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十篇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十篇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50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1

5.3.1加工、包装车间应通风良好,配有换气设施或空气调节设施以防室内温度过高,

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采用自然通风时通风面积与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1:16;采用机械通风时换气量不应小于每小时换气三次。

5.3.2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地面2m以上,并远离污染源和排风口,开口处应设防护罩。

5.3.3排气口应装有防止害虫侵入的装置,进气口应装有空气过滤装置,过滤器应该能被清洗和重新安装。两者均易于拆下清洗或更换,室内空气调节,进排气或使用风扇时,空气流向应从高清洁区流向低清洁区,以防止空气对产品的包装材料造成污染。

5.4供水

5.4.1生产供水:工厂有足够的供水设备,水质必须符合GB5749的规定。必要时设置储水设备,应有防治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使用循环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上述规定。

5.4.2制冰供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制冰及贮存过程中应防止污染。

5.4.3储水池(塔或槽)应以无毒,不污染水质的材料建成,并应有防止污染的措施,应定期清洗消毒。

5.4.4用于制冷、消防和其他类似用途而不与原料或成品直接接触的非饮用水,应使用完全独立、有鉴别颜色的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水系统交叉联结或倒吸于生产(饮用)水系统中。

5.4.5供水设施出入口应增设安全卫生设施,防止有害动物或其他有害物质进入导致食品污染。

5.5卫生设施

5.5.1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应在远离生产车间的适当地点设置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其设施应采用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制作,结构严密,可防治害虫、老鼠进入,并能避免废弃物污染厂区和道路。

5.5.2废水、废气处理系统:必须设有废水、废气处理系统,保持良好状态。废水、废弃的排放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规定。厂区内部的排放有害气体和煤烟。生产车间的下水道口需设地漏、铁栏。废气排放口应设在车间外的适当地点。

5.5.3更衣室、淋浴室、厕所:应设有与职工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淋浴室和厕所。更衣室应设储衣柜或衣架、鞋箱(架),衣柜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离地面20em以上。男女更衣室应分开,室内应有适当照明,且通风良好,并设有供生产人员自检用的穿衣镜;淋浴室可分散或集中设置,淋浴器按每班工作人员计,每20~25人设置1个,淋浴室设置天窗或通风排气孔和采暖设备;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水冲式,备有洗手设施和排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

5.5.4洗手、清洗、消毒:洗手设施应以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建成,其设计和结构应不易藏污纳垢,并易于清洗消毒。洗手设施应分别设置在车间进口处和车间内适当的地点,应设热水和冷水洗手设施,采用非手动式开关,以防止已清洗或消毒过的手再度污染。洗手间内设置足够数目的洗手设备(每25人设一个洗手水管,每50人设一个消毒盆)并备有洗手剂、清洁剂、消毒剂和干手设备。洗手的警示语要放在一个醒目的位置。生产车间进口处应设有工作靴(鞋)消毒池或备有防污染鞋套。消毒池壁内侧与墙体成45。角坡形,池深足以浸没鞋面,生产经营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方能进入车间。

5.6贮藏库

5.6.1贮藏库应装设可正确指示库内温度的温度计或温度测定自动记录仪、自动温度报警装置,保证切割蔬菜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温度在4℃±0.5℃。

5.6.2贮藏库内应各有垫板,垫板高度不低于10em,库内灯光应有防爆装置。

5.6.3贮藏库门设有风幕装置,以备开门时防止外部温度的影响。

5.7实验室

5.7.1工厂必须设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卫生质量检验室,检验室应具备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检验项目所需要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检验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校对鉴定,及时维修,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保证检验数据准确。未开展检测的项目,可委托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食品卫生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5.7.2实验室应配备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和实验室操作人员,从事卫生、质量的检验工作和实验室管理工作。

5.7.3实验室应有完善的实验、检验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要逐批次对原材料、半成品和出厂前的成品进行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单。试验和检验的原始记录应齐全,并应妥善保存,以备查核。

5.7.4如对检验结果有争议,应由卫生监督机构仲裁。

6设备

6.1加工设备

6.1.1设备的设计、构造和安装必须满足加工的要求。

6.1.2设备与设备之间应排列有序,各工序所用设备和容器不得混用,以免交叉污染。

6.1.3固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彻底清洗、消毒。

6.2操作台、工器具和传送车等,应用无毒、无味、坚固、不易生锈、易清洗消毒、耐腐蚀的材料制成,与产品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

6.3盛放食品的容器、工器具不能接触地面,废弃物应有专门容器存放,必要时加贴标识并应及时处理。清洗和消毒的设备和装置的设计有专门的用途和适当的维修。为了防止污染,这些设备应该和食品贮藏、加工、包装的地方严格分开。

6.4制冷设备:产品冷却设备的设计应该能够尽快达到和维持所要求的温度,设备上应设计有控制和监测温度的装置。

6.5温度测量装置:为保证温度控制精确性的需要,应该安装、校正和维护温度测量,记录装置。

6.6磁铁:在某些操作(如切块、切片或填充)的前后应该安装磁铁以保证有效去除金属污染;磁铁的磁力大小要适合需要,如有必要要进行检测。

6.7金属检测器:金属监测装置的安装、校正和维护应根据生产厂家的说明书来作,以保证有效去除金属杂质,这可能包括产品性质的调整、目标金属的选择、设备大小和速度调节等。

6.8计量器:流量计(如氯喂料速率计量器、气压计等)在安装时和随后的每一年都要进行校正以确保精确性。

6.9其它仪器:其他必要的控制关键因素的专门仪器也要到位,如有必要也要进行校对(如氯注射装置、氯浓度检测设备、pH计等)。

7机构与人员

7.1机构与职责

7.1.1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及其它各部门均应设置负责人员,以监督或执行所负责的工作。

7.1.2品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宣传贯彻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定期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组织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培训l生产经营人员,定期组织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

7.1.3品管机构应独立设置,并直属于工厂最高领导,对工厂监管负全面管理职责,并有充分权限以

执行品质管理任务,其负责人有停止生产或出货的权力。

7.1.4品质机构应有食品检验机构,卫生管理机构,作业现场品质人员配置。生产负责人与品质管理负责人不得兼任,其它各部门人员均可视实际需要兼任。

7.2人员与资格

7.2.1品质管理部门应配备掌握专业知识的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7.2.2品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并具备两年以上食品卫生管理经验,熟悉掌握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

7.2.3质量检验人员应毕业于检验专业或上岗前应取得有关部门核发的检验资格证书。

7.3教育与培训

7.3.1工厂应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卫生安全教育,定期对全厂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技术人员应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信息,做到教育有计划、考核有标准,卫生培训制度化和规范化。

7.3.2各部门管理人员应忠于职责、以身作则,并随时随地督导及教育所属员工确实遵照既定作业程序或规定执行作业。

8卫生管理

8.1工厂的卫生管理

8.1.1工厂根据本草案的要求,制定卫生实施细则。

8.1.2工厂必须建立相应的卫生管理机构,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管理机构应配备经专业培训的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按规定的权限监督全体职工执行相关的卫生和管理规范。

8.1.3卫生管理机构职责:宣传和贯彻食品卫生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在本单位的执行情况,定期向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制定和修改本单位的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和规划;组织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培训食品从业人员;定期进行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并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8.1.4维修、保养:建筑物和各种机械设备、装置、设施、给排水系统等均应保持良好状态,确保正常运行和整齐洁净,不污染食品;建立健全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检查、维修,杜绝隐患,防止污染食品。

8.1.5清洗、消毒:应制定有效的清洗及消毒方法和制度,生产车间内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应经常清洗和进行必要的消毒;设备、工器具、操作台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处理后,必须用饮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蔬菜原料或产品;每班工作结束后或在必要时,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

8.1.6除虫、灭害:厂区应定期或在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类、蚊、蝇、昆虫等的聚集和孳生;对已经发生的场所,应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控制和消灭,防止蔓延和对食品的污染;使用各类杀虫剂或其他药剂前,应做好对人身、食品、设备工具的污染和中毒的预防措施,用药后将所有设备、工具彻底清洗,消除污染。

8.1.7有毒有害物管理: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均应有固定包装,并在明显处标示“有”字样,贮存于专门库房或柜橱内,加锁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建立管理制度;使用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按照使用方法进行,防止污染和人身中毒;除卫生和工艺需要,均不得在生产车间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种类的药剂;各种药剂的使用品种和范围,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监督部门同意。

8.1.8污水、污物: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符合标准者应采取净化措施,达标后排放:厂区设置的污物收集设施,应为密闭式或带盖,要定期清洗、消毒,污物不得外溢,应于24h之内运出厂区处理;做到日产日清,防止有害物集聚孳生。

8.1.9废弃物:加工后的废弃物应及时从生产车间运出,堆集于污物设施内,及时运出/--n处理;使用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应经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8.1.10卫生设施:洗手、消毒池,靴、鞋消毒池,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应有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应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8.1.11工作服:工作服包括淡色工作衣、裤、发帽、鞋靴等;工作服应有清洗保洁制度;凡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日更换;其他人员也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

8.1.12车间设有专职卫生岗,负责监督检查进入车间人员衣着和消毒情况。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2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的珍贵鱼类,随着人们对水产食品安全、健康价值的逐步认识,使得我国鲟鱼生态型健康养殖得到高度重视,养殖方式已由传统的池塘养殖、高密度的网箱养殖逐步转向生态型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在鲟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的高密度和丰富的饵料投入会产生大量代谢污染物,造成养殖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养殖鲟鱼的品质和产量。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体系是目前国际上推行的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最有效、最经济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它是通过对影响食品安全的显著危害加以识别、评估和控制,保障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近年来我国鲟鱼养殖业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养殖安全和食用安全是当前制约该产业稳定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开展鲟鱼工厂化养殖HaCCp管理体系的生产应用研究,就是要对鱼苗、成鱼养殖到加工销售整个过程包括养殖车间的水域水源、苗种、饲料、药物等进行全面监控,针对各个养殖环节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工厂化养殖关键控制点(CCp)和关键限值(CL),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使危害因素降到最小程度,并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确保养殖鲟鱼产品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1鲟鱼工厂化养殖车间厂区概述

鲟鱼工厂化养殖车间位于湖北省宜都市红花镇绿色食品产业园,养殖车间位于中华鲟保护区江段中游,距沪溶西高速4km,距三峡机场15km,交通十分便利,厂区周边都是高档食品生产企业,无工农业废水、废渣、废气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厂地环境检测结果送宜昌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符合《GB/t18406.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取水处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要求,是无公害养殖生产基地。养殖水源为地下深井水,经过多级沉淀、曝气水处理后流入养殖池循环使用,其水质指标为:溶氧≥6mg/L以上,pH值7.0~8.5、氨氮≤0.5mg/L、亚硝酸氮≤0.1mg/L、硫化物≤1mg/L、悬浮物人为增加量不超过10mg/L,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

2危害分析

根据HaCCp原理,鲟鱼工厂化养殖中的危害主要分为生物危害和化学危害。

2.1生物危害

鲟鱼工厂养殖生物危害主要包括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是利用水处理系统中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有益菌将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等有毒物质,将污染物转换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等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在鲟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量大,鱼类排泄物、残饵、粪便极易污染其生活环境,引起养殖池内水质变坏,水体中孳生积累大量的病毒、细菌、浮游生物等微生物,很容易造成养殖系统中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害频发。无论是哪一种鱼病一旦爆发都能造成严重的死亡,影响其养殖效益。

2.2化学危害

鲟鱼工厂化养殖化学危害主要包括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及鲟鱼的影响和渔药残留对鱼体的危害。循环水养殖是利用生物处理池的微生物、有益菌将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等有毒物质,将污染物转换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硝酸盐等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在鱼病治疗或预防过程中化学性的药物包括消毒剂、杀虫剂等渔药,一旦应用到养殖水体中,对水处理系中的微生物具有极强杀灭作用,水系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鱼病关键在于预防,防重于治,在进行鱼病预防添加药物时,要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渔药,符合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农业部公告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施用渔药时严格遵守药物剂量,严格遵守休药期,避免药物残留,消费者食用后造成健康危害。

3HaCCp体系在鲟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的应用

3.1鲟鱼工厂化养殖流程

鲟鱼工厂化养殖的流程包括:工厂化车间的选择、鱼种来源、鱼种放养、成鱼养殖、商品鱼销售(或鱼子酱加工),其中,养殖工人或物料进出监控,水质监控、饲料供应、疾病防治等日常管理贯穿其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规范化养殖流程的制订是对养殖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及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基础。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鲟鱼工厂化养殖的规范流程,对每个步骤的技术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对可能影响鲟鱼安全生产的显著危害加以识别、评估和控制,避免整个生产过程中受到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确定关键限制标准,为关键控制点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确定预防、监控及纠正措施。

3.2养殖车间厂区的选择

养殖车间厂区建设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厂区周边无工农业废水、废渣、废气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带来的生物和化学污染,影响水体质量,此环节应设为关键控制点。首先检测水源水质理化指标,是否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水源是否充足、清新,不带致病菌和有毒物质。其次厂区环境相对安静,周边无居民住区,经常检查周围是否有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定期检测水质是否符合GB/t18406.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和养殖用水标准。

3.3鱼种来源

进工厂化车间养殖的鲟鱼苗种来源于公司自繁自育,无有害物质污染、检验合格的优良品种,或采购有生产资质、国家认可的良种生产场,外购鱼种进车间前必须进行严格检验,详细了解养殖环境状况和养殖过程中饲料、鱼药的使用情况。鱼种来源不正规或鱼种本身有药物残留、重金属超标会直接影响鲟鱼品质,危及食品质量安全,影响人类健康,应设为关键控制点。预防措施是:从正规养殖场引进鱼种,首先要检测鱼种质量是否符合《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nY5053-2005)种质标准,并查阅生产厂家在鱼苗培育过程中饲料、药物、疾病控制和纠偏措施等记录,详细了解育苗场及周边疫情情况。鱼种进车间前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由专人养殖管理,建立鱼苗养殖信息档案,便于今后追溯。

3.4人流、物流通道监控

工人进出车间或物料转运过程中监管不得力,很容易将致病菌带进养殖车间,传播到养殖水体中造成病菌交叉感染,导致鱼体产生病害,而带来严重损失,应设为关键控制点。预防措施是进工厂化车间的工作人员和物料走指定的专用通道,工作人员进车间前穿工作服,佩戴头帽口罩,穿胶鞋,手、脚浸泡消毒后方可进车间,运送物料车辆、工器具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喷洒消毒处理,避免致病菌带进养殖车间。

3.5水质监控

鲟鱼工厂化养殖,高密度、高饲料投入,在长期大量的饵料投入情况下,养殖水体中会有大量的残饵、粪便等有机污染物的积累,造成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水质恶化,影响鲟鱼生长。养殖过程中水质受其它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会对鲟鱼养殖带来不可预期的生物和化学污染,这也是显著危害,应设为关键控制点。预防措施是在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每天上、下午检测一次养殖水体中的水温、溶解氧。每3d检测一次养殖水体中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通过水质分析,作出科学的解决措施。根据不同的水温、溶氧等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做到科学投喂,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饵料对水体的污染程度。

3.6饲料供应

饲料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饲料原料或添加若被有毒有害物质、农药等污染,或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会在养殖生产中残留鱼体中,导致鲟鱼生长缓慢或生病,甚至鲟鱼体内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影响消费者的安全。此危害一旦发生将是显著危害,应设为关键控制点。预防措施是饲料采购应选择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从饲料生产厂家资质水平、饲料品质(主要营养指标、粘合度、质量安全)等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采购时检查饲料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无公害饲料产品认定证书、生产资质、生产日期、配方标准,饲料和添加剂的使用是否符合《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标准。鲟鱼车间工厂化养殖应投喂符合《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的专用鲟鱼配合饲料,严格按要求进行科学地投喂,避免饲料对水质造成污染。饲料储存有单独仓库,周边无有毒有害污染源,仓库温度适宜、通风条件要好,一次性采购量不宜过多,避免储存时间长,饲料变质或霉变造成污染。

3.7鱼病防治

在鲟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鱼病防治的显著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养殖过程中侵入的微生物和有害病原菌。二是药物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产生的药物残留。养殖生产中消毒不严格,监控不到位很容易将致病菌带入养殖水体中。渔药采购由技术员申报技术总监批准,采购部选择有国家资质、三证齐全的正规生产厂家统一购买,杜绝员工擅自购买渔药。工厂化养殖鱼病重点在于防治,一旦某一养殖池发病,所有的养殖系统都会带病原菌诱发鱼病,病害发生时,由技术员开处方,详细写明鱼病症状、治疗药物名称、剂量、施用时间,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报技术总监审批备案后由专人施用。推广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药物,不得滥用鱼药或使用违禁鱼药、超大剂量用药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要时间,严格执行常用渔药休药期。建立全面、完整、真实的用药记录,确保工厂化鲟鱼养殖的无公害化、规范化。

4鲟鱼工厂化养殖HaCCp体系的应用效果

自2009年3月公司组建HaCCp体系小组,制订鲟鱼工厂化养殖计划,同年4月养殖车间调进50g达氏鳇鱼种1.2万尾,6龄达氏鳇()×史氏鲟()杂交种鱼8500尾,至2011年10月完成两个养殖周期,通过对工厂化车间鲟鱼养殖过程应用HaCCp体系原理进行危害分析和HaCCp体系试验过程进行检验,提出了厂区选择、苗种来源、物料进出、水质监控、饲料供应、鱼病防治7个关键控制点,通过对这7个关键控制点的监控,使鲟鱼工厂化养殖更加规范化,养殖期间鱼病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养殖成活率、养殖效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养殖成活率由原来的96.3%,上升到98.8%。饲料系数从1.45降低到1.12,养殖期间个体体重为50g的达氏鳇鱼种已长到7.5kg的成鱼,两年期间共生产鱼子酱2批次,产鱼子酱6.87t,通过对鱼肉、鱼子酱的检测,无药残超标,完全符合出口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3

关键词:工业;污水废水;处理分析;治理方案;研究;分析

目前我国的工业发展势态良好,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随着工业发展,其中产生的工业污水废水数量不断增加,许多工厂对污水废水的处理忽视,处理使用的设备老旧,无法真正起到减少废水污染性的作用。导致工厂附近的水体遭到污染,随着水体的流动,污染面积随之扩散,对周围农田城市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想要保证社会平稳的发展,减少工业污水对水体的污染,首先要对工业污水废水的处理方面进行重点管理。

1我国工业污废水的产生方式以及处理现状

1.1工业污废水的产生方式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作为生产辅助,比如设备的洗涤,比如生产中材料的降温等等,这些水在使用后,其中会夹杂这大量放射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污染性,并且因为我国的工业种类较多,生产中所使用的工艺与材料都有不同,所以排放出的污水与废水内含有的污染物分类很多,大体可以分为酸碱污染物、油污污染物、半固体污染物以及有毒污染物等等。而这些多种类的污染物也为我国整体治理污水排放提高了难度。

1.2工业污废水处理现状

工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近些年工业在生产方面的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确实也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效益,但在发展的同时,工业污水成倍的增加,为环境代来了巨大的负担,并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用水质量,为了减少工业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各个工厂已经启动了相应了应急措施,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对污染无法根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最初开始进行工业废水治理至今已经有些年头,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污水的处理能力效力明显,从基础上可以满足大范围的工业废水治理。虽然处理技术上日渐成熟,但在管理上却还存在漏洞,一些中小型工厂,为了节省资金将污水处理环节简化,污水的处理力度不够,排放后仍然会对周围水体和环境产生污染,这些处理不当,污水乱排放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2工业污水的治理方法

因为我国的工业产业种类众多,不同的施工工艺与材料决定着废水的成分,大致可以分为医药与农药生产废水、造纸印染废水以及食品工业废水、冶金能源废水等。而我国对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种,生物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以及物力处理法,针对不同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类型,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2.1医药与农药生产废水

医药与农药一个是为保证人的健康,一个保证农业经济发展都是我国必须要发展的产业,而这两种产业都会产生巨量的工业废水,并且因为材料与工艺的特殊性,废水中存在着一定的毒性与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排放后很难被降解,在污水处理时可以使用催化氧化法以及会活性碳吸附法进行处理,增强污水的净化能力,有效降低其中农药与医药的化学残留,以达到对水体和周围环境无害的效果。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减少医药与农药生产带来的污染,要转变生产方向,提高生产技术,禁止在生产中过度使用有机材料。从根源上减少对工业使用水的污染。

2.2食品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食品工业废水的特点是悬浮物以及有机物质含量高,容易腐败,夹带病毒有很强的耗氧性。虽然没有太大的毒性,但可使水体富营养化,促使水中的有机物发臭,腐烂,导致水生动物感染以及死亡食品工业废水因为其用料广泛,成品种类繁多,因此废水的水量以及水质都有很大的差异。总要有固态污染物,例如果皮,菜叶,肉沫;悬浮物质,例如油脂,淀粉,蛋自质;溶解的酸碱盐等有机物;病菌病毒物质一般食品废水污染物可以生化降解。

2.3造纸印染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造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含有水量大,种类多,有机污染物高等特点。其中制浆产生的废水污染最为严重。造纸中,排出的污水主要有纤维,无机盐,色素,酸碱物质,填料以及胶料。我们可以通过气浮或沉淀法,燃烧法,物化与生化处理相结合,污泥处置与综合利用等方法来同收自水中的纤维性固体物质,黑水中的氢氧化钠、硫酸钠以及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治理造纸业造成的工业废水污染以及提高其自水利用率。此外,国内外也有采用电渗透、反渗透、超过滤等处理方法印染工业每年需消耗近亿吨的工艺用软化水。印染工业的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水质变化大,色度高等特点。有易生物降解,有难生物降解等等,处理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常用吸附法来使废水中的物质吸附在固体表面而去除的方法,例如使用活性炭等。还有膜分离法,萃取法等等。

2.4冶金能源废水的处理方法

冶金以及能源工业产业很多,因此废水排出量种类繁多,污染量大。冷却水,除尘水,煤气烟气洗涤废水,冲渣废水以及酸碱废水等成为冶金工业产生废水的主要来源。其中,冷却废水占用冶金废水总量的70%冶金能源废水,包括炼制金属以及发电新能源等产生的污染性废水。其中,火电能源产生废水量最为其高一般,我们经常使用以下方法来解决冶金以及能源废水的处理。

隔滤法:隔滤法也称过滤法、栅栏法、筛滤法等等。顾名思义,其以阻隔的方式拦截废水中粗大的悬浮颗粒固体。起到过滤拦截的作用以及吸附。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在有溶解氧的情况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然后利用其吸附氧化以及凝聚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净化废水,当然,随着水资源的匾乏,以及同收废水显得日渐重要。以城市排放污水作为冷却水等等的技术已经相继应用在各个能源电厂以及冶金事业单位中。

3总结

通过各方面的沦述,虽然我们在污废水治理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有许多的不足。治理工业污废水,从科学的方面来讲,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多试验,多发展,多治理。总结污废水的治理方案,提高污废水的治理水品。从各单位来讲,要抓紧废水污染治理方案,提高污废水净化水平。从政府方面,要提高污废水排放监督力度,抓实际,切实际。从而还人民一个健康用水环境,企业用水治理高水平。我们要从基础上,做到污废水治理工艺简单,处理彻底,净化量高以及成本低廉的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4

关键词: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重要性冲击原因后果办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连续、稳定、安全的正常运行,是每一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确保的日常工作,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和运行人员时时刻刻进行监视和关注。因处理工艺的局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基本无法适应水质和水量大幅度的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将会给污水处理工艺带来沉重的负担。

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的水质和水量,必须是城镇污水处理厂高度关注和监视的重点。一旦发现进水出现异常,需要进行密切关注,迅速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否则,稍有疏忽将会给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带来较大的冲击,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一、关注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重要性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艺中,净化污水的第一承担者就是细菌,而摄食处理污水中游离的细菌,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原生动物是污水净化的第二承担者。在城镇污水处理过程中所谓的活性污泥主要就是由这两者组成,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量,直接关系到了污水的净化的作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将直接关系到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因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情况是我们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工矿企业废水的普遍特点是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水量变化大,极容易给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带来冲击。在工矿企业废水接入之初,由于冲击过大而对曝气池活性污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容易导致溶解氧急剧下降、污泥发生膨胀、出水水质严重恶化。

曝气池受到高浓度工矿企业废水冲击时,池内溶解氧浓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迅速降至一个极低的水平。菌胶团菌是严格的好氧菌,只有在溶解氧足够的情况下才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而丝状菌却是兼性菌,在缺氧的条件下也可以良好地生长。在低溶解氧的阶段,菌胶团菌的新陈代谢受到抑制而丝状菌却能够正常进行新陈代谢,很容易引起污泥膨胀,因此导致了曝气池内微生物数量急剧减少,处理效果迅速降低。

二、城镇污水处理厂受到冲击的原因

经过排水管理部门对污水收集管网展开大规模的排查发现,主要是由于某些工矿企业无视国家有关规定,将生产的大量废水既不进行预处理也不按照规定排放,直接进行偷排。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在短时间内会造成严重冲击,甚至对正常运行的处理工艺造成完全的瘫痪。

1、工矿企业废水不定时的偷偷排放

有些工矿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废水处理设备尽量不运行,仅仅为了应付检查,但是将生产的废水不定时的偷排,少量多时段甚至细水长流,大部分是在夜半三更进行偷偷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如果不注意很不容易立刻发现和进行制止,造成生物池或氧化沟的溶解氧下降、污泥发生膨胀、出水水质恶化,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产生巨大的冲击。

2、工矿企业废水短时间大量的排放

大型的工矿企业,对生产废水应该进行妥善的储存和处置,但是他们既无视国家有关规定又不进行严格管理,将生产废水在短时间大量偷排,有的时候就是一夜之间,当你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由于短时间大量的排放造成冲击过大,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中的生物菌原本的生存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有机物与无机物比例严重失调,养分迅速大量流失,严重影响生物菌种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生物菌种的大量死亡,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造成严重冲击。

3、矿山企业废水含有大量粉煤灰和泥沙

有些矿山企业的废水,经检测BoD、CoD等大约是30—60mg/l,含量极低,但是含有大量粉煤灰和泥沙,悬浮物SS极高,能够达到500—700mg/l,粉煤灰和泥砂大量的排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后,极易造成生物池或氧化沟的大量泥沙沉淀,出现结块现象,大大增加了设备的运行负荷,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运行设备的损坏,导致出水水质越来越差。

4、食品药品企业含有大量油脂和重金属盐类

食品药品企业的废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会给生物菌种带来不可逆影响,甚至导致生物菌短时间大量死亡。主要是因为食品药品企业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机化学物质,并且夹带油脂及重金属盐类,这些物质很难分解并对生物菌的新陈代谢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同时将导致生物菌发生转变,原本好氧菌种在遇到这些物质时将转变为厌氧菌,因而食品药品企业废水在排放之前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处理才能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否则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造成较大影响。

5、工矿企业废水氮磷超标

有些工矿企业的废水,BoD约在20—50mg/l,CoD约在40—60mg/l,含量很低,但是tn约在30—100mg/l,tp约在3—12mg/l,n约在40—60mg/l,总氮、总磷、氨氮等指标大大高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从而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除磷脱氮的难度,这样的情况极易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阶段发生富营养化现象,出水水质氨氮的超标,大大增加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达标排放的难度。

城镇污水处理厂受到冲击的后果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为生物菌所起到得生化作用。污水通过粗格栅、细格栅、除砂装置等构筑物的物理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工艺的核心部分——生化处理阶段,污水在生物池或氧化沟中经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基本能够达到去除有机物和除磷脱氮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生物菌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生物菌的培养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温度等适应的条件下,生物菌的培养至少需要15—20天,因而一旦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菌遭到严重冲击,将直接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工艺的瘫痪。

1、生物菌急剧减少完全不起生化作用

污水处理工艺受到冲击后,生物菌在短时间内急剧减少,排放水的出水口出现浑浊,几乎与进水水质没有太大的区别。具有运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受到严重冲击的生物池或氧化沟的处理工艺中已经没有污泥絮团和泥水分离的现象,说明污水处理工艺完全不起生化作用。例如某两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先后发生过此类事件,经调查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是工矿企业废水在一夜之间短时间大量的排放,立即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造成严重冲击,待第二天发现时已晚;另一种是工矿企业废水不定时的长时间偷偷排放,平时未加注意,若干天后才发现进水CoD高达1000mg/L,同样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造成冲击,发现时已为时已晚。两种情况均直接导致整个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生物池微生物菌种的死亡,完全没有生化处理效果,造成出水与进水水质没有区别的现象,只能停止运行,并对构筑物池体进行彻底清洗,重新培养生物菌。但是由于停止运行、出水不达标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严厉查处。

2、生物池或氧化沟出现大量污泥沉淀

生物池或氧化沟在设计时为了防止大量污泥沉淀,大部分设计有搅拌器或推进器,正常工作情况时生物池的污水处于流动或翻滚状态,促使活性污泥能够更好地参与生化处理过程,尽量避免污泥的沉淀和减少死泥的产生。由于生物池大量的污泥沉淀,直接导致生物池中菌种严重缺少氧气,使生物的好氧过程停止,无法进行再次循环,周而复始直至生物菌种完全死亡,严重时可以导致生物池中微生物菌团短时间大量死亡,不得不重新培养活性污泥。例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含有大量粉煤灰和泥沙,排入后造成生物池大量污泥沉淀,池底达到1米多厚,搅拌器、推进器以及曝气器运行负荷增大甚至出现损坏,同时污泥脱水机损坏,没有及时修理投入运行,无法脱掉大量死泥,导致污水中溶解氧浓度仅为0.05mg/L,水面开始出现大量浮藻,之后微生物菌团大量死亡,无法实现污水的生化处理作用。只好停止运行清理污泥,修复污泥脱水机,重新培养活性污泥,用时一个多月,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因清理污泥还差一点出了人命事故,当时恰逢国家有关部门对CoD总量减排的核查而被发现,受到扣减减排量的处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也受到撤职处分。

3、各种有害菌种进入生物池

生物池或氧化沟的生物菌是通过投加活性污泥等接种方式逐步培养起来的,大量的杂菌和无用菌种的加入,导致污水中各种无用菌与有用菌争夺养分的现象产生,污水中养分不能维持有用菌种的正常新陈代谢,弱化了正常菌种的生化作用,直接影响了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例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时发现处理的效果越来越差,放水检修后又重新进水培养,但培养若干天仍不达标,经外请多位专家诊断,主要原因是进入大量有害杂菌,导致处理效果逐步降低,需要对生物池进行清洗和消毒,再放入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培养,通过再次整改后实际用时近10多天既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停止运行时间过长受到上级部门通报批评。

4、重新培养生物菌周期长且麻烦

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的生物菌种受到严重冲击后,完全不起生化作用,必须重新进行生物菌的培养,需要对生物池或氧化沟进行池体清理、重新进水、接种、循环、采样、化验、培养等一系列工作的展开,在温度适宜和进水水质良好的条件下一般培养周期在20天左右,如果遇到冬季寒冷天气,培养时间将更长,甚于无法完成菌种的培养。例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在12月份受到工矿企业偷排废水的严重冲击,导致了整个生物处理阶段微生物菌团全部死亡,只能重新培养生物菌的工作。从清理池体开始到恢复正常运行总共花费了2个多月的时间,不仅由于天气寒冷温度极低的原因培养菌种困难巨大,同时由于结冰等自然现象为重新培养生物菌的整改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又因刚投入运行不久,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无奈之下只好花巨资外请专家现场指导操作,既废时又废力还提心吊胆害怕被查处。

城镇污水处理厂受到冲击后的解决办法

城镇污水处理厂无论什么原因受到冲击,都必须尽快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恢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尽快使处理工艺达到出水标准。

1、阻止工矿企业废水的大量排入

必须加强城市排水管理,对工矿企业偷排废水等现象,排水管理部门必须及时排查找到偷排源头,立即阻止工矿企业废水继续大量流入城镇污水处理厂。

2、重新清洗构筑物池体

对于受到一定冲击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调整工艺和设备,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对于已经被严重冲击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则需要放水并彻底清理池体,以便对生物菌的重新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

3、重新开始培养生物菌

在对构筑物清理后重新放入城市生活污水,对池体起到浸润的效果,并对进水进行水质化验取得有关数据,根据设定预案积极展开菌种培养工作。在生活污水中添加大量碳源或直接投加活性污泥和粪便等措施进行闷曝,加速生物菌种的培养。

4、密切注意精心运行

在重新培养菌种的过程中,必须密切观察进出水情况,进行实时调整精心运行,促使生物菌种达到预期效果,处理工艺迅速达到出水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对进水须高度关注

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必须进行实时检查监测,排水管理部门必须对进水水质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排入工矿企业废水。

1、加强巡回检查检测

加强定时巡回检查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条件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当发现进水异常时,须密切关注,停止进水并积极调整工艺,同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配合排水管理部门进行排查,及时制止工矿企业废水的再次排入。

3、制定预案积极解决

根据区域内各种复杂进水情况制定预案,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工艺和运行设备的调整,根据预案进行减少进水、投加碳源、闷曝、减少曝气量、调整循环时间等方法进行工艺调整,尽可能减少损失。

积极推行排水许可制度

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52号),属国家建设部纳入《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的法律法规性文件,严格执行的是《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有关标准,必须积极推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对城市排水加大管理和查处力度,避免城镇污水处理厂受到冲击的情况再次发生,从源头上遏制工矿企业废水冲击城镇污水处理厂。

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

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虽然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具有相当的经验,但是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是近几年的事情,大部分不具备运行经验,遇到突发事件就无法应对不知所措,甚至已经发生严重冲击还未发现。必须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建立必要的巡回检查和报告制度,知道如何发现如何处理,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运行能力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受到严重冲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除上述各种情况还有印染涂料企业废水含有大量的颜色,导致处理工艺的颜色无法去除;雨季洪水也可能造成冲击,应该防止大量进入;进水CoD过高超过有关标准,仰止生物菌生长,造成菌种大量死亡等等情况,不在此赘述。

工矿企业的废水大量排入,造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冲击是主要原因,必须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高度重视。当城镇污水处理厂受到冲击时,必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尽快采取必要的措施迅速恢复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当城镇污水处理厂受到严重冲击后,首先是阻止工矿企业废水的进入,然后需要展开一系列的有效工作,争取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5

1.1样品的采集

1.1.1粮食和蔬菜样品采集

在两电镀厂周边1.5km范围内,涉及大孙各庄镇后岭上村、大崔各庄、佟辛庄和薛家庄,以及木林镇陈家坨村、李各庄和业兴庄,采集9-10月份间公共种植、养殖已成熟可供食用或食用原料的产品,同时在1.5km范围外采集相应种类样品作为对照,涉及村庄包括大孙各庄镇的郭家坞村、四福庄、大石各庄、大坝洼庄,木林镇的东沿头村、蒋各庄、魏家店和杨镇的下坡村、二郎庙,以及李桥镇的王家场村。2011-2013年3年间共环境监测样品144件,主要环境监测样本类别为蔬菜(包括白菜、萝卜、玉米、小麦、菜花、油菜、生菜、菠菜和柿子椒)和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和小麦),其中有19件样品为对照(包括10件蔬菜和9件粮食作物)。

1.1.2土壤样品采集

每一环境监测地区,选取被采集农作物种植的土壤作为采集对象,范围以电镀厂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布一个采样点,最远端距离电镀厂1.5公里。同时根据采集土壤上农作物的覆盖率可以增加土壤的采样点,农田土壤环境环境监测采集耕作层土样,一般为0~20cm深土层。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取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或棋盘式法采集混合样,每个采样区的样品为农田土壤混合样,采样量为1~2kg,对所得混合样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所需的土量,装入布袋或塑料袋内检测。

1.2检测方法

农产品和土壤中的铬参照GB/t5009.123-2003《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和《环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1.3质量控制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同时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重金属分析质量考核,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部分环境监测的关键耗材。在环境监测中出现异常结果时,将样品送到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核。检测中同时使用标准参考物质,并保证测定结果在准许范围内。对于没有相应标准参考物质的项目,实验时做样品加标试验,控制加标回收率为80%~120%。每个检测样品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平行测定结果满足相应分析方法的误差要求,报告检测结果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富集系数为作物重金属含量与所在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比值,他可以用来表示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积累特征及迁移难易程度,测出土壤样品及相对应的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后,可计算该地区重金属富集系数,以筛选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蔬菜品种。其计算方法为:富集系数=[作物重金属含量(鲜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100%。

2环境监测结果与分析

2.1区内部分农作物铬污染整体环境监测情况

2011-2013年对区内采集的部分农作物中铬污染状况进行环境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3.8%。虽然两类农作物p50值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但蔬菜p90值0.662mg/kg则高于0.5mg/kg的国家标准限值,说明重金属铬在区内部分蔬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对两类农作物铬污染水平进行比较,显示蔬菜被铬污染更严重(F=11.885,p=0.001;t=-2.226,p=0.029),见表1。

2.2粮食中重金属铬环境监测情况

对各年粮食中铬污染情况进行环境监测,p90值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0.217mg/kg和0.172mg/kg,较为平稳,但2013年达到0.490mg/kg,呈现上升趋势,见表2、图1。

2.3蔬菜中重金属铬环境监测情况对各年粮食中铬污染情况进行环境监测,整体合格率为87.7%,所有不合格样品均为2013年采集,2013年样品合格率仅为64.0%。p90值由2011年的0.232mg/kg到2012年的0.164mg/kg表现较平稳,但到2013年达到1.44mg/kg,远高于0.5mg/kg的国家标准限值上升趋势明显,提示存在污染。2013年蔬菜中铬含量水平也高于前两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04,p=0.001;q检验两两比较p值均为0.001),见表3、图2。

2.4距电镀厂不同距离农作物铬污染环境监测情况

对两电镀厂所在村(包括大孙各庄镇后岭上村和木林镇陈家坨村)、电镀厂周边1.5km范围内村庄(包括大孙各庄镇的大崔各庄、佟辛庄、薛家庄,以及木林镇的李各庄和业兴庄)、1.5km范围外村庄(包括大孙各庄镇的郭家坞、四福庄、大石各庄、大坝洼庄;木林镇的东沿头、蒋各庄和魏家店;以及杨镇的下坡村、二郎庙和李桥镇的王家场)内农作物铬含量进行比较显示,1.5km范围内村庄采集农作物铬含量高于电镀厂所在村和1.5km范围外村庄,且有统计学意义(F=4.683,p=0.011;q检验两两比较,p值分别为0.003和0.039),见表4。图22011-2013年蔬菜中铬污染水平变化趋势2.5不同种类农作物富集系数差异根据农作物铬富集系数含量高低可分为3类,一类为油菜、白菜、菜花,富集系数最高;其次为二类,包括生菜、小麦、玉米;萝卜、菠菜、柿子椒为三类,富集系数最低,其中富集系数最高的农作物是最低的农作物近五倍,见表5。

3结论

通过对顺义区两个重点电镀厂前期进行基本情况调查,两厂主要对金属表面进行耐磨耐腐处理时需要用到镀铬工艺。工厂用水均为自备井水,含铬的废水经过pH值调节、还原反应、混凝反应以及沉淀后,中水在生产中得到重新利用或在厂后河道排放,沉淀后的废渣有专业部门进行集中转运处置。但通过本次对两厂周边1.5km范围内外农作物铬含量进行环境监测比较发现,1.5km范围内农作物尤其是蔬菜依然存在铬污染情况。同时2013年还检测出部分蔬菜铬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蔬菜检测合格率仅为64%。顺义区曾在2011年针对重金属污染企业开展过专项检查,但是时隔两年环境监测力度有所下降,势必造成相关企业对工业废水废渣控制不利,导致2013年度铬对部分农作物的污染。同时通过对不同农作物铬污染情况进行比较显示,不同类作物对铬的蓄积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次环境监测发现,油菜、白菜、菜花等农作物更易富集铬,这与2006年宋波等人对北京市蔬菜中白菜富集作用较弱的调查结果不符[3],出现这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可能与采样地点不同、土壤污染情况不同有关。生菜、玉米、小麦富集系数较低;最后萝卜、菠菜、柿子椒富集系数最低,这与韩静等人研究结果相符[4]。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6

高致癌性的苯并(a)芘

苯并(a)芘是多环芳烃家族中的一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苯并(a)芘可诱发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皮肤癌、肺癌和白血病,并可通过母体使胎儿致畸。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冰岛农民胃癌死亡率最高,其原因是农民吃的自制熏制食品中所含的苯并(a)芘高于市售熏制品,匈牙利西部某地区人群胃癌高发,与此地区居民经常吃家庭自制含苯并(a)芘较高的熏肉有关;拉脱维亚一个沿海地区人群胃癌发病率很高,也是因吃很多熏鱼所致。

大自然中的苯并(a)芘

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天然来源主要是森林和草原火灾、火山爆发等。人为因素产生的苯并(a)芘主要由各种有机物,以及木材、煤炭、汽油,重油、天然气。高分子化合物、纸张、纺织品、秸秆和烟草等含碳氢化合物,经不完全燃烧或在还原性反应中经热分解而生成。炼焦厂、炼油厂、橡胶厂和火力发电厂等排放的烟尘,车辆排放的尾气,煤气、天然气及其他取暖设施和居民炊烟中,均含有多环芳烃物质。

食物产销中受到苯并(a)芘污染

大气中的苯并(a)芘可落在蔬菜、水果、谷物和露天存放的粮食上,然后直接进入食品,食用植物也可以从受苯并(a)芘污染的土壤及灌溉水中聚集这类物质。经调查,工业区生产的小麦苯并(a)芘含量比非工业区小麦高得多,城市生产的蔬菜苯并(a)芘含量比农村生产的蔬菜高。苯并(a)芘也可以通过海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鱼、哺乳动物等组成的食物链逐渐向人体转移。在柏油路上晒粮食,也会受到沥青中苯并(a)芘的污染。

改进措施:工厂企业要做好废水、废气、废物处理,保护水源,避免苯并(a)芘对各种植物、水产品的污染。不要在柏油马路上晒粮食。若可疑农作物被苯并(a)芘污染,在碾磨加工除去麸皮时,可使粮食中苯并(a)芘含量降低。做好食用油、用具和加工工艺管理。

食物烹饪不当会制造出苯并(a)芘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7

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学校食品安全教育讲话稿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讲话稿一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9、超过保质期限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防范“七字法”: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1、一防“艳”。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2、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3、三防“长”。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4、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5、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6、六防“低”。“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7、七防“散”。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此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6、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六、怎样识别用激素促进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农为了使蔬菜生长加快、生长的多就用激素喷洒,吃了这种菜对健康不利,怎样识别呢?

西红柿表皮光滑,当菜农对它喷洒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后,激素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该部位特别长肉,形成“尖屁股”。这种西红柿当然不能吃。此外,个头很大,红绿斑驳,摸起来发硬,切开后没汁或汁很少,这也是催熟剂催熟的,不宜购买。生长怪异的如冬瓜、黄瓜、茄子之类,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黄瓜则全身长坨,都是喷洒激素的结果。有的水果细皮嫩肉,有的芹菜体大身长,均不要吃为好。

如何采购食用油,应索取哪些证件?

采购食用油时,一定要采购标有“QS”标志的桶装食用油,若采购散装食用油,极易购买到潲水油及问题食用油,质量得不到保障。应索取的证件有:销售商的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食用油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若不按要求对食用油进行采购和索证,一经油出了问题,找不到销售商,责任由自己全负。

食品安全真重要,病从口入危害大。良好习惯要养成,食品挑选切注意。

“三无”食品莫食用,有害物质在其中。小摊小贩莫相信,卫生更是谈不上。

过期食品切注意,吃了危害大又大。变质食品切分清,中毒机率高又高。

油炸腌制要少吃,健康危害正面临。饮料、冷饮要节制,损害牙齿的健康。

    讲话稿二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购买三无食品。

2.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用餐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少吃零食、油炸、烟熏食品。

6.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物或喝水。

食品安全知识点

1.讲究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用手抓食物。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专心吃饭,不说笑打闹。

3.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4.不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或过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带皮的水果和蔬菜应尽量削皮吃。

6.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健康,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

7.一日三餐要合理,饮食要有度,吃饭有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8.贪吃使能量和营养摄入过量,容易造成肥胖,影响人的健康。

9.饮食要清淡少盐,过多吃过咸的食品加大得高血压的风险。

10.膨化食品如薯片、雪饼等,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不能经常食用。

11.冷饮不要贪吃,多吃冷饮会使消化道内温度骤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遏制胃酸分泌。

12.吃零食要有选择、适时、适量。不要在接近正餐时吃,临睡前和看电视时吃零食都不是好习惯。

13.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含较多的蛋白质、植物油、磷脂、维生素、铁锌等矿物质,有助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是较好的小零食。

14.少吃肥肉、盐腌、烟熏和油炸的食品。

15.巧克力不是营养品。巧克力热量高,但营养价值较低,吃巧克力太多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影响胃口,不能多吃。

16.每天适量饮水有益健康,白开水是最好的饮用水。多喝白开水,少喝甜饮料。

17.学生每天饮水要做到多次少量,每次200毫升左右,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18.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可能造成青少年身材矮小、骨折、龋齿、肥胖的危险,别把饮料当作白开水。

19.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现代营养学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夏季尽量不喝冷饮,不食用雪糕、冰激凌等;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如推车到处叫卖的爆米花,大麻花和散饼干等;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20.蔬菜可供给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素等,因此我们需要每天摄取蔬菜。

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推车流动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8

“洋货”未必好

近年来,在国人心中形成一种莫名其妙的概念:即洋货比国货好,大到汽车,小到糖果,而事实的本身并不是如此。单以食品为例,据某市卫生检疫部门的检验,在1991年进口的1600批食品中,就有67批不符合卫生标准;冷冻食品中有20%污染病菌超标,咖喱粉有90%污染了霉菌,不少食品添加剂毒性试验远远超过安全标准。一个体户全家长期食用东南亚某国进口的饼干,近来幼儿腹泻1月不止,四处求医不得良方,后将饼干送来检验才真相大白。原来其子腹泻的“元凶”乃饼干中病菌大幅度超标。

“漂亮好看”未必好吃

许多人买食品,往往片面追求包装、装潢和外表,以“外表”取“食”。殊不知,包装、装潢、外表漂亮好看,其内容未必好吃。一些见利忘义的食品生产企业瞅准了人们的心理,便刻意在食品包装上下功夫,不注重食品卫生质量。结果企业有了效益,消费者受到了损害。据某地一次抽样检验表明:在被抽查的五家儿童食品厂的五个产品中,有三个产品添加的色素超标。两个刚刚符合标准。而三个超标的产品恰恰以精美的包装走俏市场,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超过未超标的两个企业。

腌腊制品问题更多

病猪肉腌腊肉、疯狗肉灌香肠……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尽管执法部门年年检查、处罚,但不法商贩仍年年如法炮制,且这类利欲熏心的人在各个地区都层出不穷。在一次突击卫生检查中,某市工商部门查出一长期经营病死猪肉做腊肉的个体户,顺藤摸瓜竟查出了一个40多人的团伙。他们中一部分人专门到附近郊县低价收购病死猪肉,有时甚至将农民深埋在地里的病死猪也挖出来;另一部分人则专门负责将病猪肉制成腊肉,他们大量使用色素、酱来掩盖已变质的猪肉;还有一部分人则负责在市内一些菜场高价销售。整个过程“一条龙”,产、供、销齐全,不知坑了多少人。

菜市场也不平静

农药对农作物的污染,这是当前农业环境保护中的一个棘手问题。事实上,农药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施用的量和时间。如果量适当,次数也合理科学,无疑将有助于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防治。反之,则会使农作物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在实际操作中,菜农们已掌握了农药的使用,关键是忽视了施用农药后需过一段时间才能将蔬菜送上市,否则将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滞留于蔬菜上。据调查,有相当部分农民在施用农药的第二天便将蔬菜挑进了菜场。更有甚者甚至“喜欢”用农药来美化蔬菜,如在西红柿上抹上一定量的氨水。可使西红柿更加红艳照人。据说类似方法推广到其它蔬菜或水果上亦有效。某企业一次买一农民近百斤菠菜,结果当晚进餐的数十名职工集体中毒,医院化验结果是问题来自菠菜,后来查到了那位农民头上,险些将他送进了“班房”。

此外,用药物毒鱼、毒狗,再将其抛之于市场者亦为数不少,危害极大,切不可忽视之。

啼笑皆非的“自食其果”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9

关键词:食品废水、水解酸化、混凝沉淀

某食品加工(梅州)有限公司位于梅江区城北镇,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外商独资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是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和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科研基地,同时也是梅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生产具有客家风味的肉丸、盐、腊味、糕点、汤料、海产品、食用菌蔬菜制品等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达2500吨。

1.工程概况

1.1水质水量

该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屠宰、加工清洗所产生的较高浓度的生产废水。废水常常是间歇式排放,水质水量随时间、生产班次有较大的波动废水中,含有大量血污、油脂、碎肉、畜毛、未消化的食物及粪便、尿液、消化液等污染物。其中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较好的生化性,很适合于进行生物降解。

该厂杀鸡排水量为30m3/d,每月8次,每天生产废水15m3/d,总水量取45m3/d,按运行10小时计算,处理量为4.5m3/h。该厂水质情况见表1。

表1废水水质浓度参考值(单位:mg/l)

1.2工艺流程

1.3设计要点

(1)隔油池(原有)的水在pH调整池1中调节为中性,由潜水排污泵提升入水解酸化池中,经过水解酸化池内的微生物将大分子的有机物分解成易分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2)水解酸化池出水重力流入接触氧化反应池完成去除有机物的生物处理过程,接触氧化池出水重力流进入二沉池。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所产生的剩余污泥则定期送入污泥浓缩池。

(3)好氧处理[2]的供氧采用空气扩散方式,使用橡胶盘式微孔曝气器。由于在微孔曝气器的橡胶盘上有数千个微孔,因此具有很高的氧传质效率,标准氧传质效率可以达到25~30%,是一般穿孔管的4~5倍。因此所选用曝气系统可以明显减少需要的空气量,进而降低系统的能耗和日常运行费用。同时,由于曝气器的盘片采用epDm橡胶,在非曝气时可以关闭微孔,因此不必担心在不曝气时和系统检修时曝气器堵塞的问题。

(4)物化处理[3]由pH调整池、混凝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等组成,为生物处理系统的后置构筑物。通过物化处理系统将废水中的总磷进行处理。

(5)污泥处理系统由污泥池、污泥脱水系统组成。主要作用是脱除污泥中的部分水分,实现污泥减容的目的。

(6)废水经处理后仍含有动物致病菌,必须对其处理出水进行消毒后方可进行达标排放。本项目用二氧化氯消毒可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1.4主要设备

主要构筑物及主要设备见表2、表3。

表2主要构筑物

表3主要设备

2.系统控制

废水处理站可实现全自动化运行,亦可根据控制需要,实施人工操作。为方便操作,分现场操作箱、控制室操作站。现场操作箱,可于现场直接对设备进行起停。通过中控可以实现任何两条废水处理线中任何一台设备的状态,可直观地监视到现场的各种信息(水位、流量、pH等)。

3.运行效果

系统经过3个月的运行调试,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各构筑物出水水质处理情况见表4。

表4各构筑物出水水质(单位:mg/l)

由表4可知,该系统对食品废水中SS、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8%、91%、92%、96.3%。

4.经济效益

工程主体投资,该项目一次性投资50万元,其中土建费用25万元,设备费用21万元,设计、安装、调试等间接费用4万元。运行费用:1.9元/t(按废水计)。

5.结论

该废水处理工程耗资较少,有效的解决了小排量食品生产污水处理的难题,降低了处理成本。

对食品生产废水采用生化+物化的处理方法,有效的控制了氨氮和总磷排放,保证了达标排放的持续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水质也达到了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食品厂污水处理方法篇10

环境调查报告一

这是一张人们破坏环境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堵被画花的墙壁,照片旁边还写着一句话:还墙壁一张的脸。它提醒我们无时无刻都要爱护环境。

我在活动中,尝到了现代科技的甜头,用数码相机更加清晰;电邮让沟通更加舒畅。环境调查报告。

环境你我他,环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爱环保,我们的周围环境就更美好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化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垃圾污染

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的现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环境调查报告。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严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二是污染农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气。工业废渣中的有些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恶臭,从而污染大气。五是传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用过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传染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紧迫问题。

食品污染

食品是构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鸡蛋变臭,蔬菜烂掉,主要是细菌、真菌在起作用。细菌有许多种类,有些细菌如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也能通过工具、容器、洗涤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变质。真菌的种类很多,有5万多种。最早为人类服务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种。

现在,人们吃的腐乳、酱制品都离不开霉菌。但其中百余种菌株会产生毒素,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食品被这种毒素污染以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据调查,食物中黄曲霉素较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英国科学家认为,乳腺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

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气候温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旋毛虫等,这些寄生虫一般都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后再使鱼类、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后会引起寄生虫病。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还有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

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

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及人乳、脂肪,甚至南极的企鹅、北冰洋的鲸体内,都发现了多氯联苯的踪迹。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一些食用色素可保持鲜艳色泽。但是有些人工合成色素具有毒性。

防止食品污染,不仅要注意饮食卫生,还要从生产、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着手。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土壤污染

土地是人类的衣食之本,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土地却遭受到空前的破坏。其中,土壤污染像一把软刀子,正在剥夺大片肥田沃土的生产力。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某些有害物质大大超出正常含量,土地无法消除这些有害物影响的现象。严重的土壤污染可以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减退甚至枯萎死亡,这些污染后果是可以及时发现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并无明显表现,却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特别是通过农作物对有害物的富集作用,暗地里危害牲畜和人体健康,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中含有许多植物需要的养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粪肥一般会使农作物增产。但这些废水、废物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则进入农田,沉积于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人接触了污染的土壤和农产品,会引起破伤风、流行性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等。

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致使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无机物大量残留在土壤中。它们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从而使农作物减产。使用农药则使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有机物沉降在土壤中,毒害动植物和人。

大气中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以及放射性尘埃等有害物质会自然地或随雨雪沉降在土壤中。冶炼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镉、铅等有害物也会被土壤吸附,造成污染。

因此在工厂周围和公路两侧的土壤最容易受污染。

在土壤污染中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危害最大。铬、锰、镍等还能在人体不同部位引起癌症。

土壤中金属含量过高也会使植物受害。据实验,每公斤土壤含铜20毫克时,小麦就会枯死,达到250毫克时,水稻也会枯死。每公斤土壤含锌超过50毫克,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

土壤一旦被污染,其影响很难被消除。有机农药分解很慢,重金属根本不分解,污染的土地即使在不再继续污染的情况下,三五年内仍含较高的有害物质,并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人类。所以,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地上的植物不但不能食用,也不能作饲料或肥料。

环境调查报告二

设区市城考取得实质进展

[空气质量]20xx年,全省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平均达到334天,比上年增加10天;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平均为1、93,比上年下降10、23%。秦皇岛、廊坊、承德、沧州、衡水、邢台、保定、张家口等8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比上年增加3个。石家庄、唐山、邯郸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标准。

[水环境]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平均为82、58%,比201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有8个城市超过了平均水平,其中秦皇岛、沧州、石家庄、唐山、衡水、邯郸、承德7市水环境功能区(城区)水质达标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7、03%,比2012年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秦皇岛、邢台、邯郸、张家口等4市增幅较大,分别比上年提高14、26、9、55、9、3和8、39个百分点。

[医疗废物]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建成符合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要求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其中唐山、廊坊、邯郸3市经环保验收后稳定运行一年以上,张家口市2012年12月通过环保验收,承德市未通过环保验收),比上年增加两个市,其余6个设区城市尚未建成,除衡水外其他5市采用的是非典期间建设的焚烧处理设施进行处置。

[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承德、张家口、衡水等3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均在10%以上。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为81、76%,比上年提高了1、95个百分点。除邢台、衡水外,其余9个设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在85%以上,唐山、张家口等两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增幅较大。

[绿化]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89%,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廊坊、秦皇岛、唐山、邯郸、承德、石家庄、邢台等7个城市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在40%以上,比上年增加了两个城市。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11个设区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平均为80、71%,比上年提高了1、76个百分点。廊坊、邢台、唐山等3个城市的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超过了85%。

县级城考指标有较大进步

2012年,22个县级城市中13个城市上报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9个上报了手动监测数据,安国、高碑店两市2012年新建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并投入运行。依据监测结果,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状况良好,平均达标率为90、91%。除涿州、三河两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0外,其余各市均为100%。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9、67%,比2012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有18个市的工业固体废物得到了全部处置,处置利用率达到了100%。

医疗废物处置方面,迁安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任丘、河间、霸州、三河等9个县级城市均通过合法途径将全部医疗废物送往所在的设区城市进行集中处置。

22个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72、84%,比2012年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其中15个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了80%,比2012年增加3个城市;遵化、安国、高碑店、泊头、黄骅、霸州等6个县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增幅较大。定州、河间两市未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

22个县级城市中,迁安市、辛集市、遵化市、武安市、霸州市、冀州市等6家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成并通过验收,藁城市、鹿泉市、沙河市、深州市等4家已建成,晋州市、泊头市等两家正在建设。

22个县级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平均值达到41、14%,比2012年提高了4、76个百分点,其中南宫、霸州、高碑店、遵化、新乐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比2012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河间、新乐、任丘等3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足35%。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二级标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升级改造才能确保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厂建设亟待加强,近一半县级城市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零。11个设区城市中目前只有廊坊、唐山、邯郸、张家口、承德5市按有关规划建成了医废集中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