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精雕雕刻教程十篇精雕雕刻教程十篇

精雕雕刻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24

精雕雕刻教程篇1

关键词:新型雕刻方法教学运用

食品雕刻是人们将可食性原料,运用特殊技艺,雕刻成具有实物形象、特征、造型的作品。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它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形象逼真,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是我国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为享受需要所创造和积累的技术和艺术的总和,是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在酒席中的运用主要有围边、盘饰、等突出宴会主题等。下面就新派食品雕刻方法在花鸟雕中的运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原料分段法主要用于花卉雕刻,其含义是老师将雕刻花卉原料用切刀切成刚好能雕一朵花的段,在课堂上现场一段一段地切,然后一段一段分发给学员。在烹饪教学中具体做法是:集中学员,准备好雕刻刀,每人分发一段原料(如白萝卜段)来雕老师当天示范课题(如玫瑰花),学员开始雕刻,雕好花卉后送给老师点评,再发给学员一段原料,再进行花卉练习,直到这堂课结束。原料分段法主要优点是节约原料。以前的食品雕刻教学是每个学员发一个白萝卜,老师稍不注意,学员拿着萝卜用刀削着玩,甚至吃掉;有时发一个萝卜学员雕不完,多了,雕不完的半头萝卜大多都扔掉;还有学员切段切的过长,用雕刀切萝卜切不齐,这些因素都严重浪费原料。以前在一堂课上使用的原料现在能用两堂课。

计时法适用于花卉雕刻,也适用于其它雕品的雕刻。其含义是:将雕刻原料分发给学员,让学员雕刻老师示范的教学品种,然后开始计时。根据学员掌握的熟练程度来合理规定学员雕刻雕品所需的时间,时间确定后(如花卉雕10分钟、鸟雕60分钟完成),学员就可以按照老师规定的时间来完成雕品。计时法最大优点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不学或者厌学学员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强化课堂训练,增强学员雕刻的时间观念。食品雕刻是个细活,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并且还要心静,心烦意杂是雕不好的,有时雕好一个作品需要几个小时,要克服这个困难,调动学员学习雕刻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食品雕刻中,原料分段法和计时法的结合,简称原料分段计时法。应用于花卉雕刻教学,效果太好了。学员雕花卉时,原料分段了,再加上规定完成花卉所需的时间,即节省原料又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原料分段发和计时法对初学都是不很适宜的。初学花卉雕刻的人,若将原料切成刚好能雕一朵花卉的段,花卉第一层如没有雕好,整段原料都浪费了,不但没有节约原料,反而浪费原料更多,对初学者原料应切稍长一点,让学员有调整雕刻失误空间。初学者拿刀都不是很稳,如规定时间,时间规定不合理,会出现得不偿失的效果。有时间规定,学员雕刻的心理状态就不一样了,会有紧张的心理,这时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雕品粗糙,质量不高,甚至根本雕不出来,让学员产生消极学习心里;二是出现刀子伤手现象,雕刀非常锋利,稍不留神,刀子划伤手指,让学员产生恐惧心里,还会耽误学员课堂学习。原料分段计时法只有在学员雕刻水平在到一定熟练程度才适用。原料分段了,利用学员“贪”的心理,学员在课堂上,谁不想多雕些品种,多分得几段原料,学习的效果是学员既雕的好又雕的快。以前在雕刻课堂上,学员边雕边说话,边雕边吃,拿着雕刀到处蹿动,课堂秩序混乱,危险性还大。原料分段计时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课堂效果就不一样了,除了雕刀雕原料“咔”“咔”声,教室一片寂静,都在自己座位上认真雕刻。学员雕成一个雕品,老师打一次分,同时再发给学员一段原料,再打一次分,直到下课,课堂成绩取这次课所打的分中最高分作为成绩,学员学习真的很认真,没有心思去做与雕刻无关的事情,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都非常的好。在学校举办的等级考试和学员技能竞赛作品展中,学员都雕出了高水平的作品。

精雕法适用于所有雕品,但在禽鸟雕中最适用。其含义是精雕细琢,来达到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的效果,雕出的作品比真的还像,能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境界。精雕法与传统雕法最大区别是:拿雕鸟作比方,精雕法雕鸟是用一把主刀完成的,包括翅膀、尾羽;传统方法雕鸟,鸟的羽毛、翅膀、尾羽都是用戳刀完成的。精雕法在花卉雕中的具体表现是:各层花片厚薄均匀,每层花片大小一致,如玫瑰花外层还要雕成翻卷状,花片无刀伤,破碎现象,废料取的彻底,整朵花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在2010年襄阳市举办技工学校优秀学生作品展上,我院烹饪专业学生雕了十几盆不同的花卉摆在主席台上,领导们坐了半天还不知道花卉是用萝卜雕的,都以为是花卉公司送来点缀的鲜花。精雕法在鸟雕中的具体表现是:鸟身上的细羽毛是用雕刀尖画小圆弧雕出来后取出废料,再用刀尖在羽毛上刻上V型小槽,要雕三个,每片羽毛上都像刻有一个“小”字;翅膀上的飞羽及尾部上的羽毛都是用刻刀雕出长羽毛,在每一根长羽毛的中间用刀尖刻出羽根,再在羽根的两边用刀尖刻出细小的羽纹。精雕法最适用的地方还是鸟翅膀,不但能雕刻外部翅膀的羽毛,连内翅的羽毛也能雕刻出来,但传统雕法只雕刻外部的羽毛。精雕法是在传统雕刻方法上经过反复实践演变而来,有了精雕法也不能忘记传统雕法,精雕法在食品雕刻中也不是万能的,有时也要借助传统雕法来完成作品,如点缀的山石,用戳刀戳出来,反而更方便效果也不错;鸟的尾羽,如羽毛过长用刀子刻出来不方便,这时可以用V型戳刀先戳出来再用主刀精雕;还有羽毛上的羽纹,用V型戳刀戳出来比用刀尖刻出来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精刀法的立体效果是传统雕所不能比的,精刀法使作品更精致,传统雕的作品则略显粗糙,但精雕通常是作用于雕品的主体部位,并不是雕品所有部位都要精雕。同一作品,精雕法更形象生动,弊端是过于要求雕品的精致程度,则费时费力,但仍然是食品雕刻的发展趋势。

精雕雕刻教程篇2

【关键词】传统工艺雕刻手法精密仪器逆向工程扇叶造型

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表现在设备仪器的现代化,在传统工艺雕刻中,精密仪器也为雕刻手法带来了方便。在雕刻手法中,有很多工程可以使用,其中逆向工程是一种主要工程。在逆向工程中,需要很多现代化精密仪器的测量。现代化仪器应用于传统工艺雕刻手法中,能够让雕刻工艺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在计算机技术帮助下,雕刻工艺成为了我国新兴行业。笔者以雕刻工艺主要工程逆向工程为例,阐述其中精密仪器的主要作用。

一、传统工艺雕刻逆向工程中精密仪器的运用

传统雕刻手法中的逆向工程是对雕刻产品布置流程的一种描绘。逆向工程的布置实际上是一个“雕刻实际物品从图纸上的过渡”布置流程。这种逆向工程是运用了3D先进技术和数字化的精密测量仪器,可以迅速、精确地测量出雕刻的零件或者样品的大体外观的精确数值,通过创建曲线的剖面、编辑改动等程序以后,再利用计算机输送到cad设计软件里,然后再通过cam或者cad产生的刀具模型nc的再次加工途径在cnc机床里面创造出我们需要的模型器具,用这种方式让大量的加工成为现实。同时这样也能帮助雕刻工艺的发展。①

从传统工艺雕刻逆向工程的定义和技术特征能够得出,这种技术使用的主要范围一般是一些与模型相关的行业,当然雕刻工艺也在其中。虽然这是一种传统工艺,但是传统工艺在现代技术的帮衬下会更加有实用价值。这种逆向工程对精密仪器要求比较高,所以应用于测量基于首位的行业之中。在最近几年中,伴随着物种、材料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逆向工程操作水准也因为测量的精密而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说人造骨骼、微型雕刻等。在模型b—n的创建流程里,经常要求一遍又一遍地实验和调整模型器具做模型。加入测量得出数字化模具,能够满足模型器具的生产需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模型器具的生产效率,让器具模型的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

二、在传统雕刻工艺中精密仪器的应用

在传统雕刻工艺应用中,逆向工程是一种不可忽略的过程。而在逆向工程中,少不了精密仪器的帮助。笔者以逆向工程中的传统雕刻工艺品为例,介绍在逆向工程技术中,在物件的设计和模型器具雕刻加工中的使用。

(一)物件的3D扫描度量长度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器进行长度的扫描,采用收集传统雕刻工艺品的外观测量长度。激光扫描器具用的是激光的方法,用激光作为光源,采用的原理是光学三角的方法,利用测量长度的3D仪器。它的构造方法分别是光的点状和光的条状,把这种光的照射投影在被测量物体的外面,并且利用光电敏感物件在不同的位置接到激光的反射程度,凭借光的点状和光的条状在想要测量物体头像成立物象的偏离长度,通过整个物件的标准层面、成像的焦点、像和距离等的作用联系,就可以获得所需测量物件的最精确的信息数据。②

为了提升物件表层对于光的反射程度,在扫描测长度之前,用一种可以让白色显性的液体对传统雕刻工艺进行均匀涂抹。然后再进行零件的测量处理,用这种精确的测量,达到想要的效果。先要利用3D的手法测量出每一个零件的的厚度,这种测量也可以采用光学镜头的方法,即使是很小的部分,也可以用很高的光学倍数来放大。对于雕刻物品进行扫描的时候,使用ppscan软件。将扫描仪器调整到对于雕刻品最合适的焦距,设计好想要的模样,测量这种模型的长度、宽度和所需要的距离,这样就能够对雕刻物品进行扫描了。

假设需要的是一个扇形的形状,就要对其正面和反面进行扫描。在所有数值设定完成以后,在正面扫描五分钟,完成以后,3D扫描软件就会把测量数据的结果存在计算机里,需要的时候可以采用。用viewer这种软件能把结果展现出来。ppscan软件可以运用四种方式进行,分别是txt、stl、iso和pht。同时反面也用同样的方式处理。③

(二)对于扫描数据的处理

对于这个雕刻工艺品中的扇形形状进行扫描,确定了长度和宽度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扫描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主要的方式就是打开ppscam软件,把上述文件进行保存之后,通过这种软件对刚才扫描之后的杂点进行去除,并且可以对所扫描的图片进行等高化、同比例缩放、正向反相旋转等,然后再将修改后的文件做进一步保存。

(三)模型器具雕刻加工的数据参数调整

雕刻模型可以运用cimagrafi软件进行细小部分的加工。最先开始的就是对雕刻的细节参数进行调整。将p2p模式打开,同时打开文件的iso模式,对轮廓进行修剪。然后再在cad文件中设置一些关键点,再对这些点进一步加工。设置刀具途径,以便进行剪裁。

还可以设计加工的材料,比如钢材、铝材等,设置完刀具的途径,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刀具进行加工,在这个层次也是粗略加工。下一步就是对雕刻的精细加工,设置成比较精细的规格,可以雕刻出光滑的表面效果,这样能够提高雕刻的精确程度。④

(四)在现实中进行雕刻完成

在精密仪器进行加工之后,最后的雕刻工作还是要在实际过程中完成。可以利用这些软件自动生成并且输送出nc加工软件,凭借互联网和数字调节、控制的机床的相互联系,把nc程序在机床的计算机中体现。这些工作完成以后,就可以进一步加工了,运用雕刻机进行加工,省去了传统雕刻人工加工的麻烦,而且最后的成品还非常精确,具有很高的价值。

注释:

①袁哲俊.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新进展[J].工具技术,2006(3):3—9.

②产文良,张文凡,罗琴.逆向工程技术在模具雕刻加工中的应用[J].工具技术,2008:78—80.

③王欢,吕盼稂,竺长安.基于USB总线的数控雕刻机控制系统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2):56—58.

精雕雕刻教程篇3

[关键词]:烹饪食品雕刻示范教学心理现象对策

在烹饪食品雕刻示范教学过程中,许多新时代的学生在理解能力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差,那么,作为专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心理,现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在这里,笔者试从烹饪食品雕刻示范教学的特点、烹饪食品雕刻示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分析、烹饪食品雕刻示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对我们的烹饪教育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烹饪食品雕刻示范教学的特点

1.工艺连贯性

烹饪食品雕刻就其构成上讲是一门集建筑学、营养学、美学、雕刻学等一体的学科,从其雕刻特点看,又集合了操作迅速快捷、展示时间短、构思新颖别致、可以食用等特点,而且每一件雕刻作品制作集合了选料、选题、构图、打胚、成品雕刻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连贯性,学生如果稍有思想开小差,势必对作品的认识有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今后学生的学习态度。所以,要使学生能了解细节决定成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2.感知性

示范教学是烹饪食品雕刻教学中学生感知作品制作的关键过程。学生通过眼、耳等来感知作品的制作要领、程序及注意事项等;通过视觉观看教师的选料、打胚、雕刻装盘技艺和配色造型;通过听觉感知教师的刀速,倾听教师的讲解;通过触觉感知作品的嫩、老、脆等手感。也就是说,通过看、听、触、尝等认知菜肴的制作过程,再辅之于记忆思维,最终学会这件作品的制作。

3.工艺的配合性

烹饪雕刻示范教学中,教师操作示范,学生观看、记忆。这个教学过程,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传播的过程即为示范表演的过程。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感知、记忆的对象,因此,教师的示范言行一定要正确规范。

4.互动性

示范教学中教师操作、讲解,学生观看、记忆,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教学中的每个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而学生的听课态度、情绪又会影响教师教学的信心和激情。

二、烹饪工艺示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分析

1.模仿心理

烹饪雕刻示范教学的直接效果就是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示范行为进行模仿、学习。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对烹饪大师、名师的崇拜也诱发其模仿心理的产生。应该说,示范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模仿的过程。教师的每个举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特别是在示范一些关键操作步骤时,提示性语言可能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正因为学生的这种模仿心理,教师更应以科学的讲解、规范的操作及最佳的作品示范于学生。

2.求知心理

学生听课是求知欲的行为表现。学生的求知心理在烹饪专业示范课中将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作为学习雕刻的学生,他们不仅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有着探求的心态,而且对自己实践雕好作品具有渴求的心态。烹饪食品雕刻示范教学能满足他们对雕刻作品制作工艺的好奇、渴求。掌握雕刻的关键,是学生听、看、记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示范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就示范雕刻作品目的制作的要求、关键工序作一些提示或重复,将自己精湛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加强师生在心理上,情感上的沟通,这同时也是教师优良师德的最好表现。

3.创新心理

作为一个学习雕刻专业的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几个作品的掌握,而应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掌握雕刻制作的基本原理、基本程序及基本要领,从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有浅入深。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启发学生的创新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前人雕刻基础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运用现代厨具设备,不断创新,创制新的雕刻作品,这是烹饪教育的目的之一。围绕这一要求,教师在示范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教学雕刻作品的制作技艺,还要启发学生思考不同原料、不同刀法、不同组合的制作,区分、比较不同雕刻主题的制作技艺。最终从原料、工艺、色香型等方面去创新。

三、烹饪工艺示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烹饪工艺示范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外,还应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的专业兴趣是专业教育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学生一入学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巩固其专业思想。为此在课堂示范教育中多讲一些行业名人的故事和雕刻历史,这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更直接、更主动。其次,是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兴趣。教师在示范教学中,创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强化学生的记忆。

2.激发学习动机

烹饪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有“学个手艺有个立身本领”的想法,应该说他们的学习目的是明确的。但这种学习动机是单纯的,其人生价值观是肤浅的。因此,教师在烹饪雕刻示范教学过程中,要多方面启迪学生继承、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传统,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同时,要不断强化其适应饮食市场、适应饮食对象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其研究新工艺的创新意识。

3.集中学习注意力

烹饪工艺示范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集中精力进行技能操作示范,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示范动作是瞬息之间、稍纵即逝的,因此,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聚精会神掌握每一个环节、记住每一个要领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既要维持好课堂纪律,又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4.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优化教学程序和方法

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探索学生的学习心理,善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讲究学习方法,重视教学反馈,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批判性与创造性,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训练科学思维和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实践证明,使学生“想学”(激发动机兴趣)――“学会”(掌握知识规律)――“会学”(掌握规律方法)――“会用”(动手试验、参与实践)――“创造”(持疑发现)的教学途径,可以达到新的学习境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最后,作为一名烹饪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多学习教育心理学,多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课堂教学效果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长松.中国烹调工艺学.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精雕雕刻教程篇4

如果说木雕(根雕)是嵊州市的一张文化金名片,那么,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就是这张文化金名片的“孕育基地”。20多年来,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立足嵊州木雕产业,创设工艺木雕专业,将学校教育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围绕产业办专业

木雕(根雕),是在树根上施以雕刻的一种工艺,是嵊州民间造型艺术中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门类。嵊州根雕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清时期。每到秋冬之际,山农们采伐了木材后,留下了树根残枝,人们称其为“柴枝”,一些有头脑的木雕艺人从中找到生财之道。他们发挥自己雕刻造型的长处,在柴枝上施艺雕刻,创作了不少柴枝作品,有人物,也有动物,这便是嵊州根雕的前身。这些根雕除供大户人家作案头陈设外,还销往外地,有的还辗转销到海外。

1980年,嵊州市工艺美术厂木雕车间的创办,使嵊州根雕走上了发展之路。可惜好景不长,20世纪90年代,嵊州市工艺美术厂转制解体,不少老艺人迫于生存而放弃木雕艺术,使现代嵊州根雕面临凋零的窘状。在多次走访调研中,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原嵊州市工艺美校)的老师们发现,如果没有专业人才的传承,嵊州市木雕艺术有可能就此止步。为了振兴传统产业,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工艺木雕专业逆势而生。

“与省市级的职业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同,我们县市级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本土。”校长张义军把这一点称为他们的“先天禀赋”。事实上,当时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由于根雕当时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登不上大雅之堂,社会地位的尴尬导致生源不足,而产业萎缩的巨大冲击,更使学校出现了学生流失的状况。

即使如此,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也没有动摇继续开设工艺木雕专业的决心。在学校看来,木雕是嵊州市土生土长的文化,培养一批年轻的艺术家是打造一支老、中、青木雕艺术队伍最有效的途径,其文化传承的意义远远大于一时的经济效益,是反哺地方持续、永久发展的“宝器”。正如张义军所说:“依靠产业办专业只是职业教育社会化的第一步,办好专业促产业才是职业教育社会化的最高目标。”

正是有了这样的高瞻远瞩,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工艺木雕专业今年还延伸开设了仿古木雕的相关课程。近年来,随着怀旧复古潮流兴起,仿古木雕也有了广阔的市场。尽管与东阳仿古木雕、慈溪古旧家具市场相比,嵊州仿古木雕无论是规模还是知名度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依然有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这一举动,将快速提升嵊州仿古木雕的地位。

新老大师请进门

在张义军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学校工艺木雕专业教师张瑜的办公室。一踏入办公室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栩栩如生的弥勒佛木雕――大耳垂肩,裸胸露腹,左手捏布袋,右手敛袖,脚踏祥云,闭目张口,喜形于色。这是张瑜老师的代表作品之一。

张瑜是浙江省根艺美术家、工艺美术师,师从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吴筱阳,是一位新生代的根艺美术家。他的作品多次获全国各级展览大奖,其中《不如归去》获2006国际(杭州)手工艺精品展金奖,《钟馗》获2006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精品展银奖。

在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除了像张瑜老师这样的新生代大师之外,学校还力邀众多部级大师入驻学校。如聘请部级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根协主席郑剑夫主持木雕专业教学工作,聘请部级根艺大师吴筱阳主持教研工作,聘请部级根艺大师周扬主持学校教学工场实训教学。

“木雕是一门艺术性工艺,没有专业功底的教师很难胜任。”学校分管教务的副校长郑波说:“没有大师难出高徒,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做精做强的核心。”为了让大师指点迷津形成长效机制,学校积极开展拜师学艺活动。在学校的牵线搭桥之下,学校专业教师成为了郑剑夫、吴筱阳、周扬等大师的弟子,不仅在校内跟着师父学习工艺,每年还要去大师们的工作室修炼一个学期。

大师们的鼎力相助,让学校工艺木雕专业如虎添翼。近年来,经张瑜等名师的组织编撰,学校开发了《工艺木雕》《根雕艺术》两本校本教材。这些特色校本教材,一方面针对本校实情,提出强化基础训练、创优意识、职业规划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立了“从零开始,先简单后复杂,先平面后立体,由单体到组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市场化

明媚的朝阳中,一幢红色的实训大楼矗立在校门左侧,背倚绵延起伏的青峰,显得生机勃勃。占据这座实训大楼一层一半空间的飞鱼根艺工作室,正是学校专门为工艺木雕专业教学量身定制的。工作室拥有原料车间、雕刻车间、三维数控雕刻车间、后期处理车间、艺术创作室和作品陈列室。

车间内,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雕刻着手中的作品;陈列室内,摆放着上百件惟妙惟肖的作品,有人物、有动物,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有佛教的、也有道教的……

据介绍,飞鱼根艺工作室的成立打破了过去木雕艺术教学闭门造车的格局,采用“校企双制、产教结合”技能养成模式。工作室由张瑜负责,瞄准市场接订单,推行订单式作业。这就意味着木雕制作工艺课程与企业的工作任务紧密相连,将企业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关课程和学习任务,课程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

“教室就是实习室,作品就是产品。”张瑜随手拿起一个以老子为原型创作的根雕作品,颇为自豪地说:“我们工作室与嵊州市文化艺术村合作,像这样的学生作品直接可以拿到艺术村销售。”如今,作业卖钱已经成了该工作室市场化的一大特色。工作室成立以来,年订单产值达5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专业和产业的双重发展。

为进一步实现飞鱼根艺工作室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学校还与嵊州市文化艺术村剑夫根雕馆、兴国根雕馆、筱阳博艺馆等工作室合作,安排学生利用假期去文化艺术村实习,学习古沉木根雕的制作工艺和木雕产业的经营知识。这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给嵊州市文化艺术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和工艺师傅的传统艺术追求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学生袁玉伟的作品《母亲》、肖旭东等的作品《鱼趣》、戴凯怀等的作品《青春画卷》、徐开乐等的作品《回荡的旋律》就是在实习中获取灵感而“诞生”的,这些作品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全国大师木雕艺术精品展上展出。

精雕雕刻教程篇5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雕刻文化;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这种学习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强调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具有开放性、地域性、主体性、合作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搭建语文教学通向学生生活实践的阶梯,善于捕捉地域文化中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并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了解家乡,开发利用本土资源

很长一段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尽人意,许多教师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概念局限于学科,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传授者”,认为教师的责任就是“教”教材,学生的任务就是“学”教材,而忽视了课程的生成性与构建性,使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

笔者认为,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只是让学生在陌生的文本中认识、理解抽象事物的文化,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因此有必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文化,在浓郁的氛围中感受文化。也就是说,教师要认识地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并积极开发与利用,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曲阳,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是雕刻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曲阳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曲阳县晓林乡钓鱼仰韶文化遗址处,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青铜器等制品,因此曲阳自古便有中国“雕刻之乡”的美誉。曲阳的雕刻史就像一条闪耀着一代代艺人智慧之光的艺术长河,从古至今奔流不息。几千年来,雕刻文化在曲阳大地星火相传,人们用手中的铁锤和钢钎打造出浩如烟海的雕刻精品。这些都为我们曲阳的莘莘学子学习语文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在语文教育中,注重地方课程与教材建设,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纵观曲阳石雕几千年的历史,她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是文化的纪录,也是一部曲阳人文史和地理沿革史。尤其是那些碑刻,填补了好多历史的空白,解答了许多史册上的疑惑。开发利用好本土资源,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雕刻文化资源,启动了“雕刻文化进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促进了语文综合性活动的有效开展。活动中,我们有效利用雕刻素材,运用语言、实物、社会和家庭资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文化情景,丰富学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亲历亲为,充分感受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自然而然受到美的熏陶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提高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充分了解学生,构建学习目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育中开展本土文化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养水平及兴趣程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充分尊重了解学生,从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对他们的学习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参观雕刻厂,当学生面对石雕上那悲壮雄阔的历史场面,面对那些可歌可泣、生灵活现的英雄人物,面对那些今人惊叹、玲珑剔透的石雕装饰的时候,无不为之动容,为之骄傲。在活动中学生对雕刻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感悟到了雕刻技法的精湛、人物形象的丰满,衣饰的清晰、造型的美观,接受了美的熏陶。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涵养他们的家园意识。学生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精选学习内容,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活动中学生们搜集大量有关石雕艺术的图片、新闻报导,积极参加我县每年一度的雕刻艺术节,了解石雕艺术的发展及风格流派,主要传承人及成就,在活动中加深对雕刻文化的了解及热爱,加深对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热爱,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了解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欣赏石雕作品,抒写心中感想”“寻访雕刻厂,感受石雕发展”“探究曲阳石雕艺术”“我爱家乡,我爱曲阳---家乡石雕艺术介绍”等等。调动各种方式,开展综合性学习。

精雕雕刻教程篇6

【关键词】雕刻机;装配误差;加工实验

根据装配工艺要求,合理连接各个零部件,组成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

本雕刻机主体框架采用工业pVC材料,装配后雕刻机加工范围为13×20×4Cm左右,整机尺寸43×36×35Cm左右。根据设计参数,雕刻机装配完成要求装配精度达到各项设计精度。根据装配图纸分析,装配过程中涉及到装配件非常多,其中pVC板35件,三轴丝杆和光杆共计9根,其他标准件若干。

一、雕刻机装配流程

根据装配工艺的基本原则,为了保证雕刻机装配精度,我们通过不断的测试与研讨制订了本雕刻机的装配流程。先部件装配,最后进行总装。雕刻机部装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1雕刻机部装流程图

二、雕刻机装配过程分析

(1)部件组装分析

直线轴承的组装时应该注意,直线轴承配合的固定板内孔加工不规则,有倾斜角存在。所以组装的时候注意作用力位置。丝杠与轴承套件组装的时候,发现轴承配合精度要求高,所以进行先丝杆外径修磨。回差螺母与丝杆的组装之前,先进行装配灵活度测试,修磨双铜螺母工艺毛刺,同时修磨丝杆的端部,组装丝杆弹簧系统时,弹簧只要可以压缩即可。步进电机装配时,需要修磨步进电机的轴,大概就是2-3丝的误差。

2.雕刻机总装过程分析

图2雕刻机组装完成图

完成预组装后,整机总装容易完成。按照XYZ三轴顺序安装组件。安装完成后,测试整机安装精度,旋动联轴器,观察丝杆转动,转动灵活,阻力均匀,即符合装配要求。测试完部件模块性能后,部件进行组装,整机装配完成后,装好电控系统,开始通电测试。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测试,雕刻机装配精度达到设计精度要求。

三、雕刻机加工实验

根据本雕刻机设计加工对象,通过CaD/Cam软件对复杂字体进行雕刻仿真和机床实际加工实验,验证小型数控雕刻机床的可行性。

1.选择加工零件

字体雕刻在加工中能够充分体现雕刻机的各项功能,所以实验选择在100mm×100mm×20mm的铝件上雕刻0.1mm深的宋体阴文汉字,该零件模型用masterCamX5软件进行造型,模型材料为有铝块,masterCam中模型零件造型如图3所示:

图3雕刻汉字

雕刻机实验流程如图4所示:

图4加工实验流程

2.masterCam软件仿真

mastercam是数控程序生成CaD/Cam软件,通过零件建模、选择加工参数,生成刀具轨迹,后置处理生成零件程序。比较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具有诸多优点。刻字仿真过程如下:

(1)选择绘图工具栏中绘制文字功能,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真实字型,参数中选择字体大小,选择好对齐方式后,在文字内容中输入汉字。

(2)选择雕刻机床类型,刀具路径中选择雕刻,在对话框中选择雕刻刀具、设置好雕刻参数,雕刻加工参数中设置安全平面、雕刻深度等参数,切削方式选择往复。

(3)生成刀具轨迹,仿真模拟,后处理生成雕刻机nC程序。

本实验汉字建模仿真流程如图5所示:

图5建模仿真流程

图6样机试验加工

3.雕刻机实例加工

(1)操作雕刻机床,运行mach2软件,点击下拉菜单“配置”选项,分别对里面的相应选项进行设置,包括单位、端口和引脚、电机反转等设置,在端口和引脚选项框中,设置X轴信号、X轴方向分别用端口1的2、3引脚输出;Y轴信号、Y轴方向分别通过4、5引脚输出;Z轴信号、Z轴方向分别用端口6、7引脚输出,在mach2软件里打开qumianltap,导人里面的G代码运行。

(2)零件实际加工时,将毛坯工件固定在雕刻机工作台上,通过找正,使得毛坯工件与主轴垂直,由于没有自动换刀装置,所以进行手动安装刀具。设置好工件坐标系以及刀具长度后,选择自动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过程如图6所示。

(3)通过实际零件的加工验证,表明本课题开发的小型龙门式数控雕刻机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验证了本课题雕刻机设计可行性。

根据装配和加工试验,制造出雕刻机样机一台。通过两年教学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精雕雕刻教程篇7

安历泰蔬果艺术雕刻(香港)创办人/总监

2013年香港厨师协会会员

2013年中国南海名厨俱乐部委员

2013年开办theHongkongJapaneseClub定期果雕研习班

2013年开办周大福珠宝金饰会员果雕研习班

2013年荣获“HoFeX2013蔬果艺术雕刻”铜奖

2013年接受凤凰卫视香港台果雕专访

2014年中国香港戴龙食神会果雕委员

2014全美国西瓜雕刻图片大赛获典雅组冠军

2014年广烹顺德厨皇俱乐部成立庆典获雕刻大师奖

2014接受香港电台《新人类大世界》节目果雕专访

2014接受江门电视台“美食江门”节目果雕专访

初识果雕便已深爱

中华民族素以美食闻名天下,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从某种意义上讲,色应该是最高层次的饮食境界。因此,一门强调视觉形象的饮食艺术――果雕因色彩而生。果雕即是通过大师的精雕细刻,将新鲜蔬果成一件件工艺作品,融食用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带给人美的享受。

与果雕的结缘,对於黎民权先生来说纯粹是出於偶然。早年,香港本土出生的他正做着工艺品外贸的生意,公司经营稳定,几年前,因周边经济环境的变化,黎民权先生停下他倾注了20多年心血的外贸生意,决定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一次偶然,黎民权先生从杂上看到关於食材雕刻的文章,那丰富的色彩和形状各的作品瞬间吸引了他的眼球。从那以後,他常常拿起刀子就在食材上刻刻划划,也许是天生对艺术的敏感,让他雕出来的作品还有几分模样,遂决定投身其中,摸索出一条门路来。那时候,雕刻艺术在香港不蓬勃,教果雕的老师也为数不多,因此,对於黎民权先生而言,重新来过本就不易,偏偏要去挑战一个冷门、高难度的职业更需要极大的勇气。经过反复尝试,他发现雕刻没有想象中难,管不专研这条路,那麽学好这门手艺对自己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亦是有所帮助。

於是,黎民权先生自学食材雕刻艺术,每一件成型的作品都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与用心,他走遍世界各地,看尽当地的雕刻艺术,最终为泰国的果雕所吸引。泰国地处热带雨林气候,是生产水果的王国,因而也就成了果雕的文化艺术产业之地。最重要的是,泰国果雕作品以花朵为主,而黎民权先生生性喜欢花,自然就对泰国果雕兴趣浓厚。另一方面,花朵形状的果雕放在很多地方都十分适用,因此在世界上最为普遍,大部分厨师学的也是这门艺术,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学习泰国果雕是最好的选择。自学果雕一个月後,黎民权先生已经掌握了一套熟络的雕刻技法,这为他往後的果雕之路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他从中不断总结,跟随三位泰籍老师学习更高的果雕艺术,将不成熟的技法一一攻克,这让他更加坚定走果雕艺术之路的决心。

成绩无关乎金钱,只与梦想有关

在许多人眼中,果雕是一门艺术,以前的果雕大部分是传统的龙凤造型,高端宴席上才能见到,历经岁月的洗礼,果雕艺术逐渐淡出酒家,小菜馆就更少见了,因此,它又被认为是一门“珍贵的艺术”。再加上果雕不同於其它艺术创作,其食材以蔬菜水果为主,它脆嫩、、易枯,受多种材料、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创作难度更高,而雕刻出来的作品也没有办法长久存放,反而显得更加宝贵。

欣赏过黎民权先生果雕过程的人,无不惊叹他高超的雕技。一开始还是个椭圆状的西瓜,经他细路雕刻後,摇变成华美可人的牡丹。每一刀,都凝注着他的创作力,那坚定的眼神,又徐徐流露出他的一份投入与专注,从中不难洞见其心性之沉稳与心智之灵动。更重要的是,从他的作品中,总能读出他对艺术极高的品鉴力,只需给他一把雕刻刀,他就能在瓜果上雕出形态各、神形兼备的花卉,层次多且美,看得人心花怒放,给食材平添了一份观赏价值和审美趣味。

黎民权先生的雕刻之道,在於在构图运刀方面有着颇多讲究,他尤其讲究作品能达到形意兼备的艺术境界,而达到这一境界别无捷径,唯一只要用心。“食材从田园里摘下来後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如果用雕刻技术将它们变成漂亮的图案,它便还有另外一个机会去展现它的美与生命力。果雕代表的是我自己,我认为一双手可以创造美,比任何东西都要宝贵。”黎民权先生如此深刻地认识到果雕给自己所带来的改变,他言,即使是普通民众,学一点果雕技法生活也会更灿烂些,因此,他很努力地在这条路上学习、探索,终修得娴熟雕技,在大小场合展现着魅力四射的果雕艺术。

随着名气的增大,黎民权先生受邀为不同机构的活动和宴会出任客席果雕示范及表演嘉宾,其人其技也曾被多家传媒杂报道。他曾被委任为2014年广烹厨皇顺德俱乐部果雕大师、2014年香港酒节专用果雕师;曾任2014年度以马杯烹饪比赛、第八届奥食卡美食盛典(佛山)、江门市厨点师协会第三届理事就职果雕示范及表演嘉宾;亦曾接受香港《现饮GoURmet》、《YUmme》、《饮食男女》、《壹刊》等权威饮食娱乐杂的专访……所有的荣誉,都源自於社会对黎民权先生成绩的认可,他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这无关乎金钱,只与梦想有关。他希望通过这些平台,让更多人认识果雕,明白在中国一样可以学到好的果雕技术,这也是黎民权先生选择这门“冷门”行业的初衷。

愿将泰国果雕艺术带到中国各地

果雕因食材自身的品质特点往往几天就失去了活力,为了让这份美好能长存,黎民权先生总会拿相机将自己的作品拍下来,暇时间拿来细细品味,从中寻找果雕艺术的精髓。学习泰国果雕长达五年之久,黎民权先生对这门技艺日渐着迷。为了更好地传扬果雕艺术,他於2013年创办了属於自己的工作室,开设果雕艺术培训课程,亲自教授一套完整的泰国果雕技巧,以简单的方法让学习者更容易了解及掌握雕刻技法,少走许多弯路。

收受学生,黎民权先生向来都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他讲学生在精不在多,果雕教学不能急於求成,而学习者更要耐得住寂寞,懂得坚持。他教导学生学习果雕不要重“形”而要重“神”,要想雕出好的作品首先要心中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黎民权先生从不雕刻,因为这时候雕出来的东西不活,没有生命力,而他一旦投入,旁人则不得打扰,那样他的创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认为,学习果雕就是这个道理,就好比雕一朵花,他只管教给学生技巧,至於雕出来的花灵不灵,完全看个人的悟性。

精雕雕刻教程篇8

〔关键词〕传统建筑木雕历史

湖南建筑是中国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民间俗语“墙倒屋不塌”,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特点的最形象的表述。正是因为传统建筑主要使用木材料和这种木架结构才使建筑木雕装饰成为可能。湖南建筑木雕以其独特的面貌丰富了中国建筑装饰体系。建筑木雕艺术是地域环境、经济体制、宗教伦理、文化思想、民族风俗等各种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湖南地理位置闭塞,古代在文化上与中原文化交流少,经济欠发达,仕宦商人群体势力小,建筑木雕基本上走的是自己发展的道路,也受到其他地区建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湖南建筑木雕的特点。

究竟何时湖南先民在湘楚大地上对建筑进行雕刻装饰做出了第一件建筑木雕构件,这已无从稽考。但从实物资料看,早在石器时代,湖南就有了满饰浮雕的白陶盆,那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雕饰陶器,也是湖南目前发现最早的雕刻实物。通常人们把石器作为人类生产的第一类工具,而木材更易于加工,我们可以推测,此时期木艺器物已是十分普遍,只是木质器物不易保存罢了。

商周时期,湖南地域的雕刻工艺就已达到了十分辉煌的高峰。精美纹饰的玉器和青铜器,直接和间接地展示出当时的雕刻水准。四羊方尊、青铜人面纹方鼎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青铜人面纹方鼎四周饰四个浮雕人面,耳上部有云纹,下部有弯曲的手爪形纹饰,其它部位有不同的纹饰。人面五官比例准确,表情神秘微妙,纹样规范精细,它显示出当时雕刻艺人在制作此模具时所具有的精湛技艺。殷商时期,冶金业得到发展,青铜工具的出现改善了木材加工工艺,促进了木雕业的发展。。《礼记q曲礼》记载,在商朝王室中设有“六工”,其中便有“木工”,木工是兼雕刻的。殷商建造了大型宫殿,在商代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墓椁板上已有精细雕花建筑群,可以推测建筑木雕已运用其上。“南方有嘉木”,湖南又是青铜工艺发达的地区,可以推测湖南建筑木雕已在建筑装饰上广为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铁工具铸造水平提高,以“失蜡法”作为青铜镂空的技艺出现,雕刻工艺跨入新时期。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时代,雕刻匠人从奴隶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朝廷还专门有“太宰使百工化八材”,八材即珠、玉、石、象牙、木、金、革、羽,大多系雕刻之事。在理论方面,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我国最早关于工艺的著作《考工记》。《考工记》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为良”的朴素工艺观。这个时期出现了鲁班这样的木工工匠的杰出代表。他对于建筑、舟车的制造与改良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是雕刻大家,被匠艺界奉为祖师爷。民间流传有鲁班为殿柱增加木雕托木和石雕柱础的故事。

秦汉时期的汉楚之地,漆器工艺发达,漆艺与木雕工艺紧密相关。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的木雕彩漆《虎座双鸟鼓》,是一件战国时代的乐器,木胎圆雕,鲜明地体现了我国雕塑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淳朴简拙的艺术传统。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木俑,是汉代早期的木雕珍品。这些木俑多以单块木头雕成,也有的用榫卯结构拼接而成,造型稚拙质朴,姿态各异。

魏晋南北朝战事纷繁,虽然国家经济惨遭破坏,但此时,各民族间借此机会加强了交流,一些民间手工艺得到发展。特别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和宗教艺术的出现,自南北朝始,中国大量兴建寺庙。寺庙建筑多为木构建筑,这为木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木雕艺术是木构建筑的灵魂,木雕逐步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形式,建筑木雕随后逐渐向民间普及。佛教盛行于世,佛寺随处可见,杜牧有诗云:“南朝四面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当时从君主到黎民百姓,多奉佛、敬佛。佛寺多琳宫琼宇,其梁柱、斗拱、廊檐、门窗,精雕细缕,蔚为壮观。佛像亦栩栩如生,精致而亮丽。不少艺术名家参与其造神运动之中,如北魏书画家蒋少游,善于建筑构件的装饰雕刻。山西平城与河南的一些宫殿建筑的雕刻,有不少出自于他之手。魏晋南北朝的木雕,品种多、数量大,当时木雕工艺的普及程度远甚于玉雕、石雕。晋代诗人有诗曰:“涉足潇湘外,雕琢秦岭木,借问何处士,自谓九峰客”。(清朝q王介孚藏《诸子百家诗词拾遗》)。九峰山位于湖南衡阳县境内,可见湖南雕匠至迟在晋代已远涉他乡从艺。西汉刘向在《新序・杂事》中讲述的《叶公好龙》的故事,说是楚国的叶公十分爱龙,在他的住所到处装饰着龙的形象,其中就有木雕的龙。由此可以推测湘楚大地建筑雕琢之盛,木雕装饰已在民居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隋唐时期,建筑木雕在技术上已相当成熟。从文献上看,唐代南方还有在建筑物上用综合性材料作雕刻装饰的。《南部烟花记》载:“隋文帝为蔡容华作潇湘绿倚窗,上饰黄金芙蓉花,玻璃网户,文杏为梁,雕刻飞走,动值千金。”由此可见,综合性雕刻工艺已成为当时朝廷的至爱,精细而多样的雕刻技艺受到社会推崇。

宋元时代,文人雅士隐逸时尚风靡全国,建造具有无为、空灵境界的寺庙、道观、宗祠和民居成为一种争相效仿的时髦。湖南地处山林沟壑之间,自然的山水格局正符合当时宗教山水观念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之下,湖南进入以建筑与家具木雕为主要雕刻内容的时期是一种必然。大兴土木的狂热鼓舞人们无所顾忌地雕梁画栋,据《清泉县(今湖南衡阳)志》记载:“清泉四界,山高林密,宜耕田亩甚少,丁壮多富舍,事竹木雕者甚众。”可见,湖南竹木雕在宋代就已“从雕者如云,工刻艺者日众”。对民间建筑装饰刻龙描凤之风,朝廷恐有“礼崩乐坏”之势,对不同级别的土木兴建及配饰作了许多禁令。《宋史q舆服志》云:“庶民三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辅飞檐。”又《元史》载:“诸小民房屋安置鹅项衔脊有鳞爪瓦兽者,苔三十七,陶人二十七。”大兴土木的狂热年代还产生了一部关于建筑设计、结构、用料、施工的规范性巨著―――《营造法式》。北宋少监李诫“考阅旧章,稽考众智”编修的《营造法式》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建筑理论与技术的著作。书中有大木、小木、雕木三作的篇章,论述了木雕的工艺。《营造法式》的颁行对砖、木、石结构的建筑的雕刻艺术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们还可以见到一些遗存的宋代建筑木雕,如山西晋祠副阶缠柱龙,以及建筑施雕构件中的曲木、斜撑、悬鱼、惹草、角神等。这些都能说明宋代木雕在殿阁中有较为固定的格式,木雕的技艺已臻完美。今坐落在永州宁远县的文庙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明清时期,儒、道、佛各派宗教观念世俗化、民间化。寺庙道观遍及南北东西,信土深居村村寨寨。湖南衡山,自古是道教与佛教圣地,传说在明清寺观盛期,衡山佛寺就有大禅堂72处,小茅庵3000多处。这些圣殿与庵堂皆雕梁画栋,大小神佛雕像成百上千。至今衡阳仍为湖南雕刻之乡,这与衡山寺观建造之盛需要大量建筑雕刻有关。另一方面,南宋以后直至明清,建筑木雕由宫式殿阁转而盛行于民居住宅,逐步贴近生活走向民间。题材由狭义而广泛,形式由程式而趋向自由,内容由简单而变得丰富,花鸟、人物、动物、山水都在民居木雕中出现。建筑木雕不仅成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有许多构件雕刻,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雕塑作品,开创了建筑木雕艺术的新天地。在居室和家具构件上施用雕刻已经是遍及每村每寨,每家每户的事情,其数量和质量都相当可观,开创了木雕艺术在民间普及的新时代。明清政府对于建筑规模及装饰禁令和定规仍然不断,如“禁官……脊用花样瓦饰梁栋斗拱檐角彩绘饰”(《明史q舆服志》)“亲王府制绘金云雕龙有禁凡正门禁雕龙首(《大清会典》)。事实上,民间全然不理会政府禁令,纹样选用全凭当时当地民俗的“时兴”,朝廷三令五申不让平民随意使用的龙凤,在湖南民间随处可见。明清时期我国经济繁荣,官宦商贾以及地主拥有较强的财力。但当时的统治者颁发的营造制度对一些政治地位不高的官宦、商贾等作了一些限制,对其住宅开间、进深规模有约束。为了光宗耀祖,展示自己的家资地位,他们另劈天地,便在建筑装饰上做文章。于是建筑雕刻成为热点,以至于蔚然成风,连寻常百姓人家也竟相效仿。许多民居的建造,木雕开支往往达到总造价的百分之五十之上,从而为木雕艺人提供了施展技艺的物质基础和用武之地。现在存世的建筑木雕多是清乾嘉时期的作品,数量最多,工艺水平最高。

精雕雕刻教程篇9

关键词:木雕价值;原材料;雕工;艺术价值

木雕作品的年代越是久远,它的色泽就越是沉着,越能彰显它的古朴,雕刻技法的丰富和精湛也决定了木雕艺品的价值。我们普遍的认为木雕艺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三点:首先是雕刻工艺的价值,其次是原材料的价值,最后则是木雕艺品的艺术价值。

1雕刻工艺价值

木雕工艺在民间流传已久,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和地域性的色彩。但无论是哪一个派别,或者说哪一个区域的木雕工艺,都要讲求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因为雕刻技法十分丰富,故在表现不同的对象时,在雕刻的技法上也会有所不同:在雕琢单独的、小型的艺术品,如陈设品或观赏品时多采用圆雕或者版圆雕的工艺技巧进行雕琢;创作一些融入思想意义或是对现实生活写照进行刻画的作品,在雕刻时则要注意虚实结合,创造出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而制作一些专为衬托其他工艺品而服务的木雕装饰,采用浮雕和高浮雕,以简洁的造型为主要方式,用来丰富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价值。

每一件木雕作品,或者说木雕的每一个细节都闪耀着木雕艺人智慧的光圈,他们丰富了木头原本苍白的世界,也让艺术的枝桠从原本逝去的木质中散发出艺术的味道。他们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与经久不衰的创业、刻苦的劳动精神也是异常难得的,这也是木雕工艺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2原材料的价值

中国的木雕发展历史已经十分久远,种类繁多,所以应用的木材也是五花八门的,就拿莆田的木雕来说,多是红木材质。红木类的树种分为“五属八类”,包括花梨木类,紫檀木类,红酸枝类等,总共囊括了30多种木材。

黄花梨木纹路多变,如行云流水,既是静和柔,又有变在其中,动静结合于同一抹黄金色泽中,它身上的高贵与典雅相结合,清晰的纹理和淡雅的芳香,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重点;小叶紫檀产自印度,成长速度缓慢,百年也难成好的木材,紫檀的根部还容易空心腐烂,所以有十檀九空的说法。紫檀木若雕刻成作品后,时常把玩就容易形成包浆,具有光泽,其中香气也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渐渐消失;红酸枝也是珍贵的树种之一,多产于东南亚国家,有细密的结构,纹理呈交错状。

原材料赋予的价值是人工无法代替的,它所散发出的芬芳与木材上独特的纹理都是大自然给予的奇迹。这些原木材不易变形、纹理清晰、有淡雅的清香以及稀缺珍贵等特性都为木雕的整体价值提升了不少,因为上述的优点,这些木材被广泛运用于大型的家具与小型的装饰性雕刻中,小件市场如手串、雕刻装饰品还有点缀性的精致装饰品也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而上好的木材不仅有观赏性的价值,同时还具有药用的功效,就如沉香,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记录它的药理功效。

3木雕的艺术价值

树木给人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好处,而木雕艺人能回馈给木头的只有根据它的本质特点因材施艺化为艺术,创造出新的艺术价值,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精美的木雕艺术品。

我们常说的木雕艺术品是指那些构思精妙绝伦、富有内涵、能深刻地反映出社会常态、创作者审美观和雕刻技巧的作品。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木雕工艺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影响力,一件真正具有品质和艺术内涵的木雕作品出现时,它的艺术价值已经被真实的价值取代,顾客也会忽略了他的价格,而更注重它的本质与价值。木雕中精美的图案,精巧的结构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木雕的装饰和应用十分广泛,不同的表现手法、丰富的雕刻技法所创作出来的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中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的文化,同时也体现出了木雕的艺术价值。

作品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木雕创作者的情趣与艺术素养,以及木材的天然形态和自然纹理。就比如说作者的作品《观瀑图》,因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千山万水,也喜爱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以在笔者看见这个纹理细密而垂直的原材料时,就联想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场景,瀑布的水仿佛源自天际处,水潭边上的树木或挺拔、或弯曲,组成一幅娴雅悠然的画面。也是因为木雕丰富的表现手法,才能深入体现作品的文化的内涵,它精细的雕刻或简洁,或粗狂有力,都凸显了作品的自然美与创作者的心灵手巧,这类的作品多是收藏家的心爱之物,无论是用于装饰物件上,还是陶冶情操、美化环境上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木雕蕴含着许许多多的中国民俗与文化,其中包括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明代就有一叫做高濂的文人在描绘他的书斋布局的文章有写到关于供佛的形状大小,其中材质已经无法考究,但是古代文人对佛像的喜爱已经可见一斑了。中国的佛教在整个文化的价值来说是一枝别具一格的奇葩,自传入中国后,它的兴衰起伏跌宕,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佛教文化在今愈发显得美丽而独具内涵。木雕文化中的佛教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材质的限制,让木雕佛像难以保留,所以历经沧桑的寺庙建筑和斑驳的古老佛像都是古人留下的瑰宝,也是经久不衰的经典。而不同地域的文化也是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莆田木雕的古朴精致,东阳的雍容华贵,每一项工艺都十分精巧,图案也异常优美,不同的表现方法却同时在诠释中华的文化与木雕的艺术价值。

木雕艺术相对于木雕技法与原材料来说更是整个木雕创作的点睛之笔,唯有添加了艺术价值才算为木雕注入了灵魂,所刻画的人物的一颦一笑仿佛都活了过来,真正地将木雕价值完整的诠释出来,这一点也是木雕收藏价值最重要的一笔,所以,无论是从市场价值还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去考虑,这原材料价值与工艺价值以及艺术价值三者都是缺一不可的。

精雕雕刻教程篇10

关键词:冷菜;雕刻;职业核心能力;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186-0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餐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只是要吃饱,更注重营养健康和美的感受。冷菜雕刻由简单的食品提供、菜肴制作转变为科学艺术。冷菜雕刻教学也由单纯的雕刻技术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除了专业的技术技能外的其他基本能力,包括基础能力、拓展能力和延伸能力,如沟通、合作、自我管理、创意创新、解决处理问题、领导和执行等。冷菜雕刻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宴会冷菜的制作技艺和雕刻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的高素质行业劳动者。

一、冷菜雕刻教学现状

冷菜雕刻是烹饪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一门必修课程。教学中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1.目前使用的教材《冷菜、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在课程中设置了冷菜食品雕刻的民族文化介绍、冷菜雕刻的产生发展、基本的冷菜雕刻操作步骤等几个方面,让学生理解冷菜雕刻,掌握果蔬雕刻和菜肴周边雕刻,合理运用整理雕刻、浮雕、镂空雕刻等雕刻技法。

2.目前的烹饪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理论教学仍是你讲我听的“灌输教学”。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采用统一的考试考核学生的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潜能;课上教学缺少交流合作意识的培养。

3.烹饪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每年都在变化,但是教学的内容和实践雕刻工艺造型却基本不变。目前,各式菜肴不断更新,仅根据学校陈旧的雕刻教学内容学习,是完全跟不上餐饮行业发展的。因此,冷菜雕刻教学在培养学生雕刻技术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烹饪专业学生的特点

1.学生们思维活跃,经常有超前性的突发奇想,这对于学习冷菜雕刻、创新菜品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想法不够成熟,各种想法常常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2.学生不喜欢理论学习。原因主要是理论课的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相比技术实践,学生看不到一时的成果,缺乏成就感;他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觉得课堂内容与实际雕刻毫无联系,学习这些没有用处。

3.实践课上学生可以将想法通过雕刻技术表达出来,但也常会有挫败感,因为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持,学生的技术能力不能真正掌握运用。学生有创新的欲望,但是创新的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培养。只有基础知识牢固了,学生才可以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进行色彩搭配,对食材进行合理雕刻设计,真正创新菜品。

三、冷菜雕刻的职业教育要求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行,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冷菜雕刻教学要培养学生专业的刀工雕刻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审美能力、色彩及营养搭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这能够激发学生对冷菜雕刻的学习兴趣,保持研究创新的热情。冷菜雕刻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才能达到培养符合餐饮行业要求的专业冷菜雕刻人才的目标。

四、冷菜雕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冷菜雕刻教学要采用一体化教学的方式,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色彩搭配、雕刻技术、雕刻主题设计、创意创新、团队合作沟通及自主学习等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一体化教学通过文化基础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技术分解教学,提高学生的雕刻技艺;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色彩搭配能力等。

1.冷菜雕刻基础知识、历史文化及民族艺术特色教学,使学生了解冷菜雕刻的来源,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1)食品雕刻源于工艺美术,其造型艺术和雕刻技艺都是由传统的木刻、石刻、玉雕等雕刻技艺演变而来。学生在了解雕刻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冷菜雕刻的研究,学习借鉴古代雕刻技艺。(2)冷菜雕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教师让学生多了解冷菜雕刻的造型形式及形成原理,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雕刻是有主题、有结构、形态逼真的艺术行为。冷菜雕刻教学要培养学生注重菜品的造型与意境,雕刻主题符合宴会环境达到美化宴席的效果。(3)冷菜雕刻的特性教学。冷菜雕刻具有文化性、民族性和现代性,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内涵,又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学生对冷菜雕刻的具体了解,使他们有兴趣学习研究冷菜雕刻,达到高超的技艺和雕刻理念。

2.冷菜雕刻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扎扎实实的雕刻技巧,掌握雕刻的技术规律。教学中对冷菜实例雕刻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讲解雕刻的操作要领,让学生比照简单的图案进行实际雕刻操作,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雕刻技艺。通过对雕刻形式、造型方法、原材料选择等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掌握食品雕刻技术的规律,发现雕刻的共性,培养学生扎实的雕刻技术。雕刻原材料选择,冷菜雕刻选材多以新鲜的瓜果蔬菜或面点为主,原料要色泽鲜亮自然、水分饱满。根据选择的材料进行雕刻教学,不同的材质使用不同的雕刻方式。如:有的食材适合整体雕刻,有的适合镂空雕刻。食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雕刻方式也不相同,教学中要教学生因材施艺,锻炼学生用不同的食材进行雕刻,并物尽其用,在雕刻锻炼中总结雕刻规律。教师让学生练习雕刻不同的造型,如常见的各式各样的花类、动物生肖、飞鸟、人物等。学生在塑造不同造型的过程中掌握雕刻的整体构思方法,提高其雕刻技术。

3.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搭配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冷菜雕刻基本是宴席的第一道菜品,非常注重色彩和造型。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冷暖色调搭配、主辅色搭配,雕刻的整体布局等;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构思能力,并在鉴赏菜品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1)雕刻教学中要加入雕刻主题教学,让学生可以根据餐厅宴会的需求确定雕刻主题,让学生看到食材或确定雕刻主题后可以迅速地形成雕刻的整体构思。(2)对雕刻的菜品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在不同的雕刻作品中学习汲取经验。冷菜雕刻除了菜品本身的色彩搭配和造型以外也要注意盛放器皿的选择搭配。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培养其审美意识和搭配能力。(3)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合作研究,完成由主题设计到选材雕刻的菜品制作过程。当遇到困难时可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完善方案。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4)专业的冷菜雕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在扎实的雕刻技巧、完善的主题构思及合理搭配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创新。冷菜雕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大家的相互协作和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冷菜雕刻教学的根本目标。

冷菜雕刻日益受到食客的喜爱,冷菜雕刻教学要适应餐饮要求,培养学生扎实的雕刻技艺和职业核心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可以掌握冷菜雕刻的技艺。

参考文献:

[1]童山东.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