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十篇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十篇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7:29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1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体育游戏实践对策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如何设计教学预案,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加强幼儿体育游戏相关实践,这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对中职教师教学引导的重要考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因此,加强中职学前专业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提升中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体育游戏内容设计

幼儿园教育以活动身体为基本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幼儿体质,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教学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幼儿体育游戏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用游戏的形式实现教学过程。幼儿体育游戏丰富多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要把握体育游戏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幼儿体育游戏设计原则

首先,要遵循灵巧性原则。灵巧性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神经系列肌肉的调节作用,增强身体控制能力,帮助幼儿逐步向动作准确、协调方向转化。在游戏设计时,要注意游戏的可操作性和可变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量,随时做出调整。其次,是体育游戏的智慧性原则。体育游戏要帮助幼儿开发智力,要求幼儿能够更快更高更强完成游戏,需要给幼儿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促进幼儿开动脑筋,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再就是体育游戏的教育性原则。体育游戏有健身作用,有开发智商作用,也具有教育功能。在游戏中要求幼儿克服心理障碍,面对失败、挫折要勇敢前进,历练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坚强性格。在游戏操作中,还要培养幼儿团队精神,相互帮助,讲风格讲礼貌。再次,要遵循体育游戏安全性原则。体育游戏需要强化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永远不过时。在体育游戏设计时,安全防护措施要到位,游戏道具设备场地等,都需要进行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二)幼儿体育游戏分类

幼儿体育游戏众多,在设计时要遵循相关原则,根据不同游戏特质将游戏进行分类,弄清体育游戏分类,可以提高设计针对性。按照组织形式分:集体游戏、分散游戏。按照活动量大小分:激烈体育游戏和舒缓体育游戏。按照活动能力分:走、跑、跳、投、钻、爬等游戏。按照身体素质分:力量游戏、耐力游戏、速度游戏和灵敏性游戏等。按照有无运动器械分:徒手游戏和运动器械游戏。按照游戏性质分:规则性、主题性、表现性、探索性等游戏。掌握游戏分类,可以建立体育游戏设计体系,针对幼儿特点创编体育游戏,提升游戏运行可操作性。

二、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情况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幼儿教育,幼儿体育游戏自然是专业重要学习内容。由于中职学生对幼儿接触太少,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如何在没有实践对象的情况下,提升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操作水平,这是中职学前教育师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将体育课程定位为“公共必修课”,专业特色并不显著,学生对体育公共课的热情并不高,这对幼儿体育游戏设计造成不便。中职学前教育大多为女生,由于身体基本定型,心理和神经系统也早已处于稳定时期,这些客观原因也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游戏设计操作的排斥。

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得不到足够重视,其实践训练就显得乏力。由于幼儿教育中游戏是重要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这就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提高认知水平,从未来实际教学需要考量,提升实践训练强度。但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很多学生对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应用缺少热情。有些学生对正常体育运动都不愿意参与,对幼儿游戏创编不是随便应付,就是抄袭借鉴,不能调动情智积极投入,课堂研究气氛较弱。

(二)幼儿体育游戏对学前教育学生素质的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包括设计和组织两个部分。在游戏设计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的特点,掌握设计原则。注意激发幼儿身体活力和智力,增强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在游戏组织时,中职学前教育教师要注意按照游戏规则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实践训练活动,并将相关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注意监督学生操作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践进展情况给出改进意见。

1.学生处理教材能力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认真研读教材。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虽然教材上的相关游戏设计带有普遍性,但实践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验证。学生要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材内容未必能够实现全覆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科学处理好教材文本内容。让课内课外实现有机结合,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为顺利实施体育游戏做好铺垫。

2.学生设计游戏能力要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创编,需要对设计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因为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年龄孩子也有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引起体育游戏设计者的高度关注。游戏涉及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性,只有全面衡量幼儿发育水平、运动水平、智力水平,才能制定游戏操作规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找到创编幼儿体育游戏要领,全面落实游戏创意。

3.学生组织教学能力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的正常开展,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因此,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组织能力,自然是势在必行。组织能力一般包括:讲解能力、示范能力、指挥能力、分析纠偏能力、评价能力等。在实施幼儿游戏时,要给幼儿讲清游戏规则和技术要领,要给幼儿做示范,让幼儿来模仿,还要用清晰的口令指挥幼儿活动,要对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加以纠正,最后要对幼儿游戏活动情况加以评价,有效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三、加强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实施的对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是幼儿园准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在幼儿游戏操作能力方面提升实践强度。这不仅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需求,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战略准备。中职学前教育因为存在诸多客观主观因素影响,对体育课程缺乏足够重视,对幼儿游戏创编操作更是表现淡漠,这都给未来从事幼教工作造成隐患。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要根据学生特点,开设幼儿体育游戏专业课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提升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实践等级,为将来顺利从教打下坚实基础。

(一)科学预设,制定切实可行课程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要制定明确的幼儿游戏开展能力培养指标,体育教师在教案设计时,也要有具体详细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进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具体实现训练计划,并制定配套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通过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本来就不够优秀,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一些短板,学生年龄都不大,产生惰性是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女生对体育课本来就有排斥态度,制定科学考核方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观念,树立远大的职业努力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有比较独特的专业特征,因为学生未来要面对几岁的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要让学生建立幼儿观的确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从转变学生观念开始,加强思想教育,向学生展示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要指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各种突出表现,为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教育,鼓励学生既然已经选择了中职学前教育,就要坚定职业信念,并通过具体行动来践行理想和志愿。

(三)提高操作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从事幼教工作进行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时,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

1.课堂教学计划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要根据幼儿实际设定。首先要考量幼儿基本情况,对幼儿的走、跑、跳、爬和平衡等情况要有清晰把握。从训练幼儿速度、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入手设计游戏,锻炼幼儿身体反应能力和感受能力,要让幼儿能够从运动体验中感知生命教育、社会教育,建立集体观念,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勇敢精神。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传递制定教学计划的方法,注意从游戏选材、游戏系统性等方面加以引导。幼儿游戏自然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照顾多数幼儿的需求。游戏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注意游戏衔接要自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还要注意与其他体育运动内容相协调。

2.游戏设计方案

幼儿游戏设计方案要体现出较强可操作性,必须要注意体现游戏设计的几个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提升针对性。首先,是游戏情境设计要有趣味性。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自身兴趣性一定要强,这样才能牢牢吸引幼儿关注。像打电话、照相机、猜猜我是谁、杯偶等。其次,是增加游戏的竞赛性。幼儿也有较强的好胜心,采取分组对抗的形式开展游戏,幼儿兴趣也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像投球、猜谜、竞速、跳高等。再就是科学使用游戏器材。游戏需要有一定器材辅助,在器材选择时,要注意器材的色彩和形状,用较强视觉冲击吸引幼儿,像跳马、排球、捉迷藏等。

(四)提高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组织教学能力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实践中,需要幼儿教师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并不好管理,有时候他们根本听不懂教师的话,也不会按照教师的安排去做。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多种有效管理方式实现课堂管理。

1.示范规范管理

幼儿年龄太小,但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在幼儿体育游戏操作实践时,幼儿教师要进行多次示范,给幼儿作出榜样,幼儿才能完成游戏操作。要注意对幼儿进行规范要求,讲清游戏操作要领,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操作。中职体育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好示范,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有些地方需要手把手地教授。

2.教学方法培养

中职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口令训练。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女生,口令指挥自身就存在很多障碍。所以,教师要专门进行口令训练。要让学生喊得响亮干脆,克服胆怯羞臊心理。还要结合形体语言来配合口令指挥,要学会对游戏进行解读分析,对游戏中幼儿表现进行评价激励。

四、结语

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践和训练,这是中职学前教育必须要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责任。中职学前教育要培育合格幼儿教师,加强幼儿体育游戏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幼儿体育游戏认识水平,培育相关组织管理能力,可以从源头塑造学生综合素质。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顺利实施实践和训练,需要中职学校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共关注,也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体育教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创造性的劳动,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将来能够顺利就业从教。

参考文献:

[1]何超.对幼专生幼儿体育游戏创编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3,(25).

[2]黄广盛.中职培养学前体育教师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01).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现状;策略

体育游戏是一种充分考虑体育教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是对传统体育活动的一种灵活变形。体育游戏所具有的竞争性、趣味性能充分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于改善传统体育教学所带来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地方尚未将体育纳入考核范围,因此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在将体育游戏纳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地方,存在教师只是简单的选取体育游戏而不考虑教学目标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备课态度不认真,仅是从众多体育游戏中选取一二来应付体育教学时间,并没有深刻思考此项体育游戏是否和教学目标一致,游戏的具体开展细节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为了博得学生的青睐,设计一些与学生年龄、心智不相符的游戏,使得游戏开展起来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智特点,结合体育教学的目标,设计适当的体育游戏。

2.体育游戏忽视体育的技能性

由于当今体育教学提倡将体育游戏融入课堂之中,通过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来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但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片面的关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使得最终的体育教学难以完成其预期设定的目标。例如,在提升学生跑步技能的教学中,教师选取“三足两脚”的游戏,难以达到提升学生跑步技能的目标,反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平衡能力,使得体育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不相符,迟滞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进程,影响学生各项体育技能的提升,偏离体育教学的本质。

3.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

尽管体育游戏已经在逐步的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但是由于缺少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使得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停滞不前,难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目前,大部分使用体育游戏的地方,其学生的积极性在逐步的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评价及喜爱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由于体育游戏的初步引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评价机制的缺乏使得体育游戏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反馈,因此,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于不断改善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不断完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做好准备工作

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备课前,要积极调查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了解大部分学生心智的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对于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可以设计“撕名牌”等能带动学生激情的游戏,通过角色分配,使不同学生具备不同的特点,同时组建不同的团队进行比拼,这样通过一个团队的通力协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感情,活跃班级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带动学生的情绪,改善班级课堂气氛沉闷的缺点。对于低年级同学,可以降低体育游戏的难度,主要以锻炼学生的身体为目标进行游戏设计,随着年级的增高,体育游戏的难度也应该在不断提升,避免一些小儿科的体育游戏出现在高年级的课堂中,造成高年级学生对体育游戏的“不屑一顾”。

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将学生的追求与体育游戏设计相结合。比如,“跑男”最近在学生之中是广为谈论的话题,基本所有学生都对“跑男”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因此,在以提升学生跑步技能为教学目标的课堂中,将“撕名牌”的游戏融入课堂之中,会大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提升着学生的体育素养,开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

2.体育游戏内容与教学目标形成一致

由于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忽略了初中体育教学目标,使得体育游戏的最终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学生的体育素养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初中体育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在坚持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游戏,例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跳绳技能,因此,在坚持此项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设计“跳绳比赛”或者“跳绳接力”等活动,将趣味性的元素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改变枯槁的体育技能讲解等教学方式,融教于乐,引入竞争机制,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也完成了学校设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快乐中不断提升了体育素养。

3.增大体育游戏的覆盖范围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地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对初中体育教学手段的开发也远远落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非常广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初中学校要加大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鼓励初中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将体育游戏引入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同时,在既存的体育游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及学生心理、身体的发展,创造出更多与学生相适应的体育游戏,改善当前体育教学不均衡的状态,增大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覆盖范围,降低不同地区学生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发展失衡现象的发生。

4.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健全的评价机制是不断改善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断的评价与反思,总结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利与弊,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降低体育游戏在其中发挥的负面影响,优化初中体育教学手段,针对学生在体育游戏中的反应,及时做出反馈,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游戏状态,通过不断的探讨与切磋,提升体育游戏所发挥的效果,从而保证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保证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趋于一致。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技能性等特点对体育游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突出强调了体育游戏能够不断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健学生的身体,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龙.初中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9(5):142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教育游戏

一、教育游戏

1、教育游戏概述

近年来,教育游戏在全球掀起了热浪,在国外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体系。教育游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学者胡伊青加认为游戏以自身为目的而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1]。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游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培养学习者认知能力、情感策略,促进学习者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2、教育游戏的发展应用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个别化的教学,这使得游戏教育方面的研究逐步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使得在我国学校实行个别化教学十分困难。因此,教育游戏不可能替代课堂教育。所以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下,教育游戏要进入课堂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3、教育游戏应用于教学中的意义

教育游戏的应用不仅可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还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弥补学生个体差异,保证学生学习的公平性。

二、教育游戏应用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游戏软件应用人群范围广泛,但不顾及适龄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如此造成了学生由于知识难度不等,会造成学生的认知障碍或认知资源浪费。

2、很多教育游戏与教学内容的衔接设计不是很好,学生无法在游戏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致使认知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由于当前的游戏化学习社区所呈现的学习环境却由于欠合理性,转移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教育游戏的设计流程

1、适龄学童的心理发展特征

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由具体形象性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质变过程。故要充分考虑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合理引导和培养儿童的求知欲,增强自我效能感,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a、认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还是新手,面临新情境时往往只会使用自己已有记忆中的知识对问题中的信息加以考察[2],提出解决办法。B、联系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将不再是简单地记忆,而是在已有知识的指导下将所学概念联系起来[3],经过转换操作从而形成连贯的步骤,用以解决问题。C、自动化阶段:这个阶段将整个问题解决程序将进一步地完善与协调。

2、适龄学童所需的7种学习环境

Donaldnorman[4]曾提出七个学习环境的基本需求:

1.提供高强度的互动和回馈。2.有特定的目标和既定的程序。3.给予动机。4.营造一个既不是困难到产生绝望和沮丧感,也不是太简单到容易产生厌倦的不断挑战的感觉。5.提供直接的参与感,产生直接体验环境的感觉,直接的工作任务。6.提供适合使用者的适当工具和任务。7.避免分心和干扰,以致干预和破坏了主观经验。与此同时教育游戏应该在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提供学习支持,让学习者更高效获得率的知识和技能。

3、教育游戏的设计原则

(1)教育性。寓教于乐是游戏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5]。教育游戏作为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忽略了教学目的和内容。(2)游戏性。具备趣味性的游戏,可在不同层次上地满足游戏者的需要,使游戏者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发自内心的快乐[7]。(3)交互性。动态地要求游戏者完成某些学习任务,分调动起人机间的互动性,完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的建构。(4)挑战性。根据学习内容的难度的不同,同时游戏性的难度随之改变。(5)设计性。教育游戏要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有规划性地设计游戏内容。将松散的知识体系规划成有机的整体。(6)情境性。教育游戏构建的虚拟情境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真实生活的幻想,通过完成游戏任务构建知识体系。(7)角色性。教育游戏中的角色让学生行使各自的权利,与他人交流沟通中完成意义建构。

4、优良教育游戏的设计流程

(1)前期分析。根据各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以及各部分学习内容间联系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分析。通过了解学习者起点水平和一般特征后,采用的适合学习活动游戏类型。

(2)教学目标的阐明。通过有关学习者的真实数据情况的学习需求分析,明确化学习者的目标,从而确定学习者从起点到终点行为间须完成的任务及其关系。

(3)教育游戏架构设计

a、根据上述做的前期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阐明,确定下大多数学习者能够满足的游戏主题。B、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以及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来确定教育游戏的类型。C、故事情节是教育游戏中营造情境的有效手段,也是教育性与娱乐性很好的融合剂,它能让学习者对游戏中的世界更加投入。D、游戏元素是游戏内与学习者进行某种方式交互的虚拟物体。一些研究表明,通过结合角色表情动画和开发技术,将卡通人脸表情动画应用于教育游戏中,可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同时还依据游戏的主题和类型,设定等级、经验值、生命值等等。e、教育游戏规则制定时应遵循知识内容本身所包含的科学规律,还应考虑到学习者所在年龄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尽量简单易懂,使学习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较为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游戏的规则。同时在教育游戏中加入人工智能设计,能够大大增强教育游戏的挑战性。F、游戏进程设计是以游戏的表现方式对游戏主线进行描述。也就是要把游戏故事、游戏元素等内容,以游戏的表现方式串联起来进行描述。G、系统菜单设计是系统主菜单和游戏者在游戏中面对的其它各种选项屏幕的设计。系统菜单应设计得尽量清晰完整,以便保证玩家能随时进行游戏设置和查看游戏进展,是避免干扰游戏化学习活动的必要手段。

(4)教育游戏开发、测试、应用和修改

在设计好教育游戏的脚本后,就可以进行教育游戏的开发。而后进行教育游戏的测试,教育游戏的测试除了基本的代码测试和用户测试以外,还包括游戏性测试和知识性测试。在此过程除了找出程序本身存在的缺陷,判断游戏是否兼具游戏性和教育性。

四、教育游戏待解决的问题

1、教育游戏的使用环节。教育游戏的研发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期待值。但在实际教学中,策略若采用不当,再优秀的教育游戏最后也只会沦为一块无用的“鸡肋”。因此关于教育游戏使用策略、使用效果分析的研究,也应该成为值得关注的研究主题。

2、教育游戏测评。目前,教育游戏的开发运用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的支持,量规虽然能够从教育需求的角度评价了一款游戏的教育价值,但是没有能够充分从游戏性、技术性维度分析,忽略了游戏性维度的评价。同时量规中游戏性角度的指标界定不够充分,评价指标不够明确。(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2]朱丽波,孙沛.基于游戏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3):199-201.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4

一、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田径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着积极的作用。走、跑、跳、投是田径的核心课程,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应遵循各运动项目的特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男女生比例等方面的情况。

1.体育游戏的运用必须遵循各运动项目的特点

短跑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量。那么,在游戏设计中应更多考虑以注意力、反应速度、爆发力为主的游戏内容:中长跑是一项有氧运动,在游戏设计时可采用“情境”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和丰富的想象中达到教学目的;跳远是一项速度力量项目,对爆发力要求和平跑速度要求较高,在游戏设计中应注重对爆发力量弹跳能力的培养;在投掷项目中强调的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以及器械出手的角度,针对这一特性,在游戏设计时应着重于力量、灵敏性、协调能力的培养。

2.体育游戏在教学准备部分的运用

准备部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上课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上得到“预热”。根据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身体机能、神经兴奋性的提高。可采用练习反应速度、动作速度、注意力集中等游戏,为教学的基本部分做好铺垫。

3.体育游戏在教学基本部分的运用

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田径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自我锻炼能力是教学基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在基本部分的教学中,恰当引入体育游戏,能够改变枯燥、单调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奋性,强化动作技术,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同时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加了运动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如,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引入“穿越火线”“负重足球赛”等游戏。

4.体育游戏在教学整理部分的运用

整理部分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消除疲劳,促进机体尽快恢复,调节神经兴奋的目的。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协调性等功效,能使学生在心理、生理得到较好的放松。在整理部分的游戏内容设计,力求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新颖、轻松、愉快,寓教于乐,让学生留有“余味”,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缓解运动项目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

5.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身体素质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以往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枯燥乏味,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采用体育游戏训练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热情,使学生在神经系统兴奋的状态下自觉地投入到训练中去,能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如,发展腿部力量可采用“鸭子步接力”“负重接力”等游戏,发展跳跃类可采用“跳障碍”“跳杆接力”等游戏。

二、体育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设计

随着训练方法、手段的不断进步,体育游戏的设计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体育游戏是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活动,在娱乐的气氛中完成身体和思维练习,对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技能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体育游戏的设计原则显得至关重要。

1.体育游戏的目的性原则

体育游戏在内容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学生群体的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各运动项目的特点,采用辅与专项性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运动技能,发展其学生品德、运动能力的效果。因此,设计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都有明确的目的性。

2.体育游戏的安全性原则

在游戏的设计中,需考虑各个游戏环节的安全因素,对不安全因素、规则或潜在不安全因素要提前预防,以学生安全为首要前提。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教师需做到兼顾全场和每一学生的位置,确保游戏是在安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3.体育游戏的教育性原则

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应利用游戏的规则培养学生的自律性、集体观念,将田径项目特有的锻炼价值与思想教育价值融会贯穿始终,达到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4.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与创新性原则

传统田径授课手段单一、枯燥乏味,是导致其对学生失去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游戏设计时应将趣味性放在主导地位。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项目的特点因素,从多样性、情景性、竞争性等环节来体现。

游戏设计过程中,游戏设计者应更新教育与教学观念,及时吸收新资讯、新观点,积极思考田径各项目自身的娱乐价值,创造出满足运动项目特征的体育游戏。同时,亦能使学生的“新、奇、变”的心理得到满足,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5.体育游戏的适量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设计时,体育游戏安排应注意适量性。过多安排体育游戏会使教学主次颠倒,打乱正常的教学程序,学生的注意力则处在分享体育游戏带来的愉悦中,而忽略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体育游戏只是激活教学内容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唯一方法。

体育游戏作为田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传统田径教学变为快乐田径教学,由单纯的教师说课学生被动练习转变为学生成学习主体教师起辅导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技术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需用科学发展的态度研究体育游戏的方法与作用,熟练掌握体育游戏的组织教法,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将体育游戏安排到田径项目中去。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5

一、体育游戏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乐趣是体现体育游戏的关键所在,它能够使体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心理特征都还尚未成熟,还依然保留着贪玩的天性,所以,体育游戏教学很好的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同时也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原则,能够很好的诠释这一特点,所以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时可以增加趣味因素,体现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原则,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知识。

2.教育性原则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有效的完成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水平而设计的,同样,体育游戏教学方法也不例外。在提高学生体育水平能力、培养学生行为规范过程中,体育游戏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体育游戏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效的发挥体育游戏的教育性,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体育知识水平,并且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体育的乐趣与重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针对性原则

体育游戏在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小体育教学过程中,选择体育游戏应该具有针对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求以及教学目标,合理的选用体育游戏素材,使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保证教学任务有效完成,在学生不断提高自己体育知识水平时,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1]。

二、体育游戏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法,能够使体育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体育游戏,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游戏的快乐,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发展。

2.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以体育游戏开始体育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水平,使学生对于体育基础知识与体育技能有更深刻的掌握。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很好的使抽象的体育知识变得更加直观,能够使学生明确的掌握体育技能,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体育知识与技能,还可以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减轻学习的压力,让学生体会到体育中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的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不断发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2]。

三、体育游戏的设计与运用

1.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体育游戏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结合如今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编制的,符合小学生发展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游戏的设计离不开学生的体育水平、教学设备以及教材的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设定不同的体育游戏,以此进行小学体育的教学。

例如,在学习《圆圈跑》的时候,老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圆圈传球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掌握圆圈跑的一些动作要领,应该怎样才可以做到更好,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体育水平能力。

2.选择恰当游戏进行体育教学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上存在着许多差异,所以在进行体育游戏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设定符合学生年龄段的游戏,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反之,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如一年级与六年级的体育游戏就不可以选择同样的,同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体育游戏选择过程中,难度不应该超出学生年龄的范围,设计的游戏应该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

例如,在对于小学二年级进行直线跑步时,可以设计一个“大灰狼抓小白兔”的游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这个游戏非常的喜爱,能够快速的融入到游戏当中,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使教学任务有效的完成,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3.选择恰当时机引入体育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恰当的选择体育游戏引入的时机,科学合理的安排游戏时间,使体育游戏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作用。体育游戏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对于一些体育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巩固与锻炼,不能把体育游戏当作教学任务的重点。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使课堂氛围得到活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过分的重视体育游戏,将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使小学生的天性完全暴露出来,对于体育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因此,在体育游戏的运用过程中,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并且适度的运用,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掷远教学时,老师讲解完理论知识,接着安排球过山东的游戏,因为游戏与教材内容非常贴近,可以训练学生的掷球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使游戏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3]。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游戏任务;情境化;多样化;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2-0027-02

教育游戏任务是教育游戏的重要元素,也是教育内容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过游戏任务,玩家可以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并通过完成任务,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例如:成就感、沉浸感、组建知识体系结构等。由此可见,游戏任务设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游戏的趣味性、玩家的投入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 教育游戏任务及作用

1.教育游戏任务

教育游戏任务就是游戏玩家在玩教育游戏的时候被告诉 “现在应该去干什么”的那些系统,任务完成以后,通常会得到对应的报酬。把玩家需要的帮助、行为和报酬打个包就形成了一个游戏任务。例如,在蜂蜂乐园里面,某些场景中会出现一个头顶带感叹号的固定人物,它会指示你去干什么,完成了固定人物的要求后就会得到一颗宝石或者若干蜂豆,即完成了游戏任务。

2.游戏任务的作用

不论哪一款教育游戏,游戏任务都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育游戏任务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推动故事的剧情发展

游戏任务可以呈现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剧情的发展。例如,在《蜂蜂乐园》中,学习者必须完成蜂女王提供的新手任务,才能得到整个岛屿的地图,进而在地图上找到下一个游戏任务的目的地,并由此推动整个剧情故事的发展。

(2)组建知识体系结构

教育游戏中的每一个游戏任务都不是虚设的,它都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知识点。同时,教育游戏中的每一个任务,均按照教育内容的特性与相关的教学原理进行组织与排列,形成了科学的体系结构。学习者通过一步一步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点,并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

(3)增强沉浸感与学习欲望

游戏任务可以使学习者了解教育游戏的剧情和故事背景,从而使学习者以一种比较轻松的状态进行游戏学习,增强沉浸感。与此同时,随着游戏任务的层层推进,学习者在探索中前进,激发学习欲望。

二、 游戏任务设计的策略

1.情境化任务设计,促进知识迁移

1989年,布朗等提出了“情境性”学习的概念,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部分程度上是它所在的活动、情境和文化的产物。[1] 情境化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来创设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的背景,即学习场景,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教育游戏任务不是孤立枯燥的,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自然给出,学习者在情境中完成游戏任务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情境化的游戏任务有助于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甚至趣味化,便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迁移。情景化的游戏任务也有助于增加学习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Game-to-teacher项目中的periodista (一款外语类教育游戏)概念模型,[2]是mit学科专家合作而提出的,它给学习者提供了各种社会场景,如车站码头、旅馆、医院、时尚店等,在各个场景中学习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语言沟通能力与智能化的环境固定人物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新的词汇、语法以及不同场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完成采访与拍照任务,提升自身的西班牙语等级。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西班牙语的能力。

情境化游戏任务,使学习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将在游戏中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

2.由浅入深,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游戏任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简单到复杂、部分到整体的心理学关系进行顺序排列,从而给游戏任务增加了梯度感,学习者通过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既享受到了游戏的趣味性,又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教育游戏任务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给每一个任务加上“锁”,即完成前一个任务是开始后一个任务的前提,学习者只有完成了前一个任务,才能进行下一个任务。任务锁的添加有利于学习者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

精灵湖奇遇这款游戏有余数的除法、千克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等小游戏,这些小游戏依据新课程标准和知识掌握的难易程度进行了顺序排列,游戏难度随着闯关逐渐加深。每一个小游戏包含学、练、考评三大游戏任务,这三大任务,需一步一步地完成,不能随意跳跃。学习者,先找相应npC学习知识,然后不断地探险,解决困难,才能进下一个场景,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无法移动到其他场景。学习者唯有重新找npC复习知识,继续探险完成任务,才能继续闯关。在游戏中,学习者依据任务链一步一步的完成任务,构建知识体系。

3.任务设计多样化

任务多样化就是给玩家高度自由的发展空间,它包括:任务种类的多样化、任务奖励的多样化和任务故事剧情的多线性。

任务种类的多样化,就是在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任务形式,而应该是多种形式的任务结合在一起,例如对话、护送、收集东西、探险等。多样化的任务种类,使学习者时刻保持新鲜、刺激,避免在长时间的学习下产生枯燥、厌烦之感。

在学习者完成游戏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激发学习者继续学习的动力。奖励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奖励金币、经验点、游戏等级的提高,也可以是某种特权。例如,隐藏性任务,这些任务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显示的,只有当学习者完成某些特定的游戏任务后,获得了通往这些任务的钥匙,这样的任务既可以激发学习者的挑战欲望,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也可以扩充学习者的知识面。

游戏任务可以推动故事剧情的发展,在游戏中,游戏任务剧情应是多线性的,让学习者有更多主宰自己发展的路线。

三、 游戏任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任务设计应该符合学习者特征

教育游戏任务是教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游戏任务进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特征与学科内容虽无直接关系,但影响游戏设计师对游戏任务的选择和组织。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是指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水平、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风格等特点。因此,游戏任务的设计是否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是决定游戏任务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游戏任务设计应该细致考虑学习者的起始能力

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叫做“起始能力”。[3]通过对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详尽分析,有利于恰当设计各阶段游戏任务的难度以及游戏任务涵盖的学习内容范围等。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兴趣

体育游戏是以增强身体素质为目的,以游戏为形式的一种体育活动,体育游戏把智力溶于体力,即有针对性又有娱乐性。体育游戏是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主要手段。它是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规则的趣味性体育活动。在高职学校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究体育游戏对于体育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对于激发高校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其体育运动能力至关重要。

1体育游戏的特点

1.1体育游戏具有针对性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的形式单一,比较枯燥,为了提高运动质量和训练效果,体育教育者和训练者就针对体育课或者体育训练内容和目的设计体育游戏。体育游戏让学生对训练课产生兴趣和爱好,能够在寓教于乐中轻松掌握体育运动技巧,或者是为了发展游戏参与者的体力和智力,也可能是为了游戏参与者某个方面的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比如:在篮球训练课上,我们做有关运球或者传接球方面的体育游戏;田径课上,我们做接力或者象“贴烧饼”类似的体育游戏。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根据训练要求设计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传授游戏经验,同时也能不断地根据训练的重点和要求设计出针对性强的新游戏。

1.2体育游戏具有虚假性体育游戏有时像儿童玩“过家家”一样,需要虚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些角色不一定取自现实生活。比如:我们常做的体育游戏――捕鱼与结网,以一定的区域(如半个篮球场)假设为河,以二十名学生假设为鱼,五名学生手拉手连接假设为网,然后网在河内捕鱼,捕到鱼结到网上,如此下去鱼儿越来越少网越结越大,直到鱼儿捕完游戏结束。还有“猫捉老鼠”、“鹰捉小鸡”等等,这些游戏都说明它的虚假性。学生只需按照游戏规则,在教练的引导下自行参与。

1.3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现代的体育竞赛项目大都由过去的“体育游戏”衍变而来,比如:乒乓球、足球、排球、舞蹈等。游戏都是在一定规则的制约下进行的,在游戏中参与者没有高低之分,没有贫贱之分,没有区域之分而是公平公正地开展游戏活动,使参与者享受到平等的待遇,锻炼了身体,放松了心情。通过游戏活动还可以调节游戏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互更了解更信任,关系也更亲近。好的体育游戏活动项目通过管理者对规则的逐步修改与完善,逐渐变成今天的体育项目了,不适应人们娱乐要求的就逐渐被淘汰了。所以体育游戏的本质就具有娱乐性。在新形势下的高职高专中,学校体育需要的还是以娱乐为主的体育活动,所以我们应该多多运用体育游戏教学。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设计趣味性娱乐性更强的体育游戏。

1.4体育游戏具有普及性和可操作性无论在学校还是训练馆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可操作性和普及性也为体育设施不足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设计者往往会考虑到游戏的普及性和操作性的,如果设计的体育游戏只能规定特定的学校或者固定的环境中使用,那么变换环境它就不易操作不能普及了,当然这个游戏就不会被推广被延续。所以游戏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在城市学校能用在农村学校也要能用,那才是真正的体育游戏。体育游戏项目的设计应该符合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且有一定的目的性、趣味性,使大部分学生参与进来,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体育运动技巧。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引入体育游戏项目,能使枯燥的体育技能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与当下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极为相近,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既愉悦了身心,也锻炼了身体素质。

2高职运用体育游戏手段教学符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同,高职教育不高的现象。高职教育学生因其学制短,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压力大、学历层次不高、就业困难,以及自身心理发育偏激,情绪波动较大等因素。使许多学生成长于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其自信心、学习能力以及其它能力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已经趋于完善,骨骼已成长健全,体育运动能力随之提高,他们本应该爱跑爱跳对体育产生兴趣,但他们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恋爱之中,使得他们肌肉紧张四肢无力,精神疲惫,性情懒惰,不愿参加体育活动。为了使高职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就需要体育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游戏就是首选的手段,它符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只有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学生们才可以找到快乐、找到自信,享受到成就感。体育游戏可伴随着其他运动项目学习,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同时体育游戏对学生品德教育尤其重要,我们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时代精神。

3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涉及跑、跳、投等多项运动技能,游戏内容相当丰富。游戏项目主要考察大学生的力量、耐力、灵敏度和协调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其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项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体育游戏与德育的结合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通过教师使用合理的体育游戏,顺利地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和技巧,完成教学任务。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密切合作、巧妙配合、奋力的拼搏等因素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同时我们要通过体育游戏把团队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等好的传统美德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发挥体育游戏教学的多项育人功能。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游戏作为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把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体育游戏发挥最大的效益。

3.2运用游戏教学应做到“乐极不生悲”结合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运用体育游戏手段教学,做到“乐极不生悲”的效果。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比赛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比赛竞争的游戏项目,满足学生的求胜欲望。在游戏开始前,提醒学生游戏规则和相关安全事项,防止因场地、器材造成磕碰、扭伤等安全问题。

3.3教师应做到客观评判与激励相结合游戏规则必须公平、公正,且有针对性。游戏结果或胜负之分也是学生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一定要公正地评判游戏结果。评判结果时,体育教师首先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依照既定的游戏规则客观地评判游戏过程,并做出公正的裁决,以免因疏漏打击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降低师生之间的信任度。除此之外,对游戏结果的评判还需注意激励性和导向性,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游戏过程和学生的课堂表现,评判时对于勇敢顽强、积极拼搏、遵守纪律、关心同伴、热爱集体的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对获胜的一方勉励其谦虚谨慎,争取更大的进步,对失败的一方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游戏完成后,要适时启发学生把游戏学习中的收获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4总结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与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同等重要。体育教师应该广泛征集学生意见来充实教学内容,结合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合理编排体育游戏项目。根据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断丰富体育游戏的内容,使体育游戏成为辅助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在寓教于乐中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运动技巧,增强体能,提高身体素质,成长为“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任晓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8).

[2]王圣奎.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6).

[3]王婉珍.论体育游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5(03).

[4]许丽.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体育游戏[J].少年体育训练,2010(01).

[5]顾海勇.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2006(05).

[6]朱春华.体育游戏发展学生运动智能研究初探[J].学校管理,2005(03).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8

作者:崔柳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教育游戏应只有娱教的平衡,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游戏的效用。目前的教育游戏一般都过多地强调教育目的,将知识与问答强制性地加在游戏之中,并且强制性地要求使用者去做。如果学习者不能学会或纠正错误以及达不到要求,那就不能进入下面的游戏;如果学习者做题只是局限在单一层面上,这种单线程的方式让游戏被分割成一块块肢离破碎的小块,那就破坏了游戏的整体性、连惯性、趣味性、可玩性。游戏化教学不能成为滋生、孕育“网虫”“网迷”的温床,而应成为预防、矫治“网虫”、“网迷”的试验田。网络游戏如果应用不当,学生在游戏中沉迷太久,就会出现学生自控能力减弱的问题,甚至出现“游戏成瘾”现象,这是我们应该在应用网络游戏过程中极力避免的。目前大多数教育游戏的设计开发者为一些公司企业,它们开发的产品商业性质很强。而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要求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并且带有游戏性和趣味性,符合学习者的需要。因此,应该联合教研员、一线教师、学生及技术人员组成一个专门的开发团队进行设计开发,以保证开发质量。

通过以上对网络游戏应用于教学可能存在问题的探讨,结合目前教育游戏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教育类网络游戏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学生真正喜欢的是集教育性与游戏性为一体,同时又具有足够的趣味性,能够引发高度的学习动机的“好玩”的网络游戏。因此,教育类网络游戏的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策略。(1)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设计应依据个体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学习者的状况。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特征、情感态度和操作技能都不同,因此要考虑所开发网络游戏是面向哪个年龄阶段的。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于童年期(6、7—11、12岁)学习者,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知觉表象占优势,所以教育游戏最好有绚烂的场面、动听的声音,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对少年期(11、12—14、15岁)的学生,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个性的时期,他们有了解社会、了解自我的需要,可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因此人物关系、情节复杂的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应该是很好的选择。真正的网络游戏与现实世界之间应保持一种建设性的关系,而不是与现实世界隔绝。网络游戏的内容和情景设计要尽可能地贴近学习者,使学生在游戏中不仅能掌握生活常识和了解百科知识,还能增加生活体验,开阔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2)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的设计应重视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动机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学习动机根据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在的、固有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外在的、环境的外部学习动机。史丹佛大学的研究者malone和Lepper曾试图确立电脑游戏让它们持有动机最佳化的特征。malone和Lepper为这些特征分为两大部分:个人的动机与人际的动机。个人动机包括挑战、控制、好奇心和幻想,人际动机包括合作、竞争和认同。这些特征对于设计教育类网络游戏有相当大的帮助。在设计网络游戏时应注意把这些方面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必须充分重视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观因素,如人的情感、欲望、需求和理想。由此,要促进学习必须重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3)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的设计应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化。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规定着教学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向。教学并不只是传统的传授知识,还应注重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融为一体的。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行事的知情合一的人。因此,教育游戏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尽量全面明确,除应注重提高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充分重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培养。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除了知识以外还应重视生活能力的学习,教育应能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对人对事对生活的正确态度。网络游戏中的情节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虚拟化。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让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自主探索投入个人情感,达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刚上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制定策略,通过自己扮演的角色经历不同的事情,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并从中总结经验,调整自己的认识、情感和态度等。这是一个亲身经历,通过各种尝试,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它扩大了学习环境并传达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帮助学习者树立各种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符合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并且制定出明确全面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有很大帮助。因此设计目标应具体明确并尽量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各项素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如何发展,学会区分好坏。(4)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的设计应兼顾教育性和娱乐性。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不能被设计为完全的娱乐游戏,也不能完全重视教育而忽略其中的娱乐因素,要两者兼顾。这里的娱乐因素可以刺激学习者,例如在游戏中利用挑战、控制、目标和竞争等游戏情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娱乐因素的创设,从而使学习更具趣味性。(5)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的设计应注重考虑游戏的交互和反馈功能。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在设计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交互和反馈功能的实现,在网络游戏中教师的位置得到改变,学生多数是通过自主探索和同学之间交互协作进行学习的,这种交流不一定要面对面进行,是一种互惠、合作交流的关系。

例如在网络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自己解决不了就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合作,找到解决方法,从而取得成功。网络游戏中的反馈功能的设计也是极其关键的,它不仅可以在游戏进程方面控制学习者进行游戏的步调,也可以提示学习者任务完成情况,使自己和老师都能了解自己的操作信息,从而产生评价或进行任务调整,及时充分的交流反馈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游戏过程中的反馈———计算机对我们的操作作出的相应变动———其实也是交互功能的一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网络游戏不仅是传递知识的素材,更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部分地代替了教师的功能。如何提供反馈是一门艺术。反馈太少或太多都会使操作者很到厌倦。反馈应该具有自适应性,对不同的响应进行不同的反馈,随着学习者表现的优劣增加或降低难度。设计良好的交互不仅可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为记忆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伴随着这种反馈的进行产生了操作者的学习行为。通过反馈学习者知道了游戏工作的设计步骤、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以及闯关策略。

应用于教学的网络游戏应以全面培养学习者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目标,依据学习者的具体特征,结合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兼顾教育性和娱乐性的特点进行设计,以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实现寓教于乐。网络游戏的应用必将为教学带的活力,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体育游戏;运用

一、体育游戏的本质及与篮球教学之间的联系

1、游戏的本质

游戏,早在战国时的文献中就出现了,但其意义是来源于古汉语里的嬉、遨等字的意义,发展到现在,游戏一词的意义就与玩耍的意义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了。游戏其实就是人的行为,这个行为是被人的内部动机控制的,不受社会外力控制。这是被大家几乎一致公认的游戏的内在本质的体现,是游戏区别于工作的极其重要的标志。当代博弈论主张的观点也认为,游戏以其不严肃性而独立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但同时,又对人们具有十分强大的吸引力。游戏是一种和物质利益毫无关系的娱乐行为,利用它不能取得根本的物质利益;根据固有的规则与原则和持续性,它有自己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篮球教学与体育游戏之间的联系

体育游戏是一种有组织、有目标和有规则的体育活动,它也是一种富有自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其基本特征是流行性和趣味性。许多研究表明:体育游戏是由原始游戏发展和衍生而形成的,需要游戏者具备一定的智力和体力,因此其具有十分显著的教育意义。篮球运动也是来源于原始的游戏,而游戏又是一种倍受青少年欢迎活动,要是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恰当利用游戏展开训练和教学,既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思想品质和竞争意识。将游戏设计到篮球教学当中是为了更好更顺利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游戏方式和内容的设计一定要与教材密切联系起来,提升教学效果是设计的目的。例如在进行一些有十分难度的教学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或两个与教学有联系的游戏加以辅助。

二、体育游戏在大学篮球教学活动中的功能和作用

1、体育游戏对大学篮球教学提高效率的作用

(1)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帮助大学生在身体素质及篮球技能技术方面的大力提高。游戏如果很单一,不管它有多么有趣和生动,学生们重复的次数太多,都会令他们厌烦,很显然对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是十分不利的,并且也达不到使他们身体素质及篮球水平全面提高的目的。所以,在具体的篮球教学活动中,老师首先就要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相关游戏充实到教学课堂中,尽可能地发挥体育游戏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

(2)在大学篮球教学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游戏去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恩格斯曾经说过:教育的科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创新和探索的方法。这也与我国先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样的观点。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素质,显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将游戏利用到大学篮球教学中,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篮球教学活动中,当他们的技术技能比较熟练时,就可以指导他们组织一些游戏,促使他们尽情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将篮球的特征各自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他们不能复制老师以前实施过的游戏,以达到开发他们的创造思想。

2、在大学篮球教学中设置体育游戏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情绪成熟的作用

(1)体育游戏有益于大学生的情绪调节。情绪是人们心理过程情感体验的具体形式,是人们针对现实事物所表现的态度与行为。游戏的功能之一就是能使人产生愉悦、悠闲的情绪体验,这样的情绪体验能使人产生超强的积极性,能使学生的情绪完全付诸实践,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准确地把握运动技术技能。在游戏中,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视觉灵敏度、运动感。

(2)体育游戏在对大学生生理发育方面的作用。通过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人体的身体感觉、各个器官机能和人的行为意识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在篮球教学课上,老师要力求在内容和训练上尽其可能地去吸引和激发大学生注意力,促使他们的求知欲持续旺盛,显然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肯定有益的。还有,现代运动生理学也研究发现,游戏对提高大学生的神经兴奋度也有很大的帮助,能很好地促使他们的大脑处于最佳状态,这对大学生的学习肯定也有重要的帮助的。

三、在大学篮球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进行游戏设计时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在具体的篮球教学活动中,体育游戏必须从实际出发要考虑具体学生的性别、年龄以及具体的接受能力等等特征,合理科学的设置游戏,游戏的规则要严格,学生的密度以他们的运动量都要事先考虑好。游戏设置太多,就会显得主次混乱,毕竟,游戏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已;相反,游戏太少,学生就会觉得学习枯燥而泛味,不利学生的积极性的提高,教学效果不会达到预想的要求。因此,在篮球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好学生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

2、游戏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出教育意义

我们知道,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基本的教育手段,大学生学习篮球的行为其实就是接受教育的行为。因此,体育老师在设计游戏时,不但要与教学内容及教学主题相联系,还必须要考虑是否能真实地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绝对主导功能的是他们自身的动机、意志、爱好、需求、情感等内在因素,老师的教学行为对他们的那些内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篮球教学中所设计的游戏应体现出充分的教育意义,以培养他们的优秀的精神品质,以及懂得如何进行正当竞争的意识等等。

3、体育游戏的设计还必须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

在设计篮球课游戏时要考虑是否与本部分内容相适合,使教学目的与体育游戏目的相一致。如在进行“传接球”教学时,可设计一些传球机会较多的游戏,而在进行“抢断球”教学时,可设计一些“谁抢得最多”以及“护球和抢球”的游戏。

4、游戏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大学生的身心情况和技能技术

游戏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大学生的身心情况,以及大学生实际的篮球技能技术。比如,在对低年级进行教学时,有必要设计一部分具备灵敏性、技术性、反应性、娱乐性、趣味性且简单易上手的游戏,而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就有必要设计一些具有竞争性、耐力性、有力量性的游戏进行教学。因此,在思考教学游戏的设计时,老师要思考全面,目的就在于使体育游戏能很好地服务于篮球教学。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对篮球教学的作用与影响不是单方面,对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它是篮球课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体育游戏要服务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老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必须遵守它的教学原则,以及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规律,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能使体育游戏在大学篮球教学中最大可能地发挥其作用,才能有效地提升篮球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及其主体性本质观的建立[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1.04.

[2]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

[3]宋亚炳.由体育游戏引发对竞技体育项目教学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3.

[4]冯键.体育游戏与高校体育教学[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02.

[5]刘玉华,李华.浅谈游戏在篮球课中的作用[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03.

高中体育游戏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英语教学实施原则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talkingaboutapplicationprinciplesofGamesinprimaryenglishteaching

CaoLip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

abstractinthispaper,combinedwiththeauthor'sfirst-lineteachingexperience,relevantliterature,discussestheconceptofteachingthegameandinthespecificprocessofapplyingtheprinciplestobefollowedinordertopromoteprimaryschoolenglishteachingeffectivenessandqualityimprovement.Hopetoprovidesomereferenceandreferencevaluetoenglishteachingworkers.

Keywordseducationalgames;primaryschoolenglishteaching;implementationprinciples;learninginitiative

0引言

游戏作为一种常见的娱乐形式,是儿童普遍喜爱的活动。自从2000年初小学英语教学在全国推广以来,课堂上的游戏教学一直占据着英语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游戏教学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新知识,会降低学生的疲劳感,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给课堂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积累,探讨教育游戏的含义及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1教育游戏的含义和特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教育界已开始推广教育游戏,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游戏在教育领域仍属新生事物,人们对教育游戏的定义说法不一,但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审视教育与游戏演变关系的全新的视野(如图1)。①

图1教育游戏示意图

Hadfield(1990)认为:教育游戏是由一系列规则,目标和乐趣组成的活动。分为竞争性游戏和合作性游戏,任何一种游戏都能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通过使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运用语言,以提高其语言能力。②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将教学游戏界定为:教育者“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和生动有趣的游戏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③学者白琳将“英语课堂游戏”看作教师运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活动。④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教育。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融入丰富而真实的语言交流情景,调动其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教育游戏不是教育和游戏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优化组合的又一教育形式。

教育游戏把教育融入娱乐的氛围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它既要遵循教育目的,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因此教育游戏具备以下特点:(1)游戏性。因为教育游戏属于游戏的范畴,所以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即目的性、好奇性、挑战性、愉悦性;(2)教育性。教育游戏其最终的目的不是娱乐与消遣,而是教育,这也是教育游戏与其它游戏本质上的区别。

2外语课堂游戏实践的原则

2.1目的性原则的把握

教育游戏的设计既要遵循教育目的,又要具备游戏性、娱乐性的特点。游戏性指一个游戏的设计应满足学生爱玩的天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教育性指游戏的组织和开展应符合教育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前提。

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关键是思考如何把学习目标和游戏任务相结合。教师要根据教育目的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灵活地设计游戏,既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又要根据本节的教学任务,适时引导游戏为课堂教学服务,绝不可背离教育改革宗旨,为游戏而游戏,弄得学生在课堂上笑声朗朗,课下脑中空空,毫无所获,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对游戏的热情也将逐渐冷却。

2.2趣味性的导入实施

小学英语课堂提倡趣味性,而课堂游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趣味性。要想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就要使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游戏教学正是以其娱乐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而深受同学们欢迎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前提下,将趣味性融入课堂教学,游戏设计要新颖,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游戏呆板无趣,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无法得到满足,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自然不会有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中游戏是否能体现趣味性,直接反映出本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所以说趣味性原则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2.3主体性的把握关注

新课标提倡课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游戏的设计也应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关注全体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游戏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设计出他们容易理解接受,乐于参与的游戏,游戏太难,同学们会产生畏惧感,设计太容易,他们又会感到无趣,其好奇性和成就感无法得到满足,同样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特征,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出他们喜闻乐见又易于完成的游戏,这样学习者才能在游戏中获得最好的体验。

2.4纪律性的协调监控

课堂游戏符合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因此学生在参与课堂游戏时特别投入,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叫喊,为了不使课堂变成游乐场,我们老师要在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协调和掌控课堂气氛,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与游戏任务之间的关系,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调控者”等角色。教师应在游戏进行之前向学生讲清楚这个游戏的目的、规则、奖励和惩罚等问题,游戏中要有指导和监督,在游戏结束时,一定要做出公正的评论以及恰当的总结,一旦学生对游戏的公平性有所质疑,参与的热情就会瞬间消失,最终会导致课堂游戏教学的停滞。课堂游戏应该为课堂服务,教师在外语课堂中有效地协调和掌控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⑤

综上所述,快乐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态度和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育游戏结合“教育”和“娱乐”为一体,为学生创造逼真的,富于交际的语言环境,极大地提高他们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和教育游戏的实施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在课堂中创造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游戏,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把游戏目标和教学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在完成游戏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学习内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注释

①张向娟,白粒沙.论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的设计——以案例《神探小西游唐记》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0).

②Hadfield,J.1979.intermediateCommunicationGames[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86.

③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