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十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十篇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52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1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难;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22-04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日益严峻,在这种大背景下,“以创业带动就业”模式逐渐成为引领时展的大方向之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创业作为其改变生活质量、实现理想抱负的方式之一。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现状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初始阶段,大学生创业形势不容乐观,还基本呈现出大学生创业率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以及大学生创业层次低的“三低”现状。目前,学界关于大学生创业难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仍有两点不足:其一,研究对象主要还停留在应届毕业生群体,这从促进整个社会大学生创业角度来看还是十分片面的;其二,有关大学生创业难的实证分析匮乏,多停留在经验层面。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天津市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已毕业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将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照分析,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研究整个大学生群体创业难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在此基础上摸索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大学生创业难解决之道。

一、大学生创业难的主观影响因素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进行大学生创业难主观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研究,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的处理与检验,试图找出大学生创业难主观影响因素。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文对天津市高校在校生以及毕业生这两类大学生人群进行大学生创业难主观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这些调查对象来自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的在校生与毕业生。

2.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本课题针对大学生创业难主观影响因素特别设计了《大学生创业难主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天津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发放300份,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发放200份,回收调查问卷500份,依据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50%以上者为适当,60%以上者为好,70%以上者为非常好”。而有效调查问卷451份,回收率与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与90.2%本课题的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90.2%,远远高于70%。由此可见,本课题的问卷调查情况完全可以满足社会学调查、分析与研究的需要。

(三)调查结果

1.大学生创业态度调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天津市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并不同意“大学生创业意义不大”与“大学生创业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观点,所占问卷调查样本比重分别为63%、62.5%;绝大多数大学生同意“大学生应该考虑创业”与“大学生创业有利于自身与社会发展”的说法,所占问卷调查样本比重分别为60.8%、69.4%。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创业意义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可行的、必要的,其不仅仅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其对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对创业意义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创业态度进而对其创业行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表2是大学生对自身创业态度基本情况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而且产生过创业想法,所占问卷调查样本比重分别为69.1%、48.8%,特别是对“若创业失败会再次尝试”选择“同意”与“十分同意”的分别为47.5%、11.5%,这表明多数大学生有创业意愿,而且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必须面临的艰苦与打击不会成为大学生是否选择创业作为其职业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但是对“感觉自己已具备创业条件”的选项,还有32.6%的高校大学生认为其自身还不具备相应的创业条件,此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对自身的创业意识较强,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创业条件、创业素质还比较缺乏,创业自信心不够,这可能也是抑制大学生创业、导致大学生创业率低的因素之一。

表3是大学生创业动机基本情况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不同意创业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者为了赶时髦,所占问卷调查样本比重分别为54.3%、58.7%,绝大多数大学生同意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与做感兴趣的事,所占问卷调查样本比重分别为58.4%、57.2%。这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还是拥有比较明确与正确的创业动机的。但是我们从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到,也有37.5%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表示“说不清”,还有28.4%的大学生表示创业是为了不受约束,这也非常真实地表明了现代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追求金钱与自由的客观现实,这一调查结果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以及价值观现状还是非常吻合的。

2.大学生创业行为调查结果

图1是大学生创业学习行为现状图。

从图1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主动学习创业所需的相关知识,没有积极参加创业的相关实践或比赛,没有积极参加学校的创业讲座或创业培训。由此表明,大学生的创业学习行为相比其积极的创业态度而言还是非常消极的。

图2是大学生创业平台搭建行为现状图。

从图2可以看出,天津市高校绝大多数大学生会有意识的去主动结交想创业的朋友与伙伴并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人际网络关系,但是对于搜集创业政策相关信息、主动搜集创业项目相关资料、做创业项目规划、为创业做全面准备等选项,大学生不符合度回答结果占到了绝大多数。由此表明,大学生创业平台搭建行为还处于初始阶段,大学生创业平台搭建行为同大学生创业学习行为一样还是比较消极的。另外,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校大学生在人际网络建设方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表示“说不清”,这表明大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人际网络建设这方面的内容还非常陌生,而已毕业大学生相对在校大学生而言在搜集创业政策相关信息、主动搜集创业项目相关资料、做创业项目规划、为创业做全面准备等选项做出符合度回答结果的较多。

二、大学生创业难的客观影响因素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进行大学生创业难客观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研究,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的处理与检验,试图找出大学生创业难客观影响因素。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本章节在上文大学生创业难主观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天津市高校在校生以及毕业生这两类大学生人群细分为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新手与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这三类大学生人群。大学生创业难客观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对象之所以细分为这三类人群,目的在于对这三类人群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大学生创业在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客观影响因素的异同,进而提出符合大学生创业生命周期的解决措施。

2.调查方法

本文首先对“您认为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这一问题进行了开放调查与访谈,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8个创业困境因子与43个创业困境变量,并根据总结出的8个创业困境因子与43个创业困境变量编制了《大学生创业难客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请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新手与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这三组受问卷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认识与经验判断这43个创业困境变量是否对大学生创业构成障碍,并由这三组被问卷调查对象评估这一创业困境变量的对大学生创业难的影响强度(本文在传统5分评定量表的基础上,设计出6分评定量表,即0分表示被调查对象选择“否”的答案,1-6分表示被调查对象选择“是”的答案,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5分表示非常重要)。

(三)调查结果

《大学生创业难客观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分为8个创业困境因子与43个创业困境变量,8个创业困境因子分别是缺资源、缺环境、财务与管理困境、缺经验与技能、市场竞争激励、组织架构及产品创新瓶颈、经营困难、缺乏创业目标与胆识,其中缺资源可以细分为6个创业困境变量,即缺乏启动资金、运营资本不足、缺乏合适项目、缺乏信息渠道、缺乏社会关系、缺乏良好创业团队,缺环境可以细分为家人反对、社会关注与支持程度不够、政策无法有效落实、法律制度保障薄弱、税费负担大限制多、缺乏创业指导与培训,财务与管理困境可以细分为5个创业困境变量,即现金周转困难、融资困难、财务管理困难、创业合伙人意见分歧、行政事务太多,缺经验与技能可以细分为5个创业困境变量,即时间协调困难、缺乏营销技能、缺乏管理知识、缺乏专业知识、缺乏管理经验,市场竞争激励可以细分为5个创业困境变量,即称职职员难招、优秀人才难留、市场竞争激励、客户资源不足、销售业绩不好,组织架构及产品创新瓶颈可以细分为7个创业困境变量,即消费者喜好难调、产品服务创新难、构建有效企业文化难、选择企业主营业务难、规范企业运作流程与管理制度难、消除结构臃肿难、做大做强企业品牌难,经营困难可以细分为4个创业困境变量,即风险比预期大、市场不确定因素多、难以识别并捕捉有价值的机会、难以获取资源扩大发展,缺乏创业目标与胆识可以细分为4个创业困境变量,即需要平衡家庭、担心创业失败、缺少创业机会、缺乏自信心等其他心理因素。

为了更加直观的对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新手与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这三类大学生人群的创业难客观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笔者首先计算出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新手与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这三组被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创业困境变量的平均分,然后再获取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新手与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这三组被调查对象在8个创业困境因子上的平均得分,作为该被问卷调查对象群组在该创业困境因子上的平均分,具体的问卷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新手与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这三类大学生人群在对创业难客观营销因素的认知上是存在差异的,客观影响因素对各被调查对象群组的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如下。

想创业大学生组:缺资源>缺环境>缺经验与技能>组织架构及产品创新瓶颈>市场竞争激励>财务与管理困境>经营困难>缺乏创业目标与胆识。

大学生创业新手组:缺资源>市场竞争激励>缺环境>缺经验与技能>组织架构及产品创新瓶颈>经营困难>财务与管理困境>缺乏创业目标与胆识。

大学生创业成功者组:缺资源>组织架构及产品创新瓶颈>缺环境>财务与管理困境>缺经验与技能>市场竞争激励>经营困难>缺乏创业目标与胆识。

由图3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新手与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这三类大学生人群创业难客观影响因素的共同点是缺资源与缺环境,这2个创业困境因子对大学生创业难的影响强度都非常高,影响因子强度都在3.5以上,甚至高达4.33,这表明“缺资源”、“缺环境”这2个创业困境因子是高校大学生创业难的两个主要客观影响因素。另外,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组对“组织架构及产品创新瓶颈”这一创业困境因子做出了特别强调(影响因子为3.51),大学生创业新手组对“市场竞争激烈”这一创业困境因子则感触较多(影响因子为3.60),而且大学生创业新手组也认为“缺乏经验与技能”这一创业因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业难客观影响因素(影响因子为3.54),而想创业大学生组则更多的面临来自缺资源、缺环境等方面的困境与问题。最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业新手与大学生成功创业者这三类大学生人群都对“缺乏创业目标与胆识”这一创业困境因子评估偏低(影响因子分别为2.64、2.66与2.71,影响强度都小于3),这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状态良好,这与我国传统认识中的创业者形象比较相符。

三、结论及建议

(一)调查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难主观影响因素以及客观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在主观影响因素方面,多数大学生有创业意愿,对创业意义的认识较为准确,创业动机也是出于兴趣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创业行为则较为消极,即“想”与“做”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创业意愿之所以止步不前,主要是创业信心不足。在客观影响因素方面,想创业大学生、大学生创新新手与大学生创业成功者这三类大学生创业人群对大学生创业困境因子的敏感强度虽然有些差别,但影响他们创业及决定创业成败的显著困境因子则是相同的:即“缺资源”、“缺环境”以及“组织架构及产品创新瓶颈”。

(二)大学生创业难解决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破解大学生创业难不是举一方之力可以实现的,必须方方面面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方能在一定程度上“攻克”这个难题。

1.政府要“发力”

首先,加大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我国中央政府可以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储备基金,重点资助具有一定科技含量与良好发展前景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也可以在本地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对本地区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资助。另外,我们更应该支持大学生创业型企业通过成熟的金融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发展多种融资渠道,为具有活力与希望的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其次,政府提供研发资助与知识产权保护。“产品、服务创新可以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或者产生产品。”[1]24因此,政府应该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研发上给予大量的研发资助,加大研发成果转化方面的政策与鼓励措施,并加强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护创新者的利益。比如浙江省杭州市政府为了鼓励、吸引大学生来杭创业,就先后颁发了《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团队)在杭创业创新项目资助实施办法》与《杭州市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特别是对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创业类项目,其最高资助额度可高达20万,这非常值得借鉴与参考的。

2.社会要“助力”

在本文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创业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不仅大学生很难将创业意愿付诸实践,而且其很难获得来自家庭的肯定与社会的帮助。这就需要社会构建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创业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最深厚的底蕴,它营造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对于推动全民创业具有重要意义。”[2]74因此在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创业文化,借助传媒和社会舆论制造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氛围,让人民认识到创造就业机会是一种荣誉。同时,社会还要努力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更为有力的社会文化、特别是社会创业文化取代“官本位”文化。社会各方面力量都要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政策,给予大学生创业者应有的物质财富、社会地位、创业支持以及创业保障。

3.高校要“给力”

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曾指出:创业教育是未来社会的人应该具备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是由英语中的‘enterpriseeducation’翻译而来的,它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能力。”[3]305近些年来,陆续有更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但是力度还有待加强。

首先,要提供更全面的创业知识教育。一方面,要着重于应用性知识和法律政策等常识教育,比如最为实际的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财务知识和营销知识等等,高校可以开设这方面的通识课(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一方面加大校企合作,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进行创业知识讲座或培训,对于部分大学生的创业(尤其是初期)进行跟踪,给予专业和技术上的指导。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有关创业的知识竞赛的形式,提升学生创业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要重点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在本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满怀着激情与希望投身于创业之中,但却铩羽而归。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说,与大学生缺乏创业精神有关。例如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畏失败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合作与竞争精神等。这些创业精神一直被我们忽视,实际上,创业精神中包含了复杂而详细的关于一个全新的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全部的“养料”,这正是我们大学生所缺乏的,因此,高校应该借助于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再次,开展创业技能培训。高校进行创新教育,不仅要在创业知识教育和创业精神培养上着力,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开展各种创业技能培训和讲座,提供到大企业实习学习的机会。这其中尤其要注重领导力的培养。领导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既包含专业技能,同时也包括道德引领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运筹帷幄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将极大地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信,从而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4.家庭要“借力”

家庭是学生创业的最为坚实的基础,每个家庭的条件都不尽相同,但从之前的调查来看,要想成功创业,家庭的支持必不可少。有了家长的鼓励,大学生更能面对创业途中的风险,积极乐观的对待创业机会。反之,家长对于大学生创业有所质疑和阻拦,就会打击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就成为大学生成功创业的绊脚石。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失败的案例都是由于家长的干涉与阻挠,使大学生不得不放弃创业梦想。大学生没有资金的来源,这就需要家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提供资金和广泛的人脉支持,并在大学生创业受挫和困难时适时给予安慰和帮助,做大学生创业最为坚实的后盾与避风港。

5.个人要“努力”

大学生走出创业难的窘境,除了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长的努力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大学生要敢于突破已有的“毕业就找工作”的传统就业观念,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密切关注实际情况,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寻找创业方向,拟定创业目标,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一些竞技性的比赛、创业培训、创业讲座,在储备相关创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摄取与创业相关的经验,另外,也要开始注重建设创业所需要的人际网络,并从创业政策搜集、创业项目资料搜集、创业规划等方面进行创业储备,增强创业自信。

参考文献:

[1]李杭.吉林省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2.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2

1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现状分析

当前随着高职学生规模的不断攀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在高职中也逐年增长。

我国高职学生资助体系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且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项资助工作在深化过程中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资助的途径还比较单一

当前学生资助的不足在于资助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资助项目缺乏有机整合、资助政策未能满足经济困难学生主体性需求、资助在区域性、校际性差异明显等,因此我国高职学生资助途径应从单一走向多元化[2]。

1.2高职资助过程中注重于物质解困,而精神解困匮乏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资助更多的是从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角度来考虑,对贫困学生思想、人格等方面状况的关注以及相关的心理援助相对缺乏,忽略受助学生的主体性培养。

1.3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弱势群体

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存在的家庭基础差、社会关系少、经济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等因素,对其就创业带来诸多影响;由于现实中的限制和观念上的束缚,就业时往往存在选择岗位偏差、签约时间迟缓、签约率偏低[3]。

1.4受资助学生综合能力存在“软贫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偏远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其接受的教育处于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在综合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动手实践和发展创新的不足已成为制约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可见仅解决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需求[4]。

1.5学业帮助力度不够

学习是摆在大学生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经济所迫要解决其经济问题影响了学习,有的因为自身底子薄而出现了恶性循环。当前高职院校对于优秀学生的培养选拔下了大气力,而对成绩落后的困难学生群体关注不够。

2基于“微创新”理念的“五位一体”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模式

100年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从经济学的角度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一种新组合”的创新理论,并指出创新是事物发展内在的因素,这对理解学生资助创新同样具有借鉴意义。2010年周鸿?t提出“微创新”理念,认为微创新的关键:一是从小处着眼,二是快速出击。

当前学生资助工作应该在以上创新的基础上从更微更深之处着手,关注结构性、服务性微创新,寻求突破,深化育人内涵,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在此提出“经济扶助?心理帮扶?就业指导?成长助推?学业辅导”五位一体育人型资助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立体式”资助,切实做到生活上扶助、精神上激励、就业上指导、能力上助推、学业上辅导,从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实施资助的同时,抓住教育的根本,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受助学生的教育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2.1雪中送炭,分层次实行经济资助为根本

首先要做好常规资助。学校通过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认定,根据其困难程度采取不同措施给予经济资助。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励志奖学金为辅的形式解决学费、住宿费;以国家助学金为主、勤工助学为辅的形式解决生活费。积极倡导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在学校设立奖助学金,通过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广泛开拓助学经费渠道。其次是开展暖心资助,采用人性化工作方式开展资助工作。

2.2贴心服务,注重心理帮扶为灵魂

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机制。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可联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共建贫困生心理健康动态预警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办法。

首先是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进行危机干预、救助,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调适、争做生活强者的意识,真正将困难视为磨练自己意志毅力的宝贵财富,力争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所导致的恶性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精神脱贫。

其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增强其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文体、竞赛等活动,加强与他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为其搭建展现自我、服务他人的平台,从而激发其自信心和创造力。

最后是在心理关怀方面,定期举办专门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通过个别辅导或团训、专题讲座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心态和健康人格。

2.3促进就业,提升就业指导为核心

就业成功与否,关系着资助育人的成效,也关系着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提升就业能力。通过校内外、课堂内外、集中与分散、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选课指导和环节性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鼓励非毕业班学生参加就业服务活动,不断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建立困难毕业生档案,开展分类指导。根据学生情况,区分不同类型,开展“一对一”就业支持工作。

最后是提供经济补贴,缓解就业压力。学校可以设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重点补助特别困难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减轻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经济压力。

2.4授人以渔,助推学生成才为目标

资助育人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实现真正意义脱贫。

首先是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生存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助,在自助中成长,使其具备自食其力、自我生存的基本技能。

其次是建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征信管理系统,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成绩、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综合表现等多方面纳入全方位的成长档案库,进行全程成长考核帮扶。

2.5全程跟进,开展学业辅导为保障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薄弱等特点,建立一套“全面指导、全程跟进”的帮扶机制。根据学生学习困难程度,建立“一对一”及“一对多”学业辅导模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动力。提供帮扶的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帮扶计划,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难点并探究学习方法,同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3

关键词:毕业生 困难群体 就业 服务指导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01-03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2009年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截止到7月份,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72.2%,比去年同期的68%高出4.2个百分点。尽管如此,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首先,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30多万,比去年增加近20万人,增幅近3%。另外,据测算,2009年有近80万高校毕业生未能就业,因此,2010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在710万人以上;第二,国际金融风暴产生的影响尚未彻底消除,国民经济诸多行业还处在恢复期,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增幅不大,许多企业在制定年度招聘计划时极为谨慎;第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今年我国城镇劳动力就业供求缺口在1200万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城镇新增劳动力和新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因此,2010年高校毕业生面对的仍然是“三峰叠加”(注释1)的严峻局面和“四大一突出”(注释2)的基本形势。

一、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界定

首先,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界定范围是高校毕业生,衡量的依据是就业,是以在毕业阶段能否顺利、充分地实现就业作为分析和判断的标准,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范畴。其次。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是一个“群体”,而非单个毕业生,因此,时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界定应该从宏观角度、从广义上去分析和研究,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界定结论。

此外,界定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还应该清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概括起来,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由两大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一,是经济社会客观因素形成的现实境况不利于太学生获取工作岗位。这是客观因素;其二,是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导致自己无法正常顺利就业,这是主观因素。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高校毕业生数量激增,现实可容纳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有限,与庞大的就业队伍相比,绝对数量显著不足;二是用人单位招聘标准有所提高,就业门槛提升;三是毕业生就业观念仍然不能及时更新和转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四是毕业生掌握就业招聘信息不及时,就业途径单一,不全面;五是毕业生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招聘环节淘汰率高;六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就业成本过高,造成一些毕业生因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与可能获取的工作岗位失之交臂;七是高校部分专业及培养方向的课程设置等与现时的社会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难以实现就业;八是一些地域政策性限制条件致使毕业生难以顺利实现就业:九是部分省区市的相关就业制度及规定不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发展需要,往往带来的是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情形;十是政府、高校及社会在探索新的促进就业的制度和举措方面的工作力度仍然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扶持和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面向基层就业等方面需要继续加大措施出台的力度。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正是处于这种形势下的就业更为困难的毕业生群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指的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所产生的客观环境和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而造成的相对于其他顺利就业毕业生而言就业更为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群体。他们因受主客观条件或因素的制约,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不能被用人单位所认可或不得不放弃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就业出现困难。

二、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主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型:其中,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种具体情况。

(一)客观情况形成的困难群体

1、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所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近年来。一些专业对口的行业因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引入了新型的高科技手段,减少了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这些行业的人才需求整体呈下降趋势,由此,造成了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2、高校开设的部分专业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所形成的就业困难群体。目前。大部分高校走的还是“招生计划运作,就业市场运作”的路子。招生工作和就业工作不协调,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或所培养学生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数量,因此。这部分毕业生就业很困难。

3、部分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做的不够深入甚至几近空白,与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的期望相差甚远。一些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资金匮乏,措施缺失,连提供基本的就业信息都不能保障,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势必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4、部分省市的就业或者落户的限制性政策导致的就业困难。地方保护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只接收本地生源毕业生。另一种是满足本地生源毕业生后,带有附加条件地接收外地生源。特别是在市县级以下相关招聘中最为明显。2008年以来,各省陆续出台户籍新政策。目的是为了畅通我国毕业生就业时的户口限制瓶颈,但是直辖市的户籍限制一直没有松动。与之相反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户口限制”政策趋向严格。

5、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增加致使许多用人单位普遍抬高招录门槛造成学生就业困难。麦可思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半年内主动离职率达88%。(注释3)如此高的离职率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我们在走访企业时经常有企业负责人谈到这个问题。较高的离职率、频繁的跳槽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不断增加。许多企业认为,同样高的离职状况,与其招聘学历层次低的毕业生,还不如找一些层次较高的,如此就造成了企业一窝蜂的提高招聘门槛。

6、全社会尚未形成以创业促就业的良好氛围,创业教育和指导工作缺乏,创业配套政策和措施缺失。当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极低,即使创业,成功的比例就更低了。从政府到企业、高校,尚未形成促进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在创业教育、创业配套政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的缺失,不利于“以创业促就业”战略的贯彻和落实。在这种环境下,大部分毕业生只能硬着头皮去找工作,却不能走“创业―产生新

岗位需求―促进就业”这样的路子。这种供需失衡的现状很有可能会在将来一直延续。

(二)主观因素形成的困难群体

1、就业观念偏差造成的就业困难。许多毕业生不能客观地设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一味地追求地域、工薪等方面的条件,一味地挑来挑去,往往会造成就业结果的“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的现状,久而久之会造成“无处可挑”的结局。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先就业再跳槽的思路,往往容易给企业留下极差的印象,企业索性将视眼投向学历层次较低的毕业生或干脆提高就业门槛,给许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2、综合素质低下造成的就业困难。综合素质低下有三个表现,一是只顾学习不顾其他造成的“眼高手低”、“知行不一”及动手能力差,二是不顾学习只顾其他的“拖后腿”或成绩较差不能正常毕业的情况,三是不学无术、一事无成的“堕落者”。这三种毕业生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竞争力较弱,实现顺利就业较难。

3、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就业难。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多数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或城市里的低收入家庭,许多贫困生家庭连学生上学期间的基本费用都负担不起,学生在毕业期间有时辗转求职所需的高额费用就更难支出了。另外,或是出于自身的原因,也或是出于家长的希望,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急迫l心情和就业期望值相对于其他毕业生更激烈、更高,他们往往还不愿意回原籍或偏远地区就业,这样一种情况也很容易造成就业的困难。

4、身体、性别、民族、工作经历等条件导致的就业难。在各地区各级各类的招聘会中,我们经常发现企业在身高、性别、年龄、工作经历等方面对毕业生作出明确要求,有些是因为工作性质而提出的,但更多的是不合理的。这样的歧视性条件直接造成许多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另外。一些少数民族的毕业生因生活习惯的差距和残疾人毕业生因身体条件的不便也会造成就业机会的失去。进而甚至会给毕业生的心理造成压力,致使这部分毕业生求职困难重重。

5、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造成的就业困难。有些毕业生,看起来很健康,内心却很脆弱。这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接受的锻炼很少,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缺乏和准备不足等原因,往往会被淘汰。在挫折出现后,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变得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迷茫,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对其就业极为不利。

三、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

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涉及社会多个层面,政府、高校、家庭和社会用人单位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指导、帮扶和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切实帮助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有效解决就业困难。

(一)政府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出台更多激励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并落到实处

1、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注重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引进相结合,避免某些专业毕业生在市场上无用武之地情况的愈演愈烈。

2、切实加强时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的整顿和监管,尽快出台新的人才招聘指导标准。规范人才招聘选拔条件和标准。督促部分地区尽快取消户籍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为毕业生的合理流动扫除障碍。

3、出台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老少边穷地区、到艰苦行业工作,拓宽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大力支持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切实的帮助。

4、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资金帮扶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划拨和监管工作体制,拓宽帮扶面,丰富帮扶内容。

(二)高校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切实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力度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利用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并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譬如,以工为主、以重型机械及装备见长的燕山大学,近年来树立“回归工程”的理念。探索和实施“CDio”(“CDio”指的是: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和operate―运行)工程教育模式。“CDio”工程教育理念就是要以此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包括个人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知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在社会和企业环境下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通过“CDio”的实施,实现了学生实践关口的前移,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另外,燕山大学精心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的就是为河北乃至全国培养大批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当然,不同高校有各自的特色,应该将自身的特色和国家、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努力找准适合自身发展、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发展思路和途径,这样才能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高校各级领导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事关高校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高校的各级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树立“大就业”观念,广泛调动全体教职人员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的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4、创新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体系,将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做细。做出成效。高校及其就业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并将国家及省市的相关就业政策、规定和举措及时详细地传达到学生。要切实理顺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管理体制,充实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人员,不断丰富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内容。要通过就业、职业指导课堂教学、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现场就业服务与指导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求职就业的本领。

5、高度重视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从教育、指导、培训、帮扶、保障及后续跟踪几个角度切实抓好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要分别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女毕业生以及因心理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制定“一对一”的帮扶解决对策,根据不同的毕业生困难群体类型制定相应的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鼓励,增强求知择业的信心。帮助他们提升提高其求职的成功率。

6、探索并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高校的大学科技园、孵化园、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及师资、科研和专业优势,对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度创业团队进行精心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创办企业,扎实推进“以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家庭应该做好毕业生的“后方”辅助作用,协调配合政府、高校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

家庭是学生成长、成熟的重要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在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家庭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根据就业实际工作经验总结,我认为,家庭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确引导,积极帮助;二是施加压力,强行干预:三是消极对待。置之不理。这三种影响方式对毕业生就业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积极引导所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毕业生就业,消极对待或强行干预所产生的影响不利于甚至有害于毕业生就业。因此,应该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消除其不利影响,协助做好毕业生的“后方”辅助作用。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1、发挥家庭的积极引导作用,消除其消极或不利因素,帮助毕业生正确定位,理性择业,端正就业一心态。毕业生家长及亲戚应该根据国家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结合各自的家庭实际情况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直面职场,养成能够承受挫折的能力。

2、不要盲目给毕业生施加压力,要培养毕业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毕业求职期间,家长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压力。更不要强行干预毕业生的择业决定。在毕业生的想法和家庭意愿出现不一致时,家长应该更多的给予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可以通过沟通和协商解决,切忌盲目地给学生施压,造成学生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其顺利就业。强行干预很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3、在毕业生求职就业阶段,家庭应该对毕业生的就业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心,不能消极对待,更不能置之不理。家庭的态度会对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和就业质量乃至日后的工作情况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家庭对毕业生的就业消极对待或置之不理,会使毕业生感觉到很孤单,很无助,也很无奈,处于这种情况下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找个工作混日子,即使找到不错的工作,也不一定能够心情舒畅的去投入到工作中。

对于经济困难或者教育素养不高、社会关系缺乏的家庭而言,从资助、教育、指导和帮助毕业生就业方面所能够做的工作很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家庭可以给予毕业生更多的精神帮助和支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鼓励和理解,同样会极大地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四)社会用人单位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载体”作用,在实现单位自身价值的同时,勇于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

各行各业的广大用人单位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归宿。他们应该发挥好这个“载体”作用。在做好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单位生产经营效益的同时,勇于担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为毕业生就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1、广大用人单位特别是占毕业生去向比例较大的企业单位,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将引进吸收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和大力引进人才结合起来,要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2、广大用人单位应该合理规定人才招聘条件和标准,不得人为设定一些歧视性的条件。而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帮扶各种类型就业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和帮助毕业生困难群体的良好氛围。

3、广大用人单位应该将人才招聘工作和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在每次招聘时同时举行就业宣传、教育、咨询和指导等就业服务与指导活动,并可以尝试开通“就业绿色通道”,免去毕业生参加招聘等活动的相关费用。为他们提供“一站式”的咨询和指导等服务。

4、广大用人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基地,既可以扩大在校生的实习实训范围,也可以方便单位考核遴选人才。同时要给予高枝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必要的支持,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施展的平台,为毕业生自主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条件,促进以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政府、高校、家庭和社会用人单位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有效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还应该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努力奋斗!

[本文是河北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就业专项立项课题《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和提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Zx201032。]

注释: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62

2.我国就业领域目前存在“四大一突出”的基本国情,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大、困难群体大,结构性矛盾突出。

3.麦可思.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oL].人民网―教育频道,2010,6.2

参考文献:

1.吴晶.教育部:截至7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72.2%[oL].新华网,2010,7.21

2.尹成基.人社部: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7%[oL].中国新闻网,2010.1.22

3.人社部.今年城镇就业缺口1200万[n].扬子晚报,2010.2.17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4

关键词:困难群体就业创业难点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居民收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河南省困难群体数量依然较大,创业就业难问题直接制约着困难群体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提高和改善河南省困难群体的生活质量,既是落实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河南省十二五期间需要特别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困难群体就业创业的意义

(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落实强民惠民政策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消除贫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中国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还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终体现。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是其摆脱贫困、奔向富裕的主要手段和措施,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解决……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既是其自身摆脱贫困的必然,也是落实国家扩大就业政策、改善民生政策的必须。

(二)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手段,也是促进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只有当生产出的产品全部或大部分被消费掉时,社会的再生产才能良性循环地进行。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我国近几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之一。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是其增加收入、扩大消费的基础,也是我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才能有收入,有了收入,才有可能去消费,有了消费,才有可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再生产,有了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发展,才有可能促进更多的人再就业,有了更多的人再就业,才有可能让广大人民有更高的收入,也才能让更多的人提高生活水平、让更多的人安居乐业,整个社会也才能更和谐。

二、当前困难群体就业创业难的原因

(一)帮扶政策不到位

一是对吸纳困难群体就业的企业鼓励政策不到位。企业是容纳更多就业人员的地方,政府应对吸纳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多的企业,在资金、税收、收费等方面予以扶持,以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当前政府在这方面的鼓励政策还不到位。

二是就业创业贷款手续繁杂。对于有创业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下岗失业人员,我国当前已出台了针对性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但贷款程序太繁琐,门槛也太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要按照自愿申请、社区推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查、贷款担保机构审核并承诺担保、商业银行核贷的程序办理贷款手续。一笔数额不超过5万元的贷款要通过十来道的手续方能办妥,所耗时间也较长。

三是对于想创业但缺乏技能者免费提供的培训机会不多,培训的技能也难以完全适用。困难群体创业急需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而当前河南省能进行有效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的机构极少,这给想创业而缺少指导和技能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是对于部分就业特别困难的人员,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还不到位。由于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目前还难以给予特困人员提供更优越的社会福利和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政策。

(二)就业创业渠道窄

第一,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诸多中小企业正常发展受阻,能容纳的就业岗位有限,难以满足广大求职者(包括困难群体)的就业需要。近期,我国经济的发展虽有复苏迹象,但长期稳定健康的高增长还难以做到,这就难以给广大求职者(包括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第二,能容纳更多人员就业的服务业尚难以充分满足日益增加的求职者(包括困难群体)的就业需要。服务业具有投资门槛低、资金耗用少、效益回收快、就业岗位多等特点,能够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各种层次的就业岗位。但是,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30%左右,我国的平均水平已超过40%),而河南省的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省。因此,服务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满足不了更多求职者的需要。

第三,由于部分企业破产倒闭,致使一些缺技能、缺特长的“4050”人员沦入下岗队伍之列,而这些人,因原来长期从事单一的岗位工作,不具备从事新技能的素质和能力,就业渠道十分狭窄,转岗难度很大。

第四,部分困难群体成员惰性较大,不愿意下大力气学习新技能,致使就业创业渠道少。随着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福利的不断增加,使得部分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员,其劳动报酬收入与城镇低保水平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致使部分困难群体产生惰性,宁愿在家吃低保,也不愿到社会上从事简单的劳动,更不愿花大力气学习新技术、新技能,人为地压缩了就业创业渠道。

(三)就业观念落后,创业思路存在盲目性

部分困难人员从国有大中型企业下岗后,不愿去中小企业就业,更不愿摆摊设点做小生意,宁肯在家吃低保过穷日子;部分困难群体成员想创业也有勇气去创业,但却缺乏市场观念,在不了解市场需求又没做充分的市场调查之时就盲目投资,结果造成创业受挫,事业惨败,给家庭带来了不该有的损失,致使其不敢或无力再创业;

(四)就业创业信息缺乏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技术、新工种、新岗位不断涌现,但新岗位需要的技能培训却总也跟不上时展的需要。企业缺新型人才却招不到人,培训机构提供不了企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困难群体人员又得不到及时适用的新型用工培训,用工单位、培训机构及困难群体间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沟通,致使困难群体就业创业的机会随之减少。

三、拓宽困难群体就业创业的途径

(一)政府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创业

1、落实政策保就业

(1)认真落实税费减免、职业培训、小额担保等各项扶持政策,合理安排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确保岗位补贴、社保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足额发放。(2)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帮助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3)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对下岗人员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以及适当的岗位补贴。(4)通过政策激励和提供优质服务,鼓励企业多用人,支持困难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解决职工就业问题。(5)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职能,利用好上级拨付的转移支付资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2、拓宽渠道广就业

(1)通过政府购买、单位挖掘、辖区单位吸纳、社区服务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发就业岗位,集中安置“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2)对家庭困难、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公益性岗位。(3)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保企业促进就业。(4)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提供服务扩大就业。(5)发展农村工业园区和农民工创业园区,促进农民工当地就业与创业。

3、培训技能促就业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2)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整顿社会培训机构,确保培训质量。将培训专项资金补贴与培训的绩效挂钩,根据培训上岗就业率给予资金补贴。(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实用性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联办的定向、定岗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扩大就业做好服务。(4)对农村低保户家庭,采取量体裁衣的方式进行就业培训。

(二)困难群体自强自立自主择业

1、转变就业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择业时要扩展思维,勤于思考,善于做工,敢于吃苦,要克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树立自主创业光荣的信念,并千方百计为自我就业与创业努力奋斗。

2、提高就业技能

做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技能。技能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平时一定要培养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行为与习惯,为自主就业与创业培训必要的技能和才干。

3、学习研究市场

市场是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或现实表现。它既可以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又可以指有购买力的需求,还可以指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等。市场中有大学问,要学会观察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培养捕捉市场机遇的能力并适时大胆投资创业,为创业成功提供保证。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5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资困体系构建实践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也在经历着一个从无到逐步完善的渐变过程。因资助政策的实施,每年约有30%的学生获得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资助,学校通过国家奖、助、贷等政策来保障在读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积极拓展资助平台,挖掘更多勤工助学岗位来缓解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有效地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基本问题,缓解现实压力,有利于校园和谐与稳定。从目前的资助体系运行过程来看,奖、助、贷等形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解困的目的,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需要,但是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性不大,所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形式简单,多为服务型或劳动型工种,没有技术含量或创新潜力。经济困难学生为了维持日常生活支出,就要寻求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耗费很多课余时间,势必影响学业的提升,再加上自卑心理作祟,往往会使一部分学生从经济困难生转变成“双困”,甚至是“三困”、“四困”学生(经济贫困―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最后难以完成学业,不能顺利毕业。

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并分析,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创新理念、挖掘载体、更新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科学体系,真正实现经济困难学生中的“知识脱贫”与“精神扶志”的双效目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

二、现阶段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就业特点

(一)贫困学生心理特点。

1.学习目的和动机带有较明显的功利色彩。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从小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把考大学、谋求一个好单位作为自己摆脱贫穷的生活境况的唯一途径,极少有学生希望毕业后回家乡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们的思想境界相对比较狭隘,学习动机受到限制,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2.既自尊又自卑。

面对物质生活水平的巨大悬殊,贫困学生因为自卑而过于自封,因为自尊而过于孤僻;在情绪上既忧郁又焦虑,对生活状况不满意,幸福感低;在人际交往上既自我封闭又软性自卫,乐群性差。

3.依赖心理强。

在资困工作中,我们常常注意物质解困,错误地认为只要对贫困生给予经济资助,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但时间一长,就会使贫困大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会理所当然地依赖政府、学校、社会和他人的资助,在助学金评定中,不是谦让,而是互不相让。甚至有的学生拿着国家的助学金,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

(二)贫困学生就业特点。

1.学业成绩优势少,综合素质欠缺多。

在贫困生中不乏成绩优异者,但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的农村,教育基础本来就差,加上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担任兼职,课程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学习成绩一般者居多。许多学生要在学习上战胜别人,“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造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差,就整体而言,贫困生综合素质比一般大学生差。

2.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期望实现难,心理障碍排解难。

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因,面对尚不完善的“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机制,贫困生在联系就业单位时,总体上处于不利位置。同时在就业思想上,被家长寄托着留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希望,很少有贫困生愿意到贫困的地方去创业,不能正视现实“先就业”,过高的家庭期望成为贫困大学生“有业不就”的重要诱因之一。贫困生在面临就业时,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显得表层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治安问题。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资困体系的思考

(一)建立专门的资困机构,实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系统化。

资困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也是多方面的,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综合的管理机构,对困难学生资助实行专项管理,也可以称之为资困服务中心,中心由专兼职教师与困难学生组成,负责建立健全资困工作规章制度,制订科学的教育管理实施方案,实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系统化、有序化。

(二)丰富资困体系的教育内涵,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发展化。

结合贫困生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等心理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挫折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

(三)提升资困体系的管理效能,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科学化。

做好贫困大学生家庭困难认定,完善贫困生档案管理,不断实践多元化资困体系,加强学生诚信管理,以最全、最新、最真、最准的要求,掌握贫困生全方面成长信息。

(四)完善资困体系的服务职能,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人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科学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在校学习和进行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资困体系的实践

要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完成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必须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秉持“做中学、学中做”及项目管理模式,改变以往事务型的资困管理体系,开展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程的阶段性资困教育与管理活动,建设系统化、发展化、科学化、人文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全程、分阶段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

1.进校初期,以开展心理扶助工作为主。

通过专题讲座、个别谈话、座谈讨论、演讲辩论赛、团队训练等切实有效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贫困生,帮助其树立信心,转变思想观念,克服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学会自我接纳、接纳现实,以平常心态面对贫困。

2.大一新生期中考试后,开展学风建设与感恩教育。

期中考试后,立即汇总贫困生考试成绩,开展成绩分析比较会,由本专业的大二学生带领大一学生去开展分析成绩得失的原因,指导改变固有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同时在全体大一学生班级中开展“算一算亲情帐”的主题班会,计算上好一节课的教育成本,感悟社会、家庭所赋予的希望和责任,鼓励学生自发学习、自主学习、科学学习。

3.大一第一学期末,组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颁奖及宣讲会。

每年11月末、12月初,定期组织全院范围内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颁奖及宣讲会,做好典型教育,安排获奖学生中的部分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成长之路,激发贫困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对缺乏精神支柱的贫困生群体而言,那些身在逆境、百折不挠的典型人和事,是激励和鞭策他们的直接动力。先进事迹一旦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就可以产生极大的教育力量。

4.大一第二学期初,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讲授,帮助学生开展科学测评,全面认识与了解自我,积极开展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有目的、有方向地将优秀学生引导进入社团活动中去,鼓励轮流担任学生干部,吸引他们参加多项具有竞争性比赛,强化竞争意识,以锻炼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

5.大一暑期,组织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一暑期,联系相关部门、相关专业教研室,筹措经费,开展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多个8―20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内容包括社会基本情况调查、社会服务等,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注重贫困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合作观念,不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形成开放的性格和合作意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一个向社会、向资助者表达感激之心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劳动、实践带来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6.大二第一学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总结宣讲会。

组织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各级、各类、各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开展总结宣讲会,介绍他们在技能大赛备战中的艰辛、经验,以收获来鼓励学生们积极学好专业课程,牢固掌握专业技能,明确“技能”对日后求职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们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端正学习动机,加强对专业课学习的自我压力,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7.大二第二学期,求职、创业技能培训。

通过专题讲座、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形式,帮助贫困生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淡化“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加强求职技巧培训,巩固求职心理承受度,考虑到贫困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为具有创业创新意愿的学生,提供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8.大三实习期,跟踪实习表现与思想动态。

进入大三实习期,资助中心将实习生分派至相应的辅导员、专业论文指导老师处,加强实习表现与思想动态管理,要求每月做好思想交流与汇报。

(二)秉持“做中学、学中做”,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全程、分阶段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中,资助中心专兼职教师起到的是策划与管理作用,大部分活动的具体实施是交由大二学生带领大一学生去完成的。

“做中学,学中做”,当大二学生带着大一学生组织实施、传授经验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反思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做得更好,有所创新,更具教育意义;大一学生的溶入,会带来形势的微妙变化,每一级新进校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因素多少是会有所偏差的,所以活动的主旨不变,但内容及评价方式是需要及时进行修订的。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帮助他们深刻领会教育者的教育用意,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教育的实际效能,并积极转化为内因,阳光快乐、成长成才。

五、结语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进行经济资困治标不治本,更主要的是实现“精神脱贫”目标。高校作为全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主体,应积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资困体系,有效地将资困与育人有机统一,共同关注贫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感受社会的尊重与爱,构建起高职院学生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育人体系,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6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现如今大学生这种特殊“商品”的价值和价格都在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毕业即失业也显得极为平常。而家庭困难、心理困难、学业困难的学生群体的就业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方面来说,近年来,经济体制转型,需要的人才层次有所变化。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与以前有所不同。从社会解决就业的途径来说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企业解决;二是国家政府行政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包括教育单位解决;三是大学生自主创业。其中企业解决的就业问题占社会解决就业问题的80%以上,可见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然而,企业需要的是有能力、有经验、稳重、可靠的人才,而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具备这些条件,至少是大多数人很难具备。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各大城市,加之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和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出现大量的企业裁员和大批“海归”的“回巢”,使社会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全国劳动力总量严重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极其激烈。

2.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绝对人数急剧增多,现在全国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将近30%,特困生比例达10%-15%,成为大学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不规范、用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公平、公正、公开的平等竞争就业环境并未完全建立。比如,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不对外公布,需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社会资源逐渐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就业过程缺乏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人脉”支撑,成功就业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

3.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制约着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教育。目前每个学校基本上都有一个就业指导中心,这个机构的职责应该是指导大学生如何成功就业,而不仅仅是采集毕业生信息。但是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开个动员大会,组织个报告会,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信息等等。当然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与企业结合,让企业招聘走进校园,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提供就业便利。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就业指导中心要做的应该是让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更深刻的了解社会,做到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此外,针对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对欠缺。许多高校虽然有心理咨询教师,但进行的心理辅导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往往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和跟进辅导不够深入。这使得不少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就业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二)大学生的个体原因

1.个体综合素质能力欠佳,就业竞争力较弱。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但就业困难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薄弱,也没有条件进行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进入大学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缓解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不断奔波于各种兼职之间,在选择兼职时也是经济考虑优先,对自身专业素养、个人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而一些学业困难学生则忙于应付功课而忽视对个人能力的培养提高,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思维方面都要逊色于其他同学,在求职过程中容易给用人单位高分低能、综合素质较差的印象,从而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

2.就业定位不够合理,求职期望过高。考大学是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学业困难的学生始终陷于繁重的学业之中,而沉重的心理负担促使其对前途充满迷惑,这就使得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急于找到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状态的工作,这也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视野,使其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稳定的工作、高报酬的工作。

3.就业心理复杂,产生消极就业观。由于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一般大学生存在更加复杂的就业心理。经济上的困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欠佳,容易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卑、胆怯心理,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充分展示和推销自己,无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害怕竞争、害怕求职,不敢主动出击,而一味等待机会。沉重的经济压力还会使贫困大学生往往急于求成,希望一锤定音,一旦求职不顺,就容易产生焦虑,甚至对其他顺利就业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尤其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敏感,容易对同学、对社会产生敌对情绪,甚至做出过激行为。这些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往往人为地造成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二、改善各类困难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人才市场竞争趋势均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一)学校和社会方面

1.继续加大对各类困难群体的资助力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缓解经济压力、完成学业的同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加强对各类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各类困难群体就业必须建立在对自我、对就业形势、对职业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其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动手能力是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保证,是高级专门人才所必备的一种实践技能。对毕业生而言,无论今后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在生产第一线,动手能力的强弱都将直接影响到其能量的发挥程度。开拓创新能力其实质是一种综合能力,它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作用、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合力。竞争能力是在人们身上变成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一种心理特质,因而也成为文明人类所追求的一种能力品质,要注意在竞争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决策能力是在面临多项选择及时、果断作出最佳选择的一种能力。

3.加强对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及时解除其就业心理困惑。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应当重点关注此三类学生的就业心理,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讨论会、现场咨询、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方式,通过针对个性倾向和内在潜质的分析,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规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及时纠正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偏差,解答他们的就业困惑,树立择业的信心和勇气,以健全的心理素质迎接职场的考验。

4.提供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促进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其创造就业先机;争取将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信息网络化,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搭建就业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减少异地求职的风险和费用;广泛发动校内的职能部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积极开拓校内外就业市场,广开就业渠道,重点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努力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传统的就业观念已经严重不适应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妨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就业观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不会为个体而改变,要想融入这个社会,要想成功,必须是个体为这个社会而改变。为改变现状,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往往对就业有过高的期待,因此,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要通过各种努力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

2.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在活动中成长,树立信心,提高自己的择业竞争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的大舞台接受锻炼,开阔视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创业设计大赛、模拟双选会等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加强学生特色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3.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应当及时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理性认识自己,客观评价他人。大学生应端正择业心态,培养主动经营人生的信心、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敬业的心理素质。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因职业选择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已位居心理问题的第四位。所以,大学生应多读一些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就业案例,并从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不应该太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把第一份工作作为择业的起点,而不可期望一步到位。

参考文献:

[1]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8,(7):47-48.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成因分析;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9—007—03

近些年来由于各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的日益增加,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国家分配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转变,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而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中,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同辈人的压力,使得高校中出现了这样一群人——“就业困难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指,由于自身的主观原因或社会客观原因,在大学毕业之后仍然没有实现正常就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有着自我认识不足或者自身竞争力不强的通病。

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

1.1自身主观原因

1.1.1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欠佳。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评价应聘者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应聘者能否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方面。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个人综合素质包括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等。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喜欢所学专业等个人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甚至无法正常毕业。同时,普遍缺乏组织管理能力、社交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很难从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1.1.2毕业生身体、心理障碍。身体障碍群体主要是指由于体貌条件或健康状况不佳而造成就业困难的群体。虽然身体残疾或身患疾病不属于求职者能力、品质的缺陷,但是用人单位从自身利益方面考虑,在同等条件下,还是会将这部分学生排除在外,给这部分毕业生造成就业阻力。更重要的是生理缺陷很可能会导致该群体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除此以外,自卑心理,自闭心理,面对挫折时的矛盾心理,也是制约大学生大胆迎接挑战,自主选择职业的障碍。

1.1.3自身定位不合理。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就急于想找到稳定、高报酬的工作,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状态。由于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盲目寻找,缺乏正确定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就职机率。由于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这类就业困难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充分认识自己,就职期望过高,就业要求不切实际,急于求成,希望一锤定音,一旦求职不顺,就容易产生焦虑,甚至对其他顺利就业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

1.2外界客观原因

1.2.1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多来自于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或生活保障低下的城镇家庭。一方面,特殊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导致他们承受着一定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毕业时花费在求职应聘方面的费用也大大增加,从而影响其顺利就业。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缺乏“人脉”关系的支撑,很难与家庭背景优越的学生相竞争。

1.2.2学校办学理念、专业设置的影响。虽然,各高校不断强调教育改革创新,但多数学校在办学理念上仍偏重知识灌输,忽视大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使得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部分学校专业设置雷同,特色越来越不明显,不少专业与市场经济需求脱节,脱离实际,加之实验条件不足,没有专门的实习基地,市场滞销的人才又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人才不能及时提供,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到冷遇。

1.2.3社会和用人单位方面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如今,用人单位更加青睐有能力,有经验,稳重、可靠的人才;希望大学生一上岗就能发挥作用,独当一面;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只要本地生源不要外地生源等情况也屡见不鲜。此外,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企业裁员等因素,社会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就业竞争极其激烈。

2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着重大意义,其作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而且,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毕业生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严重,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之路更加坎坷。对高校就业负责人员而言,如何帮助这部分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2.1学校提供创造各种锻炼平台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创造各种锻炼平台,使得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大学生们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中能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由学校牵头,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创业设计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

2.2对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心理辅导

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举办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对各类就业困难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解除他们的就业心理困惑。就业指导老师要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正确认识自我,做好规划,避免就业盲从、期望值过高。鼓励就业困难学生确立自信心,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要鼓励同学之间相互鼓励、赞美,让赏识教育成为学生自信的动力。

2.3合理运用困难资助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国家资助体系已不能减轻这些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学校需要合理地运用困难资助政策,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帮助,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4建立专业实训基地

学校要竭尽全力为学生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检测专业技能的平台,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定期开展专场招聘会,为学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便捷快速的交流平台。

总之,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要认真、科学地解决的一项任务。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就业的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8

一、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现实表现

据教育部的权威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3%[2]。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在2013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毕业生总数基础上激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意味着今年将有超过145万名的贫困生大学生就业,就业竞争空前激烈。随着结构调整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整个就业大环境对人才标准和素质能力产生重大影响,而高校贫困生受自身内部因素的约束,就业难问题与非贫困生相比更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就业行业和地域相对狭窄,某些贫困生将就业作为摆脱贫困的最后机会,将高薪、体面作为衡量就业优劣的首要因素,不愿意下基层,到西部地区或者艰苦行业就业,担心找不到体面的工作无颜面对家人“光宗耀祖”的期盼;二是就业发展空间受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出国、考研和创业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他们急于改变窘迫的家境,早日走进社会,早日回报家庭,盲目就业导致职业定位不准确,导致就业发展前景不佳,甚至使贫困延续。

二、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内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就业困难的现实情况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相互作用而形成。外因主要包括:国家就业政策缺乏对应的就业保障措施,没有形成灵活的就业机制和有序的人才预警机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不匹配,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对高校贫困生有针对性的细致的内容;社会资源匮乏,在家庭和社会关系方面没有任何优势,使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势单力薄。

外因是客观存在的,对高校贫困生来说,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改变。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高校贫困生必须提升自我素质与能力,改变自己,这是改变目前就业难问题的关键。造成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价值观偏差。高校贫困生在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学习和生活态度等方面与非贫困生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他们的择业观相对比较保守,思想包袱较重,迫切需要找到有较高收入的工作,过于追求工作的经济价值而忽视其社会价值。职业定位不准确,择业期望过高,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导致职业价值观出现偏差。

2.综合素质不全面。绝大多数高校贫困生来自农村,上大学前综合素质培养较少,进入大学后往往是学业困难高发群体,导致他们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文体活动特别是需要财力支撑的课余活动很少参加。因此,他们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科研能力相对不强,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机会较少,沟通能力、社会认知能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影响高校贫困生的求职应聘,同时也影响职业发展潜力。

3.心理问题频发。有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而且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复杂多样。高校在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中,往往会出现重“经济资助”轻“心理资助”的问题,而高校贫困生因为经济压力、学业压力、环境不适和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因素产生心理上的重负,导致出现自卑、焦虑、抑郁、孤僻和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影响正常的在校生活,被迫退学或休学[3]。

4.就业竞争能力较低。某些贫困生仍然延续中学的观念,以学习为导向,“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难以进行正确的职业决策。同时,他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很少考虑以创业和出国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继而往往忽视自己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方面的锻炼与提高。

三、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路径探析

加强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工作不仅有助于高校贫困生成功就业,有助于完善高校贫困生援助工作体系,而且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率,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下大力气从贫困生的职业价值观、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四个内在因素着手,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效率,是实施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的重要路径。

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必须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目标引领作用,引导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是理性信念教育,教育贫困生正确看待“贫穷”和“苦难”,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只有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实现统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价值;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是当前时代精神的核心,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培养贫困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转变“铁饭碗”的观念,鼓励他们多渠道多形式地就业;三是诚信感恩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教育高校贫困生,“不以穷耻,不以富荣”,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诚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征文演讲比赛、义务支教、关注智障群体等活动,让他们体会到感恩社会、帮助他人、提升自我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发挥自己“辛勤劳动、诚实守信”的特长,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鼓励他们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地区就业以回报社会和国家,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校贫困生而言,一方面要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第一,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在设置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时要注意劳务型和智力型岗位并重,让贫困生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实现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比如实验室用工单位为贫困生提供参与导师重大课题科研项目的机会,多媒体等设备管理部门为贫困生开展设备维护、基本管理等知识培训工作,为他们将来就业增加“砝码”。同时,尽量提高岗位酬金,吸引更多的贫困生在学校参加勤工助学岗位,而不是走出校园去做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纯体力的兼职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第二,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培养沟通协调能力。让他们在参加各类校园活动中,加强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取长补短;有针对性地引导贫困生参加高数竞赛、化学技能大赛、专利申请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等活动,增强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并在综合测评、评奖评优、困难补助等评价过程中适当向积极参加校园社团活动和各类竞赛的贫困生倾斜,注意保护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3.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室和班级心理气象委员等多渠道,重点关注贫困生心理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鼓励贫困生悦纳自我,努力超越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贫困生虽然客观条件不如其他同学,但有别人没有的优势。利用一切资源和机会,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生活经历、待人接物成熟度等方面的长处,并鼓励他们发扬这些优点。同时指导贫困生在树立目标时谨慎选择,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努力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功,也会增强自信。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种种心理问题时,不能讳疾避医,应寻求心理咨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寻求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上的安慰。在校园里树立自立自强的榜样,并将这些榜样带到贫困生的身边,用鲜活的例子告诉他们,相信自己靠自己的奋斗和创造,完全可以成为成功者。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9

(一)就业环境分析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约为727万人,就业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28万人。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用人单位矛盾等社会因素,招生规模扩大、培养模式滞后等高校因素,毕业生自身素质较低、就业观念落后、诚信问题严重等内部因素,以及每年的毕业生未就业人数基数越来越大,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就业情况概述以商学院为例,2014年7月,商学院有毕业生835人,整体就业率为92.34%,仍有7.66%的学生未就业。据调查,这些未就业学生都为就业困难学生。

二、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成因

(一)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类型所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即由于家庭政治、经济背景和个人的主观因素、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心理品质的完善程度、身体条件、所学专业及其人们对其评价和尊重的程度不同,以及那些在某些方面或各方面都较差,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不能被社会用人单位接纳认可,就业出现困难的一群大学生。究其类型,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毕业生自身条件影响形成的困难群体;另一类是由毕业生就业心态形成的困难群体。

(二)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1.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偏差以及家庭条件的两极分化都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家长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凡事都替孩子包办,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差,依赖性强。有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有些来自于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家庭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建议和信息不是很好,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2.来自学校方面的影响。高校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就业指导工作等不科学,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就业存在影响。3.来自用人单位方面的影响。用人单位为了节约用人成本,往往提高招聘要求,压缩岗前培训。一方面,给予他们比较多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希望他们一上岗就能独当一面,立马发挥作用。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都会影响毕业生就业。4.来自毕业生本人。任何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原因直接影响着毕业生本人,决定着毕业生自身条件,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心态,造成了他们就业困难。

三、针对就业困难现象采取的职业指导

(一)将困难扼杀在摇篮里通过对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成因进行分析,我们得出就业困难群体的出现有一定的原因。想改变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心里有数,知道哪些学生将成为就业困难学生,掌握其动态情况,并对他们采取不同于一般毕业生的方法,开展专门的职业指导。1.分层次建立动态档案,进行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就业困难群体的产生是有一定过程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生入学之时起,对经济困难、学习困难、沟通困难、适应困难等困难学生,分层次建立动态档案,并在大一、大二期间,通过帕森斯的特性因素匹配理论及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等职业指导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大三的时候,针对学生情况,及时对他们进行动态了解。目前,商学院对各类困难学生都建立了动态档案,对这些学生做到了心里有数,为他们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家校联合,共同完成就业指导工作。由于造成就业困难有来自于家庭的原因,因此需要家校联合,共同完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商学院在大学生求学期间,班主任、辅导员就主动和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宣传毕业生就业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心态,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二)针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进行预防性的职业指导1.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团队。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解决就业困难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心理和生活中消除就业观念和就业态度带给他们的不良影响。目前,商学院吸引和吸收了一批有能力的职业指导队伍,成立了专门的职业指导团队。这个团队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讲座和活动,并且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及时的解决就业困难学生遇到的各种困惑。2.融职业指导于学习和各种活动中。鼓励就业困难群体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积极参加到校企合作的项目当中,是解决就业困难的又一途径。商学院把工作做在平时,在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学习教育的同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企合作项目当中,在学习和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3.营造良好的职业规划氛围。以商学院为例,商学院积极加强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提高了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职业指导能力。具体做法:大力开展职业指导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形成良好的职业规划风气;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心理指导、职业道德、就业信息指导、就业技巧、政策法规指导等纳入到学生的课程当中。

(三)积极拓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渠道1.主动出击,寻找就业市场。每年,商学院就业指导教师都会主动出击,到沿海等发达地区,了解就业市场及就业行情,寻找并开拓就业渠道,将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快速及时地反馈给在校学生,使其能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要求。2.以创业带动就业。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西南地区成立了创业班,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成功引进了一大批创业项目,孵化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业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这种变通的职业指导形式,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困难的问题。

四、总结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指导 

【中图分类号】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1现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规模逐年上升,加上近五、六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取得了飞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145万人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迅速增加到611万人,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然而,飞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的就业率在不断下降。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2008年仅为不到70%。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而毕业生却逐年增加,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有多种原因。其中,既有高校、用人单位、家庭等的外在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分析明确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成因,便于寻求积极的应对措施。 

2.1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 

2.1.1高校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我国的教育体系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因而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创新能力。我国的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相对于目前瞬息变化的社会情况,已经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新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在短短的几年内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出现了严重的就业市场供过于求,造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巨大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1.2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许多高校没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择业观、职业观、诚信观和创业观的指导,而更多的是毕业之前开办几场讲座的突击指导,这些应付式的就业指导对学生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指导,忽视把职业生涯设计和自主创业结合在一起的全程化指导,缺乏层次感。有时,反而会使学生就业思维紊乱。此外,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比较狭窄。学生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专家化、专职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非常紧缺。 

2.1.3用人单位的人才准入体制脱离实际 

在我国高校连年持续扩招的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呈现出“供过于求”态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用人单位盲目地提高录用标准,对毕业生提出许多超越了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的准入条件,普遍把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读期间获奖情况以及工作经验等都列入了招聘的基本条件,这种现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中极为普遍。此外,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高效率的利益回报,往往在招聘时只愿意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把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忽视了大学生的潜能和可塑性。 

2.1.4家庭对学生就业的期望较高 

一名大学毕业生,经过十五、六学习,家庭对其的投入巨大,对于学生家长而言,自己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能够在学生大学毕业时候得到可观回报,以及能够在经济发达地区、大的城市、大的单位找到一份收入又稳定的工作是十分自然的希望。但是这些观念无形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找到一份“收入高、地位高、并十分稳定的“好工作”。但是这样岗位能吸纳的大学毕业生毕竟有限,如果大家都把目标锁定在这些范围较小的行业,必然加大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难度。 

2.2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 

2.2.1大学生落后的职业生涯观 

我校对2009届2200名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就业意向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显示:85.12%的学生选择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就业;10.25%的学业生希望去北京、上海等地;只有4.63%的学生愿意到省内其他地区就业,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畸形聚集现象比较明显。毕业生之所以就业压力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广州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国家机关,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一句话,问题出在“职业生涯观念”上。 

2.2.2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矛盾,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的给自己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 

2.2.3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工作能力、求职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社会对大学生应有的就业能力有着一定的期望要求,大学生只有符合相应的要求,才有可能在就业市场求得一席之地。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因为自身的就业能力不够所致。 

 

3就业指导对策 

3.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高校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但笔者认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就业市场的发展。第一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在学科结构的调整上,要加快传统学科的改造,加大应用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发展力度,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型的学科结构。在专业设置方面,要避免以往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狭窄的缺陷。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改造传统专业,第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以往那种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仿真训练、参观、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3.2建立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长效机制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高校既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也要通过多方面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帮助大学生有效解决就业困难。首先,高校要把促进毕业生就业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目标中,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其次,高校应该与用人部门联动互惠的方式积极有效地拓展就业市场。再次,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职业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使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耐挫能力,以健康的心态去赢得人才市场的竞争。 

3.3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全程化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全程化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以专科生为例,大一新生为职业启蒙期,应以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为主,进行职业启蒙教育,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从进入大学阶段一开始就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为职业定向期,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拓展职业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寻求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以便进行职业定位,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为职业冲刺期,要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心态调适、创业教育等培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4加强自主创业教育,拓展学生就业途径 

大学生是青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富有激情,思想解放,是时展的生力军,是社会中最具创造力的一个群体。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风起云涌,一方面解决了学生个体就业问题,还为社会提供一些就业岗位。所以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加大自主创业教育,通过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营造创业文化环境、加强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创业过程模式、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教育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创业知识结构和创业能力,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等,由“求职者”转变为“创业者”,展示出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3.5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就业观 

大学生应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准确定位,以进取的姿态主动适应社会。首先大学生不能只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单位,而应放眼世界,结合自身特点,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到中小企业去寻找新的突破点,其次,大学生所在家庭的家长也要转变观念,不要认为自家小孩在西部地区、农村社区、中小企业就认为小孩没有出息,这几年培养付诸东流。而是多鼓励,让大学生有一种强大的家庭支持感,使他们青春散发出灿烂光芒。 

 

4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高校,要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努力做好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推荐,构建全员职业生涯平台。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确保高素质人才能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能量,同时学生也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求职能力。我相信只要学生、高校和社会齐心协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大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姜爱贤,孟亮,刘桂英.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11):132~133.

[2]李瑾.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和指导对策,今日科苑,2008(16),p38 

[3]舍娜莉.浅议就业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12):83~86. 

[4]孙玲,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黑河学刊,2005(4),p32. 

[5]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