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虚拟现实的优点十篇虚拟现实的优点十篇

虚拟现实的优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7:20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1

关键词:VRmL;虚拟建筑;三维模型;场景优化;实时漫游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31-7703-03

ResearchoftheSceneoptimizationandnavigatingtechnologyofVirtualarchitectureBasedonVRmL

ZHanGLei

(Dept.of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Ren'aiCollegeof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1636,China)

abstract:theboomingnetworktechnologyandcomputerprocessingspeedmakevirtualarchitectureonlinereal-timenavigationpossible.thetechniqueofusingthe3dsmaxtoconstructthestaticvirtualenvironmentandVRmL(VirtualRealitymodelingLanguage)tocomposethebasicframeworkofvirtualarchitecturewasresearched.withthepurposeofimplementingtheonlinereal-timenavigationofvirtualarchitecture,optimizedthevirtualsceneandresearchedthedesignoftheinteractioninnavigation.theconclusionscanincreasetherenderingspeedofthe3Dscene.

Keywords:VRmL;virtualarchitecture;threedimensionalmodel;sceneoptimization;real-timenavigation

VRmL是一种网络上使用的三维场景描述语言。VRmL的出现使得在互联网上三维图形信息成为可能。它大大地改变了原来万维网上单调、交互性差的2D平面世界,创造一个具有沉浸感、交互性的虚拟三维世界[1]。以VRmL为基础框架,并利用相关软件可以开发生动逼真的虚拟建筑,通过internet就可以观赏到,并使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浏览者足不出户就能够尽情地在虚拟建筑里实时漫游。为了实现虚拟建筑实时漫游所需的功能,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虚拟建筑的三维场景的构建和优化,其中包括建模方法的分析,三维模型的构造,纹理数据的处理,三维模型的整合以及场景的优化。

2)虚拟建筑中交互的实现以及虚拟建筑的视点控制、漫游的实现。

1虚拟建筑模型的分析与设计

虚拟建筑是一个三维场景,用户可以“走进”建筑中,观赏建筑的环境,身临其境般地参观建筑。为了比较真实的反映建筑风貌及方便参观,模型的建立是整个虚拟建筑的基础[2]。因此首先要根据建筑实际的自然风貌对馆内各个对象进行建模。这些对象包括建筑大楼、道路、桌椅、室内盆景等模型,通过对这些对象的建模搭建出虚拟建筑的基础框架。

1.1虚拟建筑模型的构建技术分析

由于虚拟建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三维场景,要求的交互也较多,特别是在虚拟建筑开发完成后的再开发中涉及到数据库的使用等问题,所以选择VRmL作为虚拟建筑开发的首选技术较为合适[3]。虽然VRmL提供了构造虚拟世界的简单方法,但是因为它自身的缺点,在利用它构造虚拟世界的时候,必须手工编写冗长的代码,而且无法直观地对构造的虚拟世界进行即时修改[4]。以建筑为内容的建模工作既复杂且量大,若全部采用编写VRmL代码的方法去完成,易出错且效率低。因此在构造虚拟场景时,使用一些三维建模工具可以大大地提高开发虚拟现实系统的效率[5]。选用三维软件3dsmax来搭建基本场景,其优势是能够快速高效构造复杂的三维模型,并设定材质、光效和动画,同时兼有输出.wrl格式的功能,这一点对提高建模效率非常有用[6]。

1.2虚拟建筑的建模流程

虚拟场景模型是整个实时漫游系统的基础,模型的好坏直接影响运行的效果和场景的逼真度,过多的模型细节会严重降低场景图形的绘制效率,因此在建模过程中往往要在模型的细节度和复杂性之间寻求平衡,必要时用纹理代替模型细节[7]。完全用VRmL语言建立复杂的三维模型是相当烦琐的并毫无直观性可言,而3dsmax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刚好可以弥补VRmL这方面的不足。虚拟建筑系统虚拟场景的建模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VRmL的编辑器Vrmlpad直接建模,另一种是用三维建模软件3dsmax进行建模。为了得到效果逼真、数据量小、适于网络传输的三维模型,将这两种建模方法相结合能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率[8]。如图1所示为虚拟建筑的建模流程。

2虚拟建筑场景的优化

为了使VRmL环境中的模型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适当地对场景进行优化,这是由虚拟现实的实时性要求决定的,特别是internet上的虚拟现实。在响应速度和场景的真实性发生冲突时,应牺牲一定的真实性,只要能在视觉上达到基本真实即可[9]。下面某校虚拟图书馆为例,具体介绍其实现方法。

2.1层次细节技术

层次细节LoD(LevelofDetail)技术在尽量不影响画面视觉效果的前提下,通过逐渐简化景物的表面细节来减少景物的复杂性。当物体距观察者近时,采用精细模型;当物体距观察者较远时,使用较粗糙的模型,并在相邻的层次间采用平滑的视觉过渡[10]。

VRmL的LoD节点采用了简单的类似LoD的机制的方法,LoD节点为给定的对象指定多种细节层次(LevelofDetail)或复杂度,提示浏览器根据用户的距离自动选择对象的合适版本。它主要是以视觉效应为每个物体建立多个相似模型,根据距离由远及近依次使用从粗糙到细致的不同模型描述物体,减少不需要的模型细节,从而加速模型的绘制,达到优化处理的目的[11]。如图2所示为采用LoD技术优化的虚拟图书馆俯视图。

2.2纹理映射

要让生成的虚拟场景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纹理映射是必不可少的,并且纹理映射还可以简化模型。用VRmL生成虚拟场景时,也是如此。在构建虚拟建筑场景时,利用VRmL提供的BillBoard节点的功能,制作一个最简单的四边形,然后将物体的图像作为纹理粘贴在四边形上,将这个四边形作为BillBoard的children域即可[12]。BillBoard节点能使贴有纹理的二维图形,在浏览者漫游时,始终面向浏览者,因此效果比用大量的多边形来制作好得多。在物体离视点远时,也没有必要用多边形去构造它,这时就可以将物体的图像粘贴在设计好的相应的平面上,并放置在场景中。尽管纹理贴图增加了下载时间和屏幕重画时间,但这比给物体建造细节的代价要小得多[13]。在VRmL中,能用来创作纹理图的格式有JpeG、GiF、pnG和mpeG。VRmL提供有三种纹理节点,imagetexture节点、pixeltexture节点和movietexture节点,针对纹理还可以用texturetransform进行平移、缩放、旋转等变换。如图3所示为采用纹理映射技术建立的桌椅模型。

2.3限制物体的可见性

在VRmL中,由于VisibilitySensor节点可以用来检测用户何时能看到场景定的区域,因此实现这种方法的最直接途径是对用户限制可见距离。但简单的采用这种方法,会使浏览者感到不真实,因为当浏览者到达物体的可见距离时,物体会突然出现在面前。为了改善这种不理想的效果,可以对VRmL的Color节点和material节点进行编程,使得远处的物体具有较低的色素值和简单的纹理,当接近它们时再变得明亮些,这样就会自然些。另外,由于VRmL提供的proximitySensor节点,可以检测到用户距被感应物体的范围,只有用户距离物体较近,在视觉范围之内时,才使该物体可见,否则不对该物体进行渲染,这样就减少了渲染对象的数量,提高了渲染速度。

3虚拟建筑的交互与漫游

虚拟建筑中的三维交互是用户与场景的交互。它是利用VRmL来搭建虚拟空间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VRmL的节点及相应技术来接受用户的输入信息以及做出相应的反馈,来增加虚拟场景的交互性,从而实现虚拟建筑的交互功能[14]。

3.1虚拟建筑的视点控制

在VRmL虚拟世界中,并不是每一场景都是浏览者所要看的,浏览者往往只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寻找有用的东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则是浏览者不想的,这就涉及到VRmL的视点控制。

在VRmL中的视点就是一个所浏览空间中预先定义的观察位置和空间朝向,在这个位置上通过这个朝向,浏览者可以观察到虚拟世界中相应的场景。

在VRmL虚拟世界中可以创建多个视点,以供浏览者选择。不过浏览者在任何时候,在一个虚拟空间中只可以有一个空间视点可用,也就是说不允许同时使用几个视点,这与人只有一双眼睛是相符合的。视点绑定可以使浏览者控制多个可用的视点,并可以从一个视点切换到另一个视点。

从一个视点切换到另一个视点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跳跃型的,一种是非跳跃型的。跳跃型视点一般用来说明那些在虚拟世界中重要的、有趣的和希望浏览者迅速看到的场景,它们提供了一种快捷方便的机制,使浏览者不必浏览每一个虚拟场景模型。而非跳跃型的视点一般用来建立一种从一个坐标系到另一个坐标系的平滑的转换,称为快速浏览。

3.2虚拟建筑的漫游

漫游分为自动漫游和交互式漫游两种。自动漫游实际上就是虚拟建筑中的动画演示,对于导航路线的指定、运动控制和视点控制等主要利用触发器和插值器技术来实现。利用VRmL的Viewpoint节点直接控制视点的方向,同时借助timeSensor和positioninterpolator传感器和插补器节点来实现自动漫游。其步骤如下:

1)通过Viewpoint视点定义视角。

2)通过positioninterpolator节点定义自动漫游的位置坐标,在该节点中定义一系列的点的坐标,然后这些点相连接,就组成了漫游时行走的路线。

3)通过orientationlnterpolator节点定义自动漫游的朝向,即用户漫游时的视角方向。

4)定义时间传感器timeSensor,并设定其loop域为true,实现循环输出。

5)将时间传感器的fraction_changed出事件分别传送给positioninterpolator节点的set_fraction入事件和orientationlnterpolator节点的set_fraction入事件。

6)然后将positioninterpolator节点的value_changed出事件和orientationinterpolator节点的value_changed出事件分别传送给Viewpoint节点的set_position入事件和set_orientation入事件,实现自动漫游。

当浏览者进行交互式漫游时,浏览器会创建一个浏览者的化身,该化身是不可见的,浏览器所展现的景物便是以化身的视角来观察的。可以通过VRmL的navigationinfo节点控制浏览的状态以达到实现交互式漫游的目的。navigationinfo称为导航节点,可以通过它对浏览速度、浏览方式以及浏览器自身的大小等进行设置[15]。如图4所示为VRmL浏览器提供的某校虚拟图书馆建筑内部的漫游选择。

4结束语

本文对虚拟建筑的三维场景的构建与优化,虚拟建筑的交互实现与实时漫游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实现了整个场景的网上漫游,具有真正意义的分布性、三维性、交互性、多媒体集成性。为了实现实时性对三维场景进行了优化,如层次细节技术、纹理映射等以减轻浏览器的负担,提高场景的浏览速度。研究了虚拟建筑交互的实现,实现了虚拟建筑的自动和交互式漫游。进一步提高浏览器的渲染速率以及提高虚拟建筑的显示速度是今后虚拟建筑在线实时漫游研究的努力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苏建明,张续红,胡庆夕.展望虚拟现实技术[J].计算机仿真,2004,21(1):58-62.

[2]万剑华,潘正风,李清泉.基于VRmL的虚拟城市的建立[J].测绘通报,2002,7(5):38-42.

[3]黄涛.VRmL虚拟建筑―原理、工具、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3-44.

[4]郭凤英.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18(3):28-33.

[5]naDeaUDR.BuildingVirtualworldswithVRmL[J].ComputerGraphicsandapplications,1999,19(2):18-291.

[6]CampagnaS.enhancingDigitalDocumentsbyincluding3D-models[J].ComputerandGraphics,1998,22(6):655-666.

[7]刘文亮.基于VRmL的虚拟现实中三维建筑技术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1.

[8]邹沐昌,代玉仁.用VRmL现实虚拟燕大校园的浏览设计[J].燕山大学学报,2001,25(4):290-292.

[9]肖立,尚涛.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6(3):41-52.

[10]刘旭东,陈谊.VRmL场景优化问题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4):41-44.

[11]万剑华,郑红霞.基于VRmL的虚拟校园中三维景观建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3(2):55-62.

[12]tanmanling,ZengXin.theUseofVRmLinassessingColorinSoftDrinkpackagingDesign[J].informationVisualization,2004,6(2):88-92.

[13]KimSung-Ye,ChoiByoung-tae.HighDynamicRangeimagetexturemappingbasedonVRmL[J].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2006,4(1):33-44.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2

关键词:虚拟机;设备;高可用技术

前言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全球范围内,虚拟化技术快速实现优化应用,各著名的虚拟化系统生产厂商在实现虚拟化应用领域的有效扩展的同时逐步加强针对虚拟化资源展开的集中式管理,但是,在我国,虚拟化技术仍然处于较弱的发展阶段,为此,有必要针对虚拟化设备的高可用技术展开研究,强化虚拟化设备的有效应用。

1简析虚拟机设备的高可用技术

企业通过对虚拟机设备的有效运用,能够充分实现自身总成本投入的优化减少,呈现出较大竞争优势,其中最为显著的优势则为尽可能实现能耗的合理节约。譬如说,择取一座拥有十万台服务配置的数据中心作为分析实例,若选用二比一的比例运用虚拟机技术实现有效的服务器整合,则能够把服务器的数量降低一半之多,如此一来,退下来的五千台服务器则能够节省巨大企业投入总成本及大量能耗。但是,经过研究不难发现,虚拟机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有较多缺陷问题,具体来说,虚拟机设备形成的关键问题在于单点设备故障的产生,以前的用户均是在其各自对应的物理服务器上完成相关操作系统的有效运用的,若是其中一台服务设备出现宕机状况,结果虽然很差劲,却难以对整个服务器网络造成较大的直接影响,然而在虚拟环境中,若是虚拟机设备均在服务器顶部位置实施运行操作,一旦出现物理服务器宕机状况,则会造成虚拟机整体陷入瘫痪状态中。为充分实现虚拟机设备高可用性能的优化提升,则需针对单点设备故障展开合理解决。虚拟化技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若是未能配备高可用的虚拟机设备作为有效保障,则会导致该设备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虚拟机动态迁移方案及基于双机热备的虚拟机设备是现今两种较为常见的单点设备故障解决实施手段。

1.1虚拟机动态迁移方案

为实现对单点故障问题的优化解决,可采用虚拟机动态迁移技术实现对单点设备故障的有效规避,旨在充分实现虚拟设备可用性的合理提升。虚拟机动态迁移方案所涉及的思想内容为在每个物理服务器上进行多个虚拟机设备的良好创建,一旦某个单点物理服务器设备形成相应的故障问题,则物理服务器上所涉及使用的虚拟机设备能够实现向备用节点或者是最小资源开销节点上的动态迁移。相较于在双机热备基础上的设备高可用方案而言,虚拟机动态迁移方案的合理运用能够将相关的资源成本更为节约,具体来说,原因在于不需要针对每个虚拟机进行备用机设备创建,且实际应用进程当中所需的备用节点服务器相对较少或者是不常会用到。除此之外,实施虚拟机动态迁移方案则更为简单便捷一些。

1.2在双机热备基础上的虚拟机设备高可用方案

纵观而言,该方案可谓是将虚拟化技术与双机热备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运用的方案措施,该方案能够在相应的服务器虚拟机集群环境中针对虚拟机单点设备故障问题展开有效解决。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于双机热备的高可用集群方式相对较为成熟,其能够在进行虚拟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基础上完成多个虚拟机设备的合理创建,且跟其他类型运行不同应用的物理机充分实现双机热备,实现由一对多,并获取相应的系统安全热备方案,与此同时,基于不同的物理机可进行虚拟机创建,进而得到相应的虚拟机双机热备方案。具体来说,双机热备主要指的是针对重要服务,可采用两台服务器设备,完成互相备份,完成对相同服务的有效执行。若是其中一台服务器设备产生故障问题,则另一台服务器设备将承担起对应的服务任务,为此不需人工参与则能够自动确保系统可实现连续地进行服务的有效提供。由此可见,双机热备中涉及使用的备用服务器能够针对出现主服务器故障问题保持服务不发生中断状况。此外,通常双机热备需配有能够实现共享的存储设备,特殊时候也可进行两立服务的设置。

2相关优化措施方案

分析表明,传统意义上的虚拟机设备在其对应的动态迁移时期,针对虚拟机持续访问i/o等等行为难以拥有充足的设备保障能力,在此期间则会导致i/o请求操作及相关设备状态的丢失,所以说应该在动态迁移时期采用更为有效的技术充分确保虚拟机设备能够实现对i/o设备的持续访问。在此,针对虚拟机动态迁移时期设备的可用性进行不断强化则可采用设备模型,旨在帮助虚拟机动态迁移使其能够不间断连续地完成对i/o设备的访问。设备模型包括有三个板块的主要内容。

2.1设备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与远程服务节点对应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与此同时,在虚拟机动态迁移使其,能够针对虚拟设备状态和i/o请求操作实施有效缓冲及转发行为,不存在有任何可觉察的宕机时间,在动态虚拟机迁移时期及完成之后,则允许虚拟机能够针对相应设备继续展开透明操作。

2.2远程设备访问模块

完成动态迁移之后,在原节点位置能够针对虚拟机设备相关状态及对应的i/o请求操作实施有效处理,便于虚拟机在完成迁移以后还能够就原有i/o设备进行访问,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虚拟化设备,旨在给予远程访问设备更为良好的公共访问基础,其中远程访问设备指的是为经网络化的设备。

2.3设备动态交换模块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在于允许虚拟机设备向物理设备的重新动态定向,完成动态迁移操作之后,由远程设备开始虚拟机能够实现向本地设备的动态交换。其中,虚拟设备实施的动态交换操作在未被察觉的时期,能够更高地服务于本地及网络虚拟机。除此之外,设备动态交换能够推动虚拟化集群系统对于所存在的负载均衡及容错等等问题的有效解决。

为实现虚拟机设备可用性的优化提升,则需在虚拟机动态迁移时期执行上述三个模块内容。采用设备模型提供不间断地可持续i/o服务,可实现整个系统设备可用性有效强化,使得动态迁移能够摆脱来自于对Sna集中存储设备的过度依赖,让动态迁移机制更为简化便捷。

3结束语

综上,针对虚拟机设备的高可用技术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为有效解决单点故障问题,可选用较为合理的设备模型,该手段的应用优势在于,可针对动态迁移时期的i/o操作及虚拟设备状态实施处理,使得虚拟机设备得以不间断连续完成对i/o设备的访问操作;摆脱对网络文件系统的依赖,使得虚拟机设备能够像在本地一样完成对i/o设备的远程访问;允许虚拟机重新动态地定向到物理设备。该模型能够大大提升虚拟机设备的可用性,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彬,蔡志平,肖侬,等.虚拟机管理器中面向虚拟块设备的一种通用快照扩展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05).

[2]杨倩,高雅洁.虚拟机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3(14).

[3]陈彬,肖侬,蔡志平,等.基于优化的Cow虚拟块设备的虚拟机按需部署机制[J].计算机学报,2009(10).

[4]朱圣才,卢涵宇,王华军.基于KVm虚拟机的串口转发器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10).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3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虚拟化;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传统组织形式在一些领域已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企业都在以最“经济”的手段整合自己的资源。从高科技行业到低技术含量的建筑业、制造业,大家都试图以自己有限的资源撬动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虚拟企业突破了传统企业的界限,通过实现对资源进行动态配置和优化,来适应新的市场浪潮,为我国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企业虚拟化的理论与实践

1.企业虚拟化的含义以及内涵。“虚拟企业”一词是由肯尼斯·普瑞斯(Kennethpreiss)于1991年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首先提出的。1992年,威廉·.戴维陶和麦克·马隆在他们的专著《虚拟企业》中对虚拟企业概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此后,虚拟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和重点研究。大家从三个角度揭示了虚拟企业的特点。(1)产品角度:虚拟企业是一种能对市场(或每个顾客)需求迅速做出回应的组织。(2)信息网络角度:组织结构无形化、通过信息网络加以联结的企业组织。(3)运行方式(组织形式)角度:功能特点专长化、存在形式离散化、运作方式合作化的企业就是虚拟企业。

笔者认为,所谓虚拟企业就是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各自依存和相互的利益而组成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合作的新型组织。组成虚拟企业的成员企业只在体内保留本身核心或关键功能,而其他功能则精简掉,根据业务需要,借助外部企业实现这些功能。虚拟企业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组织绩效。

2.企业组织虚拟化的特征。(1)虚拟企业的界限模糊。以电子商务技术为基础的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是各个网络成员出自于自身的某种战略考虑而临时组建的动态合作方式。这种网络关系打破了传统企业间明确的组织界限,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网络形式。(2)虚拟企业内部网络成员组织结构精简。各个网络成员可以集中精力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保持和发展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将其他附加值低的功能虚拟化,借助于其他网络成员的力量予以整合,从而大大精简了自身的规模,有助于网络成员保持各自的弹性和创造性。(3)虚拟企业具有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发达的电子商务技术、较低的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使得各个网络成员可以通过完全充分的信息资源,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组建的虚拟企业必然是优势互补的,其结果必然是使得整个网络成员具有任何一个网络成员不具有的强大的竞争优势。

3.虚拟化经营的现状。虚拟经营从自发实践到抽象理论经历了一个非常短暂的历程,而虚拟经营理论的研究又极大促进了这种新型组织方式的实践。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场虚拟化经营的浪潮。国际企业如iBm、Ge、戴尔、福特、耐克、飞利浦,国内企业如小天鹅、tCL、海尔、美特斯·邦威等企业纷纷借势虚拟化,凝练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低成本的外部资源,赢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据邓白氏咨询公司《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营业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当年在虚拟经营上的开支上升了27%,达到了3250亿美元。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业务外包的产值超过300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这一产值可能达到6825亿美元(舒成利,2006)。

二、我国中小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随着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广大中小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做大做强的道路上举步维艰。而企业虚拟化经营无疑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1.虚拟化经营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规模小能够表现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但同时也制约民营企业的再发展。通过虚拟化,中小企业可以突破自身资金、规模、资源的限制,实现优势组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首先,企业组织虚拟化的重点是强调各企业拿出属于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组合,是以核心竞争力为起点的真正意义上的特色组合,有利于赢得竞争优势。虚拟企业借助组合的力量,企业间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快速地聚集市场机遇所需要的资源,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使得企业能够创造和捕捉市场机会,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存空间

其次,企业组织虚拟化以企业组织间形成利益共同体为前提,以释放整合后的系统合力为手段,可以激发中小企业的后发优势。它既可以整合个体优势形成整体优势,也可以将局部劣势通过合理整合产生整体优势,打破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上的限制。

最后,在实物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的今天,顾客导向、需求个性化、产品更新换代快速多变成为当今经济体系的显著特点。中小企业在实现企业组织虚拟化以后,必然在协调效力、法律保障、外部信誉方面具有整体优势,有利于适应多品种、少批量和不确定的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虚拟化有利于中小企业由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平稳过渡。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影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在起步之初大多属于家族制企业,企业高层决策人员通过亲情纽带相互连结,这种组织方式具有决策迅速、成本低、控制力强等优点,在企业的初创阶段格外有效。但当企业要做大做强,当企业在更高层次与更大范围内开展竞争时,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专业化参谋和科学有效的制度规范,便显示出空前的局限性。而企业组织虚拟化经营实现以产品为纽带而将企业具有优势的生产要素联合起来,从而实现整体的优势,既维护了家庭制企业的强激励性,又避免了单一家庭企业的局限性,让家族逐渐地体会进入社会化组织方式带来的发展和利益,从而为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缓和了家族矛盾。

3.虚拟化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资本的效率。虚拟化使企业组织形式灵活,结构简单,构造快捷,不强调企业的外在形式,而只注重组织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绩效。在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的内部组织的工作量、组织成本及管理成本也无须同比增加,企业互相之间不过问其他企业内部复杂的行政管理、人事、财务、生产等,成员企业的地位平等,没有隶属矛盾,组织结构简单,从而使人力资源的效率、组织效率都能够得到极限的发挥。如戴尔(DeLL)公司、耐克公司就是运用组织虚拟化的典范,它们都以企业组织的虚拟方式而获得了远超过自己所直接拥有的人力资本、实物资本。虚拟化从两方面提升中小企业资本效率。首先,企业组织虚拟化也是公司职能部门的虚拟化,它是各类专业化的公司组建的虚拟企业。虚拟化的企业对所有虚拟内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在核心企业总体计划下组织生产、服务,通过统一的网络渠道销售。企业组织虚拟化是通过整合企业外部优势资源在各个成员企业间的充分合作,从而可以降低项目开发成本,分散产品开发风险,保证资本效率。其次,企业组织虚拟化形式,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组织成本,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虚拟化企业为解决中小企业核心人才的人力资源短缺,由相应的公司(如咨询管理公司、人才市场、技术研发中心等)派驻专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工作,接受服务的公司不必负责此类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等事宜,从而达到了人员专业化、成本最低化、工作程序规范化、工作结果放心化的目的。例如,上海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于2000年在企业日常人事管理市场化过程中在国内首创了“人事专员委派制”。另外,公司员工工作地点的高度分散化,通过网络技术达到实时联络,从而降低办公费用、营运费用和管理费用。

三、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利用虚拟化经营实现战略突破

1.树立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经营观念上存在目光短浅、思路狭窄等问题,成为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要想利用虚拟化这一新的组织方式就要树立全新的企业经营理念。虚拟企业的经营是超常规的经营模式,企业进行虚拟经营就要塑造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新的理念,使有关人员切实理解,坚持虚拟企业的战略和精神。首先,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即改变传统大批量、定制化模式下,企业以低成本、高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主动分析市场需求,从用户立场出发,以顾客为经营中心,整合多个伙伴企业的资源,围绕客户这个中心服务。要善于找准客户需求、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引导客户创造需求。其次,树立“双赢”的企业合作观念,即克服传统的竞争观念,建立务实的合作观念,营造一种坦诚的“虚拟文化”,强调企业成员间的互惠互利,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谋求共同的发展,实现“双赢”。最后,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要用互动的组织化学习取代孤立的个体化学习,通过内外部相互交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增强组织竞争力。

2.积极培育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能否在这场虚拟革命中取胜,关键看它是否有自身赖以存在的核心竞争力。虚拟企业之所以能实现联合,是因为彼此核心能力的互补和共享。中小企业要着力培育自身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并重点予以保护。这种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专有资源,它可以是企业拥有的品牌、技术、销售网络、人才等。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快速发展促进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在整个产品上拥有垄断优势,成员企业具有能够协调互补的核心能力是构建虚拟企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其成败的首要因素。每个合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会使整个虚拟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并且通过把自己处于弱势的职能虚拟化,借助外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3.培养学习型管理人才。虚拟企业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只有共同的利益均衡点。虚拟企业的经理不再是命令的者,而是彼此的协调者,这种新的角色需要新型的领导者。他要以聪明智慧和人格魅力赢得虚拟企业的共识。许多成功的大型企业不乏领袖型领导人才,但对于广大中小企业领导层来说,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魅力的养成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来说,他应该勇于创新,敢冒风险,具有自我奉献和牺牲精神;善于创建组织的共同未来远景,能通过组织内环境的创造性变革改变组织外部生存环境;善于沟通和激励,能清楚地向下属阐明目标与要求,鼓励下属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建议、协助,为达到目标而努力。中层管理人员在虚拟企业中由考评、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教练的角色,为其所领导的小组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建议、协助、鼓舞和激励。虚拟企业是各合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联盟,要求企业的所有员工应具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强的适应能力。因此,中小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终身学习的企业氛围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4.构建好虚拟企业的信息系统。虚拟企业作为由不同企业组成的动态联盟组织,顺畅、高效、快捷、低成本的信息流是它顺利运作的基本保证。它的信息系统方面要适应业务流程不断变化的要求,满足成员企业动态变化的要求。因此,虚拟企业的管理系统必须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弹性、安全可靠等特点。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信息化建设是其实现事半功倍的必然途径。因此,中小企业一定要舍得在信息系统建设上投资,建立全方位的信息交互网络系统。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化的条件下,中小企业实现虚拟化经营是企业发挥后发优势,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致胜法宝。

[参考文献]

[1]卿向阳.企业组织虚拟化——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J].商业研究,2006,(9):72-77.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研究方向

物流服务的完善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点,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研究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物流技术成为重点,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的构建、以及电子商务下的逆向物流等研究课题。关于电子商务的物流发展模式问题,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管理模式:一是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二是第三方物流配送方案;三是第四方物流配送联盟。关于第四方物流配送联盟的发展模式又称为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简称为虚拟物流。目前,以虚拟物流方式通过虚拟采购、虚拟库存以及虚拟配送等虚拟物流手段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模式渐渐成为一个新的前沿的发展方向,而以虚拟物流技术提供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不仅能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先进性、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瓶颈,而且丰富了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在理论上对虚拟物流的进一步研究,更好地拓展了虚拟物流理论,实现了电子商务与虚拟物流的充分结合。

虚拟物流是指利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外界物流资源为依托而进行物流业务的企业,通过internet从供应商那里获得配送业务信息后,再通过internet寻找最佳配送,并与之签订协议,建立物流配送动态联盟,然后把配送业务委托给方,后者根据协议负责完成配送业务。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进行物流业务的企业是动态联盟的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寻求最优合作伙伴组合,以最少的代价实现,快速响应并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配送业务,也可以利用自己高效的信息网络与各地区的批发商、连锁店建立委托关系,形成物流网络,由后者负责其所在地区的配送业务。

虚拟物流打破了单个企业的绩效界线,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了最适宜的物流运作结构。可以说虚拟物流是伴随着协同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协同商务环境下,各物流企业间不再只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它们在很多时候成了合作的伙伴,最终达到开源节流和双赢的效果。

一、中外研究综述

近两年来,虚拟物流模式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开始讨论这种服务模式,很多研究文献集中在了这个领域。

(一)虚拟物流核心能力识别与虚拟物流组建

从某种角度来说,虚拟物流组织主要是把投资和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在物流整合者本身的核心能力上,而一些非核心能力或自己短时间内不具备,或不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则转向依靠外部的物流组织提供。因此,在提供电子商务虚拟物流服务之前,必须对物流整合者本身和拟参与虚拟物流组织的伙伴的核心能力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明确地定位,从而选择相匹配的虚拟物流组织伙伴。核心能力的识别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定性识别,另一类是定量识别,目前定量识别的方法主要有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核心能力识别。

虚拟物流组织的组建问题主要包括组建过程的设计、组建模式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组织构建过程和方法,只是初步探讨了组织构建的流程设计和组建模式,主要包括组建过程和阶段的划分、组织结构分析、技术框架设计和运作模式分析与设计等。

(二)伙伴选择

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组织的组建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选择灵敏的、有竞争力的和相容的合作伙伴。因此,确定上述合作伙伴是虚拟物流组织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市场响应速度、运行绩效和成败。通常伙伴选择是根据一定的准则,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从被选物流组织中确定伙伴物流组织。目前,虚拟物流组织伙伴选择的方法主要有通过计算合作伙伴的总成本的abc分析、运用ahp方法进行的物流企业选择评判、有ahp、dea以及结合两种方法的数学规划方法、遗传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群体决策等。但是,这些方法多少存在着定性评价与定量分析结合不足、系统的角度考虑不够等问题。

首先,从系统的角度考虑不够,无论是群体决策还是abc分析,都只能应用在同一物流环节的企业之间的相互比较与评优。由于电子商务物流的多阶段性,一旦涉及整个电子商务过程的优化选择的多目标问题,上述单个环节搜寻出的优选企业在全局优化问题时可能并非最优,可能有一些单环节的淘汰企业在多目标的规划中存在最优的可能,也就是说应寻求全局性的整体评价方法;

其次,在对物流类企业的评价中,ahp方法对于一些定性问题的相对量化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在物流作业系统中的许多作业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不够。由于研究问题的实质是物流配送各环节伙伴选择之后的物流运作优化,所以可以考虑将优化方法结合到伙伴选择的过程中去。然而,仅考虑伙伴选择过程中的定量因素,忽略了其中大量存在的非定量因素,如信任、文化融合性、通讯可能性等,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

(三)虚拟物流信息技术

对于信息技术支持问题,一直是虚拟物流实现的关键,现有的研究集中在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集成、结构设计和平台的构建思路,研究方法集中在基于agent、网格技术的设计方法上,但缺乏成熟的应用性产品,同时对信息平台的决策支持能力的研究不够深入。

(四)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调度

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不同于传统商务物流,具有送货点分散、点多面广,送货批量小、成本高,送货时间要求严格等特点,因此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将比传统物流更加复杂和困难,需要解决物流配送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例如,配送方案的多目标动态优化、订购请求的实时处理、物流配送的实时调度等。运用数学规划方法的算法分析和仿真模拟方法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手段,这是电子商务的难点也是虚拟物流技术的核心所在,需要继续加大对虚拟配送的研究力度。

(五)虚拟物流的应用性研究

这种先进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方式已经开始在国外某些大型公司和电子商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1999年1月与美国usco物流共同建立了一个虚拟物流网络(vln),用来通过/gongxue/">工业提供物流服务。再如国外已建立了虚拟物流目录网站,为电子商务社会物流资源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客观的、全面的虚拟物流资源交易平台。由此可见,虚拟物流在物流发达国家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始初步应用,只是在国内注重理论研究,而少见应用成果。

另外,汪贻生对虚拟物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作出了研究,提出了从基础支撑条件、虚拟物流运行过程、虚拟物流供应链、虚拟物流应用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电子商务的虚拟物流研究是现代物流研究领域中的前沿课题,目前对该问题研究仍处于初步了解和探索阶段,大量的问题需要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虚拟物流研究涉及面广、问题多,有些问题还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完善。因此,该课题的研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二、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的研究趋向

目前,虚拟物流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对虚拟物流研究的内容上来看,总体上只是分布在几个问题的探讨上,内容涉及面比较狭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相应成果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不够。在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开展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满足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客户的动态物流需求,促进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具有不同核心技能及资源的物流服务商之间的分工协作、动态交互,进而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电子商务中虚拟物流的研究应注意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趋向应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虚拟物流企业的管理问题,二是虚拟物流技术的实现问题。

(一)虚拟物流企业构建与管理研究

面向电子商务的虚拟物流企业构建与管理研究应围绕虚拟物流企业的绩效,研究相关的组织问题、构建模式、伙伴选择、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机制等相关问题,其中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研究的重点。

基于服务控制的虚拟物流运作模型,它是一种服务驱动的物流运作模型。当客户的物流需求产生以后,通过虚拟企业核心企业的集成能力,在协商和友好合作的方式下迅速建立虚拟性协作组织,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并通过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衡量和激励机制,进而提高物流服务整体效益,达到多方共赢。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研究可以有助于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的绩效提高:

1、伙伴选择。中外对虚拟企业选择的研究,大体上继承了对供应链企业选择的方法,现有的企业选择模型和方法各有侧重,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有所局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虚拟物流伙伴选择问题具有明显的动态性、阶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模型能够动态、一致地描述虚拟物流企业项目需求,并支持协商与交互,能够恰当有效地协调不同类型,如时间、质量、成本等参数之间的复杂关系,能够反映全局特点,避免局部选优。模型算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满足不同侧重,不同需求决策问题的求解,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支持多决策问题。

2、控制与激励。对于虚拟物流核心企业来说,对成员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控制与激励机智的建立实现对于成员企业物流作业的监督以保障物流联盟的运行绩效。由于虚拟企业跨越时空和组织界限,所以对于成员的作业监控十分重要。对于虚拟物流的成员企业而言,在联盟运行的过程之中主要有两种行为:一种是自身分包物流业务的完成,另一种就是保证整个联盟运行顺畅的协调行为,主要体现在如信息的协调沟通等。对于成员企业的第一种行为,对其的绩效考核一般可以通过设立监督指标,所以能够写进合同条款;对于第二种行为则是典型的委托问题,需要通过激励机制的设立加以解决。所以,研究在组织结构分散条件下的控制与激励问题十分重要,这是基于服务控制的虚拟物流的关键。

3、风险管理。虚拟物流运作过程存在着很多风险,如果风险控制不利,会对电子商务服务商带来严重的品牌影响。目前对于如何进行风险的分析和管理以尽可能地规避虚拟物流运作中潜在的风险;在虚拟物流运作的分布、异构的环境中,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以实时地控制和处理风险,以构建信任机制为主的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展开。

(二)虚拟物流决策中心的构建

基于internet构建虚拟物流协调控制决策中心(见图2),它作为虚拟物流系统“中枢”和“心脏”实现物流服务全过程的跟踪、协调、调度、控制与决策,从而提高了物流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并实现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战略目标。虚拟物流协调决策中心的建立具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由于协调决策中心具有相对较完全的信息,为虚拟物流系统中实体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基础,可以减少或消除信息失真和放大现象;(2)有利于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适度分离,充分发挥信息在物流中的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信息不畅、资金暂时短缺引起的物流堵塞及企业间的连锁反应;(3)有利于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优化物流资源,实现虚拟物流目标。

虚拟物流决策中心应从三个方面来构建:一是决策中心的信息平台设计;二是基于agent配送渠道系统动态组织与协调;三是物流资源的虚拟化配置。虚拟物流决策中心由协同需求管理组件、协同物流组织与调度组件、协同关系管理组件和虚拟物流资源配置组件组成。

1、决策中心的信息平台设计。为了保证能够快速高效地构造出一个不断变化的虚拟物流系统,使得各种信息流在企业之间无缝地流动,要求采用的技术必须有易用性、开放性、可伸缩性、跨平台能力。信息平台具有信息、分类、整理等功能,并能通过internet连接供应商、买方以及企业应用系统本身,从而能够实现自动采购、自动定单履行和物流、资金流的自动信息交换。平台的设计应充分研究系统在线服务组件功能划分、集成接口设计、并对系统的整体层次架构进行明确的定义和描述,web服务技术与corba技术均可以作为系统的技术支撑。

2、基于agent配送系统动态组织与协调。在虚拟物流运作过程中,物流配送渠道的选择与多种运输方式的组织与协调是实现物流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关键。虚拟物流管理研究更重视分权控制下的组织实体间的操作协调问题,传统的物流决策优化方法很难对此进行有效的描述和求解,建立基于多agent的系统协调模型来分析虚拟物流系统各相关实体间的动态行为和协调机制,可以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物流的决策优化问题,同时可以运用各种仿真技术,面向对象开发相关模型。

利用仿真技术研究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胚,包括服务区域内所有客户在各个配送中心之间的分配,各个配送中心考虑城市交通状况的配载与送货作业。从系统资源配置与对电子商务客户做出的服务时间承诺之间的匹配关系角度,进行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运行仿真系统的开发,以检验系统的资源配置是否能够达到对客户所承诺的服务水平的要求。

3、物流资源的虚拟化配置。基于web服务技术,实现物流资源的虚拟化配置,如虚拟采购、虚拟库存等。虚拟采购作为电子商务的首个环节,既是商流过程又是物流过程。虚拟采购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到虚拟物流资金的运作,而且还影响到虚拟物流其他各环节的正常运行。通过虚拟物流采购信息的有效和智能选择、竞价机制,实施虚拟采购;通过对物流资源的动态即时分配、集成,设计库存地点,规划库存方式,处理库存信息,实施虚拟库存。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小范围,如东方钢铁电子商务系统的虚拟库存、虚拟医院药房(vhp)等。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5

许多针对实体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的比较研究报告称,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例如,相关人员对热交换、质量传递和增湿进行了虚拟和实体比较研究,即在分别利用这两类实验装置的化学工程学生的测试中,发现他们在测量技术和概念理解上的成绩并无差异。在获得性概念知识学习中,即在四五年级学生学习弹簧性能的实验中,也未发现两者之间存有差异。

研究还表明,除了学生(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之外,触觉型信息对于概念性知识和探究性技能的发展似乎并非必要条件。但之前对相关现象和概念没有体验的年幼儿童(5岁~6岁之间)在学习平衡木原理时,从实体实验室获得的知识比从虚拟实验室更多。许多研究显示,与对可观察现象进行实验的实体实验相比,虚拟的、互动式的探究在一些难以觉察到现象的实验中显然更具优势。比如,进行电路虚拟实验的学生,概念性知识的获得要比使用实体材料的学生更多。同样,使用虚拟光学材料研究光学现象的学生,也比那些使用实体材料的学生的成绩更好。

研究表明,在虚拟实验中,学生可轻易将一些复杂实验的变量分离开来,而在实体实验中难以做到这一点。鉴于虚拟实验可产生更为明确的数据,其支持概念性知识获得的观点已被研究证实。比如,利用虚拟现实做化学实验的中学一年级学生,在相关概念的理解上,要比用实物进行化学实验的同学更胜一筹。就互补性而言,两种实验都有各自的优势。虚拟实验可让学生发现和进行一些在实体实验中难以察觉的现象和无法进行的实验,比如,将观察结果与原子行为联系起来,或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描述进行对照等。然而,当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某个复杂学科的认识,包括获得某些实用技能等,实体实验室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二、实体实验与虚拟实验的结合

有研究人员发现,在对某个概念的测试成绩上,做实体实验的微生物系学生,其成绩不如做同样实验(模拟实验)的学生。然而,在对热量和温度概念的理解上,两者实验都做的学生,其成绩显然优于单一实验的学生。比如,就六年级学生在电路概念性知识学习上,两者结合进行实验的学生比单独虚拟实验的学生更具优势。对学习录像分析后,发现学生可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表现使用抽象推理,包括在电路知识的理解方面,也是如此。两者结合的实验优势也不受顺序的影响。比如,在Dna凝胶电泳现象研究中发现,先虚拟后实体与先实体后虚拟相比,前者拥有很小但并无关紧要的优势。包括对滑轮概念理解的研究中,也证明两者的顺序在学习效果方面并无差异。

虚拟实验和实体实验的结合可提供单一实验本身所不具备的优势,可满足科学课程学习的需要,让学生从中掌握数据收集技术、建立科学模型和验证科学理论等。虚拟实验,可让学生通过探索不可见现象,加深对实体实验的领悟,并将可观察现象与不可观察现象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可进行多次实验的同时,接受提供在线的、可自适应的指导。除了提高概念性知识等,虚拟实验还具有替代实体实验的成本效益优势,进行一些财力无法提供的实验系统(如网上气囊实验项目),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验机会或实体实验无法进行的实验,比如,地球磁场的改变、温室气体的累积变化,以及对极端心率和血压的研究等实验。

三、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创建一个学习效果最大化的网络环境,即针对学生个体的数据,开展适合他们理解阶段的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的在线环境,以达到虚拟实验和实体实验之间的平衡。就具体情况而定,虚拟与实体两者的结合很可能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在对概念的理解上,虚拟实验可以等同于或超越实体实验,但亲手实验带来的兴奋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值得关注。

对虚拟实验和实体实验的比较研究,主要是对科学现象概念的理解和科学实践的影响进行评估,其他一些影响,如学生是否对科学学科产生兴趣等,也值得探究。同时,对教师在虚拟实验和实体实验中的教学技能或教学方法进行鉴别,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专业的科学发展计划,包括从学生在线作业中获得的信息改进教学方式。

对虚拟实验和实体实验的决策要细致慎重。显然,虚拟实验与实体实验优势各异,设计者要充分利用这两种实验的优势,确保学生从中获得最大收益。无论哪种实验设计,都需要跨学科团队的指导,对课程设置反复进行斟酌,以此优化教学课程的设计。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6

【关键词】虚拟集群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旅游服务供应链同一性

一、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内涵

1、虚拟集群的内涵及意义

欧盟在1997年第一次提出虚拟产业集群的概念,虚拟产业集群是虚拟企业和产业集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瑞士洛桑大学、伯尔尼大学以及瑞士信息技术联邦委员会、瑞士电信公司在1999年共同开发了一个合作项目―――虚拟企业的普遍运用,他们把这个合作项目看作是为虚拟企业提供支持的网络合作平台。所以,具有商业网络支持关系、相互依赖的众多企业聚集在一起,快速灵活地形成虚拟企业的集聚或动态联盟,就形成了虚拟集群,其本质是一种横向解式的供应链结构。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开创了虚拟的网络空间,相对于实体的地域空间,虚拟集群体现出很多自身的优势,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信息沟通与技术共享的平台,基于网络空间的企业合作可跨越时空的障碍而变得非常便捷;另一方面可大大降低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企业打破传统的地域空间的限制,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集聚,使得传统的地域企业集群向一个无形的虚拟空间扩展,最终就会形成基于互联网虚拟空间的虚拟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是地理接近性,但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这种地理接近性越来越限制集群的发展与升级,表现为丧失对企业外部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基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技术的虚拟集群的优势在于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实现资源的高度集中,企业良性竞争的趋势明显,可以实现让更多优秀的企业在集群内合作,并通过协调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合作交易成本,进而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可以发现,电子商务是虚拟产业集群重要的实现形式,电子商务的无边界性和开放性为虚拟集群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动力及源泉。虚拟集群可以解决传统产业集群地域限制的问题,可实现对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并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虚拟集群也成为传统产业集群在互联网环境下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

2、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形成

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是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市场机遇为导向形成的。旅游产业虚拟集群中的核心企业按照旅游产业价值链上各价值环节,分为核心产业、延伸产业、辅助产业与支持组织四个层面,不同层面的旅游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合作平台,实现横向解式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尤其是通过各个旅游服务供应企业形成供应网络或虚拟企业动态联盟,最终形成相对稳定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虚拟产业集群。与传统旅游产业集群的地域性特点不同,旅游产业虚拟集群表现为以市场需求为集群导向、用组织接近性代替传统的地理接近性,并结合辅助企业及政府机构的监管功能,实现对旅游产业价值链的优化、资源的共享及协同创新能力的提高。

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是具有虚拟供应链结构、基于实体价值链旅游企业的集聚。其实,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实质上是虚拟化旅游企业的发展,在线形成了虚拟化的旅游产业集群。因此,嵌入虚拟集群理论的研究框架对旅游电子商务及在线旅游供应链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

二、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同一性

1、构成实体基本相同

旅游产业虚拟集群与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实体相同,都是由按专业化分工的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的旅游企业,以及产业价值链上相关的支撑企业及辅助企业构成。虚拟旅游产业集群内围绕着旅游核心企业存在着多条服务供应链,虚拟旅游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多条旅游服务供应链组成的网络。旅游产业虚拟集群中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旅游企业,企业间有着上下游的供给需求关系,各旅游企业都归属于某供应链的链条中。各个单链式供应链内部的上下游企业相互合作,不同单链的旅游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同时虚拟集群中旅游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与其他提供旅游配套服务的支撑企业及辅助企业也有效连接构成服务链条,集群内总体上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网络。

2、同为知识创新

虚拟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服务供应链有一定的相同点,因为集群的产生与供应链的产生本身都是来源于专业化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而且都属于中间性体制组织。旅游虚拟产业集群是具有虚拟供应链结构、基于实体价值链旅游企业的集聚。表现为同一个网络空间内,不同旅游企业之间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方式,促进知识在旅游集群内部的交流和共享,具有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特征。而旅游服务供应链是一种内在创新机制,节点企业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知识在供应链上各企业间进行流动,战略联盟或伙伴关系式的长期合作使旅游企业之间具有共同支持和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旅游服务供应链不断地向前发展和创新。

三、虚拟集群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旅游虚拟产业集群中不但有旅游产业内处于同一环节的多个旅游核心企业,也存在着与其相关的上下游旅游服务供应商,由于虚拟集群内企业的组织接近性和产业关联性代替了传统的地理接近性,各旅游企业在集群内具有弹性专精和信任合作的特点,充分进行知识共享,这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基础。

一方面虚拟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单元,各单元基于各自优势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旅游服务供应链进行结构优化的基础;另一方面虚拟旅游产业集群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所具有的产品、服务及知识的多样性和差异化特征是旅游服务供应链为适应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和创新的基础;同时虚拟集群为集群内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提供网络平台机制,网络平台可以提升旅游企业间共享和沟通的效率,降低沟通和交易成本,并且形成良好的竞争合作氛围,还可营造集群内企业共同创新的环境。所有这些都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模式整合及资源创新提供了条件。

四、旅游服务供应链推动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创新升级

1、旅游服务供应链是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战略意图实现的途径

供应链是虚拟旅游产业集群潜在优势得以市场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具有的外部经济性、协同创新性及合作的效率性等优势很多时候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实现过程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其激化,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及对游客的服务价值,而旅游服务供应链恰好是连接游客和旅游电子商务的组织纽带,所以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价值得以实现离不开旅游服务供应链组成的网络关系,旅游服务供应链这种组织化程度更高的模式正好符合集群发展的要求。

2、旅游服务供应链促进旅游产业虚拟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

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集群源于企业,但不局限于集群内的旅游企业,还有政府机构及其他的辅助企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依托于集群,但又不局限于集群,要实现的是一种协同创新。集群内横向的企业之间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纵向各上下游企业具有明显的供应链结构,网络组织是显性结构,而有向链状是隐性架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在集群内如果没有供应链结构,会导致集群内的旅游企业产生同质化的服务提供,相互间走向恶性竞争;如果只具有供应链的结构特征而没有集群的网络组织特点,集群内旅游企业又会因为只有合作而没有竞争最终成为低效率没有竞争力的组织形式。

3、旅游服务供应链促进旅游产业虚拟集群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旅游服务供应链协同整合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旅游企业,可以在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持下形成旅游产业虚拟集群,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对虚拟产业集群内的旅游企业通过组织设计安排、结构重组,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结构竞争力。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借助市场规则,对各旅游节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培养,理顺企业间网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集群中的旅游企业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中迷失方向,能够确保集群内的旅游企业始终以游客需求实现为导向,通过协同运作形成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

五、总结

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产业虚拟集群存在的共性和各自的侧重点为两者之间的耦合提供了基础。旅游服务供应链使得处于不同组织和层次的旅游产业集群连接在一起,而旅游产业集群使旅游服务供应链的节点企业或组织不断壮大,并促进旅游服务供应链链间的互动交流。旅游服务供应链与旅游产业虚拟集群的互动耦合使得旅游服务供应链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通过形成供应链网络的形式为集群内旅游企业服务并创造高的顾客价值,长此以往使得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模式整合成为必然,而这也是顺应“互联网+”趋势下研究旅游产业的新常态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方芳: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

[2]郑四渭、方芳: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模型构建研究[J].旅游学刊,2014(2).

[3]郑四渭:旅游服务供应链优化及模型构建研究―――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7

1虚拟营销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虚拟就是没有实际的形式。但却会在无形中发挥对应的效果。具体来说,虚拟营销主要是指不再局限在企业自身的行政范围内,对企业营销资源需要优化配置的范围予以扩大。并在此基础上,对外部的力量以及资源加以利用,促进自身发展的速度。相应地,虚拟营销最大的优势在于: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主要是把企业那些具有优势的方面掌握在手中,对于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方面分化出去,对它进行虚拟化。同时,对于虚拟营销来说,它主要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首先,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展现出营销执行组织虚拟化的特点。对于这方面的特点,能够使企业在外面调集相应的人才,并通过对应的信息平台,把具有不同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样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支持。其次,在运行的过程中,呈现出弹性化的特点。对于虚拟营销来说,它不同于以往的营销模式,不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当对应市场的状况不利于企业发展时,这样的营销模式依然可以使企业的风险降低,应对市场中出现的危机。最后,对于虚拟营销来说,具有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虚拟营销是建立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进而,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形式来和其他企业实现资源方面的共享。在此基础上不同企业之间还可以进行对应的合作,使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很显然,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特点。比如,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组织结构方面呈现出动态化的特点。

2在营销模式运行方面,虚拟营销具有的优势以及主要表现形式

2-1虚拟营销模式的优势

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作为新型的运行模式,虚拟营销模式有着很多方面的优势。第一,对于虚拟模式来说,它的使用能够使企业对内部已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那些不利于企业营销发展的方面虚拟掉。而这也是营销模式最具有优势的地方,能够使企业内部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第二,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它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开发方面的能力。新时代下,对应的市场已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在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对应市场开发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这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只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重要的位置,自身存在的风险性将会扩大。而对于虚拟营销模式来说,它可以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予以合理的利用,来对企业的风险予以归化。进而,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对应的开发能力。第三,虚拟模式的运用可以使企业对相应的外部资源优势予以一定的利用。就企业发展的现状来说,想要使企业自身不断得到壮大,只是依靠企业内部的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外部资源优势加以利用。进而,在外力各种资源的辅助下,使企业得到全面的发展。显而易见,虚拟模式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优势。比如,它能够使企业不断对新的领域予以恰当地设计。同时,还要从多角度出发,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经营。

2-2虚拟营销的主要表现形式

首先,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虚拟产品制造是它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简单来说,对于这方面,主要是依靠其他企业来进行相应的生产制造。而把那些企业本身的优势融合在附加值里面,对企业内部的部门予以优化。相应地,在企业内部也不需要那些一线的生产人员,只需要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营销以及设计方面。其次,在虚拟模式下,对于虚拟营销来说,它主要通过这两种模式来进行销售。一是对于相关企业来说,需要把内部的销售公司单独罗列出来,并选取对应的独立法人来进行管理。对于这种模式来说,企业的总部并不需要对这个独立的公司发放工资,也不需要对其他支出一定的成本。与此同时,对于独立出来的销售公司来说,还可以通过社会渠道,在外部进行融资,来推动公司的运行。二是还有一个虚拟销售模式就是把对应的销售业务交给那些专业的销售公司进行。对于这种虚拟销售模式,非常适合那些中小型的企业,能够帮助他们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最后,关于虚拟的管理。简单来说,企业把内部的一些管理职能交给其他公司来帮自己完成。同时,把自己公司的一些职位虚拟化。进而,使自己公司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劣势降到最小化,减少生产成本的支出。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主要表现形式。比如,对于虚拟营销来说,进行虚拟化的市场服务。

3对于我国烟草企业来说,虚拟营销值得借鉴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烟草公司主要采用的是专卖制度。相应地,也属于西方国家的垄断行业。同时,在新时代下,是否要取消烟草公司的专卖制度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火热话题之一。而在实践中得以证明,虚拟营销是烟草企业非常好的一种营销模式。因此,笔者对其中一些值得借鉴的意义予以了相应的探讨。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8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医学教育;桌面式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到娱乐、制造、军工、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医学教育与其他教育有所不同,医学教育不仅要讲述医学知识,还要结合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医学教育具有实验资源和临床机会有限、教学内容抽象等特点,可通过具有虚拟性、沉浸性、互动性、多感性等特点的虚拟现实技术更真实、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其感知力和想像力,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调控学习节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1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与种类

虚拟现实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接近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环境。这个虚拟环境不仅可以提供逼真立体的视觉,还能提供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使得用户可以完全沉浸其中,并且可以与其进行交互。通常根据用户对虚拟世界沉浸度和交互方式的不同,将虚拟现实技术分为三大类:桌面式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本文详细介绍这3种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分别探讨这3种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1.1桌面式虚拟现实

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利用计算机图像等技术构建一个模拟的3D空间,一般可通过显示器在二维平面显示三维模型图像,通过键盘和鼠标实现人机交互。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较为简单、技术相对成熟,但它不能完全与现实空间相隔离,用户还是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与虚拟模型的交互也只是简单的选择、拖拽、旋转等操作,相较于真实环境的互动还有很大差距。

1.2沉浸式虚拟现实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3D图像处理技术、传感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产生一个3D的虚拟空间,用户可以借助特定的输入设备(工作站、虚拟现实手套、虚拟现实手柄、三维位置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头盔显示器、pC显示器、手机、耳机等)与该虚拟空间进行交互。通过3D图像处理技术,用户带上头盔显示器能产生立体的视觉;通过音频处理技术,用户的左右耳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立体声音;在虚拟手套中增加触点等方式让用户体验到触觉。因此,沉浸式虚拟现实使得用户在虚拟空间中沉浸度更高,达到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的模拟。通过虚拟现实手柄和虚拟现实手套,用户可以进行自由操作;通过位置传感器对用户的运动进行实时跟踪,根据用户的运动轨迹实时变换用户的视角;通过虚拟现实手套实时获得用户手部的姿态;通过力学反馈装置用户可以施加不同大小的力,系统根据用户力的大小使虚拟物体发生形变。因此,沉浸式的虚拟现实可以让用户实时操控一个虚拟世界,如同在真实世界中的互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与桌面式虚拟现实的区别在于:(1)多感知:桌面式虚拟现实只能给用户提供视觉这一种感觉,而沉浸式虚拟现实通过虚拟现实头盔提供视觉,通过耳机实现听觉,通过虚拟现实手套实现触觉,通过手柄实现力觉,可为用户提供多种感觉的互动。(2)沉浸感:沉浸式虚拟现实完全与现实世界相隔离,创建的虚拟空间十分逼真,并通过多感知让用户如同在真实世界中。(3)交互性:沉浸式虚拟现实可让用户的手通过虚拟现实手套等设备在虚拟空间内部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同时可感觉到虚拟对象的重量等。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只能通过鼠标在虚拟对象的外部进行操作。

1.3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是沉浸式虚拟现实的一种变体,区别在于增强现实将虚拟的3D对象和真实环境相结合[1]。aR技术仍需使用头盔显示器、虚拟现实手套等设备。aR技术还具备虚实结合、互动性、实时性和三维配准的特点。(1)虚实结合:沉浸式虚拟现实形成了一个完全合成的3D空间,用户无法感知到真实的世界。aR技术允许用户看到真实的世界,它将虚拟出来的物体叠加到真实世界。(2)互动性和实时性:aR技术将现实和虚拟世界相结合,就需要aR技术可以准确地根据现实世界的情况来合成虚拟对象,用户借助虚拟对象来完成现实世界的任务,因此需要aR技术必须具备实时性和互动性。(3)三维配准:可以实现虚拟对象和真实世界相互匹配,通过进行三维坐标的配准来实现。

2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医学教学存在专业名词多、结构复杂、实验对象特殊的特点。传统的医学教学一般采用理论及实验教学的方法,教学资源有多媒体课件、教科书、图谱、视频、尸体标本、教学模型等。这些传统的教学资源一直沿用到现在,但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科书、图谱、课件等只能呈现二维平面的图像,没有立体效果也不能进行实时互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克服这些缺点,为医学教学提供先进的教学方法。

2.1桌面式虚拟现实的应用及其优势

目前,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已经在基础医学、中医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础医学应用较广泛的是虚拟解剖人体。随着美国、中国、韩国等相继开发了本国的虚拟数字人,国内外已经先后建立了多套桌面式的人体解剖学虚拟仿真软件,如中国数字人公司中国数字人系统、上海桥媒公司3Dbody软件等。这些软件既可以弥补尸体标本的不足,方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更加直观、灵活地让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外学习。除此之外,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还包括基础医学实验的仿真软件、中医穴位的虚拟仿真系统等。这些应用可以作为学生实验和操作前的指导工具,模拟实验的操作过程,学生可以不限次数的重复操作演练虚拟模型,教师在一旁加以指导,纠正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这样既可以有效降低实验风险,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医学教学中使用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有以下优势:(1)使用方便:只需要一台pC机就可以显示出3D效果,方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学生进行课下学习。(2)立体直观:桌面式虚拟现实软件可以提供虚拟的3D场景,如在解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看到各个组织器官的名称、位置结构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分布状态,各个组织器官的位置关系,也可以移动、分割、放大、缩小、旋转各个组织器官。这样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学习人体结构。(3)提高教学效率:桌面式虚拟现实可以提供多视角的3D模型,让学生了解解剖结构并建立组织器官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而加强对人体结构名词的记忆。学生可以反复在课下进行医学实验的演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4)降低教学成本: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开发难度远低于沉浸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可以节约实验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当然,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也存在不足。在模拟实验及手术时,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无法让用户触摸到真实的物体,如在中医针灸疗法的学习中,学习者无法感知到施针的方向和力度,仅能通过鼠标进行点击,与医学真实的实验及手术差距较大。

2.2沉浸式虚拟现实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随着VR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和配套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沉浸式虚拟现实在各领域的应用产品层出不穷。Google、oculus、HtC等公司保持着高密度VR产品的推出,国内也开发出了3Glasses、蚁视、暴风魔镜等VR头盔显示器。沉浸式虚拟现实硬件的价格逐渐降低,VR配套开发软件逐渐成熟,开发应用于医学教学和临床手术指导的沉浸式虚拟系统已成为可能。在医学教学实践中,学生佩戴头盔显示器,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避免现实世界的干扰,完全沉浸在虚拟教学当中,可以把书本的知识立体地呈现在三维场景当中。2016年,DeFaria等[2]在进行神经解剖课程的教学中运用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采用VRworx2.6软件制作海马体心室表面的虚拟现实3D互动视频。学生在学习后分别进行理论和实验操作测试,结果显示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让学生记忆人体解剖结构名称,而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体解剖结构。2016年,HuangHm等[3]对使用VR4-maX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进行医学课程学习的1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现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对学生的感知性有积极的影响。在临床手术培训过程中,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已经应用于眼科手术、微创手术、内窥镜手术、骨科手术、牙科手术等医疗培训[4]。

相比于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只能通过鼠标在二维平面的拖拽进行临床操作,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通过VR图像技术、力学反馈、运动捕捉等模拟器创设更加真实的临床实验场景,该场景可无限次重复使用来弥补在临床实践中机会不均等、经验积累缓慢等不足,从而达到临床技能培训的目的。2008年,maciela等[5]开发了腹腔镜手术的模拟器VBLaSt。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力学反馈设备和运动捕捉系统构建的虚拟腹腔镜模拟器取代物理腹腔镜手术模拟箱。外科医生可以通过VBLaSt实现腹腔镜手术中缝合、剪切等基本操作的练习。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图形渲染、力学交互能力,可以根据力的方向和大小显示物体形变过程,还能将手术操作技能进行客观量化并且能更好地适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使用。2011年,Chalasani等[6]开发了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活检模拟器,它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动作及技能好坏区分使用者是新手还是专家。随着科技的发展,结合机器学习研究者又提出了虚拟现实自适应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水平及使用需求制订相应难度的培训内容[7]。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中,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1)模型的真实度欠佳;(2)不具备对比和评判不同模型的教学效果的标准;(3)长期观看VR图像会造成视觉疲劳,力学反馈的真实度和实时性欠佳。

2.3增强现实的应用及其优势

aR技术能增强用户与现实世界的感知和互动,通过虚拟对象所传递的信息帮助用户完成现实世界的任务。目前,aR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医学可视化、手术辅助等。增强现实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它还可以用来提高医学教育水平,最终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8]。早在1992年,北科罗拉多大学就将超声影像叠加在患者身上,使医生具有“透视眼”。目前增强现实系统已经被医生用作辅助手术的可视化工具。如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找到静脉;实时地采集mRi和Ct数据进行图像融合,与患者体表形态相对应,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呈现给医生患者身体的内部视图。aR技术还被应用于机器人辅助技术。Renaissance机器人被广泛地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当中[9]。术前,将Ct数据合成3D图像,规划手术区域和螺钉的长度、方位和角度。术中,透视机器人软件分析患者的患病位置,并与术前的Ct图像进行配准,根据实际手术情况微调螺钉的角度及位置,机器人会自动置入螺钉。Renaissance机器人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习者建立脊柱立体概念,增强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缩短学习周期[10]。maKoplasty机器人手臂辅助医生进行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前通过Ct数据建立3D视图,手术中使用nDi运动捕捉系统进行三维配准,机器人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精准设计假体,真正实现手术的微创化和精准化。随着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基于aR技术的辅助手术机器人被投入临床教学中。

3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手段。本文提到的3种不同的虚拟现实技术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难度。桌面式虚拟现实设备价格较低廉、操作较简单,通过二维平面展现3D图像,更适用于医学教学中基本概念的学习。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设备的价格逐渐趋于大众化。沉浸式虚拟现实系统创建的模型给学生提供的触觉、声音、图像更加逼真,更接近真实的临床、实验场景。相比于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更适合启发式教学。增强现实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是虚拟现实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医学对精准化的要求,增强现实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才能使其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得更加广泛和有效。

参考文献: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9

[关键词]虚拟企业核心能力网络经济

一、虚拟企业的内涵

1.虚拟企业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虚拟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基于不同的环境,或者是不同的角度、侧重点、适用范围等对虚拟企业做出了千差万别的认识与界定。通过分析这众多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它们大致分为两类:即狭义的虚拟企业与广义的虚拟企业。

所谓“狭义”的虚拟企业实际上是从技术角度定义虚拟企业,比较强调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工具的运用;另外,在组织特征方面比较理想化,强调一种完全松散、平等的组织形态。“广义”的虚拟企业可以理解成为内容上的虚拟企业,这种定义强调企业间的合作与外部资源的整合,强调市场反应速度和联盟的动态性,而不强调必须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工具。比较两种定义,“广义”的虚拟企业有助于从实质上去认识虚拟企业,并有利于人们把握虚拟企业的核心内容形成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然而,“狭义”的虚拟企业更具现实意义,毕竟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并极大促进了虚拟企业的形成,它的存在与发展保证了虚拟企业的真正实现和优势的实际体现。

综合上述两种定义,本文对虚拟企业做出了这样的界定:虚拟企业是为迎合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诸种核心能力的动态联合体。这一定义不仅能够反映虚拟企业的本质特征——核心能力的整合与联盟的动态性,而且突出了虚拟企业运作的技术基础和网络经济这一经济技术背景。

2.虚拟企业的性质

虚拟企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其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突破传统企业组织的有形界限,强调通过对企业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迎合某一快速出现的市场机遇。具体体现如下:

(1)虚拟企业是为了迎合某一特定的市场机遇而连接在一起的企业联合体。市场机会是虚拟企业形成的基础,面对特定的市场机会,通过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性联合,形成抓住市场机会所需的竞争优势则是组织虚拟企业的目的。

(2)虚拟企业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无确定边界的网络组织。虚拟企业一般没有地理上的边界,拥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以某种方式形成一个网络,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沟通。只有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合作充分利用网络使降低的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合作的管理费用,于是虚拟企业才能成为主流的企业形态。

(3)虚拟企业对市场信息反应灵敏。一方面,虚拟企业打破传统企业制造、管理、车间、工厂的边界。对传统企业组织内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各项功能广泛融合,包容了市场需求、创新设计、技术工艺,把触角深入到市场各个角落。另一方面,在虚拟企业中,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组织中层级式工作方式,工作人员多为高知识人才,他们将工作方法和标准程序的集成有机地融入人与经营、技术集成中。从而使得信息的纵向传递距离缩短,市场与环境信息及决策中心反馈更加迅速,实现企业敏捷制造。

(4)虚拟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更加突出。在虚拟企业中,由于网络技术的充分运用,分散的信息处理导致组织决策权力下放,频繁的横向信息交流导致组织结构扁平化。同时,由于虚拟企业的员工大都是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特殊技能,其显著特征是蔑视权威、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所有这些与传统企业的差异都减少组织中的官僚气氛。

(5)虚拟企业是一种动态联合体

虚拟企业组织形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虚拟企业是一个“市场机会驱动型”

组织,它的组成到解散完全取决于市场机会的存在与消失。当市场机会出现时,虚拟企业开始组建、形成并运作;当市场机会消失时,虚拟企业便告解体。

二、虚拟企业的特点

1.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状化

虚拟企业的结构是扁平化、网络化的,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从而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

2.功能虚拟性

虽然企业内部有独立的财务、生产、销售等部门,但由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它的核心优势,而该企业其他的功能则被虚拟化,由外部最好的企业来承担。

3.以网络为主要渠道的各部门并行运作

虚拟企业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这种特殊动态联盟要求必须建立覆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顾客的信息网络。尽管企业成员的活动在空间上是分散的,但在时间上是确实并行的,这样就形成以网络为主要渠道的各部门并行运作模式。

4.合作的契约性

由于虚拟企业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法人实体构成,因此它必须有自己的内部约束机制,从而各个内部的企业必须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签订协议,来界定各合作伙伴的利益关系。

5.组织的时效性

虚拟企业是随着市场机遇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市场机遇消失而解散,因此它只在市场机遇的生命周期里存在。当虚拟企业解散后,各成员企业仍然可以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6.成员企业的优势互补及资源优化配置

虚拟企业是在各成员企业优势互补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组织,在每一个价值链上,各成员企业只用专注于自己最拿手的、最具有竞争力的业务。这样一来,整条价值链上都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虚拟企业的产生条件

虚拟企业产生的背景是全球经济和和信息网络的建立、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在这种形势下,企业间竞争和联合并存,为了更好地生存和更有效地利用全球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各企业有意或无意都在寻求一种资源最佳配置方式—虚拟企业,其产生的条件如下:

1.共同的市场机会

在市场机会面前,所有企业是平等的,而在共同的市场机会中各企业都在极力寻求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构成虚拟企业的思想基础是共有的市场发展机会。当几个公司同时看好市场需求的某一产品或项目时,它们立意要从事该产品或项目,这种共有的观点便是各企业共同连接在一起创建虚拟企业的主导思想。

2.市场竞争有序,无垄断出现

若在市场中发生垄断现象而形成一个垄断市场,就不可能有共同的市场机会,也就没有虚拟企业的出现。而市场竞争有序是指市场竞争符合竞争本身特有规律,在市场中没有垄断现象出现。

3.全球资源共享和企业资源共补

面对共同的市场机会,开发共同的产品或项目,各企业都在极力寻求一种以最大有效利用资源或最少成本的方式来完成产品或项目工作。当各企业纷纷接受资源的共享或互补时,资源的互补地位就越来越重要,资源互补性的巨大潜力奠定了虚拟企业形成的经济基础。它包括:资本的互补、人才优势的互补、管理的互补、市场营销的互补、技术的互补。

4.利益共享

各公司在资源上即资本、人才、技术及管理上所具备的互补条件,吸引着有这类要求的公司相互联系,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迫切形成一种组合,集中优势迅速进入市场,取得更大的收益。共同的利益使得竞争多元单位在共同的目标下得以组合,形成虚拟企业。

四、虚拟企业的实现模式

虚拟企业的实现模式可归纳为3种:

1.一主多从型

主要是复杂产品的生产,“核”仅从事产品的装配。例如飞机的生产,大量的飞机零部件是由成百上千个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企业供应的,由总装厂装配成最终产品。采用一主多从型的虚拟企业模式,“核”的生产系统能很方便推行Jit、opt和全面质量管理,可以促使实现高效率的供应链,为主机厂和配套厂都带来经济效益。美国的波音公司便是一个一主多从型的虚拟企业。

2.专有技术和品牌型

转贴于 在设计、开发和制造新产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某些专有技术和特种设备,例如新型材料的研究、复杂过程的仿真、超精密加工等;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可以凭借品牌获得市场和顾客。这种掌握专有技术和品牌的小公司是知识型和智力型的,他们虽然不具有大型生产设备和能力,但却掌握着关键的技术和品牌,往往成为虚拟企业的“核”。日本的任天堂、美国的耐克公司便是很好的例子。

3.动态联盟型

随着经营机遇、经营过程和合作伙伴、经营目标和核心资源、产品供应链以及风险和利益等关系的变化,虚拟企业的“核”可能发生变化,“核”地位是动态的,谁能最先抓往市场机遇、并对整个产品的概念和关键技术有所创新,谁就可能优先获得领导权。当然,“核”可以是相对稳定的,也可以是交错的,即就某种产品而言,本企业是盟主,而在另一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则是配角,是“盟友”。动态联盟的成败关键在于如何构成满足顾客需求的联合生产过程的运行机制,使生产要素有效地组合,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

五、虚拟企业对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虚拟企业强调在合作中形成竞争优势,它的建立要以企业信息化、市场法制化和结构扁平化为前提。这种要求对于我国目前实施企业虚拟化的条件还有欠缺,但是,这种依靠信息技术加强合作,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充分组合和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竞争力的经营思想,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企业要重视利用外部优势

一个企业不可能拥有经营所需用的全部资源,这是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事实。近年来的企业改革和重组中,不少企业仍然没有跳出“大而全,小而全”的圈子,试图把企业搞大搞全,做到“万事不求人”,这种做法还宥于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不利于建立健康的市场经营济体制。当前企业一方面应利用自身的有限资源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应利用信息网络寻找外部优势,借助虚拟企业形式,使其为我所用,形成合作竞争优势。

2.树立合作竞争观念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也日益全球化,市场竞争无国界和无企业界限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每个企业的实力都是有限的,无法担保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靠合作来弥补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从而增强实力,因此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3.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要实现企业之间优势资源的共享和协同运作,没有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是不可能的。企业信息化也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没有信息,就没有应变能力,就没有市场,企业也就没有生命力。

4.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

规模大虽然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规模增大,就容易扩大机构建设和增加管理费用,从而加大成本,而且会使敏捷性变差,造成企业跟踪和调整的速度难以跟上市场变化速度,错过市场机会。

5.把“鸡蛋放在最安全的篮子里”

为避免风险,传统的做法是多元化经营,这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具体体现。但这样做是有条件的,如果片面应用,不但不能分散风险,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风险。事实上,每个企业的经营资源是有限的,按合作竞争的观点,每个企业应该集中使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建立起自己的核心优势,即编织一个“最安全的篮子”。但许多事实表明,我国的企业不是多元化经营做得不够,而是缺少自己的专长。如何构造并经营好自己的专长,是当前我国企业应该考虑的战略重点。

虚拟企业是为了适应市场挑战和实现企业长远利益最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聚合在一起的紧密合作的企业业群。虚拟企业无疑将成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行模式,现在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的许多企业也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融入虚拟企业中,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成为外国企业的“盟友”和“合作者”,但能成为“核”的寥寥无几。培育中国虚拟企业的“核”已是当务之急。过分追求企业的兼并,扩大企业规模既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时展的潮流,企业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企业的敏捷性、柔性等适应当代市场要求的企业核心能力上。

参考文献

[1]陈建长:对虚拟企业若干问题的认识.粮食科技与经济,2004(6):21~22

虚拟现实的优点篇10

论文关键词:数字参考咨询,虚拟团队,宁波大学图书馆

网络发展到今天数字参考咨询已不是新鲜话题而很多图书馆开展了此项工作。我国数字参考咨询工作也由原来的初步探讨发展到了各种咨询系统有了相对完整的工作思路及工作经验。但由于用户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知识本身的特殊性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直在寻求更有效的运作模式。而笔者认为能不能开展好这项服务是‘个管理机制的问题,虚拟团队在其特殊运作过程中,体现出更强的知识管理能力、知识共享乃全共同奉献理念和实际可操作性,这为数字参考咨询工作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1数字参考咨询虚拟团队

1.1数中参考咨询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ReferenceServices,简称DRS)是…种通过lnternet(或web)向实体图书馆以外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帮助或参考资源的网上信息服务方式。具有以下特点:①智能化的服务系统与网络化环境;②丰富的服务内容;⑧多元化的服务形式;④主动化的服务模式;⑤多样化的服务资源;⑥共享的运作方式。

1.2虚拟团队

镌拟团队是信息时代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成员跨越时间、空间障碍甚至组织边界,依靠现代通讯信息技术,为了解决某一个特殊问题或者完成组织某一日标任务而被组合在一起进行沟通和合作。虚拟团队的构建,就是致力于完成团队任务和建立关系的、动态的、分散的不具有物质实体形式的结合体。虚拟团队具有以下的特征:①扁平化的网络化结构;②高度的柔性和重构能力,具有一种快速应变和重组的功能;③时空上相对独立,有较大的运作自由度;④强烈依赖通信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⑤特别侧重于强调动态协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关系;⑥最大优点就在于,由于各成员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具有知识结构优势,通过知识共享、信息共享、技术手段共享等,很多优秀成员好的经验、灵感能够很快在数字化管理网内得以推广,实现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

2数字参考咨询中构建虚拟团队的可行性

2.1两者基于虚拟环境

数字参考咨询与虚拟团队的前提条件是虚拟环境。两者虚拟环境的共性在于:①真实可靠性,即用户在虚拟环境中存在的真实程度;②自主性,可以依据自身需要产生各种行为;⑧交互性,用户与虚拟环境之间的交互,用户与用户之问的交互;④协作性,虚拟环境中的用户不仅能意识到彼此的存在,而且能进行协作完成一定的任务;⑤实时性,用户可以随时获得变化的最新信息。

2.2两者的核心是共同奉献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核心是一个问答系统和与其他成员合作的任务分配系统;而虚拟团队需要一个所有成员都能为之信服的目标,只有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才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工作注入无穷无尽的能量。两者的共同目标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为尽可能多的用户提供质量尽可能高的知识服务。

2.3可行性分析

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追求的目标正日益转化为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增值服务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能够在充分考虑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资源特性和信息环境的基础上,采取更为灵活和有效的组织结构,通过顺畅的业务流程来完成信息的收集、加工、组织、检索、传递和服务。在这种环境中,以团队形式进行工作已被认为是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因此,虚拟团队的构建正是致力于以最具逻辑性的方式组织信息,并创建一种结构,使得用户通过团队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3数字参考咨询中构建虚拟团队的实例分析

3.1宁波大学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中的虚拟团队联络界面(如图1所示)

3.2构建背景与要素

3.2.1构建背景

从图1联络界面中的“核心工作,咨询学科”栏,可看出我馆虚拟团队成员的构建背景,是以团队成员之间的专业分工为基础,成员的隐性知识和技术诀窍为依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分散在不同部门或组织的优势资源,组合成为一种跨越时空界限和组织边界的、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的互动性组织,能够对数字参考咨询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协同反应,实现网上文献信息咨询和专业知识咨询,充分发挥虚拟团队在我校教学和科研中的知识导航作用。

3.2.2构建要素

数字参考咨询中虚拟团队的有效运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某些情况的特殊性以外,以下是构建虚拟团队的关键要素:

(1)硬件系统。建立综合信息集成环境和良好的外部通信环境是虚拟团队构建的硬件要求。白1996起,我馆有专门的网络化内部管理平台;现有100m出口联到CeRnet,有专用数字资源服务器10余台,存储空间达到15tB;采用电话、weB、emaiL、Ftp等技术与用户沟通联系;通过weB方式,把本馆资源开放给inteRnet;同时,对inteRnet资源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建设“虚拟图书馆”,指引读者获取全球性网上信息服务。

(2)目标和任务。一个清晰、共同认可的目标是决定虚拟团队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凝聚团体向心力的要素。为了使我校各专业学科发展具有自己的特色和超前理念,避免重复别人的研究,我馆更需要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深入性的个性化服务。

因此,我馆的虚拟团队任务就是协助我校用户及时借鉴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实现我馆实体资源服务和虚拟资源服务的统一,实现一般服务和深层次服务的统一,实现个性化服务效益。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作为虚拟团队成员互动的共同目标。

(3)沟通。虚拟团队的沟通指的是通道、互动和彼此的关系,让纵横交错的网络团队不断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动和可能性。我馆用户与虚拟团队联系的通道有非实时咨询和在线咨询两部分构成。我馆虚拟团队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在线咨询功能的选择性和多样性,用户能根据自己的问题或学科选择合适的团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

(4)成员。虚拟团队对成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虚拟成员素质和能力包括专家品质、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互补性知识及信息技术能力。对于这一基本要素,我馆为造就高绩效虚拟团队,不仅要考虑整个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的合理性,还通过可靠有效的聘用程序,选拔富有团队精神的成员。我馆对成员团队精神的判断:(1)通过人格特质来判断。成员的情绪稳定性、人际相容性、协作有效性和责任意识是导致团队服务比个体服务更有效的人格特质,成员优秀的人格特质是团队调节工作氛围、鼓舞服务士气、实现服务承诺、提升用户满意、发展团队精神的前提。(2)通过工作行为来判断。具有团队精神的成员,尊重团队成员的个体差异,认同团队价值,乐于换位思考,善于取长补短,勤于共享知识,能够努力追求个人和团队的共同发展。

3.3团队架构

就数字参考咨询观点看,我馆咨询团队的运作是一个基于我校用户需求反应性的模式;是以具备专业知识的咨询人员深入到专业领域,以便为我校专业团体和个人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和知识服务的一种方式。从图1联络界面中显示,每个团队成员看似一个独立的工作单元,负责自己的核心业务工作及所在学科的咨询服务工作。但实际上每个大的学科领域都设置了多个咨询馆员,同时,为弥补我馆咨询馆员专业知识的不足,还在全校各学科中聘请了50余位专业教师成立虚拟咨询专家组,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我馆虚拟团队是按照我校的重点学科和学科特点,依据专业领域来组织人力和资源,设定了四个虚拟小组,八个虚拟团队(见表1),

以核心团队的模式展开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3.4单体核心团队运作模式

所谓单主体虚拟团队并非是指团队内只有一个成员,向是指虚拟团队存在于我馆内部,或者说主要是属于我馆的一个机构,其内部结构仍是多元的,包括在全校各学科中聘请的50余位专业教师。由各个小组的主管组成核心团队成为数字参考咨询的中心节点,起到协调与控制的功能。每个团队设组长,由各团队提出本团队的学科化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当某一一咨询馆员不能回答某个提问时,可以将问题方便地转发给适宜的咨询馆员。由于学科知识的限制,本团队成员可以通过专门的沟通渠道与本学科虚拟专家组联系,以获取专业的知识,回答并帮助解决专业个性化的问题。这一咨询过程是动态连续的,在所有团队成员之间构建了一条条紧密的知识链,环绕于核心团队(如图2所示)。

3.5运作绩效

由于虚拟团队的工作方式比较松散,因此核心团队对于虚拟团队绩效高低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我馆核心团队主要运作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团队成员明确团队使命和任务目标、分配任务;二是及时提供有关目标和任务进度的反馈,促进团队的沟通,协调成员之间的进度;三是培养团队成员的信任感和凝聚力,增强团队成员的信心。

我馆虚拟团队的绩效还依赖于沟通方式的多样性和沟通媒介的丰富性。仅使用单一的沟通工具无法克服跨时问、满足同步实时沟通的需求,而采用多种沟通渠道能够让团队成员更多地相互交流和管理、共享信息,从而提高虚拟团队成员的满意感及团队的最终绩效。为了保障虚拟团队的绩效,我馆在构建虚拟团队的沟通平台时,主要综合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增加沟通渠道,例如email、QQ、电话、BBS等,必要时还需要增加面对面的沟通;二是增加沟通媒介的丰富性,比如采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沟通的可视性并增强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此外,还保证沟通平台运行的可靠性并选择通用的沟通技术,以确保团队成员能够运用合适的网络沟通技术实现有效交流。

4几点特性

虽然虚拟团队是数字参考咨询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模式和决策模式可供选择和利用。我馆在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构建虚拟团队也是处在探索阶段,作为团队成员之,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我馆虚拟团队有如下几点特性:

(1)部门边界的模糊性。我馆虚拟团队以任务信息为联系纽带,跨越传统的部门边界,在所有团队成员之问构建了一条条紧密的知识链,这些知识链形成错综复杂的知识网络(如图2所示)。

(2)团队成员的共生性。我馆虚拟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共生的关系,每个成员的存活和利益依赖于其他成员协调一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