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课程改革的概述十篇新课程改革的概述十篇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21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教学;课程改革

一、《土木工程概论》的课程特点及作用

《土木工程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新生了解专业特点及学习方向的入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涵盖了房屋建筑、桥梁、岩土、水利水电等工程领域,具有知识内容多、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课时量少等特点。在土木工程专业大一新生中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该课程介绍土木工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土木工程;通过对土木工程所包括的房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等的有针对性的专业介绍,让学生对各个专业方向及今后的专业选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各专业方向的介绍,让学生对未来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以便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构建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对土木工程各个专业方向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未来的就业前景以及作为土木工程师的责任。大一新生刚刚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除了日常中对于房屋建筑、桥梁等的感性认识外,对土木工程各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都尚未接触。因此,《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以及今后的学习兴趣。《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包含内容众多,每一章节又是一个专业方向,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老师虽然都是科班出身的研究生,但也只是对自己研究的方向比较擅长,单独由一个老师讲解该门课程非常吃力,教学效果也不好。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以往研究中提出了团队化的教学模式。同时,针对《土木工程概论》每一章节就是一个方向的模块化特点,借鉴研讨式教学的优势,特提出《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研讨式教学法介绍

研讨式教学法最早由德国的大学提出,现在已经成为各国高校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我国大学扩招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弊端日趋体现,为有效解决扩招等带来的这些问题,我国湖南师范大学的郭汉民博士研究生在已有研讨式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教改实践,于1997年提出了全新的研讨式教学模式。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教学手段等相比,研讨式教学法体现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共同的教学主体,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讨论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该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上的五个转变。这一教学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讨式教学法的开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研讨式教学专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课下完成相应专题的自学、查找资料、讨论;各学习小组组长在课堂上讲述学习的过程、收获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完善相应的学习过程和任务。

三、《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研讨式专题设置及学习要求

(1)研讨式专题设置。以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16级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1.5学分,27学时,根据以往团队化教学研究成果,基于《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概的要求,共从土木工程专业老师中选取9位不同方向的老师共同担任该门课程的授课,每个老师讲授一个专题(3学时),设置如下9个专题: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下工程;水利与港口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建筑节能与设备。(2)学生学习小组划分。在第一节课上,老师根据《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上述授课内容划分成9个研讨式专题介绍给学生,每个专题下再划分若干子专题。然后,老师给每个子专题布置一定的资料查阅任务和要求。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划分成3~5人的若干学习小组,由学习小组成员推荐组长1人,每个学习小组负责1个子专题。(3)研讨式教学要求布置。老师将各个子专题布置给各学习小组后,基于该子专题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等情况,要求各学习小组通过自学、网上查找资料、实地调研等方式对所布置的专题进行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由组长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团队成员进行相应的内容补充及回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等,最后由相应方向的老师进行总结、系统梳理及学习引导。

2.研讨式课堂教学开展

以专题7(给水排水工程)为例,首先由主讲老师将专题任务布置给各学习小组:城市给(排)水的功能及分类;城市给(排)水体制的发展及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各组成要素及功能;建筑给(排)水的功能及分类;建筑给(排)水系统各卫生器具功能。学习小组通过翻阅书籍、网上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方式,对上述专题任务进行学习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在研讨式课堂教学上,通过老师引导,要求团队主讲学生完成上述任务的讲解,必要时可借助工程现场的图片或视频增强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最后,主讲老师在对上述任务进行总结和系统梳理后,向同学们提出下列问题,以激起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城市节水的途径探索;城市污水处理政策机制的初步研究。

四、结论

针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涵盖内容多、信息量大、课时量少等特点,老师充分利用我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团队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引入研讨式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该教学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顺应新时期“卓越工程师计划”对《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16级新生的实际应用表明,该《土木工程概论》研讨式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可在工科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仁强.“大土木”环境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探讨——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

[2]刘胜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

[3]林龙镔,阙仁波,胡华.《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福建建筑,2012

[4]卓德兵.工程实例教学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材改革,2014

[5]马航海.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作用研究及教学探讨[J].甘肃科技,2015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2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高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主要研究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工程应用,是一门理论性与技术性都较强的课程。该课程是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自动控制理论》等诸多后续课程所必备的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类专业的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程特点

本课程把具体系统的物理功能抽象为系统的数学模型,经过数学解析,再回到物理实际,以揭示信号与系统的一般特性。通过学习,学生可牢固掌握信号的描述、分解、变换、运算,以及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数学概念与工程系统概念,掌握利用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阐述这些原理、概念和方法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数学解析、变换与反变换的过程,不少学生会感到过于抽象、繁琐,产生难学、难理解的情绪,有些学生甚至错误地把它当作数学课来学。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这门课程,改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

1.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淡化计算技巧。

《信号与系统》课程与现代数学关系紧密,理论性很强,实际应用很广,具有高度概括和较为抽象的特点,教材中数学公式较多,如果照本宣科,势必成为定义、证明、推论、解析的纯数学讨论。因此,在数学解析过程和引出结论、定理时,教师一定要强调阐述数学解析的物理含义,注意阐述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的物理解释,以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数学工具,切实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从而进入信息科学之门。

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采取难点分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突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内容、理清概念的基础上,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程结构上应采用连续、离散两大系统并行的体系,采用先连续后离散、信号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密切结合的方式,即不同的信号分解方式引出不同的系统分析方法,以适应系统分析的不同需要。同时应用时域分析法和变换域分析法两条路径,透过数学的抽象变换,使学生看到信号与系统理论中时频分析相互交融、时域与变换域相互映射的物理本质。

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离散系统、各种混合系统的应用更加普及,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离散化处理变得日益重要,所以教师在授课时绝不能将连续与离散两大信号与系统孤立地进行讨论,一定要比对讲解。因此,在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时域之后,教师应专门讲解离散时间系统与连续时间系统时域分析的比较,具体介绍微分方程近似为差分方程、卷积积分近似为卷积和的内容。在教学《离散时间系统变换域分析》一章时,教师应专门讨论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连续信号的频谱与其对应的采样序列的频谱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淡化计算技巧。将数学概念、电信号概念及工程系统概念有机结合,以现代信息的观点审视传统内容,这样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观察、进行新知识探求的能力。

2.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1)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加大启发式教学的力度。

对于学生来讲,能从宏观角度掌握信号与系统理论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教师在讲述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数学解析的物理含义的阐述,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逻辑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有思想交流,教师应加大启发式教学的力度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前教师应认真设计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启发性问题。

教师还应借助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平行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已学知识来阐述《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新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观察、进行新知识探求的能力。

教师在讲授系统的概念,信号与系统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特性时,应尽量多运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的例子,如电视、扫描仪、手机通讯等来进行阐述。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理解。

(2)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有许多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师难以用文字简单表达,借助集文、图、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则可以有效地表达和展现这些概念。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入matLaB仿真软件,编写系列课程电子教案和网络课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反映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上,这门课程应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研讨相结合进行的。教师把课程研讨的一部分内容放在课上,另一部分内容放在互联网上,以现场答疑、现场讨论的形式进行,这样能给师生提供一个轻松、便捷的交互空间。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进

本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行的教学方法,即学生需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讨。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过去教师主要是应用matLaB软件研究信号的分解、合成,以及研究信号频谱特性。但是仅仅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验是不够的,这样很难使学生建立起真正的系统的概念,了解信号与系统的特性。因此教师应改革实验方针,开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实验,例如充分利用学生在《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在部分实验中让学生自行用硬件设计并实现信号处理系统,用软件配合进行系统分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淡化计算技巧,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现代信息的观点审视传统内容,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受到提升认知能力的训练。

在当前形势下,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alanV.oppenhem,alanS.willsky著.刘树棠译.信号与系统[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袁得宁.精品课建设及课程支撑理念的转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学报,2004,25,(3).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3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p34)几年来,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笔者尚未发现有学者对如何利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过研究。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纲要》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在中国的辉煌实践成果

大学生们只有信服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了解其实践效果,才会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纲要》教材[2]阐述了1840年到现阶段中国历史的发展状况,为完成这一任务准备了独特的条件。

《纲要》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四个派别探索救国道路的思想和历程。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后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等斗争纲领,但由于自身的缺陷和日益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这两个纲领都没有能够实行。这表明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近代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探索救国的任务。地主阶级洋务派推行的洋务运动无法克服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而产生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最终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这表明近代中国地主阶级也无法找到正确的救国道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推动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进行百日维新,但以“戊戌”而告终。这说明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在中国也无法实行。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壮大,通过辛亥革命了封建君主专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后来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旨在维护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同样行不通。

《纲要》第四章阐述了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一直到中共成立的过程。正当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到尽头的时候,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8年以后等人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中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及其斗争的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看出,对《纲要》第二、第三、第四章的学习完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直接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纲要》第四章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共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开展新式的农民运动;1924年中共同合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也为共产党人进行土地革命战争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纲要》第五章阐述了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通过《纲要》第六、第七、第八章的学习我们可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并且通过“三大改造”在中国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取得的伟大成果,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纲要》第十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等等。学生通过对《纲要》第六、第七、第八、第十等章内容的学习可明确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会进一步信服马克思主义。

二、《纲要》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大致历程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就开始了大众化的历程。《纲要》教材对这一历程有较好体现,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向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概况。

前后,以、陈独秀、、瞿秋白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形成,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在中国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纲要》第四章阐述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种途径: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创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团体;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三次大规模论战;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的理论。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在这两个时期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在《纲要》教学时应结合教材中所提到的的相关著作强调这一点。例如,以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理论为基础,写成《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革命的思想。又如在《论十大关系》中,详细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处理好的十种关系,为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在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时,还可结合教材内容说明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语言风格。的语言风格有两大显著特色:一是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语言,熟练地运用大众化的口语,他的许多文章的主体语言是人民群众的口语,如《反对党八股》中的“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语言无味,象个瘪三”[3](p834、837)等等;二是善于运用中国的语言典故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本意是指严谨好学、务求真谛的一种治学态度,用这个词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即只有通过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纲要》课教学时,我们要向学生强调的语言风格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纲要》第十章阐述了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其成果。在此章教学中我们要向学生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步回到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但是面对社会的转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主体不清、方式陈旧、效应低下,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综合病症。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理论界和学术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学院派作风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4]因此,反对学院派作风,重建面向当代“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通过以上分析使学生明确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三、《纲要》教学注重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阐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历程,从本质上说属于历史学的范畴。在《纲要》教学中应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进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纲要》课程教学中注重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必要的。《纲要》“开篇的话”指出:“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看出,注重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是《纲要》课程教学的任务之一。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自从2007年春季“纲要”课程在我国高校全面开设以来,在《纲要》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忽视历史唯物主义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的倾向。许多教师忘记了《纲要》首先是一门历史学课程,唯物史观教育在《纲要》课程教学中普遍缺失。由此看来,注重《纲要》课程中的唯物史观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以下试举两例说明在《纲要》教学中进行唯物史观教育的做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会破坏和排除同自己对立的的经济基础。这个原理我们可通过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两大运动加以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壮大并雄厚,要求建立与自己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这时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建立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不懈奋斗。维新派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要求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旧的上层建筑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破坏和排除同自己对立的经济基础。具体表现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发动了戊戌,使百日维新夭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领袖人物产生于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有预见、教育、团结和指挥的作用,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我们通过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说明这一原理。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民主革命时期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在大革命时期,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抗战时期,中共除了联合上述阶层外,还团结了以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一切愿意抗日的阶层,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他的领袖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共产国际任命的,而是广大革命群众在总结革命经验教训过程中认识到思想的正确性并推举他做自己的领袖。从遵义会议事实上成为中共的最高领导人后,经过短短的14年,中国的民主革命就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假如没有同志,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四、《纲要》教学有利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纲要》在新的思政理论课程体系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目前本科院校思政课程有四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原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概论》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衔接两者的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在缺乏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和中共党史知识铺垫的情况下,学习从历史进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会感到吃力。只有既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又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基本国情和历史发展脉络,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所以《纲要》和《原理》课程一样,为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必须的知识铺垫。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上述的《纲要》和《概论》两门课程的密切关系,《纲要》教学应充分发挥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服务的功能,《概论》教学应注重运用《纲要》课程的相关知识。从《纲要》教学的角度来看,应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用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应侧重于历史角度,以“史”为支撑,用历史的细节来论证历史逻辑。正如《纲要》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沙健孙所说的那样,与《概论》不同,《纲要》不是要去展开地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而是要用事实去阐明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5]《纲要》课程要做到为《概论》课程很好地服务,教学中应注重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基本经验,确立并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纲要》的过程,也是引导其逐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认识,尤其是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掌握的过程。

从《概论》课程教学的角度看,在教学中要尽量联系《纲要》课程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程服务。在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创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时,需要分析四大理论所形成的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从中国近现代史中寻找相关的资料,对当时的历史情形做概括性的阐述。另外在阐述《概论》课程的某些论点和内容时,我们还可以用近现代史的史料做支撑。如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概论》第六章的一个主要观点,对于这样一个重要论点我们就可以从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国情去寻找原因。又如,《概论》第九章有一重要观点,即实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要理解是由“历史条件”决定的,就必须联系《纲要》课程所涉及的各派在民主革命时期为革命胜利所作的重大贡献。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纲要》课程教学对于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有用武之地。相信随着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学界会提出更高的见解。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4

关键词:材料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材料物理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物质状态转变、化学反应等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内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意在使学生从理论角度掌握材料传输与成形过程的特性,进而能够通过理论计算预测材料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行为,这一课程将为后续材料成形原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为材料成形理论的学习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往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间接降低了学生对材料成形原理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力。目前,广泛运用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成绩考核由试卷分数和平时成绩两部分来评定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这种教学与考核方式导致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理论知识,阻碍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也使教学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本文通过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推行课堂讲授、启发、互动型教学和多媒体立体、形象型教学,结合课内实验环节,优化考核环节,强化学生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教学方法改革

1.联合教学。《材料物理化学》课程重点讲述物质状态转变、化学反应等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内容,同时将材料学科中的少部分理论内容进行穿插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在讲述《材料物理化学》课程部分章节的过程中穿插相关专业课内的具体内容,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化学知识,同时学生也对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深刻的认识。然而,部分专业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存在差异,要准确、及时地将相关教师的授课内容对接到《材料物理化学》教学中难度极大。鉴于上述联合授课问题,可将《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提前分配给相关专业课教师,再由专业课教师配合实例讲解这些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将使每位专业课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提高《材料物理化学》理论课教学效果。2.实践环节深化理论教学。《材料物理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学习的专业基础课,力求通过公式推导过程使学生理解理论的应用方法。如果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出相关的、简单的工程问题,要求学生依据理论计算给出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还可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进行的同时,通过查阅资料设置具有理论分析性的简单实验并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由此加深《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模式改革

1.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在《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板书教学方式存在绘图、书写占用时间长,形象性弱、无动态性讲述等问题,无法实现抽象知识点的形象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形、图片、动画等具体信息将抽象理论形象化,这种方式相对减少了教师完成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讲解的时间,同时也为师生交流和学生独立思考留出充分的时间,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基本条件。由此,在《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设置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体教学方法并将板书教学设置为辅助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启发推动互动型教学。理论抽象、公式多而复杂是《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特点。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先要求学生观看屏幕上的概念,然后对其含义进行简单解释。之后,播放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文件对相关概念进一步的讲解。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尽管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提升,但这种方式仍属于灌输式教学。本文作者依据自己目前应用的教学方式对以往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例如,在屏幕上给出与理论概念相关的部分内容,同时展示与理论概念相关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屏幕上不完整的概念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屏幕上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将对不完整概念进行总体、形象的解释,缺少的文字内容是概念中的关键,学生在经历从抽象到形象的学习与思考过程后,缺少的文字内容最后显示出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依据已知概念来学习未知概念。任课教师在互动型教学模式中应针对关键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提示和启发。

三、教学内容改革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注重概念理解及公式推导,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设置开放性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与理论课相关联的创新性实验。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如遇到难于理解的课堂内容,便可查阅资料并设计相关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消化课堂内容,同时也强化了实践能力。另外,任课教师也可依据《材料物理化学》的教学内容查找与之相关的科研课题并联系该课题的主持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课题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这种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优化

目前,《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用闭卷考试,这种方式使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点来通过考试,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无法在考核成绩中充分体现。由此,笔者认为可运用复合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即设置70分闭卷考试内容来考查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置30分开卷考试内容来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已经过四届学生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上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姚爱华,叶松,贺蕴秋,林健.《无机材料物理化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

[2]谭年元,谭玲玲,王焕龙.工科院校物理化学研讨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6

[3]姜英,陈宗民,高军,王友林.《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群的构建[J].铸造设备与工艺,2013

[4]李志扬.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5

【关键词】注册入学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培养学生技能、学习后续课程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必需的基础和工具,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随着江苏省注册入学的施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差,我们的教学该如何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要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如何考核?近几年来,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教研室为适应注册入学,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系列改革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一、修订教学大纲

注册入学后,结合培养目标、学生实际及数学学科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教研室确定了修订的原则――明显降低计算技巧性与繁难度的要求,提高学生对数学主要概念和重要定理公式及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删去学生难以理解以及今后学习工作中少用或不用的内容,突出数学的应用性。本着该原则,我们大幅度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要求,转移教学重点,删去隐函数、参数方程导数、若干初等可积函数类等内容。经过三年的使用及反馈,修订后的大纲是可行的,基本适应了注册入学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秩序正常,比较贴合专业建设需要。

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作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抓手,对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依据教学大纲的精神,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重新编写高等数学教材。

明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及难度。民办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以各专业建设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与发展为准绳。一元微积分是各专业在教与学中所需要的共同知识,确立以一元微积分为高等数学内容的主体,辅以空间解析几何初步、微分方程等内容,相对保持微积分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兼顾教材的弹性,对个别专业需要的其他数学知识以选修的形式编入。我们在注意数学内容自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删去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及有关运算技巧的训练,突出含有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基本运算;教材中尽可能编排简洁直观的图表,以帮助或加深学生对重要或抽象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以定义形式出现的概念,尽可能用实例引入,帮助他们理解掌握概念的实质和初步应用。这样处理某种程度上也缓解了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

突出数学的应用性。在高等数学教材中,编选具有实际背景、有关专业特点、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应用题,凸显数学的工具性,旨在加强学生应用数学原理和方法吸收专业知识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是必要的,以此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学生认知规律及数学特点进行编写。首先,强调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注册入学后的很多学生对数学符号、常用函数等辨别不清。我们循此进行教学重点转移,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每章后编排含概念性的思考题与综述题。如在定积分章节编写“观察曲边梯形面积图,你能得到哪些启示结论和联想”的综述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实质、引申及应用,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也为期末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奠定基础。第二,用直观易懂的语言阐述教材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概念的实质,如“邻域”改为“该点近旁”,极限阐述成无限接近某个确定的常数,导数阐述成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率……然后视学生情况逐步深化。此外,教材中的重要定理公式,适当给予证明,不苛求严格的数学论证,尽可能借助几何直观阐释,突出如何应用定理公式解决具体问题,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与应用。第三,教材中例题、习题和复习题力图自成体系。教材中编选的例题、习题和复习题,对知识理解起辅助作用,难易度明显,呈梯形分布,考虑学生现在学习和再发展的需要。第四,注意与初等数学内容的衔接。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意了与初等数学内容的衔接,考虑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如何拓宽、加深、提高,避免简单重复教学。同时编写有关数学史及数学家的故事,以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三、构建有效的教学策略:“说概念,析定理,明方法,强练习”

说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诠释概念的实质,指明它的来源和应用,适当介绍产生的背景;析定理――注重分析定理公式的结构,明确定理公式的使用条件,重点介绍如何应用定理公式解决具体问题,一般不作证明;明方法――对常用的数学方法剖析蕴含的数学思想,归纳出解题的步骤,指明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练习自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强练习――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强化课内外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自学、互学。

四、考核评价

(一)过程考核改革

由于平行班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传统布置作业的方式已不适合注册入学后的学生。如何让好学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下”,显然,一刀切不科学。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实践:(1)增加课堂笔记的考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练,动脑动手动口。(2)课外作业分为基础题与提高题,供学生自行选择;基础非常薄弱的同学(高考数学分数30分以下的),只要求把课堂上的例题与书本上典型的例题重新做一遍,再写一下体会即可,这样处理避免了作业的相互抄袭。(3)每章结束后布置综合、应用性的开放式大作业,这样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及时小结,有助于提高综述与自学能力,同时也为期末考试改革奠定基础。比如我们以“就教材试述导数的应用有哪些”作为期末考试开一页的备选题,按照一定的比例选择。

(二)期末考核方式改革

实践证明,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不适用注册入学后的学生,需要建立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开一页考试方式即期末允许学生带一张a4纸进入考场,但内容必须手写,考试结束随试卷一并交上,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也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我室采取了由点及线到面的路线不断进行考试改革试验,先后在个别班级试验了开卷+闭卷、开一页及学生自主选题等考试形式。结合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室选择了开一页考试方式。期末试卷中设有综述题,题目从平时布置给学生的开放式大作业中选取,这样处理,学生结合平时的复习小结就可以考出理想分数,从而缓解考试畏惧心理,减轻了考试负担。开一页考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了学习习惯,增强了自信心,大幅度地提高了及格率。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6

一、可读性不太强

新课本简化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强化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和意义、影响的分析,增强了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增加了图画、材料和思考题,旨在提高能力上的目标要求,其用意是很好的。但是,我们看到:新课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过程叙述过于简化,有些过程的叙述就相当于纲要提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本的可读性,给教学中实现教学目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离开了对历史发展过程生动形象的叙述,历史结论、历史规律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叙述过于简单,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便显得枯燥乏味。这种情况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两种后果:一是课本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是违背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理解历史理论、掌握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带来了困难。新课本编写者出于初中与高中历史课本有不同知识、能力分工的考虑,有意淡化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历史发展过程,强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但却忽视了全国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与要求参差不齐、中考不考历史以及初中世界历史中的基础知识未必能全面、系统落实的现实,也忽视了高中生理解理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必须以相当的感性材料、形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为基础的心理特征与认识规律,其结果未必会是乐观的。其实,即便是在大学的历史专业里,历史课本的编写也好,历史教师的课堂讲授也好,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为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都是十分注重感性材料的引用,注意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的。大学课本尚且注重可读性,高中课本则更应如此。

二、能力要求偏高

与旧课本相比,新课本能力要求高是个明显的特点。在能力上高要求,这对于学科功能的发挥,对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高智能的人才,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就青少年的学习生涯来说,他们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三个主要阶段,有的还要读研究生,因此,能力培养要分阶段,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进行。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应当讲究适度。

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它所涉及的理论之高深、知识之广博、逻辑之严密,是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无法比拟的。历史科学要人们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要真正做到“究”与“通”,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深透的理论,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是不可能的。为什么社会上有二十几岁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但却很少有二十几岁的史学家?根源就在这里。高中学生仅仅是一些十六七岁左右的青少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但知识还不宽广、不扎实;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还较弱;他们接触过一些理论,但只是一些简单的理论;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阅历还比较浮浅。严格说来,在历史老人面前,高中生还只不过是个充满好奇而带稚气的孩子。根据高中生的以上特征,根据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和高中历史的课时安排,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真正实现新课本中所提出的各种能力目标,这既为难了学生,也为难了教师。谁不希望祖国的青少年早日成才呢?但心急不能喝热汤,欲速则不达。能力要求偏高,会使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只求高深、不求扎实,囫囵吞枣、拔苗助长,这是教学之大忌。

三、人物形象不太鲜明

人类历史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杰出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对重要的、杰出的历史人物活动的讲述,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新课本中,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非常有利的历史人物,如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等,内容显得比较单薄,因而,人物形象也就比较苍白。由于材料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或是采用以事带人的方法,教学活动都不便展开,致使人物个性、人物思想、人物形象都不太鲜明,人物评价也难以全面。在重要的、杰出的历史人物中,他们的经历、思想、行为往往有许多动人之处,课本应予以叙述;有些堪称千古绝唱的情节,课本应当浓笔重墨地描述,因为,青少年从历史人物活动中受到的启发教育,比单纯的理论教育要生动得多、深刻得多。

四、重要概念的表述欠周全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本质的反映,因此,课本中重要概念的表述是否完整、准确,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形成规律性的历史知识非常重要。但新课本在这方面却有些不尽人意。比如,在第一章第三节中,对文艺复兴运动性质的表述是“这是14至16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这种表述既累赘,又欠准确,没有体现时代特征和运动的本质。如改为“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则更为简洁和恰当。又如对文艺复兴意义的表述,新课本是“当时,人文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如改为“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欧洲天主教宗教神学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唤发了人们的自信,推动着人们去探索、去创造,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这样既准确,又具体明了。再如宗教改革的性质,新课本的表述是“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这种表述突出了宗教改革的社会性,但却忽视了它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如改为“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倡导的、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则两方面都能兼顾。

五、重要的问题缺乏充足的说明材料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如果缺乏材料,或是材料不充分,分析便深不下去,结论也很难形成,新课本有些地方也有这种情况。比如,在第二章第四节中,对于波及欧洲、影响世界的启蒙运动,新课本却没有专门的材料、独立的段落说明它产生的背景,从而使启蒙运动的出现显得很突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也就不明确。又如,在第二章第一节中,课本用了较多的篇幅叙述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过程,但有助于形成内阁制概念的材料却不多,而内阁制定义则没有,致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较为费力。再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中,对奥地利改革收效不大的原因,新课本讲是“由于它限制了封建地主的某些特权,遭到激烈阻挠,收效不大。”这种解释很难使人信服。因为当时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主的特权,为何其他国家的改革没有遭到封建地主的激烈阻挠,偏偏在奥地利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这里,如果充实一些材料,说明奥地利在改革时,由于中央权力较弱,对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打击不力,加上改革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没有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政策等原因,学生理解起来就更为方便。

六、时空概念前后矛盾

人类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并以一定的人物活动为内容。如果离开了具体、准确的历史人物、时间和地点,就没有历史事实,也就谈不上历史科学。然而,在构成历史事实的时间概念上,新课本有些地方有前后矛盾之嫌。比如,在第二章第二节中,课本叙述了18世纪英法争夺殖民霸权后,接着讲到英国在美洲从法国手中夺取到一些殖民地。课本大字讲法国丧失了加拿大以及路易斯安那,而课本“1763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插图则表明:法国此时丧失的是新法兰西而非路易斯安那。而且,在课本第三章第四节“美国的领土扩张”插图中,也表明路易斯安那是1803年从法国购得,新法兰西是1783年归美国。在这里,路易斯安那、新法兰西何时归美国,大字与插图、插图说明与插图说明之间说法不一。又如,在第二章第五节“法国的初步改造”这一子目中,引用了国民公会第三个土地法令的部分材料。在材料的括号里,标明该法令是1792年7月17日颁发的,但在“吉伦特派当权”这一子目中,明确讲到国民公会是在1792年9月瓦尔密大捷之后开幕的。在这里,国民公会开幕的时间和国民公会土地法令颁布的时间不合逻辑。课本中时空概念上的前后矛盾,对教学中讲清基础知识、形成历史概念是很不利的。

七、插图欠说明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7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李峻峰(1976-),男,四川会理人,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邱克辉(1955-),男,四川资中人,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四川成都610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ZH1109JC02)、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ZH1109ZY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83-01

当前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传统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广泛应用,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经济。然而这一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大力发展新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更是世界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1,2]因此新能源技术必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置。教育部于2010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专业。[3,4]

尽管我国多所高校以前有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方向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但是作为一个进行系统人才培养的新专业,其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是相对滞后的,因此设立该专业的各高校均或多或少面临该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尤其较多学校均把新能源材料概论作为该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建设好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对于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地位

成都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应用研究型人才。为达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中,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处于联系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与专业核心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等)的重要位置,也是该专业同学接触专业方向内容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因此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具有联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建立初步专业知识框架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初步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兴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根据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该课程教学应该达到如下目的:培养学生建立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学科知识框架,掌握新能源材料相关的重要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主要代表性新能源材料的成分、结构、工艺、性能及其关系,了解新能源材料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的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对于新能源材料概论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介绍能源着手,包括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世界能源结构、中国能源现状、能源危机问题等;其次引入新能源问题,包括新能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各种新能源简介等;再次介绍材料相关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即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能与应用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等;然后在以上知识基础上介绍新能源材料,包括新能源材料概念、分类、任务与面临的课题等;最后分章介绍目前主要的一些新能源材料如发光材料与半导体照明发光材料、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核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等。在这些新能源材料的介绍中通常以相关新能源器件工作原理入手,通过原理介绍引出相关器件的核心材料,再对所涉及材料的成分、结构、合成与加工技术、性能与应用性能特点等分别介绍。

在上述课程课程内容具体实施中,必须坚持强化“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新颖新和前沿性,以达到奠定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的教学目标。根据目前已实施的两届学生教学效果来看,达到了预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三、关于课程建设的思考

教材是课程的物化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教材,而教材内容又必然反映前期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一门课程的教材都是经过慎重编选,其知识体系合理,内容科学,可以基本保证学生学习的正确性。并且教材的知识结构及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本好的教材有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法。[5]从目前现有的几本新能源材料概论相关图书来看,或者内容偏重于专著的形式而不太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使用,或者偏重于上述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且难度较深而不适合刚入门学生的使用,或者编写较早而难以跟上目前该领域发展前沿动态,并且基本上都缺少作为基础课程教材使用相匹配的系统思考题与习题,因此根据目前现有教材难以很好地完成上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笔者已经根据新能源材料概论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在着手编写尽可能适合大部分学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使用的新能源材料概论教材。

对于一个新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新能源材料概论具有联系学科基础、奠定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地位,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除了课程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支撑性、本课程与各学校该专业的特色相结合等问题均应该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成都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必然将不断地关注全国其他院校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发展动向,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生玲,郝宇.中国能源安全分析:基于最优消费路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137-143.

[2]江凯,杨美英.全球新能源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1):151-154.

[3]安春爱,米晓云,柏朝晖.浅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07-108.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8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CDio;控制系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01-02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众多领域不同层面都获得了大量研究和成功应用,而有关教学工作却不尽如人意,从教材、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存在诸多不足,亟待研究和改进。为了培养新形势下符合专业技术发展需求的本科毕业生,本文从教育创新大背景出发,以长沙理工大学热工过程自动化专业为例,介绍CDio理念下《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关实践和成果。

一、教育创新大背景下的CDio

1.竞争全球化视野下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巨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以及人才匮乏、教学资源紧缺的现实,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问题,统一培养口径、重“学”轻“术”、偏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锻炼等做法,使得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创新能力严重欠缺。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不把竞争与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美国从2004年推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强调将仿真作为核心技术手段,推动国家技术进步。也是从2004年起,我国政府把自主创新从一般性号召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也非常重视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创立了若干与仿真有关的部级实验室与工程技术中心,以响应科技发展需求。以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为衡量标准,就必须关注高校教育的创新问题[1]。

2.CDio理念成为教育创新的最佳模式。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现―运行)是一个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式,它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平大学、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等4所工程大学发起,全球23所大学参与,合作开发的一个国际工程教育合作项目[2]。CDio在当前得到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共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性、具有实践可操作性、具有全面系统性及具有普遍适应性。

二、基于CDio理念的仿真新概念的提出

1.仿真的基本定义。1961年,G.w.morgenthater首次将“仿真”定义为“在实际系统尚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系统或活动本质的实现”。这一定义忽略了实际系统存在时仍然需要做仿真的情形,对此,Korn在其1978年出版的著作《连续系统仿真》中,将“仿真”定义修正为“用能代表所研究的系统的模型做实验”。这一概念从研究角度强调了仿真是一种类型的实验。Spriet认为模型是仿真的基础,于1982年将“仿真”定义为“所有支持模型建立与模型分析的活动即为仿真活动”。考虑到仿真已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与技能培训等众多方面,oren于1984年建立了仿真的基本概念框架“建模-实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活动”,并从此开创了现代仿真技术。但是,如果将所有基于模型的活动都定义为仿真,而不对“活动”加以界定,则难免忽略了仿真过程的完整性,比如,不能认为“基于模型的评估活动”为仿真,那只是仿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2.仿真新概念的提出。我国教育工作者引入CDio以来,取得了诸多成果。本文作者参照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这一主线,认为仿真首先要“构思”目的、手段、步骤及结果的分析等,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某项活动,并按照设计要求,为活动的“实现”做好充分准备,并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实施活动,继而“运行”所实现的模型系统,对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是否达到了仿真目的,如果达到了,则仿真成功,如果没有达到,则重新进行一个新的CDio过程。基于上述分析,本位提出“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CDio活动”,该概念将仿真和CDio紧密结合起来了,既适应于实验,又适应于技能培训等其他活动,而且突出了仿真的过程特性,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优点明显。

三、仿真新概念的教学实践

1.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教学面临的问题。(1)教学内容问题。该课程现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的数学模型、连续系统仿真、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仿真工具介绍及仿真的应用等,相关内容与《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数值计算》、《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学建模》、《参数估计与检测》、《系统辨识》等课程有交叉和重叠。有关“数学模型”及“状态空间方法”在《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中有详细讲述,“数值积分法”的内容在《数值计算》中有详细讲述,“建模方法”在《数学建模》、《参数估计与检测》、《系统辨识》等课程中有详细讲述,仿真工具介绍及仿真的应用等在《matlab/Simulink程序设计与应用》课程中有大量讲授等。当主要教学内容限定为上述内容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叠的现象,令教师和学生无法准确界定和掌握仿真课程的核心内容,使得教学效果不佳。(2)教材选用问题。《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的教学,曾经采用过的教材达8种之多。对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有一类近似于以matlab为基础讲述自动控制原理,有一类主要讲述仿真的算法与实现,不涉及具体工具,还有一类属于仿真技术综述的,尚不足以支持仿真课程体系建设,难以满足实践需求。(3)教学方法问题。就教学方法来说,本课程的教学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上,通常是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或者教材内容,结合多媒体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如上所述,由于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常规教学方法面临诸多弊端,难以把握仿真的核心概念,更难以培养实践能力,严重滞后于时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

2.仿真新概念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有些高校研究了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改革问题[3],但依托核心理念的改革尚显不足,对CDio实施的关键问题,尚不有不同的认识[4,5]。作者负责的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课程教学和改革中,借鉴同行方法,以先进CDio理念为指导,采用案列教学方式,着眼于培养仿真专业的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教改研究与实践,简要介绍如下:(1)教学大纲的运用与修改。教学工作通常要遵守教学大纲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改,但是对于教学改革项目可以适当放宽。总体而言,以遵守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原则为主,以遵守具体内容的限制为辅,以掌握核心概念、掌握课程精髓为基本原则,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适当安排基于课题的“研讨式”教学内容。增加课外实验课时,增加任课教师和实验员,通过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从事一个完整的“仿真项目”,以教学团队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改革教学考核方式。(2)研讨式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与能力培养目标,课题组设计了若干个研讨项目,锻炼学生设计、构思能力,限于篇幅,本文简要介绍一项。安全帽佩戴方式问题。安全帽是工程施工人员在工作现场最重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其佩戴方法有标准方法和经验方法。利用所学的仿真知识,比较两种方法中是否存在较优的方法,并给出佩戴建议。这一课题诱导学生提出了仿真人的概念,通过不同的高空坠物方式,检验仿真人的受伤程度,进而检验安全帽的佩戴方式。本项讨论在教学上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际软件编程过程展示、课堂研讨小型项目、课外实践大型项目等多种方式,以掌握CDio核心概念、仿真课程精髓为目标,以是否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为检验标准,面向优秀创新型人才培养,引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取得了若干优秀的成果,并且其影响力已扩展到大学毕业后的一生。

四、讨论与总结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在教育创新大背景下,通过结合CDio核心理念与仿真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仿真新概念:“仿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CDio活动”,并以此为指导,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均进行了教研教改实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侠.中国高校本科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4,(05):4-5.

[2]王硕旺,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04):116-119.

[3]施彦,翁贻方,韩力群.《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09):74-75.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9

世界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政府对对外汉语专业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推动了学界进行专业建设的步伐,使中国高校在对外交流中加速了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在新的形势下,汉语国际推广已从“把人请进来”变成“自己走出去”,但要做好这一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按照当地民众的接受习惯和思维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级、各类高校都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理念,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形势的专业人才。

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重视理论、较偏重于语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和教育理论,而实践内容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偏重于艰深、枯涩的理论,而对于应用研究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不易掌握,而且难以将这些语言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教育理论等应用到实践中去,造成学生“学完就忘记了”,很难和实际建立联系,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学生感觉学习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学资源巨大的浪费,甚至“学而无用”。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到理论空虚、现实缥缈,渐渐就会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是分立的教材内容与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形式不太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僵化。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中,“满堂灌”和“填鸭式”、过分偏重讲授的方法难以吸引学生,教学手段陈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是考核方式缺乏全面性。一直以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考试均采用传统的书面考试,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无法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作为专业课程来说,《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证书考试的主考课程。它集中体现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特色,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指导作用和枢纽作用。指导性是指它涵盖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枢纽性是指它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等先设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讲解演示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同时促使学生融汇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操练过程中,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内容都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必备的核心知识。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夯实学生在汉语言、文字、文化、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素养和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知识系统和架构。这将会有力地促进本课程的建设,也将带动对外汉语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进而促进学科建设。

因此,不论是出于对外汉语专业整体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完善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要,亦或是顺应当前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需要培养和培训大量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师的总体情势、发挥高校应有的潜力进而做出应有的贡献的需要等等,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进行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从而来适应时展的需要,利于21世纪新型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适时更新教育理念,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技术设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现象,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能力,将一般与特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三、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一)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材体系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课程资源,教材的内容及编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内容复杂,头绪繁多,因此在规定的学时内很难讲完全部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掌握,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逻辑严密、简洁而又好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无疑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掌握该课程的内容。

目前,通行的教材有: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从对外汉语教师进修的需要出发,以作者所主张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为纲,较系统地论述了本学科的性质、特点及发展简史和现状,论述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理论和习得理论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力图做到史、论结合,总结我们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与适当介绍国外的新理论相结合。[2]部级重点教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赵金铭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该书的出版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历史中的一个标志性成果。该书不仅全面概述了对外汉语教学各领域的基本概念与近期研究成果,而且融入了编写者个人长期而深入的理论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3]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吸收了应用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针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有所侧重,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有机结合的特点。[4]

为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结合学校实际,我们以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为教材,整合赵本和陈本中关于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其他权威参考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利用《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等专业权威期刊,引入国内外最新学术科研成果等,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形势高速发展的特点,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对外汉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整体性重组、安排,设立实践教学项目,突出课堂训练和课外实践,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着力培养具备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设网上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参与,建立丰富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案例信息库,将纯理论的知识用具体、生动、可感的案例加以阐释,将传统的静态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讲授与开放的、动态的、活跃的对外汉语教学现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对外汉语教学现象,以培养其开放的视野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发挥主体作用

1.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特别是结合文化对外汉语教学和具体对外汉语教学实例等方面的影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手段动态地表现出来,将师生置身于同一对外汉语教学情境之中,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使其更加形象化、精炼化,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讲课的内容。

2.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在启发式、发现法、讨论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茶馆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中实现角色互换,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先由教师确定讲课主题并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准备材资、组织课堂,自己当老师来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而且在课堂上教师也及时得到了学生的信息反馈,捕获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了交互式教学。

(五)更新考核办法,全面评价学生

加强学生课程论文、实践教学、平时学习态度考核,并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课程考核新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课程教学改革效果

在“汉语热”背景下,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直接参与实践、体验、感悟、探究。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

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新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将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崭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将纷繁复杂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分成几大模块,有利于学生进行宏观把握。

构建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不仅利于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注重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这种能力导向的评价方式必然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改革是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突破口,以点带线,逐步发展,进而推进对外汉语专业课程建设,进一步拓宽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口径,全面推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容斋随笔》的修辞论研究”[2011JG0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5]王丽梅.“汉语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探索[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5).

[6]张振亚.“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新课程改革的概述篇10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结构

从系统的角度,管理科学为基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优化管理工作。遵从软件工程的原则,开发运行稳定、质量可靠、互动性好的miS软件系统,配置合适的硬件环境,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网络技术。

项目管理包括配置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规划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涉及技术经济学方面的指示,如投资分析。分析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设计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和通信网络技术;实施阶段涉及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配置管理、测试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和体系结构,结合现有文献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改革方法,提出以下改革建议。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减少miS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所占的比例,添加miS与企业竞争优势、miS管理、经管领域miS应用等知识模块。工商管理类专业miS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篇

1.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2.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管理理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学以及运筹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把握。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基于管理层次的分类、基于管理职能结构的分类、信息资源的空间分类以及技术架构分类。

4.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基础篇

1.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条件: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与企业业务改革,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3.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

4.数据库技术基础:概念模型、关系模型、概念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模型的规范化。

5.通信与网络: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三)系统开发与管理篇

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必要性、目标、内容与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模型,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系统分析的目标、任务及步骤,系统详细调查与分析,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3.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流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

(四)典型应用篇

1.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

2.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概述,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历程,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与支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3.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电子商务中的支付,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改革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文献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如梁妍和王知强针对信息管理系统学科的特点,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

关于教学方法已有较多研究,如讨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自主实验法等。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避免以纯理论和纯技术的观点描述信息系统,而应将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管理和应用的角度介绍信息系统。在教学手段上应多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际系统调查等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结合上述教学内容提出一种专题讨论和案例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法。

(一)并非课程全部内容均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实际从上述四部分内容中选取一些作为案例讨论的专题。如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因果等。

(二)建议对学生分组,如每组4-5人,小组式任务安排可使任务量合理化,学生间团结协作。

(三)针对专题内容,选择有针对性。本土化的新颖案例可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小组自行确定。

(四)为保障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准备。

如,讲解管理信息系统成败原因分析这一专题时,安排学生准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生分小组准备资料和课后在课堂讨论互动,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成功案例总结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经验有哪些?通过失败案例分析失败的教训是什么?如何准确把握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如何确定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如何分析和选择软件供应商等,最终由教师总结归纳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营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气氛,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结论

如果对于案例教学的方法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很多人会将案例教学当做是教师讲述理论概念后的故事举例,进而总结结论,再要求学生提交阅读案例的心得,而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以具体问题为学习和讨论的焦点,选择贴近现实的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学习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学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挖掘隐含在案例之内的知识点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化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希望以上的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三鸿,许鑫,王昊,等.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0-125.

[2]徐生菊,徐升华.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