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工污染的特点十篇化工污染的特点十篇

化工污染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8:42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1

一、总体要求

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按照“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集聚一批小散企业、消减一批危重企业”的思路,深化重点行业整治提升,强化重点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全面开展特色行业污染整治,切实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确保重点行业排污强度(废水排放量/生产总值)在2015年基础上再下降3%以上,废水纳管率、集中供热率、入园率进一步提升,完成医化、合成革行业深化整治任务,完成非电镀金属表面处理(包括涉及酸洗工序的工艺品、洁具等行业)、农副食品加工(包括水产冷冻行业)等特色行业整治任务。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重点行业整治提升

积极培育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培育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等医化示范企业,启动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领跑园区建设。深化重点行业整治提升,重点推进医化、合成革行业深化整治,进一步提升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和末端治理水平,确保完成年度深化整治任务。完成临海污染整治危重企业消减工程建设。建立重点行业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回头看”专项检查,各地建立六大行业环境管理信息公开和定期评估制度,建立末尾淘汰或督办整改机制,切实巩固重点行业整治提升成果。

(二)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

加强重点区域、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省级重点县市区和重点园区全面启动专项整治工作,7月前临海、温岭编制省级重点市专项整治方案,三门工业园区、化学原料药基地黄岩区块编制省级重点园区专项治理方案,并报市环保局备案;专项治理方案应明确治理目标、整治内容、主要措施、主要工程项目等,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工作推进机制和评价制度。加强主要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年底前工业园(集聚)区应按规定全面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暂停审批和核准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并依照有关规定撤销其园(集聚)区资格;所有工业园(集聚)区排查劣V类水体并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三)开展特色行业污染整治

全面开展特色行业污染整治,明确特色行业整治清单、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强化特色行业整治督查和执法监管,确保完成特色行业整治任务。4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非电镀金属表面处理(包括涉及酸洗工序的工艺品、洁具等行业)、农副食品加工(包括水产冷冻行业)等行业的企业排查工作,整治清单报市环保局备案,年底前基本完成原地整治企业整治任务;对于搬迁企业要求落实土地,原厂过渡性生产达到达标排放标准。8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砂洗、废塑料等行业的企业排查工作,确定整治基数和整治工作计划,完成年度整治任务。年底前完成椒江、临海眼镜行业等行业整治任务。

(四)提升重点行业和特色行业环境监管能力

加强水污染行业环境监管,进一步筛选重点污染源,电镀、印染、造纸、化工、制革等重点行业实现重点污染源刷卡排污全覆盖,其他主要水污染行业推广刷卡排污工作。加大重点行业和特色行业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各类环保专项行动,开展违反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制度的问题及废水直排企业调查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黄岩区、三门县等重点园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临海市、温岭市等地主要污染因子预警体系建设。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各地根据市里出台的《十三五工业污染防治规划》编制相应的工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制定2016年度工业污染防治实施计划,明确项目清单、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强化工业污染防治项目推进,确保完成年度工业污染防治各项任务。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2

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近10年来的全国的环境统计年报、农业部环境监测中心农业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库资料及有关普查,可以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污染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吨/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对太湖、杭州湾富营养化的成因分析表明,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其中太湖面源污染物对tn的贡献率已超过1/3,对tp的贡献率接近1/3。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因为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也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普遍出现。

其次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新镇、新村、新房”建设中,规划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镇只重视编制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忽视了与土地、环境、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联系,规划之间缺位或不协调,农村聚居点则缺少规划,使城镇和农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则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例如,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量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浙江省环保局2002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农村聚居点的环境质量除了大气污染指标外,其余已经显著劣于城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第三是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在县域经济发达的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这种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与乡镇企业存在类似污染问题的是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居民消费能力强和农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而必须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使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快速发展。如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大中型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有80%分布在人口比较集中、水系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诸多大城市周围,而整个西部地区仅占总量的1%左右,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因为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另外,农村由于污水灌溉和堆置固体废弃物,大量承受了工业污染的转移,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污染治理体系尚未建立,环境污染不仅将迅速“小污”变“大污”,而且已经“小污”成“大害”,给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中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源水质不达标;中国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对于基本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这是极大的威胁。

总之,在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对农村环境污染,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将严重阻碍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改善。

转贴于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本质和成因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形态,这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分割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剪刀差”经济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更为突出。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现代化进程中污染问题的加重,一方面是由于发展方式不当:过于注重经济目标,因此在农业集约化生产、乡镇企业发展之初基本不考虑环境约束;另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与社会未能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而农村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等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供给制度缺失,导致农村极易“小污成大污”和“小污成大害”。

具体来说,可以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成因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的特点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居民集中使得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

不仅如此,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以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为例,其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它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二是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天气等),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情况。三是不易监测性。这是指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等情况。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必须注意到,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由于政府缺位,导致在农村聚居点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上存在一种悖论:根据亚当·斯密的“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理论,可以推出“市场大小决定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基础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营的最小规模”。农村聚居点和小城镇由于单体市场规模小,其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难以进行市场化运作,因而必须依赖财政资金。而乡镇和村一级行政组织普遍财源不够,连应付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都不够,更难以估计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这种悖论造成了农村聚居点污染日趋严重并将继续严重。

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3

[关键词]城镇水污染特点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3.5[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3-227-1

0引言

随着城镇水污染现状的进一步恶化,原有的过时的低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本文不仅探讨了传统的城镇水污染处理技术,而且结合实际的论述了目前城镇水污染处理的新技术。而且针对城镇经济基础以及技术管理能力等。提出了很多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措施,给城镇水污染治理者以提示作用。

1城镇水污染现状

1.1水污染情况

城镇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两个:工业废水、生活废水。这些污水在没有处理净化或者净化未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流就造成了水体的污染,而且这种污染还会随着河流的流经区域产生连锁辐射效应。随着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城镇的规模日益扩大。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大,带来的城镇资源消耗和污染更严重,生活污水大量的产生,城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对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生活废水的随意倾倒,不按照规定的污水处理规定,这些都是在处理城镇污水时需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城镇特殊的经济情况,使得管理着对于经济指标的最求更加直接和不合理。还有就是监管力度的局限性,这些都导致了很多小规模的高污染的企业的出现,而且由于理念普遍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使得这些小企业乱排污水情况的泛滥。

1.2水污染面临的问题

(1)经济结构依然不合理。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然是以传统的高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方式为主体。尤其在城镇地区,普遍存在大量的生产方式粗犷,布局不合理的企业。这些企业是城镇经济实体的支柱,却也是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对水资源的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城镇有限水资源的短缺。

(2)地方政府理念的局限性。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地最求GDp,对环境保护的理念缺乏。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那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和企业得以生存下来。还有就是由于对自己治理污染的责任认识不够,导致城镇管理者忽视了对于水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这种意识上的认识不足也导致了对于水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长期的不到补充与调整,仍然处于很不健全的程度。还有就是监管体制机制的不健全。

(3)技术体系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多有效的治理水污染的技术。但仍然存在成本高,运行困难的情况。而且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各地方水污染情况的完整的技术体系,这些也是城镇在处理水污染是面临的技术瓶颈问题。

2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2.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来源于活性污泥法,它属于悬浮生物处理技术,而且它还类似于延时曝光工艺。由于其沟渠状的构造物外形,氧化沟也被称为连续环装反应器。氧化沟工艺的机理特点是: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载低。氧化沟工艺来作为一种投入的建设和管理成本较低而且处理效果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而且氧化沟独特的脱氮除磷能力也使得它的应用更为广泛。我国运用最广泛的有两种: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前者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污水处理能力更强,而且成本较之前更低。后者的奥贝尔氧化沟技术被验证有很强的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近些年来,一体式氧化沟的发展也尤为突出,该技术的效率高、成本低、运行简单、流程短等特点使它非常适合城镇的特点,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一体式氧化沟技术会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2.2SBR工艺

SBR技术就是在反应池中自动完成对污水的混和、沉淀、排水、排泥等过程。SBR就是序列间接性活性污泥,工艺特征是间接曝气。SBR技术由于工艺简单,可以简化很多步骤与设备,因而投入的建设成本更低。而且该技术去除有机物的能力更强,负荷能力强。SBR设备本身也适合组合式构造,因而方便改造、升级、组合等,这些特点使得SBR技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污水处理新工艺

新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一般都是结合目前很前卫的生物技术,成本更低,更适合城镇的条件。

3.1人工水草净化技术

众所周知,水草对于水污染的的治理有很大的作用。而人工水草实际上并不是水草,它是有着水草形状的人造聚合物,它有着很大的面积,在污染水体中形成一个小的生态部分,促使有益的微生物的发展,同时也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种群发展。在这里形成一个完整的是食物链,目的在于将水体中富含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3.2生物浮岛技术

生物浮岛技术的原理与人工水草相似。生物浮岛就是人工模拟建造适合有益于水草生长的环境,然后种植水草,利用水草的净化作用来净化水质。生物浮岛技术对于富营养化的水质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能有效降低污水中的CoD值。同时也能营造水中景观,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繁衍与发展。而且该技术应用方便,对于环境的副作用很小,使用范围广,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3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是在滤床中建立生态系统,利用蚯蚓以及其他的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该技术对于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清理能力不可替代,处理后的污水中各项污染指标能很有效地降低,而且几乎没有污泥剩余。

3.4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就是人工设计建造的生态系统。该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定向的建设在污水中,利用这个生态系统中个个环节的食物链与整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等来解决水体的污染的问题。按照水在湿地床的流状态也可以将人工湿地系统分为很多种,目前在设计建造人工生态系统是更倾向于复合流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这样能解决单一流湿地的局限性。

4结语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且要结合社会发展大潮流,才能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战略。

参考文献

[1]李璐倩.我国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3,07,08.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4

1、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这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

不仅如此,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

另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本文重点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全国层面上的对策。

——编者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2002年对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这两类污染在很多地区还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我国东部地区的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每年产生的约为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的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3、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近些年来,在人口密集地区尤其发达地区,集约化畜禽养殖蓬勃发展。这些地区可资利用的环境容量小(没有足够的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生产地点离人的聚居点近或者处于同一个水资源循环体系中),加之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和生态功能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时,在污染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5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特征;治理经验;经验启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尤其是城市大气环境日益恶化,解决环境空气污染问题成为各大城市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兰州是西北地区以石油、化工为主的重要工业城市,因为兰州市是一座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青藏高原东北侧)导致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使兰州成为全国重度污染城市中的常客。从2003年我国公布的大气污染指数以来,兰州总是在后十位徘徊;但从2011开始,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兰州在2013年正式退出了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行列,一举成为全国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城市。所以,研究分析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的特征,总结出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经验,对于指导我国其他主要重度污染城市的大气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意义。

一、兰州大气污染物的特征

(一)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较大;兰州是典型的西北河谷型城市,这种特殊的地形造成了兰州市多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并严重影响了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加剧了环境空气污染。市区常年风速较小,根据多年气象资料,小于2m/s的风速占了87.3%,全年静风频率达60%左右,冬季达74%以上,十分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扩散。西北地区多沙尘天气,尤其以春季最重,造成兰州春季pm10(可吸入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浓度居高不下,并带来大量降尘,在城市长期累积,很容易被风吹起或被机动车带起,持续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二)首要污染物为pm10;根据2006-2012年兰州市每日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在污染的天数中首要污染物为pm10的天数占了总数的95%以上。且pm10污染成因复杂,从污染源解析的结果来看,35。38%来自于燃煤;33.49%来自于扬尘;18.26%来自于燃油和工业污染;12.84%来自于建材及其他,并且受到其复杂的地形所产生的不利的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的条件制约明显,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治理难度很大。

(三)冬春季污染严重,夏秋季空气较好;受冬季采暖,春季风沙及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兰州市环境空气污染的天数多集中在冬春季,而优良的天数多集中在夏秋季。究其原因,这主要与兰州地处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兰州的冬天寒冷且风大,平均气温在零下8度左右,所以在冬季兰州地区需要供暖,而过去的供暖,大多数居民楼采取的是烧锅炉的方式集体供水暖,而少数居民楼会出现私自采取烧炉子生火取暖,再者加上冬季气温低,锅炉和火炉产生的气体在大气中不易散去,导致污染加重并且连贯持续;而春季,主要受沙尘特殊天气的影响,所以导致兰州污染严重。

(四)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混合型污染;随着多年的治污努力,尤其是“十二五”以来的大力治理,煤烟污染已得到改善,突出表现为So2浓度的快速下降,来自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已上升为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污染类型由以煤烟型污染为主过渡为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混合型污染。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建设施工、道路交通扬尘等低空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各类扬尘和烟尘污染成为常年首要污染物pm10浓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据甘肃省土地规划局统计,截至2015年上半年,兰州市区有各类施工点位740余处,施工扬尘总量巨大,市区及周边共有大小削(移)山造地项目23个,土方作业施工带来大量扬尘污染,已平整的土地也极易风蚀起尘,同时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焚烧现象也屡禁不止,都造成严重的烟尘污染,截至2015年六月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65万辆,据统计2014年机动车排放各类空气污染物为11.2万t,其中仅nox就达2.5万t,占全市nox总量的24%。同时机动车怠速行驶、非移动源施工机械排放量激增、黄标车自行淘汰率低等现象突出,这都加重了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的压力。

二、兰州市治理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兰州市将环境空气污染治理视为政府的长期重要工作,并针对以上污染特征,采取了一系列的污染治理措施,尤其是2012年以来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严治污季”的污染治理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首先是立法治污,兰州市政府修订完善《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然后制定了《兰州市燃煤管理办法》并且修订完成《兰州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暂行办法》;执行低标号燃油退市和“黄标车”等老旧车辆淘汰制度,完善禁行、限行措施;制定《兰州市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和《兰州市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空气污染治理有法可依。①

(二)其次是对工业进行治理,众所周知,兰州是一个重工业城市,工业底蕴十分雄厚,在给城市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其大的危害;兰州市政府按照控制、搬迁、改造、关停的整体思路,分别对工业和企业进行了治理,从而大幅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然后是从“油、车、路”三个方面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严加管控和有效治理,除此之外还提高了全市燃油品质,加快车用燃油低硫化进程。不仅如此,城市全面规划实施“畅交通”工程,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市自行车租赁系统,调整停车费,推广使用节能环保车型,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三)最后就是扬尘污染治理,兰州的特殊地形,南北两侧环山,且北方雨水稀少,冬天干燥,导致南北两山浮土多,一旦起风,浮尘便会飘到市区;所以政府对两山进行了植被的覆盖,不仅如此还对市区进行了“五个100%”:所有工程建设做到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物料堆放100%覆盖,施工现场路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对全市281个重点扬尘工地实行执法队员、环保员、网格员和施工管理员的“四员现场管理”制度。对主次干道合理安排时间、频次、强度,采取上喷、下洒相结合方法,每天降尘170吨以上②。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2013年,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3天,排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第36位,比上年增加29天,比2011年增加57天。2014年1―7月份,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即新标准aQi)评价,达标天数140天,同比增加44天,达标率66.0%;2015年兰州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更是达到250天,提前15天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到250天(即达标率69%)以上,月度和年度排名退出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的目标任务。③

三、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兰州治理大气污染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甘肃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兰州是全省中心带动战略的关键部位,要站在营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生活环境和对外开放良好投资环境的战略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控和治理工作。在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推进过程中,省委领导多次专题调研并作出批示,指导兰州市提高工作站位,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反复要求兰州市将以更大的气魄、更有效的措施持续推进城市大气治理④。

(二)严格问责考核;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曾说过“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硬仗,没有这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敢于担当的作风,再好的治污蓝图,也变不成蓝天白云。”所以,在严格强硬的领导层带领下,仅2012年一年间,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召开了28次专题会议。同时,为了一一落实确保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兰州市积极调动群众,让全民参与进来,将全市划为一千多个小块网络,实施定点网络监控。

(三)加强治理立法;近几年,兰州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出台的相关规章制度就有五部之多,主要有在综合防治方面,修订了《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在燃煤污染治理方面,结合规范城区煤炭供销体系,制定了《兰州市煤炭经营监督管理条例》;在扬尘污染治理方面,制定了《兰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在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方面,修订了《兰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在污染监督管理方面,制定了《兰州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暂行规定》⑤。

通过以上的经验可以得出在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上的启示主要有:1、转变观念,才能创新思路,勇于探索,才能攻坚克难。兰州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实践经验再次印证了这一点。2、坚持狠抓长期奋斗是持久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机制。兰州大气治污成功绝非短期成果,而是在市委省委领导带领下长期持续奋斗的结果,尤其是近几年兰州市陆续实施了“蓝天计划”、清洁能源改造“123”计划、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特殊工程等专项治污减排的行动计划,这些都保证了兰州市空气质量的长期稳定。3、党政齐抓共管、多级联动是兰州治污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和巨大推动力。特别作为省会城市的兰州,由上而下,层层递进渗透,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给了兰州治污很多支持。4、转变干部作风是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因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场持久硬仗,如若不敢抓不实抓、不敢管懒得管再好的治污蓝图,也会沦为泡影。兰州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并不在于有多少创新的举措,而是在于狠抓干部作风。5、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倚靠。善于组织群众和调动群众,让群众参与到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中来,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态势,让基层群众和政府进行了一次“亲密”互动,这也是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注释:

①王伟.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2014-5

②王伟.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2014-5

③兰州晨报.2015年12月刊

④国务院作重要批示推广兰州治污经验[n].兰州晚报,2014-09-04.

⑤王式功.张镭.陈长和.兰州地区大气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兰州大学学报,2013(3)

参考文献:

[1]马金山.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实践与创新[m].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

[2]侯若志.强力治污的“兰州模式”――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纪实[n].甘肃日报,2014-08-11.

[3]王伟.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2014-5

[4]高鸿欣.陈海旭.陈兴鹏.兰州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及治理经验[J].甘肃科技,2015-1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6

关键词:氯化物;排放浓度;排放总量;排放标准;水污染;环境安全

中图分类号:X5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46-05

1引言

中国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工业“三废”排放标准试行阶段、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起步阶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行阶段、加强和完善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阶段[1]。随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发展,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如图1所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国家行业标准、地方性综合标准和行业标准均根据行业特性或区域特殊性规定了某些特定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对于无排放限值的污染物,如氯化物等,国家环保部环发[2011]85号文件明确规定对于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中没有规定排放限值的污染物,排污行为不得造成环境质量超标,不得损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很多行业如制革、制盐、石油化工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氯离子含量均较高。高浓度的含氯废水直接排放,不仅会破坏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恶化水质,污染地下水及饮用水源,用于农业灌溉还可能使土壤盐化,妨碍植物生长。因此,废水中氯离子的排放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未规定氯化物含量的排放限值,仅少数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规定了氯化物的排放限值。笔者分析了现有氯化物排放标准的特点,以期为后续氯化物排放俗嫉闹贫ㄌ峁┎慰肌

2氯化物国家行业排放标准

2.1氯化物国家行业排放标准特点

目前,国家行业氯化物排放标准有《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6-2013)[2]、《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2-2011)[3]及《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5-2006)[4]。这三项标准不仅规定了行业污水中氯化物浓度的排放限值,还规定了污水排水量的排放限值。

《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的氯化物浓度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分别规定了直接排放限值、间接排放限值,同时还针对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地区规定了特别排放限值。该标准中氯化物浓度排放限值及基准排水量如表1所示。

《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分别规定了氯化物浓度及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直接、间接排放限值。现有企业氯化物浓度的直接、间接排放限值均为500mg/L;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直接、间接排放限值均为20m3/t。新建企业氯化物浓度的直接、间接排放限值均为300mg/L;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的直接、间接排放限值均为10m3/t。此外,对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地区规定了特别排放限值,氯化物浓度的排放限值为200mg/L,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为3m3/t。

《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现有企业和新建企业规定了每吨产品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氯离子日均浓度限值和每吨产品氯离子最高允许排放量。现有企业、新建企业氯化物日均浓度限值分别为600mg/L、300mg/L,氯化物最高允许排放量分别为360kg/t、120kg/t,日均最高允许排水量分别为600m3/t、400m3/t。

2.2氯化物排放限值的差异性分析

现行国家行业标准中,由于其行业特性的不同,规定的氯化物的排放限值亦不同。三项国家行业标准中氯化物浓度排放限值对比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制革工业、毛皮加工工业及钒工业均规定了氯化物直接、间接和特别排放限值,而皂素工业仅规定了日均浓度排放限值;制革工业及毛皮加工工业的氯化物排放限值较钒工业及皂素工业的氯化物排放限值高。排放限值不同的主要原因有:①不同行业废水中氯离子的来源不同,致使氯化物的浓度不同。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氯离子的来源主要是作为防腐剂、浸酸膨胀抑制剂的氯化钠,作为脱灰剂、软化酶制剂、激活剂的氯化铵。大量氯化物的使用致使废水中氯离子的含量高,制革行业约为3500~5000mg/L,毛皮加工行业在6000mg/L以上。皂素工业生产工艺中涉及酸解工艺,其中的盐酸酸解工艺需消耗大量的浓盐酸,致使皂素工业废水中氯离子浓度高达30000mg/L[5]。钒工业生产过程中,氯化钠作为焙烧的添加剂,氯化钙作为浸出的净化剂,氯化铵作为沉钒的沉淀剂,都会致使钒工业废水中氯化物浓度较高。②不同行业含氯废水的治理技术不同。一般而言,氯离子的处理主要采用反渗透、电渗析、多效蒸发等工艺,其关键问题是经济性,相较之下,反渗透技术具有经济优越性。制革及毛皮加工行业废水中由于受到油脂、钙离子的限制,难度较大。因此《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氯离子排放限值相对较高。钒工业废水中氯离子的去除借鉴垃圾渗滤液处理手段,采用反渗透除盐,然后对浓缩液进行蒸发与结晶,对氯离子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因此《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氯离子排放限值相对较低。《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氯离子的排放限值与《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相近。

此外,在节约资源、促进水重复利用率及防止用水稀释达到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废水排放量的限值是必要的。国家行业标准中,氯化物废水基准排水量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各工业企业氯化物废水的排放限值不同。制革工业、毛皮加工工业及钒工业标准中均规定了氯化物废水基准排水量的直接排放限值、间接排放限值和特别排放限值。间接排放限值与直接排放限值相等,特别排放限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实行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环境污染问题。皂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了最高允许排水量,且远高于其他工业的基准排水量。此外,各工业新建企业的排放限值均低于现有企业。标准中确定每吨产品的排水量,其主要原因是行业种类和企业规模不同,产品产量和用水量相差很大。采用每吨产品排水量来限制企业的排水量,不会因行业不同或企业规模不同而产生分歧。

3氯化物地方综合(行业)排放标准

3.1氯化物地方综合(行业)排放标准特点

现行的地方性氯化物排放标准主要有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6]、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7]、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8]、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190-93)[9]、河北省《氯化物排放标准》(DB13/831-2006)[10]、河南省《盐业、碱业氯化物排放标准》(DB41/276-2011)[11]、湖北省《府河流域氯化物排放标准》(DB42/168-1999)[12]。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所有淡水水域和海域划分为禁止排放区和允许排放区。禁止排放区水域禁止新建排污口和直接排入污水,已有排污口的排水在确保达标的前提下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允许排放区允许设置污水排污口,但必须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该标准中氯化物的排放至针对淡水水域,从不同的排放去向规定了氯化物的浓度限值,直接排放的浓度限值为400mg/L,排入污水处理厂为1000mg/L,用于农田灌溉为250mg/L,污水回用处理反渗透膜浓水为1000mg/L。

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对直接排入地表水体的氯化物并无规定,而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氯化物的限值为500mg/L。

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区域内所有水域划分为禁止排放区和允许排放区。禁止排放区为GB3838中的Ⅰ、Ⅱ类水域及Ⅲ水域中的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游泳区及其他需特殊保护区域;允许排放区为GB3838中的Ⅲ类(划定的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游泳区及其他需特殊保护区域除外)、Ⅳ类、Ⅴ类水域。氯化物的排放限值根据排水去向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排放限值为250mg/L,二级排放限值为450mg/L;对已建、在建和待建项目的污染源执行统一标准,对已建源给予一定时间作为过渡期,过渡期后c新(扩)建源执行相同限值。

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稀释自净能力和水质状况将四川省地面水水域分为a、B、C三类;排污单位分为新建单位和现有单位。氯化物的排放限值分为一、二、三、四、五、w等6个级别,并根据地面水域环境功能划类、地面水水域分类、排污单位性质和污水排放去向,对向地面水水域和城市下水道排放的污水分别执行不同级别的标准。氯化物的一级排放限值为300mg/L,二级排放限值为350mg/L,三级排放限值为400mg/L,四级排放限值为500mg/L,五级排放限值为600mg/L,w级排放限值为1000mg/L。

河北省《氯化物排放标准》是专门针对氯化物排放的标准,根据地表水域使用功能和废水排放去向,将氯化物的排放限值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且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的水域中实行不同的标准限值。氯化物排放限值如表2所示。

河南省《盐业、碱业氯化物排放标准》是针对河南省制盐和制碱行业氯化物排放的标准。该标准规定制盐、制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高浓度含氯工艺废水应回用,不外排。当单位产品实际排水量不高于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时,氯化物浓度排放限值为350mg/L,制盐行业、烧碱行业及纯碱行业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分别为1.0m3/t、1.5m3/t和2.0m3/t。

湖北省《府河流域氯化物排放标准》根据府河各河段的水域功能和不同水期氯化物的环境容量及允许排放量,将氯化物排放浓度标准值分为三级。对排入城镇下水道的废水不论是否进入污水处理厂都按下水道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一、二、三级标准。根据府河流域Ⅲ类以上水域的氯化物污染现状和环境容量,规定了水域新增排污口和排放量。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氯化物浓度排放限值与最高允许排水量不同,且1999~2004年执行的标准与2005~2010年执行不同标准。氯化物的排放限值如表3所示。

3.2氯化物排放限值差异性分析

七项地方标准中,前四项为综合排放标准,河北省《氯化物排放标准》及湖北省《府河流域氯化物排放标准》为“行业+流域+特定污染物”型标准体系,根据区域内不同行业、地表水系的类别、水环境功能类别及企业性质规定了氯化物的排放限值。河南省《盐业、碱业氯化物排放标准》为“行业+特定污染物”型标准体系,根据区域内的地表水系的特点及不同行业类别规定了氯化物的排放限值。因此,各标准中氯化物排放限值有差异,但均存在最小值和最大值,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河南省和北京市地方标准中,氯化物排放限值分别为350mg/L和500mg/L,不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他各省的氯化物排放限值均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尤以湖北省的最大值最大,为1300mg/L;河北省、贵州省和辽宁省的最小值最小,为250mg/L。各地氯化物浓度排放限值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有:①环境管理需求不同;②地表水域环境容量及环境质量不同;③产业结构及特点不同;④含氯废水的处理工艺技术不同。河北省是工业大省,尤以盐化工、皮革行业、制管等排放氯化物的企业居多,且氯化物的排放已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产生了危害[13]。湖北省的制盐、化工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随着盐化工产业的发展,大量含盐废水排入府河,致使水质不断恶化,氯化物的浓度已大大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4]。河南省是制盐、制碱大省,排放的废水中氯化物浓度高,且河南省水资源匮乏,河流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地表水系更容易受到污染[15]。此外,由于各地的地表水系的环境容量及质量的不同,致使各地政府对各自区域内的环境管理要求不同。目前,氯化物处理工艺技术主要有离子交换技术、电渗析技术、蒸发技术及膜技术,各地根据其产业结构、行业性质及废水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

4氯化物检测方法

目前,氯化物检测常用的方法有常规化学分析法(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电分析方法(电位滴定法和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16],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容量法的操作简单,适用于高含量氯化物的测定,但其分析速率慢、分析成本高,且终点较难判断。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但其操作繁琐。电位滴定法不使用指示剂,能避免颜色干扰,操作快速,但重现性不好,对电位计要求高。电化学法使用范围广,不受共存离子的影响,但对电极的要求高。原子吸收光谱法不受共存离子的干扰,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要求满足氯化物先生成沉淀,另一方面样品溶液中还需有微量浓度的银离子供原子吸收检测。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及检出限,因此测定水中氯化物含量应根据实际水样的性质合理选择。现有氯化物排放标准中,采用的氯化物检测方法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现有氯化物排放标准中采用的氯化物检测方法主要有硝酸银滴定法、硝酸汞滴定法及离子色谱法。硝酸银滴定法适用于不小于5mg/L氯化物的检测;硝酸汞滴定法适用于2.5~500mg/L氯化物的检测;离子色谱法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和准确性,但不适合氯化物浓度高的大批量水样的检测。滴定法能测定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但是测量的误差较离子色谱法高,易受其他离子干扰。

参考文献:

[1]冉丹,李燕群,张丹,等.论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现状及特点[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2):38~42.

[2]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6-2013[S].北京:环境保护部,2013.

[3]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2-2011[S].北京:环境保护部,2011.

[4]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5-2006[S].北京:环境保护部,2006.

[5]张燕,毕亚凡,梅明,等.皂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研究(Ⅲ)-酸解工业选择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5):16~17,73.

[6]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S].北京:h境保护部,2008.

[7]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S].北京:环境保护部,2013.

[8]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S].北京:环境保护部,2013.

[9]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190-93[S].北京:环境保护部,1993.

[10]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氯化物排放标准:DB13/831-2006[S].北京:环境保护部,2006.

[11]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盐业、碱业氯化物排放标准:DB41/276-2011[S].北京:环境保护部,2011.

[12]环境保护部,国家质监总局.府河流域氯化物排放标准:DB42/168-1999[S].北京:环境保护部,1999.

[13]卢桂军,陈振飞.河北省氯化物排放标准制定研究[J].生态与环境,2010(5):130,275.

[14]吴丹,肖锐敏,李薇,等.湖北省府河流域氯化物排放标准制定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2):6~8.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7

1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和特点 

1.1成因 

农业生产的压力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最根本原因。由于受粮食生产的压力,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农药和化肥,这导致了农药和化肥渗入地表,并慢慢污染到周围的水资源。我国的农用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10,但是氮肥使用量却是世界氮肥总量的1/4还多。大量没有利用和吸收的肥料营养元素会随着雨水或农田退水等间接渗入地表。另外,我国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量大,方法也不尽合理,导致农药利用率低,大部分农药会慢慢渗入土壤、空气、产品和水体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近些年来,我国集约式养殖迅速发展,一些区域的养殖量已经超过警戒值,养殖禽类和畜牧类的粪便处理效果不佳,也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2特点 

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比较隐蔽、分散性强,难监测。农业面源污染的扩散主要是通过农田排水和雨水径流,而雨水径流的随机性比较大,产生的面源污染也比较随机。再加上区域内的地理状况、水文情况不同,所以面源污染也不均匀。农业面源污染源比较广,包括农业用肥、农药、农户的生活污水排放、农村生活垃圾、养殖污染等。 

2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农业面源污染最开始的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70年代后在世界其他国家逐渐展开。随着面源污染的加重及环保意识的深入,人们提出了各种控制措施。我国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深入,主要是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方式与面源污染的关系入手,在水库水质探测基础上建立污染物测算模型,这只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进行的最初步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始从农药、化肥等污染源对面源污染进行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国外一些面源污染模型的引入,面源污染研究者開始在全国不同地区内开展应用研究。 

3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我国虽然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起步晚,但是在综合和引进国外先进措施和模型基础上有很大成效。主要防治措施有人工湿地技术、缓冲带技术、水陆交错技术和水土保持技术等。人工湿地技术主要是通过土壤对在河流内生长的水生植物组成独特和生态吸附系统,通过吸附系统达到降解和吸收,以减少氮磷钾等进入水中的总量。但是湿地技术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规模化应用和推广比较难。缓冲带技术和水陆交错技术是通过对植物生长带的设计和种植,让植物对农田的剩余营养物质进行吸收,以净化水质。虽然缓冲带的效果比较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缓冲带也会被污染,如果得不到有效管理,缓冲带可能会变成污染源。水土保持技术主要是通过工程和农业技术、生物措施结合,来促进植物的吸收和降解,同时控制水土流失。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农田的养分平衡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化肥的过量施用是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严格对农田进行养分管理,推广合理施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治理方式。 

4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未来展望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和治理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方面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目前研究进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展望如下: 

一是要应用同位素技术来跟踪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以提供精确的科学数据。同位素技术主要是以流域为单位,把大气—植被—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跟踪,以辨识农业污染的来源,并对来源进行定量,以估算出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输出和迁移等;二是通过一定模型来确定面源污染与水体之间的缓冲过度区。沟渠可以通过植物和底泥吸附来进行自然降解,以降低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数量;三是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对河流、水库等地下水的污染,研究农业面源污染在地下水中的输出和影响规律,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四是构建河流总体容量控制模型,以形成对河流的环境治理和管理机制。主要是将河流分为一级、二级和小支流,按照治理目标依次进行治理,通过方案解决小流域污染的基础问题。通过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发挥出治理方案的宏观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余进祥,刘娅菲.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01):137-142.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8

1、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我国的农村现代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二是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

这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成害。

不仅如此,农村的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过高,因此存在着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而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这样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基本原因。

另外,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几乎失效: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改革是以减少农技推广经费和鼓励自我创收为特点的。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拨款,农技推广系统不得不从事与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以获取收入,包括卖化肥和农药等。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由于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致使农村的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造成几乎没有有效的经济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部分给予一定补偿,对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费用,实际上鼓励了农村居民采用掠夺式生产方式。200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尽管国际上各种市场化的实践很活跃,但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不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

另外,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在政治目标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绩的公共服务,呈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样没有进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公共服务,即便农民已经有了需求,也很难提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上来。

3、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

我国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征地低价或无偿、运行中免税免排污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建立收费机制困难,又缺少扶持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

4、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

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本文重点分析东部发达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污染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全国层面上的对策。

——编者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目前,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在与日俱增。

3、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受乡村自然经济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而且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污染物处理率也显著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9

关键词:城镇燃气污染防治清洁生产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a)-0124-03

1污染源分析

由于公司成立时间长、经历多次合并重组等历史原因,该企业环保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为了全面了解该企业污染现状,工作期间,针对该企业的环保现状调研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调研计划,对企业高压生产单元有代表性的门站、调压站,低压生产单元的调压站(箱)及企业下属各主要办公地点及等生产单元和办公区域进行了系统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企业污染排放现状总结如下。

生产性污染排放主要包括噪声、固体废弃物和废气。噪声源主要来源于高压生产单元的门站及各中高压调压站,根据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城镇燃气压力分级见表1。根据调研结果,门站、中高压调压站的地理位置分布可按以下特点分类:(1)站点无人值守、运行高噪声但是周围无敏感点。(2)运行产生的噪声高且周边靠近敏感点。(3)在建但是尚未投入运行并处于敏感点附近。生产性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高压生产过程中过滤工序定期更换滤芯产生的废弃滤芯,废弃滤芯由滤芯供应厂家回收处理。废气主要是超压装置排放的放散天然气、加臭装置逸散的加臭剂。

生活污染源排放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废水主要是各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废水,设置食堂的办公区还产生一定量含油废水,由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预处理后外排,废水排入市政管道或所在小区的污水管道。废气主要是采暖制冷系统的锅炉、直燃机等附属系统设施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各办公区域产生的办公生活垃圾,置于市政配套的垃圾桶等设施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2污染排放特点分析

2.1生产性污染排放特点

2.1.1重点污染源筛选

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门站过滤工艺产生的废弃滤芯,输入气源需要做净化处理,起净化作用的滤芯需要定期更换才能保证过滤效果,废弃滤芯由滤芯供应厂家回收处理。

生产性废气主要是放散天然气、逸散的加臭剂,放散装置主要是为系统检修等情况下放空管内残留天然气、保障安全作业的措施,属于偶发现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较小。根据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城镇燃气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应具有特殊的臭味;加臭剂不应对人体、管道或与其接触的材料有害;加臭剂的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呼吸有害,并不应腐蚀或伤害与此燃烧产物经常接触的材料。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易燃易爆,在输送或使用过程中,一旦泄漏很难被发现,加入燃气中的加臭剂起到燃气泄漏时的示警作用。因此,加臭剂储存输送机添加过程中虽有少量逸散,但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城镇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生产过程中,低压运行单元的噪音非常低,调研过程中发现,在调压站(箱)界外1m基本听不到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而高压生产单元尤其是中高压调压站(箱)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非常刺耳,对外界产生比较明显的噪声污染。

综合调研结果分析,城镇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生产性污染排放以高压生产单元调压设施产生的噪声污染为特征污染物。噪声污染防治主要是以防止噪声对噪声源周边的噪声敏感点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根据调研过程中掌握的各类强噪声源地理位置分布等特c,对于第一类源点,由于无人值守且周边没有噪声敏感点,可以考虑暂不处理,对于第三类源点,建设过程中已经采取了降噪措施。因此,第二类强噪声源点应作为该项目噪声污染防治的重点关注对象。

2.1.2重点污染源排污现状

该项目审核范围内,中高压调压站(箱)总共有100多处,门站8处,其中已经做过降噪处理的调压站(箱)6处,根据中高压调压站(箱)地理位置特点,结合一线生产人员对周边噪声敏感点影响对象的反应,该项目最终确定有代表性的中高压调压站21处、门站1处开展运行噪声检测工作。为了反应降噪改造的降噪效果,选择的中高压调压站中包含了1处经过降噪改造的调压站。根据调压站运行特点,噪声检测工作选择正常工况及特殊工况(供暖季)两个代表性运行时段开展噪声检测,同时,由于调压站昼夜均运行,因此,每种运行工况下均进行了昼间和夜间噪声监测。

经过大量的检测工作,最终获得有效检测数据为22处共328份数据样本,根据检测结果,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噪声排放主要有以下特点。

(1)正常工况下,大部分调压站(箱)运行噪声能够满足厂界噪声排放限值要求,但是也存在噪声排放超标现象。

(2)夜间随着用气量降低,厂界噪声排放值普遍比白天厂界噪声有所下降,平均降低5dB(a)左右,最高下降15dB(a),但是也存在个别测点夜间的厂界噪声排放值与白天持平甚至略高的现象,分析原因,可能是白天测试时间不在居民做饭洗浴等用气高峰时段,因此出现夜间噪声排放值与比白天厂界噪声持平的现象。

(3)进入采暖季,用气负荷增加,厂界噪声排放也随之增加,根据数据样本分析,平均增幅2.5dB(a)左右,最高增幅可达13dB(a),尤其周边用气对象为居民小区的调压站,由于进入冬季之后,供暖设施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增加明显,导致噪声排放增加明显。

(4)门站运行产生的噪声并不高,白天厂界噪声在55dB(a)以下,夜间运行的厂界噪声不超过50dB(a),如果门站周边没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厂界噪声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2.2生活污染源排放特c

生活污染源排放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生活废水主要是各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废水,其中,大部分办公区分布在一些住宅小区内,生活污水排入小区污水管道,随小区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没有独立的污水排放系统。具备独立排污口的办公区,设置了化粪池、隔油池等设施预处理后外排。生活污水具有排放量较小、污染因子为CoD、BoD等常规污染物,并且均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较小。

生活污染源产生的废气主要是采暖制冷系统的锅炉、直燃机等附属设施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为加强对锅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北京市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要求的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39-2015),提高了对锅炉烟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重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根据北京市地方标准新的要求,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80mg/L、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为10mg/L,该企业锅炉设施目前没有采取低氮排放措施,排放现状无法满足新的排放要求。

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各办公区域产生的办公生活垃圾,置于市政配套的垃圾桶等设施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可以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较小。

综上分析,生活污染源关注重点是锅炉等设施排放的燃烧废气。

3重点环保措施及其减排效果

通过对该企业污染源现状及其排放特点的调研分析,此轮清洁生产按照以下原则优先安排此轮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实施的减排措施:优先安排对周边的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大的污染源,优先安排改造后环境效益明显的改造项目,优先安排实施地方排放标准排放限值要求达标排放的减排措施。

3.1强噪声源降噪措施及处理效果

根据此次检测结果,向企业领导汇报之后,提出降噪改造计划,得到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项目组与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讨论,最终确定周边有居民小区等需要保护的噪声敏感点,非采暖季噪声就存在超标现象等噪声污染突出的调压站列入改造计划。此轮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分步实施对5处高压调压站进行降噪改造。

城市燃气行业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调压站内的燃气管线、调压计量等设备,燃气在管道内高速输送,产生较高的流体动力学噪声,以调压火车为主的调压段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流体动力学噪声[1]。

结合已经实施的降噪改造措施经验,调压设施降噪的有效措施主要是采取多层裹覆降噪系统[2],根据噪声检测结果,经过降噪处理的调压站可以使调压间内的噪音值降低20~30dB。降噪改造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对周边声环境功能区要求,把厂界噪声对周边的影响降低到国家标准运行范围内。同时,经过降噪改造,使调压间工作环境噪声低于85dB,满足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4部分:噪声》工作环境噪声接触限值要求,保护工人职业健康。

3.2锅炉烟气低氮改造及氮氧化物减排效果

通过对该企业锅炉设施调研及排放烟气成分检测,经过项目组与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讨论,最终确定此轮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首先对4个面积较大的办公地点的锅炉、直燃机进行低氮改造。

目前现行有效的低氮改造措施包括设备整机更换、燃烧机更换低氮燃烧机、低氮燃烧器+脱销装置等改造方法,结合4处地点的设备使用年限、设备运行现状、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比选,最终分别采取超低氮燃烧器+SCR低氮脱硝设备联合处理,设备整机更新两种方式对各处设备分别进行低氮改造。对排放烟气进行烟气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采取超低氮燃烧器和SCR低氮脱硝设备联合处理后,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可以达到30mg/m3以下,能够达到地方标准远期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设备整机更新改造措施,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可以达到80mg/m3以下,也能够满足地方标准现行排放限值要求。

同时,低氮改造方案实施后,锅炉效率明显提高,同期对比,可以实现20%左右的天然气节约。提高设备能效、减少天然气消耗,可以从源头降低废气产生量,从而减少nox、So2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排放的理念。

4结语

通过此轮清洁生产审核,梳理了该企业产排污现状及污染物排放特点,指出了城镇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的特征污染物及排污重点,通过采取多层裹覆降噪系统对调压站降噪;采取超低氮燃烧器+SCR低氮脱硝设备联合处理,设备整机更新两种方式对燃气锅炉进行低氮改造,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实现了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排放的社会效益,为提升燃气生产与供应企业的环境保护水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化工污染的特点篇10

关键词:石油化工消防污水处理

apreliminaryapproachtotheCollectionand

Disposaloffirewastewaterinpetrochemicalindustry

abstract:theproductionandcharacteristicsofthefirewastewaterinpetrochemicalindustryaredescribedwithanappealtoattachimportancetothecollectionanddisposalofthefirewastewaterinpetrochemicalinsustry.methodsforthecollectionoffirewastewaterareintroducedinanengineeringexample.thisarticleproposestoaddcontentsconcerningfirewastewaterinthestateenvironmentalprotectionlawsandregulations.

Keywords:petrochemicalindustry;fire-fighting;wastewatertreatment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石化企业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消防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本文就这一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1消防污水的产生

石油化工企业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为主要原料,通过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加工方法,生产各种石油产品、有机化工原料、化学纤维及化肥的工业。各种成分的物料在这里加工、储存、装卸、输送。一旦发生火灾,导致容器和管道破裂,物料就会泄漏出来。消防时,泄漏出来的物料混入消防水,消防水即被污染。笔者将这部分受污染的消防水称之为消防污水。

从消防污水的产生过程来看,其产生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消防污水只有在消防时才会产生;其二,消防污水只有在物料泄漏并混人消防水时才会产生。

消防污水的产生过程决定了消防污水具有区别于其它形式污水的特点。

2消防污水的特点

消防污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污水量变化大。由于消防污水只是在消防时产生,因而其水量与消防时实际用水量有关,而消防实际用水量与火灾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当火灾处于初期或程度比较轻时,消防实际用水量就小,产生的消防污水也就少;当火灾程度比较严重时,消防实际用水量就大,产生的消防污水也就多;当火灾特别严重时,企业内消防设施不能满足消防要求,需要动用企业外部消防设施,此时产生的消防污水就更多。

②污水中污染物组分复杂。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种类繁多、化工装置千差万别。不同的化工装置、不同的工艺流程、火灾发生时不同的泄漏点位置,消防污水中污染物的组分都会不同。物料泄漏量不同,消防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也会有很大差异。

消防污水具有区别于其它形式污水的特点,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污水,它都存在着收集与处理的问题。

3消防污水的收集与处理

消防污水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收集,便会沿地面流淌至雨水管道,最终汇入江河湖泊,造成地下水、地表水的严重污染。依据石油化工企业的环保法规,“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做到清污分流”,受到污染的消防水也应该从未受污染的水中分流出来。因此消防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是必要的,不能因为火灾就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加工过程中含有毒物质的企业,这个问题更应重视。

针对消防污水的特点,在将其送入污水处理厂前,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消防污水在被送入污水处理厂前须进行检测。

②消防污水收集池须有一定的调节容积。

③当消防污水可回收利用时,应考虑回收利用。

下面以金陵拜耳1万t/a组合聚醚装置中,堆桶场和原料罐区为例,谈谈消防污水是如何收集的。

4工程实例

金陵拜耳1万t/a组合聚醚装置是由德国BaYeR公司与金陵石化化工二厂合资兴建。该装置由原料罐区、生产厂房、堆桶场、加热区、污水池等建构筑物组成。产品组合聚醚是由聚醚与添加剂混配而成,其中添加剂中含胺类物质。若胺类物质泄漏并流入水体,将会造成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造成环境的污染。为防止消防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德国BaYeR公司提供的基础设计中明确提出,该装置原料罐区、生产厂房、堆桶场的消防排水均须考虑收集并将受污染消防水送至化工二厂污水处理厂。

以堆桶场为例,是将其设计成一块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状场地,供收集消防污水。场地中间设一水沟,水沟的末端接切换井。切换井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接污水池,一个出口接阀门井。阀门井内的阀门关闭,水即进入污水池,污水池蓄满后,水被积在盆状场地之内;阀门井内的阀门打开,积水即可排至雨水系统。

消防污水与未受污染的消防水的切换,按以下步骤进行:平时将阀门井内的阀门关闭,消防时,消防水被限制在盆状场地之内。检测人员经取样分析,如确认消防水未被污染,打开阀门,将场地内积水排至雨水系统;若分析结果显示消防水已被污染,则启动污水池内的污水泵,将受污染水送至污水处理厂(图1)。

盆状场地的净容积是这样确定的:考虑到污水的检测时间约须1.5-2h,场地内按可容纳3h消防用水量。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堆桶场消防用水量确定为25L/s,3h消防用水的溶积即为270m3,因而,盆状场地的净容积应不小于270m3。

堆桶场的设计要点:一是要计算盆状场地的净容积,确保堆桶场在堆好成品桶。原料桶、空桶和废料桶时仍能满足270m3要求;二是盆状场地的地坪应做好防渗工作,因为此时的盆状场地兼作消防污水收集池;三是污水泵的流量确定应综合考虑污水处理厂的承受能力和盆状场地的排空时间。

原料罐区有现成的围堰,只要保证其容量,并做好防渗工作,便可作为消防污水收集池。

以上设计得到德国BateR公司的认可。

目前,该工程已竣工投产,消防污水收集设施使用效果如何,还有待今后实践的检验。

5存在的问题

①由于我国环保规范未提及消防污水,消防污水的收集容积在规范和手册中均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以上计算是否妥当,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②消防实际用水量可能远远大于规范中规定的消防用水量,实际消防用水量太大时,消防污水就会溢出收集池,流入雨水管道,污染环境。但是,如果将收集池做得很大,势必又增加了土建投资。如何经济、合理地确定消防污水收集池的容积,还有待于同行们的进一步探讨。

③污水的检测项目不同、同一检测项目所使用的仪器不同,检测所需时间就会不同。而污水检测所需时间对消防污水收集他的容积影响很大。污水检测所需时间如何确定,依据不足。

6几点建议

①石油化工工程设计应考虑消防污水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