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十篇旅游资源的定义十篇

旅游资源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6:38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1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旅游业

旅游界的一大部分学者对旅游学的基本概念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资源相互混淆,并有把两者等同起来[旅游吸

引物(touristattractions)是国外旅游界通用语,其意义相当于我国旅游界常用术语旅游资源(touristResources)。把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的相关的服务设施等统称为旅游吸引物,所以文中所用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比旅游资源更为广泛的概念]的观点存在,并对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存在较大的分歧,这对旅游研究的顺利开展十分不利。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等的综合的旅游吸引物系统框架,通过来整合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力求使这些关系更加明晰,促进旅游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

陈才,王海利,贾鸿通过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旅游资源之间构建了关系分析体系,把旅游吸引物进行细分,可以派生出旅游对象、旅游媒介物、旅游标识物3个子概念,构成一个概念体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对象的解释为:名词,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是事物,如革命的对象,研究对象;特指恋爱的对方。这里我们谈论的是解释前者。对象(object)是一件事、一个实体、一个名词,可以获得的东西,可以想象有自己的标识的任何东西。对象是的实例化。一些对象是活的,一些对象不是。如这辆汽车、这个人、这间房子。概括来说就是:万物皆对象。把旅游吸引物细分为一种广泛的旅游对象概念,在逻辑上似乎有点欠妥。陈才等认为,旅游标识物是指各种提示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旅游信息,如各种广告、旅游宣传品等,甚至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此时,旅游者起到了某种示范作用),这些信息的功能主要是唤起人们去某地旅游的欲望。既然旅游标识物是一种信息,那它是否属于一种旅游媒介物?旅游信息的提供是否为旅游业的一部分?这值得我们思考。

鉴于此,笔者一方面考虑到涉及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主体)、旅游资源(客体)、旅游业(媒体)的3要素理论,另一方面考虑到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比旅游资源更为宽泛的概念,提出了各个概念的关系的分析框架(见图1)。其具体的要点有:旅游吸引物是一种能吸引旅游者的综合体,它不仅包括了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以及以此为中心开发出来的核心旅游产品,还包括了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以及与核心旅游产品一起构成的组合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可以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形成(旅游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或是不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直接在某一地域上形成(旅游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并由旅游业这一媒介提供给旅游市场,用于满足旅游需求或是旅游者需求;旅游产品从构成上来看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是为了满足旅游需求而形成的核心旅游产品;二是围绕核心旅游产品进行利益追加以满足旅游者需求而形成的组合旅游产品。

保继刚、楚义芳认为“旅游吸引物通常指促进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了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甚至还包括快速舒适的旅游交通条件,与之相对立的概念被称为旅游排斥物,即对旅游者去某地旅游决策起消极作用的因素,并且认为旅游吸引物通常情况下是旅游资源的代名词。”可以说,这一旅游吸引物概念体系已经基本涵盖了旅游吸引物的所有的系统要素,至于“旅游吸引物通常情况下是旅游资源的代名词”这一观点,是从狭义的角度说明了旅游资源作为核心旅游吸引物,以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作用。为了加深对旅游吸引物研究的深度,有必要对旅游吸引物进行分解,同时要加以整合各个要素,便于理清各个要素的关系。鉴于此,笔者按旅游吸引力的来源及其作用把旅游吸引物划分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业3大部分。

二、旅游资源

杨桂华从狭义的角度,把旅游资源的定义为: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4大效益的客体。所谓的狭义的角度是从旅游者的角度,这种定义方式已经基本涵盖了旅游资源的要点:吸引功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综合效益。至于产生旅游效益问题,从旅游的起源来看,旅游就是一种社会现象,从现代的大众旅游和旅游业角度来看,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旅游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经济条件只是其外部支持条件,旅游产生的效益已经包括在经济效益或是社会效益的范畴之内。谢颜君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存在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等的因素,能满足旅游者愉悦的目的,而不包括为了达到目的所必须使用的纯粹接待因素(所以类似饭店等媒介性因素,就不构成旅游资源)。笔者比较认同上面的两种较狭义的定义,这样更容易区分旅游资源和旅游业资源的概念,否则许多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不断泛化的趋向,如朱孔山(1998)认为:凡能吸引旅游者,满足旅游需求,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一切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总和,统称为旅游资源;它可分为旅游对象资源、旅游设施资源、旅游购物品资源和旅游业人力资源4类。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一切可用于旅游开发的条件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业的资源,包括通常所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旅游景观资源、旅游管理资源、旅游人力和市场因素,当然也包括旅游资源在内。

资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这种解释似乎有些过时,因为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如“人力资源”、“网络资源”已超越了传统资源的天然性。旅游资源要针对旅游者,也要针对旅游经营者或是开发者,是旅游活动的客体,这就要求必须强调为旅游业所用,其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根据对旅游资源吸引力的认识和开发程度,可以对旅游资源分为潜在的旅游资源、现实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有吸引力,但旅游业还未认识其吸引价值的,成为潜在的旅游资源,可以说潜在旅游资源只是一种资源,一种准旅游资源;有吸引力、其吸引价值已经被认识、但还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是现实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则是已经开发、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本文提及的旅游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是旅游吸引物的核心部分,旅游资源基本可以表述为“客观地存在于某一地域空间,吸引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活得愉悦价值,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旅游吸引物的核心部分”。旅游资源本体存在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志只能决定这种资源何时作为或视为旅游资源。

三、旅游产品及旅游业

林南枝、陶汉军在其合著《旅游经济学》一书中,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和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分别定义了旅游产品。“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段经历”。谢彦君认为:此种定义方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视角,也意味着旅游产品是一个行业产物,而不是一个企业产物,并从狭义而且单一的视角,其定义为: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

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物品,如农产品、畜产品等,是一种劳动创造物,而商品则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里,产品和商品两个概念是有所差别的,商品包括在产品之内,而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所有的产品的生产都出于交换的目的,产品就是商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没有实质性的差异,而在我国旅游学界通常把实际中的旅游购物品作为我们的旅游商品值得商榷。

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中,旅游产品从构成上来看,可以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最为原始的状态,是具有能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的效用和价值;组合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终极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而做的多重价值的追加。此追加可以发生在生产领域也可以发生在流通领域,通过追加,旅游产品甚至具有满足旅游者旅游期间一切需要的效用与价值。通过这样一个构成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核心旅游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产品,因为它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满足愉悦的根本动力之所在,而组合旅游产品是在以核心旅游产品为内核,追加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等的利益,形成了一种大旅游产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产品。

通过对旅游产品从构成上进行分类,与之对应的旅游业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进行分类,狭义上旅游业,即按核心旅游产品来定义,就是由各个提供核心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的旅游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广义上的旅游业,即按组合旅游产品来定义,就是一种十分综合的产业,是由各种提供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的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在我们的通常的操作中,我们更趋向与把旅游业视为广义的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部分,它满足了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中一切的效用和价值,包括了食、住、行、游、购、娱旅游活动的6大要素,其中游和娱是核心之所在。

综上所述,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缺乏相关的经济学上的规定性,在语言或逻辑上也缺少相关的界定,而旅游资源是具有自在性的概念,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旅游企业只能对其开发利用,而不能生产;旅游产品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交换;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通过旅游产品把旅游者(主体)和旅游资源(客体)充分连接起来。总体概括起来,包括了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旅游吸引物,把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有机的联系起来,一起构成了旅游吸引物系统。

参考文献:

1、陈才,王海利,贾鸿.对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关系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4、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2

[摘要]运用Swot分析法,对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遵义市体育旅游的建议,旨在为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Swot

遵义市古称播州,位于贵州省北部,南临省城贵阳,西与四川接壤,北面紧靠重庆,是大西南重要的通道。全市面积30762平方公里,居住有苗族、彝族、回族、侗族、仡佬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全市人口745万人,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市。遵义市现有十四个(区、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气温在13℃~18℃,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近年来,遵义市坚持不懈地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生态绿化城市名片,人居环境有了显著改善。遵义拥有以遵义会议会址、赤水、乌江、海龙屯等为主一批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还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茶文化、国酒文化及诗乡等文化资源,其中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中心的黔北红色旅游景区是中央确定的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与其它红色旅游城市比较这就是优势。因此,如何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促进遵义市体育旅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旅游资源概念

关于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目前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姚洁认为:从狭义上讲,体育旅游资源是指体育旅游的客体,即体育旅游吸引物和景点景区。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各种事物与因素的总和。袁书棋认为:从广义上来说,体育旅游资源是指可提供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的旅游资源,包括一切具有旅游吸引潜力的体育事物(人或物)和体育现象;彭小静认为:体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进行体育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客体,笔者认为彭小静的观点。

二、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S、w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的缩写;o、t是指企业外部机会和威胁,o、t分别是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的输写,Swot分析法是把研究对象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其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Swot分析是进行地域旅游规划和制定地域旅游发展战略时了解地域旅游发展各项影响因素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

1.优势(Strength)分析

(1)自然资源优势

遵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全市面积30762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6%,有凤凰山部级森林公园;以赤水为代表的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地貌;习水部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由于遵义是喀斯特地形,境内高山峻岭、自然风光绮丽,山石、水景、洞穴、林木风姿独特,金鼎山、大娄山脉、凤凰山及部级地质公园、绥阳双河洞,这些都具备开发登山、徒步等体育项目的条件。

(2)人文资源优势

遵义拥有以杨粲墓、海龙屯为标志的700年历史的土司政权,承接“汉三贤”(尹珍,儒学家舍人、盛览)、“清三儒”(郑子尹、莫友芝和黎庶昌)。同时,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茶文化、国酒文化以及沙滩文化等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中心的黔北红色旅游景区,它是中央确定的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在贵州省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规划中,全省18项,遵义占了11项,这些都是遵义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贵州被誉为“喀斯特王国”,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无数的奇山秀水、溶洞瀑布、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如金鼎山、大娄山脉、凤凰山等都具备开发登山体育旅游的条件,遵义的水资源是进行专业性体育漂流运动的理想之地,如:赤水河漂流、杉木河漂流、绥阳漂流,还可以开展休闲、观光漂流活动,都会对体育旅游者产生极强的吸引力。

(4)少数民族风情

在遵义市居住着仡佬、苗、土家、布依、回等3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8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十分丰富,如“踩月亮”,“独竹漂”,而道真自治县的“高台舞狮”等多次在全国、全省民运会上获奖。仡佬族高台舞狮、打篾鸡蛋、独竹漂、打欢喜团等同时被列为遵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竹漂和高台舞狮以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高台舞狮、打蔑鸡蛋、三幺台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作为旅游资源的一个内容进行开发,提高了遵义市的旅游事业,也为民族传体育项目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5)红色旅游的升温

《2004年―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遵义列为国家重点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在所列的30条精品线路中遵义有一条,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中遵义有7个,遵义红色旅游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投入3亿多元的资金修建了遵义会议陈列馆、四渡赤水纪念馆、娄山关景区、天梯等重大红色旅游工程,同时,对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等进行了整修,从发展红色旅游经济竞争角度出发,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红色为先,全面推进“三片一线,立体开发,全面拉动”的总体规划思路,即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突破乌江”等一类红色旅游产品为重点开发对象。

(6)乡村旅游

遵义市创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四在农家”简称“富学乐美”,经过九年多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影响力较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之一。“四在农家”的推广,使得遵义市的农村体育设施得到了改善,为农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设施,“四在农家”活动不仅促进了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农村体育旅游的发展。

2.劣势(weakness)分析

(1)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意识淡薄

遵义气候怡人,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这些资源为开展登山、攀岩、龙舟、密林探险、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车、自驾车游、漂流、游泳、垂钓等体育旅游项目提供很好的条件,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开发,很多旅游景区、景点普遍存在档次不高、品位低的问题。

(2)体育旅游缺乏体验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旅游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和购物,而是为了获得某种独特的体验,一般包括娱乐消遣体验、放松体验、文化教育体验、审美猎奇体验、置身移情体验等内容。遵义现有景区、景点的旅游,多数是以静态的观光展示为主,如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经典系列,只是简单的展览和瞻仰,缺乏让游客实际体验的内容,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任何旅游景区惟有营造和满足游客独特而足够的旅游体验,游客才能源源不断,旅游业才能兴旺发达和持续发展。

(3)体育旅游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遵义经济欠发达,很多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愿来这里工作,体育旅游属于一特种旅游项目,因而该行业需要专业的、特定的人才,现有从业的大多数工作人员都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旅游业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充分的认识。

3.机遇(opportunity)分析

(1)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2009年旅游经济运行报告,2009年全年国内旅游接待约为1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国内旅游收入突破1万亿元,增幅超过15%。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而且“五一”、“十一”长假政策的推出,人们外出旅游的积极性高,游客外出游玩的时间增多,遵义作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是发展旅游的好时机。

(2)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遵义市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已逐渐成为遵义的支柱产业,红色旅游与乡村游、生态游相结合的“红加绿”模式,充分依托田园风光、森林、溶洞、山塘水库、现代畜牧业、科技经济林、历史人文景观等发展旅游,游客也从到农家乐单纯娱乐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方向发展。据遵义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遵义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计划达到1500万人次和130亿元以上;到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万人次和300亿元以上;到2020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遵义将成为国际性旅游大都市。

(3)人们消费观念及健康意识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及余暇时间的增多,使得越来越多人地开始关注体育旅游、休闲活动、健身活动等,特别是2003年的SaRS及现在的三高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增多,人们注重对自己进行“健康投资”,这也为体育旅游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4.威胁(threat)分析

(1)激烈的竞争态势

随着体育旅游的发展,全国各地争先恐后把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点加以培植和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东部地区对原有的旅游产品进行了深度开发和宣传,对国内游客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而临近的广西、云南已经提前一步开发民族旅游产品,所以激烈的竞争态势正给遵义市的体育旅游带来很大的冲击。

(2)精品路线未形成,旅游商品开发不足

遵义旅游产品虽然丰富多样,但精品路线开发力度不够,景点的特色不够鲜明,没有提升到一定高度去吸引游客,游客停留时间短,游率低;旅游商品的开发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开发不足,缺少强吸引力的主打品牌商品。

(3)民族特色资源的竞争

随着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全国各省、市充分发挥本省独特的风俗民情优势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这使得各个地方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特点越发明显,如云南、广西对民族特色资源的推广比贵州影响大,如广西“印象刘三姐”同时对遵义的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影响。

三、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

1.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原生态是遵义体育旅游的优势所在,所以相关部门在开发时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要把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

根据遵义市体育旅游市场的需求趋向,开发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把遵义建设成为民族文化浓厚、地域特色鲜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质量一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旅游热点地区。遵义红色旅游独具特色,是名副其实的转折之城,必须深入挖掘遵义市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重点抓住“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国酒文化”、“土司文化”、“仡佬族文化”这几大经典文化,形成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的品牌,用品牌来带动体育旅游的发展。

3.区域体育旅游合作

(1)中心城区和西部县、市(仁怀、赤水、习水)

(2)中心城区和周边县(遵义县、绥阳、桐梓、湄潭)

(3)东部县(正安、道真、务川、余庆)

民俗文化带――道真、务川自治县仡佬族、苗族文化为代表的浓郁少数民族风情,包括高台舞狮等民间绝技和“傩戏”。

遵义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众多的新兴旅游城市,众多山脉,河流湖泊各具特色,这些特点使得遵义市适合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健身活动如:水上运动、攀岩、漂流等。将“多彩文化带、黔北传统历史文化带、民俗文化带”三大区域特色资源合作作为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的重点发展领域,将为遵义市体育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4.体验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

体验式体育旅游是适应当前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产物,它是以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体育设施为基础,以旅游商品的形式,能为旅游者在旅行活动中,提供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旅游景区的开发应结合体育手段,使游客获得交互式情感、审美及文化体验,如利用战争遗迹开发射击、野战探险、攀爬等体验性强的体育项目,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结合,提高旅游者的兴趣;参观遵义会址时,可以设置露天演出――红军卫生员短剧现场表演,游客参与性节目――一起唱一首红歌),使游客在体验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既满足了物质需要,又使其精神愉悦,同时也提升景区品位。

四、结束语

遵义市是旅游资源大市,拥有遵义会议会址、赤水、乌江、海龙屯等一批潜力非常巨大的旅游资源,还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茶文化、国酒文化及诗乡等文化资源,这为遵义市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天然的良机,遵义市体育旅游发展前景良好,突出以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的结合优势,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贵州承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契机,提高全民参与意识,使遵义市体育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吕海龙.贵州省遵义市体育旅游开发与发展前景初探[J].贵州体育科技.2010.3

[2]姚洁.体育旅游资源的功能、特征及开发效应[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3]彭小静.湖南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开发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4]袁书棋.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和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2

[5]欧钟慧.百色旅游业Swot分析及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江苏商论2011.3

[6]黄正廪.以“四在农家”为契机构建遵义体育圈模式[J].宝山学院.2010.2

[7]钟金贵.遵义红色旅游发展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5

[8]谭黔.以“四在农家”促进赤水河流域乡村体育旅游的探析[J].中国商贸2011.11

[9]徐洁.桂林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设计及线路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

[10]禹玉环.遵义市发展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与策略探讨[J].新西部2009.22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3

【关键词】遵义市;红色旅游资源;仡佬族;民俗文化;整合

一直以来,遵义市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效果明显,红色旅游一直是遵义旅游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如此,由于发展历程及自身的特殊性等原因,红色旅游在发展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红色旅游的产业布局有待优化,红色旅游的趣味性不足,旅游方式较单一,红色旅游品牌缺乏等。《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化水平。要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和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增强其吸引力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化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从旅游产业结构整体优化的视角考虑,结合遵义市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红色旅游与其他文化旅游的联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而遵义市则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70%。遵义仡佬族的民俗文化丰富,具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突出优势。但是,遵义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较晚,基础薄弱,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有必要借助红色旅游这块平台。因此,将遵义仡佬族民俗文化与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是推动二者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

旅游资源整合主要是指“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据区域发展总体目标和旅游市场供求状况,借助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有效整合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和仡佬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遵义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遵义红色文化遗产与仡佬族民俗文化整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打造遵义旅游品牌,增强旅游竞争力

目前遵义的旅游业,尽管拥有众多较高品味的特色旅游资源,但整体开发水平不高。各类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旅游经营管理过程中条块分割严重,各自为政,完全没有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去谋求发展。这一方面是受地域交通等条件的限制,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相关部门缺乏系统的规划,全市旅游发展一盘棋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从而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族民俗文化的整合开发,由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在“大旅游”观念的指导下,开发出文化内涵深厚的复合型旅游产品,这不仅能够丰富遵义的旅游产品形式,还有利于打造遵义的旅游精品品牌,以赢取市场,增强遵义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二)有利于发挥遵义红色旅游和仡佬族民俗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促进二者共同协调发展

从资源角度讲,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和仡佬族民俗文化整合,有利于发挥二者的资源优势,促进二者共同协调发展。尽管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程度低,产品形式单一,市场吸引力不足。从仡佬族民俗文化方面讲,不管是生产生活民俗,还是文学艺术,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一直以来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将二者进行整合开发,既可以借助红色旅游的发展平台发展仡佬族民俗文化旅游,又可以用民俗文化丰富红色旅游的内容,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基础服务设施、人力资源等资源共享,促进二者协调发展,共生共赢。

(三)有利于保护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族民俗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必须以正确的历史观和责任感来对待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一定要让红色旅游可持续下去。另外,加强民俗文化保护也迫在眉睫。尽管红色旅游资源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旅游资源,但它们同属文化旅游资源,他们当中的很多内容,同属于文化遗产,因此,他们的开发利用,用很多共同性。将二者进行整合开发,坚持“保护与开发同步,效益与投入并举”的原则,不仅有利于实现其文化遗产价值,也能促进二者的保护,使这两种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实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

二、遵义红色文化遗产与仡佬族民俗文化整合的措施

(一)主题形象整合

主题形象是一个地区旅游特色的高度概括,是整合的关键。通过主题形象,能够直观的感受一个地区的旅游特征,所以,一定要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市场状况来确定该区域旅游的主题和形象,然后以这个主题形象为依据,整合区域内相关的旅游资源,从而突出主题,形成竞争优势。

遵义发展旅游业,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形象作支撑。目前遵义市的旅游形象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这一形象,只体现了红色旅游要素,而没有展现仡佬族文化要素。因此,从红色旅游与仡佬族民俗旅游整合的角度看,笔者认为应该把遵义的旅游形象定位为“游红色遵义名城,探神秘仡佬文化”。通过这个主题,统筹兼顾,展现形象鲜明的两个要素,即红色遵义和神秘仡佬,既突出了遵义的红色文化,又彰显了仡佬族民俗文化的魅力,使游客充满了想象和向往。

(二)旅游产品的整合

要将遵义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再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对于仡佬族地区,要实现其资源、产业的发展,就一定要加快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交通道路、住宿餐饮、景点景区标识,还有停车场、公共厕所等,都需要纳入规划与开发体系中,统筹整个遵义市在旅游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既安全实用美观又高效节能环保。

遵义众多红色文化遗产中,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遗址等;而仡佬族主要聚集在务川、正安、道真等地。由于区域分布较分散,要将二者进行整合,有必要将两种资源从旅游线路上进行规划,串联,从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例如:遵义会址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苟坝会址―平正仡佬族乡―四渡赤水纪念馆。此线路最大的亮点是集合了遵义几个典型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融入了具有“中国仡佬第一乡”之称的平正仡佬族乡。遵义会议会址等遵义红色红色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平正仡佬族乡,主要有中华仡佬博览园、平正仡佬石头城、平正仡佬风情街等重要的仡佬文化旅游点,能够较为完好的展现原汁原味、古朴神秘仡佬族民俗风貌。整条线路即集中了遵义经典的红色旅游景点,有能全面呈现仡佬族民俗化,能够让游客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三)人力资源的整合

要将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族民俗文化有限整合,首先必须更好地发挥旅游管理部门的主导作用。为了使整合开发工作顺利进行,有必要整合相关部门成立一个遵义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管理委员会。由相关旅游部门、文化部门、财务部门、旅游行业协会等抽调相关人员组成,明确职责范围,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旅游人才的引进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培训,完善对从业人员的考核、晋升、奖惩、薪资、福利等制度。在政策上和实际管理上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优质、高效的开展和进行旅游服务。要通过培训,使旅游服务人员能够立足遵义旅游的实际,对遵义红色文化、仡佬族文化等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熟悉,从而更好地适应两种旅游整合发展的需求。

(四)营销宣传方式的整合

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营销宣传,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族民俗文化进行整合,必须要造势,采取联合营销方式,共同拓展客源市场。在红色旅游与仡佬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营销意识,加大对红色旅游和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要根据遵义红色旅游与仡佬族民俗旅游在客源上的互补性,针对主要客源市场,加大对二者的宣传。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进行立体宣传,并抓好节事活动的宣传效应,以节事活动为载体,通过制作旅游画册、旅游光盘或邀请知名人士体验等形式对红色旅游与仡佬族民俗旅游进行宣传。要对现有的营销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营销机制,改变目前遵义旅游营销自发、无序、粗放的现状,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在宣传过程中,既要能够体现文脉上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又要充分展现仡佬族民俗文化的魅力,真正在客源市场树立两种旅游形式齐头并进的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3.

[2]陈伟.福建绿色生态与红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4

   关键词: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

   目前,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已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并对其发展理论进行了研究,有了初步的成果。其中许多学者针对经济发达、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旅游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有关经济欠发达且旅游资源不优越地区的研究很少。然而,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已经被认同,并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为了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对其旅游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先政策,因此,对此区域的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细致研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类型

   许春晓最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旅游资源品质不理想,开发有困难的区域”,后又将此定义丰富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此后,刘玉、赵宁曦、李跃军、罗艳菊等也对其进行了定义,但这些定义都是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进行界定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研究。

   因此,本文对此加以完善,即在一定时期内,缺乏现代意义的旅游资源,即不仅原生性旅游资源缺乏,而且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一般,且丰度不足、组合欠佳,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

   这种界定充实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不仅使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而且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研究的状况。

   旅游资源非优区按其发展的主导驱动力来源不同,分为经济驱动型、需求驱动型和社会驱动型三种类型。经济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驱动力源于发达的经济、与外界广泛的经济商贸联系;需求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毗邻的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居民频繁的近程旅游需求;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动力源于本地居民脱贫要求及当地旅游开发条件的改善。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理论研究已逐渐展开,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多数只对旅游资源非优、但经济发达的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如对广州、上海、深圳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然而对旅游资源非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很少,这种特征的区域正属于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范畴,且此类型的地区

   在我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对其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点及驱动机制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品位不高,数量不多,资源分散,组合状况欠佳,但往往有一至两项突出的特色或特殊性旅游资源,存在相对优越的资源“亮点”;区位条件较差,距离主要客源发生地较远;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

   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是贫困地区居民要求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与动机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潜在客源市场对本区预期开发的旅游产品的需求,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外部牵引力;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区内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催化因子;政府对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发展的保障力量。

   三、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对策

   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及本区旅游资源情况,社会驱动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须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筹集资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一)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战略

   层次性适度旅游开发既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性,同时又强调开发“适度”,即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有步骤、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而非盲目地一哄而上,全面开花。这是由于对社会驱动型非优区来说,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式开发理论对其发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增长极理论模式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点轴式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两者均要求区域经济应突出重点,分出先后,有层次、有步骤地发展,适用于经济不发达、经济功能差、开发程度低的区域开发。因而重点培育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聚集作用和极化效应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社会型非优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旅游产业发展角度看,旅游业不再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而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产业。在经济不发达、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实行有步骤有层次的开发,培育优势产业,逐步扩大影响,才能在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资源及市场条件看,原赋资源吸引力有限,市场开拓受到限制,不宜大规模开发,只能择优适度开发。

   (二)政府主导战略

   由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资源品位不高、区位条件较差、区域经济欠发达、旅游开发环境差(即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条件差),因此,要把旅游业培育为地区的支柱产业,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仅凭市场的调节机制,很难较快达到这一目标,而且可能会走许多的弯路,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必然的选择。

   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在旅游发展中把握重大政策,在产业化过程中主动介入管理,把城市旅游作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主体;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保护,消除市场分割,为旅游企业集团化创造条件;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重点的方式,解决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目标市场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旅游地,吸引不同类型游客;不同等级旅游区,吸引不同范围内的游客。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上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般较缺乏竞争力,游客吸引范围和层次不可能很大。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者出游次数的不断增多,旅游者不可能重复多次地去那些优秀级旅游区,尤其对于高频游市场,也就是说,本地和周边地区的高频游市场应该是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最佳的目标市场。

   因此,在制定其市场开拓方案时,应以区域内客源市场为主。由于我国实行双休日制度,二日游市场规模较大,且极有可能发展为高频游市场,应引起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2).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5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被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1]。生态文明从广义上理解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共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狭义角度看,生态文明与物质、政治文精神3大文明相并列第四大文明,其核心观念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其本质[2]。因此,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发展体系,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整体系统[3]。旅游业是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友好度高、带动效应大等诸多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4]。而另一方面,旅游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5],旅游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资源型产业,自然人文资源和环境历来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根本,随着我国旅游业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期,生态环境更是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6];同时,旅游业并非单纯的经济业态,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和谐发展是旅游业的终极建设目标,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在旅游区规划阶段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具体规划实践,是确保旅游区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统一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继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义乌市城西街道旅游开发为例,探讨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特色主题旅游区规划的实践操作,以期对旅游规划行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作出有益探索和现实指导。1规划区概况义乌市城西街道位于义乌市域中部、义乌市区以西,东北临北苑街道,南接稠江街道,西邻上溪镇,北面与浦江县接壤,总面积60.2km2,下辖1个社区,47个行政村,总人口12.5万,其中外来人口8.5万。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4.9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97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90元,经济基础雄厚。规划区北部为低山丘陵,地形复杂多样,森林生态条件优越;南部平原区是规划中义乌西城的中心地块,规划中的国际生产资料市场和国内物流中心均在该范围内。浙赣铁路、G60高速公路、03省道等交通主干道贯穿全境,规划区中心距义乌民航机场和铁路西站均不足3km,规划中的G60城西出口即在规划区中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详见图1)。规划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两方面,其中规划区北部的望道省级森林公园是义乌市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环境最优越的区块之一;而位于浦江县交界处的分水塘村则拥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望道故居,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共产党宣言》首译者、复旦大学原校长陈望道先生的出生地和《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的诞生地;除此之外,规划区内还拥有保留完好的精美古民居、水质清纯的长堰水库、历史久远的圣寿禅寺和香积寺等旅游单体。2规划区旅游开发条件分析2.1优势条件分析2.1.1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规划区北部丘陵低山区是义乌市域范围内生态环境最优越的区块之一。据调查测定,北部区块森林覆盖率达84.1%;在随机选择的20个测点中,12个测点空气负离子含量达到3000个/cm3以上,低于500个/cm3的测点仅4个;溪流和水库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一级标准。优越的生态环境与咫尺之外的现代商贸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旅游开发的坚实资源基础。2.1.2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据调查,规划区旅游资源涵盖8大主类的全部,涉及到80余个基本类型,资源丰度属于较好水平。2.1.3人文景观特色突出规划区内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且不乏高品质的单体,如陈望道故居、义乌商贸文化等均属于顶级旅游资源。2.1.4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规划区内有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有延绵起伏的丘陵,还有纵横交错的沟壑。复杂多样的地形条件为多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场地优势,为各类旅游项目的展开提供了充裕的空间。2.1.5区域经济实力强劲义乌市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4亿元,财政总收入77亿元。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8353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75元。坚实的地方经济不仅为旅游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充足资金,同时也为项目运行提供了稳定的潜在消费群体。2.1.6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如前所述,优越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是项目顺利建设实施的重要保障。2.1.7旅游开发面临重大机遇当前,规划区开发旅游面临重大机遇。宏观层面上,低碳经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海西区战略布署、强县扩权政策等均为规划区旅游建设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而从规划区所处的义乌层面看,城西街道南部平原区已经纳入义乌市城市建设规划,区位优势在未来几年内将进一步优化;同时,当前国际国际金融危机、国内楼市紧缩、股市持续低迷等因素促使义乌雄厚的民间资本积极寻求转移投资,而投资旅游业正可以满足当前各类民间投资主体的迫切需求,雄厚的民间资本的注入,必将为城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无穷活力。2.2劣势条件分析2.2.1旅游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义乌市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规模,但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各级部门和当地居民对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浙江省其他地区,各级政府和居民虽然对旅游建设具有很高的积极性,但由于平时对旅游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于现代旅游业的理解相对滞后,多数还停留在传统观光旅游的层面,对于当前旅游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准备不足。如何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升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旅游发展理念成为规划区旅游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之一。#p#分页标题#e#2.2.2缺少高品质自然观光单体规划区内自然景观资源虽然具有类型丰富的特点,但高品质的自然景观资源单体基本没有。这决定了城西街道旅游开发不能走传统的观光旅游线路。2.2.3环境资源保护压力大长偃水库是下游十余万居民的饮用水水源,却处于项目主体建设区块的下游,在其上游建设大规模休闲度假等旅游设施与水源保护形成矛盾;规划区现有植被中马尾松林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周边金华、浦江、东阳等县市均已爆发松材线虫病,区内森林安全受到威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弃物等将不可避免地污染位于城市上游的“净土”。这些问题可能引发下游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抵制情绪,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成为城西街道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3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为了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市场需求,项目组对义乌市客源市场进行了相关调研。3.1义乌市客源历史增长态势义乌市是誉满全球的国际小商品中心,得益于此,其旅游接待规模已经名列全省前茅。分析义乌市历史数据(详见表1),从2006年开始,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始终以15%以上的速度稳步快速增长,国内游客从2006年的437.3万人次增长到2010年的810.8万人次;受地方特色影响,义乌市入境市场所占的比重较大,2010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45万人次,占游客接待总量的5.6%,该比例远远高出全省2.3%的平均水平。3.2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为掌握义乌市旅游客源基本情况,项目组在2011年10月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对游客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7份。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义乌游客市场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调查结果详见表2。分析义乌市旅游客源组成现状,可将国内客源分为5种类型:省内客源游客构成了目前义乌市客源的主体;长三角客源(浙江省除外)是省外客源的主体,目前所占比例还有拓展空间,需重点拓展与巩固;华东其他省份客源,虽然距离近,但江西、湖南、湖北等游客所占比重过低,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国内其他高出游率地区客源(主要包括辽宁、北京、山东和广东等地区的游客),他们出游停留时间较长,消费高,但目前在义乌市游客群体中所占比例小;其它客源,分散在全国大部分区域,所占比极小。明显地,义乌市旅游客源市场中,除本省游客外,主要来自周边地区(泛长江三角洲)。距离较远但经济发达的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或人口大省的高出游率地区客源市场尚未形成规模。此外,作为国际小商品都会,境外游客是义乌客源市场中最具特色的群体,从2010年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义乌市入境游客不仅以5.6%的比率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也是最具消费能力的旅游群体,同时,与地方经济模式相关,义乌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3.3客源市场的年龄结构据调查数据统计,游客年龄以20~55岁年龄段为主,共占总数的73.8%,20岁以下的占16.9%,5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占9.3%。由此可以看出,义乌游客主要集中于青壮年上班一族,青少年占有一定比例,老年市场还有较大开发空间。3.4客源市场职业结构调查结果显示,义乌市游客的职业构成类型多样,其中个体经营者所、企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学生占比例差异不大,分别占16.4%、16.0%、15.8%、14.9%和14.3%,构成了游客的主体,其中又以个体经营者为最多;军人、工人、农民和离退休人员等其他人员比例相对较低,都在10%以下,合计占22.6%。3.5客源旅游目的构成调查结果显示,义乌游客出游目的如图2。区别于全国和浙江省客源出游目的分布结构,义乌差旅型游客比例远远大于其他地区,而消遣型游客比例则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要低,这是由义乌经济特色所决定的。由此也可看出,义乌旅游必须迎合当前以商务旅游为主的差旅型游客的消费习惯。4规划方案4.1规划指导思想首先,从资源角度分析,城西街道不能走传统观光旅游单一产品线路,而必须发挥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其次,从客源角度分析,义乌商务旅游所占比重极大,构成了旅游消费的主体,因此规划区旅游的发展同样必须立足这一客源群体,相应的旅游产品功能必须能适应各种商务客源的需求;同时,步入转型期的旅游产业呈现出观光旅游者比例逐年下降,休闲度假、康体保健、商务休闲和各类特种旅游产品的吸引力逐年增加的趋势。第三,从社会现实出发,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食品安全、公共道德、个人意志品质等多方面的公共信任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营造基于生态文明的和谐的旅游环境,开展教育类产品不仅是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项目地必须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第四,从社会大众心理需求出发,当今社会经济收入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人们身心所承受的压力,各个社会角色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残酷,“回归”成了社会大众的一种奢求,这种形式下,倡导“闲”、“适”、“慢”的“逃避”式休闲理念,以“身心复健”为主要功能的休闲方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最后从旅游功能和方式看,现代游客已经不能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无论是对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参与”、“体验”已经成了游客的基本需求。基于以上分析,义乌市城西街道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确定如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倡导和谐社会理念,立足于规划区类型丰富的本底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和人文景观资源优势,遵循市场和资源双重导向和保护第一原则,以商务旅游产品为龙头,大力开发康体、休闲、度假、红色旅游产品,配套建设户外运动、自然观光、生态体验等其他旅游产品,营造“闲”、“适”、“慢”的旅游主题氛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打造功能齐备、特色明显的全国标志性商务休闲度假旅游经济区,构建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新型旅游产业经济体。#p#分页标题#e#4.2空间结构规划考察规划区地形和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可以发现,浙赣铁路、G60高速以及在建的杭长高铁客运专线三条交通干道将整个规划区分为南北两大风格各异的空间区块,北部区块以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特色,整体景观格调呈现原始、静谧的特点;而南部区块则为城市建设区,以商务旅游和现代都市风貌为主要特点。两大区块的连接仅有一条至浦江县的三级县道相连接,该道路沿长堰水库西岸蜿蜒,多弯道、路面窄,难以满足南北两大区块的交通连接功能;同时,北部区块是南部区块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旅游活动的开展可能造成区域性的生态安全问题;此外,由于穿境公路沿水库岸线经过,使规划区最具旅游景观价值的水体资源——长堰水库成为“过路”的景区。因此,南北区块的交通连接和生态安全问题成为规划区旅游发展的瓶颈。经多方考虑,项目组决定打破现有空间格局,在规划中的G60城西出口与长堰水库库尾黄山坞口之间建设多用途遂道(图3)。根据地形,该遂道全长1.1km,遂道建成后,不仅破解了南北交通问题,亦可通过遂道将北部区块旅游和生活污水接入南部城市污水处理中心,并能长堰水库周边形成相对封闭的完整滨水休闲区,同时可使外部通过高速的游客不经过市区直达两大功能区块。通过建设瓶颈的破除,规划区形成了主题鲜明的空间结构:主题风格结构上,以香山岭山脊——长堰水库大坝为界,南部是以运动游乐项目和都市商贸为主的热烈风格;北部则是“闲”、“适”、“慢”的静谧空间;旅游功能结构上,南部是义乌传统的商贸、观光功能组团,北部则是特种旅游组团;旅游线路组织结构上,整个规划区设置两处接待服务中心,游客从高速出口进入旅游区可以根据各自需求选择南北两处接待服务中心并在其引导下完成相应的旅游活动(如图3)。4.3区域布局根据规划区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建设条件,综合考虑城西旅游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定位,将义乌城西街道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为:“一核二心三轴六区”。具体布局如表3和图4。5结语义乌市城西街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具备良好的商务旅游发展基础,同时具有优越的旅游开发建设条件,本研究尝试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出发探讨了社会、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的旅游经济区的规划模式,强调转型期商务主题旅游区规划的生态文明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主导的新型主题旅游区的规划总体思路和生态空间结构的布局,以期对同类旅游区的规划提供借鉴和现实参考。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6

我国《旅游法》第13条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丈化传统和,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该条是关于旅游者文明旅游义务的规定。下文拟谈谈对该条的理解和认识

文明旅游即负责任旅游。所谓负责任旅游,依照世界旅游组织在《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的解释,是指旅游时“要抱着对不同、哲学观念和伦理观念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它的具体内容包括:遵守旅游目的地的法律;尊重当地政治、宗教、民族风俗、文化传统中已经确立的秩序;爱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淡化旅游者与当地人之间的心理和物质距离,不过分强调二者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行为文明,符合公共道德规范。”按照本条的规定,旅游者文明旅游的义务应当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二是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三是爱护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四是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法》除了在本条对旅游者的文明旅游义务做出规定之外,还在第41条第1款规定:“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领队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公德的行为。”这一规定是《旅游法》从旅游经营者工作人员的角度对同一内容做出的规定,与第13条前后呼应。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秩序又称社会秩序,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由一定的规则确定和维系并被人们遵守的秩序和生活状态。社会公共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以及习惯性规范等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社会公共秩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社会的文明和发展程度。社会公德是指在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它与国家、集体、民族、社会等有关,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如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旅游法》之所以规定旅游者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义务,首先是因为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旅游法》应予以贯彻落实。其次,旅游者有必要遵守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以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应当坚决抵制任何违法犯罪活动;不扰通规则和公共场所秩序;遵守游客准则;做到文明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尊重旅游目的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也就是尊重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文化。文化传统即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旅游法》要求旅游者承担尊重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义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减少文化冲突,避免纠纷的发生。旅游者从外地来到旅游目的地,外来文化和当地传统文化可能会激烈对撞,旅游者只有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才能顺利完成旅游活动。其次,保护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需要。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都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旅游目的地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是因为它的景观或者文化有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也可能是数量稀少。无论是哪种原因,都会导致文化的脆弱。旅游者的行为以及他们带来的外部文化很容易对旅游目的地的原有文化造成冲击、破坏。旅游者对当地各种文化的尊重,可以减轻旅游目的地文化受到的冲击,避免“文化殖民”。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应嘲笑、歧视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也不应强迫当地人民接受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

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者最基本的义务。《旅游法》之所以要规定旅游者的此项义务,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旅游者享有旅游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旅游者从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中获得放松和享受,也应承担爱护、保护它们的义务。其二,虽然旅游业本身是无烟工业,但旅游却会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威胁。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承载量比较低而且被破坏后很难恢复。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地资源、环境超载现象更加普遍。另一方面,旅游者经常抱着“与己无关”、“花了钱就尽情享用”的心态,无节制地使用和破坏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结果造成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公地悲剧”。所谓公地悲剧,是指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如草场过度放牧、海洋过度捕捞等。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不能乱刻乱画、摘花折枝、乱丢废弃物;要爱护动植物,不购买通过破坏旅游地的资源和环境而产生的商品…等。

《旅游法》还规定旅游者负有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的义务。旅游文明行为规范是指为了约束和指导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使其符合道德和秩序的要求而形成的所有标准和指南的总和。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应该尽量具体,以便于旅游者遵守,增强实效性。比如,《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要求:“(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对着别人打喷嚏,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8)提倡健康娱乐。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拒绝黄、赌、毒。”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7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对策

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

关于旅游地质资源的涵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中国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对旅游地质资源定义为“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冯天驷在《中国地质旅游资源》中把地质旅游资源概括为“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都可称为地质旅游资源”。本文结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纲要》中的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从旅游的角度为旅游地质资源进行界定,认为旅游地质资源应该是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由此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地质事物和地质现象,它包括地质遗迹和地质体、与地质作用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和地质现象等。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陈安泽认为地质遗迹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直观、可读性的天然记录,是提供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本、典型和天然资料库。它属于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它具有科研、教育、科普、生物环境、历史与文化性。地质遗迹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地质遗迹就是指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地质景观是指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保留在岩层中的生命遗迹和地质构造遗迹。狭义的地质遗迹是指古生物化石产地、古冰川遗迹、地质灾害遗址及遗迹、地质构造剖面等。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资源中物质资源部分,因为它与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因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一)时空的定位性和永续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空定位性就是指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固定性。从地域上看,旅游地质资源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具有不可移动性。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还受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旅游地质资源与其它自然旅游资源相比,季节性变化很不明显,除气候地貌外几乎没有季节性。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渐变性的地质运动、长期的外营力作用可以改变地质地貌的形态,但它们是难以预料的突变。特别是地质作用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人的生命和社会历史而言,有些地质景观和地质现象是不能用肉眼来判断其增减,所以可以在旅游开发中忽略不计。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永续性。必须注意开发中的保护,否则这种宝贵的地质遗产就会消失。

(二)不可再生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指人类活动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物质部分时,这些物质就会受到损坏,不能恢复原貌。这一点告诉我们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保护,并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可行性分析,使旅游地质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三)科普性

旅游地质资源既具有科学性又有普及性。与其它旅游资源相比,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更加突出的科学性。它们是天然形成的地质体或地质现象,具有某种典型性,对于地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些旅游地质资源还是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素材。因此,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会吸引很多地学研究者或爱好者进行研究、求知等学术旅游活动。同时,在旅游业发达的今天,增强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品味,也需要开发旅游地质资源,并大力宣传与之有关的地质科学知识,普及地球起源、演化等地球科学基础知识,宣传保护、爱护地球的意识,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让游客既能观光游览又能使地学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四)时代性和变异性

旅游地质资源的时代性特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原来不是旅游地质资源的事物和现象现在变成了旅游地质资源。例如,现在在日本已经开发了观看火山喷发景观,观看火山喷发景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游览项目。

旅游地质资源的变异性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变化,原有的旅游资源会对游客失去吸引力,成为一般资源。

(五)文化特性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美学观赏性,文化的品味性。对于旅游地质资源而言,人们通过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得到对大自然美的享受,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马斯洛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享受旅游地质资源时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文化属性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是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即地质公园。长期以来,一般人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对地质公园予以关注,而更多关注的是它的旅游观赏价值。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强度、范围的增加,重旅游开发,轻遗迹保护,致使很多珍贵的地质遗迹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甚至受到破环,导致存在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

(一)对地质公园缺乏科学研究

目前很多人对地质公园的理解就是狭义的科普旅游和地质遗迹保护。许多地区的政府的有关部门在开发地质公园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地质公园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系统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方面,在工作的深度、研究程度方面,在多学科综合性调查、研究等方面还不够,需要地学工作者和旅游工作者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心、研究和建设地质公园。

(二)地质公园环境问题凸显

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与环境退化成为地质公园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地质公园内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得地质公园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破坏。更有一些新建建筑物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环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又缺乏规划和管理,部分民众的生态意识较差。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物剧增。高密度的旅游人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

(三)地质公园开发障碍

旅游开发很注重景区的主题形象,由于我国景区多功能性,导致旅游开发主题形象不突出。有的景区既是森林公园又是地质公园、风景名胜旅游区等,显得名称混乱,造成主题功能不突出,多头经营,使得很多景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在旅游开发中,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有重点地建设地质公园,特别是功能分区上要很好的进行规划,使游客能够在旅游中获得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很多旅游专业知识。

(四)地质公园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障碍。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跨行政区的风景区,更是管理混乱。而没有制度保证旅游景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当困难;在员工素质上,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轻视培训又不主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情况一直未得到解决;在人员配置上,旺季工作人员不足,淡季工作人员闲置;以上方面都是我国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其他一系列阻碍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市场营销,地质公园与其他各旅游利益主体关系问题,也深深影响着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思想的指导下,旅游地质资源可持续发展要采取的对策:

(一)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模式

地质旅游作为一种高品味的科学旅游活动,其科学含量与科技含量必须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中得到充分体现。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景区的发展。

(二)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选择,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同其他旅游产品相比较,在景观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活动的自然性、内容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具有典型特征和垄断性,开展生态旅游是符合地质公园建设要求的。在生态旅游活动中,游人不断探讨自然奥秘,揭示自然规律,并受到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

(三)加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地质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其应该具备地理学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知识。地质公园要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旅游地学知识的培训。

(四)严格控制地质公园的容量

小型化的旅游规模是地质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以地质公园游客的数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旅游景区必须认识饱和与超载的危害性,应随时掌握旅游景区的客流量,关注可能引起饱和和超载情况的发展,设法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游客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

地质公园的促销是指向潜在的旅游者传播旅游景区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是地质公园的产品和服务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潜在旅游者对景区形象的认知。旅游景区产品促销要突出产品特点,强化竞争优势,树立品牌优势以便刺激旅游的需求,以引导旅游的消费为目的。

(六)加强地质公园的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意识是现代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地质公园发展危机可能是周围地质地貌环境的稳定性、灾害性自然及天气情况等引起,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地质公园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七)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不论是在旅游开发、设计和经营过程中,都要坚持循环经济的道路,合理的组织旅游产业,进行旅游开发,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从而探索出一条新的旅游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m].青岛出版社,1999

2.牛继强,徐丰.庐山地区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8

关键词:遵义;红色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34-03

一、遵义红色旅游Swot分析

Swot分析中的S代表企业的“长处”或“优势”(Strengths);w是企业的“弱点”或“劣势”(weaknesses);o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ies);t为外部环境所构成的“威胁”(threats)。

(一)优势分析

遵义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3~C~18t,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遵义一年四季皆可游览,其气候资源的旅游适宜性为全国少见。遵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地位。第一,以长征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高,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同志的领导地位,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因此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突破乌江、四渡赤水”等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已经形成了遵义市“长征文化旅游”品牌,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目前,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乌江天险、四渡赤水的各个渡口、丰乐桥、遵义县革命委员会、遵义县群众大会会场、贫民医院等革命遗址。第二,长征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水融。无论是国酒茅台,还是赤水、乌江、娄山关、凤凰山、湄江山水和茶文化等遵义有名的景区景点,都印下了红军长征的足迹,都洒过红军的鲜血,都见证过当年红军的金戈铁马,浴血奋战。所以人们说,遵义绝大部分有名的风景区乃至遵义这座城市都系上了一条美丽的“红飘带”。近年,遵义市委、市政府编制了《遵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遵义市“十一五”旅游规划》、《遵义市红色旅游发展纲要》、遵义县、红花岗区、余庆县、绥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习水县红色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娄山关红色旅游修建性详规》等10多个规划指导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市先后投入近亿元对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红军当年的战斗遗址进行保护;仁怀、习水、赤水三县市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建设红军渡、四渡赤水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等系列纪念点,为红色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劣势分析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带过渡的东斜坡北段,地形地势十分险要。扼川黔渝交通要冲,为川黔渝门户,有铁路、公路呈南北向贯穿全市中部,虽然处于川黔铁路要道,但交通的通达性依然比较差,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省外游客需历经“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遵义,更由于目前遵义还没有民用机场,更加制约了长线游客来遵旅游,严重影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遵义经济比较落后,政府资金不到位,对旅游的投入不足,管理体制及管理的落后。住宿、通讯等旅游条件和设施比较落后,旅游人力资源比较缺乏都一定程度地阻碍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机遇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旅游业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阶段。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ttC)发表的研究报告曾明确指出,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年接待人数和年均消费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35%和6.1%,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的增长率。可以预见,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是一个增长势头强劲的产业。

近年,国家大力支持红色旅游的发展。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规划、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遵义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些都给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遵义抓住机遇,2006年,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双双再创新高,“五一”黄金周期间来遵义旅游的68.3万人次中,红色旅游的人数就占了半壁江山,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加大和特有的长征文化,这些都给遵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四)威胁分析

1.同类行业竞争剧烈

遵义虽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其区位条件、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因素,受到全国其他红色旅游区的威胁,每个红色旅游区都有自己的资源竞争优势,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有高的区位优势,对遵义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威胁。与遵义相邻的湖南就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其不但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还有根深蒂固的品牌优势。全省200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70亿元,旅游产值占到全省GDp的6.6%,红色旅游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湖南省红色旅游共接待游客1622万人,红色旅游收入达92.90亿元。这对遵义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2.旅游市场变化迅速

在今后的旅游市场需求发展中,传统的观光性需求所占比重将下降,生态化的、参与性强的旅游市场需求比重将上升。市场需求细分化取代了原来的大众化旅游市场,旅游者不再热衷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崇尚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遵义的多数红色旅游仅仅是静态参观为主,红色旅游产品的规划面临巨大的挑战。

3.旅游生命周期明显

由于红色旅游产品的特殊性,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受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影响明显,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的时段则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旅游的客源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运动,有平平状态,也有高潮时段。由于红色旅游大都依靠革命纪念日的主题活动来宣传造势,吸引游客,这种方式的时效性较强,生命周期明显。

二、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突出资源特色,深挖产品涵

遵义红色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是名副其实的转折之城,因此,遵义红色旅游的开发必须围绕转折、神秘这一主题。在现有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纪念体系基础上,对其内涵不断的研究和挖掘:加快娄山关、乌江、四渡赤水等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步伐,力争尽快投放市场。为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在传统的参观活动的基础上,努力体现红色旅游的特色和旅

游接待的专业水平,通过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活动内容,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改变单纯的图片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可以在历史街区、城市雕塑、主题公园等方面也围绕红色做文章,极大地彰显长征文化,突出遵义区别其他红色城市的特色。在遵义也可建设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的主题公园,把红军长征沿途的景点浓缩为一体,让游客在遵义就可以感受到红军长征途中的所有风光。在长征纪念园内,模拟红军当年长征过程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局面,模拟战场,让游客参与进来,感受红军当年艰苦生活,再现红军当年的英雄场面。

(二)整合资源,打造名牌

旅游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级消费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品牌效应依然影响着其他旅游产品的出售,影响着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遵义而言,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四渡赤水出奇兵,摆脱了敌人围追堵截,被称为军事史得意之笔;娄山关大捷抒发了中国革命的豪情壮志。这些资源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对游客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是从发展现状来看,这些产品的开发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除遵义会议会址系列、红军烈士陵园较为完善外,娄山关、四渡赤水景区建设都还不成熟,四渡赤水品牌还处于传奇和历史故事的状态。因此,遵义应该充分发挥遵义会议会址这一品牌效应,继续丰富和挖掘这一知名品牌的内涵。为其拓展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大对娄山关和四渡赤水品牌的打造力度,把长征文化、国酒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和茶文化等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促进体现“以红带绿”、“以红带酒”、“以红带史”、“以红带茶”的发展理念,以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具体开发一条“沿着美酒河,寻找伟人的足迹”的线路,把国酒文化、生态文化和长征文化整合,从遵义沿着红军的脚步,溯着赤水河而上,追寻那段被军事史上称为奇迹的四渡赤水。

(三)宣传推介红色旅游品牌

近年来,无论是旅游部门,还是其他相关部门,对遵义红色旅游的宣传推介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参加旅游交易会,举办节庆活动、制作专题片、举办摄影展览、请旅游经销商考察路线等多种营销手段,使遵义红色旅游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面对全国各地激烈的红色旅游市场竞争态势,遵义的红色旅游经营宣传还应出新出奇,通过促销的多样化,实现从“让人知”到“让人来”的变革。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公共性和旅游产品的不可流动性,在旅游市场经营上既要搞好形象宣传,又要搞好产品促销,如果形象宣传不到位,产品促销就有极大的难度。形象宣传应该是政府所为,首要的是宣传地方形象,然后宣传地方旅游形象。这种宣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一是广泛开展对外交往,如缔结友好城市、开展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二是通过创建活动,打造城市名牌,树立对外形象;三是利用省内外媒体进行宣传。产品促销应该由企业跟近宣传,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展开:一是参加旅游促销会;二是举办节庆活动;三是有目的地做市场推广工作。这样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双管齐下,提高知名度,提高竞争力。例如,举办长征文化节、长征精神研讨会、红色旅游商品交易会,在市内繁华地段、火车站、高速公路人口等地方挂巨幅宣传图宣传红色旅游景点。应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举办主题活动:针对中青年举办“革命圣火的传递、长征精神的延续”为主题的接力赛,与体育相结合、发扬长征精神;对青少年市场举办“革命知识问答赛”,丰富学生的革命知识,加强革命意识;对老年人开设专门的“夕阳红专列”,满足他们的“红色”情结。

(四)营造旅游环境,增强吸引力

旅游环境主要指行、游、住、食、购、娱等硬件设施及其服务等大环境。行要有通达便捷可人的条件;游要有独具特色的吸引物;住要有舒适安全的接待设施;食要有卫生可口的地方风味;购要有纪念意义的商品;娱要有形式多样的健康项目。这些都需要方方面面的有效配合。总体来看,遵义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但是,连接精品旅游线路的道路仍然不是十分畅通,其他配套基础设施也不是十分完善。政府还要继续加大投入,对旅游设施的建设,进行完善。在旅游住宿上改变没有高级酒店的现状,加快建设,以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壮大的旅游市场,提高接待能力。在吃上把地方特色小吃与红军饭食相结合,推出特色菜。把伟人喜欢吃的菜推荐给游客。餐馆的命名上也要体现“红色”,例如,像韶山有名的毛家餐馆,最爱吃的红烧肉也值得借鉴。在购物品的开发上多开发长征文化和遵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纪念品。此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举办各种培训和讲座加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和善待八方游客的意识,全方位地吸引游客。

(五)加强区域合作,联动与协作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9

关键词:旅游非优区特征分析理论界定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开发研究呈上升趋势,其表述有“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旅游弱势地区”、“旅游温冷地区”、“边缘型旅游地”、“二三级旅游地”(许春晓,2001)等等,本文拟遵循科学界定概念的一般程序,将“旅游非优区”概念所指的现象与其它现象有效区分,并探讨在现实中测量、甄别旅游非优区的具体方法。

一、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

(1)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

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

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

二、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

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

三、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

(1)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

1、概念的分解。首先是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分析:区,可以理解为地区或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范围,是对地球表面各种空间范围的抽象或概括;“非优”是与“优”相对的概念,两者相比较而言,互为存在前提。“优”是优良、美好,“非优”即是不优良、不美好、劣势。“非优”是一定时间区间内存在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变化;旅游,从人文地理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旅游是在闲暇时间内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现象(保继刚等,1999)。

其次,是将“旅游非优区”所表示的现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以目前已有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按照“发展条件”作为划分标准,将旅游非优区划分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生态环境非优区”“旅游认知非优区”等等,每一类还可以逐步分解出不同的亚类。

再次,对分解后的概念加以界定。以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原生性(原赋)旅游资源较为缺乏,资源丰度低,品位较低,在一定时期内知名度不高,缺乏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资源,因而对游客吸引力小的区域”;旅游区位非优区“是指由于其区位的不理想,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是指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当地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该地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不太明显,反过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较小,对当地的经济贡献率比较低的区域”;旅游客源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在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该区域内的旅游人数或者说潜在客源相对比较少,从而导致旅游收入较低,对当地的经济贡献较低的区域;旅游认知非优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内,由于宣传、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原因,该区域的旅游发展文化导向不明显,或者说该区域的区域文化特色不明显,在一定的客源地范围内对猎奇型旅游者吸引力较弱的区域”。

2、形成抽象定义。通过以上对概念的分解,虽然措辞不同,如“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拉动小、旅游业发展不景气、旅游对当地经济贡献率低”等等,其本质最终还是归到“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概念中“由于资源缺乏、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位不理想”等均是“旅游非优区”之所以形成的影响性因素。

据此本文认为,站在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相对于“旅游优势区”而言的,其抽象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特定的时间区间内,某地的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相对劣势状态,则该地区为旅游非优区”。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操作化,形成操作化定义

经过以上界定之后,“旅游非优区”就转换成为研究的“变量”(经过严格界定的概念称为变量),此时,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旅游经济现象,是可以观测和量度的。但是抽象定义中的界定仍是相当模糊的,要予以准确的、精确的量度,还需要将抽象定义转换成可操作性的定义。根据测量时指标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实用性的特点,本文除了选取目前已被广泛使用的衡量国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以及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次)的指标之外,还加入了旅游收入占当地GDp比重指标来共同衡量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

借鉴世界银行(wordBank)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在对发展中国家作出划分时的思想,最终形成旅游非优区的操作性定义“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某地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国际/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五项指标的加权综合得分,低于区域平均水平的80%,则该地区是旅游非优区”。

四、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

根据上文分析,将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设定为Fi(i取值为大区域范围内的不同地区),各分量指标分别为:X1-国际旅游收入;X2-国际旅游人次;X3-国内旅游收入;X4-国内旅游人次;X5-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率,其相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25、0、2、0、25、0、2、0、1。

借鉴刘再兴的研究成果衡量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区旅游业发展综合指数低于区域平均值的80%,则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落后,处于劣势状态,是旅游非优区。则旅游非优区在现实中的界定模型为:

其中,是指区域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平均值;Fi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加权得分;F是指区域内部各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得分的总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理论分界线80%是利用经验参数比对法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等级的划分。实践中对旅游非优区的界定需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高低划分等级,从而确定旅游非优区。

五、旅游非优区特征的分析

从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的角度,旅游非优区是对大区域范围内处于“非优”地位的特定区域的分析与描述,它具有以下特征:

(1)区域差异性

旅游非优区是对“区域”差异的研究,是从旅游业发展程度对区域差异的研究。作为区域旅游研究的一部分,旅游非优区对特定空间和地域内,旅游发展水平不均衡现象分布类型、范围、规律的分析,对区域旅游优劣特征以及非优态势形成条件的研究,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2)空间范围上的相对性

“非优”本身就是相对于“优”而存在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分辨出优劣,在区域旅游开发活动中,优势区与非优区相伴而生,并且还互为存在条件。旅游现象在区域空间范围内分布存在差异,旅游经济现象的区域差异形成了“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

(3)动态性

特定地区是否为“旅游优越区”或“旅游非优区”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的变化时刻处于动态发展中的。由于新的旅游资源的发掘与开发;或许是由于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的改善,曾经的非优旅游区可能转化为优势区;同时若旅游地不再具备吸引力,旅游优势区的地位亦可能发生转化。总之,“优”与“非优”的状态及其程度是动态变化的。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目的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2.许春晓.欠发达资源丰富地区旅游业成长模式[J].人文地理,1995.1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2)

4.杨晓峰.旅游优劣区类型划分及旅游非优区开发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5.赵宁曦,王森,姚亦峰.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初探[J].海洋学,1997

6.孟清超.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旅游资源的定义篇10

关键词:旅游资源;武汉;人文旅游资源;品牌

1 武汉市旅游资源现状

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的东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市内100多处湖泊星罗棋布。数十座山峰蜿蜒其间,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和“江城”的美名。这里也是千年荆楚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将其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进行介绍。

1.1 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两江交汇、八川聚集、湖泊密布、山岳纵横、平原广布构成了武汉市旅游资源的秀丽风貌。

(1)与水有关的独特资源。

长江与江汉在此交汇,将武汉一分为三,使武汉成为依山傍水、三镇鼎立的江城。长江武汉段,市区内长江段长60km,另外还在市辖郊区境内流经85km,总长达145km;汉江武汉段在市辖区内流经62km,在市区内流经50km,总长达110km;汉江河道弯曲狭窄,在汉口附近宽度为200m左右,有250余km的江河水道贯穿武汉,这不仅在中国仅无绝有,而且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但目前,江河水道仅作为交通水道,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开发。

武汉湖泊密布,水面宽阔。有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目前除东湖、月湖、莲花湖、木兰湖等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外,后湖、东西湖、郎官湖、墨水湖、南湖、紫阳湖、沙湖、水果湖、北湖、严东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鲁湖等旅游开发利用程度低,有的还未开发。

(2)与山有关的独特资源。

武汉山丘旅游资源丰富,可谓山丘纵列、岗岭起伏。市区内两列山系,其地层走向和山势作东西展布,一列从汉阳汤家山、赫山、龟山至武昌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猴山、凤斗山、团山、太渔山、吹笛山、黄家山;另一列从汉阳米粮山、仙戈山、锅顶山、扁担山、凤栖山到武昌蛇山、洪山、珞珈山、南望山、喻家山、磨山、马鞍山、石门峰、宝盖山。另外,市区周边还有马龙山、大军山、小军山、神山、铁锦山、公子山、龟尾山、龙泉山、木兰山等。目前龟山、蛇山、磨山、龙泉山、木兰山旅游开发有一定规模,其它山丘旅游资源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1.2 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武汉历史久远,文化沉淀深厚,人文名胜古迹众多。从已经发掘的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的大量器物。到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商代盘龙城,再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建国后成为湖北省省会,国家计划单列大城市,华中经济中心,长江中游和南北交通的枢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家会聚之地,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累,又闪耀着现代都市文化的神韵。楚国文化、首义文化、宗教文化、知音文化、三国文化、黄鹤文化、商贸文化、都市文化、建筑文化,康娱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科技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悠久的历史文化给武汉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武汉市旅游资源风景区按地域来划分可分为五大区域。各区的范围、优势景点(区)及开发重点(特色)如表1所示。

3 面临的问题

综观武汉市旅游发展现状,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方面存在着如下的三大问题:

(1)从实质上看,武汉旅游形象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必须加大力度塑造培育。武汉连贯东西,承转南北,旅游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由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功能转换还未完成。

(2)武汉是具有3500年悠久历史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资源还没有达到深度开发的程度,旅游资源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3)从旅游产品看,现有旅游景点“老、少、小、低”现象严重。多数景点比较老,类似黄鹤楼、归元寺等比较成熟的精品比较少,而且容量普遍偏小,外在知名度低,难以抗衡周边省市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专项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网络还没有形成,区域旅游不发达,游客承载量低。

4 发展对策

武汉旅游的发展必须以武汉特有的丰厚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优越的旅游区位为支撑,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与资源整合。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 进一步开发有价值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方面:可开发长江、汉江两岸,建旅游景点、创形象工程、展示江城景观;设置不同特色游船,开展两江游览;可兼容日游夜游,观光、娱乐、品食等旅游项目,形成武汉两江旅游带;武汉湖泊旅游开发,应从湖泊水系整体着眼,根据不同湖泊的水面水质状况、区位条件、人文环境氛围,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工与整合,实施专项旅游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武汉湖泊旅游。可分别开发为以湖滨度假休闲为主的旅游;以湖光赏景、渔业观光、垂钓为主的修心养性旅游;湖滨体育竞技旅游;以水上快艇冲浪、水上飞机、水上跳伞、花样滑水、水上拔河比赛、手划船比赛、帆船赛、龙舟赛、彩船大游行、水上秋千、游泳比赛、水上热气球等水上娱乐、水上参与性、表演性强的湖泊旅游。可利用节庆活动,或邀请有国内外优秀水上运动员参加的水上比赛、竞技活动,通过颁发证书、奖金等形式吸引境内外游客。

(2)山资源方面:武汉山丘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森林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对呼吸道疾病有独特的疗效;森林内春季遍布的鲜花对人的心理、生理大有裨益;山地有夏季凉爽、春秋季节长的气候条件;有的山丘还是药材基地。利用山丘旅游资源可发展观光旅游,开发山丘疗养度假旅游,建立绿色会议中心,发展会议旅游。根据山丘生态的多样性,针对学生客源市场开发生态科普修学旅游。针对学生消费水平不高,建立学生度假公寓,提供完善的低价位的配套服务,发展自助式旅游。根据山地旅游资源特点,开发远足、登山、攀崖、野营、野炊、骑马、生存训练等项目,并与高校系统、中教系统联营、通过政府或学校合作,建立大中学生夏令营基地。利用山区山地采种、育苗、营林、加工木材生产工艺,木制家具、工艺品等木制品的生产工艺;根雕盆景工艺;山野菜、野果、食用菌加工等森林绿色食品加工工艺等,开发产业旅游。山水相依,林中藏寺,往往是山丘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在开发山丘观光旅游、会议旅游、度假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的同时,可结合节日庆典、宗教法事活动,组织大型庙会,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高旅游行为层次。

4.2 深度挖掘人文资源的内涵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应宏观构思,整体策划。在空间格局上应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构建旅游文化产品群,创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功能。通过提高文化旅游知名度,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塑造武汉旅游形象。

(1)开发首义文化旅游产品:首义文化旅游资源本体丰富,主要分布在武昌。这里有起义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黄兴拜将台旧址纪念碑、三烈士亭、总理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铜像、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日知会旧址、武昌首义发难处工程营旧址、楚望台军械库遗址等。通过对首义文物、遗址、遗迹的修复、整饰营造首义文化氛围,开发首义文化旅游资源,发展首义文化修学、观光旅游产品。创建首义文化旅游产品,可利用辛亥首义的深远影响、号召力和吸引向性,激发海内外华人爱国主义精神,拓展武汉海内外旅游客源市场。

(2)加大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宗教旅游不仅吸引着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徒,也吸引着可能并不信仰某种宗教仅慕名前来游览的大量游客,为满足对于宗教活动具有神秘感和新奇感,一睹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宗教活动为快。武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总量丰富。市内有归元寺、长春观、宝通寺等。市区外有木兰山、柏泉寺(遗址)、莲溪寺、正觉寺、古德寺等。归元寺、木兰山宗教旅游开发时间早,已具一定规模,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但总体而言,规模偏小,容量有限。其它寺庙开发不够,宣传不够,游客少。武汉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整体策划,加大投入。按照宗教建筑风格整饰,修复相关寺庙,治理周边环境,拱托宗教文化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