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十篇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十篇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0:38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1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本次教学改革的特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事实上,自世纪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许多学校在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涌现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有些经理论概括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本次教学改革的起点和基础。

     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里,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因此。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教学改革,一方面因为有了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作为基础,因此可望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深刻的反思,有了对存在问题的检讨和共识,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 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

    那么,本次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我们一定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组织学习与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从这个角度讲,教学改革是场攻坚战。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再次,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在转变观念和方式的同时,重建制度,这同样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观念更新、方式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对于本次课程和教学改革,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也就是教学管理和评价问题。他们盼望、呼吁与新课程、新教学相适应的新管理、新评价。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具有核心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当然。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需要在进。 

   二、教学观与学生观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本次教学改革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课程改革的呼应。所以,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但是,课程究竟是教学的“枷锁”,还是“跳板”?是教学的“控制者”,还是“促进者”?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前接受者和吸收者。这就是传统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这样.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

        

变得死板句机械、沉闷,这种背景下的所谓教学改革只能是打战,“戴着钦拷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c总之,这种教学改革最多只能在方法上、形式上做文章。而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奖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化,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人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这是从课程层面给教学带来的一种“解放”,一这种“解放”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第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 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 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 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 我给,你收。在 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 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 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 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 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 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与这一关系相关的还有: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体现一门学科的整体内涵和思想。当然,不同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不同,其探究过程和方祛论也存在区别。但无论对哪一门学科而言,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 性的发展与提升。

   

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儿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2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

1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新知识探索新事物的重要因素,在学生学习中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在学习中一旦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加倍集中,认识新事物就会很敏捷和快速,并且有主动深入了解新事物的动能,他们的学习情绪就会加倍增长,思维也会随着更加活跃而有创造力创新力,他们的学习行为就会随着兴趣而更加强烈和持久。所以我们在平时上课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所要学的知识,从另一层面上说更加促进学生们的潜在智力因素的调动启迪和发展。

2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全员参与

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育的本质在于孩子们能够主动参与,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们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只要能主动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去,他们就能用自己的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主动的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道理。所以我们平时在课堂上要注意,必须要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活动空间、想象空间,不管他们发现的知识是哪个层面的,是浅显还是深奥、是简单还是复杂,其实都是他们自身真实体验的感受得来的,实现了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新知识的理解性和探究性。还有就是有的学生在理论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呢他们的动手能力非常棒,能够取长补短,在实验过程中他们能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的长处,把实验做得有声有色,从而就会得到鼓励,并且十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和自尊心,从学生心理上消除了“数学难学,就是学不好”的一切不利于学习的客观因素,就会在自己内心出现一定要学好数学的心理趋向,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数学的环境中去,引导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动机,能够使他们克服障碍主动进取、以学为乐,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加倍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调动起学生们主动学习的行动和欲望。

3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应更加关注培训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小学教学阶段我们都知道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自身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数学教学课堂要注重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塑造。在教学中多进行趣味性、直观性、新颖性的教学体现和直观体验,在发展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切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符合他们对知识和认识规律和正确理论导向,培养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邮不愉快的情绪向愉快的情绪活动气氛转换,这样才能使他们实现由不喜欢数学到喜欢数学学习、再由喜欢数学到努力学习数学这一正确层面上来,最后发展到刻苦学习和钻研数学知识的良性循环过程上来。我们注重培养和引导他们在每个学习层次的学习活动中取得一点点成功的喜悦和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钻研的精神,形成不断进取、不断钻研、主动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自立探究、努力进取的现代化的新型人才。

4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注重数学实验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3

一、改变传统授受型教学模式

旧高中英语教材施行期间,英语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生词及词组讲解,课文中的语言点讲解,课文理解讲解,课文练习讲解,课文复习巩固讲解。要求学生背单词、词组,背课文笔记、背课文并做大量的配套练习。

然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共同感受:“苦”。然而苦没有带来甜头,学了六年英语,即使是高考中笔头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也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更不能用英语同外宾交谈,所谓高分低能,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这完全违背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这条最基本的原则。

二、创设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这样的理念: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是互动的各方的情感、体验、思考与发现共享、共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师生尊重、互利、互惠的“学习共同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自然生成的,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努力去创设。我认为,教师只在课堂上“面带微笑”,关注“师生关系”是打动不了学生的,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愿意参与教学的需要,注意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应该让学生在适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但保持动而有节的原则。既不太放任又不过于严肃。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集中和归纳。一个规矩过多、约束过严的课堂,只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获得成功,从成功中获得乐趣。同时也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尝试失败,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对学生的作品或意见不要轻易下“对”或“不对”、“好”或“不好”的结论,让学生在讨论研究之后共同评估,培养学生接纳意见、勤于思考的习惯。

新课程急切呼唤新型教学关系。活跃的课堂、和谐的教学关系不但需要教师有热爱学生的情感和责任心,还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去接近学生、研究学生,创造出主动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方法。

三、创造性使用新教材

新课程鼓励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正确的认识转变成教学行为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没有教师对教材的精心分析和“再创造”,就不能跳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模式。

目前,能够做到“用”教材的教师不多。“用”教材的教师往往对统领教材的课程标准更感兴趣,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分析,重视研究教材内容间的内在联系,重视理清教材所承载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思路,重视依据学生情况和教材两个方面进行备课。在教学中,他们往往把一些时间和精力花在研究学生上,主动地对教材“范例”进行重组、修正或置换,以适应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载体和必要条件。完成新课程的任务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拿着新教材上课的教师,不一定都能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提高教师对新教材的开发能力、对教材再创造水平是保障课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点。

四、采用激励性评价机制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能得到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会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从而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是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追求的动机。教师要善于利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传统评价最主要为总结性评价,即只注重考试成绩。而新课标所倡导的,在评价机制上,应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为宗旨,体现激励改进功能。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都设有总结即“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肯定进步与成绩,找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也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师生共同参与、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过程评价,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4

1.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是课堂。构建以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提问、讨论等新型的课堂模式,来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新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正、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贯彻新课改的主体性、合作性、开放性等原则,培养学生成独立的人格、精神风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2.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们大量地灌输知识,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高分低能。所以,要改变原来陈旧滞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在构建主体合作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在引导、指导、教导等方面。引导就是在不改变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障碍,进行有效地指导。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使整个教学课堂成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形式,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思维更加敏捷,这样就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主体合作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认为,“主体合作开放型”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适应新课改的模式。

主体性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师生间、小组成员间等,通过合作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合作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兴趣。在培养合作意识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想多观察,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放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不拘一格,兼容并包,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想要达到,既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又要以开放形式吸纳其他资源,形成一种自主开放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我们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要“启”的得法,要“导”的及时,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视教与学的相互转换,体现出教与学的结合,营造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评价上,要以积极评价为主,要把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同时把目标评价贯彻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以有利于学生的转化。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体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教学环境,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即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

诚然,新课改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的创新型体系,它传输了新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活动,以其丰厚的内涵、与时俱进的发展,吸取多方精华,采纳多种教学模式,择优补差。主体合作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其中一种,更要不断创新完善,因材而宜,因人施教,才能走进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因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被高职院校广泛采用,而高等数学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这就为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了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为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了培养更适合岗位型的人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适应“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需要。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尽管有不少学生选择了高职院校,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异常迅猛,但与此同时,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纷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首先,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更谈不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高等教育体系,没有先例可以借鉴。最后,职业院校教师的不稳定性较强。这就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讲授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尤其是对于高等数学这门令人望而生畏的课程,很多学生更是从尚未开始讲课就对其产生了恐惧心理,在这种状况下何谈学习好这门课程。针对这样一些对高等数学充满了畏惧心理的学生,如果我们还用以前“满堂灌”的老授课方式讲授新的知识,那么非但不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致使以后的授课活动越来越难进行。因此,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使用新的教学手段,重新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让学生愿意走进高等数学这门课程中,从中发现学习乐趣,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此,我尝试做了以下教学方法的改革。

1.提高课堂互动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经常出现“开小差”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每节课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尝试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换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授集合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多列举身边可以构成集合的例子的,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既掌握了集合的概念,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把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

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枯燥乏味一直制约着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果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是不是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呢?我觉得不妨在教学活动中多融入一些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如在讲授极限问题时,我们可以跟“国王与象棋”这个故事联系起来,还可以联系中国的一句俗语:“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体会极限的思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极限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

3.抽象问题生活化

空间解析几何不知是多少学习高等数学学生的噩梦,但空间解析几何又是很多专业课程学习的前继课程,也对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有重要的作用。这就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若能把空间解析几何中的抽象问题直观化,那么噩梦就不再是噩梦了。比如,利用我们上课使用的教室,或者我们所使用的书本等身边的简单事物,就可以把抽象的平面和直线问题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4.注重知识的结构化

其实数学知识也是一个整体,看似零碎的知识实则有很多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注重:充分联系以前讲授过得旧知识,利用“观察、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的数学方法把新旧知识点融会贯通。做到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就如:x的邻域;x的δ邻域;x的去心δ邻域这三个概念,看似概念繁多,实际上只要掌握了x的邻域这一个概念,其他两个概念就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掌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还让他们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并理解了新的概念。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又为他们学习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增添了不少信心。

此外,在中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教材,而现在他们已经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所要学习的知识就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覆盖面,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在信息化时代的运用。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再局限于板书,可以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让他们自己体会数学并不呆板、乏味。再者,还可以开设数学实验课,将高等数学中一些比较不好理解的概念和分析过程通过计算机展示给学生,既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又充分理解体现高等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总之,要合理应用高职教育的“教”“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就必须合理地进行课程改革,高等数学的改革首当其冲。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必须时刻认识到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到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和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三个新“教条”――关于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再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1,(1).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新精神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94-02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的课程。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新教材的本质、核心和首要目标仍然是德育课程。

那么,是不是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就可以只要德育而不要“双基”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双基”是进行德育的载体和手段,它是为教学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既要重视“双基”教学,更要重视通过“双基”教学来提高德育的效果。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师应从现代初中生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满足这些合理需要的条件,使“双基”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要,融德育于生活引导、成长引导和“双基”教学之中。

一转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思想政治在旧课程、老教材背景下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强调知识的灌输,其具体表现为:凡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点,哪怕其完全与学生的发展、创新无关,老师都要反复讲,学生反复练;凡是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哪怕与学生的发展或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师都不会讲,也不要求学生去学。因而传统的以考点为中心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新教材的编写,其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就是强调实践性。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也就是说,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新教材要以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能力目标追求。

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新教材在教学中应对准能力培养目标,在适当关注知识点的同时,更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

二把握主体定位,切实注重学法指导

教和学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不同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和学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在传统模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支配作用。旧课程、老教材的教学虽然也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但实际上,研究教法的活动更多,研究学法的很少,而教师仍然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这主要表现在,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问题的设计者和学习效果的主要评价者。

现今,初中思想政治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学生的学转变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法研究上来,转移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来。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了这一点;新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了把教材从“教本”变为“学本”,在呈现方式上通过设计大量的思维及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经过“活动、体验、表现”,实现自主学习,即把体现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活动设计作为教材基本内容的呈现。

三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实现品德教育

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教室板报、校园黑板报、学生手抄报,搭好育人平台。通过国旗下讲话,总结周内卫生、纪律、学习等情况并进行评比以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热爱班集体和增进班级荣誉感等教育,增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大力推广赈灾募捐、保护母亲河、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发扬人道主义和友情、友爱精神,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共处、学生存,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通过看光盘、看电影,来牢记历史、牢记先烈、学习英雄人物等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构建生活化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坚持这一原则和方法,只不过那时的具体做法是从理论到实际,用实际来说明理论,重点强调的是理论,甚至过分的强调理论而忽视实际。

现今,初中思想政治实行新课程,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仍没有过时。然而,课程标准、教材和教育理念却改变了,这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也应该赋予其新的内涵。即在具体做法上,更要做到从实际到理论,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理论,抽象出理论,而不是用实际去说明理论。这才是真正的、全面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应构建生活化课堂,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模拟活动、家庭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政治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生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探究和学习去理解生活,从而产生推动社会及家庭生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多渠道获取知识,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习效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当今新课程倡导的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要求:初中在教育

学生进行特长、个性教育,在开展课余活动等特殊教育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一是在正常教育运行的情况下,开辟了第二课堂,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弘扬学生的个性和发挥特长,成立了课外学习小组,如画画学习班、文体舞蹈班、计算机培训班、故事会或课本剧表演、学英语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足或特长参加课外活动。杜绝了学生课外逛街、看录像、上网吧等行为。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真正做到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个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为了学生健康地生活,自主地学习,学校还应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爱好,使教师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天使,承担教育学生的重担,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校园,各负其责,尽职尽责。

六开阔学生视野,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及其新教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把握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课程及其教材的基本内容的组织,既把学科理论和知识作为支撑点,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既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基本依托,更要积极不断地开发和整合其他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新课程、新教材的最大效能。

七利用各种庆祝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我国国情教育,创建和谐社会、和谐学校、和谐校园。通过重大节日的庆祝、纪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尤其是当前和谐社会里,学校可举行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自己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通过传统教育,丰富学校生活,熏陶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团结、和谐、平等、民主的学校生活中,提升其思想政治觉悟。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在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扬弃中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必须在继承传统课程教材教法的一些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等方面的重心转移,以现代素质教育理论来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7

关键词:模具CaD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194-01

《模具CaD基础》课程是材料学院高分子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专业的一门选修课。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模具CaD/Cam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1]。为了培养综合型、应用型的本科人才,把模具CaD基础作为材料学院其它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可以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模具CaD设计,为今后的发展拓宽知识面。这样一门选修课,确定了应当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绘图技巧、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上机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1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改革。首先删减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CaD平台的二次开发技术,强调“理论适度、重在知识应用”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基本的绘图知识。在基本绘图知识的讲解中要引入大量实例,在实例的演示过程中,应使学生详细了解模具的结构和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更加便于理解和实际应用[2]。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3]。

理论知识的讲解可以板书或者用ppt的形式,但是对于基本绘图知识的讲解,采取的是直接应用aUtoCaD软件进行讲解,这样使学生非常直观明了的学习具体命令的操作和技巧。其次是上机实训课程的安排要与课堂教学紧密连接,抛弃原来先进行课堂教学在进行上机实训的模式,而是采取课堂教学后立刻进行上机实训的新的教学模式。即每进行过具体绘图知识的课堂教学后要紧跟着进行实际的上机操作,这样才能使授课与上机不产生脱节,使学生及时进行上机练习,更好的掌握绘图知识。

实例教学要让学生先在实训中心进行模具的拆分和安装,让学生对模具实体有感性上的认识,具体了解各部件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具的拆分和安装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模具设计要求,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完成模具的CaD设计,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模具CaD课程的特点,考核方式不能局限于一张试卷或者一张图的考核模式,而是应该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4]。理论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前沿综合技术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占总成绩的20%;上机考试具体考查学生对CaD基本绘图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50%;综合应用主要考查学生对模具CaD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和综合性创新设计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设计创新点和应用技能,占课程总成绩的30%。

4结语

通过对模具CaD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有效地结合,为培养实用型、综合型本科毕业生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也为提高我国模具行业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如雄.模具CaD/Cae/Cam技术教学改革[J].科技广场,2011(11):212-214.

[2]管爱枝,施于庆,王瑞金,等.模具CaD/Cae/Cam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2):153-156.

[3]刘滨清,周玲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8(5):43-46.

[4]任秉银.模具CaD/Cae/Cam[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5]谢慧明,等.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编写组.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吕野楠,等.“2+1+X教学模式”在塑料模具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1).

[8]宋继顺.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增刊),2007.

[9]宋继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下旬刊),2010(9).

[10]马应虎.产学研相结合促进高校发展[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

[11]曾湘泉,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

[12]单佳平.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推进校地合作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12).

[13]李元元.以新认识新思路新举措力促产学研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8

现将我的思考整理如下,愿与同行们商讨。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求知热情是第一个相通点。在传统教学里也一直倡导“乐学”,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迈向成功的起点”。因此,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必将注重把知识性、思想性、愉悦性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并建立起稳定兴趣,但教学方式上多为传授式。而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交流方式,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认为衡量课改理念新不新,方式方法活不活,首先要看学生对你所任科目是否普遍的建立了浓厚的兴趣,能否主动热情的参与学习活动。否则,教学形式再新也毫无实在意义。

二、都需要教师既有广博的学识,又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不断的探求精神。传统教学里有流行多年的口号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以此比喻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故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教师是很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的。而这样的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也较容易完成角色转换,也将很快成为课改活动的先行者。

新课改明确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教师即研究者”,要不断地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超越的动机,具备将正式的理论与个人的专业经验进行转换,修正与反省的能力,以获得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整合。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与意识。

三、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课程要求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标志是学生门门功课都优秀。而新教材改革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的内涵扩展了,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的结合,是学生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性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四、都强调融洽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也关注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倡导教育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反对体罚或变相的体罚学生。风趣幽默,亦师亦友型的教师教学效果好,学生普遍欢迎。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关系。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很难设想师生关系在生份、僵化、冷漠,甚至敌对的气氛下能产生“互动”的效果。

五、都倡导启发式教学。原有的教学也要求方式方法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课堂气氛要活跃,尽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但因种种原因,使启发式教学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常常遇到的是启而不发的尴尬。新课程改革要求彻底摒弃原有的那种有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重点背诵“结果”的弊端,而要注重启发学生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六、都注重追求知识,发展智力。传统教学强调“双基”,即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所有知识都是靠教师灌输给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是凭“题海战术”机械训练而完成的。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但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学会知识。

七、都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传统教学强调教师要深研教材,吃透教材,备好课,向45分钟要质量。但过分强调了学生对教科书的记忆与内化,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创造性,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新课程更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成的模式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9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有系统开发级的,也有应用操作级的,还有大量的跨专业应用服务和客户支持等复合类型的专门人才。随着近几年科技的发展,这种分级越来越明明晰。

目前许多学校将人才培养侧重点放在培养研究型和本科级(亚本科级)计算机技术人才,而对计算机应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却重视不够或措施不力。根据计算机科学发展迅速的特点,计算机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潮流,与学科发展接轨,与时代同行,要分层次培养社会需求的技能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1、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特点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进行重大调整,而且要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要有准确的定位: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的轨道。归纳起来,应该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和创新教育之中。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1.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课程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精心安排必须的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加强界线模糊课程的整合,设置综合课程,强化学生技能。

1.3要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

各门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例如《niit模块》课程中的iSaS以及软件项目课程教学中采用主题作业让学生来搜索知识,系统地整合知识片,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素质能力方面的系统教育锻炼。从而处理好知识教育与素质能力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综合能力大为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

1.4评价体系要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在课程标准中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技能人才。

2、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方案

为完成以上目标,需要对专业基础课程和计算机软件、网络等一些课程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2.1精心设计实训题目,加强上机实训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动性。

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精心设计实训题目,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设计实训,分必做、选做和提高等类型。学生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在课内和课外充分进行实训。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是学生认知的重要环节,辅导中应特别重视“实践”这一环节。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不是靠教师教,而是靠自己动手、动脑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只有多上机动手实践,才能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才能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所以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上机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人机互动中获取知识。

2.2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采用书面作业、上机作业和项目设计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例如计算机相关的一些专业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程序设计》、等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可采用以上三种并行的教学模式。

另外,可以通过一门课程就进行试点,采用班级授课与学生自主网上学习相合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经功能扩展之后,放在校园网上,并提供学生自由上网学习的环境,改变学生单渠道从教师那里获得学习信息的状况。同时精讲理论课,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进一步对课程自主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根据这个教学模式的要求,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即:预习教材、重点讲解、上网自习、上网自测、网上讨论和提高。

2.3强调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反馈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复杂过程。要使这个过程得到控制、调节达到优化,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来实现的。在课堂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中通过得到教学活动信息的反馈,及时而准确的做出反映及处理,使教学活动中的缺陷之处得以弥补,不当之处得以纠正,完善之处得以强化,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计算机教学活动是知识技能性很强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巡视检查学生上机操作练习,从学生的操作过程及完成试题的步骤和结果中搞好每次活动的教学信息反馈,即做好“行程性”反馈。当发现个别学生“反馈”的效果不佳时,教师应提出一些“暗示性”问题,启发其继续准确地完成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2.4对目前的考试方法进行完善和改革

在计算机教学中,素质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计算机专业教育之中,这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要注重过程性和阶段性考核,注重从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能力等多方位考核,从而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客观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正面导向。

2.5加强重点课程和系列课程建设

通过全面细致的考察分析,有重点的选出学校层面以及系科层面的重点课程建设,成立小组分工合作,摸索总结经验,继而以点带面推广一系列课程的建设,有目标有计划实施计算机专业各门课程建设。

综上所述,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学生又能对这些知识运用自如,教学环节的安排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加强实训环节、努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活动的信息反馈,善于创新,才能形成完整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体系,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3、教师如何应对计算机课程改革

教师是教育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计算机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创新教育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创新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创新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应具备精深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设计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的能力,会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进行课程设计和组织网络教学。

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再次,计算机课教师自学能力要强,要具有创造性,懂得吸收、借鉴国内外典型计算机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先进成果,引进教材,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这必然要求计算机课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做大量开拓性工作。

4、如何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职业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是培养人的职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是阶段教育,不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运用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着重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把发展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自学能力,让课堂充满创造活力。

总结、评价是教学活动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来体验创新的乐趣,评价是最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给予热情的肯定。因为教师的这些肯定,往往使学生如沐春风。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此活动印象深刻,产生极大的满足和喜悦感,而且还能在无形中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次创新活动中,从而下一次的创新兴趣又得以激发。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专业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努力让教学活动焕发出创造的活力,让学生在科技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篇10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推进,2004年秋季新教材在温州市全面推广,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指导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颇获裨益,下面我结合七年级社会教材,谈谈自己的教学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含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在现在的教学体制中,每个班级学生数目较多,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良莠不齐,在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往往能力强的学生思维敏捷,积极发言,更为自信、乐观、积极进取,更能在课堂上展现自我,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做课堂上的旁观者,对社会课缺乏兴趣,知识面窄,技能较差,难以跟得上整体学习的步伐,发言不积极,学习被动,在教室中表现得较为低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认为七年级的社会学科不是考的科目,或者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少,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这种思想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与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违背,与新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相违背。

二、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是以先前构建的知识为基础的;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因而,地理学习不是从外向内不断被动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地理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中多使用讲述法,采用满堂灌,教学呆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应有的动力。课程改革要有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改变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做学生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要保持师道尊严,是课堂上的主宰,经常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遏止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现代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现代是信息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学生某一方面掌握的知识也不一定就不如教师,教师转变角色势在必行。

其次,应解放思想,开放课堂,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地理教学方法有多样性、兼容性、灵活性的特点,活动的、讨论的、探究的、发现的、专题的、范例的教学模式只要生动活泼,对学地理有利,就都可以在地理课程中综合运用。针对不同的目标,可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如问题设计、课题设计、实地考察、实验,这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与动手能力。

1.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多使用读图法。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地理学习必须突出图像的观察与应用,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饼状图、柱状图、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不仅是学习内容的载体,而且是学生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拐杖。在教学中,笔者给学生介绍每种图的学习技巧,看地图时先看图例后看图,先看面再看点,学习时本着图―文―图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新的内容时先鼓励学生自己先看图,再看文字,然后再把文字落实到图上。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不仅提高了读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有较快的提高。

2.突出新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展小组活动。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深化,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期。素质教育培养的是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人,这种新人具有坚强的人格与自我发展意识、能够不断学习与实践,善于沟通及与他人协作。而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我在开展小组活动时主要是采取了分工―合作―交流―展示的四大步骤,全班根据需要分成若干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承担不同的任务,如电脑高手负责做课件,书记员负责记录小组交流内容,发言人负责发表小组的观点。在不同教学要求下各个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大家分头收集资料,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将形成的本小组的观点制成表格、文档、小报或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各小组既可以承担不同的任务进行互补,也可以承担相同的任务进行竞赛。

3.处理好讲授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

在新教材的推广中,我们积极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但是并不是不用讲授法,这种方法在学生知识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教改并不是完全抛弃讲授法,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的学习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