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十篇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十篇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27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1

关键词:乡村景观;本土文化;民族属性

中图分类号:U4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这是著名诗人孟浩然在一千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盛唐时期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就像是一幅中国田园风光的山水画。诗中不仅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景,也体现出田园生活的简朴亲切,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朴实自然的生活的向往。无论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还是现代,还是经过多少朝代的更替和战争的洗礼,中国一直有着美丽的乡村景观以及源远流长的乡村本土文化(图1-1)。

图1-1中国美丽的乡村景观

Fig1-1Chinesebeautifulruralarea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

想要了解乡村景观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景观,景观最初的意思是指乡村地区的风景或者景色。在19世纪初时,国外有一个学者洪堡德(a.yonHumboldt)[1]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到地理学科中,他认为景观是由文化要素和土壤、植被、地貌、气候等自然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宏观的综合体,这种理解大部分是从生态角度去考虑的。而乡村景观是景观这个综合体中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人为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乡村景观是人类聚落的一种形态,它的名称的来源是相对于城市景观来说的,并且乡村景观有着与城市景观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乡村景观所指的地区都是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也可以将乡村景观理解为人类干涉自然环境的结果和记录。

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属性

乡村本土文化属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了解乡村文化,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笔者将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的属性概括为以下几点:

1、生态性

乡村景观中的本土文化则是通过乡村景观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自然环境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中的自然受人类干预与城市相比要少的多,而这点也说明了乡村景观具有生态性,并且这种生态性也属于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所表现出的特性。在我国传统乡村地区,潺潺的流水、清澈干净的小溪、鸟的叫声等等都反映了乡村景观中自然生态的特点。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乡村周边的自然环境都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样貌,形成了旅游特色。但是由于政府的对乡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大量的森林遭到砍伐,因而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导致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也是规划者们在设计时没有遵循乡村景观的生态性所造成的后果[2]。

2、地域性

乡村景观文化的产生是以景观作为物质基础的,而乡村景观的差异性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民族主体的差别而产生的,所以地域性是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性。中国南北地区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也非常的显著,而南北乡村中的本土文化也是不太相同,这就是本土文化的地域性。中国内陆以及沿海地区的乡村景观也是不太相同,这是由于两个地域农民的生产方式以及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由于气候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建筑也不一样,南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也不一样,而这种差异也说明了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的地域性。

3、民族性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本土文化也在不断的变化。造成乡村景观的差异主体就是民族之间审美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些差异说明的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民族性,由于民族之间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了各个民族乡村景观的独特性。民族的审美意识以及人文思想则是对自然实践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结果引起了每个民族的乡村景观独特的构成因素以及组成形式。乡村景观中本土文化民族性的独特性是我们在乡村景观规划中要加以注意的[3]。

4、时代性

马克斯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不同以及物质环境的发展变化,乡村景观中的本土文化也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的属性是乡村景观本土文化的时代性。而本土文化的改变影响到乡村景观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建筑环境的改变等等[4]。乡村本土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表现模式,既表现在物质上同时也表现在非物质层面上。在过去乡村里有很多迷信思想的存在,这些思想对居民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科普知识的普及,迷信思想在乡村中很少出现了,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也由于时间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5、继承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我们了解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的,因而乡村景观本土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而每一次本土文化的变革前进都是建立在前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在历史中可以发现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域内的本土文化都是建立在前期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持续发展下去的,每一段时期的本土文化都是相互关联着的,并且本土文化的发展也不会终止,并且本土文化为了适应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笔者把这种特殊属性称之为继承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在发展中也不断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那些不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本土文化必然被淘汰,然后吸收一些新的元素组成新的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乡村景观的本土文化产生其实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就表示出本土文化的继承性。

参考文献:

[1]陈威.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同济人学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6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115-121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2

   现代化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意识的强大冲击。资讯流动促进了社会变迁,而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原本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乡土文化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消逝在城市化的狂浪中。由于乡村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越来越边缘化便成为其最终的归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逃离乡土,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亲身实践的另类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工作案例来阐释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推动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关注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学者和实务行动者提供借鉴。

   一、共识与困境:乡土文化传承的综述

   费孝通(1998)深入中国社会的基层,用“乡土性”来概括中国的社会特征,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泥土息息相关,人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在讲究礼俗的社会里,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则、规范,而是人情、习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活动范围有着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学者于建嵘(2001)认为乡土具有文化意义,强调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

   不同学者对乡土文化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朱方长、李红琼(2005)从乡土文化产生的基础与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生发于农业社会,蕴含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的农民文化传统,由方言、风俗、观念、信仰、宗教、社会组织等“文化因子”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传和积淀逐步形成,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本质。廖亚辉(2005)从乡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出发,认为乡土文化是在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礼”的重要性,在内容上以等级制度和家族家法制度为主。乡土文化保守而封闭,是一种融礼治文化、家族文化与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黄文彩(2009)在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认为乡土文化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有形乡土文化是指乡土各种生活用具和生活设施等有形的文化载体,无形乡土文化则包括价值观、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谈朝晖(2006)从农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出发,指出乡土文化是当地人民在与客观生活劳作环境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兼具中华民族的共性与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等。他将城市文明作为参照,凡是在中国范围内,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有别于城市文明的文化即是乡土文化。

   在乡土文化的研究领域,文化流失已经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文化流失的影响。有学者侧重乡土文化主体的研究,认为农民是乡土文化活动参与和传承的主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内生本源的主体,对乡土文化的忽视会削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刘广宇,2007)。刘铁芳(2008)也认为乡土文化的流失将导致传承主体的文化认同困境,代表先进文明的城市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乡土文化秩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乡村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冷漠,在精神上没有文化寄托。廖亚辉(2005)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作用,认为城市文明的冲击,经济观念的强化、家庭意识的淡化以及恋土情节的弱化等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结构,动摇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黄文彩(2009)侧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城市化与现代化加速了乡土文化的败落。由于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乡村中古老的民俗风情、道德理念也濒临瓦解。一旦乡土文化得不到保护,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农耕文明将濒临灭绝。在学者中有着这样一种共识,乡土文化流失对乡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乡土文化传承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关联、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学者普遍认同将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冯增俊(2001)关注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将教育上升为文化传承重要途径的高度,认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把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教育来发展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王军(2006)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是使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发展的必要手段。曹能秀与王凌(2009)梳理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三种形式来完成,强调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三种传承方式中,黄胜(2009)着重强调了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其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以及普及性、大众性、广泛性等特点。王润平(2004)注重传承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指出中国的文化传承应从自足式单一传承到参与式多样化传承,从全面泛化传承到有限强化传承,从正向传承到某种程度的反向传承,从机械传承到有机传承,从依赖性传承到建构性传承。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农民身份认同感普遍缺失的问题,强调应该重视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让具有现代思想的农民通过乡土文化来明确自己多重的身份(汉娜?威特曼,2007)。国外的研究中,学校教育依然被认为是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的方式,埃德加?莫兰(1999)认为文化会不断被创造和再生,因此文化需要被传输、教授与学习,通过个体身上的学习、再生,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延续和发展,确保其异质性与多样性。有学者从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都不应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是交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去文化”现象不是教育期望的结果,学校教育应调节好地方文化与习得的主流文化的差异(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2003)。还有研究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观点出发,认为地方文化要与全球化的大背景相适应,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确实对地方文化带来冲击,但是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其他文化和领域进行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方文化不应该成为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它是活生生的动态的演绎,也需要创造性地改变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将继续保留其原有的身份与价值(温迪?格里斯沃尔德,1999)。国外的研究多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与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教育。

   乡土文化流失的负面影响成为该领域的学者普遍的担忧,而加强乡土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更是一种共识。但是,学界对于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却多集中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家庭结构在乡村正在经历着演变,主要承担传承教育责任的父母一辈出于生计需外出打工,空心化的趋势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乡土文化的途径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学校在“唯分数主义”和“唯升学主义”的大旗帜下,多侧重应试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并不注重,更别提被主流文化视为“愚昧落后”的乡土文化了。而且,在师资严重缺乏的乡村地区,文化教育的推行更加举步维艰,乡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困境。鉴于此,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方式、摸索我国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新模式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起初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导致的现代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为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被其他学者所借鉴和引申。其中,费边社会主义者亚瑟(arthur)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创造了生态系统概念,并把有机界和无机界都置于一个复杂的唯物主义合成体之中(约翰?B福斯特,2004)。生态系统的视角启发我们将宏观自然社会环境与社区日常生活辩证地统一起来思考,面对生态环境中人的问题,静态单向度的结构功能分析忽视了主体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强调应该借助生态中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困扰个体的社会政治生态根源,逐步回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以便系统整合地回应贫困及不可持续发展等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张和清,2001)。

   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将乡土文化流失与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割裂开来,把乡土社区文化流失当做社区本身的问题,因此难以回应乡土文化的流逝和没落。相信乡土文化有其珍贵的价值,更相信文化流失不只是社区的问题,不只是社区个人的问题。本文将以亲身经历的文化保护实践为基础,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1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能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文献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强调研究场景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以提高研究的解释性和推广性。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3

abstract:theincreasing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ismainlyduetothedualstructuresystemwithalongtime.Howtoachieveurban-ruralintegrationistheprobleminco-ordination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areasfacedbytheera.thispaperintroducedtheinnovativepracticeofthehouseholdregistrationsystem,landsystemandsocialsecuritysysteminthepractice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Chengdu,andtriedtoextractgeneralinspirationthatcanbepromoted.

关键词:成都;城乡一体化;创新;启示

Keywords:Chengdu;urban-ruralintegration;innovation;inspiratio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11-02

0引言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外力作用下的城乡分离初步形成时期(1840-1949);二强制性制度变迁作用下的城乡分离的发展时期(1949-1978);三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乡对立扩大时期(1978-2003);四政府引导下的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受到日益严重影响。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解决城乡差距过大问题,而城乡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方式。

1城乡一体化概念及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日趋融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它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城乡经济基础一体化一般来说包括生产力的融合和生产关系的融合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融合,首先是产业经济的融合,在城市范围内合理布局大工业和乡村工业,乡村成为城镇的功能体,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交融发展,使城乡经济基础趋于平衡,城乡差别达到最小限度,这种城乡融合经济的发展,是消除城乡之间本质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原动力。

1.2城乡人口流动一体化打破乡村大量农业人口、城市则聚集工业人口的分布格局,展开城乡之间劳动力的交流运动。这种交融运动,包括两个基本的流向;乡村就业非农化,城市人口回流化,将改变城乡人口构成的畸形分布状态,使得城乡居民在职业结构、居民结构与知识结构上逐渐差别不大,实现乡村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口乡村化的融合格局。

1.3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合理调整城乡之间输入、输出关系,完善物质、能量循环途径,通畅信息传递渠道,应用高科技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环境乡村化,乡村环境城市化,城乡居民共同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1.4城乡精神文化一体化改变过去城市享受全部人类创造的文明,而乡村则处于愚昧落后状态的情况,完善城乡信息反馈体系,提高乡村居民文化水平,使全社会成员都充分享受现代精神文明,并且最终“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穷困、疾病丛生的状态”。

总之,城乡一体化力求完善城市与乡村共同的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组织,解决城乡对立、分割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至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变革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

2成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创新措施

2003年,成都市以“三个集中”为手段,开始探索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2007年国务院将成都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七年多的城乡统筹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体制机制。成都试验区最核心的工作重心是“三个集中”的推进,即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为重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重点,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以农民向城镇集中为重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就地专业化就业和社区化生活转型。以下本文仅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土地制度方面总结成都的创新与经验之处。

2.1“双轨并存”户籍制度创新2003年,随着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改革战略的实施,成都市率先在全国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统称“成都市居民”,成都市农民可通过城市租房获得成都市户口。2006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再次放宽了到成都市落户的户口政策,消除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户”限制。到2007年,成都市已全面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2008年,成都市对户籍制度再次进行改革调整,出台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提出“农民到城镇入户的户口政策”,实现了进城务工劳动者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迁徙。它将个人租赁性住房纳入可以登记入户的范围,且无租住时间限制和租房面积限制,打破了因户籍管理阻碍进城务工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2.2“因地制宜”土地制度创新根据成都市各个区县不同的自身条件、功能定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革中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在分别进行了土地制度创新实践。以下为几个典型实例。①锦江区在实践中将集体建设用地实施土地统一供应;根据土地使用性质不同,制定相应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并进行公开交易;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取得的总收人,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此种措施有利于整合集体建设用地,显化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促进地方经济发展。②郫县依据挂钩专项规划,将闲置或未利用土地整理复垦为耕地,并等量归还建新拆旧项目区建新地块用于城镇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利于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③温江区建立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制度,配套购房补贴优惠、居住费用补贴及就业社保优惠政策;区别管理、分类使用腾出的耕地,区土地储备中心收储规划区内符合预征收储条件的土地并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拍卖;对规划区外的土地进行统一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这形成了成都市“土地换社保”的户改模式,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入城,在保护农村耕地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合理流转。④龙泉驿区将城郊发展条件较好的村庄与山区较落后的村庄实施捆绑,在农民自愿条件下统一安置两村的居民到区位条件较好的地点集中居住,山区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自留地(山)使用权、林地使用权转给农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统一经营。这种模式有利于山区生态保护,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带动了产业发展。

2.3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2008年4月,成都市《促进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向城镇居民转变的意见》,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有以下几点创新:①参加综合社会保险的非城镇从业人员失业后,可参照《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②参加综合社会保险的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因患病住院后的报销标准,改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执行;③为了鼓励用人单位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办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政府按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4.5%给予用人单位三年的社保补贴;④对于综合保险转为基本社会保险的,政府按照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6%给予用人单位三年的社保补贴;⑤随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进城居住的农村家庭成员,可以继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可以转为城镇医疗保险。

3成都创新实践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启示

现有二元户籍制度划分农村与城市之间、小城市与大城市的人口,对人口自由流动过度限制,抑制了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正常按需流动,造成了人口分布畸形现象;致使农民收入不能持续增长,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剧了社会分化、贫富差距的拉大。现有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快速的人口增长过程,造成人口信息失真、管理缺位等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不能有效管理口流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根本的是要解决隐藏在户籍管理制度背后的居住条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公共福利、公共救济等方面的城乡差异问题;取消捆绑在户籍上的歧视性政策,让所有公民享受到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国家福利。成都创新实践为城镇化战略提供体制保证,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农民转移就业工作。成都土地制度改进推进了工业集中发展,促进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保护环境,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通过规划调控和政策引导,将原规模小、布局散小型工业开发区集中为主导产业突出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新居工程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转变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提高了市城镇化率;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村居民收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建立和完善之中,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的制约,社会保障体系还亟待改善。一是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社会救济方式不规范,合作医疗制度整体覆盖面较窄。二是社会保险覆盖面窄。据统计测算,截止2004年底,全国尚有4.1亿农村劳动者未纳入社会保障,享受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仅占农村人口的9%。要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要从城市向乡村发展,从工业延伸到农业。

4结语

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必须坚持和实行的重要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打破过去几十年来计划经济形成的城乡分割、农村为城市发展服务的制度,通过创新制度来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使市场充分发挥好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其自身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其在制度上的创新实践,为我国其他地区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

参考文献:

[1]中共成都市委,市人民政府.实施城乡统筹,推进科学发展.四川改革,2007.

[2]张果,任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

[3]高梧.四川城乡一体化城镇特色道路初探.天府新论,2006.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4

临沂市地处沂蒙山区,田园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民俗独特,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近年来,临沂市围绕“绿色沂蒙”主题,开发了山岳观光、古村古镇、休闲农业、度假酒店、规模化农家乐等一大批地域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不少经验和模式对全省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具有示范意义。2015年,全市乡村游接待国内外游客230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5.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9.3%,被命名为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市。

近年来临沂乡村旅游进入重要的黄金发展期,出现多样化、多元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融游览观光、科学考察、文化学习、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增长速度迅猛,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但总体发展水平尚需提高。

临沂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已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乡村旅游如今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将成为大众休闲旅游的主打产品。临沂市已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120多家,同时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一业一片”的思路,积极推动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放大规模效应。着力培育打造沂南沂蒙“七彩乡村”旅游区、沂水沂蒙风情旅游区、蒙阴岱崮乡村旅游区、费县大田庄果香慢谷旅游区、许家崖美丽乡村风情区等几个乡村旅游片区,将辐射带动周边60余个村庄3500余户群众。近年来,临沂市以打造“沂蒙人家”乡村旅游品牌为抓手,突出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着力提升发展乡村旅游,取得良好成效。

乡材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无限生机。由于客源市场与供给市场的双向需求,无论哪种区位类型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目前乡村旅游经营人员具有两栖性,中老年农村妇女所占比例较高,起到了其它产业所没有的吸纳闲散劳动力的作用。游客消费模式属于休闲娱乐体验,游客结构在年龄、收入、居住地域上一般不具有显著特征,是一种全民同乐的低端旅游业态,但具有多次重复消费、核心游客来自附近城市等特点。

临沂市乡村旅游主要集中分布于平邑、费县、蒙阴、沂南等县区的乡村,这些地区大多植被茂密,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乡村旅游业开展较早,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一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对植被的保护不够,引起个别地区尤其蒙山地区的水土流失;二是乡村旅游地全民经商,社会环境整治有待提高;三是旅游承载力超荷,近年来临沂市的乡村旅游过于集中,尤其是旅游旺季更为突出,交通、住宿、甚至饮食等存在一定的隐患(如今年国庆节黄金周蒙山天蒙景区的交通安全事故)。乡村旅游业作为新常态经济下的一个产业,旅游决策部门、政府以及经营者应根据各地实际,创新观念,探索沂蒙特色的新乡村旅游业态。

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统筹协调,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成立乡村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在推行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村旅游联系点制度,并在旅游强乡镇安排专人负责乡村旅游工作,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例如,临沂市政府明确每年省政府拨付的“一圈一带”专项资金中,拿出30%以上比例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各县区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对乡村旅游给予大力扶持。如新建的规模化乡村旅游项目将能够享受一定程度的所得税减免;行政性、服务性收费予以部分减免,以此降低农家乐经营和改造成本。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项目明确为建设用地优先供应对象,并在土地手续办理等方面享受一条龙服务,出让土地的政府收益也将全部返还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农家乐停车场、厕所等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用地,按照公益性土地进行审批。鼓励农民按照相关标准建设高品质、上档次的农家乐。

积极探寻乡村旅游差异发展之路,以打造“沂蒙人家”品牌为载体,开启了乡村旅游发展新征程。在巩固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沂蒙人家”乡村旅游标准化工程,丰富产品体系,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广泛开展乡村旅游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活动加强示范带动,以更多特色产品和精品线路打造个性更加鲜明、形象更加饱满的“沂蒙人家”地区旅游新名片。

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旅游要保留乡土味,打造有差别、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要加强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模式,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努力放大乡村旅游综合效应。郯城县从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着手,加快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美丽乡村样板,不仅让街道乡村环境彻底改观,更成为新农村的风景线。规划是龙头和引领,对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郯城街道历史悠久、文化名胜繁多,拥有“郯国故城”遗址孝妇冢、于公墓等名胜古迹。将发展定位为“山东南大门”,来谋划美丽乡村建设。

因陋就简,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让居民和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旅游必须注重保持现有山水脉络的独特风光,为乡风民俗的积淀传承留一席净土。为维护好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营造后续发展的广阔空间,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保护一大批原生态自然景观、地质地貌、古村古镇,成功打造了沂河、沭河、汶河、p河四条滨河生态旅游长廊,整治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特色小流域等。

发展乡村旅游,资金来源是个关键。乡村旅游的发展将呈现资本化、规范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的趋势。乡村旅游将充分吸引社会投资,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广开财源、广集财路十分重要。但是,发展乡村旅游决不能东施效颦,与城市攀比,好大喜洋,以金钱铺路。笔者认为,“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应该因陋就简,就土避洋,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例如郯城县十里乡村记忆馆,置身其中,细细品味着六七十年代的晒谷场、磨豆腐、烙煎饼等情景泥塑,春、夏、秋、冬四季农时的田间劳作和主要劳动方式、过程,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节庆、嬉耍及民间生活习惯。通过半景画与泥玩相结合,共同营造出一幅四季分明、乡风淳朴、乡愁浓郁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郯城地方乡村的别样景致。游客置身记忆馆中,流连忘返。

挖掘遗存,根植沂蒙乡土记忆。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各县区而应考虑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充分表现沂蒙山和临郯苍平原的地域特色,来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增强旅游经济的发展后劲,再整个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活动环节设计上,凸显沂蒙地域特色。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往往也是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地方,沂蒙文化中的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兵圣文化、孝文化等都应作为重点在合适的乡村旅游景点得到体现。如郯城县最大的“颜桥农耕文化公园,轱辘、古井、茅屋、石碾、犁耙等农耕器具呈现在游客的眼前,昔日的农耕文化让游人追思感怀。“农耕文化”公园,围绕“农情、农趣”的主题,演绎了乡土风情和民间文化,倡导健康传统文明,充分把农耕文化与传统健身相融合,既突出运动乐趣,又不失原生态自然民俗文化。不但使年轻人体验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增加了乐趣,更勾起中老年人往年的回忆,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俗。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郯城县充分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坚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农耕文化和生态资源相结合;突出“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互促”的旅游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城郊休闲一日游”。以打造城郊休闲旅游为突破口,按照“一园一景点,一园一特色”的规划理念,为万亩板栗园、白马河湿地、古郯人文、华夏至孝等景区,量身设计主题,积极开发团体游、自驾游、自助游等特色旅游。

基于临沂市乡村居民以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缺乏,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不够重视,导致个别乡村旅游资源破坏现象发生。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通过大讲堂、媒体等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在最美乡村建设过程中,促成临沂市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5

关键词:林芝地区;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4-74-04

Studyabout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ofabandonedLandsunderDifferentVegetationtypesinnyingchi

QiKaibinetal.

(Universityoftibet,Collegeof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nyingchi860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ofabandonedlandsunderdifferentvegetationtypesinnylingchi.theresultsshowedthatthe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ofabandonedlandsunderdifferentvegetationtypesweredifferent.thesoilphysicalpropertieswerethebestwithloosesoilstructureandlargesoilfieldcapacityinwalnutgroundreturnedfromgrainplotsatJiemaivillage,Bujiuvillage,nyingchiCounty.itfollowedbythewillowsground,walnutgroundatQiangnavillage,milinCounty.themeadowreturnedfromgrainplotsatHoushanwastheworst.thenutrientcontentsoforganicmatter,n,p,KandotherswerethehighestinwalnutgroundreturnedfromgrainplotsatQiangnavillage,milinCounty,whichmeanthechemicalpropertiesinthewalnutgroundreturnedfromgrainplotsatQiangnavillage,milinCounty,werethebest.

Keywords:nyingchiarea;abandonedlandsunderdifferentvegetationtypes;Soil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

植被与土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植物的生长活动是土壤形成的关键因素。一定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一定的植被类型,不同类型的植被之下又发育着不同的土壤。特别是在不同森林植被和草地植被作用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前人对不同的植被对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不同处理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不同干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理化特性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基于种植地或自然荒坡进行的,对退耕地植被恢复中的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缺乏系统的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对指导和评估当前的退耕还林(草)工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林芝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耕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土壤理化性质作为土壤环境的一部分,对植被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为此,本研究结合野外试验及其所采集的数据,通过对退耕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和养分效应分析,探讨林芝地区有效的植被恢复方式,以期为加快林芝地区退耕地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林芝地区概况林芝地区地处自治区东南部,位于北纬26°52′~30°40′,东经92°09′~98°47′之间。东与昌都地区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区州毗邻,西与拉萨市和山南地区交界,北与那曲地区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两国接壤。林芝地区东西长646.7km,南北宽353.2km,边境线长约1000km,面积约11.7万km2,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共有乡镇55个,行政村705个,人口18万。林芝还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苯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了许多人文景观,而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一起构成了林芝神奇的自然风光。

林芝地区平均海拔3100m,年平均气温7~16℃,年降水总量400~2200mm,年平均降雨量650mm左右,年太阳总辐射5460~7530mJ/m2。林芝地区东南部属于热带、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地区,西部为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地区,东北部为高原温带季风湿润地区。全地区日照偏少,长冬无夏,温度变化小;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多;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2]。

1.2研究方法

1.2.1试验地选择与设置通过实地踏查,选择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农牧学院后山退耕还草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及退耕还林柳林地。这些退耕地退耕还林时间都在5a左右,核桃地和柳林地上的林木幼苗都在3~4a。在试验地中分别设置10m×10m的标准地,每个标准地按“S”型布置5个土壤取样点,土壤采集深度为0~10cm。

1.2.2室内分析方法土壤pH值测定采用电位法;有机质含量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速效磷含量采用碳酸氢钠浸提法;水解氮含量采用碱基―扩散法;速效钾含量采用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全氮含量采用半微量开氏法;全磷含量采用硫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3]。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物理性质反应土壤物理性状的指标很多,本文主要考察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持水量。

(1)

(2)

(3)

(4)

图1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

注: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后山-退耕还草地;杰麦村1-退耕还林核桃地;杰麦村2-退耕还林柳林地。下同。

由图1可知:(1)土壤含水量: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最高的为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达22.72%;其次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达16.72%;最小土壤含水量出现在后山退耕还草地,为4.28%;(2)土壤容重:4个样地0~10cm土层土壤容重最大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0.97g/cm3,其次是米林县羌纳乡退耕还林核桃地和农牧学院后山退耕还草地,分别为0.61g/cm3和0.56g/cm3,最小的是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0.49g/cm3;(3)田间持水量:0~10cm土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最高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达30.00%;其次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达29.84%;最小土壤田间持水量出现在后山退耕还草地,为21.91%;(4)土壤毛管持水量:0~10cm土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最高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达62.54%;其次为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达36.81%;最低土壤毛管持水量出现在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30.94%。

2.2土壤化学性质反映土壤肥力的化学指标较多,林地土壤中经常用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反映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包括n、p的重要来源。且有机质具有的胶体特性,能吸附大量阳离子,因而使土壤具有较好的保肥性、保水性、耕性、缓冲性,还能使土壤疏松,从而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是土壤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肥力高低的又一重要化学指标。土壤全n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土壤的供n水平,其消长取决于n的积累和消耗的相对强弱,特别是取决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生物积累和分解作用的相对强弱。土壤中速效p可表征土壤的供p状况和指导磷肥的施用,也是诊断土壤有效肥力的指标之一。速效K作为当季土壤供钾能力的肥力指标[4]。

2.2.1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比较由图2可知:(1)土壤pH值:4个样地中,只有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呈酸性,pH值为6.60,其它3个样地土壤pH值都在7以上,呈碱性,所以,林芝地区退耕地的分布与退耕植被类型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较大。(2)有机质含量:在0~10cm土壤中,不同退耕植被类型有机质含量最大的为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37.54g/kg;其次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20.87g/kg;后山退耕还草地最低为1.23g/kg。

(1)

(2)

图2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

2.2.2土壤含氮量比较图3所示各样地氮含量。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表层土壤(0~10cm)全氮含量最大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0.0174%),其次为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0.0170%)和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地(0.007%),最小的为后山退耕还草地(0.0054%)。速效氮含量与全氮含量明显不同,表现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最高为75.04mg/kg,其次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71.54mg/kg,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47.74mg/kg,最低的为后山退耕还草地为32.34mg/kg。

(1)

(2)

图3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氮含量

2.2.3土壤含磷量比较从图4可以看出:在0~10cm表层土壤中,全磷含量以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最高(0.0532%),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最低(0.0293%)。速效磷含量与全磷含量明显不同,0~10cm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后山退耕还草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

(1)

(2)

图4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磷含量

2.2.4土壤含钾量比较图5所示各样地速效钾含量,在0~10cm表层土壤中,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中以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最高,为54.85mg/kg,其次为后山退耕还草地为53.74mg/kg和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45.00mg/kg,最低的为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24.02mg/kg。(下转88页)

(上接76页)

图5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

3结论

(1)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的土壤质地不同: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砂壤土,后山退耕还草地为粗砂土,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为细砂土,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为细砂土。土壤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是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后山退耕还草地。土壤容重反映了土壤的疏松状况,4个样地土壤容重均低于1g/cm3,其中,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的土壤容重最低,其次是后山退耕还草地和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较高。表明退耕还林核桃地和还草地土壤结构性较好,土壤较疏松。

(2)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pH值在6.60~7.53变化,土壤多为碱性,只有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柳林地呈酸性为6.60。所以,林芝地区退耕地的分布与退耕植被类型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较大。

(3)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相差较大,其中,米林县羌纳村退耕还林核桃地有机质含量最高,达到了37.54g/kg,而后山退耕还草地和林芝县布久乡杰麦村退耕还林核桃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退耕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但对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的作用大小不同。

(4)不同植被类型退耕地的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在0.0054%~0.0174%、32.34~75.04mg/kg、0.0293%~0.0532%、1.31~2.79mg/kg、24.02~54.85mg/kg之间变化,说明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退耕地土壤氮素的积累。

参考文献

[1]westDC.Forestsuccessionconceptandapplications[m].Springer-Verlag,newYork,1981:85-211.

[2]林芝地区基本情况[eB/oL].2006-11-19.http:///lsyg/51563.jhtml.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6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规划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7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经验借鉴

abstract:Currently,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isoneofthehotanddifficultissuesincitydevelopment.Fromtheworlddevelopmentexperienceof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edcountriesaresteppingintotheadvancedstageofurban-ruralintegration,whilesomedevelopingcountrieshavealsostartedaseriesofexplorationonurban-ruralintegration.thesecountrieshaveaccumulatedalotofusefulresultsandexperiencebesideshavingobtainedinitialeffect.thisarticleanalyzedthecurrentstateaswellasresearchprogress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foreigncountriesinviewsof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thedevelopmenttheory,practicalcharacteristicsanddevelopmentmodesaresummarizedhere.throughunderstandingthecomprehensiveandhistoricalpropertiesofinternational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especiallyabouttheircurrent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planning,wehereprovidedareferenceexperienceandrouteofdevelopmenttoChinaoncurrenturban-ruralintegrationconstruction,thusenrichingtheresearchfruitsofurban-ruralintegrationinChina.

Keywords:urban-ruralintegration;developmentmode;experience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1-38(6)

1发达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特征分析

1.1英国

1.1.1城市村庄是联系城乡统筹建设的纽带

自20世纪末以来英国的居住郊区化持续蔓延,为扭转传统中心城区的破败迹象,欧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复兴运动,力图让中产阶层重新回归城市,“城市村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最初的倡导者认为,英国城市的建设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具有传统乡村特色的环境特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村庄可以看作联系英国城乡之间的纽带[1]。城市村庄思潮产生初期,在空间建设上强调规模适宜、形式紧凑、密度合理,强调在土地、空间和建筑物混合利用的基础上让不同阶层的居民能够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并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和优美的乡村环境,让那些不同邻里的人群集合起来,即城市设施布局在城乡最佳融合区域。城市村庄规模一般大致3000-5000人,村庄中心地带布局广场、绿地等开放性空间。

1.1.2配置适合于乡村居住的规划建设标准

除了在空间建设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外,英国政府在城乡规划管理领域也非常注重城乡环境公平发展,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的乡村:未来》的《2000年乡村发展白皮书》中,对未来英国乡村的发展进行了描述,那就是“适合居住的、有工作可干的,环境得到保护的、居民社区参与的(乡村)”[2]。针对这个目标制定了相关规划指标:①每个乡村社区要配置若干商店,给予一定的政府奖励;②每个乡村社区都应配置邮局、流动图书馆、社区办公室、托儿所等;③教堂是乡村的开放中心,围绕教堂布局其它开放性设施;④现有乡村中小学全部保留,不能合并或者关闭,同时政府给予全额的教学补助;⑤设置公共汽车站牌、紧急救护车、消防车等生命安全设施;⑥过境道路不能穿越乡村,建有标准的乡村道路安全设施。

1.1.3通过市镇规划发展多样化的乡村经济

英国政府非常注重乡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要提高就业率,必须解决乡村经济发展问题,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然而英国乡村产业发展潜力受交通、信息、资金、劳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政府选择环境和区位优良的小城镇作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通过市镇(markettown)[3]为大量的农村腹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机会,让乡村人口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产品通过市镇交通枢纽获得进入市场。1996年起英国政府开始研究建设市镇规划标准,围绕乡村零售业发展目标,强调市镇对乡村的引导作用,主张从新鲜地方食品市场、零售和服务中心、公共交通枢纽、保持历史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规划建设。

1.1.4制定完善的城乡一体发展政策和法规

英国在城乡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所制定和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密不可分的。一系列的政策都得到很好的实施,如《斯科特报告》(ScottReport)、《中心居民点政策》、《城乡规划法》、《英国绿带政策》、《国家公园与乡村进入法》等[4]。早在1942年提出的《斯科特报告》就强调乡村保护和发展,着重对乡村社区提供社会服务,挽留乡村人口,注重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严格管理乡村土地利用,保障和满足农业用地的基本需求等[5]。在《斯科特报告》出现以后,英国开始提出了《中心居民点政策》,主张把乡村居民点划分为可以扩张的和不可以扩张的,政府要集中精力发展可以扩张的居民点,类似今日中国的“拆村并点”。1947年英国又颁布了《城乡规划法》着重从城乡土地利用层面控制大城市对乡村地区的无序蔓延。其后一直到1990年,又出台新的《城乡规划法》,但核心内容基本没有变化。1947年之后,为了更加有效地配合《城乡规划法》的实施,英国又出台了《绿带政策》、《国家公园和进入乡村法》[6],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乡村自然和历史景观,有利于城乡和谐发展。

1.2美国

1.2.1注重分散式乡村居民点的建设

美国乡村居民点地处美国国土面积95%的广袤空间中,从美国城市出发约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美国的乡村。虽然美国是世界城市郊区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但是美国的城乡规划非常注重乡村保护与建设,乡村的大量土地被用作一种战略的安全策略加以农作物种植,而不是用于开发。美国乡村居民点的人口规模大约7000人左右,全美国的注册农户大约650万人,大约6000万人居住在乡村居民点里。[6]美国乡村居民点建设还非常注重人居环境安全,如每个乡村居民点都有由地方政府委托的污水处理设施、消防安全设施、医疗卫生设施、集中供水水塔、垃圾收集设施、商店、邮局、小企业等,乡村道路是按照村民的自愿性进行随意改造,而不是统一的乡村道路建设标准。

1.2.2注重相关规划对居民点的管理

总体而言,美国乡村建设相对于英国乡村建设较为随意和自由,但是美国的乡村建设并不是随便而建的,也是受到相关规划指引的,如《清洁空气法》、《分区规划》、《清洁水法》、《濒危物种法》等,这些法规统领着美国的乡村规划建设。美国的乡村居民点的土地使用是受《分区规划》控制着的,从而减少每一块宅基地的规模和退红,规定中要求尽量降低道路宽度、营建适合步行道路等级,而且乡村住宅也围绕乡村道路进行适当布局[7]。由于美国乡村土地是私有制,因此在利用分区规划做相关建设管理的时候,一般要充分考虑原住民的意见,进行公众参与;在分区规划中还特别注重对乡村土地使用功能的分区,道路一般被看做是各功能分区的分界线,主干道和高速公路通常用来划分居住区和农田,开放空间通常成为农业生产区和居住区之间的缓冲地带,商业区点缀在居民区中间,组团式的布局模式把乡村居民区和周边的开放空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开放空间规划建设受《清洁水法》的控制,目的就是营造出一种具有乡土自然特色的优美乡村。

1.2.3注重城乡不同发展模式的探索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就着手开始进行城乡规划改革,力图摆脱传统分区规划对乡村土地开发的硬性指导,并积极关注乡村建设。美国联邦农业部就公布了乡村发展的一些政策,主要包括农业发展、乡村设施、乡村住宅、乡村企业、土地开发权等计划。在土地开发权方面,购买开发权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开发权购买程序来保护美国乡村农田[8]。1990年代这项提案在美国密歇根、加利福尼亚等重要农业州新增的保护项目非常盛行。土地开发权价值评估决定了拥有开发权和没有开发权之间的土地市场价格差。相对于传统美国区划,这种方法能较好地保留住大片农田,并给予农场主一定的补偿。同时,美国联邦农业部还专门针对乡村发展提供若干资金支持,如乡村公用设施的资助、乡村道路建设的资助、乡村社会福利等,充足的乡村建设资金是美国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

1.3德国

1.3.1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

德国的规划体系由综合性的空间规划,以及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等专业领域的规划构成。规划领域主要与政府公共职责密切相关,对主要靠市场调节的领域,政府一般不编制规划。通常德国的空间发展报告是每4年编一次,在1999年通过的空间规划主要内容涉及乡村建设内容有:①乡村居民点规划:包括乡村居民点的规模及相关商业和服务设施配置情况;②乡村绿色开放空间保护的基本原则;③乡村基础设施规划等。不仅如此,德国还非常注重城乡规划法律法典的系统完善,国家层面有专门的宪法进行保障,联邦和州层面的相关法典,有《建筑法典》、《土地建筑利用条例》、《空间规划法》等。除联邦法律之外,各州享有制定本州空间规划法律的权利[9]。

1.3.2城乡等值化均衡发展理念

德国的城乡发展经验主要在于其倡导“城乡等值化”的发展理念,并且扎实地付出实践建设[10]。

(1)城乡空间布局的均衡化

德国城乡规划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强调按照主城区、新(副)城区、小城镇、乡村聚落的等级模式进行合理布局,围绕大城市建设众多小城镇,但是大城市并不拥挤和庞大,大城市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1/3,其余2/3的人口大都分布在小城镇当中。为了防止大城市过度拥挤,大城市周边专门建有不同大小的副中心城镇,这些城镇集聚了功能齐全的相关服务设施,而且有便捷的交通来链接中心城市[11]。在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周边又分布有众多的小城镇,通过小城镇的枢纽传导,实现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镇与乡村聚落的一体化;在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也非常强调等值化,在乡村和小城镇建设方面,都比较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完善化建设,尤其注重设施一体化、生活水平的均衡化建设。宪法保障德国公民,无论乡村居民还是城市居民都应享有在选举、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没有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异,从而使得德国乡村和城市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和大城市并无多大差别。

(2)土地发展的规模合作化

德国在乡村土地利用与开发上强调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从而促进乡村农业稳定发展。德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专门的《农业法案》、《土地整理法》[11],允许城乡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租赁,规划调整零星小地块并集中连片,从而使得原本规模较小、经营分散的小农场变为规模化农场,既盘活了土地资本,又实现了农业规模化。为鼓励土地集约化经营,地方政府通过信贷和补贴方式鼓励小地块土地所有者进行土地置换买卖,实现土地自由流通,促进德国农场规模化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967年德国又多次修改了《合作社法》,通过合作社的建设实现德国农业的购销合作、流通合作、生产合作、资金合作[12]。德国农民自愿加入合作社,通过分红和资源共享获得较高农业经济利润,从而推动农业发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德国已经形成了“地区合作联盟”,农业合作组织已经达到了3500多家,大部分农民成为合作联盟的成员分子。

(3)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德国非常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尤其表现在农业用地结构上。德国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规划上,往往根据自然资源特点发展生态可持续农业,如畜牧业、小麦、玉米、大麦、牧草、葡萄等种植业,这些种植业不仅满足当地的需求,还具有高度国际化特征,属于高效优质类型的农业产业。在整个德国乡村农产品当中,初级产品占据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国际农业市场需求以及迎合国际贸易政策调整而种植的相关农产品[13]。在德国的巴福利亚州,大约有75%左右的村镇都布局有乡镇企业,围绕农产品加工和规模化农业经营为主。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中镶嵌一些乡镇企业,成为德国村镇产业发展的特色。为了积极带动就业,当地还特别专门开辟一些景观优美的村镇发展旅游、餐饮、娱乐等,从而壮大村镇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目标[14]。

1.4韩国

1.4.1统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在韩国的城乡统筹劳动力转移模式当中,主要凸显以下几个方面[14]:

(1)建立工业区人口集聚区:20世纪60年以来,韩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众多的工业区,有的分布在城市郊区,有的分布在部分村镇当中。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韩国已建立各类工业园区达50多个,这些工业园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集聚节点,对韩国的城乡统筹发展起到了集聚带动的作用。

(2)规模经济助推人口集聚:早期发展工业园区大部分是较小规模的园区,为了实现更大经济带动效益,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实施了培育大企业集团的五年发展计划,韩国政府在政策、资金、产业引导等方面针对乡镇企业园进行合并和重组,形成规模化的经济形式,从而壮大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增强了工业区在城乡统筹中的带动作用。

1.4.2依托“新村运动”统筹城乡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韩国出现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特征,加上当时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发展出现衰退的迹象。为此,韩国政府在1970年代开始,着手开始“新村建设运动”,重点解决乡村社会发展问题,并实施五年发展计划,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试点的重点,并进行一系列农业开发项目。政府提高资金和对口保障支援,有条件的乡村进行自主开发,通过新乡村建设,实现“政府+农业+企业+工厂+学校+城市+……”为一体的新村建设活动,从而促进韩国城乡统筹发展步伐。通过新村运动,韩国农民素质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民获得了启蒙教育,农民更加自信自己赖以生存的乡村的发展价值,更加自发地融入建设新乡村的运动当中[13]。新村运动对乡村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韩国的农村环境得到了很好地改善,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使乡村生产环境、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4.3实行城乡统筹的社会制度保障

韩国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当中,另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实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乡村居民养老、健康医疗保障、社会保险、公共救济、社会福利分红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不存在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而是相统一的[15]。在韩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社会保险则是最为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韩国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实现了农民基本利益的全保障,“国民年金”扩大覆盖面到农村、农民和渔民范围之内,对65岁以上的老人无偿提供土地补助,从而置换闲置农地,既提高了农田的利用效率,还提供较为完善的保障利益来保障社会公平;医疗保险则有专门的《医疗保险法》,并通过自愿性保险,较早在农村进行试点,使得大部分农民能够获得保险的收益。除了在社会制度方面提供保障,城乡规划建设技术规范上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确保韩国农村建设具有统一的规范和规定。如为提高乡村环境,相关规定要求针对乡村环境应改善农村排污系统、卫生系统、提供公共浴池、公用水井、道路兴修与扩展、灌溉工程和水坝修建、统一进行房屋屋顶改造、房屋维修和乡村重建等,从而切实保障每个村庄的发展权益。

2中西城乡统筹发展的比较性分析

2.1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2.1.1城乡统筹编制技术

目前国内社会学、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学者根据学科特色构建了不同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由单一的层次分析法逐渐转向客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比较法等方法综合应用,评价模型逐渐多元化、科学化。在城镇体系之间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上,注重空间发展绩效的系统定量化研究,城乡指标体系的制定综合考虑整个区域以及不同类型区影响因素的不同。

2.1.2城乡统筹动力机制

国内城乡统筹发展注重基于不同地域导向下,从乡镇企业发展、乡村工业化、小城镇发展、乡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关注,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今后应主要加强对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空间因素的分析和关注,如城乡间历史文化的联系、意识形态、共同发展意向等,重视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基础性因素研究。

2.1.3城乡统筹空间模式

目前大部分地区所编制的城乡统筹规划相对来说都具有典型特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农村全面发展模式和城市带动发展模式,对不同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今后应转变城市的优先发展和农村的自我发展的传统发展意识,重视城乡联系对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模式和动力促进的影响,遵循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2.1.4城乡统筹实施途径

目前大部分学者从乡村城镇化、文化整合、城乡信息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特色产业集群、相关政策制度等各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多种途径,有利于指导不同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即所谓的地域导向下的城乡统筹模式。今后实施途径应强化宏观、中观、微观实施策略的结合,注重对不同类型区城乡统筹发展途径的研究,尤其针对山地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的研究,根据地域特色,提高城乡统筹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

2.2中外城乡统筹发展比较经验分析

通过对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和国内关于城乡统筹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发现,自城市和乡村诞生以来,城乡关系问题就一直存在着,关于城乡问题是多学科共同研究的话题,各国针对城乡发展建设模式和特征也是存在差别的,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经验之处:

(1)城乡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或就乡村论乡村。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看,城市发展必须要有适当的发展规模,城市不可无序蔓延扩张侵占乡村领域,城市应有适当合理的控制范围。乡村发展也不能单纯从乡村基础设施上着手,还应考虑如何借用城市发展的活力来激活乡村发展的潜力,同时应建设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并制定适宜的控制指标来保障社会公平与公正。

(2)应建立完善、系统的城乡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基础,支持农村快速发展。如果仅仅靠规划建设,而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以保障,所有的蓝图到最后只能是一张空头口票,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发达国家都建有比较系统完善的城乡规划体系,从区域到乡村规划设计都有相对成熟的规划体系来支撑,并有相应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来保障执行,从而保证战略规划的最终实现。

(3)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当中,发达国家的乡村建设都比较注重对乡村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营造方面,创造具有广域开放尺度的乡村开放空间景观是欧美乡村景观的重要特征,这不仅塑造了优美的乡村生活环境,也为永续的城乡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了保障,相对于我们国家的部分地区的乡村城市化建设趋势而言,具有值得深思和借鉴之处。

总之,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课题,针对中国城乡建设模式的探索,既不能完全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也不能完全否定西方经验。同时,中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明显,那些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深入探索,从而创新世界城乡发展的中国典范。

参考文献:

[1]叶齐茂.发达国家乡村建设考察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叶齐茂.发达国家郊区建设案例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Departmentoftheenvironment.QualityintownandCountry:UrbanDesignCampaign[R].London:Departmentoftheenvironment,1994.

[4]佚名.英国城市规划史上的三个重要报告[eB/oL].(2012-08-11)[2010-1-09]http://:8080/international/message/showmessage.asp?id=1543.

[5]杨小鹏.英国的绿带政策及对我国城市绿带建设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0,(1).

[6]叶齐茂.美国的乡村建设[J].城乡建设.2008,(9):74-75.

[7]朱晨,岳岚.美国都市空间蔓延中的城乡冲突与统筹[J].城市问题,2006,(8):87-92.

[8]黄河新闻网.借鉴德国城市化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eB/oL].(2012-09-11)[2010-11-04]http:///comment/comment_content/2010-11/04/content_692197_2.htm.

[9]周季钢,阳炆杉.德国:“城乡等值化”理念下的新农村建设[eB/oL].(2012-10-11)[2011-09-09]:http:///20110909.shtml.

[10]tang,w.andH.Chung.“Urban-ruraltransitioninChina:beyondtheDesakotamodel”,inChina'sRegions,polity,andeconomy:aStudyofSpatialtransformationinthepost-Reformera[m].ed.S.Liandw.tang,HongKong:theChineseUniv.press.2000:309-350.

[11]易鑫.德国的乡村规划及其法规建设[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2):11-16.

[12]Richardt.t.Forman.Landmosaics[m].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30-40.

[13]郝万喜.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价值工程,2011,(21):59-64.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土文化;结构;解构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2-014-2

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一书中,明确地指出中国社会的结构本质上是“乡土性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具体乡村旅游中,乡土文化是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资源,本文中所提到的的乡土文化的“结构”(construction)表述的是费先生笔下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稳定形态,而乡土文化的“解构”(deconstruction)则意味着在原有的文化“形态”之上,不断变化实现质态的转变。从“结构”到“解构”则展现了在乡村旅游的影响下,传统乡土文化结构的演变动态过程――传统的乡土文化逐步瓦解,新的文化逐渐形成并趋于阶段性稳定。

一、田野点:人类学视野下的乡土传统文化产业

1990年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和文化旅游观念而兴起的乡村旅游,成了中国大处可见的一种文化景观。乡村旅游“可以是到乡村去体验和体会一种‘怀旧’的感觉,毕竟‘乡村’可以成为人们记忆中与‘过去’联系在一起的场景”。本文所讨论的三交镇,正是一个伴随着黄河旅游开发而兴起的乡村旅游特色的个案。

三交镇地处吕梁山麓,黄河东岸是柳林县和石楼县交界的地方,黄河对岸又是陕西省绥德县与清涧县接壤的地方,所以自古就有“鼓击震两省、鸡鸣惊四县”之美誉。共18个行政村,20770人,全镇辖区面积11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46822亩,其中枣林面积21075亩,退耕还林面积10600亩,年产红枣1500万斤左右,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2008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被山西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旅游名镇”,2011年人均纯收入4970元。

这里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红枣第一镇”,也是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的所在地,黄河的雄魂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有远近闻名的国家3a级黄河三峡母亲峰旅游区、红军东征纪念馆、刘志丹纪念亭、明清古街、古寨堡、闯王寨等。这里所开发的黄河三峡母亲峰景区面积达31平方公里之大,黄河冲浪里程达15公里之长,都力拔全国黄河旅游之头筹。每天吸引着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众多游客,古镇的名声越传越远。为进一步开发黄河母亲峰景点,现计划投资3000万元,对黄河母亲峰景点进行规划、景点的打造、农家乐的开发等,把三交打造成全国著名的旅游新镇。

而这一系列旅游项目的开发,对黄河沿岸的这一历史文化古镇三交镇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交黄河风情游每年前来游客三十万余人,可创收入达四百万元,成为古镇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乡土传统文化也伴随着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结构与重组,从基本的生活方式到精神层面、制度层面都经历一场变革。

二、结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结构与“守土文化”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人类学的概念里,‘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而民族或者群体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他还认为“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乡土传统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共同生活的人群在长期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并高度认同的民族经验,包括政治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准则、生活理想等等”。

“对任何现实的理解与认识,都有它无法摆脱的先行结构,这就是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构”就是中国传统乡村所共同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传统”。这些乡土传统知识在相对的文化板快中,形成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和知识系统,维系着族群自身的文化,并且独立创造适应本族群需要的知识形态,与其他文化知识系统相区别。这些乡土传统知识是其他知识不可替代的,是人类知识创造的特有产物。

费先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就把中国乡村的传统文化形象的表述为“守土文化”,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具体诠释。第一,范围的封闭性。三交镇虽然是四县接壤的地方,可人和土地的紧密联系导致了其生活富于地域性,人的活动不会距离自己的土地太远,不同的村落之间缺乏常规联系,各自保留着相对孤立的生活与界限。第二,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第三,这是一个传统的社会,极少变动。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表现为乡土社会千百年所积淀的经验,生活是一套传统的办法,很少新的问题。但现代社会,尤其是伴随着乡村旅游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无疑会对传统经验与文化产生新的碰撞。

以上三个方面相互作为,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稳定的维护着以“守土”为表现形式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结构”。但随着乡村旅游发展敲开了封闭乡村的大门,城市文化作为新的文化形态与传统乡土文化发生了相互影响、交流,乡土文化也逐渐开始了其“解构”过程。

三、解构:乡村旅游场域中的主体互动

皮埃尔・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场域中的不同社会要素占有不同的位置,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以旅游开发管理部门、旅游投资企业、游客为代表的外部利益主体,在旅游场域中与村民这一内部主体互动,虽然双方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平等关系及地位的悬殊,但在乡村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利主体仍在以各种方式突显自己的力量,进而促成了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解构。

(一)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与村民的互动

旅游开发管理部门是旅游场域中的主导部门,其目的主要是提升当地形象,增加旅游收入,进而促进当地生产总值的增加。当地村民通过让渡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管理部门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1)旅游开发管理部门通过招商引资,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柳林县旅游开发管理部门为了打造“黄河文化”这一品牌,进行了一系列的旅游规划定位、项目审批、融资等;(2)随着黄河旅游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整合各种文化景观的基础上发展内生力量和内生精神,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改变精神面貌。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与状态,对乡土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构。

(二)旅游投资企业与村民的互动

企业作为直接的经营者,是经济资本的拥有者,也是管理权的行使者,将现代的经营理念运用到旅游管理中,在旅游场域中是显性的指导力量,而且更多时候是政府的合作者。目前企业是显性主导力量,而村民则是非主导的隐性力量,二者在动态的互动中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旅游社会结构。

旅游投资企业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1)文化是特殊的旅游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旅游开发。企业的目的即为了盈利,但近些年,柳林的部分企业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转型跨越及投资回馈乡民,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官办民助”的独特模式。政府节约行政成本,企业也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老百姓从中也得到了实惠,可谓一定程度上的共赢。(2)功能性重构是乡土传统文化适应的基本动力。企业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展示,将民族文化转换为文化产品。(3)随着黄河旅游和一系列项目的开发投资,带来了大量劳动力的回流,也随之带来了新的文化因子,让自我的文化得到发展和前进,取而代之。如此,乡土社区逐渐通过传播和物质流通以及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进行重构。

(三)游客与村民的互动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冲击是乡土传统知识不可规避的问题。以个人和团队面目出现的旅游者,虽然他们以观光或者单独享受闲暇生活为目的,但他们的出现对乡土文化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原先单一的本土社区一下子增添了许多流动的

外来人口,作为主人的当地居民和作为客人的外来游客在许多场合面临直接接触,也推动了乡村重新审视自己传统的乡土文化,对乡土传统文化结构进行一定的利益重组。

游客与村民之间的经济互动有以下几种表现:(1)当地村民可以从外来文化或者外来人,比如游客那里能找到自豪,可以促使他们尽可能地展示属于自己文化的成分,这也伴随着产生了文化自觉。如果没有乡村旅游,乡村也会随着城镇化的进程逐渐失去原有的特色,成为工业化城市的一部分,村民也会视传统的生活方式为落后、贫穷的代表,不会去主动、重新挖掘乡土文化的经济价值。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重新审视传统的乡土文化,通过发掘乡土文化的文化价值获取了对乡土文化的集体文化自豪感。(2)乡土社区逐渐通过对外界文化的吸纳而对原先的生活方式进行解构。原先村民伴随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而现在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将两餐改为了三餐,且在原来的小米稀饭、馒头等单一食物的基础上增加了炒菜、饮品、特色农产品,以此来满足游客的需要。对当地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进行了解构和重组。(3)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民以开阔的视角,超越自己文化固有的思想模式,领悟与接受其他文化的表现模式。

四、结语

如前所述,乡土文化结构受到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的影响,正经历一个巨大的解构与发展的过程。旅游场域中这多重相互冲突而又相互妥协的文化力量,是由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塑造而成的,是一个聚集多种文化逻辑的话语场,“是我们时代特定社会经济构成的意义和记录,它同时也是我们被卷入其中的历史运动”。这一系列权利主体的利益互动对传统乡土文化进行了一定形式的解构和重组。

“结构”与“解构”是本文研究中用到的两个关键词汇,以分析乡村旅游发展前后乡土文化的变迁过程。“结构”代表的是一种相互联系作用中或者后所形成的稳定的“形态”,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而“解构”代表的则是一个“同质异化”的“质态”过程。而从“结构”到“解构”的这一动态演变过程,则说明了旅游对乡土传统文化结构的巨大影响,地方乡土传统文化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之中,乡土传统文化面临重构使命。旅游场域中各种权利主体的存在及互动,也对乡土传统文化的“解构”起了加速作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4]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J].文化研究,2007,(06).

[5]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6]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1.

[7]郑晴云,郑树荣.论旅游的精神文化本质[J].思想战线,2003,(04).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9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景观安全格局;顺德市马岗;村镇规划

abstract:theprocessofurbansprawlandthenewsocialistcountrysidemovementinChinahasovertakenhundredsofthousandsofnativeruralhabitatsatthefringeofurbanspaces,destroyinghundredsandthousandsofyearsofhistoryamongvernacularlandscapesandvillages.magangisatypicalexampleofChina'sendangeredvillages.thisresearchsuggestsanalternativeapproachtotheurbanizationofsuchvillagesatthefringeofmajorcities.

werecommendtheseobjectivesbeapproachedinthefollowingsteps:

(1)Representandidentifythecriticallandscapeelementsandstructure,insafeguardingthestrategicallyimportantecological,historical,cultural,spiritualandsocialprocessesinthevillagetokeepingthevillagealive.

(2)evaluateand,anddevelopdesignguidelinesfor,theexistinglandscapeelementsandstructure,sothattheymayefficientlysafeguardecological,cultural,spiritualandsocialprocesses,whilealsosavinglandfornewdevelopment.

(3)networkingandpatchworking:integratestrategiclandscapepatternsintoanetworkofbothdailyexperienceandtourism.thisintegratedstrategicnetworkmustbepreservedand/orchangedcarefullyduringtheprocessofnewdevelopment.thenetworkcanbeinterwovenintothenewurbancommunityandactascatalystforcityvitality.

Keywords:newSocialistCountryside;landscapesecuritypatterns;countrysideplanning;landscapearchitecture;magangShunde

土地是有生命的,村落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它积淀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同时在千百年的演化中构筑了各种人居聚落的安全模式,它是大地景观生命的元素和节点。在中国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即将来临之际,城市边缘的村落和中国广袤大地的众多村落,其大地生命的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20多年快速的城镇化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9年的《北京宪章》中把我们这个时代称做“混乱的城市化”,吴良镛先生用“大建设”加”大破坏”来形容。这种破坏是全面的多方面的,可谓3000年未尝有过,其中尤其以国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乡土文化遗产的消逝最为惨重,并因此影响到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俞孔坚李迪华,2003)。就在人们反思城镇建设的得失之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高潮又将来临,成千上万来自城市的规划师们已经带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意志,奔向无数的乡村,仅北京就派出了200多名的规划师和建筑师(谈绪祥,2006),这意味着广大乡村也将不再寂静,成千上万个城市边缘和远郊的传统乡村聚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无可置疑,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体现,笔者完全理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补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重要意义,完全赞成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完全赞成建设新农村规划的技术路线:即保证场地生态、历史、文化和民俗传承的充满活力的和谐新农村。关于宏观的理论和政策及路线的探讨和指引,许多学者和领导都有过全面而系统的论述(胡锦涛,仇保兴,2005,2006;汪光焘,2004,2005;李兵弟,2006;陈刚,2006)。

在正确的思想和路线面前,如何具体实现每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更大程度上有赖于基层执行者和广大的规划设计师们。笔者十分担心可能只有为数不多的被国家和地方政府指定保护的村镇景观得以幸存,而大多数被认为是“平常”的、一般性的村落的生态及文化和社会生命却在村庄整治中彻底毁灭,或随时面临着被城市新区所替代。在新农村建设高潮中,村落生命的危机体现在三个方面(俞孔坚,2006):

(1)原本就脆弱的乡村生态系统将面临破坏,特别是水系统。村落从选址开基,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山水格局,沟渠阡陌,护坡池塘,林木坟茔等景观元素,都使乡村生态系统维持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状态。长期超饱和状态的耕作和人口压力,使这种平衡变得非常脆弱。因此,来自城市规划师们的“手术刀”对这样一个脆弱的乡村生命来说无疑是很危险的。

(2)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严重破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土景观或者说文化认同将丧失。一旦乡村盛行追求起欧式别墅、小洋楼之流,可能势头会比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将会开启中国乡土文化景观的毁灭历程。所谓乡土文化遗产景观,是指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对中国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如祖坟,村头的“风水树”、“风水林”、“风水池塘”等。

(3)草根社会结构和信仰体系的破坏:随着乡土遗产景观的消失,民间的草根信仰体系将随之动摇。每一条小溪,每一块界碑,每一条古道,每一座龙王庙,每一座祖坟,都是一村、一族、一家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的载体,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民间的遗产景观,与他们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构成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稳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如果现在大张旗鼓地把新农村建设理解成为农村的物质空间建设,就很可能把城市的模式,或者是欧洲城市的模式、华西村的模式带到中国的乡村大地上:“风水林”被砍掉、弯蜒曲折的河道被填掉或被裁弯取直、有上千年故事的祠堂被拆掉,只要稍不注意,所有这些草根信仰的基础都会被彻底毁掉。

马岗村,是中国濒临消失村落中的一个典型,(图1)位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广东省顺德市边缘,是水网地带的一个岛屿,有超过7000个原住居民,和7000个外来谋生者,拥有12平方公里的占地和400多年的历史。这个区域的乡土农业景观在历史上以桑基鱼塘和后来的蕉基鱼塘而闻名,但这种乡土景观现在却随着村庄的消失而被摧毁。前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建议把整个马岗村落推平来建设城市新区。笔者及其团队被邀请作第二轮的规划研究,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使得马岗的文化历史景观得以合理的保护和整合,同时为新区的发展提供机会。1.目标与方法

1.1假设与出发点

本研究强调村落是一个具有历史的完整生命体,这个生命有机体不应该在城市化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被消灭,而是应该继续生存,或将其融入到新的城市肌体中。村落文化遗产在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应该成为负担和累赘,相反,这些遗产都是新社区建设的催化剂,为城市化社区提供草根信仰的基础,为新社区的文化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并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休闲和旅游的机会。

村镇的山水格局、生态景观、乡土文化遗产和草根信仰体系,是中国乡土聚落“天地-人-神”和谐的基础。如果能避免上述三方面的破坏,中国广大村镇的生命将得以延续,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机遇,否则,这样的运动则很可能成为危机,所谓“危机”正包含了这样两层含义。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提出了用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途径,通过建立保障生态、文化和社会及信仰过程,来维护村镇生命的持续和健康。

1.2方法论: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景观中存在某些关键性的局部、元素、和空间位置及联系,它们对维护景观中某种过程(包括生态过程、社会文化过程、空间体验、城市扩张等)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局部、元素、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构成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pattern,简称Sp)。通过判别、保护和建立景观安全格局,可以更有效地维护、或阻止某种景观过程。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策略。这种通过尽量少的土地和景观空间的控制来实现对景观过程最可能大的调控的规划途径,就是景观安全格局途径(Yu,1996;俞孔坚,1998,1999)。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在生态保护与恢复,城市空间研究,遗产保护及旅游规划等不同领域都有一些探索和应用。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分为下四个步骤,其中前两个步骤为村落景观的分析过程,后两个步骤为村落景观的规划过程(图2a,b)。1.2.1景观过程与功能及含义:村落的生命在于其生态过程及其文化意义,社会交流功能和社会文化意义,信仰活动及精神意义,社区联系,文化认同及特色五个方面。保护村落的生命关键在于维护和健全上述五种功能的安全和健康。

1.2.2景观元素与结构:判别作为村落景观功能与含义的载体的元素和结构的空间分布和状态,并评价其对景观过程和功能的作用。判别维护村落生命的关键性景观元素和格局:即判别对保障村落生态过程、历史文化过程、精神信仰和社会交流过程,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局部、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

1.2.3网络化:整合上述战略性的景观格局,形成网络——景观安全格局,以保障生态功能、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精神信仰和社会交流、及景观体验过程。这些整合的战略性的景观安全格局保留并穿插于新的城市社区,作为城市活力的催化剂;同时这些景观安全格局成为村落和街区翻建、扩建的刚性骨架,使社区的生命得以延续。

1.2.4拼贴与补缀:以景观安全格局为骨架,补贴新的开发建设和新的功能区,形成富有活力的新城或新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2.分析过程:马岗的关键过程及其景观安全格局

对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村落来说,马岗村落景观的完整性和生命的延续取决于五种关键的景观格局和相应的过程及意义:

2.1山水格局以及其生态文化意义:在马岗村原有的布局和设计中,地形和水体的“风水”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特征应该在新的设计中给予体现。

对地形和水体的评估按以下的准则进行:

生态价值:包括生物多样性和再生能力;

文化价值:“风水”的意义,传统的草根信仰体系,乡土有机农业;

环境价值:水体的质量。

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区别篇10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学习时需要凭借具体的实际经验或形象生动的例子。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学生周边的例子、人或物来进行教学。而乡土资源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内容直观鲜活动人,题材广泛,且具有亲和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道德知识,学会道德判断,懂得道德选择,内化为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最终借助乡土资源价值发挥品德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农村小学德育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意识,塑造健全人格自我意识的形成源于个人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源于农村孩子生活独特的风情民俗和地域物产等乡土资源,对他们形成自我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乡土资源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并体验现实生活,在与现实生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情感、知识和能力,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理解,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其次,由于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自身的需要,让学生得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去观察、感受和研究社会,使学生的情感得以触及、丰富和调动,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增加职业素养教师作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在开发利用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素质也必将得以提高。首先,教师的知识体系将得到丰富。教师为了积累乡土课程资源,就必须经常发掘、收集所在区域的乡土资源,或走访当地的名人故里、或请教专家学者、或借助网络传媒等中介,通过这些方式,来开阔眼界,弥补乡土资源的“空白点”。同时,为了更高效的在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师会下意识地去学习相关的课程资源,尤其是乡土课程资源的理论知识。这都将帮助教师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水平。其次,教师的教研能力将得到提升。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教师必须更加细致的研读教材,在对教材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归纳整理课本知识,标注重点难点,进而有指导地去鉴别、挖掘、搜集、整理、加工乡土资源,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用相关的具有特色的乡土资源来补充、扩展教材内容,丰富教学素材,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课堂氛围中获取基础知识。最后,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将得到提高。要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式、换位辩论式等多种学习方式,活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情感参与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实现小学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有助于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形成办学特色与城市小学相比,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学条件落后,教育资源奇缺,没有网络传媒,没有语音教室,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这都严重阻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制约着小学的发展。但是,农村区域的学校也拥有其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那就是其蕴藏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生产生活资源、物产风情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学校发展有着巨大意义。首先,有利于改善并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如,参加生产劳作,让学生体会家长辛劳,从而更加尊重长辈并逐渐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参观走访、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交流合作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并形成诚实礼貌、勇敢坚毅、善良感恩等优良品质;在学生自身努力完成学习任务时去感受分享那份收获的愉悦幸福,逐渐养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境界等。其次,有利于形成拥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教学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并最终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学校活力,促进学校的健康持久发展。

(四)有助于弘扬乡土文化,培养爱乡爱国责任感一个地区的乡土资源承载着所在区域数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积淀,是这个地区的根魂所在。但是随着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益文化和去城市化逐渐成了农村生活的主导,乡土文化在忽视中逐渐被边缘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再去发现、不再去关心、不再去认识这片生养培育自己的土地与其上所蕴含的特色文化和厮守过活的人民,这最终导致游走于城市的农村子女心灵家园的“失根”。心灵失根的个体,日渐模糊的家乡记忆,放下的故乡情愁,爱国终究成了一句口号。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引导学生去关心认识自己的乡土文化资源,指引学生对乡土文化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自觉进行反思、批判和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进而留住个体发展成长的根并积极弘扬家乡的本土文化。其次,在走访、调查、探究的同时,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关心家乡、接触社会、了解现实、正视区域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与潜在的问题,在为家乡自豪的同时产生建设改造家乡的志向,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随着认知的迁移增长,逐渐将家乡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农村小学德育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可行性

(一)教育理念的支持

关注和研究乡土资源问题的学者纵横古今中外,他们主要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哲学领域的人文主义,戴尔的经验塔理论;社会学领域的多元文化论和参照团体论;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发展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学领域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等,这些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践行为农村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二)实践经验的借鉴