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十篇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十篇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32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社区问答;维基百科;特征扩展;短文本分类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0-0070-05

社区问答系统是一种基于web的问答系统,如百度知道、yahoo!answers等。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特点的知识共享模式,它能够更好的帮助人们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来获取和分享信息。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是社区问答系统服务的一个主要任务,将用户提问到合适的类别,可以方便其他用户发现和回答该提问,也有助于对系统积累的海量问答进行知识挖掘和兴趣推荐[1]。由于问题文本一般较短、特征稀疏,且中文文本特有的语言结构,所以传统的基于长文本的分类方法对于短文本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研究中文短文本分类技术成为社区问答系统构建的一个关键问题。

短文本的长度通常小于160个字符,词汇个数少并且描述信息弱,具有稀疏性和不规范性,却隐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目前,一些学者先后开始研究利用一些额外的信息来扩展文本特征辅助中文短文本分类。如王鹏[2]等利用依存关系对短文本进行特征扩充以实现有效的短文本分类。王细薇[3]等、曹叶盛[4]、Fan[5]等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文本中词共现关系以构建特征共现集进行短文本特征扩展。宁亚辉[6]等提出借助知网对领域高频词进行特征扩展的短文本分类方法。王盛[7]等利用知网的上下位关系对短文本进行扩展。但是领域知识库一般由专家进行编撰,只包含小范围的领域和有限的主题,词汇可扩展性差且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社区问答系统中的问题分类的需求。范云杰[8]等利用维基百科对短文本进行特征扩展,其采用考虑概念类别因素基于tf-idf法计算概念间相关度。

为提高社区问答系统中的问题文类效果,本文研究将维基百科知识库引入到中文短文本分类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扩展的中文短文本分类算法。本文利用维基百科所含有的类别、概念及其链接等信息,以词语间语义相关关系为基础对短文本特征词语进行语义特征扩展,以此提高特征词所描述概念的准确性、丰富语义表达,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短文本特征稀疏对分类性能的影响。

1维基百科相关理论

维基百科作为一个以开放和用户协作编辑为特点的web2.0知识系统,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结构化程度高,信息更新速度快等优点[9]。维基百科是一个以页面为单位组成的具有丰富链接结构的超文本文档集合,它主要包含以下重要元素:

1.1主题页面

主题页面作为维基百科中最基本、重要的元素,其含有惟一的iD标识用以描述一个单独的概念。概念是维基百科的基本单位,即指被解释的一个对象、事件或命名实体,如“情报”、“北京奥运会”、“姚明”等。

1.2类别体系

类别是维基百科中对概念页面信息进行组织的一种有效手段。每一个概念页面通常归属于一个类别或多个类别。如“文本挖掘”这个概念页面归属于“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可以包含若干子类别,上下层类别之间不仅反映出继承的关系,也可能是实例、包含、属性等不同的语义关系。类别之间的这种关系构成一个巨大的分类体系。

1.3重定向

维基百科将同义的多个概念用一个页面进行描述,这些概念中只有一个概念的页面包含解释描述信息,其他的概念则使用重定向链接到这个页面,包含重定向链接的页面称作重定向页面[9]。重定向页面的概念与目标页面概念是同义词。例如“nBa”被重定向到“国家篮球协会”,这种重定向页面的机制同时能够处理大小写、缩写、拼写变体、专业术语等。

1.4消岐页

消岐页是为了处理一词多义的机制[9],例如消歧页面“风车(消歧义)”中,包含指向多个概念页面的链接:“风车”,“风车(玩具)”,“风车(农具)”等。

1.5链接

页面与页面之间通过主题页面内容中的超链接联系起来[10]。即概念的描述之间用超链接联系,其中蕴含着重要的事实联系或语义关系。

2基于维基百科的特征扩展

为提高短文本特征词的类别特征和最大限度的保留其语义信息,本文借助维基百科知识库来挖掘短文本所蕴含的隐性信息,通过选取一些在语义层面与特征词有高度相关关系的词对特征词进行扩展以辅助短文本分类,利用抽取的维基百科词语相关概念集合作为扩展词集合,通过扩展词集合从语义层面对特征进行扩展,以构建语义向量空间。

本文中的特征扩展以现实世界词语间的语义相关关系为基础,对文本特征词进行扩展,通过某个特征词关联出若干个特征词以提高其语义描述能力。例如,短文本“李娜获得法网冠军”,可以提取该文本的特征词{李娜,获得,法网,冠军},“李娜”这个词,我们很容易根据对常识的掌握联想到“网球”、“wta”等词语,短文本被表示为{李娜,获得,法网,冠军,网球,wta……}。

本文以维基百科知识库为数据源,利用其所蕴含的概念、重定向、类别体系结构及各类链接等信息进行词语的相关概念集合构建以进行特征扩展:首先将特征词转化为主题概念,即进行词语-概念匹配,其次进行相关概念的抽取,再次,对所抽取的相关概念与主题概念间的语义相关关系进行量化,以完成相关概念集合的构建。最后,从相关概念集合选取概念对特征词进行语义扩展。

特征扩展的具体过程如下:

Step1:进行词语——概念匹配。词语——概念匹配是将特征词tk映射为维基百科中存在的主题概念Ck。当该特征词存在重定向时,以重定向的概念作为特征词tk的主题概念,以首先解决同义词问题。如特征词“奥运会”匹配为概念“奥林匹克运动会”。

Step2:抽取主题概念Ck的相关概念。由于维基百科中的主题页面是对概念的解释,而且页面中的链接是维基百科贡献者根据锚文本与当前概念的相关性添加的,所以本文利用网页间链接关系从维基百科中抽取相关概念。由于页面上的部分锚文本所对应的概念与主题概念相关性不强,为了去除此种弱相关关系词,本文只选取与主题概念Ck具有互相链接关系的概念作为相关概念。因此,抽取相关概念时,对主题概念页面链出的概念进行跟踪,当且仅当该概念页面中也包含指向主题概念页面的链接时,则将此概念作为主题概念的相关概念。因此,可以得到主题概念Ck相关的概念集合Ck(C1,C2,……,Cn),其中Ck与Ci(1≤i≤n)间具有相互链接关系。

Step3:进行概念间语义相关关系量化。语义相关关系量化是为了区分相关概念集合中不同概念对主题概念的贡献度。本文主要运用维基百科的链接结构和类别体系分别计算概念距离和类别距离,然后将这两个值进行线性组合计算概念间的相关度。

2.1链接距离

本文计算链接距离的方法运用了milne等提出的基于维基百科链接的概念间语义相关度计算方法wLm(wikipediaLink-basedmeasure)[11]的思想。wLm算法运用了Google距离的思想,其原理是概念Ck、Ci间共有的相关概念越多,概念间语义距离就越小,那么其相关性就越强。由于主题概念页面中包含其他概念的链接,表现为链出链接,而主题概念页面也可能会被其他概念页面链接,表现为链入链接。wLm法分别对这两种链接计算相关性后再综合完成概念间的相关性计算。受wLm法启发,本文定义的概念Ck、Ci间链接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Dlink=log(max(a,B))-log(a∩B)1log(w)-log(mina,B))(1)

其中:Dlink是指概念Ck、Ci间的语义距离,a、B是指在维基百科中分别与概念Ck、Ci有相互链接关系的概念集合,w则指维基百科中所有概念解释页面的集合。符号“”表示取集合中的实体数量。

2.2类别距离

wLm算法虽然被证明在英文维基百科上效果不错,但中文维基百科在规模上不如英文维基百科,主题页面之间的链接存在一定的稀疏性。因此,对于中文维基百科仅用链接结构很难充分衡量概念间的语义距离。因此,本文在链接距离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概念所属的类别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准确衡量概念间的相关度。

在维基百科的类别体系中,一个分类节点可能包含多个上层和下层分类节点,因此两节点之间路径可能不惟一,即存在多条路径,但其中必然存在一条最短路径d,而两节点间的最短路径越小,则其距离就越近,那么类别间的相关程度也就越高。此外,由于概念可能属于多个类别,那么两个概念间就可能存在多种分类关系的组合,也就可能对应存在多个最短路径。本文将其中最小的最短路径值作为两概念之间的类别距离,则概念Ck与Ci之间的类别距离计算公式表示为:

Dcat(ck,ci)=log(min(dki)+1)(2)

其中dki代表概念Ck、Ci所属类别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取log值是为了使dki变化幅度平均化,抑制类别距离与链接距离之间过大的差异。

2.3相关度计算方法

为了较全面的衡量概念间的相关度,概念间语义距离应该综合考虑维基百科链接结构和类别体系中蕴含的概念间关系。本文定义的主题概念Ck与其相关概念Ci间的概念语义距离计算方法如公式(3)所示,形式上表现为链接距离Dlink和类别距离Dcat的线性组合:

D(ck,ci)=αDlink(ck,ci)+(1-α)Dcat(ck,ci)(3)

其中α(0≤α≤1)为调节参数。由于概念与其本身的距离为0,相关度设为1,随着距离的增大,概念间的相关关系越小,当语义距离趋于无穷大时,相关度为0。因此,本文将概念间的相关度计算公式定义为:

R(ck,ci)=11D(ck,ci)+1(4)

Step4:经过上述步骤,特征词tk所对应的主题概念Ck构建的相关概念集合为((C1,R1),(C2,R2),……,(Cn,Rn)),Ri(1≤i≤n)代表相关概念与主题概念间的相关度,由公式(4)求得。为了避免维度灾难且不引入过多噪音数据,从上述过程构建的相关概念集合中选取相关度大于阈值μ的概念对主题概念进行特征扩展,即特征词tk所对应扩展概念为为((C1,R1),(C2,R2),……,(Cm,Rm)),其中Ri≥μ(1≤i≤m)。

3基于特征扩展的短文分类算法

3.1基本思想

本文通过结合维基百科语义知识库对特征词进行扩展以辅助中文短文本分类,以丰富文本特征的语义表达、提高文本特征描述能力。首先利用维基百科挖掘概念间的语义相关关系,进而构建相关概念集合对短文本特征进行扩展,以构建语义概念向量空间,使得语义向量空间中文本的语义更准确、完整,而且可以避免短文本特征稀疏的缺点,以提高短文本分类的准确度。

3.2分类模型

面向社区问答的短文本分类模型与传统长文本类似,主要包括训练和测试两个过程,如图1所示。

3.2.1训练过程

训练模块对己经标好类别的训练短文本集预处理,形成用一系列特征词表示的文本,即形成训练集的原始特征集合;然后运用基于维基百科的特征扩展方法对原始特征集合中的特征词进行语义扩展,形成新的特征集;计算特征集中每一个特征词在训练集中权重,将文本表示成由原始和扩展特征词及其权重表示的向量形式;最后用分类算1图1基于特征扩展的短文本分类模型1

法对训练集进行分类,形成分类模型。

3.2.2测试过程

同样使用已经标好类别的测试短文本进行预处理后,将测试短文本表示成向量形式;然后利用训练过程得到的分类模型进行分类测试,根据分类结果对分类过程中的相应参数进行调整,直到得到较好的分类效果。

3.3分类算法

根据上述基于特征扩展的短文本分类模型,可以得到相应的分类算法,算法流程具体描述如下:

输入:短文本训练集D,待分类短文本d

Step1:分别对短文本训练集D和待分类短文本d进行分词、去停用词等预处理,预处理之后可以得到每篇文章对应的原始特征集合。

Step2:分别将短文本训练集D和待分类短文本d由原始特征集合转化为语义文本特征向量。顺序遍历原始特征集合中的特征词ti,如果在维基百科中能匹配到ti对应的概念,则利用第3节中的方法,对该特征词进行特征扩展。

Step3:扩展完后进行特征权重计算,然后合并相同特征项,相应权重进行相加。由此文本有原始特征集合d={t1,t2,…,tn}转化为d((t1,w1),(t2,w2),…,(tm,wm))。

其中权重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如果是原文档本身存在的特征词,则其权重由tf-idf[12]计算求得,而扩展来的词的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wij=wi·Rij(5)

公式中wi为被扩展词ti的权重,Rij为ti的相关概念集合((C1,Ri1),(C2,Ri2),……,(Cn,Rin))中概念Cj与ti所对应概念的相关度。

Step4: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13]对训练集向量进行分类,形成分类模型。

Step5:根据训练过程得到的分类模型对待分类文本d进行分类。

输出:短文d所属的类别。

4实验与结果分析

本文对所提出的面向社区问答的中文短文本分类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语料来自“新浪爱问”中收集的10个类别各1000篇问题文本,维基百科数据来自维基百科网站下载的zhwiki-2013-02-15中文版XmL数据集。本文实验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将每类文本随机平均分为5份,其中一份构成测试文本集,其它4份作为训练文本集,每份文本轮流作为测试集循环测试5次,取其均值为最终结果。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4.1特征扩展时词语相关度阈值μ的确定实验

为了在不引入过多噪音数据的前提下进行高质量的特征扩展,以提高短文本分类的效果,本文首先进行不同词语相关度阈值下的分类效果对比试验,实验中统一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特征扩展的短文本分类算法,为了得到较好的文本分类效果,通过反复试验,公式(3)中的参数α为0.7。实验中统一使用中科院的iCtCLaS进行分词。不同相关度阈值下的分类效果对比实验结果如下:表1不同的相关度阈值下的实验结果F1(%)比较

由表1平均F1可以看出,当词语相关度阈值μ取0.6左右时平均F1最高,分类效果达到最佳,因此后续实验征扩展时词语相关度阈值μ取0.6。

4.2与传统文本分类算法的分类效果对比实验

本实验共分3组,实验中分别采用本文所提出的分类算法与传统的贝叶斯分类算法与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进行分类:

第一组实验中短文本采用传统的短文本分类方法,即在分类过程中不进行特征扩展处理,分类算法采用贝叶斯分类算法。

第二组实验采用传统分类方法进行短文本分类,分类算法使用支持向量机,SVm的核函数为线性核函数。

第三组对本文提出的基于特征扩展的中文文本分类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即在分类过程中,对文本特征进行特征扩展以完成短文本分类过程。

由表2中实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实验三较实验一、二的分类效果均有所提高,这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特征扩展的短文本分类算法对短文本进行扩展能提高问题文本的语义表达能力,改善其分类效果。而部分类别分类效果提高较少的原因与扩展时引入的相关概念的质量有关,有时扩展的相关概念对文本的语义表达帮助较小,可能还会引入一些噪音数据。此外,文本分类的整体分类效果不高也与问题文本自身不规范性有关,同时也受到实验语料自身划分质量的影响。所以,如何提高短文本特征扩展的精度和效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5结束语

针对社区问答系统中的问题文类任务,本文根据问题短文本的特点,结合维基百科提出一种基于特征扩展的短文本分类算法,该算法利用维基百科中的概念、链接及类别信息来挖掘概念间的语义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对短文本的特征进行扩充,以弥补社区问答系统中问题短文本特征少、语义信息描述弱等不足。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满足问题短文本分类的需且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君泽,黄本雄,胡广,等.社区问答服务中的问题分类任务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33(1):143-149.

[2]王鹏,樊兴华.中文文本分类中利用依存关系的实验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3):131-133.

[3]王细薇,樊兴华,赵军.一种基于特征扩展的中文短文本分类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9,29(3):843-845.

[4]曹叶盛.基于关联扩展的中文短文本分类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5]FanXH,HuHG.UtilizingHigh-qualityFeatureextensionmodetoClassifyChineseShort-text[J].Journalofnetworks,2010,5(12):1417-1425.

[6]宁亚辉,樊兴华,吴渝.基于领域词语本体的短文本分类[J].计算机科学,2009,36(3):142-145.

[7]王盛,樊兴华,陈现麟.利用上下位关系的中文短文本分类[J].计算机应用,2010,30(3):603-611.

[8]范云杰,刘怀亮.基于维基百科的中文短文本分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3):47-52.

[9]涂新辉,张红春,周琨峰,等.中文维基百科的结构化信息抽取及词语相关度计算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2012,26(3):109-115.

[10]王兰成,刘晓亮.维基百科知网的构建研究与应用进展[J].情报资料工作,2012,(5):56-60.

[11]Davidmilne,ianHwitten.aneffective,low-costmeasureofsemanticrelatednessobtainedfromwikipedialinks[C]∥proceedingsofthe23th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artificialintelligence,2008:25-30.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语义关系抽取;支持向量机;组合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信息抽取就是从文本中抽取特定的事实信息。在大多数的信息抽取系统中,不但要识别文本中的实体,而且还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和抽取这些实体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即关系抽取。关系抽取已经日益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和其他自然语言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样,人们最初也试图使用基于知识库的方法来进行关系抽取。但这种方法需要专家构建大规模的知识库,既费时又费力。因此现在人们转向基于统计的机器学习方法。目前在关系抽取中所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一般分两类:基于特征向量的学习方法和基于核函数的学习方法。近期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基于特征向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关系抽取中,典型的基于特征向量的方法包括最大熵模型(maxent)和支持向量机(SVm)。但是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的研究重点不在于机器学习方法本身,而在于如何获取各种有效的词法、语法、语义等特征,并把它们有效地集成起来,从而产生描述实体对象关系的各种局部和简单的全局特征。Zhou等系统地研究了如何把包含基本词组块在内的各种特征广泛结合起来,探讨了各种语言特征对关系抽取的贡献,在aCeRDC2003基准数据上5个关系大类和24个子类的抽取中F指数分别达到了68.0和55.5。wang等则又进一步加入了句子的简化谓词语义属性(SQLF),在aCeRDC2004基准数据的7个关系大类和23个关系小类的抽取中F指数分别达到了65.2和56.8。

与基于特征向量的方法不同,基于核函数的方法不需要构造固有的特征向量空间。在关系抽取中,基于核函数的方法直接以结构树为处理对象来计算它们之间的相似度。Zhang等通过聚类算法,探讨了基于树核函数的非指导性关系抽取。虽然核函数可以充分搜索长距离特征和结构化特征,但也导致了基于核函数的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训练和预测的速度太慢,不适于处理大量的数据。目前基于特征的语义关系抽取在选取特征时,对于词法、句法、语义等各部分的特征单独选取,没有考虑到各个部分特征之间的联系,本文并未通过发掘新的特征来提高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而是在各种基本特征内部以及它们之间对其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产生出很多组合特征,实验证明这些组合特征对提高语义关系抽取性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文章第2部分介绍了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的基本概念及方法。在第3部分中,介绍了语义关系抽取中的特征选取以及特征之间的组合。第4部分给出了实验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及展望。

2 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

在本文中,关系抽取问题被转化为一个使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分类问题,和大多数需要人工指导的机器学习方法一样,本文所采取的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需要一个较大规模的标注语料库,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是aCe2004的英文标注语料库。首先我们将经过标注的命名实体对转化为一个特征的集合:f1,f2,f3…,fn,然后将其映射到一个n维的特征向量空间。在训练时,分类器学习算法使用标注的关系实例来学习得到一个分类器;测试时,又利用学习所得的分类器判断待测试的关系实例所属的关系类别。我们可以将关系抽取的任务表示为如下公式:(Cpre,e1,Cmid,e2,Cpst)r,e1,e2分别代表实体1和实体2,Cpre,Cmid,Cpst分别代表实体1之前实体对中间以及实体2之后的上下文,r代表语义关系类别。

一般的分类器学习算法有最大熵(maxent)和支持向量机(SVm)。研究显示,支持向量机在性能上优于最大熵。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的是二元分类学习器SVmlight。SVm是一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驱动的有指导的机器学习方法。基于统计学习理论中的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SVm通过寻找一个最佳分类超平面将训练数据分成两类,然后利用从训练集中挑出有效的实例作为支持矢量(SVC)作为决策的依据。由于SVm是一个二元分类器,为了使它能适合我们的多元分类任务,比如说aCeRDC任务,我们需要将其扩展成一个多元分类器,本文中我们采取“一对多”的分类方法。与“两两”分类方法相比,对于K类分类任务,“一对多”的方法只需要构造K个二元分类器,而“两两”的方法则需要构造K×(K-1)/2个二元分类器。

3 关系抽取征的选取及组合

由于实体间的语义关系表达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使得关系抽取成为信息抽取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语法结构在关系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语法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我们较难提取有效的语法特征,因此关系抽取的成功在于能否有效地集成各种有效的语言特征,包括结构化特征。目前关系抽取研究的最大挑战在于训练数据不足,而且各语义关系的分布很不平衡,而关系小类的问题尤为突出。对于基于特征向量的关系抽取,特征主要选择词法、句法、语义以及结构化信息,词法特征的提取相对简单,而句法、语义以及结构化特征的提取需要对原始语料进行句法分析、短语块标注等预处理工作,受制于这些预处理工作的性能,目前我们无法提取出更多准确而有效的新特征。

本文利用现有的基本语言学特征,通过对各部分特征进行合理的组合,主要有三种组合:词法特征内部的组合;语义特征内部的组合;句法特征和词法特征的组合,并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训练和预测。本文以aCe2004标注语料库为实验对象,具体阐述如何提取实体之间的特征,以及如何将这些特征有效地集成起来。

3.1 实体词语及其上下文特征

词法特征代表了命名实体对最基本的特征,也是目前我们能够提取的最简单而最准确的特征。在词语及其上下文的特征提取中,上下文窗口不宜设置得过大,否则会引入噪声,导致关系抽取性能的下降,本文中将上下文窗口设为2-3-2,通过对基本词法特征的组合形成组合特征,如图1所示。

基本特征:wm1:实体1的提及(mention);Hm1:实体1的核心词;wm2:实体2的提及;Hm2:实体2的核心词;wBF:实体间第一个词;wBL:实体间最后一个单词;wBo:实体间除了第一个和第二个其他的单词;Bm1F:实体1前的第一个单词;Bm1L:实体1前的第二个单词;am2F:实体2后的第一个单词;am2L:实体2后的第二个单词。

组合特征:Hm12:Hm1+Hm2;wB2L:wBF+wBL;Bwm1:Bm1F+Bm1L;awm2:am2F+am2L。

3.2 实体类别及其组合特征

实体类别特征属于浅层语义特征,目前的实验表明单独加入实体的大类或者子类特征对于关系抽取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通过对这些基本语义特征进行组合形成了更丰富的语义特征。因此本文中提取的实体类别特征主要是组合特征。

et1et2:实体1实体2所属的大类(entitytype)及Gpe角色(Gpe-role)的组合;

eSt1eSt2:实体1实体2所属的大类、子类(entitysubtype)以及Gpe角色的组合;

et1et2X:如果实体对之间存在其他实体,则将其大类子类特征与etiet2进行组合;

eC1eC2:实体1实体2参考类别(entityclass)的组合。

3.3 实体参照方式

实体参照方式(mentionlevel)和参照类别(mentiontype)属于句法信息,对于每一个实体,我们会记录它所有的提及(mention)。而实体提及往往是嵌套的,即它们可能会包含其他实体的提及。实体参照方式和参照类别正是反映这一类信息的。

mL1mL2:实体1实体2参照方式的组合;

mSL1mSL2:实体1实体2参照方式及参照类别的组合。

3.4 交叠特征

实体的交叠特征主要反映实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属于结构化信息,实体对之间位置不仅是前后关系,还可能出现包含关系。但是,由于这些交叠特征单独使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它们必须和别的特征组合起来使用,比如说和实体的类别进行组合。

基本特征:#mB:实体之间其他提及(men

don)的数目,0表示没有;

#wB:实体间词语的数目,-1表示实体之间是包含关系;

组合特征:opnpm1:etlet2+<+Hm1;opnpm2:etlet2+>+Hml;(“<”表示实体1包含实体2,“>”表示实体2包含实体1);opnp:etiet2+能体现实体1实体2之间从属关系的名词;opo:etlet2+。实体1实体2上下文中的情态动词,Be动词;oppp:etlet2+实体1之前的修饰语;opVp:etlet2+实体1实体2之间的动词成分。

3.5 基本短语块及其组合特征

基本短语块特征的提取与词法特征类似,在提取出实体对上下文中的基本短语块后,再进行组合,形成组合特征。

基本特征:CpF:实体之间第一个短语块;CpL:实体之间最后一个短语块:Cpo:实体之间其他的短语块;wm1、wm2:与词语特征中相同;CpnULL:实体之间不存在短语块;BCiF:实体1前第一个短语块;BCiL:实体1前最后一个短语块;aC2F:实体2后第一个短语块;aC2L:实体2之后第二个短语块。

组合特征:CpFL:CpF+CpL;BC1FL:BC1F+BC1L;aC2FL:aC2F+aC2L。具体组合见图2。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实验步骤及评测指标

(1)本文使用了aCe2004评测的英文标注语料库作为实验数据进行关系抽取实验。该语料库包含了从广播、新闻、报纸等收集的317篇文章。本文中的关系抽取仅考虑在同一个句子内的命名实体对。表1列出了所有实例的统计信息。包含7个大类和23个子类。

(2)数据预处理阶段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图3是一个具体的特征抽取实例)

1、将aCe2004语料文件转化为XmL格式;抽取出已标注的命名实体以及实体关系实例并进行编号。

2、对文本进行语句切分,使用Charniak对语句进行句法分析产生句法树。

3、使用chunklink.p1工具将句法树转化为短语块序列,然后再从中抽取出各种基本特征并进行组合。

在图3的实例中,“jimSCiutto(实体1-peR),abcnews(实体2-oRG),postvilleiowa。”中实体1和实体2之间存在雇佣(emp-oRG)关系。

(3)使用SVmlight6.01进行训练和分类,在进行关系探测,大类抽取,子类抽取时参数c分别设为0.078,0.15,0.203。

(4)对于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评测,本文中使用准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值(F-score)作为评测指标。设t为测试数据中实例总数,S为识别出的正例数目,C为正确识别出的正例数目。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利用本文中抽取出的基本特征及组合特征,使用SVmlight进行训练和预测,在关系探测,关系大类抽取,关系子类抽取的最终结果及与wang等的比较如表2所示。表3、表4分别表示了本文系统以及wang等的系统的各个部分特征对语义关系抽取所作的贡献。

由表2的比较可以发现,通过加入组合特征,本文在关系探测、大类抽取、子类抽取任务中的性能均比未加入组合特征的wang等的高。在本文的实验中,加入基本特征后的子类抽取的F值为57.07,而加入了组合特征后F值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说明本文所提取的组合特征能够显著地提高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由表3和表4比较看出,在加入了词法特征后,本文的关系抽取的F值达到了43.29,而wang等的F值为33.38,词法组合特征的加入使得本文的系统性能有较大的提高。实体类型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提高了13个百分点,而在wang等的系统中基本实体类别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也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因此实体类别特征对于语义关系抽取的影响较大,而本文中实体类别组合特征的加入对语义关系抽取的影响并不显著。引用层次特征的加入使得F值提高了2.3个百分点,而交叠信息和短语块特征分别使得F值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实验结果表明句法特征的加入没有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这是因为命名实体对的句法结构比较相似,多为复合名词词组,而词法特征及表征实体语义的实体类别特征则因为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因此对语义关系抽取的性能提高比较有效。实验表明本文中所提取的词法组合特征非常有效,这是因为词法特征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很好地表征命名实体对,因此词法特征的提取在整个特征提取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关系抽取的性能好坏。而其他类型的组合特征加入并未产生显著的效果,这是因为这些基本特征已经包含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组合特征是对这些基本特征进行组合,因此包含了很多冗余信息,不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与Zhou等在aCe2003中的实验结果不同的是,我们发现在aCe2004中实体类别特征对关系抽取性能的贡献最大,而在aCe2003中基本短语块特征比实体类别特征更加有效,这是因为在aCe2003数据中,实体类型特征仅包含实体的大类及子类信息,而在aCe2004数据中,实体类型信息中不但包含类别信息,还包含了实体的参考类别、实体的Gpe角色等其他信息,因此具有更高的区分度。Zhou等和wang等的实验结果均显示,解析树、依存树等结构化信息的加入对关系抽取性能的提高并不明显,而从理论上来说语法结构信息在关系抽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导致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在aCe的关系抽取任务中,其所定义的大多数关系实例中两个命名实体之间距离较短,而对于这种短距离的关系实例,我们可以通过加入一些简单的词语信息、类别信息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关系抽取,而结构化信息对于长距离的关系实例的抽取的效果更加明显。另一方面,在我们进行语法结构分析时所提取出的解析树和依存树信息还比较简单,而且准确性也不高,它们不能很好地表征语法结构信息,因此在关系抽取中的作用并不大。为了使结构化信息在语义关系抽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必须深入挖掘隐藏在完全句法树中的各种有效的结构化特征,并尝试将语义信息与结构化信息结合。

5 结束语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3

>>基于LDa模型和SVm的文本分类研究基于随机森林的文本分类研究基于Bayes算法的网页文本分类研究基于粗糙集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基于推拉策略的文本分类增量学习研究文本分类特征降维研究综述基于优化类中心分类算法的文本分类研究基于文本分类的果农短信分类文本分类算法研究2统计的文本分类特征选择方法的研究'>基于χ2统计的文本分类特征选择方法的研究文本分类及算法综述基于潜在语义分析和改进的HS-SVm的文本分类模型研究基于RBF神经网络的web文本分类的研究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文本分类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基于Hownet的VSm模型扩展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研究基于蚁群智能算法的文本分类研究基于Knn的中文文本分类反馈学习研究基于模糊VSm和RBF网络文本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基于语言模型的藏文文本分类研究基于K―means算法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和结构化文本(.xml)。按文本的篇幅可划分为长文本和短文本。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待分类文本,首先都要进行预处理操作,包括分词、去停用词、词根还原等,其目的是去掉对分类不起作用的噪音数据。然后从预处理后的文本中提取关键词,构成关键词词典。关键词词典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计算关键词的权重,将其表示为机器可理解的文本向量。二是利用关键词构建和扩充本体库。待分类文本集的篇幅不同,其选择的特征处理过程也不同。长文本预处理后得到的文本表示是高维稀疏的特征向量,需要选择合适算法对向量进行特征降维,去掉噪音数据,留下对文本分类有较大贡献的特征数据。对于广告标语、新闻标题等短文本进行预处理后得到低维特征向量,其中包含的索引项缺少可利用的信息,可通过从本体库中获取对分类有价值的关键词,为向量添加额外的新特征辅助分类过程。预处理模块在整个文本分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征向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文本分类的精准度和分类性能。

1.2本体模块

本体模块位于整个分类框架的中间层,是框架的核心部分,也是整个分类系统的理论基础。本体有多种用途,可以利用本体库中的标准本体文件或是手工构建的本体作为背景知识,提供语义信息构建分类模型,也可以利用本体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长文本)或添加主题词扩充特征向量(短文本),提高分类效率,当然本体中包含的信息越完备,取得的分类结果越准确。

1.3分类模块

分类模块主要是利用传统分类算法或本体构建分类模型,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分类,对未知文本进行判别,将其划分到所属的类别中。

2关键技术研究动态

2.1特征处理

近年来,特征处理过程(对高维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和对稀疏特征向量进行扩充)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重视,高维稀疏的特征空间中缺少对分类给力的特征项,包含过多冗余信息和噪音数据,对分类效果起反作用。从知识发现的角度看,识别出预测结果中的低维特征是非常有用的,消除无关和冗余的数据特征,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改善预测精准性等学习性能。

特征降维[9]是从初始高维特征集合中选出低维特征集合,并根据一定的评估准则最优化缩小特征空间的过程,主要有特征选择和特征重构两类。特征选择的本质是对原高维特征空间的约简,即在不损伤分类精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特征空间中的索引项的数目,降低向量空间的维数。较为典型的特征选择方法有文档频度、互信息、信息增益、X2统计量等。Yangyiming[10-11]等人在reuters-21578和一部分ReutersCorpusVersion1(RCV1)语料库上分别采用文档频度、互信息、信息增益、X2统计量等方法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然后用naiveBayesian,Rocchio,knn和SVm等分类算法进行多角度实验,结果表明SVm和X2统计的组合方法优于其它的方法。特征重构[12]又称特征抽取,是基于特征项之间的语义相关性、类内文本聚合程度、类间离散程度的影响力等方面因素,对文本特征集进行压缩,把原来的特征向量转换成为一个不同的更紧凑的新低维空间。例如主成成分分析(pCa),线性区分分析(LDa),潜在语义索引(LSi)等。

还有其他降维方法,如利用通用本体和领域本体提供的概念层次语义结构实现降维。采用本体中概念及概念间的语义关系并结合潜在语义索引算法对特征空间进行降维,可以提高分类性能。文献[13]提出基于wordnet语义词典和隐含语义索引(LSi)模型的英文文本分类方法,用wordnet中语义集代替单词构成特征向量,然后利用LSi模型进一步深入挖掘语义集的概念间的深层联系,将语言知识和概念索引有效地融合到文本向量空间的表示中,对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并分别用naiveBayes和简单向量距离算法实现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准确率都随着语义分析的深入逐步提高,充分表明语义挖掘对文本分类的重要性。文献[14]也利用wordnet通用本体和潜在语义索引算法,实现了对信息检索中的文档向量进行降维,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方法也适用于大规模的文档集。文献[15]利用潜在语义索引和领域本体实现文本特征的降维和分类,该方法适用于对领域内的文本集分类。近年来,基于分形的方法也得到人们关注[16]。采用分形的思想,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出数据的本征维[17],为进一步地降维提供指导性的参考。

对于新闻标题,广告语,电影预告等短文本进行预处理后得到稀疏的特征向量,缺少对分类给力的特征项,为解决其稀疏问题除了要去掉冗余和噪音特征项外,还需要利用语义词典或本体对文本向量进行特征扩充,添加对分类起正面作用的特征项,辅助指导分类。文献[18]提出一个基于短文本的半监督的分类通用框架,适用于从web搜索结果到医学等众多不同领域的文本分类。利用潜在主题分析模型如pLSa、LDa等和机器学习方法如最大熵和支持向量机等,从大规模外部语料库中抽取出潜在主题词扩充特征向量,提高分类器的覆盖范围。

2.2分类模型

随着本体的发展,近年来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将本体引入到文本挖掘的各个应用领域,基于本体的分类是研究热点之一,下面通过几个典型实例进一步说明该研究的特点及进展。

Gu等人[19]提出一个基于SaRS本体的文本分类模型,利用本体中层次概念结构构建向量空间模型,为分类提供领域知识。同时从预处理后的文本集中抽取出主题词构成词典,用来不断扩充和完善SaRS本体,一方面可以构建本体向量,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传统分类方法中存在的特征向量的高维稀疏问题。基于该分类模型构建的原型系统,对200篇有关SaRS信息的文档进行分类,其分类结果的精准率和召回率最高分别可达到0.93和0.95。

probowo[20]等人根据DDC(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和LCC(LibraryofCongressClassification)的特点,建立了一种DDC-LCC映射关系,利用基于DDC和LCC两种分类模式的web网页构建本体库,并映射到DDC和LCC两个分类模式,给出了DDC-LCC和基于本体的分类模式之间的映射的形式化定义。这种映射关系能够提供度量web网页和类别的相似度的方法,并结合本体中的概念与实例的语义关系和层次结构关系,辅助对web网页进行分类,取得较好效果。

Song[21]等人在2005年提出了一种利用web网页中抽取的语法知识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并利用领域本体的层次结构、概念特征及概念间的关系和属性等领域知识对web网页分类。首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web文档进行词性标注和语法分析等预处理,抽取出重要概念术语构建层次结构,进而利用层次结构的语义关系构建领域本体。然后对从web网页中抽取的概念术语进行权重计算构建文本向量,通过计算文本向量与本体构成的类别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实现对在线的web网页进行自动实时分类。与传统的贝叶斯分类器和tF-iDF分类器进行实验对比,分别对从雅虎的经济新闻网站抽取的Cooperatives,employment,Finance,marketing,organizations,trades等几个类别的文本集进行分类实验,三个分类器的F1指标平均值分别为0.92,0.82,0.79,基于本体的分类器有效地提高了分类性能。

2007年,文献[22]提出一个基于本体的web文档的分类方法和自动构建本体的方法,并对分类后的文档进行排序。基于wordnet的同义词集用经验模式分解emD(earthmover’sDistance)算法计算概念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得分对已有的本体进行扩充和维护,然后把本体作为类别向量对web文档进行实时分类,最后用排序算法对分类结果中的web文档集合进行排序,为信息检索提供基础。分别采用Knn和SVm算法对从网站上搜集的2000个web文档进行实验,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召回率和精准率明显优于Knn方法,召回率与SVm算法相比相当略有提高,但精准率约有降低。

文献[15]提出一个文本分类的通用框架,并将潜在语义索引算法(LSi)和领域本体引入到该框架中实现对领域内文本集进行分类。潜在语义索引算法可以有效解决特征向量的高维和稀疏的问题,提高文本分类的精确度。领域本体具有丰富的领域内专用术语,可以为分类提供背景知识。利用潜在语义索引算法和领域本体实现的分类器可以有效的提高分类的性能,其精准率、召回率和F1度量值的平均值都略高于传统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实验结果。

文献[23]将本体知识作为背景知识应用到文本表示中,实现对文本的分类。对XmL文本进行解析,从XmL文本的元素中抽取术语构建特征向量,并充分利用XmL文本的特殊结构,并对其进行标注,将文本标签及标签路径结构也作为特征用来扩展文本向量,并结合通用本体wordnet构建更丰富特征的特征向量,即将twings和tagpaths的信息添加到文本向量中,并找出与twings和tagpaths的信息相对应的wordnet中的同义词集合,对一词多义和多词同义现象进行词义消解。如doctor有两个词义,医生和博士,分别与wordnet中的两个同义词集{dentist,therapist,psychologist}和{professor,associated}相对应,要结合上下文的背景确定选择哪个同义词集,扩充特征向量。该方法对XmL文本进行分类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2.3性能评测

2.3.1数据集

对分类模型进行性能评价的前提是在相同的运行平台上对统一的标准文本集进行实验。目前常用的标准文本集有Reuters-21578,20-newgroups及其他文本集等。Reuters-21578文本集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标准语料库[24],来源于1987年路透社的新闻专线的新闻材料,主要用于文本分类系统测试,该语料库分为135个类别,共包含21578篇文本。20-newgroups[25]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cCallum等开发的Rainbow系统的标准数据库,有20个类的新闻组讨论英文文章分别存放在20个目录下,每个目录的名字作为一个新闻组类别,每类大约1000篇文本。对于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性能评测也可以采用特定领域的文本集如茶领域文本、酒领域文本等。

2.3.2评价指标

经过分类后可以产生四种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tC表示本属于该类别,且被正确地判断为属于该类别的文本数;tw表示为本不属于该类别,却被错误地判断为属于该类别的文本数;FC表示本属于该类别,却被错误地判断不属于该类别的文本数,Fw表示本不属于该类别,也被正确地判断不属于该类别的文本数。

通常采用精准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正确率(accuracy),错误率(fallout),误差率(error)等评价指标对分类器的性能进行评测[26]。其公式如下:

precision=tC/(tC+FC),

recall=tC/(tC+tw),

accuracy=(tC+Fw)/(tC+FC+tw+Fw),

fallout=tw/(FC+tw),

error=(tw+FC)/(tC+FC+tw+Fw)

要对分类器的整体性能进行评测,采用F1_measure度量[27]指标,其公式如(1)所示。其中,β是召回率和精准率的相对权重。β等于1时两者同等重要,β大于1时,精准率更重要一些,β小于1时召回率更重要一些。

(1)

F1度量指标是对精准率和召回率两个指标的综合,分别反映分类效果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是互为消长的关系,不可能两全其美,其精准率高,召回率低,反之亦然。根据分类实验的具体情况,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使分类的精准率和召回率都取得较高值,β通常取值为1/2和1。

3主要挑战及研究进展

3.1领域本体的构建不完善

基于本体的分类方法主要是利用领域本体或通用本体对领域内的数据的描述,从中获取知识或规则指导分类,领域本体构建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分类的性能。目前已建立了一系列的领域本体的构建工程方法,涌现出许多理论、技术、描述语言和构建工具。但是手工构建本体需要用户逐个输入大量知识,费时费力,是一项繁琐而辛苦的任务,还会导致知识获取的瓶颈,要构建完备的领域本体也是许多研究学者一直着力解决的难题。因此,如何降低构建本体的开销,根据已有数据资源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构建本体,这是本体学习所要研究的内容,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28]。

3.2领域本体可重用性差

本体的目的就是知识的重用和共享,但领域本体必须是依赖特定领域的,才能具有良好的领域知识表达能力,领域本体的可重用性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问题。

不同本体的构建者开发的本体所描述的领域可能相关或重叠,使用的建模方法、建模工具和建模描述语言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大量异构本体。如何在构建新本体时重用现有的本体,实现对本体的重用、更新和维护已经成为本体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体标准化和模块化构建可以为解决本体的可重用性和面向特定领域提供一种新思路。如何找出多个已有本体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对多个领域本体进行映射和合并,这就是本体集成所研究的内容,即集成不同组织开发的不同语言和不同组织方式的本体,以解决不同应用中的信息异构问题,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29]。

3.3通用本体缺少领域术语

较为典型的通用本体有Hownet[30],wordnet[31]等。Hownet又称知网,是一个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在线常识知识库,包含中文词典中概念之间的关系,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中文对应的英文的概念及属性关系,常用来辅助对中文文本进行分类。wordnet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认知科学实验室的Georgea.miller教授负责开发的基于心理语言学规则的英文词典,它以同义词集为单位组织信息,对查询结果的演绎比较符合人类思维定式。许多研究学者根据wordnet的特点,将其应用到文本分类中作为背景知识指导分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用本体不但可以结合分类算法构建分类模型,还可以对文本向量进行特征处理,能有效提高特征向量中的特征项对分类所起到的正面作用。通用本体是通用词汇的集合,包含的词汇量很多,涉及范围广,但缺少对特定领域的专业词汇的描述,不适合指导特定领域的文本分类。领域本体可以弥补通用本体的不足,综合采用通用本体和领域本体可以更好的提高分类的性能。

3.4本体的推理能力利用不充分

perez[32]等人认为本体中包含类,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等5个基本建模元语,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领域内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关系,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其中公理是对本体中概念及其关系的约束,是对知识进行推理和验证的基础,而owL(webontologyLanguage)本体描述语言是基于描述逻辑的形式化的本体描述方法,具有强大的演绎推理能力,利用推理机制进行分类并结合本体中用于描述属性和类型的词汇,会进一步提高分类效果。然而,本体中强大的机器推理机制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对本体中概念、实例和属性等特征也缺乏深层次的语义分析,本体中概念关系、实例、属性类型等特征对分类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大。如何充分利用本体所提供的机器推理机制及深层次的语义关系,实现对文本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是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4总结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本体库的文本分类通用框架,并分别从特征处理,分类模型和性能评测等多方面归纳总结了现有基于本体的文本分类研究中存在一些问题及研究进展,希望上述工作可以给相关的文本分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SebastianiFabrizio.machineLearninginautomatedtextCategorization[J].aCmComputingSurveys,2002,34(1):1-47.

[2]LewisDD.naive(Bayes)atforty:theindependenceassumptionininformationretrieval[C]//procofthe10theuropean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Chemnitz,Germany,1998:4-15.

[3]YangYiming,LiuXin.aRe-examinationoftextCategorizationmethods[C]//proceedingsofthe22thannuala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esearchandDevelopmentininformationRetrieval(SiGiR-99).Berkeley,Ca,1999.42-49.

[4]Joachimst.textcategorizationwithsupportvectormachines:LearningwithmanyRelevantFeatures[C]//proceedingsofeuropean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1998.1-7.

[5]wienere,pedersenJo,weigendaS.aneuralnetworkapproachtotopicSpotting[C]//procofthe4thannualSymposiumonDocumentanalysisandinformationRetrieval.1995.317-332.

[6]苏金树,张博锋,徐昕.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发展[J].计算机软件学报,2006,17(9):1848-1859.

[7]孙娜.基于本体和潜在语义索引算法的文本分类方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8]YangXi-quan,Sunna,ZhangYe,etal.GeneralFrameworkfortextClassificationbasedonDomainontology[C]//procof3rdinternationalworkshoponSemanticmediaadaptationandpersonalization,2008:147-152.

[9]胡洁.高维数据特征降维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9,25(9):2601-2606.

[10]Yangtiming,pedersenJo.acomparativestudyonfeatureselectionintextcategorization[C]//FisherDH.proceedingsofthe1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nashville:morganKaufmannpublishers,1997.412-420.

.

[11]Rogatimonica,YangYiming.High-performingfeatureselectionfortextclassification[C]//DavidG,KalpakisK,SajdaQ,etal.proceedingsofthe11tha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andKnowledgemanagement.mcLean:aCmpress,2002.659-661.

[12]刘海峰,王元元,张学仁,等.文本分类中基于位置和类别信息的一种特征降维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25(8):2292-2294.

[13]LVLin,LiUYu-shu,LiUYan.RealizingenglishtextClassificationwithSemanticSetindexmethod[J].JournalofBeij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2006(2):22-25.

[14]pavelmoravec,michalKolovrat,VaclavSnasel.LSivs.wordnetontologyinDimensionReductionforinformationRetrieval[C].SnaselCV,pokornyJ,RichtaK.DatesotechnicalUniversityofostrava,DeptofComputerScience,2004.18-26.

[15]Xi-QuanYang,naSun.theapplicationoflatentsemanticindexingandontologyintextclassific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veComputing,informationandControl(iJiCiC),2009,5(12):1-9.

[16]CamastraF,Vinciarellia.estimatingtheintrinsicDimensionofDatawithaFractal-basedmethod[J].ieeetransaction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2002,24(10):1404-1407.

[17]tollecR,mcJunkintR,GorischDJ.SuboptimalminimumclusterVolumecover-basedmethodformeasuringFractalDimension[J].ieeetransactionpatternanalysisandmachineintelligence,2003,25(1):32-41.

[18]Xuan-Hieuphan,Le-minhnguyen,SusumuHoriguchi.LearningtoClassifyShortandSparsetext&webwithHiddentopicsfromLarge-scaleDataCollections[C].www2008/Refereedtrack:Datamining-Learning,Beijing,China,2008:91-100.

[19]HuazhenGu,KuanjiuZhou.textClassificationBasedonDomainontology[J].JournalofCommunicationandComputer,2006,3(5):29-32.

[20]prabowoRudy,Jacksonmike,Burdenpeter,etal.ontology-BasedautomaticClassificationforthewebpages:Design,implementationandevaluation[C]//procof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ebinformationSystemsengineering,ieeeComputerScience,2002.182-191.

[21]Songmu―Hee,LimSoo・Yeon,KangDong-Jin,eta1.automaticClassificationofwebpagesbasedontheconceptofDomainontology[C]//proceedingsofthe12thasia-pacificSoftwareengineeringConference(apSeC’05),ieeeComputerScience,2005.645-651.

[22]FangJun,GuoLei,wangXiaoDong,eta1.ontology―BasedautomaticClassificationandRankingforwebdocuments[C]//proceedingsof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FuzzySystemsandKnowledgeDiscovery(FSKD2007),ieeeComputerScience.2007:627-631.

[23]martintheobald,RalfSchenkel,Gerhardweikum.exploitingStructure,annotation,andontologicalKnowledgeforautomaticClassificationofXmL[C]//DatainternationalworkshoponthewebandDatabases(webDB).SanDiego,California,2003:1-6.

[24]DavidD.Lewis.Reuters-21578textcategorizationtestcollectionDistribution1.0ReaDmefile(v1.2)[eB/oL].[1997-09-06]/~lewis.

[25]mcCallum,andrewKachites.Bow:atoolkitforstatisticallanguagemodeling,textretrieval,classificationandclustering[eB/oL].[1998-09-12]cs.cum.edu/-mccallum/bow.

[26]XiaoxunZhang,Xueyingwang,HongleiGuo,etal.FloatCascadeLearningforFastimbalancedwebmining[C].www2008/Refereedtrack:Datamining-Learning,april21-25,2008,Beijing,China,71-80.

[27]李保利,陈玉忠,俞士汶.信息抽取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10):1-5.

[28]杜小勇,李曼,王珊.本体学习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6,17(9):1837-1847.

[29]范莉娅,王爱民,肖田元.本体集成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13(5):911-917.

[30]董振东,董强.知网.Hownet.1999-03./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4

根据我们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应当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价值特征,即对某一文化形式或要素的认定。在其极端形态上它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肯定特征与否定特征。以科学主义而言,肯定特征是对科学这一文化形式的完全认定乃至崇拜;否定特征则是对其它非科学文化形式,主要是人文方面的文化形式的贬抑和排斥。第二,认识特征,即对围绕价值认定的对象所进行的描述和合理性说明。科学主义在这方面也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自身说明与关系说明。前者是对科学这一文化形式自身价值的绝对性描述和论证;后者是对科学文化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关系描述与说明。第三,功能特征,即尚未现实化了的功用特性。按照大文化结构的概念,它应当有精神文化功能、社会的调节功能和器用性功能。下面,我们按照这一解释框架对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作出初步的描述。

1、科学主义是关于科学的一种崇拜

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从肯定方面来说是科学崇拜。如r·g欧文所说,科学主义“使科学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而逐渐受到崇拜”。或者径直而言,科学崇拜就是声称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所解决,直至能检验精神价值和自由问题。韦莫斯说:“唯科学主义一词,……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只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由现代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才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所以,科学主义是一种价值认定的极端形态,这种极端形态使得科学神圣化,从而由一种自然知识的体系上升为一种神学信仰似的东西。因为这一点,科学主义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精神有了某种相通之处。如果说中世纪宗教神学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则科学主义就认为科学是全知全能的;如果说宗教神学对上帝的崇拜是对一种精神范畴的崇拜,则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就是对一种特殊文化形式的崇拜。不管科学与上帝是多么的不同,科学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共同之处是把人类的某种文化产物奉之为神明,使之成为高于人类的救星。就这一点也可以说,科学主义是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带有宗教神学态度的一种文化思潮。

2、科学主义是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

从价值特征的否定方面看,科学主义是作为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而存在的。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理解是排斥人文因素的。科学主义的典型形式,如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真命题的集合,是不包含错误的,因而它否认科学的人性特征。科学主义推崇科学的认识方法而贬斥人文的方法,如历史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方法,实际取消了人文方法的地位和它与科学方法的互补作用。科学主义竭力把人的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以及人本身排除在外,从而造成了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分裂,使得科学与人文精神处于对立的两极。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尖锐对立还集中表现在人与科学的价值关系上。按照人文主义的观点,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实际是人的一种异化。因为科学是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产物,它是属人的、为了人的并且服务于人的。如果我们把它看得高于人本身,对人的这一创造物顶礼膜拜,反过来受其统治,我们就走向了反面,导致自身的异化。这种情形,是把人作为价值中心的人文主义所不能容忍的。

3、科学主义是一种绝对的科学观

科学主义是把科学绝对化的产物,把科学这种人类的特定认识形式凝固化了。由于作了凝固化处理,本来是历史性的东西,现在则丧失了历史性;本来是人的创造物,与人的实践密不可分,现在则远离人本身,成为一种绝对本体。

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绝对化主要表现在:

——科学定律是绝对正确的。构成科学具体内容的是真命题。科学就是真命题的集合,它不包括任何假的或错误的命题。因此,科学是掺不得一点假的。如果说科学有发展的话,也只是真命题、真子集的量的增加,而不是真与假、正确与错误的某种辩证运动。科学就是真理的化身,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科学内容的绝对化。

——科学方法是绝对有效的,存在着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内容的绝对真理性是由科学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予以保证的。如果不存在一条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科学的绝对内容就不能获取。不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演绎主义,抑或是批判理性主义,都企图找到一种绝对可靠的认识途径。为了保证认识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他们也都认为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统一的、规范的,如同他们所认识的科学内容是统一、规范的一样。近现代科学主义的主流是规范主义的。

——存在着绝对的科学本体。绝对科学本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绝对界限。这条界限恰似一条鸿沟保证了科学的绝对纯洁性,使它免于被非科学所污染。这一点对于科学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模糊之处,科学本体就丧失了它的绝对存在,科学的至高无上性与神圣地位就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长期以来,科学主义的理论家们所以竭尽才智围绕科学划界问题连篇累牍地大做文章,根源在此。

——科学的社会作用是应当绝对肯定的。近现代以来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与实际效用是肯定的。科学主义者比通常人们走得更远,他们认为科学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只有正面效应而不存在负面效应。他们对科学社会作用的理解是一重性的而不是两重性的。他们不认为科学这种文化形式除了它的巨大社会进步作用外,还可能有历史局限的一面,还可能有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的一面。他们截然拒绝接受这一可能性。

所以,对科学内容、科学方法、科学划界以及科学社会作用的绝对化理解,构成了科学主义的绝对科学观。

4、科学主义是一种片面的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文化的基本目标是求真而不是求善求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科学而不是其它学科;文化的基本结构是逻辑加经验而不应该包含其它基本要素;文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方法而非人文等学科的方法。总之,把文化归结为科学,把科学归结为逻辑加经验,把善和美的范畴归结为真的范畴,这是科学文化观的片面性所在。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唯有科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才有资格进入神圣的文化殿堂。而其它文化形式无此地位,不堪佩以文化的绶带。这实质是一种科学文化的单一论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取消论。

科学主义片面文化观还有其人本学方面的认识根源。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对人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化的理解。科学主义基于其特定时期的自然科学背景(牛顿力学),它把人理解为一种机器,因而不可避免地把人的存在方式——文化理解为一种机器的原理,即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科学。

5、科学主义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表现为科学基础主义

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其它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在其极端形态上,科学主义甚至企图同化或消解其它文化形式,使其科学化或使其在文化领域丧失其独立性。所以,从文化功能的角度看,科学主义是一种科学基础主义。

科学基础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实现途径。一种是把科学本身的有限原则直接运用于一切文化领域,使它成为文化领域的公理,从而使科学成为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例如,牛顿力学体系问世后,首先出现了将牛顿力学的原则推广到其它科学领域的倾向,继而它又被推广到社会学领域,此后几乎成为其它一切文化学科的基础或模式。另一种是从科学中先概括出一般方法,然后以此为标准对其它文化形式进行重新建构,使它们获得某种科学的形态。逻辑经验主义以及某些结构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类型。这两类都属于科学化的工作,只是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典型特征而已。

6、科学主义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科学一元主义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调节和改善社会关系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指导思想。科学主义者甚至以物理学为模式提出了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用以重新架构整个社会关系。在历史观方面,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唯一对历史发展起根本作用的因素。以此为基础,他们把历史观归结为科学,归结为一种物性的机械法则,而将历史观中属人的一面、与人的特性有关的一面排除出去。甚至在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方面,科学主义也按己所需力图把马克思思想中所有人道的因素排除出去,而仅仅保留所谓科学的因素。在这种科学一元主义影响下,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似乎变成了冷冰冰的物的世界,人的社会似乎变成了物的机械性的社会。

科学主义社会功能的另一表现是社会器用层面的单一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对于科学技术的进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也毫无疑问地具坌某种负面的功能。它不仅使人变得如同马尔库塞所说是一种单向度追求的人,而且尤其使社会环境变得极为不平衡,甚至是一种分裂、对立的状态。科学技术迅速地外化为造福于人的工具器用,使得社会的科技环境迅速地膨胀。与此同时,社会的人文环境却引人注目地相对萎缩。至于社会的生态环境则严重地受到损害而急剧地恶化,成为当代和下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关于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初步评析

首先看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一方面,科学主义在价值特征上具有某种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根本点来说它又是不合理的。从合理的方面说,科学主义对科学的态度有可取之处。19世纪和20世纪毕竟是科学的世纪,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具有某种历史的根据。同时,人类文化的活动就总体而言是在主体—客体的结构中进行的,它总是可能有不同的方向。它可能沿着经验的方向向外超越,体现为客体性的文化内容,形成对科学的倾向态度;也可能沿着超验的方向向内超越,体现为主体自身的文化内容,形成对人文学科的倾向态度。当然也可能是两者彼此结合,这或许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希望所在。但不管怎么说,科学倾向在特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确实在文化本体的结构里有自己存在的某种理由。历史地看,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不管其程度如何,在其早期阶段对科学这类文化现象的滋长蔓延确实起了推动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热”,都与某种倾向或偏好有关。“科学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另外一个积极作用在于,通过它的价值驱动,科学日益外在化,分化为某种独立物。这是科学发展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需要给予某种肯定的。

但是,我们毕竟看到科学主义在根本点上站不住脚。科学成为一种被崇拜物,从服务于人的工具成为似乎高于人的统治者,从而产生了某种异化现象,使科学的价值走向反面,这是科学主义由对科学价值肯定的极端化而导致的对科学价值的否定。它提醒人们,对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价值评价都应以人类主体为根据,人类不应当对自己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取崇拜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反思,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下述的逆转:在人与科学的关系方面,重心开始摆向人本身;科学开始寻找自己的目的——以人为归宿;科学也开始意识到人文主义对自身的制约,意识到科学作为工具理性应当置于人的需求这一目标之下。科学的内容愈来愈带有人的色彩,成为属人世界的一部分。科学的人性特征日益显示出来。科学不再仅仅是客体性的积淀,主体性也被视为它的内在特性的有机构成之一。科学的外在性正在被扬弃,显示了它向人文精神的某种复归。这种情形本身就是对科学主义价值特性不合理性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在人类文化创造的实践中主体与客体走向统一的某种趋势。

另一方面,科学主义把人类文化总价值全部赋予科学,这种以偏代全的文化态度是对人文学科乃至人文精神的贬斥,是以否定人类总体文化的存在为出发点和目标的。这使它自身走向反面,成为具有某种反文化特性的思潮。它在客观上遏制人文学科的发展,使人类文化成为一种跛足的文化。由此也限制了科学自身的发展,堵塞了它走向未来的道路。现实生活中由于重理轻文而导致了人文萎缩、灵魂空虚已经强烈地使人感到文化创造失却了它的原动力。这决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危机,而是包括科学文化在内的整个文化的危机。

其次,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认识特征作一些分析。科学主义关于科学的价值论证是多方面的,而集中起来看主要是关于科学自身合理性和科学与其它文化形式关系的合理性说明。在这种说明中,科学主义的思想家们关于科学的结构、方法、语言等方面的研究,都不无合理的建树。某些研究之精致独到,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对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我们今天从事科学观的研究,对这些成果也不能绕道而行。尽管如此,科学主义由于在认识特征上的绝对化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绝对化使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所特有的属性丧失,科学的知性特征被淹没了。另一方面,绝对化又使人们关于科学文化地位的认识极度扭曲,似乎科学不再是人类文化园林中的一员,从而失却自己的归属。

在实证科学兴起的早期,一些科学思想家关于科学的认识还没有被绝对化。随着科学主义的形成和成熟,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科学认识理论的研究虽然更加精致化,形成了专门学科并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合理内容,但科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被绝对化了。科学好象达到了绝对本体,不再是一种知性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本性的丧失,是科学主义认识特征的致命之处。正因为此,它受到了人们愈来愈多的批评,而最大的挑战则是来自科学本身的发展。二十世纪科学的进展愈来愈显示出科学相对性的一面。科学主义的价值论证因而失却了自己的依恃,陷入了某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科学不顾科学主义的反对似乎又回到了知性的地盘上,表现了某种回归。与此相应的是,科学的文化地位也重新为人们所审视。人们注意到,科学可能并不象科学主义所预期的那样,是唯一具有终极意义的文化形式,科学只是整个世界过程集合体的一部分,并非至高无上的。科学,不应当以否定其它文化形式的价值为前提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相反,它应当在人类总体文化的范围内,在与其它文化的整合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人类的文化园林可能不象科学主义描绘的那样是科学一枝独秀,而应当是百花齐放。

最后,简要提一下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是科学主义价值特征和认识特征的逻辑延伸。文化关系中的科学基础主义与社会环境中的科学一元主义无非是科学崇拜与绝对科学观的文化表达和社会表达。从理论方面说,前面对科学主义价值特征与认识特征的评析已经包容了这两种特征的本质说明。至于这两种功能的具体评析,譬如科学基础主义的实现机制和科学一元主义的社会评价,则需专文作述,非本文所能纳涵。但它们根本的价值立足点与认识支点,应当说已经清楚。

总起来看,科学主义在走向世纪末的时候,似乎已江河日下,远非世纪初时的那般雄心勃勃。当代对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激烈批评以及同时而起的新人文主义思潮,预示着人类文化方向的某种调整。长远地看,这种调整预示着新的更高类型文化的到来。人类将通过对原有文化思潮的批评,通过对科学文化的反思,特别是通过不断的文化创造实践为自己寻得一条文化新路。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旧有的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文化类型正在旧文化类型的化解和调整中孕育而出。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展望,我们说对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评析就不仅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性认识,而且可能有助于我们对新文化的选择与构建。

部分参考文献

①郭颖颖《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③m·怀特《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④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⑤a.j.ayer,"language,truthandlogic",publishedbypelicanbooks,1987

⑥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⑦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⑧赖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⑨江天骥《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涂纪亮主编《分析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阐释;过度阐释;强制阐释;意义场域;前见;场外征用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1-0062-05

由张江先生《强制阐释论》一文所引发的讨论,在当前学界引发了热烈的回响。在诸位参与者严谨认真的交流中,一系列相关问题得到了细致的探讨,达成的共识也越来越多。从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而言,这场讨论所取得的成果值得重视与肯定。这场讨论所引发的思考,不仅是对文学批评当前存在与未来发展的关切与反思,也是对文学理论及其与实践关系的总结与反思。它不仅成为中国反思西方理论误区的重要契机与成果,也代表了当前文学批评自觉与反省的程度。对相关概念的重视与反复辩驳,是此探讨显著的特征之一。这种探讨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对于推动当前的讨论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此次讨论所涉及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辨析入手,期望能所有裨益。

一、阐释的界定

阐释、诠释源于“Hermeneutics”,二者并无区别,是由翻译造成的术语差异。何为阐释?一般意义上,阐释指对对象的理解与解读。二者前后相连,具有时间的先后、程度的深浅与价值高低的关系。理解是对对象的顺向认识,是初步的、基础性的认知,以忠于对象为原则;解读则是对对象的深层认知,是在理解之上的进一步探究与发挥,会带有主体的个体特征与差异。文学阐释是指以作品(文本)为中心的理解与解读行为。文学阐释的目的是获得意义,它可理解为意义的寻找与赋予过程。换言之,阐释是意义的生成,意义生成于阐释之中,二者是一体的。文本并非意义,也不拥有意义,它只是拥有潜在意义的载体。阐释是文本潜在意义的现实化。

从现实构成来看,阐释包括读者与文本。阐释的主体是读者,文本是其对象。二者并非主客关系,而是主体间性关系。阐释是一种对话行为,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在对话中,读者由文本获得认知,生成意义,得以建构、确证自我。文本因读者的阐释得以现实化(不再是物质化对象),获得相应的价值与地位。在阐释中,主体与文本相互生成,相互建构。读者的阐释行为是以文本为对象进行的,若无文本,阐释便无法进行。文本不仅是阐释的对象,还是意义的来源与载体。整个阐释活动是以文本为中心进行的,读者围绕它进行活动并确立了其中心地位。因此,文学阐释的中心是文本。

阐释的目的是获得意义。就阐释的构成而言,似乎意义的生成只与文本和读者有关。实际上,涉及阐释与意义生成的因素远不止二者。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的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①。我们发现,它们均会对阐释产生影响。

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指文学阐释中意义的相对性。文学阐释从来就不具有唯一性与绝对性,阐释及其意义从来只是相对的。它可能无限逼近绝对,但并不存在绝对。从结果来看,合理的阐释所生成的意义是相近似的,形成了一个意义的集合。换言之,文学阐释是一组意x的集合,或者说文学阐释生成的意义是相近似的集合。此处的阐释不单指某一次行为,而指全部的阐释行为。究其本质特征,文学阐释生成的意义是家族相似性的存在。阐释活动所生成的意义构成了一个意义圈或意义场域,这一场域存在着边界。任何进入此场域的阐释都是合理的、有效的,反之,则是不合理的、无效的。所谓的权威解读在此意义场域中才称得上有效。权威解读的权威性不在于解读者或角度,而是在于其接近绝对的无限性中。那种标榜唯一的权威解读的实质是一种霸权或欺凌行为,其生成的意义虽具有合理性,却不具备合法性。因为它阻碍了其他合理阐释与意义的生成,与阐释的本质相违背。

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阐释?或阐释的合理性存在于哪里?在文学四要素中,作品是核心,由它把其他三要素勾连起来。文学阐释的中心是文本,它是意义的来源与载体。文本一旦完成便具有了固定的要素与结构,保持不变。意义便产生于对此要素与结构的阐释中。这些要素与结构所产生的意义虽不确定,但却有着基本的指向性。换言之,任何文本都会传达一个相对集中且清晰的意义,这是文本存在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在此,我们将此意义称为基础意义。基础意义是恒定不变的,它构成了文本意义的第一层与底层。阐释中的理解便是对此层面的把握,而解读则是在此之上的深入探究与阐发。如《哈姆雷特》的基本情节是哈姆雷特复仇,它传达的基础意义便是哈姆雷特实施复仇的过程及在此中表现出的人生困境。这一层面构成了剧作意义的基础层,是绝大部分读者公认的和容易把握的。基础意义既包含主要的因素与意义,也包含次要的因素与意义。如《哈姆雷特》的基础意义既包含哈姆雷特向叔父复仇及其表现出的生存困境,也包含次要人物、情节及其意义等。如奥菲莉亚与哈姆雷特的爱情悲剧,及由此体现的女性的悲剧命运。合理的阐释首先必须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基础意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到此,才能顺利进入下一步的解读环节。如果连基础意义层面都把握不住,其阐释就难以言及合理、有效。基础意义的关键不仅在于准确理解各要素,还在于能准确把握各要素的关系及其在文本中应有的地位与价值。例如针对奥菲莉亚的阐释不能颠覆《哈姆雷特》是表现哈姆雷特复仇及其生存困境这一核心层面,否则就难言合理。

基础意义并非阐释的全部,它只是阐释的初级层面。基础意义本身存在着许多未待精细、深入的空间,需要读者进一步的深入解读。解读所获得的意义是在基础意义上进行申发的,因此可称之为延伸意义。文本意义便由基础意义和延伸意义构成。以阐释的两个方面来对应,理解获得的主要是基础意义,解读所对应的主要是延伸意义。延伸意义是在基础意义上建立的,是对后者的进一步阐发。阐释是主体的阐释,它并非对文本的机械解读,而是主动的建构。换言之,阐释总是主体的自我建构,它在建构中必然带有个体特征。加之时代、读者不同,及文本的话语蕴藉属性,就会使得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时产生诸多差异,这便形成了阐释的不确定性,即意义的相对性。所谓的意义相对性指的是延伸意义,而非基础意义。基础意义是相对恒定的,延伸意义则是多元的。因此,延伸意义是一个相近似的集合。合理阐释包含基础意义与延伸意义两个方面,一是基础意义把握准确,二是延伸意义不能与基础意义相违背。这两方面构成了判定阐释有效与否的标准。

二、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的区分

一般而言,阐释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否。所谓的合理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了基础意义,延伸意义与基础意义是否相违背。能准确掌握基础意义,延伸意义与基础意义不相冲突,便是合理的阐释,反之则是不合理的。二者亦可以正读与误读代之。误读的种类有很多,最为常见的为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从主体角度而言,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图,具有明显的主观指向性。从涉及的意义层面而言,二者都扭曲了基础意义与延伸意义的正常关系。不过二者的关系与边界是什么?学界似乎并没有对此作出明晰的区分。在“强制阐释”诞生之前,学界对过度阐释的理解包含强制阐释这一层面。随着“强制阐释”作为一个特定概念的提出,我们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区分,以获得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张江先生提出“强制阐释”之前,学界更为熟悉的是“过度阐释”一词。过度阐释是意大利学者艾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艾柯认为当前的文学解读过度强调阐释者意图,超越了文本的既定视域,从而使阐释陷入了无止境的任意阐发。他倡导对文学的解读要以文本为基础,以文本意图为边界。“在最近几十年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诠释者的权利被强调得有点过火了。对于文学作品的开放性阅读,必须从作品文本出发,因此,它会受到文本的制约。”②不过艾柯并未对过度阐释进行明确的界定。依艾柯的思维,过度阐释是指阐释者肆意发挥主观意图,超越文本的既定视域而任意阐发的行为。在此,本文对过度阐释的理解不再依据艾柯,而是按照自己的逻辑进行界定。我们把文本意图理解为基础意义,把读者的肆意阐发理解为延伸意义。从涉及的意义层面而言,过度阐释指文学阐释中延伸意义超越了基础意义,从而导致了过度解读的行为。如果对过度阐释的构成条件进行划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条件。条件1:立足于文本之内,基础意义理解准确;条件2:延伸意义超出了基础意义所容纳的范围;后果:对理解文本产生了消极后果,但不严重。由此可以看出,过度阐释涉及基础意义与延伸意义两个层面,其内涵主要是指延伸意义。过度阐释在基础意义层面并未出现问题,它准确把握住了文本的基础意义,但在延伸意义及二者关系上出现了问题。在过度阐释中,延伸意义虽立足于基础意义之上,但其最终超出了基础意义的范围,发生了属性的变化。换言之,过度阐释的延伸意义的属性发生了质变,脱离了基础意义,逸出了合理阐释的场域。过度阐释是阐释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较难判定。它时常让人不自觉地信服,也往往成为阐释活动变革的起点。在文学阐释中,常允许一定程度的过度阐释的存在。过度阐释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不具备合法性。

过度阐释产生的原因很多,例如读者个体的差异,这包括解读能力、知识范围、文化水平等;再如时代背景或文化语境的差异,都可能会形成过度阐释。此二者是产生过度阐释的重要原因,我们以例为证。在当代生态批评与研究中,挖掘古代文本中蕴含的生态思想,以获得历史支撑与资源,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在这些解读中,普遍认为古人寓有生态思想,这种阐释可归为过度阐释。古代的山水文本确实涉及了大量的自然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但这只是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性认识,并非现代性的生态学意义上的认知。这些文本涉及了生态思想所关注的人与自然关系,这是其基础意义。但这是一种前生态观念,将其误认为现代性的生态观,便属于过度阐释。

以相同的方法来探究当前所讨论的强制阐释,那么其构成因素可w结如下。条件1:阐释之前预先设定阐释目标与结论;条件2:生成的意义遮蔽、扭曲了文本的基础意义;后果:对理解文本意义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后果。由此可见,强制阐释与过度阐释在三个构成因素上均有所不同。强制阐释在一开始的条件1上形成了偏差,它在基础意义层面上便出现问题,更何况其延伸意义。过度阐释是在条件2才出现问题,其对文本基础意义的理解是准确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后面的环节,即延伸意义脱离了基础意义,发生了属性的变化。强制阐释一开始就脱离了文本,主观预先设置了阐释的目标与结论,之后的阐释只是对这一目标的具体推演与论证。在此过程中,文本的基础意义被遮蔽与扭曲,其延伸意义更是逸出了合理阐释的意义场域。不过在强制阐释中,其基础意义与延伸意义虽不属于合理的意义场域,但二者并非对抗性关系。强制阐释意义的生成不依赖于文本,而是依赖于主体。主体在阐释之前早已预先设定了意义,阐释无非是把前置结论置入文本中进行证实的过程。换言之,强制阐释是一个自动过程,其意义产生于过程之前,而不是过程之中与之后。强制阐释具有强烈的主体自我建构性。就其生成意义而言,其基础意义与延伸意义的区分已无实际价值。在强制阐释中,所有意义都是一种纯粹的自我建构意义,与文本并无关联。进一步而言,在强制阐释中,文本并非其中心,只是其验证工具与手段。如果文本不能顺利地验证前置结论,其后果不是强行验证,就是将文本抛弃。对强制阐释的中心进行分析,我们便会发现主体(读者)代替文本成为中心,结果(前置结论)代替过程成为中心。强制阐释是对文本的逆向认知,其生成的意义是文本之外的,而非文本之内的。强制阐释背离了文本的基础意义,完全脱离了合理阐释的范围。它所生成的意义不仅与文本没有关系,还对文本进行肆意肢解或强迫性解读。它与阐释的本质属性相违背,是一种裸的霸权行为。与过度阐释相比,强制阐释的消极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强制阐释对人们理解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干扰,甚至剥夺了文本的真实存在。正是由于强制阐释具有严重的消极后果,故而文学阐释需要极力避免它的发生。张江先生在文章中所列举的肖瓦尔特对《哈姆雷特》进行的女性主义解读便属于典型的强制阐释。③至于强制阐释的其他事例,诸位先生所举甚多,在此不再另行列举。

过度阐释和强制阐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它们深入挖掘了文本所具有的各种可能性,有时会引领未来的阐释重心,或者成为阐释活动变革的转折点。但从整体而言,其消极意义大于积极意义。从阐释的意向性来看,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都是主体性泛滥的结果,但区别亦是非常明显。从阐释的中心而言,过度阐释仍然以文本为中心,其主体依然受到了文本的制约。强制阐释则完全以主体为中心,主体不受文本的制约。从意义的生成方式和属性而言,过度阐释不提前设置结论,其意义生成于文本之中。它对文本基础意义的掌握是准确的,但在延伸意义环节出现了问题。强制阐释则提前设置结论,文本只是验证结论的工具。它在基础意义层面便出现了问题,其生成的意义是文本之外的,而非文本之中的。在阐释的后果上,过度阐释虽对理解文本有消极影响,但并不严重;而强制阐释则扭曲、遮蔽了文本的真实状况,对理解文本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后果。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将过度阐释和强制阐释区分开来,便于对二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

三、理论的强制阐释

人类对事物的认知依赖于既有的知识经验,它是人类认知得以进行的必要前提。即若无知识经验,认识便无法完成。在认知活动中,既有的知识经验与对象交流融合,其自身得以丰富和发展。认知的过程便是不断生成获得新经验,并转化为既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文学阐释亦是如此。阐释者持有既定的知识结构与立场,这是阐释得以发生的必要前提。在关于强制阐释问题的讨论中,这一知识结构和立场被称为前见。关于当前讨论前见与立场的区分,实无必要。任何知识经验都会形成特定的视角与立场,这是其特性。以自觉程度区分前见与立场,只存在程度的差别,而非本质性区别。正如朱立元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从一般的语义学角度来理解立场的话,它与前见解、一般见解、观点没有根本性区别。④既然强制阐释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对其涉及的基本概念应采用普遍意义,方不至于产生误解。阐释即是前见与对象对话的过程,双方相互交流,最终生成一个融合性、交往性的话语形态或意义空间。前见并不可怕,它是人类认知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可怕的是前见始终固执,不与对象进行交流,把对象当作验证自我的工具,甚至超越对象而存在。这是强制阐释的典型特征之一。

依据前见的系统程度,大致可区分为经验与理论两类。经验源自于人类的感官,是人类的感性认识。理论则是指人类的理性认识,是经验的系统化与体系化。依据前见的层次,文学阐释可以分为经验阐释与理论阐释。所谓经验阐释是指阐释者依据实际的文本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理解、解读的活动。经验阐释中的经验既包含以往的阅读经验,也包含正在进行的阅读经验。中国古代的批评形态主要是经验阐释,西方的印象主义批评也可归属此类。理论阐释是指阐释者以某种理论作为阐释的立场与视角,切入文本,阐发与此相关的意义层面的行为。西方现代文论史上的诸多流派大致可以归入理论阐释。经验阐释与理论阐释均可能会导致强制阐释,但也未必一定会造成强制阐释。二者与强制阐释的关系在于其是否符合强制阐释的条件。经验阐释与理论阐释只是依据阐释起点进行的区分,并不涉及对阐释过程与结果的优劣判定。二者互有优缺点,并无优劣之分,且一方的优点正可弥补另一方的缺点。至于文学阐释到底是以经验阐释为主,还是以理论阐释为主,这并非截然的对立。任何一种阐释都要结合文本,结合具体的阅读经验。理论阐释只要与文本相结合,与文本形成有效的对话,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朱立元先生认为阐释的最佳状态是二者的结合,确有其道理⑤。经验阐释与理论阐释更像是两种不同的阐释路径,其本身的出发点决定了各自的特征,倒不必纠结于此问题。

细究张江先生的文章,其强制阐释主要指理论的强制阐释。与经验阐释相比,理论阐释确实比较容易走向强制阐释,这是由理论的特性决定的。理论一旦形成,便具有某种程度的自觉的自足性,这是维持理论存在的边界。理论亦有着开放性,表现为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发展自我,这是维持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理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之所以如此是因其自足性。理论的存在以维持自身为前提,这就决定了理论在实践验证时倾向于维持自身的存在。即理论的实践总是带有某种程度的指向性,这主要表现为对自我的验证,而非对对象的验证。理论的强制性便是指其自我验证性,它是先天存在的。一般来说,合理有效的理论总会在实践中对此强制性进行克服,以修正理论的不足或偏见。但在某些时候,这种强制性一旦占据了主导地位,就会导致理论的强制性的产生。张江先生所言的强制阐释便是指此。在《强制阐释论》等一系列文章中,张江先生对强制阐释进行了界定:“强制阐释是指,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⑥他指出了强制阐释的四个基本特征:场外征用、主观预设、非逻辑证明与混乱的认知路径。这一定义分析入微,切中肯綮,击中了相当多阐释行为的要害。

理论阐释合理与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对象能否形成有效的交流对话,从而在二者间找到结合点与平衡点。理论是对某一问题的集中、强化表达,具有在此方面的聚焦作用。以理论来研究对象,其涉及的此方面会得到集中体现,可以更好地了解此方面在对象中的呈现,更为清晰地认识对象。但这种集中体现并不是以此来确定对象的属性,也不是要阻挡对对象所涉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更不是以此来证明理论的绝对性。以理论研究对象并非提前设置结论,其结论是在研究过程中与之后自然呈现的。前置结论会导致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证明结论而不顾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强行论证的现象。前置结论是以理论为中心,而非对象为中心。它是一种单向对话,而非双向交流。前置结论颠倒了正确的研究路径,是一种错误的研究方法。对象是否具有理论所阐发的属性,这需要结合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因涉及此方面,便强行认定对象具备这一属性。强制阐释恰恰在这一点上本末倒置。张江先生揭示的强制阐释的几个特征――前置结论、非逻辑证明与混乱的认知路径,确实极为精彩。

在此,我们把场外征用排除在外,对其纳入强制阐释持有保留意见。原因在于场外征用是否一定导致强制阐释的发生?在张先生那里,场外征用指理论的场外征用,它构成了强制阐释的核心特征之一。张先生指出场外征用有三个明显特征:强制、解构、重制。透过这一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张先生所说的场外征用带有明显的指向性,是指“理论第一、文本第二,用理论裁剪实践”,“文本必须符合理论的需要,符合论者的前在意图”⑦。如果理解没有偏差,此处的场外征用是指征用非文学的场外理论阐释文学时,出现的以理论为本,以理论强制文本,用文本验证理论的行为。由此可见,张先生所言的场外征用是一种极端情况,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内涵。剔除这种极端性,放在一般意义上审视场外征用,我们便会发现,它并不一定具备以上的特征,也未必会产生强制阐释。换言之,场外征用并非强制阐释的充要条件。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与指导原则,虽源于对特定对象的研究,但其应用对象却不是固定的。理论具有开放性,它不规定其适用对象。理论提供方法的启示与视角的赋予,并不规定某一特定结论,亦不前置结论。以理论研究某一对象,目的是揭示其所涉及的因素在对象中的构成状况,及对对象的影响、价值与地位。至于对象的属性是否就是由理论所涉及因素决定,这需要结合文本本身的基础意义才能做出判定。场外征用是当前理论应用时的普遍情况,其能成行就在于理论的开放性。场外征用恰当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与对象相吻合,形成有效的交流对话。

从当前的学科发展而言,场外征用已经成为常态。尤其是在跨学科、跨领域交流融合的背景下,场外征用对于拓展学科视野,开辟新的发展方向与空间,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强制阐释不单针对理论阐释,经验阐释也会导致强制阐释。即使涉及场外征用,强制阐释的问题不在于场外征用的理论本身,而在于是否合理使用场外征用。场外征用使用合理,便不会造成强制阐释。即使是非场外征用,如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等专门的文学批评理论,如果使用时仍以理论为中心,那么它们也会形成强制阐释。如果场外征用时以理论为中心,以理论强制文本,便会产生强制阐释现象,便自然产生前置结论、非逻辑证明与混乱的认知路径等问题。从普遍意义上而言,场外征用并非强制阐释产生的普遍条件,它只构成了理论的强制阐释的源头。从逻辑上而言,场外征用不一定会造成强制阐释,它不构成强制阐释的充要条件。张江先生所言的场外征用是在特殊意义上的界定,并非其普遍内涵;鐾庹饔貌⒎乔恐撇释的充要条件。因此,将其归为强制阐释的种类,而非普遍特征,更能彰显其合理性。

注释:

①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②柯里尼编:《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页。

③⑥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④朱立元:《也说前见和立场》,《学术月刊》2015年第5期。

⑤朱立元:《从文学批评性质、功能的定位说开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统文化;理念;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探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而现实,本文将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一、具体含义:儒家思想文化中的大同世界

从具体含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个人、社会、国家与自然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状态都纳入到了它自身的范畴之内。换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自身的身心和谐,接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此基础上是社会各系统、阶层之间的和谐,最终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以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和谐状态。这一具体含义所包含的逻辑思维、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鲜明体现。《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也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坚持由小及大、由里到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道德修养方式,即首先从自我个人的点滴实践做起,在加强自身德行的基础上逐步惠及家庭邻里,再进一步拓展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当人类社会实现了以个人身心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时,就是步入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世界。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正是遵循了儒家思想文化中大同世界建立的基本思路方法,深刻体现了儒家大同思想的思想原则与价值追求。

二、原则特征:古代中国对道德和礼仪的价值追求

整体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相结合,现代性主要体现为诸如民主法治、公平公正等特征,传统性则主要表现为诚信友爱、和平正义、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又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加以实现,这些原则既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指导性原则,也有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这些根本性原则。《资治通鉴•周纪》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以德为本、为先的价值取向,即便是现代性特征也是在充分借鉴以道德礼仪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其基本原则既是党革命与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礼仪内涵在新时期党治国理政之中的深刻体现。主席曾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更离不开以道德原则为核心根基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而反过来,正如中国传统价值观所坚持的那样,这又使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深刻体现出对道德和礼仪的一贯追求。

三、践行措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

十六大以来,同志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现安全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正是着眼于中国社会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及最迫切的经济、文化等问题,立足当前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尤其是其对建设和谐文化和坚持公平正义原则的做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实践观十分契合。荀子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一说法从根本上体现出古代中国社会以道德为本、着眼生活实际的实践思想,即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还是平日工作学子中的言语思想,都应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文明礼仪、落实道德原则,从而在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幸福和谐。而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措施的提出也正是遵循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实践观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方法。

四、结论与行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所在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支撑,无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践行措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重要的理论来源、精神支撑与思想智慧的源泉。从具体含义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含义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大同思想的延伸拓展,更是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新应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则特征的形成则是古代中国史传统思想价值体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新体现,意味着其以道德礼仪为根本的思想追求与价值观倾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被着重参考借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措施也深刻蕴含着中国社会传统的“着眼现实、以德行修养为根本”的实践观。由此可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借鉴参考,也是其得以真正实现的内在精神根基。由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党和国家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现实,大力弘扬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着重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最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线装国学馆编委会编著.四书五经第一卷[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2页

[2]张文治编:国学治要(经部史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76页

[3](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一册),卷第一周纪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1日第2版

[4]: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158页

[5]: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4月1日第1版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词:社会思潮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

一般说来,社会思潮是以社会心理为基础,以某种理论体系为导向,对社会大众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社会思想潮流或思想倾向。在西方学术界,学者们并没有把“社会思潮”这一词汇当成专业的学术用词。在我国,最早对社会思潮进行论述的是梁启超。他在1902年《论时代思潮》一文中指出:“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其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也。凡‘时代’非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1]从中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社会思潮在产生与社会变迁之中,具有时代性;社会思潮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即社会群众“心理之感召”,具有群众性;社会思想不一定能成为社会思潮,但能成为社会思潮的社会思想一定有价值,即价值性。梁启超和以后研究社会思潮的学者对社会思潮的认识都是从其单一特征与特点进行的,不同的学者对社会思潮的论述也是各有各的着重点。下面,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对社会思潮的特征进行阐述。

一、理论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

社会思潮往往以某种理论或观点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理论性也是社会思潮区别于社会心理的基本标志之一,社会思潮的理论性具体表现为社会思潮的自觉性、稳定性与系统性,而自发、感染与不稳定的社会心理构成社会思潮的基础。社会思潮以某一理论体系为基础,往往体现出某种哲学观。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而又是社会思潮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动力的来源。哲学往往体现出某一阶级或阶层利益与价值层面的诉求,哲学具有阶级性。指出:“各种哲学学说,都是隶属于一定社会阶级的人们所创造的。这些人们的意识,又是历史地被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决定。所有的哲学学说,表现着一定社会阶级的需要,反映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阶段。哲学的命运,看哲学满足社会阶级的需要之程度如何而定。”[2]社会主义思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深刻地反映了无产阶级的利益需求。而资产阶级思想确是以实证哲学为内核,为资产阶级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统治服务。

事实证明,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必然会发挥出强大的物质力量。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3]在十八、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理论满足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利益需要,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广大劳动人民需求,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自由主义思潮的引领下,了封建专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同样,自共产主义学说诞生以来,社会主义思潮以其科学性和价值性的高度统一,实实在在地为无产阶级谋福祉,获得了千百万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蓬勃发展。

反之,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丧失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必然暗淡无光、销声匿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盛行与德意日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反动分子虽然猖狂一时,但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在轴心国被击败之后,独裁法西斯土崩瓦解,其思想也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二、主流性与非主流性的辩证统一

根据某种思想理论与观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可以分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非主流思想意识。同样,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表现形式,有主流思潮与非主流思潮之分。、

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在我国,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代表全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思潮“占据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多样性,并不是对非主流社会思潮实施打压,而是应该具体分析,并且加以区别对待。非主流社会思潮中,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比如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伪科学、新儒学等;另一类为对马克思主义无害的社会思潮。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必须通过法律与政策的途径加以取缔,抑制其产生的不良影响;而对于无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应该遵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支持其发展,进而促进交流与融合,繁荣文化。加深对社会思潮特征的认识,不但要理解名目繁多的各种“主义”、“思想”,更要认识到社会思潮的主流性特征,坚持主流性与非主流性的统一。

三、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而普遍联系的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社会思潮同样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的历程。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过程即为显性与隐形的辩证统一过程。“一般来说,一种理论观点的提出,在它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之前,它处于一种潜伏的状态,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浮出社会生活的表层,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对大众产生广泛的影响,而一旦社会思潮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削弱,这种社会思潮也会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5]。

梁启超认为,社会思潮的传播都有一个周期性的过程,即产生、发展、衰落、消亡。他把社会思潮的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蒙期(生),第二阶段为会盛期(住),第三阶段为蜕分期(异),第四阶段为衰落期(灭)。按照梁启超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把第一阶段的启蒙期和第四阶段的衰落期看成社会思潮的隐形性特征,而把第二阶段的会盛期和第三阶段的蜕分期看成社会思潮的显性特征。社会思潮表现为显性特征时,波涛汹涌,激荡千里,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甚至能导致社会革命和政权更替。例如,自共产主义思潮诞生以来,以其科学的真理性与联系群众尤其是工人阶级的实践性,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让世界劳动人民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国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世界统治秩序。

而在社会思潮表现为隐形特征时,涓涓细流,不为人知。当然,表现为隐形特征的社会思潮,并不是从思想文化领域中消失了,而是以潜隐的方式或其他形式继续存在,一旦时局动荡,必然风云变幻,再次吸引大众的视线。苏联巨变、东欧解体之后,西方一些政要和右翼思想家迫不及待地放言“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宣称“自由与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经走完”。这些论调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西方学者的一致认识。德国学者哈贝马斯、法国思想家德里达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前苏联与东欧剧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致,它并没有给马克思主义本身带来伤筋动骨的损害,而是使其变得更加纯洁、更有吸引力,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另外,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认清社会思潮的显性与隐形特征,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才能使无产阶级思想占据思想阵地。

四、复杂多样性与单一性的辩证统一

当今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各种社会思潮在世界思想文化舞台上纷纷登场,在各个领域表达不同的观点与价值倾向,争夺话语权,社会思潮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

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各个理论、学说、主张对同一的社会热点与重大问题发表观点,提出解决办法。例如,在人类社会发展前途与未来的重大问题上,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通向奴役之路,社会主义已经终结。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虽然社会主义运动暂时陷入低潮,但社会主义暂时的挫折并不能否定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第二,同一社会思潮内部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在对同一重大理论问题认识统一的前提下,对其细节与子问题的争论。如新自由主义虽然坚持自由化与市场化,但根据对传统自由放任原则的恢复力度和提出的政策主张看,大体可以分为激进的新自由主义、温和的新自由主义、创新的新自由主义三类。除了一致对外,这三派之间也存在不同的争论与见解。第三,社会思潮的范围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社会思潮、经济社会思潮、伦理社会思潮等,从而对大众产生广泛的影响。

与社会思潮的复杂多样性相比,其单一性尤为特殊。一方面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就比如万花丛中一点绿,特殊的地位使其不得不思考如何面对其他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在我国,就体现为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另一方面,虽然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异彩纷呈,但还是表现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在西方社会中的一些政要和右翼学者看来,是如何抑制社会主义这个单一社会思潮;而在我国看来,是如何防止单一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坚持与维护社会主义的纯洁性。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是社会思潮研究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原理,才能对社会思潮特征进行深入的辨析。深入认识当今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多样性社会思潮的引领,加强社会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探索社会思潮的发生发展规律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卷).中华书局.

[2]著作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7.

[3]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版,第23页.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8

论文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德性人格;特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已经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了价值层面。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融入到对人的德性人格培养之中,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响应时代号召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对德性人格的厘定

关于人格的概念,伦理学、哲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对它有不同解释。社会学认为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上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即“个性”;法学中的人格通常是指对作为主体的权利、义务的确认。伦理学中的人格,是以人的品格为其内容,是个人从道德上区别于他人的规定性,是每个人所独有的个体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德的总和。可以看出,心理学侧重于个人之间的差异,重视个人稳定的内在特征,把人格看作人的心理特征;法学一般是从社会等级和财产隶属关系上表达人格,把人格看作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利益;社会学将人格视为社会或某个团体中的角色特征;伦理学将人格主要理解为人的品质,人格等同于人品。德性人格是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重点从伦理学的范畴讨论的人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确立了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反映时代精神、又符合道德要求的价值规范与和人的现代价值观念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理想道德人格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式写入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的德性人格培养中去,是全面落实和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下的德性人格,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建设与发展过过程中,面对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和多元文化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提出的,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符合道德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在内在品格、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外在行为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个人的内在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精神结构。另一方面是指人在内在精神结构状态下的外显状态,是一个人特殊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的关于人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修养程度,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

人作为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即是具有独立利益的以个体作为存在形式的主体,同时又是隶属于不同群体和社会关系为存在形式的主体。德性人格体现了作为主体的人在倡导国家政治导向的基础上,以向真、向善、向美的社会规范为要求,逐步达到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完满人格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对社会价值进行了最基本的规范和最美好的向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德性人格的关系是相互统一、相互蕴涵的内化与外显的关系。

首先,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德性人格培养的基础,它为德性人格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德性人格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德性人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自然人身上的表现现象。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德性人格表现出来,德性人格在时代特征下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其次,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现实中也是互相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道德人格培养提供了价值规范目标,德性人格的实践创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对价值观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寓于完满的德性人格之中,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德性人格是一个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德性人格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包含德性人格,因为德性人格尽管是多种多样的、纷繁复杂的,但毕竟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决定的,早已潜在地包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中。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德性人格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可以内化为人的德性人格修养,德性人格行为外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其本质是逐渐内化与外显的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通过德性人格不断地表现出来,德性人格的表现现象不断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德性人格的培养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它是德性人格培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范式,健康良好的道德人格养成有利于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德性人格的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是社会主义理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规定性,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与时代相适应的德性人格包括了情、理、法三个基本现实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使德性人格具备了获德性、历史性、阶级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一)获德性特征

德性人格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的教化和一定的社会形态和教育环境中获得的。这种获得经历着外在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它是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使人获得完满的德性人格。德性认识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等的理解,对道德现象的评价和判断,它是德性人格的基本伦理,也就是人立身的基本原则。德性认识的实质是德性行为的动机,德性情感是人的价值等内在需要得到的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检。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将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即是德性意志。德性意志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选择去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内心矛盾、支配行为选择的力量。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关于“知”与“行”的内化关系。通过德性认识、德性情感和德性意志表现出来的具有德性意义的行为即是我们的德性行为,即德性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阶级性特征

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的思想和意识必然具有阶级的特性。这种特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反映着本阶级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而德性人格的教化目的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段,为了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特点形成道德情操和社会规范体系,其内容全部反映在人的德性人格中。首先,德性人格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次,德性人格教育的本质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和其内在规定性决定。作为一项特殊的实践活动,德性人格教育主要是为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的思想,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是思想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德性人格教育本质特征包含了阶级性。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完满德性人格的培养是一种改造人的精神和品质的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转贴于 (三)历史性特征

德性人格是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和完美体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具有不同的人格特点。中华传统美德从孔子开始便源远流长,孔子讲“仁者,爱人”,要求人们做到“恭、宽、信、敏、惠”,这是一种超然的人格美德;到近代,蔡元培先生对德育的考察中有“慎独自修,孝悌博爱,忠于国家”等都是德性教育典范;新中国建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倾向于政治斗争,出现了政治动物型德性人格,德性人格培育中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德性人格在继承和发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蓬勃发展,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国民经济的特点;但随着市场经济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和全球多元文化的多重影响,人格培育出现了形象失落、行为失范和个体主义等价值选择现象。时代呼吁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与时俱进的价值典范,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确立,使德性人格培养迎来新的价值典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自己的占主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流优势的价值导向,引领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团结社会成员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这种价值体系在承认和尊重社会上各个不同利益群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的同时,加强对各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教育,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使德性人格在现时代具备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具有鲜明的历史形成过程。

(四)人的全面发展性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最终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体现在人的德性的全面发展。人主体性的全面发展是人在实践中与客体发生作用时的能动性,即能动地对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能动地对提高人的道德性、自觉性、理智性等;能动地将认识和改造社会中体现人的道德性、自觉性和理智性。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即人的道德与知识、能力与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发展不能脱离具体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9

论文摘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由马克思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基本特征四部分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由马克思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基本特征四部分组成。坚持马克思方法论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基本特征,并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条基本经验。

一、方法论原则: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

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以往我们对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的论述,习惯于按照社会主义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来理解社会主义,因而往往侧重于马恩关于未来社会特征的预测,而对于社会主义所提出问题的根本方法及基本价值关怀却有所忽视。所以,一旦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失败了,就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用这种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显然这是不足取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方法论原则是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他们在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的种种缺陷时,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并把客观实践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关于“必须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的方法论原则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来源于实践,同具体的客观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产生于实践,但实践是动态的,又要因时因地同具体的时间相“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观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僵死的教条,不分时间、场合、国情,照搬照抄,实践已经证明必然要招致挫折和失败。二是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每一个具体观点和结论都是适合现实的,它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根据检验的情况加以修正、补充和丰富。三是在实践中继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观,必然不断面临着当时所未有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这就需要后来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对新的实践做出新的判断和创新,以指导社会主义事业永不停顿地前进。

二、本质规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规定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1.社会主义本质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来的。他们在批判旧世界过程中发现新世界,通过理性地扬弃资本主义文明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恩格斯在1894年1月9日致卡内帕的信中,应《新世纪》周刊“用最简短的词语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的请求,摘下了这段话作为答复。他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上面这句话,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既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平等而完整的发展,包括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活动、人的个性等充分发展;人的自由发展即作为主体的人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不受环境和他人的支配而具有意志与行为自由,按照自己的愿望、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充分地展示和发展自己的个性,人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身的主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是人发展的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完全达到这种状态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

3.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深化。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曾经发生过偏差。其表现:一是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甚至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二是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混淆了,把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当作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实践的偏差,影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社会主义认识、再认识的深化,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新的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新的概括,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些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这个新的概括,是针对“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观”、“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观”和“穷社会主义观”等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针对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特征提出来的,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实行的思想解放和所获得的基本成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6]在“七一”讲话中,******同志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出发,明确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历史任务,从而把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以人为本确立为发展观的选择,进一步升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以往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论述,习惯于按照“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现社会主义”这一传统模式来推定,而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关怀却有所忽视。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恰恰在于: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揭示基础上的价值追求。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所构建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多层次的:首先,建筑在生产力发展根本作用、趋势和人民群众历史地位、价值选择之上的社会主义客观必然性基础;其次,立足于必然性基础对“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最后,探索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形式、方法。必须指出,第一层次的内容是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内核”。相对于第二、三层次内容,它具有指导性和稳定性,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追求主要内容包括:共富、公正、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和谐、团结等。

四、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制度的更迭,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新的社会制度要最终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创造出更高的社会生产力。马克思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7]。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制度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的每一次变革,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时,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在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之后,进入了大机器生产阶段,这时资本主义已经是一种社会化的大生产了。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阐述了生产社会化的含义:一是生产资料社会化,即生产资料由大批人共同使用;二是生产过程社会化,即生产过程变成了许多人相互联系的、相互协作的社会行动;三是产品社会化,即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产品。社会化生产的性质,要求由社会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对社会生产实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并由社会全体成员来享有社会化劳动的成果。这就是说,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的本性所要求的,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产物。而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所构成的经济基础则决定着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以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领导为基础的政治上层建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用生产力标准检验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分配方式和政党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3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现代汉语形容词;概念语义模型;电子词典编纂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6-0062-03

一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常见释义方法

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一共收录了2,000多个形容词。参考《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从中选择了如下127个高频单音节形容词作为考察对象:

从总体上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采用的释义体系是按意义的引申脉络安排义项,即第一个义项为本义,其余为引申义。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本义是词的起始义项。然而,该义项并没有废弃,而是处于经常的使用之中。

对上述127个形容词的释义项进行考察,发现一种常见的释义方式是:同义词、反义词加特征。此处,同义词和反义词也是高频形容词。而特征指的是释义项和被释义项共同的语境限制语(一般通过圆括号引入),其作用是解释两个词语在哪些方面相同或者相异。例如,“大”的一个义项为:(在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年龄、力量、程度、重要性方面)超过通常的情况或特定的比较对象(跟‘小’相对)。其中,“小”是“大”的反义词,而“面积”、“体积”等是其特征。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在127个形容词中,有69个形容词的本义中既有同义词或反义词,也有特征;

2)31个形容词的本义中只有同义词或反义词,而7个形容词的义项中只有特征;

3)在20个形容词的本义中,既没有出现同义词、反义词,也没有出现特征。

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部分形容词的引申义中采用了同义词或反义词加特征的释义方法:或本身作为同义词或反义词在其他高频形容词的释义项中出现。二现代汉语形容词概念语义模型的建构

在认知科学的研究中,“特征,值”结构(attribute-valuesystem,简称aVS)是一种常见的表征形容词语义的理论框架:名词概念分解为一组特征(attributes),形容词则处理为特征的值(values)。以smith的选择性修饰模型为例(如图1):

在此图中,最上层为“苹果”这个简单概念。中间层为该概念所具有的一些特征——“颜色”、“形状”和“质感”等等。最下层为特征的值。例如,“形状”可以进一步分为“圆的”、“方的”、“圆柱形的”。

基于aVS的理论框架,我们可以建立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概念语义模型。在图2中,形容词及其同义词和反义词都处理为特征的值。

其中,e为实体,表征名词概念;a1、a2表征不同的特征;v2和v1、v3分别是形容词及其同义词或反义词。与以往的一些形容词概念语义模型相比(例如Blutner的联结主义选择性修饰模型),该模型的一个创新点是一个值可以与多个特征相联结,从而有效地表征了形容词本身的多义性。

三 现代汉语形容词概念语义模型的自动抽取

对于一个具体的形容词而言,其同义词、反义词和特征是不完全相同的。由于手工建立每个形容词的概念语义模型费时费力,有必要考虑采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技术进行自动抽取。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模板抽取的方法,从机读词典中自动地抽取形容词的概念语义模型。基本步骤如图3所示:

形容词的概念特征需要从释义项中提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本文采用了上海交大计算机系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开发的切分标注系统SeGpoS,对释义项进行了分词处理。同时,进行了初步的句法分析:采用浅层句法分析的方法,从释义项中抽取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句法成分。

以127个高频形容词作为训练集,对一部分词条的释义进行了标注,在此基础上生成一些抽取模板。与此同时,手工从中抽取概念特征或属性,以之作为机器自动获取的样例(见表1)。

然后,将所抽取的模板用于概念特征的自动抽取。基本思路是:主要采用定义形式自动机的方法,对人工标注完成的形容词训练集进行分析。抽取的模板被看做是由项所组成的有序序列,每个项对应于一个词或者词组。

以模板“形容……一样”为例,可以根据它的特点概括为一个模式:

p=prep+(noun|attr|adj.attr)+adv

用有限自动机的方式可以表示为:

将这个自动机转换成如下正则表达式,机器就可以进行分析并进行模板的自动抽取:

pattern=prep(adj|n)’adv

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特征抽取的时候,采用模式匹配法的准确率高达93.12%,优于词频分析法和最大公共子串分析法。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开展形容词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自动抽取。常见的同义词模板有“……而……”,反义词模板有“跟……相对”、“不……”等等。采用这些模板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率。

四 在对外汉语电子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1 外向型学习词典的释义结构

从词典学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形容词概念语义模型可以作为一种外向型学习词典的释义结构。与传统的文本内向词典相比,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能够清晰地区分同义词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辨义能力。两词相同,是由于联结了相同的特征和值,不同之处在于联结了其他的特征或值;

(2)能够简便地区分词典中收录的形名组合是词组还是复合词,从而提高学生的搭配能力。如果某个实体(表征了名词)可以与不同的值(表征了形容词)相联结,形名结构一般为词组,否则很可能是复合词;

(3)提供了词汇查询和概念查询两种途径。通过特征,可以同时查到相关的形容词和名词。学生在书面表达中需要采用形名结构的时候,可以在一组相关的同义词中挑选出合适的形容词;

(4)通过进一步调整语义模型中的特征、值的数量以及出现次序,就能够调整教学的进度和难度,从而满足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 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结构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概念语义模型是对英语中选择性修饰模型、联结主义选择性修饰模型等aVS语义模型的继承和发展,因此也能够反过来表征英语中的形容词概念语义。

《牛津英汉双解实用词典》(a.s.Homby)是一本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词典。通过不完全统计分析,发现其形容词的释义方式与《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高度相似。例如:

bigadj.1large,nsize,extentorintensity…

redadj.2(a)oftheverydarkestcolour,likecoal0rsoot;oppositeofwhite,

在“big"的释义中,“large”是其同义词,而“size”、“extent”和“intensi够”是其特征。而“red”的反义词为“white”,特征为“colour”。

因此,现代汉语形容词的概念语义模型可以进行泛化,进一步表征英语形容词的释义项。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清晰地揭示英、汉两个同义形容词在所联结的同义词、反义词和特征等方面的细微差异。

五 结束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所使用的一些词典大多为内向词典,主要用于本族语者的学习和工作需要。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改编为学习词典,尤其是双语学习词典,才能更好地满足外国学习者需要。随着对外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转换为相应的电子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