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十篇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十篇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2:06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1

[关键词]静脉输液紧张急躁畏难

中图分类号:R322.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37-01

静脉输液法是护理工作者最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是常用给药法中难度技术最大的一项操作技能,也是临床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给药方法。通过静脉给药输入大量无菌溶液和药物,达到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补充水和电解质、以调节和维持酸碱平衡;输入解毒、抗生素等药物,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补充营养、维持热量、促进组织修复为目的。初学者如何确保在静脉输液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准确、安全和快速地达到一针见血呢?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护理教学工作的经历,粗略谈谈在静脉输液的实践中学兵们如何克服紧张、畏惧心理。

一、克服紧张心理,轻松应对

每名学兵在开始练习静脉穿刺时都会紧张,表现为心跳加速、头冒冷汗、肌肉紧绷、血管收缩、手会不由自主地颤抖、担心自已扎不上,这些都是心理紧张造成的。建议学兵要放松心态,平时尽量多在假臂模型上反复练习,掌握好操作要点、进针方法、进针角度以及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学兵相互练习静脉穿刺,要注意集中注意力,排除紧张心理,回想练习时的操作要点,进而提高穿刺的成功机率。

二、克服急躁情绪,从容应对

学兵在进针失败后,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进针时越着急,成功率越低,在操作时会手忙脚乱,往往对血管的选择不假思索,就贸然进针。此时建议学兵先停止静脉穿刺,做几次深长呼吸,调整心态,缓解急躁心理,放松自己,平静下来之后再进行练习。只有克服急躁情绪,学兵才能从容不迫,排除干扰,操作时忙而不乱,确保自己正常技术的发挥。

三、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

自信是学兵在练习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进针成功的关键所在。学兵应该相信:若技术过硬,成功是必然的,失败是偶然的。如果学兵进针前害怕、犹豫、没有自信、进针失败率会很高。建议学兵应增强自己的自信,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进针失败,要找出失败的原因,调整好心态,重新进针;进针成功,要总结出静脉穿刺的技巧,进一步给自已定下恰当的目标。

四、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心理素质

学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心理素质不仅能增强静脉输液实践操作效果,也对学兵日常教学训练、为人处事等各方面具有积极地影响。教员应对学兵进行心理疏导,学兵也应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锻炼,保持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具有忍耐及自我控制的心理调控能力,最终提高学兵的操作技巧和应变能力。

五.创造良好环境,提高成功率

良好的操作环境,合适的穿刺场所和光线是操作的必备硬件条件;轻松的操作气氛,适当的语言鼓励是操作的必备软件条件。教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操作环境与氛围,减轻学兵的心理负担,提高进针成功率。

总之学兵在进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时应克服各类心理问题,做到胆大、心细、勤观察、勤思考,勤与患者沟通,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才有可能大显身手,顺利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2

结肠癌和直肠癌简称为结、直肠癌或大肠癌。自八十年代以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直、结肠癌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而手术时需切除部分结肠或直肠,故手术前必须做好肠道准备。充分的肠道准备,可以减少术中污染腹腔,防止术后腹腔和切口感染,有利于吻合口愈合。本文总结了361例直、结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情况,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年龄及性别:本组男性212例,女性149例,年龄20~82岁,肿瘤部位:直肠癌179例,右半结肠癌97例,左半结肠癌85例。病理类型及分期:肉眼类型隆起型83例,溃疡型127例,浸润型151例,组织类型腺癌285例,粘液腺癌69例,其他7例。绝大多数大肠癌是腺癌。

2方法

(1)传统肠道准备法①无直、结肠梗阻者,术前3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②术前3天给口服番泻叶6克泡茶饮用或术前2天口服泻剂硫酸镁15~20克,或蓖麻油30毫升。每日上午一次,手术前2日晚用1%~2%肥皂水灌肠一次,手术前一日晚用肥皂水及盐水各洗肠一次或清洁灌肠,手术日晨不再灌肠。③口服肠道杀菌剂,可口服肠道不吸收性抗生素及甲硝唑0.4克,每日4次,及卡那霉素1克,每日2次。也可选用快速的方法,术前一日下午1时、2时、3时、6时及各口服卡那霉素一克及甲硝唑0.2克。④肌肉注射维生素K。

(2)甘露醇口服植物准备法术前1日午餐后0.5~2小时内口服5%~10%的甘露醇1500毫升左右。采用此法基本不改变病人饮食或术前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但因甘露醇在肠道内被细菌酵解,可因术中使用电刀而产生易爆炸的气体,应予以注意;对年老体弱、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3)全肠道灌肠法手术前12~14小时开始口服37℃等渗平衡电解质液(其中成分有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引起容量性腹泻,以达到彻底清洗肠道的目的。一般灌洗的全国程约需3~4小时,灌洗液量不少于6000毫升,灌洗液中也可加入抗菌药物。年迈体弱、心肾功能障碍和肠道梗阻者,不宜选用。

3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前肠道准备均获得不同效果。见表1。

4讨论

我科建科初期时,大肠癌术前准备方法是机械性肠道准备,即用医用软皂加入大量清水,使温度达到接近常温。采用开放式非一次性灌肠器,于手术前夜清洁灌肠及术日晨起再次灌肠作法。多年来总结此法弊病很多。就肠道本身而言,反复的逆行灌肠,促使肠壁水肿灌肠液潴留,改变了肠壁的生理状态,不利于切口的愈合。同时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有史以来,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时,不论采取哪种方法,准备过程中都相应使用了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等各种并发症,大肠癌的术前肠道准备中,不但要根据肠内菌群的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还应达到以下目的:

(1)肠道清洁,防止术中污染。(2)减少对病变的刺激,防止爱细胞沿肠道、血道、淋巴道扩散。(3)避免肠壁水肿,促进吻合口愈合。(4)维持病人的营养状态及电解质平衡。(5)不增加病人的负担,术前得以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为达到上述目的,我科于1982年起,在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采用了甘露醇和全肠道灌洗相结合的方法,而当时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所用的电解质液量较大,大约10000毫升左右。此方法仍使患者感到负担较重。所以随着逐年的工作实践,此法大大改进,现口服液体量大约减至4100毫升。至今已有10年之久。具体方法如下:术前1日下午3时0.5~1小时内口服10%甘露醇500毫升,因甘露醇为一晶体物质,在肠道几乎不被吸收,造成消化道中晶体渗透压增高,阻碍水分吸收并吸引组织液中水分进入肠腔,形成肠道内高渗作用,使肠腔内水分增加,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达到加速排便和清洁肠道作用。1小时后口服0.9%生理盐水3600毫升,其中含有5%碳酸氢钠60毫升,10%氯化甲3克,同时给与全量输液并加入抗菌素,防止水、电解质失平衡。因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与肠腔内环境相似的成分,这些电解质的离子顺浓度梯度向肠粘膜扩散,从而促进肠粘膜对其的吸收,可补充因清洁肠道内水分入肠腔内水分入肠腔,加之该液含有较多的水溶液,从而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采用此法也基本不改变病人的饮食或术前2天进少渣半流食。但同样对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

病人有肠梗阻症状时,术前准备时间需延长:手术前2~3日开始进少渣半流或流质饮食;手术前2日口服50%硫酸镁30毫升或番泻叶10克代茶冲服,每晚一次。每天口服4次卡那霉素1克,红霉素0.5克,甲硝唑0.4克,共2日。手术前一日下午2时口服20%甘露醇250毫升,同时可大量饮水。对直肠癌肠腔有狭窄时,应选择粗细合适的肛管,轻轻通过狭窄部位,禁用高压灌肠,防止癌细胞扩散。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3

1、克拉玛依公务员素质建设取得的成效

目前克拉玛依市公务员数量有近10000余名,近年来,为给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克拉玛依市政府在公务员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1逐步建立了规范化的考试录用制度。近年来,克拉玛依市一直坚持“凡进必考”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公开招录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今后党政机关及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的招录程序。

1.2创新任用制度,竞争上岗工作成效明显。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克拉玛依市创新机关用人机制,使竞争上岗工作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使竞争上岗在中层领导人员任用工作中普遍推行,公开竞争的用人制度不断深入人心。

1.3重视培养高素质公务员队伍。近年来,克拉玛依市采取分级分类组织实施的办法,在深化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四类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经常化的公务员培训力度,突出了公务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培训结果与考核、任职、定级和职务晋升等结合起来。

2、克拉玛依市公务员素质存在问题

目前,克拉玛依公务员素质总体向好,但是通过对部分公务员进行调查发现,仍然存在一些典型问题。

2.1服务意识淡薄。克拉玛依市一些公务员缺乏正确的权力观,部分公务员的“公仆”意识不强,群众观点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有些公务员确实忘记他们的权力是谁给的,对群众的利益毫不关心,办事服务态度不好,部分政府机关的门难进、部分公务员的脸难看、话难听、办事程序多,推责任等现象依然存在。

2.2调查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克拉玛依公务员在平时虽然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查研究工作,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并没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要表现有采取的方法较为简单,调查研究不够深入细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还存在。另外还有不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缺乏积极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展开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原因的能力。

2.3创新能力不够高。当前行政管理活动中信息突发瞬变,经常会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但是部分公务员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还有所欠缺,实践经验与知识储备不够丰富,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不能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灵活的、科学的、综合的、实际的思维,从而就造成他们思想上的僵化。

2.4知识结构单一,学习观念落后。目前,克拉玛依公务员知识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认识不够和学习观念较为落后两个方面。大部分公务员自身的知识素质认识不够,总觉得自己具备的知识比较丰富,存在一种盲目的乐观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和知识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影响。

2.5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基层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最终直接影响到政府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然而目前个别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相关领域法学基础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

2.6公务员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健康的行为。基层公务员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他们合理解决基层的各种矛盾、促进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有效执行。目前相当一部分基层公务员已经出现了人际关系敏感、心理失衡、头疼、失眠、焦虑等心理问题。

3、公务员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和制约。(1)传统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克拉玛依地处边疆地区,同时受一些非主流媒体宣传影响,传统官本位等思想依然存在,很多基层公务员对于权力的来源问题理解错误,他们常常忽视权力是谁赋予的,谁才是权力的主人,公务员为谁代表行使权力。反倒认为应该只听领导命令指挥,领导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全心全意服从领导的命令。(2)靠关系、靠人情、靠面子处事现象仍然存在。长期以来这种关系本位,靠人情面子处事思想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化。加上本来存在的官本位、权本位意识,很多人只关心“长官意志”,不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决问题,而是相互推责任,有些部门及人员拖欠的行为越来越多,让民众感觉到严重不满。

3.2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1)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认识不到位。教育与实践相脱离,思想教育活动趋于只重视较为表面。有些基层公务员对这项工作的研究、学习和实施只停留在肤浅层面,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性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在基层有些地方和单位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只是以一种概念和口号的形式存在。(2)道德规范不够细化、过于单一。受传统行政道德观念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消极影响下,以法制为基础的现代行政道德观念的发展必然受到某个程度上的阻碍。在官本位为导向的传统行政观念的影响下,部分行政活动中依然存在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服务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的继续提高。

3.3公务员自身学习意识不够强。(1)缺乏学习的动力与压力。在基层工作的大部分公务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不求积极创新、认为学与不学一样。平时学习抓得较轻懈,主动更新知识的意识不强,学习风气不浓厚,没有怀着事业心紧迫感去学习,而是被动的参加培训学习活动。理论学习情况的检查考核要求不严格,跟年终考核考评结合的不严密,导致公务员不专心钻研学习,不求实效,形式主义严重。(2)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理论联系实际。部分公务员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将学习目标和工作需要、专业特长和自己的岗位结合起来的能力,学习目的不明确,很盲目。部分公务员虽然知道缺什么,但不知道如何提高,如何学。部分公务员缺少实际锻炼,群众观念淡化,不懂党的群众路线。缺乏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就会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的思想观念。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4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运动心理学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应用,建立栏感,包括动作感、距离感和节奏感,从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分析入手,探讨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因素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为跨栏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方法的思考,借鉴学习理论的一些经验,对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排除进行分析论证。

2分析与讨论

跨栏跑是高校体育术科教学中技术性较高项目之一,教学如何抓住项目技术特点和重点,并联系实际来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对学生掌握技术和培养学生教学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2.1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栏架是人为的障碍物,学生看到栏架就会表现种种惧怕心理,怕踢栏、碰栏或被栏绊倒。不少学生怕字当头,缩手缩脚,以致动作僵硬、步伐紊乱、技术动作变形;有的学生因“恐栏”心理加剧,甚至不能跨越栏架,对上栏的距离判断不准,于是就会栏前倒小步子、跳栏等;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拉大步、倒小步”,这不仅使神经系统高度紧张,从而导致肌肉僵硬,协调性差、多余动作多、记忆和思维能力降低,这不仅为学生学习新的技术增加了困难,同时妨碍学生正确地形成动作表象和动作要领。因此,探讨和分析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2.2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因素分析

初学攻栏时,学生通过视、听等感知器官获得有关跨栏的感性认识,如动作示范的理性认识,动作讲解而形成的粗略动作印象。如果学生的这一初步印象与正确技术存在较大偏差,或是由于一些学生意志薄弱,对学习跨栏跑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就会形成倒小步子、跳栏等动作。由此可见,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意志薄弱是造成以上种种原因的四大心理障碍因素。

2.2.1空间知觉因素

空间知觉的感知对象是栏架的高度、起跨距离、摆动腿抬起的高度、起跨腿的蹬地方向、身体重心的位置以及体姿状态等,如果空间知觉不好,学生就会因起跨点近而倒小步子,蹬地角度大,腾空过高而导致跳栏。

2.2.2时间知觉因素

时间知觉的感知对象包括攻栏、摆动腿的伸压、起跨腿的提拉以及过栏的时机。摆动腿的攻摆动作应做到快速连贯,积极有力。教学中常见的错误是摆动腿伸小腿过早致使过栏速度下降、大腿碰打栏架、或是过不了栏而落在栏架上,甚至造成摆动腿插入栏下而摔倒。一旦出现上述现象,就会在练习者心中留下阴影,并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对初学者尤为如此。

2.2.3运动知觉因素

运动知觉即肌肉的本体感觉。众所周知,动作的正确完成是身体部分肌肉协调配合的结果,而肌肉群间能否协调配合,又取决于肌体对肌肉的大小、方向、动机及主、被动机群间转换过程的感知是否清楚正确。因此,要提高动作过程的正确性,必须设法加强肌肉本体感知觉能力。

2.2.4意志品质因素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克服困难做出的行动就是意志行动。跨栏是一种超越障碍物的运动,对进行这项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有的学生天生胆小,意志薄弱,而有的学生身体矮小或力量素质差,不能正确的估评自己的能力,存在自卑心理,上述这类学生易形成对跨栏的恐惧感,而形成动作变形也是意志品质因素造成的。

上述四点是造成跨栏跑教学中的四大心理障碍,为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3克服跨栏跑教学中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

2.3.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建立清晰的动作概念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动机作为动力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动机所支配,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应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要注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绩等,当然也不能忽视直接的学习动机。

2.3.2讲解示范要有鼓动性

示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技术动作的表象,在表象形成过程中,学生掌握技术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善于利用表象。

2.3.3选择适宜的练习手段

当学习有一定的危险性时,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心态,有的跃跃欲试,也有的紧张畏缩。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运动能力,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接受能力强,掌握动作快;反之,消极情感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表现为注意力分散等。

2.3.4正确运用暗示和错觉

暗示是指用含蓄、直接的方法对人的状态迅速产生影响的过程。“望梅止渴”就是运用了暗示和间接暗示。暗示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极为广泛,一般来说,应根据具体事物和对象的特点,在适当的时机加以运用,方能产生积极作用。在教跨栏跑时学生害怕,三步上不去,五步步幅小,下栏后不敢积极跑动,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也可在跨栏前让学生跨同等高度的橡皮筋或竹竿,由于增加了宽度,使学生产生了几何图形的错觉,即跨越的高度增加了,但感知却认为降低了,或并不感到高,通过这种暗示方法,即可完成原定的教学任务,又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

2.3.5关心、鼓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所谓关心就是在授课前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兴趣和胆量,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跨栏时,应把掌握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放在前面,当这些学生跨过时,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能随之跨过。老师说有进步,虽然没有进步,也应该说很好、有进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障碍精神。

此外,还应借助于理论知识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完成动作不好,其原因往往是不善于动脑筋。用固定法、完整法、好坏法、对比法、比赛评价法等方法,克服由于时间因素、空间因素、运动知觉因素和意志品质造成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认识跨栏跑教学中易犯的错误,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3结论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动作复杂,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没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是不行的。但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也是至关重要的,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可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分析纠正学生的技术错误时,应充分注意从学生的心理障碍方面加以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办法。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5

关键词:支撑跳跃;教学;恐惧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89-03

一、前言

恐惧心理是人的内心对某一特殊事物或环境惧怕并想回避的消极情绪,可以理解为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条件反射。体操练习中的恐惧心理一般表现为心理害怕、神情紧张、面对器械或动作时心理发慌、练习时肌肉无力、不听使唤、动作失调等。支撑跳跃是体育院系体操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和极高的锻炼价值。通过支撑跳跃的教学,不仅可以增强腿部和上肢的爆发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超越一定障碍的本领。由于支撑跳跃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动作练习中有腾越器械高度和落地远度的要求,同时必须在几秒钟内完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等一系列动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会导致一些学生对动作的技能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敢参与练习,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专家访问法:走访有经验的体操专家、教授。

三、恐惧心理的主要成因

1.主观因素。①个性心理特征。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具体的实际活动中有不同的表现,所以在支撑跳跃教学中,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有的外向型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就显得很急躁,还没等教师讲解、示范完就想去试试;有的内向型的学生很胆怯害怕,虽然有完成动作的能力,但都不敢去做;还有的学生在练习前善于思考,一学就会。所以掌握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②自身身体素质方面的障碍及意志素质薄弱。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完成运动练习的基本条件,当自身条件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他们普遍对此感到焦虑或恐惧。另外,大多数支撑跳跃技术动作结构比较复杂,器械难度大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产生畏难、胆怯的情绪,所以意志的薄弱也会产生恐惧心理。③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境再现。有的学生在以往支撑跳跃练习中出现过危险及伤害事故,或者曾经亲眼目睹过其他同学经历危险及受伤害的情境,所以当他再一次接触支撑跳跃动作时,危险或受伤的情境就会立即再现,从而导致他不敢再去练习,并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④受同学情绪的感染。在以往的学习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同学不敢跳跃或者出现危险,那么,立刻就会影响到后面的学生的情绪,继而产生恐惧心理,不能大胆地去完成相应的动作,这种连锁反应,在教学中是很常见的,不容忽视。⑤教师教法步骤欠妥。练习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当基本技术和重点环节还没有解决以前就急于开始练习完整动作,以至学生造成运动损伤,从而产生恐惧心理。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欠佳。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跳箱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精炼、生动、风趣;示范动作规范、优美、自然,这些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对学习的渴求心理。若教师的讲解乏味,对完整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和各环节技术关键不能准确表达,造成学生对动作概念模糊不清,学生易产生厌烦情绪。⑦信息了解程度。学生进行任何体育活动都是自我控制的过程,在支撑跳跃教学中,学生不理解动作要领,不清楚动作结构,不熟悉器材的作用,不习惯别人保护、帮助等,都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⑧缺乏学习动机。学生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了解掌握不多,加上体育课理论上的又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简单肤浅,又由于基础性技术动作练习较少,导致运动技能储备过少,因此缺乏动机,产生“我可能跳不过去”的念头。这会导致焦虑、恐惧的心理活动。

2.客观因素。①动作技术及器械本身的特点。大多数支撑跳跃技术动作结构比较复杂,动作技术比较难,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例如,将纵马中的分腿腾越改变为屈腿,屈体腾越,动作难度加大了,有的学生担心做动作时会撞击器械而受伤,跳不过去而从马上跌下来各种情况。而器械本身的特点如马,箱,羊的高度、长度、硬度等,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恐惧心理。②由“硬件”设施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在教学中,如果场地布局不合理,器材的规格不符合要求,或是缺乏保护器械。那么,学生就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产生潜在的危险意识,继而就会对完成动作产生恐惧的心理。③生物的节律性。人也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节律的在周而复始地发生变化。例如,女同学例假就是受生物节律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理现象。当学生处于节律低潮时,她的各种机能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看到障碍物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机能,从而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不敢跳过去。

四、克服恐惧心理的措施

学生的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的进度与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诱导,攻克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

1.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坚强的意志品质。注重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与技术动作的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及意义,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要使学生懂得,通过支撑跳跃教学可以学到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巧,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才能激励起他们上好支撑跳跃课,让他们明白,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刻苦的学习与训练,才能使自己立足于体育教育事业,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这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力量,用动机力量来战胜因难、克服恐惧心理。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与学生良好的动机水平和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性,那么在困难、挫折出现时,就会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培养其坚毅、勇敢、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这样有利于克服恐惧心理。

2.加强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训练。支撑跳跃动作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较全面,因此,加强及促进身体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完成支撑跳跃动作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它们能够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安排某些身体素质练习,如协调性,技巧性的鱼跃前滚翻等或增强力量的项目。随着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会逐渐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同时,也会为掌握动作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在支撑跳跃教学中,学生的自信心对避免恐惧心理的产生和完成动作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进入整体练习时,教师一方面要加强有效的保护与帮助,让学生在教师的保护与帮助下感到自己已具备完成动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水平进行分组,提出符合各组实际水平的不同要求,使他们在逐步完成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这个动作技术。

4.利用合理的组织与教法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合理、科学的组织教学,采取有趣新颖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恐惧心理进行引导,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加速掌握动作的要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接受教师的示范、讲解及指导后,常会出现三个层次的变化。如:基本上能按教师要求完成技术动作,但不够完善的为甲层学生;能根据提示投入练习,但对技术细节尚感模糊,需要进一步努力的为乙层学生;虽也注意到自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着通过自身努力解决,但往往由于能力有限,陷入困惑之中,必须得到帮助的为丙层学生。而这变化的形成都是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应首先注意强化学生的心理训练,重视部分学生不稳定的心理因素,激发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这样在学生心理恐惧情况基本相似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练习顺序,将技术好、胆量大的学生安排在前面;将能够完成的学生安排在中间;技术差而心理恐惧的学生安排在后面练习。这种“带、促、赶”的教学顺序及教学气氛可带动个性心理,使恐惧心理的学生相互鼓励、互相促进,通过调整恐惧心理,从而一跃而过,完成教学任务。

5.改变练习条件。在不改变动作结构的情况下,采取各种辅助练习,适当地降低器械高度,增加踏板的距离,加宽加厚垫子等措施。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山羊代替跳箱,降低难度来进行一系列的诱导性练习,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动作要领,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练习兴趣,在掌握一定的技巧、技能的情况下,再逐步转移到跳箱上去练习。使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之后,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产生积极心理影响的目的。从而能战胜困难、克服恐惧心理,积极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6.加强保护与帮助措施。保护与帮助是体操运动的特点,可以给予学生心理支持,使学生免除疑虑,增强信心,顺利地掌握动作。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学生在进行练习时,稍一疏忽、犹豫,或因身体素质和技术掌握不够好,都可能导致动作失败甚至受伤,所以教师的保护和帮助,对学生完成动作和免除后顾之忧是非常重要的。适时地运用保护与帮助的手段,可以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感,使他们大胆和充满信心地练习,反之,就会出现犹豫、恐惧心理,由此产生防御性反射而使动作僵硬、失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不同情况与不同程度给予相应的保护和帮助。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后,应适时脱保,以减少其依赖心理,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也利于激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练习,心理没有负担,胆量自然会大起来,恐惧心理自然会分散或转移。

7.情境迁移法。设置特定的情境可以加速动作学习的过程,如在支撑跳跃练习中设置难度适宜的障碍,借以培养学生的勇敢与无畏精神,利用色彩效应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色彩的深浅、浓淡能引起人们对生物的大小、轻重、高低的不同感觉。在教学中可以将山羊、跳箱等器械涂淡紫色,将跳板涂出深色,借用错觉的作用消除学生在情绪体验上的惧怕和胆怯心理,使其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动作练习。

8.合理安排场地器材。在支撑跳跃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对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完成动作技术、提高动作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场地安排合理化、器材规格符合要求、保护器械安置适当,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在支撑跳跃教学中,引起恐惧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个性心理特征、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发生伤害事故的情景再现、受同学情绪的感染、信息了解程度、缺乏学习动机、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本身的行为方面;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动作技术、器械本身的特点、由“硬件”设施及场地而产生的恐惧心理、生物的节律性方面。

2.建议。①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有利于降低学生对支撑跳跃教学中恐惧心理。②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有利于克服学生对支撑跳跃教学中恐惧心理。③教师对学生掌握过程中的现状运用亲切、鼓励的语言,是激励学生克服支撑跳跃教学中恐惧心理有效训练。④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和合理的保护与帮助的措施,是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克服支撑跳跃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林雪峰.支撑跳跃教学中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方法的研究[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米艳.体操支撑跳跃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恐惧心理[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3).

[4]孙光伟.论在跳箱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恐惧心理[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9,(4).

[5]许常芳.体育系体操普修课教学中克服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研究[J].湖南体育科技,1995,(2).

[6]满恒贵.体育教学训练如何克服心理障碍[J].山东体育科技,1997,(3).

[7]宋加华.体育教学中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其调控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9,(2).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6

关键词:体育后进生消极心理心理引导

现在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认识。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因此,体育教师要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完成学校交给的体育任务。

一、体育后进生与心理障碍

在学校体育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体育技能上表现出较差的能力,素质方面也往往达不到国家锻炼标准的要求。经调查表明,这些体育后进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缺乏知识、能力或因动机不明确而引起对本人及社会不适应的后果。有了心理障碍,易使人孤独、离群、自卑、恐惧,并产生消极情绪。心理障碍一经产生若不及时调节,任其发展,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能力发展,还会影响事业和前途。

在学校体育中,大纲的难度并不大,只要努力完全能学会,而达标项目天天练、主动练,达到及格的标准是没有问题的。这部分人之所以成为体育后进生主要是自身的思想问题――心理障碍。当前,学校心理保健工作还不尽如人意,人们对心理保健重视不够。体育教师过多注意体育后进生的生理状态,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因素。因此,提高体育后进生的运动技能、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树立正确体育观,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其关键是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二、体育后进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

(一)自卑

自卑是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而引起的轻视自我的态度体验。体育后进生有了自卑感,总认为自己体育不如人,不敢积极投入练习或活动,爱面子,怕在练习中没有出色表现,被别人瞧不起,或在运动中出洋相,引起别人笑话。尤其是在大型活动如运动会等,更不敢参加,久而久之形成不爱运动的习惯,体育成绩、运动技能提高不了。体育后进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是:(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体育后进生心理素质差,自我评价不准确,常常觉得“我不行”,产生了心理负担,不敢放胆去练习。(2)对自己生理条件和素质不满意。个子矮小、爆发力差、力量不够的学生与别人相比,在形态和素质方面不如人,为此感到自卑。(3)挫折的影响。心理素质差的人在遭受某种挫折后,就变得消极悲观。如有的学生在小学、初中没上过体育课,或初中时的体育课只练升高中考试的内容,一上高中后或中专后体育技能较差,不会打篮球、踢足球,体操动作不协调等,显得人很“笨”。(4)教师的不当评价也是体育后进生产生自卑感的原因之一。教师在学生面前有一定的权威,倘若教师对体育后进生的态度不当,瞧不起他们,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

(二)恐惧

恐惧是一种心理反应。它往往伴有心跳加快、内分泌增加、提不起精神、声音和脸色改变等内外表现。恐惧起着降低有机体工作能力的作用。体育后进生产生恐惧的心理原因:(1)学生心理素质差,胆小,尤其是在有一定难度的体育课,如体操、跨栏、跳高、篮球、足球等课时,容易过分夸大运动本身的危险性而产生恐惧心理。(2)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僵硬,造成犯规或跑动中摔倒;做器械运动时,保护帮助不够,从器械上摔下来或被器械所伤。(3)体育教师的示范不准确,造成心理紧张,或看到别的同学运动中受伤,害怕自己也受伤。(4)练习标准定得太高,无法达到。(5)运动场地、器械不好。

(三)消极心理

体育后进生普遍存在对体育运动的消极心理。对体育以及体育活动没兴趣,应付了事。其产生的原因:(1)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把体育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2)性格上的懦弱,不敢面对竞争,进取心不够,不愿吃苦。(3)理解水平低,动作协调性差,对自己上好体育课或从事体育运动的能力无信心。(4)性格过于内向,平时寡言少语,喜欢“静”而厌恶“动”,不愿与别人交往,不愿参加班际、校际体育比赛。

三、体育后进生心理障碍的调节

(一)克服自卑的方法

1.正确评价自己,克服自卑感。自卑感是个人对自己许多方面不满意的心理状态。要克服体育后进生的自卑感就要使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只有提高自我评价,才能提高自信,树立信心,激起较大的奋斗热情。“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订出适合自己现阶段的奋斗目标,随着目标的实现逐渐提高标准(标准的制订最好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这样,体育后进生慢慢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正确的评价,自卑感逐渐消失,会有极大的热情与信心参加体育运动。

2.以正确态度对待心理挫折,克服自卑。冷静分析或请体育教师帮着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弱点,承认眼前的现实。通过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缩短与别人的差距。当后进生克服了某一困难或在学习中取得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时,教师要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师还应帮助他们选择有一定兴趣的项目作为突破口,不断对他们进行“别人行、我也行”之类的积极暗示,增强他们改变现状的信心。教师对学生应多用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这样就能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绩,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克服自卑感。

3.了解身体科学,克服自卑。对因生理素质而产生自卑的学生,要给他们举办生理讲座,使他们懂得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规律,明白体育锻炼能使人长高的科学道理,认识自己爆发力、力量不足的原因及增强方法。这样能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消除自卑。

(二)克服恐惧感的方法

1.心理引导。体育后进生克服恐惧感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让学生正视自己的恐惧心理,使其了解产生的原因。在调节方法上可用意念放松、心理暗示等方法。如用意念使自己的呼吸放慢、拉长,使因过分紧张引起的植物神经系统的紊乱状态得到适当的调整。用意念放松紧张的肌肉,可抑制体内肌肉紧张引起的兴奋刺激,调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提高对肌肉控制的精确度。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如“现在轻松多了”、“我现在的情绪很好”、“别人能完成的动作,我也能完成”等语暗示自己,提高自信,克服恐惧。

2.创造情景。学习环境好坏对后进生恐惧感的形成影响很大。教师要创造好的学习情景,减轻和克服他们的恐惧感。如教师漂亮的示范动作或用轻松愉悦、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动作要领,以及对后进生和蔼可亲的态度,用激励的语言帮助后进生练习。把后进生编在与他们关系好的同学那一组练习,创造出一种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团结友好的气氛。教师要注重后进生的准备活动。在课前还要认真检查场地及器材,保证场地平坦、整洁,对不合乎要求的器材及时调整,在练习时加强保护帮助,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3.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教师要了解班级学生体育情况,在组织教法上循序渐进。如在跨栏练习时可先进行低栏练习,跳高时横竿不要太高,熟练了动作、增强了信心、胆子大了些时,再升高栏或横竿。

4.加强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练习。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技术的基础,如果身体素质较差则不具备完成动作的能力,在运动学习时缺乏完成动作的能力,在运动学习时便缺乏完成动作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平时教师应对后进生针对性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后进生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还要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基本动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恐惧心理的产生。

(三)消除消极心理的方法

1.明确学习动机。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的全部活动都是依靠动机以达到目的的。平时教师要注意对后进生进行大胆泼辣、勇猛顽强的思想品德培养,激发他们的正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用动机的力量、顽强的品质对待学习,战胜困难,克服消极心理。在教育上与终身体育思想联系起来,明确学习意义。学校体育教育是阶段性的,但他的影响是终身性的。只有在学校获得体育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一辈子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2.得到尊重、信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人的需要层次理论,顺序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体育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也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体育教师不能轻视他们,而要鼓励他们、信任他们,多给他们一些增强自信心的机会。如简单的技术动作让他们来示范并给予肯定,提高他们在班级的知名度,动员大家来关心和帮助他们,给他们专门安排一些提高协调性的练习。体育后进生得到了信赖和尊重,他们自我实现的愿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消极心理会逐渐消除。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体能训练训练方法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体育教育已经成为现阶段初中教育的重点内容。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尽快学习和掌握田径专项技能与技术,为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身体素质奠定基础。科学、合理与适中的体能训练,让学生身体各部分达到良好的身心状态。长期组织和引导学生实施田径体能训练,促进学生有效预防和减少身体机能损失,提升运动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

一、初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概述及作用

体能在宏观上称为“人们的身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即适应生活的身体能力、抗疾病能力、工作能力等。基于结构角度分析,体能包括形态、机能、运动等方面的适应能力。微观角度分析,体能指的是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敏度等)三个方面分析体能发展水平。

田径体能训练具有如下作用:一是强健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体能训练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促进学生健康发育与机能发展,提高走跑跳投的能力,提高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二是通过体能训练,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技术;三是体能训练时能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与思想品质教育。通过承受生理负荷,克服心理掌握,还需要掌握体能训练方法,基于训练原则,协作完成接力跑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思想品质。

二、初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的方法与要求

体能三因素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每个因素都对体能整体水平具有影响作用。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能有效培养学生拼搏的意志品质,奠定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由此,初中体育会将发展运动素质作为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一)初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是力量素质训练。需要加强克服自设体重与负重练习,针对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选取适当负荷练习,以发展力量为主。克服自设体重的力量训练包括蛙跳、跨步跳、立定跳远、多级跳等。负重力量训练包括挺举、抓举轻哑铃手持实心球做前抛、后抛练习等。二是耐力素质训练。一般耐力训练有长跑、反复克服自身重力练习。三是速度素质训练。反应速度练习可以为背对跑转身练习、下蹲、仰卧撑后听信号起跑练习等,动作速度练习可以为快速原地踏步、快速摆臂、高抬腿、小步跑等,移动速度练习为接力跑、加速跑等。四是柔韧素质训练。分为动力拉伸、静力拉伸。五是灵敏素质训练,包括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十字变向跑、立卧撑等。

(二)田径体能训练实施的要求

田径体能训练实施的要求为:一是循序渐进,适度适中持续逐步加大强度。二是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三是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训练。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年龄差异、身体素质差异、训练水平、思想情况等,选择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训练内容与运动负荷,因材施教,有效训练。田径体能训练的内容为: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协调发展肌肉群力量;力量体能训练,包括上肢与下肢力量训练,杠铃负重训练等;耐力体能训练,有氧耐力训练,如3000米、1500米等长跑,或定时10分钟跑等;速度体能训练,如10米、20米起跑训练等;专项能力与耐力训练,实施快、大、强的专项技能技法训练等。在不同类型体能训练下,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选择合适、适中的体能训练方法,展开持续的有效体能训练,奠定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基础。

三、初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的教学改革策略

初中田径体能训练的教学改革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选择重点素质训练项目。基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体能训练项目,如女子800m,男子50m与1000m,立定跳远等,训练学生的速度、耐力与爆发力。二是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选取趣味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克服畏难情绪。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因材施教。三是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有轻负重、不负重等,以形式多变的练习,提高肌肉收缩与协调能力。中学生要基于穿插训练原则,提高体能,也增强学生的毅力。四是采取游戏与竞赛形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五是充分利用校园自然环境。在校园内往复跑,实施有氧训练。

四、结语

田径体能训练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且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实施初中田径体能训练,应该基于学生身心实际情况,选用活泼、生动的形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体验。初中学校应该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站在主动角度,挖掘学校潜力,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真正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芳芳.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9(33).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8

关键词:中学教育;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素质培养

世界充满竞争,优胜劣汰,面对这一时代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在高效课堂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养成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减轻学生负担,避免题海战术

在“高效课堂”要求下,很多人认为,多做作业,机械地反复练习,就能巩固所学知识,事实上,这样做往往带来很多副作用,对此,教师应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角度出发,克服机械、呆板、照搬的做法,活学活用、灵活多变、举一反三,向课堂要效益,养成做题少而精的习惯。

2.让学生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章节例题,引导学生自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主导思想,同时,克服学生完全依赖教师,离不开教师的毛病,学生在自学中,头脑始终在不停地转动,从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

3.师生共同解题

在以往的习题教学中,教师备好课给学生讲,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自己思考,克服了数学中思维定式,自己找解题思路。在师生共同解题中,有些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而老师却不能,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就有利于学生克服对数学题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二、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敢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利因素,从逆境中自拔,懂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不至于在竞争中被淘汰,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地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脚踏实地的作风,排除干扰,培养勇往直前,选准目标,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比如,有些数学题步骤多,鼓励学生“坚持就是胜利”,其结果往往奏效。遇到难题,就鼓励他们,今天解决不了,明天再解决,明天解决不了,后天再解决,这样,学生通过自身努力,终于得到解决,此时,学生就有说不尽的喜悦。

三、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特点,在教学设计中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形成一定坡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坡度过高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数学望而生畏,心理产生困惑感和恐惧感,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受到影响,形成不良心理。同样,难度过于低,学生不需思考就能解决,也很难激发学生勇于开拓、敢于解决困难的心理要求,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9

论文摘要:由于体操项目本身的特点,器械动作具有危险性,技巧动作灵敏性要求较高;另外中学生对体操了解甚少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恐惧心理等心理障碍成为体操教学的最大难题。

1.前言

体操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它要求练习者处于复杂的运动状态。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学生在上体操课时积极性不高,精神紧张、恐惧胆怯,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障碍。在体操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加速学生领会掌握动作的过程,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意义。

2.产生胆怯心理的客观因素及克服的方法

产生胆怯心理的动作技术因素主要是来自体操动作技术本身的动作难度。胆怯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质和皮下与某些活动有关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而与某些活动有关的神经中枢产生强烈抑制,使大脑正常的工作程序发生紊乱,造成时间与空间的知觉不灵,出现动作不协调,动作突然暂时性遗忘,不敢做动作等现象,并伴随着心跳加快、内分泌增加、注意力分散等生理和心理表现。在克服胆怯心理的动作技术因素时,采取降低难度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心理,调整神经中枢的兴奋与抑制的过程,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所进行的练习充满自信心,无顾虑地练习。

2.1在降低动作难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1.降低动作难度是向“标准”动作过渡的阶梯,待学生对降低难度动作的练习基本上掌握就要立即增加一些难度要求。这样逐渐增加难度、不断提高要求,最后完成动作。

2.1.2每次增加的难度练习应是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的,以此逐步培养体操教学所需要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和运动素质。

2.1.3降低难度的动作要符合原动作要求,有利于完成“标准”动作,有利于缩短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克服胆怯心理。

3.产生胆怯心理的主观因素及克服的方法

产生胆怯心理的因素主要是来自学生对体操的爱好、兴趣、情感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不会对体操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急于求“胜”的迫切心理。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在顺利时浮躁、困难时慌乱,尤其是动作失败时带有情绪色彩的回忆,产生一种强烈的刺激引起大脑皮层产生防御性反射,出现保护性抑制。使本来就不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刚刚建立起来的学习动机受到挫伤。在克服胆怯心理因素时采取“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在克服胆怯心理因素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每次课的目的任务要明确。明确目的任务就有了迫求的目标,便于集中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相反注意力不集中,目的任务不明确,没有向往追求的目标,课堂秩序就会紊乱,影响良好的动机形成。

3.2每次课的内容安排要合理、有渐进性。做到内容安排合理,任务定得既不能让学生轻取,又不高不可攀,使其节节有收获、堂堂有提高。如果内容安排不合理,学生因起步任务定得过高,长期完不成任务,学不会动作而逐步丧失学习信心,使建立起来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受到挫伤,产生逆反心理。

3.3正确的示范与形象的讲解相结合。教师轻松、大方、优美的示范,能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动作感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示范正确、动作灵巧、有节奏感、有美感,学生看后概念清楚、要领明确,不仅不会感到动作的复杂、惊险,反能激发学生的向往、追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示范的基础上结合形象具体地讲解动作要领,帮助学生把生动的直观感知形成感性认知,通过积极的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感知到的完整形象建立成动作结构的立体概念。

3.4突出重点,难点分散。突出重点是为了攻克难点打好基础。难点分散由分散到集中,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符合条件反射形成的规律。一个个重点经过努力被完成,一个个的难点通过一定的努力被突破。学生在思想上对每个重点、难点的到来不感到突然,尽在自然发展中。

3.5挑选和培养带头人。在教学中教师平时要有意识地注意挑选、培养那些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基础好的,勇敢而细心的学生作为带头人。在练习时,发动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在轻松活泼、富有信心、激情的气氛中,给予胆怯的学生深刻的感染。

3.6培养保护人,建立起保护人的绝对信任。保护与帮助的能手,最能得到被保护者的信任,使其敢于大胆地练习。保护者要根据情况,在学生完成动作有了一定基础后,保护动作就要由“实”变“虚”,逐步从“实保”过渡到“虚保”。要做到“实中有虚,虚中见实,实实虚虚、虚虚实实,实虚结合”。在这种真帮假保中,往往会出现关键性的突破,对壮大学生胆子,克服胆怯心理,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4.建议

克服心理素质的方法篇10

【关键词】

网球运动员;竞赛心理负荷;对策建议

在网球运动的训练和竞赛中,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以及运动智能,只有在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提高网球运动员的竞赛心理能力是提高网球运动整体竞技能力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文通过竞赛心理负荷量表、运动员访谈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网球运动队在竞赛过程中的心理负荷情况进行测试分析,试图了解其与成绩的关系,以及对运动员竞赛心理负荷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一些对运动员有帮助的提高心理素质能力的训练方法,为提高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网球队30人(男子22人,女子8人)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本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2)心理负荷指数测试:采用心理负荷指数调查量表进行测试,评价标准采用全国通用心理负荷评判标准。负荷指数计算:F=∑(n1+n2+….+nn)/5X;(注:n为每题得分,即横向序号值;X为因素的个数。负荷指数的评价方法:F>1.5超量负荷;F=1.1~1.49有负荷;F=1平稳;F=0.9~0.51偶然性负荷;F

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F值在1.1~1.49之间的网球运动员能获得更好成绩,结果如表1。

(3)访谈法:走访网球队的教练员,针对此问题向他们请教。

(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用常规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excel2003)。

二、结果与分析

1、网球运动员心理竞赛负荷指数分布情况

运动时心理负荷的实质是情绪负荷。从运动员的竞赛心理负荷症状来看,运动员的心理负荷是通过对赛场的环境、教练对运动员的要求、对竞赛对手的了解和与缺乏比赛经验,以及对竞赛结果期望的一种情绪应激,其最终的结果反映了各种情绪应激因素对成绩的影响程度。

从表1中网球运动队的竞赛心理负荷指数(F)分布情况来看,在所有受试的网球运动员中,竞赛过程中有负荷的运动员最多,占总体的36.67%;其次是无心理负荷,占总体的33.33%;再次是属于平稳的占16.67%,有偶然性负荷占10%,出现超量负荷的比例最低,只占3.33%。调查结果表明:F值在1.1~1.49之间的运动员能获得好成绩。由此可见,网球队运动员在一般竞赛中不能获得最好运动成绩的心理负荷指数的人最多,(偶然性负荷、属平稳、超量负荷和无负荷)达到63.33%,能获得最好成绩的心理负荷指数的仅有36.67%。出现上述这一结果,我们认为可能是与网球运动队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水平不高、竞争的程度和环境有关。

2、网球运动队竞赛心理负荷与成绩的相关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在竞赛中获得成绩差的运动员的负荷指数最高(1.008±0.071),成绩好的指数最低(0.867±0.171),而获得中等成绩的指数则处于中间(0.916±0.137)。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获得中等的和好的网球运动员的心理负荷指数与表现差的运动员的心理负荷指数有显著差异,获得中等和好的运动员之间心理负荷指数差异不显著。从竞赛技术发挥的维度来看,结果亦相似,技术超水平发挥的负荷指数最低(0.840±0.183),发挥训练时成绩的负荷指数为(0.89±0.156),比训练时还差的成绩的负荷指数最高(0.947±0.105),技术能超水平发挥的网球运动员与技术发挥训练时还差的运动员的心理负荷指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从运动员的竞赛情绪反映维度来看,赛中情绪不紧张,心里平静的其心理负荷指数是最低(0.877±0.159)的,情绪很紧张、胡思乱想的其心理负荷指数是最高的(0.950±0.135),两者的成绩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分析网球运动队的竞赛成绩与负荷指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了,除在竞赛紧张与心理负荷指数之间呈正相关外,其他都呈负相关,且竞赛时的技术发挥,心里平静不烦躁与心理负荷指数的相关关系有显著意义。p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网球运动员竞赛心理指数范围在0.82±0.16之间,心理负荷指数越低,比赛中的技术发挥、超水平发挥,赛中情绪不紧张、心理平静。竞赛心理负荷指数在一定范围内,其值越低,运动员技术发挥越好、越静的心理,竞赛成绩就会越理想。

3、网球运动队与其它高校网球运动队竞赛心理负荷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网球运动队调查得到的数据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网球运动队的调查数据比较得出,北京体育大学网球运动队的心理竞赛心理指数平均在0.82±0.34的范围,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网球运动队的心理竞赛心理指数平均在0.76±0.35的范围,明显看出北京体育大学网球运动队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网球运动队的心理指数有一定的差别。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负荷有一定的差别。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北京体育大学网球运动队在一般竞赛中其心理负荷多数是偶然性负荷或属平稳,只有少数运动员有心理负荷或无心理负荷。

(2)网球运动队的竞赛心理负荷指数在一定范围内(0.82±0.16),其值越低,在竞赛中技术发挥越好。

(3)对竞赛对手过于了解而导致产生心理紧张、情绪消极等情况。

2、建议

(1)应加强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以及运动智能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综合技术水平。

(2)运用模拟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的内容很多,包括对技战术的模拟训练及心理状态的模拟训练;对包括比赛环境在内的环境条

件适应性的模拟训练;适应比赛对手特点的模拟训练;适应“时差”的模拟训练等。通过模拟训练,可使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尽可能接近,使运动员在近似比赛的条件下,锻炼和提高对未来比赛的适应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从而减轻心理负荷,发挥出应有的技术水平,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3)学习各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克服方法:竞赛心理负荷与不良的心理现象是相辅相成的,竞赛心理负荷加重就会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克服各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同样能减低竞赛心理负荷。所以运动员应该学习各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克服方法。如:心理紧张的克服方法;心理胆怯的克服方法;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情绪激动的克服方法;盲目自信的克服方法;心理焦虑的克服方法等。

【参考文献】

[1]陈本友.对体育专业学生术科心理负荷因素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7.(3)81-86.

[2]童键.运动心理负荷产生及克服初探[J].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7(3)125-126.

[3]杨放.运用综合评判法分析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的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学刊,1999(3)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