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十篇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十篇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56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1

作者:邹宇华陈思东张瑛李丽霞

关键字:预防医学

摘要通过正视预防医学的新特点,努力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如培养学生宏观视野、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营造相互协作的氛围、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预防医学;特点;教学对策

abstract

inordertofindtheappropriateteachingmethodsthroughenvisagingthenewfeaturesofmodernpreventivemedicine’somenewmeasuresareadopted’suchasfosteringthestudents’macroscopicvisualfield’emphasizingtheeffectofbehaviorfactorsonthehealthanddiseases’envisagingthenegativeinfluenceofeconomicdevelopment’creatinganatmosphereofcooperationandstrengtheningthecultivationofpracticalskills’throughwhichsatisfactoryeffectshavebeenachieved.

Keywordspreventivemedicine;features;teachingstrategies

我国加入wto后,社会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高。为满足预防医学专业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扩大预防医学专业服务范畴和就业面,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正视预防医学的新特点,努力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与社会需求接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预防医学的新特点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必要正确认识预防医学在新形势下的特点[1],以便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培养预防医学专业人才。

(一)全息性

早在二十多年前,医学界已明确提出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转变所蕴涵的全息性,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能真正从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多层面、全方位地看待医学和健康问题,处理疾病与健康问题。

(二)全球性

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发展,流动性的增大,交通工具的日益便捷,都可以使一种病原体在短时间内从疫源地传至世界各主要城市,进而向中小城市、农村蔓延。故此预防医学的全球性特点就凸现出来。预防医学不能仅局限在某个国家、某个地区,而是要求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努力、协同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信息通道的全球性。从社会、地区、国家、国际间创建良好畅通的信息通道,以增强全民的健康保健意识。

(三)及时性

时间就是生命,健康就是财富,SaRS在我国的传播又一次验证了这条真理。预防为主和预防优先这是由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规律及因果联系决定的,惟有遵循这一规律,把时效性体现在具体的预防工作中,我们才能真正达到维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四)战略性

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方针,对维护人类健康具有主动、经济、高效、人道的特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更有学者指出21世纪将属于预防医学。因此,预防医学工作者要从热爱本专业出发,真正理解预防医学对时展、社会繁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价值,把人群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

二、教学对策

我们在强调教师要真正理解预防医学对时展、社会繁荣、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的同时,注重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下列一些思想。

(一)用大卫生观念培养学生宏观视野

我们在预防医学专业及卫生信息管理、卫生监督、卫生事业管理、健康保险、社区卫生服务等不同方向均开设了社会医学,增加或选修健康教育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

在上述课程体系中,着重讲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防治任务的变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我国的意义。特别注重向学生灌输大卫生观念,尤其是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深刻认识到政府对人群健康负责的形式和内涵。政府对人群健康负责体现在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和规划;建立卫生组织和机构;加强对产品质量和医药卫生服务的监督与管理;不断增加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严厉打击危害人民健康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发展经济;加强舆论监督;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医药教育和科研事业等诸多方面。

在大卫生观念方面,我们还着重向学生讲述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解决资源的代际平等、人际平等。为此,要充分认识到:1)人类昨天和今天的发展不应降低后代人的生存质量。2)社会可持续发展使医学科学技术有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3)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疾病谱的改变。4)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5)个体保持健康,是自身、家庭、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的、平等的、均衡的发展既是社会目标,也是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目标,社会医学对此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强调行为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是一种双向关系,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铸造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体魄又有助于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维持和巩固,所以说两者有相互促进作用。

国内外有关的社会医学研究表明,影响健康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大类: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对于不同的健康问题,各类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行为生活方式约占各类健康影响因素的1/3,目前随着年代的发展,该比例已上升为50%以上。

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受到遗传、心理、自然与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各国学者、专家提出多种改变行为的理论,以期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促进人类健康。我们主要讲解知信行理论(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对于人群行为转变的原理和意义。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这是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具备了知识,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这标志着吸烟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在知识学习、信念形成和态度转变的情况下,吸烟者才有可能最终放弃吸烟。但是,要使知识转化为行为改变,仍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知识到行为的顺利转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改变的失败。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之间只存在着因果关系,并不存在三者间的必然性。在促使人们健康行为的形成,改变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只有全面掌握知、信、行转变的复杂过程,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不利影响,促进形成有利环境,进而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三)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经济发展促进了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现代工业给人类生活、生产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由此产生的健康问题及潜在的危害广泛存在。

2.生活方式的改变

主要来自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吸毒、性乱、不良的饮食睡眠习惯、缺乏运动等等。

3.大量合成化学物质进入人类生活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及方便生活,人们在吃、穿、住、用诸方面都会与大量的化学物质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中相当一部分无疑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

4.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紧张、刺激及工作压力,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

5.社会流动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流动人口的增加。大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给城市的生活设施增加了负担,且计划生育工作也有很大难度。

因此,我们在讲社会医学、环境卫生学、食品卫生学等课程时,特别阐述在疾病的防制上,既要防范生物、化学等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也要正视经济发展对健康的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多因多果论分析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与健康促进协调起来。

(四)营造相互协作的氛围

做好预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取得最好的成效。预防医学工作者还必须在大卫生观念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依靠全社会的团结协作来完成。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特别是在毕业前的专题实习中,从实习小组的建立、分工、实验、调查、数据处理、资料查阅等各个方面,都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和培养团结、合作、团队精神。很多学员将这种精神带到了以后的工作岗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五)加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

在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流行病学课间实习中,采用了模拟现场教学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疾病爆发的原始材料,编制成一个模拟疾病爆发的现场,让学生在实习中就像亲临现场一样去进行调查和处理。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一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已实行了十多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这种培训实用性强,在去年非典流行期间,许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发挥他们的作用并展示他们的才干就是一个明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部分内容采用了案例教学法[2]。该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其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又利用了教科书以外的多样化知识资源。

我们还改进了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或上网搜索了解预防医学的热门或敏感话题,书写报告、体会、感想、见解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注重预防医学的时效性,因为某些传染病常在一定地区和时间突然暴发,这就要求预防医学工作者能及时到位,掌握信息,当机立断,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把把时效性体现在具体的预防工作中我们才能真正达到维护人类健康的目的。

三、教学改革的成效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近两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平均达到94.4%。就业率的稳步升高,一方面反映了我院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所认可。

在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面前,广大卫生防疫战线的工作者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其中就有众多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州,在一次重要会议中接见抗击非典的各方领导及专家共100多人,其中有近1/5是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2003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一等功人员中有13名是广东药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生。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完善预防医学专业的建设,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2

“治未病”是中国传统

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老中医专家吉良晨在论坛上所作的报告中谈到,“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诸多篇章都不断地强调“治未病”理念,多次论及“治未病”实践原则。“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思想。“治”的含义,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治未病”,就是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严格来说,“治未病”强调人们应该注重保养身体,培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生病之后防止进一步发展,以及疾病痊愈以后防止复发的目的。这种重在“治未病”的思想,实质上体现了中医重视预防的思维模式。而将能够掌握“治未病”思想理念、擅“治未病”的医生称为“上工”,也说明了中医对“治未病”的重视程度。事实上,中医药学几千年医疗保健中一直都在应用“治未病”的思维方式,正因为此,“治未病”成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较长时期以来,“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逐渐被淡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健康的欲求日益增长,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远远不够的。21世纪的医学将从“医学疾病”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保健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调节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不断地告诉我们,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实践对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独特的优势,对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医疗和保健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作为中医健康文化核心的“治未病”思想加以继承与创新。

进一步推动“治未病”

工作深入开展

本次“治未病”高峰论坛的主题是:“治未病”――健康的基石,主要目的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提高对“治未病”在我国人口与健康战略中的作用和使命的认识,通过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思路和模式,进一步推动“治未病”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促进中医药在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论坛宣布,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落实吴仪副总理关于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在全国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治未病”健康工程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确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为主体;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即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积极创新“治未病”服务内容和方法以及规范技术方案、完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治未病”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运行机制,以及“治未病”人才培养机制、科技创新机制、文化传播机制等;努力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论坛上,老中医专家吉良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陶祖莱,原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郑守曾,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沈远东,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健康管理学分会会长白书忠等,分别作了“治未病”的主题演讲。据悉,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16家单位将分别就“治未病”的科学研究、“治未病”的服务提供、“治未病”与健康需求三个专题进行大会发言。

论坛同时还展出了以“‘治未病’――健康的基石”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进“治未病”工作情况。一年多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关于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指示精神,引导团结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部分社会团体、企业,加强对中医“治未病”理念、方法的思考和研究,认真组织开展了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同时加强宣传和引导,积极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上海“治未病”健康工程已率先启动,上海曙光医院和岳阳医院采用“KY3H健康保障服务模式”设立的服务机构已按规范化流程正式运营。

有关专家认为,“治未病”高峰论坛的举办和“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启动,对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目的和生物医学模式,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医学目的),实现个体化诊疗(新医学模式)方向转变,实现以人为本、健康为中心、个体化的预防、保健、诊疗,大力传播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文化精粹和研究成果,普及实用的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让中医特色的“治未病”健康文化转化成为促进健康的自主行为,引领和规范“治未病”服务流程和方法,倡导中西医并重,大力扶持中医药服务百姓健康事业,为“治未病”工作健康发展创立典范、积累经验均有强劲助推作用。

卫生部部长陈竺:

拥有健康是第一需求

陈竺部长在论坛上的致辞着重强调了以下三点:第一,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健康是根本,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石,拥有健康就拥有希望,就拥有未来,就拥有幸福。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类的健康,人类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

第二,预防保健是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尽管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很多,涉及许多方面,但是作为医学而言,维护人类健康无疑是其天职,是其永恒的追求。作为医学,维护人类健康的手段不外乎是治疗疾病和防患于未然,而这两者中,无疑后者更为积极主动,更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叫“上工治未病”,就是要重视预防和保健,就是要防患于未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已由以传染性疾病为主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化。如何有效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与此同时,人民的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如何满足人们的卫生需求,不断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21世纪的我国卫生事业关键在于预防保健,在于防患于未然。

第三,“治未病”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学蕴藏着丰富的预防思想,总结了大量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势,在今天看来也极具先进性,具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品格。因此,加强“治未病”研究,深刻理解和不断丰富发展其理论精髓及科学内涵,全面挖掘、系统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家积累的丰富“治未病”经验,通过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开展“治未病”服务,对解决人类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问题,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更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正在探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对发展“治未病”,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发展“治未病”,应建立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以健康文化为基础,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理念和信心,掌握运用“治未病”的知识和方法,以健康促进为手段,将医疗部门、健康教育部门、健康管理部门以及科技部门有机整合起来,开展预防保健服务,以健康保险为支撑,发挥其经济补偿、市场组织、资金融通等功能,为“治未病”的发展提供保障。这种新模式将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是建立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的新尝试。

努力构建中医特色

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要求,要切实做好“治未病”工作,努力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王国强在介绍了“治未病”的概念、意义和试点工作之后强调,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调整服务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探索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保健服务体系。

第一,必须始终把坚持中医药理论和规律、满足群众对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这是“治未病”理念和实践乃至整个中医药工作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特别是在工作起始阶段,要抓好试点,树立样板,把握精髓,求真务实,避免一哄而起,力戒形式主义,既不能把一些“治未病”的技术方法简单等同于“治未病”,更不能把“治未病”泛化最终导致庸俗化。

第二,必须加强“治未病”文化传播与健康信息化建设。健康知识和行为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信息是沟通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通过“治未病”文化传播和知识方法的普及,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应用“治未病”知识方法自主改善生活方式和健康相关行为的自觉性;通过建立广覆盖的健康状态信息网络,为群众提供全面的、连续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

第三,必须建立健康保障模式与相应的健康服务模式。健康保障模式是为保证预防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与有效性所做的制度安排。要努力实现医疗保障向健康保障的转型,以“治未病”理念为先导,将“治未病”方法融入健康监测、分析、评估、维护的全过程。要通过金融契约,探索建立健康保障的防范机制和补偿机制。与此相应的健康服务模式要为群众建立健康状态信息库,为群众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服务,为指导群众应用“治未病”知识和方法维护和提高健康服务,为群众提供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所需的名医、名科、名院服务。要认真探索和完善“KY3H健康保障模式”及服务方法。

第四,必须探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要制定扶持政策,推动资源整合,制定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政府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系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机制。要研究制定机构、人员准入的条件和开展业务的范围,健全有关管理规范,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必须提供人力与科技支撑。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指导试点地区和单位搞好试点。要培养一批中医药基本功扎实、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养生保健康复基本知识、掌握中医特色技术方法等中医“治未病”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围绕实践加强科研对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支撑,完善技术手段操作规程,规范技术方案,科学总结服务效果。要组织研制、筛选、推广一批中医“治未病”的器械、设备、技术方法和手段。

“治未病”将在保障

国民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3

【关键词】预防医学;职业病防治

引言: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预防医学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一、预防医学概述

预防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群,并划分为多个分支学科。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组成,医学应用理论包括社会医学、环境医学以及生物医学,并结合微观以及宏观的方法,研究疾病分布规律、发生规律以及有害健康的多项因素,从而决策预防措施及对策,实现提高生命质量、有利健康以及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根据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资料显示,其学科群有环境卫生学、少年与儿童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病与劳动卫生学、社会医学、毒理学、医学统计与卫生学、地方病学、性传播疾病学、媒介生物学、卫生检验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寄生虫学、传染病学等学科。

二、我国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

(一)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估计目标高血压患者有8000多万人,预计2014年将达1.5亿人。癌症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占第一位,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达100/10万左右,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害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二)职业病的长期存在,危害严重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慢性职业病中毒以铅、苯、二硝基甲苯、汞、锰等为主;急性职业病中毒以有机磷、氯气、硫化氢等为主。此外,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农药中毒达10万例。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职业病也必将随之增加,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还将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病。

(三)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相关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三、当前我国在职业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职业病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乡镇企业、个体经济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漠视职业病防治;有些用人单位负责人既不参加《职业病防治法》的培训,也不派人参加培训,采取不学习、不接触、不执行的“三不政策”,使《职业病防治法》难以执行。

(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通过培训加以提高

目前在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是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和队伍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检测设备陈旧,装备落后;文化素质偏低,责任性差,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以致对于有些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难以掌握,工作中常常出现管理滞后的现象。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估工作不够完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估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而有较多项目建设单位尚未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预评估报告就开工建设,以使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措施得不到落实,给职业病防治造成了隐患。同时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而擅自投入生产或使用,以使建设项目成为监管盲区。

四、预防医学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预防医学的任务要求它必须高瞻远瞩,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一)预防医学的特点

(1)价值导向的超前性

(2)服务对象和研究对象的整体性

(3)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4)工作范围的全球性和广泛性

(5)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和时效性

(6)工作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7)工作效果评价的滞后性和效益影响的深远性。

(二)预防医学对职业病防治的作用

(1)健康认识

完善的保健与预防疾病之道。我们每天经由阳光、空气、水及食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素和氧气,却也不知不觉累积了许多的毒素于体内。再加上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等,如不被排出而留在体内时,会妨碍消化、血液酸化,引起细胞及多种器官的疾病。毒素累积而附著在肠壁皱折中成为所谓的“宿便”无法排出体外,导致细胞缺氧,并刺激五脏造成体内生化的紊乱,所以说毒素乃万病之源,非排除不可。

(2)树立健康观

健康和疾病是医学的核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无病即健康”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它仅以躯体生理功能正常作健康的指标,未涉及心理和社会方面,因而是片面的和消极的。1948年wHo成立时在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wHo的健康定义一致,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概念,即“三维”健康观,健康的内涵由生物学健康向心理学、社会学领域拓展,这对现代的职业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培养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医学人才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框架建立起来的,具有该模式的内在缺陷,目前全国大多数医科院仍以招收、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主,毕业生“医疗第一”的思想根深蒂固。世界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育培养的医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具有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在专业方面除具有临床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五、结束语

总之,医学模式的转变使预防医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预防医学正在向社会预防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加深,也从另一个层面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精神和心理问题,都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国家政策的支持。从而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好,把职业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4

预防医学着重研究环境诸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社会及心理因素。研究人类面临的人口与环境、健康与疾病等关系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本质问题。“健康是身体上、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的健康观,这一健康观的提出,标志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从焦虑、忧郁、紧张、恐惧、绝望以及吸烟、酗酒、饮食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脑血管病、糖尿病、溃疡病、恶性肿病及精神病等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预防医学观念上的发展,同时体现在三级预防原则和策略的实施,从而使个体和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成为实现人人健康的最高医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1]

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其中大量是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儿童)。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发病总人数多,影响出勤率高。

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1991~1994年,o1型霍乱在南美流行,病人在100万以上;新出现的o139型霍乱在南亚流行,病人超过10万。1994年肺鼠疫又在印度出现。这些疾病都有可能传入我国。1993年wHo发出警告,结核病在世界已处于紧急状态,1995年全球死于结核病的人数达300万;我国每年新增结核病人60万,死亡20万,这些病人主要是青壮年,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严重。

抗生素的发现,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功不可没,但在广泛应用之后,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耐药性细菌的出现。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o139型霍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疯牛病(克-雅氏病)、病毒性肝炎的丙型、丁型、戊型、庚型等等。新病毒的出现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Lerdberg(莱尔德堡格)所说“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因此,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将是艰难、长期的斗争,认为传染病在下一世纪将可以轻易解决的观点是错误的,艾滋病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2.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估计目前高血压患者有8000多万人,预计2010年将达1.1亿人。癌症已成为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肺癌占第一位,脑血管病、心脏病的死亡率均高达100/10万左右,我国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危害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据wHo1997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全球720万人死于冠心病,460万人死于中风,在发展中国家死于中风的人数为发达国家的一倍多。慢性病的原因虽然不完全清楚,但基本危险因素已明确,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和缺少体力劳动等是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大部分慢性病是可以预防的,一些国家采取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严格的干预措施,明显地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病率,如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吸烟和饮酒,提倡合理饮食和全民健康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占全世界缺碘人口的50%,占西太平洋地区的80%。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智力残疾人约1017万人,其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全国仍有200多万大骨节病患者。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我国尘肺病人已达50万例,比70年代增加了65%。全国接触有害物料的工人有1900万人,但接触者中受检率仅20%,乡镇企业工人受检率更低。慢性职业中毒以铅、苯、二硝基甲苯、汞、锰等为主;急性职业中毒以有机磷、氯气、硫化氢等为主。此外,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农药中毒达10万例。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职业病也必将随之增加,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还将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病。

4.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我国12个地区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1982年),城乡重型精神病患病率为10.45‰;以神经官能症为主的,轻型精神病患病率达22‰;北京调查,大学生因病休学、退学者中,精神性疾病占第一位(占40%)。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5.意外伤害发生率不断提高意外伤害常被认为是偶发事件,无法预防,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损失也较大。我国因意外伤害而致死的前三位是:自杀、交通事故和溺毙。

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2000年我国将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10%,绝对数达1.3亿。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如何预防老年病?如何提高我国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将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1]

1.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是医学更加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全社会都把健康作为社会目标和人的基本权利,把对健康的投资作为基本建设投资,把卫生建设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事实说明,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个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公平合理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才能达到减少发病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确保人人健康的目的。

我国提出的“大卫生”观,是对预防医学社会化的具体表述。要达到wHo提出的“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目标,除需要卫生部门的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到2000年我国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如何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赖于广泛、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是否把健康教育放到战略高度去考虑,也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防治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本是同一医学群体,但当前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都处于分裂和脱节的状态。随着国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不仅要求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而且要求懂得防病和保健的知识,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群众需要防治结合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因此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关心,但治理和保护环境却是十分艰巨、长期的工作,既需要高新技术,也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以及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4.将更加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应激对健康影响很大,美国资料对大学医学院调查观察,发现48名癌症患者都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内向、抑郁、隐蔽着愤怒和失望。

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当前,医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治疗扩展到预防,另一方面从生理扩展到心理。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学有可能继分子生物学之后,成为医学中的带头学科。

5.预防保健政策和策略的发展建国初我国即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1953年起在全国各省市(地)县(区)和大型企业建立了卫生防疫站,成为党和国家实施预防医学政策和策略的组织体系。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把预防保健与农村卫生、中医药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三大重点任务,并对预防保健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作了充分的表述。

1977年,30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人人健康”的全球战略,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1978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召开的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指出,发展初级卫生保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1979年,wHo组织制订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的指导原则。197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34/58号决议》,指明卫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表示支持。实现2000年的具体目标有10项,包括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所有的人积极参加社区卫生行动,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设备,足够营养,计划免疫,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及促进精神卫生等。我国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策略作出了承诺,并正在大力实施。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讨论了“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新卫生政策,并召开第51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世界卫生宣言》,号召采取行动以帮助最需要改善卫生状况的人们。当前卫生设施的覆盖率仅占人口的1/3,生活在极度缺乏卫生设施的社区人口增加到33亿。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预防保健的政策和策略将会进一步加强和发展。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5

1在教学中应强调预防医学中的“三大观念”

所谓“三大观念”即预防为主、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卫生观念,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中,首先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观念,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着重讲解预防为主在防治疾病中的重要性,做到不仅会治病,更要会防病。启发学生要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工作的需要,要成为高素质的卫生工作者,不仅要学好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也需要学好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应注重向医学生灌输大卫生观念,尤其是在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深刻认识到医生对人群健康负责的形式和内涵。还应重点向学生讲述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人类昨天和今天的发展不应降低后代人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职业的责任感下,充分调动内在因素,提高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2在教学中紧密地联系实际

预防医学教育中三级预防的理念是核心内容,一般学生都能说出它的含义,但较多学生不能联系实际问题来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密地联系实际,如从曾威胁全球的“SaRS”入手,学生对该病有着切实的体验,在学校都有过一些亲身体验。我国能成功控制“SaRS”,就是三级预防在现实中的实际应用,如为了控制疫情,我国政府非常重视“SaRS”的三级预防工作,特别是重在防止疾病发生的第一级预防措施,如室内定期消毒、通风、注意个人卫生、适时戴口罩、适当体育锻炼、改善饮食等,以及重在早发现以控制疾病发展的第二级预防措施,如每天组织学生监测体温等。让学生自己举例当时采取的措施分别对应一、二、三级预防,学生既能够学习理论,又能够具体分析。这样将实际实施的“SaRS”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3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些情形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再现。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自己的角色或所处的情景,设身处地去分析和处理问题。如讲到健康教育的内容时,让学生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抽取部分学生扮演社区健康教育人员,其他学生扮演社区居民,让“社区健康教育人员”对不同的人群分别进行所学的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进行完之后让“社区居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社区健康教育人员”,以改进在健康教育中的方式方法。通过发挥想象力进行情景教学,学生既学习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又能够联系医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表达和组织能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学习。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6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人群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基础医学、环境医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运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毒理学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并予以评价,进而采取公共卫生措施,达到预防疾病或伤害,促进身心健康、延长寿命之目的。医学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19世纪,人类在与急性传染病的斗争中,预防医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更多的疾病呈现多病因、需要长期、综合性医疗照顾的特点,使针对单因单果的生物医学模式显得“回天乏术”、“缺乏针对性”,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被普遍接受,医学的重心亦由过去的治愈疾病转向预防疾病的发生上.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关心的不仅仅为是否患病,而是如何维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存质t、延长健康的生存时间。因此,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预防医学、以及以“预防为导向”的全科/家庭医学成为世界医学的主流。由于慢性病病因复杂、且有个体化特点,故针对慢性病的预防服务若延用传统的单纯以人群为对象的公共卫生措施将难以奏效,在临床工作中落实预防措施的观念已成为医务界的共识—此即“临床预防”的概念。

2我国医学和公共卫生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公共卫生现状及存在问题

公共卫生处于第一次卫生革命尚未结束与第二次卫生革命又提前到来的交汇时期。一方面,传统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病毒性肝炎等在我国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曾被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病、性病等死灰复燃,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莱姆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精神障碍、伤害和职业危害等成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不可否认,以控制传染病为重点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传染病的问题已初步解决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重点应该转移至位居死因前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方面”的观点。不少人认为传染病对人类危害越来越小,而且随时间的延长,对人类不再构成威胁,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主要存在于贫困的农村地区,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危害大、影响广的重大传染病都发生在大城市,如1988年上海爆发流行的甲型肝炎和20()3年我国香港、广州、北京等大城市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由于这些错误的认识和指导,导致部分地区的政府对公共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忽视了公共卫生工作,出现经费投入减少、规划措施不落实、人员流失、人才机构不合理、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等情况。不少从事公共卫生的单位和人员片面追求或选择经济利益较好的工作,对本职工作积极性不高,或只满足于一般性日常工作。另外,部门间职能交叉、职责不清,过分强调各自学科、专业的重要性,导致一段时期学科越分越细、专业越来越多、专家越来越专,知识面越来越窄,不少公共卫生人员缺乏一般临床医学知识,流行病知识贫乏,业务指导权威性不足。

2.2临床医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治疗与诊断方法的开展取得了惊人的成果,不少人认为医学的目的就是疾病的治疗,追求治愈与根治。这个目的对于以急性病、传染病为主要对象时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慢性病和一种衰退性疾病时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慢性病很难根治、治愈,把耗资较大的急救医学的抢救手段用于慢性病衰退患者的临床抢救是难以出现起死回生的奇迹的。我国的医院等医疗单位在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上没有到位。这其中有医院自身的、客观的和政策性的种种原因。大型综合医院不设或撤消了传染科,原有的“地段预防保健”一类的社区预防没有了,医院的功能只限于院内的治疗。近10多年来,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和造成的国家经济负担受到了比较广泛地关注,1997年国家卫生部提出了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试行方案,一些城市采取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已取得当地人群健康和疾病的本底资料,有了一个可喜的开端,但是举步维艰,处于经费困窘,难以拓宽局面。由于近年来疾病谱及死因顺位的变化,使得我国医护人员普遍对公共卫生缺乏认识,对传染病了解不足,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生疏,不少执业医师对我国的卫生法律、法规特别是公共卫生法律了解甚少,以致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疫情报告不准确、不及时,信息交流严重滞后,消毒隔离措施不规范,不少医务人员被感染,少量医院因严重医院感染被迫关闭。

3实现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是一项只有强化不可削弱的根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对整个卫生事业而言,不能割裂开预防为主是公共卫生的事,防治结合是指医疗单位。医院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在医疗实践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大力开展预防保健工作。1957年,总理就提出了“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厂矿的卫生预防工作”。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和公共卫生整合的基础和立足点。早期医学理论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因此其所带来的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不仅克服了原有模式的局限性,而且全面概括和表明了医学的本质特征,也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整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现医学理论整体化和医学职能社会化等任务和使命的基础和立足点。医学目的认定与实施需要把医学与公共卫生统一起来。即把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作为一个整体,医学决不仅仅就是临床医学。早期的公共卫生学与医学不是分离的,20世纪初,在美国有关公共卫生学科群才建立起来,在医学院外建立了公共卫生学院,这样做在当时对于公共卫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也造成了医学与公共卫生的分裂,使得医学院校都是以临床治疗医学为主,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们关心的只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向往的是成为一个专科医生。近年来,美国医学伦理学中心HastingCarter的专家们提出医学的4个目的,即: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保持健康;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对疾病的照料(care)和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避免早死,追求安祥死亡。要认定和实施这样的医学目的,需要医学与公共卫生的重新整合,从而有助于缓解医疗危机,提高生命质!。天花、脊髓灰质炎等预防效果已成为可接受的事实。另外像对待性病、艾滋病,从社会预防提倡健康性生活,也是最好选择。至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随着预防工作的开展也会做到推迟发病年龄,减少病死率,既延长了平均期望寿命又提高了生命质量。

4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的方式

4.1政府重视

政府要履行对公共卫生的责任,充分认识公共卫生重要性,合理规划、调配卫生资源,改建、重建我国的公共卫生防御体系,提高国民健康福扯水平、预防公众健康危机、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完善急救医疗体系、提高先进医疗技术水平等,政府还要为卫生工作者提供促进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的必要经费、设备、工作条件与环境。

4.2加快医学教育及公共卫生教育的改革

医学教育要真正体现医学模式的转变,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公共卫生知识和人文知识。医学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加强预防战略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一体,能提供综合能力的现代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以适应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健康观念转变的需求。医疗单位要结合继续医学教育、岗位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五星级医生”(fivestardoctor),既要精于医术,又要胜任服务于个体和群体,承担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服务的职责。要深化公共卫生教育的改革,尽快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实践经验、高素质的高级公共卫生人才。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关键是:第一,改革公共卫生本科教育,培养医学生+公共卫生的复合型人才,即国外运行的mD+mpH教育。这种既懂医又懂防的毕业生到现场工作最受欢迎。第二,加强公共卫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改变实验室加教室的培养模式,公共卫生毕业生必须加强现场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实践课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科研教学型人才培养为辅。第三,提高学校教师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学院与公共卫生机构联合教学的机制,相互促进、互相提高。

4.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新时期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及义务,进一步增强防控传染病意识,保障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和防护设备的权利。上岗前享有接受专业及自我防护培训的权利。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素质教育和法制,遇有传染病流行等其他威胁人民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应服从卫生行政调遣,对危重患者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政府应加大对卫生人员的考核力度,如医疗单位评级人员聘用、晋升时,加重掌握公共卫生知识的分最.从事公共卫生的人员应加强了解、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水平等。完善医疗保健制度,使群众公正地享有医疗保健。

4.4科研与合作

重视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注重应用科学研究,在有限的卫生资源的整合利用上下工夫,密切部门间支持和配合,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7

大连市甘井子区卫生防治站,辽宁大连116031

[摘要]目的评价“妈妈班”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3662名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获取途径,并比较“妈妈班”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结果家长以通过医务人员而获得预防接种知识为主,占56.9%;通过健康教育讲座获取信息仅占2.4%。实施“妈妈班”培训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妈妈班”对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效果。

[

关键词]妈妈班;儿童;接种;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2(c)-0127-02

预防接种是将疫苗经不同途径接种给人体,使其在人体内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力。它是目前预防多种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提高人民健康素质的最有效方法之一[1]。儿童期预防接种的意义尤为突出,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可提高儿童免于感染多种传染病,大大节约医疗资源、减轻社会医疗负担。预防保健工作者可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知识,明确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的效果。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该研究对自行开展的“妈妈班”健康教育培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大连市甘井子区卫生防治站为新生儿办理预防接种证件的儿童家长,共3662例。其中男性1991例,女性1671例,年龄在25~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6±7.4)岁。

1.2方法

采用“妈妈班”培训班方式举办讲座,授课内容主要为:预防接种相关政策、0~6岁儿童免疫程序,疫苗接种的流程安排,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接种反应处理,一、二类疫苗的告知,接种证的管理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家长开办产褥期护理,育儿知识的讲座。讲座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预防接种知识获取途径、预防接种政策、接种基本程序、接种可预防的疾病、接种不良反应等的知晓情况。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获取途径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发放3662份,回收3650份,回收率为99.7%。结果显示,通过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机构的医务人员而获得预防接种知识的家长有2078人(56.9%);通过互联网和电视节目获得相关知识的917人(25.1%),通过医学报刊和科普杂志而获取相关知识的463人(12.7%),通过亲戚、同学、同伴或朋友获取信息的103人(2.8%),通过健康教育讲座获取信息的89人(2.4%)。

2.2“妈妈班”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比较

“妈妈班”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妈妈班”培训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

3讨论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间,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或免疫力较为低下,对各种传染病病原体普遍易感,发生比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结核病、麻疹、麻痹症等疾病[2]。因此,有必要对各不同年龄儿童特别是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和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研究表明,我国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而且跟学历层次密切相关[3-4]。特别是流动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不够,有较强的健康教育服务需求[5-6]。

该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医务人员而获得预防接种知识的家长占56.9%(2078/3650),这是家长获取预防接种知识的主要途径。其次,通过互联网和电视节目获得相关知识占25.1%(917/3650);而通过讲座获取信息的家长仅为89人,占2.4%,支持文献[7]报道。这提示医疗和疾病预防机构应该加强预防接种方面的讲座,让更多家长能够通过培训和讲座获取接种知识,加强对接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该研究还发现,实施“妈妈班”培训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预防接种政策、接种基本程序、接种可预防疾病、接种不良反应)的知晓率显著高于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以讲座方式对家长进行集中的健康教育培训,对传播儿童预防接种知识,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能起到积极作用。这与文献报道一致[8]。

[

参考文献]

[1]王茜,韩友彩,王慧云.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2010,23(6):1040-1041.

[2]叶仁俊,梅茂冬.江苏盐都县健康儿童流脑疫苗免疫成功率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7):39-40,53.

[3]刘楹,张彩云,张永兰.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认知与需求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4:122,124.

[4]鲁萍.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4,6:687-688.

[5]戚小华,李倩,胡昱,等.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4):369-371.

[6]丁月风,徐敏,曹廷,等.上海市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4,23:2853-2854.

[7]徐菊英,朱炜,杨玉英,等.“家长学堂”对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4):424-428.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8

在世界四大传统医药体系中,中医药学的理论最完整,实践最丰富,验证最有效,而且是唯一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传承。随着绿色自然的回归、健康观念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目的的调整,中医药已经成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资源以及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

预防保健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不仅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民众身心健康中持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市场实践中更显示出面向人群巨大、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强的行业趋势,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迅猛发展的行业市场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贪婪胜于理智甚至漠视道德、法律、生命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法制建设的滞后、监督管理缺位与错位,放纵或助长了这些现象的发生,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的短缺更导致了伪科学的有恃无恐,大行其道。这些正在吞噬经济发展成果的行为,同时也在威胁民众的生命,抹黑整个产业。

预防保健服务的行业划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养生、保健、按摩、美容、足疗、饮食调整乃至精神干预等行业的行政管理政出多门,有的需要相关部门审批,有的则不需要。进一步导致上述的这些非医疗健康行业技术门槛低,很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学习,有的虽然经过一些学习,但是时间很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众多的养生会所中,真正意义上预防保健服务的理念和技术非常薄弱,很多人都把休闲的环境加上人为的关怀致人精神放松当作养生,甚至把预防保健服务与洗浴、色情混为一谈。

当前,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我国尚未普及,缺乏有效监管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规范、引导和管理好预防保健服务行业,规范服务体系及服务,形成专业技术队伍,这个产业将有可能被扭曲和毁掉,优秀的民族传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可以融入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传承、发扬和发展中华文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因此,发展中医药保健、养生(摄生)等健康产业,是民族的也是民生的需要。

优势与积极意义

家医在线是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服务)的综合体。通过远程中医体质辨识,形成集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产品、媒体平台等为一体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体系具有以下优势:

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批量检测、报告科学、方案详实等特点,目前已搭建起具有中医体质诊断、健康管理、健康评估、亚健康人群干预、媒体视频健康教育、医生在线、产品服务等为一体的中医体质健康服务板块,是个性化养生保健的有力助手。软件操作流程化设计,将2000多个中医的个性化和标准化模块结合在一起,操作简单;数据库信息统计按年龄、体质分类,更具科学性、系统性,为个人进行健康管理、疾病防控提供有效支持,同时量表录入、excel表格批量导入等多种输入方式均可应用,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体质检测;检测报告图文并茂,柱状图进行体质分值说明,结果输出符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更具权威性;辨体施养方案细致详实,包含均衡饮食、合理运动,药膳食疗、经络养生、四季进补等诸多内容。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加强,健康产品市场正逐步由概念回归理性,盲目夸大的概念性产品已逐步被市场所淘汰,会议营销、电台营销、广告营销等传统的保健品推广模式迫切需要转变,大众需要确确实实的健康服务及产品的解决方案。

另外,在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生活节奏的攻势下,复杂成分、机理模糊的中药成药在行政干预中逐年萎缩。通过家医在线有效结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等众多专家的积极筛选,尤其是传统中医药方剂制论中的验证古方、经典技艺、核心制法,已经有意识地组合到产品推荐名单中,为每一位有健康需求的会员提供真正适合的健康产品。

家医在线具有专、独、易、细的特点,专即理论体系完整科学,专业系统、指导方案实用有效,可信度高;独即弥补了现代医学体检在养生指导及亚健康检测上的空白;易即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容易被大众接受;细即检测后能够给出详细可行的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需求。按照这些个性化的健康养生指导建议,可取得中医药“简、便、廉、验、安”的正向结果,以满足民众的健康服务及产品需求。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家医在线所采用健康干预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中医药学对于机体乃至生命过程的干预除了针灸、按摩等技术手段外,主要是药物,可以说,中药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但是,在当下,以家庭为主体的中药材生产、传统的交易模式和流通方式已经成为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瓶颈,比如2013年7月12日由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展的为期半年的“两打两建”专项行动,就是由传统中药材市场猖獗的造假制假行为所引起,迫切需要采取现代手段积极应对解决。

家医在线与以整体发展为主线的中药材公共服务平台直接对接,通过电子商务集成至新型产业链的组成体系,以质量体系和现代技术全程贯通产业链,所用中药材采用RFiD等信息技术进行从种植地源头到客户终端的溯源,保障货源真实;采用依古法及现代技术加工、道地饮片;引入eRp系统对产品配送所涉及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所有环节满足种植标准化和Gmp、GSp要求。

总的来说,家医在线的诞生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弘扬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重要行动,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有利于最大程度实现人民健康权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更好地实现调整后的医学目的;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与特征

家医在线推出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是以中医体质健康管理服务为目的,主要对亚健康人群进行干预(治未病)。其特征在于:

健康项目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药学“治未病”的核心理念

中医预防保健的核心,是以中医药学“治未病”为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孕育下,以天人合一为指导,以阴阳五行为方法论,以症候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和方剂制论在内的独特理论体系,其实践的目标在于生命的全面的自主实现、自由发展与自我和谐。

生命在人类的表象的体质现象,是世界医学界一直关注研究的问题,也是破解“治未病”的研究点之一。韩医四象医学源于《灵枢・通天》将“五态人”列入韩国的民族遗产,并已进行深入研究,日本一贯堂医学也创立了独自的体质医学体系,与中医学形成竞争态势。而要进行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必须形成分类的客观化、标准化工具,使专业人员在进行体质分类时,能够保证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使非专业人员能够进行自我体质判断。因此,中医体质分类的客观化、标准化是体质分类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进一步的,目前的医学还停留在以治愈疾病为主要目的的阶段,针对个体差异的个体化诊疗还在探索之中,尚未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如何实施个体化诊疗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关键是要找到适宜的方法和途径。在中医药养生理论中,阴阳和谐则万物井然有序,阴阳失调则致机体疾病和衰亡。每个机体都有调理失和与转化疾病的本能,养生的作用,是辨识机体,顺势调节,使机体与道同生,通达于道,顺从于道,符合于道。亚健康状态与疾病并不是可以截然分开成独立阶段,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溶状态,因此,“治未病”不仅要“守形”,还要“守门户”,最终“守神”,使机体达到自稳、自调、自控、自生、自化和自和的健康状态。

健康项目是国医圣手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

中医药博大精深,包含从哲学思想到辩证治则既宏大又无微不至的内容。因此,在学术和临床上表现出难学、难用两个方面。其难,在于思维,对其学术思想的理解、领悟和把握难;在于文字和文学障碍,对于古代医籍文字简约古奥理解难;在于知识结构所的全面性,要求学者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社会、自然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和全面性难;在于知识转换成能力,技艺性和实践性都很鲜明强烈的特性,致使相互切换难;在于成才时间过长,考验从业者恒心恒力之难。

尤其最后一难,专题研究的结论是:古今中医人才成才的平均年龄是55岁,这时中医师方能较为娴熟地正确运用理法方药而体现出中医药的真实力量。民间所谓少年木匠老郎中的说法,正是这一特点恰切的形象说明。另一方面,清名医巨匠叶天士在晚年曾告诫后代:“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发此感慨者并非个别,充分说明了中医药的普及尤其是高层次普及之难。

国医圣手日渐减少,传承其医理经验已刻不容缓。《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命题和要求,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医药卫生资源,满足全国人民的医疗和健康需求,对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医学科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借助现代技术,记录、统计并形成国医圣手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进一步形成针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各环节的相关技术、产品,是健康项目的责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质研究课题组在长达30年的研究中,以“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作为关键科学问题,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按照命名、体质特征、发病倾向、形成因素4个方面进行体质分类研究,发现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为中国人群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在全国推广应用。在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课题组学术带头人王琦教授参与指导,继续在阴阳五行养生保健方面挖掘传统和理论、技术创新,形成“中医体质辨识管理系统”项目,以期完美结合中医药的个性化和标准化,使得中医养生保健具备权威的标准和流程。

从学术上看,中医体质辨识是传统。传即传承,是包括道德、文化和思想的传承;而统,是天人合一的大一统,是通天彻地、古往今来、生命与自然社会的大一统。从手段上看,体质辨识后的管理是调理,健康也好,疾病也罢,五行及其息息相关的五色、五味、五音、五方无处不在,生之本,本于阴阳。抓住生命过程这个纲,可以“求于本”,解决了认识领域、思维方式、概念范畴、理论纲纪乃至实践目标等重大问题,形成了自为始,然为终,自为因,然为果的医道和治道,以及辨识机体,顺势调节的指导原则。

目前,家医在线的《中医体质辨识管理系统》已开始应用于一些社区和个人的健康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健康项目是现代技术的集合

作为健康管理的核心环节,健康改善方案在目前大多数的养生保健服务项目中严重缺失。人们要么身体不适找不到原因,要么发现问题不知如何调理。而且,人们所信任的健康体检只是健康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才有重要的意义价值。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西医检测都定位在疾病预警层次,对亚健康人群缺乏有效的健康解决方案。

健康项目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维护和提高个体健康状态的干预技术方法与产品,主要包括个体健康状态信息的采集、存储、整合与动态检测、监测的技术方法与产品,通过个体健康状态的动态辨识与分析评估的技术方法与产品。健康项目通过详细的中医体检,可以从生命过程的角度找出产生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原因,并从日常生活着手制定出针对性的调理方案和计划,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调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健康问题,体现了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要求。

但是,对人群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并以此为核心扩展为囊括健康档案、健康测评、慢病管理、健康宣教、会员管理及数据库营销为一体的综合健康管理,无论是工作量还是数据量,乃至流程管理,都是巨大而繁复的。因此,必须采用云计算技术,用数字信息引领健康项目,在流程管理下,全面体现这一平台的广泛性、个体性、精确性与档案性。

另外,由于受众乃至将综合健康管理落地的机构人员的素质问题,技术水平和对中医预防保健的理念的理解差异,需要将中医药繁复的辨识、处置与现代医疗检测指标进行对接、简化,体现道、气、数、序、类、机、化、态、势、象等中医药学基本概念范畴在应用上的简洁性,避免那种将“朦胧、混沌”或者众多并不相关检测指标强加于中医药学的结果,认真研究组织现代仪器与系统的关系,使操作者能够借助系统,仅需简单的操作便可为用户进行中医体质测评,按中医的实践智慧、辩证思维、时间观、中和观、个体差异观、人与环境系统观、人体系统观等进行阐释,制定出集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个性化健康调理方案,为用户提供极具价值的健康指导,最终形成开放、协同、有序、多维、多元、非线性和非平衡的自组织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

家医在线的服务思想

家医在线的服务思想,是根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与服务各环节,通过家医在线健康管理平台,以中医学为主体,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通过发掘、继承、集成、创新,丰富和发展各环节的服务技术方法及产品。

家医在线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个人会员,另一种是会员养生保健机构。针对个人会员,家医在线主要是解决其健康体征自查问题,根据自查特征进行自我调理。对于会员养生保健机构,则主要是为其提供一个服务库以及管理的工具,将服务对象的那些平常很难全面系统管理的个人特征资料尤其是隐性的特征资料加以管理。

家医在线的主要服务分三个内容,一是资讯服务,二是电子商务服务,三是互动服务。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它必须被消费者利用,并且“提供-使用(阅读或利用)-反馈”之间能够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CS链。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新闻也是一种资讯,但资讯涵盖的不只是新闻,还可以包括其他媒介。如亲临专家讲座等等,受众的目标性相对比较强烈。

家医在线的资讯服务是独家预防保健资讯,其核心是权威信息,内容涉及中医药预防保健会员关注的政策法规、产品开发、产供销动态、具有国际水平的和前沿的健康养生的方法,以及健康方面的知识和常识,提供精选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中宏观和微观行业信息等。最重要的是,家医在线的资讯服务不仅仅在于健康行业内的政策法规,还解读这些政策法规的实质内容,期望为会员提供及时精要的最具有竞争力的信息。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商务化的整个商务过程,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商务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电子商务的形成与交易离不开交易平台、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站内经营者三方面的关系,经营比较完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

家医在线的电子商务服务主要是针对个人会员或者会员养生机构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预、自我养生的配给系统,家医在线电子商务的运行,可以让中医药全产业链多方互动促进,面对面的厂商交易可直接减少流通成本,电子标签追溯和政府的集中监管让假劣无处藏身。

家医在线同时为每一个服务对象建立一个安全私密的健康养生档案,随时可以修改,添加,随时掌握变化动态。并由个人的健康养生信息,逐步发展到医疗机构与个人之间的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健康养生机构资源共享。为了实现这一资源共享,必须通过现代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来实现。所以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将引领健康保健产业的未来,家医在线恰恰就是这种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体现。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9

1调摄精神,强调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彩响

中医学认为,真精元气为生命始生之物质,精神、意志是人的根本。《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未诊病者,虽不中邪,并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说明社会地位的改变,社会遭遇的不同,亦会影响人的情绪,造成心理上的损害,继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学根据“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的七情致病特点,指导患者调畅情志,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不论是来自社会的、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疾病本身的因素,我们都要选择有利于患者情绪的事去做,尽量避免外来不良情志刺激,充分调动患者身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发挥内因的作用,使之保持情绪稳定,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养成健康的人格、情趣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2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合理运动避免劳逸过度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发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并对饮食、起居、劳逸作出适当安排的人,可益寿延年。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均来源于自然界的作用。根据病情辨证指导饮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预防。要饮食有节,不过饥、过饱,不偏爱嗜好,注意饮食卫生,晚餐不宜多食,食前要保持心情舒畅,做到怒后勿食,食后勿怒,以利于脾胃受纳,运化功能保持正常,饮食调和适当则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而延年益寿。

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如吸烟可引发肺癌、支气管炎;酗酒可致酒精性肝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脑力劳动者易得高血压、冠心病,强体力劳动者易得肺结核病和肺心病。中医长寿的秘诀是“四体勤奋,每天劳动”。现代健康行动的建议是“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即适量、持久、合理的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和器官以及精神和智能,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要有规律,劳逸要结合。这样不但能增强体质,同时还能预防疾病。

3人工免疫

我国古代人民在与传染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朴素的免疫概念,东晋医学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就有民间利用狂犬病的记载;张琰所著《种痘新书》介绍我国早在公元16世纪初既已推广种人痘,以预防天花。

现在,用于预防接种的许多疫苗是从中医学进化而来的,预防和控制了很多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例如:牛痘和麻疹疫苗等,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

4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生活环境的质量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在夏商,我国劳动人民巳知凿井而饮;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住房附近有排泄废水的水沟;特别是唐代以来,用开水泡茶之风逐渐盛行,对减少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古代既养成了早晨“盥洗”的好习惯。如元代《饮膳正要》云清且用盐刷牙,无齿疾”。

我国《黄帝内经》早在2400多年前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预防为主”的现代观念的先导;东晋时期医学家葛洪编写的《玉函方》集防病、用药于一体,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医学科普读物。祖国医学数千年来一贯重视用药及饮食的禁忌问题并提倡科学的生活起居,都是难能可贵的健康教育思想,亦是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形式,其核心思想就是“预防保健”。

总之,积极开发中药资源及中医学中朴素的健康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5中医学进社区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项调査显示,影响中医药服务进社区的因素,主要是健康教育比较薄弱,社区干部和居民对中医药的特点、优势以及防病治病的认知度还不髙;县城也是一样,问题主要是中医健康教育往往为“卫生独家唱戏”,缺乏政府及社会参与,缺乏形成健康教育合力,缺乏整体设计和整体推进。

和睦街道自2010年以来,探索社区中医健康教育的做法,中医健康教育工作由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社区中医健康教育推进工作组推进,负责健康教育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督导考核等,财政确保经费投人。设立工作组领导下的中医健康教育专业技术组,具体承担中医药科普教育任务。同时,制定实施社区中医健康教育服务技术路径,以街道所辖各社区作为模式试验社区。首先,由街道办事处“一把手”主持召开中医健康教育专题读书会,对干部层面进行中医药科普知识及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的引导性培训。接着,通过四种形式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干预:一是举办中医健康教育系列科普讲座;二是编发《中医药基础知识社区科普手册》发放到户、到人;三是创建街道中医药科普教育站,作为基层政府部门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展出各种宣传资料,举行专题讲座,提供咨询服务等;四是开展中医药进校园活动。

预防医学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篇10

《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进一步与国际医学教育发展接轨,同时也为今后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新医学模式下,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完成生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任务,而且还要能够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因此卫生服务模式也从个体治疗服务向着群体、预防、医疗、保健综合服务转变。为适应这一转变,满足现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必须在占医学生绝大多数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出既懂防又懂治,防治结合的新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要实现从注重知识型人才培养向注重能力型人才培养转变,从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从专科医生培养向掌握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卫生服务本领的全科型医生培养转变[2]

为了解目前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知识的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2010年5~8月,笔者对我校在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等22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及其中16家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针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409份,回收率99.8%;针对临床医生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回收率89.7%。本文根据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围绕《标准》提出的要求,就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一、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体系中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大主要部分组成的临床医学专业知识体系,长期以来受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学校的管理者、专业课程设置者(教学管理部门)、知识传授的施教者(教师)对前两部分知识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对预防医学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这就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教师对预防医学教学研究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公共卫生类师资分配上未能将优质资源留给临床医学专业,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和临床医生认为老师教学整体水平一般或较差;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陈旧、经费投入不足;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更新不能与时俱进,调查显示有56.8%的学生、50.3%的医生对所使用的教材不满意,认为质量一般或较差(表1);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课程学时不足;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选修课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等。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知识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

这一现象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引起,第一,组织安排教学任务的高等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类课程的“轻视”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态度;第二,由于大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将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工作内容多为诊断和治疗,因此,学生认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课程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讲没有太大用处,甚至可有可无的现象普遍存在。以上因素导致学生对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类课程学习的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强,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三)教学内容欠科学,教学方法较陈旧

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材主要选用两个版本,一部为《卫生学》,另一部为《预防医学》。两部教材均为规划教材,均沿用预防医学专业学科体系,将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卫生学、统计学等压缩打包形成“卫生专业的大拼盘”,教学内容信息量大。我校选用前者,独立设置卫生学、统计学与流行病学等预防医学类课程。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和临床医生认为统计学与流行病学难学(表2),概念较多,内容抽象难懂,各种公式繁多而复杂难记;但对于临床实践与科研工作有所帮助(表3、4);近一半学生和临床医生都认为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工作联系不多,存在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现象(表5),并认为有待加强的教学环节是社区实践(表6)。教学方法上目前仍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属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四)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暴露出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

调查显示有51.9%的医学生和40.5%的临床医生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知识内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或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差太远(表7)。2003年我国大陆暴发流行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医护人员的预防意识欠缺、应急处理不当。在疫情刚刚开始蔓延时,患者中医护人员所占比例曾高达33%[3],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过去的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进行认真地反思。随后我国相继发生了2005年禽流感疫情、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9年“甲型n1H1流感”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大地震”与“甘肃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对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临床医务人员通常是第一个接触病患的,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否正确是灾后救治、疫情防治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些都提醒我们要对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进行革新。

二、《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目标要求

《标准》参照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和国际医学教育组织《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充分反映了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为我国医学教育提高水平、保障质量明确了方向。它强调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培养,促使高等医学院校重新认识预防医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改革探讨。

《标准》第一部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提出的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在10项“知识目标”中有5项涉及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知识教育,即:①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②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③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④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⑤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在“技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能够有“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能够对患者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标准》在第二部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办学标准”指出,医学院校制定的教育计划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协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公共卫生课程,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指出“公共卫生课程通常指预防医学和(或)卫生学等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等有关内容。”

三、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改革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思考

(一)调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高水平的医学院校逐步开展七年制硕士、八年制博士医学教育,普通研究生教育也在稳步发展;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标准的提高,省市级综合医院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医院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将以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主;作为目前医学教育的主体———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将以县区级医院、城市社区医院和农村乡镇卫生院为主,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成为满足基层医疗单位需要的全科医生,全科医师必须是防治合一,并且具备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以及指导患者自我保健和战胜疾病的能力。这就要求完善和调整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医学类知识在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使其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有机融合。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加强预防医学知识的教育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全科型临床医学人才。

(二)调整我校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调整、教学内容的完善是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基础。《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并界定了公共卫生课程应涵盖的学科范围和知识内容。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特点,对《卫生学》或《预防医学》涵盖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去除陈旧过时、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和充实与临床实践工作有关联的预防研究新进展,比如在环境卫生与健康中精减部分理论内容,增加与当前主要环境问题相关的内容。目前我校单独开设《流行病学》、《统计学》课程,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临床医学的教学、科研、医疗工作的改进及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也显示大部分实习生和临床医生认为《流行病学》、《统计学》对其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另一方面,要调动公共卫生学院教师的积极性,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选修课程。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任务重,必修课程门数多,学时多,不适宜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知识增开课程或增加大量学时,可以考虑为临床专业学生开设“健康教育”、“社会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污染热点事件”、“家庭装潢与健康”等选修课程或者专题讲座。最后,要让预防医学意识在基础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强化,使预防医学教育贯穿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如果基础和临床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从群体和预防角度出发,以预防、治疗、康复有机统一的整体观组织教学内容,也可以改变学生对预防医学不全面的看法。

(三)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开展pBL教学方法改革,pBL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5],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者应承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探索、证明、调查、分析、解释等主要的学习责任,这就对学习者的学习技能提出了要求[6-7];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或方法,以避免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的弊端;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8]。

(四)改革考试方式,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要努力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可以根据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类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进行综合考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结合临床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教师开展考试理论的培训,提高命题、考试的质量。要尝试建立学生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不仅要有传统的终结性评定———期终考试,也要探索建立形成性评定考核方式。形成性评定不仅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调节和完善教师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