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十篇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十篇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27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1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认识到对外贸易依存度过大存在的危机,开始着力在扩大外贸发展规模的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外贸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贸易结构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资源进口依赖度依然很大,出口产品优势主要是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等,实际上贸易结构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本文将以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存在的结构问题,并提出加快其升级的主要途径。

一、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结构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进出口产品比重的发展态势

从进出口比例可以看出,我国处于贸易顺差还是逆差的状态,可以反映我国贸易摩擦的整体情况。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进出口产品比例将长期保持平稳的态势,没有出现大幅度上扬,也没有出现大幅度下降,具体如图1。从1981年至2013年期间我国贸易进出口比例呈现五次波浪型变动。第一次是1981年至1983年,进出口比例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第二次是1983年至1990年,进出口比例呈现连续三年的快速上升和连续五年的快速下降。第三次是1990年至1998年,进出口比例也是连续三年的快速上升和连续五年的快速下降,但是升势和下降幅度相对第二次开始缓和。第四次和第五次的波浪型波动幅度更为缓慢,进出口比例的变动幅度都小于0.5。这说明我国贸易结构逐渐趋于稳定。从整体趋势看,我国经历相对长期的贸易逆差(将近10年)后开始保持长期的贸易顺差趋势。顺差比例的变动(进出口比例)基本保持在(0.8,0.95)区间变动,这种缓和变动从1997年开始,已经维持了17年,因此,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保持了相对长期的稳定态势。

(二)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结构变化情况

初级产品是资源型产品,其进出口结构问题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状况。整体来说,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呈现上升趋势,具体如图1。从图可以看出,自1980年至今我国初级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呈现两个基本趋势——稳步阶段和快速变化阶段。稳步阶段是1980年至1999年,进出口比例基本维持在(0.5,1.0)区间,变化幅度不大。快速变化阶段,即2000年至今,进出口比例呈现曲线上升趋势,变化幅度非常大。1999年的进出口比例为1.35,截止2013年已经达到6.13。初级产品进口比例与出口比例的悬殊,说明我国资源性产品对外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并且保持着上升趋势,这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将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我国初级产品出口发展非常缓慢,1980年至2013年增加了10.77倍,年均增长率为7.5%。我国初级产品的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1980年货物出口主要是为矿物燃料及相关原料(46.96%)和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32.75%),而2013年初级产品出口主要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51.79%)和矿物燃料及有关原料(30.83%)。我国初级产品进口发展非常迅速,1980至2013年初级产品进口增加了93.54倍,年均增长率为19.21%,而我国初级产品进口结构发生的改变更大。1980年时初级产品进口主要为非食用原料(51.07%)和食品及主要食用的活动物(42.06%),到2013年主要为矿物燃料及有关原料(49.31%)和非食用原料(42.47%)。

(三)我国工业制品进出口结构变化

工业制品的进出口结构可以反映区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区域的产业结构问题。目前我国工业制品的进出口结构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没有出现大幅度波动。从图1可以看出,工业品制品的进出口比例与我国货物的整体进出口结构和趋势相对一致,但波动性相对缓和。整体分析,呈现出两种下降趋势:一是1980年至1998年,工业制品进出口比例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和快速下降趋势,维持了18年,时间较长;二是1999年至2013年,进出口比例相对稳定,变化幅度相对缓和,已经维持了15年,时间也较长。

具本来说,工业制品出口结构差异较大。1980年我国工业制品出口主要为轻纺产品和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44.41%),而2013年出口产品主要为机械及运输设备(49.50%),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增幅最大,上升了41个百分点,而轻纺产品和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27个百分点。从进口看,1980年工业制品进口主要为为机械及运输设(39.20%)以及轻纺产品和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31.81%),而2013年主要为机械及运输设(55.17%),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品进口以机械及运输设备为主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保持相对稳定。比较工业制品的进出口情况可以发现,我国机械类产品的进出口额度都非常大,而纺织类主要以出口为主。

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保持平稳发展趋势,货物出口的技术性有待加强。2004至200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保持快速的下降趋势,这说明这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发展迅速,其增速高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速。自2009年之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开始缓慢回升,并且已经持续了四年。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渗入我国各种地区。近年来出口增速放缓,对此我国政府应该予以重视,这凸显了我国货物出口的技术性不足,货物出口的技术性有待提高。

二、我国货物贸易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然占主导地位,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从产品类型看,一些化学品等能源型产品出口率较低,主要出口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的电子电器等机械类产品,占据了总出口额的49.50%。这些产品的生产特点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和简单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实际上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发挥的是组装功能,对于一些具体零部件的生产主要依靠国外企业。纺织类产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优势,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出口总额占总出口额的17%左右。目前电子机械行业和纺织行业已经成为我国两大产能过剩行业。我国长期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主要应该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我国人口规模大,劳动力优势显著,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劳动力优势而可以不依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二是我国经济基础水平低,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技术发展速度难以和经济发展速度平行;三是我国许多企业保持代加工地位,国外的技术只是提供成熟产品零件,而我国提供劳动力,这样导致我国企业的技术难以上升。

(二)我国对国际市场资源型产品依赖性较高,不利于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根据图1及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型产品进出口比例越来越大,比例数值已经超过6.0,即资源进口是资源出口的6倍。这说明我国资源供应的不足,需要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这对于经济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我国原油的消耗70%主要依靠进口,大豆油的原料大豆80%依赖进口,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的讨价还价能力,并且国内这些资源型产品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大,价格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实际上,能源型产品属于国家安全性产品,其对外依赖度过高,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速度,同时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三)工业制成品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过于依赖国际市场

产能过程已经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21世纪初,许多产业已经呈现出严重的产能过剩,例如纺织、电子机械、建材类产品。其中我国建材产品的产能已经超过世界总量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材生产大国,已经严重超出了我国的建材消费水平,过多的生产只能大量投向国际市场。此外,铜铁业、化工产业也存在严重的过剩问题,过剩的比例超过了40%。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达到21%;水泥产能过剩达到28%。对此,部分企业要么因为市场饱和而亏损倒闭,要么将市场转向国外。据统计,2013年我国工业产业利用率为78%,部分行业甚至低于75%,例如建材产能利用率为72.5%。这说明我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一旦这些产业的国际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那么将危及这类企业的生存,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大量的服装企业、建材企业、电子机械企业破产的重要原因。

(四)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例过低,凸显我国贸易产品的层次不高

整体而言,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都不足,基本维持在27%左右,没有上升趋势,波动性也不大。2013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为5581.71亿美元,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电子器械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类产品,其他类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度非常小。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看,在华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产品,大部分此类产品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和上海三个区域,其他区域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比例不到30%,而出口比例不到28%。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区域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严重不足。

三、加快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

第一,从多个视角解决我国对国际市场资源的依赖:一是提高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利用总量;二是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我国资源利用总量;三是提高我国资源的开采能力,例如提升我国深海能源开采技术,以满足我国能源需求,降低我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额度;四是加强资源性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以替代我国产量不足的资源,缓解我国的资源困境。

第二,拉动内需,兼顾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扩大产品消耗能力,有效缓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频繁,国际市场非常不稳定,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出口。因此要想从长期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必须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缓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同时,拉动内需需要一个过程,而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只能依靠国际市场,为此要提高出口退税率,缓解当前我国多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第三,产业转移与转向。要彻底解决我国产能问题,解决贸易结构问题,缓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一是降低国内产业生产,即通过企业重组和兼并,转变投向,减少产业产品生产;二是将产能过剩企业向国外转移,这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走出去,也可以提高我国对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实际上我国部分产业产品例如建材产品,生产虽然过剩,但是其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有能力向国际进军。

第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的研发,提高我国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水平,突破当前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困境,从劳动力优势转为技术优势。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改变我国产品进出口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才能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性优势。面对国际各种高质量产品的进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层次,才能真正改变获得永久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通过技术提升,我国商品出口的价值和结构才能得到提升。

第五,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弥补自身技术的不足。近年来海尔、联想、华为等大型企业陆续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基础,不断促进本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最终良好的占有国际市场,形成高端的技术服务和商品输出。同时,企业应该关注国际先进技术的变化,在坚持创新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满足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2

关键词采矿工程;井下采矿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D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09-0072-02

井下采矿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祸首。而井下采矿技术是否合理与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采矿企业必须根据矿区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采矿技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采矿效率,还能消除大部分不安全因素,从而确保采矿的安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的国家,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国,这就导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同时也促使我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难免就会出现过分开采的情况,从而造成资源短缺,且在开采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提倡,矿物开采事业中也融入了这一理念,国家为了保护矿产资源,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出台了相应的矿产资源开发政策,以便为矿物开采事业实现环保、节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2井下采矿技术特点

井下开采技术是一个统称,其包括多种不同的开采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环境的井下采矿作业。长壁开采技术是众多井下开采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开采。在煤矿井下应用长臂开采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采矿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优点。若是在金属矿层开采中应用长臂开采技术,获取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矿层厚度、矿源存储量、分布深度等都与金属矿层不相同。所以,长臂开采技术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开采,不适用于金属矿开采。井下采矿具有施工复杂、安全性能缺乏保障的特点。井下采矿施工受影响因素较多,容易产生安全事故,所以为了确保井下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采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井下采矿的成本费用。进入井下进行采矿作业时,采矿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整齐佩戴好各种安全防护装备,并确定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无任何疾病,只有这样才能下井作业。此外,在正式进行井下开采作业前,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对井下的各种设施设备进行严格仔细的检查,以此确保开采的顺利、安全,避免火灾、塌陷等开采事故的出现。鉴于井下采矿作业的特殊性,采矿企业若想在井下采矿工程中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快速革新井下采矿技术,做到与时俱进,以此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3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3.1井下充填技术的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技术众多包括干式填充技术、尾砂胶结技术、碎石水泥浆胶结技术等。随着矿产行业的不断发展,以上这些井下采矿技术已经无法在满足矿产行业发展需求,所以,更先进的采矿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井下采矿技术的不断革新,传统的井下充填技术也逐渐向高浓、高尾砂方面发展,不仅降低了胶结材料的用量,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有效的改善了井下采矿环境,对于机械化、大型化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2井下深部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社会的发展,导致矿产资源需求量在不断加大,使得矿产资源存储量在迅速减少,同时这也就对井下开采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应用,不仅很好地满足了上述情况的要求,还有效提高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也是促进我国井下采矿事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举措。由于我国深部开采技术起步较晚,当前在应用和研究方面仍处在初级阶段,加上井下深部开采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产生各种问题,例如出现矿震灾害和爆破事故等问题。所以,作为新形势下的采矿企业重视井下深部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3.3井下支护技术发展趋势

井下采矿作业是一项高危险性的工作,所以,井下支护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井下采矿时,应是有计划、按顺次进行开采,以此确保井下采矿安全。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使得井下支护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当前锚杆桁架就是全新的井下支护技术。锚杆桁架主要由高强度钢杆和两个涨壳式锚杆结合形成,该支护技术在井下采矿作业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俗的绩效。新型的井下支护技术不仅能有效避免井下采矿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进一步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

3.4深海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深海开采技术是深海金属矿产资源开发的核心,包括深海矿产的采集、海底软管输送系统、海底矿物制备装载和输配电、从深海将矿物输送到洋面的提升、海面支持以及采矿船动力定位和采矿及输送过程的监测控制。其核心技术是适应海底作业环境回采率高的智能化采集设备,回采过程形态复杂多变的软管输送技术,高效、安全可靠的多相流提升技术和设备,深海开采水下设备吊放回收技术及悬吊采矿系统的起伏摇摆补偿装置,开采过程采矿船、提升管道、采集设备随动定位及作业过程的监测控制,水下大功率高压输配电技术。以上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完善才能建立完整的深海金属矿产的工业开采系统,使我国成为拥有这一高新技术的国家。

4结论

总之,矿产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而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地表矿产资源的枯竭,使得人们不得不将目标放在地表之下的矿产资源中,所以,井下采矿技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本文从我国矿产资源发展现状以及井下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勇.谈井下采矿技术及井下采矿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141.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3

关键词:矿山机械;发展趋势

前言:我国近年来大力整合、改造现有大矿、关闭小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快大型矿产基地和现代化大型矿企的建设,这为我国矿山机械设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机遇就是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是中国矿山机械设备行业给矿山机械设备企业的的挑战。才可以保护我国的资源能够长期稳定工业、国防等的需要个供应。

中国的经济发展太快,矿山资源的开采也是发展迅速,随着开采的深度也在逐渐加大,开采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陆地到海洋,有浅层开发到深层开采,使得对矿山机械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使得原来的单一型设备向着更精密,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机械工程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将是数字化、智能化、精密化、微型化、生命化和生态化。矿山机械作为机械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也遵循着这个发展的总趋势。同时,结合矿山行业的特点,其发展趋向是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矿山机械制造业应不断融入人类在各领域的优秀成果,面向国家经济建设重大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可持续发展。

1、大型化

一系列世界级矿产基地在西部地区陆续发现,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分布格局正在发生全面改变。矿山机械产品的大型化是现阶段的普遍需求,这不仅能保证稳定性,也能保证效率,更有利的节约成本。根据三个矿山分布密集地区分析,我国已经进入矿山机械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的行列,但是大而不强。基于当今矿山机械行业的形势,中国矿山机械企业应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矿山机械、选矿设备、破碎机设备及关键零件的研发和市场开拓,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全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坚持走绿色创新大道,才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完成由大变强的目标。

2、数字化

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融合在机械辊式破碎机制造业的许多领域,电子控制和软件技术变得同机械工程同等重要。产品开发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品开发和产品性能的可预测性。矿山机械是技术含量和集成化很高的装备,新设备的开发中不断将人类在各领域成果融合进来,随着材料科学、制造工艺、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每一轮产品都有新的技术注入,零部件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设备换代越来越快,尤其是大型矿山机械的开发,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而又不允许设计中出现任何失误,因此必须借助多学科技术的融合,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矿山机械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综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数字化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无人采矿技术,从传统采矿工艺的自动采矿或遥控采矿向智能采矿、数字通信等无人化矿山的方向发展。露天矿运输作业成本约占总成本60%,大型露天矿中电铲和汽车调度是矿山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GpS卫星定位和多频道无线电通信,实现车-铲-调度室之间的信息传递。在软件上采用线性规划加动态规划的自动调度模式。首先在每班作业前用线性规划做出总体安排,然后随作业的进展在线及时地用动态规划予以修正,美国modular公司着名的DiSpatCH软件就是典型的示例,提高矿山企业的生产效率。

数字化给矿山描绘了新的远景,挖掘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实现露天采矿工业流程的再造,完成矿床地质环境建模、生产计划制定执行、生产调度、产品质量监控、设备状况诊断、人员调配、物流、资金流以及工程灾害预警、局域环境监测、特殊工况条件下专家评估决策等子系统的构建、融合,使整个企业成为一个完整、流畅的管理系统,

3、智能化、

自动化无人工作面开采是井下或危险环境采矿的发展方向,也是保障工作面安全开采的有效途径。综合运用采矿学、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进行自动化无人工作面开采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新装备,使矿山机械将向着机器人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矿山机械的结构健康直接影响矿山安全生产和矿工生命安全,矿山机械结构自检测及自诊断系统采用集成传感器、控制器及执行器为一体的智能结构,赋予结构健康自诊断、环境自适应,以及损伤自修复等某些智能功能与生命特征,达到增强结构安全,减轻质量,降低能耗,提高性能的目的,是未来重大矿山机械产品在线监测的方向。

4、生态化

矿山机械是消耗资源的大户、污染的源头。面向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发展,要求矿山机械“生态化”,借助各种先进技术对制造模式、制造资源、制造工艺制造组织进行不断创新,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化。高效、零污染的燃料电池矿山机械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燃料电池是一种将蓄藏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含催化剂的阳极、阴极和导电的电解质组成。燃料在阳极氧化,氧化剂在阳极还原。电子从阳极通过外部负载流向阴极,构成电路,产生电能而驱动负载工作。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不同在于,它工作时需要不断地向电池内输入燃料和氧化剂,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水,并释放出能。只要保持燃料供应,燃料电池就会不断工作,不断向负载供电。从而具有高效、清洁、运行安静、能量密度高的优点。

5、国际化

机械制造业全球产品开发企业的产品开发,不是在自禁的闭门造车,而是在面向开放的公共平台和社会资源。经济建设的需求也促进矿山机械的发展,矿山机械制造业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合作设计和合制造、自主设计的发展道路。同时在新工业、新装备、新技术原始性开发及工程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有一定距离。这一现象也促使国家出台了很多新政策:这不仅是从环保的角度提出的需求,且矿山机械行业的矿山机械设备大型化和高质量化的发展趋势。而如何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配置资源,矿山机械行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国内的矿山机械行业的矿山设备主要分为破碎设备、磨粉设备和人工制砂设备等,其中人工制砂设备领域已经基本开始采用国内设备替代进口设备。且矿山机械行业的矿山机械设备大型化和高质量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矿业矿山机械行业来说,对一些低附加值、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产品已经逐渐失去市场,甚至已经不在矿山里使用。

参考文献

[1]蔡宣全潘东李晨;非煤矿山机械设备大型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研究《安全与健康》2012年第03期

[2]徐振普;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研究;《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第28期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4

关键词:发展前沿前沿技术战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295-01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同志对当前国际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曾做过这样的估计:“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一日千里,在这一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地采取积极的和有效的措施发展他们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据统计,美国每10年科技人员约增加一倍,西欧每15年翻一翻。预计未来100年中全世界科技人员将增加一倍还要多。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作用也是越来越大。

一、当代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由于高技术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等特征,因此,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其中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被看作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1.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先导

信息技术是高科技的前导,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1.1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被称作“神奇的芯片”的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产品。现在的集成电路已能够把整套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存储到一块芯片上。目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可支持更高集成度的新的半导体材料,实现光电集成和光集成、研制生物芯片和功耗低的绿色芯片。

1.2计算机技术

最近10多年来,混合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十分迅速。进人21世纪,计算机技术正在酝酿一系列新的革命,各种新概念计算层出不穷。未来的讨一算机不只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且还将有分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智能化的计算机出现。归纳起来,计算机技术主要朝高性能和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发展。

1.3通信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电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实现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大容量、低损耗的光纤网将发挥它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许多国家的信息网正朝着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智能和个人化信息网发展。我国“863”通信主题“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综合业务数字网(Bip-iSDn)”反映了未来电信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2.新能源――高新技术的支柱

发展重点是开发高效的节能技术和未来的新能源,特别是氢能、可再生能源、第四代核能技术和未来的热核聚变能等,为解决未来能源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在发展新能源和采用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有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要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而“节能”则被国际能源界称为“第五能源”。

3.新材料技术――高新技术的基础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纳米技术将取得革命性突破。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征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征的高新科技。纳米技术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分子以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生产方式发生飞跃。

4.生物技术――高新技术的核心

生物技术是应用于有生命物质的技术。它涵盖了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在内的许多方面的内容。生物技术又叫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是21世纪高科技的核心。

二、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

1.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把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后发达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但如不能抓住机遇,也可能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最终被边缘化。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2.1指导方针

2.1.1自主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的核心行为,是指导方针和总的精神。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们提出自主创新,就是要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以后的再创新,综合起来形成国家的总体创新能力。

2.1.2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是当前的重点。

2.1.3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说明科学和技术要和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相结合。

2.1.4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说明基础研究要适度超前。

2.2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2.3发展重点

2.3.1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21世纪,开发利用清洁、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是人类必然的选择。从长远来看,从兼顾能源和环保来看,随着制氢技术、燃料电池和储氢技术的进步,以氢为燃料的电动车可能在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成为未来的绿色交通工具。

2.3.2要掌握装备制造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竞争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制造科技有四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绿色制造。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趋势二,高新技术制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制造科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制造业是高技术的重要载体,高技术又为制造业前瞻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趋势三,用信息技术提高制造技术水平。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有机结合,即将进一步给设计与制造技术带来深刻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更好、更快、更省、更可靠地制造出创新产品。信息产业是我们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在通讯技术方面,我们已经是生产技术大国,我国现有有线电话、无线电话的容量以及因特网用户总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华为、中信,还有一些其他企业,形成了一批有自主核心产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企业。

趋势四,极端制造。就是特别大或特别小,大的比如,三峡70万千瓦的水轮机的装置,光轮重就有430吨,在整体制造过程中如果没有计算机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就是计算机数字制造的好处;小的比如微型的计算机,可以在手上放置。还有纳米齿轮,小得让人肉眼都看不到。

2.3.3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技术产业的重点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5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进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持续所占比重上升,但增长幅度逐渐趋缓;

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升,但有反复。这一变化过程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的演进规律,与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相适应。但由于历史、体制等因素,当前的产业结构仍然面临较多的矛盾和问题。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首先,从收入结构变动趋势看,第一产业比重在不断降低,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在不断增加;从各产业收入增长的速度看,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增长最快,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从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看,第一产业比重在不断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由此可见,第二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尤其是2001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十分明显。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律。

自2001年之后,住宅、汽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头性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新一轮的高增长行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非均衡性特征较为突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仍然很多。主要表现在:1.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纠偏”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仍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仍显不足。中国现阶段的人均收入水平略高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但第二产业收入比重要高出这些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从就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过低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高乃至过剩的问题仍然存在。

2.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比较缓慢

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结构虽有所优化,种植业比重有所降低,品种优化,但科技的运用有限,农业劳动生产率仍较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对GDp的贡献率基本上在6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达到70%;总量扩张明显,但结构升级较慢;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不强,水平较低,增长质量不高;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技术改造进展不大,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及带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内部,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发展水平滞后;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而新兴行业如信息、咨询、文化、科研开发、教育、旅游、房地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总的比重不足;就业弹性下降,吸纳就业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3.地区产业结构不平衡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各省市产业结构综合分析,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达,占GDp比重逐年增加。而中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增长速度虽然也较快,但在全国的份额有限,第一产业的比重总体上还较高。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由于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区位劣势等因素,经济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表明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在逐步拉大。

4.“二元结构”、“三元特征”比较明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另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我国现阶段的工业化特征呈现出传统工业化特征与工业化高级阶段才出现的特征相叠加的“三元特征”。

5.地区间产业同构化突出,行业集中度过低—35—各地为了增加财政税收,盲目招商引资,大上项目,导致我国产业和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分散、规模小等问题。从全国看,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行业集中度普遍过低,像钢铁、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均属于规模经济的产业,行业集中度要求较高,而我国这类产业的经济规模却不容乐观。

6.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重化工业和制造业规模将继续扩大,即使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强度可以降低,但消耗和排放的总量仍会在一段时期内继续上升。而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物耗高、能源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环境透支。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展望

1.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大势所趋

从我国产业结构中长期变化的基本趋势看,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比较突出的方面,这一特点基本延续了过去较长时期以来形成的变动趋势,并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具体表现在:随着科技对农业运用的力度加大,劳动生产率提高,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就业的比重都将大大下降;随着我国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都将大大上升,从第一产业中退出的劳动力将主要进入第三产业。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要求我国尽快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第三产业的主要行业如金融、信息、咨询、会计、法律等正是重中之重的“接口”行业,而且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具有吸纳各类劳动力就业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是解决我国结构升级过程中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2.第二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所占比重相对稳定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和收入比重将出现小幅下降,且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比收入比重略快一些,说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将有一定程度提高;工业仍然是GDp增长的主要来源,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相对稳定;工业增长主导将由原材料为主的重化工业向住宅、汽车和信息制造业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为主导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尽管还有一定空间,但也要同技术密集相结合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可能;资源约束型产业将可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但要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加工工业在重化工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并成为主导。因为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由一般的“吃、穿”为主向“住、行”为主升级,这将给汽车工业及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进而对建材工业、装备工业产生巨大的中间需求。

3.高技术产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

高技术产业是各国竞争的焦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先导产业。随着我国新的经济增长观念的树立和指导,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及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加大,步伐加快。未来20年,将是国民经济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技术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继续高速增长时期。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环境技术等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将在重大装备制造业、钢铁业、汽车等产业广泛展开,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将有所上升,特别是信息化程度大大加强,促进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

4.资源环境问题仍是“约束条件”

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将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作为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大力发展用高科技武装的、无污染的第三产业,从而有力地拉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有效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促进和谐社会与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

5.国际产业转移将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扩大,层次提高,方式更加灵活,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这些都给中国带来新的贸易与投资机会,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领域也将由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向高附加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物流、研发、金融、地区总部等领域延伸。基于资本、生产技术和基本的研发能力,以及规模经济等优势形成的国际竞争力将不断提高,并促使新的加工工业品的出口快速增长。

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来说,调整产业结构绝非一日之功。只有遵循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从根本上摆脱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产业结构体系建立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资源配置机制之上,注重产业结构的内部协调,才能从目前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环境脆弱的小康,走向生活更加宽裕、环境更加良好、可持续的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2007(7).

[2]卞志村,陈义林.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23(6).

[3]周婧.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动因及其趋势[J].新西部,2008(24).

[4]苏明,杨舜娥,赵福昌.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财税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2(6).

[5]宋群.“十一五”时期统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5(52).

[6]冯飞,杨建龙.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与“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6).

[7]沈怡君.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8).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6

【关键词】中部崛起;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集聚度的测度方法和数据选取

反映产业集聚程度的经济指标有很多,如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行业Hoover系数,空间基尼系数,区域基尼系数,熵指数等等。本文选取熵指数H,行业集中度CR和区域基尼系G数来测度高技术产业的集聚程度。

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1.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总体变动趋势。我国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如表1所示。三个指标一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它们所表示的行业变化趋势大致是一致的。1995~1999年均处于上升状态;1999~2004年,产业集聚程度处于整体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状态;在2004年达到最低值后,2004~2006年呈上升趋势,但并没有表现出一定会持续增长的趋势。在随后的几年中,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渐渐趋于下降状态。

2.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变动趋势。医药制造业在中部地区的总体分布较为零散。河南省有集聚的趋势,但不明显。从2004年以来,一直是中部地区医药制造业产值最大的省份,并且集聚程度逐步加强,产业所占比例从1995年的0.23增长到2010年的0.32。但医药制造业总体集聚程度的四个指标的变动轨迹趋于平稳。总体上说,中部六省除了河南省以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医药制造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并且规模经济性强。根据对医药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分析数据表明,中部地区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很低,重复建设,还没有实现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没有形成良好的区位分工。航空航天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中规模最小的行业,是典型的高技术壁垒、高成长领域。相比整个中部地区其它各个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情况,航空航天制造业具有明显的集聚程度,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在2002年前江西省始终稳占中部地区航空航天制造业产值的半壁江山,并在2002年达到顶点,所占比例达到0.57,说明江西航空航天制造业产业集聚。但2002年后江西航空航天制造业产值骤降,2003年集聚程度随之下降至23%,直到

2010年集聚程度还在缓慢的恢复中。此时湖北,湖南的航空航天制造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以江西,湖南,湖北为主的新的产业集聚。

2001年前中部地区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的集中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湖北省从1997年以来一直占据首位且占中部地区的30%左右。2001年以后熵指数一直徘徊在0.7左右,并从2001年到2008年以来,熵指数不断上升到2008年的0.76,说明产业集聚越来分散,直到近两年集中度才逐步回升。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一门新型工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较强的规模效益,且产品的需求弹性较高,区域集中有利于其实现其实现回魔效益和集聚效益。相比之下,全国该行业2010年集中度CR4为0.72,CR8为0.92。对比东部而言,中部地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集中度很低,分布零散。这主要是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缺少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的人力资源。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地理集中程度是五个高技术产业中最高的。在统计的16个研究年限中,除1995~1998年稍落后与航空航天制造业外,该类高技术产业熵指数一直是最小的,说明该产业的集聚程度是这五个产业中最高的。但在2006年之后,熵指数不断变大,集中度系数不断减少,说明该产业的集聚程度有减弱趋势。该行业最主要集聚地是湖北,2010年总产值占中部地区该产业总产值的60%。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中部地区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集中程度较低,不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但却是五个高技术产业地理集中度波动幅度最大的行业。整个研究年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前,该行业的主要集聚地为湖北省,且一度占据中部地区市场42%,在此期间虽有1998年和2001年的行业集中度有较大幅度上升,但从总体来看,呈缓慢下降趋势。第二阶段,2005~2010年,该行业的集中度缓慢上升,且主要集聚地变为河南省。中部五个城市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产值相差不大,分布均匀。

三、结论与建议

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较低,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东部沿海省市之间有具有较大差距。上述五省在2010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前五位,其总值占全国高技术产业总值高达71%,而中部地区仅占7%。本文根据对我国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分析结果,从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区位分工这三方面提出我国中部地区高新技术集聚程度的措施。(1)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对我国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人才培养,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建立培养人才的良好分为,鼓励员工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注重加强引进外部高素质人才;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大学、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等科技资源,促进区内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推进高科技人才的实际研发能力,来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向企业的生产力转变。(2)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能为生产与生活提供各种服务,能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起飞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助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区域开发的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减少区内企业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产生经济规模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3)区位分工。根据对中部六省的各个高技术产业的分析,各产业的集中度始终不高,主要还是由于各地区对高技术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而不是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来建设。因此各省份要制定具有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既要考虑本地资源禀赋特点和产业发展的前景,又要考虑区域聚集资源的能力和技术创新潜力,要加强集群中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培育完善的产业网络体系,建立企业间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水峰,黄峰岩,金兆怀.我国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基于1998-2010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西:江西社会科学.2012(5):58~62

[2]薛燕.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J].北京:统计教育.2009(2):47~51

[3]周雯雯,陈宇昕.影响CBD产业集聚的因素分析及其启示[J].企业导报.2010(1):140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7

[关键词]HeaD战略科技期刊 重点领域结构调整期刊布局

[分类号]G237.5

当前,上海正以创新型国家战略为指导,立足于自身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以构筑“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精品上海和数字上海”为目标的科学技术发展“HeaD'’战略。在此背景下,发展知识服务业成为上海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保障环境、奠定向创新型社会转型基础的重要策略。科技期刊作为知识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因此获得发展契机。

1 “HeaD”战略下上海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

“HeaD”战略界定的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技术创新方向是未来15年上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也是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从"HeaD"发展战略的视角审视上海科技期刊,不难发现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的期刊资源相对稀缺。在现有369种上海科技期刊中,有59种涉及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其中只有43种属核心期刊;有76种涉及11个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其中只有44种属核心期刊。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内的期刊分布也不平衡,65%的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期刊集中在医药卫生领域,而“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空天战略产品”、“信息产业基础战略产品”、“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和示范”等领域的核心期刊仅有1种,“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等领域的核心期刊甚至空缺。这表明在调整上海科技期刊结构时,需要引导期刊资源向上述重点科学技术发展领域倾斜,以适应上海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推动上海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

2 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的界定

2.1 界定标准

引导期刊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是要明晰并界定未来上海科技期刊的重点发展领域。这驱使我们将目光投向"HeaD"战略指向的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技术创新方向,探寻上海科技期刊在这些领域中的投影,甄别出其中的优势领域、弱势领域和空白领域。具体而言,以5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11个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现状为基准,参照2006年上海各学科领域期刊在全国的定位、2002―2006年上海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SpSS分析结果和2004―2006年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研究结果,分别从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重点技术创新领域两个视角对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按优势领域、弱势领域、空白领域进行界定,判断标准。

确认一个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或重点技术创新领域是上海科技期刊的优势领域、弱势领域还是空白领域,可从四个方面界定:一是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及其核心期刊占有率。对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而言,优势领域要求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不低于2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必须高于70%;弱势领域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低于1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不高于50%;而空白领域则要求相关学科核心期刊数量必须为零。对重点技术创新领域而言,优势领域要求该领域现有期刊总数不低于10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必须高于70%;弱势领域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不超过5种,其中核心期刊占有率低于50%;而空白领域则要求其现有期刊总数不超过3种,其中核心期刊数量为o。二是该领域核心期刊的全国优势度和发展潜力度。重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领域要求两者均为正;弱势领域要求两者均为负。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领域要求全国优势度值为正;弱势领域要求其值为负。三是该领域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趋势。优势领域要求其呈上升趋势;弱势领域则要求其呈下降趋势。四是该领域科技期刊在全国范围的实力分布水平。优势领域要求其实力分布水平不下降;弱势领域则要求其实力分布水平不上升。

2.2 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

根据上述标准,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优势、弱势、空白领域情况。

2.2.1 上海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期刊重点发展领域①生命科学是优势领域。如表2所示,它的期刊总数达27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77.80%;其2006年的全国优势度为0.184,发展潜力度为0.245;SpSS分析发现,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的学科期刊的功能效用呈上升趋势;此外,分析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分值以11分高居榜首,显示了上海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②空天与地学是弱势领域。该领域期刊总数为7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42.86%,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154,发展潜力度为-0.063,说明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与全国同类期刊的差距在拉大。SpSS分析发现,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的功能效用出现了下降。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的研究也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在下降,显示出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发展式微。③测绘学、地球科学以及海洋科学这三个领域尚未实现核心期刊零的突破。对地观测和深空探测、河口、海岸及城市的生态与环境和深海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研究缺乏对口的期刊平台,因而测绘学、地球科学以及海洋科学应视为上海科技期刊亟需发展的空白领域。

2.2.2 技术创新领域的期刊重点发展领域①疾病诊断与治疗和重大新药创制是优势领域。前者期刊总数为19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78.95%,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o.140;后者期刊总数为13种,核心期刊占有率为84.62%,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220。SpSS分析发现,这两个领域相关的学科期刊的功能效用呈上升趋势。此外,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水平的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医药卫生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见表2)。②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及示范、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是弱势领域。生态科技工程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只有2种,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246。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领域有4种上海期刊,但核心期刊占有率为0。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有4种上海期刊,但核心期刊占有率为25%,2006年全国优势度为-0.648。SpSS分析发现,相关领域期刊的功能效用出现了下降。上海科技期刊学科实力分布状况的研究也发现,该领域期刊实力在下降,显示该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发展形势堪忧。③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是空白领域。目前,这个技术创新领域拥有上海期刊仅3种,均属计算机类期刊,尚未实现核心期刊数零的突破,并且没有一种期刊把报道智能港建设的理论研究进展和科技成果作为期刊的主

体内容。

3 规划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的几点建议

根据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在未来的15年将以实施“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战略”为基点,大力推动11个重点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对此,上海应遵循这一发展趋势进行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规划。

3.1 围绕“一个方向,三面推进”具体展开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规划

“一个方向”:指以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上海科技期刊重点发展领域为对象,强化优势领域,扶持弱势领域,填补空白领域,形成上海科学技术重点发展领域内科技期刊的科学合理布局。

“三面推进”:即要抓住三个切人点。

・保障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保有量。科技期刊作为科技信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和手段,承载着传播科技成果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功能,对推动所属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推进上海市科学技术重点领域的发展,就必须首先保障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保有量,填补科学技术重点领域中上海科技期刊的空白,使重点发展领域的科研人员有交流学习的平台,使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有向外传播的渠道。

・丰富重点领域科技期刊的内容资源。目前,在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的76种上海科技期刊中,学术类的期刊有38种,而技术类期刊则相对较少,只有15种。这种状况与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这一思路不相吻合。因此,重点技术创新领域科技期刊需要丰富自身内容,在具备一定理论研究内容的前提下,扩充应用技术传播、科技成果展示等内容,强化反映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的报道,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在重点科学研究领域的59种上海科技期刊中,也需进一步加大对作为技术创新源泉和产业发展基石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的报道,为提升上海知识竞争力奠定基础。

・建设重点领域精品期刊。要改变重点发展领域上海科技期刊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亟需提升重点领域上海科技期刊品第,创建重点领域精品期刊。可对基础较好的优势领域期刊进行扶持资助,同时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期刊进行培育。

3.2 强化既有期刊优势领域

对于优势领域内的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可采取“特区”管理办法,赋予这些科技期刊更多人、财、物方面的自,简化增刊的审批手续,放宽页码篇幅的限制,简化跨媒体出版的审批手续,鼓励其跨媒体出版,给与创办纸介质版、网络版及出版外文版的权利。同时,也应针对各领域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上海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期刊实力强劲,但与国际顶尖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细胞研究》,2007年其影响因子达到4.217,蝉联国内学术期刊榜首,但国外同类期刊Cell的影响因子达29.887。《细胞研究》创刊之初定位于建立一个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细胞生物学交流的桥梁和平台,这个任务已经很好地完成了,目前的目标是要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因此,需要强化、提升这一优势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首先,争取高质量稿源。为破解国内高水平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外流的难题,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引导性政策,激励生命科学领域高水平科研成果在相关期刊上首先发表。其次,根据上海中长期科学研究任务中提出的重点研究对象,对涉及干细胞、蛋白质结构以及化学基因组等研究领域的科技期刊可以在基金资助和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优先照顾,相关部门在刊号资源重新配置时应优先考虑这些领域的新刊申办请求。

疾病诊断与治疗和重大新药创制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实力不俗,但与国际同类期刊相比差距相当明显。这两个领域科技期刊的内容都偏重于学术,缺乏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类期刊。因此,需要推进这一优势领域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和应用性转型。首先,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秀期刊的国际编委队伍建设,聘请国外知名专家担当主编或编委;推进期刊与境外著名期刊出版集团开展合作;政府部门可制定倾向性科技政策,努力改善海归人才建立实验室、组成团队、招收学生及申请研究资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以吸引更多的海外科学家回上海做一流的科学研究,鼓励他们担任期刊主编或编委,提高期刊办刊水平。其次,可以引导一部分学术类期刊提升对技术类稿件的使用比例,或者指导一部分学术类期刊向技术类期刊转型。从根本上讲,要搭建跨系统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科研系统和生产系统的联合。再次,根据上海中长期科学技术创新任务中提出的重点领域,对涉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三大疾病诊疗、智能医疗装备、先进生物医用材料、基于中药的创新药物和基因转染色体动物的构建与应用等领域的科技期刊可以在基金资助和政策扶持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3.3 扶持期刊弱势领域

扶持期刊弱势领域,首先需要加大对弱势领域期刊的培育力度,政策上给与适当的倾斜。如通过资助人才引进,吸收优秀的科学家担任编委和主编,培育该领域的期刊领军人物;设立专门的经费给予阶段性扶持。其次,需逐步引导弱势领域现有科技期刊聚焦前沿研究方向,调整报道主题和报道内容。如引导城市规划类期刊将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与空间格局以及城市热岛和浊岛效应等研究领域作为报道主题;引导环境类科技期刊通过开辟专题栏目系统性地报道有关水生态、环境生态风险等基础研究内容;引导农学类期刊围绕种源农业、装备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组织报道主题;引导能源、环境类科技期刊开辟专题栏目,系统报道有关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湿地保护和绿地建设、重大灾害与风险监测和预警等关键技术;也可鼓励专门创办新刊来进行系统的报道。此外,还应结合领域特征分别制定措施。

对空天与地学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当务之急是提升期刊元气、遏制期刊下滑趋势。可以发挥政府桥梁作用,相关学科国家基金课题及上海基金课题的简讯,组织该领域科技期刊的编辑参加相关会议,促进期刊编委与课题组之间的联系,以方便期刊编辑约请专家写稿,提高稿件的学术水平与时效。

在生态科技工程的应用及示范、资源再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等领域,亟需扶持龙头期刊,重振期刊士气。事实上,上海环境科学类期刊曾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创刊于1982年的《上海环境科学》曾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但2004年该刊受国家关停取缔政府部门办刊影响,转为内刊,其稿源质量和影响力大幅下降。因此,可考虑在上海期刊结构调整中,将刊号资源重新配给《上海环境科学》,让其回归正式出版物,利用其原有基础及人才队伍打造该领域龙头期刊,激活、带动该领域其他期刊的发展。

3.4 填补期刊空白领域

在上海科技期刊结构调整中,应优先考虑将刊号资源调拨给空白领域的申办期刊;同时,政府部门应鼓励、倡导空白领域期刊的创办,组织有资质的相关研究机构积极申办,并给与初期创办资金支持。针对智能港建设的战略产品和服务功能领域的上海科技期刊,还应鼓励现有计算机类期刊涉猎报道智能服务、家用设备智能化、智能社区、智能交通与物流、智能城市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创办新刊与引导现有期刊内容转型双管齐下,为该领域研究技术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传播知识、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为保障该技术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信息支撑条件。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8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趋势

引言

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前的交流,这不但体现在政治上的交流、经济上的交流、文化上的交流,还体现在科技上的交流。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学习交流,在不断吸取和借鉴他国优秀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目前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是促进我国工业的发展重要手段。因而,分析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全面开展和推进工业电气自动化、整体提升工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业要发展离不开工业技术的发展。随着各大工业企业针对工业技术的创新研究,力求工业技术更加的智能化、创新化、数字化和科学化,有效地促进了工业企业发展。而在新兴的工业技术领域,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为工业企业节省了资源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有效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地位。

1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1.1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基石

在我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根据主席的思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方针。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然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赋予现代化新的内涵,对现代化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信息的获取和整理已成为新技术革命时代的重要特色。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各种自动化的设备,有效监控整个生产过程,确保各项设备充分运行,生产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得以顺利实施,以达到提升生产效益的目的。由此可见,工业电气自动化促进现代化生产的实现,为现阶段我国发展“工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1.2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加快全面工业化进程

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先于工业化的发展,而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信息化不断发展完善。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就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因此,加强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力度,就是在发展传统工业产业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得发展,力求全面实现我国电气行业的全面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总之,在传统工业机械化的基础上注入自动化的新鲜血液,以自动化的创新技术武装传统工业生产,确保工业生产流程更加科学化,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实时监控,建设完善的工业自动化体系,促进电气工业化的实现。

2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相关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进入到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之中,对于企业的生产与运作均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ieC61131标准促成编程接口标准化。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家pLC厂商,近400种pLC产品,不同产品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结构化的编程方式使得程序更易管理,也提高了代码的使用效率,缩短了程序编程的周期。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pC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就是其易于使用和维护以及与办公平台简单的集成。现场总线(pmfibus、FF、interbus等)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它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控制)软件和pLC的CpU与位于现场的远程i(o)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低压断路器等连接起来,并将这些现场设备的大量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来。信息技术对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控,方便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所产生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管理人员更加快速和直观的了解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情况,协助管理人员完成对企业制度的制定。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全面渗入工业自动化的机器、设备以及相关的系统中,实时协助自动化设备完成生产工作。另外,自动化领域也积极吸收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业企业管理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企业专有的技术平台存取企业相关资源,并可以随时提取以供相关人员进行企业情况分析,为企业发展制定方向。第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其他工业企业交流工业电气自动的发展情况,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生产信息,带动企业的发展。第三,利用网络平台的最新资源,了解国际上新兴的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实时掌握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弥补本国工业企业的不足,推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全面发展。

3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当前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并且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了一个电气自动化时代当中,市场的竞争激烈,所以还需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为自主研究开发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分布式发展。该思想力求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每个模块都能独立工作,以相应的网络实现风险分散。第二,开放式的发展,也是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建设的主导方向,要确保系统可以维持高效的运行效率。更好的实现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连接,不断提升系统对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处理能力,实现信息化技术与设备网络技术的相互衔接,进而促进一体化技术的成熟发展。第三,制定统一的表准,规范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生产。第四,通用化网络的设计结构,也g-+后工业电气自动化建设的主要方向,通用的网络结构设计形式对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监测控制实现一个特定范围之内的数据传输,保证通讯的顺畅性和稳定性,所以,还需要加强结构的设计,构建出全新的标准促进实践工作效益的提升。

4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为工业现代化的实现带来巨大的冲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为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为全面推动实施工业电气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总之,我国实施工业电气的自动化生产是适应全面工业化发展道路、缩短与工业强国差距以及提升我国工业水平的必然之路。因此,文章研究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琳琳,任杰.浅议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9

关键词:新能源;风电产业;核心技术;未来趋势;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3

发展新能源不仅在能源安全和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经济增长、扶贫、大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减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风能作为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其开发技术是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从20世纪90年以来,世界风力发电产业发展迅速,全球新增装机、累计装机均以年平均高于20%的速度增长。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计,至2030年,风能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Gw,可满足全球17-19%的电力需求。至2050年,风电将满足全球25-30%的电力需求。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

一、全球风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全球风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全球风力发电增长迅速

21世纪初,欧洲和北美洲是全球风电发展最快的地区,近年来亚洲风电快速崛起,逐渐成为全球风电主要市场。当前,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已在开发、利用风电,尤其是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风力发电已经占到较高比例。业界普遍预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风力发电依然会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今年,全球风能理事会了《全球风电统计数据2015》报告。据统计,2015年全球风电产业新增装机63013mw,同比增长22%。其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30500mw。到2015年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32419mw,累计同比增长17%,高居世界第一。截止2015年12月,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前十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德国、印度、西班牙、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巴西。全球累计新增装机容量前十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德国、巴西、印度、加拿大、波兰、法国、英国、土耳其。

2.欧美依然是全球风电整机设备制造业的核心聚集区

欧洲的德国、丹麦、西班牙,亚洲的印度,北美洲的美国,依然是全球风电整机设备制造业的核心聚集区。欧美国家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主要有:Vestas(丹麦)、通用电气(美国)、enercon(德国)、Gamesa(西班牙)、Suzlon(印度)、西门子(德国)、Repower(德国)等。美国GewinD公司拥有全球风电设备市场份额的15%以上,德国eneRCon公司是目前德国最大的风机制造企业,丹麦RaSio实验室聚焦风电领域的发电能源系统、核心零部件以及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的研发。SKF轴承、FaG轴承和timKen轴承是世界风电轴承的主要生产商。国外风电齿轮箱制造企业主要有芬兰moventas,全球风叶三大制造商是丹麦的Lm公司、Vestas风力系统公司和德国的enercon公司。丹麦艾尔姆公司更是全球风叶主要制造商,拥有全球风叶市场份额的1/3。

3.大力发展海上风电逐渐成为新趋势

发展陆地风电,需占用大量的陆地面积,也会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环境,所以,海上风电就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国内外风电企业已经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海上风电技术的研究和现场应用。2015年,全球海上风电产能快速发展,总产能增长至11Gw,新增4Gw。其中,欧洲进行了大规模的海上风场建设,促使海上风电装机量增长了近1倍;与此同时,美国也积极加大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步伐,建设了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地基。2015年,全球新建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总额增长至193亿欧元,项目融资屡创新高,投资项目总数是前一年度的两倍。预计2020年时,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量将增长至40.3Gw,年复合增长率为32%。

(二)全球风能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持续增大

从发展态势看,全球风电产业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单机容量和利用率大大提高,各类主流机型单机容量增长快速。由于当前传统能源的减少、社会经济不断增加的电力需求,全球各类龙头风电设备制造商,已进行了更大型风力发电机的研发。Repower公司已经开始批量生产5mw、6mw风机,华锐风电的5mw风机、西门子公司的36mw已经实现下线。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开始研发了10mw的风机,金风科技等中国风电企业更是积极研发风机大型化产品。ewea2015欧洲风能年会上的新机型不少,除了Vestas和Ge,Gamesa和enercon也分别推出G132-3.3mw和e141-4.2mw机型。

2.单机容量为3-6mw的海上风电机组已商业化运行

海上风电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全球3-6mw单机容量的风电机组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2015年,西门子于欧洲海上风电展上公布了其新研发的7mw海上风电机组,Swt-7.0-154。该7mw机组其实是西门子上一个6mw机组的升级版,都用到直驱系统,预计发电效率要比之前一台高10%。全球风电机组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筹备将来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建设,美国的超导公司已进行了10mw风力发电机的技术研发。

3.新气流技术兴起

在稳流风况下,最高效率的是风轮机,然而在不稳定风速情况下,其效率会显著减少。美国雪城大学研究人员对一种基于智能系统的主动气流控制方法进行了测验,从明尼苏达大学风能联盟取得了美国能源部的财政资助。该项目估算了风机叶片表面气流情况,凭借智能控制器进行信息处理后进行实时驱动叶片控制气流,可有效降低因流动分离而产生的多余噪声,大大促进了风机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

4.直驱式风电机组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目前从风轮到发电机的驱动方式主要有双馈式、直驱式和混合式三种。双馈式风电机组是目前风电机组的主导机型,这主要是由于其转子励磁电流幅值、相位、频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均可调,可实现变速恒频运行,以及并网特性优良的特点。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直驱式风力机在风电市场上所占份额日益增大,这主要是由于其投资和维护成本低、可靠性好、,可大大降低传动链损失、停机的时间。

5.智能化控制技术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控制技术是风力发电的最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包括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和风电机组的控制系统。目前先进的控制技术主要有专家系统控制、微分几何控制、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最优控制、模型预测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后的控制技术应该不断向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6.欧洲、日本和美国储能技术三足鼎立

目前,欧洲、日本和美国在储能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较有发展前途有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储能等。美国瑟斯汀X公司(SustainX)已经掌握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airenergystorage)技术。美国nanotekinstruments最新研发了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单位质量可储存的能量与镍氢电池旗鼓相当,在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就可以完成充电、放电,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二、我国风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风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当前,风电装机总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因为我国具备雄厚的风电资源开发潜力,因此,风电将来可以发展成主流能源的重要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产业成为新能源的领跑者,并形成极为突出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1.风电总装机容量和新增装机容量均为世界第一

伴随《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制定,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迅猛。2015年,我国风电产业增长势头显著,新增装机容量再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至30500mw,占全球新增总装机容量的48.4%;总装机容量打145104m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33.6%。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5年,我国风电发电量达到1863亿千瓦时,在总计的发电量中占到3.3%;新增风电核准容量4300万千瓦,累计核准容量2.16亿千瓦。也要注意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并网容量与吊装容量发展差距较大,我国未并网容量高达30%以上,国外未并网容量不超10%。同时,我国风电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一些企业盲目跟风进入风机整机制造领域。

2.海上风电发展快猛

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是我国目前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安装了34台国产3.0mw风电机组,2010年6月,已实现了并网发电;2010年9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了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2015年,福建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一期40万千瓦项目,获得福建省发改委核准,该项目是国内已获批建设的最大海上风电场项目。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达36万千瓦,累计装机总量从世界排名第五跃升至第四。

3.已形成一批全球知名的龙头骨干企业

彭博新能源财经2月19日的2015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市场份额报告显示,2015年,以全球新增装机7.8Gw,金风科技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我国本土装机占其全球总装机容量的99%。丹麦维斯塔斯(Vestas)位列全球第二,2015年全球新增装机遍及全球32个国家,装机容量达到7.3Gw。除金风科技外,中国另有三家风电整机制造商位列全球十大整机制造商,分别是排在全球第七位的国电联合动力,第八位的远景能源和明阳风电。此外,中船重工(重庆)海装以我国本土2Gw的新增装机,首次跃居世界十大陆上(不含海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受益于2015年中国风电市场的迅猛增长,中国整机制造商全球排名进步显著,但风电整机海外出口业务并未实现突破,绝大部分装机仍来自于中国本土。

(二)我国风能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风电技术国产化项目实施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风电机组的整机国产化作为风电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业内历来得到足够关注,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方汽轮机等企业通过对新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研发,已经生产出了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样机。各制造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和加快新机型的推出速度。同时,各厂家加大了对现有机型的技术改进和国产化工作。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新增的风电机组中,1.5mw、2mw的风电机组在市场上依然是主流,占到全国80%以上的新增装机容量。此外,我国在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已经非常接近国外先进企业,能很好满足国内的主流机型使用要求,且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出口国外;此外,我国在轴承、变流器以及控制系统的研制上,也取得重大突破,开始不断供应国内企业。但也清醒认识到,风电设备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风电设备零部件配套上,大规模风电设备制造处于发展初期,在核心零配件、产品性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差距显著。

2.整机设计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足够的实力

整机设计技术目前国内还没有足够的实力,针对某一类风资源的风机整机设计依然依赖于国外供应商。由于国内的风电场分布、风资源状况与国外大不相同,电网的技术标准也不一致,因此,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国情做出调整,目前的调整都受制于国外的供应商。为此,国内研究机构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进行自主研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整机厂(包括国内三大家的华锐、东汽与金风)、控制系统公司都还处于技术集成的阶段。

3.风电的控制和管理技术基础较为薄弱

由于风力发电装备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加上国内在相关领域基础不强,我国风电产业存在基础研究能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的突出障碍,无法满足风电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缺乏,大多数的风电企业技术人才短缺,没有建立专业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力度小,未能形成有效的科研创造与转移转化体系。另外,风电企业仍未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技术产品研发,尤其是风电机组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投入仍显不足,风电机组的总体设计和关键零部件设计能力仍是风能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4.风电并网技术还处于跟踪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加大大型并网风电机组研制力度,到1997年才真正由科研成果转为市场产出。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技术更多依靠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处于跟从阶段,国产设备基本依赖于“定桨定速”技术。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国内风电产业核心技术缺乏,虽然对风电机组的测试技术作过一些研究,但不太系统,风电设备的试验风场也缺乏。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主流机型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投入大量资源攻关的风电机型在国外早就已经相对成熟。

三、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前文对国内外风电产业与核心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提出根据“基地+人才+项目”的建设思路,要不断加强风电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高校、科研机构成为研发创新的主力,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方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壮大产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研发项目技术产出效益,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重要转化基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推广及应用,强化各类技术标准与专业认证,推动形成风电产业高效运营科研体系。

参考文献:

[1]曾乐民,廖晓东.全球视角下广东省风能产业核心技术发展路径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3,01:6-10.

[2]徐志宇,姬淑芳,邵炜晖,许维胜.面向风电接入的电力市场最优定价与跟踪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3:51-57.

[3]孟卫东,张艳东.河北省风电市场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0,08:83-86.

[4]郭雁珩.风电接入电网和市场消纳研究启动会召开[J].水力发电,2010,05:26.

[5]陈峰.国外竞争者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评价方法――以风电装备整机制造产业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0,24:14-17.

[6]罗鑫,张粒子,李才华,郭一飞.可再生能源电价制度下的风电市场分析[J].价格月刊,2007,05:65-67.

[7]付蓉.完善市场环境促进风电发展[J].可再生能源,2008,02:1-4.

[8]司林波,孟卫东,乔花云.中外风电设备整机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市场差距分析[J].生态经济,2011,05:157-159.

[9]马红艳,张磊,蒋景肖.我国风电设备市场扩散模型与预测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1,04:14-19.

[10]刘俊廷,赵黛青,廖翠萍.中国风电产业在国际市场崛起的挑战分析[J].特区经济,2011,08:79-81.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总结篇10

江苏自动化研究所江苏连云港222006

摘要:计算机软件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属于一项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作为人类智力的一种延伸和扩展,文化教育、医疗、工程、管理、经济、数据通讯等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就是软件技术,因此,软件产业也逐渐成为了一项朝阳产业。

1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同时也获得了喜人的成就。然而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1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情况

1.1.1软件产业的实力较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软件产业的实力较弱,整体规模较小。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我国的软件业产业总额在全球软件业总额中的比例仅为2%。对于我国的软件产业而言,把握关键技术、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发展和突破势在必行。我国的管理类软件企业经历了财务软件、erp软件、管理类软件3次转型。当前很多管理软件企业着力进行云管理软件的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

1.1.2软件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尽管我国软件产业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却很快。我国的软件与系统集成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4000家。经过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国内it服务外包市场增长迅速,使软件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很快,it市场的规模在2009年仅为107亿美元,而到2010年就已经突破了13%的增长率,达到了120亿美元。到2014年我国的it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200亿美元。

1.1.3培养了一大批软件技术人才

我国软件开发的质量不断提高,离不开大批的软件技术人才。本科生、研究生在软件工作人员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推动了软件开发质量的提高,保障了软件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

1.2计算机软件技术存在的问题

1.2.1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面临人才结构性矛盾

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对软件技术的研发有着引领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的软件行业从业人员都属于基础性技术人员和基础程序开发人员,这也是我国的软件行业难以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语言也成为了影响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相对于英语国家而言,我国不具有语言优势。能够掌握英语的人才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1.2.2缺乏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当前我国软件技术整体的开发能力和开发水平都比较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这也导致在全球软件的产业链中我国的软件产业处于中下游,无论是软件产品的品质还是层次都处于低端。在一些前沿性、关键性的软件技术领域中我国还没有取得有效的突破[2]。

1.2.3缺乏合理的软件产业产品体系

由于我国软件产业的起步较晚,因此软件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软件产业的高层次发展。特别是缺少软件产业的行业巨头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软件产业品牌。

1.2.4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对软件业的投入力量和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我国软件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软件盗版、不良竞争等问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正是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导致软件工作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受到了影响,难以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软件产品的质量有待提高。

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2.1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连接不同地点的电子终端设备和计算机,根据一定的网络协议使其进行通信,这样一来所有用户就可以共享数据资源、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网络可以整合互联网资源,从而实现专家资源、知识资源、信息资源、数据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的共享。

2.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针对某一方面的应用汇集了智能控制技术、行业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则将其称之为智能化。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非常迅速,智能化也成为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从而使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3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服务化发展趋势

服务化是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随着应用软件的成熟和计算机软件技术,软件生产企业可以使用网络来提供软件的模式,也就是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统一部署应用软件。而客户可以直接向厂商定制自己所需要的应用软件服务。通过互联网客户能够享受维护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服务,并不断升级软件,从而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服务性[3]。

2.4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融合化发展趋势

随着传统产业的升级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的硬装备将逐渐向软装备转变,也就是自动化、机械化、电气化逐步向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变。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出现了融合化的趋势。随着传统产业的不断升级,其对软件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也给了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2.5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放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产品将不断走向标准化,也就是逐步开放计算机软件的源代码。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化能够有效的提高计算机软件的质量,这也有利于我国打破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和技术产权方面的垄断,实现我国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升级和换代。

3结语

本文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尽管我国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然而从总体而言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