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金的流动性十篇资金的流动性十篇

资金的流动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4:18

资金的流动性篇1

最简单的办法用超额准备金余额来衡量,如何用好用足资金,提搞资金使用效率,使其合理储备,存贷款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运作中需要留有一定数量的备付金即超额准备金,以满足存款人的随时取款需要,资金增加减少,形成流动资金。合理的超额准备金将会发生较好的效益,反之,则没能创造良好效,还可能出现流动性风险。

大部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用于贷款。因此,过剩流动性必然与存款贷款有着直接关联。从各项存贷款指标来看,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余额能够贴切地反映过剩资金。因此,它是现在我们把握和度量是否有过剩资金的主要概念。

在经济运行中,不论是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还是金融市场,都可能发生的流动性资金的充裕或紧缺的现象,在中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资金实际上是银行体系内的资金相对过剩,即在某一时段资金滞流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中,未能有效合理安排好相对过剩的资金,因此,从货币政策角度,应以超额存款准备金为基本点来缓解过剩资金相对性,使这过剩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

不仅过剩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提高,资金使用量还要把握好,过度的使用会导致资金支付困难,支付困难可能会带来流动性风险,这就需要合理测算保持流动性资金余额,即堤坝的“水位”。如何保证不能低于最低“水位”,我们没有完全建立更加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测算模型。

我认为,应该运用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流动性资金。用资产和负债来管理资金的流动性,这需要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提升用低成本获取资金和下降低资产和负债流动性需求,保证良好的资产质量和雄厚的资本实力。

另外,如果没有一整套完全的流动性指标衡量,在查看其流动性状况时,要参照中央人民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系列中有关流动性的多项指标来进行衡量。但有这些指标还是存在较大缺陷,不能以真实、全面地反映的流动性现状。

因此对流动性管理有几点想法

一是前移流动性管理。要分析预测经济政策和市场资金,密切关注银行贷款资金、拆入拆出等资金运用和资金存款组织的活动,同时,对银行自身流动性需求状况分析对比,使银行流动资产水位和长期资产存贷比比例保持相对合理,以避免流动性时而过多或时而过少,进而导致银行盈利的减少状况。

二是积极参与货币市场、公开市场、债券市场运作,通过这些市场对冲流动性风险。这三个市场是金融机构取得资金、调剂资金的最快渠道,也可说是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资金的便利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债券资产的变现能力。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公开市场、债券市场基金规模将远远超过储蓄存款的金额,货币市场基金一定程度上导致储蓄存款的大规模迁移,而金融机构目前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存款业务,可以和国际接轨,金融机构可以管理一些货币市场基金,即缓解了其对存款的冲击,又有利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

三是形成多个要素市场,提升中介服务质量。按照现在金融机构资产运用的一些情况,形成和提升要素市场和服务中介质量很有必要性。有很多要素市场,例如对信贷资产的打包出售,贷款证券化;打包信贷资产是通过对资金期限、用途等不同进行组合。贷款证券化是对打包的资产投入的证券市场。打包信贷资产、贷款证券化不仅可以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还可以盘活资产的流动性,对银行流动性改善起了积的极的作用。

四是储备一定的流动性资产,制订流动性应急预案。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金融改革时期,市场不够成熟,各个银行资产来源和运用很大程度的的不稳定性和相同性,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化解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还不能完全承担,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面对的突发事件和不可预测的流动性风险危险出现。为保证流动性管理的合理性,金融机构要建立流动性资金预警系统,对发生各种流动资金风险,经建立流动性应急预案,碰到流动性风险时能够从容化解,在流动性预警系统各处部门的协调关系跟其它预警系统一致的。

资金的流动性篇2

关键词:流动性;流动性供给;金融资产

中图分类号:F833.5文献标识码:a

布赖恩特(Byrant)1980年在其研究银行危机的论文中提出了流动性需求的问题。1983年戴蒙德和戴巴维格(DiamondandDybvig)进一步经典地分析了资产流动性在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用方面的关键作用[1]。自此,对流动性供给机制的研究成为了金融经济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流动性供给的基本模式

经典的DD模型将流动性的提供分为资本市场供给和银行体系供给两种基本模式。两中模式都能解决由于经济个体消费时点的不确定和长期投资提前变现的折价损失而造成的消费效用的损失问题。另外DD模型还进一步对两种流动性供给模式进行了比较,认为在跨期消费效用最优化方面,银行体系较资本市场能够提供更优的帕雷托改进。

二、银行与资本市场流动性供给机制

DD关于流动性供给的论文影响深远,但其关于银行模式最优的论断却似乎与现实金融的发展不相吻合:资本市场的发展生机勃勃而传统的中介银行却显示出衰退的迹象。对此,后来的金融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两种流动性供给机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比较研究。

1.银行流动性供给的稳定性是相对脆弱的,Bhattacharyaandthakor(1993)和Dowd(1992)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银行提供流动性供给的帕雷托最优是建立在一个稳态的市场假设上的,但实际上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不可避免。当经济中总体的提前消费概率超出了银行事前的预期,或当银行长期投资的收益低于预期水平时,银行都无法按承诺支付后消费者的提款,这会造成对后消费者的利益的损害。为了避免这种损害,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提前取款。而大量的提前取款又会造成挤兑现象,严重时将形成金融危机。从这一点来看,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经济中,很难说银行的流动性提供为最优模式。

2.对于银行提供流动性保险的稳定性,还可以从博弈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1987年Jacklin首先提出,在资本市场存在的情况下,银行提供的最优流动性并非纳什均衡。他认为,银行的流动性提供实际上起到了跨部门补贴的作用:增加了早消费主体的消费,同时减少了晚消费主体的消费。但由于消费者类别是私人信息,只有在两类主体都没有动机有意显示错误类别时,经济才能实现纳什均衡。若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市场,后消费者完全可能通过隐瞒私人信息,提前提取存款并运用于资本市场,以改进自身效用,这会造成银行均衡的崩溃。因此银行流动性提供模式在激励兼容上的存在不稳定性。

3.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流动性供给是否有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应是其是否有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有些时候,宏观最优与微观最优存在矛盾,银行模式的流动性供给可能造成了宏观效率的降低。为了说明这一点,应展宇引入了具体的消费效用模型[2]:

假设效用模型为,其中为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设短期和长期投资收益分别为和,且,在上述效用函数下求解银行流动性模式和资本市场流动性模式下长期生产性资本所占总资本的比例和,有

三、流动性私人供给与公共供给

流动性供给中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也是流动性供给机制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一问题涉及政府的宏观经济职能,woodford(1990)指出政府公债可以成为投资者储存并转移财富从而增加社会流动性的工具。Holmstromandtirole(1998)进一步的讨论了政府债券在社会存在总体不确定性条件下所担当的“流动性最后的保障人”的作用[3]。

1.流动性私人供给的模型

为准确地分析跨期投资所面临的流动性冲击,将DD描述流动性需求的动态风险模型作适当修改:在时有一个将于时收回的可变规模的投资项目,单位投资的投资回报为;厂商面临一个在时不确定的流动性冲击(liquidityshock),该冲击服从累计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厂商本身在拥有的可投资资产,在和时没有其他流动性资产来源;当冲击出现时,项目需由其它投资者追加后续投资用以应对流动性冲击;在追加投资的情况下,项目成功的概率为,服从一种当厂商努力时为、当厂商懈怠时为、且的概率分布;项目若失败或因流动性冲击造成项目中止,投资无回报。显然以上模型增加了道德风险的因素。

设为项目投资额;当出现流动性冲击时,厂商的回报为,是一个状态依赖的持续投资参数(1=继续,0=放弃),由此,此时流动性冲击下的投资决策模型应为:

2.流动性的公共供给

以上的分析是建立在社会总体流动性需求确定的基础上的,此时的流动性的供给是私人部门之间通过金融市场进行余缺调节的结果,政府债券对资源配置没有实质影响。

但是,当社会总体流动性需求出现不确定性时,通过私人部门的合作已不再能作到流动性的自给自足;此时,政府则可以通过发行平价债券来调节和时的投资比例,以达到提高流动性保障,增加厂商投资预期效用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介机构为厂商融通流动性的上限是厂商在时的净收益,在道德风险存在的情况下,当冲击大于预期时,投资本身存在中止的不确定性,私人部门无法提供足够的价值来寻求必要的流动性支持。而此时,政府却可以通过征税保证未来的清算,因此适合于充当最后贷款人。

特别的,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多种差异化的债券形成价格歧视,更进一步地把真正急需流动性的厂商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溢价发行对厂商投资策略可能产生的扭曲,政府还可以发行一种“状态依存性债券”,如定向的政府债券或央行票据,其数量和价值依赖于流动性冲击水平的高低,从而实行一种积极的调控政策[4],以更有效对不确定的社会总体流动性进行管理。

四、结束语

流动性供给是金融体系服务于经济的重要职能,流动性供给是否健康有效,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安全稳定,关系到微观个体效用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显然,它不能仅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体系,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有时,政府作为监管者和最终信用的提供者,直接参与流动性的供给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单位:刘争春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孙毅成都衡平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Diamond,D.andp.Dybvig,BankRuns,Depositinsurance,andLiquidit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3,91:401-419.

[2]应展宇.流动性提供中的银行与市场.[J].世界经济,2004.9.

[3]Holmstrom,Bengt,andtirole,Jean.privateandpublicSupplyofLiquidity[J],J.p.e,1998.

资金的流动性篇3

经济欠发达地区同前些年相比,由于信贷资金沉淀而导致的银行资金流动性不足的现象已经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整个银行体系的资金存差在不断扩大,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调整其利率亦影响不大。资金存差呈现不断加速增长之势,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较发达地区相对明显。

出现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原因,包括我国资本市场不活跃;居民投资渠道少,资金向银行集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偏低;随着改革深化信贷资产质量改善,周转加快,银行资产结构变化等等,但是对信用环境因素的忽视也是造成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如此。

一些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给银行信贷资金造成巨大损失,形成沉重的包袱,这些类似的状况至今也没有彻底改变。这些企业产品落后,效益不佳,达不到信贷资金投放标准;某些地方和政府缺乏长远意识,一味依靠资金和贷款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能正确处理信贷关系;某些部门和企业领导者的信用关系理念不是很强,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信用和法治经济。在金融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重视资产质量和强化责任制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有资金不敢发放的情况,资金的存差日益扩大。

流动性过剩会使银行资产收益率下降,引发贷款投放集中现象,放大信贷风险,但是如果对存款负债进行制约,不仅会使居民投资渠道更加狭窄,而且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形成能力和规模。面对这种情况,银行面临较难的选择。信用环境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不仅是银行技术操作手段问题,更是社会各个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是经济领域深层次问题在新背景下的不同形式表现。

资金的流动性篇4

在经典的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跨时生产的比较优势(obstfeldandRogoff,1999),取决于即期和未来消费偏好与两国实际利率的对比状况。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潜在的高经济增长率和实际利率,但缺乏资本和技术要素,国际资本应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收支账户看,表现为发展中国家的经常账户的逆差和资本账户的顺差,这样的资本流动才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的提高。

但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常账户的逆差往往伴随着资本账户的逆差和储备的流失,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后,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在大幅度贬值和整顿国内金融结构的条件下,收窄了汇率波幅(Baig,2001)以低估的汇率保持经常账户的顺差,稳定资本和外汇市场,吸引资本的回流,增加国际储备,使经济出现了稳定增长。

东亚国家的低汇率、高储备政策使东亚资本流动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变化,即东南亚国家既是资本输入国,又是资本输出国,但其输出的是追求相对安全的资本,而输入的是追求风险利润的资本。这一变化不但对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提出了挑战,也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试图从发展中国家视角,对东亚金融危机后资本流动的风险转换特征进行解释。为此,根据双重和利息平价理论,提出了风险补偿分析模型,认为低汇率、经常账户顺差和高国际储备既造成福利损失,也有助于稳定货币信用,降低国家风险与风险贴水,降低利率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我们把这一政策称为发展中国家的新重商主义,认为这是在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对自身金融脆弱性的补偿或担保,是福利损失与宏观经济稳定收益的均衡。我们对东亚资本流动的新趋势进行评估,认为这一政策的可行性取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中国家间的政策博弈均衡。发展中国家应在改革微观金融结构,加强金融体系和宏观政策稳定性的基础上,逐步放弃这种新重商主义政策。

二、东亚资本流动的风险转换特征

尽管理论界对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分析各有侧重,但资本流动被看作是危机发生的催化剂(艾肯格林,2000)。危机前大规模资本流入使得实际汇率升值,削弱了各国的竞争力,进而导致经常账户持续逆差,而危机中资本的突然逆转加剧了危机的爆发,东亚金融危机可以认为是投资者面临资产价格下跌和不健康的金融体系,突然撤资的结果。

从图1看,东亚净资本流动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明显,危机前(1993—1997)大量的资本流入,危机中(1997、1998)大量的资本外逃。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1996年的资本流入和1997年的资本流出之间的总逆差达到850亿美元,约占这些国家GDp总和的10%(梯若尔,2003)。危机后,资本的净流入呈逐步增加趋势,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关系。从国际收支状况看,危机前的95—96年,除中国和日本外,东亚有280.5亿美元的经常账户的逆差,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大面积的赤字到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以及菲律宾的逆差。1999—2000年,经常账户却盈余880亿美元。2001—2002年保持了同样的水平,加上中国和日本的经常账户盈余,东亚地区的经常账户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表1)。由于经常账户顺差,这个地区的一些国家已从净国际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注:根据经济日报2004年2月13日消息,东亚国际储备已超过2万亿美元。)

表1东亚国家经常账户

单位:十亿美元

国家名称

1995—1996

1999—2000

2001—2002

日本

87.7

117.4

100.6

中国

4.4

20.8

26.4

中国台湾

8.3

8.6

21.8

新加坡

13.7

16.2

18.3

中国香港

-4.1

8.2

12.1

韩国

-15.8

18.4

7.2

马来西亚

-6.6

10.5

7.3

印度尼西亚

-7.0

6.9

7.1

泰国

-14.1

10.9

6.9

菲律宾

-3.0

8.2

4.4

东亚(除日本)

-24.1

108.7

111.4

注:东亚(除日本)包括:中国、中国香港、印度、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

资料来源:BiS,2003

从东亚资本流动的结构看,最大的变化在于以国际信贷为主导的资本流动结构转化为三者相对平衡的结构。麦金农(2000)认为,东亚国家在危机前具有发展中国家货币“错配”的典型特征,特别表现为借短贷长和借外币资本币上,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危机后,东亚各国在银行体系重构后,显然加强了对国际借贷的控制。图2显示,危机前,三种类型的资本净流入都呈增长趋势,尤其是主要由对外借款所组成的其他投资增加幅度更大,而在危机中这部分资本流出幅度也最大。随危机后经济的复苏,其他投资在危机后有所恢复,但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直接投资由于受“沉没成本”的影响,变动幅度相对较小,但总体上呈下降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组合投资在危机中波动幅度较大,但远低于其它投资的变动,并且在危机后的1998—2000稳步上升。2000年后组合投资的资本流出虽逐年增加,但组合投资流出的主要是储备性资产,私人的组合投资总体上呈流入状态。东亚国家在这一结构变动中明显具有风险规避的倾向(麦金农,2000),而外国投资者的风险度有所提高。

资金的流动性篇5

关键词: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如何定义资金流动性过剩

在近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没有哪个概念比“资金流动性过剩”出现得更为频繁。虽然人们在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上达成一定的共识,但内涵却众说纷纭。第一种定义是指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均衡水平的情形。在这种定义下,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第二种定义是指货币的供应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并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经济运行中的货币存量超过了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数量,这些“剩余的流动性”要么转化为暂时不准备投入使用的定期存款,要么投入到股票等非实体经济领域,其潜在危害是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第三种定义是指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持续扩大和存贷比的持续走低。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危害是给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造成很大压力。第四种定义是指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宽松情况。银行间的市场利率往往视为流动性是否过剩的关键表征,该利率可看作是判断流动性状况的一个良好指标。第五种定义是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强制性的,因而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和超储率持续处于高位。第六种定义是指流动性偏好。即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这是凯恩斯提出的,具有严格的经济学定义。从某种意义来说,人们对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定义有点像盲人摸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定义不一样,人们对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判断和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

二、我国资金流动性的规模

经济学家吴敬琏(2006)在香港表示,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合8万亿元人民币,而央行只发行了2万亿元央行票据来冲销。这样,在乘数效应下,等于起码有30万亿元的流动性在市场中,中国境内的流动性过剩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2006)测算,2006年央行到期票据以及新增外汇占款可能释放的流动性在3.6万亿元左右。但也有人认为,我国同时存在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资金流动性短缺。目前,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只是一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过剩。一边是社会生产、社会消费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另一边是商业银行存在着极大的资金运用压力。很多需要资本流人的领域并没有顺畅的渠道来导入资本,如公共医疗、基础教育等公共部门的投资严重不足,而资本大量聚集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了局部流动性过剩。我国大企业的资金过剩,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城市存在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农村却依然资金匮乏。还有人认为,我国明显存在资金流动性不足。从社会保障来看,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如果要还清社会保障的历史欠账,我国的资金不是过剩,而是短缺。从城乡居民的财富占有以及生活水平的差距来看,国家对农民也有大量的欠账。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2006)预测,“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的资金不是宽裕,而是囊中羞涩。

三、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观点之一,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在于国内储蓄大于消费。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养老、看病以及孩子教育的问题。由于财政未能充分承担起其应该承担的职能,即不能解决老百姓的公共医疗、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优,老百姓不敢消费,只有把钱存入银行,从而导致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消费能力的欠缺是产生资金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观点之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的共同作用。外部失衡是指中国同时存在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在我国强制结售汇体制下,贸易顺差的不断增长意味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伴随外汇储备增长而不断投放的基础货币,最终演化为实体经济中过剩的流动性。内部失衡主要是指中国经济中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恶化趋势,表现为投资相对于消费的过快增长。国内经济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需要通过外部失衡来平衡,而外部不平衡需要资本的流动来平衡,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格局。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均能造成流动性过剩。

观点之三,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是典型的银行储蓄与投资不协调的结果。由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与吸收储蓄能力不相匹配,吸收的存款太多,虽然经济运行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但银行不具备控制信贷风险的技术能力,贷不出去,导致银行的存贷比逐年下降。储蓄不能顺利地转化为投资,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内部,从而恶化了资金的流动性。

四、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利弊分析

关于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利弊分析大致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资金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患,是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流动性过剩会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泛滥,利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果不回收过剩的流动性,要么会引发实体经济投资过热与通货膨胀,要么推动楼市、股市等资产价格上涨,并形成泡沫损害整个国民经济。

第二种看法是,中国目前不是资金流动性过剩,而是资金流动性繁荣。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资金流动性繁荣在机理上有根本区别。资金流动性过剩是实体经济出现低迷、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状态下的结果;资金流动性繁荣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断改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反映。资金流动性充足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新动力,可以使中国能够效法西方发达国家,走“财富创造财富”之路。资金充裕也为企业直接融资带来新的契机。

资金的流动性篇6

【关键词】现金流财务报告流量分析

在市场经济下,现金流信息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将其与传统会计指标相结合,综合考察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经营、投资、融资等活动所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是衡量人们是否有效合理利用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不同,各项活动对现金流变动的影响不同,因此企业所呈现出的现金运作状况各不相同,而又相互影响,因此对于其相互间影响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把握问题的内在联系。为此我们期望以现金流活动作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活动与企业规模,盈利情况,从而总结归纳这些企业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情况。

一、现金流量的内涵

1、现金流量的含义

现金流量一般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例如在一定的时间内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融资等取得现金流入,通过购买原材料,投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以及偿债等构成现金的流出。

2、现金流分析的作用

众所周知现金流的反映模式就是现金流量表。由于现金流量表是一个动态报表,它全面地反映了会计报告期内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信息,所以借助现金流量表与其他传统财务报表的结合,我们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企业未来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债权人了解企业资金到期回收的安全性,区别出企业盈利与获取现金的能力和偿债能力。同时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排除了权责发生制等传统会计处理方法对经济行为可能造成的粉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真实性。

3、现金流的基本原则

(1)流动性

任何企业必须借助于现金流的注入才能得以启动并持续运转,从所有者投入初始现金,贷款开始,通过原料与劳务服务的购买,加之生产管理活动,投入的现金开始转化为存货或可以向市场用户提供的服务,而随着企业为顾客提供货物及服务,这些货物及服务就转变为企业的应收账款或现金,当经营管理得当,收回的现金将大于支出的现金,于是超额现金成为了企业再投资和发展的新鲜血液,现金流的最简单的流动性得以完成。

(2)可控性

现代企业经营的核心之一就在于加大企业现金转换过程中的可控性。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进行众多的现金跟踪管理,如控制与记录现金流动,优化现金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努力加大收入、减小支出,快速收回销售货款,提供充足的外部资金来源,合理管理好借款和投资活动,加快现金流转速度使得现金周转时间最小化等。

(3)平衡盈利

对企业而言,盈利性与流动性是有所区别的,盈利性与投资于企业的资本和资产的高收益有关。流动性是指拥有充足的现金流量,他使企业能够进行必须的现金支付以确保生产经营的持续,由于常规会计报告中权责发生制的规定导致利润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由会计的想象和合理的推断来决定,而流动的现金却是正式的,能够精确计量的,因此与无形的利润相比充足的现金流对于企业的生存更为重要。

二、现金流的分析内容

由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各项经营活动对现金流变动的影响不同,因此企业所呈现出来的现金财务状况是不相同的。

1、现金流的质量分析

(1)现金流的真实性

要保证现金流量的真实性往往通过对比现金流量变化,考察年度现金日常开支流量的均衡性,以此判断现金流,特别是经营现金流量真实性,当公司的购销和信用政策比较稳定,销售业务也较少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形,则此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年度内应保持一定的均衡性,否则表明年报经营现金流量存在被粉饰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结论更为准确合理,还应当同时考虑公司的会计行为,以及所属行业的具体特征。同时重点分析现金流量表有关明细项目,进一步明确经营现金流量的真实水平,分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判断有无虚构预收账款交易,粉饰主营业务现金流量的可能。

(2)现金流的充足性

研究分析现金流量的充足性,特别是判断公司是否具有足够的经营现金流量满足其正常运转和规模扩张的需要。从这一方面分析公司现有规模下的简单再生产是否能够得以持续;一般经营现金净流量应当大于本期折旧额与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额、待摊费用摊销额、预提费用提取额的总和。

(3)经营现金流量成长性

主要通过分析经营现金流量成长比率即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基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比率,比率越大,企业活力越强。同时还应该深入分析现金净增加额的产生道。如果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引起的,可以反映出企业收现能力强,坏账风险小其营销能力一般会不错。如果企业的现金净增加额主要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甚至是由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引起的,这可能是反映企业生产能力衰退,从而处置非流动性资产以缓解资金矛盾但也可能是企业为了走出不良境地而调整资产结构,因此还须结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做深入分析。

2、现金流的流动性

(1)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分析

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分析必须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和债务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其真实的偿债能力。主要分析指标包括: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上述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速越快,流量越大,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内部控制合理有效,从而偿债能力与对外筹资能力越强。

(2)企业获取现金能力

分析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结合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资资源进行分析。具体研究指标可以涉及: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现金大小,即销售收入的货款回收率,这一方面反映公司生产商品的市场畅销与否,另一方面体现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其数值越大越好。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资金流量,它通常高于每股收益,但不能代替每股收益,因为现金流量没有减去折扣。

(3)企业的财务弹性

企业的财务弹性分析可以涉及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即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该比率越大,说明资金自给率越高,对外借资金依赖性越小,财务风险越小。此指标达到1时,说明公司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扩充所需资金,公司有一定的成长潜力,反之说明公司是靠外部融资来补充,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财务杠杆,但会加大公司财务风险。

3、现金流的结构性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包括三方面,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涉及销货与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劳务费、佣金等其他收入;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涉及出售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收入以及出售权益性或债权性工具和持有权益所获得的现金收入等。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主要是发行股票或其他权益所取得的现金收入,发行债券,贷款以及其他长、短期借款所取得的现金收入。

(2)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现金流出也包括三方面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融资活动现金流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包括支付给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的现金支出,员工福利性支出,所得税税款支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较为直观主要是企业购置不动产、厂房、设备以及企业为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以及取得其他企业的权益性或债权性资产而导致的现金支出。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主要为购回或赎回企业股票所导致的现金支出,偿还借款所导致的现金支出。

4、企业经营行为与现金流

(1)经营活动与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入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其中企业主营业务是其主要表现。当经营现金流为正时,则说明企业会计周期内经营活动情况较好,主营业务较为稳健,销售收入扣除经营成本后现金流依然有剩余,说明此时企业正常的销售收入在支付完例如购买,生产等经营活动等现金流出后,还有余力为企业滚动持续发展继续注入资金或者为利息、股利提供资金。这种情况预示着主营业务市场反映较好,其主营业务现金流量充足,企业前期的投资项目在本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这时非常有利于企业扩大规模,持续快速发展。

(2)投资活动与现金流分析

由于企业对外扩张与经营产能的扩大,投资活动成为了现代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运作手段。在一般的情况下当企业为正常经营而做出的长期或短期投资将产生为负的投资现金流,这也是处在成长期,投入期企业的一般特点,当企业投资回收的现金超过了投资支出将产生正的现金流,一般情况下或者企业受到了较大的权益性收入或者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资产出售所至,必须结合具体的投资行为分析寻找原因。

(3)融资活动与现金流

融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与投资发展的发动机,而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余缺必须通过融资环节得以调节,当生产经营与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正,企业处在良性的位置,企业可以考虑进行股利分配,债务偿还等活动,这时将出现负的融资现金流,而当企业需要继续扩大资本筹措,继续扩大权益性或债权性融资时将会出现正的融资现金流。

【参考文献】

[1]刘红霞:企业现金流风险识别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6).

[2]张华伦、孙毅:上市公司财务预警分析――基于现金流模型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2).

[3]王新宇、邱苑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6).

资金的流动性篇7

auctionFacility,taF)短期内为市场紧急注入了1354亿美金的资金,才使得恐慌的市场情绪得以暂时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坚定地推行从紧货币政策使最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达到创纪录的17.5%,此举使各商业银行过剩的流动性骤然消失,流动性风险的威胁日益严重。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解读

商业银行的产生源于对资金流动性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逐渐派生出其他各类业务。即使是在金融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流动性仍然是保持商业银行顺利运行的血液。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特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相关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需求的能力。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三个关键的要素:资金数量、获得资金的成本以及获得资金的时间。流动性风险则是指,不能满足流动性要求给银行经营所带来的风险。

归纳起来,流动性风险主要是四种情况:第一,银行经营活动正常,金融市场整体运行稳定,只是单个银行短期头寸的缺乏带来的流动性危机;第二,银行经营面临短期危机,例如个别银行的坏帐突然增加,或突发的操作风险等;第三,银行长期陷入经营危机,不断恶化的营业亏损使得银行面临倒闭风险;第四,整个银行业面临流动性风险,特别是金融危机突然爆发。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实际上是关系银行正常经营的最为直接的一道屏障。以上归纳的流动性风险除了第一种情况以外,其他都涉及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乃至操作风险等问题。虽然由其他风险诱发的流动性危机,其风险根源应该主要归于初始的风险类别。但进行流动性管理时,必须将其他风险可能导致的流动性危机纳入到流动性整体管理框架之中。

当前,新巴塞尔协定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指引,但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却没有明确的要求。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特点并部相同,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模式的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例如,大银行在金融市场获得流动性的能力强,其流动性管理自然会更多地倚重批发性资产拆入;而小银行受制于融资难度,自然要更注重资产方的流动性管理。同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模块实际上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整个管理模式的开发、维护、升级和运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成本也并不是所有商业银行都能够轻易承受的。所以国外更多的中小银行往往主动地持有充足的流动性,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流动性危机。因此,国外中小银行也往往成为了同业市场上的资金净拆出方,而大银行往往成为了资金的净拆入方。

而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同质性仍然较强,大银行依靠网络优势吸取大量资金,因此就成为了同业拆借市场的重要资金提供者,其他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则成为资金的净拆入方。2007年中国火爆的股市行情使得同业资金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也成为了资金市场的供给方,其资金拆借由2006年的净拆入46896亿元变为2007年净拆出的18720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净拆入额分别增长了51%和169%。这表明,一方面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管理的核心,另一方面,资金往来的增强,将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与银行体系以外金融活动保持着更加紧密的联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

传统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先后出现过:商业贷款理论、资产变现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这些风险考量和管理的方法都产生于当时特定的金融环境,直到今日,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仍然是十分核心的管理手段。但即使不同银行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在流动性管理上对资产和负债方面侧重有所不同,现代的商业银行还是普遍采用了资产负债流动性综合管理的模式。

基本的流动性风险衡量方法主要是选取一些静态比例指标来考核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例如,流动性比率、本外币的超额准备金率、本外币的存贷款比例、非核心负债的依存度以及本外币的流动性缺口比率等。这些考核指标简单明了、数据汇总容易,因此迄今为止一直是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

但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更多的动态化手段也被引进到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模式中来。净流动性资产管理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银行可以将现有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性资产包括已同业拆出的资金、短期公债、不会展期的贷款或是可证券化的贷款等。负债同样也将划分为稳定性负债和非稳定负债,稳定的负债包括活期存款的沉淀、定期存款、资本票据和股本。对现有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后,将稳定性负债超出非流动资产的部分定义为净流动性资产(见图1)。净流动性资产越高,表明银行的流动性更为充裕。如果净流动性资产为负,则表明银行存在这流动性缺口。

如果希望对流动性进行动态化管理,银行还必须对未来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预测。如果银行未来资产的增加量(主要是满足一些贷款义务)大于未来存款的增加量,则银行还存在着潜在的流动性需求。如果当前的净流动性资产仍不能满足未来的流动性需求,则银行还要寻求其他途经,以弥补潜在的流动性缺口。

国际大银行进行流动性测算的另一个常有手段就是“现金流量法”。该方法采取财务现金流的基本分析思路,更为明确地体现出了流动性的实质,并同时强调了现金流量的实际性和潜在性。

在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分析中,未来一段时期内即将到期的负债、固定的贷款承诺(承诺以确定投放的部分)、尚未到期负债需支付的利息和各类存款确定性的流出(主要是存款的季节性变动和其他可预测的波动)将形成确定的现金流出。而同时,即将到期的资产(主要是即将到期且不展期的贷款和到期债券)和尚未到期资产所产生的利息将构成实际性现金流入。如果实际现金流出大于实际现金流入,则银行在未来将面临流动性缺口。

但银行在实际资金流动的基础上,还存在潜在性的现金流量。可变现的未到期资产(主要是各类债券、可证券化的贷款等)、与其他金融机构达成的融资额度,这些都是银行潜在现金流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预测时期适当延长,计划的存款增加量也可以被视为潜在的现金流入量。而与此同时,银行还将面临潜在的现金流出,例如,未固定的贷款承诺(贷款承诺中尚未动用的部分),存款的潜在流出,表外活动的净流出(表外活动可能带来的净资金流动)。如果测算期相应延长,同样要包括新增贷款计划所带来的现金流出。

如果实际发生的现金流量存在流出缺口,但这一缺口能够被潜在的现金流入所弥补,则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则仍处于可控制范围内。如果实际现金流与潜在性现金流合计仍出现缺口,则商业银行必须就各项资金流动逐个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流动性危机的爆发。

在流动性的测算方法中,净流动性资产法和现金流量法都注重了未来的潜在流动性风险问题,但二者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一方面,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净流动性资产法是基于存量的分析,而现金流量法则完全是对流量的考察,现金的同一流动方向中可以同时包含资产和负债项;另一方面,净流动性资产法仍然是表内分析,而现金流量法则包括了表内、表外的所有资金流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银行的表外业务将对整个银行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而产生的各种现金流动必然会成为商业银行现金管理的重要方面。例如,随着各种清算、委托贷款和未固定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的扩展,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动造成重要影响。

在以上介绍的两种流动性风险测算法中,流动性缺口十分依赖于对未来资金流动的估计。滤波趋势估计是比较常见和基础的方法,例如,对于核心存款或稳定性负债的估计。但其他资产出售、从市场的筹资等方式则可能面临市场风险等诸多不确定性。并且,银行突发性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也会预计的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国际先进银行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建有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VaR等风险测度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将流动性管理中的现金流估计与其他风险管理模型对接起来,已经成为当前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手段。例如,潜在的现金流入中,可变现的未到期资产就可以结合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定价来估算未来的现金流入量。流动性风险测算必须要成为整个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般实施统一归总原则,分支机构的流动性性管理必须纳入到整个银行的统一管理框架下。无论是哪一级营业机构的流动性问题,都将被视为是整个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风险委员会、最高管理层、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与职能部门。

董事会下设的风险委员会负责审议、批准全行流动性风险的基本政策与管理框架,以保证全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协调一致。

最高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实施,

负责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派,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在本行内部得到统一遵守;在获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授权后启动应急方案。

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量化标准、风险限额(包括各项流动性指标的限额、缺口限额);负责定期评价银行的整体流动性状况。

流动性风险的职能部门包括资产负债管理部、市场部和清算中心。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拟定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制定流动性风险衡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监测各项流动性指标和限额的执行情况;市场部负责根据资产负债管理部的授权,在全球市场及国内市场上进行资金拆借和证券买卖等业务,以帮助流动性日常管理的实现;清算中心负责银行整体资金划拨及市场交易的清算工作。银行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向资产负债管理部预报大额资金收付情况。

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可以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来实现。资产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资产多元化;提高资产的可变现能力;维持适量的高流动性资产。负债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保持负债的稳定性,提高核心存款在负债中的比重;与同业、中央银行等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在需要时能有效地获得资金。另外,随着表外业务的扩展,表外业务所带来的流动性变化也必须纳入到银行整体流动性管理框架中。

银行流动性管理可分为正常经营环境下的管理和应对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前者主要通过定期更新的管理政策指引、流动性指标管理、流动性缺口管理、头寸管理、银行内部资金往来管理、流动性资产组合管理和融资指导原则等手段,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把银行整体流动性调控到适当的水平之上;后者主要通过预警指标、应急方案、融资能力测试等手段,达到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的目的。

流动性预警和应急方案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预警信号、应急计划实施和压力测试。

预警信号主要有:头寸持续低于预先测算的安全值;银行在同业市场的融资能力下降,拆借成本上升;银行声誉突然恶化,预见有恐慌性的挤提情况出现;支付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当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时,首先要对其原因进行周密分析。对于技术性的(如资金调拨不到位、资金安排失当)、季节性的或者局部的情况,可不启动应急方案;如果确信当前流动性紧张状况是由于对银行的信心出现危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要紧急向管理层、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风险政策委员会报告,建议启动应急方案,并协调有关部门加以实施。应急计划主要包括:通过媒体公布银行真实情况,尽快稳定和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加大银行系统内资金调度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在系统内调剂资金余缺,及时划拨资金;增加在同业市场上的资金融入;向中央银行申请借款;停止债券购买,出售现券筹集资金;在最大程度保护客户关系的原则,逐步停止贷款投放,贷款保护顺序是零售贷款、核心公司贷款、一般公司贷款。

压力测试要求银行在未出现危机时,测试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融资方案。这其中情景分析(Scenario

资金的流动性篇8

企业的资金周转是以现金为中心而运作的,即资金周转以现金为始,以现金为终,获得必要的现金是组织生产经营的前提,也是投资者、债权人据以决策的基本事项。要改善经营管理,必须重视现金流量信息,因为现金流量更能体现财务报告的目的。

一、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内容

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都是企业某些方面经济活动变化的结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正常可以从现金流量中得到反映。

(一)项目现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的分析

1.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的主要现金流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这种情况若出现在企业投产初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仍然出现这种状况,则说明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存在问题,如销售不畅、到期货款不能及时收回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采取额外贷款融资、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积累、挤占本来可以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拖延债务支付等方法来解决。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或虽大于零,但不足以弥补非付现成本。这种情况是指企业通过正常的购销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量能弥补经营引起的现金流出,甚至还有结余,现金流量处于平衡状态。

由于企业的成本由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非现金消耗)构成,非付现成本目前不会形成现金流出,但在以前或以后的经营活动中必须要为之付现。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或虽大于零,但不足以弥补非付现成本时,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就不可能为非付现成本提供足额的货币补偿。在这种情况下,从短期现金流转来分析,企业只能支付日常开支,若经营风险加大、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或者当资金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就会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不可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的简单再生产。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刚好能弥补当期的非付现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经营活动方面的现金流量的压力得到了解脱,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的简单再生产,但还不能为企业投资发展等提供货币支持。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非付现成本后仍有剩余。这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运行的良好状态。说明企业购销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不仅能够弥补经营活动中的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而且有能力为企业的投资活动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如果这种状态得以持续,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发展和投资规模的扩大起到重要作用。但企业应将多余的现金及时用于投资,否则,将影响资产的盈利能力。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即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权益性投资以及债权性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因回收投资、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对于这种情况,应从投资活动的目的来分析。企业投资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为企业以后正常生产经营的投资活动奠定基础,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其二,为企业对外扩张和其他发展性的目的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其三,利用企业暂时不用的闲置资金进行短期投资,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应具体分析企业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与企业的现金流出量之差小于零的情况,不能简单地做出否定的评价。比如,处于扩张中的企业发生这种情况,往往是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表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的资金缺口,主要依靠对外融资、利用经营活动积累的现金进行补充、消耗企业现存的货币资金等办法来解决。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即企业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投资支出的规模,说明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效益;或者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方面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对这种情况应进行具体的、进一步的分析。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即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大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在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投资扩大需要大量资金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量主要靠筹资活动解决。因此,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时,应注意资金成本、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判断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分析这种情况是因为企业管理当局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还是由于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而形成的。

(2)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即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者是因为企业在本会计期间集中发生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分配股利或利润、偿还利息、融资租赁等业务;或者是因为企业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在现金流量方面运转较好,不需要对外筹集大量资金。但也有可能是企业没有更好的投资项目,将剩余资金支付股利而形成的。

(二)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净流量结构和流入流出结构分析,其方法是以现金流量表中某一项目数字作为基数,再计算出该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以分析项目的具体构成,从而揭示现金流量表中各部分和总体结构的关系。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反映企业现金总流入结构和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流入结构,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等在现金流入中的比重以及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流入中具体项目的构成情况。通过现金流入结构的分析,可以明确企业现金的来源,把握增加现金流入的途径。

2.现金流出结构的分析

现金流出结构也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占总流出的百分比,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是指企业各项活动在三项活动现金流出中所占的比例。

3.现金净流量结构的分析

现金净流量结构是指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以及汇率变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占全部现金净流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企业的现金净流量是如何形成与分布的,可以反映出现金收支是否平衡及其原因。

4.现金流入流出比分析

现金流入流出比是指当期流出的现金取得了多少现金流入的回报,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入流出比=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对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还可以采取和历史比较、同业比较的方法。和历史比较可以观察出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和同业比较可以找出差距,发现问题。一般来讲,一个健康成长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是正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负数,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三)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

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是把现金流量表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有机的对比、计算和分析,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充足性分析包括:现金偿还债务充足性分析、现金支付充足性分析和盈利现金充足性分析等。

1.现金偿还债务充足性分析

偿债能力是报表使用者特别是企业债务人非常关注的财务信息。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偿债能力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债务偿还的保证程度,如短期债务偿还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但不能反映偿债支付的时效性,即债务在什么时点能立即偿付兑现。现金偿还债务充分性分析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现金流量表进行偿还债务充足性分析可采用现金比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债务总额比和现金偿付比率等指标。

2.现金支付充足性分析

现金支付充足性是指企业除了用现金偿还债务外,还可用现金来支付如原材料购买和工资支付等其他各项支出。现金支付充足性分析主要采用的指标有强制性现金支付比率、现金偿付利息保障倍数、现金股利保障倍数和现金满足投资比率等。

3.盈利现金充足性分析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利润或收益的能力,盈利能力的高低是报表使用者共同关心的财务指标;是反映企业根本财务能力的指标。评价盈利能力时,一般将利润与投入资金相比较。由于利润的计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受主观估计和人为判断的影响,是通过会计制度规范而由会计人员计算出来的,是一个账面数字,未必有足够的现金流入;而现金流量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表现出来的,它不但表现在账面上,而且经营者可以随时动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获取经营现金流量能力即盈利现金充足性进行分析,作为对盈利能力评价的补充。进行盈利现金充足性分析的主要指标有销售现金比率、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和现金盈余指数。

二、现金流量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与企业经营发展所处的不同时期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从经营活动获得现金能力的大小。在通常情况下,当企业处于产品的开发试制阶段时,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现金的能力较差,同时为扩大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必然加大投资支出和营销活动,使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企业更多地依赖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当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时,产品的营销能力较强,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现金的能力不断增强,投资支出减少,导致企业对筹资需求的降低,企业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比重下降;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达到最大,并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流量成为企业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由此也会导致企业对筹资需求降低;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延伸而进入衰退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进入下一个循环。因此,运用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资料开展企业获取现金能力的评价时,必须联系企业生命周期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注意企业的经营特点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在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个企业的不同时期,经营特点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实行对外扩张战略的企业,常采用多元化经营方式,这类企业会随着投资项目的好坏决定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比重大小,因此表现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比重不一定居于主要地位,企业的现金流量大小主要决定于投资项目效益的好坏和投资资金的需求状况;而实行内部发展战略的企业,主营业务突出,其现金流量主要取决于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而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取得现金的能力居于次要地位。

(三)关注市场环境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市场环境是决定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它的改变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当市场环境处于收缩阶段,产品销售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但企业仍然可以通过清理应收账款和处理存货提高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时,由于市场的萧条,企业新增和重置固定资产的现金流出会减少。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现金流量的来源仍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量为主。当市场处于经济恢复并进入扩张阶段,产品销售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大大增加,刺激着企业对外筹资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这种市场环境中,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是企业获得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会减少,甚至出现负数。

(四)现金流量的分析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层的管理决策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对产品季节性很强的企业来说,在旺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会大量增加;而在淡季,为了在旺季销售更多的产品,企业会增加原材料的购入,增加产量,从而导致存货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就会大大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就会出现负数。另外,企业管理层如果为了在某一段时间里满足大额定单的需要或是预测产品在未来销售价格会有较大的提高而加大马力生产,导致这一阶段的产品销售下降,也会出现经营活动为负数的情况。

(五)现金流量的分析应灵活多样

1.单期分析与多期分析相结合

单期分析是企业现金流量分析的基础,而多期分析将企业历史分析资料进行连续对比,不仅能够提供某一特定时期现金流量的标准,而且可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判断现金流量结构分布的合理性,且有利于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2.现金流量表与其他报表资料相结合

单一现金流量表的信息是有限的,分析时必须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提供的资料,通过对现金充足率的分析,获得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收益质量的高低和现金流量是否平衡等信息。

资金的流动性篇9

关键词:流动性囤积;交易对手风险;安全投资转移效应

文章编号:1003-4625(2015)06-0022-06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是一个极端经济现象,在以往金融危机中较为鲜见。Ramos(1996)指出20世纪30年代末,银行被要求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增加准备金,银行做出的反应是以超出法定准备金的数量增加自愿性准备,出现了早期的流动性囤积现象。在此之后,随着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可以从货币市场融入短期资金,或者将非流动资产在资本市场变现获得流动性,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随之减少。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但凡金融危机爆发,金融机构总会陷入某种程度的流动性危机,其应对流动性危机的措施无非是:(1)变卖非流动资产;(2)向货币市场借款;(3)自己囤积流动性。一般而言,只有前两大获取流动性的渠道受阻时,银行才会通过自身囤积流动性的方式来应对流动性危机。

从历次金融危机看,货币市场融资功能和资本市场变现功能对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有着重要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尽管美国资本市场已经获得一定的发展,但货币市场发展还较为滞后,当资本市场遭受冲击时,银行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两大渠道补充流动性,只有通过自己囤积流动性来应对挤兑风险,这是大萧条时期出现了普遍的流动性囤积现象的主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货币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银行缓解自身流动性危机的渠道大为扩宽,一旦遭遇流动性危机,银行除了可以将非流动性资产在资本市场出售以外,还可以从货币市场获取融资来充实自身的流动性。由于这一时期尚未实施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流动性渠道存在一定的界限,尽管这一时期金融危机屡有发生,但对货币市场冲击有限,一旦资本市场遭受冲击,银行可以从货币市场补充流动性。因此,这一时期的金融危机并没有伴着明显的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21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界限在逐步打破,一旦爆发金融危机,资产市场遭受的冲击会逐步传递至货币市场,导致货币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这时,银行既难将非流动性资产在资本市场上低成本变现,也难以从货币市场获得流动性,只能依靠囤积流动性的方式来应对流动性危机。

尽管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过,但最近几年才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研究还较为鲜见,万志宏和曾刚(2012)最先在国内引入银行流动性囤积概念,介绍了美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囤积的现状,但对银行流动性囤积的动因、演化过程及影响缺乏深入分析。由于本次金融危机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弄清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动因、演化过程及其对金融部门、实体经济部门造成的影响,对于货币当局在非常态下应对流动性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二、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形成的动因

本次金融危机的新特征是资产证券化市场崩溃波及至银行间市场,导致银行间市场资金冻结,银行间借款利率升至创纪录的历史水平,从银行间市场获得借款变得异常困难,客观上为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外部条件(Strahan,2008;Brunnermeier,2009)。Gorton(2010)认为当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遭受流动性冲击时,银行从外部获得流动性极度困难,而自身又面临严重的风险暴露,为了预防这些风险带来的冲击,银行大量增持流动性资产。当流动资产持有量超出正常范围时,就出现了流动性囤积行为。有很多证据表明次贷危机期间银行的确存在强化现金头寸的倾向(ashcraftetal,201l;acharyaandmerrouche,2013)。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动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内在的预防动机,银行担心未来获取流动性的能力遭受损害,提前做好预防流动性冲击的准备;二是投机动机,银行希望在危机期间大量低价收购金融资产,以获得高额收益(GaleandYorulmazer,2013);三是对交易对手风险的担忧(Heideretal,2009),由于次级抵押支持证券面临广泛的风险暴露,银行担心持有次级贷款或其他风险资产头寸的交易对手出现违约风险,进而减少对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一)动因一:预防性动机

为了避免未来可能遭受的清算风险威胁,事先囤积一定的流动性是较为理性的选择(allenandGale,2005)。从预防动机根源看,银行囤积流动性可以看成是其为规避清算风险而做出的一种合理反应。DiamondandRajan(2011)、GaleandYorulmazer(2013)认为次贷危机期间,银行间市场因遭受严重冲击而出现了流动性短缺,银行难以从银行间市场获取急需的流动性,而自身又面临着较高的风险暴露时,囤积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被强行清算的风险。银行清算风险主要源于其表内(证券投资、贷款)、表外业务(贷款承诺)风险暴露的陡增,这是银行预防性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从证券投资业务看,较高的证券投资损失风险暴露会增大银行的清算风险。如果银行在将来必须以抛售的价格卖掉这些证券资产,意味着银行面临较高的证券投资损失风险暴露。为了避免此类风险暴露带来的威胁,银行不断将证券资产组合中的非流动资产调整为流动资产。其次,从传统的贷款业务看,较高的贷款损失风险暴露也会增大银行被清算的风险。次贷危机期间,经济前景不明朗增加了借款人信贷质量的不确定性,迫使银行不断将风险贷款调整为更安全、更具流动性的资产。再次,表外业务,尤其是未使用的贷款承诺也是银行增加流动性缓冲的决定因素,尽管贷款承诺是一种潜在的贷款需求,但在金融危机期间极有可能变成现实需求,从而也会加剧银行被清算的风险,这是银行流动性囤积产生的另一大因素。此外,银行规模大小、资本水平高低、核心存款多少等因素也会对其预防性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Laevenetal.(2014)认为规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有较大的影响,规模大的银行规模经济优势越明显,享受的“太大而不能倒”补贴越多,受到清算风险的威胁较小,从而主动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动机较小。BergerandBouwman(2009)发现较高资本水平的小银行不易吸收风险,但较高资本水平的大银行能吸收风险,低资本水平的银行较高资本水平的银行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动机。Cornettetal(2011)认为资金来源越稳定的银行,其受到风险暴露的威胁越小,主动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动机越小。

(二)动因二:投机性动机

投机性动机源于部分银行存在的市场势力,这些银行希望利用市场势力低价收购金融资产以此获得高额收益。在正常情况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转移渠道能保证流动性在盈余银行与短缺银行间相互转移。但在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一般集中在少数几家拥有市场势力的银行手中,致使流动性短缺银行难以通过资金转移渠道获得流动性。从投机性动机产生的根源看,流动性盈余银行通过极端金融环境获得高额收益是其流动性囤积产生的内在原因。acharyaeta1.(2012)认为银行囤积流动性主要源于“掠夺行为”,其目的在于利用市场势力从交易对手方以较低的价格购买抛售的资产,以此获得高额收益。DiamondandRajan(2011)、Berrospide(2012)认为拥有市场势力的银行预计到未来资产价值贬值时,将会囤积大量流动性,因为这样做既可以避免资产贬值所造成的损失,也可以通过多余流动性来收购廉价资产。从投机性动机产生的外部条件看,流动性紧缺银行必然存在的资产抛售行为又为流动性囤积提供了客观条件。ShleiferandVishnv(1992),allenandCale(1994)发现银行的资产只对特定的金融机构有价值,其资产出售能力极其有限。在金融危机的特殊时期,储户及借款者害怕银行经营失败,对流动性又有超常的需求,给流动性紧缺银行造成巨大压力,强迫这些银行快速出售资产,而潜在的资产购买者又十分有限,导致银行只能以抛售的价格出售资产。事实上,很多流动性受损的银行,尽管预测到将来被迫出售非流动性资产会出现严重损失,但出于收益的目的,很少有及时出售资产的主动性,尽管这种出售能够拯救银行。DiamondandRajan(2011)发现流动性受损的银行可能变成非流动性寻求者(llliquiditySeekers),尽管及时出售资产可以增加流动性,从而避免后续的资产抛售,但这样做,银行将牺牲大量的收益(如果资产价值在未来恢复到以前水平),因此,银行管理者宁愿冒资产被抛售和清偿的风险继续持有非流动性资产。这样就给一些银行利用囤积流动性的方式在将来低价收购金融资产创造了条件。

(三)动因三:交易对手风险

除了自身风险暴露会影响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外,交易对手风险也可能影响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一般地,银行只拥有关于自身风险分布的私人信息,而难以获得交易对手风险的相关信息。当金融环境变得高度不确定时,这种不对称信息将进一步加剧交易对手风险,银行担心交易对手违约而减少向交易对手方提供贷款,转而自己囤积流动性。巴塞尔委员会将交易对手风险定义为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的义务而造成损失风险,包括展期风险、一般错向风险和特殊错向风险。首先,从展期风险看,银行在持续交易中可能面临因交易对手无法及时偿还借款而需要延期支付所带来的风险,为了规避此类风险,银行减少向交易对手提供贷款。acharyaandSkeie(2011)研究发现欧美国家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期间普遍持有资产支持证券等衍生金融资产,一旦这些资产出现流动性问题时,就会比其他类型资产表现出更高的展期风险,这是引发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重要因素。其次,从一般错向风险看,一般错向风险加剧也是银行流动囤积产生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由于各类金融资产在期限、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各类金融机构所持资产头寸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保证了即使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冲击,这些机构也能较为容易地出售资产,从而降低了这些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然而,随着资产证券化大范围推行,这种期限、流动性差异不复存在,导致各类金融机构所持资产头寸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一旦金融市场遭受冲击,这些金融机构在出售资产方面极度困难。allen,CarlettiandCale(2009)研究发现当交易对手银行所持资产头寸高度相似时,交易对手银行的整体流动性风险较高,银行将停止向此类交易对手提供贷款。再次,从特殊错向风险看,资产证券化过程客观上造成了大量金融机构间接持有自己发行证券的局面,比如银行抵押贷款通过打包发行抵押支持证券,这些衍生证券在金融市场又被售回给原银行。这使得持有此类资产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与其违约概率高度正相关,一旦此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增加,其出现违约的概率极高。此外,交易对手风险也极易形成风险传染机制,致使局部的交易对手风险演变为全面的交易对手风险。DiamondandRajan(2005)、CaballeroandSimsek(2013)研究发现,个别银行经营失败所引发的违约风险可能通过银行间的资产负债网络传染给其他银行,致使整个银行业出现大面积的违约。

三、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的演化过程

从理论上看,金融危机的演变可以分为初始期、爆发期、恶化期和结束期四个阶段。一般地,在爆发期阶段,只有少部分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而在恶化期阶段,将有更大部分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假定银行持有两类资产: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银行的经营动机仅为收益与风险的匹配。在初始期阶段,假定所有的银行均持有流动资产以作为其投资组合的一部分;在爆发期和恶化期阶段,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将非流动资产同流动资产进行交换以后获得流动性;在结束期阶段,银行风险得到了对冲,收益得以实现。为了分析的方便,假定在初始期阶段,所有的银行均持有1单位资产和1单位现金,其投资组合可以表示为(asset,cash)=(l,1),现金可以即期消费,也可以转化为资产进行投资以获取收益。图1列出了银行流动性囤积演化过程。

初始期阶段,所有银行的投资组合都由1单位现金和1单位资产构成,银行可以选择立即消费现金,也可以留待将来使用。保留现金的银行称为流动性银行,即期消费的银行称为非流动性银行。假定有α(0≤α≤1)比例的银行选择即期消费,那么其第1期期初的投资组合为(1,0);1-α比例的银行选择持有流动性,其第1期期初的投资组合仍为(1,1)。

爆发期阶段,假定有θ1比例的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流动性银行用现金进行流动性清偿,其第1期期末的投资组合将变成l单位资产和0单位现金,即(1,0)。非流动性银行如果遭受流动性冲击,它们将出售部分资产以换取现金用于流动性清偿。假定非流动性银行将p,(可以看成现金的价格)单位的资产转化1单位现金并进行流动性清偿,那么,非流动性银行第1期期末的投资组合由l―p.单位资产和0单位现金构成,即(1-p1,0)。如果资产价格暴跌至1单位资产最多只能交换1单位现金,即资产价格1/p1≤l时,非流动性银行将面临破产。未遭受流动性冲击的非流动性银行不进行交易,其第1期期末的投资组合仍为(1,0)。未遭受流动性冲击的流动性银行在第1期末可以选择低价收购资产和继续持有现金,假定其中∞比例的银行选择收购资产,1单位现金可以收购p1单位的资产,其投资组合为(1+p1,0)。1一ω比例的银行继续持有现金,其投资组合仍为(1,1)。

在爆发期末期,即由爆发期向恶化期过渡阶段,银行间市场变成由三类银行构成的市场,即小型非流动性银行(第1期未遭受流动性冲击的非流动性银行)、大型非流动性银行(第1期未遭受流动性冲击,但进行了资产收购)和流动性囤积银行(第1期未遭受流动性冲击,但继续持有现金)。在此阶段,出现了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

恶化期阶段,有更多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假定θ2(θ2>θ1)比例的银行遭受流动性冲击。小型非流动性银行如果遭受流动性冲击,它们只能将资产进行抛售获取现金并进行流动性清偿。由于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第2期资产价格将低于第1期,即1/p2

结束期阶段,所有遭受流动性冲击的银行都进行了流动性清偿,所有未遭受流动性冲击的银行都进行了资产收购。从三类银行应对流动性冲击效果看,流动性囤积银行由于事先进行了预防性流动性囤积,可以以较小的损失应对冲击。从获得的潜在收益看,流动性囤积银行如果未遭受流动性冲击,其可以低价收购资产,获得高额的收益。在流动性囤积行为给执行此类策略的银行带来巨大收益的激励作用下,后续阶段还有更多银行继续保持此类策略,因此,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具有一定的惯性。万志宏和曾刚(2012)认为银行在经历了流动性危机后,在流动性管理方面更为谨慎,在后期更可能延续前期流动性管理策略。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银行流动性囤积一般发生在金融危机的爆发期向恶化期过渡阶段,在后危机时期,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会延续下去。从实际情况看,美国银行业现金头寸变化趋势基本与理论上的分析相一致。2007年年底,美国整个银行业持有的现金为2941亿美元,基本同次贷危机前的2900亿美元持平,没有明显的囤积流动性的迹象,但到2008年10月,美国银行业现金持有达5765亿美元,出现了明显囤积流动性的现象,2009年年底,现金持有更是突破10000亿美元。从增长率看,次贷危机爆发的当年,美国整个银行业现金头寸增长不到1%,而2008年、2009年两年,其现金头寸增长分别达48.2%和131%,2008年正好是次贷危机由爆发期向恶化期过渡的阶段,而在这一阶段美国银行业出现了大量增持现金头寸的现象。另外,从后危机时期美国银行业所持流动性趋势看,2010-2012这3年,美国银行业持有现金头寸分别增长了9.2%、12.9%和13%,这表明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结束而马上消失而是会再延续一段时间。

四、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产生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是实体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正常情况下,银行间市场所提供流动性支持是各大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金融危机期间,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会放大银行间市场遭受的流动性冲击,致使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调节功能丧失,进而对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另外,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导致中央银行大量流动性救援资金滞留在银行内部,造成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机制失效,增加了中央银行通过流动性救援工具促进实体经济复苏的难度。

(一)对金融市场形成了冲击放大效应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产生的安全投资转移效应(Flight-to-Qualityeffect),导致了金融市场流动恶化,进而造成金融市场融资功能弱化。安全投资转移效应既表现在跨市场的交易中,也表现在银行市场内部交易中。一般而言,资本市场交易的是非流动资产,其流动性和安全性较货币市场差,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资本市场将首当其冲。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为了避险,必将资金大量抽离,投人流动性和安全性更高的市场,导致资本市场大量资金流向银行,进而造成资本市场流动性恶化。Catev,Schuermann,andStrahan(2009)研究发现次贷危机期间,有大量投资者将其资金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以保证其资金安全。Berrospide(2012)发现美国商业银行核心存款相对于金融危机前增长1.2%,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自资本市场。在银行市场内部资金转移中,流动性囤积银行较非流动性囤积银行更具流动性,其应对流动性冲击能力更强,储户出于避险的考虑,将大量存款从非流动性囤积银行转向流动性囤积银行,导致存款大量向流动性囤积银行集中,造成货币市场尤其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恶化。CatevandStrahan(2006)研究发现安全投资转移效应造成非核心存款向核心存款的转移。非核心存款以相同的速度从流动性囤积和非流动性囤积银行流出,再以核心存款的形式流向流动性囤积银行。在次贷危机前,流动性囤积银行的核心存款与非核心存款都较非流动性囤积银行低。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大量存款转向流动性囤积银行。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产生的安全投资转移效应,导致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资金大量向流动性囤积银行集中,致使金融市场遭受的流动性冲击更为严重。

(二)对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

首先,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加剧了存款竞争,致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大幅增加。流动性囤积银行与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在面临信贷、证券损失风险暴露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而言,流动性囤积银行由于其所持资产更具流动性,资金更为充裕,其信贷、证券损失风险暴露概率较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小,储户更愿意将资金转入流动性囤积银行。随着2008年10月次贷危机的恶化,非流动性囤积银行为了保持其存款不减少,纷纷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引存款。acharyaandmora(2011)发现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在危机期间核心存款并没有显著下降,但存款利率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非流动性银行为了吸引存款,不得不大幅增加存款利率。pennacchi(2006)认为,在金融环境极度不确定情况下,投资者视流动性囤积银行为“安全的港湾”,对投资者和储户更具吸引力,相比之下,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只能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引存款。非流动性囤积银行提高存款利率必将导致各类银行为争夺存款展开激烈的竞争,致使存款利率不断上升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大幅增加。

其次,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会显著减少贷款数量,实体经济获取贷款融资支持的难度更大。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囤积银行相对于非流动性囤积银行减少了更多的贷款。Berrospide(2012)研究表明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囤积银行贷款的年度增长率下降了5.2%,从金融危机前的4.9%下降至金融危机期间的-0.3%,与此同时,非流动性囤积银行贷款年度增长率下降了2.2%,流动性囤积银行贷款下降幅度几乎是非流动性银行的3倍。流动性囤积银行较非流动性囤积银行有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资本,且集聚了大量的存款,它们更有条件提供贷款,但出于自身的预防动机与投机性动机,它们宁愿把资金囤积起来而不用于发放贷款,致使贷款数量显著减少,实体经济获取融资更为困难。

(三)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阻滞作用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还会造成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机制失效,致使大量中央银行救援资金滞留银行内部,延缓和弱化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救援行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银行间和信贷市场出现了流动性短缺,美联储通过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mmiFF)、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融资工具(amiF)、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一级交易商信贷机制(pDCF)、定期证券借贷机制(tSLF)和临时流动性互换安排(tLSa)等多种非常态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部门提供流动性。通过这些工具,美联储在2008年和2009年两年共向银行部门投入总计8200亿美元的流动性,然而,美联储投入的巨额流动性并没有经由银行贷款流向实体经济部门,而是被银行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囤积起来,2008年美国银行业超额存款准备金猛增7650亿美元,2009年又猛增3180亿美元。这表明中央银行的流动性救援行动完全被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所抵消,货币政策流动性传导机制基本失效。

五、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启示

本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巨大影响,世界主要国家都先后实施了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从实际的执行效果看,并没有达到政策制定者所预期的目标。就目前来看,美国先后推出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于2014年下半年已推出负利率和tLtRo(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2015年3月还推出更大范围的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在安倍经济学宣布破产后,则加大了量化宽松力度。为什么本次金融危机期间及危机后推出的多种非常态货币政策工具难以达到应对危机的预期目标呢?为什么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的局面仍难以改观?这可能与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弱化不无关系。从传统货币理论看,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取决于微观层面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由于银行普遍存在的流动性囤积行为,致使中央银行提振经济的资金难以通过银行贷款形式传导至实体经济,反而使大量流动性滞留在银行内部,抵消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发挥的空间。因此,应对金融危机,尤其是危机后实现经济的重振,需要重视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对货币政策造成的阻滞作用。

资金的流动性篇10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融资市场;发展

一、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提出

经济学中,“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

关于流动性,学术界主要认为有以下4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经济体系中货币投放量的多少。第二种含义是就整个股票市场而言,指参与交易资金相对于股票供给的多少,这里的资金包括场内资金(即已购买了股票的资金,也就是总流通市值)以及场外资金(就是还在股票账户里准备随时入场的资金)。第三种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负债流动性主要是指银行迅速筹集资金以应付存款人提存和支付需要的能力。第四种含义是针对个股而言的,即流动性是指股票买卖活动的难易,也就是说买了这只股票后是否容易卖出。以上4种含义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一种含义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相关程度非常高,即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通常会引发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所以当国家开始收紧银根时,股票市场就会失去资金供给,表现不佳。第三种含义的流动性也与第一种和第二种含义的流动性关联度较大。第四种含义的流动性问题一般认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太显著。

所谓“流动性过剩”,其全称是指“流动性资产过剩”,经济学解释是,储蓄和投资偏好大于消费偏好。欧洲中央银行(eCB)把流动性过剩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通俗地说,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过多,超出了经济体系的实际需要,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的过剩,也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由于现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而,有专家通俗地解释说,“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多了”。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最佳指标可以用马歇尔k值(marshalliank),即狭义或广义货币总计数与名义GDp的比值。如果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那么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即m2)将大大超过货币需求量(以名义GDp为衡量指标)。

我国目前的情况,2000-2006年m0、m1、m2年均增长分别为10.5%、15.3%、16.5%。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高于贷款总额即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除2004年外,2000-2006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长率,m2增长率平均比GDp名义增长率高3.6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到2006年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已达34.5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折算,相当于4.3万亿美元,当年中国GDp总量为20.94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亿美元,货币存量相当于GDp的1.65倍。而美国自2002年以来m2与GDp的比率一直稳定在0.8左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

二、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辩证分析

虽然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现象,笔者认为,中国并不真正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而是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的局面,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必须作辩证分析。

(一)从全球角度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贸易、投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我国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将长期存在,这是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储蓄过多,全球储蓄都过多。同时,全球利率低的现状短期内也不会改变,美国9·11以后,美联储连续减息,长期维持1%的低利率,造成全球流动性价格非常低。美、日等发达国家长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通过贸易赤字输出资金,客观上造成套利交易量加大,形成流动性效应,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像我国这样的顺差国。

(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矛盾的加大,流动性在我国经济金融相对成熟的市场中表现为过剩,在发展滞后的市场中则表现为短缺,呈现出全局性过剩和区域性、局部性短缺并存的特征。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城乡金融资源的配置上,城市占80%强,农村不足20%,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放宽和调整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准入政策,但与城市比较,财政性、政策性资金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各大金融机构不是积极地向农村输入资金,而且变相地从农村抽取资金。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在商业化、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和发展中,大量撤销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审批权;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从农村抽走的多,流回的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重,机制不完善,难挑支农重担;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县域地区无机构和网点,支农“鞭长莫及”,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在农村有网点,但业务范围和业务专长主要限于粮棉等农产品购销。农村实际上是流动性短缺。

(三)从资金供给和需求看,一方面是储蓄率高,银行流动性过剩,资金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和一些利润率低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领域表现为资金相对短缺。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欠发达,基本是通过银行体系来配置信贷资源,而银行的风险评估有其局限性,无法做到以不同层次的金融市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和融资需要,所以储蓄不能有效地向投资转化,无法寻找出口。而且,投资也未呈现多元化,大量的资金涌向股市、房地产等高回报领域,资金出现绝对过剩,累积的风险也相当的大。这说明国内的资金配置存在结构性的扭曲、不对称,资金配置的效率不高、渠道不畅。需要资金的地方得不到钱,大量的资金需求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得,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少。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以上,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发展,大量寻求非正规金融融资。据中央财经大学地下金融调查课题组的调查表明,地下信贷的规模接近正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的30%。其中,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超过三分之一的来自非正规金融,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对地下借贷的依赖性越强。从地区分布看,西部6省指数最高,为43.18%,中部为39.8%,东部最低为33.99%。

三、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发展融资市场的对策

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流动性过剩,国家宏观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流动性过剩会助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增加贸易摩擦,加剧汇率升值,导致各类资产价格的波动,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浪费,催生资产泡沫,导致商业银行过度竞争,放大信贷风险,最终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但是,如果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也会为加速金融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结构性、体制性问题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流动性过剩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目前资金过剩,也意味着资金比较充裕。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对人民币有信心的有利时机,利用流动性过剩的积极方面,加强疏导,大力发展我们的市场,特别是大力发展融资市场。

(一)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融资国际化步伐,推进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积极向国外拓展融资市场,加快金融对外发展和对外投资,是当前疏导国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贸易顺差产生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当前对廉价要素资源的过度依赖的贸易政策,调整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提高自主技术和产品含量,“积极扩大进口”,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过去的投资——出口外循环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力倚重的消费驱动型,从根本上缓解贸易顺差猛增。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金融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金融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创造条件把国内优秀的金融企业推向国际市场,用中国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影响周边友好国家的发展,在国际上形成对我们有利的发展局面。当前,国内一些大型金融企业在国外开展收购金融机构,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当然,国内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帮助国内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全球范围掌握能源、矿产资源,保持长期稳定的供给价格,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利用流动性过剩,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统筹城乡、中西部、中小企业发展。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核心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扭曲,有的地方钱多得过剩,有的地方钱少得可怜。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减少流动性过剩,而是要有效地利用流动性过剩,需要依靠市场手段,发挥政策合力,调整金融发展思路。主要是调整流动性过剩的流向,加强疏导,统筹发展,向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的方向调整。一是从战略高度,从建立和谐社会的角度,调整金融发展思路,改变信贷投向结构,解决农村金融管制过多的问题,鼓励、引导城市、东部的流动性过剩流向农村和中西部,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统筹城乡和中西部发展,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二是建立依靠市场参数来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机制,促使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高成长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同时,大力支持产业整合和自主创新,加速淘汰一些附加值低、污染严重、耗能较高的企业。过去企业重组只能靠行政手段,现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市场运作并购重整就成为一个新的活跃领域。三是下决心大力度调整房地产的发展政策,阻止过剩资金向房地产业的高度集中,抑制房地产过度增长。四是创新金融发展模式,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促使过剩资金流入急需的产业升级部门及社会事业发展部门,流入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金融创新,完善资本市场。融资迅速多元化,是流动性过剩带来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储蓄率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资金没有找到投资出口,财富积累超过了生活、投资需要,产生出“闲钱”。所以,解决流动性过剩,发展资本市场已迫在眉睫。

首先,要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使之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银行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或购买投资、交易类资产的单一经营模式。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系列和债券品种系列等融资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以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其次,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全国债券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比重高,企业负债率过高,银行信贷手段过度运用的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债券市场,老百姓的资金就是在储蓄和股票之间搬家;而没有债券市场,就像自然生态没有湿地一样,缺少缓冲地段。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债市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了。

第三,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健全市场功能,构建创投基金的退出机制。能够大量吸收过剩货币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基于技术创新和开发的风险投资市场。科技创新和风险投资市场是一个智力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和市场,它的有效发展能够吸附大量的过剩资金。而且,创投市场的发展还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技术竞争力和科研水平,有利于中国逐步摆脱技术依赖的被动局面。

四、结论

总之,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多种矛盾逐渐累积的结果,必须对其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分析。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同时又带有长期性、艰巨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多管齐下,逐步缓解。发展融资市场,既要考虑国际因素,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支持我国实现在全球的经济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走出去”的经济战略,又要考虑国内因素,从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视角,疏导流动性,引导其向中西部、三农、中小企业、教育、卫生、公共设施、廉租房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发展资本市场,寻找更直接、更广泛的资金出口,最终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晓灵.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市场风险[J].中国金融,2007,(10).

[2]李扬,殷剑峰,刘煜辉.应归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基本战略[J].中国金融,2007,(3).

[3]陈元.建设中长期融资市场支持公共设施发展[J].中国金融,2007,(10).

[4]刘仁伍.流动性过剩的对策[J].银行家,2007,(2).

[5]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9).

[6]张仁寿.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考验智慧[n].南方日报,200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