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十篇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十篇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28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1

论文摘要: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对构建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所涉及的课程目标、课程设、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进行了研究。

纵观我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除了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外,也先后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体育教学观念。尽管每一种教学观念都代表了当时的新思想,并赋予新的内涵,但是,无论是技术教学观念、竞技运动教学观念、增强体质教学观念、快乐体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教学观念,还是终身体育教学观念,都未能脱离强调运动技术技能学习与培养这个中心,都未能形成学生接受体育要以健康促进为目的的观念。所以,造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学校体育教学方法过于训练化、学校体育教学评价过于技术化,学校体育成了竞技运动的翻版,突出了学校体育教育以项目为中心,摒弃了学校体育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偷换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主体。由此而导致了学生经过12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现象的发生,出现了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调查报告》显示的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状况。

为了克服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系列间题,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分别制定和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这是21世纪初指导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根本依据,也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必须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动员令。如何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新颁文件的精神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就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从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公共体育课程的体系进行全面研究,力图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重构。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健康促进功能,凸现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达到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点问题

以人为本,构建“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必须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三维健康观”为切人点,从影响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师资建设等因素人手,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才能够完成。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平台,就必须首先对新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完整的系统分析,找到影响整个构建过程的影响因素,即重点问题。通过专家座谈、文献分析等方法,笔者认为,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主要有:

1.1进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历史与现状的比较分析。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形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报告,即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能够更清楚地知道改革的目的、重点等影响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为新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明确方向。

1.2对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认识新旧(教学指导纲要》的区别与联系,把握新颁《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使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具备扎实的理论依据。

1.3以“健康第一”新体育课程思想为指导,展开关于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区别与联系的研究与探讨。虽然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但研究结果还没有得到公认,大部分的研究都容易陷人“非此即彼”的两极境地。理清学校体育以健康促进与竞技运动以成绩为最高追求的目的差异性,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平衡,是形成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新理念的必然,也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必要环节。

1.4通讨对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进一步认识和拓展,明确学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意识形成、运动技术技能掌握、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健康三维观”在新的课程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从而使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加符合时代的潮流。

1.5新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重新搭建学校体育课程结构。要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形成体育课程结构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模式,扩大体育课程的结构范畴,为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形成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改变大中小学竞技体育内容一贯制的现象,在异化竞技体育内容的前提下,使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得以继承和发扬,使娱乐休闲体育内容得以引进和吸收,使健康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于体育课堂。使学生的健康知识得以丰富,健康行为得以养成,体育欣赏水平得以提升,体育锻炼兴趣得以有效培养。

1.6改变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固定化的体育课程管理模式。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研究设计保证课程目标实现和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体育课程组织形式,在充分体现“三个自主”教学组织原则的前提下,从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的实际出发,探讨体育必修课、选修课和俱乐部不同方式的搭配与衔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体育锻炼学生个体的需要。

1.7进一步研究探索适合新的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系统式教学方法”,机械地搬用了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忽视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挥。从另一个角度讲,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又过分重视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系统性学习,经常看到学生不学三步起跳,就不教三步起跳后的落地,更不能先学起跳后的沙坑落地和腾空步练习,只能使学生学会了这些基础性的练习后,才让学生学短距离助跑,然后,再学全程助跑和脚步丈量等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的确创造了这些系统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让运动员到运动场上比试高低,而忘记了我们的学生通过接受体育教育是为了学会生存、促进健康。尤其令人费解的是体育课上教师习惯地把运动训练的“三从一大原则”原原本本地搬用过来。鉴于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产生的一系列弊端,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基础上,探究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体系。

1.8教育部新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方法,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为此,新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在上述评价原则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实践建立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体育课程建设等方面的评价体系。并突出体现对学生学习锻炼效果和过程的评价,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强调激励和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人评价内容之中;突出体现对体育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等)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的评价;突出体现对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综合性评价。

1,9新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必将带来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一系列新的问题。怎样使体育教师跟上时代的要求,完成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实现由“教练员”向“教育者”的观念和教学行为转变,制定什么样的现有体育教师培训方案,等等。研究探索影响体育专业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问题所在,从根本上和源头上解决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书育人所需要的能力巫待加强等问题,都将是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环节。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2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创新路径

教育是指明信仰方向的明灯,在过去,思政课程作为一种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其核心在于课堂,借助课堂的主体地位,于潜移默化中传播文化、引领思想,对于学生而言,本质上是被动接受教育。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教育模式的进步和完善,教育教学中思政课程的地位与形式已经逐渐改变。思政课程逐步向课程思政过渡,从过去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现在一整套系统的思政教育理论体系。课程思政将思政因素逐步渗透进入学生的教学、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1]。可是,当下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弊端,比如在顶层设计方面,教学内容和学生专业不匹配,忽略思想引领类教育,缺乏针对性和长效性;在教师自身方面,教师自身缺乏革新精神,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实践探究精神,队伍建设质量不高;在教育模式方面,授课形式单一,授课方法因循守旧,没有采用因人而异的授课方式等。问题是矛盾的表现形式,因此,针对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是当下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思维方式。以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为主要载体,用问题作为导向,将课堂思政贯穿于教育教学中已迫在眉睫。

1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1.1塑造价值观软环境

当下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实际就业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文化多元化、信息高度自由化的时代背景中,新一代青年学生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很容易迷失方向,动摇信仰,受到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等病态思潮的冲击干扰[2],部分青年学生在选择未来从事职业意向的时候,往往倾向于更有益于个人前途命运的发展,将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置之脑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内外环境的推动下,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价值追求也日益多元化,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大学现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也需要进行修订和改革。

1.2成为思想闸门新推手

课程思政是教师执教能力的重要体现,事实上,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从来不是简单的教书工匠,在讲授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生活、实践中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打开大学生思想的闸门,而教师就是打开闸门的新推手。因此,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培养素质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三为、六要、八统一”的教育方针指出[3],思政教育的核心为教师,应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帮助新时代的学生,这也是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教师要将拒绝改变转变为乐于改变,将个人智慧融于思政教学,将弘扬主旋律作为课堂教学必备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悄然地传授给学生。

1.3构建育人体系新格局

当前,部分高校仅仅依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相关书籍进行思政教育的情形尚未得到改善,很多学生“不求高分只求及格”的错误价值观念屡见不鲜。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也是构建育人体系新格局的出路之一,是突出大学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以优化顶层设计为根基,将育人的旧局面转变为新格局,从而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完成真正的“育人”“育才”。

2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的可行性

2.1同心同向

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既是教书,也是育人,其最终目标是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4],通过自我探索,认清自身的价值与定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结合个人兴趣与志向,将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在职业理想和职业素质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看法,不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淬炼学生的思想,锻炼良好品行,致力于提高学生政治站位,促进全面发展,用坚定的家国情怀提升自我,进而提升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在实施上是同心同向,具有目的一致性。

2.2相互渗透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主要分为自我认识和职业选择。具体而言,它是根据对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和认知来分析自身素质和社会需求,以应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理念,肩负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多种形式的教育,如人生价值观、爱情金钱观等教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和中国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彼此支撑、相互渗透。

2.3互助并行

思政教育的实质是大学生认识事物、分析矛盾、辨别真假的一种思维型训练,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真理和逻辑的力量熏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指明了正确的前进道路,起到正向激励作用,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中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二者相辅相成,互助并行。

3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的有效路径

3.1在小班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渗透的,应将思政课程创新性发展,将思政慢慢渗透进课堂,转换为课程思政。以小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依据,以职场经典案例为出发点,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注重政治取向,使思政元素具有高度和深度,层次深入,环环相扣,用缜密的逻辑,引导学生正确地回顾历史、分析时政,让思政课能“思考”并“活”起来;另一方面,课程要彰显实践元素,使思政元素更加接地气、更加鲜活。实践证明,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研讨法、点评引导、情景模拟法、小组协作法、探究法等,通过工作对话、单元总结、概念分析等方式,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就业指导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中去,将书本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要从校园中走出去,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因此,采用小班实践教学并融入思政元素的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专注的性格、负责任的态度,还可以对职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3.2全方位、多维度融入思政元素

通过在不同课程中全方位、多维度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对教育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努力实现门门联系思政,人人关系育人[5]。明确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联系和区别,努力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也是理清课程思政“一条主路”和其他课程“其他道路”之间内在关联的必由之路,是思政教育助力课程改革的“引擎器”。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其他课堂,都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一方面,注重课堂趣味性,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对认识的渴望,保证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引入线上线下互动、课内课外讨论、校内校外探究的方式,多维度地融入思政元素;另一方面,不仅要注重方法论的职业教育,还要注重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引导,要注意核心概念合理化,抽象理论具体化和知识理论故事化。此外,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重心放在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理念教育两个方面上,这不仅仅符合、满足了新课标的特点,而且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立,为学生就业的路径规划了清晰、明确、可行且多样的路径,将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前程密切关联,使学生发自内心认同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具有一致性。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隐性教育”,起到实质性作用,需要将思政教育、理想信念等价值观渗透进各门课程中,营造思想软环境,充分发挥思政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等理念付诸实践,使学生的职业目标与实际相结合,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实现个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3.3师资思政能力多层次全面覆盖

教师的思政能力关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理念的最终落地[6]。因此,当下迫切需要打造多层次、全覆盖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思政意识,切实提升教书育人的实效性:一是把握教学规律,结合教学大纲,科学、有针对性地修改教育教学内容,不受限于框架,也不脱离实际。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全面开展主题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系列活动,运用小组讨论、教师互助和教案编写等方法,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将知识、能力培养融入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扩展知识领域。三是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邀请先进榜样讲授经验,发挥带头辐射作用。四是思政教育应贯穿、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阶段,开创高校就业指导新局面。五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坚持底线,力争上游,言传身教,从整体上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认识水平,逐步培养学生自觉、自主的意识。备课需要做到“准备”的“备”,生涩、枯燥的“背诵”已经不符合当下学生教育的规律,要巧妙且自然地将理论知识与理想信念等主流价值观融入学生生涯规划中,体现时代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渐进,需要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整个课程中。在育人育才的同时,不断挖掘关键思政要素,强化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正确的价值观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逻辑力和说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真正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思政互通有无,搭建起育人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张慧勤,刘小飞.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探析[J].科技资讯,2020,18(30):110-111.

[2]张丽娟.课程思政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推进路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6):220.

[3]谢婉莹,齐国翠,张鹏.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9(33):38-39.

[4]韩笑,饶先发.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的价值理据与实践路径[J].决策探索,2021(1):52-53.

[5]朱帅玲,张宝磊,戈其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思政路径[J].文教资料,2019(5):171-172.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3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1-000-02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体育的要求也在无形中提高,而在体育中对于人民影响很大的学校体育也在跟着时代不同的要求更换着不同的指导思想,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又呈现着不同学校体育教学。但是这样的体育教学是否是进步,是否有利于体育的发展,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应在不同的指导思想让我们感到混乱,盲目。学生体质的逐步下降应该要引起我们的足够的重视,如何正视我们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值得我们一起探讨。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指导思想课程改革原因措施

一、不同的指导思想呈现不同的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在不同的指导思想又会出现不同的学校体育,在不同的学校体育中和在不同的学校体育指导下,又会诞生至少书面或形式上不同的学校体育教学。

(一)军国民体育思想

“军国民思想”是流传于清末民初的一种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的训练,使其具备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辱,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

1902年清朝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从蒙学(幼稚园)到高等学堂均开设“体操”课。在军国民体育思想指导下,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强制性的灌输及教师的教为中心,从而唤醒国民重视体育,促进学校体育地位的确立和学校体育体制的形成,推动了体育专门学校的建立,但是过分的“偏爱”兵式体操,使体育课普遍出现枯燥、乏味和机械的课堂状况[1]。

(二)自然主义(实用主义)体育思想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目标多样化,反映发展学生身心;在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由兵士体操为主改为以田径、游戏、球类等自然体育活动为主的体育教材,采用跳跃、爬树、游泳、跑步等方式进行锻炼,使学校体育内容由原来的单调、枯燥和较为局限的状态向丰富、活跃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因“儿童中心论”衍生了“放羊式”教学,抹杀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过分的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从而忽视了体育的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

(三)运动技术教育思想

运动技术教育思想是指在体育课程的实施中强调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的观点和认识。在运动技术教育思想下的学校体育,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纪律与集体行动为约束、机械模仿为特点的“传习式”教学模式。有利于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但是,由于过分偏重运动技术教学,忽视了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效果及学生个性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终身体育思想

我国终生体育思想强调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与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有机的结合,培养独立从事体育锻炼及健身的能力,强化终身体育观念,使其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正确方法。

(五)快乐体育思想

在快乐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主张以全面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以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好学。

(六)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转移、主动思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目标体现了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在学生成长过程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我设计,师生共同活动。通过运用新颖、多样、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课程问题

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课程中,体育课是唯一连续开设的一门课程。我国学校体育课也应由原来的每周2节改为每周4节。特别是实习教学中更不应该停止体育课。同时每天保证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及课外活动总时间为一小时。

(二)教材问题

现在学校的教材一般都是各省劳动厅确定的统一教材,这些教材没有按照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考虑的只是本省的特点和传统项目,单一的采用竞技运动项目来安排教材。

(三)考试评定问题

目前,学校都缺乏统一的考试评定标准,都是以当地普通学校的考试评分标准,这不公正、也不合理,因为学校招收的学生来自各个地区。而有的同学进校素质差,成绩低,他们经过体育锻炼,距要求还是不够。这样就会挫伤他们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采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值得进一步探讨[2]。

(四)课的质量问题

当前,学校体育课程的质量评定都是以运动量大小、课堂密度紧凑、讲解示范水平、组织纪律性等,传统老办法来测评的。运动量越大密度越紧,它会使教师盲目的指挥学生乱动,没有留给学生学习技能的思考时间和适当的创新间歇;讲解也不是讲的高深细致就好,而是要精简易懂,有创新思考余地;示范要正确,但不要过于高超,难以模仿;组织教学不要以教师为主体,而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使学生自主运动、创新。

(五)新课标出台所引发的问题

审视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标谈了很多需要达成的目标,这些目标维度多、内容多。而且是一些非常理想化,甚至是至善至美的目标。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却较少提及。制定者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基层体育教师,要他们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去研究和发掘。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受场地、师资的制约,根本无法开展这些运动项目,仅某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可以实现。事实也表明,新课改做得较好的也是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一些城市[3]。

(六)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缺乏问题

大多数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的主要困难是学校体育的经费和场地、器材不足。不少地方和学校,要钱没钱,要物没物。连上体育课都没有一块场地,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广大体育教师改革的手脚。

三、措施

(一)构建新型的体育课程体系

根据学校体育的总体要求和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人的选择空间。实施分层、分流教学,普修与专修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要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自学自练,不断激发学生从事锻炼的兴趣和热情,并逐步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5]。

(二)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要采川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像学生体育态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指标具有明显的定性特征,是难于量化的,如果忽视这些难以量化的指标,教育评价则失去全面、准确,缺乏科学合理性。要使评价淡化甄别选拔功能,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使用,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强化激励、发展功能。

(三)加强学校、社会(社区)、家庭一体化建设

21世纪的学校体育,应从观念、措施上主动适应全民健身计划和培养人才的要求,把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计划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发展的战略思想,把幼儿体育、中小学体育、普通学校体育及社会体育统一起来,使之互相协调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学校体育要突破只是使学生在校期间受教育的狭隘眼界,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性教育”融为一体,实施一种与社会进步和需要紧密连接的学校体育,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6]。

(四)学校体育改革必须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能力

学校体育工作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执行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者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引导者,这对体育工作者的要求就更加高了,作为现代的体育工作者这除了掌握体育本身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加强文学、艺术、历史、科技、计算机等等。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才能为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7]。

(五)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学校体育设施是学校体育开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的进行,也需要学校体育设施更新和完善跟上学校体育改革的步伐。

四、小结

我们面对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其发展的趋势,应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能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因为我们改革的总目标是为将来培养社会需求具有“竞争”力的可用人才。所以,我们应把课程改革作为学校全面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用现代的课程理论指导体育课程的改革实验,确立新的科学的课程观,从而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科学化进程。总之,学校体育的改革有利于学校体育向前发展,但同时我们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谨记:

(一)加强课程研究者、决策者与教师之间的联系。

(二)让教师、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决策、审议。

(三)注意学科之间日益明显的融合态势。

(四)拓宽课程的来源,进一步扩展课程的内容。

(五)协调正规教育、非协调正规教育和协调正式教育的内容。

(六)进一步密切各阶段课程之间的联系。

(七)加强课程的世界性、现实性、开放性。

参考文献:

[1]卢元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体育教育思想及嬗变[J].中国学校体育.1999(5):65.

[2]张振华.学校体育改革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的看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0.

[3]黄小平.浅析实施新课标教改中的误区与对策[J].体育教学.2005(07).

[4]朱道喜.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

[5]夏锋.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不同声音[J].中国学校体育.2002(6):1.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4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既具有专业课程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的一般特点,同时也具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评价的特殊性。因为,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评价目标来看,该课程最能充分体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课程,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经验,以及用什么组织形式对这种课程内容和教育经验进行组织,这直接关系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课程的方向性问题。党的四代领导集体非常关心和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关心青年一代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关于德育和德育课程的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把学校德育内涵进行拓展并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实质和核心,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对德育内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所以,课程目标除了依据认识论规律,即按照德育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来确定外,还必须遵循政治学依据,即根据社会意识形态对德育课程的具体要求来评价。因而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要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以此来作为评价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特定性原则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分为显性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三类。它认为所谓显性德育课程即指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显性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总和,为学校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以明确的,外显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根据显性课程组织方式不同,可将显性德育课程分为学科德育课程和活动德育活动课程两种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从学校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总和,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不明确的,内隐的方式,使教育者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所谓不明确方式即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没有明显地感受到教师在“教”,也没有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在“学”;而内隐的方式即指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经验,并不是通过直接的德育经验的方式出现,而是隐含在各科教学活动,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之中,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感受、体会和参与获得,不在学校正式课程之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所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只特定于对显性课程教学的研究。

三、创新性原则

、教育部[2005]5号文件指出: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分为课堂教学、自学教学、实践教学三块模式,使思政课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实现三者的互联互动。二是改革教学内容,既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要及时宣传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还要结合社会难点、热点问题解析,更要注意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要运用通熟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以增加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是要改进教学方法,通过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专题讲授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交流法、答题解惑法、课外辅导法、问题设置法、自学提高法、实践教学法等方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四是不断改善教学手段,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演示,可以扩大信息量,增加知识面,增强直观性等,更好地有利于思政课教学工作。

四、全面性原则

所谓全面性是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密切关系的各种要素,而非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就其评价内容来讲,主要是教学管理、条件、过程和效果三个方面。

1.教学管理的全面性。在国内外新形势新环境下,领导的重视程度如何,管理体制是否合理,运行机制是否通畅,保障机制是否健全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反映在领导思想、观念、领导力量强弱、管理机构设置是否健全科学,教学运行各个环节是否规范、标准是否有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有利于质量的提高,效果的优化,各种条件是否能满足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

2.师资队伍建设的全面性。中央十六号文件的出台,为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营造了有利的环境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能否达到党和国家的要求,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思政课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发动者、组织者、支配者,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是规范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能,充分发挥其主导性作用。一般说来,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分为行政性评价和专业性评价两种。所谓行政性评价是指对教师日常行为管理进行评价,主要是态度和行为。所谓专业评价则主要是对教师业务和工作领域的水平能力进行评价,包括教师学识、学术、知识面、信息量、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口才与技巧、科研能力、课堂驾驭与激活的能力等方面。

3.过程与效果的全面性。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全部活动,教学过程在客观上起着决定教学效果的作用,而效果又是其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需要同时并重并举。决定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虽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是最根本的评价,但对学生的评价并不是最完善最完美的评价。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既有深刻的学校教育因素,同时,也存在着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体因素,因此,要想由此来评价思政课的效果是十分困难的,既要侧重于教学过程的评价,又必须涉及对受教育者的评价等方面。

五、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客观公正地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指标设计与评价标准。指标设计要符合思政课教学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内容和条件的客观实际需要,多少要适度,超出需要的增加或减少都是不合适的;评价标准要符合思政课教学目标的需要,也要结合高职院校和学生特点,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改进和加强思政课教学。当然,对于指标体系条目内容设计的多少和评价标准高低这个“度”的把握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完善。

2.定量与定性(质)。定量与定性是评价教育教学的两种常用方法,在课程评价用至整个教育评价领域,量化方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对思政课教学这种复杂的课程来说,更多的是采取定性评价方法。从国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和学者对类似现代德育课程性质的课程评价过程来看,现代德育课程评价的可能性并不一定意味着课程评价必须采取量化的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方法并不是评价现代德育课程的唯一方法,必须把量化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联系起来,并且更主要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只有把量化方法和质性方法结合起来,依据现代德育课程不同,不同情境和不同的评价主体要求,采取多种多样,动态教变的评价方法,才能够较为充分地反映现代德育课程评价的特殊要求。

3.系数与权重:系数与权重是对被评价对象的性质、数量和程度等方面的规定性,因此,它反映了某一被评价客体(对象)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设置系数与权重时,要注意从整体到局部,目标和过程,客观与主观,方法与效果等方面的关系上,进行全面权衡,科学界定,合理评判。

当然,在构建思政课教学评价中,除了以上谈及的五大构建原则外,还有可行性原则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制定出比较科学规范的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舒永久.《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2]葛洪刚、关迎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评价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西部科教论坛,2009(10).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5号文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网-政策规章,2011.5.30.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5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理论课 优势 困境解决途径

《普通高等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下简称《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第一课堂和直接平台。因此,我们只有充分发挥辅导员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有针对性地破解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一、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

(一)依据充分,职责明确。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条第二款中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简称《思想政治教育意见》)规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因此,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的教学是符合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央层面文件的指导精神和具体规定的。

(二)了解情况,因材施教。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管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相对固定,对于学生的专业特点、基本概况和个性特征等都有比较全面的把握。这有利于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契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如学文科的同学和学理工科的同学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情感的方法。例如在上形势政策课的时候针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归纳布置作业。辅导员可以让文科的学生通过小组组队表演诗歌朗诵、手抄报、小品等方式进行;而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则可以提倡创作电子杂志、绘画和手工模型等更符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思维习惯的方式,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融教于管,注重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应该是第一课堂的自然延伸和知识的自觉运用。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能够充分地发挥寓教于管的角色,在日常管理中自觉地把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融人到对第二课堂的活动指导和日常管理中。如形势政策课中,南海争端问题的内容较为抽象,辅导员就可以指导学生党到军营、舰艇、训练场中去开展参观交流活动,增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性教育。同时,辅导员在第一课堂上再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的问题作深入地、有针对性地思考,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把握动态,及时调整。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大学生的辅导员一般都相对固定,是在大学期间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者,有便利的时间和空间资源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能够及时检验学生所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对于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能够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和思路,致力于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进而实现把大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

二、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

(一)操作性的指引不明确。

《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条第二款中规定:“专职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另一个作为专门、具体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意见》)却没有把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的授课资格、课时、课程内容等基本内容予以明确。这就导致在实践中,对于如何平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所辖老师的课程安排没有操作性的指引,作法不一。

(二)职称评审边缘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这两门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往往还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研部门所辖老师担任,辅导员只能担任一部分《形势政策》课的教学。许多辅导员拟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职称时经常遭遇到的难题是课时严重不够。这是因为其主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形势政策课课时量极其有限,远远不能够满足评讲师的系列,且会制约高一级别职称的评比。

(三)教学任务确定性模糊。

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不是属于辅导员的一项必须的工作在实践中并没有达成共识。与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相比较,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更像是一项兼职的工作。在许多高校的管理体制中,辅导员的工作体制往往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人员,实行白天坐班制。辅导员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般只能在晚上进行。致使辅导员的工作强度非常大。

(四)教学安排被动特征突出。

辅导员在实践中往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后备师资力量,而在课程的安排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一般都是优先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所辖教师。这种被动的课程安排模式很难保证每一位辅导员每一学期都有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机会。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认同感不强,制约了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教师系列职称的评定。同时,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实行的统一排课,往往使辅导员所担任的教学对象不一定是自己日常管理的学生,不利于辅导员利用日常管理的优势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另外,课件的制作和考试的方式、内容也统一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实行划一的确定和操作,不利于辅导员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对学生实行针对性强、富有有实效性的教育和考核。

三、解决途径

(一)明确教学的主体地位。

学校的人事部门、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该严格依照《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把辅导员队伍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中,并依据《思政理论课队伍建设意见》中关于师资方面的要求选取、培养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的常规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对于辅导员中级(含中级)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业绩,而对于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则主要看教学水平和科研力量。对于辅导员而言,评定为中级职称的一般已经从事专职、一线的辅导员工作且具有一定的年限,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实务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从中总结出辅导员工作的一些规律和经验。因此,对于中级和中级以上职称的辅导员应该给予其担任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支持和扶助。同时,这也是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能够最终实现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副教授和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必由之路。

(二)细化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定。

学校层面的教务部门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排课、时间安排和形式权力下放到学院,即由教务处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研部门在教学大纲、师资培训、质量监控、科研平台搭建和考核等宏观层面进行统筹、监督和促进。目前,高校中学科差异和细分程度不断增强,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文科以及理科的专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如果继续实行全校课件统一、试卷统一的作法,就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失去针对性和动态性。因此,学院可以根据学生上课的特点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和场地,使辅导员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寓教于管、以教促管。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作为集中、系统、规范接受社会先进性、文明性、进步性思想教育的群体,大学在校期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责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在大学当中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现象甚至是骇人听闻的弑师事件、凶杀事件、泼硫酸等事件都向高校教育者,以及全社会发出了增强思想教育实效性的警号。这些也深刻表明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辅导员应该积极地通过寓教于管,在学生课外活动的第二课堂中注意观察、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然后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四)重视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时代特征鲜明、主题深刻、教学手法多样等特点。目前,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也已呈现出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主、其他专业为辅的特点。辅导员应该与其他专任教师经常性开展横向的交流并实现资源共享,如法学院关于一些社会上典型案例的收集可以为全部学院的备课资源;信息学院收集的视频或者设计的课件背景也可以成为公共资源;外语学院提供的外文参考资源或者外国的电影、视频也可以相互参考使用。同时,教师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有的教师侧重旁征博引,有的教师善于互动引导,有的教师侧重逻辑思维严谨训练。经常开展这些经常性的横向交流,有利于发挥辅导员与专任教师队伍的互补优势,也能为建设合理科研梯队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周烁.高校政治辅导员“专业化”刍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2]陈垠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6).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5).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6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教学改革有机融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的触角已经深入各门具体课程,新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特点相结合,实现针对性课程教学优化,促进学生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阶段重要的思想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懂得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主观认识和能力培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的教学成败。需要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这一努力包括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方面的深造,掌握过硬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把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实现新课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完美融合,让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让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科学习和能力成长。

近年来我本着高度责任感,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相融合的教学实践摸索中。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要实现思想品德课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完美融合,并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素质教育,品德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运用自己的主导优势,积极与学生进行生动活泼、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的飞跃。

初中思想品德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这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使该学科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此,广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要更好地投身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中开花结果,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所谓“打铁先要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要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专业知识要扎实、教育教学理念要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相融合的先决条件。只有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了,才能更好地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人师表,不断提高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2.积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教学改革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绝对权威,一味采取压制学生的办法,将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教学困难重重,甚至还会激化矛盾。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指导教学,充分发挥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实现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课堂交流互动。

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品德理论知识水平的目的,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品德素质,使知与行统一。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7

【关键词】三本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就业指导课

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党和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毕业生学到适应社会的技能,内化与社会相一致的价值观念,遵从社会所要求的规范制度,正确定位好自身角色,以良好的心态进入职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而有力的武器,其实效性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基准和标尺,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贯彻就业指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2002]19号)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需要我们把高校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有机结合体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就业指导的方向标,发挥指引作用,就业指导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二者密切相关,辩证统一,任何一方的作用都不可或缺。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在诸多方面,改进就业指导课避免就业指导功用缺失就是体现之一。三本院校是中国教育体制下为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覆盖面而设立的独立院校。随着近十年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在此期间,三本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支生力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逐步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予以考虑的主体背景因素之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三本院校,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创新、不断改进就业指导课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一、三本院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学校和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三本院校就业指导课方面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开课效果不容乐观。

1.就业指导机构对就业指导课重视不够。高校就业指导课本应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举办招聘会、接待招聘单位、办理就业手续、提供就业信息等方面,对就业指导课缺乏足够的重视。

2.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课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少三本院校仅在大四开设一学期的就业指导课,这种开课方式有诸多弊端,如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课程内容很难讲完;由于上课学生较少,导致课程普及面不大,效果不佳。第二,课程内容不全,教材不统一。课程内容体系应包括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前指导等方面,而由于课时所限实际的授课内容却有所残缺,不少内容被压缩或删减。大部分学校只讲“就业指导”部分,并且往往以宏观政策、就业技巧为主,其他部分内容大多以辅导、讲座等形式代替。同时在教材方面,很多学校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师大多以网上搜得的材料、统计数据等为授课内容,致使授课内容繁杂不一,良莠不齐。

3.师资质量有待提高。没有专业教师指导课程就没法很好地教授给学生,高质量的教师是就业指导课发挥应有作用的前提。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不仅掌握就业政策和技巧,而且还需掌握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而目前的就业指导教师之中兼职教师较多,他们大多来自就业指导机构、学工或政务部门。部分教师仅参加过一两次就业培训,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再加上他们主岗工作繁忙,兼职就业指导课授课过程中,教学容易内容空洞、流于形式,偏重理论指导、忽视培养实践能力。

4.学生自身不重视就业指导课。由于学校不重视就业指导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原因,不少同学将就业指导课等同于思想政治课或形势教育课,对课程兴趣不浓厚,经常不上课。同时,用人单位过于重视专业课成绩、“托关系、走后门才能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得学生就业观错误,不少学生轻视就业指导课对其大学期间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作用。

二、改进就业指导课的建议

就业指导课的质量关系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及步入社会后发展的潜力,影响到用人单位对三本学生主动接受的意愿及三本院校的就业率,进而影响到三本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改善就业指导不课容乐观的现状,使就业指导课适应学生发展、院校发展、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创新思路,变革模式,多管齐下,多策并举。

1.更新观念理念,变革就业指导课程模式。要摒弃陈旧的就业工作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创新,改变“就业课有没有都行”、“大四有了就行”等观念,确立“不但要有而且要科学”理念;要通过政策引导、媒体宣传、提高教学质量等方式,使学生逐步重视就业指导课;要敢于突破陈规,变革现有课程模式,比如采用“四阶段模式”,即就业指导课贯穿于大学四年,不同学年教授不同课程内容的模式: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使学生建立生涯和职业意识。重点设定学生职业发展路线,指引学生就业远近方向;展望专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大二,开设就业素质培养课,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就业取向,分类建立考研辅导基地、公务员考试辅导基地、求职应聘培训基地、创业实践基地等培养基地,以提高学生就业所需基本能力,如求职或考研笔试应试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大三,开设择业前就业指导课,帮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等。大四,开设就业前指导课,对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突发心理事件处理等进行实用指导。

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建立培训基地、培养引进师资、购买相关资料等都需要充裕的资金。目前,国家对就业方面高度重视,争取政策支持的外部条件比较便利,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多方利用资源,灵活争取资金。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内部培养,也可以外部引进,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但需要有一个“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师团队。同时,要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指导,以从专业角度丰富并完善就业指导课。

3.完善课程内容,推出就业指导精品课程。要从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就业前指导等方面考虑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要材,用规范系统的教材统领就业课教学。在教学方面,要坚持“非精品不开讲”的原则,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就业指导课又好又快发展铺垫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应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现实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2004(2)

[2]汪洪.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06(6)

[3]董文娜.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7)

[4]李迎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5]高海生,傅军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6]王本贤.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之对策分析[J].职业.2010(29)

[7]许可.浅析三本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经营管理者.2009(24)

[8]李湘.就业指导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8

关键词:发展历程;指导思想;教学观念;设计制作方法;探索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3-0022-06

一、引言

十多年来,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在全国各类院校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我国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此,我想从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指导思想、教学观念、设计制作方法等方面,对大赛的发展历程做简要的回顾与评述,以便从中吸取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大赛能越办越好,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参赛者能获得愈来愈多的收益。

之所以要强调应从指导思想、教学观念、设计制作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回顾与评述,是因为这三方面的因素是决定多媒体课件(含网络课程)质量优劣、即设计制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指导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思想”,它是指如何实施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迄今为止,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B-Learning(混合式学习)为标志的(在国内也称“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等三种。

教学观念则是从观念形态上对“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做出的最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1]。教学观念与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一定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

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是一切教育理论、教学设计、教与学方式、教学方法策略、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等方方面面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多媒体课件(含网络课程)的设计制作方法,由于涉及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所以复杂程度高,开发难度大、需要老师们坚持不懈、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才有可能掌握相关的设计制作方法,开发出质量较高的课件。

二、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01―2004年

自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这类技术的e-Learning(即数字化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在西方乃至全球日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地位,网络通信的诸多宝贵特性有利于实现广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就使人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认为e-Learning这种前所未有的学习方式是人类最佳的学习方式;与此同时,“以学生为中心”也就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

但反观国内,情况则有所不同。2000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师道尊严、为人师表”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尊师重教”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的耳濡目染,口授相传,使“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学校的课堂。

就第一阶段参赛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指导思想而言,其中约90%以上是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另有约10%是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这一阶段,几乎所有参赛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指导思想都不太理想,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传递―接受”式的教学观念

如上所述,教学观念是从观念形态上对“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做出的最高层次的抽象与概括。就第一阶段参赛课件的教学思想而言,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传递―接受”式教学观念指引下,课件主要通过ppt文档取代口授、板书向学生讲解学科知识,并利用Cai功能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另有小部分课件是属于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即“自主―探究”式教学观念,在这种观念指引下,课件一般不强调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也不关注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分析,而是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对学科知识的初步认识与理解,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去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关于课件设计制作方法

就第一阶段参赛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而言,一般比较简单:

课件脚本的设计主要是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但往往缺少教学目标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课件制作则主要是采用基于ppt和Cai的方法,只是把文字教材的章节目录和详细内容转化为电子版,顶多再加上导航和超链接就算是网络课件;若不上网,那就把主要教学内容转化为ppt文档,然后加上适当的图片和动画就成为多媒体课件。

三、第二阶段(成长阶段):2005―2007年

经过2001年―2004年的大赛活动,使老师们对课件的设计制作有了较多的参与、实践、观摩、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因而得以较快地成长与提高。从第二阶段参赛的课件看,其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与设计制作方法等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进步。

1.以“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为指导

在经历九十年代将近十年的网络教育实践以后,国际教育界通过深入总结开办网络学院的经验并认真吸取这一过程中的教训,终于认识到e-Learning作为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方式,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尤其是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便于资源共享、自主探究,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更为突出;但是e-Learning也并非人类最佳的教与学方式。

例如,在e-Learning环境下,比较缺乏学校的人文氛围、学术氛围,难以直接感受到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更无法实现因材施教。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尽管有许多的弊病,但也并非一无是处,由于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能因材施教,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打下较坚实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另外,刚才提到的关于e-Learning的主要不足,则正好是传统教与学方式的优势所在。这就表明,在以e-Learning为代表的全新教与学方式和传统方式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在与e-Learning有关的国际会议上,以及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有关的刊物上,一个被称作BlendingLearning(简称B-Learning)的新概念日渐流行。“B-lending”一词的含义是混合或混合物,所谓B-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教与学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认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界的共识是,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B-Learning的内涵可见,与国内学者多年来所倡导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完全相同。

就第二阶段参赛的作品而言,其教育思想的变化正是表现在有一些课件作者开始能够自觉地运用“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去指导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2.“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相结合的教学观念

随着教育思想由“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逐渐转向B-Learning,相应的的教学观念,也逐渐转向兼取“传递―接受”和“自主―探究”这两者之所长而形成的一种全新观念。下面是对形成这种新型教学观念的改进方法的具体说明[1]。

(1)对“传递―接受”式教学观念的改进――要做到“有意义的传递”

所谓“有意义的传递”是指:教师在“讲解学科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并释疑解难”的过程中,即在实施“传递―接受”式教学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奥苏贝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的理论,真正做到“有意义的传递”。奥苏贝尔认为,若仅从效果考虑,可以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类型;而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传递―接受”式和“自主―发现”式这两种不同的教与学方式。他认为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实现有意义学习,关键是要能在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反之,如果不能建立起这种“联系”,不仅“传递―接受”方式将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就是“自主―发现”方式也不可能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标。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因而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2)对“自主―探究”式教学观念的改进――要实现“主导下的探究”

所谓“主导下的探究”,即“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其核心是要将“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改为“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表面看只有一字之差,实际上含义有很大不同:“指导者”强调的是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只在必要时教师才进行适当的指导;“主导者”则强调在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以及学习者之间进行协作交流,在深化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教师仍须发挥主导作用,仍须进行必要的引导、启发、分析、点拨,包括适当的课堂讲授,以便使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能够优质、高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将上述两个教学观念结合起来,就形成“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相结合的教学观念。这种新型教学观念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它并非是指上述改进后的某一种教学观念,而是同时包含上述两种改进后的教学观念。

从第二阶段参赛的作品看,其教学观念的变化正是表现在有一些课件作者开始能够自觉运用“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相结合的教学观念为指导去从事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这是另一个明显的进步。

3.关于课件设计制作方法

就第二阶段参赛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进步:

课件脚本的设计:不少课件作者比过去更加重视课件的脚本设计。从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媒体的呈现方式到评价、反馈等环节,都有较全面、认真的考虑;与此同时,还有部分作者开始能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来进行课件的脚本设计,能够把传统的“以教为主”教学设计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以达到更理想的设计效果。

课件制作:不少课件制作的技术水平有提高,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过去只是个别的,2005年以后这方面的应用明显增多,在医学、自动控制、室内装饰等领域均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而且不少作者还能运用VRam语言来开发这类课件。

课件的体系结构设计也有不少改进,如长春工业大学的“西方音乐欣赏教学系统”采用四层六库结构,使教学过程中的控制与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在视频链接技术方面也有创新,如天津工业大学的“驻波”采用这种新技术后,不仅视频链接时间明显缩短,而且完全看不出链接的痕迹;

有些工科院校还能运用基于仿真的“组态控制技术”,并取得很好效果;Flash技术的应用也呈日益普遍的趋势。

四、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08―2013年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全国性课件大赛活动,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课件设计制作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自2008年以后,这几方面的提升不仅量大而且面广。

1.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为指导

从第三阶段的参赛作品看,参赛作者普遍对课件设计的理念,要以B-Learning为代表的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并要体现“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相结合的教学观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例如:

第四军医大学陈冰雪教授等人开发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既有图文并茂的关于疾病机理、临床表现、各项检查、诊断方法的讲解;又有心脏做支架或搭桥手术过程的三维动画和视频展示可供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

电子科技大学程文彬教授等人开发的“软件技术基础”,既有教师的在线或离线辅导答疑,又有网上的专题讨论;此外,还有学生学习过程的电子档案记录,可用于形成性评价,既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古天龙教授等人开发的“离散数学”,既有教师的授课模块,又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块,专门提供“开元代码”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

广西民族大学简宇虹教授等人开发的“大学物理实验”,既有教师对原理的讲解、演示与操作,又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专门提供三维仿真动画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

上海电视大学王瑛教授等人开发的“在线虚拟英语实训室”,有大量交际情景可供学生模仿与练习,先播示范性对话,然后让学生模仿,再让学生演练,在演练过程中要求进行角色替换以及交际内容的扩展与迁移。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吴力荣教授等人开发的“新大学英语四级在线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有效认知工具,该学习系统能为每位学生自动形成各自的英语生字本,可以自我测试自己的词汇量,并能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袁翔珠教授开发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教程”,除了教师的讲授模块,还有课堂讨论、自我测试和学习进度表,系统能为每位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出不同形式的标注,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以上七个课件在上述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是参赛作品中的佼佼者。

从第三阶段的参赛作品看,混合式教学正在成为高校教师教学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中,以各种课件来演示和呈现教学内容,在课后则以基于网络的讨论区在线交流、提交作业和师生互动,逐渐形成“课堂教学+课后网上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外,第三阶段参赛的作品中,有愈来愈多的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件具有特点是:“既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认真关注要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

2.关于课件设计制作方法

从第三阶段的参赛作品看,有更多的教师探索新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中的应用。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新技术应用的探索:这不仅表现在参赛作品的技术含量普遍提高,如flas、三维仿真、网页设计、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已很常见,也表现在有些作者进行了新技术应用的探索,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冲教授等人开发的“教育技术专业英语多媒体课件”就将大学生中普遍拥有的手机应用于该课件,从而在本科英语教学中实现了移动教育;近年来移动教育在国内外已有不少专家进行研究,但往往是在远程教育领域,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还很少,所以王冲教授等人的探索值得充分肯定。

对新技术应用的探索还表现在有些作者采用asp或net语言编程,使用UG,eon,Virtools,Cult3D,Solidworks,3DmaX等虚拟现实开发工具进行虚拟现实课件的制作,还有部分作者使用Java或VC++开发仿真实验。

②应用流媒体格式:过去有不少课件的视频文件采用avi格式,而avi并非流媒体格式,且文件容量大,不适宜网上播放;第三阶段以来的参赛作品差不多全都采用了流媒体格式,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方面有显著提高。

③网络课件比例增大:在第三阶段的参赛作品中,从课件制作中使用的技术看,基于网络的课件比例达到70%以上,其次是authorware类,约占20%;powerpoint只占10%。网络课程中较普遍地采用了动态网页设计和数据库技术(相关软件有SQLServer和mySQL,在前两个阶段中一般很少使用数据库技术)。

④采用新工具:即使在制作单机版课件的软件工具中,使用authorware、powerpoint、方正奥思等工具来设计制作课件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愈来愈多的作者开始使用一些新的、更为有效的工具如Flash、Dreamwaver、VRmL、quictimeVR等来设计课件。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目前高校教师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五、课件大赛促进精品课程建设

举办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我国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自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一直在推动质量工程,其核心内容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而多媒体课件大赛恰恰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具有强大、且无可替代的促进与引领作用。所以,关于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今后的努力方向,显然应当更多地围绕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去思考、去探索,特别是如何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去指导精品课程建设,从而使精品课程名符其实地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而减少盲目性;如何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去进行精品课程的脚本设计与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充实、丰富与精品课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并大大增强精品课程的实用性与交互性而避免流于形式。为此,高校广大教师对精品课程应具备的主要教学特性,以及信息技术在精品课程中如何有效运用,应有正确的认识与把握。下面就对这两个问题,结合多媒体课件大赛做一个概括的论述。

1.精品课程应具备的主要教学特性

按照教育部2006年4月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一级指标有五项: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其中教学队伍要由学院领导来组织,教学条件要由学院领导来创建与提供,教学效果则是前四项指标贯彻落实的结果。所以,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要让精品课程建设真正落到实处、看到成效,主要取决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两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的要求,以及教育部颁布“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的文件中有关“精品课程评估指标的说明”(其别强调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可见,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应着重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三个维度去考虑,而在具体贯彻落实过程中,则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这是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有效运用的根本保证。如前所述,近年来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是,以B-Learning为代表的教育思想,也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实践已经证明,只有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与实践性

教学内容要体现科学性是指,内容应符合学科教学目标的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交叉,而且对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

教学内容要体现先进性是指,能把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和教改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并逐步形成具有某种创新特色的自编教材;

教学内容要体现实践性是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

为了使B-Learning为代表的教育思想,也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能真正贯彻落实,精品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在贯彻“学教并重”教学设计,实施“学教并重”教学策略的两个方面做努力。这也是多媒体课件能达到优质、网络课程能真正成为精品的保证。

(4)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落实B-Learning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是要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经常性网上互动。网络教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具有“交互性”,便于实现多重交互。人机交互在网络课程中要落实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测试、自我评价等各种学习活动;师生交互在网络课程中要落实到教师对学生的在线或离线的辅导、答疑、谈心与个别指导等教学活动;生生交互在网络课程中则要落实到网上的小组讨论、专题研讨以及学习伙伴之间的互教互学等活动。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应有适当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

(5)建立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及学科专题网站

网络教学的基本特点除了上述“交互性”以外,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极为丰富的资源可以“共享”,而且“触手可及”。要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协作式学习模式和专题研究性学习模式,除了需要有能够实现多重交互的先进技术手段以外,也还需要丰富、优质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而最丰富的教学资源莫过于网络环境下建立的教学资源库、学科专题网站正是把学科教学资源库的“丰富的内容存储、方便的检索工具、有效的教学应用”三者融为一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一种最理想形式,应予以大力提倡。

显然,很好地体现这五个方面的教学特性,不仅是对精品课程的要求,也是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对所有参赛作品的要求。

2.精品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由于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且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精品课程、特别是部级精品课程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该课程中的有效运用。我们既然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就不能不关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及如何有效运用。

目前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通过网络课程。中小学应用较多的是多媒体课件形式,高等院校则两种形式都很常用(这也正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之所以每年都要举办包括这两种类型教育软件作品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原因所在)。下面我们就对信息技术如何在这两种教学形式中的有效运用做一说明:

(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运用

多媒体课件是指,通过辅助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来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即通常的所说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软件或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软件。

多媒体课件可大可小,小的多媒体课件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一般称之为“堂件”),较大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涉及众多知识点,例如涉及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门课程。

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要想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即想要达到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并把握住几个要点,如充分了解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适用场合;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恰当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声特性;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正确、形象、生动、丰富。所有这些内容都要首先满足正确性要求,即保证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在此前提下,还应满足形象、生动,内容不能太单一,有关资料不能太贫乏的要求。

(2)网络课程的设计与运用

课程是指为了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学安排通常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等。

网络课程则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等五种基本特征。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教学内容包含教学资源,所以网络课程必须包括教学资源(以及相关的学科资源网站)。只涉及教材本身的网络课程不是真正的网络课程;

在网络课程的基本特征中,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交互性、共享性”。其余三种皆是由前两种派生出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是网络课程就必须具备这两种主要的特征,否则不成其为网络课程。所以如何体现这两种最本质的特征,在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一般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测试;师生交互要求师生应有网上互动(例如网上辅导、答疑、谈心、讨论);生生交互要求学生个人之间、或在小组内、班级内应有网上的在线讨论、协作交流。

网络课程的共享性需要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所以一般认为,“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

如何来满足上述这些要求呢?这就要靠教学设计,要靠有效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介于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学科,教学设计能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课程开发者所坚持的教育思想以及他所采用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基础上直接相关;所以,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来说,应当特别关注下面两个问题:

①教育思想是否具有先进性

如前所述,自进入21世纪以来,整个国际教育界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大的转变:由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转向倡导B-Learning(混合式学习)――在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是“主导―主体相结合”)。

国际上教育思想的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来。实际上这就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在认真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体现了B-Learning的教育思想。

还有一些网络学院在构建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时,强调要从以课程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个人门户网站为中心,以便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体现教师的个人风格,这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类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的选择与设计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它们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比较先进的――是“主导―主体相结合”。

②“教与学”理论是否能适应网络课程的特定需求

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直接体现在课堂采用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上。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课堂的“教与学”方式已有很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这种教与学方式的变化实际上是当代“教与学”理论新发展的具体反映。

教与学方式的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当代教与学理论的新发展,也反映了网络教育与网络课程的新需求。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必须适应教与学方式的这种改变,才能满足网络教育与网络课程的新需求,并要在网络课程内容的设置和网络教学活动的安排上充分体现出来。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把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学教并重”的新型教学设计才能达到目标。除此以外,要想真正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还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如下图所示:

这就要求网络课程教学设计除了应当考虑诸如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仿真实验、案例分析等与启迪诱导和主动建构的教与学方式直接相关的教学活动以外,还应更多地关注信息资源提供和增强多重交互这类教学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是网络课程的两个最基本特征;甚至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强的交互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课程”。

事实上,这里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与运用”和“网络课程设计与运用”提出的各项要求,不仅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所有参赛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请高校老师们能认真予以关注。?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9

abstract:Scholarscaredmorefortheeffectiveness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fromthetheoryof"people-oriented",whichofthemainreasonisthat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reallyexists"arrogant"phenomenon.inthepractical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educatorandthereceiverallhaveexperience,andcanshowtheirindependenceandcreativityintheteachingprocess.theexperientialteachingmodeattachesmoreemphasisonthesubjectpositionofthestudents,soitishelpfultoeffectivelycarryouttheteachingreform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andactivelyinspirestudentstoparticipateintheteaching.themainpurposeistoenhancetheenthusiasmandinitiativeofstudentstoparticipateinpoliticaltheoryteachingandimprovetheappealandeffectivenes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以人为本

Keywords: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experientialteaching;people-oriented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76-03

0引言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它以学生为中心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把体验式教育理念引入了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并作系统分析,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尝试,它主要是基于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与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基础上。

1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内涵解析

体验式教学法是对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情景教学、学生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扬弃,它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自己的情感、观察、感觉等直接的感受和领悟,来认知、认识、再现及发现的教学过程。它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本项目主要通过课程实践,探究体验式教学实施过程的模式结构,即“创设情境——尝试体验——交流指导——入心入脑”,分析体验式教学的主要方式以及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增强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的“独白”式,即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唯一的能动者,教师通过讲解、讲演、讲述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求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发生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灌输式教学”、“注入式教学”、“填鸭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教科书内容在学生知识经验中占据强势地位和权威性,不重视学生自身的自主体验;强调全体受教育者的统一性,忽视每一个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差异性”[1]。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即在主体哲学、现象学、心理情感、生活情境等体验式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深刻理解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体验式发展为中心,指导他们结合教学内容自我创新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使他们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创造、自我管控和自我完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理论课教学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为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更侧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具有体验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1变革实践教学理念,突出教师的服务管理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教育部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它的探索与研究工作,目前学术界分歧较大的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主要包括三种:①教学内容标准说,把握和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标准,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即是否富含“实践性内涵”,主要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而不是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2]。②教学方法标准说,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讲授而言的,凡是一切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教学形式,如实验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辩论、角色扮演形式等,除了包括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这一基本环节之外,都应当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也包括在课堂上开展的教学形式等等。③教学场所标准说,凡是组织和带领学生离开课堂,走出校门,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的,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开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见习或实习活动等等。

这些传统实践教学理念虽然对实践教学的内涵特质理解不同,各从教学场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角度对实践教学作了理解和诠释,但存在共同点:教师在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实践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实践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方案设计、组织辅导、参与评估唯一或主要角色;被动地接受教师组织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处于受动的客置。而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理念则是: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念的创新实践,教师通过服务学生、指导学生和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仅起主题设定、方向指导、管理服务等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参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体验式和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定、学科背景、性格特征等,把学生作为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自主创设教学情景与形式。

1.2形式与方法的灵活多样,彰显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目标和效果实现的,是途径、形式与方法的选择、组织与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大致分为:思政教研部门组织实施与其他部门组织实施相结合、全体实践与重点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平时实践与假期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相结合等。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学术界尚存若干分歧,美国学者理查得·阿兰兹认为课堂教学有两大模式:一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讲授模式、直接教学模式和概念教学模式;二是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有学者认为,一切学生可以广泛参与的教学形式,都应该纳入其中,不只包括社会实践,更应当包括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应该是更多方面的。有学者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组织中,诸如案例教学、专题讨论、演讲、读书活动等,不应归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范畴”,而应属于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都是指参观考察、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调查、观看法庭公审、模拟法庭等内容[4]。笔者认为,从实践教学场地划分,可将之分为课堂教学实践和校外实践教学。在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时,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定实践教学主题,并详细介绍实践教学的形式和途径,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背景等灵活选择和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实践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实践模式将激发学生的首造性,创设出形式多样的实践方法。除了选择传统的实践方式,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创新出社区服务、情景剧幕、DV摄制等新颖有效的实践途径和方法,彰显学生的创新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

1.3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规律,深入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的取得建立在对其规律的深刻把握上,“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5]体验式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在深刻把握两个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律,二是学生的思想心理道德发展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规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内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充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材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体验式实践教学还遵循了学生思想心理道德发展规律。新时期条件下的学生具有多样化心理思想特征,其中表现为体验式增强。体验式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过程的主体转向学生,改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被动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通过实践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体验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实践得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教学效果得到体现。

2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统筹规划、确立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主题、为学生提供方法指导,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建构中,教师应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规律和本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完善机构设置、合理组织实施、科学考核评估。

2.1成立研究小组,加强体验式实践教学规律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成立体验式实践教学研究小组,对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及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实证调研。体验式实践教学研究小组的职能主要由三部分构成:①方案制定,设置实践教学大纲,有计划地指导体验式实践教学,它主要是基于对本校实践教学状况及学生体验式参与的调查研究。②实证调研,对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实践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与创造性,学生体验式课程参与状况,组织机构、实践形式、学分标准、配套经费、专业差异等情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主要调研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状况,以及课程差异下的实践教学方法效果等等。③理论研究,分析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为具体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其主要研究内容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形式与种类,主要种类有单一课程实践教学与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平时实践教学与假期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概念、内涵、外延、范畴、结构、过程、规律、原则、相关概念比较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基本理论等。

2.2形成体验式实践教学联动机制,综合完成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为核心,整合学校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教务处、团委、宣传部门及学校各院系应达成共识、资源共享、联合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以发挥学生体验式为宗旨,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共同帮助、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展开,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做到知行统一;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增长知识、了解社会、面对现实、锻炼毅力,增强集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在体验式实践教学过程中,将占用学校硬件资源、聘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根据教学内容与主题设计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对学校行政、后勤服务等部门应当依据有关政策给予支持。对体验式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章节设定教学主题,在体验式实践教学联动机制运行中,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自主设定实践形式和内容。密切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加强服务指导和过程调控,适当指导培训。

2.3建立体验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形成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中,学生将“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体验式和创造性,[6]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揭示事物本质规律、体现科学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反映人类文明成果的内容。

建立合理、客观、系统、多元的评价指标,有助于师生共同评价实践活动成效,实现体验式实践教学目标,完善体验式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能规范学生设计教学的方向。评价指标的设立应科学有效,权重设计应合理,要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在落实评价原则基础上,应提倡评价内容、形式的灵活性。根据各门课程的要求,确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团队精神、品德修养等要素,同时,还应调动学生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挖掘一些有创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交流,对于优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允许的范围内加以表扬和宣传,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集体评价、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评价都纳入其中。

3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督导听课、教师同行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的反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明显。我们将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成绩考核体系,并占平时成绩的40%。将实践教学分为“整体指导、分组讨论、项目实施、撰写报告、成果体会、考核总结”六个阶段来进行。每位学生都按照要求努力地完成从文献阅读到撰写调查报告各项工作。完成“观后感、读后感、辩论赛体会、热点评说主题演讲稿、社会公益环保行动方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书面文字作业。在社会实践经验交流时,学生感叹道:“上大课、死记硬背少了,研究讨论、联系现实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书上死板的理论知识变成了生动的图像和声音,同时还为我们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就使每一堂课都非常生动,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我非常喜欢上这门课”,“这种教学方法完全颠覆了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在我脑海里的乏味印象,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提升空间”。

教师通过教育方式上的变革,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与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使学生真懂、真信,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做到知行统一,克服说一套,做一套,假、大、空的倾向,及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说教、死记、硬背,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教师要参与实践指导,要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考核,在辛苦的同时,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也有教学成就感,要逐一批改调研报告和小论文,工作量加大,非常辛苦,但也对教师个人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是很有益的,获得了教学能力上的锻炼和提高。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教学的主要指导思想,体验式实践教学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作用的功能空间,增加了师生交往的频度和深度,也拓展了师生交往的空间,思政课教师直接指导、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师生感情大大加深。一改以往思政课老师不为学生重视甚至边缘化的境地,课后老师的电话、电子邮件也大都是学生的问题咨询,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流,促进了师生和谐,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教育即生活。经过这几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育不仅是生活,更应该是社会实践生活的升华,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校园生活由于有知识渊博而又富有社会经验的老师指导,除了能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能使课堂生活贴近社会,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社会实践生活,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在社会上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蔡志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4(12):66.

[2]黄振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6):161.

[3]曹凤月.课堂实践教学:高校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高校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4):107.

[4]郁大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探索,2008(2):16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7]韩晓娟,章曰春,许棣泰.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2).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篇10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和科学性的属性,这三重属性共同指向思想性。思想性与价值性内在关联,与思维方式同构、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处是思维方式的革命,即从实体思维转向实践思维,从预定思维转向生成思维,从客体思维转向主体思维,从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思维方式

如今,在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的深处蕴含着思维方式的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因为有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才有了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丰硕成果的不断取得。这种思维方式的革命,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实践中表现得异常突出。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属性

关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属性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表述,但归结起来,政治性、德育性和科学性是其基本属性。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开展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更能体现国家意志,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明确的目的性。1992年的《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处于特别而重要的地位。”《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枢和必要途径,它代表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学校的政治朝向,也决定了培育出的学生的政治朝向。”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这些规定明确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政治属性。德育是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中渗透着德育,因为德育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中学思想政治课致力于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科学的方法培育人,为此,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指导思想上、传授内容上、方式方法上都具有真理性、正确性,此即科学性。政治性、德育性与科学性归根到底统一于思想性。政治性说明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要传递的政治理念、政治观念,帮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以及方法论。德育性展现了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重人的精神价值以及精神动力,着重强调思想观念对于人们行为的主导作用。科学性体现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所蕴含的正确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

二、思想性与思维方式的内在耦合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不是指单纯地传授某种思想的事实问题,它在更深层次上内含着价值评价、价值判断,即什么样的思想认识是可取的、提倡的,什么样的思想态度是需要纠正的。从事实层面问题到价值层面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直接的、一对一的映射过程,它是思维以中介形式介入其中的能动的反应过程,也就是说,思维方式对事实的价值判断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不能不关注思维方式问题。换个角度看,中学思想政治课不仅要让学生把正确的思想观念内化于心,还要指导学生外化于行,即在行动上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诚如帕斯卡尔所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思想性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思想不等于一般性的认知和想法,而是相对稳定的观念,其内在的核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创造的相对来说稳固而定型的思维架构以及习惯性的思维程序,即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性的内在同构与耦合说明,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是政治课改革,必须重视思维方式问题。以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为标志,思想政治理论课迈入了变革的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取舍、教学策略的安排、教学实施的监控等。课程改革路径复杂,形式多样,其评价的尺度、标准也不是单一的。基于前文所述中学政治课思想性与思维方式的内在同构性,思维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指示器。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形态,进而产生迥然不同的思政课课堂。不同的思政课课堂作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凝结成不同的政治观念、道德品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思维方式变革的角度探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的思维走向

(一)从实体思维转向

实践思维新课程改革之前,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全国“万校一书”,培养方式“万人一面”。这种“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和“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所折射出来的思维是实体性的。在教育实体思维看来,在变幻无常的教育表象后面,有着维持不变的本质和规律,它们成为教育的终极存在。教育过程,也就是通达这一共同“目标”的过程。“万校一书”是以此作为先在设定,对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作出解释、预测和控制的。实体思维对教育的基本原理、一般特性、操作模式的诉求在教育研究以及实际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由此形成的实体主义,在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模式时,往往不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加以分析,反而将其作为适合于所有情境的规律性认识加以推行,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1]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说明,思想政治课思维方式已经突破实体性,走向实践性。因为实体思维是从存在观点出发,探寻事物的本原和终极性存在,追问“是什么”的问题。在这种思维方式作用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标准的界定是问题的关键。实践思维的重点不再放在“是如何”“是什么”这样的事实问题上,而是转向“应如何”“应该怎样”等具有超越性的价值问题上。即中学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选择等问题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情境中的教学对象,理性思考探寻到底怎样做、怎么改,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启智育德。很显然,“应如何”“应该怎样”问题的着眼点不是教材、教师,而是学生,即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材料、方法,组建课程体系。学生不同,实际采用的方法会有很大差别。这种从现实中的学生出发的教学思维我们称为实践思维。因为现实中的存在,不是抽象的、静止的、空洞的,相反,实践是其基本存在方式,实践的具体性、丰富性规定了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反过来指引教学改革的多样性,“改无定法,贵在得法”。事实上,实体思维与实践思维、“是什么”与“怎样做”又不是截然分离的。“如何做”是“是什么”的外在展开,而其内在规定性源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和要求这一指导方向,也就谈不上课程改革。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又不是先在地包含在这一初始条件中,不是初始条件的自动展开。

(二)从预定思维转向

生成思维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突出知识传授,具有很强的育智倾向。这种以育智为导向的知识化教学,以知识为中心,而权威知识存在于教材之中,为此,教材就成为教学的中心。由于教师对教材知识优势明显,故相对学生而言,教师成为中心。在这种“三中心”思想影响下,教师备课就是备教材,备教材中的知识、教材重点、教材难点等。进一步来看就是,教材内容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就是考试内容。这样就出现了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高度一致的情况。教的对象、学的内容、考的范围高度统一,这种教学思维是预成的、预定的。知识化教学是围绕着由专家预先编写好的权威教材而展开的,即尚未展开的现实性都包含在既定的教材之中。预定思维是先行设定目标的本质,而后再用这个本质来阐释目标的存在以及发展。从预定思维出发,教育重点只能放在理论原则的传授上,如果将重心放在知识探究或道德推论上,会致使学科专属的思想性、政治性等成为一种边缘化的存在。如此一来,本来应该拥有活力以及生气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陷入孱弱而又无力的境地。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实践再到贯彻,都是生成思维。“生成”是未完成的,意味着永处于生成变化之中。马克思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2]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生活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重点、内容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和评断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符号或标签,其内容和形式是跟随时间的转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前进而不断扩张和发展的,它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永恒不变的或既定的水准上。新课程改革实践不同于预定式、灌输式的知识化教学,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在理论与生活的契合处做足功课,促成教学内容向生活化、情境化、问题化转化,并通过教材中的儿童与生活中的儿童的平等对话,生成思想、感悟历史。这样,教学中所用的素材、提出的问题以及所要解决的学生思想困惑,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基于学生思想实际,基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并致力于解决思想问题。从预定转向生成,不把敞开的未来看成完全预存于过去、现在之中,相反,其是不确定的、生成的,相同的知识内容在不同的学生群体面前,所应该使用的素材、材料,所致力于解决的思想问题,都会有显著的不同。以这样的思维指导行动,才有我们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改革;也只有有这样的思维,新课改之路才永无止境。

(三)从客体思维转向

主体思维传统知识化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什么、怎么教,完全由教师自行决定,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消极承受思想被改造的客体。与此不同,中学思想政治课改实践极大地挑战了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在坚持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日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况确定教学重难点,引入能激活学生兴趣和经验的典型事例扩充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教学容量和深度,对于各个年级的学生的实际采用有差别的教学方法,研究学生学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等等。可以说,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让其在独立思考中,思想世界从自在经由自强走向自为,这就是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改革。邵晓枫与廖其发曾明确指出,以学生为本体的教育理念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3.学生都得到发展;4.主动发展;5.个性得到充分发展;6.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7.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以生为本的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策略的制订、教学方法及方式的实施,都建立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日趋健康成熟的基础上;教学素材的选择、典型案例的取舍,都注重思想导向的正确性,知识育人与思想育人统一起来,突出正能量的传递;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活动、教育活动及其一切有关的校园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从封闭思维转向

开放思维思维方式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从本质上看,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活动不仅是思维的内容、方法的来源和检验思维结果正确与否的尺度,而且对象化的实践活动的方式、水平、规模从根本上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发展状况与程度。当今,普遍性的交往、日益拓展的全球化以及大数据的广泛使用,客观上要求人的思维必须具有多维性、创造性,要求人的思维具有开放性、发散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单一成绩评价机制的作用下,教师过多采取照本宣教等“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鲜有自己的创造性解释,也基本不允许不同观点、不同见解、不同声音的出现,结果在反复抽查、不断强化练习中产生的“高材生”“高分生”,很少能提出不同的、差异性的问题来。储朝晖在他的时评中说:“不应只用好或坏这样的单维度。在人类长久的进化进程当中,每个个体,其存在都象征着人类其中之一的多样性,并且,每个个体都拥有他在这里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都应该处于一个平等的立足之点。然而,用单维度,或只是用成绩来评估小孩,或只是评估迎合老师与否,或只是评估对标准答案认同与否,都太过单一而直接,会对小孩产生深浅不一的伤害。”[4]现行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变革,在单一的评估机制上“动刀”,注重过程评价以及成果评价的结合,日常观察评价以及系统测验评价的统一,学生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兼顾,同时在各类评价中突出创新人文精神的比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得到提升。这种多元评价方式的共存共生及其基本指向,都说明了开放思维在教育中已成为主流。事实上,正确的思想内容只有辅之以开放的思维方式,书本教学内容只有结合外来的资讯,狭窄的课堂只有融入广阔的生活,网下教育只有与网上教育有机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体现有效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总之,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深处,是理念的革命,是思维方式的革命。正是有了实践思维对实体思维、生成思维,对既定思维、主体思维,对客体思维、开放思维,对封闭思维的超越,才有了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向众.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趋向[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邵晓枫,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