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意识的作用十篇创新意识的作用十篇

创新意识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16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1

一、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了,具体到每个人该怎么做呢?如何抓住每一个机会给学生创新的思维;如何灵活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环境等都要费一番心思,需要教师勇于克服重重困难,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才可取胜。所以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每一步都需要老师有“创新意愿”才能做得好。

1.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都是模式固定,形式单调,方法呆板,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还未能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视“课堂”为“讲堂”,尽管天天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上仍然是穿新鞋走旧路。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思想和观念上做到以发展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学生。不但教会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具有离开学校仍能持续发展的本领。

2.分析处理教材,要创新路子如:由于计算器入课堂,繁琐的多位数四则计算可以略讲。如:“能被3整除的数”教材虽然没有把结论直接“奉献”给学生,但呈现的是一幅3的倍数图,其实已经告诉学生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学生仍然是被牵着鼻子走,没有参与的自由度。教师可以大胆创新,组织学生操作,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分别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并验证得出结论。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教学方法的确立,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课前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编拟引读提纲,安排课前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课中要把知识讲授和阅读结合起来,从已有知识、生活实际、具体操作等出发设疑,引导学生带着疑问从课本中找答案。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只有用自己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才能锻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产生创新意识的情境

小树苗茁壮成长,花儿开得灿烂,离不开阳光、肥料、水分,更离不开辛勤的园丁。同样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教师。

1.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创新意识萌发的沃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学生打成一片,多谈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都得到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创新激情自然会调动起来。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欲望如:我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给学生放一段制罐厂录像,学生看了工人生产各种各样的罐子盒子的简单过程后很感兴趣。我问:“现在要制造这样一个罐子,工人叔叔考虑的第一道工序是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激发学习激情。结果得出结论是:首先要“量体裁衣”,也就是要计算这个罐子的表面积,才可以开料制罐。然后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本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造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陈旧的习题和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标新立异,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练习。

4.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创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教师应起到引路的作用,运用教具、实物演示或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等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鼓励和唤起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内容。要结合有关内容,培养和训练学生多向思路的想象力,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2

关键词:医学科研管理;创新意识 

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对科研管理创新提出了高层次要求。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必然需求,作为知识、技术密集的医疗卫生事业,科研管理创新作为知识创新的一种形态,面对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脑科学的研究,以及医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都预示着医学研究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1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的需要 

科学研究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不断创造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成果,而创新精神是科学进步的首要因素,活的灵魂。 

1.1科研管理创新为医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医学科研活动需要具备富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与手段、完成科研活动的实验条件、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渠道与机会等外部环境。通过新的科技政策法规、协调管理机制、科研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活动,使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符合知识创新的要求,为医学科研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 

1.2科研管理创新已渗透到医学科研的各个领域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与创新的管理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蛋白组计划”等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科研战略规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研管理创新已成为实现新知识、新技术的助推器。 

1.3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方式变革的需求 

医学科研领域研究的对象大都具有多学科性,如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纳米医学、计算生物学等。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形式,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产生出富有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医学科研方式的变革特点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必须随之变革,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医学科研管理运行机制。 

1.4科研管理创新是医学科研主体素质提升的需要 

知识创新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员,面对医学管理的高素质对象,医学科研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管理对象对高质量管理的要求。可以从政策、法规上加强对科研管理的新引导,建立科研管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营造有利于医学科研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硬件要求。 

2科研管理人员是实现医学科研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 

2.1科研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医学科研管理是医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科研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把科研管理从服务性、事务性工作,拓展到指导学科发展的高度[1]。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熟悉并掌握国家整体科技规划,为确定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还应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超前的信息运用和决策能力、超强的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才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2科研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医学科研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是产生创造性思维和实现管理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意识在医学科研管理创新行为构成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性成果质量的高低。创新意识为科研管理创新的具体实施奠定基础。 

2.3科研管理者的创新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是产生管理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一般涵盖对新事物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对科研活动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对各学科发展前沿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科研发展方向的科学预测能力、对课题攻关研究的组织协调能力等。 

3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路 

3.1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平台 

科技政策在科技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起着保证、协调和激励作用。在构建科技政策平台中,要注入创新的理念,以实现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为目的,通过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优化创新环境,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的能力。医院要发展,必须首先建立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科技政策平台[2]。围绕科技创新,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天津医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管理规定》、《天津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天津医院专利项目管理办法》、《科研成果转让的奖励办法》、《天津医院科技工作奖励暂行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医院良好的科研秩序,而且也使科研计划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3.2“以人为本”激发科技人员的内在创造力 

“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新管理理念,就是把人才看做第一资源,把人才管理作为第一要务[3]。首先,要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科研队伍,要重视科研队伍的整体建设,一流的创新目标只有靠一流的创新队伍才能实现。其次,要满足科研人员的个体需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都要顺应人性,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关注被管理者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商对智商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发展需求方面,为每个人提供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的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健康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一流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3.3全面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要建立起重业绩、重贡献、向优秀科技人才倾斜、自主灵活的激励机制[4]。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让制度,扩大单项奖励范围,提高总体奖励力度,以鼓励创新人才科研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 

3.4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内在活力 

为实现科研创新,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激发其内在活力。天津医院把年收入的1%做为医院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①院级课题的启动,每年招标立项8-10项;②高新技术的开展;③对局级以上的课题经费给与同等匹配;④科技奖励;⑤科技支撑条件的改善。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科研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医务人员投身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3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调适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各高校开始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取得了一些效果。近几年,我国每年应届高校毕业生都达到600多万人,就业压力陡增。就业双向选择的模式要求大学生必须在知识结构、社会经验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一、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存在问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业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是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人,而创新教育则是以培养创新意识、精神、思维、能力与人格等多个元素的教育活动。从内涵上而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统一的。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原则,在四个维度上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强化实践活动中创新创业意识对个体心理倾向的动力作用,培养大学生自主意识与竞争意识;第二,塑造大学生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引导大学生规范个体从事社会活动行为;第四,健全大学生创业心理与人格。

目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是在社会就业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深化推进的教育改革内容之一。然而,就当前大学生自身而言,创业意识与创新意识相对淡薄,只有少部分大学生愿意将创业作为毕业之后的选择。但毕业后,真正选择创业道路的更是少之又少。在人力资源市场,岗位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然而在他们的理解中,自主创业存在很多误区。首先认为自主创业是无奈之举,与其承受自主创业必须面对不稳定局面带来的压力,不如寻找一份相对稳妥舒适的工作。其次是学生对于创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创业只局限于门槛较低的餐饮、零售等服务性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域几乎很少涉及。三是对于自主创业缺乏长远规划,缺乏耐心,易于急功近利。

从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创业的信心与勇气,与创业成功者有较强的距离感,甚至将创业成功者归因为天生具备的素质,包括能力与勇气。另外,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四年大学生活中,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相对严重。学生对于创业完全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概念上。尽管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将创业创新教育作为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学生培养的效果上仍不理想,从根本上讲,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第一,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相对模糊。目前高校将培养社会人才作为主要任务,但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相对于时展略显滞后,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教授方法及考核标准,仍然缺少一个明确清晰的界定。

第二,创业创新教育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大多数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创业教育课列为公共选修课,或是组织校企互动,包括请企业家做讲座或是组织学生深入企业,有些学校还设置了创新创业学分。然而此类做法并未形成体系,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笼统地将学生纳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或是将此类课程单纯地进行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学生综合素质完善的主要途径。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工作中通常被划归为学生工作、就业指导部门,使创业创新教育停留在学生活动层面。同时,承担创业创新教育的大多是兼职教师,并未形成专业系统的教育研究体系,评价考核机制的建设也并不健全。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心理调适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提出,在90年代引入我国。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学习分析自我主客观条件,掌握测定、分析、研究和总结个人爱好、兴趣、特长等能力,确定个人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职业目标,最终实现连贯有效的职业目标实现路径与实现方案。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或者说职业生涯规划,从本质上讲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个体认识自我并塑造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要在大学生创业创教育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教学体系上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体系,转变社会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创业创新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之一在于其阶段性。创业教育并非鼓励大学生盲目创业,而是对所有学生进行一种创业精神、文化的培养及对创业基本知识的传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创新意识,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当今大学生而言,在心理上迫切渴望独立与被认可,然而在学习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却因为技能与经验的欠缺难以树立自信心。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的目标:不同的职业发展层次意味着个人素质发展的不同阶段,那么意识与人格的培养塑造也可以通过职业发展的层次划分进行相应的目标确定。对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依据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体系。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

其次,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相对具体:对自我进行正确评估;对自身知识技能正确评估;对客观环境进行正确评估;对形势与政策发展进行正确评估。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更多的是从内心素质发展层面进行人格塑造与完善的过程,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引入,有利于教学实践体系的完善,最主要的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各专业各科目课程教育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而言,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意味着在学习过程中精力与资源分配必然有所差别。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育方面也应当加大调整力度,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围绕社会具体需求,完善专业结构,同时加大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力度,建设具有高影响力与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必需更加专业化,选拔与培养专门从事创业创新教育的教师,将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在校教师与社会人员相结合。通过职业生涯与创新创业的多方培训,专职教师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进程管控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管理,同时也可以在合适条件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例如企业家讲座或参观企业等,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

最后,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国内外教育培训经验证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于评价机制的运作有助于教育主体之间竞争意识的培养,也有利于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因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就业率为导向,职业理想的完成度为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可以形成良好的推动力,也可以及时发现教育体系中某一环节的问题。对高校就业率的评估,不能单纯地以就业与否、就业薪资水平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考核的唯一标准,而是要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设定,以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案实现进行量化并加以评价,充分反映学生自主创业、择业与就业的真实状态,客观反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涵锦.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的调研及对策.东华大学学报,2011(3).

[2]万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及其优化.硕士学位论文,2008.

[3]蒋琴雅.创业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职业圈,2007(24).

[4]桂南岭.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5.

[5]刘景宏.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VoL2(3).

[6]党瑛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对策分析.华章,2011(14).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4

关键词: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客观条件

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认真履行自己教书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职责。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不再适用,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班级教学正向小班教学、合作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向发展。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树立全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为此我们要有科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成一项长期工作,不懈怠、不折腾,坚持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现代社会,知识数量的增长及更新换代加速。新学科的涌现,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终身化、现代化。不断学习成为现代人的必然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必须要做到:(1)能有目的地学习;(2)能有选择地学习;(3)能够独立地学习;(4)能在学习上进行自我调控。最终走上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以学导学,以学导教。同时,教师知识结构必须合理,我们不能仅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的社会。除了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我们还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要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去当好先生而去教好学生,从而赢得社会、家长、学生的尊重。

三、创造条件,利用校内外活动平台,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作重点是推动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学校应该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参加科普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渠道,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创造条件,并使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如一线的科技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科技馆或校处活动中心的平台,开展一系列充满智慧和创造性的工作,弥补学校科技教育的不足,为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发展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四、以兴趣为起点,用问题触动思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要通过有效地组织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探索知识,使创新意识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基石,以人为本,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保障。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提出问题,也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促使学生富有理性、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提出、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海绵式”思维向“淘金式”思维过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敢于创新。”“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就是实践,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开设的新型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实践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良好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都有很好的帮助。而语数英等传统学科的教师也应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份活动空间,多一些尝试成功喜悦的机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进而提升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来做。在日常教学中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真正将教育现代化的精神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1]冒培培.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2010(8).

[2]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学会提问[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5

1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达国家将其纳入战略和支柱产业的地位,其发展规模和程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鉴于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发展、运作始终伴随着知识创新的活动。因此探讨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整合问题,对于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职称论文。

1.1创意产业的概念

目前学界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的说法。根据国内外有关创意产业的研究成果,有关创意产业较有影响的定义主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对创意产业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根据这一概念,创意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另一个被多次提及且引用较多的是英国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的概念创意产业是指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在这一概念中,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和创意,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及推动,蕴含了一种新兴文化理念和经济实践。

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4个部门共同构建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他的定义强调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扩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把属于自然科学中各个部门的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创意产业,有效地解决了创意活动中科学与文化艺术相分离的问题。

以上有关创意产业的概念,重点突现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强调的资源主要是知识型的创意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其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体现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效应。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应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及创新度很高的任何产业。从上述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和知识及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

1.2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是由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创意产业发展之初就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物理空间的集聚造成某一地区创意产业中企业主体的多元化和组织结构复杂化,较之传统产业线型产业链形式,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明显呈现出网状的特征,加之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相关行业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发展领域,形成了创意产业的融合趋势,这为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

根据美国竞争战略权威专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以及延伸的产业价值链的模型来分析,创意产业中的企业围绕某种特定市场需求或进行特定创意产品生产(或服务),其间涉及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和起辅助作用的生产活动构成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如图1所示:

例如小说《哈利波特》的成功畅销,使得众多企业参与开发和分享哈利波特的创意成果,它们在图书、电影、游戏以及衍生产品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哈利波特》的小说被翻译成64种语言,前6部小说的全球总销量超过了3.25亿册。而由时代华纳投拍的《哈利波特》,前5部电影的票房累计43亿美元。游戏方面,SonY公司的pS2自2001年就已开始与影片同步发行游戏软件,2007年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同名的游戏首度在SonY的pS2、pS3、任天堂的wii(任天堂的新一代游戏机)上同步发行。在美国,mattel和Hasbro公司(两大著名玩具生产商)共同负责对衍生产品的开发。此外,罗琳的官方网站也成为魔法幻想的奇趣乐园。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价值增值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支撑,共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可见,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是以文化创意和知识创新为核心,其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生产、创新和共享,产生递增报酬,为顾客创造价值。由此,从事相关价值创造活动的企业之间形成了互为基础、互为依存的网链关系。

2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分析

2.1创意产业价值链与知识整合的关系

所谓知识整合是指知识的重构与综合,企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和扩散,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选择和重构,使不同主体、多种来源和功用的知识相互结合并综合成为组织的知识,即组织共享并能加以有效利用的知识,最终使其成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

知识整合过程渗透存在于创意产业的许多行业和领域。它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过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正是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传统的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催生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表现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在影视产品等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基于影视特技、三维动画和视觉仿真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产业的渗透,使得电影、电视等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技术和内容的有机融合。3C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催生了大量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新兴业态,推动了文化创意内容的有机融合。例如,人们现在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即时聊天、在线游戏以及下载音乐和观看影视节目等娱乐活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实现网上聊天、下载图片音乐以及互动游戏等功能。而《云南印象》、《印象西湖》等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则巧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源远流长的民俗传说、名闻遐迩的旅游资源进行立体式、体验式和互动式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整个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形同于知识创新活动的螺旋上升过程,知识整合与转化活动贯穿始终。根据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转化模型揭示。知识转化有4种基本模式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据此分析产业价值链的知识转化过程。

创意设计阶段:表现为个体间隐性知识共享到创造新的隐性知识过程(社会化)。新的创意设计,通常产生于个人长期经验积累到某一时期的灵感进发,这依赖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头脑风暴)情境模拟、反复实验等。对创意企业而言,由于交互间的个体大都具有共同的心智模式、行业经验及相似的观点,彼此的碰撞交流有可能催生一项新的创意或设计方案。

产品开发制造:是把创意理念(设计)开发、制造、转化为一项创新(产品),以获得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因此需将创意设计(隐性知识)明晰化,一种明确的概念性知识,如通过隐喻、类推、形象化语言、可视化工具等创作新成果,或项目组合作开发制作新产品(合作学习),进行模拟试验等。此形同于把隐性知识表述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外在化),其间蕴含大量艰苦的知识创造活动。

市场运作推广:为实现产品的商品化,需要一种整体的方案(平台)将企业已有知识资源有效整合,以保证整个组织(或产业价值链企业)、人员能及时得到必要知识(信息),此过程借助某一机制(组织机构、信息平台、实施方案等)将企业组织(伙伴)已有知识资源有效整合(组合化),围绕新产品市场化目标,实现供应商、分销商、广告商等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同时,通过版权买卖、授权许可等方式,使创意成果(作品、动漫游戏、新型设计等)在社会传播,实现商品价值的市场最大化。

商品消费阶段:新作品、新成果通过商品交易会、展示会、媒体传播、零售商等渠道进入流通领域,消费者由此获得新商品的知识产权消费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需求同行同业者也从新产品中有所启示或领悟,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这如同显性知识转化为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内部化)过程。

所以,从创意产业价值链中可以看出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其形成依赖于个体和企业组织固有的知识创新,其间,个体间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部化的互相作用和转化,这实际上就是创意生成、产品开发制造和知识共享与转移的过程。学者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组织知识产生螺旋,在这个螺旋中,知识逐渐由个人层次上升到团队层次,进而上升到企业层次。

创意产业价值链在本质上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利用,进行知识创新与转化,实现财富创造的整合过程。其生产运作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只是产业价值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个知识链,一个创造递增价值从而使产业不断发展的价值链。2.2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障碍分析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个体的创造,但是促进个体进行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形成竞争力,则需要一个环境和过程。而知识的特性及知识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个体和组织认识理念的偏狭,加之企业间个体和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差别,都会给现实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带来制约。

2.2.1知识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会妨碍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实施在创意设计阶段,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依赖于隐性知识的创新,尤其是个体员工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才华、经验、技巧等)为集体共享。而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维上必从的一言堂体制,一招出错、万策遭贬的狭隘偏见,僵化保守的用人机制,个人间的自私嫉妒等都会防碍个体主动奉献、大胆创新。

在产品创作开发阶段,既需要把个体独特高妙的设计理念和创意(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还需要多家创意企业齐心协力的精诚合作。从创意产业特征和发展需求来看,更需要将艺术、科技、经营、管理等各种知识很好地融合创新。然而创意产业领域,行业间利益之争造成的隔膜疏离普遍存在,缺乏灵活应变的扁平化组织机制,缺乏先进科学的知识系统工具支撑,无法建立知识转化所必须的信任机制和高效的创新团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进程。

在知识产权交易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或个人,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所形成的绝对优势,达到控制市场规则和相关行为的目的,以换取应得的回报。企业在知识垄断和知识共享之间抉择的矛盾心理形成对知识共享的认知障碍。这在一定时空内可能阻碍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例如相关企业利用专利联盟操控产品价格,限制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遏制了创新性企业的成长等。

2.2.2知识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知识共享的实施

知识低成本共享与知识创新高风险性并存、知识创新长期性与知识使用时效性之间的矛盾,使创意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动力,甚至不愿投入成本进行知识创新,加上知识共享中各方所得利益的失衡,知识作用的难以准确度量和评价,都使得创意企业在面对成效不确定性时很可能仍沿用有把握的旧惯例,而拒绝吸纳新知识、新模式。

知识公共产品的属性,可以零边际成本传导,这导致了创造知识的企业面临着能否得到他人使用知识时的合理回报。一方面,预期的知识接收方者难以准确评估所买知识的价值效用;另一方面,知识出让者在知识交易时面临着外泄的风险:买者在合约终止时可能出售知识,或买者可能或多或少地把知识泄露给未授权的使用者。知识共享导致的成本收益不对称会直接阻碍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

知识本身的隐含性也阻碍了其共享实现。研究证明,经过说明的知识和编码性知识,失真程度较低,便于传播;而具有特殊价值效用的隐性知识传播,则需要特定组织的共享机制来推进。

可见,知识共享效果取决于供需双方的真诚合作与彼此开放程度,取决于知识产权的合理垄断与推进社会知识创新平衡机制的构建。

2.2.3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制约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的重要基础。有学者把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新的外部知识的价值,吸收它们,并将其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他们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建立在个人吸收能力的基础上,但并非个人吸收能力的简单叠加。它一方面依赖于组织与外部环境以及部门之间的交流,同时与企业专业知识的性质和分布密切相关。另有一些研究者也从组织学习、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等角度考察吸收能力。尽管分析的角度不同,总体上存在以下观点:吸收能力既与知识本身的属性有关,也与企业内外部的状态和环境有关,知识吸收的情况不仅取决于吸收方的吸收能力,还受到受让方诸多因素的制约。

3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保障机制

3.1鼓励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创造交互式沟通的良性环境。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推动相关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改进组织内、外知识、信息的交流通路,提高企业识别核心领域的知识需求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知识特性带来的共享困难。

创意产业的发展聚合了大量知识型人才,成功的组织间交流使人们可以以价值增值的方式应用他们的知识。创意产业的集聚特征也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集聚在一起的同类企业可以营造建立信任、促进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氛围,创造把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和服务的契机与途径。

3.2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下的知识共享机制

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和创新,其产品多是创作者个人或组织创意的一种智力成果,而知识产权正是主体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所享有的合理垄断权力。创意产业所依赖的资源创意和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易逝性、难控制性、易复制性等特点,其产权问题必须由知识产权制度来予以规范和调整。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不仅是创意企业、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而且是激发创意产生,推动创意成果转换,促进创意经济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

但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要统筹兼顾,制度没计应兼顾各方利益平衡。一方面,既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与知识产权制度有关的市场秩序等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共享机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还可以在创意产业园区或企业里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构,对企业和产业项目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一条龙综合服务。如,在创意研发阶段,注意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制度;在知识产权交易阶段,加大政府对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公共平台建设与投入,完善公共网络建设及服务,重视对新兴的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企业投资、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的服务。

3.3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共享评估体系

没有科学公正的评价和估值,缺乏合理的知识转化有偿机制,就不可能形成长期稳定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这不但妨碍了创意产业领域知识整合的顺利实施,还极大阻碍创意企业生产力的转换和创意经济价值的实现。因此,要从推动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激发个人创作、促进社会进步的多维角度,探讨研究与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性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交易评估体系,例如,对有关创意企业的原创产品、专利成果、服务(项目)品牌等知识创新成果,结合社会影响和市场效应、技术创新程度、是否有利于弘扬主流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给出多重权重的量化估值,为企业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交易、社会信誉评价等提供科学合理的参照。有了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估,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知识整合的内外环境,有的放矢、科学有序的推进个人和企业间的知识整合活动,从根本上消除知识整合的障碍,推动知识共享局面的形成。

3.4强化创意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整合的重要基础。创意产业的知识整合依赖于企业整体知识整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强化创意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推进创意产业知识整合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剧烈变化的企业环境下,只有能快速进行产品创新,并且拥有整合和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全面竞争的环境下获得成功。而企业吸收能力更强调整合、构建和重组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组织能够及时地根据环境变化更新知识的能力,使能力与环境保持一致;二是强调整合和重组组织内、外部的知识、技巧、资源和功能性能力来配合环境的改变。总之,企业的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创意企业来说,必须随时淘汰旧知识,将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新知识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来,这个任务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知识整合任务本身来说,它也永远不会停止于某一点,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新知识的产生,都需要摒弃旧知识,进行知识更新。

4结语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6

[关键词]创意产业 价值链 知识整合

[分类号]G124

1 引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达国家将其纳入战略和支柱产业的地位,其发展规模和程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鉴于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发展、运作始终伴随着知识创新的活动。因此探讨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整合问题,对于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职称论文。

1.1 创意产业的概念

目前学界对创意产业的概念并无统一的说法。根据国内外有关创意产业的研究成果,有关创意产业较有影响的定义主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对创意产业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根据这一概念,创意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另一个被多次提及且引用较多的是英国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的概念——创意产业是指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在这一概念中,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和创意,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及推动,蕴含了一种新兴文化理念和经济实践。

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认为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产业4个部门共同构建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他的定义强调知识产权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扩展了创意产业的内涵,把属于自然科学中各个部门的专利研发活动也纳入创意产业,有效地解决了创意活动中科学与文化艺术相分离的问题。

以上有关创意产业的概念,重点突现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强调的资源主要是“知识型”的“创意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其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体现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效应。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也应涉及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及创新度很高的任何产业。从上述概念的内涵可以看出“创意产业”和“知识及知识创新”的密切联系。

1.2 创意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是由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创意产业发展之初就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物理空间的集聚造成某一地区创意产业中企业主体的多元化和组织结构复杂化,较之传统产业“线型”产业链形式,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明显呈现出“网状”的特征,加之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相关行业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发展领域,形成了创意产业的融合趋势,这为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

根据美国竞争战略权威专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以及延伸的产业价值链的模型来分析,创意产业中的企业围绕某种特定市场需求或进行特定创意产品生产(或服务),其间涉及到的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和起辅助作用的生产活动构成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如图1所示:

例如小说《哈利·波特》的成功畅销,使得众多企业参与开发和分享哈利·波特的创意成果,它们在图书、电影、游戏以及衍生产品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哈利·波特》的小说被翻译成64种语言,前6部小说的全球总销量超过了3.25亿册。而由时代华纳投拍的《哈利·波特》,前5部电影的票房累计43亿美元。游戏方面,SonY公司的pS2自2001年就已开始与影片同步发行游戏软件,2007年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同名的游戏首度在SonY的pS2、pS3、任天堂的wii(任天堂的新一代游戏机)上同步发行。在美国,mattel和Hasbro公司(两大著名玩具生产商)共同负责对衍生产品的开发。此外,罗琳的官方网站也成为魔法幻想的奇趣乐园。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价值增值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支撑,共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可见,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是以文化创意和知识创新为核心,其本质上是以知识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功能网链,通过知识的生产、创新和共享,产生递增报酬,为顾客创造价值。由此,从事相关价值创造活动的企业之间形成了互为基础、互为依存的“网链”关系。

2 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分析

2.1 创意产业价值链与知识整合的关系

所谓知识整合是指知识的重构与综合,企业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在组织中的流动和扩散,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选择和重构,使不同主体、多种来源和功用的知识相互结合并综合成为组织的知识,即组织共享并能加以有效利用的知识,最终使其成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基础。

知识整合过程渗透存在于创意产业的许多行业和领域。它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过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正是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得传统的文化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催生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表现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在影视产品等传统文化产业领域,基于影视特技、三维动画和视觉仿真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产业的渗透,使得电影、电视等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技术和内容的有机融合。“3C”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催生了大量具有现代产业特征的新兴业态,推动了文化创意内容的有机融合。例如,人们现在不仅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即时聊天、在线游戏以及下载音乐和观看影视节目等娱乐活动,还可以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实现网上聊天、下载图片音乐以及互动游戏等功能。而《云南印象》、《印象·西湖》等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则巧妙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源远流长的民俗传说、名闻遐迩的旅游资源进行立体式、体验式和互动式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知识管理角度看,整个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形同于知识创新活动的螺旋上升过程,知识整合与转化活动贯穿始终。根据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知识转化模型揭示。知识转化有4种基本模式——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如图2所示:

据此分析产业价值链的知识转化过程。

创意设计阶段:表现为个体间隐性知识共享到创造新的隐性知识过程(社会化)。新的创意设计,通常产生于个人长期经验积累到某一时期的灵感进发,这依赖于个人间的交流、讨论(头脑风暴)情境模拟、反复实验等。对创意企业而言,由于交互间的个体大都具有共同的心智模式、行业经验及相似的观点,彼此的碰撞交流有可能催生一项新的创意或设计方案。

产品开发制造:是把创意理念(设计)开发、制造、转化为一项创新(产品),以获得相关的资源和支持。因此需将创意设计(隐性知识)明晰化,一种明确的概念性知识,如通过隐喻、类推、形象化语言、可视化工具等创作新成果,或项目组合作开发制作新产品(合作学习),进行模拟试验等。此形同于把隐性知识表述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外在化),其间蕴含大量艰苦的知识创造活动。

市场运作推广:为实现产品的商品化,需要一种整体的方案(平台)将企业已有知识资源有效整合,以保证整个组织(或产业价值链企业)、人员能及时得到必要知识(信息),此过程借助某一机制(组织机构、信息平台、实施方案等)将企业组织(伙伴)已有知识资源有效整合(组合化),围绕新产品市场化目标,实现供应商、分销商、广告商等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同时,通过版权买卖、授权许可等方式,使创意成果(作品、动漫游戏、新型设计等)在社会传播,实现商品价值的市场最大化。

商品消费阶段:新作品、新成果通过商品交易会、展示会、媒体传播、零售商等渠道进入流通领域,消费者由此获得新商品的知识产权消费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需求同行同业者也从新产品中有所启示或领悟,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这如同显性知识转化为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内部化)过程。

所以,从创意产业价值链中可以看出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创意,其形成依赖于个体和企业组织固有的知识创新,其间,个体间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部化的互相作用和转化,这实际上就是创意生成、产品开发制造和知识共享与转移的过程。学者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组织知识产生螺旋,在这个螺旋中,知识逐渐由个人层次上升到团队层次,进而上升到企业层次。

创意产业价值链在本质上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通过知识的创造和利用,进行知识创新与转化,实现财富创造的整合过程。其生产运作和由此产生的物质流动只是产业价值链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质是一个知识链,一个创造递增价值从而使产业不断发展的价值链。

2.2 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障碍分析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个体的创造,但是促进个体进行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形成竞争力,则需要一个环境和过程。而知识的特性及知识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个体和组织认识理念的偏狭,加之企业间个体和组织知识吸收能力的差别,都会给现实创意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带来制约。

2.2.1 知识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会妨碍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实施在创意设计阶段,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依赖于隐性知识的创新,尤其是个体员工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隐性知识(才华、经验、技巧等)为集体共享。而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维上必从的一言堂”体制,“一招出错、万策遭贬”的狭隘偏见,僵化保守的用人机制,个人间的自私嫉妒等都会防碍个体主动奉献、大胆创新。

在产品创作开发阶段,既需要把个体独特高妙的设计理念和创意(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还需要多家创意企业齐心协力的精诚合作。从创意产业特征和发展需求来看,更需要将艺术、科技、经营、管理等各种知识很好地融合创新。然而创意产业领域,行业间利益之争造成的隔膜疏离普遍存在,缺乏灵活应变的扁平化组织机制,缺乏先进科学的知识系统工具支撑,无法建立知识转化所必须的信任机制和高效的创新团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进程。

在知识产权交易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或个人,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所形成的绝对优势,达到控制市场规则和相关行为的目的,以换取应得的回报。企业在知识垄断和知识共享之间抉择的矛盾心理形成对知识共享的认知障碍。这在一定时空内可能阻碍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例如相关企业利用专利联盟操控产品价格,限制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遏制了创新性企业的成长等。

2.2.2 知识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知识共享的实施

·知识低成本共享与知识创新高风险性并存、知识创新长期性与知识使用时效性之间的矛盾,使创意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动力,甚至不愿投入成本进行知识创新,加上知识共享中各方所得利益的失衡,知识作用的难以准确度量和评价,都使得创意企业在面对“成效不确定性”时很可能仍沿用“有把握的旧惯例”,而拒绝吸纳新知识、新模式。

·知识公共产品的属性,可以零边际成本传导,这导致了创造知识的企业面临着能否得到他人使用知识时的合理回报。一方面,预期的知识接收方者难以准确评估所买知识的价值效用;另一方面,知识出让者在知识交易时面临着外泄的风险:买者在合约终止时可能出售知识,或买者可能或多或少地把知识泄露给未授权的使用者。知识共享导致的成本收益不对称会直接阻碍知识共享的良性循环。

·知识本身的隐含性也阻碍了其共享实现。研究证明,经过说明的知识和编码性知识,失真程度较低,便于传播;而具有特殊价值效用的隐性知识传播,则需要特定组织的共享机制来推进。

可见,知识共享效果取决于供需双方的真诚合作与彼此开放程度,取决于知识产权的合理垄断与推进社会知识创新平衡机制的构建。

2.2.3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制约产业价值链的知识整合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整合能力的重要基础。有学者把“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新的外部知识的价值,吸收它们,并将其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他们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建立在个人吸收能力的基础上,但并非个人吸收能力的简单叠加。它一方面依赖于组织与外部环境以及部门之间的交流,同时与企业专业知识的性质和分布密切相关。另有一些研究者也从组织学习、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等角度考察吸收能力。尽管分析的角度不同,总体上存在以下观点:吸收能力既与知识本身的属性有关,也与企业内外部的状态和环境有关,知识吸收的情况不仅取决于吸收方的吸收能力,还受到受让方诸多因素的制约。

3 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的保障机制

3.1 鼓励企业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创造交互式沟通的良性环境。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推动相关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改进组织内、外知识、信息的交流通路,提高企业识别核心领域的知识需求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知识特性带来的共享困难。

创意产业的发展聚合了大量知识型人才,成功的组织间交流使人们可以以价值增值的方式应用他们的知识。创意产业的集聚特征也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集聚在一起的同类企业可以营造建立信任、促进合作和相互支持的氛围,创造把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和服务的契机与途径。

3.2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下的知识共享机制

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和创新,其产品多是创作者个人或组织创意的一种智力成果,而知识产权正是主体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所享有的合理垄断权力。创意产业所依赖的资源——“创意和智力成果”具有无形性、易逝性、难控制性、易复制性等特点,其产权问题必须由知识产权制度来予以规范和调整。对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不仅是创意企业、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而且是激发创意产生,推动创意成果转换,促进创意经济和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

但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要统筹兼顾,制度没计应兼顾各方利益平衡。一方面,既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与知识产权制度有关的市场秩序等制度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创意产业园区、创意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共享机制。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还可以在创意产业园区或企业里设立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机构,对企业和产业项目提供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一条龙”综合服务。如,在创意研发阶段,注意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制度;在知识产权交易阶段,加大政府对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公共平台建设与投入,完善公共网络建设及服务,重视对新兴的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善产权交易体系,为企业投资、融资和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规范的服务。

3.3 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共享评估体系

没有科学公正的评价和估值,缺乏合理的知识转化有偿机制,就不可能形成长期稳定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这不但妨碍了创意产业领域知识整合的顺利实施,还极大阻碍创意企业生产力的转换和创意经济价值的实现。因此,要从推动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创新、激发个人创作、促进社会进步的多维角度,探讨研究与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性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交易评估体系,例如,对有关创意企业的原创产品、专利成果、服务(项目)品牌等知识创新成果,结合社会影响和市场效应、技术创新程度、是否有利于弘扬主流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给出多重权重的量化估值,为企业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交易、社会信誉评价等提供科学合理的参照。有了较为科学完善的评估,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知识整合的内外环境,有的放矢、科学有序的推进个人和企业间的知识整合活动,从根本上消除知识整合的障碍,推动知识共享局面的形成。

3.4 强化创意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是企业知识整合的重要基础。创意产业的知识整合依赖于企业整体知识整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强化创意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推进创意产业知识整合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剧烈变化的企业环境下,只有能快速进行产品创新,并且拥有整合和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全面竞争的环境下获得成功。而企业吸收能力更强调整合、构建和重组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组织能够及时地根据环境变化更新知识的能力,使能力与环境保持一致;二是强调整合和重组组织内、外部的知识、技巧、资源和功能性能力来配合环境的改变。总之,企业的知识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创意企业来说,必须随时淘汰旧知识,将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的新知识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来,这个任务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知识整合任务本身来说,它也永远不会停止于某一点,因为任何时候都会有新知识的产生,都需要摒弃旧知识,进行知识更新。

4 结语

实现创意产业价值链系统的知识整合,是实现创意产业全面发展的根本所在。在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实施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的知识整合过程。一方面,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外部市场的支持和产业环境的保障;另一方面,“企业为了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持续吸收和创造新知识,因而需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只有适时构建基于产业价值链的顺利实施的环境和保障机制,取得多方社会资源的相互配合,才可能实现创意产业价值链效益最大化,创造产业链企业互动双赢、共同获利局面,从而促进产业系统整体升级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无畏主编创意产业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10-13

[2]DCmS.Creativelndustry:mappingDocument1998.UnitedKingdom.DepartmenlofCulture.mediaandSports.[2009-12-23].ht-tp://www,culture,gov.uk/Referenee_library/publications/ar-chive1998/Creative_lndustries_mapping_Document_1998,htm.

[3]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96:90-98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6-37

[5]邢华,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探析,经济管理,2009(2):31-47

[6]卢锐,知识整合理论研究,情报杂志,2005(11):85-87

[7]nonakai,Konnon.theconceptofBa:Buildingafoundalionforknowledgecration.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8]lnkpen,DinuraC.aKnowledgemanagementrocessandlntemational-JointVentmeorganizationScience,1998,19(4):454-468.

[9]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capacity:anewperspeetlveonlearningand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7

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应用

1

区域创新的基础资源:知识

一般来说,区域创新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或者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区域资源有效配置,创造新东西的新手段、新能力,包括区域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企业是区域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利用知识的结果,知识生产总是与企业相关的。知识社会是一个知识创造和持续学习的社会,其最大特点在于利用人类的智能和创造力(Florida,1995;LundallandJohnson,1994),1。知识是现代生产体系的关键资产,要维持和提高竞争力,知识创造是一个关键过程,新知识是学习者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每种知识都有各自特有的、高度本地化的历史和经历。因此。本文认为,区域创新的基础资源是知识。下面介绍2种基本的知识形式及其与区域创新的关系。

1.1

编码知识和意会知识

编码知识(CodeKnowledge)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形式交流和共享,并且经编辑整理的程序或普遍原则”(nonakaandtakeuchi,1995)。这种知识比较容易传播、扩散,它是一种公开的知识,又称为“显性知识”。我们平常所讲的“不及所知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等就是意会知识(tacitKnowledge),它隐藏在大脑内部,很难用语言表达,又称为“隐性知识”。

1.2编码知识、意会知识与区域创新

编码知识具有准公共物品性、可交易性,是知识创造的基础,它使信息传递更加容易。区域创新比企业更需要编码知识。区域中各主体虽然有交互作用,不同专业之间的边界交流全靠意会知识是不够的,所以创新知识的扩散需要一定程度的编码知识,以减少交流障碍,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把区域中各主体有效协调起来,就更需要知识的编码化,有利于整个区域获得学习效应。

知识并不是完全以编码形式表现出来,也不是所有知识的价值都会因编码化而削弱,那些没有被编码化的是无法交易的知识,也就是根植性的意会知识(embeddedtacitKnowledge)(maskell,1998)t~。在知识经济中,可编码知识越容易获得,意会知识在维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地位中的作用就越显得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意会知识成为区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来源。意会知识持续的时间通常比编码知识长,一个人应该按程序性方法学习意会知识,在实践中做学徒,模仿被观察者的行为等,同时在实践中检验学到的意会知识,并受到该实践社区的约束。通常,企业规模越大,对各种活动进行专业化分工的需求增加,对意会知识的需求也增加,意会知识可以节约企业运行成本,形成企业独特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讲,意会知识不仅对企业创新能力有影响,而且造成了创新的空间和区域差异,产生区域创新的优势。由于意会知识无法模仿,这种区域创新的优势能够维持下去。

2 区域创新系统与知识管理的互动关系

2.1

国内外学者从知识的角度界定区域创新系统

Cooke(1998)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由根植于同一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的2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黄鲁成(2000)认为:“知识子系统是创新系统的基础单元。区域创新系统由知识创新子系统、技术创新子系统、知识传播子系统和知识应用子系统构成。

创新是知识使用过程中经常性的工作,它包括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3个基本过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评价区域创新系统,它实际上包括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宏观网络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为知识管理和知识应用提供了技术、人才和制度性的平台,也为知识应用提供了产业背景。合适的法规和产业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技术和人才的转移与流动。从知识与区域创新互动角度,本文把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定义为:区域创新系统以知识活动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对现有知识进行加工处理、传播扩散、共享应用,从而提高新知识创造的效率,最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2.2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呈现出区域创新主体要素集聚的特征。通过自主创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性要素。本文从3个方面来论述知识管理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

首先,知识管理有利于提高区域内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过程是隐性知识再现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管理体现在知识的有序化、反馈的监控和保持竞争优势等3个主要方面。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并通过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

其次,知识管理强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链接。通过对知识在流动过程中有效引导、反馈,可以提高知识吸收和应用能力来优化创新过程,有利于创新主体增强知识创造能力,提高“知识溢出”效应。政府通过及时获得最新科技资源,强化区域创新系统知识链接。

第三,知识管理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存量与分布、知识流动的规模和效率、知识收集与处理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效率。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取决于知识配置力(KnowledgeDistributionpower),即一个系统向创新者及时提供渠道,使其获得相关知识配置的能力。系统的知识配置力比知识生产更为重要,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力影响创新者获得知识的速度以及社会资源浪费的程度,进而影响到系统的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影响到知识在各创新组织之间的配置,从而最终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优势。

3 基于知识管理三阶段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大学、企业、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系统的3个基本要素,它们以知识流动和配置作为纽带而组成一个整体。一般来说,知识管理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3个基本阶段。科研机构和大学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知识源,企业同样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知识创新的信息源。政府是区域创新的宏观管理者,为创新主体的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

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创造为起点,以知识共享为传播方式,同时以知识应用为目的。知识创造是知识管理的起点,通过技术知识市场向创新组织提供原材料;知识共享是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过程,也是知识应用的必经阶段;技术

知识市场是知识应用的交易平台,是运用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要素进行创新的必要手段。

在此,本文构建基于知识管理三阶段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见图1)。

3.1

知识创造阶段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编码知识)和隐性知识(意会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是知识创造的前提。知识溢出理论代表人物Katz(2002)认为:知识溢出是源于知识本身的稀缺性、流动性和扩散性,体现了知识自身的本质特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看,大量的、加速的知识溢出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刘柯杰(2002)认为:知识溢出即知识的外部性,是指知识一经产生就会很快扩散到其他地方,进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知识创造是知识外溢的表现,受到创新主体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利益驱动。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主体在知识创新以及使知识的载体――科研成果进行转让或产品进行销售过程中,会发生知识外溢现象,从而创造出新知识。组织知识创造过程涉及组织内部员工与企业团队层次的互动,最终形成区域层次的知识互动与反馈。对于区域创新系统而言,知识在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区域层次被创造出来,在各个层次都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存在知识创造的螺旋(见图2)。

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包括个体、组织与区域3个层次。个体层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个人知识的增加、个人新思想的出现以及个人发明或技术改造,创新个体是知识创造的来源。组织层次的知识包括已经形成文字的显性知识,也包括存在个体之中的隐性知识。随着组织个体知识不断积累,知识增加到组织知识库当中。创新组织的知识创造行为一旦导致知识溢出效应,组织的知识就会扩充到其他创新主体之中。知识创造以区域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以多个创新组织知识库为基础的区域知识库。区域知识库是一种整合性、结构优化的知识库,使得区域内任何创新组织都可以共享区域层次的知识库资源。因此,区域创新系统知识创造机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不仅增加了社会知识量,同时也是区域持续创新的根本。

3.2知识共享阶段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互动是知识共享的基本途径,创新主体能够通过这种共享机制来获得创新所需知识。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机制包括开放的信息交流机制、互动的学习机制以及基于效益的激励机制3个方面。其中,组织之间通过区域知识库、网络等技术来交流,使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流机制化,它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和基础;组织间的互动学习是区域层面的学习,可以通过组织之间的知识合作,或者是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向企业的转移等等;区域知识共享的效益来自于各创新组织最大程度利用知识所获得的价值,企业通过知识共享获得重要创新资源,科研院所通过知识与信息共享了解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政府通过知识共享有针对性地协调区域创新的发展。

组织之间的知识共享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知识交流和分享,也包括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传播与应用。区域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推动区域内知识传播与知识共享,在此,本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共享机制(见图3)。

3.3知识应用阶段的运行机制

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意味着以一种价值的载体进行交易和扩散,也就意味着创新知识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来参与市场交易,从而发挥知识在创新中的最大价值。区域知识应用机制保证创新知识在区域创新主体之间自由转移。其中,政府制定有利于区域知识应用、技术转让的相关政策;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知识的使用者,也是知识的主要“购买者”,从相关知识的“供应者”处购买知识。下面本文分析知识市场的构成要素。

3.3.1“知识购买者”、“知识出售者”与“中介组织”

“知识购买者”通常是对知识存在需求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它们从其他创新主体那里购买知识寻求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出售者”是区域创新系统中所有创新主体,它们需要通过知识资本的共享与交易来获得收益,这主要包括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等等;“中介组织”是连接“知识购买者”和“知识出售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例如专利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法律咨询机构、知识产权咨询机构等,可以扩大知识的流通范围,促进创新知识的流动速度。

3.3.2知识库

知识库作为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知识汇集和积累的场所,以充实知识市场的知识交易量。同时,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微弱信号收集机制,作为创新组织来说是一种创新刺激因素,促使创新组织能做出有效的、及时的决策行为。

3.3.3交易机制

交易机制是知识市场必要的组成部分,买卖双方都相信他们会在交易中得到某种形式的利益。研究表明,在熟悉市场中的交易信息后,买卖双方能够迅速找到交易对象,有利于价值积累较低的原始创意和创新知识技术迅速流动、继承和集成。

在此,本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应用机制(见图4)。

“知识购买者”在知识库中进行查询,找到它所需要的知识类型。查询到需要的知识之后,向中介组织发出知识需求信号,通过中介组织与相关的“知识出售者”进行联系。中介组织通过交易机制,委托谈判机构与“知识出售者”进行交易谈判,就技术知识的交易方式、价格等达成一致意见,并“知识购买者”签署或由“知识购买者”自己来签订相关交易协议。最后,“知识购买者”履行协议进行资金支付,“知识出售者”将成果提交给“知识购买者”。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8

[关键词]编辑;创新意识;本质;特点;途径

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者和传播者,参与整个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精神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编辑创新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编辑在参与编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研究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对于深化编辑学理论、加强编辑人员素养、提高期刊编辑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论述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特点和培养途径。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生产中“引入新要素”,“实现新组合”。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获得新的发明,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运用。创新落实到期刊编辑活动中,一是对期刊既存文化氛围的突破和对新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二是对编辑活动中固有模式的突破与重组。这种创新,编辑主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期刊编辑过程的创意中体现出来,称之为创新意识,表现为编辑行为的独特性。创新意识是编辑主体的一种内在属性。它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编辑主体发动和维持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助推剂,它能推动和促使编辑主体积极寻求有价值的、新奇的、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物;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新活动的心理因素,有了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促使创新成功;创造意志是期刊编辑主体创新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不屈精神,它是创新活动成功的保证。

编辑创新意识是编辑工作者正确运用和发挥专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一种自觉的、能动的、熟练的、创造性的编辑心理现象,是人们不断揭示和认识编辑规律、正确驾驭编辑工作的对象和自身的一种编辑创造能力。

编辑创新意识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编辑心理活动,它是以编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科学思维方法,以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项学科专业为知识基础,以作者、读者为社会对象的感知反映、思维、判断、谋划、决策的心理整合和能力的体现。期刊创新意识的实质是期刊编辑在策划选题、组织选题、编发选题上要有主导性和原创性。主导性就是编辑发挥自身的主导意识和创造性,不在家坐等稿件,不是作者写什么编辑就发什么,而是在读者调查的基础上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去组织、编发给读者以心理动力的稿子。原创性要求与时俱进。它是在综观总结历史上的相关选题和审视现实问题过程中捕捉适合自家刊物选题的能力。要求编辑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反省性和自觉性。

现代编辑意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从封闭保守向现代开放意识的转换。编辑的现代开放意识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破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保守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模式;二是吸收和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书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稿源、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版式设计、发行、广告、人员配备、条件配备等因素都可以成为这个系统的创新元素,应寻找最佳的创新结合点。第二是从自在向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的转换。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是指在编辑全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它不仅包括能力的策划意识,还要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及自觉的市场意识。第三是从文化传播向文化建构意识的转换。在当前的社会转轨和文化转型中,编辑不仅要完成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更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和文化建构的重任。编辑活动中的策划,体现了现代编辑参与高层文化建构的特点。编辑主体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于择优劣汰,而是进行初始化控制以引导作者的选题方向。因此,现代编辑必须树立起明确的先进文化建构意识。第四是由知识仓库型向知识创新型转换。意识创新并不是凭空地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必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现有的以创新知识产品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更应不断吸收、处理外界各种信息,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第五是从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的转换。创新型思维意味着对现有事物的超越。一方面缩短与先进的差距,这是跨越时空的,这一跨越就意味着对时间无限量的节约,具有可投入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是与原有事物拉开档次,必须树立出版物的精品意识、名牌意识。编辑主体具有了这种创新型思维,就善于在事前作出创新决断,要能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内外环境,发现和抓住时机,对编辑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以新制胜,以奇制胜。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已成为编辑主体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洞悉信息的敏感性。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编辑必须主动把握社会信息,特别是文化信息。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发现新题材,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新领域,从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发现新成果,从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中发现新趋势。

2.认知鉴赏的敏锐性。对于编辑的认知鉴赏作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社长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这样形容:编辑好像电子装置中发送端与接受端之间的滤波器。这个比喻形象揭示了编辑工作者沙里淘金、璞石琢玉的认知鉴赏本质。因此,编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鉴赏能力,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使自己不仅能用最基本的是非标准判断哪些稿件可以选用,哪些稿件必须淘汰,更要准确把握图书时展的脉搏,增强认识优秀作品的敏锐性。

3.思维进程的超前性。即在思维进程上,不断用未来的模式来调整和规范现在的思维方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事物的认知对象进行创造性思维。在编辑活动中,既尊重客观事物(原稿),又能创造出高于或优于原稿的价值,其成果别开生面、见解独到,体现着人类科技文化的无限上升性,满足读者求新求异的需求。

4.批判怀疑的挑战性。在出版界,大多数书稿的作者都是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编辑,为了出好刊,出精品,就要敢于以批判怀疑的态度对专家学者提出挑战,有时甚至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批判怀疑主要体现在对文稿的严格审查上,既要衡量稿件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也要衡量稿件是否具有创新性,其考辨的重心是稿件的新与旧的关系。稿件要有新的思想体系或新的论证方式,或提出了补充性的观点,或提供了新的论述思路,或拓展了对原有问题的论述,或析出了原有问题的弊端,用新材料予以反驳,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性的识别,既要求编辑具有批评怀疑的精神,又要求编辑多了解出版物的信息,对学术研究动态能了然于心,同时还要了解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代表作的情况。

5.优化提升的创造性。期刊编辑的优化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优化选题结构,优化提升文稿内容,优化作者队伍等,这里重点谈对文稿内容的优化提升。编辑活动是一个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原型作品具有原始文化价值,编辑必须对它进行优化、提升。因此,对于编辑人员来讲,优化是一种职责,是编辑活动本质属性的表现。编辑的优化提升能增加原型作品的价值。开发、优化原型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优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收集处理信息选题到生成原型作品,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完成原型作品,优化主要表现为优选。二是将原型作品转化为传播稿,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传播稿,优化主要表现为稿件的加工和完善。

期刊编辑创新意识,是创造性编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一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编辑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优秀的期刊编辑应牢固树立以下五种意识: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习成了人们的终身需要。期刊编辑更是如此。因为创新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意识的形成必然要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培养的过程。尤其是在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期刊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因此作为期刊编辑首先要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一个知识面狭窄的编辑是不会有创新意识的,历史上一切成果卓著的创新者无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是要协调好智力结构。人的智力包括人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观察力是创新思维获取材料的手段,记忆力是创新思维提取知识储备的重要保证,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努力开发各种智力,使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其三是要掌握培养创新意识的原理和方法。创新有其独特的规律,培养创新意识也要有独特的原理和方法。

2.牢固树立现代信息意识。知识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将分析、接受、传播和创造信息等功能融为一体,已成为时代对期刊的要求。获得及时、准确、可靠、丰富而又有用的信息,掌握高科技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是期刊编辑的基本功。期刊编辑工作者如果不搜集、存储、占有大量的信息,就无法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更谈不上创新。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编辑获取信息的能力呢?首先要求编辑必须有追踪本专业前沿性课题的能力,不断更新、充实个人的“数据库”,使自己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性。其次,要求编辑要有“新闻鼻”,即对各种信息的敏感性,不放过摄取信息的每一个渠道,在博览群书中获取,在学术会议上获取,从与作者的接触中获取,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从读者反馈中获取,从其他刊物中获取,从不经意的种种渠道中获取,使自己成为期刊的“耳目”和“触角”。再次是要求期刊编辑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现代社会电子收稿、网上组稿、在机编辑和网上出版变成了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信息处理节奏明显加快,手工加工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量与越来越快的节奏。信息只有通过现代化工具的传输才能得到共享。因此,对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要求,上了一个高的层次。

3.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意识。创新意识不同于因循守旧,它要求人们居安思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满足于现有成就,敢于和善于寻求各种新机会,赢得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树立不懈追求的创新品格,一要勇于否定自我,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去开拓别人未曾涉足的“处女地”,从而创出自己的新优势。二要勇于否定前人,不盲目迷信书本,敢于打破常规,从别人认为是荒诞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方式或角度出发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是创新的萌芽。而勇于尝试,多思路地回答和解决问题,正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9

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是因材施教。因为创新意识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它和学生的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相应,而这些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之前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为他们的思维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主要分为四个层面:创新的动机、创新的兴趣、创新的意志和创新的情感。他们层层推进,相辅相成。

创新的动机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因素,他能推动和激励人们发动和维持进行创造性活动。

在教授2005级舞蹈班学生的时候,我在选择教材时尽可能遵循由易到难、有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要想激发她们的创造动机首先要让她们对舞蹈课程感兴趣。因为低班的基础课程是十分枯燥的,这样会让学生对学习舞蹈产生抵触心理,没有了学习的欲望何来创造的动力?因此,我并没有刻板的照搬教材,而是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上激活教材、丰富教材,让学生能在快乐当中学习。

创新的兴趣能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是促使人们积极控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有了学习动机,学生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老师就要适时把握学生的心理,激发她们的创造兴趣。我适时的通过一次朗诵比赛,使我班学生对舞蹈创作有了最初的认识和兴趣。在2006年12月,我校举办了一次朗读比赛,体裁不限,可自由发挥。这时正当我班学生对舞蹈充满兴趣与期待之时,我紧紧抓住这样一次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难逢良机,引导他们通过舞蹈小品的形式来表现朗诵的内容。我的这个提议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通过引导,唤醒了她们的创新兴趣,完成了她们的舞蹈“处女作”,并取得了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之后,我们还专门开了一次班会,讨论这次创作的心得。大家一致表示创作的过程是快乐的,创新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此后,我班学生对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动手的能力有所增强。产生了创造的最初兴趣后,我又把握时机利用课余时间,找一些不同风格的音乐,带着她们进行即兴编舞。在即兴过程中,主要为她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她们展开翅膀自由大胆的想象。培养她们掌握音乐风格、节奏的能力,自由创作,使得她们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

创新的意志是在创造中克服困难,冲破阻碍的心理因素,创造意志具有目的性、顽强性和自制性。

意志创造奇迹!要在创新上有所成就,就一时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是创新的支柱。学生往往在创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前行时,会变得意志消沉,甚至对创造失去兴趣和信心。这时的我也很焦急,怕之前的努力会付之流水。于是我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来磨练她们的创造意志。

要找到学生的意志弱点。于是,我以《坚持的价值》为题,通过班会的形式,讨论了这件事。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从中发现学生们在创新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所学知识的局限和编舞技巧的缺失。如今,中专的舞蹈教学主要是打基础,学习的舞汇仅限于教材。因此,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大脑里的新想法无法用新颖的舞蹈语汇来表达,从而也就局限了作品的质量。同时,在课程安排上也缺乏对于编舞技巧的学习。有创新想法但缺乏技术的支持,创造也是无法很好完成的,到最后只会影响创造,甚至使创造之人失去信心,意志消沉。找到了阻碍创造的根本原因后,我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安排了现代舞基训和当代编舞技法两门课程。在这两门课中,学生们学到了新的知识,身体得到了解放,思维进行了一次彻底刷新。并且也掌握了大量的编舞技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兴趣,增强了创造的信心和创造意志,使创新的行为能够持续进行。

创新的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造的心理因素,只有具有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使创造成功。也就是说,创造情感贯穿了创造活动的的整个过程,是维系创造活动的重要环节。

如今,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呆板的教学模式。这种教条、注入式的教法形成了学生思想上的依赖、创造力的凝固。而舞蹈教育本身就需要大量动作、肢体训练的重复,乏味的教法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造情感就是要突破呆板的教育模式,贯穿情感,创造引人入胜的形象化氛围,使学生用“心”去学。那么如何能将情感教育贯穿于传统教育之中呢?

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中教授的内容只有与学生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兴趣是一种使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内在力量,因此,调动和运用这种东西能使学生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这种兴趣主要是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在艺术教学中贯注情感,就会使学生激起强烈的心理活动和求知欲望。

第二,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因为个性和创造力来自于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用情感激发学生追溯教学内容的本源,感受其产生的原因、形态和环境,就会使学生深浸于形象之中。而这种形象化的再创造过程,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和目的对象化,增强独立性和意志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表述自己的情感理解,进入内心的探索。

创新意识的作用篇10

基于网络集体智慧的知识创新模式,既能够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带给人类交流的便捷性,又能够让全球不同时空的组织外部网络用户参与到企业知识创新之中。与野中郁次郎的SeCi理论相比,虽然这种新型组织的知识创新仍然主要来自于个体隐性知识、以及个体间的知识交流和合作,但是,其知识创新流程、知识资本和知识交流的情境因web2.0网络平台的支撑而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新时代背景和条件下的知识创造提出新的认识,本研究便是基于此思考建立web2.0环境下的新网络知识创新模型,延伸已有知识创新理论,并指导组织建立新的创新模式,提升创新能力。

网络时代企业知识创新的变革

SeCi模型揭示了社会群体如何在特定情境中学习和知识创新,其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的企业组织。传统企业受地域等条件限制,与外部的合作有限,其组织形式相对固定,员工在企业服务的时间较为长久。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创新的优势和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自身内部独特的知识资本和内部员工的知识交流。其中一些具有技术统治地位的企业因其领先的创新能力可以在市场上获取绝对的竞争优势和商业利润。但是,在目前网络快速扩展和知识共享越来越便捷的情境下,这样的技术垄断型企业越来越少,即便是微软,也慢慢开始步入开源软件的行列,以便与众多的小型柔性化的开源软件企业抗衡。对web2.0环境下的网络创新型组织而言,在初期阶段,其产品的创意和成型也是在个体及小型团队内部产生,例如wikipedia维基百科的初期平台的创建。然而,发展中的wikipedia在web2.0技术的支持下,作为一种社会革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用户参与到词条编辑和知识库建设中。这种建立在亿万用户基础上的知识产品,从根本上保证了其可成功性。与传统企业不同,web2.0环境下的新型网络组织是开放的,其知识创新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可实现协同知识创新的网络开放平台,以吸引众多的网络用户参与到组织的创新网络和利益网络中,使知识创新实现积数化加速增长,引爆最初的知识创意的价值。这种网络组织的创新竞争优势和利润来源不再仅仅源于自身内部,而是依赖于其知识创新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组织的竞争能力来自于全球化的网络集体智慧。

Se-ie-Ci模型的理论依据及其原理分析

在信息交流和共享极其便利的网络时代,组织外部知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中的新知识主要产生于组织内部。本研究提出的Se-ie-Ci模型分析了组织内部与外部知识的相互扩散和融合的过程,探讨组织如何有效利用内外部集体智慧进行知识创新,Se-ie-Ci模型中对群体知识创新的研究主要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集体智慧理论。

1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Stanleymilgram[3]于1967年提出六度分隔理论(小世界理论),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和另外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该成果为社会网络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给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探索知识转移和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学者对知识活动的研究逐步基于两个范式——信息网络范式和社会网络范式;其中,信息网络被认为是、传播、共享、学习和利用显性知识的理想通道,而社会网络则与隐性知识的有效流动紧密相关[4]。已有研究表明,合理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知识创造、革新、转移、保存和经验继承[5];小世界中的创新赋予跨组织创新能力,加速了组织中的知识溢出[6];网络跨越的结构洞越多,网络的信息与知识就越丰富,越有利于知识转移[7]22-50。由此可见,如果组织能够建立广泛的开放的社会网络,便可为组织内外部的隐性知识转移和交流提供大量的机会和通道。近年来,web2.0环境下的博客、维基百科及社交网络等的出现使得在线社会网络迅速发展,在线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转移较传统社会网络更加流畅和频繁,此时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逐渐融合,相辅相成[4]。组织利用web2.0环境和技术可以便捷地搭建起在线社会网络,将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交流向组织外部迅速拓展,从而让更大范围的组织内外部的群体知识交流和创新成为可能。在线社会网络支持组织内外部更大范围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交流是本研究Se-ie-Ci模型的主要理论基石。

2在线社会网络与集体智慧web2.0技术的全球易用性使更多的人在网络智能空间进行协同创新[8]9-28,正如Dontapscott和anthonyD.williams[9]23-30在著作《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中所讲,开放、对等、共享以及全球行动的环境有助于创造大规模的集体智慧。集体智慧是众多个体通过相互协作而涌现出的共享或群体的智慧。麻省理工学院集体智慧研究中心对蜂群和人机群体的集体智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放权的、自组织的情境中,全新的创意可能激发大规模群体创新并最终让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使新知识呈积数式增长[10]。目前,社会外部的集体智慧对组织知识创新的贡献逐步增大,成为组织知识创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星期日泰晤士报》所讲:“‘维基经济学’是新的力量,它将人们联合在网络上,以此来建立一个巨大的脑[9]41。”在线社会网络作为信息网络和社会网络的融合体为集体智慧提供了条件和土壤,有利于组织充分利用外部人才,通过大规模协作的力量进行知识创新,并利用网上群体评估或排错等来降低成本,产出更加个性化的创新产品。本研究的Se-ie-Ci模型也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智慧的涌现。虽然网络环境下组织内外部的合作知识创新和集体智慧的涌现具有群体性特征,纷繁复杂,但其过程还是有规律可循:首先,组织需要尽可能多地吸引外部人员参与到知识创新中。其中的吸引源是能够激发人们创新热情的新事物,比如维基百科的雏形、Linux的开源软件等。而向组织外部人员宣传和推送吸引源的通道则主要是信息网络,从简单的电子邮件,到建立网络智能社区等,尽可能多地获取外部人员的参与。当组织外部人员了解该创意产品后,如果其学习和创新兴趣被激发,便开始对创意产品知识进行学习和内化,本研究将此称为组织外部的知识内化过程。其次,在外部人员完成了创意产品的内化之后,集体智慧的爆发便成为可能。一般而言,创意产品被推送出的同时,组织可以为外部人员提供参与创新的入口或平台,甚至提供免费创新支持,比如提供的设计和销售平台,乐高为黑客提供的免费软件支持等。这时,一方面,组织外部的群体开始新的知识交流,以最终实现知识产品的创新和拓展,比如一些团队二次开发Linux的发行版本;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外部的知识个体将创意产品知识与自身知识经验结合,直接开始新的创作,例如维基百科上的知识更新,或者上的t恤个体设计等,创造出新的知识产品。本研究将该过程称为组织外部的知识社会化和外化。总而言之,组织外部群体或个体充分内化最初提出的创意产品知识,然后做进一步的知识交流并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是在线社会网络集体智慧的两个核心步骤和机制,我们将其与传统的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进行有机结合,提出网络知识创新螺旋转化模型——Se-ie-Ci模型。

web2.0环境下的网络知识创新螺旋转化模型——Se-ie-Ci模型

与SeCi模型相比,Se-ie-Ci模型中知识创新的流程和环节都有所不同。本研究分别从知识创新的流程和阶段、知识资本,以及知识创新的情境三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

1Se-ie-Ci模型的流程和阶段在本文提出的模型中,知识创新可分为六个历程:组织内部社会化(S)、组织内部外化(e)、组织外部内化(i)、组织外部社会化和外化(e)、组织内部组合化(C),和组织内部内化(i),即Se-ie-Ci模型。这里的组织内部是指核心创新团队,他们是最初创意的缔造者,也是将创意外化为初期产品或服务的团队,通常由少量个体组成。组织外部,则是指大量的分散的网络用户,他们受该创意及产品吸引,并激发了自身的灵感和创意,自发地参与到该产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例如在中提交设计的网络用户。下图1描述了web2.0环境下的网络组织知识创造流程及知识创造的动态转化阶段。

1.1组织内部社会化最初阶段,即促使个体产生新的创意的阶段,创意的产生不是基于组织要求,而是个体兴趣、热情或理想的产物,例如wikipedia和Linux等的创意,它充满新意且能够吸引对其具有同样热情的人加入到创新团队中[10]。在该阶段,个体间的隐性知识的交流与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阶段相似,仍然需要个体之间信任的支持。研究表明,如果wikipedia的编辑团队间的交流频繁,尤其是与其中几个信任度很高的合作者联系紧密的话,通常可以产生出更好的绩效[11]。

1.2组织内部外化该阶段中,核心创新团队进行对话和交流,将新的创意外化为产品或服务雏形。例如,Linustorvalds因爱好编程而创建的Linux,成为一种自由的开放源代码的类UniX操作系统内核[12]1-5。然后,最初的产品或服务会在较少的网络成员中推广征询意见,并不断改进。1.3组织外部内化从该阶段开始,最初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吸引外部用户,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关注这种新颖的产品和服务,及其网络创新平台。众多网络用户开始了解并进一步学习该创新平台,并将该新产品或服务的显性知识内化。这种学习和内化的过程,不再局限于一个小的团队、组织或者企业,而是开放式的,是大量的外部个体将显性知识内化过程,也是网络集体创新的基础。

1.4组织外部社会化和外化该阶段是知识创新得以喷发的重要阶段。组织外部的网络用户在内化了创新产品或服务雏形的核心思想后,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愿望,将自身知识和经验与已有知识平台结合,产生新的知识产品。以Linux为例,作为开源操作系统,李纳斯•托沃兹开发Linux的初衷并非为了共享和贡献,而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编程爱好[12]1-5,而正是因为能够满足这种需求,Linux吸引了大量的用户自发地学习其内核,并基于该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因为只要遵循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任何人和机构都可以自由地使用Linux的所有底层源代码,也可以自由地修改和再。众多用户的参与使得Linux不断更新,当前的应用涉及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影音游戏控制台,以及台式机,大型机和超级电脑等。在该阶段中,个体隐性知识外化是必要的,但社会化却不一定存在。因为许多网络知识创新的参与者包括众多的个体用户,例如wikipedia的个体编辑者、上的创意设计人员、亚马逊上的土耳其机器人、apple应用商店中应用程序产品的个人等。在可以学习和个人创作的网络平台的支持下,个体隐性知识外化过程得以轻松实现。但是,当参与知识创新的网络用户是其他外部企业、组织或团队时,这些外部组织内的知识社会化过程仍然存在。当数以万计的网络用户参与到系统的知识创新中时,整个系统的创新知识迅速膨胀。组织在该阶段开始获取创新产品的商业利润。由于利润来源是基于很大的用户数量,因此原本微小的创新项目可能获取巨额利润。

1.5组织内部的组合化阶段经过组织外部的大量网络用户的参与,初期的知识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了飞跃。由于外部用户创新的自由性,最初知识系统的知识数量、内容,甚至创新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该阶段组织内部的创新团队需要对革新后的系统知识进行整合。由于此时系统知识数量巨大,知识的整合和梳理不同于原有传统组织的显性知识组合,而更多地是去抽取一些规则。以wikipedia为例,就设定了不接受广告、不添加视频材料、对所有外部链接添加“no-follow”(不许跟进)属性来降低被商业利用风险、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高质量的信息为根本理念等。这些创新系统的管理机制和防止创新系统被破坏和衰败的规范等,有利于促进创新系统的良性发展。

1.6组织内部的内化阶段在该阶段,组织内部的创新团队对系统中的新知识进行学习,并与自身经验和实践紧密结合,使显性知识成为个人知识的一部分。该阶段与SeCi模型中的内化阶段相似,不再赘述。

2Se-ie-Ci模型中的知识创新的情境分析知识创新需要不能脱离一定的知识共享平台和场所,在其间知识被共享、创造和使用。情境的差异对知识创新效果会产生影响。下图2表示了Se-ie-Ci模型中的知识创新情境。

2.1起源情境知识起源情境为个体产生创意提供土壤,是创意产生的基础情境。在网络时代,隐性知识交流,尤其是个体间分享共同的感受、经验、情绪和心理的过程,仍然离不开面对面的交流。nemoto等[11]研究发现,团队之间越是信任,创新工作的结果越好,而建立信任的基础来自于面对面的交流。例如,如果wikipedia的编辑者之间使用更多的信任度高的、正面的和建设性的语言,则沟通和合作成果更为显著。

2.2对话情境在该阶段,一方面,通过前期的交流,对创意有兴趣的知识个体会被自觉吸引到创新团队中;另一方面,已有创新团队也需要主动地寻求有利的合作伙伴。基于个体的社会关系来寻求与亲戚、朋友或同学等合作都有利于创新团队的建立。另外,Dimaggio[10]研究发现,即使在网络时代,较近的地域更有利于初期阶段的合作交流和创新,通过有效交流,可改进最初创意以及产品或服务的雏形。

2.3网络实践情境——web2.0平台的应用在该阶段,创新组织要将其新产品或服务向网络推广,的创新产品会吸引大量的外部个体或组织进行学习和实践。为了让用户对创新产品进行快速学习和实践,一方面,除了该创新本身的吸引力外,还应该提供良好的网络信息渠道、明确的创新理念、易于用户理解和吸收的知识教育系统等。比如,能够让用户快速地了解其理念、激发个体的创新愿望、鼓励用户参与设计和积极体验。这是web2.0环境有利于集体创新的优势所在,它促使大量的组织外部个体将该创新产品或服务与其个人的实践和经验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使得最初创新的显性知识成为其个人的知识基础,也为外部个体参与到该产品或服务创新中打下基础。

2.4与网络系统对话情境——web2.0平台的应用该阶段,web2.0技术的应用支持组织外部的知识外化,并与已有知识系统结合产生出新的知识。为了促使外部组织或个体实现知识外化,在最初组织内的创意阶段和外化阶段中,就需要考虑到外部用户提交其新知识(即将外部用户的知识整合到原有创新内核)的便捷性。同时,应该将外部用户囊括到该利益共同体中,让用户可以方便地从创新中获取受益,从而自发地进一步推动整个系统的知识创新。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对编程知之甚少,却利用已有的标准工具开发了一个简单的Facebook应用程序来分享照片,该应用在一年之内用户数量达到了100万[2]56,Facebook作为一个方便快捷的基准平台,促使用户不断延发出新创意和产品。Se-ie-Ci模型中组织内部系统化情境和实践情境与SeCi中的相似,但目前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对显性知识整合和内化可提供有效支持支持。

3Se-ie-Ci模型中的知识资本Se-ie-Ci模型与SeCi中知识资本的根本性差异在于:Se-ie-Ci模型中,网络用户的动态的新知识资产被源源不断地添加到已有知识资产中,知识资本的存量巨大,因为知识创新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创新团队,而更多是来自于成前上万的网络创新用户,这种网络协作创新模式下的知识资本量具有自由性和无限性。例如,现在很难预测未来的wikipedia的知识资本的数量,也很难定性其最终产品和形式。下图3描述了web2.0网络平台下从知识创新初期到网络集体知识创新阶段的知识存量数量和参与创新人员数量的发展。就知识交流网络而言,初期的创新团队间交流密集,集中度高;而在外部网络知识创新阶段,参与数量和人员激增,信息交流呈现大量的网络结构洞特征[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