由不同的相关部门多头交叉进行,常常导致“都在管理,都不管理、管理混乱”的现象。

(三)法律监督上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各种生态旅游活动的监督,虽然主体众多,形式多样,但并未形成整体上的合力。在专门国家机关的监督方面,存在人员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权利不到位、自己监督等问题。而主要靠社会监督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有关生态旅游法律宣传与教育工作尚未全面铺开的情况下。

三、解决我国生态旅游法律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立法

生态旅游专门立法的缺失是我国生态旅游各种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因而完善生态旅游立法也是解决问题的最主要的手段。在以往的相关立法中,重开发,轻保护的立法倾向相当严重。今后在制定生态旅游专门法时,首先要确立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内容中,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清产权关系。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的产权关系比较特殊。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旅游景区主体产权归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但实际问题却比较复杂:有不少景区位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范围内;或者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位于景区范围内;或者农村集体(包括个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本身就构成景区风景的一部分。这种复杂的产权关系使得生态旅游的景区开发管理矛盾重重。为此,有必要在专门的生态旅游立法中对景区产权问题予以明确规定。建议国家统一制定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标准;一般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由省级人民政府严格按标准执行,世界遗产和部级生态旅游景区的划定则由国务院严格按标准执行;凡划定为生态旅游景区的,原则上产权统归国家所有,景区内原先的集体所有制产权,由国家按具体标准收购或置换;对于已经构成景区内生态景观有机组成部分的个人所有的那部分产权,应允许其选择变通方式,除由国家收购或置换外,还可由其选择折价入股、租赁、出售返租等方式。

2.明确管理者。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甚至经营权都由国家拥有,政企不分。这常常导致景区的维护和管理无法合理进行。不仅如此,由于各地的地方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具体管辖权,导致许多国家风景名胜区和自然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地方化,名为国家所有,其实际的管理、收益和处分权的行使则是围绕着地方的利益甚至是地方官员的利益和政绩打转,这已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屡遭破坏、资源所有权以各种形式变相转移的主要原因。更大的问题是,中央和地方对景区的管理缺乏统一,各部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从国务院部委到省市的厅局,都可以作为所有者的代表对同一景区(的各个部分)发号施令。根据现行相关规定,国家风景名胜区由建设环保部门管理;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文物景区由文化部门管理;道观寺庙由宗教部门管理;国家森林公园由林业部门管理;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国家水利风景区由水利部门管理;旅游业由旅游部门管理等等。这种分工管理格局,使得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主体林立,权力、责任和能力分散,不仅导致生态管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管理不严和管理缺位。

鉴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严重的现状,建议新的立法要赋予特定部门对生态景区和生态旅游明确的、独立的专门管辖权,使之成为生态旅游的权威管理部门,对全国的生态旅游实行高效管理。

3.规范管理条例。明确了生态旅游的专门管理部门以后,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也需要由立法加以解决,那就是制定规范生态旅游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专门立法。对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体系,生态旅游区的审批和划定,生态旅游的安全保障体系,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补偿费用的收取和运用,生态旅游市场的管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旅游管理者(政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生态旅游者的管理,生态旅游区当地居民的管理等等,都缺乏法律的规制。这必然导致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无法可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专门立法要尽快摆上日程。

4.采取灵活有效的经营模式。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虽然不能由立法加以直接规定,但是,立法却可以也应该对其加以规制。自然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属于公共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审美等多种功能,具有珍稀性、唯一性、不能人工再造性等特征,因此,对其开发和经营一定要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采取慎重态度。反过来说,如果因为担心造成破坏,对于生态旅游资源不敢开发利用,那么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所以,保护和开发要兼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科学的规划和大量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总体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因为缺乏资金而小打小闹,不仅难以达到开发效果,甚至可能造成对旅游资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保护,单靠政府部门的投资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而且,纯粹由政府投资,经营管理者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在压力和动力,也会严重制约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档次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果允许多方资金投入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项目,一方面缓解了政府无力开发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使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然,要达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双赢的目标,还应对非国有资金介入生态旅游的开发有一个范围、程度和方式的限制,这值得有关专家认真探讨。

允许非国有资金的介入,实际上就是将生态旅游资源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剥离出来,有条件、有期限地让渡给投资方,从事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市场运作。经营权的剥离应该彻底,经营权剥离之后,政府部门应该完全抽身其外,不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而是以一个纯粹的管理监督者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者的身份履行国家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经营权的剥离过程要有科学的评价、规范的运作和严格的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

至于允许介入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除了国内资金外,鉴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对外资也不能例外。但对外资应注意一些特殊性的问题。比如要坚持国家对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要坚持适用中国法律处理纠纷的原则;要谨慎处理某些可能涉及政治或文化敏感问题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注意选择真正有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这点对国内投资者也一样)等等。

5.要重视与国际接轨,同时还要照顾到国情。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的一个潮流,中国也已经挤身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在生态旅游方面号召力巨大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目上,我国目前名列世界第三。但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负担沉重而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十分尖锐,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而脆弱的人类遗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wto承诺的逐步兑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多数已经开始进驻中国,并呈现出地点分散、实力雄厚、业务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在制定生态旅游专门立法时,还必须考虑国际因素,既要与国际接轨,遵守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法律规则,又要尽量照顾到我国的国情,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加强执法

完善生态旅游立法只是使得我国生态旅游有法可依,而执法则是生态旅游法律体系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生态旅游法律体系是否能切实发挥作用。

要加强生态旅游执法,首先要依法建立生态旅游执法机构。包括司法部门、行政部门和相关的社会团体。其中,独立、专门执行生态旅游管理事务的行政机关的作用至关重要。该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其次,要建设一支合格的生态旅游执法队伍,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专、兼职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并赋予应有的权限。再次,要严肃生态旅游执法,要落实生态旅游行政执法责任制。最后,要严格按照生态旅游行政执法程序办事。

(三)健全监督机制

生态旅游法律体系是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还需要由监督工作加以保证。监督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执法情况,特别是行政执法情况而进行。从监督的实效性来讲,又首推行政监督。因此,应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在财务与人事上与监督对象相分离的行政监督机构,制定一部规范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强的法规,赋予监督主体明确的监督依据和足够的监督权限。在监督过程中,既要对具体行政行为,还要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既要监督实体内容,又要监督方法、程序。

除了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此,要确保司法权的真正独立,尤其是独立于行政权,还要相应扩大司法审判的受案范围。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权力机关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各种监督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高生态旅游法律监督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郑本法.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甘肃社会科学,2004,(4).

[2]阎春梅.生态旅游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o4,(6).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6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梁子湖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需求以更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目前中国公民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梁子湖作为亚洲重要湿地和国际环保组织定点取样的湖泊,近年来旅游的快速发展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保护不力,梁子湖旅游资源正在受到威胁,保护势在必行。

一、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是是构成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数的迅速增加,人为和自然灾害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使得旅游资源的价值受到极大的影响,只顾眼前利益的盲目开发造成污染严重,环境恶化,旅游业发展前景受到威胁。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重要性。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的一种可再生资源管理战略,即如何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进一步繁殖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它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变成人类发展的最优选择,它不是一个单一战略,而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的统一。

二、梁子湖旅游资源基础

(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梁子湖以它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绝佳的自然生态而闻名。梁子湖以“水清”、“秀丽”、“奇特”三大特色著称,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梁子湖因其动植物的多样性与完整性,被专家学者称为“化石型湖泊”、“物种基因库”和“鸟类乐园”。梁子湖27洞世锦级高尔夫球场是华中地区首席高尔夫球场,是华中地区唯一可以承办国际赛事的高尔夫球场。梁子湖捕鱼节是梁子湖旅游区最具特色的节庆旅游方式。每年9月下旬借梁子湖开湖捕鱼之机举办梁子湖捕鱼旅游节,至今已举办了十一届捕鱼旅游节。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梁子湖生态系统比较完整、湖泊水质优良,是我国许多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重要保存地,拥有高达282种水生高等植物,是我国水生植物种类最多的湖泊。梁子湖因其动植物的多样性与完整性,有“鸟类乐园”等美誉。梁子湖湿地现有国家一级保护水生植物4种,蓝睡莲为梁子湖独有,国家二级保护水生植物3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到梁子湖南北咀考察,美誉其为“水下原始森林”。其独特的形态赋予了梁子湖较高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三)知名度优势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是目前全国保护最好的内陆淡水湖之一。1989年,梁子湖湿地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2年,梁子湖鄂州水域及其周边湖滨湿地共379.46平方公里被列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梁子湖湿地被列入亚洲湿地名录,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上保存最好的湿地之一,是世界上未受污染的极少数湖泊之一。2005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科院专家称为全球湿地资源最齐全的湿地之一,作为国际环保组织定点取样的湖泊。梁子湖是武昌鱼的母亲湖,梁子湖螃蟹已成为全国螃蟹第二大品牌。2009年12月28日,梁子岛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三、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

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会产生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关系,即旅游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除了因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的破坏性以外,旅游业发展对旅游资源与环境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甚至导致有些旅游资源枯竭和消失。梁子湖旅游资源破坏的因素主要有:

(一)建设性破坏

建设性破坏主要是指因为工程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不当规划而导致的资源破坏,破坏了景观的完整性等。为提高接待能力,梁子岛上大兴土木建设餐馆酒店,建筑风格与梁子岛生态旅游不相符。旅游区自然景观城镇化,岛上到处是大理石、马赛克墙面,与渔岛风格极不相符,没有特色也没有差异性,很难形成亮点吸引客人,严重制约了旅游区的有序发展。梁子湖生存与环境的矛盾已经演化成沿湖经济发展与湖泊环境保护的正面冲突。

(二)生产性破坏

生产性破坏是指工、农业生产对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及对旅游环境的污染。如不当的工、农业生产,砍伐树木、滥采乱挖等,严重破坏了植物资源和旅游用地资源。梁子湖流域基本上是农业区,农田(地)大量施用化肥,并且化肥的利用率不高,大部分被水冲刷后进入湖体;水产养殖污染负荷加大,养殖废水基本上直接排入湖体,加上梁子湖大湖围网尚没有完全拆除,对大湖有一定的污染;大量工业废水直接入湖,造成梁子湖局部地区的水质恶化。梁子湖工、农业生产导致的污水破坏了水质,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生态资源。

(三)旅游开发与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

在旅游资源的经济活动中,规划不当也会破坏生态平衡,失去旅游资源特色。梁子岛旅游高峰期游客接待能力非常滞后,表现在旅游基础设施落后、接待服务设施缺乏,交通、食宿、商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极不充分等等。梁子湖旅游活动带来的污染逐步加剧,旅游业的发展使岛上的接待设施在快速扩张。由于大量旅游者的介入,加大了旅游区的承载负荷,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石油类污染物直接排入梁子湖,使梁子湖旅游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严重威胁。

(四)游客本身的破坏

旅游活动的开展加速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损坏与衰败。由于大量游客的到来,特别是在旅游旺季,脚踩、手摸等对旅游资源都会造成危害。游客的不良行为和资源保护意识的淡泊也是导致资源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任意采集花草,破坏树木、乱刻乱画造成的资源破坏等,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景区的超负荷接待增加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十一黄金周”期间,大量游客聚集在码头等候过渡的游船,有限的游船和码头也限制了游客的流量,很多游客长时间等候,人满为患,造成局面混乱;大量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湖面上的白色污染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梁子湖旅游业的发展。

(五)旅游管理不善带来的破坏

梁子湖的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是限制旅游区发展的关键问题,梁子湖的多头管理,导致了权责不清。梁子湖周边游四座城市、武汉江夏、咸宁咸安、大冶和鄂州梁子湖区。目前设立的“湖北梁子湖管理局”是个省级只负责水产方面的机构;“梁子湖管委会”是梁子镇的一个管理机构,隶属鄂州市管辖,梁子湖在众多“婆婆”间纠结。梁子湖长期以来受梁子湖管局、旅游局、环保局、林业局、航运管理处、水产局、交通局、物价局、梁子区政府等管理,这样多头领导、条块分割,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

四、梁子湖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破坏、特色不受削弱,而且还涉及到其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目前,世界各国在大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并把其视为旅游业能否持续兴旺发展的根本保证。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旅游资源的保护逐步走向法制的轨道。梁子湖生态资源正在受到威胁,我们期盼《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尽快出台,能对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二)以科学技术为保障保护旅游资源

各地旅游资源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而造成旅游资源及环境破坏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在具体规划和开发中缺乏科学的保护手段及专业知识人才,即使有了保护意识,也因缺乏保护专业知识而导致“好心做坏事”的现象,造成对旅游资源及环境的无意破坏。这就需要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应有专业人才来计划和实施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细节,真正把旅游资源保护落到实处。例如,对梁子湖多样性动植物资源,可以利用专业手段进行科学保护,对于梁子湖的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以行政手段为保障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行政管理措施是旅游资源保护中最为常见的方法自己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政府依法行政的角度看,政府应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旅游资源进行行政指导,对相关政策的制定进行可行性报告论证,采取调研、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询各界人士的建议,实现在公共选择基础上的集体决策。此外,政府应建议旅游企业推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旅游企业依法可以从政府获得相关的信息、资料与资金、技术援助等制度进行保护管理。梁子湖的旅游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实行统一的规划与监督。

(四)以合理规划为保障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是涉及到旅游业未来发展状态的科学构想和设计,这一规划既要考虑旅游景点的开发,更应考虑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有的规划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却难以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主要是没有强有力的奖罚措施促使其真正严格执行。保护规划实则成了形如虚设的“纸上画画”。为此,欲使旅游资源开发的保护规划能落到实处,应解决好管理上的立法和执法问题。合理开发和规划是梁子湖旅游资源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如何使梁子湖景区与周边环境更协调,如何提升梁子湖景区的吸引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五)以生态环境教育为保障保护旅游资源

旅游景区接待的对象是游客,游客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群体,因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其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故对游客应加强教育和管理,如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对游人的教育,养成游客良好的习惯,提高游客的保护意识和知识。对个别破坏景点及景区环境的游客,要给予应有的惩罚,对于情节较为严重的,应按相关的法规条例给予相应的处分。梁子湖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提高旅游者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意识,做到全民参与,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保护旅游资源的力度,提高全民素质,共同维护,使梁子湖宝贵的旅游资源免遭摧残。

参考文献:

[1]卢丽蓉、金丽娟.全国导游基础知识[m].大连: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16)

[2]高曾伟.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85)

[3]董观志.旅游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267)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高潮,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8

一、张家界东线旅游的发展现状

1.现有旅游企业的发展概况。近几年,东线旅游已初具规模。张家界万龙旅游交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龙王洞风景区,现已投资3300多万元;湖南省澧水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了张家界江垭温泉度假村;武陵源漂流公司投入520万元完成了索水漂流起点对外公路,起终点码头,办公大楼和漂流基础设施建设;张家界先锋农业物资有限公司总投资约1.5亿元兴建了万福温泉国际度假旅游风景区,并于**年9月12日正式营业;张家界五雷山旅游开发公司拟投资3000万元对五雷山开发建设,现已投资800万元对景区游道及部分景点进行了改扩建;世外桃源风景区共投资400多万元,已于**年9月8日对外开放。**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9%;实现旅游收入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

2.在建旅游项目发展概况。由张家界东线旅游公司投资建设的张家界大峪谷风景区,总投资约5.7个亿,总体投资分三期进行。2007-2010年为近期计划,主要开发峡谷漂流、峡谷观光、民俗民情、洞穴科考科普等旅游产品以及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2011-2015年为中期计划,主要是形成以休闲度假、户外拓展、自驾车接待为特色的省级著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区;2016-2020为远期计划,建成我国“休闲度假与自驾车接待”的山地休闲度假基地。目前正进行景区公路和景点建设,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三官寺旅游配套区已由深圳市禾田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聘请国际知名旅游专家制定建设规划,建设期为三年,整个项目总投资2亿元。

二、东线旅游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规划滞后。目前,我县还没有东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精品景区景点发展详细规划,主要旅游景区景点都是由投资者规划设计,县政府批复,投资者进行建设,如阳和旅游商务区、三官寺旅游配套设施区、五雷山景区、龙王洞景区、江垭、万福温泉等。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开发理念各异,导致景区开发缺少科学规划,景区开发的前瞻性、互补性、融合性差,导致我县旅游的整体形象欠佳。

2.投入不足。近年来,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旅游事业经费奇缺,致使景区景点编制规划、包装、宣传促销等工作难以开展,招商引资仅限于“守株待兔”或电话联系,“捉襟见肘”的财力已成为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

3.环境欠优。个别行政单位“旅游带动”战略的意识不强,过多注重部门利益,导致办事效率不高,投资环境欠佳。如龙王洞景区附近的群众因土地出让金、企业用工问题,一直难以协调落实,严重影响企业的工作秩序;张家界大峡谷范围内乱砍滥伐、无序开采未得到有效治理,建设过程中的协调、规划批复等问题也难以落实到位。

4.保护乏力。景区内存在严重的森林资源过渡采伐及开采砂石等问题,资源破坏较大。如张家界大峡谷景区进山公路两旁的树木砍伐现象严重,规划区附近岩场开采也屡禁不止,这样将对景区的自然景观留下无法弥补的疮疤;五雷山风景区附近的群众乱砍滥伐,乱挖乱烧现象屡禁不止;张家界江垭平湖游有限公司未取得职能部门许可,而非法从事水上游乐活动,不符合《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5.交通不畅。省道S306线的“肠梗阻”,S305线的“羊肠道”等都严重制约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1.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建议组成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聘请知名旅游专家教授编制高质量的《**县东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精品景区(点)详细规划,对我县的旅游产业进行准确定位,统一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旅游产业工作,为“打造张家界东线旅游精品”提供科学依据和先进的开发理念,变“投资者规划——投资者建设”为“县政府规划——投资者建设”,杜绝对我县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重复性建设,分散性经营的弊端,使全县旅游产业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品化的轨道。

2.加大投入,快速发展。要编制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加大对景区景点的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着力进行包装,便于投资商“认养”,加快景区景点开发步伐。要加大对景区景点的宣传促销,充分展示**旅游产品的魅力,吸引和刺激各方游客来**消费观光旅游。做好这些工作需要财力保障,建议县政府可从三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借鉴本市兄弟区县经验,由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的事业经费;二是根据省文件规定从景点门票收入中足额征收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三是从旅游企业新增税收中按照2:8分成比例作为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信阳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生活、对闲暇时间的欲望越来越高,旅游将成为必不可少的发展需要。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参与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活动,它是人们体验异地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一种高级娱乐活动,并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高级需要形式。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关注。

一、信阳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相邻,南与湖北接壤,下辖八县二区,总人口864.8万,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桐柏――大别山区,北部为淮北平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植物种类达2,000多种,动物种类达2,031种,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信阳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并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再获中国最美丽城市,连续七届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四届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信阳加快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这些都为信阳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针对目前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环境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

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作者蕾切尔・卡逊依据大量事实,阐述了人类同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联合国于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全球第一次环境大会“人类环境会议”,此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各国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的共同环境,造福人类的子孙后代共同努力,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旅游组织(wto)在1993年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wto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上,通过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旅游业中主导地位的确定。1993年,在英国创办了专门面向可持续旅游研究的《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JoSt)》杂志,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研究领域在旅游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三、信阳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影响信阳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影响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等优秀的自然资源条件而发展起来的。信阳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南湾、黄柏山、金兰山等国家森林公园,鸡公山、淮源、连康山、董寨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南湾湖、香山湖、鲇鱼山水库、龙山湖、泼河水库、北湖等部级水利风景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两河口湿地等都属于生态旅游地。信有如此丰富的生态资源,对信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保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否则,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就不可持续,甚至会半途而废。我国在对生态资源大力扶持的同时,也加大了环境立法保护力度。1979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4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9年12月重新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此外,我国还颁布了许多自然资源的保护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的陆续颁布及实施,均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是否有能力、有多大能力、投入多少资金加强环境保护以使生态旅游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二是民众的生活条件是否允许其加入到生态旅游行列中来。发达国家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的收入也较高,加上生态休闲理念形成也较早,所以对生态的投入也较高,居民用于生态旅游的开支也较多,相对而言旅游收入用于环境保护的费用也较多。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总体实行粗放式经营,对环境破坏较大。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号召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保护资源与环境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充分说明在我国保护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在我国已经就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加大了投入,投入到环境治理中的费用也非常多,并且逐步进行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015年信阳市生产总值1,878亿元,是2010年的1.6倍,总量居全省第9位,比2010年上升两个位次;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375.4亿元、贷款余额1,290.9亿元,均是2010年的2.3倍,总量分别上升到全省第4位和第6位。

(四)社会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也在呼吁绿色消费观念,积极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我国生态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从事生态旅游职业的从业人员,还是体验生态旅游的游客对生态知识、环境保护知识的了解都较少。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不仅参与度低,具有较强的“依赖政府”倾向,而且缺乏应有的环境道德与环境责任感,对自身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不加约束,这种集体无意识的道德缺失使得我国环境政策的实施成本相对较高,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缓慢。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推进,人们的生态观念也在逐步加强,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好的推动作用。信阳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虽然信阳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却有着浓厚的生态文化底蕴。

(五)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世界各国生态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美国国家公园在1991年就开始对环境实行严格的科学监测,对公园环境也实行严格的监测,美国国家公园在1991年就专门拟定了有关生态旅游的管理办法,包括设立入口管制站、为游客提供完整的生态旅游资讯、进行各种生态之旅的解说教育方式等加强对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管理,以纠正游客的不当行为。信阳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与保障,引进和学习先进技术与监管机制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必然选择。

四、信阳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一)强化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是信阳市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了,也就有了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首先,要从旅游者着手,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遵守生态道德,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让每个人都成为环境的保护者;其次,所有的旅游从业人员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如进行强化培训以及开展学术研讨会等,以改变只讲盈利不重环保的思想意识;再次,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等手段,广泛进行宣传,尽快培养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要努力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并在全社会普及,通过让生态文明知识理念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管理效能。要积极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在政策上从各方面对旅游产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首先,树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基础。信阳市必须摒弃过去单纯追求游客数量增长和眼前经济效益的做法,以可持续发展观来发展信阳经济,对那些以牺牲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退化为代价换取旅游经济暂时增长的现象要坚决否决;其次,政府在城市建设和旅游区建设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绿化、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各地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探索出来的有益做法;再次,健全体制和严格管理是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有效手段。政府应采取措施,严格管理,克服旅游区多头管理,杜绝各部门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注意保护和培育生态环境,造成旅游开发人人争抢,环境保护无人过问的现象。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如果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指标很差,那其表面上发展得再好也只是暂时的,只有做到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达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我们要持续巩固已有成果,把生态文明贯穿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转变发展方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在城市建设的规划阶段,首先把需要保护的生态功能区域圈起来,禁止开发;要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开发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与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尽可能地减少因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四)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参与,群众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群众参与到旅游服务中,可以渲染原汁原味的地方、民族文化氛围,增加了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其次,群众参与还可以起到对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群众的参与,就没有可持续的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要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区的管理者必须尊重群众的权利,给予群众平等的表达机会,帮助群众参与到旅游开发的管理中来,并且建立起旅游区与当地群众联合共管的经济运行机制,保障群众从可持续发展中获得足够的经济收益;最后,要培育群众的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姜兰兰.信阳市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研究[J].城市地理,2016.4.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

旅游资源保护建议篇10

一、渝东北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法律困境

(一)缺乏区县间的旅游合作规划

渝东北地区地处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远离重庆主城,地理位置相对边远,信息较为闭塞,经济欠发达,大多属于部级贫困县,导致与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之旅游投资匮乏、各区县缺乏生态旅游统一规划意识,以各自需求利益为出发点,所以难以整合各区县优秀旅游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渝东北生态旅游的集聚效应。因此,渝东北发展生态旅游的各区县应当根据各区县实际情况,本着打造“特色旅游经济带”的理念,统一规划合作开发渝东北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生态旅游发展配套措施,加强旅游监管,构建渝东北特色旅游带品牌。

(二)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

渝东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万州大瀑布群旅游区、开县同志纪念馆、巫山小三峡、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巫溪红池坝旅游景区等不同生态旅游景区。但是,不同生态旅游景区由不同区县不同政府部门管理,甚至有同一生态景区由不同且独立的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管理,造成多头管理、混乱管理的现象,这就大大增加了打造统一特色旅游带的难度。而《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单行法律以及一些行政法规,只单单规定生态旅游管理部门的权责,而忽略了对管理职能进行不断修订或者撤销,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职能重叠化。

(三)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感不强

当前,渝东北地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当地社区居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被动参与旅游发展。在旅游项目规划开发制定过程中,基本上还是由政府、投资方主导,相关领域专家提供建议,较少征询采纳当地社区居民的建议;二是发展旅游过程中损害当地社区居民环境权益。在某些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及对旅游行为缺乏积极引导和规范,导致原生态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遭受巨大破坏,损害了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良好环境权益。现行的旅游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面对的问题又复杂多变,所以保护渝东北地区居民积极参与决策机制甚为重要。

二、法律保障渝东北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区域性旅游合作协议,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

首先要加强渝东北各区县的沟通与交流,深度挖掘各区县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统一规划,使渝东北地区生态旅游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例如万州、开州、巫山、奉节、巫溪、城口、云阳地理位置相邻,山水相依,资源共存,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以大山大峡、秀美溪谷、人文景观等生态旅游资源为特征的旅游发展区域;其次,要加强渝东北旅游环境保护工作。一是要不断加强渝东北各区县环境污染防治保护合作,在共同协商、平衡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合作协议,协议中要确定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污染排放量和排放标准,促进生态旅游健康积极发展。二是要不断加强渝东北各区县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科学评估各区县内文化遗产,进行合理规划旅游发展区域,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保护机制,保护生态旅游发展区域的文化遗产,促进渝东北特色旅游带合作开发。

(二)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机制,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首先,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渝东北生态旅游发展协调机构。该机构经过与各区县、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由渝东北各区县政府授权下的原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相关行政部门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区域内生态旅游活动的行政管理,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协商解决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协调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相关的其它管理部门;其次,明确生态旅游管理职权。渝东北各区县政府应依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生态发展的总体规划,生态旅游发展协调机构的职权范围包括保护生态环境、规范监督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协调旅游目的地居民利益关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事务;再次,定期培训生态旅游管理人员,提高其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环境保护管理等知识的驾驭能力。并且要定期组织旅游管理人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及时掌握各区县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调整管理方案,确保科学、严格管理生态旅游,引导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三)完善社区参与机制,保障社区居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