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高风险投资规划十篇中高风险投资规划十篇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40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1

油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风险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要求有关的人员必须根据相关的规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这也是企业各领导层关注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对油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一、明确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目标、定位 

油田企业应综合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具体变化,对自身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作出明确的指示,合理定位自身发展方向。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在战略规划与投资业务领域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具有科学理论指导和较高水平的、能够长期稳定发挥保障业务健康运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价值观,提高业务流程运行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战略规划与投资业务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和行为标杆。所以,油气田企业在实际的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基本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对目标建立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与研究,保障目标建立的可行性,进而制定出科学的战略规划方案。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定位。确保战略规划与投资业务的稳定运行和顺利开展;降低战略规划制定和投资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机率和潜在损失,提高投资收益;促进风险管理在西南油气田内部全面延伸和深化;提高风险意识,树立风险价值观,促进资源在西南油气田内部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二、创新组织体系,为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一)调整机构设置,完善风险管理职能,搭建风险管理组织框架。油田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系统的调整,将计划财务处分为计划处和财务处两个组成部分,在规划的业务中还要增加战略规划的职能,并在职责的划分和设计上充分的体现出服务于业主、满足现代化管理要求的特点。除此之外,还要对战略规划与投资业务的流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对有关的风险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确立风险控制的任务,制定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搭建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二)划分管理层级,建立权限指引,明晰风险管理边界与控制内容。划分管理层级,准确界定不同层级之间的管理界面。把管理层级划分为决策、管理和执行三个层次。机关层面设立战略规划与投资、预算、内控等专业委员会,实行集体决策;机关层面的规划计划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作为管理层,具体负责指导业务工作的开展;所属各单位作为执行层,具体组织项目实施。各个层级之间按照项目的性质和涉及金额对项目进行了限上和限下的划分,明确了各自的权限与责任。 

三、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 

(一)全面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围绕风险管理要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平台,在实践中对具体方法进行验证,实现了流程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从2004年开始,开展了基于CoSo框架、以风险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实现对战略规划与投资管理全部业务流程的有效控制,一是开展流程梳理,运用新的模板、标准、工具等对原有流程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实施岗位风险描述,针对流程节点设定关键控制,编制程序文件和制度索引,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流程架构体系;二是开展流程优化,删除冗余环节,对交叉业务实施整合,極大的提高了流程运行效率和质量。 

(二)实现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化和集成化,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收集和分析战略规划与投资领域风险初始信息做好战略风险初始信息的收集,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战略风险失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运行情况、行业状况、国家产业政策等,作为编制战略规划、计划和目标的依据。做好资源风险初始信息的收集,认真分析勘探开发现状和储量情况,判断是否足以支持战略规划和投资计划的实施。做好项目建设进度风险信息的收集,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做好市场风险信息的收集,以调整战略目标、战略规划、销售计划。 

(三)全面探索和实践新的决策机制。油田企业可以推广使用“谋断分离”决策制度。即坚持项目谋划与决策分开的运行机制,严格实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重大项目初步设计由咨询单位、建设单位、评估单位和机关处室提前共同谋划,减少主观因素导致的风险,提高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 

这项制度在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中的直接应用:一是根据对限上限下项目的划分,对属于公司机关总部决策的限上项目论证程序中加入了法律论证的环节;二是在战略规划与投资业务流程的相关环节中,增加了关于法律关系、后果及潜在风险的分析、评估内容。各项重要战略规划制定和重大投资决策行为,处于严格的合法性审核及合规性审查之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油气田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定位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油气田企业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的基础支撑内容,对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对油气田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之羿.论油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06:11-12.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2

[关键词]投资组合数学模型多目标规划最优解

1综述

投资者把资金投放于有价证券市场以获取一定的收益的行为就是证券投资,它的主要形式是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在投资者看来,证券的价值是以投资该证券的收益来衡量的。投资者投资证券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较高的收益率,而证券投资的收益率在于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主要受企业因素、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因素及市场因素的影响。证券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使证券投资具有风险性,这种风险是与收益相伴而生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证券收益看成是对投资者承担风险的一种补偿。投资者投资于证券都希望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率,而真正得到的实际收益率却有可能低于预期收益率,这时风险就发生了,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然而,风险在经济学、决策学、统计学和金融保险学中还尚无统一的定义,通常有七种基本的观点,但我倾向于这种定义:风险----是指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决策方案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不利结果的可能性及可能损失的程度。对风险的描述和计量是基于投资收益率指标。具有投资风险的证券称为风险证券,无风险证券是指象国库券一类的收益率确定的证券。一般情况下,风险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往往要高于无风险证券的确定收益率,但风险证券的预期收益率越高,其投资风险也就越大。面对这种情况,证券投资者均具有既追求较高预期收益率,又厌恶较高投资风险的心态,于是便倾向于选择既能避开风险又能取得较高收益率的证券组合投资方案,即证券投资按某种比例对无风险证券和多种风险证券进行有机的组合。证券市场的规律是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但采用适当的投资策略可以减低投资风险,事实上,证券组合投资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证券组合----就是由不同证券(或其他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本文通过对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建立了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建立了证券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两个目标均达到最优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求解。

2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确定一个有效的投资组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决策过程,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多目标投资组合做证券投资不失为一种很奏效的方法,利用投资取舍原则,缩小问题规模,使问题易于解决且在求解过程中将十分复杂的多目标规划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这样不仅求解简单,而且给投资者提供了多种可选择方案,并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效果,可操作性强。

参考文献

[1]吴冲锋,王海成.金融工程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曹凤岐主编.证券投资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张保法.经济预测与经济决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王明涛.证券投资风险计量、预测与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运筹学编写组编.运筹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2.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3

一、保险投资客观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资机制: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二、保险投资模式和组织结构分类:保险投资的模式主要有三种:集权投资模式、分散投资模式、分权投资模式。

三、我国保险投资模式的选择: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分权投资模式应是一种重要选择。

四、对基金投资组织结构的的划分:1.以基金管理公司来划分;2.以基金的投资风格进行划分。

五、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前风险控制、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控制。

保险投资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保险投资将得到快速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保险投资机制,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的投资收益。本文中提出了保险投资的组织结构和风险控制机制。

一、保险投资客观上需要建立有效投资机制

所谓保险投资机制是指保险投资活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包括保险投资的内部组织结构、投资决策原则、风险控制方式等。保险投资机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提高保险投资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

保险公司的承保业务与投资业务是现代保险业的两个重要特征,其中保险投资业务已经成为现代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将扩大保险公司的盈利,增加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同时,保险公司收入的增加,将使保险公司有能力降低保险费率,减轻被保险人的负担,提高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我国保险业如果没有投资收益作为基础,加入wto后,在承保业务上是很难与国外保险公司进行价格(费率)竞争的。另一方面,保险投资业务的发展和获利可以弥补业务上亏损,维持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如1987年英国两大保险公司保险业务亏损分别为0.64亿英镑和1.08亿英镑,而投资利润为2.04亿英镑和2.49亿英镑,盈亏相抵后,还有不小的综合盈利。从近期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特点来看,保险公司的主要收益已经从传统的承保收益逐步转移为投资收益,如美国的产险业务自1978年以来连续21年出现承保亏损,主要收益来自于投资收益。

我国保险投资的资金使用率低、投资工具少,使保险投资的收益水平非常低,这限制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了推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正致力于保险投资环境的改善,丰富和发展保险投资工具,降低保险投资的限制。从近几年来看,保险投资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1998年保险资金进入同业拆借市场,1999年10月同盛基金向保险公司实行走向配售,标志着我国的资本市场向保险公司开放。现在,有的保险公司允许购买基金的比例已从总资产的5%上升到15%。而投资连结保险可以100%进入资本市场购买投资基金。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资本市场将会不断向保险公司开放,我国的保险投资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由于保险经营是一种负债经营,因而保险资金的运用除了考虑投资的收益外,还必须保证投资的安全性。因此,市场的开放,投资工具的增加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投资机制的建设,提高化解风险的能力,保证保险资金实现安全性和投资收益的协调。

二、保险投资模式和组织结构分类

保险投资模式与保险投资组织结构是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一定的保险投资模式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投资组织结构。保险投资的模式主要有三种:集权投资模式、分散投资模式、分权投资模式。

1.集权投资模式。集权投资模式是与投资决策高度集中相对应的,即统一决策,集中交易。这种投资模式的特点在于投资主体单一,决策机制简单迅速,易于统一管理。但投资决策权的过度集中,使得决策风险增大。

集权投资模式适用于投资品种较少,投资规模不大的市场。但当投资品种较多,资金规模大时,这种模式就不可能进行协同配合、规模投资。

与集权投资模式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是“直线式”的简单组织结构。我国现阶段保险投资一般都是采取这种组织结构。

2.分散投资模式。分散投资模式是集权投资模式相对立的一种模式,投资的决策权完全由各个职能部门负责行使,即各个职能部门根据市场的情况自行决定投资工具和投资数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避免决策权过度集中所带来的决策风险。但是,过度分散的决策和投资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与这种模式相对应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式的结构框架。

3.分权投资模式。这是一种介于集权投资模式和分散投资模式之间的一种投资方式。日常性的投资决策由各个职能部门行使。资金管理的总部负责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并仅对在一些重大项目进行投资决策。这种模式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即形成了总部与职能部门两个层次的投资决策主体。与这种模式对应的组织结构为事业部或超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

三、我国保险投资模式的选择

投资模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当前的状况和未来发展速度,采取适当超前的投资模式。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分权投资模式应是一种重要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决定了保险投资资金规模将会不断扩大。从我国保险的深度和密度来看,1998年我国保险深度为1.4%,密度为100元。而同期有的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为10%,密度超过5000美元。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保险深度为5%,密度为100美元。可见,我国保险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经济的不断壮大,我国保险业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可以利用的资金将会越来越多。

其次,金融市场逐步完善,投资工具不断增加。我国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正不断发展,如国债规模1997年为1898亿元,1998年为2993亿元,1999年为381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43%。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虽说只有36只,但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开放式基金即将推出,定向募集资金也有可能成为保险投资的又一选择。这些都为保险投资提供了多层次的投资工具。同时各种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投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使保险投资的外部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另外,对保险投资的限制不断减少。wto的加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为保险投资的大规模进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保险投资模式尽快与国际运作模式的接轨。

因此,保险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工具的多样化客观上对保险投资的决策方式、专业分工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分散决策和专业分工必须建立在统一管理、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因而,采取分权投资模式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四、对基金投资组织结构的的划分

事业制是保险投资的基本结构,事业部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业务的特点来进行。如国债、外汇、实业投资等。由于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较晚,对基金投资业务的划分上,国内保险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现有的划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权投资模式,即成立专门的基金投资部门,负责统一对基金进行投资。在基金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对基金进行深入的分析。另一种是分散投资模式,在基金投资部门设立多个小组,一般是36个投资小组,每组负责对一个基金进行投资。这种模式对基金虽能进行较深入的把握,但人员需要较多,而且划分过细还会增加管理和协调上的难度。为了避免这两种模式的缺点,可以根据基金的投资特征进行设计。

1.以基金管理公司来划分

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有10家,因此,可以划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对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这种划分方式有利于对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经营思路、投资特点进行跟踪分析。

2.以基金的投资风格进行划分

按基金的投资风格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6类。即积极成长型、稳健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型、资产重组型、优化指数型、科技型。按基金投资风格进行划分,有利于投资风险把握,如中小企业成长型基金的风险相对就高,而稳健成长型基金的风险就相对较低。因此,可以根据基金的不同风险进行资金的分配。在市场热点切换较快时,也可根据市场上不同板块的热点变化,及时地选择相对应的基金进行投资。

五、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现代金融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保险投资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事前风险控制、事中风险控制、事后风险控制。

1.事前风险控制就是避免事故或损失的发生,这种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一般有: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1)建立防范风险事故发生的机制主要包括:一是组织控制。就是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制衡。美国的组织控制一般设有:投资决策部门、交易执行部门、结算部门、风险控制委员会、内部审计部门、监察稽核部门。我国的保险投资要在决策部门、交易部门、清算部门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监察稽核部门。同时,逐步建立分散决策、统一交易的投资体制。二是操作控制。包括投资限额控制、操作标准化控制、业分隔离控制。三是报告制度。临时或定期向风险控制部门及上级部门报告。四是违规行为的监察和控制。包括设立基金投资限制表、员工行为的监察等。五是建立投资的内部会计控制。这是保证交易正确记录、会计信息真实、完全、及时的系统与制度,主要是为了避免人为篡改或大意疏漏造成的记帐不实或定价不合理而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准确。

(2)风险的预警机制是发达资本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VaR方法、Sa方法等。我国由于资本市场还不完善,难以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因此,进行定量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这是保险投资的重要分析基础。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4

(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风险投资公司为了取得高额的投资报酬,愿意承受巨大的风险参与投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挑选投资对象时十分谨慎。因此创业者要想获得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就必须要了解风险投资公司,知道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要求、方式、目的以及手段,充分做好获得风险投资的事前准备。本文主要介绍了创业者在获得风险投资过程中的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以帮助创业者获得风险投资。

关键词:创业企业;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48-03

我们知道,刚成立的企业存在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资金的来源比较少,而对资金方面的需求却很大。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由于企业创新的前景不确定,存在着较高的经营风险,所以以谨慎性为经营原则的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另一个角度来说,刚成立的企业存在着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发展的前景不明确,所以不能通过发行证券来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如果没有资金来源,创业者很可能会因为研发的滞后而失去发展优势和机会,而通过风险投资的融资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风险投资不同于传统的融资方式,其融资条件不同于银行借款,高技术创业者如何才能获得风险投资,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风险投资呢?本文对创业者获得风险投资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详解。

1创业者对风险投资机构的了解程度

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风险大、收益高,其高风险是由风险投资的实质所决定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投资高风险科技行业内的较早期公司;重视企业管理层素质以及产品市场潜力两大基本条件;提供管理及业务关系网上的协助以减少失败的风险,增加企业的价值;追求高投资回报。

1.1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关注的领域。

互联网、电信等已经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方向和重点也发生着转变,就现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都是凭借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发展起来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也在不断扩大风险投资机构,它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每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他们所关注的领域有所不同,有的仅仅对计算机互联网感兴趣,有的则聚焦于医药卫生等方面。联想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领域:软件产业it服务半导体芯片、网络设施、网络产业、电信通讯。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领域:it服务软件产业半导体芯片、电信通讯、硬件产业、网络产业。凯雷投资集团的投资领域:it服务软件产业电信通讯、网络产业、信息电子、半导体芯片。创业者在选择风险投资机构时要了解对方所擅长投资的领域,这样我们才有更高的可能获得风险投资,而且在获得之后,能够得到风投机构在技术上的支持,以及参与管理的优势。

1.2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特点

对于未上市的新型和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成为了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对象。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其投资主要是以股权的形式,但是他们并不是以取得控股权为目的。由于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各方面还不健全,等到其成熟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风险投资机构一般都是长期投资,等待创业企业真正发展成熟上市后将股权部分转让,从而获得高额报酬率。

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我们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即投资的规模和投资的风格以及占股的比例。我们知道不同的风险投资家的投资规模、投资风格以及所要求的占股比例也不尽相同,例如:天使投资人雷军的投资规模为每笔平均300万,他的投资风格是不熟不透、深度介入。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的投资风格是注重创业者本身,资金投入后不参与公司管理。创业者在想获得风险投资之前一定要选择一家适合于自己的风险投资机构,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投资风格。

2编制出色的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一份全方位的项目计划,其主要意图是递交给投资商,以便于他们能对企业或项目做出评判,从而使企业获得融资。商业计划书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它几乎包括反映投资商所有感兴趣的内容,从企业成长经历、产品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团队、股权结构、组织人事、财务、运营到融资方案。

如何准备好一份商业计划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清晰地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

公司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公司发展处于哪一阶段,生产和提供的是什么产品和服务,公司需要多少资金,风险资本能否有效的退出。商业计划书要结合目前的市场状况,分析目前市场上的需求状况,以此来掌握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将来市场有所预测。也要体现本企业在同行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以及投资者的利益所在。

2.2描绘出公司的处境和宏伟前景

公司的未来的发展是风险投资机构最为关注的,一个前景广阔明朗,能够带来巨大投资利润的公司必定能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亲睐。这一部分要说清楚公司的发展计划,未来几年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可能发生的预期变化。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个市场或行业有整体的把握,说明当前产品的市场价值,产品的成长速度以及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总的需求水平;要列出所有竞争产品和生产它们的各家公司,注明各自的销售量的货币价值和各自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简要陈述对手的经济实力,并且能够详细的说出自己产品和其它类似产品之间的不同点。如果没有竞争公司,那么要是你觉得将来可能会有竞争,你应指出每个可能的竞争者以及他们何时会进入。

2.3内容应当客观、明确、完整、简单明了

商业计划书中所提供的数据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凭借主观意愿;商业计划书里要说明资料数据的来源和文献参考资料。充分的揭示本企业在市场上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并找出一些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尽量的满足风险投资人所需要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可以并附一些支持资料;商业计划书的框架、内容,用词等都应当简洁重点,不能太过专业,对于其他没有关系的数据和资料不要列出,避免过度冗杂。

3应对风险投资家的考察

风险投资家经过商业计划书的初步选择之后,他们会对有好感的商业计划,与创业企家进行沟通交流,并且要对它们的项目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创业者需要事先做好准备。应对风险投资家的问题以及对公司经营管理的考察。如果谈判很顺利,那么风险投资家才会和Ve签订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投资协议条款清单,这算是融资的一个里程碑。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风险投资家的考察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3.1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风险投资机构除了对项目的关注之外,比较看重的是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如诚信、远见、职业能力等等,而这些是在商业计划书中无法反映的。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中,诚信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风险投资机构往往对管理者的诚信度最为关注,如果发现管理者存在诚信问题,风险投资家是不会投资的,那么创业者将得不到风险投资。

3.2公司前景计划与投资回报

风险投资家最先关注的是商业计划书中所提出来的发展前景能否实现。虽然在商业计划书中已经做了明确的阐述,但是企业家可能会让你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做出这样计划的依据是什么,前提假设是否可靠。投资回报也是风险投资家看重的,也应该有着相应的安排和准备。

3.3风险资本的退出

退出机制实质就是当风险投资家感觉可以退出风险投资赚取收益时采取的措施,从而将风险资本的增值转为实际的资本货币。风险投资机构将获得的利润按风险资本筹集资金的比例分配给资金的供给人,从而增加他们在供给人之中的信用和声望。

当创业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风险投资机构认为可以从企业中撤出资金时,从而退出风险资本,以此来实现本轮的风险投资收益。风险投资机构该如何撤出风险资本,这是创业者和风险投资机构之间必须事先约定。风险投资机构比较常用的退出方式是通过股份转让,也就是在企业上市后通过证券交易所转让自己所持股份。

4创业者要积极配合风险投资尽职调查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投资协议条款清单是一个融资的里程碑,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签订了投资协议条款清淡的项目最后并没有达成投资协议,有很多是在尽职调查阶段发现了一些重大的能够影响签约的因素,比如财务造假等。因此在风险投资尽职调查阶段,创业者应该积极配合风险投资的调查,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总体而言,到了尽职调查这一步时,风险投资人已经对创业者的项目有了投资意向,而且可以肯定他们已经对创业者的项目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但是在完成交易前,风险投资家希望对这些假设的信息进行验证,因为这些信息涉及投资的基础,所以尽职调查就是风险投资家投资前的必备的步骤。

尽职调查的目的就是从各个方面了解企业的信息,了解得越详细越好。基本上所有的投资商都有一个内部的尽职调查基本流程和尽职调查信息列表。一方面,投资人只有在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各种状况时才能真正了解企业价值;另一方面,风险投资家为了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某种风险,这要求他们需要详细系统地了解创业企业。需要在四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以应对风险投资家的尽职调查来获得风险投资:

第一是团队。公司的管理人员应该有胜任的能力和勤勉尽责的义务,高管人员担任公司职务的规范运作情况符合条件。有经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有技术和营销人员配备均衡的管理队伍,才能保证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转。

第二是财务。创业者提供的财务数据必须是真实准确的,不能存在虚假财务。创业者所提供的财务数据是风险投资家决定对其是否投资的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绩。

第三是法律。设立公司的程序、资格、条件、方式应该符合法律的规定,有关资产评估、验资等也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公司的主要财产和财产权利是合法的,且公司没有对外担保以及未解决的合同,公司不存在重大诉讼或仲裁的调查。

第四是业务。创业者应该提供真实的生产情况、销售情况,相应的核心技术研发情况,采购情况和行业、竞争状况。

5总结

尽管我们知道大多数的风险投资人主要热衷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投资,但是并不是代表他们只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对于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型的创业企业,甚至于是一些具有伟大构想的企业风险投资家也会有所亲睐,但唯一不变的是:获得高额报酬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风险投资公司为了取得高额的投资报酬,愿意承受巨大的风险参与投资。为了这个目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挑选合作对象时十分小心。从这个角度上,创业者有必要充分的认识风险投资公司所关注的产品和行业,了解他们的投资要求、投资方式和投资手段等,为最后获得风险投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总之,创业者在做好了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后,基本上就可以获得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了,而且是适合于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

参考文献:

(1)赵文耀。高校科技企业如何获得风险投资[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12)。

(2)闫晓丽。风险企业如何获得风险投资[J]。企业管理,2006.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5

用很小的力可以做很大的功,这个原理我们也可以用在致富上,这就是我们所要说到的致富杠杆。

从某种角度来说,致富杠杆分为两种:

一个是时间杠杆,比如信贷、借钱、举债、信用卡和抵押借款等等。本来你确实没钱,但你经过上述的种种活动,现在就有钱了,有钱你就可以从事各种生产或消费活动了。金融可以是虚拟的,而这个生产和消费则是实体的,这样,你就把未来的金钱,在今天实体化了,其实就是你富裕了,自然,也就为未来的富裕打下了基础。

一个是空间杠杆,比如,你借国外的钱、吸引外国的资本,或者通过比如连锁店、加盟店、拍卖和垂直整合等等,把钱从一个地方(别人的手里)直接或间接地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你的手里),这就是利用了空间杠杆致富。

致富杠杆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是一个可以为你带来好处,也可以为你带来灾难的力量。它之所以使一些人致富,而使另外一些人贫穷,是因为有些人正确运用这一力量,而有些人则滥用它,还有一些人惧怕它。为什么只有5%左右的少数人可以成为富人,因为只有这5%的人懂得如何运用杠杆的力量致富。许多人梦想致富却未能如愿,原因就在于他们滥用了杠杆的力量,而大多数人未能致富的原因则在于他们惧怕杠杆的力量。

致富杠杆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重要的形式体现出来:思想杠杆、规划杠杆和执行杠杆。

首先是思想杠杆

思想杠杆是致富杠杆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对思想杠杆的研究,让人们发现为什么单靠金钱并不能真正致富,可以说,思想杠杆是所有撬动致富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中国有句成语,也是一句很吉祥的话,叫“心想事成”。这句话如果按祝福和吉利的角度来解释,就是“心”一“想”,“事”就“成”了;世界上显然没有这么好的事,在致富杠杆上,我们把它解释为只有“心想”才能“事成”。为什么许多官迷和财迷,最终总是能如愿以偿,当大官发大财,就是因为他们一心想升官发财,继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招不灵再来一招,久而久之,其愿望就不知不觉地达到了,成了大官或者富翁。而有些人虽然也想升官发财,但又不去利用思想杠杆撬动他的理想,到头来只会是一场空――升不了官也发不了财的,或者说是升不了大官、发不了大财。

思想杠杆还反映在一个人的思维定势上。为什么一些经常叨咕“投资充满风险”的人,到头来就是投资市场最大的输家?为什么那些认为投资充满风险的人,却往往去投资最有风险的项目?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投资高回报的项目,却几乎无需承担太大的风险?原因就在于人们运用的思想杠杆不同。

富人和穷人在思想上都有致富的计划,但两种人的思想杠杆却运用得不一样:富人认为投资的确充满利益和风险,关键在于如何规避风险、获取利益,因而大胆地迈出致富的步伐;而穷人则认为投资的风险大于收益,自己会承担不了,因此战战兢兢地不敢参与投资,也因此永远都不可能致富。面对财富前景,富人总是在思考:怎么才能买得起?怎么才能做得了?这种思想经过杠杆的作用加以放大,释放出来的力量和动力,是巨大的和无穷的。相反,穷人则经常想的是:致富这事我一没有本钱二没有实力,我承担不了必然到来的风险,所以这类人永远也不可能致富……

所以,要想彻底摆脱穷人的生活,想真心致富,就得正确运用你的思想杠杆,开始认真考虑你怎样才能启动你的致富计划!

其次是规划杠杆

规划也有杠杆作用。比如说你要出资建一座高楼,如果投资没有规划,就会盲目,甚至造成投资失败;同样的,如果致富没有规划,就不会按照理想的目标一步一步发展,说不定忙乎了一阵,却仍在原地踏步。可以说,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就没有方向。但规划必须切合实际,如果不着边际,就是空话和大话,因此规划中要包括一定的目标和时限;但规划也要有所超前,不能老是缩手缩脚,有句老话叫“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就是这个意思。

规划杠杆的正确运用就是:你把“先支付给自己”的那部分钱每月省下来后,就要认真规划自己的理财计划了!

最后是执行杠杆

先问你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树上站着三只鸟,如果有两只打算飞走,问:最终会留下几只?”一只?或者一只也没有?no!正确的答案是:三只都没有飞走!因为,那两只鸟儿只是“打算”飞走,并没有真的飞走。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想做一件事,甚至决定去做一件事,并不等于你真的会动手做这件事情,关键是要看你最后的执行力如何。事实上,为什么世界上只有5%的富人,就是因为有95%的人虽然也想致富,但却没有开始真正的行动,没有正确地运用他们的执行杠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百姓财富意识的增长、使得投资理财需求大大增加,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市场日渐成为投资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在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各个环节不断创新的同时,也暴露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甚至出现误导销售和错误销售。理财产品近年来一系列的“零收益”、“负收益”等现象令人失望,使得不少投资者在损失了真金白银、深切地意识到“风险”二字分量的同时,也对理财产品的宣传、销售方式和信息披露提出不少质疑。对此,银监会于2011年8月28日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了作为“卖家”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诸多规范细则,尤其是对“卖者有责”原则的再次强调,赢得了投资者的一片叫好。

银行理财并非没有风险

通胀居高不下,人们都很担心手中的钱贬值。但是,股市一跌再跌,楼市深度调控,存款利率又跑不过Cpi,老百姓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日益旺盛,银行理财产品因此也成为普通百姓追逐的热门。但是,随着理财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理财产品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这也导致部分销售人员为了增加销售业绩,向投资者片面夸大产品收益、隐瞒产品风险水平等,让一些老百姓误以为银行理财产品很安全、收益很稳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没有风险。例如2008年底银行发行的4827只理财产品中有500只浮亏,占10.35%。2011年8月,深圳爆出平安银行三款理财产品亏损额超过33%,让许多人亏损严重。此外,分级基金价格大跌不仅让股市投资者损失严重,而且影响到了银行理财产品。而当投资者最后没有获取销售人员口头承诺的高收益时,往往会造成销售纠纷甚至对簿公堂。

以上事例说明,银行理财并非安全之地,风险确实存在。由于银行在宣传理财产品时有夸大产品功能和模糊投资风险的现象存在,而大多数购买理财产品的百姓看重诱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至于投向、风险,许多人一头雾水,甚至没兴趣去问个究竟。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风险释放,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

加大银行理财业务监管

对投资者明示风险,是银行理财产品规范的首要。《办法》要点之一,是明确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而是应当对客户有附加条件的保证收益。同时,《办法》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将存款单独作为理财产品销售,不得将理财产品与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销售,不得违反国家利率管理政策变相高息揽储。

《办法》要求,不得夸大或者片面宣传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名称中含有拟投资资产名称的,拟投资该资产的比例须达到该理财产品规模的50%(含)以上;对挂钩性结构化理财产品,名称中含有挂钩资产名称的,需要在名称中明确所挂钩标的资产占理财资金的比例或明确是用本金投资的预期收益挂钩标的资产。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产品销售应遵循风险匹配原则。要对客户和产品分别进行评级。

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办法》要求,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结果应当以风险等级体现,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五个等级。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的依据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因素: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投资资产和投资比例;理财产品期限、成本、收益测算;本行开发设计的同类理财产品过往业绩。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五级。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依据,至少应当包括客户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风险认识以及风险损失承受程度等。

着重强调“风险匹配”原则

为了防止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误导投资者购买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办法》与以往法规相比,一个重要亮点就在于强调“商业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应该遵循风险匹配原则”。银监会表示,“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将适合的产品卖给适合的客户”是制定该《办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按照一定标准对理财产品和客户进行风险评级,将某一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卖给同一风险承受能力级别或更高风险承受级别的客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匹配,避免出现误导销售的情形。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必须与投资者本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当,与以前的银行理财法规相比,《办法》从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控制,而不是单从银行或投资者一个方面控制风险,在这种双重控制下,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的风险水平能够降到最低。

对于产品风险评级,《办法》体现出商业银行具备评级自主性。但是,监管层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产品投资对象、投资期限、投资成本、预期收益以及同类产品过往业绩等要素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评级,且风险等级应不少于五级。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均对自身理财产品设定了风险等级,但等级评价标准和细分程度不尽相同。例如,招商银行将产品风险等级划分为R1-R6六级,依次对应基本无风险类、保本类、稳健类、平衡类、增长类以及高增长类,区别于多数银行的五个等级划分。

根据风险匹配原则,需要与产品风险评级建立对应联系的是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商业银行可将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划分为与自身的产品风险等级相对应的多个级别,且划分标准应考虑客户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风险认识等多个角度。

“卖者有责”何以如此重要

事实上,管理层针对银行理财产品加强监管之举并非今日开始。2005年,为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管部门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强调商业银行应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并公布理财计划投资的详细情况。几年来,上述规章为加速发展的银行理财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这次为何强调“卖者有责”如此重要?

一般来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本着“买者自愿、风险自担”原则,因此从理论上说,一旦发生风险,银行没有理由承担相关责任,也就是说,投资者的财富缩水现象不应归责于银行。然而,当前我国国内银行理财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投资者理财知识相对匮乏,风险意识也很薄弱,加之不少银行在理财产品设计、销售、信息披露等多方面还存在不规范,在产品推介时存在“重收益、轻风险”的现象,理财产品说明书也常常突出产品“优势”和“预期收益率”,而不重视风险提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也常常强化“预期收益率”,甚至为了揽储等目的“诱导”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致使投资者在“只见其利、不见其弊”的情况下购买,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财富缩水现象,投资者将亏损责任归咎于银行也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天然的专业优势,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强调商业银行“卖者有责”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充分揭示风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效果,让百姓买得明明白白,真正实现“买者自愿”。更为重要的是,“卖者有责”也要求银行应更加主动地将投资者教育放到与产品销售同等重要的地位,即要求银行认真做好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具体操作还有细化空间

要真正防范理财产品风险,除了出台销售环节的管理办法,今后还应规范融资人准入标准,确保有力的第三方担保,监管资金流向,长期理财产品更是应定期披露产品信息。

此外,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银行卖出的理财产品多数并不明确披露资金的投资去向和投资比例,也就意味着理财产品相对于投资者来讲并不足够透明。《办法》中明确提出,理财产品销售文件应当载明投资范围、投资资产种类和各投资资产种类的投资比例,并确保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按照销售文件约定比例合理浮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投资比例暂时超出浮动区间且可能对客户预期收益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及时向客户进行信息披露。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6

关键词:投资决策风险管理现金流量税收筹划

股份公司的财务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途径是提高报酬率和减少风险,公司报酬率的高低和风险的大小又决定于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因此,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项。筹资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公司所需要的资金:股利政策是指在公司赚得的利润中有多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有多少留在公司作为再投资,股利政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保留盈余决策,是公司内部筹资问题:投资决策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决策。投资决策、筹资决策和股利政策有密切关系,筹资数量的多少要考虑投资需要,在利润分配时加大保留盈余可减少从外部筹资。对于创造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所以,当公司面对众多的投资机会,应如何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如何合理地确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以及如何合理地解决投资中的税收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实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任何投资收益都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取得的,在当前资金运用所处的市场环境下,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资金运用的成败和效益,因此,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资金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从2004年爆发的中航油事件来看,中航油最大的失误就是涉足不熟悉的石油指数期货交易,同时又没有严格的风险限额控制措施。如果中航油能够准确评估石油指数期货头寸的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与资本对应的最大风险限额内,就不会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中航油事件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从中也可以看出总风险限额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应将这些风险控制在总风险额度范围内。从而达成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要想有效地控制每一项投资中所蕴含的风险就应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风险预算管理、信用管理、内控管理和绩效评估五个部分组成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风险控制体系的作用,还必须建立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有效的识别、评估和控制各类风险,将总风险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二、科学预测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在企业的投资决策尤其是长期投资决策中,准确识别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但是,与单独实施的新建项目不同的是,公司投资的项目总是与本公司现有的经营业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费用和效益往往不易直接确定,这使得项目现金流量的识别工作变得非常困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遵循实际现金流量原则和增量原则来识别公司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正确区分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相关费用和非相关费用;正确处理折旧费、税金和融资成本;合理解决费用分摊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做出正确判断后,剩下的任务就是按照常规做法和税收的规定,分别估算项目的增量年经营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然后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合理进行税收筹划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7

【关键词】:工薪阶层家庭理财证券投资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居民的财产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投资理财的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资产成倍增长,中国城市普通家庭有了更多的可任意支配收入。资金的剩余和积聚是居民产生理财需要的前提,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有了理财意识。然而,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连续8次调低存款利率后,居民存款收益已经很低,公众都希望通过最优的储蓄和投资组合使日后生活有所保障。因此,理财需求开始升温。

一、家庭理财与证券投资

家庭理财(FamilyFinance)并不是一个新鲜词,简单地说就是开源节流、管理好您的钱(moneymanagement)。当今工薪阶层的家庭有一定的银行存款,还有可能买卖股票、债券,还可能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保险。而在国外大部分人是请经验丰富的理财专家或顾问来替他们理财、节支开源。因为投资市场的变化和理财工具的复杂,使得理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人理智地选择了专家。在国外,理财个人理财服务(personalFinancialService,简称pFS)正在蓬勃兴起。

家庭理财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科学的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结合、跨多边市场运作的综合性投资理财行为。家庭理财要求各类家庭,既要善于利用各类风险投资工具追逐高额的风险投资收益,又要善于运用各类避险工具的规避风险。

家庭理财服务市场直接受到个人金融资产分配的影响。在许多新兴国家和地区,很大一部分个人资产仍是银行存款,而不像经济发达地区个人资产主要投向股票和共同基金。在美国,存款只占到个人资产的17%,其它资产都放在共同基金、证券和人寿保险上;而在较不发达的亚洲国家,存款占到多达80%。个人理财服务意味着将部分财富从保守和低回报的存款,转移到相对具有风险和高回报的证券等。尤其当经济稳定、通胀和利益可预测的时候,消费者就更愿意投资。

二、家庭理财中,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总是将理财与投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投资是战术,关注的是如何“钱生钱”的问题。而理财是战略,理财即管理财富,理财的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以实现个人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目标。个人参与理财计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未来生活的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财的内涵比仅仅关注“钱生钱”的个人投资更广泛。而投资只属于理财的一个子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包括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教育投资、保险规划、退休规划、税务筹划、遗产规划等等。

因此,我们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更应注重人生的生涯规划、税务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等一系列的人生整体规划。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在充分考虑风险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规划。首先,按照设定的生活目标及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收支情况、各类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生活方案的设计,以达到创造财富、保存财富、转移财富的目的。其次,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重点分析自身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财务情况以及自己对未来生活情况进行预测,经过分析后,制定符合自身的生活理财目标及规划。在以后的生活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变化不断修正理财方案的内容。

前几年股市的赚钱效应使得许多人对收益高的证券投资方式很感兴趣,往往不看风险只认收益。这潮流中,老年人可能把所有的养老金都投资于股市,却忽视了风险;期货、非法集资等让人趋之若鹜,结果有的人购买期货赔钱,有的人集资被骗等等。近些年,随着理财新品的不断推出,一哄而上的现象屡见不鲜,各家银行基金卖疯现象可见一斑。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普通工薪家庭已经有很强烈的证券投资欲望,但是由于股票市场的不完善,证券投资本身的高风险性,很多工薪投资者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常常受到损失。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理财意识仍处于非理性期,理财意识从最初主要所谓“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日子”发展到了盲目跟风、追求“快速致富的秘诀”的阶段。古代司马迁认为,占用了一定量的资本,选择了谋生、经营的行业之后,能否经营得好,发财致富,还取决于经营者的聪明才智。他说:“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能者可以积累财富,无能者已有的财富也会散失。随着“金融经济”时代产生及发展,金融工具大量涌现,层出不穷,个人和家庭资产中证券金融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个人理财的需求在范围上不断扩展的同时在时间跨度上也开始扩展到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对待理财和证券投资,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背景、及个人不同生命的周期,从人生不同阶段和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角度理性分析理财活动和进行证券投资。只有把证券投资纳入整个家庭理财的大系统中进行规划,才能使得工薪收入家庭在维持家庭必要开支的情况下,又能在高风险的证券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

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中,人的需求特点、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证券投资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在实际家庭理财运作中,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年龄段,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亦非常重要。通常我们可以分六大阶段来考虑。

阶段一、单身期:指从参加工作至结婚的时期,一般为2至5年。该时期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家庭未来资金积累期。

理财优先顺序: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应急基金>购置住房。这个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如果工资水平比较高,可以适当投资证券市场,因为在这一阶段家庭负担不重,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所以如果能在股票市场获得高收益,为以后组建家庭打好基础。

阶段二、家庭形成期: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时期,一般为1至5年。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较大开支——月供款。

理财优先顺序:购置住房>购置硬件>节财计划>应急基金。这一阶段证券投资策略应该较保守,可以购买些国债或货币性基金,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阶段三、家庭成长期:指从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学,一般为9至12年。在这一阶段,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

理财优先顺序:子女教育规划>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在子女的教育投资和家庭开支还有剩余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中长期证券投资,购买成长性股票或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

阶段四、子女大学教育期:指小孩上大学的这段时期,一般为4至7年。这一阶段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

理财优先顺序为:子女教育规划>债务计划>资产增值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生活开支比较大,证券投资应该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为主。

阶段五、家庭成熟期:指子女参加工作到家长退休为止这段时期,一般为15年左右。这一阶段里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债务已逐渐减轻,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

理财优先顺序:资产增值管理>养老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这个阶段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证券投资,不过也要为退休后的生活留出一定资金,避免投资失败影响晚年生活。

阶段六、退休期:指退休以后。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安度晚年,投资和花费通常都趋于保守。

理财优先顺序:养老规划>遗产规划>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这个阶段证券投资应该减少或者不投资,最多购买些国债。因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低,不能承受证券的高风险。

四、家庭资产配量过程中证券投资策略

目前对国内百姓而言保险、基金、债券、股票等产品中进行分配。由于这些投资产品的风险性、收益性不同,因此进行理财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必须考虑投资组合的比例,不宜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品种内。对投资者而言,年龄越小,风险大的投资产品如股票可以多一点,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性投资产品的投资比例应逐渐减少。在国外,有种观点是将财产四分法,主要分为不动产、现金、债券和股票。对于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投资组合,如25岁的话,理财师一般会建议这种组合:不动产占10%、现金占5%、债券占20%、股票占65%。

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而不应盲从他人的理财行为。

家庭整体规划要注重长期效益。一些投资者受到利益驱动,只顾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家庭长期利益,往往采取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短期行为,结果赔了个大出血。因此,家庭理财必须注重长期效益。通过理财对未来的长期整体计划,可以弄清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现在在何处(目前的家庭经济状况分析?)第二、是要到哪去(将来希望达到的经济目标?)第三、是如何到那里去(通过最恰当、最合适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对各个阶段家庭收支的合理有效支配,实现家庭资产最大化。同时,家庭理财也一定要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要合理划分高风险的投资(股票、期货、实业)和家庭基本生活保障(储蓄、保险、房产、教育),不要因短期内过度追求投资而影响家庭生活水准,造成家庭财务危机。

因此,投资人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特征和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投资取向及理财方式。多作一些长期规划,选择一些投资稳健的产品,因为只有根据年龄、收入状况和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分流存款,使之以不同形式组成个人或家庭资产,才是理财的最佳方式。

家庭在投资理财中,一定要善于把握经济规律,扬长避短,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择何种投资方式,要从自己的经济实力出发,综合考虑自身的职业性质和知识素质。你手里只有数千元或者数万元钱,那只能选择一些投资少、收益稳定的投资项目,如、储蓄、炒股、国债等;而如果你手中有十万以上或数十万元钱,就可以考虑去购置房产,这样既可以居住,也可以用来实现保值、增值。

然而,现实中不少人对一种投资理念可能烂熟于心,那就是:“分散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能赚钱。这也是眼下不少人奉行的理财之道。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少投资者却走向反面,往往过分地分散风险,使得投资追踪困难或“分心乏力”,自身专业知识素质跟不上,造成分析不到位,最终导致预期收益降低甚至出现资产减值的危险。

又如,你是一名公务员,对上班时间有严格要求,你就不宜投身于股市;相反,如你具有一定的股票知识,信息也比较灵通,又有足够业余时间,就可以增加股市投资方式,因为投资股票尽管风险大,但收益也很大,是值得你伸手一试的。对于资金量较多的客户而言,有必要通过资产分散投资来规避风险;但对于资金不多的投资者而言,投资过于分散,收益可能不会达到最大化。具体操作时,建议集中资金投资于优势项目中,这样可能会使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收益最大化。

由于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投资理财中,就应立足当前,注重长远。一般地说来,投资能获取收益,但工薪家庭不应该将自己的全部资产全都用于投资。

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工薪投资理财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说,如今个人投资理财正呈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每种投资方式和保值形态具有多重性,每个人的各自情况又有所不同,所以,工薪阶层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才能有益于个人资财的保值增值。在心态上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激进亦不可太怯懦”,远离和,谨慎对待期货等投机型产品。

参考文献:

[1]钱海波,《论人理财目标分析与资产结构设计》,《财会月刊》,2005,9。

[2]叶蓓,《个人理财的业务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特区经济》,2005,3。

[3]包纯正,《个人理财新探》,《农村金融研究》,2005,7。

[4]穆利,《这边风景独好—个人理财业务浅析》,《商业研究》,2005,10。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8

摘要高校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教育质量风险。高校投资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防范高校投资风险,需要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建立投资制度,引入风险管理、设立投资运行机构、建立投资集体决策制和责任追究制。

关键词高校投资风险风险意识风险管理

一、引言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为了扩大办学规模,需要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高校办学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风险。文章分析了高校投资风险的来源及原因,并就高校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二、高校投资风险的来源

高校投资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风险。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校产归属问题上面,包括投资办学形成的校产以及办学过程中积累的校产。相关规定并没有对校产的归属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无疑就增加了高校投资办学的风险。此外,政策性风险还体现在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上面。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高校生源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高层次的教育。而一些高校由于办学质量较差,在校人数在减少,生源困难,这给高校投资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3.财务风险。一些高校为了谋求发展。通过银行贷款来改善办学条件,贷款和利息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财务负担,而高校偿还贷款的资金主要来源是学杂费,但是高校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学杂费,这样一来,财务风险也就体现出来了。

4.教育质量风险。很多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需要扩大生源,降低入学门槛,这样很容易导致生源质量下降。此外,招生规模扩大后,相应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没有跟上来,这会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投资面临着教育质量方面的风险。

三、高校投资风险的原因分析

高校投资风险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是高校投资风险的承担者。高等教育事业是公益性的和非营利性的,实践中,政府是责任的最终承担着。高校贷款的最终风险转嫁到了国家财政,正是由于这种贷款风险的转嫁,使得银行也大量贷款给高校,高校也敢进行大量贷款、扩建。

2.高校规模扩张的盲目性。高校扩建中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对未来贷款的偿还、规模扩大的收益等问题缺乏缺乏科学的预测和论证,高校规模的扩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学校扩大规模的同时,教学与管理却不能跟上步伐,规模扩大中的债务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事实上,很多高校已经亏本运行,一些学校就连偿还利息也变得比较困难,高校投资的风险已经逐步显现出来。

3.高校债务风险意识淡薄。首先,高校缺乏筹集资金的风险意识。高校债务偿还的费用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教育经费和所收的学杂费以及科研产业创收。但是这些收入几乎除了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之处,没有多少剩余。因此,偿还贷款只能依靠学费的增加,但在现有的条件下,高校学杂费上涨的空间很小,因此,高校贷款的风险也就不可避免。其次、高校缺乏贷款的效益性思考。一些高校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存在着攀比和浪费,缺乏长远的规划,没有考虑资金的长远效益。最后,高校没有做出整体归还贷款的计划,导致很多的贷款得不到按时的归还。

四、高校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为了防范高校投资风险,结合高校投资的实际,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组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组合高等教育资源,实现高校未来发展的科学规划,这是防范高校投资风险的有效策略之一。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系统规划高校的地理布局、发展规划、扩建规模等,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高校未来的发展做科学的分析;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科研互动、优势互补,这样可以避免高校盲目扩张,防范高校投资风险。

2.建立投资制度,引入风险管理。为了防范高校投资风险,有必要建立投资制度,引入风险管理。比如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投资咨询专家组,建立高校投资决策制度、执行制度、监督制度,为防范高校投资风险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3.设立投资运行机构。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对于资产较多的高校,需要设立投资运行机构,以保证资产的安全,降低风险,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国外的实践表明,对于资产较多的高校,设立投资运行机构,可以降低高校投资风险,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对于还没有设立投资运行机构的高校,可以对投资问题进行集体领导与决策,通过恰当的途径,将投资转让给安全可靠的机构运行。

4.建立投资集体决策制和责任追究制。在高校投资问题上,个人负责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给投资带来很大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建立投资集体决策制,这样既可以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又可以防止损公肥私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将投资决策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个人,这样可以提高个人的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范高校投资风险,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五、结束语

总之,文章分析了高校投资风险的来源及原因,并就高校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高校投资风险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刍议高校投资与筹资的风险及其防范..最后访问日期2012.6.15.

[2]方宗川,刘翰林,叶望,金德灿.高校投资风险的理性分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4).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9

单身期

参加工作到结婚前:2~5年

理财重点:该时期自己没有太大的家庭负担,精力旺盛,因为要为未来家庭积累资金,所以,理财的重点是要努力寻找一份高薪工作,打好基础。也可拿出部分储蓄进行高风险投资,目的是学习投资理财的经验。另外,由于此时负担较轻,可为自己买点儿意外保险,减少因意外导致收入减少或负担加重的风险。

投资建议:可将积蓄的60%投资于风险大、长期回报高的蓝筹股、偏股型基金等金融品种;20%选择定期储蓄;10%购买保险;10%存为活期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理财优先顺序:节财计划资产增值计划应急基金购置住房

家庭形成期

结婚到孩子出生前:1~5年

理财重点:这一时期是家庭消费的高峰期。此阶段的理财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设的费用支出上,稍有积累后,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激进的理财工具,如偏股型基金及股票等,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

投资建议:可将积累资金的50%投资于股票或成长型基金;35%投资于债券和保险;15%留作活期储蓄,或购买收益好、变现快的货币基金。

理财优先顺序:购置住房购置硬件节财计划应急基金

家庭成长期

孩子出生到高中毕业:17~19年

理财重点:家庭的最大开支是子女教育费用和保健医疗费等。但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可以根据经验在投资方面适当进行调整,如进行风险投资等。购买保险应偏重于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等。

投资建议:可将资本的30%投资于房产;40%投资股票、外汇或银行理财产品;20%投资银行定期存款或债券及保险;10%是活期储蓄,以备家庭急用。理财优先顺序:子女教育规划资产增值管理应急基金特殊目标规划

子女大学教育期

孩子上大学以后:4~7年

理财重点:这一阶段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对于理财已经取得成功、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家庭来说,完全有能力支付,不会感到困难。而那些理财不顺利、仍未富裕起来的家庭,通常负担比较重,应把子女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作为理财重点,确保子女顺利完成学业。一般情况下,到了这个阶段,理财仍未取得成功的家庭,应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千万不要因急需用钱而乱理财。

投资建议:将积蓄资金的40%用于股票或基金的投资,但要注意严格控制风险;40%用于银行存款或国债,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0%用于保险;10%作为家庭备用。

理财优先顺序:子女教育规划债务计划资产增值规划应急基金

家庭成熟期

子女参加工作到父母退休前:

约15年

理财重点:这期间,由于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经济状况都已达到了最佳状态,因此,最适合积累财富。但由于已进入人生后半期,万一风险投资失败,就会葬送一生积累的财富。所以,在选择投资工具时,不宜过多选择风险投资的方式。此外,还要存储一笔养老金,并且这笔钱是不宜挪作他用的。存储型保险是比较稳健和安全的投资工具之一,虽然回报偏低,但作为强制性储蓄,有利于积累养老金和资产保全,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投资建议:将可投资资本的50%用于股票或同类基金;40%用于定期存款、债券及保险;10%用于活期储蓄。但随着退休年龄逐渐接近,用于风险投资的比例应逐渐减少。在保险需求上,应逐渐偏重于养老、健康、重大疾病险。

理财优先顺序:资产增值管理养老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

退休以后

理财重点:应以安度晚年为目的。在这个时期最好不要进行新的投资,尤其不能再进行风险投资。

投资建议:将可投资资本的10%用于保本避险型基金;50%投资于定期储蓄或债券;40%进行活期储蓄。对于资产比较丰厚的家庭,可采用合法节税手段,把财产有效地交给下一代。

理财优先顺序:养老规划遗产规划特殊目标规划应急基金

当然,理财也会有风险,所以,我们在进行投资前,有必要先盘算一下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超过自己承受的限度,风险就会变成负担或压力,可能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甚至家庭生活造成伤害。

总之,人生理财的成功不仅需要正确的财富观,而且需要具备相关的理财知识、相应的投资能力和必要的理财技巧。理财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所必须面对的经济课题,为了让我们每一个家庭生活得更好,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快乐理财吧。

中高风险投资规划篇10

一、大印象: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制度建设的“嘉年华”

每年盘点,我们都是忐忑不安的2004--2005年度,我们把中国的创业风险投资业定性为“柳暗花明时”;2005―2006年度,我大胆地将其定性为“逆转性变化”。不过,在2006―2007年度的报告中,我们的心情是欣慰的、释然的,不仅仅是那些数据说明我的快慰是真实的,更重要的是看到国际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的蜂拥而入和国内创业风险投资人久违的忙碌和快乐。如果也用一个短语概括的话,我更倾向于用文章开头使用的“云开雾散”。

浓浓的“云雾”一直是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主要天气状态。但是,这一切在2006―2007年度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国家政策面讲,一系列的政策倾斜,给创业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空前的宽松环境。200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拉开了创业风险投资“利好”政策的大幕。

《2006―2020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中,明确把发展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作为自主创新的最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不仅要在市场准入、市场退出方面做出方向性规定,而且鼓励银行、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企业、私人参与创业风险投资设立和管理。

为落实这些政策,相关部门很快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

――新修订的《有限合伙法》新增加了“法人与法人的合伙形式”,使创业风险投资人和创业风险投资管理人构建合伙基金有了最重要的法律基础,彻底解决了创业风险投资的双重征税问题。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则对那些公司制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给予了高新技术企业同等的税收待遇,也大大降低了税负负担。

――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在苏州、中关村、上海张江等地的成功设立,为即将出台的国家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也为政府支持创业风险投资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创业风险投资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动机”。

――未上市公司股权代办系统在中关村的成功试验,为大规模开辟场外交易市场提供了成功模板,为创业风险投资的多样化退出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扫清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壁垒,使很多先期投资的项目,开始在ipo舞台上上演一幕幕的财富神话,而拟议中的创业板市场更将中国的创业风险投资投入到丰饶的“牧场”。

――私募基金从过去的“违规”到2006年的“羞答答”再到2007年的“大行其道”,说明中国金融监管当局正在从被动管制向主动创新的思路转变,一些中小投资者也将通过私募基金分享中国企业成长的快乐并分担这些创业者的风险。

――集合信托计划,是信托法早已安排的制度,为基金的设立提供了法律基础,但在2006年之前很少有投资者使用,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办法正在成为“非法人的创业投资机构”准入的便利通道。

――中国进出口银行推出的“特别融资帐户”,首先在政策银行层面打通了信贷资本和股权投资的障碍,为大规模探索银行参与创业风险投资起到了开路先锋效用。

――国家开发银行在全国各个省市实施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全覆盖战略,为创业风险投资未来的燎原之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些新鲜而又实际的创业风险投资措施,正在为中国的创业风险投资业推开一扇又一扇曾经闭锁的大门,也正是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工作者多年不懈的努力,终于让中国成为了最具投资价值的热点地区。事实也如此,由于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制度的不断整备和创新,2006年的中国的确成了国际、国内创业风险投资人的“嘉年华”。

二、大进展: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开始收获“盛夏的果实”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也是最诱人的。基于2006年度的全国创业风险投资调查,确实昭示了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正在收获着“盛夏的果实”。

1.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与创业风险投资资本双双攀升到历史第二高点。2006年全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总数为345家,自有统计以来(1994年),仅低于2002年的366家,其中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中有11家到经营期限或停业。全年实际注册(新设立)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为37家,比2005年实际增加26家,增加幅度为8.2%,增加速度明显提高。

2006年创业风险投资管理的资金总量达到663.8亿元,自1995年有统计以来只低于2002年。管理资本总额的增速低于机构数目的增加速度,但高于2005年的增速,2006年比2005年增加了5.1%。2006年全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为405.8亿元,平均每家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注册资本为1.2亿元。

2.创业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更趋多样化,国内资本特别是企业和个人资本增长显著。在200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中,政府出资与国有独资投资机构出资合计占到总资本的33.9%,其他企业出资占到30.5%,信托和证券公司占到2.4%。从总体上来说,政府和国有独资投资机构所占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但是政府出资所占比重下降的幅度为4个百分点,国有独资机构反而增加了1个百分点,这说明由政府用于创业风险投资的资金被划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经营性资产的趋势还在继续。而其他企业对于创业风险投资领域的进入提高了3个百分点,个人所占比重也提高了2个百分点,外资因为若干“基金”的到期,在总体份额中下降较多,跌了5个百分点。

3.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基金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006年,5000万元以下规模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占到32%,比2005年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管理资金规模在5000万元-1亿元的机构占到27.9%,而在1亿元-2亿元的占到18.5%,2亿-3亿元的机构占到13.5%;管理资金规模5亿元以上的机构占到7.7%,和2005年的水平大致相同。2006年不同规模机构管理的资金分布则是,管理资金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的机构掌握着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总资本的4.7%,而规模在5000万元-1亿元之间的机构掌握了11.2%的份额;资金规模在1亿-2亿元的机构掌握了13.7%,而资金规模在2亿-5亿元的机构管理资本所占份额为20.7%,而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机构则还是占据了49.6%的份额。

4.高新技术企业项目仍然是创业风险资本的钟爱,表明创业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持作用依然显著。截至2005年底,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投资4592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项目达2453项,约占累计投资总数的57%;总投资额达到了410.8亿元,其中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额达到了215.9亿元,约占到53%。与2005年相比,200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相当活跃,虽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数目比例下降,但投资额度却比2005年有所上升。

从创业风险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投资分布特点看,200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业在继续保持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大量投资的同时(达到了60%以上),传统产业获得的创业风险投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投资项目数都达到了空前的高比例,接近四成。

5.创业风险投资阶段明显前移,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增强。与前几年存在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是,2006年创业风险投资的“阶段前移”趋势增强,即中前期取代中后期阶段成为创业风险投资大量集中的区域。尽管就投资金额而言,成长期或扩张期所获得的创业风险投资金额最大,接近40%,但是,就投资项目所占的比例而言,种子期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空前的37.4%。这表明,经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在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企业发展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

6.创业风险投资参股比例增加,逐步向财务投资人回归意向明显。总体上,创业风险投资股权结构没有根本性变化,参股和相对控股方式是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投资方式,股权比例在30%以下的项目所占的比例高达80%。但是,持股比例在10%以下和持股在20~30%的项目所占比例有了明显提高,其他各类持股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持股比例在30%以上的项目所占比例较上年下降了13.2%。这表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控股趋向明显减弱,这种情况与项目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有一定关系。

7.创业风险投资形式多样化,创业投资机构之间、创业投资项目之间的市场逐步形成。2006年创业风险投资退出的收入分布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即单个项目退出收入在500万元以下和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区间项目所占比例,占77.8%,为历年之首。其中,退出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表现尤为活跃,较上年增加了8.2个百分点。

创业者、管理者等在内的回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并购(包括国内外企业收购、协议转让、股权转让、划拨等)等资本重组方式,成为2006年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的主渠道,占了38.8%。这种趋势表明,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内部人控制趋势增强,因此,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能是决定这类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性要素。2006年创业风险投资退出项目的另一个特点是“清算项目”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这说明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的总体运营状况越来越好。

8.政府部门依然扮演着最大的项目推荐者角色,国家科技投入与创业风险投资的对接效率在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项目来源渠道呈现出非常稳定的态势,连续几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政府部门推荐”和“项目业主”仍然是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获得项目信息最主要的两个来源,分别占27.9%、18.5%,此比例较2005年的25.6%和20.3%略有增减,但变化幅度不大。“项目中介机构”、“朋友介绍”和“股东推荐”是除两大主要来源外的相对集中的三个信息来源,分别占17.2%、12.9%和13.1%,其中,“股东推荐”的比例较2005年有所增长。

9.影响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决策的要素最重要的是市场和团队,标志着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理念与国际基本接轨。在影响创业投资机构进行投资决策的所有因素中,市场前景和管理团队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占比分别是31.8%和22.7%。其次比重较大的是技术因素,占16.8%,比2005年的13.0%有所增加。连续五年的调查均显示,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对投资地点、资信状况、竞争对手情况、中介服务质量及公司结构治理等因素考虑得很少。影响决策的主要是市场前景、管理团队和技术因素三大因素,其次是盈利模式和财务状况。市场前景和管理团队的价值是一直以来最被看重的两大因素,对于寻求资本的创业者来说,他经营的不是具体的利润,而是“前景”,对于挑选项目的投资者来说,他更加青睐的不是“项目”本身,而是“人”,即一个好的团队。

10.外资创业风险投资项目退出周期缩短,特别是通过清算止损方式比例提高,表明外资风险控制能力比较强。截至2006年底,在外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企业中,除了继续运行外,被其他机构收购、清算以及准备上市是三种主要的运行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10.7%、8.4%和7%。对内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来说,被其他机构收购、准备上市以及原股东回购则成为三种主要的运行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7.8%、5.0%和4.9%。从中可以看出,外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一般通过上市和购并来实现更快的退出和回收资金,资金的使用效率要高于中资机构。因此,在创业风险投资资金的运用上,外资机构的效率更高,值得中资机构学习。在其他几种方式中,原股东(创业者)回购和管理层收购的比例差不多。但外资通过清算退出的比例远高于中资机构,说明外资一旦项目不成功,也敢于通过清算,尽快收回成本。另外,对中外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来说,已上市也是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其中外资机构所占比例为6.9%,且主要为海外上市。而对中资创业投资机构来说,已上市的所占比例为4%,且主要为境内上市。

三、大期待: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未来像”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业的初步发展,只能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调查中,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创业人那种更大的期待。如果用“未来像”来描述这些期待的话,无疑以下几点是最重要的。

1.多样化的市场准入制度。由于不同资本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建立一个符合多种类型资本需要的创业风险投资准入制度,一直是业界所期待的。多样化的市场准入制度包括:依据《公司法》设立的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型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依据《有限合伙法》设立的创业风险投资合伙企业、依据《信托法》设立的创业风险投资集合信托计划、依据《中外合作企业法》设立的“平行基金”、依据《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办法》设立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

2.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基于创业风险投资对创业和创新活动的巨大外溢效应,需要建立一种适合多种资金的投入渠道。这些渠道包括企业资金、个人资金、银行资金、保险资金,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金给予相应的税收抵免,以期形成创业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汇集机制。

3.更加开放的项目来源。创业风险投资项目来源的质量左右着最终投资的成败,业界期望国家有关部门开放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库,使政府早期支持与创业风险投资后期介入形成一个良好的链接。比如政府开放863计划、高技术产业化计划、支撑计划、火炬计划、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基金等,使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共享这些项目资源,提高投资成功率,降低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