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十篇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十篇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27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1

2012年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初中课标”),它是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的成果。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教授所说:“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笔者认为2011版初中课标新的厘定之一,是在注重初中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凸显了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强调了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比较分析

(一)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

1.关于课程性质,2011版初中课标将初中历史课程明确定位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定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二者的一致性在于:强调初高中历史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起重要作用。

2.关于课程基本理念,2011版初中课标的第一、第四点分别表述为:“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有以下的表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可见,二者都提出要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强调教师更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倡导教学评价方式的更新。

3.关于课程目标,二者首先提出了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别叙述。2011版初中课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共有5条,其中第1、2条主要涉及知识目标,包括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第3、4、5条主要涉及能力目标,包括阅读、观察、想象、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分两段分别叙述知识与能力目标。二者的具体内容相似,只是高中提出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也就是说,二者主要内容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学段不同,要求不同而已。2011版初中课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分为五条,其中前三条主要叙述过程目标,后两条主要叙述方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仍然是分两段分别叙述过程目标与方法目标。从具体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些结论: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进行反思的过程;初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虽有差异,但基本的方法和原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相同的;学习历史需要养成合作、探究的方法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2011版初中课标列出了六条,分别从民族观、认同感、国际视野、人生观四方面提出了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三段,从民族精神、人生态度、世界意识提出要求,二者的基本精神具有明显一致性。

4.关于实施建议,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第四部分均为实施建议,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利用与开发互换位置)四部分构成。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学建议共有7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共5条,二者都有强调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等。2011版初中课标的评价建议除总述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类型外,还分别从评价的设计、评价的实施、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三方面加以叙述,尤其详细地介绍了评价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评价建议总述了评价的目的、作用、依据,重点介绍了几种评价的方法。二者的相同之处除目的、作用、依据外,主要都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提出了评价思路,介绍了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纸笔测验(考试)等共同的评价方法。2011版初中课标的教材编写建议共7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教材编写建议共5条,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教材的编写要以课标为依据,要有利学生阅读,要落实课程目标。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一是提出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并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作了简要的说明;二是提出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先介绍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利用与开发的作用,再分别叙述了8种课程资源及开发建议。不难发现,二者都认为历史教科书、图书馆、历史遗存、互联网、历史影视音像资料、教师、学生、家长等都属于课程资源,需要尽力去挖掘利用。

(二)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差异性首先体现在课程设计思路上。2011版初中课标最主要的设计思路是:“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即初中历史采取的是“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历史选修课分设六个模块。即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由此可见,高中“模块+专题”的设计思路是建立在初中“板块+时序”的通史体例基础上的。正因为此,在2011版初中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有了“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的表达。

初中与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课程内容除有包容外,具体要求上自然不同,初中课程内容是高中学习必备的基本内容。初高中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的差异性,充分说明了初高中历史教学实现有效衔接的重要性。如果初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实现有效衔接,高中历史教学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体例和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学习内容也无法衔接。

二、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

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实现初中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凸显出来,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所述“如何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历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构建、并使不同时段的课程有机衔接,避免重复、断裂、脱节与错位,一直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教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2]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本人实际情况去探索、把握好与高中教学的衔接途径,才能使初中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后困难少一些,衔接自然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依据以上的比较,笔者认为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如下。

(一)重视历史的时序性,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

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目标的一致性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差异性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时序性教学,让学生建立时序意识,构建科学的历史体系。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在时序的基础上,每一单元都是分别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叙述的。同时,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因此,教学时还要注意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联系起来。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要适度讲清每一件大事发生的国际背景。适度构建纵横联系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初中教学的目标,也是高中历史学习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坚持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史习惯

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历史课程教学中尤为关注的内容。“2011年版初中课标”提出:“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等术语,充分表达出“2011年版初中课标”重视学生历史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形成。这也是初高中历史课程基本理念、实施建议一致性中所体现出的对初中教学的要求,与“授之于鱼”精髓相通。教学中除必须重视历史学科学习方法的传授外,还包括如何预习,如何掌握知识点,如何使知识系统化,如何复习,如何巩固性练习,等等。以此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判断和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

(三)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初高中历史课程都一致强调教学必须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尽管已经实施了十年有余的新课改,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形式上还是固守唯一的讲述式教学。因此提倡初中教师进一步改变原有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勾划重点以背代学的教学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问题设计、引入丰富的历史资料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利用图片、影视、原始资料等各种资源(在网络上有很多历史资源可以利用和学习)再现“历史”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下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读懂历史,从而进一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适当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高中历史在知识,理念上的衔接,为高中历史教学奠定基础。

(四)关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绝大部分初中学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长期存在着学科不对口,缺少专业教师的问题。笔者曾在2009年召开的初中历史学科会议期间进行过调查,参加会议的初中历史教师共152人,所学专业(含进修)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历史或政史专业)教师共73人,其它中文、物理、数学、教育心理、法律、生物、计算机、会计学等专业共计有79人。这样的教师队伍严重制约了初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一现象短期无法得到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在岗的教师,加强学习,除学习课程理念、初中课标、初中教材外,阅读、熟悉高中教材,了解高中教学,关注每年的高考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更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更好的实现与高中教学的衔接。历史和现实是紧密联系的,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历史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无论教学还是考试初中历史教师都要关注时政热点。

通过对2011版初中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初略研读,让我深感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做了一些衔接途径的探讨。不过,如何才能真正把握初高中历史课标,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还有待进一步实践与探讨。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J].历史教学,2012,(4):10.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考查;历史情境;史料;细节教学;理解历史

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提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它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命题的江苏高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江苏省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都强调历史高考的命题理念——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考查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认证和探讨问题共四类;考查方法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高考历史试卷突出“素养立意”、史观指引、由依据教材到“脱”教材、注重考查能力等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和方向。正是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笔者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期待以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以下是笔者以人教版必修一美国《1787年宪法》部分内容为例进行的思考和尝试,期待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一、丰富细节,“感性”理解历史,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火药’,只有当行为给学生留下真实感,激励着儿童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知识火药的导火线。但现实中历史课本往往言简意赅,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失之趣味,而还原历史的真实,丰富历史的细节则既可以让历史学习充满趣味又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更具感性。当然,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应该选择那些有利于完善学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事例。如,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笔者选取了这样一个细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为什么能够较好地实行“相对民主”。

例1:

在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在费城举行的制宪会议……

我们都见过许多国家的高层会议,总是有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在那里气吞山河地主导会议方向。而华盛顿将军,却因为自己被选做会议主席,反倒做了一个奇怪的选择:自己不发表意见。

也许,在华盛顿看来,德高望重是一个额外的砝码,一压上去,天平马上倾斜。他若一开口,别人很可能就会因为不想违拗他,而不再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或者不再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所以,他干脆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再如,美国立法权由国会上下两院掌握,为什么要设两院制议会呢?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例2:

美国两位建国功勋乔治·华盛顿和托马斯·杰斐逊有过这样一段“杯碟”对话。杰斐逊问:“既然国会设立了众议院,为何还要设立参议院?”华盛顿反问:“为什么根据当下的习俗,要把咖啡杯里的咖啡倒进咖啡碟再喝?”杰斐逊说:“让咖啡变温后好入口。”华盛顿答道:“设立参议院正是要让众议院的议案降温。”

依据这个小故事,笔者还引导学生分析:美国的开国元勋把国会分成参众两院,这既根源于英国的议会制传统,也反映了当时美国有产者阶层对于普选产生的、更多代表普通民众利益的众议院的“民主”的不放心。

二、开阔视野,“多维”理解历史,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顺畅

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课本是自主学习的主要介质,但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往往是高度概括的“结论”,并且为了便于叙述,常常是以单向时间为主线,这对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历史会造成一定困难,也不利于学生多向立体思维能力的形成。在教学中,针对课本的这一缺陷,在重点环节搜寻相关史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多维”理解历史,也符合“新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目标的培养。如,《1787年宪法》部分内容的学习中面临的第一个重点就是分析宪法制定的背景,课本论述了必要性条件——邦联制的缺陷和可能性条件——以华盛顿为代表的美国开国元勋们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反对君主政体,主张共和制。但现实的困境又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加强中央权力,所以美国的开国者们面临的难题应该是如何既强化中央权力又避免专制独裁?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几段材料,并分析解决了这一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摘自《独立宣言》

材料二: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调整原有的统治秩序,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成为当务之急。

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

——华盛顿

材料三: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宪法之父”麦迪逊

三、化解疑难,“通透”理解历史,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

对教师来说,自主学习不是“放任不管”,不仅要从学习目标、过程、优化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等方面,尤其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必须采用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是有效的自主学习。《1787年宪法》这部分内容

中,对宪法遵循的“分权与制衡”原则,许多学生常常狭义地等同于“三权分立,互相制衡”,如何准确理解这一原则正是本课的一大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一段史学研究资料。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以及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

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

政治生活。

首先是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可以有效地防止中央权力的专制化。

其次是联邦政府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互相制约……

第三层次的分权制衡关系则是由对立法权的再度分割(即分

成参议院和众议院两个院)体现出来的。由于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通过阅读理解,学生对这一原则所包含的三个层次: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制衡及对立法权的再度分割达到了“通透”地理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四、观照现实,理解并运用历史,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升华

培养学生会学,不仅要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常规,变传授为探究,充分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更要以相关事件或类似事例为抓手,创设新的情境,激发新的疑问,促使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发现问题,探寻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学科能力。只有这样的“运用”,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升华和提高。本课内容与美国当代政治中的一些现象紧密相关,如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克林顿总统的“莱温斯基事件”、奥巴马总统的“医疗改革方案”等,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事件查找资料并运用本课的相关知识来探索、分析。

同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学习历史更要从以往和别国的历史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寻找启示和借鉴,而这应该也是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最高要求。

如,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对我们当前改革和法制建设的启示,

至少应该让学生领悟到两点:(1)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一开始就尽善尽美的东西,重要的是坚持改革,不断发展。(2)政治的变革也需要各派政治势力之间不断地妥协与谈判。怎样让学生从历史中领悟这些启示呢?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两段材料并提出讨论问题如下:依据第一段材料,分析这些规定实现了哪些力量间的平衡?在《1787年宪法》颁布至今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你能举例论证第二段材料的观点么?

材料一: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

——《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二: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

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新课程改革以来的历史课程标准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特征,“新高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的考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与学都应该重视理解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与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2012选修科目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徐赐成.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及意蕴[J].历史教学,2012(02).

[4]任世江.高中“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教学参考[J].历史教学,2011(01).

[5]周霖,詹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10(09).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3

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只使用“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一概念,所以一些同学和个别教师就会误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代议制度,那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这种看法与事实不符。代议制不完全由资产阶级独有。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普选权的扩大,进入议会的议员也不再是有产阶级。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共产党就曾在议会占据过多数席位。英国工党还曾上台执政,但也不能说它完全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任世江《高中“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教学参考》,《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第01期)。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在建设政治制度时,也采用了代议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代议制的一种形式,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制。

2.将代议制等同于议会制

代议制和议会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代议制的内涵远远大于议会制。代议制度是一个大的制度系统,它包括若干子系统:选举制度是代议制度的基础;议会制度是代议制度的核心;与议会制度相适应的元首制度、政府制度等是代议制度的重要内容;政党制度是代议制度的必然延伸。(摘编自马爱萍等《代议制度正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

3.将代议制等同于民主制

“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长春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从世界各国代议制度发展历程的角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某些国家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这些国家粉饰民主的一个幌子而已。例如,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意志帝国存在议会制度,却不存在议会民主。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德意志帝国议会的作用。

4.光荣革命后英王立即“统而不治”了

很多人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的颁布,使王权受到限制,国王立即“统而不治”了。其实,这是不符合英国历史发展实际的。刘建伦认为:“虽然有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加之全面限制王权的内阁制,但是英王在直至19世纪中期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仍有不可小觑的权力。……议会权力的扩张是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强化的。国王利用手中权力不断干预政治决策,而其间所产生的失误也使国王威望一再降低,从而使国王淡出政治。”(刘建伦《有关英国近现代史教学中的几个误区》,《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4年第4期)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中,国王权力的丧失是一个渐进而缓慢的过程,英王“统而不治”地位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4

关键词:课改;培养综合能力;作业设计

新的时期,国家和教育部门都提出了要以史为鉴,不懂得历史,就不会去珍惜现在,以此,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实施课改,如何将历史的法则运用到现在,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我在教学中常采用多种形式加以训练:

1.通过教师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如设立快速抢答、请你来判断、有问有答开火车、图说历史、放飞思维、展示你的才华等小栏目,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读图题、材料题、简答题等,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

2.学生自主演练习题,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或编制、改造)一些习题,然后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练习。这是一种学生自主参与式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不仅仅是以巩固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堂练习。

3.用小论文或短文的方式,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我也尝试用它来展示学生的能力,例如,我让学生写过诸如《我眼中的武则天》《话说运河》等小论文。

4.注重作业设计,培养综合归纳能力,历史学科也是要布置一定作业的,适当的作业对于学生巩固知识是有益处的,而有些设计较好的作业又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

下面,笔者就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展开了说明如何实施历史课的课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可以抓住议会和国王权利变化这一主要线索展开。

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哲人一直在探索:权力应当如何行使才能至善而合乎正义?漫长的探索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出的民主制度多样化特点。在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共和政体。在德国确立了君主立体。各国都依据自己的国情建立了适合本国人民的民主方式。各国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以及当时建立制度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各国人民的选择。

传统上英国有议会和君主。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上议院是贵族院,议员世袭产生,下院为平民院,议员来自下层平民。在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君主拥有空前加强的王权,掌握行政权,并且控制着议会,也控制着立法权和财政权。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国王权力大于议会权力。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加入议会,议会和国王的矛盾开始激化。英国阶级革命爆发,在此过程中,出现过有议会无国王,有国王无议会的局面。这两种情况不符合英国民众的心理、文化传统需要。民众的心理、文化传统需要一位君主来引领这个国家;当时国王的势力还比较大;特别是民主在英国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于是议会和国王达成新的妥协,议会和国王都保留,但权力中心要转移到议会,这就是英国的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由此产生,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确立了议会,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逐步形成了。英国统治方式开始由人治转向法治,“法律高于权力”是《权利法案》的核心理念。《权利法案》的根本意义在于明确国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的基本原则。以国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须执行资产阶级的意志,这就是根本区别是封建君主制度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权利法案》颁布时,国王还有很大的权力,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国王权力逐步缩小,议会的权力继续扩大。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一位近代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经说过“上下两院如果做出了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的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随着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开展,议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183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这些改革使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大大增加,即工商业资产阶进一步控制议会权利。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5

原题如下:

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a、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中华民国C、打倒了帝国主义D、改变了中国命运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B,即“成立了中华民国”。对此,很多学生虽然认可,但同时认为其他几个答案也正确,因而激烈的争议仍在继续。有的学生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皇没了,哪来的封建制度?有的学生认为,帝国主义国家应该被赶出了中国,否则哪能成立中华民国?有的学生认为,孙中山从小立志改变中国命运,既然成立了中华民国,中国的命运肯定也改变了。面对学生们的种种“认为”,几位历史老师非常尴尬,陷入了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才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呢?

一、追究问题根源

针对学生的争议和困惑,结合本人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我认为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授课教师。或许,对于历史老师来说,上面问题很简单。但是,老师们应该深知,我们授课的对象是一群求知心切的初中学生。他们相对我们来说,知识匮乏,理解能力有限,逻辑能力急需提高,我们决不能用成年人的方法教育他们,用我们的标准衡量他们。

针对上面问题,或许你认为该教的都教了,果真如此吗?试问以下几点:(1)辛亥革命了封建帝制,你强调“封建帝制”与“封建制度”的区别了吗?(2)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中华民国时,你帮助学生分析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状况吗?(3)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中华民国时,你帮助学生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命运趋势走向吗?(4)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你组织学生讨论了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吗?如果你都做到了,或许上述“激烈争议”就不会发生了,即使发生了,也不会“激烈的争议仍在继续”。

由此看来,针对学生的争议和困惑,我们教师应首先反省,要追究问题根源,调整教学方法,设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与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本人从教历史多年,并经常与校内外历史教师交流,觉得以下方法可以尝试。

1.课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规划本节课的教学。

首先,了解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白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例如,学习八年级下册历史时,先了解学生对以前历史学习的总体认识、采用什么方法学习历史,是否对历史课感兴趣,本学期对历史学习有何期待,对老师有何建议等,然后了解学生对三大战役的掌握情况,以便为学习新知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做准备。

2.课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针对问题进行教学。

课中教学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的思维往往与问题的提出密切相关,因问题而深入,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结合教科书的相关内容,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围绕问题边看、边听、边思、边议,打开学生思维大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学生学习自觉性欠缺,但思维活跃,这就要求老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问题式教学法既普遍,又有效。这种方法运用有三种形式:(1)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感悟、讨论,然后由老师进行指导和释疑。(2)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并生成疑惑,进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老师或学生提出带有学习价值、可研究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向学生提供有关资料等,最后,师生讨论、总结和反思探索、论证过程的经验和教训。使用时应该注意,设计问题要科学,创设问题要有启发性,还要把握问题的层次性和注意适用对象的广泛性。力争使问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即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课堂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当然,比较法教学也必不可少,特别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进行总复习很好。

其实,教材中还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活动课,很多历史老师没能充分应用它,甚至将它视作多余。殊不知,通过活动课,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更能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复习、串联和活用,还能就疑难问题通过讨论而解决,于师于生有百利而无一害。建议老师们重视起来,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后:想方设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力争改进后续教学。

老师每上完一节课,都应该及时进行反思。想方设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这样的反思才有意义,才会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经验。及时批改学生作业,这是老师一般的常规工作,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

此外,我还规定:学生课后如有问题,除可找老师询问外,还可把问题反映给历史课代表,以便集中解答。这样,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困难,还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善教学方法,为后续教学创造条件。

记得学习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后,一位学生课后找到我并问:诺曼底登陆后,盟军为什么能势如破竹?对于这个问题,书中没作讲述,这就要求老师适当引导学生结合当时历史背景进行分析,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同时也提醒我不能用老师的知识能力去衡量学生,否则教学质量恐怕很难提高。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6

[关键词]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中国近现代史;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郑华,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讲师,硕士,广东湛江524094

[中图分类号]C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2-0160-03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诸种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他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他能力的运用,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由此得知,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以及预见未来的智力思维能力。它包括思绪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并作出决策的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与能力同属于个性的范畴,即它们都是顺利完成某种课题的个性心理特征。我们说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与灵活性。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灵活把握以下四个“须”,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感受学习历史的快乐,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须“软硬兼施”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已是深入人心。可见学习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软硬兼施”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后安排一些阅读或做书面作业的任务,下节课可作检查,确保基本的教学质量。此谓之“硬”;而要使学生保持学习动力上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引导的“软”上花工夫了。常用的做法是设疑,即保持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渴求。设疑有三原则:一是新,即对某一个知识点,史学界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发现,教师应及时地引入,使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二是卖,即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上善卖关子,启发学生课堂思考或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从而主动学习和探究;三是度,即设疑的使用上要有度,过度的设疑会让学生提不起劲,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适度的和关键知识点上的设疑,会起到一针见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例如,在讲述“遵义会议”的内容时,可让学生了解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是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生死攸关的一次会议,然后进一步设疑:这短短的三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议上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发生呢?会议最后作出了哪些决定呢?由此而进入正题。

二、记忆能力的培养须“八仙过海”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识需要记忆,而学生往往反映“记不住”。笔者据此鼓励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即采取一些个性化的做法,增加理解记忆,减少机械记忆。

例如,笔者要求学生采用分散记忆法。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相关原理,要求把学习的时间化整为零,总费时少而记忆的知识多。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个性化的方法。如康有为的活动,可归纳为“上书、变法、保皇、复古、复辟”5个词,反映出康有为历史活动的演变过程。又如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笔者把它浓缩为“一二三四五”,即“一线、二变、三三、四反、五建”。笔者于是向学生进一步解释:一线是指国共合作产生的革命统一战线;二变是孙中山一生中有两次思想上的重大转变(青年、晚年);三三是指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四反是指孙中山曾反对(清朝、袁世凯、张勋和段祺瑞);五建是指孙中山一生曾参与建立兴中会、同盟会、中华民国、中华革命党和中国。

实践证明,记忆方法上鼓励“八仙过海”(意即千方百计),不但可以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管理上须“百家争鸣”

在历史科课堂教学上,最困难的事情在于如何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需要考虑的不仅包括教学方法。还包括如何让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得到思维能力上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这节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小议慈禧太后在变法中的作用。鉴于思维定性,学生普遍认为慈禧太后只会起到破坏变法的作用。实际上,慈禧太后对变法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并非一成不变的。通过讲授,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是何等的重要。同样的事例,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的外交态度同样可以得到印证。

又如,讲述“辛亥革命”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评价一次革命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什么?(2)辛亥革命的性质应该如何去理解?对于第一个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两个评价标准,即:(1)客观标准:观察这一革命是否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任务。(2)主观标准:观察这一革命是否完成了其领导者预先为之规定和设计的任务。对于第二个问题,经过学生讨论,可启发得出如下不同的看法:(1)“反满论”。(2)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全民革命”。(3)认为辛亥革命是“士绅领导的改革”。(4)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保守的运动”,是“改朝换代”。(5)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再如,在讲述“遵义会议”这节内容时,面对学生提出的种种疑问,教师要向学生讲清以下几点:遵义会议不能仅仅理解为在遵义城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应是遵义召开会议前后的一系列会议;确立的领导也有一个过程;确立领导地位不仅要看他担任什么职务,而主要看他的主张、意见是否占主导地位。

四、知识体系的构建上须“广种博收”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不只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提供他们一把金钥匙。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可大大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讲述“的历史背景”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理清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复杂国内外背景,说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要求表述得直观生动和容易记忆。这是一道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好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知识体系,不管最后思维结果如何,其艰辛的思维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过程,它能很好地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抽查部分学生的思维成果后,教师可以公布自己的答案以供学生参考(图1)。

五、结论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个复杂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低年级和起始课开始逐步培养,教师用以交代方法,提示规律,为教学和训练的深人开展打好基础。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7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景教学

历史课程是初中阶段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以及生本教育观念,体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有效措施。情景教学法是众多教学实践条件下的有效教学方法,较其他教学方式而言,在生动形象还原教学内容及素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现状及情景教学应用必要性分析

课程教育改革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历史课程也随之进行了系列的调整,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从目前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学生兴趣程度不足

从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是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逐渐增多,历史教材的信息对学生来说,已经失去了足够的诱惑力,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总是难以激起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脱离

除了学生学习兴趣程度不足的问题之外,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的另外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现实关系的脱离。以史明鉴指的是透过历史现象对现今的情形以及形势进行有效的分析,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尽可能的节约时间,通常都是利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并不对教学途径进行创新设计,没有花费足够的时间去建立历史教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同时,还缺乏一定的现实感,进而加重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厌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初中历史教学来说,虽然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重点课程,但是从具体的教学过程来看,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这样一种教学现状,情景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不仅是丰富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手法,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为学生营造良好历史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必然途径。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通过前文论述,我们已经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情景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那么结合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采取措施对情景教学法进行充分利用呢?

(一)材料的充分收集

情景教学法与一般教学模式不同,它重在对当时当地情景的还原,具有生动形象、深刻明了的特点。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虽然情景教学法具备这样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材料收集不够充分,准备不到位的话,极有可能收到相反的效果。因此,针对这一不确定性,建议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好能从教材内容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社会问题入手丰富情景题材和素材,为情景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充分的条件,激发学生对情景教学的参与兴趣和热情。比如就《文成公主入藏》这一活动课程情景教学模式的开展来说,建议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文成公主入藏历史时期的背景和主要的大事;除此之外,最好能从现阶段友好外交的典型事例出发,奠定学生对"和亲"一词的认识,从而为情景教学的顺利开展及氛围的合理营造创造基础。

(二)氛围的良好营造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除了上文提高的策略和措施之外,教师还应从情景教学的氛围入手,着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降低学生的紧张程度,为情景教学教育功能及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基础。比如就《模拟实时报道》这一教学内容情景教学的开展来说,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实时报道闹笑话选集,让学生娱乐放松的同时,提醒学生实时报道中应注意的系列问题,既能发挥教育功能,同时也能起到缓和氛围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在情景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评价环节的有效开展,作为情景教学评价来说,建议教师应坚持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促进评价的灵活性和激励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总结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是从历史课程本身特点出发,生动呈现教材内容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新课程标准条件下,课程教育改革对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模式的客观要求。历史课程是初中阶段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以及生本教育观念,体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有效措施。结合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情景教学法的积极作用: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最好能从教材内容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社会问题入手丰富情景题材和素材,为情景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充分的条件,激发学生对情景教学的参与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应从情景教学的氛围入手,着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教学氛围,降低学生的紧张程度,为情景教学教育功能及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基础,争取为初中历史课程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作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建勋.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杨译.历史课本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于秀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8

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向是史学界争鸣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如1985年高考题对李鸿章的评价题;1992年“杨贵妃”题;1995年秦皇、汉武三大事迹比较题等。笔者从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出现的这类题目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总结整理,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和经验,现诉诸文字,以飨同行。

一、评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具体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而阐述人物事迹时应当注意掌握适当方法。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帝的事迹可概括成:

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学习西方三大类。李鸿章活动也可分为三大类:

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96年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卖东北。

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也可用此法评述,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

①政治野心家:a.1799年发动雾月,夺取法国政权;b.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略)。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a、发动带有反封建性的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b、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的一面;c、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

2.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再如、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二、评价历史人物涉及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

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中,一般应注意这样几个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贫民,单单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试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具体史实分析这一观点。(解题思路:分析人民群众在英国革命中作用的表现,如支持新议会代表、保护议会、保卫首都、新模范军等。)

再如: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试结合东汉末年有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分析东汉末年社会状况说明乱世需出英才;②曹操的主观努力使他得以统一北方,说明他确是“命世之才”;③以曹操力图统一而南征失败说明他的作用有限;④陈寿观点错在夸大了个人的作用。)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如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试结合18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热月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②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夺权;③因此拿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

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人们创造历史,……正是人们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试结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关史实,评述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解题思路:作用表现于:①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②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③长征途中提出改变去湘西,转向贵州进发的主张,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④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但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场可怕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战争。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们的动机、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和动机的努力决定的。”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观点错误;②分析“二战”起因说明爆发的必然性;③观点错在过分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错误。如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是宋之为国,始终以和议而存,不和议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结合你对宋与辽、金、夏议和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这一观点。(解题思路①观点错误;②议和原因在于两宋政治腐败,无心抵抗;③宋朝兵力并不弱,曾多次击败辽、金、夏的进攻;④错误在于没有看到议和的本质原因,所谓“天下所兴,固非人力可争”是一种唯心史观,看不到本质,只能归于天命)

4.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反对旧制度即封建制甚或奴隶制时表现出一定的革命性,但他们的资产阶级属性决定他们只会为资产阶级利益着想,而绝不会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如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独裁统治;华盛顿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罗伯斯庇尔完成反封建任务但没有满足农民无偿分配土地要求,且又限定工人最高工资等等,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两面性,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9

一、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老师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老师遇到的问题

首先,由于全国卷考试内容涵盖了高中历史必修三册和高中历史选修四册,涵盖的内容广且量大,并且是第一年使用全国卷,没有经验可循,很多老师是认真的完成了全部的课本教学,致使新课占用时间多,没有合理安排一轮复习时间,导致二轮复习时间很紧张。在艺体生的复习方面,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其次,因为全国卷分为一卷和二卷,其难度是不同的,对于四川省在使用全国卷时,其难度如何?并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很多老师对于二轮的复习资料无法合理取舍。

再次,正是因为全国卷的难易程度无法正确估量,所以,很多老师还存有这样的疑问:对于二轮复习应该怎样过知识?是对重难点、延伸加做题讲题就可以吗?

第四,对于很好的把握历史框架,构建完成的知识体系是在高三一轮复习时还是二轮复习时?或者是贯穿整个高三复习?

(二)建议与对策

首先,任课老师可以在高二下期必修一、二、三新课程都结束以后,适当的逐步开展一轮复习,复习时可以将选修内容按时间段穿插到一轮复习之中,这样既可以缩短新课课时,又可以为二轮复习争取时间,同时,为保证复习中的提升,复习时可以选用高考5十3历年真题进行训练。

其次,二轮复习时主要应该是对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概括,把握总的历史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突破重点和难点。二轮复习资料中可多选用材料分析题,尤其是考察大的时代背景的题型,很适合训练综合知识。

再次,对于构建知识体系,这个问题目前是最让高三老师头疼的,因为复习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本没有知识体系的概念,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完全联系不起来,在做题时已掌握的知识完全用不上。所以,在一轮复习至三轮复习时,老师应针对学生情况,适时的帮助学生或者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二、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一)学生遇到的问题

复习知识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因为高中历史必修课是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大专题来设置课程的,其历史时间是零散的,所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记忆不清,对历史时间的延续性把握不住。其次,很多学生在复习时还停留在一轮复习阶段,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是零碎混乱的,没有框架和体系。再次,在知识的梳理上,学生们对老师过分依赖,不爱动手动脑。第四,很多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如不总结已经做错的题和复习过的知识;不及时的翻阅课本;不背诵重知识点。

做训练题时遇到的问题。首先,很多学生都有的通病就是在做题时喜欢做选择题,材料题随便写写,然后就对答案。其次,有些学生做题时不注重审题,不研究问题,看一遍题目就开始答题,往往准确率很低。再次,学生们做选择题时,遇到有关联词的题目,如只有……才……等,不能准确的把握住题意,而此类题型在高考题中又比较常见。第四,大部分学生看不懂文言文题,或者害怕做文言文题,而文言文材料题又是高考的常见题型。

(二)建议与对策

复习知识时的建议与对策。首先,对于历史时间,任课老师应该从高一开始要提醒学生记忆,使学生养成看到历史事件自然反映出历史时间的好习惯。此外,在高三一轮复习时更要求学生必须背诵时间点。其次,老师在复习时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较完整的历史时间段的知识体系,并要求他们要自己动手且要不断的复习知识体系。再次,教师在复习时可以适当的提问学生,或抽查作业,督促他们动手动脑。第四,对于高考真题或大型考试,必须要求学生总结做错的题目,可以把错题抄写在作业本上,老师按时查阅批注。此外,一定要求并z查学生重点知识点的背诵。

高中历史学法和建议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方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06-02

通俗来说,反思性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根据自己所感受到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工作,不断总结自己或者其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及教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忽略对以往教学过程的反思,只是习惯性的进行单一教学,这导致即使是拥有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也往往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著名教育学家亚特莱斯曾说过"反思是一面镜子,他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而反思性教学方法就是那面镜子,它有助改正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并将优秀的部分保存并继续发扬。

1.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首先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历史这一科目的印象都停留在在枯燥、乏味的层面,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感受,单纯的照本宣科,学生也只是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切身体会到历史知识厚重感以及历史学科本身的魅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起不到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作用,更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其次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讲授知识点,忽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疑惑的时间,导致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下降。初中历史教学要想得到更加长远有效的发展,就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

2.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2.1通过教师层面的总结反思。在这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要定期做好自我反省。教师自身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在反思教学过程中,以课堂第三者的身份观看教学视频,针对视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省,找出解决方案,在下一步的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逐一的改正。其次,教师个人在自我反省中若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可以教师之间结成帮扶小组,观看彼此的教学视频,寻找对方的教学漏洞及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部分。也可以通过历史教学小组进行集体反思讨论,通过历史教师集体听课等途径,找出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共同的症结所在,在会议中讨论解决方案,交流彼此的教学心得,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记录,以便更加清晰的发现自己的问题,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归类,从而改变错误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对教学内容和教材重、难点的总结。

2.2通过学生反映层面的总结反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过程所针对的对象,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观感受者,学生更具有发言权。而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所直接有利的对象也是学生群体。所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最直接方便的找到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为更加真实的反映学生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给老师所提出的建议,此次问卷调查可以采取非实名制的形式。通过问卷调查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看法、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现阶段历史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的高低,再根据学生在调查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统一的信息整理,发现学生群体在历史教学中最在意的问题,在与其他历史教师进行反思讨论后,进行教学整改,从而加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以便更好的为学生群体服务,并在提高学生历史成绩以及素养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历史教学能力,为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做出贡献。

3.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3.1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是完全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需要的,相比较小学时期的心理幼稚期,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也都发育成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以及判断能力,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教师的教学反思及改革。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一方面切实的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也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建立学生的逆向思维、辩证思维以及创新思维,使学生不仅在历史这一学科的成绩得到进步,在综合素质以及整体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3.2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反思性教学的实施是完全符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能力,还会增加学生及教师的负担。而相比较传统的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反思性教学有助于帮助引导教师教学,减轻学生及教师的负担,使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一定的保障。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反思性教学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独立的知识总结,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发现、了解、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办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在此过程中,提高不仅仅是学生的历史素养,还可以帮助教师对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增强教师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的同时,使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也得以提高。

4.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历史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上下级的师生关系、落后的教学内容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问题都必须进行改革。反思性教学的提出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得课程教学得到很大的改观。反思性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对历史教学方面的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还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在未来历史教学的发展中,此类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所急切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团队还要再接再厉,为历史教学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