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十篇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十篇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57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演化 循征决策 科学计量

[分类号]G353.1

1 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发展变化不再是科学技术系统自身的演化,而是越来越多地包含了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选择,是整个创新系统的演化。决策者对未来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规划,需要从社会、经济领域的需求出发,科技发展也需要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就需要基于现实信息、数据和知识的综合科技情报分析来支持科技战略决策。

现有的支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选择的情报分析与研究主要限于科学或技术本身演化规律的揭示。在分析方法和思路上,主要是测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变化状况,包括研究前沿、快速发展前沿、快速突破文献、热门文献和新兴研究前沿等角度的分析。以上分析视角所利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基于文献特征的,如高被引论文、共引、共词以及新兴研究前沿分析中用于主题提取和展现的文本挖掘方法等。

定量解析科学技术演化规律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方法探索和规律总结,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计量方法的有效性仍然得不到认同,对决策支持的作用不明显。如有学者所说,“无论我们怎样用统计手段来处理引文和共词数据,科学知识图谱都不是科学领域的活动性和进展的适当表现。”因此,现有的揭示科学技术演化规律的方法存在着理论支持不足、方法有效性不足、揭示的层次不够深入等问题,科学技术演化分析要成为真正有用的科学研究的辅助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数字科研环境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科研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支持情报分析的信息、数据来源,为科技创新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提取提供了便利,使得综合多方面的数据形成科研决策的证据,进而支撑面向需求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成为可能。引入医学领域广泛使用的循证决策方法进行科技情报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科技演化规律。

Davies定义循证决策为“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利用从外部可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而帮助人们做出有关政策、项目和计划知情决策的方法”。循证决策是卫生决策者最常用的、客观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卫生政策研究方法。其基于证据的决策思想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重视,并有人尝试用于学科发展热点的揭示,但仅限于基于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主题词所揭示的内容分析。

为此,本研究拟从影响未来科技创新演化的互动因素出发,在现有科技演化计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循证决策的方法,探索从科学数据资源和各类型文献资源中提取面向科技决策的证据基础,进而构建支持科研决策的创新演化循证分析理论与方法。

2 科技创新演化循征分析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科研及科研决策环境的改变使得科学技术演化的规律性、范式发生改变,人们解读这种发展变化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逐步更新。借用循证的思维分析科技演化的过程,将涉及循证决策分析方法在此的适用性,分析中作为证据的分析数据对象的选择,证据选择标准的建立以及相应的分析方法的构建等方面的问题。

2.1循证决策分析在科技创新演化分析中的适用性

循证决策分析的关键是证据的获取,核心是证据的评价,目的是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循证决策的过程是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进行证据的收集并经过严格的评价,进而对证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通过多轮的决策者评估、方案调整等,得到满意的结果。在科研决策中,证据的获取、评价与分析也是必然的要求。

目前科研及科研决策环境的改变,使得科技政策规划转向面向整体科研环境的科研事业规划,科学技术的选择更具战略性。现有的趋势或演化分析通常不能综合考虑影响未来科研发展的情景因素,而实际决策支持需要综合不同的信息和方法形成综合分析模型。循证决策中的证据理论及综合分析思想恰好满足了复杂科研环境下决策支持的要求,特别是科研决策中对于准确、可靠、全面证据的需求,需要引入循证决策中证据评价的思维和方法来提升赖以决策的信息的质量,而综合分析也是做出决策的有力依据。另一方面,目前数字科研环境的成熟,为科技演化描述中融入各层面的数字对象,进而形成支持科研决策的循证情报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因此,循证分析方法的各种要素与科技演化分析的内容和目的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决策环境中具体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循证的思维过程是适用的,数据对象的深度处理,也为深入的循证统计分析提供了可能。

2.2 科技创新演化分析中的证据提取及选择标准

有别于以往完全依赖科学文献的分析方法,尝试从影响未来科技创新演化的互动因素出发,从科研创新各阶段涉及的文献信息中获取演化分析的证据基础。因此,在现有科技演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经济社会领域的研究、政策文献和科学数据等分析对象,从中提取面向科技决策的证据基础,这样可以大大拓展科技演化分析中的证据资源范围,进而构建支持科研决策的创新演化循证分析理论与方法。

影响循证决策效果的三个要素是:研究证据、可利用的资源以及政策的价值取向。因此,循证分析效用发挥的前提在于对研究课题进行系统全面的证据准备,确定数据纳入和剔除的标准,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严格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决策依据。

支持科研决策的科技创新演化分析,需要明确社会经济需求、政策环境、产品创新、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因此,作为循证分析证据的数据和资源的选择标准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如:在统一学科领域定义下,科研创新各阶段内涵外延的限定标准,在领域限定标准下可供分析的数据源的选择标准,数据或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等,这些标准的建立将提供有力的研究证据和可用资源,为以下的指标和方法设计奠定基础。

2.3 证据指标的设计与分析方法的构建

在证据准备和选择完成后,最重要的是依据证据进行分析,包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科技创新演化的规律性和科研创新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形成科研决策的判据。

2.3.1科研创新各阶段的演化分析指标与方法设计科研创新中的社会经济需求、政策环境影响因素以及产品或工艺创新、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各阶段知识演化的现状或未来趋势的分析,需要特定的指标和方法,如各阶段的综合发展状态指标、基于领域知识特征的属性和内容的提取与分析等。

这些指标可以从科学数据、科学文献、社会经济研究文献中提取领域共同的主题内容,分析属性划分后

的主题词的统计或关联特征,利用基于语义的知识网络揭示领域知识演化的特征。其中主题词统计或关联特征是对领域发展各阶段所体现的定量特征的描述,此外,还可以计算领域在科研创新各阶段的知识熵、概念确定性等方面的指标,找出知识演化的发展阶段的评价指标,作为科学演化定量分析的依据。基于语义的知识网络分析对表征知识的概念词和类属借用知识本体、分类体系等为语义不明确的概念词进行属性划分,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语义的知识网络,进而利用定量的指标、方法揭示微观的领域知识结构演化、领域关键研究问题的演化、关键问题中知识关联的发展变化等。

2.3.2系统关联机制的分析方法 通过科研创新各阶段的关联分析,揭示科技创新中知识演进的互动关系。这需要在科研创新各阶段知识演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特定的关联构建机制,分析在创新系统整体的视角下,创新各阶段知识构成的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这里使用的方法如依据核心主题词在不同数据源的共现和间接关系形成创新网络,进而从创新网络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状况,来分析系统内部知识的发展演化过程。

2.3.3基于判据指标的科技演化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就是借鉴循证分析中系统综述的方法,即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用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质量好的证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综合,得到定量的结果,以得出可靠的结论。依据上述方法得到的多因素指标,作为循证决策的定量判据,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判断创新发展的状况,挖掘以往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空白点,尝试提出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方向。

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上述过程和方法的实现,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如制定分析数据源的选择标准与证据评价标准、用于循证分析的文献和科学数据指标的设计、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以及其中涉及的数据特征的提取等。

基于知识本体的数据特征提取是将多种数据用于系统分析的基础,特别是将各种文献作为证据对象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要提取适用的数据特征。这里需要利用知识本体所规范的领域知识属性划分,对科学文献或数据的计量特征词进行自动的语义属性划分,或者对知识类别进行属性划分,进而利用基于语义的共现技术构造知识网络,形成循证分析的指标或论证基础。

用于循证分析的文献和科学数据指标的设计也是关键问题。要利用循证分析的方法揭示复杂科技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演化特征,需要定量分析领域演化的现有水平,对领域科技创新各阶段的研究进行定量综合,揭示某方面研究的不确定性,提出新的演化方向,这里的指标设计决定了分析结果的成败。另一方面,系统分析的技术对结论的可靠性同样至关重要,要对多来源数据结果进行定量合并进行统计分析,涉及检验纳入分析的异质性、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模型进行统计分析,效应合并值的假设检验和统计推断,以及结果敏感性分析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尝试。

此外,不同数据源和不同类型数据的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分析也是本研究的一个挑战。对各层面知识网络及综合创新网络的分析,拟借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特征点和结构分析方法,进行特征的提取和演化关系揭示,进而形成定量分析指标。这里需要构建创新各阶段的知识网络以及整个创新系统构成的复杂创新网络,进而通过相似度的测度和演化特征的定量分析,如矩阵的向量距离测度、多维尺度分析以及包括关联性分析、中心性分析、凝聚子群分析、结构对等性分析等在内的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等,进一步形成循证分析的指标和论证依据。

4 总结与展望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本研究期望在如下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支持科研决策的科技创新演化理论的拓展。支持科研决策的演化理论以往仅以科学或技术系统的演化理论总结为出发点,本课题研究适应新时期科研环境的变化、科学决策思维的变化,引入基于创新活动过程的科学创新系统演化理论,作为演化分析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科研决策的需求。

其次,引入循证的情报研究方法。有别于以往仅从文献特征总结科学技术演化规律的研究,引入科学数据等分析对象,从循证的思维构建创新系统中科技创新演化发展状况的判据和分析方法,综合多种资源作为证据基础进行循证情报分析,是对情报研究方法的拓展。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2

关键词: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研管理;以人为本;机制与制度创新;课题制;

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06-0172-01

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不仅包括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科研、结题等内容,还涉及人事、财务、行政等诸多方面工作。针对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状况,如果在体制与机制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方法与模式,并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形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科研服务,在研究所内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最终实现提高研究所整体科研水平的目的。

一、科研管理的特点和任务

(一)公益性和区域性特征

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作为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基础服务,其研究成果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并不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1]。同时,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还具有区域性特征。由于使用本省财政资金,既要最大可能地实现公共利益,又为具体的公益目标服务。科研课题立项原则应体现本省及国家科研政策,并充分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自身所处优势及科研成本和预期效益,从而实现科研资源利用有效性的最大化。

(二)开放性特征

首先,学术研究的开放性特征。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由于其公益性的特征,因此可以保持一个学术开放的科研环境,这样既有利于准确了解和把握本行业发展动态和方向,也有利于科研信息的交流与更新。其次,科研人员的开放性特征。科研人员进行合理流动将会培养有利的竞争意识,从而促进提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最后,科研成果的开放性特征。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研管理由于具有区域性特征,因此需要将科研成果发挥出最大的地域优势,通过与同行业兄弟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学习,可以最大化发挥本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效率[2]。

(三)任务及基本内容

科研管理作为一种过程管理,也是对科研行为的一种管理。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是以文献资源为基础,以软科学研究为龙头,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载体,集查新检索、科技统计、科技评估、科技宣传、企业咨询、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科技翻译、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于一体的科技情报业务体系[3]。研究所科研管理的内容已经涵盖整个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规划、申报、评估、立项、下达、实施、结题、奖励及成果转化等诸多内容。另外,科研管理还有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的职责。

二、对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科研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从事科研活动的主体,也是科研成果保证质量、数量双达标的关键因素。因此,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吸引、使用并留住人才,使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科研中去,对本部门本单位做出相应的贡献。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方式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同时重视研究所自身文化建设与传承,竖立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从而营造积极、踏实的学术研究氛围,有效地开展各类科研活动。同时,只有支持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及重视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才能建立合理的科研梯队,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科研人才基础。

(二)科研管理需要机制与制度创新

首先,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和职能安排,建立一支精干的科研人才队伍。其次,消除学历文凭与实际水平的界限,引入合理竞争机制,采取科研课题全员聘任制,并结合工作绩教,通过在科研过程中的贡献不同,拉开奖金收入差距。最后,职称评定与晋升是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根本利益需求,建立一个与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把满足科研人员的基本需求摆在重要位置,将会大大调动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创科技情报工作的崭新局面。

(三)科研管理需要形成课题制

课题制是指按照公平、择优的原则,设立科研课题,并以课题项目为中心,课题组作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研究和管理等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4]。课题制对于有效利用科研资源,激励课题参与人员科研潜能,使学术研究成果能够更好地为本单位本行业服务,是行之有效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科研管理体制。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提高科研管理效率、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潜能、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角度出发,加快科研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积极有效地推进科研项目课题制。

(四)科研管理需要完善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科研档案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地归档,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机制。在科研课题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组织收齐课题相关材料并系统地组卷,要求归档质量准确、详细、完整。也可以建立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善档案管理方式,实现科研档案的自身价值,最终为本单位本行业开展科研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研究所内创建一个科学、宽松、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氛围,维护一个良性发展的科研活动秩序。省级科技情报研究所科研管理应根据本行业、学术领域的发展规律及特点,结合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如本省及国家的战略规划调整、国内外同行业发展动态等,不断完善和创新科研管理体系,建立相对完整的后勤行政保障制度,为本单位开展各项学术研究活动提供稳定的硬件设施并创造良好的软件环境,以适应和满足科研工作的整体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黄建国.中国非盈利性科研机构科研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4,5

[2]梁军能.省级水产研究所科研管理创新思考[J].大众科技,2007,7

[3]辽宁科技年检,2009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3

[关键词]关键共性技术;二次螺旋分析;共词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31.273

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跨产业部门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多项其他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众多用户所使用,规模效用明显。[1]

1关键共性技术辨识系统的构建

由关键共性技术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的逻辑顺序,可以把关键共性技术系统过程概括为3个阶段。

1.1数据准备确定数据源

Derwentinnovationsindex(Dii)是美国科学情报所(iSi)最新推出的基于因特网环境的数据库产品,该数据库将Derwentworldpatentsindex(Dwpi,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与patentsCitationindex(pCi,专利引文索引)加以整合,它收录来自40多个专利机构授权的1000多万基本发明、3000多万个专利,数据每周更新并已回溯至1963年,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世界范围内的化学、电子与电气以及工程技术领域内综合全面的发明信息,是最为全面的国际专利信息数据库。符合数据源筛选原则,因此确定数据源为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

1.2数据获取

1.2.1特征词的识别

抽取文本特征集的目的是通过将文本特征项(关键词、标引词等)的量化,将它们从一个无结构的原始文本转化为结构化的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抽取的文本特征项类型经历了从单纯选用标引词扩展到全文中的自由词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选择标引词作为文本特征集时,词汇的使用很规范,也较能反映文献的主题,一直是共现分析操作过程中首选的分析单元。选择自由词作为文本特征集时,需要选择自由词的抽取位置,从标题和摘要中抽取词汇作为文本特征集时能够直接从作者对文章的认识角度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把握的准确性。从全文中抽词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保留出现频率不高但非常重要的词汇,同时避免了更新词表、标引文献等不小的工作量。但由于涉及文本切分词等处理,实现的复杂度较高。

总结起来,抽取文本特征集时必须做出两重选择,从何处抽取(可以选择标题、关键词、摘要、全文)和抽取哪种类型的词。本研究对特征词的识别包括标引词汇和自由词汇。

1.2.2特征词的抽取

从关键词、标题、摘要、全文中抽取,抽取词汇的质量依次增高,操作的复杂程度也逐个增强。抽取标引词时,用词规范、词汇间概念关系清晰,但存在可能出现标引偏差和丢失新兴词汇的缺陷。抽取自由词汇时则与上述情况正好相反,该抽取方法能够科学地反映文本内容、跟踪新兴词汇的出现,但词汇的“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现象导致数据预处理困难,自由词汇间复杂的语义关系影响分析结果的可解释性。所以应该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做出合理选择。可见,词汇抽取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现的便捷性始终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互相制约,实际操作中必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以便利用最简便的方法取得最科学的结果。

综上分析,本文特征词的识别是根据具体的科技跟踪需要,从下载的文本集合中利用我们开发的分词软件自动抽取“标引词”和“自由词”作为反映文献内容的特征值,具体包括“标题”“关键词”“标引词”“作者信息”“引文”等。

1.2.3特征词的选择

词是文献中承载学术概念的最小单位。词频的波动与社会现象、情报现象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情报现象必然引起相应的词频波动现象。[2]因此,通过统计关键词、主题词、篇名词等核心词汇在某一类学术文献中所出现的频次,可以判别该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

本研究特征词的选择,就是对数据库中的文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形成词频统计文件。借助分词软件将论文标题中使用的单词按照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进行降序排列,然后将一些不完整的单词及没有特殊意义的单词从词频列表中删除,同时删除掉那些在科学研究中被普遍应用的、没有代表性的单词,如研究(study)、分析(analysis)等。[3]

当选择确定的特征词后,利用我们开发的数据分类软件,根据特征词将下载数据中包含特征词的数据段落归类,归类后的数据段落作为一个完整的数据集合,可供Citespace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

2共词分析

从“技术方法”上看,国内外本阶段共词分析研究注重方法的系统化,将研究对象纳入时空坐标,提高了其应用结果同实际情况的拟合度和置信度,为拓展共词分析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同时,运用该阶段方法体系所揭示的信息和对象之间的关联已向深层扩展,初步解决了某些利用相关文献挖掘内隐知识的问题。

从“应用领域”上看,基于共词分析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揭示特定科技领域内的研究主题、主题的层级及其关系以及由研究主题所映射的具体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区分科学子领域,确定学科结构;揭示研究主题接近所属领域热点问题的程度;考察特定领域内科学研究主题的变迁和可视化结果;从内联和外联的角度揭示特定领域内研究主题之间以及研究主题同其他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科技环境分析,揭示科技主体的机会和威胁;揭示不同子领域的演化模式及其相互关系,勾画出研究主题的生命周期。[5]

建议聚类分析采用软件为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采用一种“突发词检测”算法来确定研究前沿中的概念,利用3个网络(“研究前沿术语的共现”“知识基础文章的同被引”和“研究前沿术语引用知识基础文章”)随着时间演变的情况来寻找研究热点及趋势,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3结论

本研究依据德温特数据库的分类,并开发了分词系统及数据分类系统,结合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二次螺旋分析:利用分词软件进行特征词的识别及抽取,特征词的选择,利用数据分类系统,以特征词为依据进行数据的文本分类,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分类后的文本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对得到的共词进行二次文本分析及共词聚类分析。经验证,该研究方法的分析速度及准确度均较理想,可用于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1]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8:28.

[2]邓珞华.词频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46.

[3]郭卫东.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6):64.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曰益提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基层科技创新管理水平日渐提升,但总体上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尚未完全确立、服务基层的科技人才明显缺乏、新型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等问题在基层仍广泛存在。基层科技创新发展有其不同于其它区域范畴的特点,一般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往往难以充分说明基层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解决之道。因此,极有必要对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aloisSchumpeter)是第一个系统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他把技术创新定义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以及新的生产函数建立的过程,并认为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科技体制环境和科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不是资本,也不是劳动力,而是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LanceDavids)和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较早开始了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制度分析,认为制度创新决定技术创新,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不好的制度设计将扼制技术创新或阻碍创新效率的提高。

1.2区域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新兴概念,主要来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属中观概念。国外学者魏格(wig)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体系应包括生产企业群、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和创新服务机构。国内学者融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将区域创新体系概括为,一个区域内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体系由组织要素和制度要素两类构成,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等主要载体。政策制度要素主要包括区域创新战略、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政府宏观调控、技术市场等,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在诸多组织要素中,企业处于中心地位。高校科研院所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动力源。政府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要素,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金融机构是创新活动的资金提供者,科技基础设施是创新活动的条件支撑系统。

1.3政府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是在经济社会互动中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基础。在国外,20世纪40年代末的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开始使用经济学的观点对政府组织运行情况进行考察,20世纪80―9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代国外行政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主张引进市场机制来完善政府公共组织。在我国,基层政府主要指县(市)级及以下行政建制政府。从职能看,它是国家的基层行政机关。从作用看,它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是国家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与桥梁。它既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载体,也是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构,既具有与国家一致的统一性,又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

2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内涵特征

2.1基本内涵

从广义角度看,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囊括基层科技创新活动所涉及的全部,包含基层科技创新的组织与管理系统、环境系统及目标系统,属于系统的系统。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与管理系统,是基层科技创新所涉及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基层政府等主体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带有本地特色、综合开放的组织网络系统。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环境系统,包括科技资源环境、法律制度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有多个层次,在县(市)行政单元层面,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吸收、整合县(市)内外的科技和创新资源,促进县(市)内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应用、普及和推广创新成果,提升县(市)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和国家层面,其目标是整个区域和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低层次的目标和高层次的目标相互统一,构成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目标体系。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所涵盖的各个系统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自我发展的体系。本文所指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非广意上的“系统的系统”,而是其中的主体系统即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系统,本文称其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属于狭义上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广义定义下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环境系统,成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的运作环境,广义定义下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目标系统,也成为基层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多重目标。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建设目标上与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一致,以科学与技术的互动创新以及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特征,通过行政区域内外人才、知识、技术、专利、资金、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农村农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和保证。

2.2基本特征

1)基础性。县乃国之基,民乃邦之本。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区域基础和基柱。基层科技工作直接面向企业和广大农民,服务覆盖面大、涉及面广,是科技经济结合的一线战场,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为我国(县)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发挥基础性作用。

2)地域性。与国家、省及地市的科技活动不同,县(市)科技活动重点是引进适合本地经济需求的相关科学技术,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基层本身是一个特定的县域空间,区划非常明确,不仅有固定的地理区划,而且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独立性,在一定空间内具有完全的功能和一定的决策与调控权限。地域性特征,体现了基层科技创新活动重点满足技术的适应性转化和本地化推广目的,强调科技成果的本土化和产业化,以技术应用支持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3)开放性。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与本地及该地以外经常进行各种联系,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和能量交换,进而保持和发展体系本身。基层科技活动主体往往是不完备的,相当多的县(市)一级区域内没有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活动主体,这决定了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能封闭自守,要重视引进外来先进理论、成果、方法和技术,同时配合上级科技部门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实现资源整合、成果贡献。

4)完整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现代科技创新的重大课题都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多分支性特征,往往需要社会多方面支持,科技创新管理既是科技系统内部工作,又是全社会的进步事业,既是科技创新活动,又是科技创新经济化,既有科技创新项目,又有科技创新产业化工作。基层县(市)虽小,但基层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即使从农业产业内部的产业链看,也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诸多环节和各类行业。另外,基层科技工作不仅仅是科技部门的工作,更是一个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

5)复杂性。基层区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三农”问题是基层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镇,基层科技创新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如何在农业劳动力不断外流的情况下推动农业技术创新;二是如何引导、推动优秀人才向农村等基层流动,提高创新能力;三是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如何务实、有效、长远地做好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工作。

3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运作体制

3.1主体要素

1)企业。在经济学范畴中,企业一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基层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是市场机制作用的承担者和实施者,企业将市场创新需求传递给高校科研院所,将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结果应用于生产,转化为商品,并推向市场转化为价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县(市)中小企业发展很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国内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从过去单纯的制造加工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快,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科研机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主体构成中的科研机构包括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科技创新研发的机构。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发挥行业技术优势,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科研机构要发挥学科优势,提高研究水平,取得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集聚了最为丰富的科技创新人才,拥有科技创新所必须的实验设备、实验材料等科研条件,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供给者,通过技术转让、合作研究、委托研究等形式向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同时向企业、社会培养、输送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3)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中,能够提高科技创新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分层次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但总体上现有的绝大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由政府资助创办,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现有专职服务机构数量少、覆盖面窄、功能单一,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难以满足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服务需求。

4)基层政府。政府在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协调者”的角色,不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具体活动,负责为科技创新提供并维护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在必要时组织和优化系统结构,引导其它主体要素的行为。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代表者、掌握者和执行者,其决策直接反映政府对社会规则、规制的认知水平和执行程度,合理有效的政府行为是现代社会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因而被称为“看得见的手”,调节着整个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直接影响着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同样,政府也有助于基层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它不仅能够为基层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制度倾斜,也能够为区域创新提供资金、技术支持,是推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运作的重要动力。

5)人才。科技创新的微观主体是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最终都是由具体的人才组织完成的。在生产力构成诸要素中,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人才是其它资源的开发主体,人才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增值增能增效的过程,人才资源是开发价值和潜力最高的资源。在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澎湃大潮中,国家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才、使用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不断创造新的科技创新成果。

3.2创新环境

3.2.1科技资源环境

科技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科技活动所利用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科技资源环境包括人才、资本、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的拥有状况,越是科技创新资源富集的地区,其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就越完备,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力也越强。在我国,基层科技资源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在不同的创新主体视野中,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中,在不同的创新理念指导下,在不同的政策和宣传氛围下,科技资源存量是不同的。

2)不确定性。科技资源创新能力的释放,关键在于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机制是否有效,尤其是是否有能够充分释放科技人才资源创新潜能的政策制度,应当避免落后制度带来的科技资源错配、效用利用不足等问题,使资源的科技性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3)网络性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单一科技资源、同质科技资源难以产生重大创新,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加速流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系统,需要规划构建互补性的网络沟通机制,才能发挥科技资源的巨大效用和互补资源的合力效应。

4)不同的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强弱不同。创新是合力作用的结果,既要注重各种科技资源与创新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更要注重创新主体与各种资源之间的连接关系。

3.2.2法律制度环境

基层科技创新法律制度环境是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的基层化,包括有关科技创新政策与法规、管理制度、市场和服务规范等,其完善与否关系到能否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关系到科技创新成果能否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基层政府要通过实行财税优惠等政策,为区域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美国创新活动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其成熟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不断创新。我国现行的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存在的首要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执行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鼓励社会科技创新最基本的制度,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健全,并且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技术性,处理难度往往大于其它类型案件,尤其是发明专利等涉及高新技术成果的纠纷案件,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呈现高度融合的特征,使知识产权保护难度愈来愈大。

3.2.3基础设施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包括交通、动力能源设施,还包括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公共图书馆设施、信息平台等基本条件,同时还涵盖了各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高技术风险投资体系等,是政府落实科技规划政策的载体,能够间接推动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基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是基层政府发挥调控作用,促进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基层创新活动的产品品种较多,但真正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还不多,高新技术还未成为带动经济跨越增长和企业裂变发展的主导因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不明显。科技基础条件薄弱,投入不足,加之人才资源匮乏,导致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技术水平高、品牌叫得响的高新技术产品群。

3.2.4社会舆论环境

社会舆论环境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软环境要素之一,是新时期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先进文化、营造创新环境、推动科技进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舆论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对待人才、对待创新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创新工作的推进。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一方面必须认清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事业建设的重大意义。科技创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促进行业合作、竞争、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奋斗精神,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社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形成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科技创新生产、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形成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3.3运行机制

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各主体要素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交流互通。在系统中,政府发挥组织领导、营造环境、协调服务、资源配置和基础建设的作用,企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发挥集聚人才资源、建设科研条件、实施研发创新,为企业、社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供给的作用,金融等中介机构通过资金中介、技术中介、信息中介和人才中介职能,发挥连接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科技创新顺利开展的媒介作用。创新环境即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运作环境,为各主体的整体创新活动提供科技资源、法律制度、基础设施和社会舆论环境,并且与创新主体之间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等中介机构、政府和创新环境之间,围绕本地特色产业,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科技成果的创造、引入和应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易和变现,形成自我发展、开放互联的有机系统。

4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我国,存在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在如此庞大的行政单元集合中构建基层创新体系,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作为基层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必须在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最主要的能动作用,明确思想、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科学有效地使用各项调控手段,加快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

4.1指导思想

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按照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以服务科学发展主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提高基层科技创新能力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地方为主体,引导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基层县(市)优势和特色产业聚集,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2基本思路

建设基层科技创新体系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基层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特点,注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科技工作格局,引导创新力量服务县(市)发展。突出改革创新,大力推进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把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摆在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现实基础,实行差别化指导,支持各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道路。强化能力建设,统筹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充实科技管理服务力量,改善基层科技工作条件,引导各方积极参与支持基层科技创新。

4.3总体目标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利基战略;对策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由科技人员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科学研究、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市场为导向的知识密集型中小经济实体。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1、专业化、高技术。表现为由于具有专业化的科技人员比例高,多集中某一专门领域,重点研发该领域的专业化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具有典型的专业集中化、技术密集型特征。

2、高投资、高风险。主要表现在不仅研发阶段投入资金高,而且在产业化阶段追加注入的资金也多,技术密集型特征导致资金密集型特征。由于受社会经济运行、科学技术发展、研究设计思路及技术手段、人员素质、组织管理水平、市场偏好等多因素影响,项目的研发及最终产业化成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高风险。

3、高成长、高收益。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旦在高新技术或产品上形成突破,能够带来高竞争力,能迅速扩大市场并占领市场。同时高技术特征能使其在高速成长中获得比一般中小企业高得多的收益。

4、规模小,一般处于创业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前景,是未来高科技公司的萌芽和基础,但其一般处于创业阶段,正在将前期具有商业前景的项目成果通过产业创业向产业化阶段转变,因而产品未成熟、目标市场未巩固、实力较弱。

二、利基营销战略概述

所谓利基,是英文名词niche的译称,是指在市场中通常被大企业所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所谓利基战略,则是指企业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领这些市场,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所采取的策略。

第一,实行利基战略的意义。在市场中处于弱势的企业可以通过灵活巧妙地拾遗利基,见缝插针,从而实现高额利润。利基战略之所以能带来巨大收益的根本原因在于进行市场利基的企业充分了解了目标顾客群,因而能够比其他企业更好、更完善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市场利基者可以依据其所提供的附加价值收取更多的利润额。总之,市场利基者获得的是“高边际收益”。

第二,理想的利基市场特征。特征包括:该市场具有足够的规模和购买力,能够盈利;该市场具备发展的潜力;强大的竞争者对该市场不屑一顾;企业具备所必需的能力和资源能对该市场提供优质的服务;企业已在顾客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能够以此抵挡强大竞争者的入侵。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利基战略的对策

市场利基的关键因素是专业化,通过专业化来体现集中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自身专业化技术密集型的优势,选择基战略,扬长避短,制定正确的战略,采用适当的策略,才能在市场的夹缝中求得发展。

(一)创造利基机会

1、敏锐捕捉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有两个并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具有内生的创新活力,但对外能力不足,其中主要表现为营销能力。营销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顾客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顾客所期望的产品或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解决他们所面临问题的工具。

2、善于寻找和利用竞争对手的弱点。所谓弱点,是指竞争者在满足该领域消费者需求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与消费者最高满意度之间存在差异,正是这一差异构成市场机会。如果企业有能力比竞争对手提供更好的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即能够有力地打击竞争者,那么,该市场就可以作为其目标市场。

(二)扩大利基份额

企业一旦成功地切入某个利基市场,也就是找到了市场立足点,就要开始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利基市场份额有两种思路:

1、扩大使用者。产品销售量取决于使用者的多少和其使用量的多少。当产品被某一特定消费者群体所认可,证明它能满足目标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就可以扩大销售区域,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这个产品的存在和它的好处。

2、增加使用量。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的手段,集中于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使消费者成为其忠诚顾客,不断地消费其产品,同时由于口碑效应老顾客带来新顾客,从而企业可以在同一个顾客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

(三)保护利基市场

当利基市场开始赢利时,一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对手会来争夺这个利基市场,有些大公司也会相应划小业务经营单位去服务于这些利基市场。

1、树立差异化优势。“差别”是指与竞争者不同的,有差异的地方,它突出强调了企业的个性,要求企业在产品质量、价格或者服务、促销等一切竞争手段上选择较少的几项,开发具有特色的长时期利基,这是企业构造竞争堡垒的基础。“优势”是指不仅要与竞争者形成差别,而且还需要使这种差别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这要求企业所选择的差别一定是有竞争价值、且有资源能力可以实现的。差别是体现集中的方法,而优势是集中的目的。

2、以技术创新构筑竞争壁垒。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密集的专长,以市场潜在需求为导向,针对目标顾客的利益关注点的变化,将技术创新紧贴市场需求,在顾客最重视的方面寻找改进的突破口,最终形成自己在市场中的专业化定位。

3、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利基市场总是客观存在的,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思想,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善于钻市场的空子,勇于钻对手的空子。有些是竞争对手曾经涉足过,可能因时机不成熟或培育市场的方法不对头,无功而返;有些是因市场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引发的新关注点。用积极的进攻代替消极的防守,主动发现新的利基机会,并竭力去占领它。

四、总结

科技型中小企业既具有专业化技术密集特点,又具有创新活力和灵活性,使得选择利基战略成为必然,但其一旦选定利基市场后也同样会面临竞争对手的压力和目标消费者习惯改变的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施利基战略时,必须抓住市场需求信息迅速发现并挤占利基点,扩大和捍卫利基市场,保持差别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1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付丽茹.利基战略: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企业研究,2007(6).

4、张宏.谈浙江中小企业利基战略的实施对策[J].商业时代,2009(33).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早在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提出了创新理论,为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如今加强技术创新是我国开展经济工作和科技工作中的一场重头戏。项目管理跨越实践经验的鸿沟到运用科学理论方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时髦的话题,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也有了很多的文献,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是当前项目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亮点,但是针对不同于一般项目特征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可以发现技术创新项目除了具备一般项目的特点外,还具有项目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高风险的特殊特点,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与自身复杂特点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引入了复杂系统理论到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中,用它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将能应对挑战。

一、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理论基础

(一)技术创新项目的界定和特征关于技术创新项目的定义,有很多的表达方式,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如(表1)所示。这些表述的共同点在于强调技术创新在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些技术创新项目能够实现商业化。本文将技术创新项目定义为:“技术创新项目是一般项目中的一个子集,它不仅具有一般项目的特点,还能通过技术创新或工艺创新,形成创新成果(产品或服务),获得实际应用、推广,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张凌,2006)技术创新项目具有和一般项目不同的特征:(1)复杂性。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是从一个科技思想到最终产品产生的管理过程,中间要经过从思维到实体的高度复杂的环节,从开始科技成果的筛选到科技成果的实用化再到科技成果变为产品进入市场这些过程都是动态复杂的。(2)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技术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方面的不确定性、和制度环境方面的不确定性。(3)高风险性。技术创新项目过程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表明了企业在冒险,并且项目有可能失败。也就是说在技术创新项目成功商业化之前,技术创新项目过程的每一阶段都可能遭遇失败的风险。

(二)复杂系统理论复杂系统的概念至今没有明确的严格定义,根据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认为复杂系统是系统内的子系统关联程度高的,并且能够产生涌现的大系统。也就是说系统的整体性质不等于部分性质之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涌现性和非线性是复杂系统本质的特点。涌现性通俗点讲就是“1+1>2”,是一种整体的现象和特征。复杂系统的涌现性是高层次具有而还原到低层次不再存在。非线性是指不能够简单运用线性数学模型求解的系统特征,复杂系统中的必要部分、大部分甚至所有部分都存在着非线性,而且子部分之间也存在着非线性关联,这种非线性关联就是产生复杂性的根源。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CaS)理论的核心理论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在复杂适应性理论中提出了三个主要概念:主体(agents)、环境(environments)、突变(emergence,或称为突现、涌现),在一定环境中的主体相互竞争和合作,导致系统产生突变。涌现性说明整体行为模式不能根据其个体行为规则进行预测,或整体模式不能还原为其个体行为,突变是整体有而部分无的特性,宏观层次特性的突变基于微观个体的主动的适应和学习的行为规则。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本质就在于其进化过程中突变的永恒的新奇性。

(三)复杂系统理论对技术创新项目的适应性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项目是在企业内完成并最终通过市场和社会来实现。企业、市场和社会是项目生存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技术创新项目系统的界面从参与者可分为三个界面:第一个界面是项目实施主体,如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办公室和项目团队成员等;第二个界面是除项目实施主体之外的各利益相关者,如客户、卖方、业务伙伴等;第三个界面是项目所有干系人,这个层次为了处理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对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而言,输入:企业创新能力、技术信息支持、风险管理能力等。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对于企业科学地定位自己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策略,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由特别重要的意义。技术、信息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并且技术与信息资源是可再生的、无限的、可共享的。技术创新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高风险,风险管理能力的投入,可以使项目主体合理地使用多种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对项目投资活动涉及的各种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输出:可以从系统界面的三个层面来分析项目管理系统的输出,每一层界面的成果性目标与约束性目标都各有不同。比如,项目实施主体的目标更多汇聚于项目实施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则包括营造一种多赢的局面,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项目所有干系人共同的目标则可能包括为机构培养人才,建立关系,树立品牌等。分析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结构的思路是研究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主要有四种,它们分别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pmBoK、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提出的四级别认证体系、英国商务部(oGC)的pRinCe2和日本工程振兴协会(Jeaa)的p2m。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项目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目标的在复杂环境中的社会技术系统。它的复杂性包括结构复杂性和确定性复杂性。因此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明显的层次性,由于创新主体、创新项目活动和创新绩效等不同导致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形成一个由下到上的多功能、多结构的框架体系。既有技术方面、经济方面,又有非技术、非经济方面,要全面考虑与论证。(2)个体具有智能性、适应性和主动性,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中的个体可以调整自身状态去适应环境的变化,或与其他个体进行合作或竞争,争取最大的利益。在技术创新项目中对项目承担者的能力要求特别高,要具有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战略的管理模式、优良的资产结构。(3)个体具有并发性。在技术创新项目系统中,个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个体必须在较短的建设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取得经济效益,要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今天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明天就被淘汰了。还有技术创新项目的高风险性也造就对个体并发性的要求。(4)在复杂适应系统的模型中还可以引进随机因素的作用,使它具有更强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基于复杂自适应性系统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与应用

(一)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一种项目管理评价方法,用以衡量组织按照预定目标和现有的条件成功地、可靠地实施项目的能力。“它是评估组织通过管理单个项目和组合项目来实施自己战略目标的能力的一种方法,它还是帮助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工具”(美国项目管理协会,2008)。如(表2)所示目前有几种不同体系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侧重点不同,标准也不同。

(二)复杂适应系统机理复杂适应系统中的成员就是具有适应性的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非线性的关联作用,由于主体的适应性和学习,可以引进CaS的统一模型即回声模型,大体分为三个步骤:确定主体生存和活动的外部环境;建立一个基本模型;扩展基本模型,形成最终的回声模型,如(图1)所示。在这个基本模型中主体要有三个基本部分:进攻标识――用于主体和其他主体联系;防御标识――用于其他主体与自己联系时决定应答与否;资源库――用于存储的加工资源。整个系统包括若干种环境,每个环境中有若干主体,主体之间进行联系,交流资源和信息,这就是最基本的回声模型。

(三)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结构体系构建CaS用于技术创新项目系统。这种系统理论使以战略的、动态的思维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中过程管理的问题,包含了技术创新项目复杂适应系统中模型设计的对象为主体、环境、涌现三个基本要素,表现为:对技术创新项目中主体与过程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基于环境变化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学习应用循环的变化过程的管理、对作为系统涌现性成果――知识体系管理。

(1)结构设想分析。如(图2)所示。本文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提出一个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整体视图。三个坐标轴代表衡量技术创新管理成熟度的三个特征属性,分别是指过程管理,基于项目管理过程的技术创新项目流程五个过程组;变化管理,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不确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估成熟度等级的流程;知识管理,表明项目管理所涉及的九大领域,以及结合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内容体系对技术创新项目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第一,过程管理,技术创新项目中的人们利用对项目系统的演化去适应变化的行动。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基于流程分析可分为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监控阶段和收尾阶段。第二,变化管理,技术创新项目过程对于机遇和风险的把握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决定了组织对市场和竞争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作为技术创新企业应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应该系统的分析自身的特点,真正了解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内涵,然后用于改善企业项目管理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成熟度模型是成功改善项目管理水平的基础;然后对该模型进行学习;接着评估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是为了体现组织或企业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从而对项目管理能力进行整体提升;最后还需要对模型管理进行改进。第三,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在工作环境中高效地使用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结构。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涉及的知识包括两大块: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技术创新项目评价内容体系。根据《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四版,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运用的知识领域将涉及九大领域;根据技术创新项目评价的内容,将对技术创新项目的企业创新能力、技术以及方法运用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管理。

(2)结构体系概念模型构建。结构体系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事物、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成的。本文根据前面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结构设想分析,提出了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它是由一个支撑(即成熟度等级,等级一:混乱级、等级二:简单级、等级三:规范级、等级四:精益管理级、等级五:创新管理级)、三个特征属性轴(过程管理、变化管理和知识管理)和两个基本要素(评估方法和改进的步骤)构成的整体。如(图3)所示。第一,成熟度等级是一种划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的概念。在这里根据技术创新项目的特征,把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成熟度等级划分为以下五个等级:混乱级、简单级、规范级、精益管理级、创新管理级,用来描述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能力强弱。第二,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体系的三个特征支撑,分别为过程管理、变化管理和知识管理。过程管理表明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是按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流程进行评估的;变化管理表明企业如何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估成熟度等级的一个过程;知识管理表明项目管理能力评价的各个阶段、各步骤所用的知识和方法。第三,评估方法是检验企业是否具有某一要素所列行为和能力的方法。这里可以用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定量的方法。第四,改进步骤是在项目管理能力评估分析基础上,找出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中的强项和弱项,有侧重点、有规律地进行改进。

(四)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评估运用由于技术创新项目环境的复杂性,对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应用评估等级涉及准备、问卷调查、评估和报告以及实施改进五个阶段。它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变化的循环的过程,如(图4)所示。运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评估,首先企业要做好准备活动,建立评估小组,确定评估人员,并且评估者要认真学习并熟悉了解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问卷调查包括对问卷的发放和数据的统计分析;这时候企业利用对所收集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可以被有效的测评出来;根据所确定的企业项目管理成熟度等级,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撰写评估报告;针对报告中的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改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能力水平,使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持续高效地运转,改进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结论

目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还停留在国际上的几种典型模型的应用,没有视行业和项目特征的不同,运用相对应的模型。但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能力,以整体的、动态变化的思维来研究技术创新项目中过程管理的问题,为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中运用到复杂系统理论领域做出了贡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实物期权条件下的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8BJY06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凌:《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吴绍艳:《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工程项目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7

[论文摘要]主流的公司治理理论是建立在企业契约观基础上的,这种单纯依靠各种投入要素的契约关系难以揭示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的本质。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性决定着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契约的公司治理向基于契约与资源基础上的能力相结合的公司治理转变,其治理的基础是资源、基于资源基础上企业的能力、权利及控制权的形成,在治理上强调战略资源获得控制权。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设计了高科技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

有效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主流的公司治理理论从企业的契约视角出发,以交易费用的节约和控制权的分配为重点。但是,从契约的基础出发研究公司治理,仅仅将企业看成是各种要素投人者联合起来的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网络,这明显缺乏对企业生产属性的研究,因而很难真正解释公司治理(foss,1996)。更为重要的是,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从契约出发研究其治理结构,必然忽视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因此重新审视高科技企业特征,分析公司治理基础,提出公司治理的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高科技是国家技术创新的直接表现,高科技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成败直接关系着一国竞争力的实现。国家技术创新水平不仅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关,而且还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联系紧密。杨建君等(2003)认为治理结构和技术创新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不同的治理结构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结构,不同的治理结构产生不同的技术创新行为选择。魏峰等(2004)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上市高科技企业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从实证分析的结论看,国有高科技上市资产收益率、总经理兼任董事和资产负债率与技术创新有正的影响,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的影响,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影响。因此,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十分显著。

高科技企业最大的特征是其成长的生命周期性。按照生命周期,高科技企业分为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推动着高科技企业成长的动力是不一样的,因此高科技企业的治理结构远比一般企业复杂得多,单纯依靠各种投人要素的契约关系是难以揭示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的本质的。

与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不同,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首先应解决企业的成长性,而不是交易费用的节约和控制权的分配。企业成长得益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节约交易费用并不能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从治理关系分析企业竞争优势培育,必然以企业内部能力培养为核心,企业资源基础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e.penrose在《企业成长论》(1959)中提出了“企业是资源集合体”的观点,认为企业内部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动力。wernerfelt在《企业资源学说》(1984)中认为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资源基础论发展迅速。c.k:prahalad和garyhamel(1990)提出企业是基于资源基础上核心能力集合体的观点,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积累性学识,协调组织内部的学识,这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所在。teece,pisano和shuen(1997)进一步提出动态能力的观点,指出企业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拥有资源基础上,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整合、建立和重构内外部竞争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资源基础论是企业契约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我们不能只顾企业的契约关系而忽视企业竞争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企业契约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如果企业的契约是企业存在的基础,那么,从企业能力培养的视角去考察企业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和要求。因此,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思路由基于契约的公司治理向基于契约与资源基础上能力的公司治理转变是高科技企业客观存在的基础(图1)。

二、高科技企业公司的治理基础

基于资源基础论分析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高科技企业首先是资源的集合体,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资源特别是战略资源推动着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其次,高科技企业不仅是资源的集合体,而且还是资源所有者的集合体。由于资源所有者让渡了资源的部分权利,他相应地就必须分享企业利益,利益分享的多少与资源的重要性有关。因此,权利是利益分享的基础,而资源的重要性是控制权形成的基础。

1.高科技企业的资源与战略资源。

基于资源基础论认识高科技企业,它首先是资源的集合体。由于高科技企业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特征,高科技企业资源需求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具有典型的差异性。高科技企业在种子期阶段企业规模偏小,投人的资金量比较小且以投人自有资金为主。相对于资本而言,研发创新的重要性决定了拥有高素质的研发人力资本是高科技企业种子期阶段的重要资源。高科技企业成长初期阶段是建立在技术研发已经成功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产品市场化,需要建厂房、买设备、产品市场推广,资金需求量较大;随着高科技企业进人加速成长阶段,在企业内部巫需提高企业组织管理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在企业外部需要进行市场开发、拓宽营销渠道、树立品牌形象,这意味着高科技企业在成长阶段不仅需要充足的资本,还需要高效的管理水平,这一阶段的高风险性特征使得其它资本不敢涉足。风险资本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因此风险资本是高科技企业成长期的重要资源。成熟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是内部高效的管理与外部高效的市场运行相联系的,因而管理型人力资本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资源。

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在本质上强调企业是资源基础上“能力的集合体”,强调企业内部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郑文全,朴松爱,1999)。nelsonandwinter(1982)认为资源是企业能力的基础,但能在本质上把企业承担和进行内部处理的各种活动界定清楚的资源,是企业的关键资源,也就是企业的战略资源。企业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运用自身能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它需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不断的实践中由各类资源组合而成。可行的战略资源包括技术能力、管理创新、对分配渠道的控制、分销渠道的获得、有利的成本结构、购买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分销网络、企业研发能力以及企业的售后服务组织等(周文吕,1999)。collis(1991)认为战略资源或关键资源的稀缺性和不易获得性是企业之间经营绩效差异性和形式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或前提。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战略资源就是每一个阶段的关键性资源,包括研发人力资本、风险资本及其管理型人力资本。正是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战略资源的作用下,高科技企业形成了独特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推动着高科技企业从种子期走向成熟期,促使高科技企业持续成长。

2.高科技企业基于资源基础上的权利及控制权。

企业是资源基础上能力的集合,这意味着资源是其所有者获取企业利益、分享收益的基础,因为分享收益的权利必须依存于资源所有者拥有的资源。资源所有者将其拥有的资源投人公司后,所有者让渡了资源的部分权利,让渡的部分权利通过一系列契约而联结,便形成公司的控制权。公司的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和核心。在berle和means(1932)提出现代企业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观点之后,公司治理的核心便围绕着控制权展开。德姆塞茨(1972)认为控制权是一组排他性使用和处置企业稀缺资源的权力束。以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的ghm理论认为,企业的控制权问题就是剩余控制权,剩余控制权是资产所有者可以按任何不与先前合同、习惯或法律违背的方式决定资产所有者的权利(hart,1995)。周其仁(1997)认为企业控制权可以理解为排他性利用企业资产、特别是利用企业资产从事投资和市场运营的决策权。笔者认为,控制权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与要素所有者拥有的战略资源相对应,控制权是资源基础上的权力衍生品,是战略资源在公司作用的表现。

在高科技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由于资源不一样,因而权利的形成与控制权的表现就不一样。在种子期阶段的资源是自有资本、借贷资本、研发人力资本,他们相应地获得各自的收益。由于研发人员是这一阶段的战略资源,因此这一阶段的公司治理表现为创业企业家监督和激励研发人员,同时研发人员获得部分控制权。高科技企业步人成长期阶段的资源主要是风险资本,因而,这一阶段的公司治理就表现为创业企业家与风险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和争夺,风险资本作为战略资源,必然要获得控制权。成熟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的资源基础是内部的融资能力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因而管理型人力资本是其战略资源。公司治理表现为管理型人力资本协调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图2)。

三、基于资源基础观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路径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关注的是企业的价值,将企业成长中的价值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并从企业内部挖掘其竞争优势作为其成长的动力,这显然不同于古典企业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假定企业是同质的认识。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都是异质的,把企业内生的能力的积累看作是竞争优势的来源(penrose,1959),并把企业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资源和能力作为企业成长的关键(prahalad&hamel,1990)。

随着对企业的认识是基于资源基础观上的企业能力的反映,企业的本质则变成了组织租金的创造和分配的市场性关系契约,因此公司治理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满足组织租金最大化的要求,整合各利益相关者资源,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励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创造,创造租金最大化;二是高科技企业同样具有不完全契约、资产专用性特征,敲竹杠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成本,影响着利益的分配,因此尽量降低成本,合理分配公司价值是公司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又与公司的控制权密切相关。以上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租金创造是租金分配或控制权分配的前提,而合理的控制权分配又有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分配。

笔者认为,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性特征决定了高科技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分配的非同步性,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表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高科技企业种子期阶段的公司治理以激励研发人力资本不断创新为主,在成长期表现为控制权在创业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之间合理分配,在成熟期阶段表现为管理型人力资本如何整合内外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合理分配,并创造价值最大化。

1.高科技企业种子期阶段的公司治理是创业企业家对研发人力资本设计出最优的激励契约。

高科技企业种子期阶段的战略资源是研发人力资本。周其仁(1996)认为人力资本的产权相当特别,只能属于个人,非激励难以调度,因此,作为企业关键制度的激励契约,不但要考虑各要素市场的定价机制,而且还要考虑各人力资本要素在企业中的作用,以及企业组织与不确定的市场需求关联。激励得当的企业契约才能节约一般市场的交易费用,并使这种节约超过企业本身的组织成本,即达到企业的盈利。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力资本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创业企业家如何设计出最优的激励契约,以激励高科技研发人员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成长。就具体措施而言,可以采用人力资本股权化形式,或者给予研发人力资本期权,让员工拥有高科技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达到激励创新的目的。

2.高科技企业成长期阶段的公司治理表现为创业企业家和风险企业家对控制权的争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能够创造经济租金的原因在于每一个企业都拥有异质性的战略资产,从而可以持续地获得竞争优势,战略资源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必须掌握公司的控制权。高科技企业进入成长期阶段,由于风险资本的进人解决了创业企业家的资本和管理能力的不足,按照资源基础论的认识,创业企业家必然放弃部分控制权,而风险资本相应地获得控制权。由于企业的控制权既可以配置给物质资本所有者,还可以配置给人力资本所有者或者两者共同所得,当然,最终取决于其战略资产的谈判力barney(1991)。由于在高科技企业成长中,风险资本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在成长的早期阶段,风险资本并非立即获得控制权,而是随着风险资本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增强,风险投资家获取的控制权增加。从整个成长阶段看,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控制权争夺存在博弈的行为,而博弈的决定因素取决于各自拥有资源的重要性。

3.高科技企业成熟期阶段的治理以管理型人力资本对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和利益整合与分配为主。

进人成熟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面临着风险资本的退出及资源的重新整合,因此,高科技企业的治理随着风险资本的退出和融资需求的产生必将重构。一方面,风险资本退出导致其战略资源地位丧失,因而控制权也随之丧失;另一方面,无论是采取ipo、兼并或重组等方式,必然引人新的资源,控制权要在新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但是,成熟期阶段高科技企业的价值不再取决于企业资产的价值,而取决于企业组织价值的成长,企业组织价值的成长必然归功于高素质的管理型人力资本的作用。因此管理型人力资本是成熟期阶段最重要的资源,在控制权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管理型人力资本根据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重要性,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便使其获得相应的利益,同时驱动高科技企业价值的成长。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8

(一)省级园区企业融资方式相对丰富,市级园区企业融资方式单一29家农业科技园区中,7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融资服务相对多样化,其中4家获得了包括自筹资金、信用社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民间借贷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另外2家获得了财政补贴+科研经费支持(白洋淀农业科技园区+昌利农业科技园区),1家获得高校专项科研经费支撑(涿州农业科技园区)。其他22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基本都是自筹资金,急缺资金时往往通过民间融资解决,比如小额贷款、民间其他高息借贷。

(二)科技特征突出的园区企业与一般企业的融资方式同质化,缺乏创新从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来看,不同类型企业的最优融资方式是有所差别的。就科技企业来讲,科技性较强的企业因其研究开发风险较大,引入风险投资的融资方式是最适合的;而对那些已经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及加工企业而言,由于生产较为稳定,经营风险相对较低,最优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调查发现,园区内科技特征突出的部分优质企业,融资方式停留在传统方式上,缺乏创新。如中国农大涿州农业科技园区,具有典型的农业高新技术特征,但是,园区投入仅仅是财政性质的科研经费投入,园区仅作为中国农大的教学科研基地在发挥作用,而园区的本源功能———产业化孵化、技术示范、科技推广等却得不到体现,导致园区建设和资源利用的严重低效率。还有,大午蛋鸡育种公司、安国市惠农中药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河北白洋淀聚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都是园区中科技特征突出的企业,科技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均达到60%以上,但是,其发展初期都是靠自筹资金和内部积累,基本都是在效益稳定后逐渐获得了银行信贷、政策性金融信贷或者科研立项的支持。这些企业融资既没有政府的信用担保机制,也没有利用农业保险机制,更没有引入风险投资。

(三)财政资金投入少,杠杆作用不明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财政资金投入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投入,二是间接投资。调研发现,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保定市财政资金较少有直接投资。2014年,安新白洋淀省级农业园区获得了一笔400万元的园区建设专项经费,据了解这是配合保定市白洋淀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一笔投资,用途严格限定在农业科技园区生态环境改善方面。从财政对园区的间接投资来看,有两条投入渠道:其一是农开办以“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对科技特征较强的农业企业给予大概500万元/年的财政补贴(要求企业有配套资金);其二是省科技厅、市科技局以项目立项形式给予的资金补助,年补助金额不到1000万元。上述财政资金的间接补贴方式,不论是从规模上还是方式上,对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投资的吸引力并不大,致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二、保定市农业科技园区金融服务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产业化链条尚未形成,对金融资本的吸引力不够强保定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大部分园区主导产业明确,但产业链条尚未形成。除大午优种鸡培育及其饲料加工、休闲、餐饮等已经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之外,大部分园区主导产业的后期深加工、销售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产业链条均未形成。包括昌利的蔬菜、安国的中药材、阜平的大枣,以及望都的奶牛养殖和白洋淀的水生经济作物,他们都是以大面积的种植基地为依托,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初级生产,缺少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相互扶持。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蕴含着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能够带来稳定的产业利润,这对吸引金融资本是非常有利的。保定市大部分农业科技园区企业仅仅重视生产环节的传统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金融资本对其发展的关注程度。

(二)财政补贴方式缺乏创新,对金融资本吸引力不足现有的财政补贴方式主要是农业开发项目补贴、科技创新项目立项补贴、少量贷款贴息,其中,前两种补贴方式均起到了调动企业自身筹集配套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的作用,但这两种方式均未起到吸引金融资本及其他社会资本的作用,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杠杆效应不明显。目前,我国财政资金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有多种创新模式,包括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农业科技推广基金、商业性贷款担保基金等等。在此方面,保定市财政部门还有待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尝试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财政支农新方式。

(三)财政资金补贴的配套任务过重,反而加剧了企业融资负担几乎所有的项目都要求实施单位进行资金配套,配套任务相当繁重,往往资金不到位,建设项目就不能按合同进度分步实施,有的甚至不得不缩小规模,使项目工程的投资效益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昌利农业科技园区就曾发生过因配套资金不到位而错失项目补贴资金的问题。

(四)园区建设融资服务平台缺失调研发现,所有的农业科技园区均未有过政府部门或园区管理部门进行融资推介的经历。这说明,保定市各个农业科技园区管理部门,还未主动搭建金融服务对接平台,建立园区主体与金融服务主体之间的对接机制。由于信息不对称,园区主体与金融服务主体之间缺少相互了解的沟通渠道,也是导致金融服务不能顺利进入园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园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入园农业企业实行档案化管理为更好地发挥园区管理部门的服务与纽带作用,建议相关科技管理部门指导各县园区管理机构,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园区入园农业科技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个企业进行评价,将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评价结果建立成入园企业信息档案,为建立园区主体与金融服务主体对接机制做好铺垫,以便消除信息不对称,为金融服务主体更加清楚的了解企业情况提供便利。

(二)搭建科技创新融资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金融内部化截至目前,保定市拥有国家、省、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120家,包括产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这些创新平台涉及到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据现有资料分析,保定市创新平台建设中并未建立起与之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基于此,建议保定市借鉴江苏等地在高新技术园区建立金融服务大厅的经验,建立一个服务于全市创新平台的金融服务大厅,为创新项目(包括农业科技园区项目)提供投资咨询、产权评估、企业估值、银行信贷、商业保险、抵押担保、股权转让系统交易推荐、企业上市培育、风投推荐等在内的一站式金融服务,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角度看,使农业科技与金融实现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9

【关键词】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特点素质结构素质培养

文化、艺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是二十一世纪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建筑与环艺设计涉及的专业范畴来看,它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新兴边缘学科。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着眼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将是高等学校建筑与环艺专业教育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

1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特点

对于高等院校进行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了解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应具有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对其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恰当的定位,总的来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1.1创造性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是以“人”为中心创造出特定的“物”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知识的效益。艺术设计人才作为设计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价值的实现表现为设计知识效益的最佳发挥。因而对于艺术设计人才而言,创造能力是首要的职业生存能力,也是决定设计人才最后成功与否的必备能力。

1.2综合性

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知识包容性大、涵盖面广,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设计学、美术学、环境学、技术学、社会学和材料学等学科。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与环艺设计师首先应具备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懂得各种艺术表现技法,熟知建筑结构、材料构造、建筑环境物理与设备、组织管理等基本知识。当然,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知识的随意组合,它应该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2建筑与环艺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素质结构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这种网络结构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价值的人才。在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诸多学科领域孕育着重大创新的今天,我们认为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博、专结合的新知识

知识结构是人的视野、观念意识、能力的基础,新视野、新观念意识、新能力是建立在新的知识结构上的。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注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是一门和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因而对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合理、开放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融合多学科的有发展力的知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

2.2以创造性为特征的综合能力

创造性是艺术设计可贵的一大特征。但是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性,艺术设计创新成果只有在社会接触中,通过社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今天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艺术设计人才仅具有创造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管理等能力。因此,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创造能力之外决定艺术设计人才最后成功与否的必备能力。

3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素质及能力培养的思考

基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特点和素质结构中所确立的各种目标,结合当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设计时代出现的种种变化——新材料、新结构及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与数字化设计的普及,无疑都给我们的建筑与环艺设计教育带来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创新教育观念的提出,迫切需要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观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和改革。

3.1明确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很重要,涉及到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多元化特征和大学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这些都决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确定各自的重点,办出特色,要严格把握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目标要求。

3.2改革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建筑与环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涵盖的知识面之宽,研究对象之繁杂,不是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力量可以解决的。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教育要向开放化教育模式转变。为此,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及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以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开放的培养模式,实现新形势下对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即由过去的比较封闭的办学模式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与市场需求接轨;由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心向以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强调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和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另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关系,强调教学是主体间的交往(交流、交互)、对话的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地位,采用民主参与的管理方法,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允许不同学术思想存在、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与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从过去单一的学科方向发展向学科群方向转变,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加强相近、相关专业领域之间的交流、交叉和课程开放;强化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要在科技、环境、节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更新与探索;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压缩课程总学时和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比重,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整合一体的结构模式,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天赋和兴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4结语

培养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加强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因而按照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从多方面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是一件意义重大和任务艰巨的大事。

参考文献

[1]薛天详.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4-219.

科技创新最基本的特征篇10

文化、艺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是二十一世纪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建筑与环艺设计涉及的专业范畴来看,它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新兴边缘学科。作为一个新兴专业,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着眼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将是高等学校建筑与环艺专业教育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

1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特点

对于高等院校进行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了解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应具有的特点,并能够根据自身的优势,对其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恰当的定位,总的来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具有以下特征:

1.1创造性

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是以“人”为中心创造出特定的“物”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知识的效益。艺术设计人才作为设计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价值的实现表现为设计知识效益的最佳发挥。因而对于艺术设计人才而言,创造能力是首要的职业生存能力,也是决定设计人才最后成功与否的必备能力。

1.2综合性

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知识包容性大、涵盖面广,所涉及的学科包括设计学、美术学、环境学、技术学、社会学和材料学等学科。作为一个合格的建筑与环艺设计师首先应具备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懂得各种艺术表现技法,熟知建筑结构、材料构造、建筑环境物理与设备、组织管理等基本知识。当然,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知识的随意组合,它应该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2建筑与环艺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素质结构

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这种网络结构体现了教育与人、社会、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内在联系。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价值的人才。在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诸多学科领域孕育着重大创新的今天,我们认为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博、专结合的新知识

知识结构是人的视野、观念意识、能力的基础,新视野、新观念意识、新能力是建立在新的知识结构上的。学科的综合性特征,注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是一门和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因而对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培养,建立一个合理、开放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融合多学科的有发展力的知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

2.2以创造性为特征的综合能力

创造性是艺术设计可贵的一大特征。但是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社会性,艺术设计创新成果只有在社会接触中,通过社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今天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艺术设计人才仅具有创造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管理等能力。因此,竞争能力、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创造能力之外决定艺术设计人才最后成功与否的必备能力。

3创新型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素质及能力培养的思考

基于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的特点和素质结构中所确立的各种目标,结合当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设计时代出现的种种变化——新材料、新结构及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与数字化设计的普及,无疑都给我们的建筑与环艺设计教育带来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创新教育观念的提出,迫切需要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观念、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和改革。

3.1明确创造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定位很重要,涉及到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由于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多元化特征和大学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这些都决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确定各自的重点,办出特色,要严格把握创新型人才素质的目标要求。

3.2改革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素质结构,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建筑与环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涵盖的知识面之宽,研究对象之繁杂,不是一个系、一个专业的力量可以解决的。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建筑与环艺设计教育要向开放化教育模式转变。为此,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及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以创造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开放的培养模式,实现新形势下对建筑与环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归纳起来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即由过去的比较封闭的办学模式向开放型办学模式转变,与社会接轨,与市场需求接轨;由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心向以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强调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和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另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关系,强调教学是主体间的交往(交流、交互)、对话的关系,淡化教师的权威地位,采用民主参与的管理方法,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允许不同学术思想存在、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与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

其次,改革课程体系。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应从过去单一的学科方向发展向学科群方向转变,发挥多学科的优势;加强相近、相关专业领域之间的交流、交叉和课程开放;强化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要在科技、环境、节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更新与探索;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压缩课程总学时和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比重,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整合一体的结构模式,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天赋和兴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