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思想教育创新做法十篇思想教育创新做法十篇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19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1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笔者认为,最大的困难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束缚”,一是体制束缚,二是思想束缚。1.体制束缚抑制了创新我国的教育体制受科举制度的影响很深,总体来说还没有脱离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体制下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而考试最常用的形式就是试卷考试。人们眼中的“好学生”无非是卷面成绩高的学生,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往往比较差,更不要说创新能力了。2.严重的思想束缚不利于创新我国的教育还有另外一个习惯严重束缚了思想,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教给学生一个道理或一种方法,要求学生记住这个道理或者记住这个方法,遇到相关的问题就用这个道理去解释,或用教师讲过的方法去解决。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教师常常把这个作为唯一正确的道理或方法,是不容置疑的,可作为标准答案。作为学生来说,他必须记住教师所教的,不按照教师教的去做就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式:老师教的就是对的,不按老师教的就是错的。此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记忆和模仿,不需要考虑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或者其他答案。他们的思想被这样的思维束缚了,不会去怀疑、懒得去设想,根本就不需要也不会创新了。这样的教学自然会压抑学生的创新欲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造条件,引领和鼓励大学生创新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以创新为乐趣,从而愿意创新,积极创新。为此,必须从多方面创造条件。1.搭建创新平台创新需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营造一定的创新氛围,搭建创新平台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现在很多高校正在逐步创建这样的平台,有些院校建立了创新奖励基金、创新协会、创新论坛等,还有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这些举措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但总体来说力度还不够、参与者还不够多,还应通过更多渠道、建立更多的平台供大学生发挥。2.教学过程中引领和鼓励创新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慢工出细活儿,绝不可指望通过一门课就解决问题。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能够做创新导师,在自己的课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创新教育,带动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3.改革大学生的人才评价标准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创新积极性不高,这与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很大的关系。试想,如果学生在作业中进行了深入思考,做出了创新设计,但教师对此不予肯定,给出的评价甚至不如没有创新的好,那么学生怎么会有积极性呢?这一点应该多向西方学习,西方的教育中常常采用多元化评价,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不唯分数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让自己的学生进行创新,也应当改进自己的评价体系。

三、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及实践

创新教育从根本上说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下工夫,在所有的课程中都进行创新教育。结合教育实践,总结出“四步走”的做法。所谓“四步走”即由敢想开始,进而达到敢说,再进一步达到敢做,最后实现会做。“四步走”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过程。1.让学生敢想当前大学生头脑其实很灵活(这从玩游戏中可以得到证实),但是思想上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使得他们不敢怀疑教师说的,也不认为除了教师的方案还有更好的,偶尔有了这样的想法却要首先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这样自然会导致大学生不敢想甚至不会想。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设法让学生彻底解放思想,摆脱一切思想束缚,鼓励学生尽可能大胆设想,不必受任何约束,即使学生的想法看起来有些荒诞不羁也要给予鼓励。爱迪生小的时候很好奇也很顽皮,有一次他竟然学着母鸡孵蛋,想自己孵出小鸡来。家长发现这个情况该怎么办呢?按照中式的教育习惯,爱迪生很可能会受到一顿训斥,然而这种做法肯定会大大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同时扼杀了他的想象力。这时候家长应该做的只能是鼓励。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尝试不给出标准答案,只给出参考答案,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各种可能的方案,鼓励学生的任何设想,对于无法实现的设想也给予同样的鼓励。2.让学生敢说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存在“哑巴英语”的现象,这显然不利于教育教学创新,因为创新过程中就是要充分讨论、互相启发,这样才能够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形成良性互动的氛围,让学生把心中所思所想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实践中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教师充当主持人,动员大家踊跃发言。这样的方法可能学生刚开始会不适应,那么可以先讨论一些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再逐步过渡。也可以先采用卡片法过渡,该方法不需要发言,只需要把想法写在卡片上,且不用署名,学生参与应该没有问题。3.让学生敢做创新行为中的“做”是指实践,不仅要敢于说出自己的设想,还要敢于批评别人的方案,同时也要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要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做”的过程中必须乐于与他人讨论和合作,“做”的结果是把各种想法变成可行的现实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带动学生提出各种方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两个方案,再进一步讨论和研究方案如何实现,在此基础上把方案用图纸表达出来,最后集体讨论方案的现实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比较优劣。4.让学生会做创新成果的好与差取决于学生的创新水平,在于会不会做。要让学生会做,不一定非要开设所谓的创新课程,有两个关键需要把握,一是要多做,多实践,熟能生巧;二是进行思维训练,让学生充分掌握思维技巧,具备创新思维的能力。可以进行思维方式训练,如逆向思维、横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还可以进行一些思维方法训练,如头脑风暴法、卡片法、黑箱法、白箱法、365法等。

四、结论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2

摘要: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是事关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而且也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能够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着科学的方向发展,才能真实有效地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确保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得以落实。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作者简介:牛苗苗(1984-),女,山东泰安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0-0179-01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创新也是一个国家走向兴旺发达的核心动力。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及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要求。所以当前高校辅导员就必须思考如何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改进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辅导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客观要求。从哲学的角度讲,社会实践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并且是一直向前发展的,同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也是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其不断发展的规律。因为在新的历史阶段,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经历着来自外界客观环境及大学生个体情况发生变化的外力冲击,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的情况以前是没有遇到的,比如信息化的发展对多元思想的传播加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再比如大学生自身心理行为随着时生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等等。面对这些新挑战和新问题,高校辅导员就必须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成效。

(二)旧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必须要及时创新。在过去,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都基本采用的都是集体式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方式,也就是说教育的内容往往面对的是大批的学生,同时教育的方法也基本都是大课堂集体灌输式教育。在过去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方法或许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在当前高新科技特别发达的大背景下已经很不适应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很多的不健康,甚至是反动的思想开始腐蚀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媒介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当前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动力源。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但能有效提升辅导员自身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同时还可以促使高校辅导员向着专业化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就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能否取得一定的效果就必须要注意使用的方式和方法。高校辅导员如果在当前新形势下仍然采用传统的老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及时创新教育方法就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就不能收到理想的预期效果。

(一)从理念上转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错误思想,必须要采用新的创新思维模式,要对各种可能采用的方法的特点及理论依据进行认真论证,要对可行性做好预测,要研究各种创新方法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寻找到最适合教育方法,然后以发展的观点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二)由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向现代“渗透式”教育方法转化。高校辅导员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就是“灌输式”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所以必须要改革,要由传统“灌输式”教育方法向现代“渗透式”教育方法转化。从而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和学生相关的每个活动中,渗透到整个校园文化生活中,同时要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和寓教于理,这样可以确保大学生在广泛参与各种活动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使自己的境界得到提升,使自己的素质不断得以优化提高。

(三)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把握和引导。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高度注重心理辅导这个环节,因为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和基础。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只有这样才可以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者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破解路径人文关怀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七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些论述既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又对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遇到了低效发展的困境。所以,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走出低效困境。

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期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党的教育方针的严格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后备力量,高校必须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学生、武装学生,帮助学生塑造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思路,解放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复杂,主体意识增强。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价值及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冲击着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尤其给涉世未深的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密切研究大学生成长的国际国内环境,解放自己的思想,尊重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地位,摆脱传统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及评价机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调动学生主动进行德育修为的积极性。

(二)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现实中并没有受到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陈旧、单一,在选人、任人和考核人等重要考量方面重学历、重科研,轻思想政治素质的倾向突出。另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主体的政治专业教师,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不愿直面自己的职业,有低于其他专业研究或教学人员的自卑之感,在日常工作中,多表现为马虎、应付等现象,只把这一工作看成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没有认识到其特殊性及重要性。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校在选教材、选教师方面必须创新。信息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知识与政策的更新迅速,教材的编写显得较为滞后,因此高校要选择高质量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最新版本的思想政治教材。同时,选拔专业水平高、思想政治觉悟高的教师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及评价模式,树立“授之以渔”的教育观念,改变“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倡导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学习方式;改变期末“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发展评价机制,将遵纪守法、社会实践、助人为乐等纳入政治课教学成绩,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

(三)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高度重视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原则。所以,以人的尊严、需要、价值及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理念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的必要支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是育心、育德的心理交流活动,所以心理疏导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空洞的说教,真诚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把引导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将关心融于教育中。使大学生复归人性、回归生活、彰显个性、走向幸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目标。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管理机制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高度重视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做法,在强调学生共性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用满腔热忱爱护学生,用真情对待学生,用鲜明的党性和立场影响学生,用良好的品质带动学生。坚持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疏导的方法,了解、尊重、理解和关怀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实际困难和精神追求,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塑造学生独立完美的人格,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其身心获得全面发展。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二)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对象当做“物”来对其进行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的强硬灌输和简单说教,忽视受教育者的个性和差异性,过分强调对受教育者的管理和施压,使受教育者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导致教育价值无法实现,教育效果不理想。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克服传统片面的管理方式和做法,尊重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正确的定位,彻底改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意识,强化服务至上的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倡导平等民主,将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当做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低效困境的有效途径和良性运行的必要支撑。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做服务的对象,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动辄训斥的不良现象。用高尚的人格、热情的态度、科学人性的方法赢得大学生们的接纳和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辩证对待互联网,趋利避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载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新平台。但也对其实效性带来新挑战:首先,巨量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否证”效应。网络提供的巨量信息,不仅鱼龙混杂,而且因其未定论而难以评价,更为严重的是其中有诸多信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产生“否证”作用。如果正面引导的多个目标如果均出现“否证”,或一个目标被反复“否证”,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然会削弱。其次,网络信息抢先性带来的先入之见。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在主流价值形成之前,各利益主体所做出的不同判断,很容易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先入之见的引导,使其思想混乱,迷失方向。最后是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无法真正掌握学生实情。网络的低约束性,使其存在大量难以预测的因素,无法进行完全管理,网络交流的间接性,使得人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实施网游,而不必担心受到制裁,这也严重地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进一步提高。

但在“上网”成为大学生时尚、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把网络赶出大学生的生活已经不可能,也非明智之举,只有因势利导,积极搭建网络平台,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疏通,开通交流通道。高校要着力于创新网络管理的工作新机制,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的积极功能,通过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利用该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做法

第一,充分发挥学校团组织、党组织的作用,让学生的心里有家,不孤单。同时构建一支由政治专任教师、辅导员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形成合力,加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力度,提高成效。第二,有计划地组织贴近学生实际的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体验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其大学生活充实不枯燥。第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创新课程,精选任课教师,改变把政治仅当作学科知识传授工具的传统做法,把政治教师当成学校德育骨干来培养和对待。通过政治教师的创新教学实践,将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说教化为各种活动和实际生活诸方面,获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诉求,使其人格获得极大尊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生活的极大幸福感。第四,成立和健全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充分发挥其疏导作用。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交友择业、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做好就业指导和帮困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积极主动联系社会用人单位,召开招聘会,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放下包袱,端正学习态度,健康快乐地度过大学时光。第五,创新学生德育评价机制。把学生的德育成绩纳入德才兼备的育人计划,采取学分制,且实施动态多元的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将思想政治课考试成绩、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助人为乐、勤工俭学等都纳入其中,学生主动而为,获得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价值回报和幸福体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也必然会得到极大提高。

“教化之本,出于教育”。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是教育的失败。立德树人,育才为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非常重大且艰巨,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前进。

【参考文献】

[1]程天权,立德树人.育才为国[J].思想教育研究,2008(01):08-09.

[2]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1.

[3]王滨,宋劲松.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J].思想教育研究,2008(02):13-14.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4

关键词:企业;发展;创新;思想

党的十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新。青年职工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青年职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创新新形势下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青年职工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企业转型跨越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条件

1.高度重视,为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工程,我们同煤云冈矿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团的建设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共青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着眼未来,关心青年,使青年职工在党的培养、教育和生产工作实践中不断成长成才。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坚持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尊重职工、善待职工,企业职工队伍建设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各级党团组织的团结带领下,广大青年职工要顺应时代要求,顾全大局,立足岗位,积极投入企业转型发展,为企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健全各项制度,为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我们要通过健全各项制度,为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我们同煤云冈矿作为一个万人大矿,各级党组织更要加强对团员青年工作的指导,健全团组织工作机制和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机制,把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把各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融入到团建和生产经营全过程。要建立学习制度,根据各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完善学习内容,定期学习,定期考核;要建立考核制度,把团员青年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分解到各党团支部,确保青年工作有序开展;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团员青年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确保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3.依靠各种载体,为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同煤云冈矿各级团组织要广泛利用网络、报纸、刊物、宣传栏等宣传媒介,开辟教育专栏。要通过实施情满同煤青年感大行动,开展青工技能比武、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岗位成才。要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示范岗创建活动,教育青年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形象,要争创企业品牌,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培养优秀青年群体。通过多方位的宣传教育,青年职工思想要求进步,工作士气高涨,培育一大批青年岗位标兵、青年星级服务和优秀青年职工,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爱岗敬业、争做贡献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1.转变观念整章建制。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青年职工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建立健全动态思想教育机制,用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青年职工的头脑。要鼓励青年职工把创新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激励青年职工岗位成才。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创新工作机制,让青年职工在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中受教育长才干。

2.充实内容,强化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职工,使之内化为青年职工的坚定信念和价值追求,是做好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根本要求。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培养青年职工良好的道德意识,全面提高个人修养;要加强法制教育,引导青年职工依法规范个人行为,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青年职工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青年职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以适应纷繁复杂的各种挑战。要结合青年职工思想工作实际,大胆探索创新,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积极探索,改进方法。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从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转变,从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要注重潜移默化,力求思想渗透,运用适合青年职工思想变化规律的手段和措施开展工作。要正确处理好理论教育与岗位实践、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典型示范与目标激励等关系,全面提升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要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渠道,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青年职工管理相结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分析掌握青年职工的思想实际,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引导青年职工积极参与企业转型发展,培养青年职工吃苦耐劳、不怕困难,敢想敢做,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提高青年职工的素质相结合,引导青年职工在政治素养、思想道德、文化底蕴、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青年实际困难相结合,切实帮助青年职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实际。

三、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是创新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加强对团干的教育培训,包括思想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不断提高团干部的综合素质,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5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将不再是某一年龄层次的特殊产物,也不再是通过独木桥的天之骄子;大学培养出来的将是普通的劳动者,也是高素质、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这些新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这对在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和提高,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因为只有这样,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引路人,才能承担起这些责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现实合法性来源,并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新的考核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其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更是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指导思想,明确了目标,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并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各地和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了落实中央的要求的具体措施,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及其总体目标,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展新途径,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要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本,德育为先,也就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开展,并通过校园这一特定环境或某一项活动(事件)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简单的说教达不到效果,必须要做到注意方法,适时、适宜、适地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感人。2012年1月,教育部、、团中央等七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

1.观念新、思维新。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因为不管要做任何事情,观念起到先决作用。如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的观念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甚至是得出截然相反的看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否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否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如何?对待学生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能否善于引导并能理解?是保守还是敢于创新?所以观念很重要,必须要有创新的观念。要善于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到各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环境中去,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活力,在新时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同时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要求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与时俱进。有了新的观念,还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有新思维。一切要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思想过硬,政治要合格。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得认真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多想一些好点子、好办法,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在实践总结中创新,并用于指导实践。

2.要从管理上创新。管理是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具有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和经济性。创新能力是基于一个人的创新意识,是优秀管理主体最重要的能力,创新能力表现为管理主体在单位或自己所从事的管理领域中善于敏锐地观察旧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的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即创意),继而进行周密的论证,拿出可行的方案来付诸实施。管理应该有老师参加,但更应该有同学参加,如果学生是被动参加的,那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大打折扣,就不会有创新性地去开展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变老师让同学们去做为同学们自己要做,这就要一个老师和同学们都愿意接受的共同愿景。什么是共同愿景?它的本义是组织所有成员共同的愿望和共享的景象,也就是说,在学校里学生和老师有着共同的愿望和共享的景象。这样,师生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实现大家的共同愿景。

3.要从服务上创新。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并且能够学习拥有一技之长。很多人都提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应如何服务?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可能极大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通过教师的服务来影响、教育学生,只有学生觉得好、认为值得学习才会去效仿,才会接受,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服务不但是要关心他们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感受以及健康,做同学们的贴心人。从服务好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件事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学会感恩。以教师的服务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中成长和成就自己。

4.要从实践上创新,也可以说是活动创新。通过开展活动和实践,以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外社会实践为基础,认真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发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的作用。实践上创新,这对每一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要创新,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要投入,还要承受失败的风险,每一次的创新可能都会存在效果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在实践上,也就是通过各种载体(活动)来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能力,并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活动的创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主题为“卓尔不群,贤德汇聚”的“卓贤汇”活动,邀请了学校所在地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并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同学感悟成功,提供一个在校学生与社会成功人士交流的一个平台,弥补了学院学生缺少与社会接触较少的不足。当然,还通过各种渠道去让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长他们的见识,达到学以致用,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平时开展的各种的活动中,要敢于创新,如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与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支持湛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大型系列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挑战杯竞赛、创业竞赛、一年一度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建设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与驻地部队开展军学共建等,都具有创新意义,对学生的教育和锻炼都有极好的效果,深受同学欢迎。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开展各种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活动,特别是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共享、文化共建,特别是发挥文学院文科优势,共同营造人文气氛,为同学提供动力,结合形势教育、重大历史纪念日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教育和举办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体会到良好的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维护。以做好贫困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工作为重点,维护学校稳定和谐的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工作环境创新。“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它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如何营造一个使学生受到教育的良好环境?大学校园大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学校的校风、学风如何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开展?形式、方法和内容如何创新?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进而以身作则,现身说法,使同学们能相互教育,进行良性的竞争,争先创优,在不断的相互学习和竞争中提高,形成一个优良的环境。要做好集体创新工作,营造集体创新的工作环境。就是指学校或学院全体学生工作的老师的创新工作和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创新工作。这具有模范带头的作用,具有说服力,做好这一项工作,对于在学生中全面贯彻和落实起到示范和推广作用。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要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爱岗敬业,学生认真学习,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学生努力参与。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尤其是投身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科研创新工作中去,有知有德。人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营造环境又以环境促进,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6.要在方法上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资讯也十分发达,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电脑和手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促使人们的学习、交流和信息的传播更快更易。而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充分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网络中,如建设红色网站、个人网站、博客、微博、手机微博、微信、QQ等。

在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下,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探索出适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的意识,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的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乐于接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漆小萍,等.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10.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09.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依照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心理特点,以解决学生的思想根源问题为出发点,利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激励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突破、创新,与时俱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促进学生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和平稳定。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等一切工作的重要“生命线”,无论何时,这条“生命线”都要加强而不能放松。因为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容并收的场所,汇集了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近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势。大学生的思想较为活跃,勇于探索,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理性思维仍然欠缺,社会经验不足,很难做到辩证、理智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容易被各种思潮和现实社会中某些扭曲现象所牵引。如果不及时加强教育管理,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大学生出现价值取向扭曲,思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糊等问题,其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在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现象依然存在,教育内容相对陈旧、落后,创新和发展理念匮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不容乐观。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牢牢抓住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水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和谐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就是要不断推进和完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具体体现在:高度重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辟新的工作路径和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实现高校的和谐稳健发展,完成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合格人才的目标。

(一)创新观念。针对当今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要全面分析,避免盲目、片面的认识、处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本,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注重学生思想问题的切实解决,帮助其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要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公德心的培养力度,使其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理性的应对遇到的困难,善于和老师、同学之间进行人际交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在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高校的管理工作服务。

(二)创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方法陈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缺少生机和活力的主要根源。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成为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突破口。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抽象的书本知识、无形的思想教育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活动有机地结合进来,从而构建多渠道、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坚持从具体事情着手,严抓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要走进基层,深入班级、宿舍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同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化解矛盾,稳定思想,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说教,而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过于重视思想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对于大学生工作生活、学习、求职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这种做法有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构建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的新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与吸引力的有效途径,高校政工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

(三)创新管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与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大学生所具有的自育功能,协助大学生将头脑中的科学思想转化为自觉行动,最终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同时也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策略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7

一、高校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形式发生了开放的、转型的、复兴的巨大变化,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结构性、过程性、表征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体现在具体行动上,也隐含于思想的形成、发展之中。这从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和创新方法:针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必须摆脱教条式的说教,提供针对性强的,具有指导性的引导和帮助。

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了更好地向未来领域发展,要求我们要综合地运用社会学、系统学的知识,在大学生中开展超前教育、预测教育和预防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增强学生面向未来的自信心,提高对未来的应对能力,做到思想领先,减少风险,抓住机遇,创造机遇,争取主动。为了成功地向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发展,要做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学生专业精神、求实态度、科学方法形成的基础作用,也要发挥教书育人环境、学生互动环境、物质制度环境、人文氛围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和感染。

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高等教学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需创新方法才能克服这些弊端。在实现导向功能时,不仅要坚持正面灌输、反面批评,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测、选择、决策能力,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特长,朝着“自我实现”方向努力,努力追求实现其在社会中的独特的创造性价值。在实现保障功能中,不仅要求达到“政治共识、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单一性,更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自主性与依赖性、竞争性与合作性、批判性与适应性的关系,培养信息沟通,矛盾缓解、情调调节的技能,使每位大学生都能朝着成长、成才、发展、超越的目标努力。

二、高校教学创新的方法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和信任。高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非智力因素。我们的传统教育方法大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容易忽视思想品德的实践而片面地注重课堂的理论教育,脱离现实社会进行思想品德说教,为实现个性教育而牺牲集体性教育,空谈大道理,企图通过一两次讲座就想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等。没能做到真抓实干,落到实处,而将思想道德教育仅停留在喊口号,凑热闹,摆架子,没有真正唱响主旋律。

许多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创新性思想。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是创新的灵魂。学生的自主性、激情、意志等对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促进和提高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对待科学所持有的价值观,培养其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品格修养,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发挥科学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功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2.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是指通过教学过程,针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建立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使客观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使事物的音、形、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多媒体技术的良好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同时网络教学是高校教育一种非常有效的新形式,由于具有快速便捷、受众多、容量大、交互性强等特点,在现代高等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网络的特点,开设课程教学的专门网站。在网站上,一是制作开发融思想性、知识性、直观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多媒体课件并链接到网站上;二是建立信息资源库,把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学生,针对某些专业,例如音乐专业,则可以将作曲家的生平,创作特点及主要作品的示范等传于网上浏览,随点随学,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信息量;三是开辟网上论坛,教师组织学生就本专业问题,开展网上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建议,交流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四是开设教师电子信箱,与学生在线交流,跟踪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可以大大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以“研”引“学”。一方面,高校要在校内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实验演示、模拟实践、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让学生把各项知识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加强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高校应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在教学计划中对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明确的规定。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一是选择讨论法。它可以通过讨论课调动学生积极性,以便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但要求讨论课要进行精心设计。一是设计好题目:讨论题的设计不仅要有需要性、现实性、吸引性,还要有可辩性、说理性、启发性,还是讨论成功的前提。二是讨论前一至两周讨论题布置下去,让学生收集资料做充分的准备。三是要驾驭好讨论进程。讨论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不能变成讨而不讨,讨而不论,各自为战,要始终切中主题。讨论结束后老师要进行小结与点评。二是采用竞赛法。竞赛式教学法是借用竞赛的方式来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运用此类方法要注意与纯粹的知识竞赛活动区别开来,教师要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8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型人才;断层;对策

2010年5月,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指出,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

创新。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国内外教育界已有能被普遍接受的比较成熟的观点。因此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使其结合本学科自身特点,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目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断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而在这一教育过程结构中,教育者的引导作用鲜明地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的“断层”,主要是围绕教育者的活动分析的。

1.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不准,阻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教育者开展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它代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未来,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目标制定的不科学性,使学生丧失了将理论联系于实际的主动性和可能性;

指导思想的唯智倾向,使学生忽视德育、美育等其他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

2.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处理不当,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一方面应该与时俱进,紧随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内容处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实践性的发挥,极大地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实践活动,使其创新能力发挥到实处。

(1)内容的相对滞后性,不能给予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而且,没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做指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受到了阻碍,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也难促使其内化,缺乏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发挥创新能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内容的缺乏实践性,使学生动手能力受到限制,形成所谓“高分低能”的现象

我们的中学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这就难免使得我们的教育对象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立。

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选择欠缺,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1)传授型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受阻,只会“死读书”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就是教师“满堂灌”和学生“死记硬背”。时至今日,这种落后、僵化的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模式仍未根本改变。在应试教育制度下,“一考定终身”,于是,以“满堂灌”、“死记硬背”获取高分,得以升学乃至谋取体面的职业就成了人们普遍认同的“铁律”。“高分低能”成了当代中国青年学生普遍的病症,更有人称当代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缺乏创新。

(2)体罚性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没有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

在中学,错误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侵犯学生人身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和自由,如体罚、变相体罚和随意开除等。不得不承认,这些做法都是由于教育者法律意识不强,以及错误的学生观导致的。更有甚者,不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责骂、侮辱学生的独到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丧失了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和平台,久而久之导致了创新思维受到扼杀。

4.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错位,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1)评价功能与目的的错误理解,使学生失去个体差异性,“千人一面”

“许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教育强调了一种选择功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淘汰的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功能往往注重选择出在学习成绩上优良的学生,而与此同时,不经意地忽视甚至放弃了成绩差的学生。由此看来,评价的目的也就基本上是为了把学生区分为成功者、一般者和淘汰者,由此产生的评价标准抑制了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2)评价过程的形式主义,使学生忽视将思想道德内化,创新精神的培养流于表面

当前大多数学校甚至高校都把品德量化作为测评学生思想品质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将学生各项成绩相加便是其思想品德的结果,至于在这些分数的背后,学生是否养成自觉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做好更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就考虑的很少。这就明显表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过程的形式主义。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之间产生“断层”的瓶颈是什么?通过研究分析,不难发现这与教育者自身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依然需要从教育者出发,采取相对应的举措。①培养创新人才必须确立科学的教育目标;②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注重实践的教育内容;③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④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完善全面的评价机制。

通过文章的论述,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认识到教育过程中与这一目标之间存在的鸿沟,而后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优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以真正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这对于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世海,高兆宏.创新教育新探[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9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根本方法,加强思政教育的创新,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法。这篇文章就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二、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思政教育工作是影响学生终生发展的一项工作,它是培养学生适应自身与社会的发展,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情况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其中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严重影响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更好地作用,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对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进行改革的同时,加强创新,是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行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最首要的一点是了解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目前我国思政教育发展和改革有一定起色,但同时也不容乐观。思政教育的课堂上,对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关键,但目前为止,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变化不大,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也不好。可见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没有深入到高校以及课堂内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因此,进行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化改革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思政教育进行创新是促进思政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重要举措。

三、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当代社会,思政教育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也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步骤。但是当前条件下的思政教育工作还有一些问题,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很好地适应社会、时代和学生自身的发展,没有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思想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为了适应大众思想观念的发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和改革是极为必要的。目前情况下,思政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就是教育理念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不仅不能促进学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保障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成长,还会束缚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使其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理念的落后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极大阻碍。

(二)教育内容与新时代以及社会的发展不符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内容和教育要结合相应的历史条件,结合相应的社会生活以及其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要切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关注社会近况,关心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才能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但在当代社会,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与社会实际不相适应。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内容脱离实际形势和任务的需求,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是教育的内容多而杂乱,条理性和系统性不强。在原有基础上将新的教育内容一概全收,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教职工在讲课的时候,讲课效率低、质量差;最后就是教育内容单一。目前思政教育的内容没有注重时事以及社会发展的情况,社会大众对求知、审美、社交行为等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思政教育中却少有这类内容。

(三)教育方法落后,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的特点

此外,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对象的特点,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极大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质量低,效率也低。当代青年人具有极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自主思考能力较强,因此,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而有些教育工作者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降低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其次,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再适应大众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只停留在课堂上,大致的流程就是教育工作者讲解,学习者分析讨论,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并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封闭,而当代青年人思维开放活跃,视野较为开阔,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青年人实际运用的需求,也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青年人。最后,落后的教育方法难以满足青年人成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适应青年人的特点,不利于青年人的发展,也不利于他们讲思政知识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因此,落后的教育手段,对青年人思政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有着极大的阻碍。

(四)教职工业务能力与水平能力低,综合素质差

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和水平低,综合素质差,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教师的整体政治素养低,知识储备少,结构单一。有很多教育工作者,整体的政治素养就比较低,教育知识储备不足,因此,他们的教育方法就非常缺乏启迪性,没有吸引力。除此之外他们对自身要求不严格,除课堂教学外,很少对思想教育政治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差,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教学效率低、质量差。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普遍的问题。

四、核心素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首先应该更新旧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点面结合、实事求是;其次,改变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教职工的整体能力与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想要做好思政教育工作,首先要更新教职工的教育理念,只有更新了教职工的教育理念,才能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教职工讲课更有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建立起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创新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更适应时代的需求

创新教育内容要从三个方面来做,首先要解决教育内容不切合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的问题,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做出改变,要使其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对应;其次促进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再增强内容的具体性;最后增强内容的系统性、条理性,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

(三)提高教职工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职工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内容,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意识的关键性因素,想要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质量,先要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和一些教育机构在聘请教职工时,一定要严格把关,保障其专业能力和水平,保障其专职业素养。教职工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时刻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职工还应该不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要综合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来增加自身讲课的吸引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结束语

思想教育创新做法篇10

关键词:和谐;和谐理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该三对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谐理念是符合时展而又内涵丰富的科学思想。当前社会正值发展的“临界点”和“节骨眼”,必须以和谐理念化解现实中阻碍发展的纷繁矛盾,排除各种干扰,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此,我们必须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实施和谐理念,坚持原则,把握方法,创新工作,努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向前进,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面对新形势,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和效果。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和认识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以大学生为重,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总着眼于如何管理约束,视域狭隘,没有理念和思路上的突破。当今,我们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认识出发,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以大学生为中心,不断满足大学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为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我们要立足于关心人、爱护人、团结人、服务人、发展人,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作为主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指向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来。

2.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和谐社会里,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说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处于一种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能够相互包容、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同样,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要求在和谐理念的引领下去协调和解决。这就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尽可能多地把各方面力量调动起来,指导并帮助大学生启迪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但是思想问题的产生由各种因素构成,如果不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很难有说服力。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依据大学生实际情况,改良方法,创造条件,提高效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解决认知、情感、意志、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具体困难,坚持好联系学生、深入学生的各项制度,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从学生“最急、最盼、最忧、最怨”的问题入手,把学生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真正把“学生利益无小事”落到实处,把工作做深做细,妥善解决好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3.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与时俱进是时代的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就是要把握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潮流,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创新,全面推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必须在观念上有所突破,即根据新形势、新变化和新特征,创造性地建立新观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时代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注意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努力探索新模式,积极寻求新策略。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根据时代和形势的要求,启发引导大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尤其是要注意把握好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时注意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展现时代精神风貌、理想远大、情操高尚、思维敏捷、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新型高级人才。

二、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主要方法

人们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程序、手段和技巧展开工作,以期取得更好的工作实效。

1.以服务和谐社会为指引,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对和谐社会的关注不很多或者认识不到位,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就是在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只较多地强调它的政治功能,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论述并不丰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面旗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教育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统一到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上来。因此,必须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但是这并不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需要发挥好其政治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丰富其工作内涵,强化其教育功效,要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入开展和谐社会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全面和谐发展,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强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和谐性

新形势下,要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实上,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法纪和道德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高校要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出发,切实建构起科学的工作体系,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突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和谐,提供启发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者的联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责任重大,要拥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同日常管理相结合是贯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理念的必要手段。我们不仅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同时要全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在通过规章制度等约束人的行为的同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导向融于其中,将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管理是简单粗暴的,没有学生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软弱无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和服务意识,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发展”的工作模式,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管理成效。我们必须做到依法治校,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关于学生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依据明确、处理适宜,因为这些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小觑。

4.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际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际关系,广义的人际关系指社会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等等,它可以发生在个体之间,也可发生在群体之间,还可以发生在集体和群体之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际关系主要指广大教职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关系。其间的人际关系处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和谐最为重要。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助、协作、友爱、和谐的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体现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与育人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在和谐的人际联系中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人才,避免不着边际,防止生拉硬扯。相关工作人员要努力使受教育者德智并进,将理论价值传输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人格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大家已经意识到,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极为重要的。教育者关心爱护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尊敬教育者,使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充分和谐的时空中做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形成最优结构,达到最佳效果。

三、用和谐理念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推进的重点创新

“创新决定未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新时期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创新,深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

1.紧跟形势的需要和发展,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思路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过去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主要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着眼点是“管理学生”,角度在学生、在手段,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创新。当前大学生的需求呈现为多样化和务实性,表现为政治需求的更加直接,成功需求更加强烈,文化需求更加多样,社交需求更加广泛。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组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的思想意识,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往、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困、办学生之所盼,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进一步提升思想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切实增强活力和动力,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只有创新机制,才会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形势的组织领导机制、监测预警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动态开放机制和总结激励机制。“组织领导机制”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党政领导的工作职责之中,真正形成党委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级抓、各级干部为主力、党团员为基础的全员育人机制。“监测预警机制”指高校要成立学生信息员队伍,建立信息报告制度,重视思想预测,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到能从现象中发现隐患,从苗头性问题中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见微知著,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要求通过领导监督、纪律监督、师生监督、舆论监督等形式,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各方面的有序运行,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效力。“动态开放机制”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博采众长,通过参观考察、现场报告、培训、交流等渠道,大胆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不断推进自身工作。“总结激励机制”要求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益评估细则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把各项责任明确到部门和个人,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3.抓住工作重点和要点,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载体

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支撑载体。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关键要抓住结合点、闪亮点和技术点,努力增加科技含量、情感含量、文化含量。一是创新科技型工作载体。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积极开拓校园信息网,通过网上谈心、通气、讨论,扩展覆盖面和辐射力。二是创新情感型工作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与共鸣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感召人、培育人的原则,驱动“以诚感人”和“以诚待人”这两只轮子,创新更多情感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升工作水平。三是创新人文型工作载体。针对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创新校园文化,倡导现代文明,陶冶思想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努力熏陶人、培育人、塑造人、引导人、启迪人、感化人。四是创新实践育人工作载体。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企业去,到社区去,到军营去,深入基层,积极投身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使他们真正受教育、长才干,切实增强责任感。

4.贴近学生实际和需求,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关键要充分体现四性:“主导性”,必须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旋律”的主导性,这一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不能把“主旋律”简单化、口号化和教条化,要结合丰富鲜活的社会实践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去充实和演绎。“包容性”,多样性是生活本身的意义之所在。现实生活本身千姿百态,精神生活的多样性更是如此。只有在承认并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才能对新形势下的思想多样性做出合理引导。要善于面对错综复杂的具体实际情况,一要坚守底线,二要全心引导、尽力提升。“启发性”,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比较强,他们不愿意接受结论式的宣传和教育,希望通过自身的思考得出结论,但又往往缺乏历练,看问题容易情绪化和片面化。我们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注重过程、讲究细节,引导他们开阔视野,理性思维,参照鉴别,实践体悟,去伪存真,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渗透性”,要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在教育和宣传中发挥作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者要注意导之以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既可敬重又可亲近的形象和权威,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5.着眼素质、作风和结构,积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打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结构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要严把入口关,紧抓考核关,疏通出口关,完善竞争与保障配套、激励与约束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培训、测评、提高机制,不断优化思政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朝职业化、专家化、科学化方向可持续发展。辅导员工作可实行“五四树人工程”,努力做到“进宿舍、进食堂、进班级、进课堂”的“四进”制度;和学生“谈思想、谈生活、谈学习、谈健康”的“四项谈心”制度;关心违纪学生、心理困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生活困难学生“四种类型”学生的“四关心”制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校纪教育和诚信道德教育”的“四大基础性教育”工作;健全落实辅导员日志制度、信息报告请示制度、预案防范处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四项管理制度。要健全四支队伍的建设,即“两课”教师队伍、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就业指导队伍以及学生党员干部队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林英.论和谐社会目标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朱伟.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3]李静、孟鹏.和谐校园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4]邢亮、王芳、曲卫君.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07.5

[5]童毛弟、马明辉.和谐校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理工高教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