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十篇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1:12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1

一、乡土化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1.乡土化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在社会上广泛地兴起了保护乡土文化的热潮。乡土文化是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宝贵资源。乡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高中生承担着社会文化的传承责任,更加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高中教师在进行高中实践课程时,要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带领着同学们积极地探寻乡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将乡土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传承能力。

2.乡土化资源面临的课程困境

高中教师在开展乡土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第一,乡土化资源开发不到位。乡土化资源在社会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认识不够深入,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感觉无从下手。第二,内涵过窄。乡土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甚至有的教师并不知道本地区的乡土文化到底有哪些内容。这就导致了高中实践活动中乡土化资源利用率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采用多种形式开发乡土资源

首先,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认识到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学校要形成良好的乡土文化资源意识,带领教师和学生主动的收集乡土资源,丰富本地区的资源库。其次,教师在进行高中实践活动时,要做好学生动员工作,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地投入到乡土资源建设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丰富的资源库,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乡土化高中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利用

1.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实践活动是一项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生成性很强的活动,要将信息技术、科学知识、传统文化、道德建设都纳入到活动中去,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教学效果。乡土资源建设原本就是高要求的工作,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积极地搜集乡土资源,丰富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做好动员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乡土资源收集活动中,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和学生明确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在教学中引入乡土资源建设。最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完成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

2.师生共同建设乡土资源库

在我们生活学习的空间中,乡土资源体现得非常具体,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乡土文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乡土资源库,丰富乡土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教师要明确教学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分析高中实践活动中涉及到的乡土素材,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教师要和学生收集整理乡土资源,让这些资源能够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服务。在进行整理过程中,要不断地更新信息、完善信息、补充信息,形成系统化的乡土文化资源库。

3.大胆创新乡土化课程资源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细心地观察本地区的特色,善于积累和观察,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资源,拓展乡土化教学的空间。教师在利用乡土资源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创新乡土资源,带领着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欣赏传统的文化,赋予文化崭新的含义。教师要带领着学生深入民间生活,把握时展的趋势,寻找新的资源新的内涵。学生还可以到本地旅游局,向有关的专业人员咨询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本地独有的乡土资源,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按照生活方式、节日庆祝、家居建筑、饮食文化、地理人情等板块进行汇总,使之在相关的教学实践中得以使用。

4.积极进行乡土化资源实践活动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对社会人情世故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所以教师要带领着学生积极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提高学生的乡土实践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文化水平,按照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选择最佳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乡土文化的探究学习。教师选择的课题口子要小,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具体的知识,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素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在情感方面和心理方面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充满了对家乡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2

一、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境遇

(一)城镇化影响下,价值观念的转变对乡土文化造成冲击

城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在给农村居民带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同时,也消解了原有淳朴的特色鲜明的文化观念。在传统农村社会,人际交往是受到血缘、地缘因素影响的契约关系,而现代社会呈现出一种理性化的交往模式,以利益计算作为人际互动的第一考虑因素。由此带来的急功近利心态使人们更注重追求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的传承,这引发了一系列的城镇建设同质化、文化同化严重等现象。很多城镇建设过程中甚至出现文化传承的畸形发展,将乡土文化的保护推向商业化发展道路,重金打造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边缘文化,然而对于传统习俗、村落原貌等的保护是缺失的。原本特色鲜明的乡土社会逐渐消逝,乡土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

(二)市场经济对乡土社会生存环境的吞噬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业转移人口增多,大量农村人口离开了乡土社会,投入现代城市文化和经济建设中,这导致了乡土社会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一部分农村地区受到工业化的刺激,开始步入现代化,改变了原有的落后、封闭、保守的生存状态,但是与此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过度消耗,乡土社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造成农民对乡土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逐渐消失,恋家(乡土)情结弱化。同时,受目前我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及城乡文化差异性的冲击,乡土文化在城市的繁衍受到阻碍。乡土社会是乡土文化的生存土壤,乡土社会环境的破坏、现代化城市环境的排斥使乡土文化逐渐从社会主流文化中脱离。

(三)保护制度的缺失导致乡土文化逐渐解构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国家政策、社会组织对于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关注点主要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等问题上,而对于农村规划、及乡土文化的保护上是缺失的。目前我国乡土文化保护缺乏具体的参考依据和完善的法律基础,这导致乡土文化在面临现代化冲突时不堪一击,最终被逐渐解构。

二、乡土文化的重建路径

(一)提升社会成员对乡土文化的认知,整合重构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因素

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延续后代、和谐共生的重要精神支撑,因此国家应特别注重对提升民众乡土文化的教育认知,并给予政策支持。一方面,文化宣传部门要将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系统的一个体系加以对待,通过社会机构、高等院校培训、乡村旅游、网络等各种渠道深入开展乡土文化宣传,使所有民众特别是村民都意识到传承保护原生态本土文化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同时不可忽视宗族、宗教因素对乡土文化的异化作用。在传承乡土文化过程中,在不改变原有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一些不合时宜的形式进行改造,注入现代文化因素,这将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多认同。通过正确规范组合现代与传统文化形式,使乡土文化得以继续保存和发展,在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传承乡土文化。

(二)重组农村资源市场,提升乡土文化生活环境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整合农村文化服务市场,重新建立起专门的乡土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确保乡土文化市场管理的有力执行,积极扶持当地特色乡土文化产业,形成农村文化的产业链,保证乡土文化科学合理规范的发展。在过去的经验中容易发现,在缺乏有效监管规划的近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下,农村文化活动呈现出了一定的低俗性与落后性。导致部分地方文化部门简单粗暴地否定了传统乡土文化市场的价值,不断减少这方面建设的资源投入。加上本身城市文化市场的强势地位,导致乡土文化市场被不断压缩。重组农村资源市场,就是要发掘农村乡土文化当中先进、积极、正能量的部分大力发展和扶持。乡土文化虽然在发展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和弱势,但是本身非常接地气,容易被群众所接受。各地方文化部门需要重视农村文化服务市场建设的意义。要做到高度重视,深度挖掘,大力发展,合理规划。将手头有限的资源有效调动起来。将传统乡土文化产品加以一定的加工改造,去其糟粕,使其更适应当代农村文化需求。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3

一、乡土与都市

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性冲突中凸显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的,因此作为相对于都市这一特殊地理空间的乡土具有重大的存在意义、辨析价值。乡土在此具有多重指涉意义。一般而言,乡土指的是作家出生、成长、曾经离开的出生地或原居地。但在世界文学史上,乡土具有原乡神话色彩。乡村的原型意义是大地、母亲、故乡、家、爱、童年、温馨、苦难等一切本源意义的代名词。乡土还具有巨大、深远的象征性,文学的基本母题和人类命运的基本命题都能在此找到寄托。

在乡土美学之既定学科语境中的乡土,是指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大工业文明出现以来,与城市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双重同步对立的农村、乡村[1]。乡土并非如某些字词典所阐释的等同于家乡、故乡、地方、本土、本乡等。正如简德斌所言,乡土具有时间、空间的多层面意蕴,在现代化进程中乡土包含着丰富的指代意义。乡土的空间性指的是区别于都市的农村、乡村。乡土的时间性则指向它是与现代社会相对应的传统、古典、前现代社会。乡土在现代化进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指代意义。自近代社会开始,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城市和乡村不再只是空间意义了,同时,更是一种时间上的新旧对照,蕴涵着丰富的指代意义:城市往往蕴涵现代、将来、发展、进步、创新、文明、富裕等意义;而乡村则越来越成为传统、古典、过去、守旧、愚昧、野蛮、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了。

正因为乡土地域空间的特殊性质,加之中国农业大国国情,就决定了乡土文学必然关注农民命运、农民革命,展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不同于都市文学的别样特征,也天然决定着乡土文学在20世纪成为中国文学创作主力军的地位。除了从空间地理学角度探讨乡土文学独特性外,还要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乡土社会本质特征及其在文学上表现、及对乡土现代转型关联问题的思考。乡土文学研究要格外关注社会学认识论研究。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是乡土性的[2],与他国不同: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国,乡下人是构成中国社会的主体,他们和泥土分不开;传统社会是个严格遵守“差序格局”[3]的礼俗社会或“礼治社会”。这样结合社会学研究有利于学生明辨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现代化进程中突围的艰难与阵痛的必然、农民改造问题的艰巨和深远。

二、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概念变迁需要比较研究,它不仅展现了时代巨变,同时彰显作家创作主体能动性。概念厘清实质就是对该门学科性质的把握。

乡土文学概念最早出现应追溯到鲁迅1935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明确提出的“乡土文学”概念。他依据当时贵州的蹇先艾、江浙的王鲁彦、许钦文等乡土作家创作而归纳。鲁迅得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的结论。鲁迅强调的是乡土文学“乡愁”和“异域情调”特征。“乡愁”指的是自我放逐或被放逐的20世纪乡土现代知识分子在作品中流露出的还乡思乡与漂泊意识。“异域情调”凸显的是作品中的地方色彩和民俗风情。这两点在严格意义上是20世纪乡土文学学科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也是世界乡土文学发展的理论共识。美国赫姆林·加兰1894年的理论著作《破碎的偶像》就曾强调地方色彩对乡土文学至关重要[4],这一论断直接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理论与创作实践。

教学中要强调除了鲁迅揭示的经典乡土文学的特质外,还要结合中国社会变迁乡土文学所表现出新的审美内涵和气质。如乡土文学还有“农村题材”、“地方文学”、“新乡土文学”之说。农村题材主要是指建国十七年时期,摒弃、弱化经典乡土文学概念上的风俗、乡土特色,被裹挟在革命古典主义思潮中,更强调意识形态、政治理性的乡土叙事。其概念渊源来自茅盾在1936年发表的《关于乡土文学》论述:“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的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的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心的餍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茅盾指出单有“特殊的风土人情”,“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提出“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此类乡土文学逐渐从重视乡土风情的描绘是转向重视作家世界观和人生观及作品对被压迫阶级命运的关注。其原因与农民运动普遍高涨,以及五四启蒙文学思潮向30年代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转化相关。茅盾政治层面的乡土文学理论影响深远,建国后十七年、文革时期的农村小说成为最宽泛意义上的乡土文学。

“新乡土文学”概念明确提出在2007年由《佛山文艺》发起,联合《人民文学》《莽原》及新浪网主办的“新乡土文学”征文大赛上,并对乡土文学之“新”作出了相应阐释:一是在视角和观念上,“新乡土文学”要求作家在文化全球化和乡土现代化背景下要具备一种新视野、新观念、新思维,去发现和阐释巨变中的新乡土。二是作品所要表现的乡土,不要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复杂性、多变性的地理空间;最后描绘的对象是广义上的农民,既包括那些长期穿梭于城乡之间的企业家、乡村知识分子、基层干部以及离乡进城的打工者。

综上,农村题材是单纯政治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或宽泛化的乡土文学。经典乡土文学超越了单纯的风土描绘和对农民政治命运的展示,显示了极大的包容性。新乡土文学概念具有有别于传统乡土文学的独特题材、内涵、审美特质。

三、现代化、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

我们现在理解的“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尽管中国的现代性具有后发性特征,但整个20世纪中国的许多问题都离不开现代性这一命题。因为中国的首要问题是民族解放的问题也即是农民解放的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地位影响到中国的现代文学走向,因此现代文学在五四文学革命中即以乡土文学占绝对优势。在发展过程中涌现鲁迅、茅盾、沈从文、赵树理、韩少功、贾平凹、莫言等一批大家,几乎中国的每一个现代化进程不乏代表性作家。20世纪90年代深化改革以来,乡土文学依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打工文学、打工诗人名噪一时。因此中国现代文学主要表现为乡土文学,分析文学的现代性也必须从乡土文学开始。而乡土文学与现代性命题关系从其诞生之日就纠缠在一起,甚至可以这样说每个阶段的乡土文学即是对现代性不同侧面的回应。从五四启蒙乡土文学的呼唤、肯定现代性到30年代以废名、沈从文等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反思、批判现代性,到解放区乡土文学反旧习俗、封建迷信的现代性,再到80年代中后期伴随文化上新儒学热出现的乡土寻根文学都体现为对乡土现代性转换的深入挖掘。现代如何进入乡土、民间?现代与传统关系该如何演绎?我们该怎样建构不乏传统美德、又富有现代意识的健全民族品格?启蒙对于中国依然任重道远。在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这也是中国乡土文学需要回答的一个世界性命题。因此从现代性角度研究乡土文学能更好地把握乡土文学发展变迁脉络和时代审美特征,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学的本土性、民族性与现代性、世界性关系,以便在全球化时代明确乡土文学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备注:本文为吉首大学教务处新开课程建设立项(2012kc809)系列成果之一)

注释:

[1]简德彬.乡土何谓?——乡土美学引论之一[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3]费孝通.乡土本色,乡土中国[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4

长期以来在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上,人们使用外来引入树种比例较大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乡土树种却考虑甚少。国内外研究指出,近年来城镇化的加快使城市间景观趋于雷同,也缺乏自身的绿化特色与乡土气息[1-4]。因此,随着“人与自然共生”理念的广泛传播,人们对城市绿化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生态林将逐渐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点,而乡土树种作为生态林建设的“主角”,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乡土树种即为当地的本土树种,但长期以来对于乡土树种的理解观点不甚明确。根据陆庆轩[5]的观点,乡土树种是在没有人为影响下,自然发生、自然生长在特定区域或特定生态系统内的树种。也有观点认为,在同一个气候带的周边地区自然分布,通过长期引入与培育后,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完成其生命周期的树种也是乡土树种,因为它们是经过长期驯化培养,充分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成为当地标志性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3]。乡土树种在绿化建设中的应用虽较广泛,但仍没有引起广大绿化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并且使用的比例也比较低。杨永川[6]和鲍华分别论述了上海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情况,就乡土树种资源日益减少的现象分析了其在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ꎻ陆庆轩[7]等分析了东北本地树种造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乡土树种应用的对策。根据已发表的论文数据,发现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应用较少是一种普遍状态[5-7]。为更好地推广并发挥优良乡土树种的作用,逐步形成以乡土树种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较好地维持城市林带自身平衡,文章面向长三角,参考其他地区,综述了近年来乡土树种的研究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情况,以便为今后乡土树种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

1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应用中的现状

1.1国外应用情况

19世纪末,一些西方园林设计师就提出,植物景观应适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以便利用乡土树种来展现当地的景观特色,保护当地生态环境[8]。LanLennoxmcharg所著«Designwithnature»标志着城市的景观规划开始关注人类居住环境的生态问题,人们对乡土树种的研究也开始集中在应用的生态价值方面[9-10]。乡土树种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包括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遮荫降温、维持群落稳定等方面,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城市绿化对外来引入树种的青睐,继而引发各种生态问题[11-14]。

1.2国内应用情况

国内学者对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尹士海[15]认为外来树种的应用降低了乡土树种的利用率,导致植物群落多样性下降、资源退化、病虫害加重,随之带来绿化成本增加、景观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其提出3点解决方案:一是加大乡土植物优良特性及其意义的宣传ꎻ二是加强对乡土树种的科学研究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相关问题ꎻ三是因地适宜,提高乡土树种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李树华[16]认为外来树种扰乱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破坏了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影响。通过反思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以乡土树种为建群种构建植物群落的思路。张金玉[17]等分析了目前乡土树种在植物景观中的功能和应用现状,指出乡土树种对城市绿化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并为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唐红军[18]就目前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出现的种类和数量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乡土树种开发的相关策略。杨永川[6]等对上海乡土树种进行了分类和数量的统计,并分析了植被地理区系特征,为上海地区更好的开发和使用乡土树种提供了基础资料。韦兰英[19]等用乡土树种改造豆科人工纯林,发现种植乡土树种后的林分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这为我们提高城市绿化中人工纯林生态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无独有偶,潘声旺[20]发现乡土植物构建的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对水土保持作用越大。韦品祥[21]对不同乡土树种的生态功能进行比较,梳理了众多乡土树种的优势并给出了应用建议。在良好应用效果的前提下,王兆东[22]等则开展了对引鸟的乡土树种红鳞蒲桃的特性和繁殖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乡土树种特性和繁殖打下基础。虽然前人对乡土树种分类、数量、繁殖和生态功能进行了探索,但如何立足于乡土树种的特点,对乡土树种在改善小气候、提高人工群落生物多样性以及营造乡土文化符号等方面的研究仍比较缺乏。因此,乡土树种的特点和应用情况需要城市绿化工作者持续投入和关注。

2乡土树种的应用特点

1)较强的适应性。相对外地引进树种而言,乡土树种通过自然选择得以在本地生存延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适应能力强,因此更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较简单的繁殖方法。乡土树种多数可通过种子繁殖,加上现代化的扦插育苗,其育种材料容易获得,育种方法简单易操作,生产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3)较高的性价比。主要表现为成本低、成活率高、管理费用低,以及易达观赏效果。

4)较强的文化内涵。乡土树种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传承,承载着多年以来当地的历史进程以及文化底蕴,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人文承载部分,是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特色,也是当地历史长河中生态文明进程的见证者。

5)具有较显著的地域标识功能。乡土树种是当地的标识植物,可以形成天然生态林、风水林等,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稳定植物群落,形成城市绿地景观和地方风格。因此,乡土树种具有很强的地域识别性和标识功能,例如,日本樱花[23],洛阳牡丹[24]和石家庄的国槐[25]等植物。

6)具有稳定城市绿化系统的功能。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乡土树种在维持城市绿化系统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是该区域较为适合的自然环境物种。如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LY/t2004-2012)中有一项就指出,优先考虑乡土树种,由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立各类林木和树木为主体的绿地,构成城市绿化生态系统。

7)具有可持续改良植物的功能。乡土树种具备特有的抗逆性和抗病性,能够作为其杂交育种的亲本,为选育优良乡土树种储备基因资源,进而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8)具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繁殖和保护乡土树种种植资源,有助于维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珍稀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大意义。

3乡土树种应用和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乡土树种苗源缺乏

1)外迁外移。部分绿化公司为了寻求更高的经济利润,将本就稀少的成型乡土树种肆意挖掘进行外迁外移,而忽视了本地苗源没有较好补充的现实。久而久之,外迁植株因不适应新环境而生长不良,苗源地却因不重视没有补充,形成人为的苗源缺乏。

2)随意砍伐。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建、农村的拆迁和房屋的改造,导致乡土树种被大范围砍伐的情况不断发生,乡土树种种群数量不断下降甚至消失。

3)缺乏重视。乡土树种应用的难点在于多数苗圃为了追求较高利润,大量繁殖外来绿化树种ꎻ绿化管理部门为追求时尚的景观效果,对乡土树种也多有忽视,导致乡土树种在苗圃中沦为配角,更别提被大量使用。

3.2对乡土树种重要性缺乏认识

近几年,人们对外来树种有独特的偏爱,比如部分北方城市近年来大量引进南方树种,忽视了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对乡土树种在观赏植物多样性的丰富、城市植物群落的稳定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的考虑不足,未充分意识到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综合生态功能[26-27]。引入大量的外来树种,虽然能快速实现景观视觉效果,能很好地体现现代城市气息,但无法满足城市对绿色空间的综合功能需求,生态功能和综合平衡能力较差,这样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生态效果,还会增加成本,给维护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3􀆰3对乡土树种应用缺乏研究近年来,人们只关注苗木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对乡土树种的培植治理以及防治病虫害的关注不多,也是乡土树种开发应用不力的难点之一。乡土树种在防止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和抗旱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比如柳树[28]、榆树[29]等对北方恶劣的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然而,更多的乡土树种则因为使用较少,缺乏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各类天敌的减少甚至消失,造成本就不受重视的乡土树种病虫害发生,一旦出现问题,则无好的应对之策,如重阳木上的锦斑蛾爆发[30]。3􀆰4对乡土树种资源开发缺乏力度乡土植物资源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在于引进人工栽培的外来物种,许多优秀的乡土植物资源的认识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绿化工作者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充分认识,也缺乏技术上的支持。相应城市绿化管理机构对乡土植物的开发力度与城市绿化的要求差距很大,明显缺乏力度。

4乡土树种应用的发展对策

4.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乡土树种的使用,重点在于加强宣传。乡土树种相比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化上更具优势,要充分意识到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应当加强对乡土树种的宣传和推行。可以通过广播、报纸、新闻等媒体方式对大众进行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科研人员对乡土树种的科研成果,提高大众对乡土树种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使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4.2增加投入,加强研究

近年来,在林木育种与改善项目中,对外来树种的研究较多,而对乡土树种的研究则较少。因此,对适应性强的、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乡土树种进行挖掘、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也是推进乡土树种开发应用的重点工作。就现状而言,迫切需要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调查,对具有开发潜质的乡土树种给予重点的关注,为培育和驯化作准备。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对种苗的研究,在引种时应对种子进行优选。因此,相关机构可设立研究专项,在苗圃定向育苗中给予政策支持或补贴,为满足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需要奠定基础,提高造林质量。

4.3严格把关,加强保护

相关主管部门需要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严格把关,防止部分绿化经营者将乡土树种外迁外移。在必要时,可以将违法行为通过媒体进行曝光,对其进行严格处罚,从源头上构建对乡土树种的保护防线。设立检查制度,将苗圃中乡土植物统计在册,如有交易则需要登记备案,以切实掌握乡土树种整体种群数量。

4.4积极开发,充分利用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乡土景观;设计;信阳

1乡土景观概念

乡土意指家乡、故土,也是地方、区域之意。近年随着对本土文化、地域特征的强调,乡土景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

乡土景观作为一种本土、地域性的景观,是乡村自然资源的功能载体,也是精神意义的物质载体,因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魅力而对游人具有强烈吸引力,也因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步被同化甚至消失而使相关的保护研究受到更多的关注。

2信阳乡土景观特征

2.1乡土物质景观特征

2.1.1区位特殊、北国水乡。案例选取区域为河南南部淮河以南的信阳市,自然地理区位特殊,位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南北分区的过渡地带上,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的标志性城市。以地貌复杂的山地和丘陵为主要特征,地形复杂多样。整体上信阳南部为山地,包括新县、商城县,中部为丘陵,北部为平原;信阳又称北国水乡,全市800多座水库,占土地总面积的12.5%,其中位于市区的南湾水库因其物种丰富、降水量充足而驰名中外。

2.1.2南北交融、植被丰富。信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的过渡带,具有明显的过渡区特征,是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这种气候特征直接影响到民居建筑、农业种植和植被资源与生长;植物类型既有颇具南方特色的品种,也有饱含北国风光的种类,为营造乡土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本土素材。

2.1.3荆楚遗风、类徽风貌。聚落又指村落,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的独具特色的产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乡土物质文化要素。信阳地区宅院和聚落大多受风水学说影响,沿交通和河流分布,多集中在山地中的河谷沿线和山坳盆地地貌地区,例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新县丁李湾村等;民居建筑风格因受明清时期移民运动影响,趋于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呈现出白墙灰瓦的南方乡土建筑风格,其天井式民居的白墙灰瓦造型风格,与湖北、江西传统民居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呈现出厢房小,正房大,天井院落呈横向狭长的空间布局形式,大门造型也别具特色,有内凹形式,形成开口向外的“八”字型,这种做法和徽派建筑相似,在北方民居中则比较少见。

2.2乡土非物质景观特征

2.2.1根亲文化浓厚。信阳历史悠久,是中华姓氏之根,中华汉姓的姓氏中,有13个姓氏发源于信阳。早在西东周、春秋时期,信阳就获封有申、蒋、寥、黄、江、息、弦等诸侯国,古代以国为姓,国名即姓氏,形成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亲文化现象。

2.2.2红色资源悠久。信阳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红城,被称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其中,新县更有“将军县”的美誉,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多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

2.2.3文化遗产丰富。信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豫南文化,在文物、传统工艺、民歌民乐等方面尤为突出。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信阳民歌、罗山皮影、信阳毛尖采制工艺、信阳剪纸、固始柳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呈现出豫南地区特有的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承。

3乡土景观设计原则

3.1真实性原则

乡土景观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真实性、多样性,应该得到尊重。真实性是维护乡土物质景观的重要武器。要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景观的设计应当保持、延续物质景观氛围的真实性和非物质景观的真实性,不能为了追求潮流、华丽而改变乡土景观原状。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非物质乡土景观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地方文化,因其差异性、多样性而受到关注,也应该被尊重。

3.2公众参与原则

乡土景观的设计既是为了展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为了增强当地的活力,因此乡土景观的设计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审美取向、劳作特点、风水习俗和忌讳禁忌。也就是说,在乡土景观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仍然是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3.3整体着手原则

乡土景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物质与非物质景观的相互交融与渗透形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乡土景观设计,要先从整体着手,结合村落的历史源起、地形地貌、气候特色、以及非物质因素的影响等因素,确定好村落的场所空间序列关系,然后再做细部的设计。以表现出完整的、独具魅力的乡土景观为目的,其设计的内涵在于对“场地精神”的构建,而不仅仅是某些小品、植物等乡土景观要素的展示。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历史教学;乡土资源;教学有效性

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使用乡土历史资源。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意义深远。因此,拓宽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就是发生在家乡的历史,是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向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

三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

五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而又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有效途径

乡土历史资源丰富而又广泛,但是具有分散的特点。因而,要想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就必须注重乡土历史资源的搜集与获取。那么,如何获取乡土历史资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搜集与获取:

一是在历史文献中进行搜集,如本地的各种地方志、党史资料、地方名著等中进行搜集;

二是通过参观和考察进行搜集,如参观本地区的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考察本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以掌握更多具体而又形象的乡土历史材料;

三是采取调查和访问的方式进行搜集,如访问本地文化部门和历史研究学者等。

对这些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认真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精选精编,突出本地历史文化重点,确保乡土历史资源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

三、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利用,方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分别从穿插式、专题式以及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

1.穿插式利用

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在利用教材的同时,设计穿插乡土历史资源于教学中。常见的穿插方式是利用乡土资源补充教材中没有的材料,另外就是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简约的历史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本土历史文化,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专题式利用

为确保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乡土历史资源,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使用。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开展乡土历史资源专题式的教学,采取的方式可以是随堂进行,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通过专题式的教学能还原乡土历史面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应注意,历史教材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在进行乡土专题历史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把课本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能将乡土历史资源孤立于初中历史教材之外,要利用乡土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历史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在分析乡土史与全国史的关联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乡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3.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不仅能很好地延伸和拓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初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的同时,还能充分体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难以代替的教学职能,给学生提供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课后阅读的方法。教师根据课文相关知识,选择一些可读性强、情节生动、语言形象的乡土教材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指明阅读的重点及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思考题;阅读后,教师要做小结,给予点拨、启发。

二是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乡土史料和历史遗迹进行搜集调查,访问参观。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极大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乡土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和搜集了真实、系统、全面的乡土历史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文化困境;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29-02

乡土文化的传承,乡村学校教育具有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作用。可是,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使得原来的由彼此默契和信任构成的“熟人社会”慢慢地向由规则和制度构成的“陌生人社会”转变,但这样一个看起来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转型却是以乡土文化的集体性失落为代价的。

一、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的衰落

文化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形式。对于长期生活在乡村的青少年来讲,乡村文化就是他们生活的场景,是他们找到生存自信和生命价值的源泉。具体而言,乡土文化具有如下功能。其一具有人格教育功能。它能帮助个体认识自我、了解乡土、发展健全的乡土观念并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其二具有生活教育功能。乡土教育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充实儿童的生活技能。其三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学校可用乡土文化来实现道德教化,维持乡村社会秩序和生存价值观,保存传统文化的精髓。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市文化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整个农村社会,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解体,取而代之的是乡村文化的虚无化和乡村文化的城市化。乡村社会当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面貌渐行渐远。在社会转型期,从根本上动摇乡村文化的当属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以消费文化、传媒文化和贫困文化等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文化。消费文化和传媒文化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具有较强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和娱乐性,并伴随着强烈的示范效应。这些文化以城市生活为蓝本,以图像化的标志引导着广大乡村人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将人们的消费兴趣转移到商品的符号意义方面。同时,这样的文化也在解构着乡村文化,强化着乡村人、特别是乡村青少年脱离乡村生活的渴望,而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

随着乡村文化的衰落,很多乡村青少年逐渐失去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和精神寄托,不再喜欢民间故事和地域风情,转而沉溺于网络、电子游戏、色情影视和图书等。其结果是通过十几年的没有本土文化的农村教育,培养出的多是“文化边缘人”,他们向往城市又无法融入城市,回归乡土又不甘于现状。

二、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困境

面对着代表主流形态的城市文化,从形式到内容真正让乡村少年脱离了乡村生活,并逐渐迷失了自我,陷入非此即彼的文化困境。

1.乡村学校布局的文化困境

自2001年起,我国进行了以撤并中小学为主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天消失56所农村小学”[1]。许多儿童不得不从小就开始离开村庄,到城镇学习,这虽然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但也同时在无形中加剧了乡村儿童的文化离农倾向,让学生从时间上进一步脱离了乡村文化生活。

2.乡村学校教育内容和目标的文化困境

从组织功能到教育内容再到教育目标,当前的乡村学校城市化现象非常严重,已经慢慢失去了乡土特色,教学内容反映的多是带有城市取向的知识和信息。

有学者对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进行分析后发现,在选文上,能基本反映乡村文化的篇目只有7篇,占4.1%;而直接阐述乡村文化或以乡村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探究活动几乎没有,在表达与交流中亲近自然的主题也只占6%[2]。乡村学校虽然身处乡村,但在教育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脱离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困境。

当前基础教育的文化偏向不仅表现在城市或乡村课程内容的绝对数量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生活的价值取向,即教育目标上。城市代表着现代生活,代表着现代化,而农村则更多地与历史、传统和自然相关,代表着过时的文化。这种文化偏向是以牺牲本土文化传承为代价的,乡村教育并没有向农村孩子传授在农村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种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同时,也没有为他们在城镇和城市中立足提供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

3.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

处在转型阶段的农村社会,乡村文化精英大都已经逃离乡土,有着浓厚乡土文化情结和丰富民俗经验的教师也

大都一个个老去,不再具有权威性,新生代的年青教师无疑在农村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漫长的师范教育过程中,我国多数年青乡村教师是在“离农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接受的是城市教育,但最后却大多又无奈地回归到乡村。他们普遍具有“学历高、追求多、住得远、跑得快”的特点。乡村教师居于乡村,却一直想逃离乡村,对城市充满着向往,他们不愿参与乡村事务,不跟乡村人交流,对乡土人情缺乏了解,对乡土文化选择漠视。在乡村公共事务的活动中,乡村教师不自觉地蜕变为“他者”身份,成为乡村社会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既是播撒城市文明的激情满怀的‘传教士’,又是远离城市的‘失落天使’”[3]。可见,乡村年青教师面临着深刻的文化危机。

4.乡村教育评价标准的文化困境

阿普尔说过,“知识本身并不产生问题,但由于进入学校的知识往往被认为是给定的和中性的,所以社会各阶层之间、各学校和儿童之间可以进行比较”[4]。在一定程度上,该理论可以为我国的教育评价制度能够长期存在作注脚。长期以来,我国的考试制度没有明确地区分城市和乡村,大家基本上都在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在城市文化成为主流形态、并霸占教育话语权的今天,考试内容明显向城市倾斜,忽视了地方知识和乡土知识。有学者曾经对我国1992~2001年高考作文题进行分析得知,“文化的偏向首先表现在城市考生对考试的内容更加了解,反映城市生活的内容多,反映农村生活的极少;语言、文字的要求非常规范,完全排斥口语的、乡土的和不规范的东西”[5]。相较于城市孩子,“城市取向”的教育评价标准对缺乏城市生活经验和综合素质教育的乡村孩子是不公平的。

三、走出文化困境的出路

1.乡村学校要主动融入乡村社会

在乡村文化日益荒漠化的今天,重建乡村文化秩序,增强乡村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加强村民组织建设、乡村图书馆建设、传统乡村文化形式的发掘和引导外,乡村学校要自觉扮演乡村文化的堡垒角色,承担起引导人们获得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学校要主动开放校门,融入乡村社会,与乡村世界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利用图书馆、教室、运动场和现有师资为乡村服务,开展技术培训,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和新风尚,培养乡村文化精英。在重视人情的乡土社会,乡村文化精英能凝聚本土文化资源,能激活整个乡村社会的文化想象,这对于培养乡村少年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至关重要。

2.加大课程内容中乡土文化的渗透力度

乡村教育有别于城市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各地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整合优势育人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引入校园,引入课堂。要引导乡村孩子理解乡村世界,尽量填补由于乡村文化衰落而导致的乡村少年精神的空白。要立足于“回归乡土”,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重新树立乡村少年的文化自尊心和乡土意识,使他们自觉摒弃文化进化论,不再将城市文化当做现代化的唯一标杆。对此,乡村学校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与乡村文化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研究专题,如地方戏调查、方言调查、民间故事的搜集与整理等,积极引导师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乡村文化,加强与所在地区的联系,让乡村少年了解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

3.构建以乡村文化作为指标的乡村教师绩效考核机制

要改变乡村文化衰落的现象,营造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精英的代表无疑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作为政府,不能仅仅要求乡村教师扎根基层,全身心地热爱乡土,这种要求对乡村教师显然有失公平。应构建以乡村文化作为指标的乡村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从物质层面加以保障,从制度层面引导乡村教师适应和认同本土文化。此外还要创造条件让乡村教师走出课堂,走进村落,走向田间地头,使他们不仅生活在学生中,而且还要生活在村落中,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在乡土文化传播、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要结合当地情况,将乡村文化更好地融入评价内容中。在考察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考察教师能否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是否热爱乡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教师的身份应该是乡土文化身体力行的参与者和建构者,而不是“边缘人”或“局外人”。

4.建立基本质量标准和监督机制,将乡土文化纳入考核范围

在乡村文化明显处于弱势的今天,为了确保乡村教育获得与城市教育同等的质量,有必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质量标准和监督机制。这样就能从制度的层面对乡村学校教育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造成的落后局面进行补偿,使得所有学生,不管是乡村学生、城市学生,还是打工者子弟都能在条件大体相当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作为政策和制度的贯彻者和协调者,在强化教育的督导和监控方面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乡村学校教育回归乡土文化,“不能简单地让乡村学校承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就业教育,还要承担本土文化教育”[6],这对农村学校来讲是不公平的,因为当前并没有将乡土文化列为考核内容。“在未来的考核评价中,可以通过突出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再结合一定的文化语境,考查学生的语感、知识及文化积累,以期将乡村文化更好地融入评价内容中,使它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7]。因此,对政府来说,要加强文化教育体制改革,改革评价考核机制,鼓励乡村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以培养乡村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感。

正如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说,现代化是一个开满了花的树,它有很多伸向未来的枝丫。面对代表现代化潮流的城市文化和日趋没落的乡村文化,乡村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应该是一个理性挑选和加工整合的过程,不能以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它。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标识,一个乡村有一个乡村的符号,每一所学校周围的乡土文化都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只要我们悉心整合开发,一定能让孩子们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雷辉.民进中央:应明确农村学校撤并底线[n].南方日报,2012-03-13.

[2]马长安.新教材建设中的乡村文化作者[J].语文研究,2007(7).

[3]高小强.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

[4]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文选[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2:26.

[5]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2.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乡土景观,乡土聚落,传统文化景观,学科流派,研究路径

abstract:inthe1980s,therurallandscapecameintobeingwiththeattentionandthedevelopmentoflandscapeecologyinthecountry,sofar,thelocallandscapeisstillatapreliminarystageofgrowth,whichadapttothenewdirect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hasaleadingrole.Duetotheimpactofinternationalintegration",anincreasingnumberofgeographicallandscapeandlocalculturehavelosttheoriginalstyle,people-landrelationshiphasalsobeenaseriousthreattothebasicprinciplesoflocalconditionsisalsobehindalloverthecountrylocalflavorgraduallydevour.inrecentyearsonthebasisofthelocallandscaperesearch,integratedandsystematicanalysis,disciplinarygenrestudiesexploretheconnotationsofthelocallandscapeatthesametime,therurallandscapeandtheweightofthebodydisciplineasthecorepathstructure,andanalyzetheexistingproblemsandproposedresearchprospects.throughtheaboveresearch,thehopefor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modeltofurtherexploreoneofChina'sactualsituation,andlaythefoundation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rurallandscape.

Keywords:Locallandscape;localvillages;thetraditionalculturallandscape;genresubjects;researchpath

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国际一体化”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地域景观和当地文化都已失去原有的风貌,人地关系也受到严重威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也被抛在脑后,全国各地的乡土气息也逐步被吞噬掉。在这一过程当中,无科学的规划发展将会破坏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破坏生态环境,最终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所有的美好风光只能存留在人们脑海里的一种想象。这种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国的景观学科界,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在相关学科的学者们对于“全球均质化”的讨伐声中正逐步得到发展。乡土景观研究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乡土景观最初的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建筑学学科,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的研究,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主要有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风景美学等相关学科。

1乡土景观的概念与内涵

“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一片生机的绿色稻田,一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这就是传统印象中“乡土”传达给我们的影像。实际上,“乡土”是由“Vernacular”一词得来,来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乡土引入国内的翻译,被大部分接受的还是“乡土、家乡、故土、或是地方、区域”。(如图一)

图一乡土印象(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有关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迄今没有统一,甚至连称谓都没有统一。与其相近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乡村景观”(rurallandscape)、“乡土建筑”(vernaculararchitecture)等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司徒尚纪,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而“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刘黎明等人);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国度,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人类从穴居、半穴居或架木为巢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积累了结构上的技巧和技术,创造出来的符合地方条件,与自然协调的建筑形式”(川西北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初探,成斌)。

俞孔坚学者对乡土景观的概念有着较为详细的定义,他将乡土景观分为三种不同的理解进行诠释,分别是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寻常景观,认为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俞孔坚.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建筑学报,1993,(2):10-14.

]可见,各个学者所处研究领域不同,对乡土景观也有不同的见解,但也有一定的联系,根据社会的进步以及设计学科的需要,乡土景观的概念也在变化。

2乡土景观研究的各学科流派

乡土景观是一门较景观生态学更为年轻的学科,由于各个学科在研究乡土景观的出发点与应用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从而形成乡土景观在应用研究上形成的差异,形成以学科为圆心的若干流派,不断的在学科交叉网中深化研究。学科包括本体学科与外部学科,各个学科研究主体不一,因此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2.1地理学研究流派

地理学主要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在不同地理特征基础上形成不同特色景观的类型及演变,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金其铭、刘沛林等人。金其铭等人认为乡土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合体[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J].中国园艺文摘.2010/01.],金其铭主要是对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景观研究,另一个是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早期的《农村聚落与土地利用》、《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等文章。刘沛林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景观规划及人居环境学,他运用景观基因全新概念,对景观差异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并对农村聚落文化沉淀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等文章。

2.2景观设计学研究流派

景观设计学科主要以景观保护与再利用为研究对象,景观设计学科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设计师用一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建筑,2005/04,第23卷.]俞孔坚教授在这方面有很多理论研究以及成功的案例,将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否放在首位,重视人行回归,土地回归,认为只有尊重与善待土地,才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他在《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一文中,提到了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动力与评价中国现代设计的根本标准的两种危机意识,一种是指民族身份,另一种就是指人地关系,这两种危机意识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本土性的忽视。[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2004/08.]俞孔坚教授在于2006年提交给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三个建议中”[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也提到了对于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并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将这个事业视作本身的使命,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俞教授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并进行了很多设计实践项目,很多实践项目都是作为成功案例被行内用来教学研究以及学习。在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大会上,俞孔坚领衔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年度大奖,这是国际景坛最高奖项之一(如图二)。中山岐江公园建造在废弃造船厂旧址上,是俞孔坚景观理念的代表作。其主导思想是保留、更新和利用造船厂原有地基与植被,充分提炼工业时代的标符,同时进行新的设计和艺术加工,采用现代景观语言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比如重新包装水塔,使之变成了照亮过去50年过往时间的灯塔。这个曾受到国内众多专家反对的方案后来却受到了国际评委的高度赞赏,被称为“工厂有幸化公园”,“船坞和齿轮成为城市的怀旧艺术”。成功案例还有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设计,运用原始的农田肌理营造的乡土校园景观,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如图三)

图二广州中山岐江公园

图三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及设计草图

由此可见,俞孔坚教授运用独特新颖的专业知识使理论不再是空谈,对于乡土景观的重视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的身份去提出问题,更多考虑的是整个名族未来发展兴衰与否。

2.3景观生态学研究流派

景观生态学流派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和乡村土地整理研究以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上。此外,还包括从20世纪90年代村落生态学科对村落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关于景观生态学的过程、格局与尺度方面研究较多,景观类学科基本都是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这为乡土景观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和研究基础。[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J].中国园艺文摘.2010/01.]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云才、谢花林、郭文华、王浩、王向荣等人。王云才多年来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热点包括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传统地域“欠发达”与文化景观边缘化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商业化。并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一文中提到,在“四化”(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冲击下,传统与现代、地方性与国际化、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同作用不同过程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与机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体系。

2.4建筑学研究流派

建筑学研究流派主要集中于对乡土聚落及民居研究,基本侧重于古建、古民居以及聚落的组织、布局以及形态,乡土聚落适应于当地的乡土环境,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地乡土聚落形态、规模、布局、职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样也可归为乡土景观研究部分。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阮仪三、彭一刚、陈志华、张松等。阮仪三学者多年也致力于乡土建筑与古村落的保护及相关研究,表达了对所谓民族之根的关注与重视。彭一刚学者在此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书中主要对传统村镇聚落形态形成与传统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这对于今后的乡土聚落研究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包括陈志华学者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的《诸葛村乡土建筑》等著作,都是重要的研究著作。目前,乡土建筑是最脆弱,也是受到最大威胁的文化遗产,众多学者也是共同呼吁全社会都能关注日渐消失的乡土建筑,重视对乡土建筑与它多体现的地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2.5风景园林学研究流派

风景园林学学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和乡村景观,本学科的代表人物为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他在几十年的教学以及实践经验中,成果以研究乡村景观居多,他认为乡土景观是可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是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他发表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等学术专著;并应美国芝加哥公署司的特别邀请,独立完成了迄今为止在美国最大的中国式园林“芝加哥中国城公园”的规划方案。他的设计倾向于对当代国外设计方法与中国本土景观园林相结合,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谋求更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景观设计方法,在我国景观园林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3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重构

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包括三种,分别是学科本体路径、外部学科路径、应用路径。以景观生态学学科本体路径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乡土景观的研究基础,以研究乡土景观发生过程及内在属性为目标,对乡土景观垂直及水平要素的特征加以描述,主要研究乡土景观的过程、功能、结构。以其他视角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通过对乡土建筑、传统文化景观、乡土园林所影响到的社会、文化、地理背景的研究,深层次的发掘乡土景观的内涵与过程研究。本类研究不再是以建筑自身为主体,而是以“关系”为主体,从这些学科的视角观察建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乡土景观在学科外部多方面的属性及特点,这些学科包括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建筑学、风景美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外部学科路径符合当代“各门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点上产生综合”的趋势[岳邦瑞.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研究.2010.

],目前看来,其研究领域为“跨”,但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实为“借”,取“外部学科”的视角,依靠“引进方法”,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比如研究乡土建筑与社会学的关系,则广泛采用社会学中一般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若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则采用地图方法等,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交叉”尚有一段距离,有待针对性更强的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整合。

在应用路径方面,小城镇规划建设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的钢结构、膜结构被应用其中,由此出现的是大量的豪华硬质铺装、只可远观的大草坪、大型硬质广场等景观。城市原本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区域特征也开始不明显,众多学者提出在城市设计中的乡土化研究,俞孔坚教授提出反规划的景观系统模式,确实是一种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乡土化城市景观有效模式,赵永斌在他所写的《乡土化城市景观初探》中同样提到,为了避免我国的城市景观趋于雷同的这种现状,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去设计创造我们的城市,利用具有乡土化特色的景观来装饰我们的城市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舒适。对于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将乡土景观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沈雷洪描述了乡土景观的四大特点分别是: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意义、时代性与社会性,并讨论了乡土景观所具有的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价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在乡土景观元素与现代园林的结合运用方面,孙新旺的《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一文中,他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住区设计对乡土景观的运用方面,曾庆华与彭重华在《乡土景观设计特征对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的启示》中也提到了乡土景观设计是“百姓的设计”,其特征能为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带来许多启示,例如空间上追求人性化尺度和亲和感、设计元素以绿色、土为主体、材料选择上扎根于地域性、场地性等。

每一个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学科为基础,也需要其他外部学科多视角研究,理论到实践的终点就是达到应用路径层面,任何一个本体学科无法完全支撑起整个学科学术研究,但是本体学科必须拥有本体学科自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才能使本学科更好的发展及相关外部学科之间有更好的融会贯通。

4整合与重构――乡土景观研究存在问题以及展望

如上所述,乡土景观的研究并不是某单一学科就能够解决的,它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其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空间。目前,乡土景观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其系统性的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有待完善;乡土景观在创作上仍然处于摸索前行的状态,许多相关设计给世人展现出惊喜的同时仍旧存在许多纰漏,考虑到视觉冲击的同时,对景观营造带来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和。

因此,准确的理解国内乡土景观并发展乡土景观,这对于探寻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模式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得以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这对于更多的设计者来说是最基础最具有意义的研究,对于其未来的研究展望有如下几点:一、将乡土景观的研究不要仅仅作为景观设计师的研究使命,更是设计相关行业工作者的使命;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民间组织的支持,政策支持主要是政策文件实施以及资金方面,民间组织主要是指民众中非设计者的参与与呼吁;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是最大保障。相信在越来越多致力于乡土景观研究的学者们共同努力下,乡土景观营造在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将取得可喜的成果。在将来的研究中,应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域资源进行乡土景观的调查和分析,来实现乡土景观在多个领域的运用,更多的是如何保护现拥有的乡土景观资源,以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乡土气息,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自然的味道。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建筑,2005/04,第23卷.

[2]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J].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3]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2004/08.[5]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乡土建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积淀深厚,瓯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历史文化久远。楠溪江两百多座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这些乡土建筑群进行大胆的创新提炼,将丰富的乡土建筑元素应用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中,来体现乡村文化,使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乡土建筑文化在学生的设计中落地生根,传承乡土文化的观念思想。并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乡土建筑视觉元素创新应用方法,最后通过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教学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楠溪江乡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乡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与村落自然、文化紧密联系。全面了解乡土建筑要从聚落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在环境、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开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围绕的建筑布局错落变化,雕饰精美别致,色调素雅怡人,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乡土文化的真实体现。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等名胜古迹,沿岸的苍坡、芙蓉、屿北等古村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人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乡村意境,创造出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读生活、山水情怀的人文特征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一方乡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影响着楠溪江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随着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变迁,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读为业”“耕以务本,读以明教”,这样有耕有读、自然安闲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继文明,传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苍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形象规划,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现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鱼樵耕读的装饰图案,雕刻在建筑中启发村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这些极具人文气息的村落,发现现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设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开,院落内外劳作、农耕、嬉戏、读书、自由穿梭,还引用自然物来把房舍装饰点缀成朴实自然的风格。山水景象与村民的耕读农作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着楠溪江人们的乡土文化情怀。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礼制建筑上主要表现为宗祠建筑。宗祠不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还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选址和朝向要依据堪與风水。例如芙蓉村现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东,这与“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河岩”的风水理论相匹配。同属礼制建筑相近的崇祀杂神的庙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实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关心某种纯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种玄远的、难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庙宇形制和外形比较保守、定型、封闭;同时受到楠溪江乡土文化中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乡土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闭和呆板,能在整个楠溪江流域的乡土建筑系统中以朴素的形象和谐融洽地相处。

二、楠溪江乡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为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艺人的精心雕刻之作,这些精湛的作品传载着世代手工艺者的精神,映射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技艺行为,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其通过精神的传递,行为的融入,承续着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不同形态、丰厚内涵的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行为的符号。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秉承手工艺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行为过程之中,诠释乡村视觉形象的理念及主题,可更进一步地丰富乡村视觉形象,传承手工艺者之精神内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现,最直观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这些可视物体往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对建筑形象分析、对比、提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体形象的运用。例如以楠溪江屿北古村为设计案例,分析屿北村整体建筑聚落,提炼莲花造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教学中引导注入了楠溪江屿北村乡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标志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精神,将莲花元素应用到该村的视觉形象中,设计出符合乡土建筑特质的标志形象,以此将人为的空间与自然的秩序叠加,表达人们对人伦、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屿北乡土建筑所带给人的宁静、清雅,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乡村视觉形象是对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乡土建筑、民风民俗等乡村综合要素的概括归纳。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乡土建筑要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用现代教学技术对这些要素设计实施,最终将教学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播给公众,突出课程教学对于乡村独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更好地服务乡村形象设计,营造出一个美好的乡村形象。1.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整体到局部探索古村落乡土建筑鲜明的视觉语言,提炼出当地文化资源。与乡土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形式,为乡村的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屋脊等造型装饰元素,将元素进行程式化、重复构成,使视觉形象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题突出。为乡村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所用,使其融入鲜明乡土建筑特色教育实践,促进乡村品牌形象的设计,体现楠溪江古村落独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设计教学,其要求强化审美上的艺术性、实践操作上的工程性、设计意识的综合性、设计思维的系统性之间的互通融合,日益成为一种多元手法的创造性活动。教学采用理论演绎与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思路。理论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主;个案调研是基于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访谈内容,构建起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将乡土建筑融入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教学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学“分层式”该模式将课程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外层是全体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间层是研究楠溪江乡土建筑的研讨会学生成员,核心层是教学内容的传承者。针对外层学生结合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的梳理,实行全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楠溪江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乡土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开设实践性的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训练,组织成立“楠溪江乡土建筑社”。社中老师只是负责指导作用,社员的主体是学生,让各个社员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一些自我调研、社员参与、实践探索活动,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技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楠溪江各村乡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另外一些相关社团,让外层学生有更多方向的选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中间层社团。面对核心层的学生,旨在让该层次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实践设计中的传承与实施者,开设课程教学以外的更有针对性的社团进行乡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体系“连贯式”“连贯式”体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阶段开设的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中导入“乡土建筑文化”,帮助初学设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学习乡土文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在大二阶段,将大一学习的相关乡土建筑文化课题研究延续到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项目中,以及将前期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包括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教学内容结合楠溪江乡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教学思想的连续性、统一性,使学生对乡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毕业设计阶段对该课题做深入分析,更有创作性地运用乡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扣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3)模式三:考察“驻场式”通过驻场考察的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挖掘楠溪江的乡土建筑资源。首先,实地考察调查活动,让每层次学生了解到楠溪江乡村历史文化,并参与古迹遗址的调研。真切了解建筑结构、构件、装饰等,感受历史古村乡土建筑的文化创造力。其次,建立“驻场式”的基地,收集相关资料与素材,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民间文化采风,寻找资深老人进行访谈,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查阅乡村族谱名志、汇编成册的古籍文献,积极参与驻场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学生构建乡土建筑资料系统。通过资料系统的深入分析,创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视觉形象系统。

四、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第一,乡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我国乡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出独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视觉形象设计为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展现乡土文化的舞台。教学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学渠道实现元素改造与再设计培养,充分诠释以乡土建筑文化为基点的内在精神,引领中国乡土文化,更是乡村形象价值的集中体现。第二,教学实践提升应用价值。乡村形象是乡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村文化的凝聚与体现,核心意义就在于给人以直观的乡村形象和对乡村的肯定。建立乡土建筑调研的常态机制,实施专业教学实践,发掘楠溪江乡土文化,传递文化精神,打造乡村视觉形象,帮助美丽乡村形象建设。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感受民俗民风、宣传践行乡土建筑文化的价值观。楠溪江乡村形象是对楠溪江多种历史文化的表现,是突出体现个性的建筑形象,乡村文化决定着乡村形象。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历史文脉继续传承发展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与方法,确保文化的传递展示,探索出符合乡村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支撑乡村发展。

结语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乡土植物;地域特色景观;应用;对策

abstractBasedontheconceptandroleofnativeplant,theproblemsofnativeplantsincreatingregionalcharacteristiclandscapewereanalyzed,applicationmeasuresofnativeplantinregionalcharacteristiclandscapewerediscussed,soastoprovidereferencesforapplicationofnativeplantinregionalcharacterisliclandscape.

Keywordsnativeplant;regionalcharacteristiclandscape;application;countermeasures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在景观全球化的浪潮中既跟上时代的步伐,又弘扬本土文化,成为园林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植物是重要的园林造景元素之一,其以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而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是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景观符号和元素,必将在地域特色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乡土植物的概念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上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该文中乡土植物,仅指在当地自然植被中,观赏性状突出或具有景观绿化功能,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1]。乡土植物以其本身具有独特的特性和众多得天独厚的优点在景观设计中大放异彩。如乡土植物种类繁多,且具有高度的抗逆性,可抗旱、抗寒、耐瘠薄、抗病虫害等,大大降低城市绿化的成本。

2乡土植物在营造地域特色景观中的作用

2.1极具观赏价值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乡土植物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观赏特点,甚至许多种类为当地所独有。乡土植物姿态各异,不同姿态的树种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各地的乡土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会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呈现不同的四季季相景观;乡土植物的观花、观叶、观果、观枝等众多的观赏特性在植物配置中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美景观[2]。

2.2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整体,该整体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功能,经过长久的发展,每个地区都会建立的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若在该已建成的系统中引进1个新品种,导致的结果是外来物种不适应当地的环境,或由于没有天然限制其生长的因子而横生蔓延,影响其他物种的安全,造成地域生态失衡[3]。而乡土植物资源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生长势旺盛,能够自然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特别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土地上,种植乡土植物的优势会很快地显现出来,乡土植物平衡维系着植物生存和群落演替,可形成稳定和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其应用力度的加大必然会减小因“生物入侵”对本土生态环境及景观的破坏与改变的风险。

2.3更能体现地方文化和历史

植物文化是植物在漫长地利用历史过程中,与其他文化门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形成的与植物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信息的总和,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意识、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地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使各地的乡土植物衍生出绚丽多姿的植物文化。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极富生命力[4]。

2.4符合节约型园林的发展趋势

首先,乡土植物造价成本低。乡土植物往往在当地有着更为广泛的栽培繁育基础,价格低廉,取材便利,更能节省运费、特殊防护开支及人力物力,极大地降低了栽植和管理的成本。其次,易于养护管理。应用乡土植物进行园林绿化,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抗逆性和耐受性都很强,生长发育良好,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大大降低养护管理难度和强度,与外来植物相比,更易于养护,减少了工作量,方便栽植管理,保证并提高绿化效果。

3乡土植物在地域特色景观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3.1选育研究方面

随着对乡土植物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各地对乡土植物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大都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鲜有成熟的乡土植物生态习性和繁殖技术的科学研究并获得大量的市场推广应用。而且由于园林苗木培育周期长、投资大,(下转第249页)

(上接第247页)

使得乡土植物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苗木需求量。

应加大对乡土植物资源的调查力度,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做好野生乡土植物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筛选适合当地城市环境的乡土植物种类,深入研究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提高乡土园林树种资源的利用率,建立乡土苗木繁育基地,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苗木需求。

3.2设计应用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业内对乡土植物缺乏必要的科普宣传,另外,园林建设出资方及设计方自身的知识层次、审美情趣及对园林项目建设的利益出发点不一致等若干原因,存在对乡土植物普遍认识不足等现象。个别专业人员设计水平有限;一些施工单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只求速度不计生态习性,私自简化施工和管理,降低规格和质量,使乡土植物配置不科学,浪费植物资源。因此,导致乡土树种的效果和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使绿化设计缺乏新意,观赏价值不高,动摇了城市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生物基础,使生态系统面临着病虫害大面积传播蔓延的潜在风险。

应从多渠道大力开展对乡土植物的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理解以致喜爱乡土植物。在园林专业课程中增加相应的教学课程内容或讲座,通过规范系统的学习,逐步培养和引导学生注重乡土植物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鼓励和扶持在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中应用乡土植物。

4小结

在城市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中,要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地域特色,将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探索在景观设计中利用乡土树种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贴近自然、贴近该地区的植物景观环境。

5参考文献

[1]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19(7):63-65.

[2]郭建斌.地域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应用[J].中外建筑,2010(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