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十篇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十篇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35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1

手术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损伤因素,如在护理工作中因护理措施不当、不到位或不及时而导致术中负损伤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近年来,国内护理学者对术中患者常见的负损伤类型、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1常见的负损伤及发生原因

1.1神经肌肉损伤神经肌肉的损伤主要是由于过度的牵拉,长时间被动受压所致。研究表明[1],腓骨颈处位置表浅,表面仅覆盖皮肤。由于麻醉作用,可使病人全部或部分知觉丧失,基本失去自我调节能力,因此,改变体位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变化可转明显。如扭曲、旋转或过度牵拉,可发生神经麻痹、损伤、截瘫等严重并发症。

1.2皮肤压疮压疮的发生有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实际研究充分表明,机体内、外不利因素共同作用,如意识水平改变、营养不良、体重、体温,剪切力、未缓解的压力、活动受限、室温升高、摩擦、卫生等均是压疮发生的相关原因。

1.3灼伤使用电刀时,如果输出功率太大,电极板放置不当,会造成患者皮肤灼伤。电刀手柄开关失控时,如果电刀头接触患者皮肤会被灼伤。有报道认为,被血或盐水浸湿的布单、手术病人衣裤与极板连接可形成高频电流的异常通道,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与极板时,部分高频电流由人体产生皮肤灼伤。电刀遇易燃液体燃烧引起皮肤灼伤。当患者身体携带金属、接触金属或皮肤接触皮肤时,由于高频辐射的作用引起皮肤灼伤。化学消毒后的手术器械冲洗不干净、皮肤消毒时酒精脱碘不彻底会、消毒液的选择不合理等均可导致组织粘膜的损伤。

1.4坠床李红等[2]对手术患者坠床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安全质控体制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安全护理质控不合理、管理力度不够、人力资源编排不协调以及对手术患者潜在的坠床因素缺乏预见性,都是造成坠床的重要因素。另外,风险意识匮乏,法律观念淡薄,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麻醉准备期、诱导期、苏醒期三大高危风险期中对患者注意过少或不注意保护患者,也极易导致坠床。年老体弱的患者对险情反应迟钝,生理性姿势控制力降低,平衡失调,肢体协调功能减弱;老年患者机体生理功能处于较低水平,应激能力差,麻醉药代谢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可获得姿态的稳定性;小儿不配合等均可造成患者潜在坠床的可能。

1.5感染感染因素很多,主要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手术时切口的内源性污染程度,而是否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时间和病人的综合情况。外源性危险因素主要有手术室的环境、空气的洁净程度,手术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是否合格,医疗用具是否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人员物品管理不到位,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都存在有“催生”医院感染、危害患者的可能。

2术中负损伤的预防

2.1神经肌肉损伤的预防正确安置手术体位是预防神经肌肉损伤主要措施。仰卧位时膝下放一软垫,以免膝部长时间伸直造成不适,且有利于腹部肌肉松弛及伤口暴露。侧卧位时在距离患者腋窝10cm处放一软垫以减轻对下臂的压迫,两膝之间放置软垫,并在髂前上棘处放一软垫,骨盆前后放置髂托保护,保持局部循环通畅;使用电动止血带,袖带平整无皱褶,严格掌握压力。

2.2皮肤压疮的预防预防皮肤压疮的关键在于对身体各受力点的支撑和皮肤组织的保护。要特别注意年老、瘦弱或营养缺乏致皮肤状况差的患者。

2.3灼伤的预防严格高频电刀使用前培训及日常维护检查制度,确保性能良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设置输出功率,使用一次性电极板,置于干燥、清洁、肌肉丰厚、血液充足的部位(如大腿、臂部)等,确保极板和患者皮肤之间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手术当启动电刀时电刀火花遇酒精挥发液可燃烧,因此,皮肤消毒时酒精不可过多,消毒后应稍停留2~3min,待酒精挥发后再启动电刀。术前了解患者体内是否植入过金属,禁止患者携带金属物品上手术台。高频电刀使用前,应避免患者身体与接地的金属部件接触,同时应该避免皮肤与皮肤的接触,防止因接地分流及高频辐射造成损伤。正确选择消毒液是预防皮肤灼伤的有效措施。与碘酊相比,碘伏适用性更广,更方便,因而逐渐成为手术室用途最广的消毒剂。熏蒸或化学消毒剂浸泡后的器械用无菌生理盐水至少冲洗3遍才能冲洗干净,如未冲洗干净可造成患者刺激性损伤。

2.4坠床的预防坚持以预防为主,建立健全护理安全防犯措施,对患者进行无缝隙安全管理。李红[2]等认为对手术患者进行坠床风险因素评估和分析,帮助患者提高对意外伤害的防护意识,加强护理人员对预防坠床意外的宣教和质控,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同时控制和管理好“高危环节”、“高危时间”、“高危人群”等不安全因素,制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杜绝坠床意外的发生。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实际工作,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规章制度强制干预手术患者坠床危险的薄弱环节和风险行为。正确使用搬运工具,搬动患者时,应锁定刹车并有人扶稳车身防止移动,动作要轻巧平稳;推送婴幼儿、昏迷、躁动者拉上护栏并适当约束。优化术后病人整理流程,严格交接班。巡回护士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或串岗。强调有效沟通,争取患者的配合。

2.5感染的预防 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更新、普及医院感染知识,提高医院感染意识。强调手术室应设立科学合理的三区三线,达到洁污分开,避免交叉感染。器械消毒方面,王芝芳等将研究对象持物钳分组,结果显示湿置组合格率为91%,干置组合格率为96%,取消持物钳组合格率为100%,研究了手术室取消持物钳的可能性。严格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3小结

综上所述,体位安置不当,压迫时间过长,仪器设备使用不当等这些可变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术中负损伤的发生产生影响。在日常工作中采取预见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对于预防术中负损伤的发生有最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2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环保、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公司企业特点,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责任”的原则,制定《配电房应急预案》。

(二)、编制说明

该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突发火灾情况,该预案自然启动。

(三)、事故应急职责及分工

1、职责及分工

1.1现场应急自救组织

发生电气火灾时,火灾现场成立应急自救小组,其人员构成一般为:值班电工、地勤、机修、调度、等。

1.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职责

(1)现场应急自救小组:组织火灾现场的应急抢险,处臵出现的紧急情况;与生产部、实验室和地勤班长保持联系,报告灾情,执行救灾指令等。

(2)当班电工:是现场应急抢险的主要执行者。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的应急自救,负责向生产部、实验室和地勤班长报告情况。

(3)其他成员:服从安排,听从指挥,积极参加应急抢险,发现险情及时报告。

(四)、应急处理原则

1.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2.及时发现火灾等险情及时自救

3.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事故特征

1.危险性分析

变电站电气设施繁多,用电量大,极易发生电气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甚至造成大面积停电,引发一系列重、特大事故发生。

2.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火灾初始阶段,附近地点往往能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继而可能看到烟气。一般地,突然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时,应引起可能要发生火灾的警觉;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

(六)应急处臵

1事故应急处臵程序

事故一旦发生,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报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护措施:(1)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扑救,并迅速向调度报警,同时向其它值班领导报告。

(2)现场迅速成立应急自救小组,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组织开展灭火抢险和自救行动。如果事态难以控制,应迅速拔打119向消防队请求增援。

(3)在自救行动中,应急人员与生产技术部、安环部和车间领导保持联系,随时报告灾情变化和自救进展,贯彻指挥部救灾命令,引导救援人员赴事故地点救灾。

2现场应急处臵措施

(1)火灾发生的初期,现场人员应抓住灭火有利时机,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立即采取措施全力扑救,将火灾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住火势。

(2)断电灭火,电力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及时切断电源,扑救人员身体或所持器械可能触及带电部分而造成触电事故。因此发生火灾后,应该沉着果断,设法切断电源,然后组织扑救。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在没有切断电源时千万不能用水冲浇,而要用砂子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3)火灾扑救人员在扑救火灾时,应当加强自身防护,尽量穿戴好防护用品,现场有条件的尤其不可忘记戴防毒面具,防止再发生中毒事故。对于抢救出的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在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4)灭火扑救应按照“先控后灭”的程序,先采取措施控制火势漫延,然后扑灭、消除火源,防止事故扩大。

(5)当现场灭火条件不具备或灭火无效时,在救援人员未赶到现场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报警

3.1报警电话:119

4注意事项

(1)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强度降低,因此拉闸时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操作。

(2)先断开负载断路器,后拉开隔离开关。

(3)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恰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火灾的扑救。

(4)变压器油闪点大都在130~140℃之间,有较大的危害性。如果只是容器外面局部着火,而设备没有受到损坏时,可用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果火势较大,应先切断起火设备和受威胁设备的电源,然后用干粉、水扑救。

(5)要防止着火油料流入电缆沟内。如果燃烧的油流入电缆沟而顺沟蔓延时,沟内的油火只能用干粉、沙子等覆盖扑灭,不宜用水喷射,防止火势扩散。

(6)灭火时,灭火器和带电体之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灭火后要注意通风。

5、预防措施

5.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检查消防设施如消防栓、消防桶、灭火器等,确保设施有效。

5.2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经常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

5.3安全专职负责组织消防知识教育、消防反事故学习,确保各级人员熟悉消防知识,加强员工消防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6、触电救护应急预案

㈠、对人体的危害

电伤: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流引起人体外部的烧伤;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及至危及生命;电损伤人体的变化:细胞内离子失衡,导致肌肉收缩、麻木,在高电压下肌肉强烈收缩,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临床表现:全身情况:神志清楚,机体抽搐麻木,有电灼伤;神志不清楚,休克状态,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况,电弧灼、焦化、碳化。

㈡、触电急救:

a)紧急处臵:迅速拉开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触电状态;

b)就地抢救:轻微触电者:神志清楚,触电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应使触电者应地安静、舒适地躺下来,并注意观察;中度触电者: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光,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显变化,此时,应使触电者平卧,四周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衣服解开,以利呼吸;重度触电者:触电者有假死现象。呼吸时快时慢,长短不一,深度不等,贴心听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脉膊,证明心脏停止跳动,此时应马上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挤压,抢救工作不能间断,动作应准确无误。

c)触电急救法:可采用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方法。

③、烧伤救护应急预案

热力烧伤包括火、开水、蒸汽、电弧等。化学灼伤一般是强酸或碱等。

㈠、对人体的危害:皮肤或皮下组织烧坏,严重时导致死亡。

㈡、化学灼伤分类:浅一度(红斑);浅二度(水泡型);深二度;

㈢、烧伤的急救:

a)迅速移去热力对身体的伤害,采取用水冷却表面的方法。若是强酸或碱等化学灼伤,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b)用湿纱布包好创面;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3

【关键词】氨气中毒;急性肺水肿;急救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8例患者脱离中毒现场后30min后到达我院急诊科,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42.3,事发地居住4例、过路行人4例。

1.2临床表现

8例患者因吸入氨气后不同程度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痛、视物模糊;声音嘶哑、呛咳、胸闷、胸痛伴呼吸困难、心慌、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伴有恐怖感及皮肤烧灼症状。其中某男,住院号032653、77岁,口唇发绀,呼吸急促,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急性左心衰症状。查体:体温36.0℃,脉搏64次/分,血压139/84mmHg,呼吸22次/分,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唇轻度紫绀,声音嘶哑、舌体黏膜脱落并有少许出血点,咽部出血点广泛融合成片,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湿罗音。立即给予开放静脉通道强心利尿,并给与加酒精去泡沫给氧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经对症支持治疗、防治感染等一系列治疗与护理措施,患者症状缓解并收住院,其余7名患者症状较轻予以急诊留观。经综合治疗护理8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后复查胸片无异常改变。

2急救措施

2.1对症处理

患者入院后脱去污染衣物,对眼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至少15min,然后给予氯霉素眼药水或其他抗生素药膏每隔2-4h点眼一次,结膜充血明显者以维生素C注射液0.5ml作球结膜下中和注射,眼部水肿明显者,使用氢化可的松眼药水和抗生素眼药水交替使用;皮肤烧灼者,立即用清水、3%硼酸溶液或食醋等冲洗皮肤消除再灼伤;咽部刺激症状者,予以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4万u+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2次/日,喉片含化消除咽喉部不适症状。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等指标。

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给予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同时根据心电监测显示的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呼吸情况给予个体化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并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末梢循环、瞳孔等变化,做到正确评估病症程度。

2.3预防肺水肿

评估本组病例,有一名患者出现肺水肿征象,立即采用肺水肿救治预案,①吸氧。早期给予加酒精去泡沫给氧(氧气以30%酒精滤过,4~6L/min),症状减轻后给予低流量吸氧。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祛痰剂雾化吸入,给予生理盐水150ml加氨茶碱0.25地塞米松10mg静滴,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③早期、短程、足量地应用糖皮质激素。④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⑤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ml。

3讨论

3.1氨气是一种无色带有稻草气味的刺激性剧毒气体,300mg/m3可导致闪电式死亡。主要制毒作用为刺激皮肤、眼及呼吸道,损害呼吸道粘膜,造成喉头水肿窒息、肺水肿。由于氨中毒发生快,对成批患者应迅速采取抢救措施,本组病例接到通知后立即汇报医院领导,取得了各个部门的配合和人力支援,保证了急诊资源的合理应用。患者到诊后急救人员沉着冷静,分工有序,忙而不乱进行救治,是本组病例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3.2氨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肺水肿,所以预防和治疗急性肺水肿是关键。氨气为高水溶性刺激性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大,在眼和上呼吸道的潮湿组织表面很快溶解,形成碱类物质,产生速发的、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发生皮肤灼伤、角膜溃疡、喉头水肿、化学性肺水肿、继发aRDS。高浓度时可引发反射性呼吸、心跳停止。因此现场急救要争分夺秒,尽可能减少伤员在毒物中的暴露时间,切断进一步损伤。本组病例通过病情评估,及时发现肺水肿征象的患者,给予积极救治,患者预后良好。

3.3液态氮是在高压或低温状态下储存的,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态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露初期,由于液态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漂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现场抢救时需及时对危害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做好宣教工作,并采取禁绝火源措施,防止发生灾害。

【参考文献】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4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漏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735.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042-01

随着微创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腹腔镜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由于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目前为胆囊结石以及相应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一种首选方法。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的不断广泛,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研究发现,术后胆漏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止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患者,抽取其中的21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5例,女16例,年龄35-68岁,平均(47.6±13.2)岁,原发疾病包括: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者16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者5例。急诊科手术8例,择期手术1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并发胆漏。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胆漏发生原因等展开回顾性分析,对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2.2诊治情况

本组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有5例患者术中发现了胆囊床迷走胆管渗漏,经钛夹夹闭后观察了10分钟,未发现胆汁渗漏现象,放置腹腔镜引流管后,结束手术;有8例患者出现胆囊才床毛细胆管胆汁渗漏,经电凝钩处理后观察10分钟,未发现胆汁渗漏,放置腹腔引流管后结束手术;有3例患者胆囊床出现少许渗血,并未观察到胆汁渗漏,经常规腹腔引流处理;其余的5例患者术中并未出现异常,术后当天在引流过程中发现胆汁渗漏,引流量在50-100ml/d,平均为(69.7±13.2)ml/d,患者存在轻微的腹痛、腹胀现象,并未出现弥漫性腹膜炎,体温无异样。本组患者术后均经相应的处理得到治愈。必要时展开了漏口修补、胆总管切开以及t管引流术处理[2]。

2结果

2.1胆漏发生情况

本组21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为术后早期并发胆漏,发生率为76.19%,另外5例患者为术后迟发性胆漏,发生率为23.81%。

2.2胆漏发生原因

21例胆漏患者中,有16例患者为胆囊床毛细血管或者是迷走胆管损伤,占总数的76.19%;有3例患者为肝总管前壁灼伤,占总数的14.29%;另外2例患者为右肝管前壁灼伤,占总数的9.52%。21例患者经相应处理方式全部治愈,经术后随访未出现异常。患者工作与生活均正常。

3胆漏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经原因分析现总结预防措施如下:①针对迷走胆管以及副肝管而言,其直径相对较小,术中辨认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分离胆囊床以及胆囊三角区的过程中需要将所遇到的纤维索组织进行钳夹,而后再行切除处理;②在术后应使术野保持清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胆管损伤;③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的过程中,应尽量对电凝电切术予以避免,尽量经吸引器的“刮”、“吸”、电凝钩臂“推”的方式展开解剖;④若是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晰,或者是出现控制困难的出血时,应及时展开中转开腹术进行处理;⑤在手术结束前应将干纱布垫在术野,几分钟后对纱布是否出现黄色进行观察;⑥尽量实施腹腔引流术,从而有益于早期发现胆漏的发生,争取实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发生[3]。

3.2胆漏的处理

针对胆漏的处理方法而言,一般需以引流量、患者的额临床表现、发现时间、医院设施以及技术水平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并且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保证引流的通畅。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在200ml/d以下使可单纯采取腹腔引流术以及联合eRCp+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处理,若是引流量超过200ml/d,则需行腹腔引流术+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4]。

4讨论

诱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的原因主要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本组21例患者有16例患者为胆囊床毛细血管或者是迷走胆管损伤,另外5例中有3例为肝总管前壁灼伤,2例为右肝管前壁灼伤。临床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应对以上危险因素予以注意,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胆漏的发生率。并针对胆漏采取合理的有效措施,改善预后,减少患者的痛苦[5]。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漏为常见并发症,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并选择合理手段进行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杨爱国,何宁,刘静.LC迟发性胆瘘诊治的探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03):326-328.

[2]石建平,朱勤.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体会(附23例报告)[J].海南医学,2008,19(07):42-43.

[3]李清汉,甄作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处理[J].肝胆外科杂志,2009,17(06):441-443.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5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原因;护理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且切口美观、恢复快、患者承受痛苦少等优点,受到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青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取代了大部分妇科开腹手术[1]。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和相关设备仪器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导致手术难度也不断增加,相应的并发症也在增加[2]。我们通过对我院近几年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病例进行分析,分析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更进一步的提高腹腔镜手术质量提供参考意见,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共计824例,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患者基本情况为:年龄31-51岁,平均年龄为42.4岁,4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33例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30例行阴式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23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14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3例盆腔粘连者行松解术,288例行附件手术,其他手术11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全麻下,穿刺3-4个点入腹,用单极电凝钳行术中切割,子宫韧带用双极电凝钳切断,用电凝钳、缝扎或套扎方法止血。

2结果:

2.1并发症情况: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皮肤灼伤5例,术后恶心、呕吐3例,下肢静脉血栓和淤血3例,切口疝2例,感染1例,1例腹胀。我们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2.2并发症的护理:

2.2.1皮肤灼伤:皮肤灼伤主要是电凝刀的使用不当造成,器械护士在术中对电凝刀温度的控制、夹板的位置放置关系较大,出现皮肤灼伤后,予以温热盐水擦拭后采用烫伤药进行涂抹,并服用适当的抗菌素防止感染。

2.2.2下肢静脉血栓及淤血护理:腹腔镜手术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及淤血的高危因素有:气腹及高碳酸血症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而出现血瘀或血栓。有资料报道,手术时间越长,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越大。当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或者淤血时,可予以105U/d的尿激酶静滴,一般7天后可缓解。在术前术后做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如气腹时压力应适当,且缓慢增加压力,不然骤然增压或者压力过大易导致气腹,而气腹又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术中,护士注意在患者腋窝下垫一充气垫,避免压迫;术中术后对相关并发症予以积极防治,术后及早在床上做翻身运动,尽早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对具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于术前口服阿斯匹林以预防高凝状态。

2.2.3感染护理:腹腔镜术后感染分为腹内感染及切口感染。腹内感染可能和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腹腔内已经感染的病灶在切除或者进行其它操作时,不慎将病灶脓液残留在腹腔内有关,肺内感染出现后,可使用适当的抗生素予以治疗。同时在对腹腔内有感染病灶进行手术时,术毕应采用0.9%的氯化钠液加抗生素对腹腔进行彻底冲洗,术后置引流管。若术后第l天引流量低于20ml,即可于第2天拔除引流管,若第1天引流量大于20ml,则应延长拔管时间。导致切口感染的原因有:腹腔内感染,切口血肿引发感染,清洁度不好,有异物残留在切口,电灼伤切口等。在术前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2.2.4切口疝护理:术后患者出现切口处疼痛,是因为大网膜发生嵌顿导致切口疝,一般不会有严重后。采用经消毒的镊子将大网膜放回腹腔,局部麻醉穿刺口周围皮肤,对切口缝合一针即可。但如疝内容物是肠管,初期并不引起肠梗阻,但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中毒性休克,日后可发生坏死性肠瘘,此时需开腹行修补术。

2.2.5恶心、呕吐的护理:本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3例,占整个术后并发症的30%,其中2例患者均能耐受,为采取任何措施,两天后自行缓解,1例患者采用盐酸格拉司琼予以止吐。其发生原因可能和麻醉有关。由于其发生率高,有学者认为在术前给予预防性的镇吐药,以及在麻醉诱导期予以静注选择性的5-羟色胺,可有效防治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

2.2.6腹胀护理:术中因操作不慎导致脏器发生损伤可能会导致术后腹胀,手术结束后腹腔内有气体残留、麻醉后肠功能恢复不完全也是导致术后发生腹胀的原因。因此,手术结束时应确保排患者腹腔内的残余气体,同时让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情,并解释因为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术后腹胀;术后鼓励患者及早做床上翻身动作,以及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

3小结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腹腔镜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和患者自身身体状况、手术方式的选择、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以及术中护士的配合质量等有关。熟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类型、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可以通过术前、术中、术后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防治[3]。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护理人员在术中术后应注意对患者易发并发症部位进行仔细观察,及早发现并正确处理并发症,可以提前预防,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参考文献:

[1]廖丹梅.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预防[J].微创医学,2008,3(5):521-522.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6

(接上期)

二职业病危害的预防

(一)预防生产性毒物的危害

1什么是生产性毒物

毒物是指较小量进入人体可引起人体健康损害(中毒)的化学物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毒物统称为生产性毒物。

2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并通过肺吸收,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有些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如有机磷农药、苯胺,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经消化道进入引起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但是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量毒物进入消化道被吸收。

3职业中毒的概念

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4急性中毒的高危人群

肝脏有病时影响毒物在体内解毒,肾脏有病时影响毒物从体内排出。有肝肾疾病的人容易发生中毒。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人接触到刺激性气体,不但容易发生中毒,而且病情较重。未成年人由于发育不成熟,也容易中毒。妇女在月经期、怀孕期对某些毒物敏感。有些患遗传性缺陷病的人,对某些毒物特别敏感。

5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暖。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要特别注意冲洗头发及皮肤皱褶处。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黏膜。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6怎样进行自救互救

当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要迅速戴上适合的防毒面具。如果身旁无个人防护用品,可拿湿毛巾、手帕或衣物包住口、鼻,并立即离开毒源向上风向跑。皮肤和眼睛受到毒物沾染时,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大量毒物后,如感到不适,要及时找医生检查。

7防治综合措施

①加强领导,专人管理,落实尘、毒治理措施。②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在新建、改建、扩建企业时,必须把防毒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③改革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④开展技术革新,改进生产方法。⑤通风排毒,即在密闭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抽风,然后把有毒气体经净化处理后排出室外。⑥做好个人防护,合理使用工作服、手套、长靴、眼镜、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⑦建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⑧合理供给保健食品,增强身体抵抗力。⑨进行职业卫生教育、普及职业中毒防治知识,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防毒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⑩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8怎样预防铅中毒

预防铅中毒的措施有:①尽可能用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代替铅。②把产生铅烟或铅尘的设备密闭起来,减少逸散。③进行局部抽风,把铅烟或铅尘从发生源就地吸走,经净化后排出室外。④控制熔铅温度,减少铅蒸气逸出。⑤湿式作业和湿式清扫,防止铅尘飞扬。⑥坚持戴防铅烟(尘)口罩。⑦不在车间内进食、吸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⑧经常地、定期地测定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

9要当心慢性苯中毒

目前皮鞋制作多半把线缝针制改用粘结,粘胶由苯(或甲苯)加氯丁橡胶或天然橡胶配制而成,含苯量可达80%~90%,操作工人常常多人集中在一室涂胶。苯大量挥发,如果车间通风不良(尤其冬季门窗紧闭),空气中苯浓度很高,长期吸入很容易发生慢性苯中毒。

10甲苯、二甲苯的毒性和苯有何区别

甲苯、二甲苯急性中毒症状与苯相似,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比苯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也比苯大。甲苯、二甲苯的慢性毒作用比苯小,对血液无明显影响。当接触甲苯、二甲苯后出现血液变化时,应考虑到其中含苯。

11刺激性气体的种类

对眼和呼吸道、皮肤有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或蒸气称为刺激性气体。其品种很多,有二氧化硫、硫酸及三氧化硫、硝酸及氮氧化物、盐酸、氟化氢、氯、光气、三氯化磷、三氯氧磷、氨、澳甲烷、氯化苦、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氯甲基甲醚、甲醛、丙烯醛、臭氧、氧化银、联基镍、硒化氢等。其中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12预防刺激性气体中毒的关键

大多数刺激性气体中毒是由于意外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另一方面,设备跑、冒、滴、漏也是造成急性中毒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加强安全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杜绝意外事故。

13硫酸二甲酸中毒的防治

硫酸二甲酯是略带葱昧的油状液体,可逸出蒸气。主要用于农药、制药、染料和香料工业。吸入蒸气后发生急性中毒,主要损害眼和呼吸系统。轻者有畏光、流泪、咽痛、呛咳等症状,重者眼痛、结膜充血、剧咳、吞咽困难,可出现喉头痉挛和水肿。最严重的在短时间内可发生肺炎、肺水肿窒息。皮肤接触后可发生灼伤。急性中毒时,鼻、口腔用4%碳酸氢钠液洗漱、抗生素眼药水滴眼。用大量稀氨水或5%碳酸氢钠液冲洗污染的皮肤。作业地点应采取密闭、通风措施防止蒸气外逸,配备2%~5%碳酸氢钠液及冲洗器,以便急用。

14怎样预防农药中毒?

农药施用过程中,配药、拌种应有专用器皿,正确配制药液浓度,拌过农药的多余种子应妥善保管,防止误服;喷药时人站在上风向侧喷,施药人员应穿长袖衣裤、鞋袜,使用塑料薄膜围裙、裤套和鞋盖,佩戴碱液纱布口罩,炎热季节避免在午间气温过高时喷药;工作时禁止吸烟进食,皮肤污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洗净,工作服和手套需用碱水浸泡后再清水洗净;施药工具注意保管维修,防止发生阻塞、漏水或其他故障;加强农药运输、销售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15化学性眼灼伤的急救处理

化学性眼灼伤预后好坏关键在于急救处理是否及时。急救措施包括:①立即彻底冲洗,酸性物质灼伤用2.5%碳酸氢钠溶液、碱性物质灼伤用3%硼酸溶液或用清水冲洗。②马上用地卡因止痛,重者可给镇痛剂。③散瞳。④预防感染,可用抗生素眼药,重者结抗感染治疗。⑤擦去坏死组织,涂抗菌素眼膏或消毒石蜡油,以预防眼球粘连。

16引起皮肤灼伤的常见化学物品

凡具有刺激腐蚀作用的化学物品都可引起皮肤灼伤、常见的有:硫酸、硝酸及硝酸盐、氯及盐酸、氮磷酸、氟及氢氟酸、溴及氢溴酸、碘及碘化物、铬酸及铬酸盐、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液氨、石灰、碳酸钠、磷及三氯化磷、硫酸二甲酯、酚和甲酚等。

17职业性肿瘤和职业性致癌因素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7

关键词:园林;树木种植;防护措施

abstract: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authoryearsofworkexperiencefromthegardentreestransplanttemperature,snowandwindthreeaspectsofthenortherngardentreesplantedprotectionmeasures,thehopecanhelpcolleagues.

Keywords:garden;treesplanted;protective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树木离开原生态环境进行栽培,会受到外界环境的胁迫伤害,如低温、高温造成的生理伤害,风雪、飓风造成的机械伤害。为了避免这些外来因素的伤害,在园林绿化养护作业时应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1.园林树木移植的温度预防

1.1低温对园林植物的伤害及防范措施

(1)低温伤害主要的生理原因

①冻害环境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细胞间隙的水出现结冰现象,导致细胞结构受损。

②生理干旱:北方常发生在暖冬或小气候好的特殊环境,其特点是环境气温高、开始代谢活动,而根部地温低、甚至处于冻土层,完全没有供水能力,导致枝叶严重失水现象发生。

(2)常用的防寒技术措施

近几年气候转暖,有些缓解,但仍应采取必要措施。一是尽可能从设计开始将植物栽植在小气候好的环境中。二是从水肥管理上人手,控水、少施氮肥,增强其抗性。三是尽量选大苗栽植,如落叶及常绿乔木应栽植胸径5-6cm以上规格的,花灌木栽植3年以上的,抗寒性更强些。四是小苗、新植苗木是防寒重点,最少连续2~3年进行防寒。

(1)灌冻水防寒。树木浇灌冻水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增加土壤湿度,使树苗在过冬前吸足水分,可相对增加抗风、抗干旱能力,减少萧条的可能性;二是增加土壤的热容量,提高地温,保护根系不受冻害,尤其对倒春寒造成的冻害作用显著。应掌握浇灌冻水的时机,过早、过晚效果都不好,即夜冻昼化阶段灌足一次冻水。

(2)覆土防寒:主要用于灌木小苗、宿根花卉,封冻前,将树身压倒覆30-40cm的细土,拍实。

(3)根部培土:冻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根部起直径50-80cm、高30-40cm的土堆。

(4)扣筐、扣盆防寒:一些植株比较矮小的露地花木,如牡丹、月季等,可以采用扣筐、扣盆的方法。

(5)架风障:在上风方向架设风障。风障要超过树高。

(6)石硫合剂涂白防寒:涂白就是在苗木的树干涂上熟石灰,形成一种保护膜层。膜层可以起到抗风保湿、保温作用,减少树干皮部水分蒸腾。白色涂剂在日间光照下,可以反射光线,减少昼夜温差。华北地区对一些抗寒性稍差和苗干怕日灼的苗木,如香椿、柿树、合欢、悬铃木、七叶树等常用此法。涂白剂浓度不可太粘稠,应加人适量粘着剂,防止涂剂脱落。涂白剂配方为:石灰5kg;硫磺0.5kg;水20kg。

(7)护干:新植落乔和小灌木用草绳或用稻草包干或包冠。

(8)树冠防寒:北方引种的阔叶常绿的火棘、构骨、蚊母、石楠,可在冬季冰冻期来临前,用保暖材料将树冠束缚后包扎好,待气温回升后再拆除。

(9)小棚保护地防寒,北方对新植的大叶黄杨球、绿篱等常用架设小棚方法进行保护,应注意所用棚布应是带颜色(绿色)的无纺布,避免棚内过分增温引发生理干旱。

(10)地面覆盖物防寒:覆盖物防寒的作用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的湿度,减少冻层的厚度,从而起到保护树苗安全越冬的目的。对新移植的竹子、雪松等在加风障的同时,在根部铺撒马粪、树叶、锯末等物,可使土壤晚封冻早解冻,利于苗木越冬。

1.2高温燥热对园林植物的伤害及防范措施

(1)热害的生理原因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称为热害。南方比北方突出。许多原属高海拔地区或冷凉地区生长的树种,其生态习性决定了其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很难适应,必然导致生长发育不良。高温增加了植株的蒸腾作用强度,超出了其能忍耐的极限,给植物造成伤害,高温可造成物理伤害,如焦叶、皮烧等。高温使植物体代谢失调,致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畅,不利于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多北方树种、高寒树种在南方生长不良,存活困难,如杨树类、桃、苹果等引种到华南会生长不良、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对草本植物影响,如冷地型禾草不如暖地型禾草耐热是典型例子。

华北地区盛夏。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许多树种即表现出受害状,如七叶树、赤杨、花楸、白桦、小叶锻等叶缘枯焦;大花水亚木、北五味子、天女木兰、华北落叶松等如不在遮阳条件下较难度过盛夏;又如紫杉在北方当气温达到40℃时,叶面大部分受日灼伤害产生突起;华中地区抗高温能力较差的植物品种有杨梅、厚朴、羽毛枫、八角金盘、洒金珊瑚、茶梅等。

(2)防暑降温的常用措施

①种植环境改造:将易日灼的苗木间种在大树行间,可减轻日灼危害,促进苗木生长。如西南郊苗圃种植的琪桐在大树荫下生长良好。各公园的锻树种植在大树丛中,很少出现焦叶。

②搭荫棚:花灌木常用苇帘、遮阳网等进行防晒降温处理。

③在江南地区,则常采取增加环境湿度、喷雾、喷水等降温措施。

2.对雪、风自然灾害的预防

2.1防雪及冰凌

北方和南方的早春及秋冬雨雪往往产生雪压和冰凌,使树枝弯垂甚至折断或劈裂。尤其是枝叶茂密的常绿树如竹子、针叶、阔叶常绿树、雪松等,应将树冠上的积雪及时打掉,防雪压折断树枝。对生长旺盛的竹林,进入秋季可进行削梢修剪。

2.2北方地区园林绿地防风的管理措施

一年中,春季、雨季和冬季多风,特别是雨季,土壤湿润松软,树冠枝叶茂密,常造成树木倒伏的事故。轻者影响树木生长,重者造成树木死亡,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其他破坏事故。故雨季之前应采取防风措施。

(1)修剪:树冠过于密浓高大者(如杨树)或浅根性的易倒伏树种(如洋槐)等在6月上中旬进行适当疏剪,利于通风,减少风的阻力。

(2)培土:对根系浅的树种或者栽植覆土较浅的进行根部培土加厚。

(3)支撑:对一些珍贵树木或树冠大又在风口地方的乔木,必要时在迎风方向设立支撑物。尤其是新植大树,根系尚未发育完好,必须做好防风支架。支撑物与树皮之间用软物隔开,防止磨破树皮。

3.结语

园林树木种植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很多问题,主要的问题上文已经提到具体的解决方法,不足之处还请读者多多批评指正。南方与北方的防范措施不同,以上所说主要针对北方地区的大树种植防护,由于作者本身经验所限,望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园林学校.园林植物保护学(上、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8

[关键词]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132-02

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医院的职业暴露损伤中,护士的损伤率居首位,在不同的科室中,手术室为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为了最大限度地做好手术室护士的防护,应注意以下问题:

1职业暴露损伤的因素

1.1锐器刺伤

手术中被缝针和刀剪类刺伤,主要是术中心情紧张配合不熟练或传递不正规造成。此外手术中护士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患者的体液或血液而引发感染。

1.2皮肤黏膜损伤,患者的体液、血液等污染

紫外线侵害可使皮肤灼伤、眼角膜发炎、皮肤过敏等。化学消毒剂、各种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醛类消毒剂均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系统有一定的损害。在接触经皮肤传播的血液时较少戴手套从而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体液。

1.3细胞毒素类药物

癌症患者手术时需要台上或台下注射细胞毒素类药物。其毒副作用主要有骨髓抑制,突出表现在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和红细胞也会受到影响,还可出现生殖系统毒性。

1.4X线照射

手术过程中,特别是骨科手术,常需影像学辅助,护理人员经常受到X线照射,长期接触X线可对人体产生多种伤害,如造血功能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1.5电灼伤,化学烧伤

手术室使用大量的仪器设备,因空气潮湿、连接或操作不当及设备老化等原因常有漏电、短路现象发生。患者、医护人员也因此被电灼伤。另外化学药品乙醇的使用,也给烧伤带来了可能性,如脑科、骨科手术,往往使用碘酊、乙醇消毒,如乙醇尚未干透或用量太多浸湿床单,在使用电刀手术,术中会产生火花,易燃液体遇火弧光后发生起火造成患者和医护人员烧伤,这样的事故国内屡有报道。

2防护措施

2.1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的防护措施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将防护措施纳入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检测消毒灭菌物品,每个包内放一张化学指示卡,外贴3m胶带,高压锅每天做B-D试验。

2.2加强锐器管理,防止刺伤

手术室的护士常与缝针、刀剪、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为针刺损伤的高危人群。在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避免用过的针头回套针帽,防止刺伤手,针头用过后与针筒分离放入锐器盒内。切勿将针头放入一般的垃圾筒内,防止刺伤他人。术中技术要熟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工作细心,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2.2.1规范洗手接触患者前后,脱手套以后均要彻底洗手。掌握六步洗手法,可疑污染的要用消毒液泡手或擦拭。手有破损时要戴手套,以减少皮肤接触。

2.2.2参加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规范术前检查双手、双臂,如有破损和感染应避免上台,指甲不易修剪过短。提前30分钟上台准备,有序地进行每一个步骤,避免忙乱操作造成意外损伤。术中注意力集中,加强医护交流,正确传递缝针、刀剪,避免用手中的纱布直接擦拭刀片和缝针上的血液。术后清洗器械时,锐利器械单独放置,避免刺伤。

2.2.3紫外线、X线保护紫外线灯开关应设在室外,消毒应在无人条件下,避免双眼直视。在X线透视下工作,应减少人员,参加人员应穿铅衣。

2.2.4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挥发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应密闭储存,防止溅溢,灼伤皮肤,注意通风,减少空气中的浓度,减少呼吸道的刺激。

2.3强化依法行医理念,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医院负责人要带头学法、守法

针对医疗特点,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小组,有针对性、分层次进行相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培训,将卫生部《医院感染规范》、《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强化培训学习,提高自觉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意识[1]。

3特异性感染手术的护理配合应注意的问题

3.1手术前后防范措施

选择与其他手术间不相通的感染手术间,器械、用物应力求简单、齐全,使用一次性敷料。术中应注意接触伤口的敷料不得乱扔,丢在配有1∶100的84消毒液的污物桶内,减少地面的污染,房间内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拿出室外,接送患者的推车放入手术间一并消毒。被血渍污染的地面、墙壁、家具,不能用抹布或拖把直接擦拭,用1∶100的84消毒液喷洒在血渍上15~30分钟,然后戴手套用抹布擦拭,擦后应立即彻底洗手。

3.2手术配合

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内巡回护士随患者进入手术室,推车留在手术间,关闭门窗[2]。按常规配合手术:①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②输液,安置好手术;③协助医师清创、消毒、铺单;④随时供应手术台上所需用物;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手术完毕后,包扎好伤口,将患者抬到推车上,由医师、麻醉师(脱去隔离衣、手套、更换拖鞋)、外巡回护士、工人将患者安全送回病室隔离间。

3.3完善暴露后的上报制度

建立暴露后上报制度,做好详细记录,发现主要问题,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在工作中严格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防止患者、自身受到感染。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5.

[2]霍红霞.加强安全防范,做好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暴露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5,14(12):52.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9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实例来列举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手术室风险多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护理人员自身护理不当引起的损伤患者的行为;其二则是护理方法不当或者是某些不能预测的突况导致的危险。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人们的关注。护理风险一旦发生,轻者影响病人治疗的进程,重者致残致死,后果十分严重。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并列举大量临床病例。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应对措施

1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

1.1由于护理人员造成患者风险的因素

1.1.1护理责任心: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强,没有严格的执行查对病人医嘱记录、未保持病人床位的干净整洁、未及时全面了解病人的各项身体指标、没有严格消毒隔离制度[1]。这些情况均易导致一些护理差错事故,如用错药、接错患者、消毒灭菌不彻底、病人发生了突况未及时通知医师而造成重大的医疗事故。

1.1.2手术时病人摆放不当:因不同手术要求不同种的病人。如果设置不当将会导致褥疮、压疮或损伤坐骨神经及腓总神经损伤等等,特别是已经衰老的老年患者的皮肤更容易受损。而且不当容易导致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影响。仰卧位腹腔内巨大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腹腔内大血管致回心血量减少;截石位双下肢抬高回心血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俯卧位不当可致下肢静脉受压;不当可压迫气道致呼吸道狭窄、呼吸困难;俯卧位垫放置不当影响腹式呼吸。

1.1.3专业素质不够过硬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手术室常常遇到重症、急症、复杂大型手术和实施抢救术等,使用的仪器都是特别订制,如多功能电钻、射频机、高频电刀、刺激仪、腹腔镜、鼻内镜、胆道镜等、C臂X光机等等,由于许多护士对护理操作和仪器使用不够熟练专业素质不过硬[2],在危急情况下出现紧张、手忙脚乱慌张无措的情况,难以适应手术的需要,给清醒病人造成心理负担,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为术后情绪和健康恢复增加负面影响。例如高频电刀的应用。高频电刀如使用不当,可引起极性灼伤和非极性灼伤;也有因为酒精消毒未干时使用高频电刀引起的手术野皮肤烧伤等。

1.1.4与病人缺乏有效沟通以及不能及时观测到病人的疾病状况: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或工作繁忙,面对病人及家属的提问,回答生涩、简单、冷漠,引起病人及其家属的反感。对病人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厌烦心理,对于个别病人还会引起他们自身的自卑、自闭等不良心理反应。例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常需要医护人员心理抚慰,如若不然对于自身情况的不了解极易导致这类病人的消极情绪,不利于改善疾病的症状。手术患者特别是急症手术患者其突然性、危重、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例如突然发生的车祸、地震等自然灾害,高血压脑出血等突然发作的病例需外科治疗者,以及严重的外科疾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慢性肾、肝功能衰竭等。若手术过程中护士没有仔细观察记录疾病的发展情况,将会贻误抢救时机而引起无法挽回的失误。

1.2由于护理工作引起的护理人员的风险因素

1.2.1风险各种血液、体液和与试剂的接触:手术室护士经常接触血液、体液等,如果防护不当容易导致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如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蔓延和滋生。手术室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剂如戊二醛、甲醛、含抓消毒剂等对人体的皮肤、粘膜、呼吸道均有一定损伤,如防护不当可致皮炎,严重者甚至可致癌致死。

1.2.2护士心理压力过大:手术室护士时时都可能接触危重抢救病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高度精神紧张,这种精神压力会对手术室护士心理造成危害。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工作,会使护士本身对工作有厌倦心理又将会进一步影响到对患者的护理。

2应对措施

2.1改善患者风险的措施

2.1.1严格实施科学化管理:执行查对制度、奖惩措施、器械敷料清点制度。手术前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书和住院号手术部位等等必要问题。对于敷衍病人并不认真工作的护理人员予以严厉的处罚。责令制度个人明晰化,事故发生责任到人。

2.1.2手术损伤的预防:因不同手术要求患者保持不同,因而在手术前要求医护人员检查病人是否合理。如侧卧时所有骨突受压处均应以软枕支撑,上肢尺神经和下肢腓肠神经的部位垫一个软垫避免神经损伤。在安置俯卧位时应用腋枕放在趾骨联合处,使腹部悬空,避免引起腹式呼吸减弱[3]。然而无论是哪种都要保持手术用升降器械台稳固住,切忌手术器械尤其是一些手术刀手术剪之类的锋利物品掉落到病人身体造成损伤或感染。

2.1.3强化医护人员素质并加强对其的专业指导:对于大型手术或者危急病例安排阅历高、经验丰富的护士参加并允许小护士在一旁观看接受教育。要求新进护士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培养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并设立各项考核。以保障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2.1.4对病人心理障碍的预防:要求每位医护人员阅读病人心理学等等心理学知识,并制定一系列的医护人员和病人交通的制度,例如每天规定一定的与病人交流的时间,以促进医护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病人生理心理的变化。

2.2改善医护人员风险的措施:①凡对于有可能接受血液或者试剂的手术均要求戴手套,对于有可能血液体液溅出的手术均戴眼镜帽子。所有手术器械均严格消毒。并安排手术室工作人员定期体检。②护士人员工作压力过大的应及时疏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同时医护人员注意协调人际关系,对待病人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心态。

3总结

重视护理安全是一项医院必须提起注意的工作,它关乎物理化学生理心理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在注重患者的将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护理人员的安全。手术室工作紧张而又细致,但是为了患者的健康和其自身的利益,必须对医护人员的有很高的要求,以便保障手术的安全进行。并要求医院对手术室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并狠抓落实

参考文献

[1]伏迎春.从护理风险谈手术室的管理[J].华北国防医学,2003,15(2):146

[2]王旭容.手术室预防高频电刀灼伤病人的护理措施[J].当代护士,2005(7):68~69.

化学灼伤的预防措施篇1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方法:查找安全隐患因素对症解决。结果: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隐患意识的管理,保证手术护理工作全方位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责任化。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管理

analysisandmanagementoftheHiddenDangersinthenursingSafetyinoperatingRoom

HuangjingboShendanpingQiudeye

【abstract】objective:analyzesomecompositionelementandthemanagementstrategyofthenursingfactorofdangerousinoperatingroom.methods:toseekthefactorofdangerousandsolveit.Result:Safetycontainmentmeasurewhichwastoaimdirectlyatcoulddegradeincidenceofthenursingerror,atthesametimeitcouldenhancetheconsciousnessofsafequalitativeinnursingstaff.Conclusion:itcouldmakeagoodsupervisingsystemonnursingsecuritycontrolwhichtomanagethenursingfactorofdangerousinoperatingroom,andwarranttopracticewellaboutqualitymanagementprogramineverydirection.

【Keywords】operationroom;nursing;Factorofdangerou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48-02

护理安全是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病人在手术室内不给病人造成身心意外的伤害,根据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安全防患措施,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防患,手术室工作节奏快,持续时间长,风险大,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采取相应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确保手术安全,防止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疏忽和麻弊大意会直接导致患者手术差错发生,最后铸成重大医疗事故[2]。笔者针对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数进行分析,现介绍如下:

1手术室常见安全隐患

(1)接送患者手术部位错手术患者术前的紧张及使用镇静剂,小儿及老人神志不清者的患者,容易接错患者放错手术间。手术前未核对清楚正确部位,导致手术部位错(2)电灼伤电凝使用不当以及负极板潮湿引起电灼伤。(3)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未认真执行医生口头医嘱给药不准确,输血输液查对不严格(4)异物遗留体腔物品清点有误,未按清点交接制度(5)标本遗失病理标本保管不当,错放错送,责任心不强失误造成遗失(6)压疮手术摆放不当引起患者局部皮肤受压导致压疮。

2预防措施与管理对策

手术室进一步完善各班次职责及制度和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士法律知识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考核。

2.1强化护理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手术室护理队伍相对年青,必需加强护士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坚持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见、预查、预防;对容易出错的时间、容易出错的环节、容易出错的部门、容易出错的人,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监控。在每月对那些虽未造成病人伤害,但造成负面影响,为事故隐患,进行事件共享,给予通报提醒。对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现象,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并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安全警钟长鸣。

2.2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使护士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自觉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增强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手术室护士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严格按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

2.3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手术室护士必须不断的充实和更新知识,同时不断的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科室领导鼓励护士参加各种自考、撰写护理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对新毕业护士定期进行基础理论、操作技能考核。

2.4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缓解超负荷工作状态:手术室长期存在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时间长的问题,护士长弹性排班制,关心护士生活、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使手术室护士可以精神饱满的全情投入工作中,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5针对手术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2.5.1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接病人时要认真核对病人的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部位,特别是接台病人更要加强核对。5岁以下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更要小心核对,不能将两小儿放于同一车床上。手术开始前,再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部位,术前在手术部位画―个手术标记。

2.5.2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时用药通常是口头医嘱,要做到重复―次口头医嘱,用药后与麻醉师再次核对药瓶后方可用药,用药后药瓶要保留。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规程,血液需经血库人员、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5.3灼伤、烫伤病人:使用电刀时常规检查性能是否良好,常见为电刀灼伤,使用电刀时注意负极板的放置时与皮肤完全接触,消毒时不要太湿,电刀不用时固定放置,特殊时肢体需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不接触金属物[3]。避免烫伤病人。防止碘酒、酒精、双氧水等化学药物灼伤。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4]。

2.5.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异物遗留在体腔内:手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六查:接病人查(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及配血报告)病人进手术室查,麻醉前查,皮肤前消毒查,切开皮肤前查,关体腔前后查,十二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物品合格率齐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刀。洗手、巡回护士手术物品严格执行清点、核对、登记制度,术前、术后认真清点物品,特别是术中剪下的钢丝,克氏针,注射器针头套等,应及时清理手术切口周围的物品,不用时及时回收,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5.5病理标本遗失: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在病人机体上切下的任何组织,洗手护士都要认真保存。对护生及进修生单独洗手时尤其注意,放手不放眼,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大标本可用治疗巾、弯盘、盐水盒存放,小的标本(淋巴结、囊肿等)用湿纱布包好,用钳夹住,放于弯盆内妥善保管,术后用10%甲醛固定,标本袋贴好标签连同填好的病理单,巡回护士与医生一起送到存放标本的固定地方,并在标本登记本上双签名。

2.5.6不当引起的神经麻痹导致组织压伤: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患者生理特点,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排除术中压疮的发生[5]。摆的原则: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使病人舒适,固定牢固。机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的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使用气压止血带时严格掌握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气压止血带,压力适中,记录时间,定时松开。术后检查受压皮肤是否损伤。

3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订相应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对策,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手术事故隐患风险大大降低。通过护理安全质量的管理,把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护士的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和慎度精神,对护士的言行举止起到自律作用,无一例护理纠纷出现。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使手术室护士在器械准备和配合方面有所提高,大大减少了因器械准备不足或不良而延误手术的情况。新护士专业技术及基础护理操作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操作技术合格率提高,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休息合理搭配,提高了工作质量,减少了差错苗头。有针对性地预防手术常见不安全隐患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缺陷,减少了护理纠纷。

4讨论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明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强化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专业技术教育与训练是防范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关键。手术室工作是―个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岗位,在繁忙的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的隐患,任何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手术过程都带着潜在的风险,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质量监控,引用现代科学手段,坚持科学管理,有效的运用现代质量管理办法,使手术室护理安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春英,赵红英,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规表提高手术室护理前景[J],天津护理,2002,10,(14),197-198.

[2]曾俊,任辉,实用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5-37.

[3]刘柏辉.老年脑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便化与预后的关糸[J].中锅老年学杂志,2007,27(8):1492-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