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4:11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1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457)

摘要:科技创新竞赛一直是各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常用途径,高校在开展创新竞赛时是否应该更具有针对性,一直困扰着高校创新工作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调研等方式,对不同年级、性别、年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剖析,深入的了解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并在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水平、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群体趋向是否有明显的规律性等方面,解析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认知差异的原因,并对此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创新竞赛;创新能力;认知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262-02

1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谈到青少年科技创新时提到,提高中华民族创新水平,将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强国,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希望在于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发展,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尤其要发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科技创新坚实的后备力量.近年来,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高等院校扩招幅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水平饱受批评与质疑.资料显示,有68%的大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后,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般”或者“较差”,只有9%的导师和高校任课教师认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为“优”[2].在数据面前能够很直观的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

科技创新竞赛的不断推广和引入使高等院校似乎掌握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但是究竟科技创新竞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多少平台支持,为了使科技创新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意义十分突出.

2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现状

2.1大学生对参加创新知识竞赛积极性较高

本次调查采用正态分布的方法,对本科及研究生共六个年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你对科技创新竞赛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所有年级选择“感兴趣”一项的比例均超过了90%,甚至大三的学生100%对科技创新竞赛感兴趣,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热度”较高,而且随着专业领域知识的不断积累会在就业前到达一个峰值,可见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渴望还是很高的,也间接证实了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在解决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上是可行的.

2.2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参与度不高

大学生对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在另一项调查中发现了与高积极性相悖的调查数据.在本次学生调查中,对“你是否参加过学校与学院组织的创新竞赛”的问题调查,大一有45.6%的学生参与过,大二、大三的参与比例分别是47.1%与43.8%,这显然于高积极性的数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尤其大三年级在100%希望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中,只有43.8%的学生真正的投身到了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这里有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的影响.

2.3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整体认知度较低

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的搭建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大学生的专业领域,在创新竞赛的过程中全面的提高以创新力为核心的专业科研竞争力,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对锻炼创新能力有明显效果的只占总数的58.7%,从数据中能够看出,有近40%的学生并不认为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有帮助.对这40%学生的二次问卷调研中可以看到,他们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动机占比最大的两项为“新鲜感较强”、“完成创新任务”.从这一系列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在参加创新竞赛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只停留在了完成任务和获取学分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科技创新竞赛对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分析,加上从未参加过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有将近7成的大学生并没有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得到锻炼.

3产生认知差异的成因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是有着明显诧异的,因此,竞赛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展.只有所有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有一个全面的、深层的认识,成为一个惠及全体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创新竞赛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产生认知差异进行成因分析,发现主要由社会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组成.

3.1社会家庭因素

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上更加的全面,也更乐于组织团队参加创新类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所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是构成社会总和的一分子,一方面,社会离不开人的组成,没有了人就失去了主体,也就没有了社会的概念;另一方面,人同样离不开社会的存在,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存并实现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逐渐的将社会关系模式嵌入到自我发展的模式中,这种具有多样性的个性激发,更有利于他们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程度.

人处于社会的网络之中,社会网络的最小组合便是家庭,在科技创新竞赛的调查中发现,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竞赛的认识度.一般情况下,在家庭中选择比较受尊重的大学生,以及家长对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较为突出的学生,更愿意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并且创新竞赛的目标及为自我带来的长远影响有着清楚的认识.

3.2学校因素

高校是科技创新竞赛的主体组织者和协调者,大学生出现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差异的情况,学校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主导因素.在针对“你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不高的原因有哪些”的调查中,选择与课程脱节的学生占43.6%、选择缺乏教师指导的占16.2%、选择缺少组织机构的占15.7%.从调查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导师还是组织机构都是高校可以协调和解决的问题,高校要利用好专业、科研、创新的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竞赛的胜势,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

3.3个人因素

“在不同的情况下,个体所面临的境遇可能不同,不同个体面对同样的境遇下,其行为可能也有差异.”[3]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个体因素与其家庭氛围、受教育模式、家庭经济情况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性别的个体差异也会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度有着影响,比如对调研学生进行性别分组,男性对科技创新竞赛的感兴趣程度要远远高于女性,对科技创新竞赛能力上的认识也要比女性相对较强,而且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所以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平台的认知度是由各种不同因素造成的,通过对各种因素的了解,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规避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的差异.

4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认知程度的策略分析

4.1增强高校科技创新竞赛的组织管理能力

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竞赛的认知程度,高校在竞赛组织过程中的管理的变革非常有必要,将科学的管理与有力的宣传相结合,加强科技创新竞赛的宣传力度,宣传过程不仅仅是赛事介绍的过程,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宣讲的方式,通过展播历届优秀作品和团队的宣传片引起学生的共鸣,突出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程度.高校应适时扩大科技创新竞赛的参赛途径和比赛类别,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分类别竞赛或者一年多赛的情况,让更多希望参加到比赛中的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充分利用辅导员在科技创新竞赛中的组织作用,发动教学名师参与到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分层次分团队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团队核心带动作用,鼓励学生组队参赛.

4.2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竞赛过程中的指导

加强教师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指导作用非常必要.对本科生而言,接触到的专业知识有时并不能为其团队的创意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保障,如果长时间不能突破技术壁垒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团队的创意搁浅,针对于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优势,将青年教师充实到学生创新竞赛的团队中,进行方向的把握和技术上的指导,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作用,在竞赛准备的过程中,青年教师还能够从科研道德、教学技巧方面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竞赛对学生全方位的影响.

4.3加强科技创新竞赛与课程的关联程度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认为科技创新竞赛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课程脱节选项比例高达43.6%,对研究生的分项调查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高校课程的安排与科技创新竞赛的关联度较低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事实,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学科的培养为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下基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科技创新引导方面的课程占比较少,甚至一些高校根本没有创新性课程的设置,这对大学生提高对科技创新竞赛认知度是很不利的,高校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传授学生参与和进行科技创新竞赛的技巧,对科技创新竞赛可能出现的优势加以宣传,有利于科技创新竞赛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

4.4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

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要建立起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奖励模式,在科技创新竞赛中发现具有比较开阔前景的团队项目要进行经济上的支持,设置合理的竞赛奖励制度,包括奖金的分配,对获奖团队的表彰,将前景较好的科技创新项目选择性的运用到专业科研当中,将科技创新竞赛的成绩作为其他奖励、荣誉评比的依据,逐渐完善科技创新竞赛的奖励制度,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比赛,锻炼创新能力.

4.5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科技创新交流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发挥自我创新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创造社会生产力,增加校企合作使科技创新竞赛更贴近生产要求实际,与企业合作可以使科技创新竞赛更具有针对性,企业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发现研亮点充实到企业的生产研发过程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杜侦,曹慧丽,魏琳华,李聪.依托科技创新竞赛培养应用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3(9):153-159.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2

一、科技创新的条件

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定义,一直未能达成共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6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我国学者刘丹对创新能力做出了如下定义:“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创新能力不应该只是一个方面的定义,它应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从内部因素来讲,创新能力是人类开拓精神的一种,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将信息归纳为生产实践的手段,并将其转化成为社会生产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手段三个方面。从外部因素来讲,得有使创新能力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指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基础,即创新的社会基础和科学基础。科技创新以物质世界作为实现的主体或平台,它植根于客观上的实际需求和可能性条件,来源于现实生活。人类的创新能力都是围绕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来培养和发掘的。科技创新主体认识客体并改造客体的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进行科技创新。正如马克思所说,“宇宙的一切现象,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物理学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创造,而只有物质的形态变化”[2]。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别就是具有自觉的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的促进下,人自身的其他能力得到提升并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力,进而推动人的生命活动呈现出一个持续的变革、更新和创造的过程。人在人化自然过程发现自然界的某种有用物并使其成“资源”并产生经济价值。通过人类活动实现自然资源、人工资源的生产和占有。人的素质和潜能的提高,是科技创新能够实现的关键。科技创新活动不是重复的生产实践活动,它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使人的本质全面呈现。科技创新活动是富有探索性和开拓精神的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出科技创新主体的综合能力。科技创新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是创新主体各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物化的产物,它既真实地反映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也全面地、系统地展现了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力量。因而,科技创新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客观事物不能适应和满足人们需求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并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对旧事物进行改造、改进的结果。

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性

(一)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的辩证统一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行培养,以达到提高其艺术水平和审美力的目的。科学与艺术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即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艺术的熏陶能影响智力开发、集合想象力、启迪创造力,从而推动科学前行;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为艺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人世的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3]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最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活动及其成果在精神上的沉淀和升华。科技是理性思维和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艺术,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灵动创造。科技追求慧与用,艺术追求美,科技探寻自然规律,艺术感受世界形象。科技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是真理普遍性、成果永恒性、意义深远性,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科技与艺术的交流互动,理性、感性、悟性的汇通互补,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对世界整体的立体认识。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艺术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挥出自身能力,包括培养激发其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而科技创新须依靠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激发与互补,从大跨度联想中得到启迪,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因此,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文活动和创新能力都是用感性认识作用于客观存在的行为活动,两者通过感性思维模式,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4]审美是审美个体将对美的感性构成能力作用于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创新能力则是将人类对科学的认知显像成为客观存在,并对其进行认知表达和实践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感性的构成能力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审美活动与创新思维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都是由感性认识激发灵感,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然后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社会目标,将意识转化成为客观存在,并作用于生产实践。因此,二者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艺术教育注重形象化的认知模式,其核心是直觉,通过直觉的第一印象感悟,然后再真实地展现对美的认知。创新思维也依赖于第一印象的直觉感受。直觉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源的作用,与审美意识一样,直觉的感性认识往往是来自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因而具有真实性、形象化的特征。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感触的直觉是美和科学诞生的前提条件。因而,艺术教育和创新思维都依赖于直觉,且统一于直觉。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泉,为人类提供思维观点、科学知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行动计划和未来预见等,是人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增强实践目的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创新能力是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源自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源自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延伸与发散,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两者密切相关且相互促进。

三、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工作,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一)重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加强艺术教育工作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理轻文的观念,阻碍了文理兼容、相互渗透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导致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呈现出“瘸脚现象”。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在加强对自身内在价值认知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外在功能,即艺术教育对教育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机构是发展艺术教育的保障。高校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在行动上,要建立一支专门的专业化艺术教育管理队伍,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来规划、督导和组织艺术教育的教研活动,将艺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动

高校要实现艺术教育计划就应该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动。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使不同学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资源共享。加强艺术课程综合化的合理设置。首先,要完善艺术学科的课程设置;其次,要注重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有限的课时内,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设置;再次,要依据“精选内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实现课程综合化的设置。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获得更多学习艺术知识的机会,从而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科研生活,进而激发其普及和传播科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促进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的交叉与互动,能实现客观世界的真善美,有助于人精神活动的知情意与人类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伦理学、美学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高校培养出人文精神浓、科学精神厚、创新意识强、创造能力高的优秀大学生。”[5]

(三)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

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将艺术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二是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艺术化。

(四)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

高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连续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大幅度提升,将艺术教育落到实处。改变过去以学生在短时期内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程度为标准的单一艺术教育评价方式,放眼大局,用长远的眼光来评估学生艺术教育的效果,将学生各项表现的综合评比作为其艺术教育的评价标准,这样既能使我们的教育目的锁定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同时也能给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课程上减压,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积累;中西思维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064-03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底蕴

所谓科技创新,即在某一领域的科学或技术方面取得前人所未有的成就,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更合理、更科学、更经济的理论或方法。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技术和科学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生产依靠技术,技术依赖科学的关系,发展到目前的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物质产品生产关系。随着新科学的进步,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个技术发明,甚至就能够创造和产生一个新兴产业,结果能改变某个领域或整个世界。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带来人类思想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特别是思维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受到全世界重视并且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普遍追寻的一个目标。这是一种开创性的活动,需要科学家群体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成功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引发一个行业和相关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革命,因此,在某一领域完成了科技的创新就意味着在该领域拥有了优先发展的权利。

科技创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科技氛围,需要有深厚的科技底蕴做基础,科技底蕴丰厚与否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科技创新与科技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科技积累是完成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一般说来,国家的科技底蕴和积累与科技创新成正比,也即科技底蕴和积累多理论创新也越多,理论创新越多的结果带来的是新的技术。当代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科技发达,这与其近代以来科技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二战时期美国相对和平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批战争国的科学家,他们也将各国科技发展的成果植于美国的大地上,时至今日已开出了绚丽的科技之花。中国走的是一条与美国不同的道路。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工匠传统的国家,自己发展出一套独特的不同于西方的科技体系。古代中国技术先进,在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然而在科学理论方面却没有什么建树,这与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的是“感性、顿悟”型,观察外部世界依靠感性经验,或说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顿悟方式来观察和探索世界,就其宏观发明来说,总体是模糊的,方式方法方面则是思辨和形而上的。西方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对,崇尚“理性+实验”,探索和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在依靠精确观察和计算,是建立在精确观察和计算基础之上,其过程是用严密的逻辑来开展,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探索和得出自然界或社会某方面的规律或法则。这是一个纯粹化和量化的过程。两种思维方式各自偏重一个方面,但是在科技积累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思维方式方法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方法的产生各自与自己所在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等密切相关,也因此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方法方面的价值观念、心理特点等也各不相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各具特色:中国的思维方式特点是多向度的,立体性的,辐射四周的。西方的思维思维方式特点则具单线性和分析性的,是容易诱导出的,流线型的。分析发现认为,中式的思维方式特点是阴阳互补性的,而西方的思维方式特征为二元对立性。文化方面,宏观方面概括,中国文化是性理科学,西方文化是智性科学。体现在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方面也互为迥异。“中方是用心观察和认识世界,西方是用脑认识世界的”[1]。下面从两个具体方面加以比较。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都注重通过感性经验,运用朴素的辩证思维,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在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认为客观外在世界是从混沌状态、虚空中演化。人们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生成过程的描述是粗线条的,是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和严格考察的,只是思维者们经过感性直观想象的。中国的典籍中大多探讨伦理、政治等问题,很少涉及科技方面的知识,以墨家、名家为代表的逻辑学派在历史的长河中昙花一现,虽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但并未在社会中产生什么实际影响。《墨子》对科技知识稍有涉略,如“力,刑之所以奋也。法,所若而然也”[2]。但这些记述主要限于感性的层次内,是观察性的,是对力学、光学等某些现象的具体描述而非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没有形成更高层次的系统的理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观察,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之也”[4]。另外还有少部分是关于顺应农时、不涸泽而鱼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3]这些论述通常是与人、与治理国家混杂在一起,没有形成单独的体系。

西方的思想家注重理性在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在他们眼里,世界是一个井井有条的系统,从第一个思想家泰勒斯开始,他们就积极探索世界的本源。早期的思想家们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具体的土、气、水、火等物,后来德莫克里特将其发展到原子这一肉眼看不到的元素,把对世界本原的认识转移到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层面上,树立了理性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毕达哥拉斯更认为“数即万物”,把整个世界还原到一个绝对抽象的、规律性和逻辑性极强的体系里,完全脱离了感性的直观,充分显示了理性的作用。早期西方的大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往往都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其中包罗万象,除了哲学、逻辑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外,还包括了对数学、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专门研究。在这些研究中,他们对感官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找出其中的规律,努力让世界呈现出规律性和有序性。理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发挥出来。

探讨中国的思想产生之源头,可以认为,中国的思想产生伊始即是与政治、伦理等问题紧密相关联的。中式思维方式方法形成独特的自己体系,到儒家一统思想后,名、墨等诸家等逻辑学派渐微,形成儒家主宰局面,思想界的主流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思想家们主要关注治国、修身平天下大事,对科技的发展则漠不关心,现实科技活动中中,只有工匠和手工艺者在实践中对技术不断加清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新技术和新发明等通过口授等方式传给后人,但是由于工匠和手工艺者缺少外在方面缺少物质条件,内在方面也无文字传承意识,致使这些成果少有载于典籍,即使有,“中国传统思维也限于直观体验的范畴;有许多重要的、伟大的发明,但很少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理论。当思维形成定势以后,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吸收也往往限于技术应用的层次,难于接受甚至排斥其内含的逻辑思维成果”[5]。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方面,中式思维方式重要表现为体验和顿悟,人们相互间的交流主要赖于彼此间共同感性经验基础,彼此间心灵互通等,而非赖于理性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的解释。中式的思维方式中既无三段论模式的大前提、小前提的,也无因果模式的“因为”、“所以”,他们在相互交流时采取的方式是陈述现象或内心所想,由对方去理解和揣度,中式的思维方式者追求的是刹那间的理解和领会,这样的思维方式需要的是交流者间心灵相通,是知音。中式的思维方式者交流无需要对具体细节的描述、分析和解释,因而,中式的思维方式者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善抓事情的宏观,善于统领全局,缺陷是对于具体细节缺乏把握。

西方思想在产生的时候就重视理性思维,用理性来认识世界,他们认为,世界是在按照一定的规律在理性的模式产生和发展变化的。在科技方面,早期,因客观方面的条件限制,中式思维者们在视野范围观察到的视界有限,因而这时他们是以有限的观测事实为起点推理,用理性和逻辑推理和判断思维方式去探究世界的法则。近代以来,西方科学家们发现了精确性对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他们崇尚科学实验,运用实验手段和器具,观测分析自然现象,并将这些现象带回实验室,开展模拟实验,对观察对象作精确的定量、定性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自然界中的规律,再把这个规律应用到自然界中去。实验的方法逐渐深入人心,成为西方思想界的又一传统。西方在理性+实验的思维方式下开创了近代科学,思想界也随之蓬勃发展,各家各派层出不穷。但无论是在科学界还是在思想界,都少有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和学者出现,科学的分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越来越细,科技思想者也由于各自研究的领域不同而分为各自领域的科学共同体,分析其原因,除与当今知识的科技知识极大丰富外,还与人们的思维方式方法有紧密关联。科学实验中人们对精确的追求越来越细,这也促使科技工作者们的研究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但在全局把握上就有所不足,不那么周到全面了。

经过上面两点的比较,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方法间的差别至为明显。中式的思维方式其主要任务是宏观的观测和判断世界,宏观地把握世界,目的是解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间的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人类社会方面的思考,对伦理问题和人与自然和谐如何相处的思考,而非思考科学技术方面的具体和微观问题。西式的思维方式方法的主要任务主要相对中观或微观的,目的是征服自然界,表现形式为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思考是抽象的、严密的和逻辑的。由于任务的不同,思维方式方法也就迥异。故而中式的思维方式者以体验和顿悟的方式来认识社会伦理问题、政治问题等,不用抽象的逻辑关系。中式的思维方式者用感性直观的观察分析世界,优势是运用直觉把握总体关系,缺陷是由于从整体上对世界形成综合的看法,不深究具体细节,缺少深刻的洞察而明确的体系,达到的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西方思维的任务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这些认识任务是形而下的,可以通过实验来获得对其的了解,再通过理性把得到的知识串在一起,形成条理清晰的体系。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追求精确,运用实验和理性从具体细节上完成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明确的体系但缺少深刻的洞察。因此,中国人能留下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却不能发现天体运行的规律,能极其精确的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却不能据此提炼出更高层次的理论,而西方人对自然规律和抽象的定理能够做出伟大的发现、给出周密的证明、总结出完整的体系,但却因为缺少对人世的洞察而常常与现实的一切脱离甚远。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因为所侧重的方向不同,因而表现出比较大的差异。近代科学中心转移到西方,西方大国引领了科技的发展方向,在古代风光无限的中国落在了后面。对此现象我们要有正确认识,这种现象并不能能说明西方的思维方式优越、层次高于中式思维方式,而中式思维方式落后、层次低了,实际上,中国的思维方式在科技的积累和创新中同西方思维方式一样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代中国的科技实力不容小觑这一事实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传统思维方式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

西方“理性+实验”的思维方式对具体知识的积累、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感性+顿悟”的思维方式在这方面的作用有所逊色,但与此相对,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在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上,形而上思考方面等,西方思维方式有比较弱势,明显就不如中式思维方式表现准确、深刻。

中式的思维方式宏观方面对事物的判断注重综合,思想家们视野所见到的是某事物的整体,然后从事物的整体,用朴素的辩证方法去观察分析其内部间结构相互关系,开展的形而上的分析和判断。西方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分析,科学家们从具体现象入手,积累丰富的材料,用逻辑推理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找出其中存在的规律,再与其他规律一起形成某个领域的体系;思想家们构建自己的理论则更多地靠的是在事实基础上的推理,他们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据,一步一步严格按照逻辑规律来论证,最终推导出自己的结论并形成体系。以中西方对世界起源问题的不同看法为例子来看中西方思维方式在对科技的作用上的差异。中国的典籍多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源于混沌的,虚无的状态,如:中国的神话传说认为本是客观外在的物质世界是从混沌状态中产生;而道家却认为,自然界源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虚无、混沌中来,形成的新世界内部间又互有联系,“阴阳相生,有无相成”,五行互存又相克。由此可见,中国人一直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看待,中国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的是指导的作用。西方正与此相对,无论是泰勒斯的“万物起源于水”,还是恩培多克勒的“原子论”,思想家们都把着眼点放在某个具体的事物上,这些具体的事物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构成了整个世界,即使后来微观粒子的出现也没有改变这种模式,不同的只是世界改由更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粒子而不是某一具体事物组合而成。西方人把世界拆分开一点一点加以精确地研究,西方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的是推证的作用。通过分析,可以认为,中式思维方式下眼中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整体的,抽象的,而西方思维方式下眼中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部分的,具体的。

结语

通过分析,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在科技创新作用不同,因此我们在开展科技活动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中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优势,优势互补,开展科技创新。即:运用西方的思维方式的优势,“理性+实验”的思维方式对具体知识进行积累,完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开展科技理论创新;运用中式的思维方式即“感性+顿悟”的思维方式对知识的宏观把握方面,开展形而上思考,积极探寻科技创新的方向。比较视野下认为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各有优势,互有所长。在科技引领世界发展的今天,探讨传统思维与现代科技创新话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西的思维方式以及各自的特点,在科技活动中合理发挥双方优势,对科技创新来说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笑飞.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何影响[eB/oL].http://.

[2]墨子[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3]荀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孟子[m].梁海明,译注.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4

余宙(1982-),男,江西赣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现任共青团广东药学

院委员会主任科员,现从事学生管理、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工作。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分析广州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对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创新素质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广州大学城的10所高校历年来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以及创业计划大赛中摘得桂冠。但是,距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1广州大学城高校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部属院校2所,省属院校8所,调查学生均为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向各所学校发放抽样问卷共1000份,回收915份,回收率98.7%,其中有效问卷831份。结合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现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归纳如下。

1.1学生对创新能力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逐步提高

1.1.1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三大平台”认知情况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三大平台”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调查显示,78%的大学生认为参加“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能有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反映出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所带来的能力提升具有较好的认知。然而,在对待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挑战杯”竞赛对于不同方面的创新能力提升,被调查的大学生83%觉得通过课堂教学主要停留在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批判精神的创新能力提升;社会实践则主要提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以及社会经验的获取;62%大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挑战杯”竞赛平台更能全面地提升各方面的创新能力。

1.1.2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

通过调查,有2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差;5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为一般;然而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有15.1%;只有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很强,在这部分大学生中参加过“挑战杯”竞赛占大多数。可见,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1.1.3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程度

在调查参加“挑战杯”竞赛所需要具备的优势时,有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必须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34%的大学生则是认为离不开老师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剩下19%的大学生认为参加“挑战杯”竞赛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由此可以知道,参加“挑战杯”比赛时,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的认可度仍然不够。

1.2高校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大

1.2.1创新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此次调查中,较多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本上是由学校共青团系统引导,依托各二级学院,以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十所高校在学校层面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大力支持并且不断健全学生科技活动创新活动机制。在对于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的措施中,大学生最重视的是在年终综合测评中有加分,占了总体的43%;29%的大学生认为拥有额外的学分是他们最想得到的激励;只有不到25%的大学生最重视在考研保研中享有的优惠政策;还有3%的大学生重视其他的鼓励措施,例如:奖励资助。

1.2.2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问题:31%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大学生创新最缺乏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29%的大学生则觉得现在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创新缺乏滋养的土壤;23%的大学生认为最缺乏的是老师进行实用的技能指导;9%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经费支持;8%的大学生认为实验条件不支持限制了科技创新。

1.2.3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在调查中,有3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原因是对科技创新竞赛缺乏兴趣;31%的学生认为是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比赛;22%的学生则觉得是因为没有获得相关的比赛信息而与科技创新类比赛擦肩而过;觉得学业太重,没有时间精力去参赛只占了13%。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类比赛的限制主因并非大学生是缺乏足够的时间参赛,而是对于科技创新类比赛的不了解不认可。

1.2.4课堂教学死板乏味

从课堂教学看,最受人诟病的无疑就是课堂教学较为死板乏味,对于学生,缺乏引导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虽然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技能的熟练正是课堂教学带给大学生立足科技创新领域的基础,但是缺乏发散思维也让我们没有创新灵感。

2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2.1以学生学术团体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高校应以学生学术性团体,通过学生团体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高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要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特点打造有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类的社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发挥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2.2多元化开展系统性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大学生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热衷度关键在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吸引力和承受能力,目前,部分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都以活动的高端、含金量作为活动举办标准,忽视了低年级学生的需求,使得一、二年级学生觉得此类活动遥不可攀,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度低,积极性不高。学校共青团、科研等相关部门应该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既要有高端的品牌活动,又要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具有较广泛的科普作用的活动,让低年级学生从进校起就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科技创新的欲望,为将来步入高年级参加更高级别的科技类竞赛打好扎实的基础。

2.3加大投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创新的积极性

学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摇篮,必须要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并形成制度化。一是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明确职责,不断完善各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营造浓厚的学生科技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大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校内支持、鼓励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良好机制。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部级、省级的,也有学校及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在每年综合测评或学生各类评比表彰中设立如“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

考虑对学生奖励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机制,教师能够全心投入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质量的关键,要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并且要对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院系等基层单位给予奖励或表彰,提高基层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

2.4搭建学生创新成果应用平台

现代高等学校既是培养和汇聚人才的摇篮,也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创造性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产出创新成果,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承担着服务国家、地方重大需求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双重责任。

高校是培养理论研究人才的摇篮,科研院所是人才实践成果研制的场所,企业是成果生产的产地,三者的结合是市场经济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最佳运作机制,其中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性、“接地气”人才的职能,广东作为一个沿海经济大省,首要就是要吸引人才,广东高校要培养对社会及经济发展有用的复合型人才必须要依托高校,高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端正学习参加科技竞赛的态度,让他们懂得不仅仅是为了拿奖而参赛,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将成果服务于社会的现实意义,另外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与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合作共同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联合建立各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实训基地,鼓励基层教学科研部门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齐备的硬件保障,资金保障以及优秀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陆锦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55-56.

[2]胡志伟,张丽,徐超.构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探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3):142-143,172.

[3]陈德静,禾平,王素华,聂邦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01):117-119.

[4]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J],教学研究,2008(02):140-142,147.

[5]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10(02):114-116.

[6]张仁杰,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69-70.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新能力培养;能力标准;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01-03

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要求教育者立足时代,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才观。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焦点。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求高校在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上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接入点、将能力培养过程作为塑造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载体,达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标准是什么?如何改革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需求?目前,分析观点纷繁复杂,认识是不一致的,导致教育教学改革主张不一致、在创新能力培养实践中教学体系和教学活动也各不相同。本文基于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活动及面临的问题,讨论了人才创新能力标准、创新能力教学体系和应用型高校商科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平台架构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以期为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标准

创新能力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研究的基点,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南针,是一个基本问题。目前学界的界定非常不一致。为什么在“创新能力”标准问题上存在认识上不一致?究其原因,是创新人才及创新能力内涵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特征导致。

创新人才标准多维度性。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个观点虽然被广泛认可但却过于简单抽象。意识和精神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是人精神和心理特征。因此,可以用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个一般性特征,统一地去衡量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段的人。能力则是指生命物体对自然探索、认知、改造水平,是对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的度量,是与预期完成的特定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类社会活动“实践”存在差异决定了对创新能力标准的差异和多维度,不存在一个统一标准。“能力”标准多维度性要求教育学研究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培养目标与专业结合制定具体的专业人才规格标准。高校培养人才规格和创新人才标准的核心是“创新能力”标准,这个观点不是否定“意识”和“精神”对于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统一认识:在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上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上以创新能力标准为切入点、将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作为塑造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载体,达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标准多层次性。创新人才分类学说认为,创新人才是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相互联系的,按照不同分类划分产生不同的标准,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能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在同一个学科和同一专业,创新能力标准也不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面对现实实践问题,能够选择现有正确的方法和技术,有效解决问题;二是,能够选择和使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有效解决问题;三是,能够创造出新方法和新技术,有效解决问题。体现出创新人才标准的多层次性。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规格不同,创新人才标准不同。应用型高校更关注专业人才是否能选择正确方法和运用新方法解决实践问题。

国内教育学研究成果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党玲侠(2014)认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具有独特性的、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叫作创新能力。将创新能力与“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联系在一起。林建(2012)基于清华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硕士生创新能力体现在能够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新产品或新工程项目的能力。博士层次创新能力体现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尖端产品或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能力。文字中产品、项目和技术三个词汇多次被提及,能力标准与具体的专业技术能力关联紧密,博士硕士能力标准有区别。

二、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架构

人的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或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表现离不开了具体实践,能力标准来自于实践。应用型本科以培养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教改重点是教学体系建设突出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标准统一。

1.教学体系结构化设计(图1)。创新能力是面对问题能够开创性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是指在一个实践问题情境中,在探索问题、感知知识、提出解决方法几个阶段中流畅性、灵活性、精细性、独创性的思维品质,是智力的高级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教学体系任务就是面对专业实践问题,塑造人才的专业思维品质。专业实践问题的预设构成实践教学体系,解决问题思维环节和过程构成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结构化教学体系是培养技术目标下的基础理论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统一(图1)。其难点在于技术目标制定者对现实实践问题的感知和领悟程度;重点在于教学实施者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这个水平之上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的设计科学性。教学体系设计应该力图做到:为师者确实可以拿出东西来教学生,而学生也确实可以学而有所收获;不是只谈谈意见与看法,没有具体内容。解决现阶段商科教学被诟病的,课堂教学与现实实践脱离的问题,改革重点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

2.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创新总是在继承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知识或知识贫乏的人,难以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本科教育前两年的专业知识基础至关重要。目前,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学体系在我国有很好的传承,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追求理论知识多而全的同时,如何兼顾创新人才对技术精而专的要求?研究型高校将学生专业能力精和专的问题放到硕士和博士阶段解决,应用型本科则需要在有限的课程资源中,删减一些理论课时,用于学生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对教学体系的设计者的一个考验。

3.实践教学平台是教学体系核心和特色。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是高质量的知识。高质量知识的特征,首先,是知识的多类型、多方面。预设实践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决定着所需知识“多”的程度。其次,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否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复杂问题解决过程训练,有助于知识在头脑中组织方式上有序存放和形成网络化的结构,提高在解决问题时的知识检索效率,实现思维经济化。本科教学体系,前两年低段年级课程解决用于学生知识数量储备问题(知识基础能力);知识合理结构(知识运用能力)形成则由后两年高段年级课程完成。知识基础能力是指知识在大脑中点状或者片段的记忆、储存和提取,可以通过选择题、判断和简答题等书面形式进行训练;而知识运用能力则提升到面对特定实践问题时,大脑知识网络化检索、系统化整理、并最终产生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层面。是对现有知识进行加工、提炼的思维过程,训练要以基于“项目”者“产品”的形式完成。实践教学平台设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三、基于技术目标的商科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商科本科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平台是短板,也是办学难出特色和不能形成竞争力的软肋。现存的商科本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表现出三个特征,也是未来教改的三个重点。

一是,缺乏明确的技术能力指引。如金融专业,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掌握了什么能力?是否读完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经济学学科理论基础课程就达到了专业人才标准?目前大多数金融专业对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描述是: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银行、证券和保险从业技术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没有具体的“技术”和“能力”界定,对人才核心价值含糊其辞。培养目标不确定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自我认知期望,也不能达到行业对专业人才标准要求。针对这个问题,平台建设的第一个重点,筛选确定专业培养技术目标,重新梳理现有教学体系,尊重专业思维品质和技术能力形成的规律,并以此为主线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并以课程群形式呈现培养计划。如以“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技术”为技术目标和技术标识,组建企业信用评估技术课程群,通过课程群的五门课程(企业信用分析技术基础、企业信贷分析技术、金融风险管理、matLaB应用基础和商业银行管理)完成培养计划。

二是,缺乏扎实的实践课程支持。缺乏技术能力指引使得实践课程失去存在的理由。因此,平台建设的第二重点是培养技术目标确定后,以特定专业思维品质和技术能力形成过程为主线,以课程群为载体,丰富校内实验课程。如:在“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技术”下与“企业信用分析技术基础”课程匹配,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报告》为产品建设实践课程;与“企业信贷分析技术”课程匹配,以《贷款企业贷款信用分析和贷款调查报告撰写》和信贷管理权过程为项目目标建设实验课程;与《matLaB应用基础》课程匹配,以分析软件应用能力为目标,建设实验课程。使得学生专业思维品质和技术能力得到训练。

三是,缺乏实践检验和技术能力认可。相对于工科专业完善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体系,商科专业学生实践一直处于自由和分散状态,实习质量难以保障。另外,商科行业技术资格认证曾经备受争议,2014年国家对职业证书发放机构进行了整顿,技术资格证书认可度得以提高。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向用人单位佐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水平,不仅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且,认证机构考核知识难度和专业技术含量信息会反馈回学校,促使学生反省其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紧迫感。建立校内教学体系与校外行业认证体系的对接是教改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的第三个重点。

一个符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平台构架构如图1,主旨是弥补和修正现存的商科教学体系中的缺陷和弱项,通过提炼的培养技术目标,建设一个内容充实切有成效的教学体系,获取业界更高的技术认可度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中国教育受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大政府和强经济大背景下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办学思维模式并不容易。在各行业全面进行升级转型的时代特征下,提升商科院校学生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关系到高校和专业的生存问题,也是教改的原动力。能否加大教学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通过小班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是对财务成本管理的考验,也是对教师科研和教学投入精力分配的挑战。培养能在未知探索上异想天开、特立独行,但又能脚踏实地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需要国家、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姜丽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目标[J].教育科学,2008,4(2).

[2]党玲侠.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8).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6

【关键词】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

一、重视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的客观原因

1.知识产权意识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无一不是与人类的智慧创造紧密相连。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社会发展要靠具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这些人所处的社会一定要具有保护创新的意识,否则,即使创新性成果又多又好,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2.知识产权意识对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起到推动和保障作用

江泽民曾经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承认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发展之路,但是当我们看到国内和国际上,一些创新发明及智力成果被人无情的、无偿的使用时,我们却又无可奈何;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这些都使我们又一次真正的认识到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平坦的,而是曲折的。所以,在确定了要走创新发展的这条道路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在失败的实践中吸取教训,国家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之相适应和配套的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要制定相关的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同时大力宣传。我们应该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创新的保障,是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科技创新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科技创新发明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平台主要就是我们国家的科研院所单位和企业生产单位,他们都需要大量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知识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知识产权意识的大学生作为新鲜血液来注入到国家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当中,这样的国家和企业才有动力,在知识经济的国际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及其培养工作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意识培养面临的挑战

1.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意识尚待加强

我国入世以后在各个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在知识产权方面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制约,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接连不断,我们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要迎接挑战,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起步较早,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国家属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意识上要尽早地达到先进水平。我国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意识还比较薄弱,但我们要迎难而上,尽快缩小差距。我们一定要冷静观察,深入分析,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恰当的对策,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事业的合作与竞争。因此,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教育,全面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入世后时展的需要。

2.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培养是渐进性的长期工作

保护知识产权任重道远。在现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有一定难度,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还不长,我们的保护水平还不令人满意。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土壤,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长期的工作,要把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培养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各个层面和环节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要把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培养工作做到实处,有的放矢,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3.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意识的认知程度、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尚待加强

目前,就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当代高校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方面关心程度比已往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高校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与知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而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还没有达到一个深刻认识的程度,有的同学对知识产权方面感兴趣,就十分渴望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而大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与知识产权方面接触不多,对它还没有一个足够的认知。因此,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与培养需要有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

三、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意识培养面临的有利条件

1.国家政策明确表示要努力抓好知识产权方面的各项工作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纲要也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展开一系列的规划。“十一五”规划也对下一步的知识产权工作指定了目标任务,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对面临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要从我国新时期改革、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正确把握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发展的趋势

2.科技知识产业优势突出,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受到重视

目前,科技知识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各个国家在科技知识产业都加大投入力度,发展知识产业,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科技知识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全世界的公司都越来越倾向于为其发明申请专利。种种现象表明知识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创新知识成果所转化成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这种转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趋势,它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变、资金的投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经济,也关系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3.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需要知识产权意识的全面提高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他多次强调,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走创新型道路,必然要保护创新成果,而如何保护创新成果,怎样才能够不侵犯他人的创新成果,这就需要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和培养,知识产权意识教育与创新意识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刘颖.论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现代情报,2001(1):53-61.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7

一我市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分析

我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政府先后聘请国内外知名策划机构对我市产业集群发展进行调研,制定《晋江市2004-2008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和五大传统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正确的发展导向。同时出台了《关于推进六.五规模工程的若干规定》、《关于扶持企业创新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加速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从物质奖励、土地供给、税费优惠、技改补贴、融资支持等方面强化对企业创新的鼓励扶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主要表现在:

1、规模企业创新意识增强。规模企业充分认识创新重要性,自觉从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品牌培育等不断创新,加大投入,企业科技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逐年增加,骨干企业已达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达5%以上。如,2005年,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经费2456万元,占销售收入5.27%;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经费2340万元,占销售收入6.5%。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企业年均技改投入20亿元,其中仅2005年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8.5亿元,占GDp比重1.7%。已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坚实的保障。

2、自主品牌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共有质量、产品、环境、卫生管理等专业证书1189张、中国名牌产品18项、中国驰名商标34枚、国家出口名免验产品2项、省名牌、著名商标210件,成为全国拥有最多部级品牌县级市之一,晋江被誉为“品牌之都”。

3、创新成果不断增多。“十五”期间,我市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17项,组织科技项目成果鉴定、评审和验收45项,全市有38项科技成果获泉州市级以上科技奖,其中仅2005年就分别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泉州市科技奖4项;组织认定部级重点新产品4个、省重点新产品认定11个,复合纳米抗菌卫生材料、6%耐海水氟蛋白抗溶泡沫灭火剂等2项产品被列为2005年部级重点新产品计划,自开收折叠晴雨伞、自开收直骨晴雨伞、草坪机自动行走装置、内置调高式草坪割草机和交流点火式摩托车充电点火系统等5项新产品被列为2005年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增多,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度我市专利授权量为570件,占泉州市授权量的39.5%,位于全省县级市专利授权量前列。

4、研发创新体系不断深化。根据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整合科技资源,鼓励企业与80多家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进行技术研制开发,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规模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别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现我市有8家被确认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浔兴集团被确认为“国家拉链中心”。同时,结合我市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鼓励和企业与科研机构、国内外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着力于解决行业存在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等问题,以提高整个行业自主创新水平。我市现已有省级星火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单位2家、泉州市行业技术开发中心9家。

5、高新技术产业较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8.52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比例19.9%。“十五”期间,全市共培育了67家技术创新企业,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1家,泉州市级制造示范企业14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家,泉州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6家;省专利工作试点企业3家,泉州市专利工作试点企业2家;3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两个密信集企业”。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虽然我市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一定成绩,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但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与企业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尚需进一步磨合,政策性的引导扶持力度尚需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现行鼓励自主创新政策相对滞后,难以充分调动、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如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未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及扶持鼓励政策尚未出台等等。

2、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够强。就企业自主创新本身而言,不仅成本高、回收期长,而且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样,有相当企业较注重“硬件”投资,对“软件”投资相对较少,较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但对这些设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3、自主创新水平不高。我市企业创新普遍重视在营销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而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成为纯粹的加工制造型。而且,虽然我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省前列,但这些专利多数为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较少,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4、自主创新的人才相对短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机制尚未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5、自主创新投入仍然不足。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还不强,中小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比例明显偏低。银行中介、金融资本对技术创新支持不够,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健全,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

三对策建设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当前,政府应进一步重视,并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着力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氛围。

要多渠道创造有利增强全民自主创新意识的外部环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把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引向深入。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宣传报道,如利用《晋江经济报》、晋江电视台、《侨乡科技报》等媒体,开辟专题,广泛宣传,形成氛围。二是实施科学普及和创新培训计划,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三是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多渠道、宽领域、高层次的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

2、健全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激励机制。

政府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为各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要抓紧制定和出台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加大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注重把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3、引导鼓励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物质保证。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要切实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政府的科技三项费用要真正用于扶持企业,特别要扶持看好的重点项目,力争做到扶持一个成一个,要把有限资金合理分配,通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二是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要认真落实好扶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真正确立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逐步形成投入-创新-发展、再投入-再创新-再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发挥好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入创业投资资金和风险投资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

4、加快构建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全面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一是要鼓励企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服务;二是加快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服务组织,加强对行业发展共性技术的研发,为企业提供包括信息咨询、高科技产业孵化、行业研发中心、产品检测等共;三是要培育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扶持一批中介机构的发展,培育从事技术中介的服务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活跃技术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

5、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是激励创新的有效手段。一是要制定出台地方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规章和鼓励专利申请等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鼓励和引导企业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段,保护自主创新成果,把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作为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二是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观念;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制裁各种侵权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和纠纷案件等等。通过对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进一步激发鼓励科技人员从事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8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建设创新型城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发展和谐的津滨新城区所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和科技发展大势,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发展重点,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整个科技工作的关键环节,积极、稳步地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

一是要在提升科技进步整体水平上谋求突破。以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为载体,积极探索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科技进步的新途径。进一步理清科技工作的新思路,深入研究科技对我区经济、社会、文化促进发展的新机制,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要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上谋求突破。围绕我区产业发展的特点,以整合优化创新要素为纽带,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进重点企业建立工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完善企业的研发条件与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在重大关键技术上谋求突破。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提高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使我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带动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和质量的稳步持续上升。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成长性高的企业,努力造就充满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是要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上谋求突破。探索建立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积极性的新机制和新体制,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用好国家、市支持、激励自主创新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完善我区鼓励企业创业、创新的政策。积极培育、鼓励我区的科技企业上市,利用证券市场规范运作和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从而增强科技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功能,坚持以支持创新、服务创业为宗旨,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使其发展壮大。继续完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部门的建设,从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出发,为整合科技资源、服务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工作,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

二、认清形势,统一认识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浪潮此起彼伏,科学技术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自主创新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天津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经过对区情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提前一年创百亿强区”的奋斗目标。我们要落实这一目标,就必须强化科技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就必须深化落实“人才强区战略”、“科教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经济率先发展。

当前,我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结构还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一些依托关键产业发展的配套体系还不完善;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等等。这些既是新形势下我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必然问题,也是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定不移地实施“三个战略”,提高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只有这样,才能让科技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坚强后盾。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驾驭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真正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下大力气,认真抓实抓好。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真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技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二是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抓第一生产力,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科技发展关键靠人才。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重奖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三是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科技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物质力量。要树立投入科技就是投入经济,投入创新就是投入发展的理念。继续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社会筹资、风险投资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9

科技创新为科技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一系列政府机构和组织对工业发展进行统一管理,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结构条件下,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观念的变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成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对象的扩大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负担。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高速增加,使得行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社会财富增加,人们衣食满足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科技创新改变了物质资源的获取完全依靠自然界产量的状况,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下解放出来,人们几乎不再为吃饭穿衣而发愁,也就不至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了满足吃饭穿衣而奔波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这就不断壮大了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队伍,为科技发展创造了人力资源基础。上述状况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供求管理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而人力资源恰恰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和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科技创新提高了各行业科技的水平,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技革命为能源行业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为行业内岗位增加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个人的角色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劳动本身的意义以及自身最大价值的发挥。这种条件下,净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文环境,加强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鼓励科技创新,是发挥各级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科技快速健康发展必要环节,它有助于为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为科技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担当了改革的动力,传统的依靠占有和控制固有物质资源的管理方式以及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人的各方面才能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各行业对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能源的价值不断提高,改变了资源管理方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水平人才。人力资源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组织的第一资源,占有人力资源是占有技术制高点的必要基础。而要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力量,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潜能。在社会发展中,人的巨大潜在能力是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是否为其创造了有利于发挥创造潜力的条件。现代社会物资条件的丰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以人为本观念的全面推进,为人获得在思想上、精神上、制度上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下,人力资源在行业领域中可以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良性发展,从而为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保障。而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高科技成果保持了人力资源供给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间的平衡,科技创新与高科技的发展在这其中起到了调控作用,人力资源培育、开发、配置与科技合理调控,这就为科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以技术知识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思路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在促进科技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采取切实的促进措施才能有可能完成这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要把握形势,明确任务,抓住机遇,坚持科技创新方向,完善科技发展战略,以加强自主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在具体的企业中,要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科技进步的推手,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支柱和支撑,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不仅要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还要充分重视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企业员工的创新激情充分地调动起来。各级领导层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认识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好科技发展的方向,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努力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队伍。大到社会,小到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首先在于人才。

这就要求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是要通过增加有效投资,采取培训、再教育的手段,加快培养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打造一支创新型科技队伍。在此基础上,还要倡导人才竞争,建立科学有序的人才竞争机制,为青年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为有创新才能和激情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提供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机会,达到激励人才的目的,以增强内部自我优化的动力,实现创新队伍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完善保障体系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转化管理体系,等等。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出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还要重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企业的命根子。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就是保护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通过体制引领科技发展,把企业的科研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促进整体发展的合力。

2整合技术知识,占领尖端领域

科技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暂时的领先不一定具有持续性。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持续占领技术的最尖端领域,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科技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最尖端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原创性的技术。实现这一点较为快捷的途径有两种,一种就是整合技术知识,另一种就是进行自主研发。其中,整合技术知识被科技发展实践证明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这里说的最为有效,是因为这种途径的见效快,这种方式的效果显著,风险性相对较小。“技术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是指高科技企业在交叉整合企业内外、不同部门、不同层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个过程的成效取决于过程管理方式的有效性。为了达到高效的过程管理,要求我们在技术知识的整合过程中要做好3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要做到分工专业化,二是要实现内部合作集成化,三是要突出外部需求集成化。

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专业领域人才分布在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探讨企业产品研发需求和研发要求,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和整体组合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才能,在内部合作的组织管理上成立整合小组,在不进行大的人事调整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创新团队,这个创新团队的人员在人事管理上仍然属于原有部门的人员,只是在创新活动中是创新团队成员。这就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聚在了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交流知识经验,共同提出创新思路,共同制定实施技术创新的流程方案,从而可以在共同解决整个研发、制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通力合作,以远远大于内部元素简单相加的强大合力快速获取新技术。对于大型高科技企业来说,技术的整合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是突破了国家或地区的界限,这就更要重视共同探讨形成完整的研发、制造流程和方案,以增强内部技术整合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地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相互协调。

另外,技术创新总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第一任务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技术知识的整合要突出外部需求集成化。高科技企业应实施技术创新体系战略,强化对技术知识整合的管理,注重内部创新与外部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以较低的企业研发成本,获得较强的创新竞争力。

3构建管理系统,激励技术创新

构建管理系统,首先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技术创新要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培训、在教育等实用途径,计划地进行技术培训,着力增强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科技企业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协作。因此,要创造有利于促进员工交流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鼓励员工分享科技知识,促使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提升团队智慧,增强团队合力。其次,要激励技术创新。培养了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这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要将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还需要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努力多出创新成果。

再次,要设置专职的知识管理岗位,安排专职的人员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严谨性,对知识管理要增强严肃性,在知识获取、存储、传递、积累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细致,并努力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良好条件,为技术人员创造宽松灵活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励各类技术人员积极进行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知识。从管理角度上,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配套激励措施要从员工岗位、员工未来发展、员工工资待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要在制度上对员工进行引导,增强员工贡献知识意识,教育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协作配合意识,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从制度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既要注重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技术知识从获取、吸收、整合、创新、扩散、共享、学习和积累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效率,又要注重制定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以便实现企业创新追、赶、超的目标后,能够持续占领技术高端,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技术设备和现代信息工具的运用,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在企业内部加快知识传送,提高技术知识在企业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利用效率,扩大技术知识在实际创新活动中的利用范围。另外,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创新型企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员工突破思维惯性,打破部门界限,在沟通与交流中实现知识创新,增强创造力,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管理过程中,要为不同能力类型的员工创造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调动各类员工进行创新、出创新成果的积极性。

结论与启示

个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篇10

这次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会议。刚才,隆重表彰了获得*年度国家和省科技奖励的单位和人员。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向为我省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

寓群省长还将对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充分认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意义

当今时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起点、新形势下,在“*”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这次大会的召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全国科技大会之后,省委、省政府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策部署。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动员全省力量为建设创新型省份而共同努力。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战略举措。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总书记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深刻分析了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总理深刻阐述了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强调要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开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和*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有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提高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提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提高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目标、政策、措施的认识,提高对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的认识,增强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要按照全国科技大会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我省科技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在历届省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团结一心,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8468.3亿元,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11.9亿元、利税3396.3亿元、利润2138.2亿元,分别增长28.4%、50.6%和5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41.5亿元,增长3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26.4亿元,增长15.8%;财政总收入3342.2亿元,增长24.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72.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4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0.6元,分别增长13.8%和12.1%。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任务十分艰巨繁重。“*”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必须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提高经济总体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狠抓“三个亮点”,培植“三个一批”,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农业科技、海洋科技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拥有了年产16万吨mDi、芳纶、全氟磺酸树脂离子膜、煤的液化气化及多联产技术、数字电视处理芯片、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等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自主知识产权;涌现出海尔、海信等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形成了软件、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数字化装备、海洋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4.1%,连续四年实现两个以上百分点的增长。但总的来看,我省科技整体水平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亟需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占总量的比重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科学研究实力不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障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更多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必须把贯彻落实好这次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作为一次重大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影响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以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开创我省科技发展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科技发展的思路,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本世纪头20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我省经济发展将进入创新驱动型阶段,拥有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雄厚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健全的科技法制体系,科技创新人才丰富,资本市场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高,全省科技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进入创新型省份的行列。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分阶段实施。

要围绕“一个目标”,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增强“三个意识”,即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实施“三个带动”,即高新技术带动、大企业名牌带动、自主知识产权带动;提高“三个能力”,即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造“三个环境”,即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政策人才环境;推动“三个转变”,即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必然选择。必须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并把它作为整个科技工作的战略基点。

一是大力提高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始创新往往孕育着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和飞跃,这种发现和飞跃将会对未来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产生引领作用。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应当也有能力在原始创新方面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烟台麦得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YH-16)填补国内空白,在国际上首次达到了公斤级生产水平;海信集团研究开发出我国首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芯片“信芯”;淄博东岳集团在全氟离子膜技术上取得了创新性突破;今年我省又有三个项目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明二等奖。这表明我省在原始创新领域拥有一定实力和水平。原始创新要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立足于区域特色和优势,着眼未来,超前部署,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要围绕资源环境、新能源、现代农业、海洋开发、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生物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攻关,力求取得突破,努力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在注重产品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和加强原始创新,进一步增加技术储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大力提高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集成创新是整合、集中科技资源,实施重点攻关和突破的有效形式。近几年来,济钢集团围绕解决生产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集中攻关,冲破了一系列发展的瓶颈制约,走出了一条依靠集成创新实现循环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子,成为产业领域依靠创新求发展的典范。集成创新必须面向和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生态省建设、半岛城市群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关键技术,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当前,特别要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把现代生物科技作为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把加强农业、海洋、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作为凸现*优势的亮点,加快解决制约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加快培植有特色优势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加快对传统技术装备的改造和提升步伐,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新突破。要发挥社会主义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把加大投入,集成资源,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集成创新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技术项目的组装,并注重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衔接和配套,提高实施效果。

三是大力提高技术项目引进领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引进技术和项目,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握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个捷径。烟台万华集团1984年引进年产万吨mDi生产装置,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这些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借鉴。要切实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引进技术和项目的统一管理,防止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防止引进产业低端、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项目,增强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在引进技术和装备的同时,制定消化吸收再创新计划采取措施,引导企业制定引进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和创新方案,实施一批重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的的投入,切实靠尽快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带动战略,是我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成功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推动我省产业发展上层次、上水平,必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品牌、知识产权带动战略。

一是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支撑、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实施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批重大科技计划,增强科技支撑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步伐,实施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工程,以六大支柱产业为依托,围绕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与新药、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重点领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确保两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突出区域特色,整合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步伐,加强以企业孵化为重点的创新基地和创新软硬件环境建设,努力提高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使高新技术开发区真正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的示范区。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实行政府采购和首购高新技术产品政策,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认真落实《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创业投资企业的运作,鼓励其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

二是实施大企业名牌带动战略。我省大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名牌创造的主体和核心技术的拥有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培育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省按照“三个一批”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大企业的名牌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进一步发挥大企业名牌的作用奠定了良好基础。要立足我省优势,把实施大企业名牌带动战略作为一条成功经验和战略措施继续贯彻下去,以加强大型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环境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要加快实施“双百工程”,建设一百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培植一百种居全国前三位的重点优势产品。要按照争创一流的精神,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大企业、大农业良种和海洋等优势领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坚持以质取胜,积极争创名牌,靠信誉赢得市场和效益。要努力培育一批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一批以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支撑的支柱产业和一批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依托的知名品牌,带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三是实施知识产权带动战略。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和保障自主创新的根本制度。要落实《*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企业的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学会运用知识产权这个战略武器增强竞争力。要将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作为科技计划、科技奖励评审以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重要条件。高校、科研机构要引导广大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注重专利的申请和知识产权的获得。要在确保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继续大幅增加的同时,努力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特别要使发明专利的数量有大幅度增加。要加大专利技术的实施力度,采取风险投资、贷款贴息等措施,推进专利成果的产业化。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营造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三)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要联系实际,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品牌为目标,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力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加强企业投入的规定,用足用好政策,使其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要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加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消除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企业把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来,使其真正成为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关键,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要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为企业自主创新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项目以及军工科研项目等各类重大科技项目计划的实施,特别是在具有广泛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要建立由企业牵头的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各类公共创新平台也要向企业开放,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服务。要在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上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更大的支持,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的原则,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密切合作关系,努力为解决好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自主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要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开发类科研机构,要加快市场化转制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其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要加快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支持优势人才和关键岗位,实行科研人员聘任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约束机制。高等院校要立足学科综合、人才荟萃、教育科研联系紧密等综合优势,向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院校方向发展。要整合省内外两种资源,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三是建立社会化和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要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发展和规范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专业化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根据不同领域和不同环节创新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育和发展一批面向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机构、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资服务机构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逐步完善创新服务门类。要引导创新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创新服务信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创新服务机构的作用,为其发展创造市场空间。要制定和完善鼓励创新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明确创新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优化发展环境。

三、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努力营造创新型省份建设良好氛围环境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需要全省的要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为创新型省份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和政策人才环境。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强省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善于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化强化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的意识,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真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抓紧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科学、用科学,用科学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理论引领发展指导实践,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推动工作。要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研究和解决科技工作和科技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创造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各方面条件。各级科教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对有关重大问题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省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强化对省中长期规划纲要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及时研究和解决规划纲要实施中的各种问题,抓好国家、省配套政策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要求,完善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的力度,确保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一是强化自主创新的投入机制。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稳定的投入机制。二是建立完善科技资源和科技创新基地共享机制。要以省内科技资源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为依托,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为重点,统筹布局,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建设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网、覆盖全省、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和机制。要加快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力争使更多的创新基地进入各类部级创新基地行列,进一步提高创新基地共享平台的支撑能力,建立健全面向社会的开放、共享服务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要在全面认真总结过去几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建立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的目标要求,创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职能,再造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改革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创新型省份建设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尽快建立完善人才的评价、分配和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重点落实好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有关政策,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机制环境。二是坚持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把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作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领军人物的重要途径,依托重大计划、创新工程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应用研发资金集成配套使用,搭建优秀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加大“泰山学者”工程的实施力度,增加“泰山学者”在企业的岗位数量。三是多渠道引进人才,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凝聚大批优秀人才和、尖子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出国留学人才来我省创业。建设创新型省份,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学习和弘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发扬科技界求真务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立足教学科研开发一线工作,着眼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社会科技文化素质,努力为创新型省份建设再建功勋、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