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十篇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十篇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9:05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1

[论文摘要]实验室信息所涉及的信息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教学的基本信息、实验队伍的基本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实验研究和实验管理所留下来的历史记录和经验总结,它是进行实验室科学管理、决策的依据;是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中和教学研究的必要条件;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成了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发展,更深入的来说,是影响到教育科研技术的提高、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在认识实验室信息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到实践的阐述。

一、实验室信息内容界定

在分析实验室信息管理方法之前,首先要确定所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对实验室内容的界定是一个必要过程,只要在清楚了解实验室信息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内容的特点、性质进行不效的管理。实验室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实验室管理的基本信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所涉及内容比较广泛,这些信息的提取为实验室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详细参考,实验室应该收集和整理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实验室基本情况。实验室名称、建立年份以及其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实验室管理机构及管理职能情况;实验室面积包括学生实验用房面积、实验准备室面积、实验办公用房面积;实验室工作任务(指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教学学时或科研课题、生产项目名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基本状况信息;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信息;实验室环境及基本安全设施信息;实验室经费信息;实验室工作档案信息;实验室基本倍息管理流程。

2.实验室技术管理信息。文验项目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室刘外开放信息:实验室学术骨干信息;实验室图书资料信息;实验室科研成果信息,包含著作、论文、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技术改革、实验仪器设备改进等内容。

3.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的基本信息。实验室物资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低值耐用物品管理办法;大精设备使蝴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

(二)实验队伍的基本信息。实验室队伍信息,是实验室信息管理内容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实验室队伍信息的详细了解可以整体把握实验室人力资源状况,有利于人力的调整。主要包括实验室领导阶层、技术人员等工作人员的信息情况。相关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所学专业等基本情况;实验室工龄;指参加实验室工作时间、累计实验室工作时间;专职技术职务:指现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间、获得资格时间;业务专长:指在学术上、技术上或业务上得到承认的专长,获奖的技术或技术成果,获得证明的业务专长等;进修学习情况,进修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单位等;情况:指论文标题、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等;会议交流文章情况:指会议文流文章题目、会议名称、地点、时间等信息[1]。

(三)实验室科研基本信息。实验室建设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以促进科技进步,符合科教兴国战略。对实验室科研基本信息的整理和归纳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科研成果,以备实验室使用效率的审核。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实验室承担课题能力信息。承担过科研项目名称、项目批文、计划任务书;参加或组织召开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及论文被引用情况;承担外来科研及合作科研实验项目情况。其二,实验室科研成果信息。发表的研究论文、著作、产品、专利、技术成果等;获奖、成果转让情况。其三,实验室技术水平信息。基本的、稳定的实验技术方法及被推广应用情况;实验室培养科研人才情况(研究生、技术人员)。

(四)实验室设备基本信息。实验室设备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设备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有利于对设备的管理,以保证设备使用和维护。主要包括一般设备信息和大精设备信息两个部分。一般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微机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卡片;实验室低值耐用品卡片;仪器设备的损坏、维修情况;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答等内容。大精设备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型号、规格、产商、使用状况、维修损坏等内容,其要求比较严格,必需详细、准确的收集、记录相关信息。

二、实验室信息管理实践

通过对实验室信息内容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各个部分的信息收集和整理都要求比较严格,为了准确、及时的处理这些大批量的信息内容,一般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这些信息,以防止手工处理的失误。主要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来进行实验室信息管理。其实,lims是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随着多年的发展,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在广大实验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功能、技术、效率处理上不断走向成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模块并不是完全依照实验室信息内容来进行设计的,而是对其综合性的处理,以保证操作的简洁、清晰、准确。其实,实验室信息管理只是lims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其中的资源管理模块(人员、仪器管理)、查询模块、质量管理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基本上涵盖上述所有信息处理内容,除了基本的信息处理外,lims系统中的自动提醒功能可以提醒实验室信息管理人员对信息的及时处理[2],以防执信息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遗漏。

lims在信息内容、功能方面已经表现的比较完整,如果能在操作上掌握以下,则可以保证实验室信息的有效管理[3]。

1.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实验室信息管理中众多的信息数据处理,给相关管理人员带来了挑战,信息录入时的失误是一个常见现象,所以要求在使用lims系统时,要保证其准确性,特别是相关数据的录入,应该进行有效的核对。

2.信息管理的完整性。在处理众多信息时,遗漏也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首先在信息收集时就应该保证其完整,其次运用lims进行信息录入时,要分档或者标记,录入过的和还没录入的一定要进行合理区分。

3.信息管理的及时性。在实验室相关信息中,有些信息必须及时的审报,如大精设备的信息状况,如果存在延误的话,可能会造成设备运行的停误,严重的会引起机器的损坏,甚至是事故的发生,需要及时的收集的录入相关的信息。

三、结语

实验室信息管理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应该保证信息管理的准确、及时和完整,以传递到其它部门,促进整个实验室管理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明林,高等学校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全集[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高校院级实验室资料管理原则

1.前言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科研活动的经济基础,是高校办学规模的反映。其中院级实验室资料管理是实验室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记录仪。它包含为满足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对外技术服务等实践活动的参考需要而收集来的一切科技文献资料,包括实验教学文件、仪器设备图纸及说明书、仪器设备生产厂家、学校制订的有关实验室管理的行政文件和有关技术标准等资料。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新购设备的增多,如何做好高校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安装、使用、维修、改造、事故处理,以及报废等过程中形成资料的收集并集中归档统一保管,以及各类实验教学资料的收集保管,使其发挥最佳效能,已成为实验室资料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增强管理意识,探索实验室资料管理是必要的。

北方民族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实验室建于2003年,于2004年4月成立化工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于2006年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被评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根据培养面向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开发的复合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的发展定位。我们在务实求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中心各实验室进行了整体规划、统一建设,优化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室布局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其构成如图1所示。

2.院级实验室资料管理包含的内容

实验室资料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以下方面:

(1)进入到实验室的人员。包括上实验课或做实验的教师、学生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在实验室的工作及实验结果被记录并保存。具体体现为涉及教师的主要有:①实验室实验记录。要求教师每次上课要做详细的记录,包括授课的班级、授课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课堂表现、仪器设备的完好情况与使用情况、本次课程的实验结论,等等。②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要求参与实验的人员认真记录所作实验项目、实验时间。③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要求教师每学期期初时按实验教学计划表的要求逐条填写本学期的授课班级、班级人数、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与学时安排。涉及学生的主要有:①实验室学生实验记录表。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时,要主动按要求填写该实验室的使用记录;②学生实验报告。涉及实验室日常管理人员的主要有:岗位工作日志。要求此类人员每天认真填写个人实际工作内容。此类资料涉及人员多,并且人员的流动性大,内容相对复杂,是收集和管理实验室资料的重点和难点。

(2)实验室所涉及的物品包括实验室的主体、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实验需要的低值易耗物品等。具体方面主要有:①仪器设备账目管理。要求实验室内的所有设备必须登记上账,并注明购置日期及购置批次。②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要求专业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认真填写设备的名称、损坏部位、维修过程及更换部件,等等。③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普通设备使用登记。要求进入实验室的教师与学生每次使用仪器设备时,要认真记录使用时间、使用班级及使用者情况等。此外,物品管理资料还包括低值易耗物品的申报与领取及其入出库账目等。此类资料多由管理实验室的具体人员收集与整理。

(3)基本建设方面。具体表现为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规划、资金投入及补建与修缮项目的申报与审批,等等。

3.院级实验室资料管理原则

(1)设立专人管理,专室存放。实验室资料中的许多内容是各高校专业评估的重要项目,实验室科研的一些数据又是教师科研的重要依据,因此实验室设立资料管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而收集、整理与管理资料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因此我院设立专人对实验室的资料进行收集与管理,以保证资料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也有部分实验室资料室进行独立存放和整理。

(2)严格执行各种实验室资料管理制度。有《北方民族大学物资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档案管理细则》,《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管理细则》等,使资料的管理有章可循,使实验资料的管理条理化、规范化。

(3)提高思想认识,注意平时工作的收集和整理。在办学规模的扩大,新购设备的增多情况下对资料管理职能和作用、管理的科学属性和地位认识不足,管理人员不固定,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实验室资料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提高认识的重要性和管理的重要性具有现实意义。

4.实验室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杂、种类多。各类实验教学资料的收集保管和仪器设备资料的收集并归档会使资料管理工作变得庞大而繁杂。解决办法是资料管理人员要设岗,而且人员固定,其工作任务就是负责资料管理。

(2)收集周期长。实验室的许多资料是以学期为单位存档的,如实验室使用记录、实验人员岗位日志、实验室开放记录,等等。这些资料有按人员分日期收集的,也有按进入实验室上课的时间收集的。由于收集此类资料涉及的人员多、周期长,给实验室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涉及范围广。实验室的资料除了以上的日常管理方面的内容外,还包括学生的实验报告的存档,实验课程所需的低值易耗物品的申报与领取及其入出库账目的存档。学校对实验室在建设上的申报计划与审批文件的存档。此外,涉及教学方面的学期教学计划表、安排表及学期实验课开出率与完成率的统计表、实验室开出实验项目统计表也是实验室资料管理的重要内容。

(4)资料借用上要严谨。借用实验室资料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要宽借严还即教师和学生有需要都可以借用,但是一定要归还不得遗失,重要资料的借用要得到院长的同意。

5.结语

总之,实验室资料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实验室地位和作用的提高,实验室资料管理工作已逐步被高校实验室所重视。而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实验室资料管理的建设,提高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促进学院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资料管理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文谦.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开发与教育,2003,(04):36-37.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3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0-0000-02

一、引言

随着各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教学、科研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的具体要求。各学校在实验室及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均有所提高,但就全国高校来说,目前有半数以上的仪器设备的年使用机时非常低,有的实验室或大型仪器设备甚至常年只给学生做过几个学时的演示实验。对于大型仪器设备来说有的功能待进一步的开发,还有一些实验室或大型仪器设备则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和维修人才。

本文根据目前实验室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开放实验室方面主要探索以学校统一组织开放工作,制定开放和预约形式,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指导原则,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时间能力,把开放工作深入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实验室变成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为思路,对实验室开放系统进分析设计。

二、理论体系

高等学校实验室开放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之举,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

所谓实验室开放是将实验室为学校的教、学、研所提供的条件(时间、设备、场所、经费、指导教师等)部分或全部向实验对象有目的地开放[2]。一方面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学生通过网络预约,选择时间进入实验室;另一方面是实验内容、手段、方法的开放,学生只要符合管理的管理制度,就可到实验室应用自己的实验的内容、手段及方法。

从实验室的开放模式上来看主要有(1)针对新生设计的一些基础实验项目。是教学计划内必需做的实验。对没有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内教学实验的学生,需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完成计划。(2)学校根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提供相应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认真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3)由于部分学科竞赛、或学生参与的科项研项目、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实验活动等等,在内容上开放程度较大,实验方法和手段基本上是完全开放的。

开放实验的原则是不能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实验内容相重复(计划内),属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实验,经申请审批后列入开放教学实验的范围。

三、实验室开放现状

虽然近年来有许多高等院校在如何对实验室开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就如何提高效率进行了努力,但在开放的效率上还是没有得到多大改观,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管好、用好、开发好现有仪器设备,使之更好地在教学、科研和对外服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更加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3]。

在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支持下,部分高校已经使用了实验室开放相关的软件,对实验室开放信息化管理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表现是:⑴功能不完善,不能覆盖实验室开放的各个方面;⑵单机管理模式;⑶管理模式分级不合理,难以适应不同的实验室管理体制;⑷信息化标准不统一,各系统之间不能有机连接。⑸不利于学分制的实施等。

四、系统分析

(一)业务流程分析

实验室开放的需求包括实验项目、实验室、创新项目的开放,首先要由学校统一提供实验的预约,如果学生感兴趣,或者是某竞赛等需要使用实验室,那么在课余时间可以通过预约满足自己的需求,其中需要考虑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实验教师、实验时间是否空闲等问题,预约实验的设计中需要对学生的预约进行控制或统一的安排等等。

(二)开放内容分析

开放内容按照实验室的类别形式分为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基础实验室开放等两个部分。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逐步实现资源共享。首先是对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设置:针对每台仪器设备添加仪器设备管理员,设置开放的形式(是全部开放还是针对指定的班级或开放的某个时间段),定义此台仪器设备开放是否收费和收费标准是多少,是哪位指导老师等信息,经实验室主任审核通过后即可执行。其次是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管理方式——电源控制设备管理:在电源控制器内添加电源控制模块的设备ip、网关、设备通讯端口,设备的maC地址及上报服务器的通讯端口,将管理设备安排座位,通过tCp/ip通讯协议控制设备的通讯端口,以此来控制仪器设备电源的开启与闭合,管理员也可按照实验室设备配置表查看设备电源即时状态等。

从开放实验内容来分析包括教师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两方面,1.教师实验:任课老师按照实验室制定的开放时间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定计划外的实验项目,旨在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指定实验时间、实验场馆、指定班级、定制批次、学分评定、确定时间。申请上报教务主管部门审批后转发至实验室管理处纳入实验室的排课系统中。2.学生自主实验:教务主管部门或者实验室管理处应对学生或其他个人申请申报的科技活动型、加强技能型或自主创新型的实验给予大力支持,及时进行预约审核受理并安排合适的时间、场馆,督促其自定实验方案,创建实验项目名称,安排实验指导老师,设置开放规则并保留实验记录。

(三)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在开放实验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功能需求: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4

1.1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这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四大模块之一,其存在的价值是帮助实验室形成自己的信息库,同时保证实验室内的信息可以及时的获得更新以及共享。实验室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实验中心、实验分室、人员等信息,其中实验中心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编号、成立时间以及面积、分室个数等;而实验分室则涵盖了名称、坐落地点、功能信息等;人员的基本信息管理主要有姓名、性别、职称等。

1.2任务管理模块

不同的实验室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就高校实验室来说,其主要是负责实验教学,同时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所以任务管理模块的功能就是管理实验项目,不仅包括实验室开放项目,同时还包括科研项目以及开放项目等。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了解实验的所有的任务,只要进入到这个模块即可,这对实验室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可以全面掌握实验室的资源,从而对这些资源进行系统的配置,利于资源整合以及共享。任务管理模块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开放项目管理以及科研项目管理等,其中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实验地点以及实验目的等,而开放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面向的对象、实验内容等,普通的用户登录任务管理模块截面,可以查询到所有的开放项目的情况,进而选择自己需要查看的项目;科研项目管理涵盖了项目名称、项目来源以及负责人等。

1.3日常管理模块

实验室中提倡管理工作内容比较多,比如实验室使用情况、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日志以及设备使用以及维修情况等。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实验室最重要的工作,这一模块管理好,实验室所进行的实验才会顺利的完成,而且有条不紊。

1.4数据统计与上报模块

传统的实验室各类数据统计工作为各个实验中心下发表格,填写完毕后再返回汇总,这种方式的工作量比较大、操作繁琐、也容易造成数据的不准确。通过本功能模块,校级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的基础数据,按照统计要求进行实验室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汇总,生成符合上报要求的报表,并可实现网络打印和转存功能。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两种统计和上报的方式,分别是:学校学期/学年度实验室信息统计以及教育部年度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

2系统的实现

2.1系统开发技术、工具与体系结构系统使用

aSp.net2.0作为程序实现的主轴。SQL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环境为Vis-ualStudio2005。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以及Flash做后期的页面美化工作。系统基于B/S模式,突出在线编辑和动态管理J,采用四层架构,分别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层,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强。

2.2两个关键功能的实现

2.2.1用户权限的控制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权限控制十分重要。本系统将用户区分为几种角色,包括校级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中心主任、实验教学秘书、实验员以及普通用户,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所属的角色分配权限。系统采用aSp.net2.0的membership所提供的成员管理和角色管理函数实现了添加、删除角色,为用户分配角色,并判断用户所属的角色,再赋予相应的权限。

2.2.2报表的转存与网络打印

本系统采用ie内置的浏览器控件webBrowser直接打印的方式实现了各类数据报表的网络打印和打印预览功能,操作起来方便快捷,客户端无需任何设置elo]。为了防止页面上别的元素也被打印处理,将需要打印或预览的内容置于一个table控件中,仅将table控件中的内容输出到打印或打印预览的文件流当中。除了网络打印和打印预览以外,系统还提供了数据导出功能,用户可以将各种报表导出为word文档或excel工作表进行存档,满足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

3结论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5

护理学基础(简称护基)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教学环节。目前护基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内容脱离临床实际、教学形式过于机械、实验课时不足等问题。建立开放实验室,充分发挥有限实验设备和资源的效益,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强化、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1实验室开放的作用

1.1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保障教学质量。实验室硬件设备是实验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许多医学院校由于招生规模扩大实验场地拥挤,仪器设备陈旧,台套数不足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以致护基实验分组多为4~5人1组,不符合教育部对实验教学2人1组的要求。再加上实验课时的限制,一些实验项目无法让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上都能操作一遍,更谈不上熟练掌握,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开放实验室则可以在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的同时,以时间换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上缺陷与不足的问题,大大增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实验室开放后,学生可不受教学进度的限制,自主安排、交替练习,随时复习以前的技术操作,从而保障护基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1.2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创新意识。传统的护基实验教学方式是带教教师课前为学生做好实验用物的准备,上实验课时以教师边示教边讲解――学生回示――分组练习――反馈的程序进行。学生上实验课时往往单纯地模仿教师的动作,机械地按教师的操作流程进行练习,根本不需要思考。造成学生对技能操作的掌握往往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操作机械,虽规范但无创新;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限制学生的思维。而采用开放实验室,学生在正常实验课时之外还可以自主、独立地开展实验,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预约实验时间,并在预约时间内独立完成相关实验。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意识。

1.3发挥投资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实验室的投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目前在部分高校中院、系相关实验室各自独立,这种做法对于专业实验室建设固然无可厚非,但对于公共课实验室则会因重复建设带来资金和人员的投资浪费。采用开放实验室的方式将减少甚至根除这种浪费。通过已有资源的共享,避免实验室重复建设,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投资的效益。

1.4弥补实验室经费的短缺。对部分经费紧张的学校而言,投资建设大量实验室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它们往往集中部分资金兴建一个或几个集中的实验室或实验中心,用有限的资金发挥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通过改变实验室管理方式来实现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计划学时之外开放实验室,并根据情况收取一定的费用。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实验室经费短缺的问题,也可以缓解学校实验室投资问题。

2实行实验室开放的基本条件

2.1充足的开放时间。开放实验室,打破了学生只在规定实验课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的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更多学习自,提供自由实验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要求自主安排实验时间。这就要求实验室要有充足的开放时间,不但在规定的实验课时能提供实验条件,此外还要给学生留出自由开放时间,以满足学生自主实验的需要,如中午、晚自习和双休日等。

2.2足够的实验仪器设备。随着实验室开放,应有充足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以满足学生实验的要求。实验室的开放会加速设备的运转并增加设备的使用负荷及实验材料的大量消耗,如注射器、输液器等,同时也加大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量。因此在考虑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的同时,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设备正常损耗和消耗材料的正常使用。

2.3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开放实验室教学存在实验项目多样,实验内容复杂繁琐的特点。为适应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实验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能全面掌握实验室工作情况,随时独立解决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因此,实验室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业务水平的高低,工作能力的优劣都直接影响实验室开放效果的好坏。

2.4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实验室的管理,保障开放实验室能长期、持续、稳定地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应完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实验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制度,实验设备的损坏赔偿制度,实验室易耗品管理的制度,实验室的安全保卫制度,学生实验预约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实验成绩管理制度等。

3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方式

3.1提前预约,合理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课后自主实验应提前(如三天)向实验室管理人员预约,以方便实验室管理人员统筹安排具体实验时间,在预约时应提交实验名称,实验内容(方案),参与实验人员数目及所需实验设备、物品等内容。提交这一内容不仅是方便实验室管理的需要,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可建立开放实验室远程管理系统,通过网络预约实验。学生在网上预约实验,提交实验相关的内容及时间,实验室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给予回复。

3.2实验室设备和物品管理。为了实现开放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应建立“物品清单”并完善物品使用制度。根据学生预约的实验内容,实验员对每个操作台内的物品都应列好相应的“物品清单”。如医用贮槽、镊子罐、镊子、听诊器、注射器、毛巾、梳子、各种插管及治疗巾、手套等物品,其种类和数量都应列在了每个操作台中的“物品清单”上,并与所有物品一起存放在操作台内。其他教具如静脉臂、臀部肌注模型和全身护理人模型等则可以按照预约实验的需要,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按需发放。学生自主实验不需的物品应尽量锁在抽屉或壁橱内,这样既可以规范学生操作,也可尽量避免物品的损坏和丢失。学生实验完成后,实验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对物品进行清点,以核实物品使用状况。若对物品有损坏,应按照物品使用制度进行赔偿,以保证实验室的长期、持续开放。

3.3实验过程指导。学生自主实验主要以学生独立思考、操作为主,但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必须有老师在旁巡视。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随时向老师请教;学生出现不规范操作,老师也能随时纠正。对于存在一定危险的实验,更是保证学生操作安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82.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6

1实验中心建设主要内容

(1)调整实验室管理体系

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本科基础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中心的服务对象从化学类各专业的学生扩展到全校理科、医科、文科所有本科学生,并要求开设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课程。原先按化学二级学科,即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设立的教学实验室的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的需求。为此,我们以实验技术特征为脉络,对原有实验室进行整合,重组了化学基本技术实验室、合成技术实验室和仪器技术实验室。中心开出的实验课程与新组建实验室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同一学期内,一个实验室可能与多门课程的实验内容有关,而一门实验课的不同的实验内容可能在不同的实验室进行。新组建的实验室承担各实验课的全部教学任务,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了组织保证。

(2)调整实验室布局及改造实验室基础设施

为适应新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必须重新调整实验室布局,以方便管理,提高水平及效益,推进教学改革。实验中心设立在50年代建造的老化学楼内,在原来以教研室为建制设立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改造。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人为本、方便管理、分块实施、稳步到位的改建方针,经过1999-2001年3个夏季的努力,已全部完成。

①调整实验室布局化学操作类、仪器类实验室相对集中;高层安排通风要求较高的合成技术实验室,人流量大的基本技术实验则安排在一、二层楼。整个布局有利于实验室共同设施的安装,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为提高使用效率、改进管理提供了保证。

②全面改建和提升实验大楼内、外设施分期分批投入1000多万元,整修实验大楼,改造了全部学生实验室(2140m2)、实验辅助预备室(76m2)、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办公室(200m2),另有教室、报告厅、会议室等。更新了基础硬件设施,形成了适合现代实验教学的基地。其主要内容有:

a改善教学环境。重新设计了上下水、电、煤气管道、通风、照明系统,学生仪器实验室按需要安装了空调、去湿机等设施,办公室、教室、报告厅、会议室都安装空调,内部环境简洁、明亮、整齐;b更新了实验通用设备。半自动电光天平全部改用电子天平,更新水泵、油泵、烘箱、马弗炉,铁制品如铁架、铁夹、铁台全部改用不锈钢制作;c理顺了公共支持设施。改善了纯水、冰块供应,药品、试剂储存等设施,配备了超声波清洗设备等。

d更新了实验台、柜。按同时能容纳500名学生实验以及常年开设80个实验的要求配备学生实验台。按化学操作实验应每位实验学生配备一套玻璃仪器,以每学期能容纳2000名学生实验的要求配备了不同类型的柜子;e建立实验中心局域网络系统。联通了所有实验室、办公室、教室、会议室、报告厅,为实施网络辅助教学、现代管理提供了接口。

③更新教学仪器设备争取多方投入,更新、添置仪器设备。目前实验中心的资产总值由1999年前不足80万元上升至2002年的358万元,设备已从244台件上升至493台件。1990年以来购置的设备达90%以上,在教学仪器现代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3)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

实验中心的管理制度建设遵循有利于实验教学、科学管理以及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原则。实验中心成立以来认真执行〈〈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定》以及学校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中心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若干管理制度,包括:①实验主课教师职责;②实验指导教师岗位职责;③研究生担任实验指导教师执教的规定;④实验室教学辅助人员及技术人员岗位职责;⑤学生实验守则;⑥学生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⑦实验室清洁卫生条例;⑧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⑨实验室仪器设备借用条例;⑩教学辅助人员及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等等。这些管理制度的执行,有力地保证了中心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实验教学的质量。经过3年多的实践,实验中心员工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管理的规范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4)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①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教学队伍的组织采取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中心正式编制教师10名(教授1名,副教授6名),主要从事实验教学,多数还兼有其它教学、科研和社会工作。每学期还流动岗位50~70个,吸收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实验教学。特别是研究生“三助”制度的推行,大量研究生作为助教参加了本科实验教学。目前研究生助教与研究生教学实习的工作量已达实验教学工作总量的45~50%。

新形势下,如何组织好实验教学队伍,我们在管理上采取了以下措施,包括:鼓励资深教授参与实验教学;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的相结合;设立主课教师制度;为每一位研究生助教指定指导教师;预备实验及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当班人员挂戴胸卡制度。

经过几年实践,这些制度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每学期都有资深教授(包括博导)参与实验教学,这不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把关,在保证教学质量上发挥作用,而且也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助教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在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又如实验教学人员载胸卡上岗制度,有利于参加教学人员的自律,也有利于相互督促检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②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中心现有实验管理技术人员15名,他们是实验室运作的主力。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教学实验实施的辅助性服务工作;协助教师开展实验内容改革等。

随着实验室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对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心努力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主要方式有:定期培训和轮岗;通用技术集体培训;新实验的岗前培训。

此外,实验中心主要通过讲评、交流、观摩等方式,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在中心内、校内、校际间相关实验室的参观学习,提高日常管理水平。要求实验室环境随时保持着清洁整齐,始终处在可用状态。

2几点做法

(1)统一布局,分步实施,抓住机遇,争取立项支持实验中心成立后,逐步形成了调整实验室布局、改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方案。但资金来源成了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实施的瓶颈。1999年学校投入450万维修基金,对中心所在的化学楼进行了建筑外立面大修。我们抓住机遇选择3间不同类型的实验室,按总体布局的要求对内部实验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以此为契机争取到学校3年行动计划的项目投入570万(包括随后的追加投入),对实验中心的全部实验室进行全面改造。之后,我们又争取到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450万。从1999年至今,通过立项争取,加上教育部化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投入100万。花费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及仪器设备更新、添补上的费用达到1120万。这是我校化学实验教学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投入。

(2)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上水平

实验室环境及基础设施的改造,应高起点、高标准,坚持先进性,以适应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在有限资金的条件下,努力改善实验环境,如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加装了消声装置,以降低噪音;大型通风柜采用大开面的钢化玻璃、铝合金材料构架,以获得良好的照明、通透的视线;又如化学损伤类实验室采用格栅吊顶,不仅隐蔽了管道、布线,室内气流通畅,同时又使实验室保持整齐美观。由于资金并非一次到位,改建工作只能分批进行,并且要不影响教学。因此,改建必须按预定要求,严格执行,定期检查,使实验室保持在随时可进入运作状态。

(3)全员聘任,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在学校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中心实行了岗位聘任制。中心按任务核定了岗位,建立了岗位责任,按岗位要求进行了考核。

实验中心组织了两支队伍。一支是固定岗位的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以实验室系统设立岗位;另一支是实验教学人员,实行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按课程系统设立岗位,建立若干实验课程组,聘请教授主持课程的总体发展和建设,以吸取当代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充实基础实验教学内容。

在组织队伍过程中,坚持思想先行,讲清任务和职责,同时跟上管理制度。岗位考核规定,化学系在编教师必须至少完成本岗位工作量1/3的教学工作量,平均每年讲授两门以上的课程,并有计划地执行教授上基础课的规定。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工作经仔细分解后,落实到人,实行坐班签到制,年度考核完成任务情况。从而保证了中心的各项建设管理任务的顺利进行。

(4)处理好建设与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硬件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严格按教学计划执行,因此,大规模的实验室建设,安排在暑假进行,并在开学前完工。为此,集中力量一部分一部分地建设,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受干扰。实验室的硬件是实验室运作的物质基础,如果缺少及时而规范的管理,是达不到我们建设实验室的目标的。因此,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应一起抓,硬件建设一完成,马上就要跟上相应的管理措施。

3建设成效

(1)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实验室的重新布局和修建,充分考虑了不同功能教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和通用性,尽可能地增强实验室使用的灵活性。如以滴定操作为主的化学分析实验室,同时也能用于操作小型仪器的实验;在普通化学实验室中,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小型通风橱窗口也能满足部分有机化学实验操作的需要。

扩大实验室的有效容量,以满足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需求。目前,实验中心可容纳500名学生同时做各种内容的实验;化学操作类的实验室拥有成套玻璃仪器设备,以每人一套设备计,每学期可供2000余名学生登记使用。实验中心每周开放时间已达40小时,年接受实验人时数由中心成立前10万上升至2002年22万;已覆盖全校理科类、医科类全部专业以及文管类部分学生,学生人数由中心成立前的每年1400名发展到2500名。

(2)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师生受益

基础化实验教学涉及面广,约占全校学生的2/3。学生走进清洁明亮、整齐有序、功能齐全、设施良好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学习,心情舒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出色地完成实验学习。

随着学生实验人数的增加,实验指导教师由过去的40余人增加到70余人,良好的实验条件及办公条件装备,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反映说:这次改建彻底改变了建楼45年来的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由于投入少,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救急学生实验及相关设施。在这次改造中,我们特别注意到教学辅助用房的改造和建设,使工作环境的安排更为合理。同时,也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办公用房,配置了饮水器、微波炉、洗衣机等设施。

(3)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实验室硬件建设的进展,为实验内容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实验仪器中新技术的采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验的技能水平,而且也为压缩学时,充实实验新内容提供了余地。如采用电子天平后,调整了实验的称量操作训练,计算机的采用,使部分实验的数据采集、处理等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等。此外,还为开出新实验提供了物质基础,如化学震荡、镍的钝化曲线测定、聚苯胺电化学合成及电变色、多组分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循环伏安法等新实验,就依赖于电化学分析系统、富里叶红外光谱等仪器的配置。

以实验技术为主线建立实验室,克服了以课程为中心建设实验室的缺陷,其优点是有利于实验独立设课,以适应不同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如为全体理科、医科学生开设的普通化学实验,为医学、生物类学生开设的现代化学基础实验,为文科学生开设的大学化学实验等,这些实验教学是在多个实验室中完成的。

(4)推动了国内大学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

由于我实验中心的建设起步早,立意高,建设的成果和做法引起国内众多同行的关注,得到了同行及有关专家的认可和肯定。中心先后接待了国内几十所兄弟院校的参观交流,为推动高等学校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从1999年开始,复旦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在上规模、上效益、上水平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今后仍将继续加强实验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加速推进实验创新、改革、加速推进实验室管理现代化进程,为把我中心建成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而努力。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军校;实验室;管理

作者简介:张树团(1977-),男,山东沂水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讲师;皮之军(1980-),男,湖北十堰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训练部,讲师。(山东?烟台?264001)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1-0082-02

军事院校是培养优秀官兵的摇篮,其教学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培养出的人才的素质,事关国家的安危,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新形势下,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要求军事院校培养的学员具有过硬的军事素质、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实验室教学和管理的水平是衡量院校办学条件的重要标志,而军事院校的各级实验室不但是实验教学的主要场所,而且也是从事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和为部队一线服务的实验场所。学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影响着学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面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需求,要不断更新观念、敢于创新,努力提高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合部队需要素质过硬的新型军事人才。[1-2]下面,结合学校迎评过程中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情况,以及后期实验室建设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实验室基础建设,为实验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实验室基础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开出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到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适应部队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努力提高学员的实际动脑、动手和创新能力,尽力发掘学员的潜力。

通过实验课发现,个别实验由于实验人数多试验台少,因此安排2人一组做实验时,总是有部分学员主动退让。主要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个别学员存在着怕做实验的心理,认为反正有人做,我就不用做了,二是一部分学员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将课程实验看成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认为实验课可有可无、可多可少。针对第一种情况,我们要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通过购买试验台的办法打掉他们的依赖支撑。这样就克服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验器材和相应耗材缺乏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在迎评期间,为了改变实验器材和耗材缺乏的问题,首先加大了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购买了部分新的实验器材和耗材,用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勇于创新,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适应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必须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创新性实验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

1.教学内容要改革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附属的陈旧观念,改变原来注重课堂教学而不重视甚至忽视实验教学的做法,将实验教学由课堂教学的从属地位转变为与课堂教学并行,课程教学的实验部分单独设课,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对学员的实践能力进行合理考核。

为了更好地满足电气实验室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室教员本着巩固原有实验,同时引入新的教学软件和教学内容的原则,对原有的教材进行全面修订,编写专门的配套教材进行实验指导,满足培养学员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需要。具体体现在改革原有教材的结构和内容设置,同时优化了部分实验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实验都增加了对应的实验仿真内容,用来指导学员的课前预习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比如,在电路实验中引入pSpiCe、multisim仿真软件;在进行电机实验之前,要求学员根据实验教材中的内容,利用软件进行仿真,并在预习报告中要有自己的仿真程序及其实现方法。这样,有助于帮助学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学员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创新

在教学方法方面主要是通过建立主干实验课程体系,打破课程界限,让学员采用灵活多样的选课方式和授课方式,来实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同时照顾学员的时间安排,放弃了原来统一组织实验的方式,根据实验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选课方式,将选做实验放到网上,这样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选做实验或者放弃选做的实验。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选课方式:课堂实验预约、课外实验预约和创新性实验预约等。

(1)课堂实验预约主要是由学员在选做实验前1周以上,事先通过网络向实验室进行具体实验预约,然后由实验教员根据选做实验的人数和实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安排完后由实验室教员通过网络及时将选做实验的相关信息告诉学员,并根据学员选做的实验内容按照预约时间提前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为实验做好准备工作。

(2)课外实验预约主要是由学员提前至少1周通过网络向实验室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课、实验指导书上不安排的实验进行预约,然后实验室教员根据选做该实验的人数进行统一安排,安排完后由实验室教员通过网络及时将选做实验的相关信息告诉学员,并提前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等。

(3)创新性实验预约主要是由学员提前至少2周通过网络向实验室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预约课外实验,然后实验室教员根据选做该实验的人数进行统一安排,安排完后由实验室教员通过网络及时将选做实验的相关信息告诉学员,并提前准备所需的仪器、设备等。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8

1.1体制改革

经过多年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我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从旧的以教研室为主体的封闭式体制中逐步解脱出来。按照实验教学手段、授课方式、使用仪器设备相近的原则,在资源共享理念的指导下,撤销了原隶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室,对基础医学实验室进行了科学优化整合,组建了(除解剖、免疫实验室外)机能中心实验室、形态中心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实验室。初步解决了实验设备低水平重复购置、实验室规模小利用率低等问题。

1.2初步成果

实验中心的建立,初步实现了“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目的,逐步开出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如:机能中心开出由生理、病理生理、药理学组合的综合性和设计性的人体机能实验项目,实现多学科实验内容融合、仪器设备的共用;形态中心在近年学校扩招,实验室容纳面积紧张的情况下,极大地发挥了实验室共用的作用,不但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提高了显微镜的使用效率。实验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建设开放型的综合性实验中心,适应了学科渗透、跨学科的科研工作。如:2006年以来在大学生中开展了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活动,已有上百个项目结题,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科研工作的能力。又如:学校省级以上各级别科研项目中标率逐年上升,仅“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近几年就中标近百项。另外,实验中心的建立也有利于实验技术的更新和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在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下,也有利于形成实验技术队伍的群体优势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2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实验平台

实验中心的建立虽然为我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打开了突破口,但除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室整合开出“人体机能学”课程,真正实行了实验内容课程化,实现了实验教学手段、授课方式、仪器设备共享外,其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并没有克服学科化的弊端。虽然实验室合并到了实验中心,可是实验教学仍然归属于某一学科,教学的内容还是围绕着学科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项目中单一学科性的多、跨学科综合性的少;验证性的多,设计性、创新性的少;传统经典的多,现代先进的少;内容分散、重叠和封闭,甚至出现学科间的内容重复[1]。以上问题的解决只有从实验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一步改革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及开放的实验平台,以适应高技术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2.1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是高校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建设科学合理的医学教育实验平台,在现代医学高校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根据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化模式的思路,按照学科及实验手段相近、内容及仪器设备相似的原则,对现在的基础医学院(包括形态、机能中心)的实验室进行整合、重组,形成几个独立的中心实验室:

2.1.1将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和基础医学院‘人体生命科学展览馆’整合组成“解剖学中心实验室”。

2.1.2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实验室整合组成“机能学中心实验室”。

2.1.3将免疫学、生物学(包括遗传学)、生物化学实验室整合组成“分子医学中心实验室”。

2.1.4将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实验室整合组成“形态学中心实验室”。

2.1.5将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实验室整合组成“病原生物学中心实验室”。五个中心实验室构建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2.2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

高等学校实验室担负着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双重任务。要培育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离不开技术装备先进的实验室这个教学、科研基地。因此,在创建基础医学实验平台过程中,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在高等医学院校显的更为紧迫和重要。

2.2.1科研中心实验室

相近专业以功能为主设置科研中心实验室:内设机能学研究室、形态学研究室、免疫学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电子显微镜室等;配置先进的分析与检测实验仪器、配备专门的实验技术人员。由学院直接管理,承担研究生的课题和校级以上重大基础医学科研任务。

2.2.2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实验室

配置现代医学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以仪器设备功能、用途设置实验室。这种实验室由学校直接管理(或院、系托管),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实行仪器设备专管专用管理方式。对内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和研究生的课题;对外向社会开放,利用高校高技术人才、高精尖设备,解决医疗(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横向联系,攻克基础理论研究难关。

2.2.3专业教研实验中心

建立起介于教学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实验室的“中间科研平台”,即专业科研实验室。主要包括因中心实验室的建立,现已不承担主要实验教学任务的教研室的实验室。当然,这类实验室建设应该是相近专业,根据其功能、用途,重新组合。决不应该是原来教研室实验室的“拷贝”和“翻版”。用于相关教研室:教学教研工作、专业技术工作(实验研究、标本制作等),以及教师、研究生和有创新要求的部分高年级学生的初期科研场所。

2.3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定义不再仅仅是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场所,而且还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的重要基地,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实验室开放的模式包含开放的对象、时间、内容3个方面:

2.3.1实验室开放的对象

一是对内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各类教学型实验室;向大三以上高年级学生开放专业科研实验室;向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在校研究生开放校、院各级科研实验室(包括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二是对社会开放:如组织中、小学学生参观‘人体生命科学展览馆’,促进医学科普教育。对医院及科研单位开放,以促进科研项目的合作,增加技术和学术交流,多出科研成果。这样即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收益,增强了实验室发展的后劲。

2.3.2实验室开放的时间

一是全天开放: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陈列在学院‘人体生命科学展览馆’及中心实验室走廊的大体标本,在进一步做好展板、电视演播及多媒体演示厅建设的基础上,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安排的情况下,适宜采用全天开放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可以随时到这些实验室参观学习。科研中心(包括精密贵重仪器及各专业)实验室在专管共用的原则上实行全天开放。二是定时开放:如组织学、病理学、人体寄生虫学的玻片标本,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中没有理解和消化;需进一步在实验室用显微镜观察复习的,适宜采用定时开放学习模式,相关课程利用课外及休息日定时开放。三是预约开放:机能实验室、分子医学实验室及微生物实验室,适宜采用预约开放的模式。学生可根据实验室列出的的实验内容和仪器设备条件,向相关实验室提出申请,由实验室安排。2.3.3实验室开放的内容根据实验大纲及实验室条件,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一是必修实验内容的开放,以实验大纲要求的内容为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二是选修实验内容的开放,以实验大纲以外的内容和综合性实验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三是自选实验内容的开放,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为主,注重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及开放性)实验平台的建立使实验室的建设迈向科学、规范、高层次发展的轨道

能够更好地实现实验教学课程化,克服现行的实验教学归属于某一学科,教学内容围绕着学科理论进行的弊端。把原依附于学科的实验课独立出来建立一门独立设置的实验技术课程,逐步完善实验课程体系,形成如“机能实验学”、“形态实验学”、“病原生物实验学”“分子医学实验学”等实验课程,使实验教学的内容建立在新的水平上,按照课程目标的综合技能需要设计实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由单学科、低水平向多学科、整体性、高平台转变,实现基本技能与新技术以及与科研项目的有机结合[2]。基础医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教育得以加强,有利于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多学科实验室整合为一个基础医学实验平台,使我们重新认识和构建验证性实验、技能训练型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三大模块。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现行的实验项目中,为理解和验证相应的理论而设置的验证性项目较多,这不仅在时间上大量的占用了实验空间,而且所开的实验项目大都陈旧过时。实际上,对已经定论的理论再进行单纯的实验性验证没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完全可以在各类综合性实验过程中加以证明。

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训练型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拓宽了知识面和综合设计性实验范围,比如,将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三个学科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学科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观察、认识人体机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拓宽了知识面和综合设计性实验范围,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更快地适应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发展更新的步伐。在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分子医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物化学、生理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及病原生物学等基础医学主干学科的各个领域;实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动物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主要技术:包括提取分离技术、观察测量技术、测定分析技术等;在分子医学的技术平台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界限都已经变的模糊[3],各种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快速引入,也都使得医学实验技术的进步正在从单一学科、单一技术向跨学科、多学科和综合技术发展。通过实验室的重组整合、实验内容的交叉重组,才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先进技术和方法,适应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发展更新的步伐。实验室的开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索式”学习。部分医学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病理学等,主要是以认知性内容为主,学生在课内往往很难将所学知识当场消化,课后复习若无实物,仅凭书本的描述很抽象,效率也不高。实验室的开放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场所,学生在开放实验室对照大体和切片标本的再学习,进一步了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上也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延续。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启迪学生探索精神,激发学生自主摄取知识的热情。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施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开放实验室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其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个性发展得到满足,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实验室相应制度的完善和师资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开放性实验室纳入学校建设规划,必将健全和完善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如:经费保证;工作量优惠措施;建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健全网络系统;制定责任明细的考核奖惩办法等。实验室开放对实验教学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建立一支理论扎实、实验技术高超,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以应对实验室开放后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确保实验室开放的预期效果和质量,必将提升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onLaboratoryinformationtechnology

ConstructioninVocationalColleges

XUanYongtao

(Guangd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Dongguan,Guangdong523083)

abstractVocationalSchooltrainingroombuildingisoneofkeyconstruction,butalsoreflectstheoverallstrengthofcollege.information,thenetworkmanagementistheVocationalimportantmeansoflaboratoryconstruction,isalsoanimportantdirectionofdevelopment.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s;informationconstruction;trainingroombuilding

为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进一步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各高校、高职院校都将校园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校园工程作为学院重点发展和建设方向。各高校都积极制定了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而如何建设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领先的校园网络系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高职院校的实训室是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重要突破口。高职教育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一线工作者。而在高职院校内如何将我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如何将实践能力转化为职业能力,是需要我们重点去研究探索的问题,所有这些能力的转化离不开三个重要环节,即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环节解决了我们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教学环节将我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使得我们能够通过相关实验、实训来验证了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实习实训、顶岗实习解决了我们将实践动手能力转化为职业能力的过程,所谓的职业能力就是结合当前实际工作需要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重点是加强实训环节的改革力度、重点发展改善实训教学环境。以实训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是学院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实验室建设水平体现了学院综合实力。而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实验室正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地;另一个方面,实验室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培养师资、开展科研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是摆在实验室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是提高管理效率、科学化管理的最佳途径。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信息化引入到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中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实验室信息化是高职院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流的实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之一。而利用信息化手段有利于我们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也是目前很多传统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实验室信息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实验教学,加大对实验设备仪器的资金投入,实验室所开设出来的项目、内容也越来越多,开放程度也逐年增大,要想在原有人员不变的基础上完成各类实践教学任务,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体系来进行系统的管理。构建实验室信息化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从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入手。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包括实验室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用户管理、人事管理、实验室耗材管理等。其中教学管理模块包括实训项目、实验人员、实验教学任务及实验相关信息查询;仪器设备管理模块包括仪器设备的资产管理、维修管理、报废管理、资产查询统计等功能;用户管理主要包括系统使用者权限设置、密码设置等;人事管理包括实验师资情况等。

(2)信息化资源的管理。实验室资源管理包括实验室实时的使用情况及分配情况。对实验室实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及管理,便于高职院校实验室资源与外部资源实现最大化共享。

(3)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设一个好的系统还不够,还必须有人的参与。教师、学生及实验室管理员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运行和管理主体。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教程的制定编写者,也是教学质量的评定者。只有在教师的参与下才能充分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是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我们的教学才能正常继续下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生主体才能真的在实验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在数字化的实验环境中,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可以是实验过程中,也可以是通过网上或者其他途径。培养一批信息化素养高、专业技术扎实的信息化人才,是实现各类管理系统最大化的利用有力保障,只有一批懂得使用、会使用的教师、学生、管理员参与,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最主要内容是开展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及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数字化的实验室是数字化技术和传统实验室相结合的产物。实训室既可以完成传统实验室的实验任务,同时学生在所有可以联网的地方同样可以自发、自主的进行学习、进行课后的实验实训。并且可对实验室进行自动化管理,允许学生进行远程访问,突破地域、空间、时间的限制。虚拟实验室主要是在网络上或者实训室提供虚拟仿真实验,突破传统的区域限制。虚拟实验室使用仿真算法和实验信息数据库,能够模拟出真实环境中相关内容。界面贴近实际,效果逼真,解决了真实环境中教学难开展、难维护、投入大的缺点,用户只需要基本的电脑基础知识即可参与实验。

高职院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验室信息化是其中的一部分。实验室信息化规划必须与学院规划相一致,否则无法做到系统数据统一一致。无法完成与学院教学管理实现数据对接。高职院校往往在科研能力方面稍嫌不足,无法独立开发出大型应用系统,尤其是高质量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在选用应用系统的时候应当考虑系统的可兼容性、可扩展性、二次开发的可能,避免重复投资。

总之,高职院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数字实验室,在传统的实验室的基础上,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以及教学资源数字化、仿真虚拟化,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得实验教学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内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验室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验室管理整体水平和使用效率。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实验室还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应积极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信息化之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院整体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主要内容篇10

1安全文化内容

从狭义上理解安全文化内容,它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最早为安全文化限定的定义,说的是“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种种素质和态度的综合”,也就是说它主要是表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1]。但是也有人认为狭义上的安全文化是将安全知识与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安全宣传等进行结合,从而开展的一系列安全活动。从广义上来看安全文化,它是与物态文化和环境文化相关的知识。一些人认为它是人们在进行生存活动的同时,为了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而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内容,还有人认为它是由于人类进行安全活动而产生的安全观念、意识、精神和行为等发展出现的一种文化,它既与实践物质相关联,又与行为、物态和环境等有一定联系。因此,安全文化关乎人们的行为,思想和实践行动。

2安全文化作用

2.1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将安全文化应用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工作者将安全意识渗透给教师,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给教师灌输安全意识的过程中,会促使教师对安全概念和意义进行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树立一个正确的安全意识理念,使之在实验过程中持以安全为主的态度和信念,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能够从根本上对自己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使得安全管理变得科学合理,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证实验室的安全。2.2促进安全管理。就安全文化而言,它自身凝聚了一种安全价值和精神力量。将它应用在学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在人们进行实验过程中形成一种隐形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行为约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精神观念进行一定的渗透和影响,从而促使实验人员自觉地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并在实验过程中促进安全行为的执行,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将安全文化应用到学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能够通过这样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教师安全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身为教师的职责,从而树立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的态度,并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2]。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关爱生命,注重实验安全为主体的实验氛围,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提高工作效率。2.3提高管理水平。将安全文化渗透到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活动的开展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发生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对他们的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促进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相关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建设的越好,相应的工作内容就会越丰富,会对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起到促进效果[3]。但与此同时,安全文化的渗透为管理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需要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向安全服务进行转向,促进安全措施的改进,采取相应办法治理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展管理工作的细致分化,从而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提高管理水平。

3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内容

3.1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到高校化学实验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布局设计。这一过程要根据化学实验的污染程度进行,要将办公区域和实验区域进行分隔,促进不同化学性质有不同实验区域的划分形式的形成。要将容易发生连环反应的实验室区域进行隔离,保证合理分类和设置,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实验过程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社会发展。此外,还需要对实验室内的基础设施进行规范安装。化学实验药品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甚至有一些在摇晃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因此,化学实验室要尽量减少对实验设备的移动和改造,保证水,电等管线设置的合理铺设,加强对实验设备的质量监管,针对一些污染性高,毒害性大的化学物品,要注意在实验室设置通风口,并保证室内气压处于正常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与此同时,要注意对实验室内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加强。其中灭火器,报警设置,急救箱和洗眼器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他们的放置位置和标志,性能等对实验的急救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应该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设备添置的重视程度,增加资金投入,采用先进技术,保证设备的应用性能,从而促进实验室安全环境建设,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3.2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促进安全制度的文化建设,首先需要以安全为主要前提,构建较为严密的责任体系,对与实验进行相关人员责任进行具体明确,标注权责说明,从而加强过程监管,使安全管理形成具体体系,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保证化学实验运行的安全性[4]。其次,要对化学药品实施分类管理。不同的化学药品存在不同的化学性质,但是各种化学药品之间都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学校应该将不同类别的化学药品进行分类,并促进采购,管理和应用的规范管理,提高对化学药品的利用率,促进化学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发展[5]。最后,加强学校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安全建设,需要将具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进行特殊管理。例如:当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一些易燃易爆药品时,实验者需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置。并且针对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实验,需要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最好要有专业教师辅导的情况下进行,从而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性。此外,一些化学药品的承装容器是高压易碎的,这就需要实验者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小心注意易碎的容器,并且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强化管理。

4结语

在将安全文化建设融入高校化学实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管理者对安全文化进行了解和认识,从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推动物质文化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性能,促进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安全工作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仇念文,安绪常,贾继文,等.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81-185.

[2]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88-191.

[3]王晔,李双,庄启亚.量规法在高校实验室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0):278-281.

[4]徐烜峰,王能东,程五一,等.构筑火灾风险预警指标排除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5):3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