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设计和文化的关系十篇设计和文化的关系十篇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09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1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手法;建筑逻辑;文化传承

abstract:ForChinesearchitecturalculture,inwhatistodaythecityprocessshouldplaywhatrole,thereareexistsmanymisunderstandings.amisunderstanding,thinkChinesearchitecturalcultureisakindofform,mainlylargeroof,porch,yard;don'tunderstandChinathesespecialarchitecturalformandconnotationofthehumanspirit,willonlyinmodernarchitecturebuildingsonaporch,pavilionmechanically.errortwo,thinkChinesearchitecturalculturehasgoneoutofdate.theyrecognizetheChinesearchitecturalculturehasdistinguishingfeatureverymuch,butbelievethattraditionhasbeenassociatedwithmoderntechniquesandmaterialsdonotsuit,archaicculture;therefore,theneedtocarryforwardthetraditionalproblemsonuncertainty.

Keywords:architecturalculture;constructiontechnique;constructionlogic;culturalheritage

中图分类号:t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建筑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承有很多是通过建筑来表达的。对于建筑师来讲,更要注重自身的建筑文化修养,要将文化因素考虑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来,依托文化来创造理念,依托理念来设计建筑,这才是现代建筑师所追求的。

大部分建筑师都明白建筑文化,但是只是局限于明白,并没有深入的去体会。在做设计的时候并没有将建筑文化考虑进来。而一味的追求形式,来标新立异。这类建筑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是不可能传承下去的,因为这种建筑丧失的是文脉的继承。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文化产物,而这类产物有很多都体现在建筑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对建筑的需求量突然增大,社会竞争激烈,从而导致建筑师设计情绪的浮躁,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建筑师对待设计态度不端正,认为符合自身的利益,可以放弃自己身为建筑师的使命感。因此,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商业建筑师。以满足甲方的需求为第一目标。因而不会去想社会责任,不会去想他所设计的建筑能够解决什么社会问题,更不用说去考虑建筑文化了。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5000年的文明,中国文化必然也是博大精深的。建筑师需要理解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是什么?面对当今中国建筑市场上种种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我们需要增强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在这个黄金时代整合建筑文化、让中国创造的中国房子能够走向世界、面向未来?建筑业已经取得了壮观的物质成果。在建筑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变异现象,造成了建筑不顾民情、建筑文化传统面临断裂的严重问题。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在新的时空和环境下,研讨建筑文化已经超过了学术的范畴,不仅对个人和企业成长有关,更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关,也关系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对世界建筑文化应该做出的积极贡献。反思是总结的前奏,总结是前进的基础。在反思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追根寻源的同时,研讨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本质及其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对于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误区二,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

中国的文化需要在建筑中传承下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只是现代建筑师能力不足或者没有关注过怎么在建筑中体现文化。现在是商业社会,一个成熟的商业建筑师对于建筑的基本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建筑师也懂得用什么样的逻辑去表达建筑的体量造型,但是建筑师所表达的并不是一种文化成果,更多的是一种视觉的冲击,空间的多样性。其实如果将这些逻辑设计手法和建筑文化相结合,那所表达出来的建筑就更加有意义,更有社会责任感。谦逊,包容,收敛等名词都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一些分支,反映的是国人的特点。建筑也可以做到谦逊,包容等特点。这就需要和所学的建筑设计手法,建筑逻辑相结合。不同的逻辑,不同的手法可以体现不同的含义。不同形式的体块穿插,或加或减,对于整体规划上的把握都可以和建筑文化相挂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建筑理念。理念可以向着文化走,设计向着理念走,相信做出来的建筑一定是出色的。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艺术设计;生产关系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艺术设计在我国的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时代,比欧洲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早很多年,但是起源早并不一定就等于发展快,因为艺术设计时时刻刻都在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牵制,在封建社会,艺术设计的发展甚至还会受到统治者喜好的影响,唐玄宗喜欢音乐,在他统治期间给予音乐以高度的重视,在那一时期,音乐形式、音乐理论、音乐教育、乐器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领先于世界各国,首都长安也成为了世界音乐中心,就如当今的“维也纳”。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度的腐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经济文化的落后,外国的侵略,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艺术设计似乎无法顾及了,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政治稳定了,但由于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并未得到太多重视,直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设计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设计产业的范围也覆盖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人说艺术设计起源于生活,有人说艺术设计开始于人,有人就有艺术,就有设计,原研哉在他的书中写道:“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我国艺术设计虽然比器欧洲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早很多年,但是受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步伐却比它们慢得多,由此看来艺术设计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设计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略加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的矛盾所推动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社会形态内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总是可以基本划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也受这一规律的制约和支配,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可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类,艺术设计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并结合艺术和生活的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把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称之为艺术生产,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同样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主张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是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和实践和意识紧密联系的,而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艺术设计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艺术设计是人们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这种有目的的创造跟物质生产也是分不开的,艺术设计的内容是随着人们时代生活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情感的发展而发展的,艺术生产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上才产生的,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所以艺术设计与生产实践和意识也是有着某种紧密联系的,所以艺术设计在创作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其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事物是联系的,艺术设计作为特殊的生产力同样与其他的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二、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1.社会经济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艺术设计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体现形式,由此看来,社会经济与艺术设计的关系的本质就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换言之,社会经济决定艺术设计,社会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状况的兴衰盛亡决定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对社会经济起着推动作用。

艺术设计是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经济性的社会实践生产,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繁荣的社会经济造就繁荣的艺术设计,反过来,艺术设计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是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不是纯艺术,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同样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时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它体现着艺术创造力与经济技术实力的结合,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其次,艺术设计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不仅在精神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享受,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把人们的意识通过社会生产实践转化为实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改变和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第三,从历史上看,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案例也是相当多的,最典型的就是包豪斯运动,包豪斯本来是起源于德国的,可是在二战期间,各国优秀设计师为了躲避战争对艺术的摧毁,纷纷前往没有遭受战争摧毁的美国,由于这些设计大师的到来,骤然间给美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发展。

3.艺术设计的发展必须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创造性的生产实践,这种目的是指人们的期望与需求,使艺术设计能为人类自身服务的期望与需求,这种目的性决定了艺术设计的功能性,然而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所以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也是多种多样的,设计者的使命和职责就是把人们的这种多种多样的期望和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来服务与人们。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繁多,人类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大类,通常物质需求较直观,易于把握,像吃穿用等这些物质需求都有一定的限度,容易满足,但是精神需求却是无限的,很微妙很难把握,具体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不好解决,难以满足,这对我们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能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气质,能慰藉人们的情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蕴含的精神含量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求时,它的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艺术设计作品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中都能满足目标群体的精神需求。

二、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

在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有的人认为艺术设计是从属于政治的,它的存在是为政治服务的。还有人认为艺术设计是完全独立的,它与政治没有关系,不受政治的影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艺术设计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影响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反应政治,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设计和政治都是经济的反映,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但从它们与经济的距离相比较来说,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更近些,马克思基本原理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吗,与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却不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中介,才能达到为经济服务的目的。其次,艺术设计的本质表现了人的需求,而政治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影响艺术设计,决定着艺术设计的性质和发展,一定程度上,艺术设计也反作用于政治,通过政治为社会服务。在我国,艺术设计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三、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艺术、文学、科学等,而艺术设计则是文化的一种表现现象,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产物。艺术设计和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察觉文化的存在都是通过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艺术设计和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创造的灵感来源,艺术设计是文化的内涵,艺术设计和文化相互影响,一个时期的文化影响着那个时期的艺术设计,一个时期的艺术设计也影响着那个时期的文化。一个艺术设计作品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依托,就像是一杯白开水,淡然无味,没有思想也没有内涵。记得几年前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哪些的条件,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么多年对艺术设计的学习,也验证了这一点,以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作品是经得起推敲的,就像现在许多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设计教育的人,他们只是学过一些现代的艺术设计的操作软件,也可以做设计,但他们永远也只是设计软件的操作者,永远也成不了大设计大师,这就是缺乏文化底蕴的原因所致;相反,一个艺术设计作品如果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依托,那么它就会有思想有内涵,就会丰富,它的生命就会长久,它所表现的事物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精神层面上讲,艺术设计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现象,所以说艺术设计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在我看来,文化与艺术设计之间就是一种底蕴和延伸的关系,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底蕴,艺术设计是文化的延伸,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石,艺术设计是文化内涵的表现,艺术设计丰富着我们的文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艺术设计是人类对自己文化的创造,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

四、结语

艺术设计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覆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艺术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创造更美好更进步的生活,因此,艺术设计必须坚持源于生活,坚持把握好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使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达到平衡,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国瑞《艺术生产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08.01.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3

【关键词】设计;文化;中国设计;文化定位

设计艺术是一种经济手段和文化载体,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民族的文化存亡。其立足于文化,又超于文化,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象征。设计艺术的繁荣以文化的繁荣为基础,文化的繁荣为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面对当今日益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当代的设计艺术必须正确定位文化因素,并不断以文化创新带动设计创新,以最终实现设计兴国。

一、设计艺术与文化发展

设计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其与经济,文化,政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中,文化的发展对于设计的影响极为重要,它影响着与设计有关的一切活动和人,它决定了设计的文化属性,为设计特色的建立提供了支柱。

1.名词释义

设计艺术是造物活动的总称,是人类追求物质和精神的概括。其起源于早期的审美追求,是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艺术个体。设计艺术简称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功能与精神的统一。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实际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形态(出自《辞海》)。

2.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广义上讲,一切设计艺术都属于文化,而狭义上讲,设计与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切设计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同时一切设计也都反映着特定的文化。文化影响着设计者,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设计者的思想,价值和观点。设计是文化的先锋,是文化精髓的提炼,是社会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文化的繁荣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机遇,也为新型设计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3.设计艺术的文化定位

文化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国家是不会存在的,同时文化对于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的定位文化因素。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其不仅关切到设计的创新,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的作用,其不仅促进设计的发展,而且为设计特色奠定了基础。再次,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来发展设计特色,为设计的全球化做准备。最后,我们要自始至终的以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为一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建设出一个经济,文化,政治均衡发展的国家为目的。

二、当代中国设计艺术现状

当代的中国设计良莠不齐,风格杂糅繁多,抄袭模仿普遍存在,整体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无论是在体制方面,还是教学方面,中国的设计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

1.整体水平低,缺乏特色。

中国的设计水平还很低,一方面归于我国现代设计发展较晚,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设计缺乏特色。当今社会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设计追求的不再是“量”,而更多的是设计的特色和品质。中国的设计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然延续着工业时代的传统观念,只是一种“量”基础上的修改和模仿。

2.文化定位不明确,一味西化。

中国的设计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但适用于西方的未必适用于中国,因此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培养出来的设计大师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无非在于一味西化了。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要拿过来,走出去。”,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走出去”,“拿过来”只是一种措施,更多的需要我们取其精华,不断探索。同时,长久的崇洋心理也左右着我们的思想,总以为外国的都好,从来都不敢确信自己能够创造出比外国更好的东西。这种病态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设计师和消费者,是极其可怕和不应该的。

3.本土文化考究不深,流于表面。

设计讲究文化的考究,只有在适当的文化体系下,设计才会成被消费者所接受,但中国当前的设计界对于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很多只是流于表面。现有市场上所谓的一些“本土设计,传统设计,中国设计”多是一些传统符号的直接套用,没有从实质上进行文化的挖掘。设计的文化考究并不是一个符号或一个图形的问题,而更多的应该是设计一种神韵和神态。

三、当代设计艺术的文化定位

基于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和当代中国设计的现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我们不仅要积极探索本土文化,而且要以此为基础,以文化创新带动设计创新,只有这样的文化定位才能谋求中国特色设计的发展道路。

1.本土文化的深入研究

本土文化的研究,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形式,我们所追求的是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多地域的文化研究。不能只流于表面,而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着手,从基础着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不断的深入考究,才能发现新的文化精髓,才能引领新的设计创新。

2.倡导本土化设计

本土化设计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保持自我设计特色,追求设计多样发展,倡导设计兴国的一种方法和措施。它通过对文化的考究进行设计的创新,是一种提粗存精,古为今用的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之上的文化创新和设计创新。本土化设计所涵盖的范围不一定要大,它可以是民族化设计,也可以是地方化设计,总之本土化设计是从人们身边的文化环境,生活需求,社会环境等出发的人性化创新设计。

3.文化创新带动设计创新

文化的繁荣带动设计的发展,设计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设计是从无到有的活动,是丰富物质世界的造物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直接产物。以文化创新带动设计创新,不仅是设计发展的需求,更多的是人类走向非物质时代的必然结果。当物的繁荣达到极致,当需求不再是物质,当文明进一步深入,我们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切入点,从精神,文化,情感等诸多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创新。以文化创新带动设计创新,以文化特色树立国际商标,以文化繁荣打造国家盛世。

【参考文献】

[1]李剑.工业设计的本土化.2009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2010

[2]周围.浅析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

作者简介:范泓(1984.9-),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形态构成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4

会计究竟源起于何时,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一些史学家认为会计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远古时期简单的绳结和石刻计算已经标志着会计文化的产生。随着会计的产生,也就有了会计文化。会计文化的研究应始于会计理论研究,即对会计实践方法、理论的研究总结。如果以1494年卢卡•帕乔利出版《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作为现代会计的起点,它的历史也已经超过500年;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是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高峰,大量规范研究的著作问世;20世纪70年代起,实证研究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迈向第二个高峰,会计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有力地促进了会计文化的发展。1986年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上提出了“会计文化”问题,标志着会计文化系统性研究开始,1989年国际会计师协会和1990年亚太地区会计学术交流会上都将其列为专题研究,到1990年,我国会计界也开始了对会计文化的研究。虽然会计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是,从理论和实务对它的研究却是一个短暂的历史。会计存在于社会一切组织当中。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类社会在不断找寻信任的方式,包括通过通婚、交换人质、财产抵押等方式来强化信任。人们之所以制定法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信任有关;会计信息是一切社会组织取信于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会计最基本的价值就是社会成本最低、适应范围最广的社会信用工具。缺乏信用不仅造成经济关系的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因此,社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只有不断加强会计文化建设,建立优化诚信会计秩序,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序发展。

二、会计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我国开展会计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大多将会计文化归纳为三个组成部分,即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会计精神文化。要全面把握会计文化的内涵,首先要从会计发展历史和会计现象分析入手,找到会计文化的边界,然后进行归纳总结。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会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手段从结绳、刻木到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会计物质基础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会计教育的不断革新;会计理论从传统会计理论研究到引进相关社会科学成果形成若干会计理论分支组成的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社会管理从无序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从单一的会计方法科学化到职业道德并重;会计工作内容从会计核算发展到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直至参与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管理,会计信息运用从账房先生到社会组织面向社会公开信息,会计行为从个体化到社会化;会计环境的差异形成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会计思想及会计模式。会计发展的过程,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的过程,影响会计发展的因素,也是会计文化建设研究的内容。因此,会计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新思维,它渗透在人类的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之中,是影响会计发展的相关物质条件、社会组织结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科学技术、人文科学作用于会计而产生的文化要素的总和。会计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这七个基础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会计物质文化人类会计实践中所创造的与会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包括会计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施、工具等物质资料,是会计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促进会计手段和会计方法先进化和科学化,极大地推动了会计文化的发展。会计物质文化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是会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体现,也是会计文化中有形的物质财富。会计理论文化是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总和。会计本质观不同,会计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会计学所包含的内容也必然不同。会计理论研究从账房先生到“工具论”、系统论、经济管理观,会计研究百花齐放,从基本会计理论研究,到结合相关科学拓展会计理论研究外延,如会计哲学、会计行为学、会计心理学等,丰富了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理论文化的拓展不仅来源于会计实践,也来源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成果的借鉴和运用,对会计文化发展起着引导和促进作用。会计规范文化是为了规范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而形成的会计组织制度文化,是基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政治制度的上层建筑文化,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对会计活动过程、会计社会关系、会计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组织与制度上的规范与约束的、相互联系的、共同发挥作用的各种会计规范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会计法律规范、会计理性规范、会计道德规范和国际会计惯例和社会组织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及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规范文化具有内容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形式上的权威性和公认性,时间范围内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发展方向上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对会计实践最具约束了会计文化,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为文化是一切会计行为(包括会计政策的制订和选择行为、政府的会计管制行为、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行为动机、行为现象、行为规则的总和。会计行为既是具体个体的特定行为,同时又具有社会性和重大的利益相关性。出于不同的动机和环境,具体个体的特定行为存在着差异性,个体的会计行为、在总体中个体会计行为的相互影响、社会制度和会计行为的总体结构都是互相包含的,而会计行为的重大利益相关性,导致了政府对个体会计行为的管制,会计行为文化的重点是具体个体的会计行为与会计行为社会性和重大的利益相关性的统一,引导会计行为客观化、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因此,会计行为文化是会计文化建设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一切会计文化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会计行为文化得到体现才具有现实意义。会计精神文化即会计意识形态文化,是人们对会计环境、会计自然过程、会计社会关系等整个会计世界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法制观念、心理素质等,具体表现方式(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会计价值观、会计道德观、会计心理等。一切会计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会计精神文化的支配下开展的,会计精神文化直接影响会计行为,是会计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精神文化会计受社会文化、企业文化的影响,所以,会计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会计工作者的使命,全社会都应给予关注与重视。会计教育文化是会计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模式等文化要素的总和。文化教育文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影响社会对会计的认识和理解及会计的社会地位;决定会计工作者的素质,影响会计社会作用的发挥;影响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及会计的基本思想;影响会计工作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决定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及运用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会计教育是会计发展的根本,会计教育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的发展,决定会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会计教育文化,是会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基础工程。会计环境文化是对会计目标、内容、方法、规范、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会计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等,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对会计的影响又是综合的,不同的会计环境,产生不同的会计价值观、会计管理理念、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程序与方法和会计管理模式,形成不同的会计环境文化,是导致不同会计模式和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差异的主要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基本经济制度、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模式、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三、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作为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以促进会计行为客观化、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借鉴国际会计文化建设经验,加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建设,先进会计物质,发展会计理论,健全会计规范,优化会计行为,改革会计教育,改善会计环境,弘扬会计精神,培育中国特色会计文化,并不断评估和提高各要素对整体会计文化质量的影响,构建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体系。四、会计文化建设路线

(一)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作为会计文化建设的核心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会计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会计价值观,会计价值观影响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发展,决定会计文化各要素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就是以中国核心价值观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导向,立足于中国会计行业特性和中国国情,坚持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坚持不断改革和创新,净化会计职业环境,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构建有中国特色、行业特性的共同会计价值观体系,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观、全局观、团队观、社会观、秩序观、全球观。会计职业道德观是核心,是衍生其它五个子价值观的根源,全局观是关键,团队观是主导,社会观是根本,秩序观是依赖,全球观是辅助。政府及其会计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参与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参与会计价值观的塑造与培育,确定会计价值观的主体意识形态,建立会计价值观教育机制、法律机制、激励机制,强化会计价值观的社会认可度,引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的会计价值观体系建设。

(二)以会计工作者为主体,动员社会全员参与会计文化建设

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影响会计文化发展的因素来看,包括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从影响会计文化发展的群体来看,不仅包括会计工作者,也包括各社会组织及会计信息的相关者,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社会全员;从会计文化发展过程来看,既包括历史文化的传承,更需要根据政治法律、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予以创新。因此,会计文化建设需要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措施来实现。政府尤其是主管会计工作的财政部门要制定会计文化建设纲要或规划,以指导会计文化建设;会计工作者要以加强会计文化建设为己任,积极投身会计文化建设,自觉学习和实践先进的会计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价值,包括人生观、职业道德观、法制观以及会计知识水平和会计实践能力;企事业行政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实践先进的会计文化,健全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会计人员学习、实践、创新会计文化;教育机构要加强会计文化教育改革,加强会计人才建设,巩固会计文化建设队伍基础;全社会要改善会计环境,为会计文化建设创造物质和文化条件,推动会计文化建设。(本文来自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杂志。《湖北经济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借鉴国际会计文化建设经验,吸收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成果,培育中国特色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的构建要着眼于创新,一方面要在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充分汲取营养,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会计文化中的精华,去除那些消极的、不利于发展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会计文化交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用部分,使法制文化、民主文化、科技文化、会计文化等相互沟通和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相辅相成的互补结构。还要注意对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科优秀成果加以吸收和运用,创新会计文化,逐步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计文化体系。

(四)建立长效机制,促进会计文化建设长期有效发展

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会计文化的建设除了强调自身的历史继承性,还要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文教育情况的发展变化,因时制宜,不断研究和解决会计文化建设创新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会计文化建设创新须要建立长效机制。

1.制定国家会计文化建设发展纲要和中长期、短期发展规划,拟订各阶段及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理论文化、会计规范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环境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各要素会计文化建设发展内容、目标和措施,统一规划会计文化建设。

2.搭建会计文化建设平台,推动会计文化常态建设。专门设立会计文化研究机构,常年从事会计文化研究与建设,树立会计文化建设的权威性;国家和地方设立会计文化建设课题,由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扶持,提高会计文化建设的专业性;由专门机构定期会计文化建设年度报告,公布会计文化建设成果及发展方向,增强会计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全面开展会计文化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巩固会计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3.建立会计文化建设激励机制,鼓励会计文化建设创新。对会计文化建设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专家享受政府津贴;全国和地方会计主管部门定期表彰会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5

为解决中国当前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借鉴国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最新发展,融入中国传统人文属性,设计一系列具有人文性,注重设计过程,富有设计教育针对性、可教授性的教学载体,将空间认识直接引入建筑学教学,以期通过空间语言的词汇、句法、结构的组织和人文浸润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空间语言能力;人文属性;教学载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2;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6306

一、缘起

自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建筑中单纯功能主义的设计方法一直占据设计方法的主流地位。现代主义大胆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适应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了战后对建筑的井喷式需求。然而,建筑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人类生活,生活是丰富、多样而复杂的,那么建筑也应该是复杂的,对建筑的简单化认识和自上而下的设计必将产生严重后果。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就举起了反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大旗。之后,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中公然宣布现代建筑已经于1972年死去。其他学科的研究者也渗入建筑设计领域,如美国著名数学家和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提出了“模式语言”理论,认为空间不是来自建筑师主观的创造,而是经时间累积后生活的凝结,建筑师要从生活中去寻找设计的源泉[1];而美国物理学家萨林加罗斯通过《建筑论语》探讨了建筑空间自身的组织规律及空间和空间尺度与人的体验感受之间的关系[2]。

与此同时,建筑设计方法理论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反应到建筑设计教育上,继巴黎美术学院古典建筑教育体系——“学院派”之后,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和教学思想发展中,世界范围内有几所主要的教学团队进行了对建筑设计意义重大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如以格罗皮乌斯为首的包豪斯体系、海杜克引领的库伯联盟“德州游侠”体系[3]和赫斯利开创的苏黎世高工体系[4]。尤其是后两

者,以对单纯功能主义设计方法的批判,秉承现代建筑设计“可教”的命题,回归现代建筑空间形式的基础。强调空间是理解和形成建筑的核心,以“建构文化”为基础,形成了通过对空间关系的分析以及空间产生、形成、建造的逻辑认知来构建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理论发展的今天,越来越为学界所接受。

然而,中国的建筑设计教育一直是传承巴黎美术学院的体系,建筑学教育是舶来品,是西方的思维。建筑学的教学方法更多是依靠长时间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悟性,是一种熏陶式综合性教学方法,其不足之处就是建筑设计教学缺乏中国文化的思维角度,存在教师经验示范性、不可言说性、学生自悟性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改革传统的建筑教学,研究借鉴国外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最新发展,同时融入中国传统人文属性,设计一系列具备人文性,注重设计过程,富有设计针对性的教学载体,以期将建筑学教学直接引入对学科本质的认识,通过空间语言的词汇、句法、结构组织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高效地直面设计的核心要义,建立以空间语言设计为主线的“可教式”建筑教学体系,培养富有中国人文特色的建筑师。

二、教学改革核心

为了以上的教学改革目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低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师自2007年以来进行长达3年半的教学改革。期间建立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现代主义建筑缺乏对学科核心基础的关注,二是中国建筑教育缺乏人文情境的渗入。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重点集中在以下两点。

(一)空间语言构建的方法

建筑学是空间几何秩序的一种表达与应用,而学界对结构秩序真实机制的认识有限。但是,建筑在任何尺度上都应该和人类每天的生存关联,建筑应该是生活的凝结。因此,低年级的建筑设计教育应先建立富有创新思维的设计价值观,从基本的、空间的、纯建筑学的空间语言建构开始训练设计的方法和能力。

(1)空间词汇生成。可以通过“模式语言词汇训练”教学载体,把空间词汇与人类行为生活进行关联练习;可以通过“石膏造·浇筑与镂刻”教学载体,把空间词汇与材料的自身属性、材料的使用方法、材料的构筑加工与建构方法进行关联练习;通过“机关·空间——开合闭启容纳自然的多宝格式收藏馆”教学载体,来训练空间词汇与物(中国古代文玩藏品)、人(观者游者)、材料(木材构筑的动态建筑)之间的关系。

(2)空间词汇的句法组织。通过“四界空间练习”教学载体,在给定的空间结构类型基础上,训练空间词汇与随空间结构而树立的墙体之间的结构凭借关系,体会空间词汇组织的方法。思考空间词汇组织在一起后词汇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相异、相对相错,还是相顾相盼,通过“九宫格空间练习”教学载体,训练空间词汇之间的标准化与多样性关系、位置经营关系。

(3)空间词汇与句法结构整合。空间词汇如何与已有城市结构和城市生活相结合并组成整体,空间词汇是如何拼贴或织补入城市空间中,也就是空间语言的组织与自组织问题。通过“路径·空间——连续、韵律、变化、活力之儿童游乐园”教学载体,可以训练空间词汇(这里指模式语言)、句法集零为整的组织关系,根据建筑功能设定人的行为类型,对应设计空间词汇类型,在给定的空间结构网格中用路线串联空间词汇,集零为整。通过“棋格四宅”教学载体,训练不同的空间句法之间的并列、咬合、缠绕、渗透等关系。通过“周遭六记、旧城补丁六记”教学载体训练设计空间语言与城市空间结构及文脉的关系。

(二)中国属性建筑学教育

国外现代主义建筑是伴随着工业革命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现代建筑是纯“科学”的思维,是纯“技术”的思维,也有可能是披着技术外衣的假科学。中国的建筑学教育是舶来品,是纯西方的思维,虽然有梁思成先生建立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但是一方面梁先生接受的教育也是西方的,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国性角度值得商榷,另一方面中国建筑史研究与建筑设计研究被完全切分成两个“井水不犯河水”的研究领域[5]。因此,建筑设计教育严重缺乏中国文化内涵和研究角度。尤其是当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建筑井喷式的需求已经使建筑师在业主和开发商的逼迫下无暇思考什么是建筑的本质和服务对象,什么是有生命力的建筑,什么是与人的行为、心理、体验相契合的建筑,什么是中国的建筑。一言以蔽之,就是有更多技术建筑师,缺乏人文建筑师。所谓人文,就是要考虑建筑与人的行为、感受的关系,就是要以人文化天下,以中国人共有的文化价值观来看待、欣赏、享受建筑。

而当前的建筑更多的是被时尚所左右,成为建筑师树立自己形象的工具,成为自我表现的一种装饰品。有的建筑只是简单的抄袭、组合,呈现怪异造型,求怪,求奇。这种情况会导致建筑的非人性化、低质量化,缺乏人文内涵与人文情境,缺乏民族文化的特色。

这里将回到中国传统园林,说说什么是人文建筑。园林不仅是文人诗意和自我的居住空间,而且在日积月累的修葺成型中体现了人与空间、环境的紧密关系。同时园林还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作品,把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其中。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小品文集《幽梦影》中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园林中处处体现人文内涵,令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情与意。要领会和运用这种情境,首先要懂得文化,重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环境价值观。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创造融合传统文化内涵的“新人文建筑”,需要有意识地去学习与追寻,再融入新的需求和观念,

最终达到身处本国文化体验的共鸣与享受。因此,笔者认为园林问题就是中国未来的建筑问题,是人性化的空间,是有组织的秩序,是人文与建筑的结合,是中国的建筑学,是诗意的建筑。

三、载体

(一)空间词汇、空间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载体:门窗空间思辨练习、四界空间、窑洞汽车服务站。

教学分目标:

训练创新思维,建立设计价值观;

空间词汇的思辨设计练习;

空间词汇与空间结构的凭借与依托关系;

空间词汇与诗意行为的关系设计;

空间与功能、结构、通风、采光的关系设计。

(二)材料与建构

载体:石膏造·二合一宅、机关·空间·博物馆。

教学分目标:

材料给空间设计带来的可能性设计;

人、物与空间关系设计;

叙事性空间设计;

空间结构语言组织;

建构空间组织;

建筑因环境而改变的可能性;

团队协作能力。

(三)居住行为与环境

载体:藏友之家、

四境住宅、

棋格四宅。

教学分目标:

居住行为与空间关系设计;

人、物与空间关系设计;

不同的居住单元之间的关系设计;

“诗意的栖居”的理解与实现;公共与私密的功能关系组织。

(四)建筑策划与城市

载体:周遭六记、旧城补丁六记。

教学分目标:建立城市、文化、生活的综合关联设计;

建立一个具有研究性的设计训练程序——现实性与思辨性;

建立一个具有通用性的设计平台——评价客观化与交流情境化;

质疑空间的纯粹性与抽象性,引入叙事(策划、经营、生活、偶发事件等)与建筑设计的并行;

质疑建筑的“自明性”,关注建筑的“他治性”。多种事物的平等对待与综合互动,以及由外往内、由周遭决定核心的设计方法与态度;

从设计的角度,批判地关注城市问题;

在较大的视野之下思考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五)大尺度基地的游戏空间

载体:路径·空间·游乐园。

教学分目标:游戏行为本身就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行为生活与模式空间存在互塑互成之关系;路径对空间模式的联接作用;大尺度地块上的设计起始、发展和整合之化零为整的过程训练。经营位置之关系设计:如行为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关系,路径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与路径之间的关系等,最后形成空间上多样统一之整体,体验丰富历险之经历。训练路径与空间的整体性之间关系,激活建筑模式语言词汇之间的整体性,才有可能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涌现性。

(六)辅线训练

(1)篆书书法练习——邓石如篆书《庐山草堂记》

教学分目标:笔画关系体会、空间结构解析、古文园记理解。

(2)手绘空间表达练习

教学分目标:行为空间体会、空间层次表达、空间序列记录、构图理法理解。

(3)建筑类影视作品欣赏与评析

教学分目标:建筑师设计方法讨论、电影叙事结构安排、影视空间表达与解析。

四、示例

下面以其中一个教学载体“路径·空间·游乐园”为例(图6),分析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

教师在设计教学载体时,其实也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是在产生新的知识与理论。通过文献查阅与科学研究,教师认为建筑在任何尺度上,不应该以其表现出来的样子来界定,而是以其和人类每天的生存与活动之间如何关联来界定。建筑的四维性导致路径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组织线索,几乎是其中的经脉,对建筑空间的整体性作用巨大。它既可以化整为零,也可以集零为整。训练路径对空间的整体性非常重要,因此建筑必须通过秩序组织途径——路径的疏密布局、韵律变化、得景成景的设计,来激活建筑模式语言词汇之间的整体性,以

达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涌现性。

于是,根据前期研究和教学载体的设计,教师在讲课中把设计分解为三个步骤的设计训练,侧重培养学生对设计过程的感知。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参加设计阶段成果讨论会,达到一种共同研究建筑设计方法、共同创造知识的状态。下面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展现。

教师:寻找空间模式,从生活、诗意、中国人文属性,从三维、四维甚至五维,生成空间词汇。

学生:游戏行为本身就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曾经的讲故事、走迷宫、踢毽子、跳皮筋、滑铁环、跳大坡、扔羊拐……流线多样化的游戏模式空间,因此游乐园这个题目能提供更多发挥空间模式之想象力的可能性。

教师:建立路径,从关系,从空间序列、变化、组织甚至剪辑(蒙太奇),生成空间句法。

学生:在空间-结构训练的基础上,侧重两个方面的问题。路径对空间模式的联接作用;大尺度地块上设计的起始、发展和整合之化零为整的过程训练。

教师:结构影响,从形式、关系、人体行为尺度、尺度层级等,形成空间与形式篇章。

学生:经营位置关系是形式设计中最微妙的设计内容。包括行为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关系,路径与模式之间的关系,模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与路径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空间上多样统一之整体,体验丰富历险之经历。

“路径·空间——连续、韵律、变化、活力之儿童游乐园”的设计题目,旨在通过空间与行为的关系进行模式语言词汇训练,通过路径把模式空间集零为整而形成整体。学生根据建筑功能设定人的行为类型,对应设计出空间词汇类型模式语言,在给定的空间结构网格中用路径串、并联起空间词汇,产生叙事脉络,在限定的大尺度地块中进行空间词汇的集零为整,形成游戏故事篇章。

参考文献:

[1]萨林加罗斯.吴秀洁,译.建筑论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亚历山大,等.建筑模式语言[m].王听度,周序鸿,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朱雷.“德州骑警”与“九宫格”练习的发展[J].建筑师,2007(4):40-49

[4]顾大庆,柏庭卫.建筑设计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赵辰.“立面”的误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teachingreformofarchitecturaldesignbasedonthebasicspacelanguageabilityandChinesehumanism

LiChunqing,wanGXin,HUXuesong,DUanLian

(CollegeofarchitecturalandUrbanplanning,BeijingUniversity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Beijing100044,p.R.China)

abstract: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6

「摘要本文试图揭示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认识与创造实践中向人类自我认识的回归。在这条线索下,从回归自我关怀的角度看设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阐明设计的价值追求。「关键词文化设计自我回归一.文化与设计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二.文化的回归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三.回归的文化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1.石器时代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2.奴隶社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3.农耕时代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4.工业时代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四.设计的早期追求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五.设计的回归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六.回归的设计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七.结束语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随着设计的独立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要用自觉的主观意志联系人文精神与物质实践,就需要以关怀全人类为己任、直接联系造物与人文精神的新设计在科学与技术的伟大实践支撑下,在哲学精神的价值指引下实际地设定文明的理性进步,构建人类合理的生存空间。「参考文献「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3吴宗煌主编.主客体关系学系列丛书编写组.经济是什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7

【关键词】文化设计自我回归

一.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

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

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

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

六.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

随着设计的独立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用自觉的主观意志联系人文精神与物质实践,就需要以关怀全人类为己任、直接联系造物与人文精神的新设计在科学与技术的伟大实践支撑下,在哲学精神的价值指引下实际地设定文明的理性进步,构建人类合理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8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元素;室内设计;应用思路;融合探索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丰富的茶文化理念,还是其茶文化体系内涵,其都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有着重要传承价值和意义。当然,整个茶文化体系在当前时展过程中,仍然极具指导作用。而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不仅需要丰富设计元素,同时还需要对融入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如果能够有效应用传统茶文化元素,必然为整个活动内涵丰富提供有效帮助。

1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涵分析

无论是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还是其中的元素内容,都是当前整个传统茶文化元素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传统茶文化中的具体元素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具体内涵主要表现为:首先,在传统茶文化元素中,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价值理念,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生态理念,以及具体的行为理念和价值规范,都能够对人们具体生活形成有效引导和帮助。当然对于传统茶文化来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同时在整个传统茶文化形成过程中,也对人们正确的生活理念和行为规范提供了有效支撑和帮助。因此,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如果能够有效认知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容,从而能够为整个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效帮助。其次,对于整个传统茶文化元素来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物资元素,无论是与茶相关的物质,还是以茶为基础的创作元素,都极其值得传承,客观的说,传统茶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想要从根本上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载体,而这些物质元素就是实现最佳传承效果的基础和关键。当然,对于传统茶文化理念认知过程中,要从其具体的价值元素切入,通过全面融入,从而实现其最佳传承效果。最后,不仅如此,整个传统茶文化元素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如果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将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内涵理念与当前整个时展的具体要求相融合,尤其是要通过创新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方式,从而为整个传统茶文化传承实现理想效果提供有效帮助。客观的说,在当前整个时念影响下,传统茶文化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和内涵,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和价值。

2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事实上,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当前其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影响了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和效果,同时更是对其理念融入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当前具体的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状况来看,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系统化表现为:首先,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消费者自身消费理念的系统化融入,尤其是其中未能认识到当前随着消费者自身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其更加注重绿色生态理念的有效融入,尤其是对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具体居住体验,因此如何将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有效融入整个设计活动中,就极其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当然,随着当前消费者自身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消费者在参与消费过程中,其对各种应用元素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就必须从消费者绿色生态需要出发,通过有效融入相应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其次,在当前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未能对具体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化创新和完善,特别是随着当前各种设计活动开展日益成熟,如今很多消费者和设计者在开展设计活动时,其存在较为严重的抄袭现象,尤其是其存在较为严重的盲目心态,在其看来,其更看中的是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作为室内建筑的一部分,这就使得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大打折扣,客观上讲,随着当前整个建筑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其对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想要满足这一需要,就必须通过融入相应设计理念,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目标。最后,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当前其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未能融入文化内涵的问题和不足,想要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活动效果,其必须将相应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其中,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价值和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如今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需要其必须将文化内涵成熟融入其中,通过融入具体的文化内涵,其能够使得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品质内涵实现实质性提升。但是,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如果其不能将文化内涵系统化融入其中,其必然使得整个设计活动缺乏相应内涵元素,从而影响其设计品质和理想的效果。

3当前室内设计活动的客观需要分析

随着当前整个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需要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予以创新和完善,尤其是在当前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日益成熟的今天,想要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活动效果,就需要充分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对于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需要充分满足生态绿色的具体内涵,通过合理选择设计与装饰元素,从而实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水平的实质性提升。当然,之所以要选择生态绿色的具体理念内涵,还与当前人们生活水平和要求不断提升有着重要关系。客观的说,实现人们健康生活,已经成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而完善的活动理念和内涵,不仅满足人们的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也与当前整个时展要求之间存在相应匹配性。其次,当前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其需要充分注重将消费者的具体需要与整个时展的具体特点相融合,尤其是要将当前消费者自身的具体需要放在整个设计活动开展的首要位置,也就是说在开展设计活动过程中,不能脱离消费者自己的消费需要和客观理念。同时,也要充分结合当前整个时展的客观要求,从而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创新开展提供有效支撑,而只有在充分满足消费者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断创新,才能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最后,对于当前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要充分注重将文化内涵融入其中,特别是要通过选择相应设计素材,通过理念创新和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不仅如此,在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理念认知日益成熟过程中,人们也希望在开展室内设计活动时,能够展现相应文化元素,特别是对于室内设计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文化元素的应用,从而为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创新开展提供相应支撑和帮助。

4传统茶文化元素在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价值认知日益全面,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极其受人们关注和认知。当然,通过对传统茶文化元素的价值理念进行有效分析,能够为我们有效提升室内设计水平提供实质性帮助。不仅如此,当前人们对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的具体要求也在提升,所以我们必须结合传统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应用,从而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当然,将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也为整个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实质性帮助。想要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首先需要将整个传统文化和生态内涵融入其中。融入生态元素,是当前消费者自身对健康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茶文化中所包含的元素,如果能够将其系统化融入和应用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生态健康理念的应用要求。而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有效丰富整个设计活动的底蕴和内涵。当然,想要实现茶文化元素与室内设计活动相融合,其需要选择合适的茶文化元素,通过将设计元素与理念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中,从根本上实现两者实质性融合。当然,想要实现传统茶文化元素与室内设计活动的系统化融合,其还需要将市场化元素和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从市场化视角看,当前想要实现这一理想融合效果,需要对整个设计活动在有效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实质性创新。而在整个创新过程中,其想要充分做到自身理念的有效展现,就必须融入各项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当然,创新的关键在于赋予整个设计活动相应价值内涵,通过将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室内设计活动的系统化创新和理想效果。

5结语

传统茶文化也是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经营发展的核心和关键,而通过对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进行系统化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诸多元素,无论是文化艺术理念,还是具体的物质元素,都在当前极其值得传承和应用。随着当前建筑理论不断成熟,如今整个室内设计活动理念,还是人们对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都需要进行理念上的提升和元素应用上的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结合传统茶文化元素的系统化应用,创新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当然将传统茶文化元素与整个室内设计活动开展相融合,其必然能够在充分满足消费者应用需要的同时,实现理想的室内设计效果。

作者:李莉单位:郑州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清媛.传统茶文化元素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9-132.

[2]单建鑫.传统茶文化对茶叶包装设计的影响探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4):111-114.

[3]张春华.中国庭院元素在现代茶馆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23-125.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9

飞控系统设计理念是飞控系统设计人员设计飞控产品时,综合历史、文化、市场、新技术、驾驶员、航空公司和适航等因素,所确立的设计思想和顶层原则,浸透在具体设计细节中,使飞控系统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独立的产品特征。

2飞控系统设计理念生命周期

飞控设计理念生命周期在立项论证阶段,建立飞控设计理念和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在可行性论证阶段,确认与评估新的设计理念;在预发展阶段、工程发展阶段中,具体应用设计理念

3飞控系统设计理念哲学特点

飞控设计理念哲学本质是正确处理设计理念与客观世界(市场、技术、驾驶员、航空公司等)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洞察客观世界,把握变化,发展规律,遵循其规律办事情,具体有以下特点:创新性、发展性、系统性和适用性。

4飞控系统设计理念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先进飞控设计理念的因素有驾驶员、航空公司、新技术、历史、文化、市场、关控的民机事故、适航当局、飞机级设计理念等,具体如图2所示。

4.1驾驶员

驾驶员已习惯飞机传统中央驾驶杆盘操纵方式。操纵习惯必然影响着侧杆或者其他新型操纵方式的设计,也影响着“驾驶舱操纵理念”。驾驶员具有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定性和定量判断,直接影响飞控设计人员的“驾驶员逻辑思维设计理念”和“驾驶员感知设计理念”。反过来讲,设计人员不要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推测驾驶员的逻辑思维。针对驾驶杆盘的逻辑思维必然不同于侧杆的逻辑思维。

4.2航空公司

由于航空公司维修成本占有一定的比重,为了降低维修成本,民用飞机mSG维修理念是飞机设计制造方、使用维修方和管理当局共同研究的成果,成为各国管理当局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维修理念。同时,航空公司不仅考虑到自己的运行成本,同时也考虑减少培训成本。而侧杆培训成本显然高于驾驶杆盘的培训成本,航空公司需要设计人员拥有“高效的培训理念”和“减少多余的功能和操纵动作”,从而降低侧杆培训成本。

4.3历史文化

针对民用飞机而言,先期大多数飞行员来源于军机,拥有超高技能,能够娴熟操纵飞机。但是由于市场迫切需求,目前大部分飞行员来自民航培训,直接影响“培训理念”和“自动化与自动控制”设计理念。由于民用飞机飞控系统一直采用驾驶杆盘为特征的机械操纵系统,机械操纵系统和驾驶杆盘必然对驾驶杆盘操纵方式设计、控制律设计、飞行品质影响,直接影响到“飞行品质评定”和“遵守传统机械操纵特性”设计理念。先进飞控设计理念与飞机制造商本国文化不可分割,比如“浪漫悠闲”、“封闭文化”、“社会责任感”等文化直接影响了飞控系统设计理念。

4.4市场

市场不仅包含目标市场份额,而且包含产业链价值,是创造性需求的源泉,也是飞控系统设计理念重要来源。同时,为了占领市场和增加市场份额,直接影响到先进飞控系统“营销设计理念”。比如:采用阵风减缓技术并没有对航空公司运行和驾驶员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为了配合市场,而采用的“市场营销”理念。

4.5新技术

针对新型民机而言,不是为了新技术而上新技术,其核心不是代表先进性。新技术的应用理念是必须为“民航运输创造成效”,比如多电飞控、驾驶舱随动一体化等。

4.6民机事故

2009年6月1日凌晨,法国航空公司一架a330飞机在执行巴西里约热内卢-巴黎的aF447航班中,在正常巡航高度上,突然失去升力,从10668米(35000英尺)巡航高度急坠入海,沉入大西洋海底,全机228人全部罹难。初步分析认为,飞机在高空飞行时遭遇过冷水滴,这些过冷水滴导致空速管结冰。飞机因缺乏有效空速指示,飞行人员无法准确操作,导致飞机进入失速状态。为了避免事故,在飞控系统设计中必然采用“场景分析设计理念”和“场景培训设计理念”。

4.7适航

针对共模故障而言,Faa审定设计理念与eaSa的理念不同,Faa批准过没采用非相似设计的飞控系统。而eaSa审定理念,必须采用非相似硬件和非相似软件。针对审定结果和过程而言,Faa理念更倾向于结果,而eaSa更倾向于过程审定。

4.8飞机级设计理念

“飞机级设计理念”是先进飞控设计理念的顶层输入,是先进飞控系统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静暗驾驶舱”设计理念、国际标准化、系列化等设计理念。

5飞控系统设计理念体系结构

先进飞控系统设计理念体系结构分为4层,第1层:历史文化;第2层:适航理念和市场理念;第3层与飞控相关的飞机级设计理念(“系列化与通用化”、“静暗驾驶舱”、“安全、高效、舒适”、“国际开放标准化”、“严格流程化”)、“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新技术(多电、多总线、分布式);第4层:系统设计理念(“简单可靠”、“独立功能”、“独立通道”、“余度”、“容错”、“场景分析”、“adhoc(突发奇想)验证”等)。

6飞控系统设计理念评估方法

结合设计理念影响因素,从市场调查、民机飞机事故、新技术研究、历史文化等中提取新的设计理念,建立一套评估方法:飞行员、航空公司、航空专家、概率计算、确认方法和确认平台等,对飞控系统设计理念确认和评估。

7民机事故与飞控系统设计理念关系数据库

飞机设计史上很多的技术进步以及设计理念的演变都来源行事故的教训和启发,飞控系统设计理念同样如此。查询和收集关控的民机事故,梳理和总结关控的民机事故原因,利用概率统计方法,结合C++Builder界面开发工具+数据库SQL+excel丰富图标,建立关行控制民机事故与设计理念的关系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能够对民机事故进行统计生成各种图表,近30年与飞控相关的统计表具体如图3所示,为提取新的设计理念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比如:在近30年,失去液压故障为2次,表明:现有概率设计3套液压系统存在不合理地方,需要改变设计理念,增加电源方面备份,提高系统安全性

8结语

设计和文化的关系篇10

【关键词】pDm;电子数据;流程;审签

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系统为企业的设计和生产构筑一个并行产品开发的平台环境。pDm系统作为企业信息集成平台,起到了沟通设计部门与管理信息系统及制造资源系统之间的桥梁作用,解决了设计、生产计划、经营管理等信息的传递和数据共享问题。pDm的基本核心是管理产品设计数据和设计流程,它解决了制造企业信息化中的产品电子数据来源问题。

pDm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一体化集成管理的技术。是一门管理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文档、数据库记录、数字化文件等)和与产品相关的过程(包括工作流程和更改流程)的技术。pDm提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并可在企业范围内为产品制造和设计建立一个并行化的协作环境。pDm的基本原理是在逻辑上将各CaX信息化孤岛集成起来,用计算机系统控制整个产品的开发设计,通过逐步建立虚拟的产品模型,最终形成完整的产品描述、生产过程描述及生产过程控制数据。技术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集成,构成了支持整个产品形成过程的信息系统,同时也建立了CimS的技术基础。通过建立虚拟的产品模型,pDm系统可以有效的、实时的、完整的控制从产品规划到产品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复杂的数字化信息。

在20世纪的60、70年代,企业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开始使用CaD、Cam等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制造企业而言,各单元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虽然已经日益成熟,但都自成体系,互相缺少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利用,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并且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发展,各种数据也急剧膨胀,对企业的管理形成巨大的压力: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重复冗余,数据检索困难,数据的安全性及共享管理等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实现信息的有序管理将成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因素。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新的管理技术,即pDm。pDm定位为面向制造企业,以产品为管理的核心;数据、过程和资源为管理信息的三大要素。pDm管理的两条主线是静态的产品结构和动态的产品设计流程,所有的信息组织和资源管理都是围绕产品设计展开的,这也是pDm系统不同于其它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如制造资源计划(mRpⅡ)、项目管理系统(pm)、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等。

西开电气自2004年实施pDm,目前已被设计部门广泛应用,并为生产管理系统、车间装配系统等提供源头设计数据,成为下游部门信息来源的重要依据。设计部门应用三维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同时也应用一些有限元分析软件等。随着产品设计手段的转变,传统的纸质图纸逐渐向电子图纸转化,并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数据。通过对工作流程的有效控制及管理,可以使电子图纸、文件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利用,使电子数据的更改、归档、存储等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采用工作流程管理的目的是对设计过程中的动态数据进行管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工程设计体现为产品数据的创建,发放及更改。比如在一个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设计成千上万的零件,对每个零件,由不同的人创建、修改、浏览、校核和审批,而且设计每个零件使用的应用工具不同,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数据。当一个产品的设计人员被要求对某个零部件进行更改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原有的设计和工程进行更改,还需要参考许多设计文件、表格,而且也有可能牵涉到其他的产品设计成员。

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与工作流程管理相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签署及发放

对产品设计结果进行审阅、校核等。CaD技术给原来的工作流程管理带来了新问题, 如电子文件无法用手工签字的方法来进行校核、审批及发放。原有的手工审批制度在用CaD设计的电子文件前变得毫无办法,设计人员则把计算机中的二维工程图样打印输出,然后再拿去审签,这样则大大减少了使用计算机的优势。

2.设计流程及更改流程

一个产品的设计需要经过许多次的更改,传统的更改完全依靠人工管理,更改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种差错,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可以较好地改善更改管理环境。工作流程大到一个产品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小到一个审批流程。同样,工程更改流程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另外,流程也可以嵌套,工作流程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串行的也可以是并行的。流程管理有助于增强实时监控、跟踪管理,及时掌握产品的技术准备情况,同时通过对企业流程的管理,可以发现原有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瓶颈,实现对企业工作流程的重构。

3.信息传递

目前我公司的产品开发及设计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设计人员利用pDm平台和三维软件进行产品设计的技术准备工作,生产计划人员利用生产管理系统完成其规定的作业计划。由于设计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互和状态控制,给设计和生产部门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在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计划人员需要获取产品数据的状态并需要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生产系统中,以便可以实时控制产品开发设计进度,有效的协调生产过程。

我们公司在pDm升级项目中将工程设计数据流程审签作为重点实施内容,实现了电子图档生成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使得相关人员可以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得到正确的任务,并可以实现电子签名,从而能够保证企业设计工作有序地进行。通过设计部门全面应用pDm系统,统一设计平台,并按照企业相关标准定制审签流程模板。使设计员设计的技术文件在pDm软件中进行电子流程审批,包括技术文件的编制、校核、会签、标准化、审定、批准等环节。在技术文件入库前,改变原来同一文件纸质和电子两种形式同时审批为只进行电子流程审批,节省纸质文件打印,生效的技术文件最后统一由底图室打印入底图库。

解决了电子流程审批问题,使目前的设计方式变为设计人员以底图为中心的设计方式。方便技术管理部门理顺产品电子图档审签、流程并实现数据流程审签。

根据pDm系统的特点,结合本企业建立起工作流程管理模型,实现对工作流程的定义以及产品设计过程中工作流程的管理和控制,能够解决企业在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的数据流动控制问题,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产品开发、设计环境。当排除困难,成功的实施pDm流程管理后,可以极大的推动企业无纸化办公的进程,形成真正的基于网络应用的工作环境,加速企业现代化计算机管理的步伐。 [科]

【参考文献】

[1]范文慧,李涛,熊光楞.产品数据管理(pDm)的原理与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张斌,王爱玲.pDm系统中流程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实现.中北大学机械工程系,2006,02.

[3]梁萍萍,宋曰聪.pDm系统中工作流程管理模型的设计[J].考试周刊,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