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十篇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十篇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07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1

[关键词] 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关键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讨,主要是从该体系的科学内涵、思想表现、时代特征、理论维度和实践转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的,这些探讨对于提升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综观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问题没有得到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本文在继承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吝赐教,提出“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的观点。

一、为什么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

为什么说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本文立论的基点有三:

(一)从词源学意义上,“价值体系”主要指的是“功能体系”。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字解释学里,“价值”是指物品的功用或功能。在《康熙字典》中“价值”是指“一种物品的功用”;在《现代汉语大辞典》中“价值”是指“物品所具有的属性、能力、规定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的其它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质”。其次,在西语语义学里,“价值”一词主要被翻译为“value”。而“valu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valere”,其含义是指“某种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值得估价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人所欲求的、有用的、有兴趣的质”。由此可见,“价值”一词在西语中大多是从实际的功能意义上来使用的。

(二)在现实的经济运作中,人们主要是从“功能”意义上来使用“价值”一词的。比如,在“后理论经济学”之代表作《价值场论》中“价值”被专指能力的体现。在国家标准GB8223—87《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作程序》中,价值的含义被表述成:“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川之比。”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主要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气候。在这种大气候下,市场的主导地位必然要求社会以“利润”、“效率”、“绩效”、“成效”、“功绩”等话语来昭示人类进步的价值,因而“功能”的意义便擢升到基础和关键的地位。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央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理念系统在全社会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热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宣传热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热潮。在所有这些基本的价值规定中,唯有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只有把一种理念系统最终演化成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功能系统、一种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这种价值系统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否则,空谈“价值体系”,以理论来论证理论,只会堵塞学术发展的道路,更会耽搁社会发展的进步历程。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目标,其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军事的现代化、文化的凝聚力、道德的提升、理想的净化,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的内涵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功能性解读的内涵何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具体作用阐述上。实际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功能性解读,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具体作用,而在于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或启迪。即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具有的功能和具体作用阐释得非常深入和清楚,我们还是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功能和具体作用如何付诸实践并产生实际的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功能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对全民发挥的方法论意义或启迪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具体作用的阐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具体功能的研究,研究者多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具体作用角度进行阐释。研究集中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指导功能、引领功能、整合功能、创新功能;也有研究者专门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整合不同意识形态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功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或启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或启迪作用主要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昭示,表明我国意识形态的形成路径是继承和创新的结果:二是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建立。

1.方法论意义上的昭示。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昭示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一方面继承了前人丰富的精神成就和思想成果,突出继承性;另一方面则勾勒出我党鲜明的创新性。

仅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形成为例来看,其既是对前人丰富的精神成就和思想成果的继承。也是我党鲜明的创新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判断“鲜花”和“毒草”的基本判断标准之一,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这是对前人丰富的精神成就和思想成果的继承。同时,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创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江泽民毫不动摇的基本观点。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转贴于党人,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

2.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建立。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是价值观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且在各自的领域中构成一定的“谱系”。所谓“价值标准”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者评价参数,它是为了考量人们在价值取向方面达到的程度或者人们的实际行为归属于这些谱系中的何种。既然价值取向是多元的,那么,价值导向就至关重要。但光有价值导向也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无法衡量和掌握人们依据价值观的导向所掌握的这些价值观的程度。因此,从功能视角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价值取向的导向和价值标准的建立充分结合起来,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建立。

我们可以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例来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建立的功能。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为当代中国社会人的行为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我们可以据此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和作出道德判断。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传统荣辱观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顺应时展潮流,及时地对传统荣辱观实现了概括、继承和发展,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建立?二是当论界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治疗当代道德危机状况提供了一个具体化途径。

(1)社会主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概括、继承和发展。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关于荣辱问题的丰富的思想资源。一般认为,早在春秋以前就有了关于荣辱问题的朴素的看法和取舍判断,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想和哲学观念中对荣辱观问题作出了较为深刻和系统的表达,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荣辱观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要求。先秦儒家将荣辱问题与道德观紧密相连,先秦儒家的荣辱观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也由此影响并决定了此后数千年间对荣辱问题的评判标准和取舍原则。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呢?传统荣辱观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又遭遇了哪些挑战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概括、继承、超越和发展,它赋予荣辱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全新的时代特色和实践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中国进入以经济转型为先导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整个社会呈现一种价值多元的概貌,有人惊呼中国已经失去了价值评价的标准。其实,价值的分化是一种社会常态,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整合多元价值观,引领社会生活?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里,价值多元与共同理想相互冲突,选择何种价值和如何选择价值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现代性的课题。价值多元与共同理想之间的冲突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而是中国与西方共同面对的现代性难题。一般来说,应对这一现代性难题,学界提出了两种预设路径:一是回归价值一元时代;二是在价值分化的前提下,寻求共同的底线原则。在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上都存在过这种统一的价值体系,但目前都面临或已经分崩离析,因此在现实操作层面上显然行不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和中国现代社会的民主条件决定了化解两难处境不能回归一元价值观。在多元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底线原则,在共同底线原则的基础上育化共同理想是可以选择的现实路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应运这一需求而生。

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八个方面相互联系、前后贯通,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深厚的思想内容、严谨的内部结构、清晰的思想主线,构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有利于消除社会中在荣辱、是非、美丑问题上呈现出的不同杂音,形成思想共识,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建,有利于实现大众文化、主流文化、高雅文化的互助共生,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治疗当代道德危机状况提供了一个具体化途径。如何理解当论界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治疗当代道德危机状况提供了一个具体化途径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追逐物质利益的力量强烈冲击着道德的力量,因而,出现了道德危机,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危机。提供一个具体化的路径是治疗当代道德危机状况的关键。具体说来,关键是要拿出具体的规定。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辱?从而为行为提供一种道德法则。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还促进了整个社会赏罚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社会赏罚体系的主导是健康的,但也显得有些不适应和亟待完善。如何完善一个社会的赏罚体系呢?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成文的制度、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要关注不成文的赏罚体系和评价标准。赏罚体系是以制度化的形式来体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荣辱观的,荣辱观与社会评价赏罚体系的建设是互为因果、紧密联系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评价赏罚体系的合理建构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匡正不良风气,扭转道德失范,澄清一些领域被颠倒了的是非。

三、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立足于对其科学内涵、思想表现、时代特征、理论维度和实践转化的把握,更要注重其功能性解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性解读,不仅要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具体作用,更要试图将价值取向与建立价值标准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揭示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昭示,另一方面解读其所具有的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的建立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乔法容,赵增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

[2]石国亮,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功能[J].理论与改革,2007,(5).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慕向斌,唐征友,“荣辱观”语境下的高校德育反思[J].江苏高教,2010,(3).

[6]程光泉,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J].东岳论丛,2009,(12).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2

关键词:文学批评;批评标准;批评价值观;嬗变;建构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3—0171—06

一、从文学批评标准到批评价值观的话语转换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是相伴而生的,也是相互作用而发展的。每当有文学作品创作出来,人们在阅读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就往往会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加以品评议论,因而就形成“文学批评”,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对文学做进一步深入的规律性的研究,那么就成为专门的“文学研究”。也许可以说,通常所谓“文学研究”,不过是“文学批评”的延伸和深化而已。因此应当说,在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文学批评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按加拿大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赖的说法,所谓文学活动,就是“文学”和对文学的研究即批评两个部分,通常所谓“学习文学”是不可能的事;人们不过是在用某种方式来了解它,而所能直接学习的,其实是文学批评。同样,我们在教文学时所感到的困难也是来自这样的事实:文学是不能教的,所能直接教的只是文学批评。①而在文学批评或文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应当说是文学评价,即对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做出一定的价值评判。而要进行文学评价,就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或者说根源于一定的文学价值观念。

在过去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种文学批评所依据的价值尺度,通常被称之为“批评标准”。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文学批评一方面打破过去的僵化模式,突破既有的批评观念,甚至也不再使用“批评标准”这样的概念,唯恐这个概念所关联着的批评观念以及作为“标准”的这种“刚性”力量继续发挥作用,妨碍文学批评的变革解放;另一方面,当代文学批评不断走向开放多元的变革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学批评方法论”热潮之后,从文学批评方法到批评观念、批评话语等,都不断花样翻新,文学批评的功能也更多转向了描述、阐释及私语式言说。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文学评价即价值评判功能日益弱化,与此相关的便是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严重缺失以及价值尺度或价值观念的迷乱,这也许是当今文学批评中存在的最突出、也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然,价值观的缺失与迷乱,也许并不仅仅是文学批评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当今整个文化领域可能

收稿日期:2013—02—2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05BZw01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赖大仁,男,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楚天学者计划”主讲教授(南昌330022)。

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正是面对这一现实状况,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云杉在题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的文章中,特别强调了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和灵魂作用:

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②

从文学批评本身的特性与功能而言,价值观具有价值评判的特性,因而在整个文学活动中能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文学批评站在什么样的价值立场,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成为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说过去所使用的“批评标准”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如今已不大使用,但文学批评的价值评判问题依然存在。我们未必要固守在“批评标准”的范围内讨论问题,也许可以适当进行话语转换,比如转换为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问题来进行探讨。

所谓文学批评的价值观,是指在文学批评活动中,在对文学的意义阐释与评价中所体现出来的种种价值观念,如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文(或人学)价值观以及各种文化价值观,等等。通常文学批评以文学创作及其成果为基础,反过来也会在相当的意义上对文学创作起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实际上,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其中包含着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创造,比如对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所描写的人生人性等的认识评价态度。也就是说,作品中必然包含着作者的社会历史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人性观、审美观,等等。作为文学批评,在它的各种功能中,应当说最核心的是意义阐释与评价,其中也必然要涉及到对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所描写的人生命运、所表现的人性善恶等加以认识评价,因而也就不能不表现出评论者自身的价值观。如果说作家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决定他选择写什么题材,而且决定他会怎么写,那么批评家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会决定他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做出什么样的评价;而这种评价反过来又会对文学创作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因此,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值得特别关注和重视。

然而,如上所述,在我国过去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并没有对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引起应有的关注。过去的文学批评理论,关注的重心仅在于“批评标准”,而且又是限定在“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即便是后来把“政治标准”转换成为比较宽泛的“思想性标准”,也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能真正涵括文学中丰富的价值内涵。改革开放之后,文学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较长时期里,人们关注的似乎主要是批评方法与批评模式的变革方面,对于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则并未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重新探讨。比如在文学批评的理论观念方面,受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解构主义观念的影响,在打破过去比较僵化的批评模式及其批评标准的观念之后,应有的与时俱进的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系统似乎并未建立起来;在文学批评实践方面,意义阐释与评价功能也往往被弱化乃至消解。由此便带来当代文学批评的疲软与某种程度的价值失范现象。现在看来,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及其对文学的意义阐释与评价,仍然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当代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并由此而对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正因为如此,就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从而为建构当今的文学评价体系和价值观念提供理论参照。

二、文学批评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当代嬗变

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根源于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尽管文学批评实际上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描述功能、阐释功能,等等,但文学批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应当是文学评价或评判功能,即对文学对象做出应有的价值判断与意义分析,这应当说不言而喻。当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它究竟实现什么样的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却又往往取决于文学批评主体的角色定位、批评立场与价值取向。然而不管怎样,只要文学批评不丧失自己的本质特性,就总归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文学评价的特性与功能。而一旦要进行文学评价,无疑就要涉及到据以进行评价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问题。从表面上看,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好像具有某种客观性和普遍性,似乎可以进行某种理论化的规定和表述,然而实际上,在这种表象的背后,隐含着颇为复杂的内在关系,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

马克思在谈到对真理的探讨问题时说过:“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的不同的精神性质;如果我们撇开一切主观的东西即上述情况不谈,难道对象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一些哪怕是最微小的影响吗?不仅探讨的结果应当是合乎真理的,而且得出结果的途径也应当是合乎真理的。对真理的探讨本身应当是真实的,真实的探讨就是扩展了的真理,这种真理的各个分散环节在结果中是相互结合的。难道探讨的方式不应当随着对象而改变吗?”③在马克思看来,对真理的探讨关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探讨者的主观因素,即不同个人身上不同的精神性质;另一个方面则是客观对象的性质,要使探讨的结果与事物本身的性质相一致,那么探讨的途径就必然要受到事物本身性质的制约,如果不遵循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要求,就无法达到探讨真理的目的。文学批评的价值评判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文学批评的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而言,也实际上关联着这样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对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主要是文学作品)本身价值内涵的认识。进行文学批评的前提,或者说之所以需要进行文学评价,是因为文学当中包含着价值内涵,它实际上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作用。文学当中所包含的价值究竟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文学价值又是怎样生成与实现的,都有必要认识清楚。因为只有认清了文学本身的价值特性,才能使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准及其价值评判契合文学本身的规律和要求。另一方面,则是文学批评主体的价值观念,尽管文学批评的对象即文学作品的因素是确定的,但文学批评主体的价值观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文学批评所涉及的主要价值观念,包括审美价值观、社会历史价值观、人性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以及关于真善美的价值观念等,由此构成了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系统。

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变革发展,是与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以及当代文学的变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同样,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这个时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嬗变以及文学创新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变化相关联的。

首先是当代社会变革发展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问题。当代社会是越来越走向开放性与多元化的变革发展,从经济发展到社会生活形态,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包括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也都越来越多样化,使整个社会显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在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化是正常的,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个真正文明和谐的社会,还是应当有社会价值观的共同基础,有这个社会所应当倡导的主导性价值观,有关于是非、善恶、美丑的基本价值评判尺度,甚至有必要倡导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新时期以来社会价值观的嬗变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价值观念紊乱的现象,而这种社会价值观念紊乱,则又与文学和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形成互动影响,因此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其次是在当代文学实践的变革发展中反映出来的价值观问题。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方面,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包括如上所说的多样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也会以各种形态在文学中反映出来;另一方面,作家在生活实践中也必然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会形成作为创作主体的价值观念,从而决定作家对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抱什么样的态度,给予什么样的审美判断与评价,形成什么样的审美价值取向。从当代文学变革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应当说也是呈现出开放性、多样化的发展趋向,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文学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来看,既有充分表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值得肯定的积极方面,也存在着精神价值缺失或审美价值迷乱等种种情况,也同样值得加以关注。

当代文学批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下变革发展的,它经历了破除过去比较僵化的批评观念与模式,引入西方现代文学批评观念与方法,然后寻求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转型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也不断发生嬗变。这种价值观嬗变,一方面受到如上所说的社会价值观嬗变的影响,同时也与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中的价值观变化形成互动影响;另一方面,当代文学批评自身也力求实现观念与方法的大变革。于是我们看到,在当代文学批评的变革转型中,既有对应有的批评价值立场的坚守,也有求新求变或茫然困惑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文学批评的价值评判弱化及其功能性缺失问题,过于倡导相对主义批评价值观所带来的价值多元主义、价值虚无主义问题,过于强调文学批评个人化所带来的批评主体性弱化及批评伦理缺失问题,还有文学批评价值观念中的非历史化、非道德化、非理性化问题,等等。如上所说,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问题,并不仅仅是文学自身的问题,它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行为之间,与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之间,已经构成了一种相互影响和彼此互动的关系,因此就有必要将以上几个方面的价值观问题相互关联起来加以研究探讨。

三、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主要问题评析

首先,对于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命题中一些主要问题的探讨,一方面关联着对其理论内涵的理解,关乎我们应当坚守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也关涉对于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念的评析,关乎对于当代文学实践的价值导向,因而有必要把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与当代文学艺术实践联系起来讨论。其次,就某种价值观念当中所包含的一些具体问题而言,也需要放到当代文学批评视野中来加以观照。比如社会历史观当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反映历史生活,包括一般历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观念问题;文学反映现实生活,包括文学描写社会矛盾、文艺大众化与表现人民性的观念问题;审美观当中所涉及到的文学审美理想与审美娱乐价值观的问题;文化观当中所涉及到的大众文化批评、生态文化批评以及经典文化价值观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各自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此需要纳入到当代文学批评的视野当中来进行价值观念的具体探讨。最后,在对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某些具体问题的探讨中,也需要把理论批评与实际批评结合起来,将对文学批评价值观的认识思考,应用到对某些文学或文化现象的评论分析中去。如在人性观的探讨中,对一些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观加以评析;在文化观的探讨中,对一些大众娱乐文化现象的价值观进行评析等。这样也许可以使文学批评价值观问题的研究探讨,既从文学批评实践中来,也回到文学批评实践中去,从而实现理论批评与实际批评的交织互动。

从当今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的现实情况来看,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中尤为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当代文学批评的审美观问题。我们既有必要继续重视文学“审美形式”方面的价值,更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出发,着眼于人与文学的审美关系,来理解文学的审美特性与意义价值:一是审美具有令人愉悦的特性与价值;二是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特性与价值;三是审美具有使人超越的特性与价值。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理应具有这样一种“人学”视野及其审美价值观。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恰恰是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文学审美观念上的误区:一是“文学审美本性论”,将“审美”视为文学的本原特性或唯一本质,除此之外不承认文学还有别的什么特性与功能,这并无益于文学观念的拨乱反正;二是“审美论”,将审美学意义上的感性解放,悄然替换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感官欲望的放纵,人的精神美感下降为动物式的官能,导致审美精神滑落,使文学审美活动中的感性与理性重新失去平衡,带来审美乃至人性的异化;三是“审美日常生活化”的观念,积极方面是使文艺从圣坛回归民间,从精英回归大众,从艺术回归生活,而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文艺审美在大众化、世俗性的潮流中不断降低艺术审美水准,消解真正的艺术审美精神;四是“审美娱乐化”观念,将审美等同于娱乐,过于强化文学的审美娱乐功能而排斥其他方面的功能,导致当前文学的“过度娱乐化”、非理性化、低俗化和媚俗化,导致文艺审美精神的失落。这是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的审美观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二,当代文学批评的社会历史观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观点”,要求洞察人物事件所关联着的那些历史条件和现实关系,把握人物事件所处的历史潮流,从历史的必然要求与现实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中,对人物事件做出正确而深刻的分析评价。就其中所包含的价值内涵而言,要求富有“历史理性”精神,即对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及人物事件做出正确的理解与评价,起到推动社会变革进步和人性解放的历史作用,从而体现历史进步的价值观。然而某些文学批评有意无意地弱化“历史观点”,宣扬“新历史主义”或后现代性的社会历史观,如历史即偶然无规律,历史即想象虚构无真实,历史即争斗无是非,历史即人性的表演或展示无善恶,历史即游戏无意义以及英雄史观、帝王史观,等等。这些所谓“新历史主义”观念,实际上放弃和消解了“历史理性”和历史进步的价值观,其结果只会带来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社会历史观的混乱,这个问题的确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三,当代文学批评中的人性观问题。在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建立人性价值观的维度是必要的,但仍需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历史人道主义”的人学观:一是人性本质观方面的历史主义,始终从人的社会实践及历史进程来理解人性,而不是抽象地想象和假设某种确定不变的人性;二是人性价值观方面的人道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现象坚守历史的批判立场,始终以“合乎人性的生活”、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理念。无论是文学创作中对人性的描写与表现,还是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阐释与评价,都应当坚守这个原则。但在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中,也有人有意无意地张扬人性即“性”,人性即“欲”,人性即“情”,人性即“乐”等价值观念,形成了一种很有害的价值导向。当今究竟应当如何理解人性,建构什么样的人性价值观,既关乎当代文学的健康审美价值导向,更关乎当代人性的健全发展,因而值得引起足够的关注。

其四,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观问题。在当今文化转向和西方“文化批评”观念的影响下,当代文学批评愈益成为一种文化批评,因而就有文化价值观的问题,即站在什么样的文化立场和秉持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来进行文学批评的问题。从当代文学批评的现实来看,显然存在着经典文化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面对当今文艺大众化的现实,我们更需要在吸取各种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寻求对大众文化的积极肯定与批判反思两个方面的视界融合,找到一种比较辩证的价值立场:一是充分看到和肯定大众文化中所蕴含的民主性价值诉求,防止站在精英文化立场贬抑大众文化;二是不能丧失文化(文学)批评的理性批判立场,应充分看到大众文化中的消极方面,如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等,对此给予必要的批判抵制;三是应当确立这样的价值理念,即任何文化都应当有利于增强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有必要警惕大众文化重新造成对人的主体性、自主性的淹没和消解。当代文化(文学)批评应当坚持应有的价值理念,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

四、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的建构问题

如前所说,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观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嬗变密切相关的。这种价值观念的嬗变既根源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同时也受到当今时代愈益突出的后现代文化语境的深刻影响。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随着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而同时传输进来,对我国当代文化的变革发展,包括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变革发展,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观念,如解构主义的哲学立场,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文化观念,多极化与多向性的思维方式,世俗化与时尚化的价值取向等等,都在相当程度上对我国当代文化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它不仅影响到当代大众文化形态,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反过来,社会现实中具有某些后现代特性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理论家的学术思想,影响文学家和批评家的价值观念与艺术倾向以及各种当代文化形态的价值取向,彼此交织互动,形成当今时代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氛围,成为当代中国多元融合的文化语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文学与文学批评观念的变革,尤其是价值观念方面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无不受到各种后现代文化观念的影响,无不与这种后现代文化语境的作用相关。我们将当代文学及批评的价值观问题放到这种当代文化语境中来观照,就可以看出这种后现代性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的某些特点。比如从当代文学批评的整体情况来看,一元中心主义的文学观念(包括价值观念)可以说已被解构,人们对文学本质特性及价值功能的认识,愈来愈趋向开放性和多元化,从社会意识形态观到审美观、文化观,等等,都已形成从多视角、多维度进行研究与评论的新格局。这一方面使当代文学批评充满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某些多元混杂迷乱的新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文学批评的进一步变革拓展,并不仅仅是一个解构与寻求多元发展的问题,更有一个从批评形态到价值观念的重新建构问题,其中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文化发展不可能走后现代主义的道路,而是需要走向自觉的文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也不可能总是在后现代性的轨道上滑行,而是有必要逐渐克服前一时期转型发展所带来的“转型期综合症”,如浮躁、盲从、唯“风”是转、唯“新”是从、多元混杂等现象,从而自我超越走向积极建构,这是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当代文学批评要在已经形成的多元探索局面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比较可行的可能还是走“主导多元、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意味着,当今文学批评形态的建构,一方面理应包含“多元建构”的含义,即任何一种文学批评的探索,都应当从浑沌走向明晰,从混杂走向有序,从零散走向系统整合,逐渐形成一个由文学批评观念、方法、范式、话语构成的完整系统,这样才谈得上成为“多元”中的一元。而另一方面,当今所谓建构的主要任务,恐怕还在于“主导形态”的建构,即建构当今时代最需要提倡、也最需要发展的文学批评形态。而在当代文学批评形态的重构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仍然是文学批评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念的建构问题。这实际上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批评自身的价值功能问题,即文学批评究竟何为?我们认为,当代文学批评最根本的特性与功能仍然是价值评判。在充分开放多元的当下社会,通过文学批评进行审美价值评判与价值选择,使之形成良好的审美精神价值导向,显得尤其重要。二是文学批评当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评判问题,即文学批评如何才能有效和有为?文学批评要对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必然有一个站在什么样的价值立场、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来进行评析的问题,如果缺失了应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评判,就很难说这种文学批评是有效和有为的。因此,当代文学批评形态的重构,最终还是要落到文学价值观念的建构上来。

通过对当代文学价值观念嬗变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新时期以来文学和文学批评变革转型的总趋势,是不断走向自由开放多元的创新发展,文学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性。我们在充分肯定和鼓励当代文学多元化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在文学价值取向方面有所倡导,即在多元开放的格局中突出应有的主导性价值取向,特别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我们认为,当代文学批评形态及其文学价值观念建构应当努力适应时代要求和坚持现代性价值取向,坚持多元性与主导性、历史继承性与当代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努力将理应倡导的主导性价值观作为文学艺术精神价值的辐射源,辐射渗透到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实践中去,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当代文学和文学批评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当代文学批评形态及其文学价值观念的建构,在当今开放多元的格局中,要突出主导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仍然有一个站在什么样的理论立场,以什么样的文学批评形态作为思想资源与理论参照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仍然有必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性作用。那么,这就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意义如何认识理解的问题。在我们看来,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来推进当代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需要在两个方面下工夫: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精神实质,尤其是对它的基本价值立场和价值观念等有深刻的理解把握;另一方面,则是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学现实问题有切实的认识分析。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有所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其唯物史观视野、社会的合理健全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以及建立在这种价值立场上的现实批判精神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这种基本精神,对于当代文学批评来说,甚至具有一种“思想源”或“价值源”的意义,它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形态及其文学价值观念建构,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对于当代文学批评来说,实际上已经不缺少理论资源,也不缺少批评方法的借鉴,如今真正缺乏的是唯物史观视野的观照,以及当今时代应有的价值观念和现实批判精神。因此需要我们努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中吸取思想智慧,在这种思想智慧的启示和感召之下,努力关注和回答当今社会现实与文学现实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当代文学批评不断创新发展。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3

论文关键词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科技进步社会发展

一、技术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观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有关价值的基本观点,是对各类价值关系的基本概括,是价值意识最高的形式。它是人类特有的带有倾向性的评价、认识的标准,是人类从事某活动的定向标准。人们一旦确立了某种价值观,就会在的活动中体现出某种倾向性的特征,并通过价值的创造从而实现价值理想。

技术价值观则是人们在对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稳定的认识。

人类的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价值观。在技术原始的古代,当时的条件决定了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模糊的、笼统的、混沌的整体自然观。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就是去顺应自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古代人类只能依靠原始技术来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产资料和所需的生活资料。因此,无论是对自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发,或是有意无意的损害、滥用、破坏,都不会对自然界及其社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则把整个自然界当作一架按照一定规律自动运转的机器,人们只需通过实验和分析对自然界进行探寻,掌握规律的钥匙,便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近代技术的诞生和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了人类财富的积累,人们于是把技术看作掠夺自然的手段和工具,并形成了影响几个世纪的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

人类文明伊始就已经存在了人类的技术价值观,伴随着人类技术活动的进步、深入和拓展而走向系统化、知识化。由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直到工业机器时代,逐渐形成了技术征服自然、保护自身和生产物质财富以及如何有效使用技术等一类的技术有效性价值理念。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不但将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也为技术的整体社会价值实现提供了文化、思想和科学的氛围,成为滋生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温床。它所掀起的科学革命,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也为工业革命积的爆发蓄了力量。默顿分析了17世纪英国社会的技术实用价值,他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将会导致出实用的结果”,“科学家不但寻求技术效率,同时也考虑合理地使生产手段来适合最终目的的经济效益”。这些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观渗透和融合了科学认识以及文化,对技术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上升到理性上形成了重工具、经验性和实证的价值观,就是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弗·培根清楚的表达了这种价值观:“对于各种科学的增长进步和哲学体系来说,应该依照相同的规则,以果实来评判学说体系;然而假设这种体系不出产果实,我们则应该宣告它毫无价值,尤其是当它不仅不产生橄榄和葡萄等果实反而带有辩论、争论之蒺藜时,我们更应当作这样的宣告。”此观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外在的应用价值,“用此方法来看技术,我们判定它有价值,因为它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说的是这些目的是为社会与个人谋福利的,具有道德背景和人道主义的希望。“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把技术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一直与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观点联系在一起。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局限性

1.忽视自然价值,强调人类价值

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所理解,自然界是没有价值、没有目的的,只能任人摆布。人不但处于自然界之外,并且居于自然界之上,万事万物仅仅是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没有价值。比方说某人用斧子砍倒另一个人,他就会被认为是可恶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然而,如果某人挥斧砍倒一棵树,别人会认为这很正常。因为树本来就是被人使用的工具,其价值就在于能够被人类利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自身的利益,人类借助技术手段疯狂地掠夺自然,肆意地践踏自然,导致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可是我们忘记了一点,世界是一个生物共同体,人类只不过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

2.忽视技术价值多样性,强调单一经济价值

技术价值具有多样性,形式上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但工业革命以来,由技术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人们只看到了其经济价值,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只强调单一的经济价值,换来了所谓的gdp的增长,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3.忽视价值理性,强调工具理性

技术是对人类是有价值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手段。技术就其本性来讲是价值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使得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出现了以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这样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简单地把有用等同于技术价值,一味强调技术手段的目的化和技术的工具性,它偏重技术的产出效率、经济功能,忽视技术内在价值和技术的价值理性对人的引导作用。技术活动是从价值主体需要出发,经过价值理念、价值意识、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与价值物生成的过程。技术价值目标并不总是合理的、恰当的、正当的,而往往会建构出非正当、非合理性的价值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它以经济利益的实现为中心,对自然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轻人的尺度、重物的尺度,对消费价值、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激发了人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失去了对主体的终极关怀,泯灭了精神品味和生命意识,从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一)打破了人与自然之和谐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视自然的其他价值,只注意自然界的经济价值,认为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索取、利用和征服的对象。在技术功利主义意识里,树木不再是秀丽的自然风景、不再是茂密的森林、不再是充满神奇与情趣的绿色王国,而是由树木到桌椅不断变化的人类用品,一切生物都为了人类利益而存在,都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性的对象存在,于是形成了奴役自然、主宰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在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之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恶化了人与自然关系,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人类的活动逐步使得自身很难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在于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生态系统内部的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旦外来干扰超出了此限度,这种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人类对自然界开发利用和全方位的污染,远远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使得土地沙化、资源枯竭、酸雨毒雾剧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等。恩格斯说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二)消解了人之主体性

技术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逐渐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从此带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把人从头脑、躯体的综合体中分离出来,他在运用身体却并不需要动脑。人成了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人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工人在创造产品时并不起什么作用。工业文明彻底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之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人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机器零件,破坏了人的生存的从容与和谐,耗掉了人的生命和青春的激情。汽笛一响,人们必须开始工作;装配流水线从身旁转过,工人必须跟上它的速度;铁路按严格的时间发车,人们必须服从;大众媒介产生的是一种单一文化,大规模生产产生的是标准化产品,人的自主性丧失了,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被客观化与机械化了。人被整合到依据理性原则和商品本性建立起来的自律的机械化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过来成为统治自己、压迫自己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从属于它,剥夺了人的自由。人成了技术的附属物,失去了主体性与能动性。

(三)导致人自身价值之迷失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4

【关键词】功利主义大学生价值观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随着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西方功利主义提供了社会现实基础。功利主义及其价值观不断向大学渗透,强烈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其消极思想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并呈不良发展倾向,应对此现象予以充分关注。

西方功利主义的精神实质

对西方功利主义精神实质的探讨,有学者认为,功利主义为资产阶级的伦理学说,它把个人利益看作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凡是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就是道德,否则,就是不道德。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利己主义。另有学者认为,功利主义不是利己主义,在逻辑上他们没有必然联系,历史上功利主义的思想家也往往是主张“公益论”,反对损人利己的。赵修义先生在《近现代西方功利主义的启示》一文中指出,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是一方面否定禁欲主义,肯定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强调顾及他人利益,以公共幸福为理想目标,从而主张把个人幸福和公道原则统一起来。功利主义的思想内涵包含了两个原则,一是功利原则,二是公平原则。

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不断解构着传统价值体系,但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面对汹涌而至的西方功利主义思潮,在吸收其效益原则、求实原则和利益关系原则等积极思想外,在大众行为的推崇下,其功利原则越发凸显,而公平原则却日渐趋微,大众对功利主义认识向纯粹物质功利倾斜。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如此注重实利、实惠的社会背景中,其价值观亦不可避免地受功利原则强力冲击,进而引发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冲突,呈现不良发展倾向。

价值方向偏离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方向性是价值观最重要的特性。价值观指出的价值方向不是任意的,它要以现实生活的要求为准绳。在高等教育传统模式和社会主导价值观培养下的大学生,其主导价值体系所理解的价值范畴,如美德、正义、平等等价值理念在社会现实生活的打击下动摇,为倡导把利益作为追逐目标的西方功利主义的侵蚀提供了温床。

如出现大学生热衷的当“官”现象。成为一名学生干部原本是锻炼自我、促进自身发展的良好平台,可在就业压力、入党、评优等现实面前,这一良好初衷已变质。不少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常将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曾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等作为考量应聘者能力的标准。在同等情况下,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优干与非优干、党员与非党员有着不同的境遇,被淘汰的往往是没有“学干”经历和各种荣誉称号的毕业生。此环境熏陶下,大学生考虑的不是能力与素质的提高,而是为将来就业增加砝码,只注重参加过程,不求效果与质量,竞当“校官”的动机染上功利色彩。

促使价值标准多元化,诱发价值危机。价值标准作为是非曲直的判断准则,为人们评价事物提供了价值尺度。当今,价值观的种类变得异常丰富,促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分流状态,随之,价值标准也呈多元化,对事物的评价不再具有唯一性。多元的价值标准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否定,没有一个价值标准可以主导整个价值体系,价值标准失衡,使大学生对原本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中评价是非的可靠标准产生怀疑,不能再利用这个可靠标准很有把握地衡量事物和行为的价值。

冲击价值观,触发主导价值观失落。价值体系是一个整体,体系中的各种价值观不仅具有一致性,而且价值观之间的从属关系也是分明的,核心价值观主导价值体系的方向,价值观保持与核心价值观的一致。价值观的合理性来自于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越稳定,价值观的方向越坚定。

当代大学生重视职业追求、个人追求、人才追求、功利追求,漠视事业追求、社会追求、人格追求、名誉追求。如大学生关心切身利益但不理会社会事务,对公益活动比较淡漠;为了日后能找到好工作,制作假的学历和荣誉证书,严重丧失了诚信品质,价值观功利倾向明显。由于时展节奏快,对西方功利主义还未来得及进行深入思考就已被其带来的“好处”所俘获,个人价值的突出化,衡量标准的商品化,利益关系的直接化都让大学生更加现实,导致大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精神理念开始产生怀疑,主导价值观受到其他价值观的挑战。

个人本位价值观凸显,价值选择尺度倾向狭隘个人利益。根据近年公布的各种调查报告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或“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或“为个人成才成功、为出国方便”而读书的大学生已超过60%,“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而读书的大学生由80年代初的70%下降到30%左右;大学生能尊重与服从国家利益,也愿意为社会与他人提供帮助与服务,但要考虑其中对自己是否有益处,不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最终,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学生的自我观念开始滑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价值选择尺度倾向狭隘个人利益,集体观念松散,奉献意识淡漠。

价值情感指向个人本位,偏离价值合理性认可的范围。受西方功利主义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站在个体的立场评价事物,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不道德、正确与不正确、应该与不应该的评价以个体为价值的最终归宿。对幸福的定义为经济利益的实现,对成功的理解为获得最大利益就是最大的成功,利益成为行动的最直接动力,道德在行动中的作用下降。其中,对认为有价值的事物给予积极评价,表现出喜悦的情感;对认为无价值的事物给予消极的评价,表现出厌恶的情感。

遏制功利主义消极影响的对策

现实中的功利主义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因此既要发挥功利主义主张利益驱动的激励机制等积极影响,更要遏制由于功利原则的消极影响而使大学生价值观冲突引发的不良发展倾向,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功利化价值倾向。

淡化社会风气的物质功利气息。价值观以现实生活的要求为准绳。从社会现实生活抓起,倡导在社会中逐渐放开对功利的要求。营造良好公正的氛围,潜移默化中矫正大学生对功利的态度;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克服道德教育内容过于空泛,不能准确、充分反映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道德意识,帮助大学生端正价值观,认识到功利主义不良影响的危害,提高自身在面对各种诱惑时的定力,自觉抵制这种不良思想的侵蚀。

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每个时代都有一定的价值方向,这个价值方向就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对社会价值的共同理解,体现为沉淀于心理层次的价值取向。当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着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方向,成为整个社会行动起来的价值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既同我国传统美德相承接,又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相统一,她以独特的民族性质,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纲领,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在人生、道德、审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领会认同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理解和价值追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从而有效抵制功利主义不良影响的渗透。

树立以集体主义为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一元价值导向。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必须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抛开个人狭隘价值世界,用理智判断哪些价值观符合社会历史的方向,哪些价值观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选择那些符合社会历史方向的价值观,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这样的价值观;要遏制功利原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不良影响,既要看到一个社会正是由于价值多样化才富有生机和活力,但同时又要看到因为价值标准的多元化导致价值标准迷失而形成“价值危机”并由此带来的危害性。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5

摘要:在语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掘,往往决定着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只有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高屋建瓴式地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品味咀嚼式的潜入文本,释放文本的建构性价值;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性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的功能,实现文本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价值策略研究

何谓文本?朱立元先生的解释是: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种客观存在。不仅文学作品有一种物质载体(语言),即使广义的泛文本也都凭借其它媒介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且有待阐释的对象。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本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媒介――语文教材,广义的理解是与教材相关的背景、文字及其它材料。文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媒介,而文本价值功能开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决定着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因此,文本价值的深入挖掘就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动和教学的前奏。文本价值的“挖掘”,体现着教师的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也体现着教师的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甚至是教师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念等,这都对文本的价值体现有着深广的影响。同样,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以及“期待视野”水平,也决定着文本价值的最终体现。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成为了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

一、高屋建瓴地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的“期待视野”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前提和动力,成就了文本潜在的意义和探究价值,为创造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教学首要的意义就在于挖掘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体验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对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深入理解课文及与此相关的课程资源,感受文本的人文性、语言性及价值取向,为教学的引领做准备。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虚心涵泳,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分析,引发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感同身受。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首先要走进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使身心得以浸润,精神得以澡雪,人心灵得以净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驾驭水平。而正是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的解读引领,体现着文本阅读的高度:也正是教师深入地挖掘文本价值,才为文本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以《女娲补天》解读和教学为例,课文讲述的是远古时候的造人之神――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中国原始神话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不仅“抟黄土作人”,而且“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了使世界充满蓬勃的生气,以便有与自然足以抗衡的力量,她创造了人类;为了使人类摆脱肆虐的自然的威胁,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从女娲的形象来看,她是美丽、善良、勇敢的造人之神、母亲之神,女娲补天不仅补的是“天”,而且是补救了人类的“生活”。

因此,《女娲补天》的美学价值就在,“通过神话故事说明我们的祖先企图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积极追求科学真理的进取精神,不仅反映了远古人类向大自然进行英勇智慧的斗争现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们的祖先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品质,反映了他们征服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反映了他们取得最后胜利的渴望和信心”。这就是《女娲补天》的核心美学价值。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文本时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神话文本的特点。神话故事文本的特点就在于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成为文本教学的重点之一。二是把握文本的故事性。故事性强是《女娲补天》文本的一个特点,把握故事性,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理解与感受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三是感受女娲人物的形象。因为女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的斗争中用“想象”创造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力量的化身,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要把这种美学价值传承给学生,就要抓住人物的美丽、善良、勇敢这三个特点,展开文本教学,通过教学树立神话人物的丰满形象,并在其中感受神奇的想象力。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从而内化语言,感悟语言,建构女娲的人物形象。在这样高屋建瓴的解读与教学过程中,既尊重了文本和文体的特点,又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渗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如果说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地解读是教学的基础,是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探寻的过程,那么,教师对文本价值进行选择和重构,就是将文本价值进行呈现的过程。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把多深的理解与感受统统“灌输”给学生。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及其“期待视野”,正确选择文本解读的切入点,选择文本解读的内容与策略。因此,在文本意义的探寻中,教师要追寻教师、文本、作者与学生“期待视野”之间的平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理解、感受、通体验、能提升,从而真正建构起文本的价值。在挖掘文本价值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的、高屋建瓴式的解读,把握了文本的真正意义,体现着文本的旨归和方向,这是文本价值功能发挥的基点。而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坚持“浅出”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文本的主题旨归,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熏陶人文、涵泳语言乃至启迪思维和激发情感,从而真正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二、品味咀嚼地潜入文本――释放文本的建构价值

阅读教学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对文本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阅读”是这样定义的: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语文阅读活动过程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教师、教科书的编者及文本之间多重对话,获得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审美情趣,是一种通过阅读活动获得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文本价值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阅读活动是文本功能的释放、吸收和重构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文本价值实现的最主要途径。

在语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是文本的人文性价值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预设,由浅入深地进行情感铺垫,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最后涌现着的是师生对文本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从中展现着文本的包容与博大,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广度。以《桂花雨》的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三步回环的情感铺垫过程,呈现着情感的变化过程,从而逐步引发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与震撼,可谓水到渠成。第一步:体味诗中的桂花,激发学生的对桂花的情感。课堂伊始,教师出示两句关于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在深情入味的品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桂花,从而激发起语文学习的“阅读期待”。第二步:走近琦君眼中的桂花雨,感受琦君细腻的思乡之情。教师将琦君眼中的桂花和清代诗人张云敖描写西湖满觉陇的桂花进行比较,从中感受故乡情结的琦君眼中那浓浓的乡情,从而激发学生感受到桂花香里包含着对家乡的思念。第三步:让学生体味自己眼中的桂花雨,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感受桂花雨里的那份情感。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过程中,从诗中的桂花到作者眼中的桂花,从作者眼中的桂花到自己眼中的桂花,分明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深入”和“浅出”的过程,在情感的把握上一波三折,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和心而往之的冲动,从而激活了师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文本的人文性价值。

另一方面是发挥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语文教学是一串长链,其中长线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来贯穿,而其中的珠子就应是语言性,通过感知、理解、体验,形成语文能力。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以教学内容的理解、思想内涵的探寻为过程来组织语文教学,而在其贯穿过程中应是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珠子,以体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及运用语言为最终目的。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宜字斟句酌地咀嚼、品味,呈现文本的沉潜和韵味,从而拓展文本阅读的深度。笔者认为,要实现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就要在语文课堂切实关注文本中的“语文现象”,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转换教学视角,实现语言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弥合。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及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浸润,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支点,追寻语言发展与生命发展的统一。“语文现象”可以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法,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生动形象的词语,等等,通过品味、比较、体验,让学生领悟语言、习得语言。在《画家与牧童》教学中,建构了以语言为核心取向的语文课堂,通过对“语文现象”的关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在教学商人和教书先生夸奖戴嵩的《斗牛图》时: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以下两句话,重点读出夸赞的语气:一位商人称赞道:“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第二步:让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上的比较异同,“称赞”与“赞扬”,“太像”和“画活”,“绝妙之作”和“神笔”之不同。

第三步:能否将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换过来,从而让学生领悟角色不同,地位不同,用词也不同,这就是语言的秘密。

第四步:如果你也站在《斗牛图》边上,请用上一个称赞的词,想想你会怎么赞扬这幅画?出示:画得太()了,画得太()了,()。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上乘之作……

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将教学情境与文本语言价值功能的发挥巧妙地连结在一起,注意语言价值的发掘和语文现象的关注,抓住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特色,从而体味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对语言现象的关注、阅读与运用中,品味人文内涵,实现语言和人文的发展,从而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三、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价值

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活动中,与文本价值平衡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超越文本的现象普遍存在。从文本作品的产生来看,文本创作时经历了三次变形:一是选择时的感知变形,即选择表达对象时的一种变形;二是组合时的构思变形,即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加入了时代及作者的理想、境界等要素;三是成文时的表达变形,即真正成文本时,由思想形成了文字,又一次发生了变形。由此我们发现,任何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就成为必然。从阅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来看,由于“期待视野”的不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必然是多元化的。因此,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性价值就成为了可能。正像曹明海先生在《语文教学解释学》里所说的,“当优秀作品以其丰富的、强烈、新鲜的信息突破学生原有期待视野时,学生就会超越自我,建立起与作品相适应的新的期待视野,开成一种新的文化心理建构。”而这种“自我”的提高与升华,正是学生对文本的超越,是文本价值功能新的超越。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6

关键词:有机农业;认知程度;消费意愿;条件价值法(CVm);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S345,C811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casb15100015

0引言

传统农业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其在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产品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带来诸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1]。有机农业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认可的一种生态环保、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其产品健康安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中国有机农业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兴起,现已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2]。有机农业的直接产物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和调料等一系列农产品。有机农业在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要求严格,投入成本较高,其市场价格也高于相应的常规农产品。某些有机产品的价格可以达到其常规产品的10倍,这也是有机农产品的国际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国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主要原因。作为朝阳产业,权衡市场定价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扩大消费群体、扩展国内外市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问卷涉及了有机产品的理想定价这一问题,旨在获取消费者的呼声,为促进中国有机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依据。在生产农产品的同时,有机农业还能形成一定的人文景观,并很好地延续传统农耕文化。农业生产所形成的独特的、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为公众提供景观休闲娱乐场所,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另外,有机农业对于普及农业知识、延续传统农耕文化、开展自然环境保护教育以及传播乡村文化习俗等多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生态观光农业就是这一价值的具体体现[4]。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既能提高人们对有机农业的认知程度,又能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价值。农田景观文化价值作为一种非使用价值,其评价方法主要有旅行费用法、居住环境评价法、条件价值法(CVm)等多种评估方法[5-6]。其中,CVm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评估方法,也是目前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非使用价值的最重要的手段[7-8],已成为中外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领域中评估公共物品价值时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方法[9-10]。本研究采用CVm法,以江西省居民为例进行问卷调查,探寻江西居民对有机农业的认知程度、对有机产品的消费情况以及对有机农业景观文化功能的消费意愿,充分开发利用有机农田景观文化功能,科学地评估有机农业的潜在价值,以期为政府制定保护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为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支撑。

1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

1.1问卷设计

本调查问卷遵循noaa相关设计原则[11],并结合研究目的以及前期受访者的反馈意见,逐步完善问卷的内容和表述方式,最终问卷的全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部分。(1)受访者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包括性别、居住地、年龄、职业、学历、月均收入等6个方面。(2)受访者对有机农业的认知程度及对有机产品的消费情况。包括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了解程度、了解渠道,购买产品种类、方式及购买原因。问卷中还涉及受访者没有购买的原因。(3)受访者对有机农产品的预期价格(理想价格),与常规农产品市场价格相比,用倍数来表示。(4)受访者对有机农业景观休闲、文化教育功能的支付意愿。支付意愿以一定数额的人民币表示。

1.2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5年3—5月,在江西省万载县、宜春市、南昌市三级行政区划,针对各行各业并具有支付能力的对象,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为保证受访者能够充分了解调查目的和问卷内涵,提高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本次调查采用了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问卷当场回收。回答不完整、逻辑上前后矛盾的问卷视为无效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565份,占样本总数的94.2%。

1.3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通过离散变量的数学期望公式[12]来计算平均理想产品价格和平均景观休闲文化功能的支付意愿(wtp),经过一定的校正,然后乘以相应投标点的总人数,得出江西省居民理想的有机产品价格和有机农业景观休闲文化教育功能的价值[13]。最后采用SpSS19.0软件,对理想售价和wtp值与受访者的基本社会属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受访者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

受访者基本社会经济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受访者的男女比例相当,分别为53.5%和46.5%。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是具备消费能力的群体。受访者中,城市居民所占比例略高于农村居民,主要是因为调查地点选在人流量较大的步行街和广场。受访者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大学本、专科,占总数的58.2%。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和2000~4000元2个区段较多,2000元以下所占比例较大,主要是学生群体的贡献,大学生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资收入,但具有一定的消费水平,因此依然将其考虑在内。

2.2受访者的认知程度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认知程度不高,565名调查对象中仅有117名自称了解,占20.7%,其中仅3.5%的受访者对其非常了解。受访者了解有机农业的渠道多以网络和电视等现代媒介为主,共占81.6%,而通过报纸杂志、宣传册和朋友介绍等渠道了解的对象所占比重较小。

2.3受访者的消费情况分析

结果显示,在565名调查对象中,有386名受访者买过有机产品,占受访者总数的68.3%,即大部分受访者买过有机农产品。购买的产品主要是蔬菜、水果和主粮,所占比例分别为47.4%、36.0%和9.6%;购买渠道以超市为主,所占比例为79.0%,其次是有机专卖店和网上定购,所占比例分别为10.9%和8.5%。对于没有购买过有机产品的受访者,没有购买的原因主要包括不了解、价格太高、不信任质量、品种太少等几个方面,所占比例分别为25.7%、43.0%、19.0%、12.3%。很明显,价格太高是限制受访者购买的一大主要因素。

2.4受访者理想的定价

有机农产品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产量相对较低,因此市场价格相对常规产品要高,具体价格在不同的地域(城市)也存在较大差异,普通民众一致反映有机产品价格过高。调查显示,430位受访者认为有机产品的价格定在常规产品价格的2倍时比较能接受,占总样本数的76.1%;另外愿意支付在4倍、6倍、8倍及以上价格的受访者所占比重分别为19.3%、3.2%、1.4%。通过离散变量数学期望公式可以计算出有机产品的平均理想价格为常规产品的2.6倍。通过对受访者理想售价与社会经济属性和认知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理想价格与受访者的了解程度显著相关(p=0.034),即越了解产品,愿意承受的价格越高。另外,理想价格与受访者的性别(p=0.002)和月收入(p=0.002)极显著相关。月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这符合一般消费规律;理想价格与性别也呈极显著相关,变现为男性的总体理想价格较之女性要高,主要是因为统计结果中受访者的收入与性别之间呈极显著相关。

2.5受访者对有机农田景观休闲文化功能的支付意愿

支付意愿是指被调查者对于某一项公共产品或服务改善或恶化措施的费用所愿支付金额的意愿[13]。数据显示,在565名受访者中,仅有24名拒绝支付,余下541名受访者均愿意对有机农业景观休闲文化价值功能支付费用。愿意支付的样本所占比重为95.8%。最高投标点的响应频数为13,所占比重为2.3%。很明显,在端点的选择上,符合赵军等[12]提出的标准。具体各投标点响应频数如表3所示。相比于绝对中位值,累计相对频度中位数更能反映大多数样本的支付意愿[14],即以累计频度为50%的支付额度作为个人wtp值更为合理。本研究中,累计频度中位值所对应的支付金额为400元(/人•年)。通过公式(1)计算平均支付意愿e(wtp)。(1)式中:ai为第i种正支付额度,n为正支付额数量,pi为第i种正支付额度投标人数的分布频率。通过计算得出正支付意愿为330.7元(/人•年),考虑到部分支付意愿为0,采用Spike模型[15]对正wtp进行校正,即非负wtp等于正wtp乘以正支付意愿占全部支付意愿的比例,得出所有受访者的平均支付意愿值,为316.7元(/人•年)。通过对受访者支付意愿与社会经济属性和认知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的认知程度(p=0.002)和月收入(p=0.000)均极显著相关。受访者的收入水平越高,支付能力越强,支付价值越高;认知程度越高,消费意愿更强烈。而受访者的性别、居住地、年龄和学历等因素对支付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3结论

通过对江西省万载县、宜春市和南昌市3个级别地域居民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在565名调查对象中,仅有117名(20.7%)自称了解,仅3.5%的受访者对其非常了解。且受访者对有机农业的了解渠道以网络和电视居多,分别占48.7%和32.9%,而通过报纸杂志、宣传册和朋友介绍等渠道了解的对象所占比重较小。(2)有机产品的平均理想价格为常规产品的2.6倍,理想价格与受访者的了解程度显著相关(p=0.034),与受访者的性别(p=0.002)和月收入(p=0.002)极显著相关。(3)采用Spike模型进行校正,计算出所有受访者对有机农田景观休闲文化功能的平均支付意愿wtp值为316.7元(/人•年),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的了解程度(p=0.002)和月收入(p=0.000)均极显著相关。

4讨论

很明显,江西居民对有机农业的认知程度相当低,万载县作为“江南有机农业第一县”,从2003年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到2012年为止,万载县没有一家企业在省级以上电视和报纸杂志等媒体做过推介和宣传工作[16],足以说明江西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发展缓慢。从调查来看,大众了解渠道以网络和电视为主。因此,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应加大网络和电视上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广泛宣传有机食品理念,切实增强生产者、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消费理念,另一方面大力推介和推广有机农产品,树立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形象,使消费者更加青睐有机产品[17]。有机农产品生产投入大、产量低、加工工艺复杂,价格比常规产品高一些一般能够接受。消费群体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18]。北京超市中销售的有机蔬菜价格是常规蔬菜的3倍以上,南京超市中有机蔬菜价格约是常规蔬菜的2倍,有机大米的销售价格是常规大米的1.5~5倍[19]。部分知名品牌有机产品的售价甚至高出普通农产品几倍、十几倍[20]。普通民众一致反映价格过高,售价远高出其预期,消费不起,购买有机产品属于高端消费。因此,合理定价,有利于扩大消费群体。因地制宜地采用新型的生产—加工—营销模式,一方面,应尽量减少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产品生产、加工、营销等各环节中的质量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户和企业组织的市场竞争能力,减少中间交易成本,降低有机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受益[21-22]。由相关性分析可知,认知程度和月收入对受访者的消费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月收入与支付意愿呈极显著关系。换言之,受访者的收入水平越高,支付能力越强,支付价值越高。因此,商家应该将消费群体主要定位在高收入人群。另外,环保意识强、注重自身健康、并具有较强购买能力的白领阶层和孕产妇及婴幼儿是重要的消费类群[19]。从调查来看,受访者对有机农田景观休闲文化功能支付意愿强烈,因此有机农业景观休闲娱乐价值巨大,甚至超过调查的结果,可能部分受访者对此并不太了解而低估了其价值。因而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也是完善有机产业链的一大举措,它既能充分体现有机农业的生态观光和文化教育功能,又可直接促使游客消费,创造经济效益。当然,由于地理区域所限,相关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可信度有待更广范围研究的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穆愔.牡丹江有机农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2]郭红东,郑伟强.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1,(11):34-37.

[3]杨廷伟.姜堰市水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4]赵天瑶,曹鹏,刘章勇,等.基于CVm的荆州市稻田生态系统的景观休闲旅游价值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3):498-503.

[5]张冰,申韩丽,王朋薇,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3(1):68-75.

[6]mitchellrC,CarsonRt.Usingsurveystovaluepublicgoods:the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m].washingtonDC:Resourcesforfuture,1989:85-102.

[7]曹鹏,刘章勇.基于CVm的丹江口库区农业多功能性保全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2):51-54.

[8]amirnejadH,KhalilianS,mohanadHa,etal.estimatingtheexistencevalueofnorthforestsofiranbyusinga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J].ecologicaleconomics,2006,57:430-441.

[9]张翼飞.CVm研究中支付意愿问卷“内容依赖性”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城市内河生态恢复CVm评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6):170-176.

[10]田红灯,田大伦,闫文德,等.贵阳市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及补偿标准CVm评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8):122-127.

[11]BatemaniJ,Burgessd,HutchinsonwH,etal.Learningdesigncontingentvaluation(LDCV):noaaguide-linespreferencelearningandcoherentarbitrariness[J].Journalofenvironmentaleconomicandmanagement,2012,5(2):127-141.

[12]赵军,杨凯.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条件估值法及应用原则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834-843.

[13]肖建红,于庆东,管建世,等.基于CVm的旅游相关资源价值评估总体范围扩展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623-1636.

[14]廖雅梅,黄远水.厦门市海湾公园生态系统非使用价值评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4-99.

[15]杜丽永,蔡志坚,杨加猛,等.运用Spike模型分析CVm中零响应应对价值评估的影响——以南京居民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3,28(6):1007-1016.

[16]江梦微,黄国勤.江西省万载县有机农业的发展进展[J].农学学报,2012(6):72-77.

[17]郑百龙.台湾有机农产品产销模式及启示[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200-202.

[18]黄惠英.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19]张新民,陈永福,刘春成.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08,4(11):22-25.

[20]韩玉龙,于铭,李钢.黑龙江省发展有机食品调查[J].奋斗,2010(4):50-52.

[21]刘璐琳,李雪强.江西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产业化发展的优势[J].求实,2007,32(10):54-57.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7

“为己”思想由孔子提出后,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前提为后期儒学流派所继承,“为己之学”得到进一步展开。传统儒家从先秦孔孟荀到宋明朱子王阳明,坚持了“学者为己”的为学宗旨。“为己之学”反映了儒家对主体自我的肯定,体现了对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关切。在当今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人役于物、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的人类的尴尬境地,现代新儒家杜维明对传统儒家的“为己之学”赞赏有加,认为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儒家的为己之学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说:“在儒家的传统里,学做一个完善的人不仅是一个首要关切的问题,而且是终极关切和全面关切的问题。”[2](p49)学者为己是儒家的一贯之道。

那么,为己之学的具体含义及其在价值导向上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以笔者浅陋之理解,其含义似可包括:为学性质上的学做人与为学内容的道德性;为学动机的为己性与为学目的的成己性;为学过程的涉己性与为学效果的己为性。

“在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2](p49)真正的学问就是学做人,而不是出自其他的考虑。诚然,如果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我们无一例外地都可以称是人,这是我们与生俱有的权利。但是,如果从伦理学或哲学的意义上看,成为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学的过程。因此,学做人意味着道德上的完善,人格的确立及精神境界的升华。儒家之“学”虽有认识论的意义,包括知识经验的积累,但更主要地应理解为自我道德修养。儒家把他们的学问称为“圣人之学”,它所关注的焦点是人如何成就德性完善人格的问题。“儒家学做人的观念表明,通过个人努力,人类有可能变得‘神圣’。”[3](p4)学做人的圣人之学也就是为己之学。或者说学做人是为己之学的性质,而学道德或道德修养是为己之学的内容。儒家虽然并不排斥智性甚至主张“尊德性而道问学”、“必仁且智”的,但却是以尊德性为优先价值,以仁为本的。

为己之学的起点必然是为学动机的为己性,这里的“为己”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个人主义意义上的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而是说作为人际关系中心的自我,是道德修养的主体和核心,是为学的起点。按照儒家的思维方式,自我处于各种关系的核心,因此,要外王必然要内圣,要实现天人合一、社会和谐,均要以个人的自觉修养为基础。学者为己的启发意义,也许可以被理解为自我修养的一种命令,内在的认识自己是在外部世界正确行为的前提。“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之于人也。”[4](p226)为己之学指向自我以实现圣贤人格为指归;为人之学以求人知,是一种功利价值。因此,儒家所言之学就是在于强调修己成圣的优先性与根本性。

起点与核心是人自身,那么在为学的过程中必然是始终涉己的,这种为学过程要有效果、取得成就,也必须依赖于自己的努力。既然进行道德修养是为己之学的内容,那么,这种学的过程必然是一种价值认识或道德认识的过程而非事实与科学认识,后者要尽量避免主观性参与,才能达致对客观真理的接近,而前者恰恰要结合主体的需要、情感、意志、行为等才能进行。道德思考或道德思维,就是一种切己或涉己的思维,即对自己如何处理与周围其他人的关系,采取何种手段或行为,以及关于这一系列行为、手段的意识进行思考,道德思维的实质,就是解决自我的意识、思想、情感、行为是否应当的问题。以应当为实质内容的道德思维,是为己切己的,所谓“为己”,是指所思维的应当首先是为自己立法而不是为人立法,就是在日常为学和行为实践中,时时存有“为我”的思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一想我应当不应当如何。事事处处联系自身的思想、行为而进行反思,因而必然时时处处涉己。学与切己自反相结合,是儒家道德思维的一个鲜明特色,道德思维就是要把所获得的知识同己身相联系,从中明了做人的道理。道德思维总是离不开主体自身——“我”,总要以“我”为整个思维的支点。舍弃了“我”,其思维则不具有道德的意义,或者说不属于道德思维。在道德思维中,“我”是轴心、是重心。道德思维的目的,就在于使“我”有所得,在于通过自省,来陶冶情感、磨练意志、增进理性、完善人格。为己之学不仅在思维中是切己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涉己的。既然道德修养或为己之学要切己涉己,那么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成就,即使自己的人格境界有所提升,就只能靠自己的作为和努力。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论语·卫灵公》。下引该书只注篇名)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自身之内,不在自身之外,如何实现这种价值,是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事,只能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别的什么力量,因此,儒家所讲的为己,只能是自为,而不是他为,是靠自己的躬身践履。儒家认为,自我修养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一个为不为的问题,这就必须从自我做起。“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1](《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泰伯》)“仁以为己任”就是说这是做人的责任,完全是自己的事,只能靠自己去实现。

那么,儒家的为己之学传统,其价值导向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我们认为:

第一,儒家的为己之学是成人成圣的心性之学,而非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旨在强调一种道德价值而非功利价值。这一方面是指为己之学的内容是德性心性,另一方面也是儒家的一种价值导向。在儒家学说中之所以会出现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冲突,穷根溯源,与儒家(先秦)的“学而优则仕”的办学宗旨和“内圣外王”的最高理念有直接的关联。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各国的养士之风与私学兴起,使“学而优则仕”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自然也就成为各家及儒家的办学宗旨,与此相关联,儒家把利禄视为为学的当然所得,认为“学也,禄在其中矣。”[1](《卫灵公》)功名利禄虽不为儒家所完全排斥,但必须在符合仁义道德的情况下才是被允许的。儒家的基本价值导向是重义轻利,以义取利,因此,在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方面必然强调道义为先的价值导向。内圣外王是儒学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模式,儒家坚持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只有从内圣中才能开出外王。另一方面,内圣还必须走向外王,不仅要成圣成德,独善其身,还要成名成功,兼善天下。儒家既然要求外王之功,那么“学以求人知”、“学以求功名利禄”,自然会成为儒学的应有之义。甚至应该说,成就外王之功是儒者自我完善、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由“内圣外王”的理念所导致的为己与为人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矛盾中,儒家坚持为己之学的导向,为己之学就是内圣之学。从孔子儒家的“为己之学”中,鲜明体现了人的内在德性价值的优先性和首要性。儒家这种强调人的德性价值的人文关切虽然有超时代的永恒价值,但也不免有其理想化的色彩和在现实中的软弱无力,但这种提升人性的人文关怀精神仍然是可贵的。

第二,是对人的自我完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的弘扬,是对人不受外在的功名利禄所役的独立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肯定。修心、进德、成性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完善,实现身心和谐、人际和谐,最后达致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要人们善养浩然之气,要有“大丈夫”气概。苟子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货物,必人役于物,此之谓矣。”[5](《荀子·修身》)这种内在精神诉求就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安身立命之所不在彼岸,也不在来生,而是在自己的身心性命中,在自己的现实存在之中。这实际上就是在自己身上实现人生的理想,找到人生的归宿。而“为己之学”就是这种安身立命的唯一正途,以主体实现为最高原则,以自我实现为旨归,自安其身,自立其命,以实现自身心灵的安宁,而不为外物所动。

第三,是对为学的正确学风的倡导,对功利的、虚浮的不良学风的贬抑。儒家既然把修德成性看作为学的内容,把弘扬人的德性内在价值看作其为学宗旨,那么,自然认为能够达致这一目标的为己之学是一种正确的、良好的学风,并对那种追求外在的虚名,把为学当作谋利进身的工具的不良学风进行批评。因此,为己之学是一条由本及末由体及用的正确道路,而为人之学却以学求人知,追求功名利禄,不但不能成就自我,反而丧失了自我,更无以成就万物,这是一条逐末忘本的歪门邪道。虽然人性中也不免有功利的一面,为学也不免有追求功名利禄的一面,不能完全排斥学以致用的工具性价值,但儒家的价值观仍然是坚持以修身养性为为学正途、根本和基础而反对一味追名逐利的不良学风。

儒家为己之学传统对于当代的社会生活、民众价值趋向及学风教风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第一,对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提升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克服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思潮过于膨胀的偏颇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的,旨在提升人的德性,使人格的道德价值理性得以弘扬。因此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或德性主义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智性主义文化。如果以马克斯·韦伯创造的概念来讲的话,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价值理性得到提升和弘扬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工具理性比较发达的文化,这是指西方有着悠久和深厚的科学主义文化传统。中国近现代,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我们请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经过这之后的科玄论战,似乎使科学主义成为一种人生观,并对大众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以弘扬人的德性的孔门儒家则被作为“孔家店”打倒了,我们从外面请来了两位先生,却遗弃了自己固有的“毛里斯”(道德)小姐。虽经新儒家的奋争、创造性转化和弘扬,但似乎效果仍不显著。科学技术的引进,科学精神的弘扬,对促进中国现代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科学的实证与实用性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人们的工具理性而使人本意识丧失。重科学轻道德、重才轻德、重功利轻道义、重外在事功而轻内在的安身立命是有偏失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功利主义文化成为社会主导意识,这固然对中国当代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但这种偏面化的发展,导致了社会上急功近利意识与物欲的膨胀,使人们在物欲横流中丧失了自我或对自我灵魂与精神的关照。身临这样的社会背景,笔者以为仍需要弘扬儒家的德性主义的为己之学传统,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当代民众精神生活的价值趋向上,儒家的为己之学传统对于引导民众注重修德成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提升民族精神气质有积极作用。儒家的德性主义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内在幸福的关怀,是对人性的提升和弘扬,现代功利主义文化引导人们追求外在的物质利益和外在幸福,这两者虽然都是需要的,但当代文化似乎更为重视后者而漠视前者。幸福,没有外在的物质利益和物质条件是不行的,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注重修德成善和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追求,才会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它给人带来的幸福才是长远的、深刻的,才会使人有安身立命的安宁祥和而不假外求,才会真正实现人的精神自由。人文精神、德性主义的弘扬,是克服现代社会弊端的有效途径,为己之学的传统要求我们首先要关切自己的内心世界、灵魂和道德,追求内在价值和自我完善,这显然是有现代意义的。为己之学的德性主义价值导向、为学动机、思维方式如能深人人心,则必然有助于提高民众的修德成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精神气质。

第三,对于端正学风教风,克服学术与教育中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偏颇和不良社会风气有积极作用。为学,不仅在求知,以知为用,而且要以学求道,籍以成性成德。虽不能说学以致用是错误的(同样是致用,仍然有致用于社会和个人之分,如是致用于社会那当然是有价值的),但如果把为学的目的完全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或者说致学目的被过于功利化、工具化,而漠视为学提升人性和人格境界的内在价值,那么就会形成诸多不良学风。时下引起中国学界关注的学术腐败的种种现象,其形成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学者主体身上来检查的话,笔者认为主要是学风不正,或者说是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对待致学的动机和目的,这正是儒家所着力批评的“为人之学”的不良学风。

功利主义与工具理性膨胀、追求外在价值的这种现代文化弊端不仅体现在当代社会的文化思潮、民众生活、学术研究中,而且也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导致了不良的教育风气。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教育重视人文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培养德性是教人做人,科学教育培养知性是教人做事,两方面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的。现代科学主义思潮在否定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同时,几乎完全否定了传统人文精神,使科学教育的发展失去了人文价值体系的辅助与支持。这就使现代教育忘记了培养人的本体价值,而只注重了使人成才成器的工具价值。受教育者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的内在价值、人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地确立起来。这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重分数轻素质,重视功利价值,缺乏人文关怀。学校教育的世俗化、功利化越来越严重。教育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教育只有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内在价值,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增加入对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自由度,教育才能发挥其工具价值,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和谐统一,也就是教育的完美实现。继承发扬儒家德性主义的人文传统,对开展和加强素质教育以及克服教育的工具化倾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3]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8

那么,在当代中国的学术文化建设中,是否就不能使用“国学”这样的概念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中国学术史上,“国学”的概念形成在中西文化急剧矛盾冲突的年代。这种文化矛盾使得中国文化自身曾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章太炎等学者所理解的“国学”,实际上是指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之所以认定“国学”乃“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实际上是要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提振民族的文化自信,对抗西方的文化侵略,抵御西方文化中过度商业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因此,依据这样的“国学”观念,所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都当在“国学”的范围之内。

但在这样的“国学”范围,有关民族道德和民族精神的思想理论,又当为“国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这样理解国学,那么,“六经”为国学的重要内容,司马谈当年总结先秦学术时所概括的“六家”也当为“国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人们谈论“国学”,尤其是在探讨“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现实价值时,眼光多关注儒家,关于道家学说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现实价值则关注不多。儒家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现实价值当然值得肯定,但忽视道家学说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现实价值则似不妥。因为,道家关注社会生活的视角、取向虽然与儒家有所不同,但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道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在相当大的层面上实为儒、道思想互补、融合的结果。尤为重要的是,道家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确实也能够提供理论借鉴与方法指导。因此,我们探讨“国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时候,不能不留意与关注道家的思想学说。

道家学说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道

探讨道家学说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与价值,应当区划出不同的认识层次。具体而言,探讨道家学说与现代企业管理,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道家学说与现代企业的管理之道。思考道家学说与现代企业的管理之道,具体关注的是道家学说中有关形上学层面的思想理论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与价值。道家所持之道,实为事物的一般或说普遍之道。在道家看来,作为一般、普遍的道,乃万物存有的根据。道家的这种道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现代企业虽然行业、部门繁多,但不论什么样的企业,在管理中都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和行为方式。譬如,有学者总结西方的企业管理,认为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中非常看重三种要素,即专业知识和技术、组织能力与推销能力、功利型的企业管理目标等。这样的企业管理理论,实际上是人们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的经验总结。这样的总结,不重企业之间的差异,而专注于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探究适用于所有的企业管理工作的思想原则与方法,实为一种企业管理的普遍之道。道家的道观念正可以帮助人们重视并遵循这样的企业管理之道。同时,道家论道,强调一般与普遍的功用与价值,也重视人自身存在的价值。司马谈论道家,曾论及形神问题:“凡人所生者神也(神当为精神),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道家对人自身的重视,视角与儒家有所不同,但趣向不无相通之处。道家对人存在价值的理解,似更有利于避免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存在的片面。譬如,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看重专业知识和技术、组织能力与推销能力、功利型的企业管理目标,强调技术、制度、绩效。但这些要素皆为外在的要素。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要素还是人自身这种要素。人是企业活动的主体。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视人自身的价值需求,重视人自身潜质的发挥、展现,会更有利于人们正确的把握企业管理中的一般原则与普遍原则,运用企业管理之道,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而在把握企业管理的一般原则方面,道家的道论确实能够给人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道家学说与现代企业管理之术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9

一、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高校学生工作使命的一致性

1、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发挥根本性指导作用、影响社会成员行为取向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它是国家、社会、公民的基本价值尺度。20世纪中叶美国广泛盛行相对主义德育理论和形式主义德育理论,社会整合出现危机。为改变美国社会当时糟糕的道德现状,美国政府、社会和个人开始反省,最终提出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形成了比较系统规范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1]。新加坡政府源于当时国内面临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于1991年颁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把五大共同价值观作为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不遗余力地加以教育和强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面对目前国际国内形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命线。

2、高校学生工作使命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任务,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最根本的任务是人才培养。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的,在培养人才、完成办学目标中承担着重要任务,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着高校学生工作使命的发展。学生工作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诸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生工作的水平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工作的成败,关系着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使命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智力、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等,这些是学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和智力发展。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承担起具有历史意义的重任,在坚持使命、发展使命上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发展[2]。

二、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与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本质体现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从生活过程中剥离出来,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发生变化,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不论学校功能如何演变,自学校出现之日起,居于中心地位的教育社会功能就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没有改变。学校教育自奴隶社会创立以后,在长达几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的中心功能就是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一度变得隐蔽起来,但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被鲜明的提出来;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性质要求学校教育做到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与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协调一致,它代表了人类学校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5]。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

2、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发展态势良好,价值取向积极向上,政治态度坚定鲜明,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特征。但在一些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成就一番事业,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需要高校学生工作把党和国家对学生的期望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联系起来,内化为学生的需要,通过核心价值观教育来主导学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成就自我。

3、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要求

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功能的内涵和外延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建国初期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更多地靠经验和习惯去完成,是服从与上级的安排和行政指令,强调政治,强制约束和思想灌输。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域和内容不断拓宽和丰富,学生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增多和提高,高校的学生工作逐步改变了原来管理本位的思想,更多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工作从重视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发展成为以服务指导促发展成为趋势。教育从单纯的教育职能向管理和服务的演化过程,是与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适应的[4]。

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看,教育是基础,管理是保证,服务是拓展,因此高校学生工作必须坚持教育、管理、服务的统一。纵观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保稳定,核心工作就是抓资助、抓就业抓服务,而忽视了价值观的教育和日常管理。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资助、为就业提供帮助,是服务的新型形式,可以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但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学生深层次的问题。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学生工作也不例外,但学生工作目标仅仅是稳定的话,就不可能有创新和突破,更不可能完成自身的使命。目前不少高校出现了教育功能弱化、管理权威削弱、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部分学生工作队伍没有真正把握服务工作的服务性质及其育人内涵,使得这些工作既游离于教育和管理职能,又没有在服务职能的框架内得到有机整合,其服务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5]。少数受到资助和帮助的学生片面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感激之心感恩之情荡然无存,这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高校培养的是未来的接班人,其政治面貌与文化教养、精神面貌如何,对整个社会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他们缺乏民族担当责任意识和能力,那是学生工作的迷失、教育的失误和民族的悲哀。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形式有意识的灌输给学生,这是时代赋予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要求。

三、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1、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当代大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关于学生工作的要求,需要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创新学生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2、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美国学校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知识依托,以科学的调查研究、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客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主要方法主要有价值灌输、价值澄清和价值分析等,通过学校课程、学校环境、课外活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收到了很好的实效,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美国学校和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借鉴。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在于将大的、抽象的、理论性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差距的观点转化为学生切实需要的、乐意接受的、能够理解的概念。因此,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结合时代特征,灵活地综合使用各种价值观教育模式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结合起来,将传统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与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价值观结合起来,将教育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帮困助学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注重学生批评能力、辨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避免生硬灌输,使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10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文化”是管理系统的新的序参量,其第一要素——科学文化的动力功能;核心要素——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高层要素——艺术文化的尽美功能,是管理实践的价值所在。

“2002年中国年度报告”以铁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GDp以8%的增幅居世界领先地位。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不但变革着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而引发新的功能。同时还促成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并进,其中最显着的成果是催生了“现代企业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结构——即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的科学技术,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和企业艺术活动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以系统方式作用于经济运作过程,并显现能动特性的新的序参量。

本文将对“文化参量”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属性,按其三大参量要素,即科学、道德、艺术等文化形式进行定性分析。并就“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成功吻合,论证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伦理人”的崭新形象的文化成因。

一、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第一要素——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第一要素,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其功能属性在企业中的显现,有一个“物化”的过程,即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优先地运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艺流程的更新或新模式、新标准、新规程溶入营销、管理、服务方式的变革运作过程之中,这通常被称之为现代企业的“科技文化”。且其文化素质之高低,是衡量和代表现代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客观尺度。用高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构建起来的生产力系统,无疑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是构成现代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关键要素。因此,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必然集中指向,构成生产力系统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

1.培养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培养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课题。而作为企业,它必定不是专门教育机构,对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则侧重于培养员工的科学精神——崇尚科学,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

有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势必提高员工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学科学、用科学中,就能较好而主动地把握机遇,使之在科学上能有所“发现”;在技术上能有所“发明”,使企业处处洋溢着创新精神,而牢牢地抓住科学技术的“首创”性,在产品的研制开发或生产、经营、服务上占尽先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旧我新”而立于擂主之位,以确保企业运作的良性循环。

企业有了崇尚科学的理念与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撑,员工劳动技能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就具备了先进的精神武器与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的物化过程,推动着物质与精神的双向转化,企业员工将自已的智力资源能动地、创造性地溶入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是我们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

2.开拓与变革生产资料的结构

生产力这一动态系统的先进性与发展状态,在物的因素上则为生产资料的结构状态及其所吸纳的科技成果。企业的“科技文化”建设,对此就将目标锁定于——一是对劳动资料的变革——以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具与设备;快捷而优选的信息;新型的能源;国际国内多渠道的资金——即以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资金运动形式去变革劳动资料的结构,以取代落后的设备和陈旧的资源;以弥补资金的短缺与呆滞;二是,与此同时,必然相应造成劳动对象的结构变革,即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以消耗实体物质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模式,逐步让尽量节省物质资源,转而以取之不尽的非实体性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依托的新型产业以代之。或向地球的处女地,向海洋乃至向其他星体开拓新的劳动对象。或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高新科技于劳动对象,也不仅仅停留在改变其形状、结构、性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而是更深层次地“创造世界”。由于创造性的发现与发明日渐涌现和对物质资源的节约与爱惜,它必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至最终化解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消耗>生成”不等式的威胁。

可见,有科技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与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资料有机结合所造成的生产力的飞跃,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中的第一要素——科技文化动力工能的凸现。它不仅仅是企业,而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巨大动力。

二、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核心要素——道德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系统的相应变革。道德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要素,它对人们行为的制约,较之法律“惩之于已然”的后滞性,而独具“防患于未然”的超前、深刻、广泛的属性。因此,它对社会的能动促进,其尽善功能不可低估。

由此可知,现代企业文化系统的复杂结构中,道德文化具有“系统核”的性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构建企业优良的职业道德,以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而取其“尽善”之功。

1.社会道德“序变”之果——公民道德规范

所谓道德“序变”就是要打破原来的结构,经“无序化”过程达“有序化”,从而构建新的“有序状态”。笔者曾著文预言——随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有序之后,将构建一种“有序的、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系统而代之”。2001年10月,中央所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是我国道德序变之果。它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其着力点就在实施《纲要》,实践“规范”的同时,构建自身的职业道德系统。

在道德文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的海航,早在1997年就率先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守则》,并提出了“上善若水”的海航企业文化格言,以期全方位地建立“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道德文化系统。

2.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主题——职业道德

道德的功能在于,通过人们自觉的行动去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达惩恶扬善,使人们树立从善如流的价值追求——即实现社会持续发展;财富共同创造;成果合理分享。作为现代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就当以《纲要》为本,在企业员工中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教育,从而建立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在企业文化结构的功能中,它通过“工具价值”向“内在价值”的转换,以达最终实现企业所追求的“整体价值”。故它集中体现的是人类社会渴求的——构建以人为本,以善为荣的“共享价值系统”这一崇高的社会目标。即通过职业道德的“工具价值”(作用),使企业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链式运作中,获得“内在价值”——正当需求的满足。并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为社会提供丰硕的成果,以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的优化——“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企业,能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

3.道德文化尽善功能的实现机制

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在于确保企业内在价值的实现。其机制源于企业“共享价值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所谓“共享价值系统”,笔者在《21世纪新价值系统探究》一文中描述了它的特征——“主体多元易位、组织规范自由、运作协同共生、功能正向共享”。网络化的新型价值系统。而这一新价值系统的建立,首要条件在于主体应具备相应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文化素养。即满足共享价值系统对主体显示“工具价值”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与人为善、服务社会的崇高道德修养的要求。

在共享价值系统中,企业作为一个子系统,即“人控系统”而存在。笔者在《系统功能求解》第十章第三节,“人控系统正向功能之‘根’——共享价值系统”一文中,对共享价值系统的结构作图描述如下——(今将其成果运用于企业,见图1)。

企业道德文化的直接功能,就集中体现在“自律——ZL”(员工道德品质)与“他律——tL”(企业职业道德)的双重屏壁的约束机制,为企业员工的施控行为导向。即企业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创造出企业的价值(系统功能的物化),这种价值除为整个企业员工共享之外,还通过各种形式回报于社会。因为,主体系统协同一致,遵守道德规范。“都那样做”源于目的——价值追求的一致,使主体系统的整体需求得到满足。如果这种满足仅对主体系统的一部分有意义,那其他部分就会因“不公”、“不平”而失望,使自已的行为选择失去价值意义。那就必然引发“不一定那样做”的逆向行为,导致企业正向功能的“主体成因”——企业一部分员工的行为失控,至使企业运作协同性的削弱,从而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优化。据此结论: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的实现,非依赖“共享价值系统”的建立不可。因为它是道德文化价值内涵的物质载体。

三、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高层要素——艺术文化

鲁迅先生曾精辟立论“艺术乃美的凝聚”。这启迪我们认识到:现代企业科技文化之求“真”与道德文化之求“善”的统一,表现为最高、最优状态的“美”。那就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之最高层次——企业的艺术文化。

1.艺术文化的巅峰状态——“真、善、美”的统一

所谓“巅峰”,并非极限之意,而是指企业艺术文化,与作为基本动力的科技文化和作为核心要素的道德文化组成“金字塔”结构,它位居其上(见图2)。即是说没有“真”和“善”,“美”则失去内容而空有形式。只有“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即科技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各司所能,企业的发展才可取得“尽善尽美”之功。

同时,科技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展现,又标志着人的解放过程不断向前推进。即从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压迫下逐步解放出来而获得自由。它为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充分的自由的时间。这种“自由时间”的获得,才使企业进行艺术文化实践有了可能。

2.企业艺术文化的内容——艺术的教育、欣赏、创造

从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三大要素,去研究企业文化的动力功能,尽善功能和尽美功能,就能比较清晰地把握企业艺术文化的实践内容,而不至停留在仅仅追求展示企业形象和特征的标记、歌曲、口号、环境、服装、广告等外在形式。

(1)企业的艺术文化教育

对企业员工的艺术教育,同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如“金字塔”结构所示前因后果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艺术教育又必须紧紧围绕前两者进行。企业的艺术教育,重点不在艺术理论的修养和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使员工懂得求“真”,从“善”的完美统一,即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科技与道德教育的成果。深刻理解个人和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当遵循“两个尺度”——一是科技文化所代表的“真理尺度”;二是道德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尺度”。

(2)企业的艺术文化欣赏

现代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和与之俱来的高生产率。这就使得在时间分配上,绝非将员工死死束缚在生产岗位,成天为完成生产任务而拼搏。而具有还以员工相对“自由时间”的可能,让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如同海航“力图创造一个能够使人才成长,工作和生活质量高,宽松有序的企业环境”。这就为组织员工进行艺术欣赏提供了必要的时空条件。

由于艺术的门类广阔、形式多样,个人的爱好也有所不同,既然是“自由的时间”与“自由的发展”,则不必强求一律,企业可在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中起组织作用,让员工充分享受艺术之美,通过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引导员工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给企业增添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凝聚力量。

(3)企业艺术文化的创造

企业艺术文化创造,是既有一般形式,更有特色内容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型的企业里,它首先着重在产品的内在功能、质量与优美的外观设计和谐统一。其次是艺术而新颖的包装设计,这两者都在“以人为本”,“主次相宜”的原则下进行创造,成为企业艺术文化水平的制高点——使产品成为精雕细刻的“艺术品”,使服务成为如海航人所渴求的“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典范。

就一般企业而论,在艺术文化的创造上,都共同面临企业的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和参与社会交际、公益、新闻等活动中的企业形象问题。这既有不同行业特征的要求,又有以“真、善”为本的共同原则。非如此,难以求得企业艺术文化的功效。比如,以广告设计为例,如果失去了“真、善”原则,“艺术性”越强,反而成为恶性十足的骗局而危害社会,谈何“尽美”之功?又怎能称之为“艺术创造”?

可见,企业的艺术文化实践,较之专业艺术部门的实践,企业当偏重艺术内容的客观、真实。对艺术的虚构、想象、夸张、错位等主观技巧的运用当慎之又慎。也可以说对艺术主观属性有筛选而非全然吸收,是企业艺术文化创造的独有特征。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主动积极地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企业本身所蕴含的科技、道德、艺术文化于生产力中的“自组织机理”,提升到人们主动地促进、建设与参与。这就是:企业科技文化,在生产力的自然上升过程中,既“自组织过程”中,加入了人的自觉促进这一新的序参量,促使企业发展获得强大的源动力;企业道德文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依附后滞补充的“游戏规则”,变为道德文化的超前引导;企业艺术文化,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美”的被动满足,飞跃到主动追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参量所凸现的自觉促进之“动力功能”,超前引导之“尽善功能”,主动追求之“尽美功能”的轰然击世,促使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了“伦理人”的高度。这种提升与吻合完全符合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尤其是“现代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正是本文关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据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