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十篇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十篇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9:34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1

2017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1】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

市局工作任务部署后,我县高度重视,县领导多次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及时采取措施,把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上了工作重要议程。

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的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领导小组,出台了《济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二是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财政局、农业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措施及步骤,落实了交通工具和业务经费。

三是组建专门作业队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名专业人员,负责整个工作的进度、质量、联络和协调。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工作质量,县国土局选派了三名工作人员派驻项目工程部,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掌握技术人员、设备到位情况,把握工作推进情况。

四是加强了人员培训,工作中,我们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政策标准、统一时间进度、统一技术要求。为此,我们先后根据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三次专题培训活动,分别在试点工作之初、全县土地所有权调查核实全面铺开之前、全县土地所有权测量登记和镇(办)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登记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依照技术方案、地籍调查规程,根据市局的部署和监理部提出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

五是明确了政策界限。为了加快工作进度,统一政策界限,县国土局会同县法院、县政府法制办出台文件,注销废止了2012年6月15日之前,全县范围内已经发放的没有界址点坐标成果表的《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集体土地使用证》等集体土地权利证书,明确了这次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时限、政策标准,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深入宣传,营造氛围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对于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它的好处,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就需要进行舆论宣传。为此,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

一是公告。通过县政府网站、县国土局网站将实施方案等有关事宜进行公开,同时县政府还印制了大幅通告,张贴到每个行政村。

二是召开动员大会。7月2日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各镇办的镇长(主任)、分管镇长(主任),财政局、农业局、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县国土局全体同志,各镇办国土所所长,新招聘的工作人员及作业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县长王壮、分管县长任道胜都对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义、做法分别讲了意见。各镇办也相继召开了有各村两委班子参加的动员大会。

三是在媒体开辟专栏。活动启动以来,在县电视台、《济南日报.新济阳》以及《济阳新闻网》开辟专栏,随时宣传报道活动情况,使这项工作切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争取农村广大群众最大限度的支持和理解。

三、积极探索,试点先行

为了保证整个工作的保质保量全面完成,我们选取了垛石镇两个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了确权登记发证试点工作。

这两个村一个是胡贤村,该村村庄大,人口多,没有实施村庄规划,大寺河穿村而过,将一个村分为两个子区,该村位于垛石镇边缘和济阳办事处搭界。这个村子涉及到国有土地和本村土地的界限,涉及到本村与邻村邻镇的界限,涉及到村与村、户与户的界限,情况较为复杂。

另一个村是小辛庄村。该村较小,实施过村庄规划,情况相对单一。工作中,大家边干边摸索,总结出一些好的做法。

一是坚持外业调查核实尊重历史、承认现实。胡贤村穿村而过的大寺河多年前已经确权为国有土地,所有权在水务部门,而事实上,该村有30多户村民把房子建在了河岸上。经调查核实相关审批手续后,按照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原则,以工作底图为准,对于这一情况,先摸清底数,暂不确权登记,待妥善解决后再做处理。

二是坚持外业调查核实点点俱到、不留死角。在二次土地调查后所有界址点逐一实地勘察和测量。小辛庄村村庄规划时,户与户的住宅之间从外表看有一定距离间隙,界址点不好确定,工作人员需要到屋顶或墙头实地勘察。尽管难度较大,工作人员仍坚持根据指界双方确定的界限,结合现状逐户确定界址。

三是坚持外业调查核实权属清楚、不留后患。对于一些改变用途的集体土地,不仅要对现有的使用情况做详细记载,还要对这宗地的权属来源进行深入了解,明确产权。目前,两个试点村443宗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外业调查、内业资料整理备案工作均已完成。

四、协调配合,全面铺开

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涉及到千家万户、工厂企业,还涉及到县内县外方方面面的单位、个人,如何理顺关系,搞好配合,是工作重点之一。为此,调查人员有针对性地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多次召集相关的使用国有土地的单位及镇集体、村集体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包括公路、水务、交通、河务、电业等业务量相对大的部门。座谈会上,让大家明确这次确权登记的目的意义和工作程序,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及镇集体土地之间的界址确认创造了工作便利。

二是和项目单位搞好配合,努力做好沟通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县、镇、村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工作中无论交通、生活还是工作协调,都尽量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便利;对项目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为了规范工作秩序和保证工作质量,县局帮助项目部完善了工作制度和奖惩措施,以促进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是为了保证工作质量,诚恳约请监理部多次来我县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监理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了业务水平,明确了技术规程和注意事项,避免了成果利用低,质量不过关等现象的发生。

四是及时向市局和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工作计划,落实工作部署;和各镇(办)所保持经常沟通,随时了解具体的工作进度和问题处理情况。目前,六个镇(办)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核实工作全面铺开,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修补测和后续工作正积极扎实推进。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项目单位人员参差不齐,需要加强管理和培训。表现在学历、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加之技术人员不按合同按时到位,部分人员时有更换,工作中时常出现脱节,影响了工作质量和进度。建议市局函告项目单位,要保证人员稳定、设备到位。同时,要给予县局对项目单位一定的制约权,以确保人员稳定到岗到位,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发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公示时间长,影响工作进度。长达30天的公示期,无法保证按规定时限完成所有权的登记发证工作。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为了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我们采用了倒排工期的方法来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根据各阶段的工作性质和工作量,有计划、有目标、高标准、高质量的扎实推进。

一是做好相邻县市区国土部门对接工作。为便于顺利完成和相邻县市区村(居)的权属界线接边工作,近期,我们准备和天桥、临邑、商河、惠民、邹平、章丘等县市区接洽,及时沟通对接。

二是倒排工期,做好分工。济阳标段项目部现在有工作人员45名,有20人继续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这项工作在10月31日前完成。其余25人,自9月10日开始,分6个作业组进入六个镇办开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调查核实工作;所有权调查登记发证的人员在完成所有权登记发证后,分3个工作组开展其余三个镇(办)的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全县的登记发证工作预计2013年7月底结束,2013年的8、9、10三个月完成整理归档,建立数据库等工作。

我们将以这次集体土地总登记为契机,进一步实现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从外业调查到内业整理,从资料搜集到档案整合,从电子信息到数据库建设,从工作开展到成果利用,将全面完善地籍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城乡统一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确权登记发证成果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土地登记资料网上实时更新,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全面提高地籍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2017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2】

为贯彻落实好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确权登记工作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人员配备、工作经费等各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县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

全县耕地面积22.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8.43万亩,辖13个乡镇,157个行政村,1228个村小组,50856户,21.5万人。目前,工作进展为: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准备工作,进入了第二阶段确权工作。对全县各村各户原二轮承包档案资料进行清理,已完成了全县48313户家庭承包农户承包面积及合同的核实登记工作,占总数的95%;已有157个行政村的调查摸底表表一进行了公示。进一步完善了基础信息采集,统一印制了《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信息公示表》、《公示结果归户表》等表格5万余份;同时我县聘请了3家技术公司已进驻湖上乡、南岭乡、荷塘乡、高洲乡、六市乡、坊楼镇、三板桥乡等7个乡镇全面开展实测示范工作,其中三板桥乡已全部完成勾图实测工作,南岭、高洲、六市、坊楼已完成60%的勾图实测。现有南岭乡长埠村东冲组49户、三板桥乡棠市村一组39户,完成确权登记程序,可以率先颁证。

一平台三体系建设工作,确定了湖上乡、坊楼镇、升坊镇、三板桥乡四个乡镇为示范点。在示范乡镇购置了电子显示屏、电脑等其它硬件设备,规范了土地流转制度,全面开展土地流转信息统计及信息。

二、主要工作措施

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注重强化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具体负责,并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下发了《关于印发莲花县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的通知》,具体明确了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同时,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年终考评。并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县领导分乡挂点督导组、农业局班子成员挂点工作组、乡级工作领导组、村级工作组等工作组,并抽调素质高、责任性强、熟悉政策的人员参与挂点工作,特别是明确要求各村工作组要吸收村村民代表、熟悉村情的老干部等参加,确保工作效果。通过成立县级领导组及专门机构,为登记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很好的组织基础。

2、注重政策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让老百姓了解、懂得。为此,我县精心组织召开了由乡(镇)长,分管乡(镇)长,乡镇农技站站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动员大会,由县委书记、县长等四套班子成员参加就开展登记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通过采取四个一方式广泛宣传,(即发放致全县广大农民一封信、一本手册、一条短信、一份工作倒计时表)。目前,全县已发放《致广大农民群众一封信》5万余份,《政策宣传手册》2000余本,确权登记手机短信3000多条次,《工作倒计时表》2000多份。同时,还利用电视、广播、标语、展板、横幅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确权工作的主动性,为全面铺开确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

3、确保规范操作。今年4月份以来,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县农业局及时组织干部、工作人员分批分次到13个乡镇对村组干部进行了政策和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培训和考试方式,参与工作的人员全部能够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政策界限,熟悉掌握具体操作规程。坚持做到七个到位,(一是上级文件精神要吃透到位;二是宣传要到位,知晓率和见面率做到100%,好的做法与典型及时上报;三是调查摸底户户要到位,面积核实、四方界址要到位;四是公示要到位;五是聘请技术公司、航拍图要到位;六是颁证工作要到位;七是组织领导和经费要到位)。不仅如此,为确保规范操作,还严格按照省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流程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作流程,设制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摸底表、村基本情况统计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问题统计表等表格,确保了登记规范、全面、详细。

4、落实进度措施。为做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我县组织人员到各乡镇进行指导和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在每周五汇总进度情况,通过《农情简报》和12316惠农信息平台通报各乡镇确权工作进度。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2

(试行)

为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根据市区要求,结合我镇总体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必要性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登记制度,把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落到实处,对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减少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和谐稳定提供体制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是保持稳定。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以已经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

二是依法规范。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3号)规定的登记内容和程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三是民主协商。充分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均应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不得强行推动。

四是因地制宜。根据单位土地承包实际,缺什么补什么,完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

五是分级负责。镇土地承包确权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各村负责组织实施,镇经管站牵头,镇相关部门配合。各村、各部门要强化协作,形成整体合力,确保该项任务顺利完成。

三、目标任务和工作内容

(一)目标任务

在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前提下,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2013年下半年,响泉村、上焦村、下焦村、盆泉村、南沙井村、西沙井村、北沙井村七个村做为第一批试点,年底前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二)工作内容

1.清理核实土地承包档案。以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建立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为基础,对农村土地承包底册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核实,全面摸清本辖区内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相关情况。

2.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在对土地承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以依法按政策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的规定,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勘测,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实测结果经村公示、镇审核后,作为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3.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据《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3号)和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已建立登记簿的,要依据上述规定进一步健全,充实完善承包地块的面积、四至、地类和空间位置;未建立登记簿的,要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的基础上,结合本次确认的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等登记信息,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4.加强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等日常管理。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土地承包合同变更、解除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进行完善,变更或者补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5.对其他承包方式开展确权登记颁证。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当事人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3号)有关规定办理登记。经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审核,符合登记有关规定的,报请区人民政府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予以确认。

6.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归档。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规定,实现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总结、同步验收。坚持分级管理、集中保管,建立健全整理立卷、分类归档、安全保管、公开查阅等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由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负责集中保管。

7.实施土地承包经营信息化管理。要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将登记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的信息化管理。登记信息录入工作完成后要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清查、经营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解以及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

四、操作流程

(一)家庭承包方式登记

1.准备前期资料

收集整理承包合同、土地台帐、登记簿、农户信息等资料,形成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

处理国土“二调”或航空航天影像数据,形成用于调查和实测的基础工作底图。

2.入户权属调查

根据基础工作底图和农户承包地登记基本信息表,入户实地进行承包地块权属调查,由农户进行确认。对存在争议的地块,待争议解决后再登记。

3.测量地块成图

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规定的“农村承包土地调查技术规范”要求对承包地块进行测量和绘图,并标注地块编码和面积,形成承包土地地籍草图。

4.公示审核

由村、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组审核地籍草图后,在村、组公示。

对公示中农户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并再次公示。

公示无异议的,由农户签字确认后作为承包土地地籍图,由村上报镇。镇汇总并核对后上报区人民政府。

5.建立登记簿

根据各村上报的登记资料,由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按照统一格式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应当采用纸质和电子介质。为避免因系统故障而导致登记资料遗失破坏,应当进行异地备份。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多地备份。

6.完善承包经营权证书

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暂缓印发新的经营权证书的通知》要求,依照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记载内容,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做好对承包经营权证书完善的准备工作,待确定证书格式后再行印发。

7.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

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影像、图表和文字等材料,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8.资料归档

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__〕12号),由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整理登记相关资料进行归档。

(二)其他承包方式登记

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依法承包农村土地的,当事人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33号)有关规定办理登记。对境外企业、组织和个人租赁农村集体土地,暂不予登记。开展其他承包方式登记程序参照家庭承包方式登记的相关程序。

(三)变更登记、注销登记

承包期内,因下列情形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动或者灭失的,进行变更、注销登记:一是因集体土地所有权变化的;二是因承包地被征占用导致承包地块或者面积发生变化的;三是因承包农户分户等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的;四是因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五是因结婚等原因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并的;六是承包地块、面积与实际不符的;七是承包地灭失或者承包农户消亡的;八是承包地被发包方依法调整或者收回的;九是其他需要依法变更、注销的情形。根据当事人申请,由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记载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开展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参照家庭承包方式登记的相关程序。

在完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数据录入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数据录入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健全流转交易规则和管理制度,扩大交易品种,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

五、工作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各村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等日常工作,加强对该项工作的指导和实施。各村要成立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工作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本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二是制定本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各村的领导小组和实施方案务须于10月26日前报镇领导小组。三是宣传发动。各村于10月29日前,务必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动员会。同时,要分别召开村干部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向每户发放宣传材料,做到家喻户晓,争取群众支持和参与。

(二)调查摸底阶段。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查清承包土地现状。对各村二轮土地延包方案、台帐、承包合同、经营权证等土地承包相关原始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清查整理。对照第二次土地调查及20__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成果,查清每块承包地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权属性质、土地种类和经营方式等。结合调查结果填写《农户承包地基本信息登记表》。二是查清农户家庭承包状况。对承包人,承包经营权共有人,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土地变动等各方面情况和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核对。三是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在调查摸底过程中要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妥善研究、及时解决,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方案、合同等内容。

(三)测绘公示阶段。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勘测定界。可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测绘公司进行测绘;也可以培训工作人员,招聘专业测绘人员,配备专业设备,邀请专业测绘公司进行技术指导,灵活开展测绘工作。要采用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相一致的坐标系统,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规程(试行)》附件1的规定要求测绘编制农户承包土地地籍草图,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无误。二是公示确认。由村实施小组对测绘编制的农户承包土地地籍草图进行审核后,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期间,农户有异议的,要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并再次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由农户签字确认后作为承包土地地籍图,由村上报镇办公室。镇办公室汇总并核对后上报区政府备案。

(四)登记颁证阶段。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登记簿。根据镇上报的登记资料,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按照统一的格式,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二是颁发证书。按照“申请、审核、登记、发证”的登记程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为依据,由区人民政府核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三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根据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请记住我站域名/]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化。四是归档保存。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有关资料归档集中保存。

(五)总结验收阶段。要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工作情况报告,并报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区领导小组将对该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在具体工作中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该项工作作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明确进度,确保工作成效。

(二)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和政策规定,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该项工作,对实测面积,经公示后据实登记,作为确权变更依据。实测面积不与按延包面积确定的农业补贴基数挂钩,不与农民承担费用、劳务标准挂钩,严禁借机增加农民负担。对延包不完善、权利不落实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的,予以依法纠正。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存在争议和纠纷的,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登记确权。

(三)妥善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按照保持稳定、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处置的原则依法妥善解决。各村要组织实施小组对土地承包问题进行摸底排查,妥善解决突出问题。凡是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凡是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要依照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妥善处理。要认真开展稳定风险评估,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实行全面参与、全程监控,对等不稳定的问题按照属地化解原则,确保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要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反映和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渠道化解矛盾。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确权发证;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7-0339-0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包括村农民集体、村内某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村委会是依法代表村农民集体,在一定范围内具体负责管理集体土地的组织者[1]。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主要包括2个部分:一是宅基地使用权;二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对农村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宅基地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对其取得、流转应加以严格限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严格限制宅基地的转让,可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是保护广大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关系到节约用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问题,其使用权的流转,有利于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提高利用效率,保护耕地;有利于逐步实现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同权”,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体系[2]。

1确权发证工作的意义

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特别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从而有利于解决农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制约,决定了只有保护与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统筹考虑吃饭和建设、生存和发展问题,明晰每块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利归属,查清每块土地的面积、空间位置、利用状况等并登记造册,确认农民集体、农民与土地的长期稳定的产权关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依法处理违法违规占用的土地资源,才能真正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农村土地利用粗放浪费现象还大量存在,节地挖潜的空间较大,为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工作,必须以农村土地确权和登记为基础;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才能最终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3-4]。

2确权发证工作的依据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均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章第10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2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第11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登记办法》明确指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应当持集体土地所有权证明材料,申请集体土地所有权初始登记”。“依法使用本集体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当事人应当持农用地使用合同,申请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初始登记”。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力争用3年时间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把城乡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内,统一管理,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维护农民利益。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和工作意见,要求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确保有利于生产和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以及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基础上,依法有序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3确权发证的原则

开展确权发证工作一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便民、高效、因地制宜、急需优先和全面覆盖的原则推进,始终要把便民、利民、护民的宗旨贯穿到整个确权发证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要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在确保农民土地权益不受损害的前提条件下,制订出适合当地的实施细则;对需开展综合整治和流转的农村土地,要优先进行确权登记、发证;对综合改革实验区、农村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地区、城乡结合部等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要满足改革发展和稳定需要。全面覆盖原则即确权登记发证应覆盖到全部农村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等。

4确权发证工作思路

4.1工作方法

在确权发证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形成的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资料、图件,以及《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等各种资料,以大比例尺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摸清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按统一的宗地编码模式,完善地籍调查成果,为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提供依据。

4.2工作步骤

4.2.1前期准备阶段。在该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编制工作方案;前期调查准备;培训有关人员;做好舆论宣传等。

4.2.2具体实施阶段。在该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调查确定辖区内土地所有权主体权属界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界址;绘制界线走向图,完成指界人确认盖章及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等有关的测量工作;建立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绘制宗地图、生成权属调查表;申请确权登记;申请审核;进行公告;签署审核意见,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发放证书;对有争议的地块、插花地、飞地、无权源土地做好调处。

4.2.3总结、整理、检查阶段。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辖区内确权发证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和检查,确保每宗土地的测量和登记准确、合法、有效;同时对整个确权发证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将好的工作做法、经验、体会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及时整理总结成检查报告并逐级上报。

5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本着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稳定和谐。对工作中遇到难题,要采取切实的措施。

5.1历史遗留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土地的权属存在争议和权属证明材料不全。确权发证涉及到各村、组、乡镇之间土地权属界线划分,有的界线不清,权属不明,存在权属纠纷,可供利用的证明材料又由于人员的变动不完整;有的地方存在少批多建、未批先建等违规用地问题;有的地方还存在“小产权房”和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没有到土地登记机构办理相关变更登记手续等问题,给确权发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策:针对确权中出现的权属争议和证明材料不全的问题,依照《土地权属争议调处处理办法》,采取因地制宜、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证明材料。对于复杂疑难的权属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做好调查处理,以免引起新的土地权属纠纷;对于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以及有关用地政策的,必须由县局土地执法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后方可登记;对于“小产权房”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进行处理。

5.2群众和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确权发证工作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群众和少数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开展确权发证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对宅基地确权登记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致使在指界签字盖章时不积极配合,有的甚至直接影响本宗地与相邻宗地界址的界定,对确权发证工作造成很大的被动。

对策:广泛发动确权发证,做好舆论宣传。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的重要性、法律依据和意义进行宣传发动,通过广播、明白纸、宣传车、报纸、网络和电视等新闻媒体,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5.3确权发证工作秩序混乱

在确权发证工作中存在极少数人员不按规程办事、弄虚作假、、填报表格不全面、土地所有权人员盖章不完全、证书没有发放或发放不到位等问题,扰乱了确权发证工作的正常秩序。

对策: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按规程办事的情况,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填制国土部门统一印制的土地登记表格,按照确权发证工作的具体流程办事,确保资料的全面、完整和规范,不得弄虚作假、、胡乱发证。同时要以制度制约每位工作人员,要求国土、财政、农业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总统计情况等按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要定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通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5.4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大笔的经费用于完成此项工作,没有足够的经费是无法按时保质完成该项工作的。目前仍有个别地方存在经费拨付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策:针对经费拨付不到位的问题,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确保工作经费的落实到位。按照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收费标准,严禁借机乱收费,加码收费,要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到专款专用,阳光透明。

6参考文献

[1]丁关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行使主体的探讨[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1-6.

[2]吴晗.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1996(3):32.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4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和谐稳定提供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严格遵循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和政策,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尊重历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对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巩固和完善,不是打乱重分,更不是推倒重来。要正视现实状况,有效解决实际承包经营土地面积与原合同记载不一致等问题,依法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

二是保持稳定。在保持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和不影响正常农业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已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已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坚持“三不变、三严禁、四不登记”,即: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承包地块面积相对不变、承包合同起止年限不变;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严禁借机乱收费、严禁弄虚作假;权属不清的不登记、集中矛盾不解决的不登记、没有开展家庭承包的不登记、改变土地用途的不登记,切实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影响农村和谐稳定。

三是依法规范。严格执行《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农办、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档案局《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意见》,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及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按照法定登记内容和程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四是民主协商。要充分依靠农民群众,工作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均应在不违背政策法规的前提下,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协商、村民议决,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努力实现群众满意。

五是因地制宜。根据村的土地承包实际,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和现行政策的前提下,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缺什么补什么,完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

六是分工负责。该项工作由镇政府统筹安排,镇经管站负责日常工作指导,各村具体组织实施,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配合协作,形成整体合力,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三、目标任务

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耕地和“四荒地”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现有土地承包合同、权属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实现“四相符”和“四到户”,即:承包面积、承包合同、经营权登记簿、经营权证书相符合;承包地分配到户、承包地四至边界测绘登记到户、承包合同签订到户、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2014年全镇74个村全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四、工作内容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土地承包档案清理。按照《关于转发农经发〔2010〕12号文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农经管字〔2010〕11号)规定,全面组织清理土地承包档案,着重解决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合同、承包台账种类不齐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以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建立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为基础,对农村土地承包底册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核实,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相关文件资料。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整理立卷、分类归档、安全保管、公开查阅等制度。

(二)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准确把握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关键环节,着重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四至边界和空间位置。在对土地承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以已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发放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查勘测,进一步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和空间位置。对与现有土地承包档案记载的土地承包状况有较大误差且农民群众要求实测的,要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采取科学简便的方式测量查实,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地籍勘测的具体方法,可以采用GpS定位、人工测绘等方式进行。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关键是要有利于降低成本,方便易行,群众认可,并确保准确。实测结果经村公示确认后,作为确认、变更、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以及确认、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和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的基础上,结合依法确认的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等登记信息,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同时,根据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基本农田有关信息,探索将基本农田落实到户并标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

(四)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登记等日常管理。在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土地承包合同变更、解除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进行完善,变更或者补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承包期内,因下列情形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变动或者灭失的,根据当事人申请,县农业局依法办理变更、注销登记,并记载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一是因集体土地所有权变化的;二是因承包地被征占用导致承包地块或者面积发生变化的;三是因承包农户分户等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的;四是因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五是因结婚等原因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并的;六是承包地块、面积与实际不符的;七是承包地灭失或者承包农户消亡的;八是承包地被发包方依法调整或者收回的;九是其他需要依法变更、注销的情形。工作期间,凡申请登记,变更、注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对涉及的每宗承包地块实测确认,并向申请方提供书面证明。

(五)对其他承包方式开展确权登记颁证。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当事人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登记。经镇经管站审核,符合登记有关规定的,报请镇政府依法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予以确认。

(六)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归档。要在县档案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文件资料的归档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由县农业局负责集中保管,并依法按期移交县档案馆。

(七)实施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全面实施土地承包管理微机化,将登记信息录入到计算机,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的智能化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信息资料实行有关部门共享。

(八)建立和完善确权登记工作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清查、经营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解仲裁以及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确权登记工作制度。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4月10日—7月15日)。

1.成立机构。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现已成立。各村要根据实际抽调具体工作人员,分别成立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小组。

2.宣传动员。要分别召开村干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动员,向每户发放登记工作宣传材料,让每一位农民都了解此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原则,做到家喻户晓。

3.开展学习培训。组织各社区、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参观,学习掌握相关政策、法规、业务知识以及工作操作规程和技术,明确工作任务。

(二)摸底清查阶段(2014年7月16日—7月25日)。

1、摸底调查。各村对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二轮土地延包台账、承包合同、经营权证等土地承包相关原始档案资料进行清查整理。一是要摸清土地现状,查清每块地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权属性质、土地种类和经营方式。二是要逐户摸清农户家庭承包状况,对承包人、承包经营权共有人和承包地块、面积、四至、土地变动等各方面情况和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核对。提前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意见。

2.实施清查。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农户对承包土地面积、四至等有异议的,镇政府要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实地测量,确认农户实际承包地块的面积、四至等。按地宗逐户核查承包合同、经营权证记载情况,彻底查实与实测结果的差别,制作村土地承包实际情况表。

3.绘制空间位置图。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为基础,绘制农户承包地空间位置图,做到位置明确详细、群众认可。

(三)核实颁证阶段(2014年7月26日—9月10日)。

1.建立健全登记簿。在对农户承包地块清查、标明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入户核查农户土地承包信息,经公示5天无异议后,由农户签字确认,最终确认每个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位置及四至边界等信息,由镇经管站编制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2.签订合同、组织颁证。按照“申请、审核、登记、发证”的登记程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为依据,统一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组织换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3.信息平台建设和资料归档管理。根据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影像、图表和文字等材料,由相应有资质专业软件公司(测绘公司)按照规程标准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在县档案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文件资料的归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由县农业局负责集中保管,并依法按期移交县档案馆。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9月11日—9月15日)。

各社区、村要认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等,并将工作总结于2014年9月15日前上报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有关人员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总结报告报县领导小组。

六、工作要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细化保障措施,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要充分考虑今年村“两委”换届、农村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科学设计工作内容和各阶段进度,增强工作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村成立由村党组织、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和村会计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实施小组,具体负责村级工作。

(二)强化部门责任。镇经管站、司法所、财政所、土管所、办、档案管理站、计生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镇经管站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编制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进度,业务指导,定期检查,抓好落实;镇司法所负责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提供法制服务;镇财政所负责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经费保障工作;镇土管所负责提供2013年的Dom正射影像图成果用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镇办负责工作中涉及有关问题的处理;镇档案管理所负责加强对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帮助搞好土地承包档案管理;镇计生办负责工作中涉及的有关计划生育问题;镇派出所负责工作中涉及的户籍及治安维护等。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本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共同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把握政策界限。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规政策规定,在现有土地承包合同、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实测面积,经公示后据实登记,作为确权变更依据。实测面积不与按延包面积确定的农业补贴基数挂钩,不与农民承担费用、劳务标准挂钩,严禁借机增加农民负担。对延包不完善、权利不落实和管理工作不规范的,予以依法纠正。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权存在争议和纠纷的,先依法解决,再予以登记确权。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按照保持稳定、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分类处置的原则依法妥善解决。镇政府要组织力量对开展工作村的土地承包问题进行摸底排查,妥善解决可能影响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顺利开展的突出问题。凡是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凡是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要依照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的基本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妥善处理。要认真开展稳定风险评估,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置预案,实行全面参与、全程监控,对等问题按照属地化解原则,确保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要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反映和解决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渠道化解矛盾。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5

摘要:把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实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并行,实现“三权分置”,这是我国农村的重大创新改革。在第一次承包经营改革中,承包权的文书格式粗放,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萌芽,承包档案留存极少。1998年第二轮承包时村镇档案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承包文书规范,档案管理服务到位,村、镇和市档案馆均存有二轮承包的详细档案,现在面临“三权分置”的新一轮改革,流程、文本和工作要求更复杂,档案管理也需全面变革,本文就档案管理如何变革以适应和服务“三权分置”工作作了探讨。

关键词:确权登记档案管理健全制度

中国是一个以农耕文化为傲的国家,土地始终是历代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和中心。而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稳定持续的土地承包关系,是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维护农民的利益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要求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201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保证,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直观上讲,就是将农村集体(村、社)与农民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固定下来,由农户申请、由政府进行登记发证的全过程。这既是明确承包地归属、定纷止争的过程,又是梳理和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的过程,更是健全土地承包制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过程。其成果将为当前和未来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调处土地纠纷、完善补贴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提供重要依据,更能为中国未来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化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奠定基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改革,实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农村、农业、农民这三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与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三次农村土地经营改革:第一轮1984年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分离以期搞活农村;1998年的二轮承包实行的是量化c登记方式,后续以土地换社保,征(使)用土地补偿安置,给予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目前实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对二轮承包的重新梳理、完善和确认,而不是重新分田,这项工作将更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明确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如何实行,必须有方略来指引,“三权分置”正是我国农村方略的核心。“三权分置”思想是指形成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明确农民在土地上拥有的承包经营权,才能将农民的权利推向市场,从而通过流转、转让、互换、继承、退出等权能的行使而保障农民利益。然而,要使这些权利能够明确而且顺利使用,那必须有完善的档案资料为基础。

承包地确权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起到了为整个确权登记工作保驾护航的作用,不仅是全部承包地确权活动的成果,而且是中国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历史见证。

随着法律对于档案管理的要求变高,文书材料的日益细化,转让、互换、继承等多形式的土地承包形式,农村档案管理变得日益重要,土地承包对档案工作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农地管理需要管理制度体系,档案管理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必须制定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农村土地权属确认、登记、管理体系,而其中的重点就是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以及以后的流转,需要档案管理进行固化成果,信息传承和快速利用,要求我们档案管理准确高效。所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流程

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是熟悉相关行业职能分工、管理知识和工作内容,必须了解和熟悉土地确权工作的流程。碧溪新区档案管理人员认真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按照省政府土地确权相关政策和区域土地确权工作的具体要求,学习掌握《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的具体要求,深入了解本区域土地确权工作文件材料的收集流程,规范进行材料收集,避免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在文件收集和管理中的疏漏而造成重要文件材料缺失,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流程如下:

按照我们新区这次确权的工作情况,分以下几步:第一、前期准备,产生的资料为前期动员村组会议记录、宣传动员记录、工作方案、工作队伍人员名单等。第二、权属调查,产生的资料为承包方调查草表、地块调查草表、户主表草表、村民小组承包田草图以及村民小组代表会议就相关确权方式的会议资料等,上述资料由村委会负责制作、检查,并归档。第三、测绘单位的外业测绘和内页工作,产生的资料为最终上传入库的村民小组确权数据表格,经和村委会核对之后,由测绘人员导入确权系统。第四、由村委会负责打印出需要农户最终签字确认的正表,包括承包方调查表、承包经营权申请书、承包合同、权证书、归户表、地块示意图、地块调查表、户主变更申请表等,待农户签字认可之后,村委会负责公示和最终发证并记录。第五、资料整理、汇总、归档及验收。

二、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

承包地确权档案涉及诸多农民的利益,管好这些档案是一项庞大的民生工程。2015年初,农业部下发了苏农经[2015]2号文件《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管理各项行业标准。碧溪新区档案管理部门本着做好档案管理、服务民生事业的态度,认真抓好本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项管理工作,并监督、指导和帮助下级单位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管理。主动跟踪确权登记工作进展,及时对确权登记档案管理进行指导,确保确权登记档案齐全完整和管理规范。

同时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研究领会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精神和《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将建档工作纳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业务流程,坚持档案工作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步进行,相互融合。同时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的真实、准确、完整、安全,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

在熟悉了解透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管理制度以后,我们应该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完善这一制度,来适应农村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

一是坚持集中保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是全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档案形成单位集中保存,科学管理,不得分散。碧溪新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了档案管理设施设备,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对于尚未移交进馆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确保有专人管理、有专柜存放、有合适的保管场所,并采取了规范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存放。

二是档案科学分类。根据市、镇、村三级颁证文件材料目录的差别,分为综合管理类、确权登记类、纠纷调处类与特殊载体类。由市委农办、农经管理部门、村级负责收集,年底归入档案馆。以市级为例,成立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领导小组文件;重要问题请示与上级批复、重要业务问题往来文件;承包地确权工作的重要报告、总结、统计报表;上级下发的有关承包地确权的政策文件等,都应归入档案管理。

三是注重档案质量。严把档案文件材料形成关,凡需要归档的承包地确权文件材料确保真实有效,做到字迹工整、数字准确、图样清晰、手续完备。碧溪新区档案馆归档文件材料的印制书写材料、纸张和装订材料等严格遵照档案保管的要求:保证文件齐全完整,书写内容完整、准确、系统,字迹清楚,图表印制清晰,对破损的文件材料予以修复,字迹模糊的文件材料予以复制。照片、声像及其他非纸质材料单独整理编目,配有文字说明,标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由,并与纸质材料建立对应关系。录音、录像材料保证载体的安全可靠性,电子文件和利用信息系统采集、贮存的数据以及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使用不可擦写光盘等可靠保存方式。

四是规范档案整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档案作为立档单位全宗内一种专业档案进行整理。文书(综合)类文件材料,按年度整理归档;土地承包(流转)合同、纠纷调解仲裁案卷、确权和登记档案材料,按照合同、调解仲裁申请标的和权利人分别整理保管,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及时归档;权属发生变化时,及时补充变更材料和原始记录。承包地确权纸质档案整理符合《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Y9705-2008)和《江苏省实施办法》等有关标准要求;电子文件生成的软硬件环境及参数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农村土地参数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及相关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确权登记类档案在承包地确权规则结束后三个月完成整理立卷归档工作,整理归档后,编制档案检索目录。

五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碧溪新区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管理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推进承包地确权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承包地确权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整理。重点做好土地确权档案的信息化工作,一是在工作的开始阶段就重视电子文件的收集;二是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确权颁证电子文档的规范、准确、有效;三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在纸质原始材料归档整理的同时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四是积极开展电子档案信息的利用。新区档案馆计划开展承包地确权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建立承包地确权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和电子查询系统,提高承包地_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管理部门加大经费投入,配备相关设备,为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确权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6

农村发展大势所趋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提出,“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如何通过加强农村土地利用供给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农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地)、县、乡(镇)级,虽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对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进行了安排,但由于比例尺较小、内容安排相对粗疏,一些地区需要通过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关内容和安排进一步细化,规范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

按照部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规划司会同规划院、土地整治中心等单位,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紧锣密鼓开展工作,通过赴实地调研、组织专家咨询研讨、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意见》。

不搞强制全面推进

由于农村情况复杂多样,发展很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需求有缓有急,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还要充分考虑上位规划定位是否明确、村两委班子是否团结、基础条件是否良好、村民意愿是否强烈、规划编制经费是否有保障等因素,因此,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要因需而为,不宜强制全面推进。

《意见》明确,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整治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保护的地方,应当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其他地方要明确推进时间表,结合实际有序开展。

《意见》鼓励各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总体部署,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依,在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优先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用好土地综合整治平台,引导聚合各类涉地涉农资金,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综合整治。

引导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

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意见》明确提出,“科学指导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综合整治,发挥综合效益。”

《意见》还强调,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要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村民拥有主体地位

《意见》强调,要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村民真正参与到规划编制各个环节。

为确保村土地利用规划真正成为实现村民意愿的载体和平台,《意见》明确了工作流程:通过实地踏勘、入户调查等方式摸清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各类资源利用状况,了解村民实际需求和发展愿景;在规划成果编制中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规划成果要通过征询、论证、听证、公示等多种途径,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规划成果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后,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法定程序报批,规划成果经批准后,在规划区内域内予以公告。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7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土地管理的前提性、基础性和现实性工作,也是加强土地管理改革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安国指出:“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能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确权、客观确权、依法依规确权,确保民众满意。”

株洲市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农村集体土地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全市共有1683个行政村(社区),约2.6万个村民小组。长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边界不清,权属不明,矛盾错综复杂;原有的定界清册、图件已无法查询,历史遗留问题众多;株洲市林地面积较大,无论是图上还是实地权界均不明显,加上山高路陡实地指界很困难。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株洲市委、市政府把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列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

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国土、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政府为责任主体,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责任;出台了《株洲市本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市财政列入专项资金分年下拨3500万元,支持此项工作;市政府抽调精干人员成立综合协调组、权属纠纷调处、政策研究、资金管理、确权登记发证监督、舆论宣传六个工作小组;制作了专题宣传片,在株洲市电视台滚动播出相关宣传口号,在《株洲日报》、《株洲晚报》等媒体上宣传发动。

2011年11月,株洲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全市铺开。

“三个不可少”确权以权属各方认可为准

村民小组长外出打工了,不方便参与配合“确权”工作。

年代久远,村民对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权属界线不清楚。

指界人怕承担责任,指界后不肯签字。

工作之初,株洲市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困难重重。株洲市坚持“边调研、边摸索”,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方案,合理划分区域。对已征地公告的土地,只调查统计,不登记发证;相邻小组间土地交错,难以划清界线的情况,需经组间协商共同申请,可视情况作共有宗地处理;相邻小组间因村民宅基地插花聚集成片的,单独将该部分划为共有宗地处理;为保证证书的延续性,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只明确权属总面积,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分类面积在土地登记卡、审批表中注明等等。通过集各方智慧的结晶,形成这些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矛盾的有效办法。

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建立了市、区、乡、村四级调处机制,组织村民通过协商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难题,对高效稳妥解决本村土地权属争议的村委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工作积极性成片推进,实现了每2至3天完成一个行政村(社区)的定界、划界工作,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同时,实行“阳光作业”。坚持“三个不可少”,即依法确权不可少、事前通告不可少、结果公示不可少。将确权登记工作列入株洲市政府重点督办事项,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对各县(市)进行专项督查并定期通报;市发证办对各县(市)区实行“周调度、月碰头”制度,及时掌握进度、解决问题,确保稳步推进。严格流程控制,将权属图及发证附图等确权结果和土地登记公告在村委会公示15天,并附上界线走向、文字说明,切实保证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确权以权属各方认可为准。

1∶2000,省时、省力、省经费

根据三部委的文件精神,此次“确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在技术路线上可采用解析法实测或利用大比例尺调查成果查清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等。

技术路线决定确权的精准度和推进速度。按照解析法实测或利用大比例尺调查成果方案,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经过反复论证,株洲市大胆设想选择采用1∶2000的高清正射影像图及数字线划图为工作底图,通过室内集中指界并结合实地复核补测,形成确权成果。完善方案后,株洲市马上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并获得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大力支持。此方法要比全野外实测法节省近三分之二的财力、人力和时间,且成果完全可以满足国家规定技术要求。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来株洲考察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时表示:此方法不仅省时、省力、省经费,而且技术数据精准。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总结、完善、积累经验,又快又好地完成后面的任务。

2012年10月株洲市本级全部完成外业权属调查和内业建库工作。

11月市本级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权属调查成果通过湖南省预检。

2013年6月底株洲市五县(市)全部完成外业权属调查和内业建库工作。

7月中旬,株洲市五县(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通过湖南省发证办公室质检小组预检,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全面通过省级预检的地级市。

全面复查整改,坚持“确实权,发铁证”,对历史、对民众负责

“预检只检查了10%,还有90%的外业成果质量怎么样?谁敢肯定完好无缺?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对预检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复查整改,从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的高度,来做好此项工作,决不能因工作偏误而留下隐患。”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工会主席伍海在全市外业成果全面复查整改工作会上如此强调,并提出不打丝毫折扣:所有外业调查成果全面复查整改不打丝毫折扣,权属各方指界确认后的文书资料签字率达省厅提出的90%以上的目标不打丝毫折扣,按省厅规定的技术标准建好数据库不打丝毫折扣。

7月底,株洲市下发《关于全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外业调查成果省级预检后全面复查和整改及后续工作的安排》,要求各县(市)区与技术单位针对省级预检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复查、切实整改,决不能搞应付走过场。

“对于无权属纠纷的宗地,图上指界签字盖章率要达到100%”;“文字成果要依据《湖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方案》,对技术设计书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有文书进行自查”;“要对工作底图认真复查,界线外的权属单位名称要齐全,地籍图、宗地图、工作底图、文书附图要与实地一致”。

伍海说:“确权”就要实事求是,让民众满意,让政府放心。“确实权,发铁证”,对历史、对人民负责,这是我们的宗旨。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8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xxx在参加信阳代表团审议时围绕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进一步促进农村改革发展,重点在粮食、根本在增收、关键在改革、出路在发展。他强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改,明确表示支持信阳创办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农村改革发展实验区,根据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及xxx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抓好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经过深入实际调研,现将我县农村集体土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下步依法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集体土地基础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现状:土地市场是复杂而敏感的要素市场,必须发展和规范并重。公益性与经营性项目用地的界定、土地的确权、规划的落实、审批的程序、信息服务、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流转收益的合理分配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等诸多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指以行政村或村民组为单位的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发证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再加上一些历史原因,致使我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未全部完成。当前,全县所有行政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已经结束,但所有权发证率只有20%,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151419宗,发证率为80%。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不明晰。土地现状调查汇总的地类、权属都是以行政村为权属单位,实际工作中还是沿袭详查成果以行政村为权属单位进行管理,但在征地、承包等行为中还是与村民组签订协议,这就给我们集体所有权属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导致发证进展缓慢、权属争议经常发生。二是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发证积极性不高。由于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和农民减负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的程序更加规范,而发证不收费用,乡镇、村人员工作积极性差,发证少,乡镇经常出现不经批准擅自建农宅的情况。三是第二次土地调查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尚需衔接。由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是采用最新的技术方法和行业标准规范,这就需要今后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也要按这些规范去操作。如何衔接两者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摆在农村地籍管理工作面前的一大课题。

(三)建议: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强化宣传。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是一项社会工程,要解决好用地和发展经济的矛盾,各级领导必须提高认识,亲自过问,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切实做到宣传在前,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自觉遵守土地管理各项法律法律,使农村土地权属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做到每宗地权属明晰,都有土地户籍。二是紧密围绕党的xx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完全到位。以便县级土地管理部门有法可依,扭转目前农村集体土地权属混乱,登记发证进度缓慢或不重视,有它无它的现象发生。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9

2003年,在借鉴上海、江苏等东部省市经验的基础上,成都市提出了以“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思路。这就是,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农村居住区集中。

2006年3月14日,四川省第一家市级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服务中心在成都成立,农村土地流转由以往的“个人行为”变为政府指导。2007年7月底,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出台《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集体建设用地可以进入市场公开出让,宅基地也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房屋联排、出租等方式流转。集体土地流转方式向自由流转靠拢。

但成都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土地流转改革,则是始于成为全国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之后。

2007年6月,重庆和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改区。是破解城乡二元格局必经的路径。一年后,“农地确权改革”在成都拉开序幕。

成都农村产权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始于2008年1月出台的当年的“一号文件”。正是这份名为《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吹响了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的号角。

2008年初,成都市委下达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决定启动农村地区新一轮的产权改革。这场改革的出发点,是厘清城市化加速的边界条件,也就是切实保障城市化加速的农业基础、耕地资源和农户权益,并以此为前提,确立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农村土地和房屋的合法转让权。参照城镇居民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已获得的合法转让权,成都明确新一轮农村产改的纲领是“还权赋能”,即不但要把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还给农民,而且要把由此派生出来的转让权,也还给农民,赋予农村产权以更为全面和多样的内涵。

《意见》决定设立耕保基金,为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户提供养老保险补贴。耕保基金由市、县两级按50%比例共同筹集,专项用于实际承担耕地保护义务的农户的养老。资金主要来自市县两级政府的部分土地出让收益、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占用税,不足部分由市县两级财政兜底。耕保金的发放,按基本农田每年每亩400元、一般耕地每年每亩300元的标准进行,实行分类保护与补贴。这种“城市反哺农村”的分享机制,实现了城市土地收益在城乡和不同区(市)县间的统筹使用。目前,成都市每年的耕保基金总额为28亿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在242个乡镇开展了耕保基金的发放工作,向区(市)县下拨资金19.4亿元,其中发放到户14.6亿元,覆盖耕地400余万亩,涉及农户140多万户。

耕保基金的发放和“三个集中”,从两个方向把全面确权的任务提上了成都农村产权改革的议程。

全面确权

成都这次的改革思路,官方的表述,概括而言,就是在物权法框架下固化农地产权,明确主体,明确谁的土地在流转,谁在做谁的土地流转。学者们则称之为重构农村微观市场经济基础。这份由成都市委办公厅印发的230份文件,改革重点领域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开展农村房屋产权流转试点等方面。改革的核心内容即是“确权”:明确农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对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房屋、林权等的物权关系。其向全社会释放的信号就是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颁证、流转。确权之后,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林权证》,这些土地的权证会发给村、组等集体经济组织,而使用权证要发到每一家农户。

全面确权,首先需要决定确权的范围和方法。成都的经验是,分类梳理农村土地,努力寻求土地现状和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交集,先易后难,依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确权办法,直到全盘确认各类农村财产。

在集体建设用地方面,成都首先对历史遗留问题较少、又与农户利益高度相关的宅基地,展开了确权。对于宅基地以外的乡村企业、公益事业以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成都充分利用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结果,在明确每个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的总量后,扣去已确定的农户宅基地面积,再分类确认这些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通过这种方式,既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又在违规违法与合规合法的集体建设用地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限。

面对农村宅基地面积普遍超标的现实,成都以“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为原则,提出:凡持有以前颁发的宅基地证件或其他相关证明的,以证件确立的面积为农户的宅基地确权面积;对其他超标情况,则以年度变更的农村居民点台账面积为总控制,把超标的房屋、附属设施、独用院坝等占地面积,明确为“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经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协商后,再确权给实际占用的农户或集体经济组织。

在农用地方面,成都市先确立承包地的农户经营权,暂缓自留地、未利用地的确权。等到承包地的确权完成后,再按照“应确尽确”的原则,推进其他农用地的确权工作。成都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产权确立程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找到村民自治的具体形式。

由村民推选出来的、担任过公共管理事务的新老村组干部以及具有公信力的村民,组成“村庄议事会”,对确权过程中的入户财产调查和实测结果进行评议,对存在异议纷争的疑难案例进行甄别。议事会的评议结果作为确权的预案公示,与各相关方反复沟通,直到为各方确认并接受后,才向县级人民政府上报。这样,农村确权就从一个比较抽象的政策目标,发展为在村庄一级,由动员、入户调查、实地测量、村庄评议与公示、法定公示、颁证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可操作的工作程序。在这一过程中,农户自己作主,参与公共管理,实践了村庄民主。由村民自主协商解决确权中遇到的历史难题,也减少了矛盾和冲突,营造了公平、公正的确权环境。可以说,确权为构建新的村庄治理结构创造了条件。

确权要“确实权”,这样才能为农户之间的止纷定争和农村资源的便捷流转,提供可靠的产权保障。要“确实权”,即以实测面积为基础,做到承包土地的“地、账、证、合同与耕保基金发放面积”的“五个一致”,那就必须深入到农户一级,全面实测承包地面积,系统厘清农户之间的人口土地关系。一些基层(如大邑县兰田十一社)率先尝试“确实权”。做法是,实地测量村组范围内承包地的每一地块,分别按现代测量的规范记录到每个农户名下,并经由村庄评议机制,对农户之间自第二轮承包以来发生的人口和土地的变化进行一次性的调整,从而做到所颁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证,与实际的耕地面积、地块、位置、承包合同以及耕保责任,完全一致。成都市及时总结经验,认为“确实权”的做法虽然一时投入较大,但解决了潜在的麻烦,能够真正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地产权制度。为了不增加农民确权的财务负担,市县两级财政追加了农村产改确权的投入,承担了总数超过1亿元,包括地籍测量、权属调查和证书工本费在内的全部确权颁证工作经费。

确权改革热闹程度不亚于全国解放初的

从2008年3月起,成都选择了都江堰、大邑、双流和温江作首批试点。“确权”在成都农村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确权”工作量超出了想象。被率先纳入试点的地方,如过节一样热闹:首先村民小组通过海选,开会投票,组成审核条件小组,负责核对确权各项权利。同时每一户,还要推选出户主代表。此外还有土地、房屋、林权的调查及测量。“一时之间,市面上的卷尺测量器都一销而光。”

到2008年6月,改革开始扩面提速。成都分为三圈层,都市区一圈层与近郊二圈层,和山区的三圈层,由于各地情况各有不同,各区县都按本地实际,制定改革方案,因此各地操作也略有所不同。试点区县政府均成立产改工作组,市政府同期组织召集了各部门骨干,向基层派驻七人组的工作队伍,各由一名副局级领导带队,在田间来来往往。这样的场景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解放初年的时候。

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历时两年十个月,成都全市基本完成了农村产改确权这一巨大且复杂的工程。全市共颁发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3.34万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宅基地)151万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79.3万本,分别占到应发总量的94%、96%和98.2%。全面而切实的确权,为真正稳定农村经济关系创造了条件。目前,双流县瓦窑村还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把“长久不变”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的期限写进了全村农户的土地承包权证。在基本完成农村产改确权之后,成都就把改革的重心,转向了探索集体耕地、林地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上。

整个改革过程,成都政府一直保持了低调慎重的姿态。成都市政府一位相关领导透露,由于内容的敏感性,这项“以超常勇气推进的”改革自试点以来一直“静悄悄”。一号文件在下发后不久,就全部收回,并要求各地只做不说。成都这场改革,在2008年大半年都是悄悄地做,没有对外宣传。“成都要率先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那么任何‘率先’都面临巨大的风险,只能进行可控的、封闭的试验。”土地制度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地方政府的预料,改革一深入,就与现行法律法规产生冲突。参与改革的一些官员及学者说,他们也常常陷入迷惑,看不清方向,只能在摸索和争议中艰辛前行。

转折点在于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改革的价值取向,这使得成都公开探讨这场试验成为可能。土地制度本身的缺陷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所在。“10年前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没有逾越体制本身的障碍,而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必须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动力。”成都市社科院院长程显煜说,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些新东西在成都看来是有些熟悉的。比如,《决定》明确提出,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而这正是今年成都力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其实,在三中全会闭幕后,成都市委机关报《成都日报》就对专家学者和基层农村工作者进行了采访。有专家表示:“全会精神,是对成都这几年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最大肯定。”“成都在发展探索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全会精神为解决瓶颈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而在十七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二天,成都市就正式揭牌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在这个交易所里,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业经济组织股权等农村产权均可以公开流转,获得社会资本。

2008年11月15日,“纪念改革开放30年――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主办方邀请了众多高端专家学者,就成都试验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探讨,并希望他们对成都试验提出“宝贵意见”。

农村产权流转,政府主导,商业担保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成都市上千个村庄流转的农用土地面积达188多万亩。

按照成都市政府的思路,通过确权,在克服产权缺陷基础上,通过土地市场引导土地流动,从而扩大农业规模经营,此外,还通过引入其他权利安排,把土地市场与农村金融市场相衔接,使农民获得其发展生产所需要的资金。

2008年,由成都市委、市政府牵头,组建了成都市农村产权流转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资料显示,该公司由成都市国资委控股的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与成都市17家区(市)县农业投资公司等20个“股东”一起组建,注册资本3亿元。担保公司主要提供“行为担保”和“信用担保”两项业务。主要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流转行为进行担保;对利用农村各种权属证明质押融资进行担保;对利用宅基地、农村房屋、新居工程等抵押融资进行担保等。成都市担保公司副总杨他介绍,“我们每年可以提供24亿元的担保资金。但公司真正切入土地流转担保还是从2008年5月底才开始的。担保合同期为一年,在一年内这8500亩土地流转出了问题,两边都首先找我们。”

担保公司每年收取1%的担保手续费和5%的担保保证金,这两部分费用主要由产权流转受让方即公司方面支付。当流转受让人无力按时、足额支付流转费时,由担保公司承担保证责任,支付土地租金;而一旦出现因流转方违约,企业投资遭受损失时,担保公司也要根据担保标的承担相应的担保赔偿责任。“对于企业来说,虽然有一定的担保成本,但通过担保在融资方面有放大效应,可以获得银行更多的授信额度,尤其是农业保险等进入的话,就更好了。”杨他表示。成都市担保公司也有自己的规则:流转的土地不能改变农业用途,只能用以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担保期超过一年,公司不再负责因土地未能第二次流转所造成的损失。“毕竟这是一种商业担保,”杨他说,虽然属于政府主导,但企业的试点也不能不计成本,“这个担子毕竟很重”。

2010年9月13日,成都市金融办主任严静在“英国金融助推企业腾飞”研讨会上透露,为进一步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在蓉发展,成都正准备成立专门的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并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而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潜力与良好前景,引起参会英国企业极大兴趣。

成都地方金融发展脚步越来越快。成都市地方出资设立的法人保险公司――锦泰财产保险预计年底前开业;成都银行重庆分行已开业,实现跨区域发展成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成都地方金融的发展里程碑事件,还包括2010年3月正式挂牌成立的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国内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除了地方金融业的发展,成都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时,全城银行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保险业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0年6月底,成都共有银行机构45家,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329亿元,借款余额11277亿元。同时,保险机构达到54家,保费总收入169.6亿元。成都市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共有43家。同一时间,有17家小额贷款公司获批筹建,目前已有13家正式开业。

新兴金融业在成都的发展成绩可喜,随着新增的11家公司,目前成都融资性担保公司数量已超过百家。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近30家,成都已初步形成外包集聚发展态势。目前,在成都的各类基金已达30余家,专门的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亦进入筹建阶段。此外,成都在金融创新方面,因成都获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已成功开办了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这也是我国对欧洲国家开出的首笔人民币进口信用证。

以“农村产权交易所”为平台,推进“地票”上市交易

在农地确权的大背景下,成都的地票交易制度一直被视为成都城乡统筹改革的重要内容,即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制度保障。

2010年12月17日,成都市面向开发商的首场“地票”拍卖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火暴开场,179家开发商(包括保利、万科等外地大开发商,也包括中石油等主业非地产的大国企)参与2000亩建设用地指标的竞拍,结果成交均价每亩高达近73万元,是起拍价(每亩15万元)的近5倍。交易火暴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所谓“地票”,就是农村通过农民集中居住节省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点燃“地票”火暴交易的导火索,是2010年11月16日成都国土局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持证准入”制度的公告》。《公告》称,自明年1月1日起,凡是想在成都市拿地的开发商,必须先持有同等面积的“地票”,俗称“入场券”。而开发商要获得这个“入场券”只有两种方式:要不直接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其核心内容是农民住宅的拆迁与重建),要不就是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购买。由于农村拆迁与重建工作的难度,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选择竞拍。

其实,“持证准入”政策于2010年8月5日第一次提出,但当时给想在成都拿地的开发商选择,除了购买地票之外,还留了一个口子,即缴纳建设用地指标保证金。结果,开发商都选择缴纳保证金。因此,11月出台的新规定,“取消通过缴纳建设用地指标保证金报名参与竞买的方式”。事实上,成都国土部门试图倒逼房地产开发商竞拍“地票”,酝酿已久,理由很简单,政府没钱搞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了。

2009年,成都市国土局了《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白皮书(2009-2015)》,拟用6年左右时间,对全市五百多万亩农用地和五十多万亩建设用地进行整理,预计节省出建设用地指标36.8万亩,改善61.5万户农民居住条件(集中居住)。根据成都市国土局的资料,成都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整理出来的成本一路高涨。现在成都二圈层(近郊)至少需要每亩30万元,三圈层(远郊)至少每亩15万元,像属于全国百强县的温江区,每亩成本已高达80万元。按照白皮书的实施计划,到2015年,成都“全域整治”总共至少需要投入资金866亿元,每年至少145亿元。而以成都市政府的财力,无法满足资金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成了成都土地部门最头疼的事。“持证准入”制度就此诞生。

成都地票交易在增减挂钩试点范围、程序和流转区域上,均有突破。除了“持证准入”,成都地票交易在增减挂钩试点范围、程序和流转区域上,均有突破。通常,增减挂钩在哪些地方试点,试点的范围有多大都是在国土资源部每年下达的试点计划中,超出计划的就是违规。同时,增减挂钩有严格的程序――必须建好建新区(新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并在原来的拆旧区(原来散居的宅基地)进行土地复耕,还要获得国土部门的认可后,才能拿到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交易。最后,通过增减挂钩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置换的范围是在县域之内,以促进城镇化发展。

而成都地票交易的制度设计,至少在这3个方面都有突破。据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官员介绍,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地票”,只需要在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立项即可,与国土资源部的试点无关,同时也意味着不需要完成国土资源部规定的先建农民新聚居点并通过国土部门验证,就可以进行指标交易。更重要的是,地票交易完全突破了县域之内置换的原则。通常,地票落地的区域越靠近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土地收益也越高。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这两次地票竞拍会的公告显示,竞价的建设用地指标可用于参加成都市[包括中心城区及二、三圈层各区(市)县]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竞买的“持证准入”。事实上,由于第一次竞标价格很高,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均认为,这样高成本买来的地票,开发商只有用于中心城区开发才有收益。

相关链接

湖南成立长沙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

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总结篇10

1.行动有方案

江西省农业厅农经处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紧紧围绕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热点,把握重点,突出亮点,制订了农经宣传工作方案。农经宣传的重点是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经营制度、农村产权制度三大制度改革以及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农经宣传的亮点是农村土地确权全面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土地流转势头强劲,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形势喜人。2014年1月7日,《江西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合作化规模化种粮渐成气候――全省90%以上的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2.管理有制度

江西省农业厅农经处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建立了一套处务会议领导,综合岗位协调,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制订了《农经宣传工作制度》。明确年度农经宣传方案的制订程序、信息采集、信息、接受媒体采访、突发事件应对、奖惩六项制度。2014年2月,《农村百事通》杂志社记者要采访时任江西省农业厅农经处主要负责人,负责宣传的同志按程序请示上级,得到批准后接受了采访。后来,该杂志第7期刊出了专访《农业发展有保障农民幸福有盼头》,深刻解读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3.工作有分工

江西省农业厅农经处工作分工明确,重视宣传工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规定每月的宣传重点,安排专门人员具体负责信息,定期通报信息采集和各类媒体宣传信息情况,撰写新闻通稿。做到宣传有分工,考核有办法,以此激发全体干部的写作动力,提高总结提炼能力,最终提升为“三农”服务的本领。

4.宣传有载体

江西省农业厅农经处开拓创新,千方百计突破局限,创新载体,在积极向农村经营管理杂志、江西农业信息网及各类主流媒体投稿的同时,注册建立了一级域名的江西农村经营管理网,与《农村百事通》《江西农业》合作开辟了“农村改革”专栏,开办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工作简报。2014年,在江西农村经营管理网上各类信息3000余条,全面介绍农经政策和工作动态;在《江西农业》上发表经验总结文章28篇,在《农村百事通》上发表文章12篇,系统介绍了江西省农村土地确权,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果;编印改革工作简报32期、督导通报4期和暗访通报1期,共计11000余份,及时通报工作动态,发现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

5.活动有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