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庭日常理财方法十篇家庭日常理财方法十篇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2:38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1

夫妻日常家务权是配偶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夫妻双方日常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而且还涉及到第三人的利益,影响到交易的安全,因此世界许多国家的婚姻家庭立法一般对此都有规定。而在我国,1950年和1980年的两部婚姻法都没有涉及这一内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夫妻之间的财产不仅数量少,而且来源单一,财产关系比较简单,直接与财产关系相联系的日常家务权也就无须设立;另一方面,婚姻法“在以简单的财产共有制为夫妻财产制的主要形式下,夫妻之间的权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1]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体制将使夫妻财产的数量增大,关系复杂,占有、使用、处分财产的形式呈多样化,从而夫妻关系中的财产权也将会有明显变化。”[2]同时,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人们投资理财的渠道增多,消费观念的更新,超前消费、信用消费的兴趣等,必然使夫妻财产关系“通过债权、债务、生产、经营等途径同其他领域的财产关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3]这不仅将促使婚姻家庭立法从重视对夫妻财产关系的静的保护向动的保护的转变,而且也应注重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以促进交易的高效、安全。鉴于这种情况,正在修订中的《婚姻家庭法》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夫妻财产制的立法,而且应在配偶人身权中增设夫妻日常家务权的内容以期规范夫妻的行为,明确其行为责任。下面本文将对其中的几个问题作点探析,以期抛砖引玉。

二、夫妻日常家务权的含义和性质

夫妻日常家务权来源于罗马法中的家事委任说,即妻的理家权是由夫的委托才发生的,其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更新。在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婚姻家庭立法中,由于基于“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日常家务通常操之于妻,而夫则对日常家务不管;且在法律上,不问在任何夫妻财产制下,夫虽握有家务管理之权限,但并不实际从事家务之管理。”[4]故在立法上通常只规定“妻为夫之日常家务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许多国家在修改婚姻家庭法时,变“妻为夫之日常家务人”为“夫妻相互享有日常家务权”,故这时原夫妻日常家务权是指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事务而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被方须对方从事家务行为所产生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日常家务权按其属性,应属民事范畴。而民事有法定、委托和指定三种类型,日常家务属于哪一种类别呢?对此有不同看法,归纳之,主要有二种观点:其一,认为应属法定。这种观点不仅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立法的支持,如法国、德国、瑞士民法典等,而且也为我国台湾地区的许多学者所赞同。例如史尚宽先生认为,日常家务“在我民法亦可认为法定权之一种,非有法定之原因不得加以限制。”[5]陈棋炎先生认为,“至于本条所谓夫妻互为‘’,则非意定,实为家团日常家务之,是法定也,无庸由本人一一授权,人始能有所作为。”[6]其二,认为既不属法定,也不属委托,而应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这主要为我国学者所主张,如邓宏碧教授认为“这种是由夫妻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与《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授权和法定均有不同,不以明示为必要。”[7]杨大文教授在其主编的《婚姻家庭法》中也持这种观点。[8]

以上观点中,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虽然日常家务属于一种民事,与法定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人与被人之间具有一定的身份关系、权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等,但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从日常家务权的特征中即可看出:

第一,人与被人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即夫妻身份。这是日常家务权产生的前提条件,因为日常家务权源于配偶人身权,男女之间如果不存在配偶关系自不应享有该项权利。故在现实生活中,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在一起同居生活的,除符合事实婚姻的情形外,都不应享有该项权利。而且当配偶一方死亡、宣告死亡或法定分居时,这一权利也随之消亡。但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家务由女儿、侄女、事实上妻或妾主持者,均可适用本条。”[9]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的初衷也许在于更好地保护第三者的利益,但忽略了这一权利产生的前提。

第二,人与被人的身份可以相互转换,即夫可为妻的日常家务人,妻也可为夫的日常家务人,这与一般民事中人与被人有着不可转换的固定身份不同。

第三,人在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既无须授权,也无须以被人的名义进行,后果即可及于被人,并在人与被人之间产生连带责任。而在通常的民事中,人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以被人的名义进行,后果仅由被人承担,人无须与之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的范围比较单一,只限于日常家务的范围内。

我国婚姻家庭法在设立夫妻日常家务制时,也应注意体现其独特的性质。

三、夫妻日常家务权的范围

在关系中,人必须在权限范围内进行活动,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才能由被人承担。日常家务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与其他行为一样也有一定的权限范围。但其权限范围与其他类型的相比,虽然具有种类单一,只限于日常家务范围的特征,但在具体运用时,却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把握的。而一项行为如果范围不清,一旦发生纠纷就会要么损害被人的利益,要么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并有违法律设立这一制度的宗旨。因此有必要重视日常家务权的权限范围问题。

日常家务权的范围问题之所以较难把握,主要是因为人们所处的区域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不同,家庭地位与收入不同,对“日常家务”的理解也必然不同。例如,对尚处于贫困状况者来说,他理解的日常家务可能只限于柴米油盐;而对处于发达地区的生活富裕者来说,日常家务早已超出了衣食住行的范畴。反映在立法上,设立了夫妻日常家务制的世界各国,其法律对“日常家务”的表述也是各不相同。法国民法典第220条规定:“夫妻各方均有权单独订立旨在维持家庭日常生活与子女教育的合同。夫妻一方依此缔结的债务对另一方具有连带约束力。”其家务强调的是家庭日常生活与子女的教育;而德国民法典第1357条的规定是“婚姻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处理使家庭的生活需求得到适当满足并且其效力也及于婚姻对方的事务。婚姻双方皆通过此种事务而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但是如果根据情况得出另外的结论则除外。”其家务的范围是以是否能使家庭的生活需求得到适当满足为标准;瑞士民法典第163条第一项规定:“妻对于家务中的日常事务,与夫同为婚姻共同生活的代表。”其第203条规定:“在婚姻共同生活代表权的正当范围内,妻对夫妻财产有处分权。”其要求的是权必须在日常家务的正当范围内行使;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003条规定:“夫妻于日常家务,互为人。”明确表示范围限于日常家务。

与世界各国立法上的异彩纷呈相似,学者们对日常家务权的范围也是众说纷纭,采狭义说者认为只包括家庭中的衣食住行,采广义说者认为必要时可扩及对一方不动产的处置、离婚、别居诉讼费用的支付等。[10]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国家,如何在立法时确立一个既简洁明了,又普遍适用的标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婚姻法修改过程中,法学专家提出的建议稿曾参照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规定为“夫妻在日常家务的范围内互为人。”这一概括式的规定虽划定了日常家务的范围,但仍过于原则、抽象,不易为人们所把握,因而需要在实践中辅之以具体的标准。而具体标准的确定除借鉴世界各国的做法以及参考学者们的观点外,笔者认为还应从人的需要入手进行分析。因为无论人们所处的区域、风俗习惯、身份、地位、收入和兴趣如何,其基本的需求是一致的。而人有哪些共同的需求呢?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根据自己对人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他指出人的需要大致包括五个方面: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其中生理和安全是低层次的需要,归属和尊重是中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而日常家务是为了维持和实现人们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其范围的确定离不开人的本质需要。因此按照马斯洛的理论,我们可以把日常家务的范围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为家庭生存需要的家务,这主要涉及衣食住行的内容;其二,为家庭的保健和娱乐的家务,这主要涉及家庭奢侈品的购买;其三,为家庭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家务,这主要涉及人的学习和深造。

为了防止人们对这三方面内容作扩大解释,笔者认为,有必要同时规定排除日常家务适用的情形。从近年来出现的涉及夫妻一方与第三人的交易纠纷的类型看,以下情形应排除在日常家务范围之外:第一,股票交易行为。即使是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股票投资,也只能由股票证记载者为交易人和责任者,夫妻一方代替另一方进行交易时,适用委托的规定,必须有另一方的明确授权。

第二,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不动产或大额动产的行为。法国民法典第220条第三款规定:“以分期付款方式进行的购买以及借贷,如未经夫妻双方同意,亦不发生连带责任;但如此种购买与借贷数量较少,属于家庭日常生活之必要,不在此限。”近年来信用消费在我国方兴未艾,由此也引发了不少纠纷。如上海市普陀区法院今年就连续受理了11起分期付款车辆买卖纠纷,起因都是买车者支付了头几期车款后便不再付款。[11]在属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分期付款交易中,由夫妻承担连带责任可保障这一交易形式的安全,但因付款期限一般较长,如住房按揭可长达30年,在此期间夫妻身份可能发生变化,而一旦夫妻身份消失,连带责任也就无从适用,故实践中一般以申请者为责任人,同时可要求其提供担保,如以夫妻一方为担保人,适用有关民事担保的规定,这样即使夫妻身份发生变化,其担保责任仍然存在。我国立法可借鉴法国这一做法。

第三,用家庭财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这已不属于日常家务的范畴。

四、夫妻日常家务权的限制及其法律后果

在日常家务关系中,存在着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夫妻之间与被的关系,这属于的内部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第三人的关系,这属于的外部关系。由于存在这两方面的关系,必然产生一个问题:当人滥用权、超越权时所为的行为是否对被人产生连带责任?

世界各地的婚姻家庭法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一般都规定凡属滥用权和超越权的,另一方可以对其行为加以限制,但在这一限制能否对抗第三人上,则规定各不相同。归纳之,主要有这样几种做法:其一,可以对抗第三人,不产生连带责任。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婚姻家庭法即采用这一作法,其法律规定“当发生下列情形时,夫妻不负连带责任:1.一方滥用家事权,他方有权限制对方的行为,限制的方式为通知第三人不承担责任。经限制后他方不承担连带责任。……。3.一方越权产生的债务,由自身偿还,他方不承担责任。”其二,经登记或告知后可对抗第三人,不产生连带责任。其三,以第三人是否善意为标准,决定连带责任是否产生。

当人滥用权、超越权而又不能对抗第三人时,被人就必须承担连带责任。承担责任的形式,在共同财产制下,应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不足部分先由妻子的个人财产偿还,仍不足时由夫个人财产偿还;在分别财产制下,则先由妻个人财产偿还,不足部分由夫个人财产偿还。为了更好地维护交易安全,保护第三人的利益,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还可类推适用表见制度,把责任直接及于被人。

我国现行婚姻法没有规定夫妻日常家务权,在夫妻财产关系中,也没有夫妻连带责任的规定。只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专家建议稿虽设立了夫妻日常家务制,但却没有连带责任的规定,这既不符合世界立法惯例,也使日常家务制的规定失去了意义。法律设立日常家务制,一方面是有利于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利于对夫妻行为进行限制。而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就必须规定夫妻的连带责任,使任何一方不得以各种借口逃脱责任;限制夫妻的行为,就应明确不产生连带责任的情形,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公正合理。因此,我国婚姻法应增设夫妻连带责任的规定。

「参考文献

[1][2]林荫茂。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澳门:澳门基金会,10.

[3]杨大文。1998年:活跃在立法前沿的婚姻家庭法学[J].法学家,1999,(1/2):64.

[4]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亲属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139.

[5]史尚宽。亲属法论[m].284.

[6]同注[4],140.

[7]邓宏碧。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思考(下)。现代法学,1997,(2):83.

[8]杨大文。婚姻家庭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48.

[9]戴炎辉,戴东雄:中国亲属法[m].三文印书馆。130.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2

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缺陷

(一)夫妻财产制度中财产责任制规定的缺乏

夫妻双方或者一方,在与第三方或者其他方进行交易的时候,可能会由于不同原因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债务关系。而在现行的婚姻法中的夫妻财产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此种关系中产生的债务是由哪一方由什么形式进行偿还,这里包括共同债务以及个人债务。

(二)夫妻财产制度中家庭费用的负担问题的缺乏

夫妻的结合是采取双方自愿平等的方式结合的,是通过婚姻关系确立家庭的。家庭的正常运转就势必会有日常的费用支出来进行维系,也就导致了家庭费用担负问题,夫妻双方的开销、子女的抚养与教育、双方老人的赡养以及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具体费用。就目前来看,很多家庭之所以不能走到最后,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庭费用的负担问题出现了分析。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财产制与约定制相结合的模式中夫妻双方在家庭费用上的负担问题。

完善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内容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3

小沈今年25岁,刚辞职,失业在家,无社保,与父母同住。父母月收入共3000元左右,母亲即将退休。目前家中有6万元股票和基金,银行存款18万元,有住房一处,因此不急于购房。

针对小沈家庭的经济状况,建议如下:该家庭风险承受能力不高,投资时应注意控制风险,建议对家庭资产配置结构进行优化。

首先,建议18万元的银行存款应投向收益较为稳健的理财产品,如银行推出的打新股理财产品,这种类型的产品风险低收益高流动性强,是进行资产配置的必备之选。假设年10%的平均收益率,一年后18万元将变成19.8万元。

其次,6万元的资产中如果有股票,建议寻找合适的时机转换为基金。但是,不建议他将所有的基金都买成股票型的。为了降低风险,建议配置部分混合型基金,并且长期持有,到时可作为购房款的一部分,为自己结婚准备一套新房。最后,建议小沈尽快再就业,以增加家庭的现金流入。

新婚家庭:做个财富“加减法”

黄先生和妻子去年刚结婚。黄先生是一it公司的技术员,每月税后收入约3000元,妻子是一家私企的文员,每月税后收入约2000元,双方都有三险一金。黄先生和妻子结婚之前先买了一套50万元的房子,双方家庭凑了20万元首付,其余30万元贷款20年,每月日常支出则在2000元左右。

黄先生家庭的资产都是以房产的形态存在的,而且负债较多。考虑到黄先生家每月所剩的结余较少,所以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黄先生家庭财务现状与财务目标之间的距离,建议做个财富“加减法”――精算日常支出。黄先生家庭月支出在2000元左右,差不多40%的收入都用于两个人的日常生活,总体感觉较多,需要在控制家庭支出方面做好功课。建议像黄先生这类新婚家庭设立一本记账本,这是家庭理财的第一步。到月底,把“流水账”按照衣、食、住、行等条目归类,找出不应消费、过度消费的支出,下个月起不再花这些“冤枉钱”。

再婚家庭:实行aa制更好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4

家庭财产保险是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开展业务较早,发展较快,覆盖较宽的骨干险种之一。家庭财产保险包括灾害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盗窃保险等。它面对全国十几亿人口、数亿个家庭,市场潜力巨大。据了解,世界发达国家家庭财产保险的普及率已达70%。但是,我国目前的家庭财产保险覆盖面不到10%,而且很大比例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福利给干部、职工购买的,保费少,保额低,绝大多数为不足额保险,有的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在承保实务上,大多数保单承保要素不全,被保险人资料不齐,保险标的不明确。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勘查、定损非常困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家庭个人财产日益增长、扩大,人们生活中追求宁静、安全,减少风险的意识也日益加强。家庭财产保险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

但是,家庭财产保险保单与个人寿险保单相比较,保费较少,一般每单数为10元,多的也不过上百元,长效还本家庭财产保险每单亦不过几百元,大者上千元,且直销无手续费,销售的手续费也非常低,很难象寿险一样通过营销队伍卖单。由财产保险基层公司自营,费时费力,收效甚少;若城乡居民自己去保险公司购买则感到繁琐不便,颇多微辞。有人认为,家庭财产保险恰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何去何从,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1.国内业务恢复初期,家庭财产保险与其它业务一起高速增长

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初期,家庭财产保险与其他业务一样发展很快。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为例,1981年至1985年增长率分别为40.4%、18.3%、26.6%、39.9%、80.7%。由1980年的保费总收入4118万元增至1985年的2.2亿元。家庭财产保险费由1980年的0.3万元(承保1730户)上升到1985年的1623万元(承保504万户),所占保费的比重上升为7%。当时,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大力公关,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0年江苏省保费收入达到10.2亿元,同期增长17.4%,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41亿元,其中家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4061万元(承保868万户),占保费总量的4%。1995年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家庭财产保险费收入达到7507万元,当年增长26%。这一时期,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绝对数虽然不大,但发展较快,也达到了一定的比例(详见表1),人保徐州市分公司1995年业务总收入约为1.8亿元(当年增长17%),财产险保费收入为9183万元(增长19%)。当年家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774万元,比上年增长68%,占产险总量的8.43%,业务量较小的唯宁县该年家财险占总量的14.8%(185万元)。1996年人保徐州分公司家财险保费收入856万元,同比增长11%,占财产险业务总量的8.05%,承保总户数超过120万户,覆盖面为55%,达到了家庭财产保险的最高峰。

表1人保江苏省分公司家财险发展表年份承保户数

(万户)保费收入

(万元)占保费

比重(%)赔付率(%)19800.17300.323.33198140.910015.00198264.8159219.491983107.3262329.001984333.1962714.861985504.01623731.481986693.42267655.221990686.040614124.941995661.975013.7957.4

2.财产保险业务稳步发展时期,家庭财产保险业务却大幅下滑,大有不可遏制之势

1996年之后的三年时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世界保险业受到较大影响。以人保徐州分公司为例,其家庭财产保险业务1997年至1999年三年大幅度下滑,降幅分别为17.44%、31.22%、34.00%,直到2000年才与上年基本持平(详见表2)

表2人保徐州市分公司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统计表

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保险公司缺乏对市场变化的调研,不能及时掌握情况,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二是展业手段单调,方式方法不灵活,服务水平不高;三是暴露出险种的不尽合理,缺少吸引力,不适应市场需求;四是途径不稳定,机构、人员不能正常开展业务;五是在经济调整时期,乡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特别是农民“减负”期间,“保险”往往被当作农民的负担被砍掉,城市居民收入近年来增幅不高,下岗职工增多,也影响了人们投保的积极性。

三、家庭财产保险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为了适应经济改革、发展的形势,满足城乡居民家庭财产安全保障的要求,必须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找出当前发展家庭财产保险业务的对策。

1.适应市场需求,设计出适应性较强的条款。一是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区别不同情况,对不同保险标的进行科学分类,比如按城镇、农村进行分类。居民家庭装潢、家用电器包括电脑等均可纳入保险标的范围。有的保险公司已将第三者责任保险纳入家庭财产保险系列,应是比较有眼光的做法。二是搞好险种组合,以适应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三是灵活厘定费率,不可一概而论。就目前江苏省农村而言,江南农村住房,已与中小城市无大差别。江苏省政府采取“不将草房、危房带入二十一世纪”行动,苏北农村年内将消灭草房、危房。这些情况必须考虑在内。大中城市居民住房可按高级住宅区、安全小区、普通住宅区等实行不同费率。这将激起人们投保的积极性。四是对连续投保3年、5年、10年,安全无赔款的,应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安全奖。

2.调整展业力量和展业方式,搞好新业务拓展。一是加强保险宣传,特别是条款中主要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要宣讲明白。可利用保险宣传月(周)、街头咨询等方式进行深入宣传。二是适当调整展业力量,加强展业力度。随着保险公司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入,认真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按照保费收入多少,业务质量好坏,确定业务人员的工资、奖金分配水平,以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采取灵活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如对常年无赔款的单位、个人采取重大节日送贺卡、寄送慰问明信片等方法加强与保户沟通,提高续保率。四是努力寻找新的途径,降低展业成本。比如利用银行、商场、社区服务中心、有线电视收费系统等业务,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人保徐州某区支公司利用银行房屋保险业务,年收取保费逾百万元。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5

 

关键词: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度 外国婚姻家庭法 建议

一、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

   我国1950年《婚姻法》只规定了婚后所得共同制度,1980年《婚姻法》增加了约定夫妻财产制度。2001年《婚姻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赋予约定财产制与法定财产制同等的法律地位。

   共同法定财产制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所得和双方所得的收人和财产均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但特有财产除外的夫妻财产制度。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

   约定财产制指夫妻以契约形式商定婚前财产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事项,并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制度。《婚姻法》第19条明确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

   二、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度巫待完善方面

   (一)对家务劳动价值的承认

   夫妻共同财产制起源于中世纪的日尔曼法。我国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家务劳动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只在离婚分割财产时承认其价值。家务劳动在离婚时经济帮助属道义范畴,在实际执行中缺乏强制有效的法律保障。以立法的形式承认家务劳动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二)对夫妻婚后所得财产范围的界定

   夫妻婚后所得财产应当包括所有的财产形式。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取得的文凭、执照、资格等,应属夫妻共同协力的成果,由此产生的利益,包括预期利益均应列人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三)关于非常法定财产制

我国婚姻法只规定了通常状态下的法定财产制,而没有建立非常态下的法定财产制,夫妻财产制的整体结构并不完整。2001年新修订《婚姻法》由于缺乏因夫妻分居或一方虐待、遗弃另一方等情况的规定,使夫妻在上述情况下分割财产必须以婚姻关系的破裂为代价,背离了婚姻法维护家庭稳定的宗。

   三、外国婚姻家庭法可以借鉴的规定

   德国家庭法第1356条将家务与就业放在同一层面上做出规定,总体上肯定了家务劳动的职业性及价值,从而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婚姻关系解除后,从事或主要从事家务劳动这一职业的一方当事人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德国法的上述规定给我们以下启示。其一,依据公平原则确立家务劳动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其二,我国婚姻法可借鉴德国家庭法,明确家务劳动是履行家庭生活费义务的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方式。其三,在离婚时,将婚姻共同财产的平均分割、分别财产制下的补偿,与家务劳动的职业性价值在婚姻关系解除后的继续延伸区别。

四、完善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度的建议

   (一)增设非常法定财产制

   《婚姻法》应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经夫妻一方请求,人民法院宣告撤销原夫妻共同财产制,改设分别财产制:

   1、夫妻感情不和,分居己满一年以上的;

   2、夫妻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扶养义务,不依法给付家庭生活费用的;

   3、夫妻一方一滥用管理共同财产权利的;

   4、夫妻一方的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债务,或夫妻共同财产不足清偿夫妻共同债务的;

   5、夫妻一方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共同财产的通常管理予以应有的协作,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夫妻他方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处分的。

   (二)明确知识产权期待经济利益的归属

   法律应设立相应的机制补救,即规定离婚时暂不予分割,作为一种期待权留待今后实际取得经济利益时,再行分割。或者在离婚时,先对尚未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将评估所得的价值按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进行分配,由享有知识产权的一方给对方相应的补偿。

   (三)建立夫妻财产约定的公示制度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6

【关键词】80后,小资家庭,家庭理财

80后是一个发展并逐渐成熟的一个阶层,他们是中国经济起步飞速发展的时代下的见证者,是现在阶段下的新型领导者。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时代冲击下的各种考验,比如房奴,车奴,孩奴等等的问题,这些也是中国大多数家庭面对的共同话题。

一、80后小资家庭的界定

小资家庭不同于中产阶层家庭,可以说是向中产阶层的一个过渡,经济和职业上都没中产阶级成熟,处于磨合向上的一个阶段。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比较稳定客观的工作,中等的收入,能用一部分额外支出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职业上的界定:新兴的小资阶层主要是各个行业的中低层管理人员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例如国家行政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大中学教师、一般律师、中级会计以及医生,主要从事脑力劳动。从行业分布上看,小资阶层群体多集中在金融、地产等大型企业,科技、通信、媒体、医药等新兴行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本文将其定义在从事脑力劳动、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并对其授权管辖的对象具有一定支配权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经济上的界定:年均收入在10万元到15万元之间,月薪4500-7000,有一定的绩效奖金,也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文化上的界定: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娴熟的职业技能,在生活上也有一定的追求。

二、80后小资家庭的财务状况

从财务上来看主要是其收入和支出的一个比例,分析家庭收支状况。收入由主动性收入和被动型收入两部分组成,靠自己的劳动所得称为主动性收入,主要有工资和劳动报酬佣金。被动型收入包括投资收入、福利收入和经营收入。从支出方面来看,大概分为三个大类,主要有固定支出、可变支出和灵活性支出。固定支出的费用具有定期性、定量性和固定性,这类支出通常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并且刚性较强,一般节省余地较少,比如房屋贷款、保险等。可变支出是指家庭的日常开销,如交通、通讯、水电煤等费用。灵活性支出是一种不是必须的支出,而且伸缩性很强。比如文娱、教学培训、交际往来、旅游、健美和一些属于奢侈品的消费等。

分析好家庭的现金流量后,才能发现家庭资产的结余能供分配到哪些理财规划中去,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工具,进而达到资产组合的最优配置。

三、80后小资家庭的理财状况

由于家庭处于成长初期,故家庭的理财状况基本依靠前期的积蓄存款,银行理财方式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固定的利息收入,是理财的首选渠道。除此之外,家庭根据自身的经济调节,适当的购买了一些国债,但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总体上是趋于保守型的理财策略。

归根结底,这类家庭的理财状况的局限性首先是因为对理财的意识比较模糊,规划性意识不强;有投资意识的在做法上又过于保守型,一味追求稳定效益,针对性不强。其次是因为缺乏风险意识,投资组合单一,有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的趋势。最后是小资家庭成长期的理财目标基本放眼于短期,只看重一时的经济效益,忽视了长期目标,从而导致理财目标与现实存在着一定差距。

所以针对80后小资家庭的理财规划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分析好家庭资产状况,理清财务规划思路,才能在理财的道路上持久长远发展。

四、80后小资家庭理财健康发展的建议

对于不同的家庭,有适合不同的投资组合与之匹配,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式,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对广大民众而言,没有最优的理财产品和理财策略,只有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和理财方案才是最好的。通过对80后小资家庭的财务分析,找到家庭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合理的安排资产的最优规划,对80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家庭都有着启示。下面是对家庭理财健康发展的一两个建议。

(一)加强家庭理财理念

从家庭自身出发来讲,家族成员应积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让各种各样的社会理财机构和琳琅满目的金融产品展示在大众面前。面对这么多投资渠道,一定不能盲目从众,要脚踏实地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按照生命周期理论的划分,家庭成长的不同阶段里的财富积累方式和的理财目标各不相同。但目标的共同点都是积累更多的财富,使生活变得更优质。因此各个阶段都应加强理财意识。

1.单身时期:这一阶段是指小资家庭成员从参工到结婚这一时期,大概在22~30岁之间,期限是3~10年。这个阶段里家庭负担一般不重,在支付各种消费后,理财重心是提高收入和积累资本,所以应该采取积极的理财策略,在投资组合中增加高收益的投资产品。比如股票是优先的考虑的投资市场,同时应搭配少量基金,债券等其他低风险的金融产品。

2.新婚阶段:是指小资家庭成员从结婚到添加新成员的这一时期,年龄范围在25~35岁,期限是2~7年。这一时期是一个家庭建立的初步阶段,家庭的支出比例会有所增加,在满足家庭的日常开销下,理财的重点是清偿贷款和建立家庭备用金,所以依然是采取积极稳健的理财策略,可以在原有的投资组合中增加一定的商业保险购买,大致是40%的股票,20%的债券,20%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20%的商业保险。

3.筑巢族阶段:是指小资家庭子女的出生到其经济独立的阶段,年龄在25~40岁之间,期限是18~22年。这一时期是小资家庭的巩固阶段,收入会逐渐超过支出,债务减少,理财的重点是子女教育基金、置换房产等。此时可以选择中等风险的理财策略,投资组合中股票的比例可以缩减至30%,另外增加20%的货币资金。

4.退休阶段:是指小资家庭居民养老的这一阶段,年龄一般在55岁以后。这一时期主要是消耗阶段,收入减少,前期积累的储蓄是主要保障,理财的重心是养老、休闲和医疗保障。这时的采取的家庭理财策略是防守型的,投资组合中债券,尤其是国债的比例占据很大一部分,股票几乎为零。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可以大力的宣传、引导和教育,使理财知识更普及化。比如,在高校里可以开设理财投资方面的课程,使理财变得更专业化。再者,社会经济的纷繁变化和投资工具日益增多,让居民家庭理财很容易举棋不定。因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一是规范金融市场的秩序,二是保护百姓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为投资理财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国家还要对国民的投资理财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对国民进行投资教育,传授理性的理财理念及投资之道,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理财。

(二)提高理财和消费能力

理财的目的之一就是积累财富,为的是让自己有一个更舒适的生活,进而达到生活的一个理想规划状态,所以消费就成了理财的一个产物。

理财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理财首先要有财才基础,家庭在理财之前要学会开源节流,保证资金积累。资金积累是理财的第一步,在满足日常生活正常的情况下,把者固定的资产或盈余进行再次投资利用来获得更多的收益,让家庭的资产循环滚动,达到增值保值的作用,同时多次持续性收入才是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其次初期理财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也许会尝试失败,也许理财收益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所以提高家庭投资理财要学会听取不同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从电视节目、财经杂志和财经广播中获取相关的理财知识,也可以向其他有经验的理财者请教咨询,依据家庭的实际和自身的投资理财经验,选择合适的投资渠道,合理处理金钱和时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家庭理财能力。最后提高家庭理财能力要掌握正确的理财原则。投资理财赚到第一桶金虽然重要,但是要坚持长期理财,理财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达到自己规划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合理安排理财的周期,学会让钱生钱,让资产滚雪球似的实现持续增值,让理财变得轻松有趣。

参考文献:

[1]王济渊.正确引导社会投资理财[J].北京中国金融家,2006-12-25.

[2]陈兵.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2-5.

[3]陈学彬,傅东升,和葛成杰.我国居民个人生命周期消费投资行为动态优化模拟研究[J].金融研究,2006,(2):21-35.

[4]雷冰..家庭投资理财规划一本通[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1-3.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7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存款早不是唯一的选择了,股票,基金,股票,期货,期权,实物投资如房子、汽车、古玩,黄金等等,似锦繁花迷人眼呀!社会不断在改变,而我们的理财观念也要改变。

二、理财的两种错误理念

(一)理财太保守,一成不变

这样的客户以老年人居多,任社会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在理财的态度上体现的太保守。存款只认银行,其它一切不信不做。

(二)理财理念太单纯、激进、盲从

我在工作中还经常遇到这样一些人,对突发事件反应快,听风就是雨,但不见得适当,直觉成分比理性判断的成分高。听人说股票赚钱了,马上进市,逐利心太重,这类人以年轻人居多。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新趋势

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

综合化的投资行为

现财投资是既建立在家庭合理消费的基础之上。现代个人理财融合了现代经济学、会计学及财务学的方法,包括投资、保险、养老、税务、和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而非单一的家庭消费开支安排。而现代个人家庭理财则针对风险进行家庭资财的有效投资,面对众多的投资机会,个人能否把资金投入投资组合的“海洋”,进行一次惊心动魄的、成功的“冲浪”,则是当今个人理财的新的要求。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各种目标,是一种典型的主动。

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

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

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

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

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

五、结论

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讲究中庸,太钢易折,太柔易欺。用在理财投资方面再正确不过了。不温不火的同时,有选择的接受适合自己的产品,那就是要算计。当然每个客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已有财富、获取方式、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婚姻家庭状况与就业状况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说理财是个性的。理财就是探讨如何选择的科学,根据生命周期的流动性、收益性与安全性围绕客户的具体状况来来配置资金,帮客户解决如何投,怎么投,投多少的问题。是把资产转为房子、汽车、古玩等实物资产,还是将资产投放于银行,证券,基金,股票等市场,以此通过不同的投资手段来使客户的资产保值和增值,当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总之,家庭投资理财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理财的科学规划,建立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使用家庭的投资资金,提高其投资的收益率,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家庭持有的资金,从而实现家庭财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使家庭投资理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有军.数学家庭理财面面通.视窗世界期刊.2004.26(20):76-98.

[2]钟本刚.我国工薪阶层个人,家庭理财研究.昆明理工大学.

[3]董雪梅.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2.

[4]薛韬.家庭投资理财之道.国际市场.2001.11.

[5]张勤朴.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上海保险.1998.8.

[6]柯静家庭投资理财aBC.时代金融.2004.11.

[7]庄乾志,刘光伟.家庭投资指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6.

[8]高宏志.论家庭理财业务.呼伦贝尔学院.2009.10.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8

 

关键词:婚前协议

离婚

夫妻人身关系

夫妻财产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多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宪法确立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由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政策转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的政策,私营经济也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公民个人财产极为有限,男女结婚成家后,夫妻财产在“过日子”之后所剩无几,财产关系极为简单,财产类型大多限于简单的生活资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长足进步,个人财产、家庭财产迅速增长,夫妻财产的种类、价值、内容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夫妻财产关系日趋复杂。夫妻的财产权利意识空前高涨。离婚案件中,夫妻财产纠纷已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和法院审理的重点、难点。据笔者2004年3月对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2002、2003年所审理的5o宗离婚上诉案件调查发现,上诉请求和理由中,涉及到不同意离婚或请求判决离婚的仅7宗。对共同财产的认定与分割不服的有34宗,对夫妻债权、债务的享有、负担不服的有l4宗。法庭上,许多当事人指责对方有婚外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经常实施家庭暴力,把离婚的原因归咎于对方。试图获得损害赔偿或多分共同财产;或者指责对方在离婚时隐藏、转移、毁损夫妻共同财产,伪造债务,试图达到对方少分或不分共同财产的目的;或者向法庭提交许多欠条,要求法院确认为夫妻共同债务,而双方对彼方所提交的欠条均矢口否认。

双方在法庭上互相攻诘对方,彼此视若仇敌,法庭气氛紧张,令人窒息,充满浓浓的火药味。法院判决后,双方对财产纠纷的处理均不服,要么对法院认定的共同财产和债权债务的范围、数量不服;要么对法院关于财产分割的方式、分配原则不满。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妻关系存在诸种矛盾。

一我国夫妻关系的内在矛盾

1、中国传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婚姻是人生中最重要、最重大的事情之一,人们对婚姻总是充满理想。当一对新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人们常常祝福他们白头偕老,幸福快乐地走完人生旅途。新郎新娘怀着无比喜悦、激动甚至紧张的复杂情感,迎接崭新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未来。千百年来,结婚被视为百年好合的大事,夫妻乃人终其一生的伴侣。如果有人在即将结婚之前预防到以后有离婚的可能,进而基于离婚的心理采取一些预测性的措施,则难免受到社会的非议、道德的谴责,甚至被扣上心理不正常的帽子。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也得到婚姻法学理论的支持。法学教科书对婚姻的定义往往表述为: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结合。

根据<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19章所载,有法利赛人询问耶稣,是否出于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耶稣答道:“夫妻并非二人分立,乃是合为一体。上帝使之结合在一起者,不可人为拆散。”自公元1o世纪开始,婚姻一旦成立便不可离异成为数百年里遵行不渝的神圣信条。在中国古代,婚姻乃视为“天作之合”,新郎新娘被誉为“天生一对,地造一双,”提倡一旦结婚便终身不改,尤其要求妇女“从一而终”。妇女一旦结婚,生便是夫家的人,死亦是夫家的鬼。今天,“宁拆十座桥,不拆-~-i婚”仍是国人普遍的信条。理想是美好的,美好的理想往往成为人们追求幸福、克服困难与挫折、忍受苦难与不幸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然而,理想并不等同于理性,片面强调理想的婚姻。反而不能使人们理性地对待婚姻,容易导致人们忽视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每天都有婚姻基于人为原因在解体,许多人基于各种原因不能相伴一生。美国每年有100多万对夫妻离婚,占当年婚姻总数的一半以上。我国1990年有8o多万对夫妻离婚,1995年有105万对夫妻离婚,2000年有121万对夫妻离婚。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深刻指出:“在自然界中,当任何存在物完全不再符合自己的职能时,解体和死亡自然而然地就会到来,当一个国家离开了国家的观念时,世界历史就要决定其是否还值得继续保存的同题。同样一个国家也要决定在什么条件下现存的婚姻不再成为婚姻”。【lJ恩格斯指出“如果感情确实已经破裂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沦对于双方或对社会都成为幸事了。这只会使人们省得陷入离婚诉讼的无益的泥污中。”r2](p79)

2、夫妻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矛盾

我国婚姻法律制度关于夫妻关系的冲突集中体现在夫妻人身关系的别体主义与财产关系的一体主义。对夫妻人身关系的规制,法律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元点是个人,即夫妻人格独立、平等、自由。婚姻法第l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l4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第l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对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制,法律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元点是夫妻两人,即婚后所得共同所有为我国夫妻法定财产制。婚姻法第19条规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除法律明文规定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外,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虽然法律也规定了夫妻约定财产制,但由于内容极其简略,操作性较差,又没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予以配套、引导,长期以来,夫妻约定财产制形同虚设。据有关学者词查。我国9o%以上夫妻完全不曾涉足约定财产制。【3】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9

【关键词】夫妻法定财产制共同财产制共同债务

为了维护婚姻家庭,适应我国家庭财产状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使婚姻当事人在处理各方财产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吸收国外相关制度的精华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行的夫妻法定财产制度进行完善。

一、实现我国夫妻法定财产制立法的制度化、系统化

我国现行的法定夫妻财产制与制度化、系统化的目标还相去甚远,而如果一项制度自身漏洞百出,要完成所负载的保障公平与正义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在今后《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制定过程中,应加强法定财产制部分的立法。一是拿出专门一章设立通则性规定,对夫妻财产关系的共通性问题作出原则性规定,包括夫妻财产关系的类型、确立、变更、内外效力等,形成“总―分”的格局。二是调整法定财产制的立法体系,使分散于现《婚姻法》“家庭关系”一章和“离婚”一章中的有关夫妻财产关系的内容,统一在夫妻关系部分的夫妻财产制中。三是按制度化的要求设置法定财产制部分的相关内容,即不仅要规定法定财产制的组成范围,同时还要明确其财产权利、责任、财产的登记、清算、补偿与分割等项制度内容。四是将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予以并列,也可以以列举或例示的方式对各种约定财产制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这样更符合立法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可考虑设立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排斥期间”。分居期间作为夫妻存续期间的一个特例,在此期间不宜再适用法定夫妻财产制。可借鉴《破产法》第35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的下列行为无效”之规定的法律原理,设立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排斥期间”,把法定夫妻财产制在分居期间的某段时间范围内适用排斥在外。所以《婚姻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建议此条款增改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有存在感情不合而分居的事实,则分居期间例外。”我国目前把“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故“排斥期间”可依据此条规定一般期限为两年,但不是绝对期限,具体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二、完善通常夫妻法定财产制

1、明晰夫妻法定共同财产的范围

《婚姻法》虽列举了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类型,但由于过于概括,仍造成了理解与适用的混乱,因此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制定中,还应从以下方面明晰法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一是完善立法技术,使所列举的夫妻共有财产的每一个项目规定都尽可能地做到具体、明确。二是适应现代社会财产类型发展的需要,扩大共同财产中无形财产的范围,增设期待权可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规定。三是增设夫妻共同财产推定制度。无论法律的规定如何明确、具体,也无论立法的技术如何完善,都不可能穷尽夫妻财产的所有情况,因此,在实践中因理解的歧义发生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争议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通过相关制度的设定,使这种争议的解决标准化、统一化。除法律明确规定、双方约定或有证据证明确为一方的个人财产外,其他不明财产或有争议的财产一律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具体而言,“工资、奖金”宜作扩张解释,建议改为“工资、奖金等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的收益”,宜作缩小范围的解释,婚前财产在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权利孳息若没有双方投入的精力、时间、劳动就不归属共同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指创作于婚姻存续期间的知识产权的财产性收益及可期待利益;“其它财产”改为“其他共同所得的财产。

2、完善夫妻个人所有的特有财产制度

可实行财产登记。对于婚前财产,男女在结婚登记时,可以向婚姻管理机关申请进行个人财产登记,发给夫妻财产登记证书;或者在结婚登记后,夫妻双方共同制作婚前财产清单,并经双方签名后生效。对婚后所得的价值比较大的夫妻特有财产,夫妻可在取得财产所有权后的一年内,双方共同制作财产清单,并经双方签字后生效;或者向公证机关申请办理夫妻个人财产公证。夫妻财产登记档案和登记证书、或夫妻财产清单、或公证的夫妻财产证书,应附价额凭证或经公证确定的估价,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3、完善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义务内容

我国《婚姻法》有关夫妻财产权利的内容规定过于简略,且其用语容易引起歧义,因此要完善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内容。一方面应遵从民法有关财产所有权的规定,使所有权的各项权能在《婚姻法》中得到明确体现;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财产权利的调整已由静的安全,即所有的安全变为重视动的安全,加强夫妻财产管理权与处分权的规范。

(1)明确管理权的内容。管理是指保存并增加财产价值的行为。而在我国提及管理权,一般认为仅指保管和料理,而不包括增加财产价值的含义或不加以明确指出,这是不妥当的。夫妻之所以要对共同财产进行管理,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财产的价值,如果不能使其增值,至少也应维持目前的财产价值水平,而不应使其减少或贬值。

(2)规范夫妻双方或一方单独管理共同财产的行为。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管理权,并不意味着双方必须去共同管理共同财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夫妻双方的工作性质、身体状况、时间精力、管理能力等的差别,共同管理并不一定符合婚姻的最大利益,双方可以协商对共同财产的管理方式。如果采用共同管理的模式,则应强调在管理过程中的平等协商以及意见不一致时的解决方式;如果授权由夫或妻一方进行管理,则应明确管理方的权限、责任、造成财产减少时的补偿方式等问题;如果双方没有明确财产由哪一方管理而实际是由一方在料理,则应视为已得到另一方的默示同意。

(3)在授予夫妻财产处分权的同时,明确其权利限制及责任。处分权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两种形式,事实上的处分行为是对物的使用价值进行利用的行为,处分的目的在于满足生产、生活对物质资料进行消费的实际需要,而法律上的处分行为是对物的价值进行利用的行为,处分的目的在于获取一定的货币价值。正是由于这两种处分之间存在这些区别,因此《婚姻法》仅规定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分权是不够的,还应具体明确在进行某一种处分行为时的要求和限制。

事实上的处分仅导致物的形体的变更或消灭,不引起所有权的转移,而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符合日常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可以赋予一方不经另一方同意的处分权。而法律上的处分,因涉及物的所有权主体的变更,则应在双方书面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非经协商一致的行为,另一方可提起撤销或无效诉讼。

我国基于夫妻身份对夫妻个人财产处分权之法定限制制度的具体构想为:将限制制度规定于婚姻的普通效力之中;夫妻一方出售、抵押自己所有的住房应该征得对方的同意;夫妻一方出售、质押家庭生活用品应该征得对方的同意;夫妻一方出售、抵押、质押构成家庭生活费用来源的个人财产应该征得对方的同意;擅自处分的契约效力未定,而且不适用公信力制度和善意取得制度;如果配偶一方不能获得对方的同意,或者对方无正当理由拒绝,该方可以诉请法院判决免除对方的同意。

具体对《婚姻法》第17条“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正确执行,应完善以下几点规定。第一,主体只能是夫或妻本人。第二,客体是法律规定的共同所有的财产。第三,行使形式是夫妻对财产共同共有,而不是按份共有。第四,夫妻共同财产上处理的权利平等。第五,不得侵犯对方的财产权利。第六,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权利、也承担平等的义务,因为共同生活、生产和经营所负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应当以共同财产偿还。

4、增设夫妻财产补偿请求权的规定

在夫妻的日常生活中,彼此的财产权属不可能完全做到泾渭分明,因此,经常会遇到用共同财产清偿个人债务或用个人特有财产清偿共同债务等情形。为了保障夫妻财产利益的平等,防止一方以婚姻共同生活为借口而侵蚀另一方财产权益,有必要在我国《婚姻法》中增设夫妻财产补偿请求权的规定。我国可以借鉴法、德两国经验,增设对个人特有财产补偿请求权的规定。第一,因夫妻日常家事权的行使而使用个人特有财产时的补偿;第二,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特有财产作出贡献时的补偿;第三,夫妻一方用共同财产或另一方的个人特有财产负担债务时的补偿。

5、增加夫妻财产解除情形的规定

我国《婚姻法》只规定了因离婚而解除夫妻共同财产制的情形,但在日常生活中,夫妻财产制的解除还包括因一方死亡、分居、协议变更或根据法律规定而改变等形式。因此《婚姻法》应把这些情形下的解除包括进去,并对解除的条件、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以防止因夫妻财产制的变更而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危害交易安全。夫妻共同财产制终止时,如双方无另有约定,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共同债务由共同财产清偿,不足清偿的由夫妻协议以个人财产清偿。

三、建立非常夫妻法定财产制

现行《婚姻法》规定离婚后另一方可在法定期间内要求重新分割共同财产,确实是保护离婚妇女财产权的有力措施,但它毕竟是一种事后的补救。从事前预防的角度看,如果在《民法典・亲属编》中增设非常财产制,就可以从积极的、赋权的角度,让已婚妇女主动、及时地依法变更法定夫妻财产制类型,维护自己在婚姻中的财产权益。由于非常财产制涉及夫妻财产关系的重大改变,因而可能会对夫妻关系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我国法律应引进该制度,但应严格限定适用非常财产制的法定理由和请求适用非常财产制的申请人的资格。目前,在我国关于非常夫妻财产制的立法中,法律可采用例示主义的立法例,明确规定适用非常夫妻财产制的法定事由,规定在多种情形下,夫妻一方或双方可以向法院提出分别财产的请求。

【参考文献】

[1]李志敏:比较家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王洪:婚姻家庭法[m].法律出版社,2004.

[3]史尚宽:亲属法论[m].台湾荣泰印书馆,1980.

[4]巫昌祯主编:婚姻家庭法新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家庭日常理财方法篇10

当今社会,似乎人人都在谈论理财,也都明白理财的重要性,可是到底理财是什么,又该如何来理,大多数人还是一头雾水。其实理财说难就难,说简单也简单,跟着家庭理财四步走,你也能规划不一样的未来!

第一步:明确理财目标,找出理财缺口

理财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短期的理财目标比如2、3年内的买房买车计划,但容易忽视潜在的长期理财需求,比如教育和养老问题,会把这两笔支出计算到日常支出之内,觉得只要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教育和养老问题不用多虑。但事实上,就拿教育金来说,通常教育费用的增长幅度会高于通货膨胀率,就近几年的情况看,该涨幅均在4%~5%,有些地区会更高。在上海接受四年大学本科教育期间的生活费和学费平均在10万元左右,出国留学则在30万~50万元。假设你有一个刚上学的孩子,距离上大学还有12年时间。根据以上估算,届时你需要为他准备16万~18万元用于上国内大学,若是选择出国留学则需要准备48万~89.8万元。可见,教育投资的成本着实不低,如果想要保证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尽量不受意外因素的影响,就必须尽早进行教育金理财规划。

在明确了理财目标之后,就可以衡量一下,按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能达到这些目标,有没有缺口,然后才能目标明确地进行家庭理财的具体规划。

第二步:自测风险承受度,规划合理资产配置组合

除了个人偏好以外,人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还与年龄和生命周期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在年轻时的单身期,收入呈上升趋势,经济压力轻,需要快速积累财富,风险承受能力最高;在刚成家的家庭成长期,收入上升,考虑到购房和子女教育问题经济压力加重,风险承受能力次之;在人到中年后的家庭成熟期,收入达到顶峰后逐步回落,经济压力依然很重,风险承受能力再次之;到了年老退休之后,颐养天年是首要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最低。

进行理财时,应该根据所处的年龄阶段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综合考虑投资组合的比例,年龄越小,风险大的投资品种可以多一点,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性投资产品的投资比例应逐渐减少,不宜将所有的资金投入到单一品种内。

第三步:选择合适理财产品和投资方法

理财产品众多,风险收益各不相同,无论选什么样的产品组成资产配置,都必须符合稳健增值,风险分散的条件。在投资策略中,产品选择固然重要,投资方法同样不可忽视。对于不具备太多经验的普通投资者来说,不论是教育金还是养老金等中长期理财规划,定期定额投资法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定期定额投资法就是指投资人定期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投资于某个既定产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长期下来可以积累一笔可观的财富。一些国内外的研究报告显示:这种定期定额的“平均成本法”最能降低投资成本,不但能分散风险,而且获利丰厚。

第四步:建立合理家庭账户体系,做好现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