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理财产品市场分析十篇理财产品市场分析十篇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23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1

张昶(1986.1-),男,汉,吉林,江门融和农村商业银行,中级经济师,研究生,银行理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银行理财市场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在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更是成为了存款替代。人民币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突破了当前利率管制体系,给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其收益率可作为放开存款利率后的存款利率价值指导。本文就分析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就理财产品对推动存款替代市场化的作用展开分析,并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存款替代;利率市场化;市场结构

一、前言

近年来,因我国存款利率仍处于管制状态,人们不满足于现有的存款模式,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受到广泛重视。作为一个新兴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当前的利率管制体系,逐渐成为金融机构扩大中间业务比重、转变经营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而正是因这些优势,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下文就针对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展开分析,就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及利率市场化进行研究。

二、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1、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截止2011年以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以及达到了23889款,比较2010年增长了75.3%,其中仅人民币理财产品就高达21474款,占到总发行数量的90%,比较2010年增长了近85%。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水平的增长,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明显上升,并且以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主要增长点。2011年以来,不仅居民储蓄在向着理财产品迁移,企业处于对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开始动用闲置资金开始购买一些银行理财产品。根据wind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85家上市公司关于利用自身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总投资额超过304.7亿,比2010年增长了近十倍。而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因其具有收益固定、信托财产独立等优势,受到广泛好评。

2、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特点

所谓理财产品就是由商业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到相关金融市场并购买相关金融产品,当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一种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QDii型、电子现货以及投资渠道等理财类型,其收益率主要还是以累积收益率为主,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风险。另外,因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固定、保本保息,稳健型配置的收益率高,是银行同期定存的数倍,运作期限明确,便于安排资金使用计划,信托财产独立,不受信托公司影响等优势,使其逐渐替代银行存款,促进利率市场化发展。

三、理财产品对推动存款替代市场化的作用分析

1、理财市场发展对利率市场形成倒逼机制

前面说到,目前我国对于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依然是处于管制状态,而利率管制长期压低资金价格,使得真实市场利率形成压抑,甚至产生“负利率”的情况。人们对于银行存款信心不足,比如在2010年和2011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和3.5%,而同期的Cpi却达到了3.35和5.4%。正是因为利率管制使得普通银行存款在投资组合中失去了优势,并且资金有“脱媒”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使得人们不再信任银行存款,而为了防止存款流失,各银行与正规金融机构就退出了不受利率限制的银行理财产品。这样一来,理财产品市场自发的利率市场化开始受到推动,通过这样的金融创新,突破了货币当局对于存款最高利率的限制,使得利率逐渐走向市场化,并对存款利率市场化形成了倒逼机制。

2、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传导作用

事实上,作为市场化定价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市场利率的敏感度非常高,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超过50%的理财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利率市场等产品,而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则非常直接。而从理财产品的期限来看,1年期以下的短期理财产品几乎占据了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99%,3个月期以下的也占到了近60%。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主要还是以短期理财产品占据主流,作为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关键,市场利率化充分发挥了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传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当前利率传导金融市场利率不能引导存货款利率的问题。

3、预期收率充分体现市场风险补偿机制

就我国的理财产品市场来看,存在各类主体差别定价的现象严重,这种差异性可以理解为信用溢价,简单来说就是对产品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况的一种风险补偿。实际上,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自身实力与风险管理能力是理财产品的信用背书,信用溢价则是理财产品收益率市场化的体现。目前,我国理财产品溢价情况是与银行规模呈正比关系的,一方面,国有银行理财产品信用溢价低,是因为国有银行自身良好的规模与综合实力对应。另一方面,与国有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与研发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较低。说明,信用溢价的存在对于理财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及利率市场化发展情况分析

1、信托类人民币理财产品规模高位调整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始之初,银行对于个人理财的认识有限,因此使得银行理财产品不太受关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金融产品的积极创新,受到客户市场的大力培育,个人理财产品丰富多彩,综合类的理财产品、债券货币市场类的理财产品等结构性的理财产品逐渐被推广开来。比如,自2010年,信托类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不仅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大幅增长,更呈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相较于2007年和2008年,2007年信托类的理财产品几乎呈现“打新股”产品的现象,而2008年这种“打新股”产品则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直至2009年和2010年,信托类的产品主要还是以信托艾宽和信贷资产转让为主。

2、发行主体更加多元化,市场结构日趋优化

2010年以来,我国中资银行占据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在进行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中占到了97.3%和90.7%。而保持了普通类产品业务优势的同时,中资银行的结构类理财产品发行份额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占到了全部人民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比例比2009年提升了近32.7%。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市场结构也日益得到优化,这也进一步使得银行理财产品替代存款,使得利益市场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银行理财产品逐渐替代了存款,因其突破了国家对于利率的限制,进一步促进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充分认识理财产品对于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推动贷款转让市场的发展,最终引导规范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喜,刘宏涛.利率市场化视角下的银行理财业务研究[J].华北金融,2014,(7):41-43.

[2]刘洋.银行理财产品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推动作用的探讨――基于天津市理财产品市场的实证分析[J].华北金融,2014,(11):40-43.

[3]胡斌,胡艳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机遇[J].新金融,2006,(5):35-38.

[4]罗宏.储蓄存款理财化与存款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4,(8):69-73.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2

联合企业作为社会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在产品的品种上,呈现为多;在产品的数量上,表现为大;在产品的运用使用范围上,体现为广;在产品(或经营)涉及的行业上,又是多层次的、跨行业的生产经营组织。从组织形态上看,一般由母公司(或总公司、总厂)承具法人地位,以下属分公司(或子公司、分厂)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联合企业在经营上具有灵活性、繁衍性及长效性的特点。灵活性,是指联合企业的产品链中可供市场交换的商品多,随时可依市场的环境组合生产产品的数量及结构或产品转换;繁衍性,是由于联合企业自身的潜力,可依据新技术、替代品及经济上的跨行业,从而进一步发挥“多产”的特色,纵跨多产业,使一产品在联合企业的内部充作各级梯次产品的原料,体现出“联合”优势,以满足社会需求;长效性,由于联合企业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模态,使联合企业内品(或服务)的成本有着“天赋”的优势,能使某些长线或趋于长线的产品的社会需求在市场上仍独具竞争力(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更利于企业效益长现稳定,树立逐渐优秀的社会形象。

财务分析,作为一种企业经营决策的一个组织部分,同时又强调投资经营和财务三种管理的结合,它通过对企业的过去财务善和经营成果进行的一种评价,为企业的财务决策、计划和控制提高广泛的而有实效的帮助,以对未来前景作出正确的使企业能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决策。

联合企业作为财务分析的客体,要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除发挥诸如人、管理机制等作用外,应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以使企业适应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然而,财务分析在联合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能起什么作用?

1、分析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联合企业的生产组合能从“联合”角度趋于合理科学。

2、分析联合企业中各产业的增长能力,为投资趋向奠定基础。

3、克服短期经济行为,提示联合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组合。

4、企业投资组合的历史,将使联合企业走向优化。如投资于相关产业,风险分散而投资收益可达到较大点。

联合企业在生存发展中所遇到的,需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解释或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而想从中推断未来的期望可能是很难的,只有未来才会受到决策的影--过去的已经过去,再也不能改变了。因而,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财务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效应比较明显作用较大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巨化集团公司作为中国十一家特大型化工企事业之一,有基本化工原料、化学肥料、氟化学品、化学医药、化学原矿、化纤轻纺、建筑材料、有色冶金、化工机械、仪表制造、电力热能等类产品共150余个品种。联合企业发展到今日的规模,应清醒地知道这是企业以前努力的结果,还承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若不了解自己,自己所代表的以及其基本观念、价值、政策和信念,就不能合理地发送自己。要提高经济效益,发挥资产最大效能,除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外,还应通过常规不懈的财务分析来对联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理财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剖析联合企业的财务善和财务成果产生的原因,判断在生产经营中的可能遇到的风险,资产运用中的安全程度和带来的效益水平,指导联合企业中各产品的生产组织、发展趋势,为联合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经济行为的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重视联产品及梯次产品的效益能力的比较,为企业的生产、商品结构的优化确立充分的依据。

由于联合企业利用同一原料产品可加工的产品多,在日常的经营安排上,经常遇到的是生产、销售产品的结构的最佳效能问题。在此,以实例来说明财务分析所起到的作用。

巨化集团公司下属一厂一原料产品,可同时加工四个价值各异的产品。有关资料如下(对财务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具体整理资料过程从略):

1、在多年的财务分析运用中,按以下格式了解掌握市场趋势及生产能力,(必要时分析历史上的行情趋势),分解并进行分析:

产品名称市场价市场前景生产能力/年

原料产品2000元16万吨

加工a500元12万吨

加工b1700元11万吨

加工c3000元3.5万吨

加工d1600元2万吨

产品名称耗原料产品单位制造成本剔除原料产品的变动成本

原料产品112501080元/吨

加工a0.24450150元/吨

加工b1.621200300元/吨

加工c1.131650160元/吨

加工d1.13*0.52105050元/吨

3、计算各产品的边际利润,并得出每吨原料产品的边际利润:

产品名称单位边际利润每吨原料产品的边际利润

原料产品920920

加工a3501458=350/0.24

加工b14002258=1400/0.62

加工c28402513=2840/1.13

加工d15502638=1550/1.13*0.52

4、以上装置的生产或深加工能力,受原料装置的生产能力及运行状况的限制,而不可能均满负荷组织生产,在此,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并结合市场行情,来决定如何调整产品生产、销售结构以使生产装置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按以上的对比分析,提出在原料产品生产锭,各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装置状况良好的前提下,按次序组织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产品名称保持原料产品效益边际利润市场变化可能的幅度变动后的边际利润优先次序

深加工a538+50746元4

深加工b1338+1001499元2

深加工c1593-2001416元3

深加工d1718—1718元1

5、每次在市场行情有较大幅度的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定期(每季)或不定期的生产、销售结构的调整分析工作,以公司财务的正式建议交计划、生产和经营部门参考组织实施,以使公司各生产装置能达到效益的整体优化。这样,既充分考虑利用有限资源的问题,又使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得到了检验。使生产部门能抓住重点,职工知道自己如何调节生产结构。

(二)注重产品历史的比价,充分论证风险,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在市场变化中能提前动作,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出财务分析依据。

九四年度受“水货”冲击的影响,巨化集团公司下属的一个厂可生产的梯次产品甲产品和乙产品以及副产丙产品,全年均落入亏损的境地。其市场价跌破自上马以来历史最低价,而其生产的主要原料石油苯的采购成本,突然以中国的石油出口增加的“客观理由”而扶摇直上。针对这一情况,乙产品停产大修,巨化集团公司要求公司财务能提出开停两产品的意见。我们按此进行调查分析,并及时地提出了财务分析意见。

1、进行市场行情调查,掌握产品的变化势态,并从产品的市场价变动趋势判断将来的产品市场变动走向,以得出产品的启动或下滑可能。

考虑到甲产品与乙产品的生产关联程度,以及甲产品属化工类的特性,且依全国化工市场于九四年十月全面启动上行的宏观形势判断,得出该厂这只产品应上行的市场趋势结论。但当时甲产品的市价上升明显,乙产品的动销尚不明良朗。因此,我们依据历史上两产品间的比价关系进行了乙产品的市场趋势分析。

年度甲产品乙产品比价(甲/乙)

88年7800元13000元1:1.67

89年9200元13800元1:1.50

90年7800元13100元1:1.68

91年8000元14000元1:1.74

92年7800元12500元1:1.60

93年8100元12960元1:1.60

94年7700元12400元1:1.61

从上可以看出,历史上甲产品与乙产品之间的市场比价,除一九外,基本上两个产品的在1:1.60以上。而进入九五年一月,甲产品与乙产品之间的比价在1:1.37。因此,按九五年的全国预计,乙产品的下洲产品为缺量供应,其原料产品乙产品势必也呈缺量供应或增加进口;另乙产品的主要原料甲产品,因自身使用范围的扩大,全国各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及当产的开车负荷影响,作出趋势判断:

(1)甲产品的价位应基本达到上半年的行情的顶峰状态(按国家通胀压缩要求);

(2)乙产品因由于深加工的关联程度及历史比价,将可能抬高怀甲产品的比价(“水货”及进口的动向应注重),按目前的市场行情,最高合理价位应为20000元(含税)左右。

预计总归为人们的一种期望,但这种期望给我们的效益分析确定了市场基础或者假设的前提。

2、考虑生产装置的能力及成本水平,原料的供应状况,充分论证二种产品的生产方案,消除一些可能的假象,为争取效益,减少风险,得出可靠的依据,使管理层的决策正确、及时,赢得了效益。

(1)甲产品与乙产品副产丙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

生产能力(t)可销售量市场时价市场未来估价单位制造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乙耗甲单耗6300吨2100吨1000012500670061004000吨4000吨130001629014520129401:1.054000*4.518000700900445320

车间固定成本378万330万154万

固定成本总额2040万元按销售额比例摊

(2)根据以上资料,来作出乙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分析。

我们依据三个产品的边际利润、净利及市场情况进行以下分析:

①编制边际利润及净利计算表如下:

项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合计

销售收入总额ab变动成本总额边际利润总额ab2100万2625128181913445200万651651762413401260万162057668410448560万元10761703315273728

车间固定成本378380154912

销售毛利ab441984-3569605308906152834

制造成本总额140758088018016

财务报表毛利ab6931218-6087084598195442745

厂部固定费用20402040

分析利润ab财务报表利润ab-1425794-1496705

注:a:按市场时价为前提。

b:按市场估价为前提。

②从以上直观地看出,在市场时价的情况下,财务报表毛利为544万元,且超常上感到乙产品和丙副产品的合计毛利为-149万元,应该停止生产,而只生产销售甲产品。是否就这样决策?

③从边际利润分析看来,乙产品如果停产,不仅失去了边际利润174万元(乙-356+丙530),而且它原来负担的固定成本也要由甲产品承担,结果会加剧企业的亏损总量。因此,在现有的市场状态下,应维持乙产品的生产。

④结论:

由于当对市场的估价有了体现时,即比价趋向到位,建议提高乙产品的负荷,联系购买商,调整商品存货比重,以取得可能的最佳效益。

⑤实效:进入四月后,市场果然步入争料之中,全厂转亏为盈,订货单大增、奇货可居。财务分析的预见性有了较好的体现。克服了短期经济行为,使资源走向有效、科学、合理。

(三)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合理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调整联合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间的经济利益。

市场经济中的联合企业与下属厂之间,相互提品或劳务,由于均以利润中心为经营单位,需要制订一个内部转移价格,转移价格对于提品或劳务的生产厂来说表示一种收入,以补偿成本支出,而对于使用这些产品或劳务的购买部门来说则表示成本。因此,内部转移价格会影响这两个部门的获得水平。防止成本转移带来部门间责任转嫁,可单独进行业绩评价,作为一种价格引导下的部门采取明知决策。每年,巨化集团公司计划、财务部门确定互供物料的数量及价格,使资源优化有所科学。但由于联合企业的中间产品的市场价格大幅度变化时带来的是矛盾,我们在工作中强化了财务分析工作,使双方认可公司的销售结构安排,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以例来说明:

巨化集团公司下属甲、乙两厂,甲厂生产的a产品可供乙厂生产b产品,由于甲、乙两厂的成本水平是由公司财务掌握,两厂的经济利益矛盾就会在已确定内部转移价格后产生。

在分析决策中,应力求以联合企业的角度,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分析工作,不偏不倚以分析数据和市场趋势评价为基础,以更好调节资源,达到优化。

1、甲、乙厂的成本、生产能力如下:

单耗生产能力市场时价内供价市场趋价

a产品2万吨145014001600

b产品4.52500万吨2800028450

2、甲、乙两厂的矛盾观点

甲厂认为提供给乙厂a产品按市场时价已减利56.25万元=11250×(1450-1400),如按趋势价,减利将增加到225万元,提出①提高互供价,②停供a产品,由乙厂自行向市场采购。

3、分析过程

①两产品的边际利润

市价变动成本边际利润制造成本财务毛利

a产品1450720730750700

b产品28000199008100

②吨a产品的利润为8100/4.5=1800元/吨

③a产品深加工为b产品的最高互供价剔除耗a产品的成本的毛利为[28000-(28000-8100-4.5×1400)]/4.5=3200

因此,b产品的吨a产品利润比a产品直接外销的利润高

1800-700=1100元,

而虽然a产品市场已上扬,但仍影响不了产品的创利能力。

4、结论:

为稳定两厂的协作关系,考虑b产品的毛利可能上升450元,450/4.5=100元,将可以调整双方内供价,前提是a产品市场价上升到1550元/吨以上。

通过这些工作,解决了矛盾。

在运用财务分析于实际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仅仅是财务指标的计算,数据的罗列,并不能说你进行的就是财务分析了,否则,就如同学生计算1+1=?,1:1是何意思一样,因为,财务分析的内含,是要通过众多的财务指标的计算,财务技术的运用,分析出经济运行中的实质,判定是处于发展状态,还是处于被动?我们认为,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使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有所参考,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重财务分析主体的观点和目的是我们进行财务分析的关键。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观察企业的成果或状态总是根据他们的目的、有所选择地去考察企业的财务措施,同时也包括那些无形的价值。因为观点和目的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应在财务分析中组织好财务分析主体认为主要的资料,并使这种衡量办法能对他们有帮助。如对企业的经营效益的认可程度是经营者所希望肯定的,经营者因为对企业的效率,当前的和长期的经营利润,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地调度资金和其他资源都负有责任。投资者或企业的所有者则关心的是他们的投资的资本目前和长期的利润率,反映在不断增长的盈利和投资回报以及企业的风险价值。同时,“别人钱财”的供应人、短期与长期的购买商和贷款银行(机构)都关心稳定的利息偿还情况、企业偿付本金的能力、合理而具体的资产净值作为风险的保护程度。此外,象政府部门、企业的职工和其他社会组织,则将会有另外一些专门性的目标--纳税的可能性,支付工资的能力,完成社会和环境保持的财务力量等。当然,我们进行财务分析不需面面俱到。因为,他们的这些观点不是相互独立的,仅仅是着重有所不同。在实际运用中,应当考虑各种衡量方法的适用性,以满足分析主体的需要。

(二)注重把握财务分析指标本身的内含,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业务素质要求。一个从事财务分析的人员,仅掌握各种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是完全不够的,否则,只需计算机就行了。要能以此财务指标能说明什么问题,有无被掩盖的不合理的一面,哪方面应注意改善的,趋势如何,等等。如杜邦分析体系,它反映的是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主要解释各项主要指标的变动原因和提示各项比率指标相互关系,由于是根据企业的全部利润和全部资产计算的比率,在联合企业中没有剔除与经营无关的因素,如承担的社会义务方面的资产。在实践中我们如果根据营业利润和营业资产有关各项比率指标去进行分析和判断或下结论,则更能说明问题。

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对一指标的基础数据数据进行调整,如:(1)企业非主营业务的非正常项目(证券买卖、期货交易、外汇交易以及房地产交易项目);(2)经营上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3)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的调整;(4)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的变动带来的累积影响或经营期内的财务核算体系改变等因素的调整。财务分析人员要时刻提高业务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三)注重财务分析评价标准的确定,在分析判断分析对象的性质或结论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任何财务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就自身的数据而言,仅是代表被分析客体的一种水平或状态,但是好是差,有发展余地还是落入末日,没有一个时期的社会标准的评价给予肯定,财务分析工作就无评价尺度,就更谈不上为企业的经营出谋划策了。当然,评价标准有国际、国内、同行,还有时期的不同。财务分析人员还有拥有这些标准的途径或总结的产生的问题。

(四)财务分析应注重掌握影响生产经营的各种信息,以使财务分析的内容和观点,不成为教条,充分表现出财务分析实用性。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从主观上要求自己的企业欣欣向荣,避免风险,修正经营决策或方针。然而,能影响企业经营并发生作用的因素很多,有大有小,且也有政治、军事、文化、思想、观念调整等,我们不需统统采拮,只要能发现影响的重要因素来进行分析。国家正在投资建设的“信息调整公路”,也就是要从宏观上或环境条件上,为企业提供正常的、通畅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具体分析中,必须掌握三点,一是要以通畅的渠道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准确的信息及其变化趋势,参加各种经营会议,联系计划、质量以及统计等部门,更好地掌握外部市场(包括进出口)、政府的、同行业的等综合信息;二要掌握本企业的财务报表(内外部)及财务制度的执行行为;三要能注意财务分析主体观点及目的的变化。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做到且做好信息的掌握,才会使财务分析不流于虚名,准确分析判断企业的财务善才具有可靠的前提。

(五)要以实效性来检验财务分析的质量,积极性加准确性,才能提高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生命,这一点是财务分析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必须清醒地坚持财务分析实事求是的态度,准确地运用分析技术,不失时机地为使用者提供决策或趋向依据。应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否则,后果堪忧,是所有有经济头脑的人都已明了的原则。财务分析用什么方法才能对一个可能得到的结果有一个及时而肯定的估价?采用的数据有多大的可靠性,影响后果的可能性有多大,实际判断的准确与否“都将是对财务分析的检验,也是这门分析学科是否有存在必要的一种社会要求。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理财产品;联合分析;产品特征;市场预测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理财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重视。而其中商业银行是大众理财的主要选择对象。为使理财产品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就需要对产品特性及其组合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产生最显著的效用。人们希望在产品特性与效用之间建立起一种关系来对产品特性的效用进行明确的数量化解释,而且当产品的某种潜在特性组合得以确定后,其效用也可以预测。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对理财产品进行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得出产品特性的效用函数后,对理财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并寻求各产品特性的最适组合。

2联合分析在理财产品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2.1确定理财产品的属性与属性水平

本文针对理财产品的各种属性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后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四种属性及其相应水平如下表:

2.2正交设计与产品模拟

本文选择的理财产品的属性有4种,每个属性下均有3个水平,若是全部组合,则共有81种组合,让被调查者对81种组合打分实在过于困难,因此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挑出具有代表性的9种组合产品。

2.3对虚拟产品进行打分评价

建立产品卡片之后,每一个卡片就成了一种购物的选择,同时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方式了解顾客对产品的爱好选择,1~9表示购满意愿的强烈程度。

假设某个被调查者对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程度如表3所示,可基于此作进一步分析。

2.4属性效用的计算

通过统计软件SpSS的联合分析ConJoint模块进行分析,得到各属性及其水平效用值。

观察上表,首先对联合分析进行拟合优度检验,这里采用pearson的R检验和Kendall的tau检验,可以得知两个相关系数的检验都非常显著(在0.05水平下),可以认为联合分析模型所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成分效用值是合理的。

因子比重表示此产品特征在此类消费者的选择中的影响程度。水平值的效度表示该水平值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效度,效度越高表示此水平越受欢迎。

2.5理财产品市场预测分析

由表4看出本文所调查的此类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是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其次是所能获得的收益,而该类消费者最不关注的是产品的流动性。收益是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的初衷,然而此类消费者同时期望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为了进一步分析何种产品对此类消费者的效用最高,我们计算此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如产品序号为1的虚拟产品,其效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同理计算得到9种虚拟理财产品的总效度结果如表5所示。

U1=U(风险+收益性+流动性+认购门槛)=1.111+0.111-0.222-0.222=0.778

由表5我们可以得出虚拟理财产品总效度最高的为8号产品,总效度最低的为9号产品,8号产品与9号产品的流动性都处于一般水平,然而它们的效度却相差4.001,也就是说比起流动性,风险更是消费者选择的关键。由此我们不妨挑选出风险低的几类产品来着重分析它们的市场前景,即1、2、8号产品。2号产品虽然是低风险产品,但低收益使得它的总效度为负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推出8号产品显然是他们乐意看到的。但商业银行既要保证客户的风险低水平,又要给予客户高收益显然对于银行来说是不经济的。因此综合考虑,商业银行可以考虑推出1号产品。

3结论

本文通过联合分析的方法,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他们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制定出在未来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银行也可以考虑自身情况,使理财产品的设计价值最优化。联合分析法在市场营销中就起着独特的作用,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产品及服务领域。

参考文献:

[1]张祖庆,姜雅莉.基于联合分析法的消费者对产品支付意愿和偏好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3).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4

一、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前景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社会财富大规模地增长,人均收入随着GDp的上升也稳步地提高,这一系列变化都为个人理财服务市场的大规模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客户角度分析,中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繁荣将会使中国的富有人群数量快速增长,中国高资产净值人群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这表明在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在社会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随着社会分配制度的变化,社会财富分配日趋“两级分化”。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个人客户可以支配的金融资源普遍增加,个人客户价值全面提升,个人理财业务需求旺盛,发展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的同时,个人客户所持有财富的差异造成的客户价值差异也日趋明显。这就要求银行改变原有的人人平等的服务模式,而转变为差异化的客户服务模式,同时进行有效的客户分层,将银行的资源尽量投放到高价值客户之上。

从业务发展的角度分析,个人理财业务相对于银行其他一般金融服务而言,属于附加值高,收入来源广泛,盈利能力持续的业务。根据国外银行的发展轨迹来看,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包括亚洲的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成为这些商业银行利润率最高,成长最快且最有前景的核心战略业务。根据相关资料,欧洲私人银行业务的平均利润率高达30%,年均盈利增长率为12%-15%。对于中国台湾、香港等银行的理财机构,其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9%,相比国外银行在理财业务上的高利润,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来自于存贷差,这也说明个人理财业务在国内银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个人理财业务差异性分析

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来说,并非只有银行可以完成,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都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竞争者。要充分发挥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优势,必须分析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扬长避短,从而创造更大的利润。

与国内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言,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优势很明显。一是可以吸收储蓄存款,这是目前中国居民财富存放的最主要方式,这也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业务涉及了个人的所有资金活动,为银行与客户建立了最为紧密的联系。二是资金规模大,在2011年底,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达到35万亿,通过如此大规模地资金支持,个人理财业务也才具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商业银行在各个金融市场,包括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又具备最大的规模优势,其人才、渠道、信息、投资技能、风险防范体系、管控体系等各方面都为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保障和支持。四是银行众多的网点数,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可以为个人客户提供快捷,灵活的理财服务。五是众多的理财产品。六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商业银行拥有最广泛的客户基础,由于银行可以进行储蓄业务,这就决定了绝大多数客户打交道最多的是银行,使得个人客户与商业银行建立了长期且稳定的金融业务关系,这是银行开展个人银行理财业务最基本的保证。

但银行也有其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监管相对严厉,在目前银行投资渠道狭窄,不能直接进入股市,也不能投资于实业投资以及各种类似于国外理财业务的结构化理财产品,这就直接影响了理财品种的收益率,也就降低了银行对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二是银行理财人员的素质和人才储备差于现在的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缺乏全面通晓各方面金融知识的专业理财人员。三是银行目前的理财产品还是以代销为主,主要是代销证券、信托、保险等理财产品,这就决定了银行的客户经理缺乏对相关产品的更深了解,难以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

通过以上个人理财业务差异化分析,银行可以利用其优势的客户资源,借助其他金融机构的研究和专业优势,更大力度开发个人理财业务市场。

三、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改革;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166-02

一、建立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作用

(一)满足企业管理部门监督的需要

我国目前已处于市场经济和世界完全接轨时期,但国家仍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财务分析监督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国家各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二)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财务分析考核指标体系是财务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原有的财务分析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满足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和债务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的企业,个别企业为融资需要出具虚假财务信息,造成了投资者的严重损失。为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十分必要,通过对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监督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满足资本市场和债务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目前财务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相当数量的企业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操纵,而我国目前财务指标体系又不能很好地区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好坏

目前相当数量的企业对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操纵,需要融资的企业为了把报表做得漂亮,就利用权责发生制虚构收入和利润,或是增加关联交易提高收入;需要避税的企业又加大折旧力度,增加费用开支;需要利益输送的上市公司故意增加关联交易,这些都使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由于我国目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仍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相关传统指标体系为主,缺少对最主要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的深入分析,所以分析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不能很好地区分企业实际经营业绩的好坏。

(二)没有充分发挥现金流量指标分析的作用,传统财务分析不能为企业有效地管理资金和提高效益提供增值服务

现金流指标分析具有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功能及企业资本预算和项目投资决策功能。现金流量信息的这些功能是很有价值的,而这恰恰是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所不能提供的。

由于我国引入并运用现金流量表时间较晚,对现金流量表和现金流量指标的研究相对薄弱,许多企业平时也不编制现金流量表,没有主动地利用现金流指标分析去改善资金管理,更谈不上为企业提高效益提供增值服务。

(三)财务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衡量标准存在缺陷,不利于财务定性分析

不同行业的相同财务指标平均值相差很大,而现行财务指标体系中缺乏适当的指标衡量标准,这不利于财务定性分析评价,也不利于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

即使处于同一行业,由于各企业纷纷采取多品种经营,差异化经营策略,企业之间经营业绩相差很大,而现行财务分析时,对同一行业的不同产品也缺乏细化的财务衡量指标。

一个企业或者产品往往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分初创、成长、成熟、衰退阶段。当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时,其经营规模、赢利状况、现金流量状况相差很大,而现行财务分析时,没有考虑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主营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情况,这样财务分析时对企业在同行业中的成长能力就不易判断。

(四)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没有将业务相关联的集团公司或子公司报表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可能存在重大漏洞

上市公司往往与控股的集团公司或者子公司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虽然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于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有一定的披露,但这对了解分析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还远远不够,因为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并通过一定的手段掩盖其真相。事实证明:如果财务分析时没有将业务相关联的集团公司或子公司报表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就可能存在重大漏洞。

上市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控股集团公司的支持,如果不对集团公司的报表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一是不能发现潜在的重大的问题,二是不能分析出上市公司的后劲。

(五)对企业非财务指标分析不够,造成财务分析时对企业观察角度狭隘,不能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过分注重财务指标,倾向于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详细复杂的分析,对于非财务分析指标和财务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却研究不够,造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定性分析不能深入,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

如在银广厦事件中,最早提出质疑的研究员在现场调研中发现大量疑点:一个业绩增长惊人的企业用电量少得可怜,职工收入很低,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副产品积压库存很多,主产品生产车间根本没有开工迹象,找不到任何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证据来证明财务报表数据的高成长。这个事件说明:我国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存在观察角度狭隘的重大缺陷,不能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

(六)企业对财务指标的分析没有提升到财务管理如何融入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

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十分强调差异化战略、价值链提升战略,相应的要求财务管理具有分析多种赢利模式的能力,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如果不和企业战略管理相结合,财务人员就不能成为经营运筹专家,不知道如何去预测和改善某些关键财务指标。

目前我国财务指标分析更多地是对报表数据的简单分析,没有将分析提升到财务管理如何融入到战略管理的层次,不知道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如何建立比较优势,也就无法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快速地发展。

三、针对我国目前财务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对策

(一)今后我国财务指标体系应以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作为区分企业经营业绩好坏的最主要标准

由于权责发生制给企业调节利润的空间太大,许多企业的经营利润是会计做出来的,今后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好坏应以经营性现金流量为最主要的基本指标,同时要对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和净利润指标之间的差额进行仔细分析:由于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企业收入中,大多包含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导致企业净利润中含有一定的“水分”,会形成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大大小于净利润的现象;如果这些资产是企业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人为形成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净利润对投资者来说是“陷井”而不是“馅饼”,也会形成经营性现金流量指标大大小于净利润的现象;如果企业经营良好,产品供不应求,收到大量的预收款,则会形成经营性现金流量大大超过净利润的现象。

净利润经营现金含量比率反映了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经营现金保证的,可用以衡量企业收益的质量。该比率大于1,则说明企业销售回款情况良好,收益质量高;若该比率小于1,甚至出现负数,则在判断企业获利能力时,必须慎而又慎;如果指标小于0.5,则可能企业存在盈余操纵的情况。

由于净利润还包括投资收益、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非经营性活动因素,更精确的收益质量指标应该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性利润(净利润扣除投资收益、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支出)。

(二)充分发挥现金流量表指标分析作用,将现金流分析与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效益提高相结合,使财务分析能提供增值服务

企业应充分发挥现金流量表的作用,通过引入大量现金流量指标改进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使我们能加强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使我们能由表及里,实现对公司全方位的动态分析,使我们对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发展潜力、融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企业经营资金预算和管理、对企业资本预算和项目投资决策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现在都成立了集团内部资金结算中心或者财务开发公司,其作用类似于内部银行,工作重点就是: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经营性存量资金,投资活动是否和预算相符,筹资活动是否达到理想的规模和筹资成本,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合理调度存量资金。集团财务公司除了满足集团内部资金调剂需求外,还可以对外短期投资或者拆借资金,获得巨大经济效益,有时甚至超过了制造业的利润,这说明了以现金流量指标为核心的改进后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可以和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丰富其内涵,使其增值服务成为管理会计的重点。

(三)细化财务指标衡量标准,使财务定性分析更准确

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需改变财务衡量标准粗放的特点,细化财务指标衡量标准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对各行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统计得出不同行业各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这样对比后就能对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有清楚的了解,财务定性分析才能更准确。

即使在同一行业,不同产品的财务指标数据差距也很大,细化行业内部不同产品的财务指标衡量标准也很重要,一个企业往往生产多种产品,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也要按产品类别细化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于各行业、不同的产品都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企业的经营业绩往往也随生命周期大幅波动。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时需结合生命周期的阶段分析,这样才能对企业发展趋势有清醒的认识。

(四)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同时对有业务关联的集团公司或子公司报表重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关联交易,有助于发现问题

上市公司因大规模融资的需要,客观上需要财务报表数据漂亮,往往通过关联企业的交易达到目的,另外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资产等手段对控股的集团公司利益输送问题也很严重,仅仅依靠报表附注中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的披露来发现问题是不够的,有必要对有业务关联的集团公司或子公司报表重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这样综合分析后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故意隐瞒负债或亏损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是负债或亏损不反映在上市公司,而反映在不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或者集团公司报表中。只要对关联公司报表进行综合分析,就会发现遗漏的重大问题。

故意隐瞒利润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是上市公司完成利润目标后,向控股集团公司转移利润。如果对集团公司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时发现其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原来正常水平,就有可能存在上市公司故意隐瞒利润的情况。

故意高价收购集团公司资产或者高价使用集团公司资产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是集团公司拿出部分优质资产上市后,让上市公司高价收购或者高价使用剩余的劣质资产,从而达到利益输送的目的。只要我们对集团公司整体资产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就能判断出是否存在高价收购的不合理情况。

(五)加大对非财务指标的研究分析,并与财务指标分析相结合,全面观察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

为更全面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发展潜力,需对非财务指标和财务指标结合研究,这样才能使综合分析面向市场、面向顾客、面向管理、面向未来,避免财务指标分析局部微观细致有余,宏观把握不足的弱点。

非财务指标主要的优势在于对企业发展前景宏观的把握,在于对企业管理水平观察面较广,在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分析评价,在于对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分析研究,有助于理解财务指标变化的内因。非财务指标主要可分为:对人力资源的评价指标、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评价指标、对市场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等。

(六)通过运用差异化和价值链提升等理论,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

运用差异化原理能够使企业避免陷入单纯追求规模效益和降价竞争的误区。单纯降价竞争往往使企业的获利能力下降,造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单纯追求规模效益而扩大生产,虽然使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但行情不好时也可能使产品积压,产品单一无法适应市场。运用差异化原理能够使企业开发不同的产品,满足特定顾客群的需要,在增产的同时也能稳定主营业务毛利率,从而使企业的利润稳定增长。

运用价值链提升原理能够使企业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赢得高端市场的份额,企业利润都得到提高,这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方针。

可见将关键的财务指标和企业战略管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财务人员才能成为经营运筹专家,才能知道如何去预测和改善某些关键财务指标,财务管理水平才能实现质的突破。

结语

加强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可提高管理者诊断的能力,除了定量分析外,也要重视定性分析,在实践中要不断创新,丰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内涵,使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为公司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谭丽丽.固定资产投资控制与内部审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2]赵军.实施资金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J].财务与会计,2006,(10).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理财产品市场市场稳定投资者利益监管框架与制度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及监管现状

从2003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问世起,理财产品就以其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成为了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部分。在2003年到2006年的前期发展阶段,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迅速扩大,种类趋于多样化,设计创新性有了明显突破。在次贷危机造成的不利外部环境下,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并未减慢:2007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人民币产品发行1302只,外币产品发行1760只,其中以信用、股票产品居主导。2008年5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456款,2773款到期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52%,总体平均收益水平远高于定期存款利率。受2008年下半年理财产品零、负收益事件的影响,2009年银行理财市场经历巨大的萧条,各大银行推出的产品多以稳健为主,如涉股类的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发行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9年共有6824款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26%,这比起2008年4.52%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来讲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接近三成。

银行理财对于我国的金融市场来说是个新兴领域,一方面,在经历了前期的摸索试探阶段后,银行理财产品飞速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和2008年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另一方面,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凸显出众多问题,如风险控制不到位,市场发展的巨大波动性,财富的流失,产品数量非正常速度的增长,设计不合理、趋同性高、信息披露不足,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等。这些都说明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监管现状是:监管框架模糊,监管制度相对滞后,缺少应对风险的有效机制。

具体而言,首先,我国现行的政府部门监管体制仍旧是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领域的严格分业监管格局,理财市场问题的频发,暴露出来的巨大风险,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我国监管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巨大监管空白;同时政府监管主要放在了事后的监管补救上,缺乏事前监控,市场预见能力不足;在立法方面:虽然银监会在改善健全相应法律法规方面做出了巨大成果,但是由于缺少完善的相关立法,监管尺度时紧时松,导致了市场监管缺乏稳定性以及很多监管漏洞的存在,致使投机和违规操作现象的频发。其次,银行对于风险的控制是保证市场稳定实现整个市场监管目标的关键,需要贯穿产品生命的全过程,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补救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目前银行在控制风险,以及业务操作中存在相当多不规范和不负责的行为,例如产品设计不严谨,产品信息纰漏不完善,在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着不实告知,售后服务缺失等。同时,在整个理财市场上各家商业银行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独立分散的状态,缺乏一个立足于该市场的行业组织来协调市场的发展。

2、监管框架设计与制度探讨

建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效的监管框架与制度,应该着眼于维护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既考虑到国民财富的保护,对相应的风险进行预防、控制和化解,同时还应该实现财富在投资者与商业银行之间分配的公平性,对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由于监管目标的艰巨性与目前理财市场发展的不规范性,一个有效的监管框架和制度的构建显得尤为紧迫。

2.1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

鉴于我国目前理财市场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框架,我们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如图所示,立足于整个理财市场的稳定发展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整个监管框架由政府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共同参与构建。其中政府监管部门致力于制定外部的监管法规和制度,而商业银行作为发行机构必须采取健全而有效的风险内控措施对整个市场业务进行管理,同时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则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通过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相应的救助机制为理财市场监管发挥作用。

本文试图通过对政府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三个主体的监管制度探讨,协调统一理财市场主要的三股监管力量,建立起既有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同业协会的协调,又有银行自身风险控制措施保证的全面坚固的监管网,构建一个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模式。

2.2监管制度探讨

在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监管框架下,还需建立起实质有力、对应于各个主体的监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经济生活中理性人假设下,市场参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第一,政府监管部门。

作为这个市场总的调度者和权力的拥有者,政府部门监管制度的制定是站在整个理财市场的高度,来实现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以及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在结合理财产品市场现状对我国理财产品市场的政府监管制度进行分析之后,政府监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实现功能性监管。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实行的是分业监管制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主要由银监会进行监管。但是众多理财产品特别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致使理财产品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各个金融市场领域。仅依靠银监会对其进行规范与监管,一个方面,会让其他相关市场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出现重大的监管缺口。另一方面,三部门分业监管也会造成重复监管的出现。由于各个监管部门的独立性,监管的协调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一个独立于三部门而立足于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机构来实现功能性监管,填补部门之间的监管空白,消除不必要的重复监管。同时,鉴于理财市场的特殊性,各个监管部门之间应该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共同采取措施保证理财市场的稳定发展。

其次,完善法律规章制度。

通过搜集和分析近几年来理财市场的监管措施,我们发现,目前立足于整个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只有分散、有限的法令和规范性文件,这就造成了监管随意性和监管漏洞的产生。商业银行由于缺乏可供遵守和衡量的标准,在处理相关业务时易导致市场无序和市场混乱。广大投资者由于法律的不规范,在利益受损时缺乏畅通的权益诉求机制。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健全相应的法律规范,其是建立在对整个市场进行调研,构建对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以及风险聚集领域的一个整体认识,在征求各方专业人士建议的基础上迅速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为整个市场中的各个利益主体提供行为的准则。

再次,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

政府监管部门不仅仅需要完善分业监管的制度和制定法律规范,还应该在市场中,从风险的源头做好监管工作,建立完备的风险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相关机制,使监管部门作用的发挥从被动变为主动,减少监管的滞后性,从事后的管理转变为更多的事前的预防。一个方面,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与各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迅速、全面的信息传达和反馈机制。各商业银行将产品的市场信息迅速、全面地反映给监管机构,作为信息接收终端,政府监管部门在对市场上最及时、全面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处理后,对主要的风险领域和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然后返还给各商业银行,并根据对整个市场环境的判断采取综合的监管措施。另一方面,抽调人力物力对投资者的信息进行搜集,建立基于投资者的信息资料库,使投资者在利益受损时有畅通的申述渠道和寻求保护的机制。

第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上的活动是立足于自身的经营范围,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可能发生风险造成巨大损失的业务操作、机构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因此,除了遵守外部监管制度外,构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制度,实现自我风险的监管和化解是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整个市场监管目标的根本。

首先,规范产品设计,完善信息纰漏制度。

通过实际市场调查,我们发现理财产品的设计不合理,且趋同性高。很多产品的开发和投资组合选择没有充分地考虑资产配置,同时缺乏准确的收益风险计算。特别是有些产品过多的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使其收益实现条件过于苛刻。同时,商业银行的信息纰漏制度还不完善。投资者对在投资前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标的,在产品投资期间的实际运行状况等都不太了解。但作为投资主体,投资者有权知道产品的相关信息,要求必要的信息纰漏,以避免产品售后不必要的纠纷产生。

其次,优化机构设置,提高从业门槛。

在目前各商业银行的经营网点,理财业务仅仅作为一个服务窗口存在,但是在理财业务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后,需要给与相应的重视:成立独立的理财部门,对于产品从设计发行到实际运作特别是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实现专业化理财。其次就是要提高理财业务的从业门槛,因为一线销售人员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了投资者的利益。一旦放低了理财业务的从业门槛,必然会导致销售过程中的不实告知和误导,投资者无法获得与其各个方面情况相符合的理财服务,造成投资者利益受损,这也为理财市场的混乱埋下了隐患。

最后,建立和完善迅速有效的风险内控体系。

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体系主要是立足于产品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监管。对理财产品在市场实际运行当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对重点领域进行重点防范。风险发生后使风险控制措施能及时地介入,对风险进行化解减少损失。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定期对该管理体系进行效果评价和修正。

第三,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

除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强制性监管外,要实现市场的有效监管,还需要第三方的力量――商业银行理财同业协会。同业协会是非直接参与者,但是相对于银监会,同业协会更容易直接接触到投资者,为其解忧。同时其在信息获得,专业精通方面的优势,为监管部门措施的制定,监管体系的构建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也有利于商业银行之间经验的交流借鉴,信息沟通,帮助各个银行建立符合自身状况的风险内控体系。但是作为社会服务机构,目前在我国理财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组织机构。即使是已经存在的银行同业协会也由于缺少相应的权力,作用难以得到发挥。所以使广大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意识到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成立一个机构全面,组织完善,执行有效的商业银行同业协会是当务之急。

2.3动态监管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在建立起整个理财市场的监管框架,对监管制度进行探讨之后,需要对市场的具体风险特征进行分析,综合三股监管力量对理财市场进行具体的监管,将监管措施应用于具体的操作之中。

首先,实现对银行机构与产品的动态监管。

从商业银行发行机构的角度考虑,对其在信用风险水平,产品设计,产品创新,从业人员的素质,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建立一系列简易可操作的指标,从发行机构申请进入到产品运行结束、退出理财市场,对建立的各项指标进行动态地测评,建立相应的评级体系,并根据级别给与不同的监管措施。特别是,对于在实际参与过程中违规违法的发行机构给与不同程度的处罚,对于那些由于相关能力不足而被迫推出市场的商业银行应在事后帮助其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改进,在资金和技术方面都给与相应的支持。

从理财产品的角度出发,基于产品的整个周期建立一个系统的产品风险度与收益指标的评价体系。在产品开发时,根据产品收益的高低对风险范围进行控制,同时对于产品的风险来源进行领域划分,按照不同性质产品的特点对其各种风险进行比例控制。对于不符合评价体系的产品进行重点分析,并给予谨慎发行的通告。比如信托类的理财产品属于收益稳定型,它的风险控制范围就应该很小,而且在各种风险的比例分配上,投资风险就应该分配很小的比重而利率风险则占据很大的比例。当产品投放到市场以后,根据产品已实现的收益率大小,对超过相应风险控制区间的产品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候甚至可以叫停以避免投资者利益的更大损失和市场财富的流失;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质,对产品的各种风险的权重进行实时观测,对于其风险结构特点与产品性质不相符的产品给与重点关注与防范。

其次,实现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由于银行在产品设计,专业知识,信息获得,以及提前终止权方面都有绝对优势,广大分散的投资者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这种权益分配格局无疑会削弱投资者的利益,影响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理财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因此,监管力量应该站在实现整个理财市场稳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现财富在各主体之间分配的公平性,保护投资者利益。

政府监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让投资者的利益维权有法可依,当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可以寻求必要的保护。在与投资者进行利益分配时,银行可采取必要让渡措施。例如在产品设计上给与投资者一定的商讨余地,避免收益实现条件的过于苛刻,权益分配的偏向严重;在产品运行过程中,及时的运行公告,对已实现收益率进行及时披露;给与投资者在产品提前终止权上与商业银行的平等权利。同业协会可以建立一个针对于广大投资者救质的共同基金,特别是当发行机构破产倒闭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时,可以利用该基金对投资者进行救助和必要的补偿。

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层次清晰的监管体系,本文在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一个由政府监管部门,银行,银行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完善理财产品市场的监管框架与制度,对于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控制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实现国民财富的保护和财富分配的公平性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业实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云翔.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J]上海金融2006,(9):72-74

[2]高娜.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管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表;杜邦分析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状况开始引起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正因为如此,竞争越激烈就越体现出当前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种种问题和弊端。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的总结,也是企业进行决策和未来预测的前提,在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进行财务分析,企业利益相关方的机构、人员可以了解、掌握该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财务分析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为企业的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等提供依据。

二、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一)公司经营基本情况

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前身是复茂饼家,2003年转入公司化运作,今天的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食品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00万元。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10年3月26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核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360万股,于2010年9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二)财务综合能力分析(杜邦分析)

杜邦综合财务分析法是一种可以综合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几种彼此有联系的财务比率,从财务的视角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现使用杜邦财务分析法对公司一年的综合财务状况进行详尽的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财务分析方法的核心,它反映了股东投入净资产的获利能力。1215年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8.49%,21.01%,19.36%,保持了稳定且较高的水平,14年较13年上涨,15年较14年下降。

2.权益乘数

公司1215年的权益乘数分别为1.96,2.30,2.03。14年较13年权益乘数有较大的增幅,增幅为17.35%。说明公司增加了负债的比例。15年权益乘数有所下降,但是负债总额继续增加,只是权益增加率更高。总体情况是公司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加,实际是15年公司的财务费用达到最高值。

3.资产利润率

公司资产1215年的资产利润率分别是9.43%,9.15%,9.56%,维持了比较稳定的水平。14年较13年下降了大约0.3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是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乘积所得,需要分析公司的这两项指标。

三、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现存问题

本文通过对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相关的内部报表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发现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经营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无自主品牌,毛利率偏低

2015年毛利率仅为5.65%,整体性盈利能力较差,需要依靠大量的代工订单来维持企业的生存,抵抗市场波动风险能力较弱。

2.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近三年主业增长乏力,收入递减,持续亏损。

3.存货占总资产总额比率较高,2015年年末达到43.98%。

四、解决对策

(一)通过建设自主品牌来提高销售利润率

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一般划分为技术、制造和营销三大主要环节,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正处于所有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所以该公司的经营活动应向技术和营销两个环节延伸,按“oemoDm自主品牌”的途径进行经营转型,逐步建立自有品牌,降低代工收入占总营业额的比重,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销售利润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自有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市场开发和广告传播,根据品牌学的相关理论,品牌的建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入期、提升期和强化期,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应设立好品牌短期目标、品牌中期目标、品牌长期目标。

(二)通过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兴市场

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的优势为强大的传统食品制作技术,而食品产品细分市场中,特产食品市场属于成长的新兴市场,市场品牌垄断程度不高,利润率相对较高,因此可以认为该市场正适合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进入。该公司要转移产品重心,有计划、有步骤、战略性地放弃传统食品产品线,增大研发投入,开发和生产与特色食品、地方食品、海外食品相关的产品。

(三)通过革新业务流程等来降低存货所占比例

在目前生产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组织生产、技术、销售等部门分析本公司的全部生产流程,进行生产流程或生产方式革新,找出主要生产环节,删减非增值环节,改善低效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库存消化能力;做好原材料采购计划,减少超计划入库和提前购入库;加强购、生产管理、研发、技术和营业部门间合作,最大化限度防止呆滞库存的发生;对于己经发生的呆滞库存,及时处理,回收一定的成本;通过以上各项措施,降低原材料和在工品等存货占用的资金比例,解决存货周转率偏低的问题。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采用杜邦分析体系进行综合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两个主要结论:

1.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作为食品代工企业,无自主品牌,产品销售利润率低,盈利能力差,资本蚕食严重,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因此,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应逐步建立自主品牌,提局产品销售利润率。

2.除了赢利能力之外,充足的现金对企业长期的生存也至关重要。福建复茂食品有限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促进资金回笼,预防资金链断裂。

参考文献:

[1]冯荣珍.我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

[2]谷茂春.XXX公司基于财务分析的可持续增长研究[D].兰州大学,2011.[

[3]赵霞.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理论及应用[B].硕士论文,2008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8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现代营销思维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出发点”的经营指导思想,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相比,现代市场营销着重在挖掘消费者需求并积极予以满足,而非过去以产品为中心。在服务过程中,现代市场营销不再仅仅关注企业自身或股东的利益,而是通过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顾客甚至社会都获得收益。现代市场营销会在与顾客接触的过程中讲求诚信,通过一点一滴创造自己的品牌,主动帮助顾客解决困难,注重产品创新。

当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服务已经成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的一部分。各商业银行要想取得成功、迅速占领市场就必须遵从现代市场营销的原则。商业银行在其个人理财产品的宣传过程中,也确实将客户利益至上等作为口号大力宣传,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违诚信原则的案例比比皆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市场营销的思维提出相关的科学发展措施。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1.发展现状2.必要性分析

当前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2)对于投资者而言,个人理财产品有助于保值创收。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达30.72万亿元,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对于个人理财产品需求十分旺盛。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困扰,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居民为使货币不贬值,迫切需要进行投资,而在当前投资渠道不多的情况下居民对银行理财产品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3)对于社会而言,健康的理财产品行业有助于缓解社会压力。从当前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上资金流出现结构性矛盾: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面临倒闭、工人失业等危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量的游动资金进入某一行业,致使该行业产品价格虚高,从而危害经济健康发展,如农产品市场、古代艺术品市场等。好的理财产品有助于更好发挥银行“蓄水池”功能,利于央行对货币的调节,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从长远来看,健康的理财产品行业有助于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这是因为居民投资好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意味着收入的增加,而这一点正是我国经济强调消费、扩大内需的前提,从而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商业银行制约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自身因素分析

制约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确实存在一些较为客观的因素,如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决定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拓展空间有限;金融市场上其他制度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理财业务的发展;我国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以及老百姓不愿意“显富”的心理,使得业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在短时间无法改善这些因素影响的前提下,有必要更多关注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制约因素,从现代市场营销的思维出发,分析主观的制约因素。

1.产品同质率高、创新能力弱

我国目前个人理财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创新不足,名目众多但内在大同小异,银行间产品效仿严重。并且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总行负责产品研发,分支行负责产品销售,但总行在研制新产品时,缺乏细致的市场调查,因此所研制的理财产品并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而分支行虽然了解本地区的市场情况和客户的理财需求,却没有权力研制新产品。因此,市场上理财产品形式单一、整体技术含量较低,种类仅局限于利率、汇率挂钩于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在满足客户差别性需求方面,根据客户要求有选择性的进行产品设计和提供服务方面均有较大的限制,这也直接影响到个人理财业务的未来发展。

2.理财专业人才缺乏

理财业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业务能力:在全面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的基础上,还应了解税务、会计、财务、投资、法律等相关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及市场营销能力。目前银行的理财人员在能力上与业务的要求上存在一定距离,大部分是从银行内部选拔的人员,尚不具备高素质理财人员的条件。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合格的理财人员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缺口巨大。

3.营销能力有所欠缺,品牌影响力不够

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宣传不够,缺乏对理财业务的长远规划,市场营销观念不强,广告宣传设计过于专业化、抽象化,不易被广大客户理解和认知。另外,销售人员主动拓展客户能力不强,并且银行很多时候内部协调机制也不够健全,相互配合出现一定的问题。现阶段银行在营销个人理财产品时仍以推销自己银行产品为主,而不能以客户为中心。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纷纷打造自己的品牌,如工行的“理财金账户”,农行的“金钥匙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招商银行的“金葵花”,交通银行的“交银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然而这些品牌在影响力上还有限,无法让消费者印象深刻。

4.现代服务理念弱

首先,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很多时候倾向于夸大收益而隐藏风险,或者以各种形式去干扰客户的理性判断,而为自己或银行谋私利。这一点在现代营销中非常不可取,要求理财师公正客观地向客户阐明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其次,银行个人理财个性化服务不足,个人理财应该为每类客户,甚至是每位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真正构建客户家庭资产、收入与未来消费、投资、获利相匹配的规划体系。个性化服务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前产品创新能力不强及销售人员素质的制约,另一方面还是当前商业银行在服务上更多地注重了形式上的东西,对客户只进行简单分类,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没有太大的差别。

四、促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

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实施过程中要适应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的要求,在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指引下,引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1.大力加强个人理财产品品牌化建设

依据现代市场营销学,在市场上建立起耳熟能详的品牌,成为行业的标兵,将有利本银行在此领域的业务拓展。当前银行业竞争激烈,银行产品加强品牌化战略已经成为银行参与现代市场竞争的强有力手段,产品的品牌是银行未来可供利用的无形资产。设立品牌的目的是使投资者能够准确辨认本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并与其他产品与服务相区分,好的品牌意味着好的口碑和销售额,能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一系列正面积极的效果。为此当前银行可加大个人理财品牌化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理财师队伍,对重点人群或有代表性的人物加强服务,并进行合理地宣传,不断提高并维护品牌影响力,成为行业领先者。

2.积极加大理财业务人才培养

高素质的理财师队伍提供给投资者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时也提供了该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理财队伍首先是引进高级人才,从而给其他业务人员树立模范,使之能够参照学习;第二是加强培训,可让模范的业务人员多谈实际操作经验等;第三是完善行业标准,建立和完善金融理财执业人员的行业标准以及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第四是适当提高金融理财人员的工资待遇和违约成本,提高工资待遇毫无疑问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但同时也要适当提高理财人员的违约成本,这在目前可能比加强道德教育更为有效。

3.加强理财产品创新

正是由于创新的不足,当前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种类有限且缺乏特色,而市场客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而且不断变化的,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商业银行就必须加强理财产品的创新。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现状

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经过3年的筹备,在1996年中国正式开启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人民银行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多方进展。目前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大重点是存款利率市场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及其发展现状

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正式对理财产品进行了定义。通俗来讲,理财产品是一种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发行的具有理财用途的金融产品,银行通过它吸收投资者资金,经运作获得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利润。本文将按照市场惯例,称为个人理财产品,简称为理财产品。

经过2004和2005年市场“预热”后,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快速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与规模均呈爆发式增长。据普益财富统计2005年~2014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由593款增至79051款,募集资金规模由2000亿元增至1005000亿元。说明理财产品是目前颇受投资者青睐的一种理财渠道。本文选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利率市场化为研究对象,以期探明其间关系,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的替代效应

储蓄存款是我国最普遍的理财方式。同为居民投资的渠道,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一样,均是依赖银行信用发行的一种契约产品。某种意义上讲,进行储蓄存款购买的是一份存单,而投资理财产品则购买的是一份理财合同。不论是理财产品投资者还是银行存款储蓄者,都享有到期收回本金和收益的权利,特别是对于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而言。也就是说,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在功能上具有同质性,理论上必然会对储蓄存款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为进一步确认,下面将对该替代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其核心是建立纳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居民储蓄存款模型,以研究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与居民储蓄存款间是否存在负相关关系。为构建居民储蓄模型我们首先分析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有哪些。

(一)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因素

影响居民储蓄存款的因素有很多,这里选取居民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与理财产品发行规模4个因素。理论上收入是影响居民储蓄的最主要因素,且经众学者验证这一理论也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利率的变动是会对储蓄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在我国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还较低,无法满足收入效应显著的条件,所以就总体而言,我国是以利率的替代效应为主的,即储蓄随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对于通货膨胀而言,其与储蓄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由于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间是互为替代品的关系,所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与银行存款呈负相关关系。

虽然消费也是影响储蓄的一个重要因素,理论上认为它与储蓄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且消费和储蓄的源头都在收入,所以,这里我们只选取收入因素而不考虑消费因素。另外,经众学者研究发现,我国的股票的价格波动对居民储蓄只有短期影响,不是持久影响因素,且各居民储蓄模型的构建中均得出股票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储蓄影响不显著的结论。所以,本文也没考虑股票价格因素的影响。

(二)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模型的构建

对应上述影响因素,这里选取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银行存款利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解释变量,并以储蓄存款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构建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模型。经过各类经济、统计、计量检验,得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模型如下:

cxzl=-1.51ln(lccp)+4.78ln(sr)+0.74d(cpi)-31.15

t=(-11.36)(13.71)(8.47)(-14.68)

p=(0.0000)(0.0000)(0.0000)(0.0000)

R2=0.9985

其中:cxzl为储蓄存款增长率;lccp为理财产品发行规模;sr为居民可支配收入;cpi为以2000为基期的定基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存款利率变量由于检验不显著已被去除。

由模型可知: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与居民储蓄存款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每增加1%,即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每增加1%,将使储蓄存款的增长率平均减少0.0151%。所以,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有着显著地替代效应,会导致储蓄存款的分流,使储蓄存款增速放缓乃至下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储蓄存款去向的多样性与理财产品投资方向的多元化,随着时间周期的不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替代效应的大小会有所不同。

综上,不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证上分析,理财产品均对储蓄存款有着显著地替代效应。

三、理财产品与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

我们已经分析得到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替代效应。更重要的是理财产品较储蓄存款,其收益率变动更灵活,突破了存款利率管制,与市场利率相关联。因为对于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银行间的“价格战”,正是其争夺存款的一种竞争行为,各银行在“价格战”中所推出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定价是根据市场状况决定的,可以说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根据市场行情而定的市场化收益率。而对于不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都是与债券、股票、汇率等挂钩的,收益率的变化可直接反应该投资市场的状况,即不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相应投资市场的影响。且根据方盛富在《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中的验证:shibor利率对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具有传导效应,特别是对于短期限的产品,8种不同期限的shibor利率都是影响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且二者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就进一步验证了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关联,受市场利率影响。

综上,在当今通货膨胀率高涨的环境下,理财产品已对储蓄存款产生了显著地替代效应。其除了发行规模准入标准将按照相关政策执行外,其收益水平,无论是固定收益还是浮动收益,均不受利率管制的任何限制,而与市场利率相关联。所以理财产品将逐渐架空“存款利率上限”的利率管制,促使存款利率走向市场化。

四、相关政策建议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既是银行规避管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需求,也是投资者在通胀低利率年代寻求投资渠道的内在需求。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种来自市场内在的金融创新和供给双方的推动力量将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为推动理财产品市场的繁荣发展与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提出建议如下:

(一)从商业银行角度

1.不断创新,丰富理财产品种类

一方面各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投资的理财需求;另一方面,以基金、证券、信托产品为代表的非银行理财产品正蓬勃发展,创新力十足,可见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等新渠道的发展,银行的网点密集的便捷渠道优势也会逐渐弱化。所以,银行必须大力创新,丰富理财产品种类以迎合投资者逐渐多元化的理财需求。

2.重视服务,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传统银行主要以业务办理为主,是死板套路的流程化银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只简单的按流程的模式化完成工作显然是不够的。现代银行必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想、去做。从银行业务流程设置到各种资源配备,均需站在客户角度深入考虑。加强对客户的关注,全面揣摩客户需求,由单调的业务操作型银行转变为以服务为主的人性化银行。

在增强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银行人员的专业理财素质。一方面要严格落实资格认证工作,定期开设相关课程,不断强化理财知识,提升专业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注意关注各方投资市场,做到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向,迅速做出反应。其中,要特别注重销售团队的培养,他们直接与客户面对面,客户对理财产品的了解绝大部分都来源于销售人员的讲解。这就要求销售人员有着坚实的专业知识、流利的口才、亲人的笑容,能够迅速了解客户需要,以专业的服务为客户推荐适合的产品。

3.加强监管,重视风险防控

一方面,要强化银行的内部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行内控制制度与风险监管。必须对理财产品的风险值做严格把关,认真落实理财资金的每一次运作,细致规范其投向与运作模式。另一方面,认真落实客户风险评估工作,做好风险提示,对客户进行按需销售,不可虚假宣传、诱导销售。另外,由于目前有许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相关用语等都不甚清楚,经常由于误解而产生纠纷,所以银行在销售时应准确介绍理财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还定期开设相关课程,帮助投资者学习相关知识,加强客户教育。

(二)从政府角度

充分认识并重视理财产品市场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健康发展。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措施,正确引导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并将其纳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建议以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等方式,增强银行理财产品的可交易性,弥补现在理财产品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制定好理财产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理财产品市场秩序,防控不正当销售、竞争行为。在法规制定方面,需进一步明确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地位,在维护买者自负原则的同时强调卖着有责,在明确银行权责的同时明确投资者全责。另外,政府应增强对理财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着力建设和完善理财产品信息统计系统,提升监管效率与水平,促进信息透明化,促使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Ronaldi.mcKinnon.moneyandcapitalineconomicdevelopment[m].Brookingsinstitution,1973.

[2]JohnmaynardKeynes.theGeneraltheoryofemployment,interestandmoney[m].Createspace,2011.

[3]盛方富.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竞争战略发展战略

一、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市场结构分析

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已有63家财险公司开业,2013年产险保费由2012年末5330.92亿元增至6212.26亿元,增幅达14.19%,占该年总保费收入的36.07%。

(一)市场份额分析

图12009~2013年财产保险市场原保费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网站http:///web/site0/tab5202/。

由图1可以看出,产险市场的业务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资金实力雄厚、产业规模大的保险公司手中,仅人保、平安、太保三家保险公司就占据了产险市场60%以上的份额,其他产险公司只能在40%不到的市场份额内再次分配。

(二)市场集中度分析

表1我国产险市场绝对集中度指数CRn(%)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网站数据整理而得。

市场集中度是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其中,CRn是衡量市场集中度的常用指标,是通过计算产险市场份额排名前n名的保险公司其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整个产险市场总保费收入的百分比体现的。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产险市场前4家绝对集中度指数均大于65%,对比贝恩市场类型划分表可以得出我国产险市场属于寡占Ⅱ型(65≤CR4

(三)产品差异化程度分析

由于我国产险市场供给主体少,产险产品结构差异性小,当前产险险种主要集中在车险、企财险、货运险三大险种上,同时,我国产险市场发展时间短,产品创新人才短缺,造成了产品同质性强,缺乏个性和针对性的缺陷。目前,我国财产保险险种创新速度慢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产险的需求,未能形成丰富的产险供给市场。

二、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发展的难点――基于五力模型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产险市场存在垄断以及产品同质性强等问题。尽管中小型产险公司较大公司而言有经营成本低、经营管理灵活等优势,但其资金缺乏等问题在保险市场这一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显得更为突出。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于1980年前后基于io经济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引入战略管理,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波特认为,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与其所处的行业有一定的关系,他强调:“理解产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正是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利润,就应该对企业所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寻找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模式。

(一)进入者威胁

中国的商业保险虽然1980年才重新起步,但发展速度比较快,从1980年仅有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保险公司,增至2013年的138家,其中产险公司63家。一方面,随着中国产险市场的扩大,国民对产险的需求不断增加,新的保险公司不断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带来新产品,威胁原有保险公司的地位;另一方面,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凭借其母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对产品的创新能力,给中小型产险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已不满足于仅仅作为保险分销商,逐渐发展保险生产商的它也是中小型产险公司强劲的竞争对手。

(二)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由上文数据的分析,可知保险行业是一个垄断性较高的行业,仅人保、平安、太保三家保险公司就占据了产险市场6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型产险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巨大的市场份额以及积极健康的企业形象,让中小型产险公司的生存更加艰难。

此外,由图2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外资公司在华份额自1.06%增至2013年的1.28%,说明外资产险公司已在国内产险市场获得了较稳健的发展。外资保险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竞争优势逐渐体现,给中小型产险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又一轮新的挑战。

图22009~2013年外交产险公司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网站数据整理而得。

(三)替代品的压力

保险品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其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集中体现于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及其风险的高低。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其丰厚的投资回报率以及产品的多样的诱惑,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此外,金融领域的服务发展较早,且水平较高。金融品的这两大优势使得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发展更加艰难。

(四)客户议价能力

财产保险的客户主要分为企业和个人两类,其中企业相较于个人而言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首先,企业投保次数多且金额大,具有议价的资格;其次,企业较个人而言熟悉保险产品,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企业客户的议价能力使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大减弱。

三、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竞争策略分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逐渐增强,但我国产险的密度和深度同保险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保险企业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大型产险公司目前仍然经营传统业务,缺乏创新品种,保险产品单一、同质性强,无法满足市场如今多变的需求,而中小型产险公司灵活经营方式为产险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小产险公司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契机。

(一)差异化竞争战略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无论在品牌认可度还是资金实力上与大型产险公司均无法抗衡。因此,中小型产险公司须结合自身实际,集中有限的资源,合理细分市场,以创新为手段,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优化中小型产险公司地位,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1.产品差异。目前我国保险品数量众多,但这些产品的差异程度却非常小。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同类保险产品时,会倾向于选择品牌形象佳和影响力大的大型产险公司。中小型产险公司为获得竞争优势,则应集中优势资源,深入调查和分析市场,结合自身优势,针对新型领域和社会急需领域,在产品供应方面实现创新。因此,实行有别于大型产险公司的差异化策略是必要的。

2.服务差异。目前,中国保险市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保险公司应从消费者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小型产险公司应以客户为中心,保前积极与客户交流,全面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主动向客户普及保险知识;保中以面授、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客户教授危险发生前如何防范,危险发生后如何最小化损失的知识;保后简化出险理赔程序,提升客户体验。

3.树立品牌价值。增强品牌竞争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品牌价值作为一种竞争手段,它形成一种产品与另一种产品的差异,因而客户在同质产品取舍时会出现偏好。品牌是企业占领市场和获取垄断利润的利器。中小产险公司应树立品牌意识,在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关系维护等营销活动中都要紧密围绕品牌形象的塑造进行。

(二)集中化战略

与大型产险公司相比,中小型产险公司规模小、实力弱、人才缺乏,因此决定了其在进行战略决策选择时应走集中化战略。中小型产险公司应在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情况下,集中拓展某一类专业市场、锁定某一类固定客户群,逐渐形成专业化优势。

1.细分目标市场,找准市场定位。中小型产险公司由于自身资源的有限性,应采用专门化策略,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在细分目标市场时,应具体分析自身资源优势,挖掘市场的“真空地带”,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来自身的竞争优势,吸引特定客户群。

2.借助地方优势,锁定客户群体。中小型产险公司可以利用公司所在地独特的优势资源,借助政府给予的支持和补贴,结合当地客户的需求偏好,制定个性化的营销和服务策略。同时,公司应当确定产品所针对的是高端客户还是低端客户,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和售后服务等。

(三)销售手段创新战略

对中小型财产保险公司来说,通过产品的创新提高公司的竞争优势时间跨度长、成本高、收益低、难度大。因此,中小型产险公司在短期竞争战略的选择上应该优先考虑成本低、见效快的营销手段。

1.实行捆绑式组合销售。所谓的“捆绑式组合”销售,是指将市场上出现的一些保险产品捆绑起来以组合的形式进行销售。这种做法有利于中小型产险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营利润。例如,公司可以将家庭财产险和车险组合在一起销售,同时给客户一定的折扣率,这样公司也可以降低销售成本,扩大销售量,获得更多的客户,实现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共赢。

2.建立战略联盟。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内在竞争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小型产险公司在其战略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战略联盟,以此提高各自的竞争优势。中小产险公司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分享各自的优势资源,在管理方面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是企业以低成本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波,马骊.垄断竞争格局下中小型财险公司的竞争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0.(31).

[2]许海燕.论我国中小型保险公司的竞争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5.

[3]王江平.浅谈我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如何有效发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

[4]杨爽.我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战略的研究――基于波特竞争理论的视角[J].南方金融,2012.

[5]姜秀昶.我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9年“防控风险・化危为机・实现保险强省新跨越”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9.

[6]孙正成.我国中小产险公司差异化经营研究[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7]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