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篇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篇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51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1

一、美术教育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均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加强。因此,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抓住儿童思维发展的这个“过渡”时期,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为其将来成为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不断加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意象与抽象等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例如在小朋友刚接触美术课时,为了使他们对所讲的课感兴趣,可以借用一些图片、幻灯片、简单的电脑三维动画等媒介和手段来吸引、启发他们。利用一些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小猫钓鱼》等,加以简笔画图形来培养、引导他们对场景、形象的想象,从而进行简单动手绘画设计的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但不能“超高”或“超速”培养。这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在讲课时辅以图像、故事等方法来调动小朋友们的听觉、视觉这些感官,其效果比用传统方式为小朋友上课要好上几倍。

二、美术教育是一种直接运用图形来表达某物的形象、特点和关系,是以创设情境,以情引情来感染和诱发学生,提高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的积累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它才会入迷,入了迷就会钻得深,学习才能有效,只有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知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才能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才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美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其愉快地学习。采用情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愉快情绪中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上的情绪创设有:语言描述、图片再现、实物演示、音乐表演等,例如可以在教儿童简笔画时给小朋友讲相关的故事,让故事情节一幕幕展现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脑中构画着美丽的画面,他们急于求知,积极发言讲述着画中应有什么,应怎样画,慢慢地时间长了,孩子们开了窍,画出的画不再像以往那样生硬、死板,而且也开始自己编创些形象和故事场景等。用图形描述出来比只用语言陈述更直接而形象。如农村常见的磨碾、水车及一些农作物等,城市里的孩子却很少见,教师在课堂上随笔画出加以讲解,那么学生就会随教师的思维路线进行,简练而直接,并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广泛涉猎,提高自身的素质,“以不变应万变”,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富有生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系列性、科学性、导向性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提高艺术创造具有启迪作用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2

【关键词】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开发学生们的智能已经成为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者们探讨的热点话题,而开发智能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思维的高级形式,科学上的发明创造,文学作品的创作等都属于创造思维活动。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作者就这个问题在生理教学中做了初步探讨。

一、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动力,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学习中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的人难以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之一。学习兴趣是指学生愉快地,有选择性地探究一些新鲜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就会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坚持不懈地探索,发现创造的秘密。因而兴趣对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求知欲也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之一。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是不满足于现成答案或书本上的结论,而是积极地去思考答案,做出新的解释。在思考的过程中,容易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可能创造以前没有过的新事物。

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就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上述条件。而这一点,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医学生们只有学好生理学才能为以后开设的病理学、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而生理学的内容对于刚涉猎医学的医学生们来说,内容既枯燥又抽象,理论性又特别强,历年来的新生对学好生理学信心不足,甚至感到厌烦,这对培养创造性思维非常不利。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设疑

设疑就是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枯燥、深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如:讲“血液凝固”时,先让学生从字面理解其含义,然后提出问题:杀猪、杀鸡后血流出来会变成什么形状?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思考,踊跃发表各自的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教师总结出血液凝固就是血液由流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血凝块的过程。原因是一系列凝血因子被相继激活而引发的。然后引出下文:血液凝固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即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的形成)。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这部分既抽象理论性又强的内容。

(二)制造直观的教学模型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的教学模型。如:在讲心脏泵血时,“心室收缩射血”这个问题特别抽象,在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简易模型:用像葫芦样的气球制成心脏的心房和心室,在里面充入红墨水,再在气球口接上一段有弹力的橡皮管(动脉血管),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既形象又直观。用这个教具讲述心脏泵血这部分内容,学生普遍反应:既听懂了也记住了,并不觉得特别抽象,特难理解。应用简易的模型来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具

如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平时难以观察和了解的事物,变成可以直接观察和认识的的事物;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丰富的知识是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告诉学生下一次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利用15-30分钟预习,初步了解下次课的新内容。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力求做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把预习过的重点、难点、疑点处做好标记。

(二)课堂上设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老师进行适当的辅导,释疑,最后归纳小结。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得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按照科学思维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如在讲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这两个问题时,由于内容较分散、零乱,经过反复琢磨之后,我将其列表比较讲述:

这样讲述:条理清晰、思路鲜明,还可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训练。

四、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自己要善于设置悬念、善于观察,发现,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和创新。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立才能。如果学生提错了问题或者提出了一些毫无根据的设想,教师不仅不要打击其积极性和好奇心而且还要给予鼓励。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主动阅读课外读物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自信心。这些对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实用型人材。

参考文献

[1]汤永强.教育教学论文集[m].内蒙古科技出版社,1999,12.

[2]郝新生.高等教育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

[3]刘国权.高等教育心理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7.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3

关键词:素描教学;创造性思维;具体途径

1高职素描教学的思考

第一,固化的思维定式使学生缺乏创造性与主观性。通常来讲,高职院校的素描教学以写实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为提高学生的素描绘画能力以及创作技巧,经常会采用单一化反复性的素描训练模式,让学生对一些著名画作进行观察与临摹,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性的临摹过程中掌握一些素描绘画的手段以及细节处理技巧,但是学生在临摹过程中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会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长此以往,会逐渐消磨掉学生的个性化素描创作思维使其缺乏创造性,逐步形成固化的素描绘画模式,甚至有些学生一旦离开临摹的作品以及教师的指导就难以完成素描绘画。综上所述,在高职学校素描教学课堂上,教师所应该做的就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与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与讨论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素描创作,促使学生的作品朝向个性化方向发展[1]。第二,教师素描教学认知存在偏差。这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逐步落实,传统意义上单一固化的素描教学模式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悄然发生变化。在素描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竭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打好素描绘画创作的基础,充分挖掘其艺术潜能。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认为,素描是为其他艺术教学进行铺垫的一门科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仅将素描教学当作一种单一化的临摹式训练,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学生所临摹物品外形的准确性层面,进而忽视素描的其他艺术性价值,很少在素描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绘画素养进行全面培养。而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高职院校素描教学的正确认知应该是:素描教学不仅是对物品造型的简单临摹,而是要不断深入探究素描作为一种艺术其内在的本质与特征,而非简单地对素描绘画技术与细节处理方面进行考察。与此同时,奠定素描教学基础的过程中,还要尽可能发挥学生艺术创作方面的综合性潜能以及培养学生的个人情感表达能力,这才是我所理解的素描基础教学的真正目的[2]。

2简析素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

简单来说,素描是学生开启绘画生涯的首要前提,同时也是一件美术作品创作的基础。素描不仅是对物品的简单临摹,其还可以将绘画者的创造性思维进行集中的表达与转述。一幅优秀素描绘画作品的完成与创作者扎实的绘画技巧以及创作者的创新性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所谓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指绘画者必须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模式与绘画思维,将自身独有的绘画理念融入其中,使素描作品具有生命力与活力[3]。

3素描教学的本质与目标

素描是在意大利著名作家乔托以后,才逐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出现的,而后米开朗琪罗又以其在艺术界独有的权威与地位使人们认可并承认素描是一种独立艺术,后期虽然对于素描产生过很多争议,但是其主要是围绕素描是否可以作为艺术品来展开讨论的,并未对素描作为独立艺术的价值产生怀疑。素描作为独立艺术形式而存在,其究竟有何作用?米开朗琪罗曾经这样说过:素描是雕刻、绘画以及建筑的最高点,同时也是所有艺术绘画种类的源泉与灵魂。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素描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及自身固有的价值与作用。而著名艺术家安格尔则认为:丰富的素描技巧可以使绘画创作更加具有表现力与活力,如若没有绘画知识的辅助就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综上所述,素描已经不再是绘画创作的基础性手段,其中还包含着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这也是今后素描教学的重要目标与本质[4]。

4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第一,丰富的阅历。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生活经验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基础与前提,而学生丰富的阅历主要由日常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经验积累而来。一个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他所经历的生活是别人从未拥有过的、他所看到的风景是别人看不到的、他在感受着别人从来没有感受过得精彩与丰富。换句话来说,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长期稳步的,并不是瞬间就可以形成的,只有在生活中实际经历过才能将这种生活经历转化为素描艺术作品。第二,审美的素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是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优秀绘画的创作技巧与细节处理方式进行观察以及临摹有助于稳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第三,个性化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其自身独有的个性、人格特点具有密不可分的重要关联。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素描教学就是对绘画创作技巧以及创作风格进行简单的临摹,但是其作品内部的人物情感以及个性特点却无法模仿出来,这是由于不同创作者其自身的个性与性格特点不同所致的。例如:达力的《马鞍与时间》主要呈现的是马在背负重任的情况下缓慢且压抑的行走在世界上。在创作中达力突破以往生硬机械的艺术表现形式,以自身独有的创造性思维对其进行重新诠释,即在社会长期束缚下个体真正的心理状态是想隐藏自己来进行展现的。因此,学生自身独有素描绘画特点的形成,必须要以个性化的发展为基础。学生通过对作品基本特点以及创作技巧的掌握,将自身情感及时融入其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素描创作技巧以及形成自身独有的绘画风格。例如:凡高的《向日葵》之所以可以成为著名画作,不仅仅是因为他自身独有的绘画风格,其中还融入了凡高自身对向日葵的理解以及情感从而使其举世闻名。

5高职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途径

5.1在观察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体来说,素描是所有艺术类创作行为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在不同发展时期素描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并最终在人们的不断探究与创新中得到完善与发展。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描绘,但是其所创作出的作品又是别人所想象不到的,这就是素描绘画中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告诉我们要细心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并对其进行要多角度全方位地的观察,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例如:在对乡间道路、山川、河流等外景进行观察时,除了要对其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与观察外,还要运用自身独有的创造性思维,对其进行想象和加工,并借助于作品表达出作者独有的思想以及情感,从而对观赏者产生一定的情感触动,以此达成情感共鸣的目的。诸如,乡间泥泞的小路不仅可以体现出农民群众劳作的辛苦,还可以体现乡间质朴的民风;祖国山川河流要充分展示其壮观与磅礴。对此,高职院校美术教师在进行素描教学时,要适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用多角度全视角去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在对静态开放的兰花观察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去联想与该景物密切相关的场景。如在夜里静静开放的兰花、冬天雪后在寒风中矗立的梅花、在北风中摇曳的竹子等,并让学生将这些进行积累作为日后创作的素材。随后,再向班级学生展示与其相关的素描画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与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养成将观察到的实际事物运用画笔展示出来的良好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与体会生活中积累多种多样的素材,并用自身独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所观察到的事物赋予一定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创造出具有情感与特色的作品。

5.2创意性训练的开展

教师对学生适当的开展创意性训练,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训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制定相关的素描训练课题,同时为了保证创造性训练范围的广阔性,教师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保证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此同时,创造性训练的课题还应该具有极强的执行性与针对性。例如:教师可以以图形的“异性同构”为主题,开展创造性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明白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平凡事物,在经过适当的创造与改造后,也可以重新组合变为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达力作家的作品《蜕变的永恒的记忆》为案例进行训练与讨论。

5.3借助创意素描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素描创作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美感的创作形式以及作品创意等方面的表达。通过创意素描比赛的开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例如,曾经获得过创意比赛三等奖的环保类作品《开源节流》,学生在创作作品过程中,既可以直观感受到素描创作的重要性,也可以将自身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运行想象力、创造力进行有效运用,将自身的感受进行集中表达,从而完成一幅高质量的素描作品。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4

可一路走来,很多学生说:我们在学习解决问题时,“一听就懂,一做就有些晃”,又有很多数学老师反映: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还存有很多问题,比如难以养成思维习惯,常常盲目解题;任务观点严重,灵活简洁解题不求灵活简洁;能多元化思考的懒得去思考:马虎草率,错误百出。心理学认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所以,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差,不会思考数学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教学时,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们轻松的解决数学问题呢?

一、认真审题,迅速收集到直接的和间接的信息

很多学生读一遍题目后,就跟走马观花一样没有任何印象,还要再这样无奈的读几遍了才能勉强列式解题,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与不对,不曾想过,也许一部分学生知道,但多数的学生都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只要看到有数据就胡乱列算式完成任务。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训练学生如何审题,养成审题的良好习惯。首先,让学生读一遍题目后,可以抓重点读,批画性读,然后马上关上书,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结构,也就是你所知道的直接条件,和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其次,教师还可以追问,通过这些直接的信息条件,你还能想到些什么,能能得到那些间接的信息条件,让学生大胆的表达出来。

方式可以是教师抽说,或者同桌的互说或者自己用画图的方式复述等等,相信只要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坚持训练,孩子们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让学生们知道,思考是在读题的同时开始的!

二、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标指出:教学时,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还要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借助语言表达,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几年来,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依据教材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跟着学说到独立叙述,逐步提高。在训练中,主要采取下列两种形式:

1.说题意。说题意,就是要求学生在审题时,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加深对题意的理解。训练学生用简洁的语言途述题意或数量关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说思路。说思路,就是要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能够用一定的数学术语有理有据有层次的表达解题的思维过程。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说解题思路,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出发,用综合的方法整理思路,也可以通过问题入手采取分析的方法说出思路,或者两者综合考虑说出思路!

三、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问,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1.一题多问。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

2.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任务。一题多解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一题多变。小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知。通常,教学中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比如:

(1)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比他年龄的4倍还多一岁,爸爸有多少岁?

(2)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比他年龄的4倍还少一岁,爸爸有多少岁?

四、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根本任务。一题多解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而要达到此目的,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题进行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将具有代表意义的问题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独立作答,然后选出几种不同解答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比较、判断解答的对错,从中选出最优解法。通过不同途径解决同一问题,不仅能巩固与本题有关的各种基础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思维品质,到达开阔思路、掌握技巧、灵活应用的目的。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通过编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编题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编应用题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练习。有计划地进行编题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编题训练中,除了教材中经常出现的看图编题和根据数量关系编题以外,我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知识、不同要求,采取以下几种训练形式:

1.根据式题编题。

由我提供算式,指导学生把式题表示的数量关系,组织到一定的内容和情节中去,编成某种结构的应用题。

2.根据文字题编题。

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名词术语、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根据文字题编题。

3.根据问题编题。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一、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自觉的能动思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需要有创见的设想和理智的判断。数学创造性思维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它应是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中的体现;它也直接从属于数学思维,它是数学思维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一种形式。创造性思维具有独创性、巧妙性、流畅性、突发性、连续性、整体性等特点。当然数学创造性思维也应具备这些特点。

数学教育心理学家对数学思维品质也进行了概括,即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广泛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当然数学创造性思维应具备上述六条品质。总之,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它是各种思维形式高度统一协调的综合性思维。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和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的作用,因而能按最优化的数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造的完成。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强的人,对熟悉的事物能够采用新的方法或从新的角度加以研究,在相同或相似之中看出不同,见人所未见。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种解法的特点和优劣,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优化解题思路,而且能增强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传统方法,非常有效,在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能简单地使用讲授法,把学生当做记录工具,一讲了事,而要宁愿少讲几道题,也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只能适当启发。若简单地使用讲授法,不但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觉得数学高深莫测,从此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2.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根据客观标准,从实际出发,细心权衡一切意见,通过辨误驳谬更好地区分正误、明辨是非,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思维的批判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传统教学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型教学,注入式讲授多,批判质疑少,讨论研究少,不利于学生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边讲边问正在取代灌输式讲授,高密度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内主要采用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而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用得很少。不留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昔日的“满堂灌”变成了今日的“满堂问”,这不算是真正的进步,关键要看谁来问,什么时候问,什么地方问,问什么,怎么问,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长期处在缺少提问质疑机会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思维的创造性受到了压抑。学生的提问质疑不但可以锻炼其思维能力,而且在提问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探讨问题的答案,可以培养其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回避,而是要正面引导,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更深层次的思考,会获得大量的知识,而且能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3.通过数形结合,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是伴随解析几何的产生而产生的。数形结合使得代数的抽象性与几何的直观性相结合,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正如数学家拉格朗日所说:“只要代数同几何分道扬镳,它们的进展就缓慢,它们的应用就狭窄。但是当两者结成伴侣时,它们就相互吸取新鲜的活力,就以快速的步伐走向完善。”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在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直觉思维和预感的训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面,但经常被忽视,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途径有很多。例如:让学生学会从总体考虑问题;引导学生迅速、敏捷、整体、跳跃地思维,直接观察结论;鼓励学生借助对称、和谐等数学美感进行联想、估计和预见。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有意识地训练直觉思维,并有意识地运用直觉思维,就有可能踏上创造性思维的阶梯。数形结合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张明生,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12).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6

关键词:数学学生能力培养

学习数学,不单单是为了获取数学知识,学到一些数学技能,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下笔者主要分析学习数学对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观念

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数学审美等。研究表明:形象、直觉、灵感思维在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审美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认为,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功能的综合。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就必定既是善于严格思维,又善于不严格思维的人。这实质是说在数学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既包含非逻辑思维,也含有逻辑思维,且非逻辑思维占据优势,是逻辑思维主导下的非逻辑思维,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和作用,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数学的创造发明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直觉、灵感、审美等非逻辑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严格的证明。非逻辑思维是打开数学创造大门的钥匙。中学数学虽然对社会来讲,一般不会有客观上的创新结果,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对于培养其创造素质是极为有利的。长期以来,人们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过分偏重于演绎推理,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的严格作用。数学教育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的严重弊病,对非逻辑思维的认识不足,忽视形象思维在创造中的作用,忽视直觉思维的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审美的桥梁纽带作用。甚至认为数学思维只有逻辑思维,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在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美的鉴赏能力,要把纯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揭示思维过程,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利用数学中的“形”,创造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觉思维训练,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猜想的训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语言能力培养

数学语言是科学语言,它的符号与图形都是用来表示数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是认识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有力工具。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语言可促进思维,深化思维,思维又可创造语言。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数的发展产生了复数语言,而复数语言的发展又产生了复变函数论这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学学科。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炼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炼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一个公式、一个图形胜过一打说明,符号公式的和谐与简洁美,有利于学生记忆、有利于分析问题、有利于计算和逻辑论证。如学习复数时,“1≤|z|≤2”所表示的意义,若用日常语言说明就较麻烦,而懂数学语言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表示什么。再如用维恩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使抽象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在联系。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一个人没有很好的数学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创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是传播数学语言,要把数学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形成,重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间的转译,重视符号图式的表示和运用以及知识网络纵横交错的联系。如会用符号语言列方程解应用题,会用函数语言描述运动模型,会用逻辑语言论证,会用计算机语言指导计算。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7

关键词:思维兴趣;乐于思考;积极思维;思维敏捷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138-01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出学生的思维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们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培养。但从农村学生的实际来看,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仍很不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从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仍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1.从创设学习情境入手,调动学生思维兴趣

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思维较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所需的情境。把学生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思维活动总是从兴趣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的发展规律,精心创设情境问题,巧妙设疑,提高学生的思维兴趣。我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我通过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兴趣。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配套学具不充足,因此让学生自制学具,使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长方体正方体各一个,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找到正方体的六个面,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从而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另外,还可以创设目标情境、认知情境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2.多方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农村小学生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练习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灵活运用知识,一题多解,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提出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2、3、5的倍数"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2、3、5的倍数"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联想,如从"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你能联想到什么?"(1)个位必须是0;(2)各个数位上的和是三的倍数。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有待提高。可以利用计算速度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课堂中通过心算、抢答、游戏、限时计算、限量竞赛等形式进行。并要注意教给学生简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运用。如,在学习质数合数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并理解较为简便的找质数方法,即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以后遇到大数时,学生都能迅速地判断是不是质数。

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训练,如以填数游戏、猜数游戏等形式,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通过长期的速度训练,能提高大脑灵活度,促进思维发展。

4.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往往没得到充分培养、发挥,不能用语言完整清楚地叙述思考过程,尤其是数学语言更是缺乏,阻碍思维发展。大纲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因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农村的小学生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十分重要。教师要多听学生说,鼓励学生敢说,培养学生会说,并引导学生说准确、说完整。所以,教师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语言训练,要强调学生对每个算理的正确表述,规范学生的语言,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叙述模式,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有序地表述的能力。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时,我启发学生看实物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利用棱长1cm的正方体拼成各种长方体,通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的对比,去发现并用精炼的数学语言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8

关键词:口头表达;培养;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级都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

一年级:能看图说话,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的说一句话。

二年级:能口述一件简单的事。

三年级:能有条理地口述一件事。能详细地复述课文。

四年级:能有中心、有条理地口述一件事,练习简单地复述课文。

五年级:能有中心、有条理地口述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这些要求是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的,从小学生一入学就要开始训练,坚持数年,到毕业阶段,学生就会具备一定的说话水平了。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有相当数量的小学生到了五年级,有的还只能说一两句话,还说不完整;有的虽能讲几句话,但意思不连贯。口头回答问题或叙述一件事,没有一个合适的开头和结尾。说话时,疙里疙瘩。一句话中的词语往返回叙,把话说得支离破碎。有的还习惯性地加上一连串的“嗯”“啊”等不伦不类的口头禅,如此等等。

出现上述病症的原因大致有二:(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每个年段没有根据课标要求层层把关,年年“赊账”。(2)当前考查形式所产生的副作用。由于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考试无关,因此,有的教师把培养说话能力视为无足轻重的事。那么如何克服此种弊端,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呢?首先是要不折不扣地按照课标对各年级的要求,扎实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训练,不超越也不降低,更不漠视。教师要设计多种训练形式,给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并持之以恒。现简述几种,仅供参考。

1.抓住词语教学进行训练,并从低年级做起,是发展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譬如,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词造句把话说完整;把几个意思相关的词连成一段连贯的话;教师事先设想几件事,列出几个主导词语,要求学生口述这件事,并把主导词准确地运用进去,等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在运用中不断积累词汇。久而久之,会逐步形成技能。

2.抓住句段教学进行训练,是发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除了遣词造句的形式以外,还可采用以下训练形式,逐步启迪学生打开思路。(1)口头扩充句子。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扩句的方法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得具体生动。(2)扩充一段文字。教师可先帮助学生搞清这段文字的主旨,启发学生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然后连贯地口述出来。(3)要求学生把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口头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速度、语气和感情。

3.抓住课文的分析进行训练,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读课中要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创设意境,因为说话与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思路狭窄或思路闭塞就无话可说;思维缺乏条理性,语序就会混乱,前言不搭后语。因此,在讲读课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努力把学生引入意境,积极思考。有时可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在分别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这些连续思考的结果,按提出问题的顺序有条理地口头表达出来。质疑问难,可组织学生开展当堂讨论,各抒己见,申述理由。这样,既能训练说话,又使所说的话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情节生动的课文,应指导学生复述,可从座位上站起来口述过渡到站在讲台前口述,以培养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大胆说话的能力,并逐步要求流利,甚至绘声绘色。

4.抓住说写结合进行训练,是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打下基础的有效方法。小学十册语文课本中,《基础训练》四、六、七的最后两题,前一题是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后一题都是训练书面表达能力的。口头表达的三题还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虽然前后两题“说”与“写”的内容并不相同,但反映了“说”“写”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在训练“说”的三题时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基训”四)、调查(“基训”六)的材料和自己表达的思想(“基训”七)编一个提纲,然后按提纲口述。对学生的训练范围可以广一些,使较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5.抓住多种形式的训练,给学生创造说话条件,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良好机会。譬如,小学低年级建立小值日生制度,担任值日生的学生每天定时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班一天中的好人好事;举办故事会,有意识的让说话能力较差的学生去锻炼;在班队活动中,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说话能力,让班、队干部带领小伙伴自己去组织活动,教师只是予以指导,等等。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9

1.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习的思想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

2.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在解法上不具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走了全程的时,还距离中点20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教学时,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启发学生去找对应的量与分率,激发学生大胆尝试,想出了几种解法。解法一:20解法二:解法三:解法四:这样,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解法四),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比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比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联想,如从“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4:5,你能联想到什么?”①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或80%);②男生人数是女生的(或125%);③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或25%);④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或20%);⑤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4:9;⑥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⑦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小学生的思维缓慢而不敏捷。计算的快慢,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进行提高计算速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行计算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心算、抢答、游戏、限时计算、限量竞赛等形式进行。并要注意教给学生简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运用。如,在求空心圆柱体的体积时,方法多样,我引导学生讲出算理,让学生通过公式变形,最后使学生归纳出空心圆柱体体积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即也是用面积高求出。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学生都能迅速地计算出来。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训练,如以填数游戏、猜数游戏等形式赛快,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通过长期的速度训练,能提高大脑转数,促进思维发展。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意思维;综合素养

创意,即是指对某些事物在原有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创新,因此,创意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依据,而是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联想与升华。创意,是创新和思维的结合。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对于问题的解决,由于问题形式的多样,内容的不同,在采取解决办法时也不尽相同。面对不同的问题,合理采用创意思维来解决不仅能够创新解决的思路和途径,而且能够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本文将对创意思维的具体培养过程做详细的阐述,以期能够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创意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创意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表现通常包括理论和多向两种思维。在进行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两种思维进行表现,但相对来说多向思维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艺术设计中。

1.1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是基于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为解决新问题而创造性构建新的原理体系的一种思维。

1.2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又叫作发散思维,指的是不拘于传统的解决方式和形式、从多个角度和方向进行问题解决的突破从而创新途径的一种思维。多向思维中常常被提到的一个名词“多端”,被认为是创意思维的开端,然而,一个好的创意并不仅仅只是依靠一个好的开端,还要在知识基础、想象以及技能等多方面在艺术设计中的结合与构想,如何整合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效力也极其关键。因此,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创和造两者在思维的碰撞中进行发挥,以便能够在满足客观事物规律和本质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新颖、独特的艺术形态。

2创意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开发

艺术设计领域一直是不断变化和不断更新的领域,为此,创意思维对于艺术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艺术设计呈现活力,如何保持创造力的不断提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艺术理论素养的培养力度,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及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这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应当对创意思维的诱发过程做明确的掌握,以此为前提积累和学习相关知识,进行思维实践训练等。

2.1创意能力的培养

由于艺术来源于生活,为此,要使得创意思维在艺术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应用,首先要积累相关艺术和设计的知识,这是保证艺术设计符合客观事实的重要依据,对于艺术设计中创意思维能够更加新颖和独特起到关键作用。在积累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课本书籍当中的理论和前人经验,还要结合实际到生活中去寻找、发现,从而获取灵感。

创意能力的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创意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自主思考、联想能力、发散性思维以及聚合思维等方面的训练。我国长期以来重教轻学,对于创造性培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创意思维训练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学习状态,变被动为主动,对训练者的兴趣爱好以及自主性、积极性的培养要加以重视,进一步引导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创意能力训练最为重要的环节,即联想训练,被广泛应用的训练方法是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对于训练者联想能力和快速反应力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在不断反复的训练过程中,对于训练者联想习惯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此外,对于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培养训练过程,主要是培养思维的独立创造性和灵活性,打开训练者的思路和观察事物的角度,培养训练者从多个方向和角度切入理解事物,发挥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图形设计的一些方法对于训练者想象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必要时可以引入一些图形设计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培养,常常会忽略掉聚合思维,为此,要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加以重视。

2.2理论与实践结合

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通常是在教室内部完成,甚至对创意能力的训练也大部分是在室内进行,所以受训者在进行创意能力学习和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多少机会能够走到室外,也就使得在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实践的结合度较低,从而对于受训者创意能力的真正发挥起到了阻碍的作用。首先,在课堂的理论教学中加入实际创意的案例,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实践方法有所了解;其次,要加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真实的设计问题,并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来培养其创意能力。艺术设计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领域,因此,让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能够使得创意能力培养的效果更佳。虽然目前在许多领域,越来越多的分工被细化,但是艺术设计与之不同的是其领域内需求的人才属于复合型设计人才,不仅能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将所思所想恰如其分的表达在自己的设计过程中。现在国内的教育体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类复合型人才的发展,多数的本科院校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时候往往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和训练较多,高职高专院校则偏于实践较多,如果能将两者进行合理结合,则能够大大的改善当前艺术设计人才的稀缺状况。

2.3综合素养的提升

随着艺术设计的发展,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之间的不断渗透,艺术设计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相关训练以及实践结合了,而是要从多个领域进行学习和汲取,不断地拓宽思维在创新上的广度、深度,比如可以从音乐、建筑、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中进行学习和汲取,得到灵感,不断地将不同的元素进行碰撞,从而激发创造思维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重视探索精神、心态和求知欲等素质的提升,艺术设计的创新动力就在于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创新思维的应用经历了从有到无再到发展和革新的漫长历程,经历了诸多的失败和困难。因此,保持心态上的积极性和乐观性是艺术设计能够一直向前的保障。

3结语

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创新思维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是一门十分特殊的领域,对于创新思维的应用有着极高的要求。本文在对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后,对于创意思维的培养从理论学习、方法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再到结合实践学习,提升综合素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创意思维的培养要紧跟时代的要求,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名书.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略论[J].芒种,2016(02):123-124.

[2]郭龙.浅谈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训练[J].科教导刊(上),2010(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