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历史文化特色十篇历史文化特色十篇

历史文化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08

历史文化特色篇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从纵向看是从“史前史”向“人类史”的转变,从横向看是从“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结束了长期与世隔绝的闭关自守状态,逐渐纳入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并开始了社会转型。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276这里的“文学”是广义的“文学”即文化。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世界各民族的需要、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行为,从而加速了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而且呈现出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由狭隘地域性的民族历史性文化向开放的“世界历史”性文化亦即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现代文化是对“世界历史”的观念呈现,本身是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1]87

近代中国社会革命的文化任务就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狭隘封闭的农业文化转变成“世界历史性存在”的现代文化。但是民族救亡的重任使文化现代化始终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顺利实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年时间,依然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还没有真正介入“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华民族从狭隘地域性的生存空间走出来,迈向了开放的“世界历史”的大舞台,逐渐树立起了开放的整体性“世界历史”文化观。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历史”文化场域中,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为指导,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价值取向,把中国与世界相联系,传统与现代性相对接,整合创新,形成的民族性、开放性、现代性的多元文化互动的文化成果。

(二)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邓小平理论之文化结构的生命源泉。邓小平创造性地吸收了传统文化关注民生的富民思想,注意功利、讲究实效的实用理性传统,革故鼎新、变法自强的思想,“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西方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功效作用,强调个人生活幸福的工具理性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竞争创新精神相结合,扬弃了其中重义轻利、因循守旧、人情本位、忽视法治的落后观念,重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文化为指导,对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伦理文化与民主科学、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第一次整合。由于它以平民化的立场、大众化的情怀来阐释自己的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各阶层获得了普遍认可,所以,它形成了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浓郁的文化氛围,也以观念形态的精神力量激励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这样,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世界,不仅获得了理论创新的民族形式,更转化成了强大的精神源泉。

重视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注重文化系统内部各文化要素之间的互动互渗。他是从系统性、结构性的视角来解读文化的,着力于在开放的“世界文化”场域中对文化意识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超越,所以,的文化理念是文化精神层面的理念。他把文化从因素构成上理解成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多元互动体,从内容上看成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统一体,从物质形式上看成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体,从内在精神上理解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主要体现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民族精神概念,并系统阐释了它的功能意义,较完整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他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559

应当指出的是,并不是孤立地解读中华民族的传统政治伦理精神,而是把它放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舞台和大熔炉之中,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是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在碰撞中对话,在冲突中融合,在批判中吸收,在扬弃中提升。的民族精神体系是传统精神、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对“井冈山精神”“、长城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的重新诠释,就是要寻找传统文化精神在革命战争岁月中的延续机制,并把它与时代精神相对接,形成源远流长的一脉传承的精神结构体。所阐释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救灾精神”、“64字创业精神”和“6种精神”是民族的时代精神,那就是科学求真、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64字创业精神”是对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集中阐释。他在1993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劳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3]301

它们统一于爱国主义这一基本思想之中,是以科学性为基础,以伦理性为动力,以开放性为条件,以创新性为特质的时代精神。总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历史传统精神,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革命精神和以创新为特质的时代精神,是所考察阐述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三大历史形态。其中,历史传统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历史源头,革命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民族精神的崭新形态,其所高扬的共产主义信仰、人民本位的价值伦理观正是传统爱国主义的政治伦理精神的革命化体现;而时代精神则张扬、肯定了传统、革命精神的政治伦理情怀,以之为底色,以科学性、创新性、开放性来保证理想信念道德等人文精神的实现。可见,族群主义的价值观念和奉献牺牲的道德情怀,统领于爱国主义这一历史主题,它是传统、革命和时代精神共同的价值本体。而勤劳自强、艰苦奋斗、科学求真与开放创新,不过是实现这一价值理想的主体品质和能力而已,是民族精神的外在功用。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政治伦理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主体性精神的有机统一体,具有体用统一、知行合一的特点。对民族精神的概括,鲜明地体现了他对多元文化的批判继承,整合创新的精神旨趣。也非常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他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世界的思想,就是对中华民族古代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早在西周时期,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4]470的宇宙生成论思想。老子亦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196

其中“,三”即“和”。可见,“和”乃万物生成的根本法则。我们的老祖先把“和”诠释成天人和、人我和、人人和、身心和。强调人和天地万物的同根性,主张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人类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反对过度开发,造成天人相违的不和谐困境。在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方面,主张“和为贵”,[6]176“仁者爱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7]95要求“待人如己”,爱天下所有的人和物,建设“天下归仁”、“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在达到和谐世界的方法途径上,推崇“和而不同”,[6]131“执两用中”[8]21的人道主义和“中庸”方法,反对强人所难和走极端,这些对于今人锤炼和谐思维,养成和谐人格,建构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都是珍贵的本土文化资源。的和谐社会(世界)思想无疑是传统和谐思想的当代创新。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是中华和谐文化,优秀传统和谐文化是其本土文化资源。当然,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文化创新,不是全盘接受传统文化,而是以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文化为指导,以西方的民主文化为借鉴的整合创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扬弃了传统和谐文化之轻视个人的整体主义理念,吸收了西方文化之尊重个人的人本思想,用马克思的“真实”的集体主义[1]119整合中西新旧文化思想所形成的开放包容的现代文化结构。所以说支撑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结构是经过批判反思、价值和逻辑双重整合之后的多元一体的精神体系。这里的传统文化是内隐着马克思主义主导型文化理念,包含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合理性因素的传统文化,是经过现代性阐释之后的传统文化,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结构的民族性之基。

(三)

邓小平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他认为经济一体化促使人类形成了整体性的世界联系,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外生性,使对外开放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开放的世界整体性格局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性条件,学习西方先进的肯定性文明成果,把西方先进文化植入传统文化的土壤,实现传统与现代性的成功对接,是传统文化重生的根本途径。因此可以说,西方先进的现代和后现代文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共通性的现代性根基,缺失了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能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邓小平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吸收是全方位的,包括科技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明;态度是明确的,体现了历史认知与价值评判的统一,走出了近代以来历史与价值背反的文化误区;评判是辩证的,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民主法治以及效率、竞争意识的肯定性吸收,同时就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重人伦轻科技的道德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对轻法治重人情的人治模式的否定,对苟安顺从的奴隶意识的批判;他对西方科技理性至上所造成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腐朽文化的批判性否定,又意味着对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合理因素的肯定。

对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精神的高扬,对民主法治精神的肯定,对西方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吸收,是在文化精神高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理念上的融合。他的中西文化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2000年8月6日,他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时的谈话中说:“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破坏。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有的国家利用高技术成果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世界或地区范围内谋取霸权,干涉他国内政。互联网可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大量有用的信息,但也存在大量垃圾和虚假信息。如何区别网上哪些信息是真实的?哪些信息是被歪曲的?科学技术本身难以做到这一点。在21世纪,科技伦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2]104“科技伦理”问题的提出,是对“科学万能”的西方主导性文化理念的批判反思,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看到了人文精神对科学技术的引导作用。“科技伦理”还是对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文化理念的时代肯定。

的西方文化理念同样是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人本性的文化思想指导下,实现了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对话之后而整合成的多元文化互依互渗的整体性文化理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观是以工业化为中心、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单线条发展模式,其优势是促进了经济的急剧增长,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其缺陷是导致了贫富严重分化和社会不公,人的精神家园的缺失,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科学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背反,是西方传统发展观在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的最大缺憾。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的价值的全面充分实现,这无疑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超越,同样也是对中国传统的以重均平、轻效率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理念的批判超越。但它又充分肯定保留了西方现代科技理性至上文化理念主导下的幸福、正义、自由文化价值的合理性。由此可见,西方先进文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结构的现代性之基。

历史文化特色篇2

关键词:黑龙江;近代;历史文化特色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57-02

广袤神奇的黑龙江大地自古是多民族赖以生存的家园。黑龙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独具特色。她也是东北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东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由原始氏族向奴隶制和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中,夫余、高句丽、慕容鲜卑、粟末■、契丹、女真、满族等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种政权的建立无一不受到中原封建制的影响。”[1]黑龙江是满族人的故乡,特别是其建立的清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社会变迁的重要历史时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引导文化发展走向的因素众多,对历史文化的解读也难于做到一览无遗、面面俱到。但是黑龙江历史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泱泱中华卷帙浩繁的历史长卷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代表性文化之一。

一、时代沧桑——黑龙江近代历史文化剪影

黑龙江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政治方面等因素,使其在古时成为流放“汉囚”之地。独特的流人文化是黑龙江在近代之前沐浴汉文化滋养的一种特殊现象。流放的生活和黑龙江的山水人文,给这些远离故土,饱受乡愁煎熬的“流人”以独特的写作素材。从他们的诗词文章中亦能感受到这些知识分子对于北国风光的无限敬畏与开始新生活的自励。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流人文化是黑龙江近代历史文化激活的前奏。何时明令不再向东北发配“汉囚”,可追溯至乾隆初年。作为黑龙江古典文化发展之尾声,其影响范围虽有限,却为后人分析当时塞北边疆的社会文人心态提供众多生活化的素材。

还有一个群体的人,他们当中既有塞北的封疆大吏也有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像周树模、宋小濂等一大批治民安邦之才,对于黑龙江的贡献也是彪炳史册。“由于黑龙江地区文风闭陋至极,财政拮据,学校之创办十分困难。然而,幸得一批‘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主持政务、苦心经营,教育才始具新气象。”[2]他们对于黑龙江近代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虽岁月已久,赤子情怀亦感人肺腑。足以体现官民对于黑龙江发展尤其是文化领域的殷切盼望。

随着近代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加剧,针对开源节流、边疆告急等问题的处理已经是摆在清朝统治者案头上的当务之急。清政府审时度势做出决定:解禁黑龙江等地。此时的黑龙江迎来翻天覆地的巨变。作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石,农业的飞跃性进步成为黑龙江开潮中的重头戏,也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与财力。“自1861年至1911年的半个世纪期间,整个黑龙江地区从部分开禁放垦到全部放垦,共放荒764万余垧,是黑龙江地区土地放垦的重要时期。”[3]虽在此期间难免有仓促、疏漏之处,但对封闭已久的黑龙江来说,终于迎来沐浴开放的春风。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使黑龙江的历史文化繁荣与日俱增。

闯关东这样宏大的历史画卷也由此开启了更大规模。如史诗般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使得与闯关东相关联的众多整体与个体都有了一部自己的奋斗史。历史文化通过人类这样智慧勇敢的载体,在新的大地上得到生根发芽的契机。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间文娱顺理成章地在黑龙江广大地区被传播。拿剪纸来说:“剪纸是民间艺术,具有久远的历史。清代中叶对东北地区开禁,河北、河南、山东等关内谋生的流民纷纷涌入,剪纸艺术也随之传入。松花江地区所属各县城乡均有此项民间艺术,尤以方正县的剪纸活动最为突出。”[4]

在开发黑龙江经济与文化上,这些移民虽然文化程度有限,但却是构成近代黑龙江文化特色形成的中坚力量。比起长期封闭的黑龙江来说,他们已经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语言、习俗、观念等方面潜移默化的改变都将历史文化的创造推向高峰。

一个“闯”字道出了近代中国旷世罕见的移民潮。“闯”如果说是为生存而形成的冒险精神,那么同时这也演变成了一种开天辟地、不畏艰险的英雄品质。在山东、河北等省份,到关外闯一闯,是当时的主流。“‘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地区文化传统,‘闯关东’深深扎根于日益扩大的社会联系中。”,“对绝大多数的山东人移民来说,东三省无非是山东省的扩大,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5]这些历史文化的迁移与扩散,在新的土地上又产生了变异,更具有黑龙江的特色。这些闯关东移民对于黑龙江的感情浓厚,正如曾经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是逐渐的,人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黑龙江人。

哈尔滨,被冠以众多城市美誉,“东方莫斯科”最能体现其特色。在黑龙江其他地区的人们也对俄文化怀揣一种特殊的情感。我们不应忘记俄国势力曾带给中国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残酷侵略,特别是开启俄国全方位侵入黑龙江的中东铁路的建设,带给黑龙江人民的压榨更是罄竹难书。但是正因为铁路的建设,使跨地域大范围的文化交流成为可能。“此时期,由于哈尔滨交通便利,开埠通商人口骤增,一些评剧与京剧名角竞相来哈献艺。上演的《爱国娇》、《马振华哀史》、《杨三姐告状》、《安重根行刺伊藤博文》等时装剧目颇受赞誉。”[6]俄国在以哈尔滨为首的中东铁路沿线地区经营许久,大批的俄国侨民涌入黑龙江,有学者总结:“俄国侨民所到之处,都把优秀的俄国文化带到所到国家,并吸收侨居国文化,从而孕育了风格独特的侨民文化,侨民文化不但是20世纪俄国文化的一宗瑰宝,而且也是俄侨所在国文化的一宗瑰宝。”[7]具有宗教色彩的教堂或是典型俄国式的民居这些仿佛如童话世界般的建筑,既是俄国人民热爱生活的写照,也给无数中国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以肯定的是:“俄国文化、苏联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化在这里与中国的文化相互撞击、相互交流。新旧文化的斗争、中西文化的交汇不仅丰富了黑龙江地区的文化,而且加速了它的开发进程。”[2]

各种历史文化现象组织起来促使一个黑龙江历史文化特色体系的形成,所以黑龙江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值得注意:“清末民初,由于经济日趋发达,佳木斯农、林、矿、商不断开发,人口骤增。关内各地京、评剧行班及曲艺艺人纷纷来此做营业性演出,致使佳木斯镇艺坛一度出现繁荣景象。”[8]还有边疆的黑河地区:“清末民初,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及无声电影传入区内,区内的影剧院亦相继建立,丰富了边疆的文化生活。”[9]

由于抵抗沙俄、日本的侵略,文化领域也成为黑龙江儿女的战场。许多英雄人物由此诞生:“黑龙江地区沦陷后,爱国文艺人士在文化战线上进行着抵抗运动,形成了以哈尔滨为活动中心的北满作家群,萧红、萧军、金剑啸、关沫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血雨腥风的时局里他们为民族自由奔走呼号,在敌人严刑拷打中仍保持铮铮铁骨,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天动地。在揭露敌人残暴统治和人民疾苦的时刻里,他们无不体现着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身为社会头脑的责任,在文化战线上,用血肉与才智筑起民族尊严的长城。

二、小议龙江文化范式的形成

对于上述黑龙江历史文化特色,究其形成过程展开分析,以下几个因素只是众多成因的一部分,但也具有一定思考性:

其一,从自然地理等环境因素上讲,这里自古为“极边苦寒”之地,酷寒恶劣的气候使人望而却步。漫长的冬季给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诸多不便。气候环境作为历史文化发展的双刃剑,既铸就了黑龙江人勇敢豪迈的气质,却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此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困扰。这里的农、林、牧、副、渔之丰富是举世公认的资源“福地”,从古至今既吸引人们冒险到此求得财富,也成为战略大后方的绝佳首选。

其二,战争的破坏带给黑龙江文化的摧残在近代更是充满血泪。就拿俄国来讲:“俄国本来是一个欧洲国家,它原疆界远在乌拉尔山以西,同亚洲部分的中国相距很远,并不接壤。”[3]随着俄国不断侵扰黑龙江地区,战争涂炭生灵、哀鸿遍野,人民流离失所。日本势力在取代俄势力后更是将历史文化囚困在战争与奴役的阴霾中。“哈尔滨沦陷后,民族文化艺术遭到摧残,城市文艺社团演出受到严格的控制,农村戏曲活动面临衰亡。”[6],“日本侵略军占领佳木斯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摧残。各项文化活动均鼓吹‘日满亲善’,宣扬‘王道乐土’,文化艺术事业萧条。”[8]残酷的殖民文化教育摧残着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民族保持活力的标志之一,就是这个民族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广泛地运用其所使用语言的口语和书写形式。”[10]而日本侵略军却在用奴化教育,妄图控制中国人对于汉语和汉字的学习和使用,企图消灭华夏民族的尊严与活力,这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侵略。

其三,在传承黑龙江历史文化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黑龙江历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桎梏,有学者指出:“黑龙江区域的古代民族,曾经历过夫余人的‘汉之属国’、渤海人的‘海东盛国’、女真人的‘金源内地’等几度兴盛的时期,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亦曾达到空前的繁荣。但予人遗憾的是,这种‘兴盛繁荣’没有像农耕文化那样传承发展,且在他们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的联系,而总是在‘兴盛繁荣’之后便又回到了落后乃至原始的状态之中。”[11]这仿若在留住记忆的过程中失去了一条连贯、绵延的历史准绳,失去她,不但使一切还要重新梳理,同时损失的将是令后人为之扼腕的难以复制的辉煌。

其四,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于黑龙江历史文化近代特色的形成也十分关键。长期的封禁政策,严重阻碍黑龙江的人口流动与对外文化交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而黑龙江却被封闭在历史的边缘长达数百年。黑龙江虽贵为清政府的“龙兴之地”,却没有畅享文化交流的机会,原本就薄弱的历史文化基础变得更加敏感与脆弱。城乡发展尤其在文化领域内的差距更是大的惊人。

黑龙江近代历史文化特色的形成是内外原因交织的结果。我们在保护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时,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弘扬黑龙江历史文化而努力。

三、总结

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她的文化发展带有浓厚的近代色彩。无论是原住民还是移民,黑龙江带给他们的是一系列单纯却又复杂的感情。禁止开垦诏令的实施,人为地阻隔了文化的再创造,使这里的文化事业一度被打入历史的冰封期,在特定时期的百花齐放之后转而走向万马齐喑。但这不是历史的沉沦。这里有太多的迁徙,人来人往。这里海纳百川,虽也有战争的涂炭,但这里带给移民的情怀,更多的是一种博大的胸襟与气度。也许是因为这里的积淀不厚,但是她的特色就是这样,中国的“和”是一种传承,而“融”也是一份传承。

这里的文艺因有少数民族的能歌善舞而婀娜;这里的教育因有近展实业教育而在短期内成绩斐然;这里的历史因有国内外众多热爱和平、珍惜生命的人共同创造而色彩斑斓。黑龙江近代历史文化与中原文化血脉相通。在感受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风情时,我们更应该牢记黑龙江历史文化传承中曾有过的伤痛,传承龙江精神,弘扬历史人文,即便时光荏苒,不变的黑土情怀淬砺成金,在历史文化大发展的时代刮起炫美龙江风。

参考文献:

[1]刘烈恒.东北文化研究的新收获——读“东北文化丛书”[J].社会科学辑刊,1992,(4).

[2]辛培林,张凤鸣,高晓燕.黑龙江开发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龙江省志(第一卷总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松花江地区志编纂委员会.松花江地区志(文化志文化艺术)[m].哈尔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907.

[5]李明望.关东文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6]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文化文学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7]张冰.俄罗斯文化解读——费人猜详的斯芬克斯之谜[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162.

[8]佳木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佳木斯市志(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黑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河地区志(第三十五篇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历史文化特色篇3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居的村落,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特征明显。在历史洗礼下的少数民族村寨,其建筑表现的是非常有特色的,同时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构成了丰富多彩且具有特色的村寨体系。村寨文化是村民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是村民精神的寄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厚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内在核心力量。本文以恩施州宣恩县的庆阳坝村为例,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并用了田野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了解了庆阳坝村的文化发展轨迹,并对此产生的一定的见解,并对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相关论述,希望更多的人重视对特色村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庆阳坝的基本情况

庆阳坝村位于椒园镇北12公里,距宣恩县城19公里,东经109.23.10,北纬30.03.07,地处武陵山脉鄂西南边陲,地形呈椭圆状,为一处冲击平坝,坝西南为丝栗堡峻峰,四周有五条呈东西走向的山脊,所在地为低山带。现有人口1706人,70%以上是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966亩,常用耕地面积近2000亩,其中水田220余亩,旱地1540余亩。

庆阳坝村古为巴子国地,元属镇边万户总管府,改土归流前,由施南土司覃氏统治数百年。清雍正年间改土归流,朝廷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怀柔”政策,凉亭街日渐鼎盛,成为了省际边贸集市中心。1955年,庆阳坝村由四川万县划归湖北宣恩,属谋道辖区内的一个行政自然村。由于长期交通受限,寨内经济发展缓慢。但是庆阳坝村的古建筑遗址保存良好,现存古桥1座、驿站1座、古墓葬l座、古商业街3条和古庙遗址2座。民风民俗浓郁,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二、庆阳坝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农耕文化的传承

庆阳坝村地处鄂西南边陲,地处北纬30黄金分割线,海拔600-700米形,溶岩地貌,黄壤土型,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热,雨热同步,光温互补,年均气温15.8度,年降水量1491.3毫米。目前庆阳坝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茶业,追溯其历史,来自民国27年(1937),中国茶叶公司在庆阳坝设立了制茶所,由此将生产茶叶和制作茶叶的技术带进了庆阳,主要生产的有玉露、龙井、炒青等等绿茶,也有红茶,年产三十担。该茶厂红火了四五年。当时官方非常重视。后来因为市场需求减少经济效益下降,曾一度改种水稻,在上世纪“宜红”茶叶的红毛茶基地,是“鄂茶10号”母树所在地,茶叶资源丰富,茶叶合硒量较高。正是因为这些得天独厚的特点,近年来当地政府对庆阳坝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兴茶园,当地私企纷纷涌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富硒的土壤条件,以及独特的传统绿茶制作工艺,使庆阳坝村一跃成为椒园镇重要的茶叶种植专业村和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现在在庆阳坝通用的品牌是“伍家台贡茶”,正是由于当地的富硒资源和良好的种植技术,使“伍家台贡茶”品牌更具生机和价值。茶叶的种植和生产逐渐成为了庆阳坝村的特色支柱产业。正是因为政府的支持,现在以茶叶种植为主的农耕文化在庆阳坝发展得非常好。

(二)建筑文化的传承

土家族的建筑造诣非常高,自古以来都十分有名。c阳坝的凉亭街就是典型的土家商贸集市建筑风格,庆阳凉亭街长约951米,历史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由两条大街道组成,有一条呈“Y”,字形的主街道,走向是东南至西北,与另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街道架角而列。街道房屋前为铺面,后层吊脚。单侧房屋首尾相连,两侧房屋之间前檐相搭,架“水笕”导水,形成凉亭街。主街道西段岔行一分为二,巷道曲径通幽,形成街巷,两侧房屋檐搭檐角接脚,形成了独特的凉亭街街道。另一条街道依于丝栗堡山脚,以石拱桥相连,两街相围处为一大坝水田,对侧山脚是一溜吊脚楼民居。古桥有石拱桥、凉亭桥,将古街两侧建筑连成一体,现保存完好。凉亭街建筑一般为三开间,木结构穿斗式,临街面多为二至三层,一层为商铺,二三层为生活用房,多做成“过街楼”、“燕子楼”形式。临溪面(后檐)做成“拖檐”,稍低于临街面。屋面施小青瓦。但凉亭街内现有也新民居,多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其建筑特点主要是:建筑体量较大,一般为二至四层建筑;屋顶多为机瓦覆盖或水泥平屋顶;墙体为水泥砖或青砖砌筑,水泥刷墙面,外贴釉色瓷砖;门窗、栏杆不再是木质,而使用了铝合金等现代材料;沿河吊脚楼改建成现代材料房屋。这些房屋从外观上完全改变了土家族建筑的原始风貌,与古民居及传统形式民居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质朴风貌。凉亭街本身建筑富于民族特色,古街道将经商和居住合二为一,内涵丰富,工艺精细,凝结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艺术价值高。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价值的所在,在政府引导帮助下,村民选择把现代的房屋还原成传统样式,在外来新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在选择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所偏差,这就需要正确的引导,当村民意识到文化价值本身时,那么外来文化的思潮势必被优质的传统文化所淹没。

三、庆阳坝传统文化的消逝

汉流文化繁盛与消失。

东汉末年,公元220-268年,正是魏、蜀、吴、争汉鼎的严峻对峙时期,为了复兴汉室,保住汉室江山,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结为生死兄弟,同时设立夫子牌位,饮血为盟,砍香发誓,如有不忠不义,照香行事,永不得翻身。在当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拥护,逐渐演变成一种群众性的组织。由于此事起源与汉朝,又在当地广泛流行,于是就有了“汉流”一说。汉流组织在庆阳坝一带的组织形式分为“仁号”和“义号”上两派。无论是“仁号”还是“义号”上都一样,每次发展成员的时候就必须设立香堂、举行仪式、供奉夫子牌位,喝雄鸡血酒,砍香发誓,才能正式成为其组织成员。在庆阳坝仁号上的王坪阶独当一面;义号上以谢荣昌、曾广灿为主,他们都称为大爷,隶属于县龙头大爷吕泽录(仁号上)、薛干臣(义号上)所辖。谢荣昌当时是椒庆乡副乡长,曾广灿是当地保长,两人都有权有势。为了争权夺利,扩大势力,两派之间经常明争暗斗,势不两立,都想压倒对方而独霸一方。由于义号上人少势弱,往往斗不过仁号上,只得采取妥协退让的缓兵之计,但绝不是口服心服。于是义号上的谢荣昌和曾广灿就利用手中拥有的伪政权势,采取假公济私的办法施加压力,主要针对参加到仁号上的辖区百姓,不该当兵的捉去当兵;不该挑夫的要派去挑夫;不该征粮纳税的强行摊派。这些人逼得无路可走的时候,只好去找仁号上寻求保护,于是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愈演愈烈,最终得利的还是仁号的王坪阶,因为他是当地有名的地头蛇、土皇帝,谁也斗不过他。王坪阶是庆阳坝附近大茶园的人,土生土长,生意世家出生,与英培、板栗园的侯唯一以及湖南八面山的的瞿波平等不少社会名流结成为拜把兄弟,并且往来密切。他之所以是称霸一方的“地头蛇”,胆敢与骑兵连抗击和与义号上的人明争暗斗的保护一些投靠他的人,与其交往的这些社会名流就是他坚强的后盾,谁也奈何不了他,因此他名大声大,非一般等闲人物。解放以后他被划成当地最大的恶霸地主,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依法处以极刑。从其以上事实看来,王平阶确实是个逢恶不怕,遇善不欺,喜好打抱不平,且又有胆有识的人物。他的这些秩事至今还在不少老年人中传说。汉流组织在当时既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但也确实起到保护一些弱势群体自身利益的作用。腐败无能的旧社会没有取缔汉流组织的根本原因是因其法律不平等,一些弱势群体的自身利益始终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解放以后制定的国家宪法,人人都能平等事受,基本上就不存在有弱势群体了。所以,汉流组织文化就在人民群众中自生自灭的销声匿迹了。这虽是历史的必然,但也有其社会因素。

四、问题和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庆阳坝的传统文化受到不断地冲击,一些传统也已经流失。庆阳坝的很多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多得的历史价值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对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其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特色村寨传承存在的问题

1.交通落后,“山里的凤凰”飞不出去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虽然庆阳坝村现有小巴士直接到县里但是这段公路较为狭窄,没有大型的停车场,总的来讲道路基础设施不佳,造成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等等,这些客观原因,使得很多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隐藏在“深山”无人知晓,严重的制约着民族文化的传播。

2.民族文化教育人才流失,庆阳坝村民思想观念趋于迂腐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很多正值接受教育的青春年华的青少年放弃学业选择外出打工,又或者是接受到了高等教育的庆阳坝学子早已不愿意回到当地把民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加之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他们认为,以他们那一辈的经历来看就是小孩不读书也可以照样成才,就算是孩子接受了教育以后出了社会还是一样的打工,这在土家族地区已成为一种再普遍不过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严重束缚人的身心发展的非理性观念。

历史文化特色篇4

关键词:青岛;历史文化特色;城市园林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青岛是一座有着独特的历史内涵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沿海城市,被称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文化构成与内陆地区相比,更加丰富、多样、立体,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如:啤酒文化、特色西方建筑、海洋文化以及沿海的特色街道等。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使西方文化充分融合到东方文化之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青岛历史文化。

1.青岛市具备的优势。

青岛处于我国山东半岛的西南部,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毗邻日、韩,地理位置优越。且由于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温暖湿润,冬夏温差小,因此,其港口的水域常年不冻,其胶州湾水深域阔,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而且,青岛属于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山东的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例如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它依托海洋资源,以海洋产业为支柱,以科技作为先导,各种高新技术产业云集,对青岛甚至全国的产业发展有着先导作用。青岛还有国家的政策支持,使其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及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些都使得青岛的港口具有很强的优势,包括地理优势、气候优势、经济优势、政策优势等。此外,自19世纪青岛经历了德国及日本大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其城市的兴衰变迁可谓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鲜明的历史剪影,而时隔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这种殖民统治留下的痕迹依然可通过青岛的文化依稀可见,如今,青岛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风景旅游胜地。

2.青岛历史文化特色。

(1)独特的自然环境。

青岛气候温和湿润,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海滨城市。低山丘陵较多,还有山体、台地等,地势起伏明显,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市区设有多个观景台,碧海环绕,水域深阔而海岸线绵长,有许多的沙质海湾,观景条件得天独厚。

(2)城市整体布局及规划。

总体而言,青岛城市的规划和布局较为合理,它利用自身的地形对城市的功能区进行自然划分,城市的交通道路依据地势进行布置,灵活性较强,青岛的城市布局特点使胶州湾东部成为主要城市,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针对青岛市在前期城市发展中的问题,调整发展策略,按照“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线辐射”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和布局,为了进一步保护青岛城市的环境,将胶州湾北部的高新区建设纳入该市的城市发展的中心环节,对老城区进行保护的同时要科学地加以改造,许多珍贵且具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刻着历史的印章。

(3)历史名城保护区。

青岛历史名城保护区主要位于主城的沿海岸线,其保护区内的城市设计多为开放式格局,建筑物与地形、地势、道路相衬,依据地形特点而构建的围墙、门窗、台阶等造型独特,形式多样,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元素,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历史名城的保护力度,对青岛老城区的历史建筑进行适当的改造或修葺,同时,注重地方风格以及城市周围的环境特征,合理规划建设,使保护与开发同时并举。

(4)建筑风格特征。

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缘故,其建筑的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既有中国传统的殿宇建筑、四合院,也有西方的洋楼,德式建筑,以及各种风格的教堂、银行等。青岛的许多新建筑,其设计理念取自于欧式建筑,如:巴洛克风格的山体装饰、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粗矮的角墙,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的东西方元素融合,进而实现了与该城市文脉的密切结合。

(5)青岛山水城市的构建。

青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为青岛打造山水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依山傍水,风景宜人,堪称是名副其实的山水城市,其自然山水景观以及历史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其海景及沙滩尤具特色,深受游客们的喜爱,此外,许多古代的文人墨客在此都留下了踪迹和诗词歌赋,为现当代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青岛另一种独特的人文美。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交融使得青岛山水城市更有自己的特色,而自然山水保障了青岛山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青岛城市园林建设。

(1)德、日占领期间的园林建设。

青岛的城市园林建设于上世纪30年代最为兴盛,且成绩斐然,它的园林建设是与青岛的城市化进程是同步的。青岛的第一座城市公园即中山公园,在德国占领时期,对其进行了植被绿化,从而涵养水源和改善环境,他们成立山林局,专门负责植树造林,并且在太平山开辟苗圃,作为青岛地区造林的育苗基地,还引种了欧洲、日本等地的许多树种及花卉,建立了很多的果树林、种子圃还有花卉圃等。利用梯田或坡地等自然地形因地制宜,从而选择是种植乔木还是灌木等植被,是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体现,其次,注重从美学的角度对园林进行设计,使得四季的景色相得益彰,充满了诗情画意。还有闻名遐迩的汇泉海水浴场,更为青岛增色不少,其旅游事业颇为兴旺。

(2)青岛回归后城市园林建设。

在青岛日据时期,太平山被改称旭山,山林公园也因此被称为旭公园。而在1922年,青岛回归后又被改称为第一公园,我国政府并对其进行大量的改建,补植花草树木,规划、经营公园。

在胶澳商埠时期,第一公园被划分为六个区,第一区位于该公园的西南部,是整个公园的入口,中部名为小西湖,湖心建设有凉亭,湖中又增设人工喷泉,太平山的山溪即为湖的水源,岸边翠竹丛生,杨柳依依,有江南的极致。第二区是溪谷,位于小西湖的上游,周围赤松、刺槐等混交林尤为茂盛。第三区是办公处,其樱花大道颇为优美,又种植有海棠、牡丹等,每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争芳斗艳,令人心旷神怡。第四区是果园,第五区多玉兰、桃花等花卉,第六区地势较高,水量充足,形成许多瀑布,景致幽静。在继承了德、日城市公园建设的原有遗产的基础上,又相继开设了第三公园、观象山公园等,颇为出名。以海滨公园为例,海滨公园位于信号山的南麓,莱阳路的南部,汇泉海水浴场的西侧,该公园依山傍海,格调优雅,故常年游人不断。

(3)当前青岛城市园林建设。

近年,青岛市着手启动一系列城乡绿化规划,努力建设国家森林城市,以“山海-森林-城市”的宏观格局为框架,坚持科学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全面提高青岛市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生态最优、效益显著”,形成南北平衡、东西互补、城乡一体的绿化新格局。同时,提升旧城区景观面貌。还重点对前海一线、环湾路等观光前海风景的重要区域进行了系统的绿化提升工作,进一步提高了青岛的绿化水平和质量,既增加了前海一线的绿量,又打开了市民看海的视野。

(4)对目前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启示。

城市园林对于现代城市的美化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城市的生态系统有着保护作用,可有效地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的环境,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工作、休闲和娱乐的环境,同时也直接促进了青岛地区旅游业的开发。青岛城市行道植被的种植和保护较好,城市绿化面积较大,且农林事务所为城市园林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今,青岛在极力打造山水城市,其独具匠心的园林建设及山水文化使之成为可能。

4.结束语。

青岛市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城市园林建设,可谓是我国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岛也在努力建设生态城市,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据其自然地理特征,着力打造山水城市,进一步增强青岛的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青岛在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并与世界性的大都市接轨,增强青岛的国际知名度。

参考文献:

[1]潘丽珍.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与保护[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1年会论文集[C],2001.

[2]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2004.

历史文化特色篇5

摘要:黄国先民即夏商时期东夷之一支的黄夷。因黄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黄国文化在保留东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础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在器物制造技术、纺织技术、雕刻与绘画技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过当时的中原文化水准。其墓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自成一格,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既是一个文化的传播区域,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区域。

古黄国处于江淮之间,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鲁僖公十二年(前648)黄国为楚人所灭。黄国属东夷之国,处于楚与中原之间,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中原文化、东夷文化与楚文化。对黄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春秋时期江淮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化,认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探讨民族文化融合的方式与进程。

一、黄国族源论考

关于黄国的族源,据司马迁《史记》所记,黄国为伯翳(柏翳)之后:“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日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日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日:‘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日:‘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赢氏……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司马迁所提到的赢姓之后在西周至春秋时期为诸侯者有江苏的徐国、山东的郯国、莒国,安徽的终黎国,河南境内的黄国、江国,迁至陕西的秦国。对于赢姓之始祖,史载出于上古东方部族,为少吴的后裔。这是一个以鸟为图腾崇拜的部族。《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郯子朝于鲁,向鲁人讲述自己祖先的故事,让孔子十分佩服,并虚心向郯子学习。郯国与黄国源出同一祖先,且并为赢姓,可见关于史书对赢姓族源的认定是可靠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赢姓的黄国为祝融之后陆终的始封之地,黄人亦为陆终之后。宋人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载:“黄氏,赢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亦赢姓十四氏之一也。楚有春申君黄歇也。”据此,诸多黄氏的族谱也多采此说,以追溯自己姓氏的族源,《福建莆阳黄氏百代世谱》、《台湾江夏黄氏世谱》及《台湾江夏兴华军城黄氏祖谱》也曾记载:陆终,伯益次子,号吴回,兄帝太康失国,弟复焉,受封于河南潢川定城西二十里黄国。实际上,陆终之后封于黄者在先秦两汉典籍中无记载。此种说法的可信性有待考证。赢姓诸氏族最初的活动地当在今天的山东地区,夏、商和西周时期,为了打击东夷和淮夷部族,都曾有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夏、商两朝的军事打击下,东夷诸部落为了生存,不断向南迁移至淮河流域,然后缘淮河西上,进入江苏、安徽,甚至到了河南西部地区。其中,到达西部最远者便是黄国和江国。黄国的前身当为《后汉书》中所提到的九夷之一的“黄夷”。

综上所述,赢姓远祖当为东方部族的少吴氏后裔,至舜、禹之时,其近祖伯益(伯翳)与偃姓的皋陶同时受封于山东和淮河中下游地区,为赢姓,秦、徐、郯、莒、黄、江等方国同祖同宗。赢姓部族与东方其他部族被夏人、商人和周人视为东夷,黄国原为夏商时期活动于淮河流域的黄夷,在夏商的军事压力之下西迁至安徽与河南交界处,这便是周代时黄国的前身。

二、黄国的盛衰

西周初年,管叔、蔡叔协同殷之遗民叛乱,东夷诸部族也闻风而起,周公奉命东征,在平定管、蔡之乱以后,又挥师东进,伐淮夷,那些被周王朝认为最有危险性的和顽抗到底的东夷或淮夷部族最终被完全剿灭,而归顺周王朝和没有卷入战争的部族被封赏。当时已进入淮河上游的黄国在这场战争中当处于清醒的观望之中,所以得以保全,并作为周王朝姬姓诸国的南方屏障而被封为异姓方国。

《春秋》与《左传》提到黄国时,多称“黄”或“黄人”,不见称其爵号,《潢川县志》言:“周成王平定东夷后大封诸侯,黄国为当时的诸侯国之一,赢姓子爵。”1983年,在黄国故城西南约20公里的光山县宝相寺一带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证实了黄国君主的爵位,出土的“黄夫人盂”,其铭日:“黄子作黄甫(夫)人行器”。黄夫人即黄国国君的嫡妻,此盂为黄国国君为自己妻子所作,铭日“黄子”,正可证实其爵位。史料中没有关于黄国被封的具体时间,从西周初期的时局来推测,黄国接受周王朝分封的时间应当在成王、周公东征结束之后。周王朝分封这些异姓方国的目的在于:分化东夷与淮夷,收拢与安定人心,稳定淮河流域的形势。当然西周王朝的政治家们对这些异姓方国并不放心,所以就在附近同时建立了诸如蒋、息、沈等以监视和牵制它们。黄国以今天的潢川县为中心,其区域包括今潢川全部,光山县、罗山县、信阳县、商城县的大部及鄂东北边缘地带。除1983年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1988年又在该墓西北165米处的天鹅墩发掘出黄季佗父墓,年代为春秋早期与中期之际,即公元前670年左右。从而证明这里是春秋早期黄国王室墓地。在罗山高店乡还发现两批春秋时期的青铜器,第一批盘和厘上有铭文“侯君单”,属黄国贵族,侯君是其称号。第二批5件铜器上有“侯季宿车”的铭文,也属黄国侯君的家族。在信阳杨河还出土“侯仲子”铜削。表明黄国侯君的封邑在罗山和信阳之间,西接申国。以此来看,黄国在当时确实属于江淮之间较大的国家之一。其故都便在今潢川县城附近。在河南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隆古乡,考古工作者发现了黄国故城。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诸侯国都城垣之一。

关于黄国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始于桓公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蘧章让黄。”⑨这是楚国第一次以主人身份会盟北方诸侯,也是第一次征伐北方诸侯国。楚子选择约会诸侯的地方在楚国的沈鹿(今湖北钟祥东),独黄国和随国不与会。楚军便沿汉水流域北下,报复黄国与随国,这一次北征,楚国一方面想试探一下淮河流域诸侯国的实力,同时也在于检验自己的战斗力,所以并没有趁机东进以攻黄国,在大败随国之后,楚与随盟约而去,使黄国逃脱一次劫乱。楚文王和成王时期,加快了北征的步伐,开始征服和吞灭江、汉和淮河流域之间的诸侯国,先后讨随、伐申、征蔡、亡息、灭邓。在征服江、汉间小国之后,楚人实力得以大大向北延伸,并以江、汉为大前方,沿淮河东进,于鲁庄公十九年(前675)“伐黄,败黄师于碚陵”。此次伐黄是为报30年前黄国拒不奉楚人召唤之愤,实际上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楚人意在打通由黄国通往淮河中游的通道,从而可以顺利地东进淮河中游诸小国,又可以北人中原,与中原大国直接对抗。可能是遇到了黄人较为坚强的抵抗,虽然败黄人,但也不得已而退兵。遭此打击之后,黄人为求自保,不得不向北方大国寻求保护。就在鲁僖公二年齐、宋等中原大国盟于贯(今山东曹县南),主要商讨对付北进的楚国,黄国听说之后,也参加了这个会盟。“贯之盟,不期而至者,江人、黄人也。”④江人与黄人虽与中原联系不多,但是在此时,北方的诸侯霸主齐桓公为了孤立楚国,正有意将中原与楚之间的小国纳入自己保护之下,于是两方一拍即合,黄人便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北方集团。前656年,齐、鲁、宋、陈、卫、郑、许、曹诸国联军发动了攻击楚及其盟国蔡国的战役,迫于中原诸侯的压力,楚人与中原诸侯盟于召陵,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召陵之盟。当中原诸侯罢兵之后,楚成王于次年以子文为大将,率师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⑧。弦亡之后,土地沦为楚人所有,于是此时楚之境已与黄国接壤。5年之后,楚人以“黄人不归楚贡”而伐之。第二年楚人终于灭掉了黄国。黄国于周初立国,存在了400多年。

探究黄国灭亡的原因,《左传·僖公十二年》说:“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共楚职,日:‘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故而被楚所灭。《左传》字里行间透露出:黄之亡是因为黄人自恃与齐结盟而不向楚人称臣、纳贡。《谷梁传》则认为是齐国将黄国拉人中原同盟而促使黄之早亡。所以《谷梁传》云:“贯之盟,管仲日:‘江、黄远齐而近楚,楚,为利之国也,若伐而不能救,则无以宗诸侯矣。’桓公不听,遂与之盟。管仲死,楚伐江灭黄,桓公不能救,故君子闵之也。”⑩黄国之亡,固然与黄人恃齐之盟而不近楚人、对楚疏于防范等因素有关,但更直接的原因则来自于楚国独占江淮、称霸中原的野心。当楚人打通了江汉地区、占据豫西南之后,此间的诸小国无力与强悍的楚人对抗,而中原诸侯又不能及时救援,这些方国被楚一个一个蚕食掉是在情理当中的。无论黄国是否与中原结盟,无论黄人是否对楚纳贡,也无论黄人是否加强戒备,都不会逃脱被灭亡的命运。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就是北方较强大的陈国、蔡国、许国等,楚国也是几亡之而几复之,况如黄国这样的小国呢。我们说黄国被楚灭势在必行主要是因为黄国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如果占有黄国,楚人就打通了东人淮河中游诸国的门户,也扫清了淮河以南的最大障碍,从而为后来出入中原提供巨大的便利。

黄国被亡之后,楚国并没有灭绝黄人,而是将其子民继续留在黄地。据今存的《叔单鼎铭》云:“惟黄孙子系君叔单自作鼎”,杨伯峻先生考证说:“盖黄灭后,子孙又续封,故称‘黄孙子’也,系者,继也,续也。叔单为始续封之君,故日‘系君’。”@黄人后裔人楚之后,有一部分在楚国为官,最著名的便是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

三、黄国的文化特征

由于黄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文化既有东夷或淮夷的文化因子,又具有显著的中原文化的特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楚文化影响。黄国文化在融合多元文化因子之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展示出不同凡响的文化成。随着考古文物的不断发现,今天传世的黄国青铜器数量众多,且有很高的工艺,与同时代的其他中小国家相比,黄国青铜铸造技术要高明得多,经济也相当地发达。传世的青铜器有黄君簋、黄君孟鼎、黄君孟壶、黄君孟豆、黄夫人益、黄夫人孟姬鬲、黄大子白克盘、单鼎、单盘、单匝、侯季宿车壶等。从考古来看,目前所发掘的影响最大、出土文物最多、最能反映黄国文化特色和文化地位的两座大墓是在光山县宝相寺一带的黄君孟夫女合葬墓和相邻的黄季佗父墓。从葬制和出土文物来看,黄国文化具有以下特色:

1.黄国文化与同时代的其他文化相比具有独特性

黄君孟夫妇墓出土185件玉器,玉质良好,透明度亦佳,器形多片状,小而薄,因料施工,造型优美,个别立体圆雕如玉雕人头、玉雕兽头、玉鸳鸯等是不可多得的玉雕工艺品。黄季佗父墓100余件金属弹簧,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弹簧标本。“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一批铜礼器均为紫铜色,与春秋早期的其他青绿色铜器截然不同。且制作精美,器壁较薄,开创春秋中叶以后铜器铸造的实用作风。尤其是黄夫人孟姬墓中的冲压纹铜盒在国内是首次发现。黄夫人孟姬彩绘棺也是国内最早的实物资料。玉雕男人头像和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玉环,对研究当时的服饰、人种和神话崇拜是较为珍贵的资料。孟姬完整的发型和头发实物是春秋考古的特例。蚕丝织成的6件紫色绣绢,为中国蚕丝纺织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竹排箫,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竹质管乐器。该墓的年代在公元前648年之前不久,墓内随葬礼器成为中国春秋中期考古的标准器。”

2.承袭中原文化特点

黄国贵族流行土坑竖穴木椁墓,显然是采用了中原文化中的丧葬习俗。黄国青铜器,从黄君夫妇墓的器物组合为鼎、豆、壶、盘、匝看,与虢国墓地的器物组合相接近;黄君墓出土的鼎,从形制到配套组合也为周式,而使用青膏泥填封墓室,则是南方江汉地区的文化习俗。黄君夫妇墓的绝大部分器物形制与纹饰和中原地区墓中器物相近似。器物风格总体上与中原接近,承袭了周文化的质朴与厚重。黄国文化以中原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这与长期以来黄人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有关。1966年京山苏家垅及1972年随县熊家老湾出土的曾国器群中都能见到黄国器物,其中随县熊家老湾出土的鼎中铸有“黄季作季赢宝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另出土有“叔姬簋”,铭文云:“叔姬需迮黄邦,曾侯作叔姬、邛埔媵器……其子子孙孙其永用之。”@证明了黄与曾的通婚关系。

3.保留着原有的东夷文化因子

历史文化特色篇6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全球化的快速进程,使得文化之间的差异愈发的模糊,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的矛盾十分明显,并不是简单依靠使用马头墙就能够表现和传承徽派建筑。近现代各国建筑师纷纷投入了对地域建筑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前言

动车组的上马、高速铁路的通车、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去显得遥远的距离如今日益缩短,上午还在南方感受沿海的炎热,中午已到达北方体会寒风的凛冽。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不仅加快了各地人员之间的流动,也加快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在这种快速的融合过程中,地域的界限日益模糊,社会变得大一同,地域的特色在此过程中却逐渐消失。这就是“全球化”在国内这个小环境里的直接体现,而在国际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中国日益开放,与世界融合的步伐日益加速: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全球金融风暴的潜在作用、以及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一系列的大事件都在强力地推动着中国全球化的速度。

“全球化”这个字眼已经没有新意,在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存在多年,已成常态。全球化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已经成为社会人士的普遍共识。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巨大力量,正将世界推向一个全面融合的时代。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有着令人遗憾的破坏作用。单一的世界文明化的过程是对过去伟大的文化历史资源的一种消磨和腐蚀,它不可挽回地破坏了宝贵的传统文化和形形色色的地域特色,这种破坏事实上构成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削弱,它使世界面貌变得平庸无奇: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我们使用着同样的电器、开着同样的车、看着同样的新闻、住在同样的钢铁森林里,每一个城市都变得一摸一样、无法分辨。

看起来我们离理想的西方文明的生活日益接近,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接近于所谓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于是,一个严肃地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古老文化传统还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但是,同时另外一个矛盾是,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势不可挡,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层层包围与碾压下,必将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这不仅仅是我国所独自面对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无法直面来自于现代文明的冲击。

建筑领域的全球化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和具体表现就是当今建筑学体系与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形态、建筑空间的雷同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多年的推进,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关于如何保护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相关的问题也受到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更多的重视。在我们的一堂口语课上,外教如是说:中国这些年发展太快了,上海跟伦敦、纽约已经没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将其算做一种正面的评价,但是对于一个从事建筑行业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种褒奖,相反,是一种讽刺:是的,无论是北京、上海,或是香港、台北、东京、伦敦、纽约,或是曼谷、首尔,城市的绝大多数个性都逐渐丧失,彼此之间变得如此相似。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

建筑界的当前现实直接源自于全球化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著名的国外建筑师和事务所在中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中所向披靡,拿下了众多的项目,本土建筑师在节节败退的同时,变得更加的迷茫,本土文化的特点日渐流失。严峻的局面迫使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目前的局面进行批评和思考。“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等各种言论尘嚣日上,各种学术性的讨论也变得尖锐和激烈。

转贴于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方和传统特性的东西逐渐弱化甚至消亡,这是一个虽不情愿却又不可阻挡的趋势。建筑是时代的附属物,是时代特征的直接体现,不同的时代有其相适应的不同建筑体系;因此,时代的进步和改变,随之的生活方式必将改变。建筑设计追求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但并不是简单等价于使用过去时代或特定地域的建筑符号、形式或风格,那显然十分肤浅;就像徽派建筑并不是简单依靠使用马头墙就能够表现一样。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虽然主要是反映在建筑的外在直观形态上,但更多的内涵是表现在地域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建筑的地域性文化体现在其自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性的东西,是其所属时代所属地域中符合其人民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特殊的解决方式。不过到了今天,这样具有自觉的地域文化特色又获得成功的建筑已经不多见了,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趋向大一同的局面。

直面建筑界的全球化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经济的中心,这是谁也不能否认不可阻止的;而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被边缘化的状态也是不能回避的。如何应对建筑界的全球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一方面我们应当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全球化的冲击下的影响,要保护并发展我国的城市和建筑特色。如何建立适应于现代中国的建筑理论,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如何奠定中国建筑在世界未来建筑史的地位,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国建筑师共同面对、群策群力的任务。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有国外事务所或境外建筑师参与的重大项目中,既有很多成功的尊重我国国情注重保护地域特色的案例,也有很多对中国文化十分无知和充满偏见的设计。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我首推华裔建筑师“贝律铭”,无论是其在苏州设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还是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我都亲身观赏了,实在让人感动;不仅能体现中国文化和地域性的特色,同时在设计中能感受出设计师对中国建筑传统的一种尊重。而某些建筑,实在对中国文化缺乏一种真诚的态度,比方说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等项目的争议直到现在仍未平息。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你设计师的国籍,也不在于你的文化背景;而是关乎一种态度、一种思想。

一点实践

在前不久参与的一个概念型设计,正好是关于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保护和设计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建筑。该设计的背景是出于安徽经济发展和安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旨在弘扬和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合肥地区设计建造一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或称民俗博物馆。

我们的方案构思源于我国春秋时期《周礼.考工记》中对于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的描写,考工记中所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依次我们将地块划分为3X3的九方格。同时,设计规划中再融合进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九方格”,构成园区路网骨骼与参观流线的关系。整个完整的设计过程本身就是对设计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地域性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总结

总之,全球化和地域化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两者的关系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地域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全球化则是一个永无终点的过程。全球化的本质并不是文化的单一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绝不是世界的大一同;全球化的实质应该是多中心的,才能是今天世界多元化文化依然存在的理由。在敞开国门后的一百多年间,尽管中华民族和人民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和曲折,但中国人始终以一种自主开放的姿态跟世界打交道,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智慧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而作为建筑业的从业者,我们要以更开放、更包容、更批判的态度认真学习和吸收全世界优秀的建筑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正面应对强势文化的挑战,自发保护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多样性,并且将其发掘、传承和弘扬。只有这样,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才能贡献出一份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费麟.匠人钩沉录(节选).建筑创,2009年7期

[2]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建筑学报,2003年2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4]李敏泉.国际性“话语系统”与中国建筑的文化战略.(北京)建筑学报,2003年6期

历史文化特色篇7

关键词: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色彩保护

abstract:asasymbol,buildingcolourexpressthestyleofarchitecturedirectly.atthesametime,itisanimportantpartofarchitecturalaestheticsandthelookofourcities.andthen,itisadirectreflectionoftheregionalcultureofaregion.

thisarticletrytoexplorethehistoryofdiversifiedcolorofnearmodernarchitecturaloftianjin,frommultipleperspectives.thengivinginitialstrategyonthecolorprotectionofnearmodernarchitecturalgintianjin.

Keywords:tHeHiStoRiCBUiLDinGS、Colorcharacteristics、Color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1,关于建筑色彩的研究。

城市建设的永恒目标是追求一座城市、一幢建筑的特色,其中建筑色彩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是首要的要素。城市中不论是一些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还是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住宅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总而言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的表象,更应是人类闻名与进步的艺术代言人。

国外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这个概念出发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城市色彩问题并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在60年代初。到了70年代后才开始对建筑单体的色彩进行研究和实践。进入90年代后,才扩展到环保、多元、人性化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单体色彩。日本京都自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的色彩为挤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做了规定;在英国伦敦,人们对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建筑进行了色彩的规划;意大利以传统建筑色彩基调为基础为整个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以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具体实践有:美国设计师珍妮科帕茨在《三围空间的色彩设计》中,探讨了色彩的三维感知理论及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对于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整修的策略。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即将建筑色彩看作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来研究,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日本吉田真悟2011年出版的《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中对街区和建筑色彩的设计的研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在国内对于历史建筑的色彩进行研究的成果却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有:学着杨春风对北京古城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调查研究。她从面积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色调对比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特点。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高履泰等学者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故宫古建筑群各构件的色彩数据进行测定并作了定量化研究。另外,他还围绕建筑色卡的使用,对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今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资料。

天津大学陈学文等学者认为传统的依赖直觉惊醒判断的手法,不利于建筑色彩设计的准确性,应在研究中将复杂的色彩关系量化等措施采用科学的态度来处理。

2,历史建筑色彩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影响下,各个地域的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建筑成为地域文化最有力的承载者之一。而建筑色彩则是一个地狱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者。如: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红色柱子、宫墙,与周围居民的青瓦灰砖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是全城色彩的主导;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融入到了周围山水中形成的色彩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秀丽淡雅。

3,天津历史建筑

3.1天津的历史建筑

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其他名城一样,有着久远而深厚的历史,并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天津拥有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2005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地方专门立法。条例中划分了6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一宫花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中心公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这些风貌建筑不仅饱含着天津的人文历史,而且凝缩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丰富的建筑色彩资源库。

天津建筑色彩处处彰显着地域文化特征。天津为保卫都城而设,其传统建筑型制、风格受北京影响较大,天津属典型北方城市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雨集中。建筑选用中高明度,中低彩度暖色调,使天津市冬季亮丽起来,并满足人们趋暖性心理需求;在雨季既利于辨识,又不过于强烈,形成含蓄的色彩印象。

此外,天津有明清以来体现儒家文化的文庙、佛教文化的大悲院、道教文化的玉皇阁、妈祖文化的天后宫、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大寺以及天主教文化特色的望海楼、老西开教堂,这些建筑色彩勾画出天津历史民俗文化的清晰面目。

3.2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

《天津文化通览》把天津文化概括为包容、吸收的特征,多元化的构成和与时俱进的品味。天津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并代表着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市中心区域逐步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一过风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天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原各国租界建筑体现了个国家的建筑色彩习俗。如:意租界内的建筑多为清水红砖配以水泥檐口与墙裙。

最近,天津市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天津城市色彩规划项目。6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应该以什么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变迁,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在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采取有效的建筑色彩保护和修复措施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4,关于天津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的研究策略

我国建筑色彩的研究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杭州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历史色彩的地域特征出发研究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的形式颁布。

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方案

为了,详细的了解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提出、建立和整理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近代历史天津历史建筑的色彩资源参考系。为天津近现代建筑的色彩保护和新兴建筑的建筑外部和城市色彩设计提供色彩资源库和色彩的参考。并且通过系统和对比分析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提出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和修复策略。

4.1实地调查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及其构成现状,进行现场勘测与测量、色彩统计。对于一些搜集相关资料困难的例子,采取搜寻地方志、摄影、访谈、绘图等方式搜集建筑色彩的相关资料。

4.2历史文献的研究

大量阅读与整理文献资料,运用这一课题的相关理论,包括历史建筑、色彩地理学、色彩学、文化地理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寻找相关支持论点的各个学科中的相关原理。得出历史建筑的最佳修复策略。深入探究历史建筑色彩的渊源,如,初始色相、色彩的材料及色彩的制作和调制工艺这些能够为复原和修整历史建筑色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3建筑色彩的分析整理

首先,一个系统的组成,并不是由其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是以一定的规律、秩序或计划有机联系起来的整体。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色彩也是由建筑的不同部位的色彩要素而构成的色彩系统。因此,必须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搜集到的色彩数据整体为根据整体地地、系统地分析天津建筑的色彩。

但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确定多元的历史建筑的归属区域与其他历史建筑归属区域的色彩特征,在发现差异的同时,也才能更加深刻和准确地把握和概括各种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

5,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策略

5.1色彩保护的原则

5.1.1协调性原则

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证天津近现代保护建筑的整体色彩基调与天津市的的小协调;保护建筑的装饰色要与其相应的单体建筑和相应的区域相协调。

5.1.2材料的优化使用原则

为了延续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应参考历史文献或者实地调查,尽量保持近现代保护建筑的原有色调;尽量科学的研究并在保护过程中,使用保护建筑的初始色彩材料的制作和调制工序;尽可能的使用本地材料。

5.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建筑色彩修复的手段也是不断的在提高。从常用的人工色彩修复、色彩定量化、到新兴的计算机虚拟色彩修复方法。不论使用哪种修复方法都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确保修复后的建筑能够显示其历史的传承性。

6,历史建筑色彩保护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大城市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行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从现有的建筑色彩理论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理论大部分仍然是从城市这一宏观层面开展的,针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理论专著和实践报告实属不多,有待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到了当代,很多历史建筑物的色彩已面目全非,或者因缺乏相关的、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为参考,而采取了错误的修复方式。很多实物修复的案例表明,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完成的修复其色彩的历史真实性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7,结语

做好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更好以历史建筑色彩为基调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和还原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充分尊重天津当地的地域文脉、历史、文化,使其在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和知道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8,参考文献

[1]珍妮・科帕茨《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周智勇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3一5

[2]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03-04

[3]孙旭阳《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05-01

[4]李允稣《华夏意匠》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02-09

[5]杨春风万奕汐《在灰沉沉与金灿灿之间一北京古城建筑色彩之魅力》《小

历史文化特色篇8

[关键词]特色专业;满族语言文化;东北地方史;特色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地方高校都在走特色强校之路,培养特色人才,所以建设特色专业也就成为当今地方高校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特色专业建设也是教育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专业之路,即依托地处东北的地缘优势,以两大通史为基础的同时,突出满族语言文化和东北地方史方面的特色教育,以此为突破口,形成了本科教学中的东北地方史与满族语言文化教学齐头并进的特色专业建设和专业品牌优势。实现了通史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让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备了师范本科生的一般素养,同时还形成了一定的专门史教学和研究能力,如民族遗产保护意识与能力、民族文化研究能力等,培养出了既有传统历史知识又具有专史特长、科研创新能力强、社会评价高、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献计出力的专门人才,实践证明我校历史学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取得了实效。

一、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更新培养方案

为树立特色品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我们调整了课程体系结构,更新了培养方案。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按照既定的培养目标,以两大通史为基础,突出特色课程模块,增设了《东北地方史》、《中国北方民族史》、《民族与民俗》、《满族文化史》、《满族社会生活史》、《满族民俗史研究》、《满族民俗文物抢救与保护》、《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专题》、《八旗谱牒文献抢救与整理》等十余门极具专业特色课程的选修课,由于这些课程占有地域优势、特别是满族的发祥地及满语的母源地优势,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言之有物,既有一定的深度,也有极强的地域性,因而这些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每年的开出率都居选修类课程之首。www.133229.com

二、满族语言文化的特色教学

在满族语言文化特色教学上,长期以来,充分利用地处满语母源地的优势,重视满文档案的整理及民间满族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录制了《叶赫萨满神辞》、《九台莽卡东哈落乌云》等长达300多小时的音像资料,抢救《满洲镶黄旗哈扎力氏族谱》、《满洲镶黄旗萨克达氏宗谱》等八旗谱牒1200余份,征集满族民俗文物5000余件,这些珍贵的音像和实物资料应用于满族语言文化特色教学之中,使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进一步探索钻研的兴趣。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用满语来拓展满族文化的教学研究,开展了对满语地名、人名、职官名的研究,出版了五卷本《清代东北边疆满语地名资料编目集成》等著作,整理满语地名文献8千余条,完成了10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在满族谱牒方面,出版了《满族谱牒文化研究》、《清代汉军旗谱牒资料汇编与研究》等专著,并以谱牒资料为据,将研究的视野,由家族史延伸到了满族部史,出版了《叶赫那拉氏家族史研究》等专著。目前在满语应用研究领域,已形成满族萨满文化、满族谱牒文化、满语命名文化等五个研究方向,并将其渗透到满族语言文化特色教学之中,形成了牢固的特色教学理论基础。

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满语语言文化教学框架,形成了从满语语音、满语词法、满语句法延伸到满文形体完备的满语本体教学理论体系,相继出版了《满语语音学》、《满语词法学》、《满语句法学》、《满文形体学》等系列特色教材,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教学效果显著。于鹏翔教授提出的“满文形体相变基本规律公式”,使学生对满语的学习更加容易,这也是学界首次从历史哲学角度对满文形体学相关理论展开探究,为满学研究界原创,对加速满语人才培养作用突出,使我专业特色教学的理论优势凸现出来。

在历史学满族语言文化特色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历史学专业2个省重点学科与3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搭建起校内特色文化教学基地、校外满族文化教学基地、教育实习基地三维一体的满族语言

文化特色教学实践平台。在满族语言文化教学中我们在学内建立了五馆(八旗谱牒馆、满族民俗馆、历史文物馆、佟佳氏历史博物馆、爱新觉罗恒绍艺术博物馆)、五室(历史资料室、满族文物室、叶赫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室、谱牒整理实验室、谱牒电化展室);在东北地区建成了九个满族语言文化教学分支基地(叶赫、本溪、伊通、乌拉街、宁安、珲春、九台、吉林市、肇源),形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五馆、五室、九个基地”的教学实践平台。在本科教学中充分发挥特色基础建设设施在教学中的直观作用,使馆室建设积极服务于教学实践。在每一学期的相关课程中,都将“五馆”、“五室”作为“试验场地”,专业教师在上相应课程时会结合所讲的理论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如在讲《满族文化史》课程时,就会带领学生到满族民俗馆、八旗谱牒馆等地讲解,使相关的历史教学知识穿越时间隧道,历史事件与历史生活场景从教科书上,走入了学生的视野中,教学的直观性得到最大发挥,这不仅使教学生动、活泼,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院也会定期组织历史学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考察周边的历史文化遗址(如叶赫古城等)及特色文化基地,通过实地考察和撰写实践报告,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其理解和认知能力。部分同学通过这些特色实践教学平台,提高了认知和思辨能力,在校期间就写出了相关研究性论文,并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中,实践教学效果显著。实践基地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特色人才做出了较大贡献。

为使馆室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外普及满族史知识、宣传我校的功能,我们还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了一批学生后备讲解员、接待员,使这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技巧有较大的提高,为学生顺利就业开辟了一条新路,使其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东北地方史的特色教学

东北自古就是民族聚居区,这些民族缔造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东北民族与边疆的研究也是热门课题,因我们地处东北,在教学中有鲜明的地域优势,所以我们设置了以东北地方史为核心的课程群,如《东北地方史》、《东北历史地理》、《东北边疆与民族》等课程,目前也已经成为历史学科的特色品牌课。古代东北史侧重东北古民族的迁徙、流变和民族政权以及古代东北边疆史的教学。近现代东北史则侧重于地区人口、灾荒、社会风俗、生态环境与民国城市失业问题的教学。多年来我们一直开设体现本方向特色的选修课程如《中国近代城市史》(侧重东北)、《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侧重东北)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东北区域社会史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可以从中认识东北人口迁移、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并为今天东北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边疆治理提供启示和借鉴。该课程群,从师资力量上看,有东北史专业科班出身的高职称、高学历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

四、特色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适应了社会需要,为学生就业和考研创造了优越条件,同时也提高了吉林师范大学的声誉,为我校的强校之路增添了一抹亮丽。

首先,学生经过四年的特色专业培养,使他们对满族语言文化和东北地方史颇感兴趣,特色课程基础知识牢固,毕业后考取满族语言文化、清史和东北地方史方向研究生的比例逐年提高,并因具有一定的满语基础、熟悉满族文化及东北地方文化得到了招收学校的认可,为其顺利深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特色专业教育为服务社会培养了专门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都把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长吉图开发以及四平叶赫旅游开发、满族民俗开发都需要专门的满族语言文化及东北地方文化的人才,特色人才的培养正是适应了这一社会需要。

再次,我校满族语言文化和东北地方史的特色教学受到了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吉林师范大学特色强校增加了砝码。东北师大满族语言文化专家刘厚生教授说:吉林师大满语言文化教学独具特色,考取我校的研究生都具有满语基础,熟悉满族文化,为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赵阿平教授认为,我校满族语言文化特色教学充分发挥特色基础设施在教学中的直观作用,

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最后,我们为教学和研究所建设的校内特色文化基地,现已成为吉林师范大学的窗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三年来接待来参观、考察国的内外学者、专家不下三万人,来访者无不对特色馆室建设及相关满族民俗文化藏品表示赞叹,扩大了吉林师范大学历史学满族特色语言文化教学、研究的影响。

历史文化特色篇9

对江苏境内具有典型性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色彩定位方法与保护策略进行探讨。以色彩地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定义不同尺度的城市色彩,采用感性的艺术方法与理性的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城市色彩的梳理。通过城市色彩定位方法的构架,提出了应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主导因素,通过城市组群化保护,色彩文化保护和色彩的嬗变几个方面进行色彩保护策略的研究,使城市色彩的保护与名城保护的系统有机结合。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定位方法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5-0060-02

“历史文化名城”的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现实意义,是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种宣传教育方式及政府的保护策略,目的是促进地方政府将城市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具有法定意义。经过几次评建,我国现有历史文化名城125座,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大事件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项系统工程,城市类型各异,采取的策略也应具有针对性。城市色彩包括了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两大内容,是事物的第一视觉要素,对物体的第一印象中色彩的视觉占有率能够达到80%,另外,随着中国城市进程的加快以及为了追求城市个性,使得城市中各类不和谐的色彩层出不穷,反而失去了个性,因此,从城市色彩入手进行相关策略的研究对名城保护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价值。

1.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概况

江苏境内有11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各具特色,呈现出了不同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下的独特的城市色彩特征。近些年,随着名城保护思想的春风渐起,江苏各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或制订了符合城市发展和特色营造的关于城市色彩的“规矩”和实施计划。色彩研究的全过程呈现出政府、社会大众、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局面。

江临黄海,跨长江、淮河南北与四省一市接壤,境内有洪泽湖、太湖,水资源十分丰富,也是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和吴文化要地。从南到北城市色彩样貌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而又各具特色。南京为六朝古都,传统建筑、街区数量很多,总体上青砖、粉墙、黛瓦、民国时期的青灰、灰白蓝等色彩逐渐成为南京城市色彩的主轴。苏州地处吴文化中心,其独特的小桥流水、鱼米之乡的符号使其色彩更加鲜明,即粉墙黛瓦的清雅色系成为苏州城市色彩的代表性特征,同类型的城市还有无锡、镇江等地。同吴文化不同的是江淮文化的代表淮安、扬州等城市由粉墙黛瓦的婉约逐渐过渡到兼具南北特色的城市特征,城市色彩中即有黑白两色,同时也具有北方浓烈的色彩如红色、明黄等点缀色,体现了南北交界的色彩地理特点。徐州城市色彩在中原文化和气候地理特征影响下更加接近于北方城市色彩特征:色彩较为直接、浓烈,以“龙腾黄”、“青玉绿”为主色调,代表了徐州帝王之乡、汉玉出土的地域特点,同时涵盖了青山碧水的城市发展诉求,如表1。

2.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定位方法

2.1色彩地理学影响下的城币色彩定位

城市色彩的视觉形象不仅仅是几种色彩的简单概括,城市色彩定位的成果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方法体系基础之上,是具有控制、引导、保护、传达等多重任务的色彩谱系。

色彩地理学由法国色彩学家菲利普朗克罗(JeanphilippeLenclos)基于地缘和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关于色彩及其相关问题考察、审视的方法。色彩地理学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大相径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了选址、调查、取证、归纳、编谱、小结等环节。色彩地理学从广义宏观的角度描述了特定目标色彩的研究路径,同时将自然和人文因素纳入到色彩谱系研究的方法体系之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如历史街区及建筑)进行色彩的取证,进而完成归纳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色彩地理学的方法对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色彩的概括是在充分考证自然(客观物质条件)、人文(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提出其色彩样貌。

以苏州为例,在自然因素方面,苏州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整体气候特征为温热过渡,全年温度适中,年平均降雨量较大,因此,苏州城市建筑外观通常用白色涂料进行保护和装饰,配合部分当地特有的黑瓦可以使城市显得更加素雅、稳重。在人文因素方面,苏州所代表的吴文化讲求精巧,善营心计,有一种阴柔之美,各家善于造景而常用粉白、黛黑、山青等色彩,而苏州也是一些仕途失意的文人墨客喜爱的城市,一些得不到重用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建造了一些不同于皇城的大型园林景观,这些景观不追求全碧辉煌而是用清淡的色彩彰显其清高、淡薄的心态。另外,道家思想在江南较受推崇。《易经》将“道”描述为“一阴一阳”,黑白两色代表了事物的阴阳两级。老子日:“五色令人目盲”,庄子也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论断。

2.2感性的艺术方法

感性的艺术方法主要强调在理性分析、总结色彩样貌之前通过主观感受获取色彩的信息并进行表达、选取和交流。据此来追求色彩认知的一致性,将感受、体会而得出的色彩进行统一性的谋求和契合。

感性的艺术方法的色彩表达不是专业的理性表达,而是在理性结果的简单化基础上综合考虑信息接收者的复杂性,将色彩进行直接的、普遍的、概括的表达,如色彩与材料结合的表达方式:青砖、粉墙、黛瓦等。选取阶段是色彩定位方法的重要部分,决定了城市色彩定位的层次和尺度,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是选取江苏境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城市,在此基础上选取重点区域中的重点地段,甚至细化到重点街区及重点建筑,如表2。另外,选取是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在内的具有不同针对性方法,在研究结果方面选取也体现了对于结果判别后的获取。交流阶段的目的是将最终的色彩成果进行公众化的认证,通过各种方法将得出的城市色彩谱系在公共领域进行传播和宣讲,进而形成共识乃至共鸣。

2.3理性的技术方法

城市是一个非常复合的巨系统,附着在城市物质形态之上的色彩也是一个复杂混合的子系统。通过理性的技术方法可以摆脱以往对色彩难以名状又雾里看花的表象的认知。理性的技术方法充分融合光学、设计学、心理学等学科,通过采集、比较、分析等阶段对城市色彩进行定位。在各个阶段中,应用物质工具和科技手段对色彩进行加工是理性技术方法的基本表现,例如在进行色彩采集时,需要用到色卡、相机等,在进行比较、分析时需要用到计算机及各类辅助软件。此外,色彩价值取向方面也能够体现理性的方法,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对色彩的感知也会干差万别,而城市色彩又带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因此,在众多的对色彩的认知维度当中,可通过建立理性的平台和轨道,为城市色彩的定位选择符合社会大众审美集合的色彩谱系,进而优化城市色彩环境,为名城保护提供思路。

3.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保护策略

3.1组群化保护

一些国家名城的保护从单体建筑的保护发展到区域保护,从简单的控制性保护策略转变为注重历史街区功能的振兴、发展和强化。组群化保护是定位尺度影响下的,将江苏历史文化名城进行近似或类似组合后的色彩保护形式,同处于一个组群的不同城市受到类似的自然、人文因素影响,因此,其色彩的保护策略较为接近。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色彩总体上是―种因“水”而成的色彩,11座历史文化名城大多处于降雨充沛的气候带,而江苏境内江河湖泊众多,可以说“水”是各城市中无法回避的基本元素。另外,江苏境内从南到北的地理走向,以及区位划分可以将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分成三个组群,分别是江南组群、江淮组群及淮海组群,例如: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等城市属于江南组群,其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因素主导下的色彩环境十分近似。江淮组群包括淮安、扬州,淮海组群主要是徐州。通过三个组群的类比可以看出其色彩走向的变化:从南到北逐渐浑厚、多变,色彩的成分越发复杂,色彩的表达也是越发多样。

3.2色彩文化保护

城市或一个区域的色彩使用是一个集体性的表达。在城市领域,它不再反映个体或主观选择:当它赋予某个地方以特定身份时它就成了文化符号。每个城市的地域特征决定了一个城市色彩文化符号的形式,江南组群文化色彩相对成熟、稳定,强调和谐统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象征意义十分鲜明。江淮组群色彩兼容并蓄,南北结合的特点更加突出,淮海组群更多的是带有北方的文化色彩符号,讲求对比,在对比中产生独特的视觉形象。作为一种历史演化的视觉表现形式,文化色彩实质是各种相关要素互动的结果。保护城市色彩实质是保护其色彩样式隐含下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又通过色彩、形体等物质形态得以表述,重视色彩文化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色彩文化的保护过程可自上而下地促进社会各领域对于城市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强调:“毁掉古建筑搬来洋建筑,城市渐失个性”,“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

3.3城市色彩的嬗变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多维性,城市空间的构成与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历史本身不是凝固不变的,因此,历史文化名城色彩的发展亦是动态的,要将空间中的色彩形象放置于时间之中,经过时间的潜移默化逐渐形成不同时间节点上的色彩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文化名城色彩的研究最终并不是单一地赋予其某种色彩或色调,而是在符合特定时空城市色彩审美需要的前提下通过解释、探索性的研究方式为城市提供色彩保护的依据和准则。在进行城市色彩保护时应带有一定的预见性,保护目前的色彩目的是引导未来色彩的走向,使色彩的变化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又对城市个性的发展提供视觉形象的支撑,同时,将色彩定义到时间的发展轨迹之中,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够体现色彩文化的积淀,最后升华为―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甚至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宣言。

历史文化特色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经验教训;保护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8-0033-03

济南自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历近20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着一条适合泉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道路来。随着济南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出现了诸如有传统特色的城市文化与特色风貌在逐步消失;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如何处理好社会和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已迫在眉睫。

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济南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就是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王景慧先生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中非常精辟阐明:“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上千上万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城市的经济要发展,设施要改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实现现代化,不能把历史文化名城当成博物馆使之凝固起来。所以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

我们既然承认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那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任何有机生物必须适应生存环境向前进化,而且有机生物进化不可能抛弃原有基础,而是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而逐步进化,有机生物的进化既要适应环境、也不可能超越环境,城市作为有机整体,其发展如同有机生物进化一样,既不抛弃原有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基础,进行有机的新陈代谢,又得适宜地持续发展。而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济南的发展既应该是对历史有机的继承和延续,更应该是适应现代趋势对旧城市的更新和完善,一句话既要继承和延续济南历史的文脉,又要按现代化的要求适宜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肯定说“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隔裂历史的突变对历史是一种伤害,对未来也是一种损失”。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国内外的经验已经表明,越是现代化的城市越重视保护其历史文脉,越是历史文脉深的城市越有魅力,因此,保护好济南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现代济南人的生活质量,就是保护好促进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

济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从开始只是简单的维护不利用或者只是按原使用功能利用,比如千佛山的兴国禅寺、洪楼教堂等;而后是将部分历史文物改变其使用功能,比如建立李清照纪念馆、山东大学西校区内的近代建筑用于教学设施等;再后是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为济南创造效益;现在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有新的用途一“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作为城市建设的‘文化名片’。……以吸引外来投资”。济南要持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也要逐步发扬光大,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这一特殊资源,使其成为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将会促进济南的社会、经济发展。

2 济南的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保护中的主要问题

济南虽然有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但因地处交通要塞,上世纪50年代以前受战争影响,历史文化遗产遭破坏严重,又经“”摧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建设性”的破坏就更加严重;近几年来,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领导、市民都从不同角度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了一些共识,在实际做法上也有一些新的举措和慎重的行动。但是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2.1传统特色文化与城市特色风貌逐步消失

几十年来,代表济南特色的传统文化逐步消失;“中华老字号”称号的商家,至少有三成已经消亡,最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诸如:“齐烟九点”、“佛山倒影”、“鹊华烟雨”等也在遭到破坏,“九点”中有的被当地“靠山吃山”开垦的面目全非,视线走廊也被一座座高楼遮挡;而“一城山色半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也基本见不到“四面荷花”了。

2.2历史文化遗产及周围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

全市现有的历史及传统建筑、街巷、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的总量,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损毁和使用单位的不合理使用等,已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旧城改造密度过高,开敞空间缺乏,绿地减少,个别新建建筑高度、容量及功能与周围古城环境缺乏有机协调。部分传统特色建筑和院落被拆掉,对古城格局的保护造成了破坏性影响。已失去以后可能保护、利用的机会。

2.3历史文化街区、地段内人口稠密、房屋破旧,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尤其是在古城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中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稠密、民居破旧不堪,同时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这在全国也是普遍现象,因此制约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2.4历史文化保护区产业及用地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遗产长期被其他单位占用

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以民居最多,且缺少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像停车场、配电设备等,商业网点也十分缺乏,街头绿地更是少的可怜。一批价值较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多年被使用单位占用,而使用单位长期不履行法定职责,致使这些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失修严重。部分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因使用单位、使用人乱拆乱建,已破坏了其原有的格局及风貌。

2.5泉水渗漏区、泉脉得不到良好保护和利用

做为重点的泉水直接补给区的南部山区和玉符河地区,因当地过度开发建设和过度的开垦荒地,造成水土流失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面硬率提高,从而水源涵养与补给能力减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也不同程度对地下泉脉造成破坏,同时市区内还存在对地下泉水的过度开采,以上现象都严重影响对泉水、泉脉的保护。

3 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3.1国内外保护与发展的理论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谓可持续发展,是~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既把握今天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从自然资源的保护角度立论的,但持续发展不仅关系

到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人力、科技、文化、教育以及行政管理等社会资源的开发变革与保护问题。

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阮仪三先生提出的保护原则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这一理论是总结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3.2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实践

3.2.1法国保护文物的实践

法国在历史文物保护方面是有相当好的经验可以借鉴的,首先成立了管理负责建筑保护的国家建筑师团;其次是政府与各级地方管理部门分工明确:第三是对全国文物进行调查并建立相应的分级档案;第四是文物业主承担义务,即便对文物进行维修也必须报国家建筑师团同意;第五是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一般文物保护费用政府承担50%,而且对业主的文物保护投资免于征税。

3.2.2前联邦德国保护历史街区的实践

在上世纪70年代初,前联邦德国在解决居民的基本住房后,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将二战保留下来的有着百年历史街区进行改造,把改善提升旧城区基础设施和提高其环境质量作为旧城改造的中心内容。该国旧城改造的方式有以下特点

(1)改善交通状况,将旧城区主要道路改变为步行街,把小汽车“挤”出旧城区,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2)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例如把分散供热改为集中供热、将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设施引入旧城区内等。

(3)调整用地、产业结构,提高旧城区环境质量。将有污染源的工厂、企业搬迁至郊区,开辟绿化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憩、游玩的场所。

3.2.3巴黎、苏州保护城市空间历史格局的实践

城市空间格局的保护,首先是在城市规划中确定战略发展方向,在这一点上法国巴黎和我国苏州就是做的非常好的例子,巴黎的做法是新城围绕老城发展,在老城区内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即使允许建设的新建筑,其高度、外型等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苏州在城市空间发展中,很早就确定了在古城东、西两侧建设新城,较好地保护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空间格局。

3.2.4潍坊保护城市传统文化的实践

由冰雕想到哈尔滨、由泼水节想到西双版纳的景洪、由牡丹想到河南的洛阳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城市的特殊资源,比如山东潍坊市每年的风筝节都有来自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05年第2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不仅提高城市知名度,也为城市带来了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点,在会期间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达113.8亿元。

3.2.5德国柏林历史文化保护资金多元化、多渠道

德国柏林市政府在筹集历史文化保护资金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作法,首先是政府的投人,从联邦政府到市政府每年都有一定比例资金投入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是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的专项资金投入;第三是私人捐赠;第四是企业投资,凡是企业投入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均可享受免税待遇。

根据上述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描述,对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启示一:一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保护机制;二是政府分工明确;三是文物业主承担保护义务;四是政府应给予文物保护单位、个人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启示二:一是调整历史街区内用地、产业结构;二是改善古城区周边交通状况,街区内以步行为主;三是提升历史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街区环境。

启示三:一是另辟新区、建设新城:二是控制建筑强度、密度、高度;三是新建建筑必须与环境协调。

启示四:一是根据城市传统特色,塑造城市意象;二是创建有影响的文化项目:三是将传统历史文化转化为城市发展资源;

启示五:一是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有一定比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二是广开保护资金渠道,接受企业、个人捐赠;三是给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企业、个人予以税收上的优惠。

4 古城区历史文化遗产及泉城特色的保护与发扬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的发展,既要保护城市历史传统特色风貌,又要建设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旧城中的人口密度,改善城市的市政设施条件,控制建筑容量,优化城市环境。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产生的观念、思想和方法手段,引导和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名城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个多学科交叉渗透领域,需要政府职能机构、社会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通力参与。

4.1探讨济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措施

根据济南的现状,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坚持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的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建议按以下措施执行:

4.1.1提高保护意识,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知识教育,让广大市民热爱泉城的历史文化;

4.1.2政府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成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构(可以是松散机构或委员会),形成对历史文化遗产动态保护;

4.1.3在新形式下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适应的政策、法律保护体系;

4.1.4转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按“原真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等原则,对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须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4.1.5形成广泛群众参与机制和广泛开展群众监督制度,对破坏历史文化遗产行为给予严惩:

4.1.6积极广泛筹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适当减免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单位和个人部分税费;

4.1.7借鉴国内外经验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经营策略,比如整治历史街区、地段可与新城区用地进行捆绑进行市场化运作;

4.1.8深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

4.1.9认真研究泉城特色的传统城市风貌和文化,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产业,为城市的社会、发展服务;

4.2要防止新的现象

4.2.1防止新的“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重点是拆真建假;

4.2.2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过度商业化;

4.2.3防止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贵族化;

4.3济南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践探讨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也是一种保护方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应坚持利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原来的功能使用优先的原则、使其更加富有生命力原则、在严格的保护规划和法规指导下实施有效合理利用的原则。

以曲水亭――芙蓉街为例探讨具有泉城特色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合理利用

曲水亭――芙蓉街历史街区包括:曲水亭、府学文庙、百花洲、后宰门、珍珠泉、王府池子、芙蓉街等街区,是济南传统民居、泉池园林等特色精华所在,这里泉水穿流于街巷与民居之间,最能体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地方特色,因此对该历史街区需要进行整体保护与整治,而不是大拆大建,合理利用该历史街区特色打造泉城特色名片。

对该历史街区整体保护,就是不改变街区内道路网的走向和宽度,以及水系的布局、面积和走向,并延用原有地名,同时保护泉水、泉眼的原有格局和形式,既保护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又保护与之相呼应的传统人文景观:但要适当修整路面、疏通水系、修补泉眼,修整材料可与原材料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