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十篇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十篇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13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1

论文关键词:农村低保,问题及对策

一、地方政府认识不足的问题

1、有些地方政府不能从农村低保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上来理解、把握农村低保工作。

2、地方财政普遍存在财力紧张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由于担心配套资金问题,少报应保人数,导致实际应保人员不能尽保。

3、有些地方财政不能为农村低保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致使农村低保工作无法按规定程序,全面细致地开展。

4、有些地方政府不能为农村低保工作配备必要的人员保障,致使农村低保工作人员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承担繁重的工作。

5、有些地方政府甚至采取欺上瞒下的错误做法,对上多报应保人数,对下压缩应保人数,已达到减少本级财政配套支出的目的。

二、农村低保工作人员工作方法存在的问题

1、有些农村低保工作人员存在工作不认真细致的现象,如: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不到位,部分群众根本不了解农村低保政策;应保人员的排查工作不细,不能做到应保尽保;应保人数多年不变,只对其中个别人员进行调整;对应保人员收入确认不合理,人为划段确定。

2、有些农村低保工作存在操作程序不规范的现象,如:未按程序进行张榜公示,为应付上级检查仅对榜页进行了拍照并留存了照片;个别人员越级办理,为权利寻租留下了空间。

3、有些农村低保工作人员甚至借用他人之名办理低保手续,中饱私囊。

三、农村低保工作人员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些农村低保工作人员出于私心,采取伪造资料等办法为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了低保。如:有些村干部为自己的父母、妻子办理低保手续。

2、农村低保工作人员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为各方面的“关系人员”办理了低保。如:有些政府部门或银行系统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利为不符合低保条件人员办理了低保手续。

四、农村低保应保人员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村低保是党和政府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考虑,通过再分配的途径,对生活困难群众给予的倾斜、照顾。在当前公平竞争、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大环境下,农村低保应保人员仍生活困难,肯定有其不足之处。

1、有些农村低保应保人员存在智力、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能主动去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不能主动去申请低保金。

2、有些农村低保应保人员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获取信息的渠道更狭窄。不能从电视、报纸,更谈不上网络获取信息。

3、有些农村低保应保人员也有私心。人的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应退出低保,把有限的低保资金让于更需要的人。然而,他们却想方设法拒绝退出。这给低保工作增加了难度,出了难题。

4、有些农村低保应保人员想方设法钻政策的空子。如有些农村人员与年迈的父母分开生活,对老人不尽赡养义务,把本应属于自己的责任强加给社会。

5、有些农村生活困难人员,本来有能力脱困,有能力致富,却有懒惰思想,成为专吃低保金的“懒汉”。

对以上谈到的这些问题,站在审计人的角度谈几点对策:

1、采取措施,切实增强各级政府的责任感。农村低保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它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为了增强困难人群的社会公平感。如果做不好这项工作,极有可能导致社会失衡,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无论在低保资金、低保工作经费,低保工作人员上,都要给予保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2、农村低保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农村低保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认真细致地做好农村低保应保人员的排查认证工作。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农村收入情况复杂,收入难以准确确认问题,可以考虑群众普遍认同的“土法”,即采取民主评议的办法,让群众自己认为谁最生活困难,谁最应该吃低保金。

3、对农村低保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及其他“关系人员”问题,审计、纪检等经济监督部门应严查,起到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杜绝把低保金当成“唐僧肉”,你也想吃,他也想吃的现象。

4、各级政府应做好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工作。提高困难群众的能力,提高困难群众的脱困意识,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加大力度多渠道宣传农村低保等党的惠民政策,使困难群众真正了解他们可享有的权利。加强对群众的民族传统及思想道德教育,消除把自己的赡养责任推给政府、专吃低保金的“懒汉”及脱困后仍吃低保之人。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农村低保制度缺陷完善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提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然后对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给予差额补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最低生活保障线,当每个公民的收入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种解决贫困问题的补救机制,是现代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2007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财政困难的地方。1月9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抓紧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3月5日,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指出,在全国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5月23日,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作出部署。6月2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会议,回良玉副总理提出明确要求: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低保制度,并确保在年内将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到户。7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开始全面建立和实施。

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消除贫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继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在我国农村反贫困事业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尽快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实现其基本生存权的需要

自2001年我国开始实行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来,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大幅下降,2000―2006年共计减少了1061万人,大部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通过自身的努力走上了脱贫致富、自我发展的道路。而随着扶贫投入的不断增长,每年减少的贫困人口数量却在变小。上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370万,90年代平均每年减少520万。2001―2006年,平均每年只减少约156万,其中2003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根据统计局估算,当前绝对贫困人口中有7%丧失劳动力,只有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才能彻底解决这部分绝对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并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国民经济收入和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把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个重大课题,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既是农村扶贫目标和思路的创新,又是国民经济收入和改革发展成果的再分配,可以使城乡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实现制度性的均等化。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也暴露了一些突出问题,急需研究改进。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农村低保进展缓慢、覆盖面低,绝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仍然不能纳入低保范围,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困难群众无法获得任何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生活保障。除此之外,在农村低保制度实践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也比较突出。

1、工作指导思想有偏差

目前许多地区各级干部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社会意义认识清楚,而对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低保制度的社会效益、如何处理该制度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的思想认识却没有完全统一。有的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考虑多一些,有的从本乡镇如何争取更多的低保资金考虑多一些,有的从操作便利性方面考虑多一些。甚至有些管理干部还抱着“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好人态度”,不敢轻易更换保障对象,低保对象几乎几年不变,除非是子女长大成人或低保对象死亡。有的还把农村低保制度误认为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部内容,在实际的操作、宣传、舆论引导方面,对其社会功能寄与了太高的期望。

2、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包括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低保工作的法制性认识不足,认为低保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现行的工作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随意性较大,钱多了就多保一点,钱少了就少保一点,因钱定人。有不少地方的政府部门认为低保工作固然重要,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资金不足,所以爱莫能助。就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言,经济和资金实力的确是一个重要条件,但绝不是决定因素。还有不少人认为,同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前者最起码还拥有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而城市三无人员、下岗人员等,失去工作就失去了任何经济来源,因此,城市低保工作比农村低保工作更迫切、更重要。在实践中重视城市低保工作,忽视和轻视农村低保工作。

3、农村低保对象界定标准上的困难

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人有其自身特点,使得在收入界定上存在一定困难。第一,收入难以货币化。由于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相当比重,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第二,收入的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三,由于农村养老金制度远未普及,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口在生活、就医、子女求学等方面的困难加大。

4、摸底统计工作滞后

各地区虽然明确了农村低保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乡镇、村委对农户的收入、生活等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相对滞后,还没有做到参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计出实际应该纳入低保范围的全面、准确、完整的数据。目前许多地方只是按照低保资金的多少来分配低保对象指标,把原有的特困救济对象转为低保对象,存在按人口平均分配低保人数的现象,应保难保、能保漏保的情况较多。这对进一步完善目前的低保政策增加了难度。同时,因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相同的低保政策对边远贫困乡镇与城郊相对宽裕乡镇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明显不同。

5、保障范围过窄

从多数地区开展低保的工作情况来看,低保范围一般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幼以及劳动力少、家庭收入低或因灾、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主要保障对象是农村绝对贫困的人口。低保的覆盖面不够广,实行低保政策后,有些地区保障人数比特困户救助人数还要低。因低保资金和低保指标有限,只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先解决特困类弱势群体。在保障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情低保、关系低保情况。

6、低保资金难以落实到位

主观层面上,部分基层政府部门对农村低保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资金的挤占挪用;客观层面上,低保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完全依赖财政投入。不少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收支状况尚属“吃饭财政”,依靠财政解决城市低保问题已勉为其难,对面更广、量更大的农村低保工作,供需矛盾突出、资金缺口难以弥补,这是制约农村低保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个客观问题。

四、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议

鉴于前述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各地低保制度探索与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应坚持建设农村低保制度的大方向,同时着力完善这一制度。

1、加强低保政策的宣传解释,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人们对低保政策的了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要重视低保制度、政策的解释工作,要通过各种媒体向群众宣传、解释,让人们了解低保实施的意义、保障范围、保障标准,尤其是低保的概念。对来访者要耐心细致地解释,让他们懂得低保不是政府发放的生活费,也不是助懒、扶赖的手段,而是鼓励生产自救。

2、坚持稳健起步,合理确定农村低保的标准、范围和对象

一般情况下,农村绝对贫困群体的成因主要有五种:因病、残、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和生存条件恶劣。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就是要帮助这部分人解决温饱问题。根据摸底排查和测算,实现对这部分人的“应保尽保”。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起步阶段,需要严格界定保障对象范围,实现政策目标,防止盲目扩大保障范围,避免影响低保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3、落实与农村低保的相关配套政策

农村低保制度是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基础性的兜底制度,与农村其它专项救助制度相比,在救助对象和保障功能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既不能相互替代,又需要衔接配套。农村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虽然社会保障制度分支很多,也有不同的部门去分管运行,但农村低保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它孤立,应尽力与农村其他相关社会保障机制。衔接配套各有关部门要对低保对象在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或帮扶措施,提供及时、必要的救助。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农村低保制度的稳步前行,才能形成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救助体系,构建保障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

4、保障人数应因地而异

从农村低保实施情况看,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达不到3.3%,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远远超过3.3%。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力不足,往往不能按实际人数实行保障;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保障人数要达到要求的比例,往往要突破绝对贫困线延伸到边缘群体。应由各省发改委牵头,会同民政、扶贫、统计等部门,测算不同地区的贫困指数,据此确定农村低保救助比例。

5、规范管理,强化公开性和监督机制

农村低保涉及面广、分散性大、工作量大、情况复杂,操作办法简捷,但具体制度设计要周全,避免出漏洞。在操作程序上,申请、评议、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等环节都要有责任人和档案记录。坚持阳光操作,做到审批政策、申请对象、低保标准、救助水平四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在对象管理上,注意动态管理,确定合理周期,定期审核低保对象家庭人口与收入变化情况,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在监督检查上,强化监管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对资金落实、规范管理等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严肃纪律、严格责任。

6、加强动态管理

人们的收入是不断变化的,力争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真正让那些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困人口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就必须做好低保工作的动态管理。为了防止在确定保障对象过程中出现“懒汉现象”及其他问题,对规定的几种不能享受低保的情况要严格执行、决不手软。比如家庭有就业能力的成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不自食其力的;家庭拥有闲置的生产性设施或除住房等基本生活必须品外的非生产性物品按变现后计算人均值为当地最低生活标准6倍以上的(具体标准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等等。这样做既能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又能防止因保障措施不当出现挤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的“懒汉现象”等问题。

7、加强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推进低保资金的社会化发放

低保手续繁琐、程序复杂。单靠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和管理,难以统一和规范。由手工化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过渡是低保工作的必然选择。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城乡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低保管理人员培训,实现低保信息网络化。由计算机对低保对象进行信息处理,既可节约财力,还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应积极探索农村低保金发放的各种有效形式,逐步推行社会化发放工作。由于低保人数多,基层低保工作人员少,为确保低保金的发放安全、堵塞漏洞,相关部门要与金融部门进行协商,相互间予以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低保工作,加大对农村低保工作的支持力度,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高度上,从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全局出发,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消除畏难情绪,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宋士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透视(1979-1992)[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1).

[2]王成新、陆彦: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J].北方经济,2006(5).

[3]何忠伟、蒋和平: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及对策[J].桂海论丛,2004(2).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3

一、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查处农村低保经办服务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一步完善低保动态管理机制,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切实发挥农村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二、组织机制

为全面推进此次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将成立乡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担任,成员有乡社会事务办主任、社会事务办干事以及各村书记和村长。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组织领导专项治理活动,协调遇到的重要问题和困难,对各村专项治理活动进行指导,组织开展重点检查。

三、工作重点

(一)查找低保工作作风不实问题。重点检查农村低保专项整治工作是否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坚决纠正农村低保工作中“四个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措施不精准和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

(二)查找低保认定把关不严问题。重点检查各村在农村低保工作中是否存在作风漂浮、敷衍塞责、不敢担当,“宁可漏保也不错保”,把关不严,对群众申请推诿、刁难、不作为,审核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查找低保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重点检查低保申请、审核过程中是否存在行政性确定名额、分配任务或者指标,“一刀切”简单化,“轮流保”“平均保”“息访保”“搬迁保”,村干部定低保(或以没有指标为名刁难群众),“举手投票定低保”等问题。检查各村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重残对象是否及时纳入低保范围。认真整改低保工作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不紧密,主动作为不够,对社保兜底脱贫中出现的新问题不重视、不解决或者推诿扯皮。

(四)查找低保动态管理不到位、监督检查走形式问题。重点检查监督流于形式,未公开投诉举报电话或电话开而不通、开而不用,日常监督不深入、不持久、无实效,认真整改低保动态管理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

(五)查找近亲属备案制度不落实和“错保”问题。重点检查是否按照《省城乡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办法》规定,对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纳入低保情况进行备案,是否做到档案单独存放,重点抽查复核。要以财政供养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低保经办人员尤其是民政部门干部职工近亲属违规享受低保为重点,严肃查处农村低保中的“人情保”、“关系保”问题。检查是否存在为完成脱贫攻坚摘帽任务,盲目提升低保对象与贫困户重合率,人为设定低保覆盖面,未严格履行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直接将贫困户纳入低保等问题,防止出现对贫困户“一兜了之”错误做法。

(六)查找资金监管不力以及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有关问题,并对资金发放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检查低保资金是否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查找低保资金监管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严肃查处基层低保经办人员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私分农村低保资金等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村要增强“四个意识”,按照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紧盯重点对象(财政供养人员、乡村干部、民政工作人员),紧抓重点领域(经办服务领域、扶贫领域),紧控关键过程(申请、审核、审批全过程),围绕“四个意识”强不强、责任落实到位不到位、工作作风实不实、低保对象准不准,进行全面排查梳理。要把握专项治理要求,不搞推倒重来,防止工作走偏走样。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查处和惩治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工作中各种损害群众利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做到“零容忍”,决不姑息纵容。

(二)坚持问题导向。各村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典型案例,认真排查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突出工作重点,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建全工作机制,确保农村低保等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到实处,做到对象精准,程序完善,过程透明,管理规范,群众满意。要采取有力措施,对照规范管理要求,严格检查。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精神,坚决堵塞涉黑涉恶人员和“村霸”非法把持农村低保申请、民主评议等村级事务的漏洞,确保农村低保公平公正。严肃查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等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较真碰硬,持续强化正风肃纪,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要积极总结、宣传推广专项治理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进一步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农村经济;弊端;解决措施

我国农村经济在持续发展中,总体发展前景良好,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背景下,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在经济增长中始终发挥着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系列弊端,诸如,认知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专业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成效,制约着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由此看来,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弊端研究十分关键,有助于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一、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1.认知水平不足

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中,需要设立专门的农村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限制,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认知水平偏低,农村经济管理中,多数工作人员认为土地承包制和财务管理制度实际意义不突出,无法有效降低农业负担,影响到工作效率。故此,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2.管理体制不科学

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中,由于管理体制不科学,未能顺应时展需要,加之管理理念较为陈旧,所以实际工作无法有序开展,工作效率不高。最为典型的表现为经济管理方式单一、陈旧,无法顺应经济发展需要。如果农民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矛盾,这些问题,多数是由于管理体制不科学导致。

3.专业管理人才匮乏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偏低,生活条件较之城市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异,很多专门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切实履行职责,严格遵循制度要求,切实将工作落实到实处,文明执法。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不高,无法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制约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4.农村债务负担严重

纵观当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来看,债务负担严重,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甚至会对农村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影响。究其根本,是由于很多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农村财政工作出现问题,甚至负担着较为沉重的债务问题,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应对措施

1.加强农村经济管理认知水平

在新时期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有针对性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农民切身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增加农民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此,相关农业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推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为了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应该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促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渐朝着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3.打造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应该协调各级乡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吸收更多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切实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还应该建立工作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4.降低农村债务负担

农村地区债务较为严重,在无形中给农村基层单位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会制约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可以通过精简人员,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还应该加强债务审批制度的完善,综合经济能力,有针对性提升农村经费的利用效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了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寻求合理有效手段,切实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肖姗姗.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端和解决策略[J].农民致富之友,2016,25(04):17.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5

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大幅度的提高,农村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现在情况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相对落后,广大的农民一直处在社会保障网之外,他们的生活情况和生老病死大多数都是由个人和家庭负责,这种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国家深化对本文由收集整理农村的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不利于整个经济社会、城乡的协调发展。

1.1农村的社会养老措施不理想

从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来看,占人口总数80%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费用所占比例只是十分之一,而占人口总数20%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支出却有十分之九,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的扩大,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对农民的养老问题不够重视,尤其是贫困偏远地区。民政部自1986年起就开始对农村的养老保险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和解决。在各个地区的试点活动逐步开展,虽然表面上看农村养老保险的工作开展的不错,但是实际上在具体实施的方面开展的并不理想,参加保险的人数并不够多,推行的也不够全面,经过了好多年的开展和运行,仍然只有12%的农民参加到了农村养老保险的活动中,仍有88%的农民游离在社会保障之外。

1.2农村医疗保险系统不完善覆盖率低

虽然很多地区努力恢复合作医疗,但是由于缺少国家给予的经济支持和有效的制度规范,所以恢复的情况并不理想。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十分低,即使是在新建的农村合作医疗的高峰期,合作医疗人口的数量也十分低、覆盖率也不够广泛。另外,根据我国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有86%的农民还是没有任何的社会医疗保障,仍然在看病的时候是自费。

从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农民仍然是处在社会保障网之外的。

2.现行的农村保障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狭窄、覆盖面小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够合理,没有体现全社会的责任,在保险金的基础上,坚持以个人的纳税为主,集体的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的扶持原则。这样的规定下,使国家所体现的责任过小,对农村建设的投入过少,这样使农民和贫困地区没有经济能力能够承担社会的保障资金。社会保障资金获得的渠道也狭窄,与城镇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差距过大,而且,农村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合作医疗、低保、特困户基本生活补助等社会救济。

2.2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不够科学

现行的农村保障项目管理十分混乱,规模不够科学规范,存在管理体制不合理、保障资金成本高和基金运营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社会的保障水平低还集中体现在对保险基金的管理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多是从地方征缴、管理和使用的,缺乏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导致我国农村基金的使用存在着很多的风险。

2.3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法制的保障

从我国农村目前的社会保障立法情况来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在过去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方面有一些法律法规和条文规定,但是大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的、存在漏洞的,没有形成有机合理的法律体系。我国迄今为止仍没有一部专门性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是可以在相关的法律中找到一些关于社会保障问题的条款,没有完整、可造作性强的程序。

3.如何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管理

3.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平面展开

社会保障的管理要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开始,创造保障条件,逐步分层次开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贫穷地区,要有机地把社会保险与救济工作相统一,扶持贫困特困户参加到社会保险中,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党和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农村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逐步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坚持以农民自愿为主,以大病统筹为主,辅助兼顾小病,农民承担一部分,剩下的由国家或地区进行补贴,由此建立起合作医疗基金,农民可以按比例报销医药费。自2003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后,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医疗保障。几年来的试点工作已经初步看到了成效,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看病难负担重的问题。

3.2建立起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为保证农民贫困人口收入难以维持在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传统的救济方法的实施范围面窄,覆盖率低,而且标准偏低,难以保证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保障工作的随意性大,缺少科学性和贯彻性;救济的方式多是临时救助较多。目前,我国农村贫困的问题还是很严重,城乡差距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建立起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科学的保障标准,确保标准的实效性、要合情合理,能够正在的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

3.3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村的养老保障多是由家庭完成的。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1.34亿,超过我国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达到了1.1亿,占我国总人口的8.5%。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以及迫在眉睫,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建立在自然经济上的家庭保障功能已经降低,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虐待老人的现象经常会发生。因此,在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后,政府还要积极的引导农民开展养老保障活动。

3.4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有权威的社会保障机构

我国的农村发展很不平衡,在同一个地区的村庄之间的收入都相差很大,收入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单一的农村社会保障很难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我国应该建立起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乡村保障和家庭储蓄保障为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成立有财政、民政、劳动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保障机构,来负责农村的社会保障。根本上还是要增加农民的财政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减少对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需要。还要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要从心理上、价值取向上改变,摒弃以前旧的思想。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农村电网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087-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三农政策的逐渐落实,农村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农村电网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用电体制改革、农村电网建设工作成为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村电网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电网建设和管理存在较大问题,影响到农村电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亟待需要改善和加强。

1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缺乏有效规划,严重影响电网建设效率

农村电网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农村电网建设的规划工作,是促进农村电网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农村电网规划工作来说,存在较大问题,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规划整体的不合理,导致许多地区电网建设无法有效统一,电网建设质量低下,电网建设工作出现应付等状况,许多地区电网建设混乱度较高,网络结构紊乱,最终影响到农村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为农村电网的维修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

1.2建设资金不足,影响实际建设质量

农村电网建设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相关工作的资金投入,以保持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电网建设的实际质量,避免资金问题对电网建设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农村电网的建设质量。然而,相关因素的影响,农村电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资金的缺乏和不足,使得农村电网建设受到很大制约,许多地区电网建设出现严重的滞后性。

1.3供电模式问题,导致线路可靠性降低

目前,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往往采用辐射性供电接线模式,且基本不能够完全满足“n-1”的设计原则,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力需求开始逐渐提升,使得农村供电负荷也逐渐提升,由于负荷密度的逐渐升高,原有的供电模式以及供电线路将无法满足农村电力的实际需求,供电压力的不断提升,最终将导致供电线路可靠性的大大降低,影响到农村电网建设的实际质量。

1.4电网设备陈旧,供电稳定性不足

农村低压电网,是农村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压电网的有效建设,是确保居民生活用电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农村低压电网建设较为薄弱,部分地区农村低压电网依旧由原有的电网结构进行电力能源的输送,电力设备陈旧、线路老化现象严重、供电半径较大、绝缘水平较低、紧急情况应对能力较低,从而导致农村低压电网供电质量严重不足,农村低压电网改革也受到严重影响。

2强化农村电网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规划

农村电网建设与管理工作,对于农村电力能源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强农村电网规划工作,将保证农村电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减少农村电网建设的盲目性,避免农村电网建设的混乱程度,确保农村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农村电网建设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地区经济、人口以及土地面积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通过对数据结果的评估,形成可行性的研究报告,依据研究报告对地区农村电网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保证农村电网建设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保证地区电力能源正常供给的同时,提高农村电网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居民生活需求。

2.2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流程管理

农村电网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农村电网建设的高效性,提高农村电网的实际运行效率。因此,必须要严格规范农村电网建设的招投标工作,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并做好招标企业资格的认证和管理,降低农村电网的建设风险。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农村电网施工过程中监督和管理工作,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加强对造价的控制,加强建设、施工、建立三方面人员交流与合作,以保证农村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帮助施工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开展有效的技术培训工作,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带证上岗,尤其是对临时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工作,降低农村电网建设的风险和人为影响因素,确保农村电网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

2.3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规范性

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控制电网建设的整体效果,保证良好的建设规划,以有效提升农村电网建设的规范性,提升农村电网建设的实际质量。比如,在对10kV线路建设过程中,应该对电网结构进行合理的改善和优化,形成10kV线路“手拉手”的建设布局,缩短电网工作半径,提高电网供电密度,保证农村电网建设能够满足地区用电需求,提高10kV电网线路的安全性,避免1条线路向多个乡镇进行供电的现象,从而确保农村电网建设的规范性和实用性,促进农村电网建设质量的有效提升。

2.4加强农村电网管理工作

农村电网建设完成后,需要加强对农村电网的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相应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保证农村电网的正常运行,减少农村电网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确保电力能源的正常供给,确保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规范自身的工作态度,做好日常工作记录,及时发现线路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做到及时的排除和解决。此外,电力企业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农村电网的结构和有关设备,以保证电网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结语

农村电网建设与管理工作,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保证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农村电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保证电网建设的合理性,并且要加强农村电网管理工作,及时排除线路运行风险,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三农政策的落实和推行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武汉市;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41-02

1武汉市城市化进程

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数十年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管理成效明显。武汉市在政府历次的《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2007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和《2009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中,城市化率均达99%以上,2009年为99.79%,位居31个省会城市(含4个直辖市)榜首,但2010年武汉市城市化率骤然下降了26.15个百分点,为73.64%,位列第六位,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其政策背景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城中村的产生是我国快速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发展的产物,是指在城市中一些已经位于规划区内、周围被城市建设用地包围,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农村居民点,其发展滞后于城市前进的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范围之外的村庄以及社区。武汉市政府于2003年成立了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9月《关于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积极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意见的通知》,确定了二环线以内的52个村为改造的重点,并选取重点村中的16个村作为试点村。经过几年的努力,武汉市在推进城市化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城中村的现象仍然存在,2009年,全市有162个城中村,其中包括147个行政村和15个农林单位,总人口35.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1万人,土地总面积为21381.82公顷。目前仍有部分城中村尚未改造,存在诸多问题:村民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用地管理混乱,人口构成多元,社会治安堪忧,影响着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

2武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问题

城市化虽然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在城市化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随着武汉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城中村被纳入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变成城市发展的一部分,而在其中居住的村民却由于城市建设被征用了土地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这同时意味着原来的村民将面临失地失业的现实。城中村的失地农民在养老、医疗、就业、户籍、住房、子女教育等各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仍缺乏相应的保障。由于失地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信心和能力,他们失去了土地的保障,又不享有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是被边缘化的群体。

因此,研究并解决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他们步入老年后的养老问题,是消除他们生活忧虑,实现扩大城市规模,顺利完成城中村改造,促进社会安全稳定,打造现代化城市的必由之路。

2004年9月,武汉市劳动保障局了关于“城中村”综合改造村改居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以推进本市“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逐步将村改居人员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村改居劳动力就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2.1征地补偿模式存在问题

(1)征地安置方式单一。征地补偿实际是政府通过支付农民货币补偿款的方式把农民的土地和社会保障一次性的买断,农民在“买断”后自谋生计,政府不再对其负责。这种征地安置补偿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缺少对农民现实社会保障情况的认识。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薄弱,当农民把征地补偿款全部消费后,必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随着耕地的被征用,这种生存方式也随之消失,农民为了生存,只有重新寻找工作,但农民缺少非农产业所需要的技能,加之文化水平低,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业。

(2)征地补偿数额低。由于没有考虑土地增值部分中被征地者的利益,政府在征地补偿过程中所给予被征地者的补偿金额偏低,难以维持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2.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少、保障范围窄

目前,武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较少,仍处于保障项目不完备、保障水平较低的状况,主要以社会保险为主,兼有社会救助,具体内容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又以养老保险为主,缺乏就业技能培训和指导。失地农民与普通农民的区别在于土地使用权,与城镇居民的区别在于户籍身份。因此,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的模式、政策都不能完全包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府亟待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

2.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

目前,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是针对征地补偿安置保障,涉及到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的保障政策比较笼统,并没有细致的规定与执行的程序标准,仍然存在政策不清、法律不健全、保障对象不平等问题。

2.4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

有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以及运行机制、执行机制、监管机制。因此,造成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措施在具体执行上存在差别,而且基层的管理处于混乱无序、无效率状态。

2.5保障性住房供给缺乏

对于城中村改造的失地农民,他们主要是依靠自我保障和村集体股份分红保障,失地农民和城中村内的租户离“住有所居”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自我保障是将自身的闲置的住房租给外来流动人口,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城中村内的租房经济,由于租金低廉,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这也造成了城中村治安状况混乱,社会管理困难,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

2.6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有待完善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失地农民作为社会保障对象重要的社会群体,应该有权要求自身的社会保障权利。政府在社会保障中应履行公平调配资源、调节收入分配不均的职能,应根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运行特点,及时制定和完善政策,维护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给予征地农民公平合理的补偿,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改善。

3建议和对策

(1)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维护失地农民基本权益。针对被改造城中村的具体情况与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制定明确具体的补偿安置政策并建立多样化的征地补偿机制。可以结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把保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水平同等或略高于城镇低保为补偿的起点标准,补偿可以在一些细项上进行灵活地调整。同时政府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失地农民生活情况,采用多样化的征地补偿方式,在城郊地区,可以“以地换地”——用被征用地附近的土地与失地农民交换,在城市地区可以用债券或股权方式补偿失地农民——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模式。

(2)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规划落实政策。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促进保障项目的多元化与保障水平提高,最终向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过渡。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统一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对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失地农民,采用个人、村集体、政府三方按比例分摊的筹资模式,在全市统筹计算至退休时间的月缴纳额标准,从失地农民应从被征地的次月起就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对于已就业的失地农民,若未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统一参加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城镇养老保险体系过渡,最终加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实现身份与养老保障的最终转变。二是建立多层次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失地农民在身份转变为城市居民后,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可先建立失地农民社会医疗救助,条件成熟后纳入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过渡,城中村改造前参加“新农合”的失地农民则直接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体系。

(3)建立合理的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积极实施失地农民就业措施。针对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可以设立以1年为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政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拨备一部分作为失业保险基金,个人需交纳失业保险费才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基金。过渡期结束后,向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但仍处于失业状态的失地农民发放失业补偿费。对于未就业或就业后又失业的失地农民,政府为其提供以6个月为期限的失业救济,并提供就业培训及就业信息,如果仍失业,则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同时要建立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培训体系,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与提供适合他们就业的培训内容,形成“市场引导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机制。

(4)将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保证失地农民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措施,在各项保障措施中具有托底的作用,可以尝试把城中村中未成年、丧失劳动能力或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要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既可以实现对失地农民的保障作用又不至于使他们好吃懒做,失去寻求工作的动力。

(5)健全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政府应尽快出台具体明确的关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法律,以法律形式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做出明确规定,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公信力、执行力与监督力,实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与政策的执行力度,行使政府职能,对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的政策与实施过程进行有力监管,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加以落实,以保障失地农民获得合理的补偿利益。

(6)积极解决城中村流动人口的住房安置问题,为流动人口的居住提供便利条件,促进社会稳定。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在做好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及社会保障事务的同时,也应该为城中村改造中失去住房来源的流动人口提供可居之所,加强对城中村流动人口的管理,减少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矛盾与冲突因素。政府还应大力推广政策性住房品种,扩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的范围,为流动人员提供住房保障。

(7)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的改革。城中村村民虽然身处城市,但户籍还属于农村,无法享受同城市居民的相同待遇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措施,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水平不同、公共服务水平不同,因此必须推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消除居民身份不同所导致的各方面待遇的差别,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期海明.城中村改造中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律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

[2]陈云鹏,陈艳珍,李亮亮.城中村社会保障机制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制度关联视角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1,(03).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8

论文摘要:目前,江苏省的农村社会保障仍存在着法律制度缺失、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政府扶持力度小、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构筑覆盖广泛的农村救助体系、增加投入、扩大宣传等建议,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

江苏省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2一1998年为试点起步阶段,1999一2002年为整顿规范阶段,2003年至今为探索发展阶段。截止2006年6月,全省已有13个省辖市、101个县(市、区),1310个乡(镇)建立了农保制度,参保人数已达859.95万人(含乡镇企业职工),基金积累总额74.45亿元,领取养老金人数127.57万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参保人数和基金积累居全国首位。

目前,全省农业人口3699.8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口2665万人。而江苏省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859.95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23.2%,占农村劳动力人口32.2%;南京、姜堰、建湖参保人数较少,覆盖率较低,其余地区情况大体相同。因此,总体来讲,江苏省参保覆盖面过窄,社会保障功能难以发挥和实现。

一、江苏省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等因素制约,许多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办法都是通过行政性文件,缺乏法律强制力,资金难以得到有力保证,部分地区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江苏省尚未形成较为理想的制度模型,可以说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上处于一种缺失状态。

2.覆盖面窄

目前,全省农业人口3699.8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人口2665万人。而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859.95万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23.2%,占农村劳动力人口32.2%,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集中在城市各类企业下岗职工或失业人员,因此,总体来讲,参保覆盖面过窄,社会保障功能难以发挥和实现。

3、资金缺口大

目前全省农民社保资金来源渠道少,且数量较低,与建立、健全农民社保体系所需资金相差甚远,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强,资金投入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4、生活保障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农村贫困地区的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带来了城乡两级分化的状况日益严重,农村居民收入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比例下降了,农村贫困问题仍然严重。因此,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并不高,用于养老保障能力有限,农民的现金收入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和购置生产资料后所剩无几。

5、参保意识淡薄

全省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总体的设计和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部门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到实处。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限制,农民没有参保的意识,缺乏长远打算,因而对参加社会保险、合作医疗等积极陛不高。

二、针对江苏目前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为建立、健全全省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一些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监督力度不够,使得全省农村社会保障没有落实到实处,可以通过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咨询和质问制度,给农民提供有关社保咨询的平台,同时赋予农民社保机构相应的行政处罚权力,对应缴纳农民社保费用而未予缴纳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2、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做好新型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区县统筹,农民个人负担部分以户为单位自愿缴纳合作医疗费用。筹集标准原则上农民个人负担每人每年不低于24元,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提高缴费标准。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其个人应承担的部分,由财政负担,市和区、县各负担50%,确保区县低保户、五保户能无障碍进入合作医疗。

3、构筑覆盖广泛的农村救助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低保资金由区、县负担,对经济较薄弱的区县,市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确保按时足额支付。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为重点、社会互助为依托的农村救助体系。全市分散供养的,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110%,集中供养的,不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150%。进一步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

4、坚持“个人墩费、政府补贴、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账结合、多缴多得、制度街接、保障基本”的原则

建立缴费水平与收入现状和承受能力相适应、保障水平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保险关系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衔接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5、增加投入,建立多元融资渠道

为解决全省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资金不足的现状,首先要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融资渠道;其次应积极拓展社保资金的来源渠道,市、区、县要加大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如果财政资金有限,可以开展慈善投资、社会捐赠活动减轻财政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冷行农民社保资金债券方式来缓解目前社保资金的不足。

6、参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首先,应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参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对无人赡养的老年人、失去工作能力的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未成年人给予基本生存的最低保障制度规范,以解决其温饱问题。其次,要对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所需资金进行统筹规划,以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最后,应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低保制度,以确保低保制度符合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保障当地人民最低的生活水平。

7、扩大宣传,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全省农民参保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参保率自然就低,因此加强社保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扩大宣传,营造社会保障工作的舆论氛围。对新出台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宣传到位;对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上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要及时宣传报道。

8、各有关部门要统一行动,加大工作力度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9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省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违法占用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实行了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但从调查情况看,个别地方存在对不符合征用条件的土地,采取绕道而行,征用不通改为占用、租用,先占后征或先租后征的问题。这类违法占用和租用的土地,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普遍存在低价或无偿占用、长期拖欠土地征用补偿费等问题。

1.2补偿标准过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土地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城市建设用地每亩售价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土地的征用补偿标准却很低。据调查,2005年全省征地补偿费平均仅为2.66万元/亩,失去土地后丧失长期生活保障的农民心理失衡的程度可想而知。近年来个别地方已由此引发了多起农村。

1.3拖欠征地补偿费在调查中发现,各地普遍存在拖欠征地补偿费的现象,部分地方拖欠数额较大。这一问题存在于两个层次:一是土地征用单位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不到位。据调查统计,1999年至2005年,全省土地征用后应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土地征用补偿费66.71亿元,实际支付59.80亿元,有6.91亿元未支付到位。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被征当地农户支付不到位。1999年至2005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向被征地农户支付补偿费51.78亿元,实际支付49.05亿元,有2.73亿元未支付到位。

1.4分配标准不统一主要是征地补偿费中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上,由于政策调整因素,形成了两个时期分配不均的问题。一是2005年4月,省政府制定的《甘肃省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用分配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前,法规政策规定土地补偿费全额留归集体。但由于失地农民对分配这部分资金的诉求过于强烈,引发了一些。在执行过程中,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部分地方采取了将土地补偿费全额发放给被征地农户;或集体留一部分,给失地农民分配一部分的做法,造成了不同区域同类土地补偿标准不一的问题。二是为确保失地农户生活水平不低于失地前的水平,《办法》规定应将不低于80%的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失地农户,形成了《办法》执行前后失地农户补偿标准差距显著的问题。《办法》出台前已征地农户对此反映强烈,个别地方出现了农户要求集体按新标准追加补偿引发的,个别村委会迫于无奈,采取变卖集体资产的办法满足农户要求,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

1.5集体资产监管不力留归集体的土地补偿费为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而集体经济的发展,又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重要政策手段。但由于部分地方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个别地方由于村干部盲目投资或兴办企业,集体资产丧失殆尽,由此而引发了失地农民上访等。

1.6失地农民生活缺乏有效的保障各地在解决失地农户生活保障问题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将征地补偿费全额发放给失地农民;二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逐年发放补偿金;三是给失地农户划给二三产业用地,鼓励失地农户发展二三产业;四是在机动地竞价时,失地农户享有优先权;五是对城中村农户实行农转非,享受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待遇;六是城中村规划宅基地和建设住宅楼,以房屋出租保障村民生活;七是给失地农民重新调整土地;八是安置在村办企业就业;九是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全额纳入村集体财务统一管理,用银行支付的年利息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十是将失地的特困户纳入了政府的基本生活保障管理范围。各地虽然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仍然以货币安置为主要手段,尚未形成一套有效、完整的政策保障措施。目前征地补偿标准普遍偏低,征地补偿费根本不能解决失地农民长期生活保障问题,同时,失地农民群体文化较低,缺乏就业技能,一旦将有限的补偿费花完,生活便陷入困境,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积极探索解决失地农民长期生活保障措施,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2成因分析

2.1执法不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任何国家、区域的土地面积都是一个难以增长的刚性约束条件。工业和城市要获得发展,必然要侵蚀、占用农用土地,否则,工业和城市建设将无处立足,这是任何国家或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发生的事实。在二元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价值存在较大差额,农村土地价格明显低于城市土地价格,因此,在工业化初期,政府低价征用农村土地,支持工业发展,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国家或区域一种通行的做法。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工业和城市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工农、城乡争地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在这一时期,政府如不对工农、城乡用地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势必削弱国家或区域的农业发展基础,进而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国家或区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发展的原始积累,不再需要通过工农、城乡土地差价这一方式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支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村土地征用价格,逐步缩小工农、城乡土地价差,维护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让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成果,成为许多国家或区域政府的必然选择。我

国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为此,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展了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对农村土地征用及补偿费监督管理的政策法律措施。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尚未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宏观形势的这一变化,受工业化初期惯性思维影响,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监督管理重视不够,政策措施落实不力,使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或受地方经济利益驱动,采取工业和城市保护主义做法,对国家宏观经济和农民利益视而不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这是导致地方政府不愿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以及违法占用土地、拖欠征地补偿费等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2.2执法体制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甘肃省实施〈土地法〉办法》规定: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从调查情况看,我省农村土地的征用主体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支持发展的地方经济支柱企业,国土资源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受行政管理体制制约,难以对政府行为实施有效监督,是造成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制约因素。

2.3监管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征地补偿费的支付途径不统一。从调查情况看,各地支付途径形式多样,有征地单位将征地补偿费直接支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先支付给乡镇政府,再由乡镇向村委会支付的;有征地单位直接向农民支付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二种支付方式,极易造成个别乡镇长期截留征地款,损害被征地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这是导致拖欠补偿费问题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第三种方式会造成土地征用补偿费不能纳入村级帐内核算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监管部门――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面临无帐可查的局面,使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分配使用直接脱离了监管,难以确保农户足额、及时获得补偿。二是土地征收程序不完整。《土地法》规定:国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对公告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没有制定出规范的标准,征地补偿费的主要利益主体――失地农民无法获取准确、完整的信息,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民主决策制度缺失。大部分地方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兴办企业等集体统一经营决策,缺乏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度约束,由村干部说了算,随意投资,甚至于将集体资产低价出卖、集体企业村干部自己或亲属承包,谋取私利的问题屡有发生。这是导致集体留用的土地补偿费等资产大量流失,集体经济难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2.4法规制度宣传不到位主要是省政府制定的《甘肃省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用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这一关系到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法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对《办法》出台前后补偿标准的巨额差距不理解、不接受。

3几点政策建议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应当把农村征地补偿费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到促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工作中去,让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征地补偿费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之逐步转变落后和错误认识,自觉强化对农村征地补偿费的监督管理。

3.2建立有效的土地征用监管体制将土地征用及补偿费监督职责纳入国家审计监督范畴,从根本上解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当体制。

3.3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一是依照《土地法》,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征收程序,重点是建立农村土地征收及补偿费分配公示制度和补偿标准听证制度,提高土地征收及补偿费分配过程的透明度;实施补偿费支付方式改革,统一支付方式;二是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国家有关土地征用补偿费监督管理政策,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决策制度和土地征用补偿费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等制度,有效维护失地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

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篇10

【论文关键词】农村低保制度;政策环境;实现模式;实施过程;效果评估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由城镇向农村稳步推进,以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经形成。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支柱,农村低保制度保障着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是保障农村人口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

一、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环境的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环境的主要内容,农村贫困形势演变及治理农村贫困的制度运行情况是农村低保制度产生与发展的重要背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提到,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00年底的9422万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贫困发生率从10.2%减少到2.8%。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宣布,将中国扶贫标准从现有的人均年收入1274元大幅提高至2300元。扶贫标准提高后,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将增至1.28亿,约占农村户籍人口的13.4%。全国贫困人口地区分布:东部6.0%,中部(东北部)5.7%+28.2%,西部60.1%。贫困劳动力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16.8%,小学28.2%,初中38.6%,高中5.5%,中专0.7%,大专以上0.3%。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致贫原因:劳动力缺乏27.1%,疾病损伤33.4%,自然条件17.7%,人为因素8.5%,其他因素13.8%。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学者们总结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呈以下特点:

第一,农村贫困总量不断减少,减贫速度越来越缓。学者王雨林通过分析全国农村贫困情况相关的各项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FGt指数、贫困人口、收入缺口后发现:我国农村居民的贫困率总体趋势在不断降低,但周期性明显。经济增长对贫困指标变动的贡献有一定周期性,而这个周期性是与中国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相吻合的。

第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弱化减贫效果的因素。全国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0.2578增长到2005年的0.4358,农民收入分配情况从比较平均到超过国际公认警戒线,收入分配不平衡状况令人担忧(王雨林,2008)。攸频、田菁(2009)通过对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民收入增加,大幅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的加剧部分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鉴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情况会产生直接影响,反贫困工作不仅要抓紧农民增收,还要注意收入分配问题。

第三,随着农村贫困人口总量与减贫速度的不断下降,生存性贫困或绝对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到环境极端恶劣地区和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力的家庭与个人。整个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呈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区)、线(沿边境地带)并存局面(刘坚,2006),农村贫困分布向区域性贫困与插花式贫困并存发展。

第四,农村贫困出现了由资源性贫困向资源性贫困与能力性贫困并存、由生存性贫困向生存性贫困与发展性贫困并重的发展趋势。贫困和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6.5年、6.8年)以及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分别为6.5%、5.6%),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调查,2006)。农村贫困户、低收入户劳动力素质低,消费水平只限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因此农村贫困家庭普遍缺乏生产自救能力。人力资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与能力等成为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杨团,2006)。这种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关于贫困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的贫困理论。

可以得出中国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应是经济发展、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模式,这一模式已成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政策环境,因此作为治理农村贫困的工具农村低保制度应具有能力扶持(增加农民收入)与最低保障(调节农民收入)双重功能。

二、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模式的选择

在分析了农村低保制度执行的情况后,学者们根据不同标准对农村低保制度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模式进行了研究。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模式分类:(1)城乡一体化模式,即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突破城乡界限的农村低保模式。城乡一体化的模式是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终极目标,它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达到相当水平,农村居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且城乡差别不大、农村人口数量大幅度缩减时应选择的保障模式。关信平教授指出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情况下,城市低保不得不向外来人口开放,这就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制度,以适应城乡之间人口大量流动的情况。目前浙江省农村低保制度采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模式。(2)过渡型模式,是一种与一国经济转轨相对应的农村低保模式。经济条件是实现过度模式由低级向高级转换的基础性条件,根据经济转轨的过程,过渡模式可以由贫困型计划、中等型计划向富裕型计划推进,过渡模式具有动态性、保障水平不断递进的特点。在设计农村低保制度过度模式时,必须结合中国经济的特点,确定过渡模式的不同阶段和相应低保标准,建立以家庭保障为基础,发展以国家救济为主的扶贫式、多质态的农村低保制度模式。

基于救助方式不同的模式分类:(1)事后补助模式。这种模式是对因病、因残、因自然条件恶劣等导致贫困的农村困难群体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在政策的实施中,动态管理和分类施救的内容很少,缺乏其他方面的配套政策。这是大多数地方的做法也是比较消极的做法。这种模式与顾昕教授提出的极端剩余型福利模式相似,即国家扮演福利拾零补缺的角色,只有当人们穷尽了各种其他的福利来源后才为极少数民众提供最为基本的生活保障。(2)发展型农村低保模式,即事后补助与事前预防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要点是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对象进行现金补助的同时积极帮助低保对象增强抵御贫困的能力。这是上海、浙江等地正在探索但未完成的模式,同时也是大部分学者呼吁并积极探索的一种模式。顾昕教授总结浙江农村低保模式的三大特点:城乡一体化、制度规范化、救助综合化,提出了从消灭贫困走向发展型的农村低保模式,编织一张严密的社会安全网,为广大贫困人口提供尽管低水平却全面、综合的社会救助。

此外,学者们也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农村低保模式,如李明、李律成提出建设“立法先行规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运作程序制度化”的农村低保新模式。

三、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评估的研究

在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学术界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低保对象的确定(贫困人口的瞄准)。选择性社会救助的合理性建立在这种制度能够将紧缺的社会资源用于最需要帮助的群体,从而通过最少的社会支出获得最大的反贫效果。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建立在对家计调查的基础上,农成困难。徐月宾、张秀兰(2009)指出农村家庭收入测算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成本问题,农村低保制度家计调查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在实践中也是名存实亡的提法。从现实来看,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较大,在欠发达地区,一些处于绝对贫困线之下的人群享受不到低保,而在发达地区,一些收入在国内相对贫困线之上的人群却同样享受低保。如何建立科学的瞄准机制,学术界主要支持以下做法:民主监督下的农村评议筛选法;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法。

二是低保标准的确定。国外学术界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研究大体上包括了两个互相对立的流派。第一个流派从绝对贫困的角度出发,强调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客观性。主要代表方法是菜篮子法(Rowntree,1901)、“马丁法”。第二个流派则从相对贫困的角度出发,强调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相对性。汤森(towsend,1979)提出了测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生活形态法”。国内学术界对于低保标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洪大用(2003)在“马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层次测量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指标体系。大部分学者认为扩展线性支出方法较为适用中国农村低保标准的确定,其中一些文献使用该方法对某些地区的低保线进行了实际测算(马新文,2005;封铁英,2008)。

三是农村低保财政支撑能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低保资金来源,学者基本认同财政完全有能力承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观点。郑功成认为财政只要拿出其总收入的0.33%-0.5%,就足以支撑农村低保制度的建设,(郑功成,2007);吴敬琏(2006)认为国家财力完全有能力实现全民低保。二是关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付比重问题,目前实践普遍的做法是基层地方财政负担较重,而中央及省级财政一般只是给些补贴,在目前农业免税、贫困地区基层财政入不敷出的境况下,这样的财政低保责任安排显然是造成当前农村低保资金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究所“农村低保制度研究”课题组,2007)。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央财政的积极投入是解决农村低保资金瓶颈的关键(洪大用,2005;邓聿文,2007)。陈明文(2007)提出各级财政分级负责、合理负担的做法来解决资金负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