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资源的特点十篇文化资源的特点十篇

文化资源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2:34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1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产业类型河南

把握地域文化资源与区域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

文化资源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的一般性资源。而地域文化资源除具有文化资源的共性以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即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不可转移性和不可再生性。由于地域文化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在一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它所拥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是独有的。

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2004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指出:文化产业就是为人们在文化、娱乐方面提品及相关服务并与之有联系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这个概念包含了文化产业的两个属性,即文化内涵和产业功能。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数量多、品种多、新兴服务项目不断涌现等诸多特点,而且还具有跨区域性、创造性等特点。我们在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过程中,结合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深入分析文化产业类型特点,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是很有必要的。

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相互关系。特有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基础性和核心性的作用。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进入市场领域实现产业效益的有效载体,它能使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体现出来,为人们带来精神文化的享受。

就河南省而言,选择适当的文化产业类型对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布局至关重要。区域文化产业是最具地域性、原创性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不仅具有巨大的潜力且前景广阔。河南拥有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优势条件,第一,地域文化资源积淀深厚,时间跨度长;第二,地域文化资源有广阔的分布空间,且类型多样、丰富多彩;第三,拥有大量的自然人文景观;第四,基础文化设施的陆续建成和使用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运作平台。河南的文化产业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就应立足于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让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选择合理的文化产业类型,确定河南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功能定位应该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打造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好的文化产业项目的产生,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是很有必要的。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地上文物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既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可谓门类齐全。但就目前来讲,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一部分被闲置,一部分则在开发过程中水平较低且重复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在文化资源整合方面下功夫,资源开发缺乏合力,从而导致资源优势不能转变为产业优势。文化资源大省不一定就是文化产业强省,要想拥有文化产业优势,就必须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文化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的创意是无限的。要把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文化产业的宝藏,整合文化资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河南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们工作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扎扎实实地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形成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文化品牌所包含的独特性资源以及相关知识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竞争能力,这些资源和知识又难以模仿和替代。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利器。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注重对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是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市场,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有言云:三流企业靠产品,二流企业靠服务,一流企业靠品牌。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品牌效应作为重中之重,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大力发挥品牌带动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该产业类型项目要尽可能地吸收、融汇当地已拥有的文化产业品牌效应;第二,要最大化地为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打造核心竞争力,使文化产业的实力从整体上得以提升。

创建高附加值和高新文化产业

在21世纪,知识和信息化正在迅速普及并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必然会对文化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信息化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同地域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区域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占领制高点,从而推动高新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新文化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的过程中,凭借高新科学技术,通过运用和开发知识产权,最终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文化产品的产业。由于高新文化产业具备高知识性、智能化、高附加值、强融合性、高渗透性和辐射性等特征,因此它不仅能创造财富而且具有巨大的产业带动能力和就业潜力,代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高新科技是激发文化资源的引爆器,一旦将文化资源同高新科技结合起来,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节目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它的成功既是现代传媒技术与戏曲资源的成功对接,更是在理念上对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

针对河南新兴文化产业比重低、较为薄弱的问题,应优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文化领域,改造传统的文化产业,推动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从“深”字上下工夫,即从文化产业内容上求突破;另一方面要从“新”字上下工夫,即充分利用高新科技,加快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不断拓展新的发展领域。所以,我们在选择产业类型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关联度强、资源竞争优势强、附加值大、增加值率高、行业增长速度快的高新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来发展。要实现上述要求关键在于通过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来推动文化产业走上以科技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树立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思想

在选择文化产业类型时,要通盘考虑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科学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使文化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地趋向合理。在制定好河南文化产业格局的基础上,再选择具体的文化产业类型,使所选择的产业类型同文化产业格局相互协调一致。

规模化是文化产业做大的前提,集约化是文化产业做强的关键。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通过培养文化产业集群以实现规模效应的扩大化。文化产业集群就是众多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积聚而成的产业组织。其可以使文化产业类型的布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河南省也培育出了一批文化产业集团,但从整体上讲,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产业集群数量不多。建立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科学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配置和创新是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创建文化产业集聚区,选择什么样的文化产业类型是关键。文化产业包括的范围很广泛,但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并非所有文化资源都可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从河南来讲,要创建文化产业集聚区,一定要从河南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规划产业结构。对于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基础良好而且发展所需条件比较容易达到的产业类型,应率先支持并使其快速成长。例如可以选择将文化旅游业、现场演出业、传媒产业、传统工艺品、会展业、艺术产业等产业类型作为优先支持与发展的产业大力开发。这样河南就能形成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强大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85-02

郭沫若先生曾说:“办好图书馆,等于办好学校的一半。”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读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图书馆以自身馆藏资源丰富服务于用户的优势逐步削弱,图书馆的价值不再取决于拥有的馆藏规模和广度,而是以其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能力来衡量,因此,建设特色化的图书馆势在必行。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情报中心,既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高校教育和科研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要想在众多的图书馆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强化自己的优势、凸显自己的品牌、树立自己的形象,走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之路。

一特色信息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是指根据本馆馆藏特点及本校的重点学科专业,集中搜集各类文献信息,从而经过编辑加工与整理形成的特色资源数据库。特色信息资源是每个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并能独立存在的基础,其具有如下两大特点:一是特色信息资源是根据社会或个人的某些特定需要而科学地组织、有序地揭示,并提供给用户直接利用的信息资源;二是特色信息资源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特点,这是每个图书馆最鲜明的信息资源特色。

二高校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的现实意义

1.特色资源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馆藏资源的同质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理念经历了由藏书建设发展到文献资源建设,再到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图书馆的馆藏量迅速增长,在信息时代,馆藏量不仅表现在纸本文献上,数字资源的引进和自建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之一即是资源重复现象严重。据赖群、刘波、刘静春等老师2009年对广西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一些数字资源并开展网络信息服务,但“趋同”现象严重。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共有(包括自建与购买,不包括馆藏书目数据库)中文数据库30种,但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为广西高校集团采购外,其他的缺少充分协作,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严重重复和空白并存现象严重。而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集中在重点学科的建设体系上,从而提高了资源的收藏价值。由于每个学校的重点学科是不一样的,图书馆在重点学科的资源建设上就不会存在同质的现象。

2.特色信息资源建设能有效提高资源共享率

尽管图书馆的共享已成为业内普遍认同的资源建设方式,各图书馆也做了相当多工作来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人力、服务共享,但从目前的成果来看,其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共享的效率比较低。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在基于重点学科资源体系的建设上,可促使每个图书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主要的资源建设,这样建设后的资源形成了一个有价值的资源体系。同时,因每个图书馆内的重点学科资源的不同,使得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共享。

3.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摆脱数据库商控制和胁迫的有效途径

当前数字资源已成为馆内资源的主要部分,但在大多数的数字资源中存在版权问题。图书馆内的大部分数字资源是租用国外数据库商的,因而存在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在特色信息资源建设中,除了包括特色纸本文献资源的建设外,还有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这种数据库主要是各学校内重点学科的整合,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可实现版权所有,从而能有效摆脱国外数据库商的控制和胁迫。

4.特色信息资源建设能提供一种真正基于资源的信息服务

在图书馆租用的数字资源中,很多文献提供的仅是文摘性质,并非全部资源均为全文性的,若某篇文献正好是自己所需,而在数据库内提供的仅为文摘,这对于用户而言极不方便。且数据库商提供的数字资源基本上都是将文本资源数字化,很少提供增值型的信息服务。在特色信息资源的建设中,数据库内的资源主要依据区域内的资源分配进行调整,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图书馆可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特色资源建设,保证资源的完整性,使用户完全获取信息资源,实现真正的资源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特色化建设的思考

1.构建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

专业特色是每个学校区别于其他院校,具有竞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学校的重点学科,代表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特色化建设定位时应与本校的专业特色同步,围绕该学科以及相关专业,建设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馆藏文献资源。具体措施如下:可根据学校学科分布和设置的具体状况,按学科专业化的要求建立学科信息服务中心,开展信息服务。采用有效的方法内聚信息资源,即将与一个学科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集成在特定的学科信息服务中心,使信息服务学科化。以资源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打造专题性、专门化信息资源平台。一方面,要将现有的印刷型资源、数字资源、第三方数据库资源等建设有机结合,形成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协同利用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并形成有效支持学科信息服务的机制;另一方面,将各种资源的组织重点从采集和描述组织文献转移到通过信息内容和信息关联进行学科知识分析与组织上来,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从数据库建设转移到具体用户的应用上来,链接和整合各类分布的多样化的信息资源,构造学科化的信息服务资源系统。及时跟踪用户的信息需求,有机地把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链接成一个整体,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结合用户的信息需求状态了解、分析、评价、选择和组织信息资源,并从用户角度出发,全面组织图书馆现有的信息资源系统,协助用户构造自己的信息保障体系。同时,要注重服务信息的多向性开发,不断对特色数据库进行深加工,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拓展学科特色化的馆藏文献资料信息空间。

2.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专题信息资源体系

地方特色资源是以本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域特点为基础,以本地区、本单位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建立起来的馆藏资源。这些围绕地方特色孕育出来的地方文献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极深的研究价值。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所在区域,完整、系统地采集收藏本地区的信息资源,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广西为例,广西属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搜集整理与本地区少数民族相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教卫生、科学技术、民族特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从而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服务。高校图书馆一来可加大对西南边疆特色、民族特色的文献资源的采购;二来要积极响应国家对优秀民族文化保护的号召,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参与民族文献资料的抢救工作,保护和收集整理“活的”形象生动的民族、民俗音像资料和实物,建设有特色的馆藏资源。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与东盟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和交流日益频繁,但由于对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起步较晚,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很多高校在该方面的馆藏信息资源严重不足,如仅局限于中文版的文献资源,外国语原版图书和中外文对照的图书及期刊报纸几乎没有;馆藏文献资源多集中在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尼等国,而缅甸、柬埔寨、文莱等国的信息资源相对缺乏;现有藏书多以语言、政治、历史、地理、文学为主,法律、经贸、财税、会展等较少;数字化建设程度不高,多为纸质资料,电子资源缺乏等。对此,高校图书馆应利用本土优势,明确相关文献的收藏范围和侧重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构建具有专题特色的特色信息资源体系

专题特色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专题而言的,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具体情况建设专题特色资源库。如教师信息专题库,包括教师的简历、科研成果及论文、论著等;全文收录本校学士、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的学位论文库;搜集、整理而成的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或全文数据库。此外,还可建立展现本校教学或科研优秀成果,体现本校实力的本校成果库,如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在东盟的文化、教育、经济方面有不少研究成果,学校图书馆可将这些成果资料加以专门收藏;展示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动态,帮助教学、科研人员系统地了解学科发展的数据库等。以上文献既体现了本校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又能提高本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具有独一无二的研究价值,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并逐步完善这些文献数据库,并建立多元检索途径,以满足用户多方位的需求。

4.构建专家选书机制

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要建设自己的特色信息资源,只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现代社会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学科专业的发展体现出高度的融合与渗透,图书馆馆员的学识水平及其对现代学科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必然表现出一定局限性,建立并完善专家选书机制,依靠群体智慧,才是建设特色化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所谓专家选书机制,即图书馆聘请本校重点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委员会,由委员会集体讨论确定图书馆藏书的总体规划、收藏的范围、资源建设的重点及发展方向等。图书馆在平时的文献采选过程中,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把他们的反馈信息作为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这些专家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对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及科研情况了然于心,他们的信息需求能较突出地体现读者的需求,因而专家的信息应成为图书馆建设特色化文献资源体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依靠本校专家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有利于形成本馆有特色、有层次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赖群、刘波、刘静春.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合作与共享现状探析[J].情报探索,2010(11):77~78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3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学科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换言之,高校图书馆如何科学合理建设馆藏资源,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新世纪以来,财经类高校备受社会的追捧,独立学院的设置也随之扩大,而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责,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随着信息化发展,网络革命又不断影响着高校学生的阅读习惯,高校不仅在引进印刷版图书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增加电子化图书、引进数据库等数字资源方面也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因此,独立学院如何建设和发展馆藏资源,如何逐渐形成与其他类型图书馆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这是摆在图书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馆藏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高校的教辅部门,馆藏资源建设不仅影响着高校学术氛围,也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馆藏结构

馆藏结构是高校图书馆资源评价的重要组成内容,合理的馆藏结构能够反映图书馆资源的特色,蕴涵有学科门类结构、文献类型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等。馆藏的学科结构处于知识面、使用面和藏书组织的结合点上,从图书馆使用者的专业出发,可以将学科和专业划分很细致,同时结合文献的特点和使用者的需要,通常采用粗分大类来表示馆藏文献的范围。馆藏的文献类型结构指的是图书馆根据文献类型来划分和管理文献,一般从文献编写、出版发行、载体进行划分。馆藏的等级结构指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功能建设,将图书馆馆藏划分为若干级,这些等级反映采集文献内容的深浅和完备程度。馆藏的时间结构指的是按照文献资料出版时间划分层次。图书馆馆藏结构与学校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关联度,在采购图书馆资源的时候,必须将与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国内外书籍的采购放在首位,优化图书馆藏结构。一般而言,财经类高校图书馆的经管类图书的入藏比例会超过其他馆藏品种,这也是由高校学科特色所决定的。在馆藏结构上,现代图书馆馆藏结构实现了从单纯印刷资源向印刷资源与电子、网络资源并存转化。经管类电子、网络资源的采集必须放在重要地位,为满足财经类高校师生需求和学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馆藏规模

馆藏规模主要包括馆藏文献量和图书馆建筑规模。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已转移到馆藏文献的使用效益上,特别是财经类高校将建设重心放在读者从图书馆获取了多少具体文献信息上。高校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益提升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馆藏规模,适度的馆藏规模为读者获取有价值的特定文献信息提供了可能。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关于文献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这一发展不仅使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为馆藏规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馆藏特色

高校图书馆馆藏特点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一般而言,高校图书馆应当从学校本身所处的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建设有馆藏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就财经类高校而言,图书馆往往具有专业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财经类高校很多是从专科院校发展而来,具有传统优势学科。同时,大部分财经类高校又与地方财政密切相关,兼具地域性特点。因此该类高校图书馆往往容易形成自身的特色。就专业性而言,优势学科的馆藏资源沉淀较多,特别是优势学科的印刷资源比较丰富。就地方性而言,财经类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生源带有明显的地区性,其招生就业往往集中在本省内,地域性特点明显,图书馆馆藏的地方特色浓郁。

二、馆藏资源建设目标

高校图书馆资源作为知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财经类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图书馆资源建设,不仅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采访等方式获得建设思路,而且可以通过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发现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的。

(一)建设目标的确定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就是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收集、整理和提供各种图书馆资源,形成涵盖本校学科的馆藏结构、馆藏领域,同时形成与学科专业特色相对应的馆藏特色。财经类高校为了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具有不同于综合性高校的办学方式,因此图书馆资源建设目标也不同于综合性大学。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必须符合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和师生的实际需求,体现本校学科类别及所涉的专业方向,形成合理的馆藏结构、适度的馆藏规模和鲜明的馆藏特色。

(二)确定建设目标的原则

图书馆资源建设目标确定的原则包括整体化原则、特色原则和选择性原则。整体化原则就是要将图书馆资源建设纳入到整体资源建设中来考虑,图书馆要有总的资源建设目标,包含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目标定位、经费情况、馆际合作、资源共享、馆藏评估等方面。在图书馆整体的建设目标基础上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使研究性资源与应用型资源相互配套,形成科学合理的比例结构,在资金投入上,纸质媒介与电子化媒介兼顾,使图书馆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有效结合。特色原则就是特色专业与特色馆藏相辅相成。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理论带领下,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办学效益、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特色馆藏资源和学校特色专业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特色专业的师资力量会保持较高的水准,相对应的特色专业的馆藏资源会得到不断沉淀,从而形成本馆的特色优势馆藏,这些特色专业的优势馆藏资源进行合理的加工,又会推动高校特色专业的发展。选择性原则就是要将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馆藏文献的使用效益上,而不仅仅是馆藏规模,财经类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具有内容更新速度快,题材相对集中的特点。

(三)建设目标的特点

财经类高校根据学科基础、师资队伍、专业方向和科研项目等内容,对图书馆经费投入进行倾斜。同时,由于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又要求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学校学科结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的调整而调整,这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三、馆藏资源优化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的目的是为教学科研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馆藏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让师生在获取所需信息的同时,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财经类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具有明确的学术性、专业性和教育性,利用馆藏资源的这些特性,按照学科和专业的发展要求构建图书馆资源,把馆藏特色与学科专业特色结合起来,使图书馆成为师生获取信息的有效场所,这是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努力目标。构建财经类高校图书馆资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馆藏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的,这也是财经类高校优化馆藏结构的主要目的。财经类图书馆在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一是要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化不断改变馆藏结构,最大限度满足师生的图书资源需求;二是遵循教学科研书籍、学习参考用书为主,课外阅读书籍为辅的原则,让图书馆资源成为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催化剂,同时拓宽师生的知识面;三是在处理好传统印刷资源的同时,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开发新媒体电子、网络资源服务,让馆藏资源呈现多元化结构。鉴此,独立学院图书馆要与母体院校图书馆互通馆藏资源,开展馆际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的图书资源需求,优化馆藏结构,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积累纸质藏书175万册的基础上,配置了中外文数据库70个,同时可获取全文的电子图书20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各1万余种,博硕士学位论文100万余篇。利用有限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需求,同时,于1993年引进南京大学开发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书刊采编和流通循环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并于2000年引进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使纸质图书资源和电子图书资源相得益彰,馆藏资源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这为独立学院东方学院的图书资源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有力拉动了独立学院的图书资源了建设和发展。

(二)以核心馆藏建设为主体,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4

[论文摘要]从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定位,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认为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并整合与大众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信息,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启动的文化创新工程。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和农村适用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具有服务形式方便,灵活,服务内容雅俗共赏,投人小,见效快的特点。其站点直布农村,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人同等的文化教育权力,是农民接受文化科技信息的“绿色”通道。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实现他们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经。

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节省经费、避免重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互补等优点。图书馆要紧紧抓住“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站点建设这一契机,通过用户培训,业务指导,现场维护管理等措施,提高终端接收站点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尽快使共享工程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农民群众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进步,而文化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一项重要的任务是继承,发展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构筑起更加显著的优势和更加鲜明的特色,是完成民族文化复兴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性建设。

在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过程中,在共建共享的状态下,各方既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可供可求,既供又求,供求交互。应慎重,细致地分析大理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情况及社会各界对文化信息的需求情况,把文化资源这一数字化文献数据库做深、做细、做大,建成我们大理地区乃至全国的特色数据中心,形成自己的拳头产。

1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特色定位

文化资源建设的特色定位,应以原有信息资源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用户群的信息需求为基础,以重点学科为导向,以资源共享分工为参照点,确定出自己的特色资源以及特色资源的发展优势和方向。在资源共享保障系统中,只要是独具特色的,就应该全面收藏,在内容上尽可能达到完备,在载体形式上尽可能多元化,在收藏方式上尽可能多样化。同时,还要有计划地进行特色资源加工整理排列组合,使之有序化、系统化、规律化,从而有利于特色资源信息的存储、传播、检索、利用,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达到1+1>2的效果,即使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只有做到我有他无,他有我精,特色资源才有较高共享价值。其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共同分享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果。

1.1民族特色大理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地方文献资源极为丰富。如“南诏大理国”的历史文化风采,闻名天下的佛教圣地“鸡足山”,这些特色都是大理图书馆人进行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资源优势。

众所周知,民族文献对研究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有着十分重大的价值,对地方的社会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以及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设大理民族文献数据库时,起点要高,规划要严密,采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民族文献信息的收集,书刊的编目整理,文稿,目录,索引的编制,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先完成书目数据库,再完成编目数据库,最后考虑全文检索数据库。

1.2地方特色大理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包括民间文学、音乐、戏剧、美术、曲艺、舞蹈、饮食、方言等等,是大理地方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继承主要靠当地人口头交流,口耳相传,地方文献虽对此有些记载,但比较零乱,不成系统。致使一部分特色文化逐渐消失。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采访,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为特色文化项目服务,并形成专著,保证特色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利用地方文献构建大理特色化馆藏数据库,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互相弥补,共同发展”,将真正属于自己的文献资源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加工整理,并且加以推广。提供给网上用户,提供给读者,使这些文化遗产真正发挥作用。

如果我州每个县级图书馆都把自己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成有特色的数据库,并将各自的资源实现共享,那么将会形成一个分散而又相对集中的独具特色的大理州地方民族文化“网络图书馆”,这不仅是大理州图书馆对云南省经济、文化的贡献,也是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贡献。

2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2.1特色馆藏建设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核心,它不仅是将特色资源数字化储存起来,而且要考虑资源与资源之间的相互链接与导航,注重多种媒体与多种形式的资源在共享原则下的重组与整合。当然,特色馆藏全文数字化以及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都将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在展望数字化的美好前景,着手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充分尊重著作权人权益,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处理好版权问题。

2.2文化资源整合文化资源集成与重组工作和重点应放在馆藏的重点或特色资源上。目前,馆藏格局基本上都是呈各种载体资源共存互补的态势,载体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和外延了馆藏。但是,各种载体的表现形式,利用途径,获取方式有所不同,内容上又存在某些重复,由此增加了信息资源的复杂程度和利用难度。如何将这些资源统一起来,是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2.3树立合作精神资源共建与共享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一个整体概念,只有共建才有共享,只有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建依赖于共享各方的明确分工和相互协作,要求各县图书馆树立良好的全局意识与合作精神。在设计本馆的资源建设发展规划时,不再仅以满足本馆的需要为目标,自觉地将各馆建设放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整体建设的背景中加以考虑,强化分工协作的意识,积极承担全国信息资源保障任务。

3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建设文化数据库和文化专题数据库,要充分考虑图书馆今后建设发展的要求,结合已有的数据格式标准,对数据库结构,信息内容的表达,录人数据格式制定规范,这样才能方便检索。要充分考虑国际上通行的数据分析与编码,数据库设计规范数据质量与质量控制标准数据交换与安全标准;还要对实用化的数据进行适时的采集与更新;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优势的数据库实行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并确保资金设备和人员的投人。

有效地组织和利用互联网上资源。图书馆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不属我有,胜似我有,我们尽可以方便使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充公挖掘网上图书馆中的文化信息资源,以充实自己的特色馆藏。

图书馆员应成为信息导航员。图书馆员应有针对性地定期地把网上的文化资料下载下来,做成索引,方便读者查询。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以廊坊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为例,分析共享工程建设模式,提出以群众文化需求为根本,以政府主导为关键,以资源建设为支撑点,以服务创新为着力点的共享工程基本模式,从而建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惠民工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并利用现代通信、传播技术,把优秀的文化信息资源直接传送到城乡基层群众身边的一项部级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廊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坚持从地方特色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人手,把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基层文化站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市、县、乡统一联网、资源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网。截止目前,廊坊市已经建立了1个市级支中心,10个县级支中心,366个基层站点,在共享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共享资源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又收集了45万册电子图书、5401)种电子期刊、10个专题数据库、近20部地方戏曲、700余部农业种植、养殖视频资料及地方实时动态新闻、消息等,积累数字资源达10tB,为文化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1.1整合与提高并重,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廊坊市按照国家中心的标准规范要求,紧紧依托市、县两级图书馆,以基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社区)文化站、村文化室、校园网、有线电视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为依托,在原来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添置新的机器设备,丰富网络资源,提高服务能力。以此,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技术服务平台、资源建设中心、技术支持中心,搭建起开展文化信息服务的平台,提出实行统一服务、分级管理,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在建设过程中,首先是坚持调查研究先行,组成专门调研组,调查了解现状,明确各地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安装场地及内外部环境的具体要求,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在此基础上,又多次召开专业技术人员研讨会,并请专家论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国家、省拨设备的基础上,又分别购置了交换机、磁盘阵列柜、不间断电源、投影仪、pC机、卫星接收设备等,以此搭建共享网络,使各站点既能成为信息的接收地,又能成为信息的源。其次是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采取先试建、再推广,先建网、再提高的方法,推动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先在各县建立起分中心,之后确定一批地方政府重视、财政保障有力、硬件基础较好、技术过硬的乡镇建立基层服务站点(中心),通过首批基层服务站点的实际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力,辐射和带动其它乡镇,充分展示了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和先进文化传播的渠道。

1.2硬件管理与软件管理并举,着力提升共享工程的建设水平

共享工程的管理我们坚持统一领导、统筹兼顾、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总原则。在硬件管理上,做到“六条规定”,一是共享设备系国有资产,必须加强管理,防止丢失和损坏。二是网络设备是专用器材,不得挪作它用,更不准改变使用性质。三是网站的管理与维护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明确专人管理。四是为保证网站的正常运行,防止无关人员修改栏目内容、后台管理的口令密码,只能明确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志掌握。五是网站是思想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必须把握它的公益性和社会性,不能把它与网吧混为一谈。六是不准利用网站制做、传播封建迷信、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和游戏,以及党纪国法所禁止的其它内容等。以此,确保网络设备管理的有效性和方向性。在软件管理上,坚持“三突出”,即突出标准、突出监管、突出宣传。在标准上,先后制定了县级支中心验收标准、基层服务站验收细则等标准,为进一步组织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和加强对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基层服务站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增强了文化共享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文化共享工程健康有序发展。在监管上,掌握资源建设的进度和数据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调整,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特别是委托外包、馆外进行资源制作的,更要及时检查数据加工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以确保资源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宣传上,为了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对共享工程的认知度,我们始终把对共享工程建设和意义的宣传摆在重要位置,动用各种新闻媒介加强宣传,《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廊坊日报》、《蓝色周末》、地方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廊坊市的做法进行了报道,在网上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近万条相关信息,有力地提高了共享工程建设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1.3外购与自建相补,建设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基层群众。因此,我们在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上坚持贴近百姓、方便群众、服务大众的原则,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信息资源作为资源建设的重点。首先是新购置、整合了国内书刊文献和大型的专题数据库,如:超星电子图书、万方期刊数据库、维普科技报纸数据库、清华同方年鉴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国家标准数据库等;其次是自建了一批数据库,如廊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廊坊文物资源数据库、廊坊旅游资源数据库、廊坊人才数据库、浩然文学数据库等,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文献,增强资源的地方特色和服务的针对性。再次是为了进一步加大共享工程的覆盖力度,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传播设施,把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政务信息网、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活动中心连接起来,以建成覆盖全国的文化信息网络,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

1.4聘用与培训并举,为共享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撑

我们采取聘用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初步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平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队伍。建设之初,我们通过社会招标的形式,确定了共享工程建设的合作方,由他们提供网络搭建、软件研发、网站制做、系统集成等各方面的支持,而且在合作协议中,明确规定,合作方必须保证随时能够对共享工程技术给予长期支持,从而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加大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了培训规范标准,实行了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对从事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图书馆员和基层文化站点管理人员专门进行培训,全市共培训专业技术管理人员500余人次,做到了认识到位、管理到位、维护不断档、服务不缺失,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2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思考

在对廊坊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考证,以及在建设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解决过程的感受,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有以下几点思考:

2.1文化需求多层次性及传输方式多样性是共享工程建设的源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中,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较,仍然是滞后的,特别是随着物质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需求愈来愈高,这种增长与不足的矛盾,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不足。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信息传输带来了质的飞跃,这就为传输文化信息资源奠定了技术基础,为全面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提供了可能。文化服务的缺失,文化需求的增长,传播技术的变革,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驱动力,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启动成为顺势而为的英明之举。廊坊市在进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也确实得到了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一致称赞,共享工程使他们希望得到丰富文化资源的想法得以实现,使他们可以足不出户或就近就能获得需要的文化资源,空中课堂、基层网校、网上文化交流、各种特色文化版块等形式极大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基层文化阵地的号召力大大加强。同时,共享工程建设也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特别是针对农村需求种类多、地域广、分散性强、个性化明显的特点,确保终端服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为广大基层群众所掌握,能够方便地实现信息资源的组织、更新与检索,能够准确把握群众最希望得到、最愿意利用、最具有实效的资源需求。总之,要使之更具影响力,必须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构建系列服务体系。

2.2政府主导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推动力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这就决定了这项工程的公共服务性。公共服务性决定了其必须由政府通过其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以政府投人兼具社会共建来实现。廊坊市的试点工作,是在国家文化部、省文化主管部门给予一定投人的基础上,采取市、县两级财政按5:5比例分别投人的方式运作,2006年以来的4年间已投人近2001〕万元。从廊坊市的投人模式可以看出,政府在共享工程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支撑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引进最终还需要国家中心、省级中心的支持,市级及县级的能力仍然有限。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共享工程建设的主体—图书馆,要把实施共享工程当作实现和推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的难得机遇来对待,要积极争取,创造条件,主动建设。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好协调管理职能,并争取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而作为各级政府,其对工程的重视程度将对工程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其纳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纳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才能使共享工程在人力、物力、技术上得到有力保障,促使共享工程健康持续发展。

2.3文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保障

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核心是数字资源建设,最终目标是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廊坊市在共享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资源建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共享国家中心和省中心的资源;二是购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专题数据库等数字文献;三是自建特色资源。这些资源,又可分为无偿使用和有偿使用两种,对于国家中心和省中心及市域内自建资源属于无偿使用,而购人资源因为涉及版权以及补充更新问题,则要收取使用费。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资源是共享工程的生命力,没有丰富多彩、充足完善、不断更新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为了增强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的可续性,就要以文化系统的可控资源数字化为基础,突出文化信息资源特色,同时组织并整合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信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民族的、传统的、满足基层群众迫切需要的优秀文化资源,包括数字图书馆资源库、其它系统建立的资源库、素材资源库等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包括图书期刊、舞台艺术、音乐美术、影视作品、科普知识、文物鉴赏等多方面内容的分布式文化信息资源库群,内容要通俗易懂,形式要生动多样,并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服务对象、不同资源类别、不同设施条件的需要。

2.4拓宽服务方式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凝聚力

文化共享工程的最终服务都是服务基层,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共享工程建设的影响力,决定着共享工程能否真正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精品工程。廊坊市在试点运行中,主要是抓住了两点。首先是信息服务及时。坚持丰富资源、及时更新、贴近群众的原则,使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基层群众,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如气象信息、务工招聘信息、农牧产品销售信息、特色文化视频等,保证文化信息的公开、及时获取。其次是开展一些可服务内容。如网上读书会、春节写春联、农业科技征文、网上跟我唱等活动,增强服务的互动性,扩大工程的影响力,我们也深深感到,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做法有:一是利用重大节日和活动开展服务,如利用“七一”开展纪念党的生日的互动活动,利用暑假组织爱国主义电影展播活动,利用春节开展网上献春联活动,发掘本地文化特色产品开展专项服务等。二是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特别将具本馆特色、本地特色的资源建立专题数据库,进行专题互动跟踪服务等;三是整合各种资源网,加强区域和特色网络横向链接,提高网络传输面,增强横向协调,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四是不断创新网络服务方式,如利用QQ、论坛、博客建立特色文化群,借鉴行风评议开展网上行业知识咨询平台等等,拓宽服务空间。以此,才能增强共享工程的凝聚力,真正使群众想用、爱用,发挥出共享工程的应有作用。

通过以上4点,我们可以建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一个基本模型: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6

县域特色经济是指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单位,以县域经济资源特色为基础而逐步发育壮大起来的,具有与别的县域经济不同特点的经济发展类型。县级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自古以来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县域经济的农业资源特色十分突出,而作为反映与揭示各类地情内容文献资料集合的地情资料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地情资料属地方文献信息类型,它主要包括志书、年鉴等,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纵的方面看,从古到今,上下几千年,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连续性特点;从横的方面看,既包括反映地域内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状况的内容,又包括反映地域内的人口、民族、行政区划、政策体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社会状况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地情资料的内容及其特点不仅是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而且是进一步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现实基础。

1、立足县域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范围,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不同的县域,它们的土壤、气候千差万别,即使在一个县内,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还会有所差别,在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时,千万别搞"一刀切"、"一窝蜂",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菜则菜,发挥当地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怀化市就是根据各县区的自然资源特点确定了南林、北果、中药材的县域农业特色发展方向,现已初见成效。为了找准县域经济的特色,毫无疑问要先找到县域资源的比较优势。地情资料中的志书就详细地记载着诸如县域位置、气候、温差、降水量、日照、无霜期、地势、地貌、土壤等。实践证明,一县域的自然资源特色与该县的经济发展特征和方向具有相对一致性。县域内人们从事经济活动依据自然资源特点确定自身所处的经济区,并依据经济区划特点确定县域经济特色,这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不得半点含糊。过去我们曾违反经济区划原则,盲目搞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种地,结果得不偿失,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后来不得不退田还湖,退耕还林,还自然资源以本来面目。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认清和落实经济区划,是我们科学安排经济生产,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础。

2、整合县域综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地情资料记载的文献信息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与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同时还包括间接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应以现实的自然资源为根本,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做大做强特色经济,赋予县域特色经济更丰富的内涵。地情资料中关于历史人物、民族习俗、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对于特色经济的品牌创立、市场开发、民族特色的表现等都有着如虎添翼的作用。也就是说,影响特色经济发展的资源特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县域特色经济是地情资料中包含的狭义资源特色和广义资源特色相对一致的经济表现。各县在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时必须要认真考虑这个一致性,即依据自身的全部资源特色判断县域特色经济区是文化经济产业区、民族经济、科技经济产业区,还是文化旅游产业区、民风民俗旅游区、科技农业旅游区等。这个同样来不得半点疏忽。过去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曾存在着不顾广义特色资源优势,片面地依据狭义的经济资源特色发展特色经济的现象,使县域特色经济缺乏应有的文化、民族、科技等内涵,结果是特色经济不够"特",也"特"不起来。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利用地情资料,在认清县域经济现实经济资源特色的同时,还要认清县域经济历史的社会文化资源特色,把二者很好地整合起来,以丰富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让特色更"特"。

二、大力开发和利用地情资料,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

如上所述,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对于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地方党校文献信息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一方面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增强教学科研的现实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服务。但是,目前有些地方党校对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认识不足,这项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党校虽然也在收集、整理地方文献信息资料,但仅仅是为收集而收集,整理而整理,忽视了对地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鉴于此,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工作中,必须注意研究和解决几个问题。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7

[关键词]一流大学图书馆 特色资源 资源建设 图书馆网络

[分类号]G253

尽管特色资源已成为国内一些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讨论与研究,但究竟什么是特色资源却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特色”的解释如下一“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笔者通过对16所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的网络跟踪调查与分析,从内容与特征的角度将“特色资源”概括为:大学图书馆针对其用户的需求,以某一学科、专题、人物,某一历史时期、地域特点等为研究对象,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搜集)、整理、存储、分析、评价,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组织、管理,使其成为该馆独有或他馆少有的资源。

笔者对国内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关注已久,也一直在研究部分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发展态势。本文之所以选择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创建一流大学是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一,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文中所列16所中国一流大学(后称“16所大学”)以2008年武书连等《中国大学评价》为依据,研究数据分别于2008年2月和2009年3月采自上述大学图书馆网页,其特色资源包括网页上的“特色资源”、“特色收藏”、“特色馆藏”、“特色数据库”等。

1 特色资源概况

1.1一年来的变化

一年前(2008年2月)笔者曾对上述16所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进行了初步探索。一年后(2009年3月),当笔者再次跟踪与调查这些特色资源时,欣喜地发现其中已有许多变化。

1.1.1称谓变化调查发现这些馆的特色资源变化如下:①有三所图书馆(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在其主页增添了“特色资源”;②南京大学图书馆的“特藏文献阅览室”变为“馆藏特色资源”;③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原来的“特色数据库”发展为“特色数字中心”,其余各馆保留原称谓。

1.1.2内容变化一年中,上述馆特色资源内容的变化,有些是调整、充实,有些是增加服务。如清华大学馆增添了展示清华深层底蕴的“校史网站”和“开放实验室”,“清华文库”也比以前内容更充实、形式更新颖;北京大学馆新增“李政道数字图书馆”,该数字图书馆含有经典著作、传记资料、新闻资料、研究文献、照片、图片和相关视频,很好地展示了李政道先生的著作成果和学术地位;南开大学馆新增“跨国公司研究专题数据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南开著名学者电子文库”、“曹禺与戏剧专题数据库”;中国农业大学馆增加了“国外高等农业教育本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平台”;中山大学馆将其“特色馆藏”调整为更加清晰的五大部分。总之,内容呈现出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态势,从不同程度体现出各馆对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视。

1.2特色资源概览

比对《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探微》一文所列资源,笔者对各馆特色资源的内容做了归纳,如表1所示(文库、学报、学位论文库等资源为各馆普遍拥有,限于篇幅,本表未列):

分析上述各馆的特色资源,笔者认为有些馆资源内容比较宽泛,包罗万象、缺乏特色,还不能称作特色资源;而类似“注册中心(选课、查分、iC卡管理)”等教务服务、“opaC查询”、“核心期刊要目”、“教学参考系统”等带有共性的资源也不能称为特色资源。

2 特色资源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发现16所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总体上呈现出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及馆藏特色,具体而言有如下特点:

2.1表现模式

2.1.1CaLLS统一建构主要指在CaLiS领导下,通过统一规划与管理所进行的系统建设,如北京大学馆“古文献资源库”、上海交通大学馆“机器人信息数据库”、天津大学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文献信息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馆“民国时期资源数据库”、南开大学馆“跨国公司研究专题数据库”、华中科技大学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特色数据库”等。

2.1.2地区统一建构主要是各省(市)高等教育文献中心根据本地区高校的文献信息保障要求而建设的特色数据库,如南开大学馆“面向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网站”等。

2.1.3本馆自行建构指各馆依据馆藏特点自主开发建设的“特色馆藏”、“特色收藏”、“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中心”等。如清华大学馆《新清华》、北京大学馆“北京历史地理”、浙江大学馆“浙江大学图库”、西安交通大学馆“钱学森特色数据库”、中国农业大学馆“农业工程国际会议论文数据库”等。

2.2表现形式

2.2.1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以数字图书馆形式表现,如清华大学馆“建筑数字图书馆”、北京大学馆“李政道数字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馆“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成果库”等。

2.2.2数据库 特色资源以数据库形式表现,如上海交通大学馆“中国民族音乐数据库”、天津大学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文献信息数据库”、北京师范大学“线装方志书目数据库”、中国农业大学馆“农业文摘数据库”等。

2.2.3学科门户 特色资源以学科门户形式表现,如中国人民大学馆“经济学知识门户”、浙江大学馆“医学学科信息门户”、“病理学学科门户”等。

2.2.4文库文库也是各馆特色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如“清华大学文库”、“浙江大学文库”、“京师文库全文库”、“南开大学博硕士论文文摘库”、“解放前师范学校及中小学教科书全文库”等。

2.2.5网站网站是近来涌现较多的特色资源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馆“红色网站”、浙江大学馆“中华人文网站”、华中科技大学馆“火灾科学学术资源网”、西安交通大学馆“西安交大科技在线――财经网站”等。

2.2.6视频点播视频点播可能是大学校园里比较喜闻乐见的特色资源表现形式,如清华大学馆“清华大学音视频资源库”、中国科技大学馆“VoD视频点播平台”、上海交通大学馆“科技创新VoD视频点播”等。

2.2.7在线资源在线资源也许是比较便捷实用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如西安交通大学馆“文化生活在线资源”等。

2.2.8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是各馆特色资源中出现较多的项目,包括精品课程教学、网络课堂等,如清华大学馆“清华网络学堂”、浙江大学馆“法律基础网络教程”、西安交通大学馆“远程教育课件资源”等。

2.3表现内容

所列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就内容而言,大致涉及时事新闻、教育教学、政治法律、学术研究、古籍文献、休闲娱乐、文化生活等。随着一年来各馆特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其内容可谓异彩纷呈,部分馆甚至已走出古籍、学科、博硕士学位论文等资源内容。其中清华大

学馆、浙江大学馆特色资源所含内容较多,涵盖学术资源、实用资源及其他资源。其次是西安交通大学馆,其特色资源包括自建库、学术信息在线资源、教学课件资源、学术期刊、文化生活在线资源五个部分。北京师范大学馆特色资源涉及12个主题,基本都是古籍文献和学术研究类资源。复旦大学馆的特色资源内容较少,只有4项,其中之一是哈佛和mit教材,之二是欧盟赠书。天津大学馆三项特色资源均为CaLiS专题特色资源项目,学科特色突出,数据库图文并茂。所列馆特色资源呈现出地域化、学科化、专题化、信息化以及资源的稀有性、教育性、学术性、娱乐性等特点。

3 特色资源价值与作用

特色资源是图书馆宝贵的教育资源,体现着图书馆的人文底蕴和资源价值,在学术研究及人文素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自主学习、终身教育、创新研究、精英人才一向是大学教育所倡导和追寻的目标。图书馆为此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与环境,如学科化特色资源为学科服务创造了条件,增强了信息基础;专题化特色资源可以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增强服务的针对性;稀有特色资源可以加强本馆的资源优势,提高竞争力;教育类特色资源可以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的作用,寓教育于图书馆信息服务之中,实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学术性特色资源则为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用户提供了学术研究、知识创新的平台,展示学校的学术水平、学术成果,同时也可以提升图书馆学术水平;娱乐性资源则可以为图书馆严肃的学术性资源平添生活的气息,展现校园生活的美好;信息类资源则方便实用,符合数字化、网络化时间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与习惯。

4 结语

特色是大学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走特色强馆之路应该成为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追求与发展的目标。建设特色资源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资源、开发资源、利用资源;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为用户的信息资源获取提供一个开放、捷便、实用的平台与环境,切实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为学术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与保障。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建设特色资源的理念已比较清晰,发展也比较迅速,甚至在国内大学图书馆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尤其是在CaLLS统一领导下,一批拥有优势学科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已在16所大学图书馆中建成,并投入使用。然而,通过调查也不难发现所列各大学馆间的特色资源发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发展缓慢,有的目标定位不够特色。这可能与各馆的重视程度、认识程度有关,也可能是正在建设之中,但毋庸置疑,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是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

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资源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发展过程,需要图书馆人长期的坚持与努力,也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笔者认为图书馆应该在最基础的信息资源建设上下功夫,其特色资源建设应该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基于科学发展的观念合理布局;根据馆藏资源系统开发;遵循科学的原则及规范的标准组织资源,挖掘潜力、着眼未来,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和色彩。

参考文献: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8

关键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建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39-01

在贯彻十精神,加快基层惠民文化建设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有着重要意义。由此,本文将以云南地区为例,试图就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存在主要问题与对策作论述。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2013年初,文化部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指出进一步推动“十二五”时期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纲要特意指出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工作,建立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建设中心,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组织协调下,开展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数字资源的征集、整合、译制及服务工作,建设一批贴近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反映少数民族特色、帮助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众生产致富的数字文化资源。逐步丰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种类。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云南是偏远的边疆省份,又是多民族聚集地区,2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涉及民族的土司宗教文化、服饰礼仪文化、歌舞戏剧文化、美术工艺文化、民俗节日文化、饮食起居文化、特色语言文化等,这是人类文明难得的瑰宝,也是民族地区取之不尽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在人类文明传播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云南特色文化资源。

(三)民族地区基层网点的覆盖面拓宽。随着云南省“数字乡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的陆续展开完成建设,民族地区网络体系建设普及度逐步的提高。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数字资源初具规模,技术平台日趋成熟。网络信息工程建设的实施为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共享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平台。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存在问题

(一)政府经济投入与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相差太远。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期间,云南多数州市财力困难,州市中心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无法发挥州市支中心应有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也加大了省级中心的工作量。某些县级图书馆舍破旧、狭小或新建,造成“安不了”的现状。

(二)民族地区文化管理人才缺乏。随着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深入和继续开展,大量加大了文化资源管理的工作量。而相反的是,适用于民族地区文化管理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云南省某欠发达的州市图书馆人员仅20人,县级图书馆平均仅6人左右。另外,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同大众文化差异较大,而且数字化资源的管理也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族文化管理人员在数量和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均不能满足现如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需要。

(三)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共享资源缺乏。现有资源对读者缺乏吸引力,造成“用不上”的现状。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期间,虽拷入大量资源,但是资源内容缺乏针对性。适合本地区群众使用的民族语言文字资源极度缺乏。同时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采集、制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自有特色资源量明显不足。问形成专业化更强、品牌化的特色数字化资源。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当前,文化共享工程已从共建进入到全面共享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三个重要转变,即工作重点从侧重设施建设向侧重管理服务转变;建设方式从铺摊建点的规模化建设向专业化和品牌化转变;发展模式从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实现三个转变,本文建议从一下几点入手:

(一)争取财政持续加大投入,逐步实现服务功能转变。地方财政要按照规划任务,确保配套资金的落实,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投入力度。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对共享工程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单位予以奖励,调动各地做好共享工程工作的积极性。实行“黄牌警告制”,简历专业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级支中心、网培学校进行抽查,对管理和服务中存在严重问题的支中心、网培学校予以“黄牌警告”。

(二)完善培训制度、健全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分级培训制度,形成梯次结构得当、层次健全完整的共享工程人员培训体系,由省分中心负责州市支中心的人员培训,州市支中心负责县级支中心的人员培训,县级支中心负责网培学校(分校)人员的培训,做到层层抓培训。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的机构建设,建立文化共享工程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理念,又能熟练运用数字文化服务技能的人才队伍。

(三)大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省级分中心在资源建设上的示范作用,重点建设一批主题鲜明、体系完整、质量上乘、特色突出的数字资源库,着力打造《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多媒体资源库》、《云南农业信息多媒体资源库》等精品资源。在资源建设中,要着重加强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抢救、保存与传承,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资源的比例。

总之,通过各方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人,完善培训制度,健全人才队伍,健全特色数字化资源库,实现设施、管理、服务、队伍、资源、技术方面的共享,努力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9

关键词:人文;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2

一、引言

旅游是一项涉及经济因素的人类活动,当然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文化因素,而旅游行业是集合两者于一身的综合产业。旅游业的主要特性是经济和文化,可见文化是旅游的精髓和根本。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上升,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追求对精神世界的丰富,人文旅游便日益成为人们的热衷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人文旅游资源的含义

人们在悠久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积累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逐渐建立起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文化根基,这就形成了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以来而形成的文化精华。人文资源的主要构成成分是人文旅游资源,利用文化吸引人们。人文旅游资源结合文化和历史而形成,代表了一个民族的风情特点。人们在进行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了解文化和历史,产生独特的文化感受。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有实际存在形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没有实际存在形态的人文旅游资源。建筑物、交通设施、部落房屋、工艺品、庙宇甚至墓地都是有形可见、实际存在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实在物质的方式存在,旅游者可以直观地观摩和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信念信仰、歌曲民谣和传统舞蹈都是人们时代相传而形成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者可以通过具体的重现而感受到。人们虽然看不到曾经在历史真实发生的事件,但能通过旧址古迹和历史文物来了解过去的情况,还能了解到哲学思想、书画文化等精神方面的文化资源。开发人文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促进对民族历史国家的认识,得到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还可以体会美妙的自然风景。对旅游者有好处,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有好处。

三、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1.独特性

人文旅游资源大部分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可能复制的资源。它们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就算是同一时代,同一位置创造的人文资源,也可能根据本身的特点而富于变化。比如圆明园,虽然宏大而壮观,但每一个建筑,甚至小到每一片瓦砾都别具匠心。清明上河图作为我国历史的名画,也是独特的,代表了具体历史文化的特点。不管后来的科技多么发达,人们想复制这些人文资源,或者重建一模一样的人文资源,都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使外表看起来一样,但就其内在价值和独特的历史风格来说,都不可能一样。所以人文旅游资源是独特的。

2.丰富性

人类的文化虽然有共同之处,但文化各异,也存在很多差异,各种丰富多样的文化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就像动植物界存在许多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品种,失去任何一种动植物,整个大自然都会失去平衡,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同样的,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各种各样的文化,整个文化系统才会协调稳固,世界才会和谐发展。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它们想要利用文化渗透来入侵其他国家,利用自己的文化,吞噬本土的文化,这是令各个国家都十分担忧的问题。因此,正因为人文旅游资源的多样丰富,更应该保护好,开发好。

四、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

1.有利于保护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和精华,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有效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人文旅游资源。如果不开发那些条件有益的优质人文旅游资源,就会浪费旅游资源,但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力度也要控制得当。

2.有利于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化世界

根据旅游现状的调查可知外国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大多数人把大量的金钱花费在文化旅游上。文化是旅游的中心,旅游业的精髓在于文化。风景只是旅游资源的表面美,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内在美,只有文化充实了旅游资源,这样才能更加吸引知识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人们。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让旅游者了解文化、增长见识见闻、培养情操,在浓厚的人文气氛中,体会文化的内涵,得到一定的文化提升,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旅游者得到了心灵的享受,也会促使旅游行业走上一个更高的水平。

3.有利于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

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吸引更多的国内和国外的旅游者,增加当地的客流数量,拉动当地旅游行业的消费,同时而且还增大餐饮住宿购物消费等其他多个行业的收入。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并不高,但产出高,是一种消耗少但效率高的产业模式,大大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人文旅游资源不像自然旅游资源一样,不可以再生,很容易被越来越多的旅游客源所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质的变迁,也很可能日益失去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人文旅游资源则可以再生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很大,投入不高,也不破坏环境。人文旅游资源开发能够有效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文旅游资源发挥更多优势。

五、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1.完善人文旅游资源的评估体制

人文旅游资源的评估工作应该由中介机关开展,评估者将结果交付中介机关,中介机关与政府进行直接联系。政府不是主导的责任人,而把权利下放和分发,评估人员开展相关工作时,不会受到利益等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增加了评估的客观有效的效果。在评估过程中,根据专家的科学判断和客观依据得出评价结果,而改变了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评估体制。地方政府应该对评估过程进行及时的监督和制度化,从而约束中介机关的评估工作,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正确有效。

2.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设立一个高的出发点,然后分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应与国内外的旅游发展动向一致,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现实情况,分析自身的各项优势劣势以及发展规律。针对每个人文景点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开发策略,有整体开发规划,也有局部开发规划。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需要与其他资源的开发协调一致,而且要突出重点,有先后难易之分。在开发方案的实施方面应该有近期和远期的安排,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3.政府作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依托角色

政府在过去的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总是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政府通过宏观的手段来调节旅游业的运作,但这并不说明政府能够完全决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政府只是起着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对旅游行业进行控制和规范,在人文旅游资源开放工作中应该扮演依托和支撑角色。

4.加大人文旅游资源的普及活动

虽然人文旅游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但很多人对人文旅游资源并不是很了解。人文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到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价值,通过学者、政府和社会舆论等各个方面的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人文旅游资源。

5.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做好保护工作

开发人文旅游资源固然重要,而且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有利于其保护。但如果不合理有效地开发,就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再开发是不利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权衡好保护人文资源和发展旅游经济的地位,不要因小失大。

六、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注意事项

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程,需要注意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能在无限制的开发过程中以以破坏人文旅游资源为代价。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增加人文旅游资源的魅力。注重开发的科学性,提高开发的效率和效益,但不要纯粹以经济利益为有效考虑原则,而不顾及资源的可持续的发展。

正确发挥政府的角色,政府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角色中至关重要。政府既不是唯一主导者,也不是被动的参与者。政府需要作为督促和引导的角色参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开发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注重人文旅游资源评价的公平、正确、科学。充分发挥人文旅游资源的人文内涵,有些旅游资源本身具有人文价值,但正式因为没有合理的开发,无法体现出应有的人文特色,导致人文旅游资源的浪费。

七、结语

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的旅游界和相关人士只重视旅游的经济因素,而不看重文化层面,忽视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旅游行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含义和特征,认识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如何开发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峰.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为例[J].对策研究,2007(10):82-83.

[2]蒋才芳.基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大湘西民族旅游业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06(01):33-34.

[3]谢大伟.试论浙江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开发[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05):43-44.

[4]黄成林.黄山市人文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1995,15(03):101-103.

文化资源的特点篇10

摘要武陵山^作为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空间特征3方面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差异显著;其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其空间分布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其分布密度的地域空间差异明显,且呈负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湖北武陵山区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优化旅游交通网络,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等措施来开发旅游资源.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开发;湖北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7)02001708

theSpatialpatternandDevelopmentofthetourismResourcesin

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

wUQing1,LiXigui2,wULi3*,CHenGang2

(1.Departmentoftourismmanagement,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2.KeyLaboratoryforGeographicalprocessanalysisandSimulationofHubeiprovinc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3.Departmentofteachereducation,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abstractwulingmountainousregionisbetween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regionandtheriseofthemiddlepart,whichisanimportantfocalpointfortheimplementationofacoordinated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yinChina.inthispaper,usingtheGiSspatialanalysistechniques,threelevelsofspatialstructureoftourismresourcesfromthetypecharacteristics,gradefeaturesandspatialfeatureswereanalyzedfor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ourstudiesleadtothefollowingfourconclusions.Firstly,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hasabundanttourismresources,withsignificantlydifferentdistributionsincategories.Secondly,thescoreofratingrankshigherinhighlevelandlowerinthelowleveltourismresources.thirdly,itsspatialdistributionoftrafficdirectivitycharacteristics,mainlyalongthecountylevelcities,roadsandriversdistribution,wasoverallthe“northmorethansouth”distributionpattern.Lastly,itsspatialdistributiondensityisdifferent,withanegativespatialautocorrelation.the“highvalue”regionalsforceforthedevelopmentofsurroundingregionisnotstrong,andthediffusioneffectisnotyetclear.todevelopthetourismresources,itissuggestedthat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shouldbeconstructedalongthenorthandsouthtourismdevelopmentaxis,makingtwoaxesoftourismdevelopments,optimizingtourismtransportationnetworksandestablishingfourfunctionalareasoftourismresources.

Keywordstourismresources;spatialpatterns;development;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的依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不断应用到旅游发展之中,对旅游资源开发合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被地理学者所关注.国外学者对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侧重对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和模型的探讨[1],如提出目的地地带理论、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及其演化模式等[23];在实证方面,注重对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联系的分析[45],以旅游开发的社会成本、地区利益以及区域容量等为出发点对旅游区划与资源整合进行了相关研究[67].国内关于旅游资源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运用系统理论、旅游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810]、空间结构[1114]和地域开发模式[1516]等;通过采用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不同范围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总结其地域分布规律[17].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多数研究注重于大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特性的探讨,对微观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相关研究较为鲜见.

2011年2月,湖北省政府在国务院提出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背景下启动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用以推动“老、少、边、穷”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根据“试验区”的发展规划,湖北武陵山区包括恩施、利川、巴东、建始、咸丰、鹤峰、宣恩、来凤、长阳和五峰共10县市,国土面积达3.03万km2.近年来,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保护与景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当前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程度较低、交通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开发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的存在,对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发展效益的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来探讨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乃至鄂西地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借鉴作用.

2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质量、数量组合关系,它不仅可以对外界产生吸引,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而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速度、效益以及时空安排都有着重要影响[21].本文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和空间特征等方面来分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问题诊断.

2.1类型特征分析

鄂西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国内有学者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概括为“山、水、人、文”四个字[22].在大鄂西圈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也充分彰显出“山、水、洞、城、情”五大主要旅游元素,其旅游资源的类型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表1):

湖北武陵山区拥有开发潜力^大的旅游资源共80处,对照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GB/t189722003),可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在自然旅游资源37处中,水域风光(14处)、地文景观(13处)、生物景观(9处)分布最多,合占自然旅游资源的45%,天气与气候景观分布最少,仅1处;在人文旅游资源的43处中,人文活动(17处)、建筑设施(13处)分布最多,合占人文旅游资源的37.5%;遗址遗迹(8处)、旅游商品(5处)分布相对较少,占人文旅游资源的16.25%.具体到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和腾龙洞构成其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主体;神农溪、清江画廊、唐崖河和野三河等是水域风光的主导性资源;遗址遗迹旅游资源丰富,恩施土司城、鱼木寨、大水井和仙佛寺成为其典型的代表;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也是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儿会、摆手舞、龙船调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苗民族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总体上,湖北省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景点特色鲜明,但旅游业起步较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同质化现象突出,许多景区仍在走低层次的重复性开发道路,旅游资源的整合成为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最为关键的问题.

2.2等级特征分析

考虑到旅游资源类型中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评选主观性较大且在空间上不能精确定位,本文主要选取58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析.由图1可知,湖北武陵山区共有a级景区2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红色旅游点2个.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管理部门的级别,将其划分为部级、省级和市级3个等级,其中部级旅游资源34个,占资源总数的47%;省级旅游资源20个,占28%;市级旅游资源18个,占25%,这表明该区旅游资源的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结合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可知,当前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开发仍然以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尚未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虽然区内高等级旅游资源丰富,但对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仍需加强,要进一步构建成体系、成规模的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以满足现代游客求新、求异的高层次旅游消费需求.

2.3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3.1总体特征通过图1可以看出,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和交通干道分布,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1)旅游资源沿县级城市分布特征明显,巴东、利川和恩施的县城周边地区最为密集,其中巴东和利川两地部级旅游资源集中化程度较高,恩施以非部级旅游资源居多.(2)区域内G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是旅游资源的高度集聚区,部级旅游资源以恩施至利川交通沿线居多.(3)清江流域沿线也是高等级旅游资源密集带,从利川经恩施到长阳,清江沿线旅游资源占整个湖北武陵山区内一半以上,其中4a级旅游景区占3/5.(4)运用arcGiS10.1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得到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最近邻近点指数R为0.92,其值少于1但接近1,说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典型的集聚态势.进一步对湖北武陵山区与国内其他区域旅游资源的最邻近指数比较发现,长三角城市群4a级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为0.9509[23],武汉城市圈a级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为0.6741[24],全国资源型景区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57[17],可以发现各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都呈现出集中分布态势,且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相类似.

2.3.2密度分析利用arcGiS10.1中的KernelDensity工具对湖北武陵山区58处旅游资源进行核密度估计,生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核密度图(图2).由于受地域环境差异的影响,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从整体来看,西部集聚度最高,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和南部最低.7个主要的高密度地区,主要沿铁路线和两条国道分布,其他相对较低等级的密度中心则沿省道分布,呈明显“以点带面”的空间格局.高密度地区集中分布于行政驻地周边,并具有较为明显的等级性,较为符合中心地理论所论述的特征,同时也是由于行政驻地往往为文化z产的集中地,通常由于政策因素而具有较强的交通可达性和旅游集散功能.从县市来看,密集度最高的连片地区恩施市处于铁路、高速公路和两条国道的交汇处,交通导向性较为明显;利川市的密度最高值分布在与重庆市交界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交界地区旅游发展的趋势;在宣恩、利川和恩施的交界地区有一个明显的高值区,形成跨界旅游区;巴东县在与神农架林区相接的北部出现高值区,且旅游资源的主题如神农溪等也与神农架保持一致;鹤峰县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但数量较多,高值区将全县基本覆盖;其他如五峰、长阳、建始和来凤等县的旅游资源分布较散,基本沿行政驻地呈斑块状分布.这种“北多南少”的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制约着区域旅游资源整体效益的发挥.旅游功能区划的完善及如何促进功能区间的协调发展,是湖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2.3.3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公式(2),结合GeoDa9.5软件计算得到全局moransi指数为-0.4583,moransi值小于0,表明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负相关性,相邻地域单元的旅游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及离散性,即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不明显.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空间的自相关性,借助arcGiS10.1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出湖北省武陵山区各县的旅游资源空间关联指数,按自然间断点法(Jenks)将局部统计值从高到低分成4类(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生成湖北省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热点区图(图3).分析发现,利川和建始为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热点地区,恩施和宣恩为次热点区,五峰、鹤峰及来凤为次冷点区,热点和冷点区数量相当,且分布相对分散,这表明区域旅游资源稳定性和连续性有所欠缺.值得指出的是,次冷点区和冷点区都分布在没有铁路线和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加之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缺乏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地区在通达性上远逊于拥有这些交通枢纽的竞争者.一般而言,旅游资源的开发数量和规模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呈正相关,而当前湖北武陵山区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不同需求类型的旅客运输方式有待改善,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与优化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

3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依据上述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特点的分析,通过借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从系统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资源空间组织方式,打造“一轴、两带、三心、四片”的旅游产业空间组织形态,构建“一轴穿南北,两带连东西,三心带四片,四片振全局”的空间意象(图4).其中,三个旅游中心地构成空间中的“节点”,一轴和两带构成该区旅游发展的“主线”,四大旅游功能区构成空间中的“面域”.“点”服务“线”、“面”,“线”串联“点”、“面”,“面”反作用于“点”、“线”.“点―线―面”各有分工,从而将分散的旅游资源整合到一个系统框架内,实现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1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加强南北旅游资源联系

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可知,区域南北交通联系明显弱于东西交通,即沿东西方向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资源数量明显多于沿南北交通干线,以沪渝高铁和G209国道为例,该区沪渝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多达20余个,而G209国道沿线旅游资源仅10余个,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因此,有必要构建一条贯穿南北的旅游发展轴,缩小南北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差异.此旅游发展轴主要依附G209国道,串联巴东、恩施两大旅游集散中心,沿途连接巴东神农溪5a级景区、恩施土司城4a级景区以及唐崖土司城世界文化遗产等重要旅游景区,推动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南部恩施至咸丰、宣恩、来凤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完善该区域的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路线配置.

3.2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培育区域旅游资源特色

根据点轴系统理论,参照旅游交通路线及远景规划、各县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着力打造清江山水旅游带和民族风情旅游带,串联区域旅游资源的“点”、“面”,构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主体框架.其中,清江山水旅游带以恩施和长阳为发展轴线的核心,在沪渝高速公路和清江水上交通的基础上,构建以自然山水风光游览、休闲养生和文化体验为主,消暑疗养、健身运动、探古访幽、科普教育为辅的旅游发展带;民族风情旅游带主于湖北武陵山区的南部,以咸丰、鹤峰和五峰为核心,以来凤和鹤峰为支柱,在宜利高速公路的基础上,依托古村落山寨、吊脚楼民居、土司城遗址和红色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以土家族苗族观光、原生态村落体验、土司城观访为主,购物、娱乐为辅的旅游带,打造大武陵山区旅游发展中的精品线路.同时,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特性,向游客展示以清江、大峡谷和神农溪为核心的山水风光,以土司城、民俗风情为代表的土苗文化,以坪坝营和柴埠溪为特色的生态环境,借助神农溪“纤夫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培育生态优良、山清水秀、民歌优美、环境宜居的旅游特色.

3.3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区域旅游资源通达度

随着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通车,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以“两路”的开通为支撑条件,借助恩施大峡谷、巴东神农溪、长阳清江画廊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把恩施、巴东和长阳打造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三个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在战略规划上,应将巴东和长阳两大景区的游客引进区内的几何中心恩施,再向其他次级集散中心扩散,增强区域内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交通基础薄弱的现状,应全面加强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重点推行沪渝、沪蓉、恩黔、利万、安吉和宜利6条高速公路,渝利、黔张常、安张、恩贵和神张5条铁路,恩施和巴东2个机场及巴东港口的建设.最终形成“六高五铁、两航一港”的总体交通布局,以此发挥交通网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作用,增进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其他城市及重庆、湖南的联系.

3.4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

湖北武陵山区地形复杂,重要旅游资源分布零散,根据地域邻近和资源分布的状况进行合理配置,将其旅游资源整合为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民族体验和红色文化四个旅游功能区:一是在国家5a景区神农溪和长阳清江画廊基础上,整合周边部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资源,建设成生态观光功能区;二是加大与重庆黔江区的合作,在周边城市中培育休闲度假市场,打造成休闲度假为主、运动体验为辅的休闲养生功能区;三是以多元化的民俗、古建筑和古遗址为依托,结合区域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风,集中展示土、苗、羌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此建设成民族体验功能^;四是以满山红烈士陵园、五里坪、走马坪等景区为导向,以五峰土家茶乡文化、葛仙米、鹤峰茶为特色,加强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开发,将区域发展成既具有红色文化底蕴,又含有生态文化和土家文化氛围的红色文化功能区.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的探讨,结论如下:(1)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特色鲜明,其类型以遗址遗迹、旅游商品类分布较多,水域风光、地文景观、生物景观类分布次之,遗址遗迹、旅游商品、气候景观类分布较少.(2)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等级序列的数量差异较为明显.(3)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其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差异显著,其中,西部集聚度最高,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和南部最低;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负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不明显.(4)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加强南北旅游资源联系;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培育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区域旅游资源通达程度;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等方面入手.

湖北武陵山区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界对其研究尚处初级阶段,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本文将旅游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元素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及优化的分析中,但受行政体制的影响,仅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尚未涉及大武陵山区的具体建设问题,若将视角延伸至整个大武陵山区,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可能均会发生变化,这些也是下一步继续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HRiStaLLeRw.Someconsiderationsoftourismlocationineurope[J].papersRegSci,1964,12(1):95105.

[2]GUnnCa.tourismplanning[m].newYork:CraneRusak,1979.

[3]DReDGeD.Destinationplaceplanninganddesign[J].anntourRes,1999,26(4):772791.

[4]BRittonS.tourism,capital,andplace:towardsacriticalgeographyoftourism[J].envirplanD:SocSpace,1991,9(4):451478.

[5]SmitHSLJ.Regionalanalysisoftourismresources[J].anntourRes,1987,14(2):254273.

[6]piZama.tourismimpacts:thesocialcoststothedestinationcommunityasperceivedbyitsresidents[J].JtravelRes,1978,16(4):812.

[7]CooKeK.GuidelinesforsociallyappropriatetourismdevelopmentinBritishColurnbia[J].JtravelRes,1982,21(1):2228.

[8]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6974.

[10]赵振斌,薛亮.陕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及区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4):117121.

[11]马中华,刘继斌.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经济地理,2008,28(1):163166.

[12]龚胜生,吴清,张涛.湖北武陵山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9):12221228.

[13]关中美,陈志超,顾羊羊.焦作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6(4):8892.

[14]吴黎,李细归,吴清,等.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2):223227.

[15]王兴中.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J].地理科学,1997,17(3):218222.

[16]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31(1):170176.

[17]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48752.

[18]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3.

[19]徐建华.地理建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陈赤平,罗运辉,张紫琴.湖南省工业集聚的空间关联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5(3):109117.

[21]沈正平,马晓东,曾尊固.中国新亚欧大陆经济带旅游资源结构及开局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2):176183.

[22]龚胜生.鄂西圈旅游业发展要着力打造“山水人文”四大品牌[J].参政议政,2009,(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