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十篇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十篇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02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1

主题词:教学;基本功;重要性

一、引言

人类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日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种先进的科技产品也走进了课堂。例如多媒体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教学不再单调。但在借助科技力量的同时,我们教师的基本功不能丢下,因为它是我们教育水平的一种体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强调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增强课程的整合性和选择性并实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教师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等改革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赋予了教师具体的权利、义务,也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要求,而且,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课改权利、义务的具体落实,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功与否。

教师基本功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面临着许多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作出适应性调整,首当其冲的挑战就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一切教育改革将最终发生在课堂"。因此,教师素质对教育而言至关重要。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从时代和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定义教师教学基本功,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磨练、升华出新时代教师所需要的教学基本功。

有些教育者认为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更好的接受知识,但是它始终不能代替教师基本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用多媒体确实丰富了课堂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可它缺少板书的灵活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课堂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教师基本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轻视。

二、教学基本功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下,教师基本功包括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如果说教学是技术加艺术,那么这种技术和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面。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当其冲的是师德素质,另外还包括人文素养。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遵守社会文明等方面真正为人师表。基本知识,即包括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等。教师工作的特点还要求我们有更广泛的知识,知识广泛的教师讲起课来有血有肉,趣味横生,很富启发性。教师的基本能力应该是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协作能力等。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做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讲、写、作、画、演。

"讲"。一位优秀教师上讲台后用不了多少话就能吸引住学生,这就叫基本功,这就是艺术。讲好课的前提:一是精神面貌。良好的精神面貌就是,不管课前发生多少烦恼事,不管身体多么不舒服,只要一上讲台,教师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一下子就精力旺盛,神采飞扬。二是感情投入。就是把感情融入于教学全过程中去,真正的进入角色,以情动人,移情于听课者,引起共鸣,达到教学的目的。三是激发兴趣。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带着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四是语言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能"粘"住学生,即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如果一位教师连普通话都说不好,又何谈讲好课呢?

"写"。常言道:"字若其人"。板书不仅表现出一位教师上课的基本功,而且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乃至性格。首先教师应在板书上下功夫,字写得好,学生就很佩服;其次是板书设计。字不太漂亮,那么工整还是能做到的,黑板原则上是写白字,彩色粉笔一般不多用,如果用了则起到画龙点睛或提纲挈领的作用。要是教师的板书东斜西歪,学生对你的认可程度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不尊重你,写字"龙飞凤舞",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所谓作,顾名思义就是指动作,动作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态上。主要表现在眼、手、身的动作上。眼的动作就是要盯住学生。比如教师看到学生在说话,就向他摇摇头,学生就明白不让他们说话,于是起了作用。眼睛是最能传递思想感情的,眼睛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手的动作也很重要,打手势能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另外,身置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教态既表现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教态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学生对你产生敬重;不良的教态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甚至不愿听你的课。

"画"。画是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及时画出图表状物。这是按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有时单凭口讲,学生不一定听得清,记得牢;而借助画,让学生看得清,变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便于形成基本概念。比如,数学课中的几何图形,一位教师借助画图工具慢慢地画出来,另一位教师虽没有先前那位教师画得那样精准,但丝毫不影响问题的解决,而且还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两者的教学效果能一样吗?在小学六年科学《有趣的食物链》一课的教学中,我边出谜语,边在黑板上画出"青草"、"喜洋洋"和"灰太狼"的简笔画,在导出此课的同时,马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单调的教学,变得形象、活泼、生动起来。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效果。

"演"。演,即演示。小学教学中需要使用直观教具,如果没有,就会使学生脱离感性基础,难以理解和掌握。演示不仅指直观教具,教师的示范同样起演示作用。如语文的朗读教学,教师语调抑扬顿挫,富于感情,这也是一种演示方式。

三、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写字、练画不只是语文老师、美术老师的任务,更是所有教师的任务。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综合能力,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学基本功是考核一个教师实际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教育是国家发展之根本。邓小平同志讲得好:"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关键在教师。各级教育部门要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有人说:学校是孕育明天的摇篮,教师是培植希望的园丁。业不精、身不正的教师何以培育出美丽的花朵。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基本功的学习,加强知识文化的学习,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可以轻松自如的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教学任务,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2

几年来,我们通过广泛开展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与竞赛活动,对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如下:

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原则

地理教学基本功是一个内容广泛且具有学科特点的概念,它一方面包括许多具有各学科普遍意义的基本功项目,另一方面也包含具有鲜明地理学科特色的内容。为了保证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的客观性,使评价切实起到帮助广大地理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深化地理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我们在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指标时,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导向性原则。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指标,要有利于贯彻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要针对当前中学地理教师的实际和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评价项目与评价要点,突出评价的重点要求,以便充分体现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在当前,特别强调对几种教学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这些基本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防止脱离教学过程孤立地去看教学技能的倾向。

科学性原则。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指标,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系统理论作指导,按照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当前教师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项目及每个项目的权重系数,同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避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逐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整体性原则。地理教学基本功是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服务的。因此,评价地理教学基本功要同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紧密结合,同时根据每项地理教学基本功在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分配权重系数,以利于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可行性原则。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确定,既要符合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要从本市中学地理教师与地理教学的实际出发,做到要求明确具体,方法简便易行,使广大地理教师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从而有利于调动广大地理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地理教学基本功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水平。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是指对地理教师的某一项或某一类(如几项操作技能)教学基本功所进行的直接评价。具体评价方法是地理教师通过一个教学片断或一项教学活动(如画一幅简略地图,写一堂课的板书,放映一组投影片或录像带,演示一组教学模型等),来展示其某一项或某一类教学基本功的水平,由评价人员按照预订的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方案进行评价。例如,我们在1994-1995年北京市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就制订与采用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市中学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评价指标体系序号评价项目评价要点权重系数

(1)三项教学任务的全面贯彻落实

1总体结构(2)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0.15

(3)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

(4)语言的科学性与严谨程度

(5)语言的逻辑性与流畅程度0.25

2语言技能(6)语言的艺术性(直观生动程度)

(7)语音、语调和语速(说普通话)

(8)板书的科学性

3板书技能(9)板书的直观性、合理性0.15

(10)板书的艺术性(工整、规范、美观)

(11)媒体选择的目的性

4演示技能(12)演示的科学性

(13)演示的直观性0.20

(14)演示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15)绘图的科学性

5板图技能(16)绘图的直观性

(17)绘图的艺术性0.25

(18)绘图速度与规范程度

从上表内容可以看出,我们制订的这个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明确,符合教育目标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又切合本市中学地理教师与教学实际,考核项目与考核要求明确具体,重点突出,完全符合前面所说的确定地理教学基本功评价指标的四条原则。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将总体结构与策略作为评价几项教学技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避免了脱离教学过程来片面评价教学技能的倾向。在当前一部分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对如何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改革地理教学方法又缺乏明确认识的情况下,将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是十分重要的。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专项评价,也可以用于对心智技能方面的教学基本功,如理解教学大纲、分析地理教材、撰写教案、编制检测试题等的评价。具体方法是由教师提供文字材料(如教案、试题、论文等)由评价人员按照预订方案进行评价;也可由评价人员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作口头回答,评价人员按照方案进行评价。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整体评价

中学地理教师所应具有的各项地理教学基本功,在整个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地理教师和整个课堂教学的水平。因此,对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仅要进行专项评价,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应对其各项教学基本功进行综合整体评价。具体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来检测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

从下表内容可看出,在这个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6个基本评价项目中,都同地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们运用这个指标体系评价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就对中学地理教师所应具备的各项教学基本功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第5项教学技能,就是对地理教师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板图(板画)绘制和地图运用等操作技能方面的几项教学基本功的直接评价。其余几项教学基本功,也可通过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来间接地进行评价。例如,通过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第1项教学设计和第2项教学内容,就可以对理解与贯彻执行地理教学大纲、分析地理教材、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和撰写地理教案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通过第3项教学过程,也可以对进行地理教学设计和撰写地理教案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通过第4项教学方法,可以对选择与运用课堂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和运用地理电教手段等项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通过第6项教学效果,可以对教学效果检测和分析评议地理课的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

北京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序号评价项目评价要点权重系数1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的确定0.10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

(3)地理基础知识教学的科学性2教学内容(4)读图、填图和用图技能的训练0.26

(5)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6)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因素的

发掘和教育观点的渗透

(7)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3教学过程(8)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0.22

(9)师生双边活动与教学信息的交流4教学方法(10)认知方法的启发性0.22

(11)组织教学的针对性

(12)教学媒体的选择及现代化教学

手段的应用

(13)教学语言的表述和教态5教学技能(14)板书的设计和板图、板画的绘制0.10

(15)教学地图的使用6教学效果(16)课堂提问、练习和检测的安排0.10

(17)课堂教学的反馈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对地理教学基本功的整体评价,主要是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而进行的间接评价,直接评价的成份较少。但由于这种评价方法将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过程的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更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和系统论原理,因而更加符合科学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能够促进各项教学基本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学基本功的综合整体功能,应该充分加以运用。

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方法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一致,都是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评价的方法。

所谓定量分析,就是按照预定的教学基本功评价方案,对地理教师的某一项教学基本功所达到的水平,采取评等级分的方法来进行测定;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在定量分析各项教学基本功水平的基础上,对某位地理教师所具有的教学基本功整体水平(用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表示)所作的界定。实践表明,教学基本功的评价同课堂教学评价一样,单纯的定性分析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而主要靠定量打分,脱离教学过程去孤立地评价教学基本功,也就失去了教学基本功评价的意义。只有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量二者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在定量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才是最为科学和最为客观的评价方法。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教学;思维意识

培养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需要经过漫长刻苦的训练,在舞蹈演员从入门到成长,从成长到成熟,然后达到艺术巅峰,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舞蹈基本功,可以说,舞蹈基本功是舞蹈演员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一切舞蹈表现形式都离不开舞蹈基本功的重要作用。而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不光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想要让自己的作品达到创新,就需要舞蹈演员必须具有独特的思维和意识,而这也正是舞蹈基本功教学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舞蹈基本功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各大高校的舞蹈基本功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只是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重复锻炼,这虽然没有什么错误,但却忽略了培训学生思维意识的重要性。所以,对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学生思维意识开发的研究就具有了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一方面,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展学生思维意识培养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教师注重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改变过去机械式的训练,提高教育水平。

1舞蹈基本功教学的内容及作用

1.1舞蹈基本功教学的内容

舞蹈基本功是舞蹈演员从事舞蹈表演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舞蹈技艺、提高舞蹈水平的重要保障。其教学内容和方式具有很多种。总的来说,舞蹈基本功教学的内容分为两大类,即把上训练和把下训练。把上训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擦地、小踢腿、划圈、单腿蹲、双腿蹲、下腰、压腿、控制、下叉、大踢腿等;把下训练的教学内容包括大踢腿、蹲、擦地、转、翻身、腰、小跳、中跳、大跳、身段、手位、圆场步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将把上训练和把下训练的内容结合起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加大教学难度,提高教学质量。

1.2舞蹈基本功教学的作用

舞蹈基本功对于舞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切舞蹈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都是舞蹈基本功的体现。舞蹈基本功教学的作用具体包括如下几种:

锻炼力量。通过舞蹈基本功教学的练习,能够让学生的肌肉得到锻炼,继而逐渐锻炼力量,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增加弹跳力等;

加强柔韧性。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有大量的过于韧带拉伸的训练,如下叉、压腰等,让学生的韧带和关节得到良好的锻炼,增加柔韧性;

增加控制能力和平衡性。在舞蹈基本功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肌肉保持平衡的锻炼就能够让学生控制能力和平衡力得到加强,能够更加适应舞蹈表演中的各种动作,如翻转等,表现出美观的效果;

训练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舞蹈需要全身动作的配合,需要具备相当强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才能够调动整个身体进行舞蹈表演。在舞蹈基本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全身肌肉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增加肌肉之间的配合度,灵活地做出各种动作。

2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学生思维意识开发的措施

2.1加强语言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告诉学生用心去“感受”舞蹈的意境,寻找感觉,然而这个感觉是非常抽象的,即使是教师也不能准确说出“感受”的具体定义和内涵,给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舞蹈艺术本身就比较抽象,每一个不同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外形是其魅力而风格表现着舞蹈的文化,从而形成了舞蹈独特的“感觉”。比如我国古典舞就是以拧、圆、倾、曲等基本姿势为外形特性,进行组合运用,从而表达出舞蹈的内涵,因此我国古典舞蹈所带来的感觉就是圆润、婉转和流畅。拧的婉转、倾的流畅、腰臀变换流畅圆润。而这四个基本动作也决定了我国古典舞蹈对上肢和躯干要求的严格性,要求舞者时刻关注自己的躯干。因此,教师在舞蹈基本功教学过程中要用语言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舞蹈的内涵和特征,用心去感受,敢于想象,像一个螺旋一样旋转向上,培养学生的自我关注意识和向上的思维。

2.2引导学生多元化思维

舞蹈是形体美,动态美,其内涵丰富、多元化。以我国古典舞为例,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仅仅是圆的教学内容就分为多种,如平圆、L圆、立圆、八字圆等。因此,在进行舞蹈基本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每一个动作的发力特点,如留上身走下身等等,同时还应注意反面运动意识,俗称欲擒故纵,即在做某一个舞蹈动作的时候,欲左必先动右,张开必先合上,非常抽象,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圆润、迂回等思想的表现。在舞蹈基本功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训学生多元化意识和发散性思维,要让学生明白舞蹈的表现形式不拘泥于某种形式之内,要开发思维,多角度看待问题,让舞蹈的内容丰富起来。在这样的舞蹈基本功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仅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开拓了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舞蹈艺术中不断成熟,超越自我。

2.3培养学生气息运用意识

舞蹈是一种强调气息的艺术,无论是我国古典舞,还是芭蕾舞,都强调舞蹈表演者需要把气息和心劲放在动作之前,从而才能够让整个舞蹈行云流水,表现的完整。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把重心放在动作的练习上,从而忽略了对气息和心劲的把握,教师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指导和提醒,导致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过于关注动作本身,忽略了气息和心劲的运用,表演没有流畅性,表演的时间稍长一些就会出现气息不畅的情况,从而导致动作不到位,舞蹈内涵表现不出来,没有灵活性和美感。因此,教师应该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气息和心劲的指导练习,这样才能够让舞蹈的神韵和内涵完全体现出来,表现出舞蹈的灵魂。此外,准备工作对于舞蹈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准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筹谋准备的意识,提高学生舞蹈表演的能力。

2.4打开学生想象空间

艺术来源以生活,更要高于生活,舞蹈艺术也是如此,其主要是把生活中的人和事用肢体语言动作表现出来,相对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势来说,舞蹈艺术具有独特的抽象性,需要表演者有细微的贯彻能力和生活体验。充满想象力的舞蹈作品能够将需要表达的人和事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将具象化的东西形象化,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就非常注重想象力,其在舞蹈练习的过程中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孔雀在森林中翩翩起舞,正是具备了这样的想象能力,才能够将孔雀象形地在舞台上表现出来,成为一代大师。可见想象力在舞蹈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性。

舞蹈的起源也是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物的模仿和想象,发展到现在,舞蹈艺术更多的转向了人物内心思想的表现。舞蹈基本功的教学其实是比较枯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基本动作的无限重汀K以在舞蹈基本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仅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进行压腿、下腰等基本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为其他的动物,也可以是自己所熟悉的事物,通过将学生自身在生活中观察得来的熟悉事物引入到教学中,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此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多注意观察,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到舞蹈表演中来,这样才能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作品。学生通过日常在生活中不断的观察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时而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绽放的鲜花,时而把自己想象成一条扭曲的长蛇。以这种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投入到舞蹈的学习中来,激发其对舞蹈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想象力的开发,培养出学生的联想思维。

3结束语

舞蹈基本功对于舞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舞蹈基本功教学需要教师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师生同心去认真钻研,才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舞蹈艺术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舞蹈思维意识是舞蹈表演的灵魂,是舞蹈基本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培养学生舞蹈思维意识重视起来,以灵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舞蹈思维意识,学生才能够在舞蹈艺术的海洋中不断创造自我。

【参考文献】

[1]迟君.浅谈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J].艺术学院学报,2012(4).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4

>>浅析小学数学基本功的训练探究大学乒乓球基本功教学中的球性练习乒乓球基本功教学中的球性练习浅析声乐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功高职院校乒乓球基本功教学探讨浅析钢琴的基本功训练浅析画家的基本功小学英语教师的基本功论扬琴的基本功教学浅谈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数学教师创新型教学基本功浅析小学作文教学重在基本功训练听说训练与小学语文基本功教学初探浅谈如何练就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功大师的基本功编辑的基本功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教学能力浅析幼儿钢琴教学中兴趣的提高和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浅析体育舞蹈的基本功训练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浅析小学蓝球基本功的教学浅析小学蓝球基本功的教学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对小学生篮球基本功的教学及训练工作的探讨与分析,是为了通过改变传统篮球训练方法进一步探讨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篮球人才提供教学经验以供参考。【关键词】小学篮球基本功教学训练在小学体育中开展篮球教学就是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篮球水平为手段,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对于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来讲,这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具有趣味性、集体性、对抗性的特点和锻炼价值,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小篮球教学内容主要安排在三年级以上的儿童,经常进行篮球训练可丰富学校的体育活动,采用综合练习的形式就可以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举,调动锻炼的积极性。我对小学生篮球的基本功训练从根本上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篮球的基本功要抓好,兴趣是基础,就像是在培养一颗颗幼苗,除了浇水施肥外,还要按照篮球教育的规律来培养,并结合科学方法训练,才能造就出一批全面、合格的小篮球运动员。

我在教学中对五年级开展趣味性篮球:集中进行3人半场(全场)的攻防转换练习,学生自定战术,把握自己的学习目标,边评价边练习。重点是集体商量调整规则,促进技能优、良、中、差的同学间相互配合,协调、愉快地进行练习和比赛。运球组合;投篮抢分;行进间转身传球;限制运球对抗,圈内运球与抢球,争夺控球权,单兵对抗,多攻少,少防多简单战术;两人配合对抗;三对三半场对抗;nBa(CBa)篮球比赛实况及篮球明星介绍,篮球场地与规则。六年级进行模拟正规的篮球比赛(小场地、低篮架、大篮圈),让学生进行各种姿势的传接球、变化运球及投篮,从而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重点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队内同伴共同商量攻防战术,并用于比赛。花样运球,谁的传球耐力好,圈内运球与抢球,运球交叉掩护投篮,看谁快攻快,多攻少、少防多战术配合,三对三半场对抗,三组循环对抗,全场五对五对抗,nBa(CBa)篮球比赛实况及篮球明星介绍,篮球规则与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针对基本功训练,我做到了如下训练:熟悉球性:对球的掌控能力是检验一个篮球运动员水平高低、基本功扎实与否的重要标志。由于小学生刚开始接触篮球,基本功比较差,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也不是很高,所以,开始训练阶段我安排了大量的、方式多样的熟悉球性的篮球操和篮球游戏给他们玩,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熟悉球性的效果,为今后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运球训练:用单手连续按拍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运球。运球是比赛中突破防守、发动快攻、组织进攻配合、调整位置、寻找有利时机进行传球和投篮所必须的技术。运球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手臂力量比较小,容易错误地使用手腕用力,而没有用小臂按拍球,且运球时喜欢眼睛看球,视野比较小、保护球的意识不强、球感差。因此在这部分的训练中,我首先对运球的手法进行教学,强调手法、视野及保护球的重要性,然后安排了各式各样的运球练习,如:体侧运球、运球急停急起、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之”字型及“8”字型运球、后转身运球、跨下运球、背后运球等比赛中常用到的技术动作,并结合游戏进行教学训练,在训练中安排了一定的运动量,既保证了队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在练习中逐步提高队员控制球的能力,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传、接球训练: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队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组织进攻、实现战术的具体手段;也是培养队员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环节。传、接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的质量。由于小学生力量有限,传、接球的速度不够快、落点也不够准确,因此在这部分训练中,我要求队员在传、接球时要避免丢球,重点要求他们注意球的飞行路线、落点和传、接球的手法。传球的手法主要有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单手低手传球和反弹传球等。每节训练课都要进行十五分钟的传接球练习,主要是行进间的传、接球上篮,原地的双人双球传、接练习和对墙一定距离的传、接球练习。易犯错误是:持球手法错误、全手掌触球、手心没有空出、手指僵硬、肘关节外翻、两拇指距离过大或过小,造成接不到球或是球打到自己的身上,为以后的比赛埋下隐患。因此,在训练中我经常提醒队员要时时注意自己的手型。传、接球的训练步骤应建立在正确的动作概念上,从原地传、接球开始,再进行移动传、接球的练习,使传、接球与脚步动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抗强度,提高传、接球的能力。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5

一、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基本功构成因素

笔者认为对于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方向的学生,它的专业定向是小学数学教学,因此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专业基本功,即本体性知识,同时必须具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相关数学教学基本功两大块。

1.数学学科专业基本功

作为专科层次培养出来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为更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应比过去的中师生更有后劲。数学学科专业基本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基本功。数学离不开计算,因而对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是最基本的数学基本功。计算基本功的扎实与否涉及到是否能用最少的时间、迅速、准确地解答问题,有条理地思维等。具体要求是:第一要计算准确;第二要计算熟练。为此,必须做到:首先要明算理,为训练口算提供理论依据,应理解和掌握加、乘运算定律、减、除运算性质及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然后要懂方法,掌握口算技巧,如凑整法、分解法、直接运用运算定律(或性质)法、调整运算顺序法、分数、小数合理互化法、运用0和1的特性法等。另外要提高口算速度,还需要熟记一些特殊数据。

(2)逻辑思维基本功。逻辑思维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探索新知识的思维能力,即根据已有知识(已知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新的知识的才能,在科学创造中具有重要地位。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基础,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主要标志。对于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重点要掌握的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以及推理基本功。

(3)识图画图基本功。空间形式是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数形结合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因此,未来的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识图、画图基本功。要能正确、熟练地使用画图工具画出小学常见的平面图形、几何体直观图、统计图、应用题线段图或思路框图,并熟悉图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4)数学语言基本功。对于数学语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的曾经试图把数学完全改写成形式系统(如著名的布尔巴基学派),有的则把“数学语言”看作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特殊的模式,是对自然语言的补充和再加工,如弗赖登塔尔和《2061报告》的作者们。无论如何,与自然语言相比较,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的专门语言,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约性和形式化等特点却是人们所公认的。

(5)解题基本功。解题就是“解决问题”,即求出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在数学上也叫做“解”,所以,解题也就是求出题的解。小至一个学生算出作业的答案、一个教师讲完定理的证明,大至一个数学课题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一个数学技术用于工农业实际部门产生良好效益,都叫做解题。数学活动的中心就是解题,解题能力的强弱,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知识水平。因此,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一定是一个解题高手。

2.数学教学基本功

师范院校与其他院校比较,最突出的特点应该在“师范”上,因此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充分体现出“师范”特色。即教师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拥有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教材分析、组织与处理等备课基本功。备课即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这是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功。首先要熟悉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弄清这部分内容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它与已学内容的联系、区别,以及与后续内容的关系等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整理或重组,直到能完全驾驭教材时再写教案。

(2)数学教学语言基本功。良好的语言表达艺术是教师基本功的重中之重。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宜直接使用数学语言作为讲授语言,而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语言。即采用数学语言和教学语言融为一体的语言,即数学教学语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自己要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还应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数学语言的基础上,学会用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回答各种数学问题。

(3)书写、板书设计基本功。虽然现代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粉笔+黑板”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了,但粉笔仍然还是教师教学最基础的工具。粉笔、黑板成为电脑和投影的“辅助手段”或者完全被电脑和投影取代仍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数学教师写得一手好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数学要求的是严谨科学的态度,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到学生,认真书写不仅可以体现老师的教学态度,还可以把这种严谨的数学态度潜移默化给学生。因此,板书依然应该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一项教学基本功。

(4)教具制作、使用与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基本功。要使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要能按教学要求,正确使用教具;能就地取材,制作简易的教具。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要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扩大教学容量,增强直观性;再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要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设计教案、课件。

(5)教育科研的基本功。教育科研能力是新形势下对教师基本功提出的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科研基本功主要指研究学生和进行教育实践、改革的能力。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不但要会教学,而且要会科研。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总结出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改变经验型、粗放型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数学教学基本功训练策略

1.把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之中。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强化基本功训练。一是改变过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的状况,树立以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总时数的比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二是改革教学方法。每门课程加大自学和课堂讨论的比例,由教师作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思索,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三是增加拓展模块。通过选修课或在授课内容中以专题形式介绍数学学科发展的前沿、新进展和新的知识增长点,开阔学生思路,鼓励学生探索。四是加强数学方法论教学。将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数学基本功训练融会到三年的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中,把基本功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成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部分,是强化基本功训练、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2.把教育实践作为教学基本功训练的主要渠道。教师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基本功的培养、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必须从师范生一入学就开始进行。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方向培养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如果对自己的服务对象知之甚少,毕业后势必难以适应小学数学教学。教育实践是提升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具有实践能力或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课程,见习、实习时学生尝试解决即发性问题,回来后进行交流、探讨、提升。教育科研方法课程让学生结合小学的教育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结合习得的科研知识与方法进行研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人性教育;政治教育;信仰教育

作者简介:杨经录(1971-),男,吉林通化人,广东警官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授。(广东?广州?51023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走向‘领域分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课题批准号:wYm09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90-02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的功能似乎是一个十分确定、无须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如果抛开成见,深入思考,又会发现:以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认识还有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发挥功能的领域方面,还有许多认识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发挥的功能做进一步的理性沉思。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人之为人的尊重与培育”的功能

人之为人的尊重与培育实质就是人性教育,探讨人性教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现实的人都是生物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统一体,这里的生物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所以,现实的人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自然属性就是指人的本能的需要和欲求,马克思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1]而且,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动物的某些属性,所以,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就是指人的群体、合作和归属的倾向。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2]所以,社会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精神属性就是指人以思维、想象、目的性等为表现特征的思想意识。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就在于物种生活活动方式,而人的物种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因此,思想意识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特点。人性教育就是建立在上述对人性的理解基础上的教育,即对人的属性的尊重与培育,从而塑造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从表面看,人性教育似乎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直接涉及的领域,但是,仔细思考又会发现,虽然它没有直接的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当中,但是,它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缺少的功能定位。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而思想政治素质是建立在一个健全人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人之为人的素质都不具备,那么又何谈思想政治素质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里的“实际问题”也就是大学生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或者说就是人性的基本需求,这一原则的提出也正是尊重人的基本属性的具体要求。所以,人性教育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要的。另外,人性教育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可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人性教育的功能,只是每门课程发挥功能的侧重点又有所区别,这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加侧重于人性教育,或者说它就是人性教育。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当中包括法律基础教育,但是,该课当中的法律基础教育只是规范层面的教育,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以概括为道德规范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与人性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从教育目标上来看,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3]这样的目标实质上就是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明礼诚信的优秀公民。人性教育其目的在于人之为人的唤醒、提升与超越。实质上,它与道德规范教育一样,也是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其次,从教育内容上来看,道德规范教育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知识。而人性教育的内容事实上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几个方面,所以,二者的知识内容基本互通。第三,从教育效果上看,道德规范教育与人性教育的结果相辅相成,道德规范意识较强的人,其人性也较为圆满;道德规范弱的人,其人性也有所缺失。所以,道德教育与人性教育密切相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了人性教育的功能。

综上,人性教育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所以,人性教育的功能,即人之为人的尊重与培育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之一。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人之政治属性的建立和完善”的功能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武术基本功作用

拳谚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足见基本功之重要。传统的武术基本功包括桩功,腿功,腰功和臂功,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应练习站桩、压腿、下叉、踢腿、甩腰、翻腰、抡臂冲拳、推掌等,练习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韧带性和肌肉力量。第二步学练一些武术基本动作,第三步就是练习初级套路,初级套路基本上就是由武术基本动作组和而成的。因此,它是身体素质和武术意识综合提示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锻练是非常重要的,单个动作只要求正确熟练的掌握要领,而套路练习不仅要正确掌握动作组合,而且要求“眼神”“呼吸”“劲力”“节奏”。这四个方面包含了很高深的学问,这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练习,慢慢体会。

一、基本功的内容

具体来讲,选择基本功内容要有针对性,应与每一节课的基本内容结合起来,为教学内容服务,为套路服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过程中为了解决学生出拳无力、出拳无劲的弊病,首先,应将武术动作的演练风格与徒手体操的练习要求作出比较,使学生明确拳与操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其次,在教学中要狠抓基本功,反复训练基本动作,然后再学习套路。也可以通过幻灯片,使学生产生直观认识。具体训练基本动作时,先在教学上使学生掌握冲拳、推掌的正确技术规格,在动作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采用各种训练措施,变换练习形式,以免使学生练习时感到枯燥无味。

二、基本功的教学

应以“严”字当头,严格把好动作质量关。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受过严格正规训练,所以,存在着不同程度动作不规范,身体姿态不端正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每一个动作无论在其架势结构,发力特点,还是在心志意向等方面都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执行,对于一招一式,一拳一脚都不能马虎,而且要反复多练,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地完成。从而尽快克服错误动作,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在教学中,必须贯彻“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原则,严格把握规格,为今后的学习打好扎实、牢固的基础。

三、基本功的练习

基本功练习还应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这样才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组合练习的形式,是基本功训练行之有效的方法。组合练习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套路需要,把几个基本动作串联起来编成小组进行练习的形式。这种组合方式的练习由于更接近套路练习的实际,且灵活多变。学生通过练习不仅训练了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跳跃等基本功动作,又直接服务于套路,既为学习套路节省了时间,又有助于训练技巧的提高,同时还可以进行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经过实践。这一练习形式非常符合在校学生的实际,所以针对武术课基本功教学,还应加强组合练习教学和训练力度。

四、基本功的要求

加强武术教师对武术基本功的看、听、讲、练、教、想的能力。武术教师要提高武术动作规范化教学要求,必须做到会看、会听、会讲、会练、会教。会看:一是能够欣赏武术表演与比赛,二是能够通过视觉直观的看清看懂动作图解、电化教学、示范动作,明确了解动作的路线、方向、节奏。三是通过观察能够分析、判断动作的正确与否,找出错误的关键所在。会听:就是在学习武术动作规范化过程中,能够集中精力,明确本次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与技巧、动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等。会讲:能够用术语清晰准确的描述动作,在教学中能够将要领和动作紧密的结合起来。会练:通过对武术规范化的学习,能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和分解的动作图像,练习时能够体会到武术动作的刚柔动静、轻重缓急符合动作节奏要求,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符合整套风格。会教:在掌握以上基本功的基础之上,还要掌握一些教学方法方面的知识,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外,还能够指导业余武术训练与比赛或群众性武术活动。教师只有认真地搞好武术基本功教学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武术,使这个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国粹体育项目更加完整化、系统化、科学化,并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体育殿堂。

五、小结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 基本功

教师的首要职能是讲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要任务是掌握良好的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往往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基本功相对欠缺,同时也容易忽视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在授课中容易经常出现自己明白而讲不清楚的现象,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授课效率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青年教师应注重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

一、教学基本功的基本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讲、写、演、画”和课后的教学评价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应用,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的听”的授课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改变必然也会引起教学基本功的改变,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基本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学基本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要求。

(1)授课节奏快。随着多媒体进入可堂,授课时多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取代了在黑板上的书写。这种靠鼠标的点击速度明显快于在书写,造成了授课的节奏加快,使学生思考的时间变短,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注意把握授课节奏,注意授课内容的衔接、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学生的理解。

(2)授课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增加了信息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更多的资料、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防止枯燥乏味的、平铺直叙式的讲述,应注意方法,区分重点、难点。在课程的设计上设置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节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授课内容。

(3)课前准备的时间长。课前除了要认真准备教案,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好幻灯片的设计,设计不仅内容上进行合理安排,注意相互之间的衔接、幻灯片效果,奔着打动别人先打动自己的目的对讲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幻灯片中包含信息量越大,查阅资料需要的时间也越多,合理安排信心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思考。

授课时出现的新特点,对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年青教师把握好细节,平时练好基本功,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提高教学基本功的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基本功的提高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心态、提高认识。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心灵工程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授好课、育好人。讲课是教师的首要本职工作,怎么样讲好课,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讲课让学生欢迎,是我们年青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只有把心态摆正了,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了,才会思考自身在教学基本功上存在的不足,才会考虑提高和改进的方法,才能达到授课质量提高,最后达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态,把教学基本功练好,当好学生专业上的引路人。可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提高计划、营造一定的紧张气氛,要求自己通过一门课达到提高哪些具体目的。

(2)多请教、常观摩。老教授、教学名师授课经验丰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体会深,年青教师应多向他们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博采众长、积累授课技巧,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下载一些精品课程,向名师学习,见多才能识广,通过日积月累,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针对自己的欠缺有针对性的观摩,看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怎样控制自己语速、怎样进行幻灯片的设计、怎样营造课堂气氛、怎样进行课堂互动。

(3)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只有熟悉教材,课堂上才能很好的驾驭授课内容,高效率的授课来自课下精心的准备。备课时可以多选基本教材,注意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清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更新率。好的课堂设计往往更容易提高学员的兴趣,提高授课质量。可以从开头、中间内容和结尾进行把握设计。课堂的开头要有新引力,可以采用故事开头法、问题开头法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中间内容要饱满,要信息量大,要有兴趣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结尾要有悬念,可以使用悬念结尾法、事实结尾法等形式。各个环节逻辑鲜明、联系紧密。同时注意对幻灯片的精心设计,包括幻灯片的

内容、形式、重难点的区分,图片和视频的插入,尽可能使每一页幻灯片都有吸引点,力避满页文字,让学生看起来枯燥无味,尽可能使幻灯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4)勤反思、善总结。反思、总结同样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应注意的的重要环节。每堂课授课完毕或一门课结束后,都应善于总结。总结包括本堂课的授课节奏、课堂气氛、知识点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批改学生的作业、和最后的考试发现授课存在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总结本堂课的授课行为,每一个授课环节,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哪些地方讲解不够生动等问题,在下次课中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青年教师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注意提高专业与文化素养,就能够才能使他们在讲台上运用自如,青年教员的教学功力逐步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张涛、赵丽,注重教师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1,(04).

[2]左建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j],文学教育,2010,(07).

联系方式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中职学校;成功教育;素质教育

高中教育普及率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双重提高,对中职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中职学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考验。一方面是生源数量与质量的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是学校学生管理与教学难度的不断加大。中职学校的发展,一方面来自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强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办学模式与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在当前情况下,中职学校推行“成功教育”理念,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还有着改革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的意义。

一、成功教育及其思想内容

成功教育是指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应试教育和学历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忽视和压抑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不能得到全面培养,人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掘。成功教育正是人们在反思应试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缺陷以后,将教育目标直接指向大写的人、培养未来的人,这种教育走向体现的是“人”的回归,也体现了教育本身的回归。

成功教育有其特殊的思想内容,我们通过对这种思想体系的认识,就能更好地把握成功教育的特点。成功教育的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承认学习困难学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的困难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求。教师应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热情和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并通过教育方法的改革,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第二,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反复失败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成功教育积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与条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师通过不断帮助学生成功,并用成功的欢乐和满足来强化学习动机,改变学生的自卑心理并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内化教育需求,启动和形成内部学习机制。

第三,成功教育其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调整教育和教学的要求与进度,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从而使教育教学过程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成功教育始终坚持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其立足点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不足,满怀信心地不断走向成功。

第五,成功教育十分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以及成就动机的培养。

第六,成功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追求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本素质的准备。以上六个方面构成了成功教育特有的基本论域,它既包括了一系列的价值取向,又有对重要教育问题的特有看法。

二、中职学校践行成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当前,中职教育发展的困惑,不是生源数量与质量问题,也不是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问题。因此,中职学校的出路还在于推进教育改革。

第一,成功教育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从当前中职学校生源来看,大多数学生是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有人将这部分学生称为被应试教育淘汰下来的“问题学生”。虽然我们不赞成这种说法,但是也反映出了这部分学生自身存在一些缺点,应该说是初中教育的缺陷导致了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学业不良的结果。在中学教育中学校往往只注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的升学希望较大,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关注不够。不公平的学习经历,还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创伤,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许多还被定义为“不听话”的学生。当这部分学生步入中职教育后,也给中职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中职学校如何提供与他们的知识基础与思想状况相适应的素质教育,使他们获得就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与基本素质,是中职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成功教育,是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为价值定向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成功教育的这种特点与中职教育当前的改革方向,中职学校的学生现状与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中职教育与成功教育对接,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应然选择。

第二,成功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模式。成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教育模式,突出强调了教育的人文性,认为教育首先应该指向人、服务人。它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育目标,并以此为前提,确定了成功教育中素质的基本结构: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基本的学习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强调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教育理念,是对应试教育与学历教育的一种反思与改革,体现了教育价值的回归。成功教育在发展学生的社会性素质的同时,将重点指向了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将一切外在的教育影响,化为学生内在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内部机制的开发,增强学生的成功期望,形成自我增值的素质,将学生培养成有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成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化“外压”为“内化”,即化外压式的强制教育为内调试的自我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因材施教,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教学内容上,找准起点,小步子,多台阶,渐进式;在教育评价上,进行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总之,成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

三、中职学校践行成功教育的思考

中职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教育失误造成的,也是值得教育反思的。中职教育不能是初中教育的继续,更不能是学历教育,只能是一种素质教育。那些将中职教育看作是单一的就业教育的观点,也是片面与错误的。我们将成功教育移植到中职教育中来,就是期盼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找到一条适合中职学校特点的发展途径。

第一,以人为本,尊重与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平民化教育,也就是教育对象是平等的,所有学生应该获得相同的教育机会。正确认识学生状况,是中职教育的前提。中职学校应该容纳所有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不把他们看成是问题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中职学生智力正常,学业成绩偏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原来的教育模式导致了他们内部动力机制没有运转或停滞,实际上他们同样有着学习上成功的可能。他们行为上的某些“偏颇”和因受到各种歧视产生的心理上的“阴影”,与他们长期压抑的成长环境有关。我们发现,在多数中职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最缺乏的就是尊重。没有尊重,也就没有教育,反而是伤害。显然,在尊重与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方面,许多中职学校做得并不好,教育中的歧视、排斥、不当的管教大量存在,甚至用严格的校规对待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应该将中职教育看成是一种特殊教育,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给学生更多的爱和鼓励,正确地看待他们的过去,进行积极的鼓励性的教育评价。在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心和正当兴趣的前提下,指导和激励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体验到自己没有被冷漠、被轻视、被遗忘,逐步改变他们过低的自我评价与自卑心理,增强他们对个人未来发展的信心,点燃他们成功的欲望与积极向上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渐进的方式,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与社会认知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获得就业与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第二,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然后提供同他们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教育,逐步使他们获得就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成功教育的重要目标。落实全面发展原则,第一个要求就是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地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与成长的权利,一视同仁地施教于每一个学生,关心帮助与爱爱护每一个学生,不轻视和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第二个要求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开展全面的教育,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进行全方位和立体化的教育。实施全面教育,能够适应中职学生未来生活与职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包含了对学生的体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智力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劳动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多个方面。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将中职教育办成了单一的就业教育,只是注重教育学生获得进入职业所必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这种肤浅的教育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未来职业活动和职业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成功教育也有着独特的见解。首先,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是指教育教学要让学生在知、情、意等方面获得最自由最充分的发展,并非追求德智体美劳面面俱到的发展。其次,要利用各学科教育的个性,去反映素质教育的共性,也就是利用各学科教学的不同特点,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成功教育提倡全面教育,并不否认对学生特长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是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特长的有力举措。

当前,许多学生与学生家长将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看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也说明了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还不能满足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要求,同时又表达了对中职教育改革的一种期盼。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推行“成功教育”,构建新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势在必行。我们相信,有强大的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和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政策支持,有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职学校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应当前中职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中职教育一定会走出发展中的困惑。

参考文献:

1、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朱玉.面向未来的教育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青年教师 教学 基本功 

 

教师的首要职能是讲课。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首要任务是掌握良好的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往往学历高、专业知识丰富,但教学基本功相对欠缺,同时也容易忽视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在授课中容易经常出现自己明白而讲不清楚的现象,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授课效率偏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青年教师应注重教学基本功的日常养成。 

一、教学基本功的基本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前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讲、写、演、画”和课后的教学评价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应用,传统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的听”的授课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基本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改变必然也会引起教学基本功的改变,青年教师在掌握传统基本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教学基本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新要求。 

(1)授课节奏快。随着多媒体进入可堂,授课时多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取代了在黑板上的书写。这种靠鼠标的点击速度明显快于在书写,造成了授课的节奏加快,使学生思考的时间变短,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注意把握授课节奏,注意授课内容的衔接、关注学生课堂上的反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便于学生的理解。 

(2)授课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无疑增加了信息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更多的资料、认真准备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防止枯燥乏味的、平铺直叙式的讲述,应注意方法,区分重点、难点。在课程的设计上设置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节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授课内容。 

(3)课前准备的时间长。课前除了要认真准备教案,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好幻灯片的设计,设计不仅内容上进行合理安排,注意相互之间的衔接、幻灯片效果,奔着打动别人先打动自己的目的对讲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幻灯片中包含信息量越大,查阅资料需要的时间也越多,合理安排信心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思考。 

授课时出现的新特点,对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年青教师把握好细节,平时练好基本功,上课时才能游刃有余。 

二、提高教学基本功的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教学基本功的提高需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心态、提高认识。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心灵工程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能力,授好课、育好人。讲课是教师的首要本职工作,怎么样讲好课,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讲课让学生欢迎,是我们年青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基本问题。只有把心态摆正了,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性了,才会思考自身在教学基本功上存在的不足,才会考虑提高和改进的方法,才能达到授课质量提高,最后达到提高自己的素质。所以首先要端正心态,把教学基本功练好,当好学生专业上的引路人。可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提高计划、营造一定的紧张气氛,要求自己通过一门课达到提高哪些具体目的。

(2)多请教、常观摩。老教授、教学名师授课经验丰富,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功体会深,年青教师应多向他们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博采众长、积累授课技巧,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下载一些精品课程,向名师学习,见多才能识广,通过日积月累,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针对自己的欠缺有针对性的观摩,看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怎样控制自己语速、怎样进行幻灯片的设计、怎样营造课堂气氛、怎样进行课堂互动。 

(3)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只有熟悉教材,课堂上才能很好的驾驭授课内容,高效率的授课来自课下精心的准备。备课时可以多选基本教材,注意把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清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准备。多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更新率。好的课堂设计往往更容易提高学员的兴趣,提高授课质量。可以从开头、中间内容和结尾进行把握设计。课堂的开头要有新引力,可以采用故事开头法、问题开头法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中间内容要饱满,要信息量大,要有兴趣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结尾要有悬念,可以使用悬念结尾法、事实结尾法等形式。各个环节逻辑鲜明、联系紧密。同时注意对幻灯片的精心设计,包括幻灯片的

[1] [2] 

内容、形式、重难点的区分,图片和视频的插入,尽可能使每一页幻灯片都有吸引点,力避满页文字,让学生看起来枯燥无味,尽可能使幻灯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勤反思、善总结。反思、总结同样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应注意的的重要环节。每堂课授课完毕或一门课结束后,都应善于总结。总结包括本堂课的授课节奏、课堂气氛、知识点理解、学生的反应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批改学生的作业、和最后的考试发现授课存在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自身的不足。总结本堂课的授课行为,每一个授课环节,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哪些地方讲解不够生动等问题,在下次课中避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