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十篇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十篇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6:39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1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

当前很多农村学校都是寄宿制管理,就我校来说有95%以上学生寄宿,所以目前出现了寄宿生人数多、年龄大小不一、自理能力不强、自觉性差等问题,进而导致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相信很多寄宿制学校都有这样的问题。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少年儿童的积极性,正确巧妙的引导各类学生有效地自主管理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要研究解决的一件大事。而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搞好学生自主管理,可以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学生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几年来,我通过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实践,总结了一点经验,现与读者共同分享交流:

1、学校层次的学生自主管理

①安全方面: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的思想意识。学校把寄宿生的安全工作摆在首位,抓紧抓好抓实。学校每星期最少进行一次由老师组织,由学生干部组成安全督查小组检查,各班长、各宿舍宿舍长配合开展的安全大检查,检查学生是否携带危险品、管制刀具等物品,强化了学校的安全管理。

②生活能力:我校寄宿生来自各个村落及周边乡镇,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开学初的一段时间内,对学校各方面要求极不适应,有的甚至不知所措。为了让寄宿生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安心学习,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学校都安排老师利用一周的时间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训练指导。如:指导学生学习叠被子整理内务,学生们在学会叠被子整理内务的方法之余,也于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讲卫生、爱整理的习惯。使其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强化寄宿生在校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会干部和少先队干部分包新入校的一年级新生,教会他们在校的生活常规,知道寄宿生的各种规章制度,使所有寄宿生很快适应了寄宿生活,融入到了学校的大家庭,他们在学校找到了生活的啡ぁ

③卫生方面: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卫生工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作。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工作落到实处,由学生干部组长卫生检查小分队,小分队组员都由学生组成,每天轮流上岗,检查宿舍卫生并做好记录以及评分工作。一周一次评比表彰。有了学生自我检查、管理,校园内卫生工作成效很大,学校卫生在学生心目中就有了重要位置。校园从早到晚保持干净。学生个人卫生逐年好转。每个寄宿生心中都有一种“学校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责任感。

④纪律方面:建立由学生干部组成的纪律检查小队,检查小队每天在晚午睡时间、早午晚餐后学生自由活动时间所有的寄宿生进行纪律等方面的检查、监督,及时向值班教师和带班领导进行汇报,能自己处理的自己处理,不能处理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处理,每一项都做好记录并进行公布,寄宿学生在校园的行为得到了约束,让他们之间有一种互相提醒、互相督促的作用。

2、班级管理方面的学生自主管理

班级方面我们在借签魏书生先生学生自主管理方面的经验的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进行了改良具体如下:

①实行1:2:4的指导与责任制的方式,即一名教师指导两名班干部,两名班干部带动四名学生,形成全校上下师生分层共同互动,搭建起“金字塔”式的指导与负责模式,学生不再是单一的班主任负责制,把每一位教师都建构到学校统一的管理之中,形成学生的自主管理真正的有教师的参与和指导。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2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措施分析管理

前言:

管理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更为重要,因此,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工作的管理工作,可以有利于为寄宿制学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供学生和教师使用,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对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管理

继续说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需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的对寄宿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管,另外还需要老师言传身教对寄宿生造成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要求学校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首先,在教师值班方面实行领导负责制。每天由学校的以为领导配合教师做好二十四小时的值班,负责寄宿生的寝室纪律、早晚自习等各方面的管理。其次,落实班主任管理责任制。要求每个班主任都要对寄宿生的生活进行全权管理,落实寄宿生每次早会,每周班会制度。第三,把寄宿生的管理工作纳入考核制度。对寄宿生管理工作做的好的教师以及班级进行表扬和表彰,在年终考核和评比中做到奖罚分明。

二、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硬件设备的管理

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寄宿生的生活需要,因此,对于硬件设施的管制,直接影响到寄宿生的生活质量。良好的设施对寄宿生的生活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首先,必须对食堂的建设进行加强。食堂的建设是至关寄宿生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寄宿生要想在学校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学习,食堂的饭菜质量和安全直接决定过了寄宿生是否可以安心的学习。高质量的食堂服务以及高品质的食物能够给寄宿生家的感觉,可以有效减少寄宿生想家情绪,有利于踏踏实实的上课学习。另外,科学的饮食在寄宿生的成长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对宿舍的建设。寄宿生的整个课余生活都在寝室进行,良好的侵蚀氛围和环境,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心的休息场所,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重视寄宿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宿舍之间的相互团结,有助于产生家的感觉,借以避免不和谐的宿舍关系造成的对成绩的影响。再次,加强对学生活动设施的建设。学校要积极的为寄宿生提供课余时间活动搞得场所,丰富的课余生活以及形式多样的运动内容,都会给寄宿生的身心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都有着促进作用。

三、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

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胜任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首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明确服务宗旨。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增强自身的服务观念,做到努力为学生和教师竭诚服务,热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第二,定期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生活技能方面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管理工作可以用到的知识很多,包括水管、电线、机械等器具方面的使用,要求对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机械和电工方面的简单生活常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职业素养方面,必须让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以及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爱岗敬业,勤恳工作才能更好的为学校服务,树立以学校的建设作为自己的天之的职业素养,逐渐的把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努力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建立寄宿制学校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度作为行动的监管和指引,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所以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要想有效的提高管理的质量,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管理制度可以分为宿舍安全管理、视频安全管理、水电基础管理三个具体部分。在饮食的安全管理这一方面,可以从食堂的食物原材料监管,饭菜加工的具体流程,食堂厨师以及服务人员的健康检疫证明以及饭菜采样等几个方面入手。在宿舍的安全管理这方面,可以从住宿生的就寝制度,宿舍文化的建立,宿舍管理员的值班制度以及学生的执勤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从水电基础管理这个方面,则需要从水电故障的排查、维修、维护等几个方面建立制度。只有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使管理工作顺利高效的进行。

五、寄宿制学校要引进创新管理的理念

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理念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更新,不能用原有的老旧的思想和管理措施对新时代的寄宿学生进行管理。管理工作也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对于新时代的寄宿生重新制定工作计划和管理措施,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服务,真正做到管理工作理念与时俱进。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寄宿制学校的增加,对于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以及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管理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益的提高。所以,寄宿制学校必须重视管理工作,做到严格管理,使管理作用最大化。学校需要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学校硬件设施的管理以及对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此外,学校还必须积极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从而保证管理工作有质量、有计划的进行。

参考文献: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3

关键词:寄宿学校;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由于社会流动性加大以及学校布局的调整,寄宿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给班主任管理带来新挑战。一些寄宿学生卫生意识、学习习惯甚至文明礼貌比较差,如何建章立制,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是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制度建设推动对寄宿学生的管理

1.狠抓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教师主导下,对学生实施基本的生活自理、文明礼仪以及学习习惯的教育。寄宿学生在校时间多,吃、住、行、学等基本都在封闭的校园进行,如果学生生活自理与自立能力差,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很难得到保障。

笔者作为一所普通高中的班主任,把班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当作班级管理的常规工作,日日抓,周周抓,常抓不懈。根据学校实际和寄宿学生的特点,制订了班级寄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30条》《宿舍管理制度》,让寄宿学生有规可循。寄宿学生洗脸、叠被、洗衣服、清理房间以及保管财物等都要落实规定,安排生活井井有条。寄宿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如同一个小社会,建立寝室小集体或者寄宿学生互助小组,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合作。为检查养成教育实效,班级组织“文明寄宿学生”“文明宿舍”等的评比,为学生学会生活自理、自立树立榜样。

2.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寄宿学生独立在校生活,往往缺少亲情的呵护,容易产生精神空虚。丰富的课余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对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玩是孩子的天性,高中生要有自己的身体锻炼、课外休闲时间。笔者与体育教师协商,把每周三定为班级的乒乓球和篮球的比赛日,让学生放松身心。鉴于寄宿学生信息来源少,班级每周组织寄宿学生观看三次电视节目,学生对CCtV1的新闻节目、CCtV10的科技节目等非常感兴趣;另外,安排寄宿学生与走读学生“结对子”,让学生参与管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只有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才能使整个秩序有条不紊。

二、关注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是关键

寄宿学校往往规模很大,管理非常严格,尤其对学生自由活动的限制比较多。凡事都让教师看着和管着,学生的自由发展与个性发展微乎其微。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寄宿生活可能不堪重负,容易导致一些心理负担。中学生正处于情绪敏感的时期,住校生活上的不适应、亲情温暖的缺乏、人际交往中的摩擦等因素,使得学生心理很不稳定,需要班主任及时疏导。

在笔者工作的学校,寄宿学生的父母往往常年务工在外,如何引导学生排解“恋家”心理是班主任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学校每学期都按照惯例在开学初统一准备课件、视频等资料,在各个寄宿制学生班级开设一堂主题班会:爸爸、妈妈,我长大了。每个月定期给寄宿学生统一过一次集体生日,让学生“恋家”情绪得到正常化解,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三、建设学校立体管理网络,形成管理合力

在寄宿制学校环境中,青少年学生通过各种人际交往与学习活动,完成了个人社会化和道德的发展。学校的环境设施、学校的校务管理与学科教学等共同影响着学生的道德发展。学校整体寄宿学生管理工作要形成网络,用来保证管理的顺利开展,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具体有力的支持。

班主任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精神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学校要不遗余力地为寄宿制学校班主任提供必须的条件支持。包括对全体教师进行班主任工作技能技巧开展培训,比如排解冲突的技巧、宣传演说的技能、心理辅导员培训、犯罪心理学培训等。寄宿制学校班主任交流管理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学习讨论,让每一个班主任都认识当下学生管理的新特点以及对寄宿学生管理的新要求。当广大班主任统一了对寄宿学生管理的认识后,整个学校寄宿学生管理就能上一个新台阶,这会为班级管理提供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

笔者所在寄宿制学校的一些典型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本校成立了由一名副校长领导的“寄宿学生管理领导小组”,为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编写《班主任管理寄宿学生实施细则》使教师明确任务,实现管理工作的具体化、系列化。

强化家校联系,对寄宿制学校班主任意义重大。每学期家长会大家坐在一起商讨班级与学生发展的建议,谋求孩子成长良方。对一些外出务工的家长,则主要通过电话联系或随时家长到校了解等方法做好沟通工作。总之,对寄宿学生的管理需要班主任具有爱心、细心与责任心。

参考文献: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4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154-03

1前言

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中心小学是全镇唯一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有学生130名,承担着镇政府所在地及周围近10个牧业村的小学教育任务。以学校所在地为中心,辐射半径大约为10公里,属纯牧业区,在此范围内的学生,50%以上无法走读,需要住宿。

2寄宿制学校的优势

虽然农村地区的寄宿制条件、教育环境比较差,但寄宿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办好寄宿制,有利于解决农村学生上学困难石门镇中心小学大部分学生居住分散,上学交通不便、存在安全隐患。办好寄宿制,可以免除学生上学因路途遥远而辍学的情况发生,确保了农村广大适龄儿童依法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有利于巩固“两基”成果。

办好寄宿制,有利于自立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寄宿学生走出校门后,在自立能力方面完全优于走读学生,在生活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有住校经历的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情绪、意志等很少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寄宿制对于他们的自立能力的培养是有好处的。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办好寄宿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住校的学生,除吃饭、休息时间,其余时间都可以直接与教师接触,完全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以学习,每天要比走读学生多学习1~2小时。而且在学校组织的晚自习上,还有教师讲解辅导,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学习成绩提高较快。

办好寄宿制,有利于学生的管理住校生完全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中生活,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基本上是在教师的管理范围之内,各种规章制度能够全面贯彻落实,从而完全消除了学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这也就消除了学校对借宿校外学生管理的盲点,教育效果良好。

办好寄宿制,有利于解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实践表明,寄宿生由于在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较好的住宿设施与服务体系,更重要的是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因此,家长特别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学校读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问题,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

3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分散居住,管理难度增大由于校园内宿舍不够,部分学生借租民房寄宿,但散居于校外的寄宿学生与房东常发生矛盾;学生中有抽烟、喝酒等现象,违规违纪人数直线上升;偷窃等事屡屡发生,周围的居民怨声载道;学校教师也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难完全、及时地了解校外寄宿生的一举一动,实际上这是学校对学生管理中的一个盲点。这一现状成为发展寄宿制学校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阻碍学校的发展由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天祝县石门镇经济发展滞后,农牧民收入不高,对学校的资金投入有限,因此需要建立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保障制度,通过减免生活费,较好地解决农村学校寄宿学生的食宿问题。由社会力量投资硬件设施建设,学校负责管理,是今后发展寄宿制学校的一个方向。

教师担任多种角色,增加工作强度寄宿学生一年有240天左右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在校时间是全年总时间的2/3。再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有80%以上的学生家长,每年总有一方要出外打工,不少家长只是开学初把学生送到学校,就算完成了任务,所以学校教师,除教师身份以外,实际上还担任着“准”家长的角色。

家长远离学校,规范化管理受约大规模的农民工进城,导致出现许多留守儿童无法照顾的问题。针对这些留守儿童,应该改革教育服务体系,真正将留守儿童在不利的环境中组成一个互相帮助的集体、一个积极向上的新“家庭”。可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没有去适应这种变化,是乡村教育领导、每位校长、每位教师应当反思的问题。

4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途径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中小学布局,实行集中办学,这样就使更多的学生远离学校。如果不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不但使寄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而且会造成学生流失,影响学校的办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也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办好寄宿制学校将是解决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镇农牧区学生就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解决寄宿生的膳食问题是搞好寄宿生管理的第一要务虽然前几年已解决了寄宿生膳食的“温饱”问题,但是学校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力求上进,全面改善寄宿生的食宿条件。石门镇中心小学积极采取“两免一补”措施,为寄宿学生提供了有营养的早餐和午餐。早餐以牛奶、豆浆、鸡蛋、苹果、馒头为主,午餐主食加炒菜,以满足当地学龄儿童的口味。食堂提供的食物种类丰富、营养搭配,绿色食品、膳食平衡成为学生饮食的“主旋律”。住宿生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即吃出营养、吃出文化、吃出健康。

经纬交织,完善管理机制“抓管理,以人为本;促质

量,制度为绳”。石门镇中心小学宿舍的管理主要依照“四条线”的管理模式进行。

以“宿舍管理制度”为准则的第一条线,构成宿舍管理的“经线”,这既是学校对管理员工作的要求和目标,也是学生在宿舍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以“宿舍检查制度”构成管理的第二条“经线”,从规范管理员工作的角度出发,要求管理员从早、中、晚对宿舍进行检查,检查要周密、细致,避免对宿舍管理的放任自流。

以“宿舍周量化考核制度”为主的第三条线构成宿舍管理的第一道“纬线”,从管理w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的角度,与前两道“经线”交织。它把“宿舍管理制度”中的各项内容进行量化,由学校组织进行打分评比。

俗话说得好:“吃饱肚子不想家。”学校的后勤保障是第二道“纬线”,这条线至关重要。火要生旺,饭要吃饱,只有吃得饱、住得暖,学生才能安下心来,把心思用到学习上,真正做到“留得住”。

学校的后勤管理这四条线决不能忽视,只有把这四条管理的线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把寄宿生管理的“经纬网”织得更加细密,把工作做得更加周到。

转变观念,提高管理素质

1)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责任心。寄宿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每个宿舍就像一个“家庭”,管理员就是这一家庭的“家长”,所以对管理员的要求较高。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既是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信任。所以,孩子们在学校内是否住得暖、吃得饱、学得好,是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事。这就要求管理员必须履行一位家长的职责,从学生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全盘考虑,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是难当此任的。

2)管理人员要有耐心。宿舍管理员牵扯的面广,工作琐碎,宿舍的布置,被子、枕头的摆放,暖瓶、牙具的摆放,都按军事化要求整齐划一。此外,宿舍中今天灯绳断了,明天学生感冒了,类似的小事几乎天天发生,所以没有耐心是做不好这件事的。

3)管理人员要有爱心。宿舍是学生在学校的另一个“家”,要把宿舍中的每一位学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孩子。把宿舍作为学生心灵的庇护所,畅游学海后得以休憩的温馨港湾。这就要求管理员时常跟学生交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困难,稳定学生思想情绪,解决学生之间的小矛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加强寄宿生的养成教育寄宿学校不仅管学、管食、管宿,而且管怎么做人。就人一生的发展而言,后者更重要。石门镇中心小学在对寄宿生进行养成教育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1)加强规范建设。学校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有关教育方针、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校训、校纪、校规,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礼仪等方面制定了明确的行为准则;班主任主要强化训练,力求人人达标;注重加强师德礼仪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努力创设一种讲文明、讲道德、守规范的育人环境;并定时开展小学生形象大赛,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文明规范教育生动、具体、实在。

2)严格纪律管理。严格纪律管理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的学生“有意违规”“故意捣乱”“明知故犯”,这就不是一般的言行不一致的心理问题,而是涉及品德不良的萌芽。对其中少数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而坚持不改者,不能搞“教育万能”,要进行必要的惩戒,甚至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其觉悟、改正。

3)强化自我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外律由强渐弱,内律自弱渐强。因此,强化寄宿生的自我教育是寄宿生养成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石门镇中心小学通过倡导“自省”、培育“自制”、实践“自育”等途径来强化自我教育。

4)加强心理辅导。由于寄宿生的生活单调,心理寂寞,人际关系复杂,学习压力大,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焦虑严重。石门镇中心小学成立心理咨询室,把寄宿生的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在教育方式上要以辅导、疏导、引导为主,绝不能以训诫为主,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在活动中育人。养成教育的方式要进行创新,以活动为载体,创设多种多样的养成教育的活动情境。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评价。尤其是把班会作为一堂课科学对待,坚持德育备课。特别是主题班会课要做到:精心设计,分工准备;严密组织,角色扮演;及时总结,巩固成果。

激励引导,科学评价无论多好的制度,如果不去落实,就是空的;再好的制度,没有与其相配套的评估体系,就是虚的。宿舍管理的“四条线”组成宿舍管理网络,同样需要一套比较公正、完善的评价体系。如果宿舍中出现不规范情形,既影响管理员的得分,又影响宿舍的得分,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通过宿舍检查登记情况,评选文明宿舍的次数,作为管理员工作完成好坏的评价,并与本人评先进、年度考核挂钩,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激发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宿舍周量化考核制度”,根据各宿舍的得分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宿舍”的主要依据,不但可以规范学生行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为学校的学风、校风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作用。

因此,学校建立“定量与定性,随机与定期,自评与他评,形成与诊断”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养成教育评价机制,把寄宿生个人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量化,并与操行鉴定挂钩,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导评、家长助评相结合的方式。量化考核要做到每天检查公布,每周评选周优秀集体与文明宿舍,下周一由班长宣布结果并颁发流动奖章,期末累计总分评选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写出每个学生的操行鉴定,记入档案。

5结语

总之,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整合,是新时期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克服困难,努力加快石门镇中心小学的寄宿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m].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0.

[2]孙锦涛.教育管理原理[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3]王平.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

[4]胡亚芝.谈寄宿生的养成教育[m].兰州:甘C人民出版社,2004.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优点及缺陷对策

一、前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合理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布局,办好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农村学校寄宿制的诞生,是伴随着农村地区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出现的。当前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师资中存在的问题是投入建设寄宿制学校资金不足,生活老师素质低、数量少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条件需进一步改善,育人环境,安全措施进一步强化生活老师素质低、数量少。

二、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优点

(一)通过合校并点,学校许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由于以前部分小学的生源不足,通过进行合校并点后,生源集中教师资源汇聚,教师队伍得到了优化配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等资源也得到了优化;教学资源得到了优化,即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语音室等资源可以共享。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得到了优化配置,因此,学校有条件开齐开足小学生所需要的各种课程,包括小学生的课外活动,这样学生能够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为寄宿学生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提高学生的成绩

由于寄宿制教育实行后,学生们在学校的时间就更多了,加上“合校并点”后,学校里的图书馆资源得到了优化,学生就有条件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孩子的集体观念,促进孩子间交流

在农村小学教育没有实行寄宿制之前,孩子放学后都是独自回家,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可能不是太密切。但是,在寄宿制实行之后,孩子全部是“集体生活”化管理,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孩子不是像以前一样,放学后回到家中“面壁”,而是可以和更多的孩子进行交流,建立同学情谊、和睦相处。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使孩子学会怎么样和别人进行相处,过大家庭生活。

三、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缺陷

(一)缺少母爱、父爱,小学生自理能力差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需要父母疼爱的时候,寄宿制教育的实施,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可能造成父母关爱缺失。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长期的溺爱,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不强,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做家务,不会洗自己的衣服,不能很好地料理自己的饮食起居。

(二)学生的生活存在较大的问题,衣食住行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不便

由于学校缺少专业的生活教师和营养师,学生的生活得不到良好的指导,从而良好的习惯养成就是一句空话,学生的饮食单调,很容易造成学生营养不良现象发生。寄宿制教育,学生一下子全部“涌进”学校居住,可能会造成学校的住宿床位“供不应求”,从而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来了压力。

(三)学生的安全问题突出,家长的负担也相应加重

学生在校时间长,意外事故发生概率较高,加之疾病的发生,农村寄宿制小学医疗设备没有,住宿学生能否及时就医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部分学生因年龄小离家远,父母疼爱,周末回家返校时,大多数“黑车”接送,因而学生的安全问题隐患百出。

(四)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应该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地成长。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和冲突,我们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但是,由于寄宿制教育的管理,孩子长时期与家长“隔离”,不能及时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老师平时的教学任务,也很大程度上不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情绪变化;加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病,这对寄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四、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的对策

(一)配齐寄宿制学校的教职工编制

寄宿制学校与非寄宿制学校相比,需要更多的食堂与宿舍工作人员以及生活管理、指导教师,但目前配给学校教职工的编制,基本没考虑这一问题。这就造成目前寄宿制学校教职工严重不足,一线教师超负荷工作。生活老师的待遇也应该真正得到落实。应根据实际情况,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配齐寄宿制学校教职工编制,足额按时拨付教职工工资。给寄宿制学校提高公用经费标准、增加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并保障人员经费,寄宿制学校才能正常发展。

(二)进一步改善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条件

大多数学校学生住宿条件还比较差,宿舍是由旧教室或其它辅助用房改造而成,有的一间宿舍十几平方米就住十多个学生,空气污浊,没有恰在此时当的安全通道,给疾病防控和消防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一旦遇到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极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事件。因此,政府应尽快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改善学生住宿条件。

(三)齐抓共管,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强化安全措施确保住校生的安全,落实各项应急预案,配合个部门加大整顿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落实“警校共育”,为寄宿制学校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寄宿制学校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寄宿制学校进一步达到办学规范化。

1.要抓好寄宿生的日常管理。中小学生寄宿,特别是小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学校应选派一些工作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富有爱心、耐心、细心的教师照料寄宿生的生活。

2.二要抓好卫生管理。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注意食品卫生,不让学生吃生、冷、霉变的食物,不让学生喝生水,洗冷水澡,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校医。

3.要加强财物管理。对学校的寄宿设施,要建立专帐,造册登记,专人管理,按规定收取学生的伙食费,严禁超标准、乱设名目收费,学生食堂及其它帐目要由专人管理,定期公布,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

4.要抓好安全管理。学生寄宿设施要做到安全、方便、牢固,并随时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学校要安排教师值班,加强指导和督查,加强治安防范,对骚扰学校,侵害师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打击,确保住宿生的在校安全。

五、小结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的教育,符合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凌昌猛,兰新铁.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06,(9).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6

【关键词】藏区;寄宿制学校;历史;现实性

藏区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基础薄弱,相对集中办学的寄宿制学校成为藏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民众素质的必然选择。由于藏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的特殊性,生源的复杂性、多样性,给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学生长期寄宿在学校,情感教育、家庭教育将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以及现实必要性进行研究与分析,为寄宿制学校的长足发展提供依据。

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于2011年以“集中、规模、优质办学”的理念率先在甘孜州实施了标准化寄宿制建设,其办学的理念以及成效在全州有着典型意义。下面以该县为例,对其寄宿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望能为藏区的寄宿制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乡城县寄宿制学校历史沿革

乡城县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气候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教育基础薄弱。起步晚、起点低、发展慢,各个学校的办学条件较为落后,这曾经是乡城教育事业的真实状况。但为了让孩子们都有学上,不得不全面开发普及教育发展,数以百计迅速建起来的村小,成为山里孩子读书的唯一选择。虽然解决了山里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是一到虫草、松茸等的采挖季节,学生大量流失,这样做的结果是,入学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却严重下降。在想办法转变农牧民子女接受现代教育的观念、农牧民支持教育发展后,教学资源与教育需求的矛盾开始凸显。在资金有限、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走寄宿制教育办学路子。因而相对集中的寄宿制学校成为发展乡城县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民众素质的首要选择与必然选择。

1984年,乡城县开始率先探索民族地区寄宿制办学路子。教育部门将那些简陋的学校撤并,整合师资和设备,确保乡小学和重点村小的教学条件得以改善。由于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匮乏,学校依然不能留住孩子。1986年乡城县城学高年级重点寄宿制班开办,每年择优录取来自全县各乡镇的五年级寄宿制学生40名,其余乡镇学校开办1―4年级教学班。随着各乡(镇)中心完小的完善,逐步开办半寄宿制办学模式。1995年城小停招高年级寄宿制班,各乡镇学校开办1―6年级教学班,继续实施半寄宿制办学。同年,全县第一所全寄宿制学校(1-6年级学生无论远近,全部实行寄宿学习)在洞松乡中心校启动,率先在乡城县开启了全寄宿制办学模式。从2004年开始,乡城下定决心撤并那些规模小、条件差的校点,将当地原来的42所学校撤并为16所学校,将适龄儿童集中到乡中心校寄宿就读。

2008年乡城县在全州率先开始了集中办学模式的探究,创造性提出了“集中、规模、优质”办学路子并得到实施,“集中优势办优势教学”成为乡城办学的特色。2011年在乡城县城关、尼斯乡、青德乡创办高规格的寄宿制学校。在乡城各乡镇办起“3+3”精品学校,同时启动农村学前教育。乡城县寄宿制学校从弱到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半寄宿制阶段(创办起到1994年),即完全小学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第二阶段为普及寄宿制学校阶段(1995年到2010年),从完全小学普及到各乡中心校、村小,农村学生全部寄宿,国家补贴生活费;第三阶段为寄宿制规模化阶段(2011年至今),即将全县各乡镇4―6年级学生集中到城小、德、尼斯三所寄宿制学校,实行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管理。各乡中心校逐步向“3+3”精品学校转化。几年时间下来,全县学校学生就由200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5000多人,不仅使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提升,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全县整体教学水平进入全州前列。

二、寄宿制办学的现实性

(一)寄宿制办学的优势

1.寄宿制学校解决了学生上学难、距离远的问题,为民族地区两基攻坚工作作了铺垫。

2.寄宿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时间,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调查中,100%的学生肯定学习时间多于非寄宿制学校;95%的家长对这种办学模式持支持态度。

3.寄宿制学校一般采用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有利于优化学生管理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84%的学生家长在访谈中对学校管理表示满意。

(二)寄宿制办学的弊端

1.民族地区“寄宿制小学”普及的进度加快了,可是在改善、健全寄宿制小学软硬条件等方面缺乏了相应的力度,如:学生宿舍已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量;生活教师在数量以及质量上的欠缺;在寄宿制学生的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

2.在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下,学生难以接触到外界,致使学生消息闭塞、思维狭窄,对新事物的理解力、创造力差,因此在学习上也存在一些困难。

3.78%的学生家长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期望,尽管学生因整日在学校按照学校安排的作息时间生活与学习,但往往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与家长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4.调查中发现,在寄宿制小学日渐成为民族地区主要的办学形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无奈远离父母、寄宿于学校之中,93%的农村孩子家庭亲情关怀也正面临缺失的危机。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重视“知识学习”、“技能传授”的管理和运行体制下,寄宿小学生的情感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被疏略了。此问题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7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硬件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现状

我国农村发展的基本出路在于努力办好农村教育,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农村教育的一件大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对方便农村学生上学,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发挥农村教育资源整体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6所,其中完中7所,职业中专1所,职业学校5所,初级中学20所,小学14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现有学生83221名,其中小学生43397人.在校寄宿人数占农村学生的比例约60%,其中,农村小学生寄宿比例约为27%。自实施农村寄宿制工程以来,全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尤其是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得到逐步改善,农村孩子就学不便和学校师资不足的现实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同时解决了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问题,对维护农村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各地在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但随着寄宿制学校规模的不断壮大,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亟待需要解决。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住房紧缺,硬件设施差。农村寄宿制小学既要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的吃、住、行的问题,但由于寄宿学校大多从走读学校过渡而来,很多学校硬件方面较差,寝室、食堂、操场普遍难以达到寄宿制学校的要求,更无电脑室、音乐室。绝大部分学校住宿条件十分简陋,正规宿舍很少,相当一部分是借用办公室、仪器室、实验室、简易房作学生宿舍用,往往是十几人,甚至是几十人挤在一起。根据统计,全县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均宿舍面积仅1.8平方米,而初中不足1.6平方米,一些学校学生连睡觉翻身都很困难,严重影响休息质量,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二是师资力量不足,辅助教学人员严重短缺。农村寄宿制小学编制一般都非常紧张,大多数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生活教师。在寄宿制小学里,生活老师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充当着较为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照料学生的生活起居,更要以超强的责任意识,像父母一样关心着每个学生的成长。但是,农村寄宿制小学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不能选配专门的后勤管理人员,只好让教师轮流兼管,运行中困难很大,也非长久之计。这种情况对学生的生活起居和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是安全工作责任重。农村寄宿制小学受经济条件和编制的限制,多数学校没有专职门卫和保卫人员,只能由教师轮流管理,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另外,从法律角度讲,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和学校存在管理责任,学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教师除了正常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住校学生生活和安全保障工作,特别是活动安全、乘车安全等。寄宿学生家庭距离学校一般较远,根据统计,我镇学生到校平均距离小学生为8公里左右,来回需要乘坐车辆,但能乘坐到所在村庄的学生是少数,特别是寄宿制小学所在地与学生家庭所在村庄间大多没有公交车。学生往返乘坐的车辆大多为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和手扶车,有的车无牌无照,存在严重超载现象,学生的人身安全存在重大隐患。

四是管理难度大。寄宿制小学校建成后,住校生人数剧增,且学生年龄跨度大(往往是从一年级班到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参差不齐。学校对学生实行的是全天侯管理,学生的吃、住、行全部需教师管理,管理难度非常大。同时,家长的“学校全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大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留守儿童、后进生、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常常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导致转化工作难以及时、有效开展,既影响了这些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

五是学生就餐质量没有保障。虽然国家对寄宿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了生活补助,但是普及面窄,目前全镇农村寄宿学生中获得国家生活补贴的不足40%。由于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学校食堂的餐费标准低,学生就餐质量难以保障。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增加寄宿制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专职医护、保安和生活教师。根据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学生人数,核定学校后勤从业人员编制,根据编制把他们的工资纳入财政预算。

二是结合农村学校实际,加大食堂补贴力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农村学校贫困学生较多,学校在经费,尤其是学校食堂经营方面极为困难。国家可根据学校寄宿学生在校人数对食堂进行专项补贴,以提高学生的餐饮质量,减轻学校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普及面,让绝大多数或全部农村中小学生能够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由于在农村,一般很难鉴定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建议增加投入,大幅扩大补助面,切实保障寄宿学生的生活。

四是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对于上下学不能方便乘坐公交车的学生,由乡(镇)政府、各寄宿制学校、学生所在村委三方合作召开学生家长会,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把安全监管任务落实到人。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8

关键词:布局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37-02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大力实施,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导致农村适龄儿童入学人数大大降低。伴随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大批的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涌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父母进城,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的减少。因此,我国农村教育“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布局方式已不再适合。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经历了新一轮的大规模调整,布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布局调整过程中学校大规模的撤并增加了学生的家校距离,给家长和学生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间接导致失学率上升。为了解决学生上学距离远问题,同时又要考虑教学质量,建设寄宿制学校成为最佳选择。首先,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了学生上学远的问题。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扩大了学校服务的覆盖半径,当地的孩子不得不离开本村到离家更远的地方上学。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时间成本,而且导致了交通成本和安全风险的上升,而到寄宿制学校上学不仅减少了安全隐患,也保证了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其次,农村寄宿制学校能够对农村留守儿童起到监管责任。在寄宿制学校,有专业的老师充当监护人,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孩子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解除父母外出打工的后顾之忧。最后,农村寄宿制学校均衡了城乡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撤并了网点分散、规模小的学校,直接目的是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寄宿制学校有力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距。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校管理不完善

布局调整后,寄宿制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剧增,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挑战。目前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还停留在非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状态上,一方面,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条件配备后勤管理人员,很多管理工作由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还要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一旦学生发生意外,教师不得不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很多寄宿制学校只要确保学生不出事即可,这种低层次的管理要求必然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生活教师配备不足,素质偏低

随着寄宿学生的低龄化和留守儿童的增加,配备生活教师是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生活教师数量不够的问题,一些任课老师不得不负担学生日常生活管理工作,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也分散了教师的教学精力。

生活教师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也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引路者,合格的生活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但是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的聘任随意性很大,很多生活教师是由撤并学校在编老师转岗兼任,或者由学校“内招”,聘用教师家属,这些生活教师的专业素质难以得到保障。很多生活教师对工作职责的认识只停留在看管照顾学生,对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知识缺乏了解,只能起到管理作用。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减少支出和降低生均教育成本,没有规划就盲目撤并学校扩大学校规模。在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中更是暴露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义务教育的质量。

很多寄宿制学校起初都是为了解决撤点并校后学生上学远的问题而建立的,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寄宿需要,一些学校在没有能力的情况下无条件接受学生,使学校的住宿场所、活动场所以及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很多学生宿舍过于陈旧,很多是由别的房屋改造而成。还有的学生宿舍过于拥挤,一个房间平均要住13个学生,拥挤的住宿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休息。有的学校食堂非常简陋,没有消毒、储存、冷藏等设施,就餐没有固定场所。

(四)学生业余生活乏味

农村寄宿制学校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不仅保证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也增加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时间。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时间分配普遍存在学习时间过长,业余活动时间被剥夺现象。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尽量减少学生的活动时间,一般采取由增加学习时间的方式安排学生的业余生活,学生业余生活还是以学业为主。学校由于缺乏活动设施以及教师的指导不够,组织课外活动多以体育活动为主,很少有其他活动,活动内容非常单调。

三、布局调整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学校的日常管理,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要根据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依据。首先,对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要分工明确,做到每项工作、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要有详细、明确、严格的要求,全校教职工都要按章办事,学校要监督到位,奖惩分明。其次,要严格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问题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重要工作,一般学校安全管理涉及到食品安全、疾病防治、学生伤害事故、财产安全等,这些问题的发生会因学生群居而增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安全的环节要制定各项严格的管理标准并依法执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应对事故能力。

(二)设置生活教师编制,加强对生活教师的培训

首先,国家从政策上要设置生活教师编制。根据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数量合理规划生活教师的生师比,例如,在大规模的寄宿制学校,小学低年级可以根据人数每二十到三十人设置一个生活教师编制,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各年级可以一个年级配备一名生活教师编制。设置生活教师编制是对他们劳动价值的肯定和社会地位的承认,同时也是聘任专业生活教师与提高生活教师素质的保证。

其次,要加强对生活教师的专业培训。在上岗前应该安排职前培训,让其了解生活教师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使他们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在上岗后也要定期安排职后培训,可以请专家进行知识理论讲解,结合实际问题与生活教师进行研讨,让生活教师了解理论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良性运转的资金保障。随着布局调整的不断深入,各地自发建立了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仍然按照非寄宿制学校的标准进行拨付,资金的不足直接影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教育部门要深入学校,了解学校建设情况,设立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经费,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后续配套设施的完善。目前,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舍、教学和娱乐等场所设施的投入,把学校所需的配套设施配备齐全。

(四)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业余时间,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首先,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对学生的作用,把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当作重要的工作进行组织安排。除了组织体育活动,可以开展艺术类、手工劳动类、益智类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寄宿制学校要增加对课余活动设施的投入。缺乏活动设施和教师指导是寄宿制学校无法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寄宿制学校几乎没有像样的阅览室,学生没有课外书可阅读。因此,学校应该加大活动设施的建设力度,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S].人民教育,2001,(7).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9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课余生活;研究现状

前言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能够为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提供食宿条件的学校。本文研究对象为提高义务性教育服务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布局调整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在为学生解决食宿需求后,人们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开始重视,教育研究人员都根据自身教学经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内容、现状进行了有益探索。现就依据我校寄宿生课余生活的现状,根据现有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方面的文献作为基础,分析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推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健康成长。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

现阶段,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主要分为六类,分别是:

(一)生活类:主要包括学生的衣食住行及自我方面的服务,让学生能够培养独立能力,提高学生生存技能,掌握劳动技巧。

(二)学科类:主要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巩固,阅读书籍,提高学生求知欲望及自主性学习能力。

(三)科技类:主要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所制作设计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形成科技思维逻辑。

(四)艺术类活动:主要是学生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

(五)体育类:主要就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运动,例如篮球、田径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身体能力,塑造强健的体魄。

(六)休闲类:主要就是在学校的引领下观看电视节目,主要是新闻类科技少儿节目,能够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好奇性,陶冶情操。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

我校是教育布局调整后,我区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通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较为贫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科课余生活主要以学业为主,超负荷学校问题较为严重。寄宿制学校处于对于学生人身安全等因素的考虑,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都是在学校内度过,因此寄宿制学校经常将学生课余生活时间安排为学生学习时间,造成学生在课余生活时间内还是以学习为主。偶尔组织学生做一些手工制作、绘画之类操作,学生也很感兴趣,像舞蹈、乐器之类,虽有一少部分器材,但没有专业老师去指导,有兴趣的老师,边学边指导。其他时间也是以做作业与补习的形式度过。这就表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很少有时间开展课余活动,一天全部时间都在学习中度过,出现超负荷学习状态。

(二)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缺乏有效的管理。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方式,学生课余生活质量将无法保证,学生课余生活就会出现散乱的现象。我和我的同事对于周边其他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调查中发现,和我们大概差不多,学生课余生活基本是在没有规划的前提下有组织的开展,教师的精力有限,也不能够组织学生开展大量的课余活动。

(三)寄宿制学校缺乏进行课余生活的软硬件设施。寄宿制学校想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余生活,首要条件就是具备较为完善软硬件设施,例如学生活动场地、器材等,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拥有的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开展多样性的课余活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就反映过,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所能够为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使用的地点数量有限,部分学校甚至不具备图书室,拥有图书室的寄宿制学校也并没有将图书室全部投入使用,硬件设施严重不足。

农村寄宿制学校不仅仅是在硬件设施上存在不足,在软件设施上也较为不足。在师资方面,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拥有的教师数量本身就有限,教师自身素养不高等因素都是限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原因。学生想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休闲活动,例如舞蹈。剪纸等,这些休闲活动在没有专业性人员的帮助下很难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一般地理位置偏僻,教师所能够享受到的待遇较低,但是教师每天所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又十分繁重,因此拥有专业特长的师资严重不足。

三、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贫乏的原因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贫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金与生活教师编制两个影响因素。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性设施发展较为薄弱,偏远农村学校教师资源有限,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生活类教师,在加上公共费用短缺,没有专业特长的老师,无法帮助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余活动,造成学生课余生活贫乏,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四、寄宿制学校课余生活管理的经验

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十分关注,同时还根据教师自身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生活进行了研究,进而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主要就是科学设计学生课余活动,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实际需求开展个性化的课余生活活动,积极引领学生参与到课余活动中,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意见应该积极反馈,创建课余活动评价机制。例如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延迟了一小时学生回家时间,在这一个小时内学校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余活动,每一天所举办的课余活动都不同。

学校寄宿制学生的管理篇10

一、统一认识

寄宿制学生补助资金,是国家为了改善农牧区寄宿制学生生活,减轻广大农牧民负担,提高广大农牧民子女入学积极性,使广大农牧民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是巩固“两基”成果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全县人口素质、促进教育快速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应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平等、兼顾效益原则,确保管好用好专项资金。

二、补助对象

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小学)家庭贫困且边远的农牧民子女寄宿制学生。

我县实行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寄宿制学生向高中教育延伸的原则,继续对公办幼儿园入园幼儿提供免费午餐补助。

三、补助标准

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的标准为每生每月170元,全年按10个月计算,每生每年1700元。

公办幼儿园入园幼儿提供每生每天3.00元的免费午餐补助,按每月24天、全年按10个月计算,每生每年720元。

四、严格申报

符合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条件的学生,由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学生户口所在村、组和乡(镇)人民政府逐一审查并签注意见后,确定享受生活补助的对象,再在学生所在村和学校分别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公示结束后上报县“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执行。

五、各司其职,加强管理

1、寄宿制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办好寄宿制学校负有全面责任。各校要建立健全制度,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做到资金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2、要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高度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负责寄宿制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工作。

3、凡属寄宿制的学生,学校要严格建立学生学籍档案(贴有个人照片),造具学生花名册,并在学生学籍档案中注明生活补助标准。

4、寄宿制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质保量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示范作用。

5、寄宿制学校要加强晚自习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学校应组织寄宿制学生开展丰富健康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效益。

6、加强寄宿制学生的居住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卫生安全教育,层层落实责任,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7、学校要严格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经费的管理,要造具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花名册,学生本人或监护人要在花名册上签字并加盖手印。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经费只准用于享受补助的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开支,不得以现金形式直接发给学生,实行帐务公开,做到帐务日清月结,按月公示。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挤占、克扣和挪用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